中国影子银行发展现状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时间:2019-05-12 01:37: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影子银行发展现状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影子银行发展现状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第一篇:中国影子银行发展现状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中国影子银行发展现状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人们意识到影子银行体系在金融系统中已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这场由影子银行掀起的金融海啸,很快波及到了传统商业银行,并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资金的需求量迅速上升,具有中国特色的影子银行也随之壮大。尽管中国的影子银行还处于萌芽阶段,但作为游离于监管之外的影子银行,其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仍需要引起更多的关注。

一、影子银行的定义

本文认为,影子银行应该是指游离于监管之外或存在监管漏洞的,能够引起系统性风险或者监管套利的信用中介活动。

二、中国影子银行的现状

(一)中国影子银行的现状

1.中国影子银行的构成

第一,商业银行内生的影子银行。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上还占有主导地位,庞大的商业银行体系能够为例如对冲基金、信托机构、货币市场基金、担保公司等其它影子银行部门提供丰富的客户资源。

以最近兴起的银信合作为例。这种理财产品的基础资产可为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应收账款收益权以及其它资产组合。商业银行可以不使用自己的资金,将风险转嫁给信托产品发起人和投资人。并且,信托资产属于表外资产,这样,商业银行绕过监管可以将资金贷给由于法律政策等原因不能放贷的目标客户。综上所述,商业银行在银信合作的项目中可谓是收获颇多。

第二,非银行业的金融机构。

这部分金融机构主要包括信托投资公司、小额贷款公司、金融租赁公司、金融消费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汽车公司等等。这种类型的公司近些年发展迅速,并有一部分已经纳入监管体系之下。

第三,政府批准的非金融机构。

例如典当行、担保公司、青年互助与创业信贷等均属于这类机构。这类机构具有较详细的职能分工,能够协调部分资源以支持特定的服务对象。由于对金融市场需求的加大,这类型机构在近几年也迅速壮大。

第四,民间借贷和地下钱庄。

近些年,随着银行利息的不断上升、信贷的紧缩以及对房市的打压政策,民间借贷正呈爆发式增长。据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2011年10月发布的《中国民间借贷分析》估计,中国民间借贷的余额已经达到为3.8万亿元,占中国影子银行贷款总规模约33%,相当于银行总贷款的7%。1

(二)中国影子银行的特点

1.以直接融资为主要功能

与西方影子银行体系的金融交易类型不同,我国的影子银行是以直接融资为主要职能。我国由于金融市场体系发展起步较晚,还处于初级阶段,金融创新产品较少,尚未形成标准化的资产证券化通道,所以中国的影子银行主要服务于实体经济,同商业银行的融资和股权融资一道,解决实体经济的资金供给效率问题。

2.金融工具较为单一

由于中国的投资银行和投资基金较为落后,所以中国影子银行的金融工具种类较少,设计也较简单,现阶段主要以银行理财产品为主,其它也包括如小额贷款公司的抵押贷款和信用贷款等。其杠杆率也不像美国金融衍生品那样高。

四、中国影子银行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影子银行是对商业银行的有益补充

如前所述,从2011上半年数据来看,商业银行贷款占总贷款的53.7%,说明商业银行仍然占据着市场的主导地位。但我国商业银行对于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较为分散的、风险较高的资金需求没有成熟的体系与之相对应,这部分企业的融资能力受到很大限制。而民间借贷的借款方式比较灵活,没有利率限制,也不像银行那样需要繁杂的手续,更能够有效地解决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在农村金融问题上,影子银行的发展也推动了农村的金融改革与创新。另一方面,民间资本一般会将资金投向回报率较高的行业,有效地将储蓄转化为投资,提高了资金的利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

(二)影子银行引导商业银行创新

在严格的监管政策和巴塞尔条约的限制下,再加之中国商业银行数量多,业务相似度较大,银行业竞争激烈,急需进行金融创新。而影子银行中各种灵活的融资形式,一方面为传统商业银行提供了可借鉴之处,另一方面也为商业银行与影子银行合作提供了可能。例如民间借贷便捷、灵活、注重信用关系的操作方法,就对商业银行的改革和提高服务质量颇具借鉴意义。

(三)影子银行与商业银行形成竞争

由于中小企业和微小企业难以获得银行贷款转而将资金投向影子银行,这使得本就拥有巨大揽储压力的乡镇商业银行失去更多的储蓄资金,在存款严重不足的形势下,以另一种形式流转大量资金,对银行储蓄产生了冲击和损失。并且,大量的资金游离于监管之外,不能得到准确的统计和计算,这将直接削弱国家货币政策调控的效果。例如,目前,小额贷款公司、信托公司大部分资金都流向房地产领域,而房地产商所获得的利润又进入民间信贷,形成了一个资金循环。这使得当房市过热,政府需要通过紧缩银行信贷来打压房产泡沫的时候,由于委托贷款、民间信贷、信托贷款等影子银行渠道依旧畅通,房地产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仍能与政策抗衡,削减了政策的调控效果。

第二篇:影子银行体系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探析

概念:影子银行是指游离于银行监管体系之外、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等问题的信用中介体系(包括各类相关机构和业务活动)。特征:

(一)机构数量多,发展迅速,但规模不大

(二)服务对象以中小企业和居民为主

(三)信用链条短,杠杆程度低

表现形式包括:

银信理财合作。银信理财合作是典型的传统商业银行表外影子银行业务,也是我国最常见的影子银行形式。

民间借贷。民间借贷的参与主体主要包括典当行、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企业或个人等。

私募基金。私募基金对资金的吸纳与投资,与传统商业银行的吸储放贷极其类似,应属于影子银行的范围。

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是发达国家影子银行的核心业务,广泛使用证券化资产进行信用创造与市场融资。

二、影子银行体系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影子银行体系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可以从对商业银行的替代、补充、依附、促进、扭曲和扰乱来分析。

(一)影子银行加速了商业银行的内外部金融脱媒,放大了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所谓“金融脱媒”是指在金融管制的情况下。资金的供给绕开商业银行这个媒介体系,造成资金的体外循环。

由于大笔存款流出银行体系,而银行本身的存款也变得更加短

期化和波动化,这将造成银行的存贷期限错配问题更加严重,系统性的风险开始显现。

(二)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

市场有丰富的金融需求,当商业银行体系难以满足这些市场需求时,“影子银行”体系就通过创新的工具设计和风险分散安排,使原先不能完成的融资成为可能,进而扩大了金融体系的效率边界及其所服务的群体。影子银行机构灵活高效,满足了紧缩条件下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缓解了商业银行业务覆盖不足造成的问题。(三)影子银行体系依附商业银行

影子银行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起来,除了其适应了形势需要,满足了特定的需求外,还在于其充分利用了银行的资源。在迅速做大自己的同时。也加剧了银行系统风险的集聚。

影子银行体系套取了银行资金,隐蔽了资金的来源和去向,此时,如果银行根本无法或者没有努力去了解和监控信贷资金的使用方向,银行就不能正确地评估企业是否滥用了资金,不能把握贷款中的政策风险和法律风险,也无法预测信贷资金回流的时间和金额,难以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收回。

(四)影子银行体系扭曲了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

银行理财业务作为一项创新中间业务,不仅不占用资本,而且契合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方向。银行理财业务的快速增长,将加快推动银行经营转型。理财产品市场是银行利率市场化的预演,一定程度上改变的银行的收益结构,缓解了金融脱媒给银行带来的存贷款

压力,增加了银行的利润。

(五)影子银行促进了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

影子银行对于国际金融体系的构建和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和引领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代商业银行的一系列金融创新都来源于影子银行的先行实践。信贷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方式带来了信用体制的创新,建构了金融体系中银行信用与市场信用之间的转化关系,使银行能够更加主动的管理信贷风险。

第三篇:浅谈中国影子银行

浅谈中国影子银行

一、影子银行的背景及概念

2007年发生的美国次债危机是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全球金融危机事件。本次事件当中,最为引人瞩目的就是“影子银行”的存在。影子银行系统作为现代美国金融体系最具创新性的金融安排机制,成为了推动本次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并蔓延至全世界的关键环节。

“影子银行”概念的正式提出最早出现于2007年美联储联会,由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执行董事保罗·麦凯利(Paul McCulley)提出,后来又被称为 “平行银行系统”、“准银行体系”和“影子金融体系”。在2007年的次贷危机中,影子银行被认为是罪魁祸首之一,此次危机将影子银行的脆弱性、复杂性以及难监管性完全暴露在大众面前,“影子银行”以一种异常霸道的姿态闯入大众视线。

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各方对“影子银行”的定义各不相同,无法评述哪个更为正确,只是界定的角度和标尺不同才有各自不一的定义,但究其本质,还是没有多大变化的,即从事传统银行类似的信贷业务;采用金融创新的方式规避既有监管。

到目前为止,对影子银行较为官方的界定是:2013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影子银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一是不持有金融牌照、完全无监督的信用中介机构,包括新型网络金融公司、第三方理财机构等;二是不持有金融牌照,存在监管不足的信用中介机构,包括融资性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三是机构持有金融牌照,但存在监管不足或规避监管的业务,包括货币市场基金、资产证券化、部分理财业务等。

中国的影子银行产生的大背景很大程度上与金融体系的发育滞后以及规避监管相联系。与美国的影子银行不同,中国的影子银行虽然有部分原因可以归因于规避监管,但不可否认的是,其最重要的背景还是中国金融体系未能满足实体经济发展以及投资者的需求。

由于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驱动不一致,整个社会融资缺口一步步扩大。2009年至2012年我国的社会平均融资总额约为14万亿,但新增银行信贷规模只有9万亿元,而资本市场的年均供应量不足1.9万亿,这就产生约2.5~3.5

万亿的融资缺口。如此巨大的融资缺口当然需要其他途径来满足,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当正规渠道无法满足融资需要时,企业就倾向于影子银行等非正规渠道进行融资。

在现行的金融大背景之下,资金的需求量远远大于供给量,学过经济学的人都知道,在这种情况下便是卖方市场了,市场利率高于商业银行的利率。影子银行顺应了人们对于所借出的资金更高回报的需求,使得存款大量向其转移,传统信贷规模逐渐变小。

影子银行的出现顺应时势要求,是一种金融创新,有效地缓解了金融抑制。除了能给投资者带来更大的收益,也弥补了现行财政体制中的一些小缺陷,例如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等。影子银行直接连接了资本双方的供应和需求,促进了金融脱媒化,优化了国内金融市场的融资结构。

二、影子银行的风险

不得不承认,影子银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正规银行的不足,解决了部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对活跃金融市场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因缺乏必要监管,影子银行也存在潜在的金融风险。

2011年初以来,我国影子银行的风险问题开始公开化和表面化,这一时期非法融资日益猖獗,而究竟我国的影子银行和国外相比情况如何,对宏观经济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其风险状况如何?这些都已成为当前金融体系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研究影子银行的风险问题之前,让我们先来梳理一下影子银行的运行体系。影子银行分为两大体系,一是以银行为主导的内部影子银行体系,一是广泛的民间融资体系。内部影子银行体系大致儿科分为银行理财产品、委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银信合作、银证合作以及同业代付六种,民间融资体系则相对简单一些,共有小贷公司、典当行和民间集资三种。

将影子银行体系梳理一遍之后,在脑中也有了一个更为具体的形象,发现身边的一些较为熟悉的钱财交易场所也可以归类于影子银行。可以看出,信息不透明、资金期限错配、高杠杆(注释1)、高关联性以及对监管的刻意规避是影子银行的主要特点,也正是影子银行的风险所在。影子银行给中国金融体系带来的 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抬高借贷利率,危害传统商业银行,给货币政策(注释2)带来冲击,给金融稳定带来负面影响。

在第一部分中提到,影子银行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同时也在无形中抬高了融资过程中的资金成本。由于中小企业在正规商业银行很难贷到资金,为了企业发展,影子银行就是这些企业的不二选择,但是影子银行虽然借贷门槛相对较低,其高利率却让这些企业不堪重负,导致企业无法偿还贷款,进而致使影子银行的资金链断裂。

尽管影子银行利率较高,但却阻挡不了各方向其借贷,比起传统信贷,影子银行手续简单、门槛较低、操作灵活、资金供求双方掌握的信息更加充分,这就减少了由信息不对称引发的违约风险,尤其是小规模的融资,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在这种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使得商业银行不得不通过损失盈利性来占取市场份额。

影子银行的发展对货币政策带来了一定的冲击。我国货币最终目标的实现是通过对中介目标的调节来实现的,由于影子银行的发展,央行虽然能控制货币存量,却无法实现流动性管理,而在经济消费和投资的最重要的因素上就是流动性。由此看来影子银行的壮大不利于我国稳定物价,经济发展及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

影子银行自身的违规操作现象也给金融稳定带来负面影响。近年来,由于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和政府监管的相对滞后,我国担保业、信托业以及相对风险性较低的银行理财产品相继出现违规操作的。尽管政府部门对包括担保业和信托业在内的金融监管和整顿从来没有停止过,违规操作依然存在,极大地影响了金融系统的稳定性。

影子银行在委托贷款方面对委托人而言具有较大的风险。在这一个小分支业务中,影子银行只是作为一个中介将委托者和借贷者链接起来。受托金融机构在整个委托贷款过程中只负责代为发放、监管使用、协助收回这些中介过程,其所收取的手续费只是按照贷款额的固定比率计算的,贷款收回与否,与机构没有直接利益关系。这样一来,银行只负责牵线搭桥,将贷款从委托者处借来,然后找到合适的借贷者,转手贷款。由于没有利益相关,贷款人是没有动力去收回贷款的,这样一来,所有的风险都落在了委托人身上。

三、影子银行的发展趋势

影子银行在国外已成为金融体系的中流砥柱,但是在中国由于金融创新不足和严格的金融监管,影子银行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监管部门也未能及时对相关问题作出回应。研究影子银行的发展势头,未来势必会有更多相关法令对影子银行作出针对性的调整。

影子银行或将被纳入金融监管范围。影子银行的存在一直游离于金融监管体系之外,对这一现象相关部门不会坐视不理,改变这一现状的方法就是改变监管方式,将我国的影子银行纳入监管范围之内,由针对机构监管向针对功能监管方向改革,这样既能有效对影子银行进行监管,又能避免重复和交叉监管的现象,为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影子银行的信息将趋向透明化。影子银行难以评估的风险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其经营的不透明性,因此要对影子银行进行有效的监管必须强化影子银行的信息披露程度,设计科学的信息披露制度,明确监督主体负责监督影子银行履行信息披露的义务,以改善影子银行不透明对金融投资市场带来的影响。

由银行表外业务向资产证券化业务转换。目前,中国影子银行的多数业务借以银行理财产品、银信合作等形式为依托进行交易,是在传统银行上进行了改造和变通,主要是银行表外业务,以资产表外化为核心。从欧美影子银行发展来看,资产证券化是影子银行最好的道路。从业务发展趋势来看,随着中国的信托、基金、保险、券商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实力越来越强,其将逐渐采用主动化的资产管理业务,不断开发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或非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用以替代为商业银行提供通道业务。因此,资产证券化将会成为中国影子银行业务的主要组成部分,金融中介业务发展也将逐渐由银行表外业务为主导向资产证券化业务为主导演变,最终加入全球资产证券化市场。

注释1:杠杠在简单地来说就是一个乘号,在公司财务里,杠杆是指净利润变化率与总收入变换率的比值,对金融机构而言,我们通常使用资产负债表的总资产除以权益资本来测量金融机构的杠杠率。

注释2:货币政策的定义是一定时期一国的央行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量。

参考文献:①《中国影子银行发展及其监管》——吉祥

②《我国影子银行风险研究》——施懿文

③《论影子银行体系国际监管的进展、不足、出路》——周莉萍

④《影子银行问题研究评述》——刘澜飚

第四篇:浅析影子银行业务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及对策

浅析影子银行业务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及对策

摘 要:近年来,美国金融危机的定期爆发,使得影子银行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现阶段,我们国家的货币政策逐步文件,使得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的传统信贷业务一步步被压缩。商业银行在发展的过程中,影子银行业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影子银行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造成了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对影子银行的风险管理,进而有效避免对商业银行造成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影子银行;业务;商业银行;流动性;影响;对策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已经越来越受到限制,市场加强了对商业银行贷款的监督和管理。但是,各大企业的贷款需求却在不断加强。相对而言,影子银行的监管环境比较松,这使得影子银行不断发展,并发挥出其独特的作用。但是,由于我们国家的金融制度并不是十分完善,使得影子银行在发展的过程中,银行资金出现了严重的错配问题,这样就大大的减少了银行内的可用资金,这就使得商业银行体系的流动性有了显著的降低。

一、影子银行的发展现状

现阶段,我国的市场经济正在不断的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国内的商业银行在这个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在进一步被控制,使得很多企业不能在商业银行中贷到相应的款项。因此,影子银行出现,有效的推动了商业银行的发展,也使得商业银行在传统的银行模式上进行创新,也扩大了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这对商业银行的发展起到了有效的补充作用。不过,由于影子银行的各项业务发展得都比较快,这就使得商业银行的发展存在严重的风险。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管理,降低其对银行业务造成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造成严重的影响。

这几年来,我们国家的民间融资规模正在进一步的扩大中,这使得一部分民营企业的资金压力有了显著的降低。这种形式的融资方式,金融监督管理的力度比较低,这属于影子银行的范围内,但是这种形式的影子银行,却不断的滋生出了高利贷的形式,为资金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这都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二、影子银行业务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的影响

1.增加了商业银行的客户提款需求

目前,国家不断的加强对利率的市场化建设,对一些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管理已经基本放开。但是,我们国家的利率现阶段并没有完全的实现市场化。很多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都受到央行的严重控制,这就使得很多企业在贷款过程中的需求不能被有效的满足。但是,影子银行的种类比较纷繁复杂,其收益率比银行存款的利率也要高得多,这就使得很多企业和个人以及投资者都愿意将资金放到影子银行当中,这样能够收到更高的利益。很多影子银行在这个过程中,吸收了大部分的银行存款,使得很多商业银行的存款都被严重的分流,使得银行客户的取款需求有了显著的增加,这就在无形之中,降低了商业银行的负债期限,使得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严重的降低,致使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严重的风险。

2.增加了商业银行的到期支付需求

影子银行与商业银行相比,一个主要的优点就是其存款和贷款的期限都比较短,投资者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一定的收益,这就使得很多人都将商业银行中的活期存款,或者是到期的定期存款取出来,放到影子银行当中,使得商业银行的各项贷款业务和存款业务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商业银行中,越来越多的客户的取款需求额度有了显著的上升,还无形之中增加了商业银行到期偿还的需求,使得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的可用资金都比较少,致使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严重降低。与此同时,影子银行的各项业务,本质上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这些风险在一定程度上都使得商业银行的违约支付需求严重增加。在影子银行的发展过程中,其收到的管理和制约相对比较少,其风险较之传统的银行,有过之而无不及,且影子银行太过依赖市场,对很多资产的价格都具有强烈的敏感性,这就使得影子银行不能对市场的冲击进行有效的抵抗。尽管影子银行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投资者自己承担赢利和亏损,银行并没有保证投资者收益的义务,不过,影子银行在实际的发展中,是利用商业银行进行担保的,这就使得一旦影子银行出现了问题,很多商业银行就会代替支付相应的本金和利息,目的就是为了维护自身的信誉。但是,这样就使得商业银行的债务支付需求大大的增加了,也就使得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进一步降低了。

3.加剧了商?I银行的体系期限错配现象

在商业银行的日常经营过程中,期限错配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一些商业银行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会利用一些款起存款来支撑长期贷款。这样就造成了银行资产与银行的负债期间的不匹配,就会出现严重的期限错配的现象。一旦期限错配严重,就会使得商业银行的流动资金出现缺口,进而加大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同时,期限错配已经成为影子银行在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特征,这主要是因为一些影子银行会利用投资和的资金来进行房地产和信托等投资,影子银行通过出售理财产品来赢得相应的资金,一旦投资者停止投入资金,影子银行就不能获得有效的资金,这样就会出现影子银行的现金流短缺的现象,甚至会引发严重的金融危机。也会导致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存在风险,使商业银行的资金流动性的缺口越来越大,致使其资金流动性严重降低。与此同时,影子银行的资金可以全部放出去,这样就更加增加了商业银行的期限错配程度,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在对影子银行业务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相关影响的分析过程中,能够发现,影子银行短期资金缓解流动性的压力,可能会对商业银行的债务偿还能力造成影响,也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水平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影子银行降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可能意味着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也会受到影子银行的影响而严重降低,对商业银行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应该加强对影子银行各项业务的有效控制。

三、应对影子银行业务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有效策略

1.对影子银行的业务进行规范

(1)加强监管力度

为了更好的降低影子银行业务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造成的风险,应该对影子银行的各项业务进行有效的规范,在这个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督与管理。将影子银行体系纳入到央行的管理对象中,这样有利于央行对社会融资情况的有效监督与管理,同时,应该建立风险监测机制,加强央行对影子银行的宏观调控,这样就能够加强对影子银行各项业务的约束,也能够为影子银行的各项业务的有效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这样就极大的降低了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造成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还应该定期对影子银行内部机构进行风险评估,并对其进行动态的监督与管理,一旦影子银行机构内出现较高的风险时,能够及时进行监督与管理,避免对商业银行造成影响。

(2)加强风险控制

影子银行内部应该建立严格的风险控制系统,这样才能够对影子银行的各项业务进行有效的监督与管理,也能够对影子银行的风险承担程度进行有效的限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一些非银行机构,建立比较完善的流动资金应急方案,并不断的提高相关人员的任职资格,这样就能够有效的提高公司内部的管理水平。与此同时,还应该建立现场监督管理制度,这样就能够加强对影子银行的风险进行控制,避免产生严重的资金外溢效应。还应该在商业银行和影子银行之间,建立完善的风险防火墙,这样就能够对影子银行的融资情况进行有效的控制,避免商业银行的资金流入影子银行中,避免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造成严重的影响。

2.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进行管理

(1)完善管理机制

为了有效的避免影子银行的各项业务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造成的严重影响,应该完善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加强董事会、监事会以及各个管理层之间的职责,并建立比较完善的考核制度,加强对商业银行流动风险的管理。在监督的过程中,如果商业银行出现了流动性风险,董事会应该承担全面的责任,监事会也应该承担必要的监督责任,作为商业银行的管理层,应该制定相关的风险管理策略,并在银行的各项业务中抽离出来,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行使监督权力,加强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管理。

(2)优化管理策略

在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过程中,应该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策略,在制定的过程中,各个商业银行应该针对自身的特点进行制定,综合分析银行内部的财务实力和市场影响力,并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的风险进行有效的分析,进而制定出控制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策略,这样就能够有效的加强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管理,也能够建立新的机构,并开发出新的产品,将商业银行的各种经营和管理模式都纳入到风险管理过程中,这样就有效的降低了影子银行的业务对商业银行流动风险的影响,促进了商业银行业务的更好开展。

(3)加强对流动性风险的识别

在影子银行高速发展的今天,其业务对商业银行流动风险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了有效的规避这种风险,应该加强商业银行对自身流动性风险的识别。加强对银行内部的现金流量分析,并制定一些应急计划,加强对流动性薄弱环节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银行对自身的流动性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并在识别的基础上进行规避,有效的促进了商业银行的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影子银行的发展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进行有效的规避,只有这样才能够降低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造成的影响,进而有效的促进了商业银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陆璧琴.我国商业银行影子银行业务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6.[2]张里阳.浅析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J].改革与战略,2015,(11):80-82+147.[3]赵敏.关于我国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6.[4]蔡群.影子银行对我国上市银行流动性风险影响的比较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5.[5]江西.我??影子银行体系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5.[6]刘筠.浅析影子银行业务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及对策[D].西南交通大学,2014.[7]解红.同业业务视角下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成因与对策分析[J].农村金融研究,2014,(07):20-24.[8]董薇.商业银行影子银行业务监管机制设计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9]周娅乐.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风险收益影响研究[D].河南大学,2014.[10]张鹏飞.我国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及对货币政策的影响[D].西南财经大学,2014.[11]张宏铭.中国影子银行效应、风险及监管研究[D].辽宁大学,2014.[12]邹梦佳.商业银行影子银行业务风险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13]潘丕超.影子银行对我国商业银行稳定性影响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14]蔡子翔.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及对宏观市场的影响[D].西南财经大学,2013.[15]程方泽.国内影子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监管建议[D].西南财经大学,2013.作者简介:芮琳琳(1978.06-),女,汉族,籍贯:江苏省溧阳市,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经济金融

第五篇: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界定、特点和对货币供应的影响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界定、特点

和对货币供应的影响

摘要: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对影子银行的研究方兴未艾。这些研究多数集中于对国外影子银行的产生发展乃至风险积聚引发危机的分析上,对国内情况的研究较少。本文从内涵和外延两个角度探讨了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边界,并在比较分析国内外影子银行不同运营特点的基础上,研究阐述了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对传统货币供应机制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关键词:影子银行 货币供应 影响机制

一、影子银行体系的界定:内涵与外延

影子银行的定义有着角度不同但内涵相近的表述。首次提出“影子银行”概念的保罗〃麦卡利(Paul McCulley,2007)认为,影子银行是有银行之实但无银行之名的各类银行以外的机构;伯南克(Ben Bernanke,2009)将其定义为除受监管的存款类机构外,充当储蓄转换为投资的金融中介机构;盖特纳(Timothy Geithner,2010)提出,影子银行是指提供基础银行类服务但又不受传统银行监管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网络的总称;金融稳定 理事会(FSB,2011)的研究报告指出,影子银行是游离于银行监管体系之外的信用中介机构和业务;保罗〃塔克(Paul Tucker)将影子银行的概念扩展为:向企业、居民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期限配合和提高杠杆率等服务,从而在不同程度上替代商业银行核心功能的那些工具、结构、企业或市场。国内学者也对影子银行的概念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易宪容(2009)认为影子银行是一种行使传统银行功能,但运作模式、交易方式、监管制度等都与传统银行完全不同的金融运作模式;周小川(2010)提出,影子银行是行使商业银行功能但却基本不受监管或仅受较少监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吴晓灵(2012)认为,所谓“影子银行”,是指在不同程度上替代商业银行核心功能的各类金融中介工具、机构和市场。

尽管准确的定义尚存争议,但综合各方意见,我们仍可以较清晰地勾勒出影子银行概念的内涵:一是能够行使商业银行的部分功能,如信用融通、金融中介、提供流动性便利等;二是游离于商业银行的监管体系之外,也难以从中央银行获得流动性支持;三是尽管不能吸收公众存款,但与银行体系的资产负债表紧密关联,因此可能引发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四是影子银行不单指金融机构,还包括相关的市场、业务部门、结构性产品或金融工具,是一个综合的、整体性的概念。这些内涵在本质上构成了影子银行与传统商业银行体系之间的边界。

以此为篱,结合我国实际,便可大致厘清影子银行概念的外 延,即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包括的范围:一是商业银行体系内部具有“影子银行”特征的业务部门,如信贷资产证券化、银行理财、委托贷款、承兑汇票等具有相似信用创造功能,但不在资产负债表内核算且面临较少监管的表外业务;二是有较强证券化特征,能够融通资金、提供流动性便利,但游离于银行监管体系之外的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及其相关业务,如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财务公司、证券公司的集合理财计划、私墓股权投资基金(PE)等;三是较少受到金融监管,处于传统金融体系“边缘”,往往为特定目的而创设的准金融机构,如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信用担保机构、信用评级机构、民间借贷、地下钱庄等。

二、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运营特点

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影子银行还是国内起步较晚的影子银行,其本质与传统商业银行一样,都是联系闲臵资金和资金需求的金融中介,或说是将储蓄转换为投资的桥梁。不同的是,商业银行依托信贷市场,运用“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机制来实现资金的融通;而影子银行是借助各种创新型金融工具,在现代金融市场上,以“发起—销售—投资”的模式来实现储蓄到投资之间的转换。这是对影子银行运行机制的高度抽象,当然,不同国家、不同历史阶段,乃至不同类型的影子银行都有其差异化的运营特点。

与发达国家相比,由于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的金 11 这里所说的“边缘”,是指其无论在市场规模上,还是在重要性和作用上,在当前整个金融体系中的地位都较不显著。融市场结构、不同的政策监管导向等因素,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运行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主要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规避管制,满足市场需求是刺激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发展的主要原因。美国的影子银行体系产生于金融管制放松和金融IT技术革新的大背景下,与之不同,我国的影子银行在规避管制并满足客观需求的过程中形成并逐步发展壮大。如,利率管制产生的存款负利率催生了众多较高收益的银行理财、集合理财、投资基金,满足了储户追求更高收益的需求;规避贷款规模管制而带来的银信合作、银行票据融资(承兑和贴现)、委托贷款等影子银行业务规模猛增,满足了银行规模扩张和部分客户的融资需求;规避行业信贷限制而带来的房地产信托、私募基金乃至地下钱庄;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而产生的小额贷款公司、民间借贷等。

二是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参与主体多,普遍规模较小,集中度较低。欧美发达国家的影子银行体系以投资银行为主体,高盛、美林、摩根斯坦利等几大投行无论在业务规模、市场份额等方面都占据重要地位,行业集中度高;而当前我国金融体系仍以商业银行为主体,影子银行的起步较晚,发展比较滞后。无论是银行表外理财、委托贷款等影子银行业务,还是信托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财务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影子银行机构,其规模、份额、影响力均不可与传统商业银行相提并论。以2012年5月的社会融资总量统计为例,当月人民币贷款新增7932亿元,占社会融 资总量的69.5%,而新增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承兑汇票之和仅占总量的10%。

三是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证券化程度低,产品链条短,品种较为单一,整体的杠杆率不高。在西方发达国家,成熟的金融市场为影子银行充分证券化提供了沃土,使它们得以将各种金融资产通过证券化技术“包装”为一个个“富丽堂皇”的金融工具(产品),如资产支持证券(ABS)、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担保债务凭证(CDO)、信用违约互换(CDS)乃至各种证券衍生产品等,以此完成投融资活动;同时,混业经营、金融创新等因素使西方影子银行产品链条长、品种多、分工细,杠杆率普遍较高。与之相比,我国非银行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直接融资规模小,分业经营管制严格,利率尚未市场化,证券化和衍生品的市场尚未成熟,这些因素使得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多围绕收益率做文章,产品单

一、证券化水平不高。如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信贷资产转让的规模很小,银行尚不能为私募基金提供并购贷款等。

四是我国影子银行对传统商业银行的依赖性强,处于相对附属地位。受产品开发、金融创新、证券化程度不足以及居民存款意识强等因素影响,我国影子银行的依附性较强,更具有“银行的影子”的特质,难以如西方影子银行那般——自成体系,相互交易,信用和流动性可以在自身体系内循环流转。具体来说,从资金来源看,我国影子银行自有资金有限,仍需依赖商业银行体系的流动性支持,如源于银行资金的委托贷款、承兑汇票、银信 合作、杠杆租赁,以及银行给予信托公司、保险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的股权投资和资金拆借等。从交易对手看,西方影子银行大多在非银行金融市场上以其他影子银行作为交易对手,而我国影子银行有很大一部分交易是在银行间市场进行的,以商业银行为主要交易对手。从资金投向看,西方影子银行一般投资于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较少直接涉猎信贷市场;而我国影子银行的资金使用与传统商业银行业务有较强的同质性和替代效应,资金多投向信贷市场。

三、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对货币供应的影响

根据上文的概念界定和对运营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到,当前我国的影子银行体系还处于相对初级的发展阶段,规模较小,依附性较强,其业务领域与传统商业银行存在较大交集,更多地是扮演货币市场与信贷市场之间中介人的角色,尚且难以像西方影子银行体系那样——通过各种证券化产品的创新,能够自成体系地创造信用和流动性。因此,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对货币供应的影响有着不同于发达国家的特点,即通过对商业银行业务的补充、替代、协同、抑制、干扰等效应,影响货币供应的形成,但根本上还难以动摇“人民银行—商业银行”这一模式的统治地位。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一是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产生了一些有较强货币属性的金融工具,模糊了传统货币供应量的概念。尽管我国推出了社会融资规模这一概念,但当前货币供应量的统计仍以银行存款为 核心,除陆续纳入统计的证券保证金存款、住房公积金中心存款和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外,储蓄存款、单位存款等一般性存款是货币供应量的主体,而不涉及非存款类金融工具。事实上,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已经带来了一些具有相当流动性且能够在较大范围内履行货币职能的金融工具,如银行承兑汇票、回购协议、委托存款、担保保函等。这些金融工具的货币性强,容易变现,得到广泛运用,成为传统货币以外新的支付、结算或融资的工具,是比货币更广义流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金融工具的出现,以及它们与传统货币的频繁转换,模糊了传统的货币供应量统计的范围,也对货币与金融统计的科学性、准确性、敏锐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是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加剧了“金融脱媒”,通过贷款投放派生存款的货币创造机制被削弱。金融脱媒指的是资金的供需不通过银行的存贷款业务而在银行体系外实现调剂。影子银行通过理财产品、委托贷款、信托计划、资产管理、典当贷款等方式取得资金并定向供给资金需求方,绕开银行这一金融中介而直接实现了资金融通,也就不具备银行体系“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派生存款”的这一链式货币派生机制。运用传统货币供给模型M=mB来说明,这一影响可以表述为,影子银行的发展加剧了金融脱媒,银行体系外流转的资金增加,广义上的现金漏损率加大,货币扩张乘数缩小,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功能被削弱。

广义上现金漏损率指银行体系之外流通的资金的占比,而不单指现钞。三是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加大了存款波动,削弱了存款稳定性这一银行货币创造的重要基础。影子银行的发展往往给居民提供了比单一银行存款更为广阔的投资空间,如更多元化的产品类型、更灵活的期限组合和更高的预期收益率,较好地满足了当前我国居民理财意识觉醒而带来的更高的金融服务需求,因而受到社会大众的普遍欢迎。如同一级市场申购股票,资金大进大出而导致的银行存款剧烈波动,公众对影子银行投资产品的追捧也一样加剧银行存款在不同银行之间、在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流动,“存款搬家”现象更加频繁和显著,最终使得全社会银行体系的存款稳定性下降。而存款的稳定性越低,制约银行贷款投放货币派生的约束因素——如存贷比考核的约束、资金备付的约束、期限错配的流动性约束等——就更为显性,货币创造和派生的能力就越弱,传统货币供应的形成将受到制约。

四是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倒逼了利率市场化进程,削弱了商业银行“法定”利差保护下的放贷冲动。当前,存贷款利率管制有所松动但尚未根本放开,仍基本保持“存款管上限、贷款管下限”的“法定”利差水平。“法定”存贷利差的存在使我国商业银行依赖贷款获取收益的经营模式有了可靠的保障,激励了银行的放贷冲动。但另一方面,影子银行发起销售的金融产品大多不受利率管制的制约,往往因具有较高收益率而更受欢迎,对商业银行传统存贷款业务产生了较强的替代效应,并进而对银行

尽管2012年6-7月份,央行允许存款利率适当上浮并两次扩大贷款利率上浮空间,但利率管制的大格局没有彻底改变。恪守的“法定”利差形成冲击,使得商业银行不得不采取各种方式变相调整利率、缩小利差以迎合市场需求,这就倒逼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削弱了商业银行“法定”利差保护下的放贷冲动,传统货币创造功能受到制约。

五是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加大了金融同业往来的空间,将给传统的货币创造机制带来更多干扰。同业往来有多种类型,如根据对象不同可分为银行与银行之间、银行与非银行之间、非银行与非银行之间的同业往来;根据交易类型不同可以分为拆借、存款、代付、投资等多种类型。传统的货币创造理论假定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后,除保留一定的准备金外全部贷款给非金融企业,而各类影子银行的发展给商业银行带来了除上述方式之外的另一条资金运用渠道——同业往来,进而对传统货币供应机制形成干扰。这种干扰的性质视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比如,(1)对于同业存款,当影子银行将资金存放于商业银行时,银行各项存款,尤其是不受准备金政策和存贷比考核约束的同业存款增加,将增强银行发放贷款派生存款的能力。(2)对于同业拆借,当商业银行向影子银行净拆出资金时,商业银行可贷资金减少,货币创造能力受到抑制。(3)对于同业投资,当影子银行购买商业银行的资产包(如信贷资产证券化)时,商业银行的资本占用减少,流动性增强,贷款投放能力得到提升;当商业银行投资影子银行的金融工具时(如二级市场上购买金融债券、签署回购协

最早准备金只是法定存款准备金,后来还包括了超出法定准备金之外的超额准备金。议等),银行可贷资金减少,贷款投放能力减弱。如此种种,不甚列举,概括来说,即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打破了早期商业银行“存款—贷款”的单一业务路径,增加了银行资金来源和资产运用的渠道,从而对传统货币创造机制产生了性质不一的干扰。

四、结论和相关建议

有别于西方发达国家,目前我国影子银行体系有着不尽相同的概念边界、运营特点和影响效应。其范围从传统商业银行中的“影子银行部门”、部分有较强证券化特征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延伸到特定目的的准金融机构;其规模小、证券化程度低、对商业银行依附性强等特点决定它们也有着与西方发达国家影子银行不同的影响效应,如产生了一些有较强货币性的金融工具,模糊了传统货币供应量统计范围;加剧了金融脱媒与存款波动,抑制了商业银行存款派生;扩大了商业银行同业往来的空间,对传统货币供应机制形成干扰等。

对此,建议加强对我国影子银行机构及其创新金融工具、金融衍生品、资产支持证券等的分析研究和统计监测,适时修订货币计量框架,将部分已具有较强货币性和较大市场规模的金融工具纳入货币供应量或广义流动性统计;进一步健全影子银行监管体制,逐步将尚处于监管灰色地带乃至空白地带的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担保公司、民间借贷等影子银行纳入正规金融监管框架,健全相关监管体制;完善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加强对影子银行体系的动态监测,及时分析评估其对货币供应和货币政策调 控的影响;适时将影子银行体系纳入宏观审慎管理框架范畴,如建立相应的逆周期资本充足性监管、杠杆率和流动性约束等,引导规范其科学稳健发展,维护确保社会金融稳定。

下载中国影子银行发展现状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影子银行发展现状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商业银行网络银行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一、我国商业银行网络银行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一)我国商业银行网络银行的发展现状 从1998年中国第一笔网上支付在中国银行成交,网络银行在我国涨势迅猛。随着银行业务的全面开放,......

    影子银行对我国金融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从2007年影子银行的概念诞生开始,便成为金融界讨论的热点。业界认为,由于市场流动性大、杠杆率较高,并且处在金融监管之外性影子银行必定会对金融系统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目前......

    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及对宏观调控的影响

    近年来,商业银行同业业务规模快速扩张,同业资产中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增速和占比明显提升,突破了贷款规模控制、存贷比限制和信贷政策等监管约束,影响到货币创造机制,进而对货币政策......

    银行治理结构对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影响

    会计专业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最新会计专业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研究报告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研究报告(摘要) 注:本文是中国社科院重大调研课题《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发展状况研究》中期报告的摘要,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中心课......

    中国影子银行的分析

    影子银行运行和风险控制 2014年12月5日 11点22分 来源:银行家 影子银行的内涵 影子银行的概念最早是在2007年由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的保罗·麦卡利(Paul McCulley)提......

    浅析中国影子银行风险及监管

    西南财经大学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2014届 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浅析中国影子银行风险及监管 学生姓名: 牛牧川 所在学院: 金融学院 专......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方向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优化而改变,中间业务逐步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重点,逐渐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