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论逮捕案件的质量问题
试论逮捕案件的质量问题*
侦查监督处
吴奕武
质量问题是检察工作永恒的主题,提高审查逮捕案件的质量,是检察工作的题中之意。笔者认为当前亟须建立全面、客观的逮捕案件质量标准,同时应对案件质量问题划分等级,以便更加科学地评价案件质量,进一步提升侦查监督工作水平。
一、逮捕案件质量标准
长期以来,案件“捕之能诉、诉之能判”成为检察实践中衡量逮捕质量约定俗成的标准。这种标准忽视逮捕、起诉、判决三者法律要求的差异性;同时诉讼过程中证据存在变化的可能,以“诉和判”的结果来评价逮捕环节的质量,无视刑事诉讼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审查逮捕工作有自身的规范和要求,笔者认为可从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考虑建立逮捕案件质量的标准。
(一)实体标准
实体标准是法律规定对逮捕案件质量提出的实质要求。《刑事诉讼法》规定了逮捕的三个条件,实质即是逮捕的实体标准。
1、证据标准
1995年《刑事诉讼法》从证据量上作出降低逮捕证据条件的修改,* 逮捕案件的质量问题包括质量标准、质量等级、质量责任、质量整改制度,本文仅就质量标准和质量等级展开讨论。但证据量降低并不意味着证据质的变化。证据要达到“查证属实”,须以一系列有证明效力的证据为基础,以排除合理怀疑为前提,从这个意义上讲,逮捕的证据标准与起诉的证据标准是一致性的1。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逮捕作为侦查中的强制措施,是为侦查服务的,而侦查最直接的目的就是通过打击犯罪来控制犯罪。对于当前重点打击且有侦查空间的案件,笔者认为应当将逮捕“控制犯罪”的程序价值放在第一位,适时降低逮捕证据标准,在确保存在侦查空间的情况下,从配合侦查的角度出发予以批准逮捕。
2、可能处刑标准
“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体现检察人员对逮捕案件预判力判断的水平。案件审查逮捕后存在三种“可能”:(1)起点刑在徒刑以上,捕后确实被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2)逮捕时起点犯罪事实确定,论罪只能判管制、拘役或单处罚金、没收财产等附加刑2;(3)论罪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但证据在后续诉讼过程中可能发生变化,具体判决情况难以预见。
上述前两种“可能”自不赘述。对于第三种“可能”,笔者认为根据审查当时的证据情况若能判断“可能性”客观存在,就可以批准逮捕。因诉讼是个动态的过程,以可能处刑为标准符合诉讼客观规律。
3、必要性标准
逮捕必要性是以“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为前提的。换言之,只有其他强制措施不足以保 12毛晓玲:《逮捕证明标准研究》,载《人民检察》2003年第7期。
如刑法第395条规定的国家工作人员犯隐瞒境外存款罪,情节较轻的。证诉讼正常进行和保证社会安全时,才能适用逮捕措施,这体现了慎捕思想。
实践中,逮捕必要性标准被忽视或扭曲适用的现象十分普遍。正确理解逮捕必要性标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3:(1)从犯罪性质来把握。如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等故意犯罪的案件,不同于交通肇事等案件;(2)从嫌疑人在案件中的地位来把握,主犯、首要分子不同于从犯、胁从犯;(3)从嫌疑人实施犯罪和归案后的情况来把握。如嫌疑人是否暴力拒捕,是否潜逃、销毁证据,是否有自残、自杀的行为;(4)从嫌疑人作案后对被害人的态度来把握。如有无悔罪表现,是否积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等。
(二)程序标准
程序标准是指审查逮捕工作流程中必须遵守的规范要求。建立程序标准,既纠正了以往“重实体、轻程序”的执法理念,也充实了质量标准的内容,符合程序正义的诉求。审查逮捕应当注意以下程序标准:
1、时限要求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办案时限的适用,尚存认识误区,有人将逮捕作为一种常态性强制措施适用,甚至将其视为寻求延长办案期限的一种手段4。由此导致在一些轻微刑事案件中,案件判决执行之日往往就是嫌疑人释放之时,甚至出现了审前羁押与判决刑期的“倒挂”现象,造成实质不公正。办案期限涉及多个环节,在审查逮捕阶段,34 曹青:《准确把握有逮捕必要的条件》,载《检察实践》2003年第5期。
张建升:《在公正的前提下提高批捕效率》,载《检察日报》2006年03月31日。可以通过增强办案主动性、挖掘内部潜力,将轻微刑事案件审查逮捕期限缩短为三天,并且通过建立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处理机制,将三天的期限固定下来,成为一种常态,而不仅仅停留在司法道德层面5。
2、讯问嫌疑人
2004年3月以来,高检要求侦查监督部门对有疑点的案件、嫌疑人要求讯问的案件、侦查活动可能违法的案件、特殊案件等四类案件,必须讯问嫌疑人。
具体操作时须注意逮捕阶段讯问嫌疑人不同于起诉阶段,前者讯问的目的侧重于侦查监督,要重视嫌疑人无罪或罪轻的辩解,嫌疑人提出受到过刑讯逼供的,要立即认真核查6;另外讯问未被采取强制措施的嫌疑人,须事先征求侦查机关意见。
3、特殊逮捕对象审查要求
特殊逮捕对象主要是指嫌疑人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外国人、无国籍人的,《刑事诉讼规则》对上述对象分别规定报请、通报和层报程序。
实践中,拘留人大代表时已取得人大代表所属的人大常委会许可,检察机关在作出批捕决定之前一般需再次履行报请许可程序。笔者认为,对侦查机关的许可与对检察机关的许可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重复报请许可实际上是浪费诉讼资源。2006年5月份,广州市院在审查逮捕江门市人大代表施某时,省人大常委会对此问题作出批复,明确指出“不需要再报经市人大常委会许可”。此批复为今后逮捕已 562006年12月高检院通过的《关于依法快速办理轻微刑事案件的意见》对此作了规定。
2006年7月26日最高检公布了《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将“刑讯逼供”明确为“司法工作人员对嫌疑人、被告人使用肉刑或变相肉刑逼取口供的行为”,并列举了刑讯逼供的情形。被刑事拘留的本省内市级人大代表不需要再行报请程序提供了依据,但该批复的精神对于国内其他省份、其他级别的人大代表是否适用,仍须明确释法。
二、逮捕案件质量等级
逮捕案件质量标准为我们评价案件质量提供了参考基准。根据违反基准的程度,笔者认为可将逮捕案件质量问题划分为错误逮捕、质量不高和质量瑕疵三个等级7。
1、错误逮捕
错误逮捕是最严重的逮捕质量问题,因为逮捕是关系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出现错捕必将严重侵犯公民的人身自由。错误逮捕根据其发生的原因可以分为实体上的错误逮捕和程序上的错误逮捕。
目前,从实体上对错误逮捕进行定位有刑事赔偿说、诉讼结果说、逮捕当时说等观点8。笔者认为,以案件质量评价为视角,“刑事赔偿说”认为“只要不赔就不是错捕”,放低了对逮捕证据条件的要求,实际上不利于促进逮捕质量;“诉讼结果说”忽略了逮捕是刑事诉讼阶段性的评判,人为地提高了逮捕质量的标准;“逮捕当时说”克服了“诉讼结果说”以结果论过程的缺陷,同时它主张逮捕必须符合刑诉法第60条的规定,从实体上保证了司法公正,比较可取。因此,笔者认为证据尚难以证明有犯罪事实而予以逮捕的,属于实体上的错误逮捕。如仅有嫌疑人的有罪供述,而无其他证据印证的,或没有直接证据,而间接证据未形成相互印证链条的。
2006年8月最高检颁布的《人民检察院审查逮捕质量标准》将质量问题分为“逮捕错案”、“逮捕质量有缺陷”、“办案程序有瑕疵”。8 张兆松:《关于错捕与刑事赔偿关系的理性思考》,载《人民检察》2003年第9期。程序上的错误逮捕则是指逮捕严重不符合程序标准,导致逮捕决定被撤销或案件被不起诉和判无罪的。比如按照规定应当讯问嫌疑人而没有讯问,捕后嫌疑人有合理辩解,其他证据不能推翻其辩解的;或者嫌疑人是人大代表,审查时未予注意而未按要求报请许可,捕后被撤销逮捕决定的。从程序上规定错误逮捕的类型,目的在于促使办案人员在办案中植入程序意识,从关心案件证据问题到全面考量案件实体和程序问题。
2、质量不高
质量不高,是指审查时的事实和证据情况符合逮捕证据标准,但不符合可能处刑标准或必要性标准而逮捕的。具体表现为逮捕后证据未变化,嫌疑人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缓刑等。作此界定的意义在于强调逮捕除了证据条件,还应重视处刑条件和必要性条件,在确定有罪的同时要考虑是否存在适用实刑的迫切性和采取逮捕强制措施的唯一性。
质量不高的情形还包括逮捕严重不符合程序标准,虽未导致逮捕决定被撤销或案件被不起诉和判无罪,但直接侵犯了逮捕对象的权益的。如嫌疑人提出要求当面听取辩解,而未前往听取的,实际上剥夺了嫌疑人再次辩解的权利。
3、质量瑕疵
质量瑕疵是指逮捕不符合程序标准,但尚不属于错误逮捕或者质量不高的。具体表现为不批准逮捕未说明理由,需要补充侦查未列出补充侦查提纲的,《审查逮捕意见书》和其他法律文书未按照规范制 作的。将上述审查逮捕过程中存在的程序问题归为质量瑕疵,其意义在于强调审查逮捕工作流程中必须遵守程序规范要求,程序问题事无巨细,只要是程序标准要求的就必须予以遵守,以便全面保障案件的质量。
第二篇:论逮捕后案件的引导侦查取证
文章标题:论逮捕后案件的引导侦查取证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40条第1款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法庭审判所必需的证据材料”由此可见,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部门在批准逮捕后,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可以制作《提供法庭审判所需证据材料意见书》,督促侦查机关按照提起公诉的要求,提供有关证据,这也是人民检察院侦查
监督部门对侦查机关进行引导侦查取证的方式之一,这种情况可以称之为批准逮捕案件的继续引导侦查取证。
1、批准逮捕案件的继续引导侦查取证的概念
批准逮捕案件继续引导侦查取证,是指侦查监督部门在审查刑事案件过程中,以庭审中符合有效举证、质证要求为标准,引导侦查机关获取法庭审判所必需的证据材料而依法开展的规范性工作
2、特征
案件批准逮捕之后,侦查监督部门通过制作《提供法庭宙判所需证据材料意见书》的方式对侦查机关的取证工作进行引导具有如下特征:(1)引导性。由于案件在批捕阶段的证据要求是有证据证明的犯罪事实,但低于起诉的证据要求,为了保证案件在批捕之后,侦查机关继续收集、补充、固定和保全有关证据,从而促使案件顺利进人移送起诉乃至以后的法院审理阶段,并保证批捕强制措施的有效性,侦查监督部门在案件批捕之后,制作《提供法庭审判所需证据材料意见书》,是对侦查机关继续取证工作的一种引导,因为其是以意见书的形式作出,故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性,这是引导性特征的重要体现。(2)合法性和针对性。合法性是指引导侦查机关收集的提供法庭审判所需的证据必须符合刑事诉讼法关于证据的各种要件,不仅具有合法的诉讼证明力,而且也是要具有能够被法庭采纳的可采信性。提供法庭所必需的证据材料始终要围绕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提供法庭所必需的证据的主体必须合法;二是收集提供该证据的程序和方式必须合法。针对性,是指这一阶段的引导侦查取证以及《提供法庭审判所需证据材料意见书》的制作一定要针对法庭的审判阶段对证据的要求。(3)阶段性这种阶段的引导侦查取证,只能在作出批准逮捕决定之后,才可以向侦查机关提出“提供法庭审判所需证据”要求,而不能在作出批准逮捕决定之前向侦查机关提出。
3、批准逮捕案件继续引导侦查取证的意义
批准逮捕案件继续引导侦查取证的目的在于引导侦查机关在侦查案件收集证据时,必须按照法庭审判对证据的要求采集,最终保证刑事诉讼目的的实现,有力地打击各类犯罪,惩治犯罪分子,因此其意义重大。
(1)要求侦查机关提供法庭审判证据,是侦查监督部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具体体现。我国宪法第129条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1条都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对刑事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是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的重要内容,也是检察机关依法享有的法律监督职权。侦查监督部门在审查案件过程中向侦查机关要求提供法庭审判证据是法律赋予的重要职能,也是侦查监督部门实施法律监督的具体体现。这一举措能够保障侦查机关合法进行侦查活动以及证据的收集工作。
(2)进一步引导侦查机关侦查取证,有利于实现刑事侦查目的。侦查监督部门要求侦查机关提供法庭审判证据,除了具有履行其法律监督职能作用之外,其更直接的意义在于通过要求侦查机关提供法庭审判所需的必要证据,可以进一步引导侦查机关的侦查思路,调整查证、取证的侦查方向,使所采集的证据更为规范,符合庭审的证据要求,最终实现刑事侦查的目的,完成刑事诉讼的任务。
(3)体现了为公诉服务的思想,有利于公诉目标的实现。侦查监督部门要求侦查机关在批准逮捕的同时,制作《提供法庭审判所需证据材料意见书》,要求侦查机关提供法庭审判所必需的证据材料,一方面是其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体现;另一方面,通过规范、提高侦查人员查证、取证的意识,保证案件在批捕以后,侦查机关能够按照庭审的证据要求继续侦查,补充、完善有关证据,减少案件因达不到起诉标准而不诉或撤案的情况发生,保证案件的起诉工作的顺利进行,并提高起诉工作的效率。侦查监督部门在案件批捕之后进行的引导侦查取证工作可以为接下来的公诉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是实现公诉目标的重要前提,同时体现了法律监督的整体性和有效性。
4、提供法庭审判所需证据的基本要求
(1)提供法庭审判所需证据要做到合法、及时。所谓合法是指证据的法律性。证据是客观存在的与案件相关联的事实。但证据本身又要求真实可靠。因此,法律规定证据由司法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形式和程序进行收集、固定、保全和审查认定,对非法证据要予以排除。这就是证据的合法性。
所谓及时是指侦查机关接到报案后,应当及时赶赴现场,及时进行勘验、检查,掌握案情,获取尽可能多的证据材料。这是由侦查工作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如果侦查人员行动迟缓,丧失时机,犯罪分子可能毁灭、隐藏、转移罪
证;现场可能遭到破坏;犯罪痕迹可能变形、变质或者消失;受害人可能死亡等等,这样会给收集证据带来很大困难,有时可能因某些证据的灭失或破坏而使整个案件实施难以认定,造成疑案。因此,迅速及时是收集证据的基本要求,是发现、取得、保全证据材料的关键。
提供法庭审判所需的证据的收集,应当做到合法性与及时性的统一。只有做到合法性与及时
性的有机结合。其收集的证据才符合刑事诉讼的基本要求二如果不能做到二者的统一,必然会影响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甚至会承担败诉的风险
(2)提供法庭审判所需证据要做到关联与排他相结合。所谓关联是指作为证据的事实,必须与案件事实具有客观的某种联系作为证据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不是一切客观存在的事实都能作为证据,只有与案件事实有关联的客观事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所谓排他是指各个证据所能证明的问题,必须是互相一致的,不能是互相矛盾,必须是排除其他的可能性。如果不能排除其他可能性,就应当深入地进行调查研究,进一步查明情况,否则就不能作出证明的结论。
(3)提供法庭审判证据要做到全面、客观和准确。提供法庭审判的证据要求做到全面、细致。侦查机关在收集证据时,只有全面收集能够反映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证据,才能查明案件的真实情况,对案件事实得出全面、完整的结论。由于刑事案件的复杂性,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未经充分证据最终证明有罪之前,都存在有罪与无罪两种可能性。刑事诉讼法第43条要求侦查机关人员在收集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罪重证据的同时,也要注意收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或者罪轻的证据。只有全面收集证据,并将收集到的正反两方面的证据认真加以比较鉴别,合理地排除矛盾,才能准确地认定案件事实、正确解决被告人的刑事责任。
提供法庭审判所需证据还要做到客观性与准确性的统一。首先,要做到客观性。所谓客观是指证据的存在形式,它所反映的事实内容以及案件事实之间的联系都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为任何犯罪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和条件下进行,都要引起周围环境的变化或者留下某种痕迹。这些都是客观存在并能据以查明案件真实情况的证据。侦查机关在进行侦查活动时,就是要发现和收集这些客观存在的证据,并据此查明事实真相,作为定案的根据。其次,要做到准确性。所谓准确,是指凡是作为定案根据的每一个证据都必须查证属实,准确无误,并且在数量上足以得出关于犯罪事实的正确结论。这是因为只有具备证据白勺准确性,才能正确地再现案件事实而证据的准确性是以证据的确实充分为前提,因此,应做到以下几点:①据以定案的每一个证据都己查证核实;②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必须有客观的必然联系;③证据之间,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的矛盾已被合理排除;④构成案件事实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都必须有确实的证据证明并且得出的结论是惟一的。
《论逮捕后案件的引导侦查取证》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论逮捕后案件的引导侦查取证。
第三篇:逮捕案件审查模式改革及探索(最终版)
逮捕案件审查模式改革及探索
□高陵县院
刘小娜
审查逮捕是我国刑事诉讼的重要环节,是我国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能,逮捕案件的审查模式的改革亟待解决,然而在实践中却未能引起我国司法理论界的足够重视。当前,在法制日益健全的今天,以强调诉讼经济和诉讼效率为目标的司法改革中,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显得更具有现实意义。
一、两种模式的概念及区别
所谓模式,就是标准的样式,本文讨论的逮捕案件审查模式则指按照审查的范围和内容,对逮捕案件审查方式的概括、分类。
根据我国检察机关对侦查机关提请批准逮捕案件进行审查的范围和内容,逮捕案件的审查模式可以分为完全性审查和必要性审查两种模式,检察机关长期采用的是完全性审查模式。近年来,由于经济迅猛的发展引发刑事案件的大幅增加和“严打”办案的需要,在理解和适用逮捕条件时,产生了必要性审查的要求,在检察工作中也出现了相应的做法,但尚未形成独立的审查模式。
完全性审查就是对公安机关提请批捕案件的全部事实、证据、刑事责任和可羁押条件进行全面、完整的审查。其基本特点是检察机关对逮捕案件的审查具有全面性、被动性。检察机关重建以后20多年来,几乎毫无例外地采用这一模式。必要性审查则是对公安机关提请批捕案件的事实、证据、刑事责任和可羁押条件进行适当审查,以确定犯罪嫌疑人是否具有逮捕必要性,可否适用逮捕措施。其基本特点是检察机关对逮捕案件的审查具有选择性、主动性,也可称为选择性审查。在1996年刑事诉讼法对逮捕条件修改以后,必要性审查逐步受到重视。两种审查模式存在以下的区别:
(一)适应不同时代背景和法律规定
1979年刑事诉讼法规定了“主要犯罪事实已经查清”的核心条件,对办案及办案人员都提出了较高要求,当时,正值我国检察机关重建之初,法律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办案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对案件事实与证据的分析判断能力难免受到影响,低素质与高要求的矛盾非常突出。完全性审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上述因素对案件质量的负面影响,较好地适应了关于逮捕条件的法律规定,对保证批捕案件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必要性审查模式则较好地适应1996年刑事诉讼法第60条关于“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的逮捕条件的规定。这一立法规定本身并不要求办案人员对逮捕案件的事实进行全面审查。同时,由于办案人员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为必要性审查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二)审查的范围与要求不同
完全性审查模式以全面审查为原则,要求对案件的全部事实、证据和刑事责任等内容进行全面、周到的审查。必要性审查则以适当审查为原则,要求对认定有逮捕必要性的事实和证据进行深入、细致的审查,并不要求对逮捕必要性影响不大的其他事项进行审查。
(三)审查的方法与影响不同
完全性审查采取被动、包揽式审查方法,检察机关审查的内容和范围取决于公安机关报捕的内容和范围,基本上没有选择的余地。按照这种模式,报捕多少个罪就应当审查多少个罪,报捕多少犯罪事实就应当审查多少犯罪事实,批准逮捕所认定的犯罪性质与事实对案件的继续侦查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批捕时对报捕的罪名和事实未予认定,必然挫伤公安机关继续侦查的信心。必要性审查则采取主动、筛选式审查方法,检察机关审查的内容和范围虽然受公安机关报捕内容和范围的限制,但却具有主动性,有选择机会。按照这种模式,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报捕的案件,不必要进行全面、完整的审查、认定,而可以选择证据比较充实、足以逮捕的部分事实甚至个别事实进行审查,无论是主罪事实还是次罪事实,是单个事实还是多个事实,皆由检察机关掌握。在这种模式下,批准逮捕所认定的犯罪性质与事实对案件继续侦查的影响不及前者直接、强烈,对批捕未认定的报捕事实和罪名,公安机关不能据此认为检察机关作出了否定性评价。
(四)办案效率与质量控制不同
由于两者的审查范围、方法、要求不一样,必要性审查在效率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将使多罪名、多事实案件的办案效率大幅度提高;在质量的控制方面,虽然在形式上弱一些,但在实质上并无明显弱化。首先,办案注意力更集中,办案人员可以集中精力利用有限的时间抓住一两起事实审透、查深、办实。过去,由于办理批捕案件的时间限制,对多罪名、多事实案件的审查形式上面面俱到,实际上事事不细,不利于保证办案质量;其次,控制案件质量的其他配套制度没有改变,如集体讨论,检察长或检察委员会决定制度等。
通过上述比较,充分反映了必要性审查模式的优势与特点。
二、选择改革审查模式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在审查逮捕工作改革中,如何选择逮捕案件的审查模式,主要决定于以下因素:
(一)改革的必要性。当前,我国司法改革正在进行,检察改革也在同步推进。最高人民检察院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检察理论创新、机制创新和体制创新”,“坚定不移地推进检察改革”。审查逮捕是检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亦当与时俱进,深入改革,突破陈规,吐故纳新。
1、审查逮捕工作改革要敢于突破现有的模式和框架。完全性审查模式过多地消耗了审查逮捕的人财物力,对其改革已经具有紧迫性。
2、实践已经孕育了可供选择的新模式。“我们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
界”。要改革、突破现有的模式,就必然选择新的模式或方法。必要性审查经过检察工作的孕育,已逐渐为各地接受。2001年,高检院与公安部在《关于依法适用逮捕措施有关问题的规定》中明确:“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并不要求查清全部犯罪事实。其中犯罪事实既可以是单一犯罪行为的事实,也可以是数个犯罪行为中任何一个犯罪行为的事实,对“有证据证明有数罪中的一罪的”、“有多次犯罪中的一次犯罪的”,应予逮捕。这是对完全性审查模式的实质突破,为必要性审查提供了依据,对必要性审查模式起到了催长作用。此后,一些检察院一改过去形式上完全审查,实质上重点审查的做法,公开提倡使用形式上有选择,实质上有重点的必要性审查模式办案。
(二)改革的目标。这将直接影响改革的方向和效果。“公正与效率是刑事诉讼的基本价值目标”,而逮捕是最为严厉的一种诉讼强制措施,审查逮捕更是专业性很强的业务活动。审查逮捕工作应当将刑事诉讼的基本价值目标具体化,追求诉讼经济、诉讼效率与诉讼公正、诉讼安全的统一,兼顾质量与效率,确保公正与安全,把优质、公正和高效、安全作为审查逮捕工作改革在实体方面和程序方面的应有目标。
1、优质、公正是司法改革的出发点和实体目标。优质体现公正,公正依靠优质。审查逮捕质量高低,不仅影响诉讼安全,而且关系到人权,包含公正的要素,而公正是司法的根本价值所在。因此,逮捕案件审查模式改革必须以保证质量、维护公正为前提,以牺牲质量为代价的改革是不成功的,对实践是有害的,是无法接受的。
2、高效、规范、安全是诉讼改革的基本方向和目标。规范是安全的保障,安全是高效的前提。诉讼改革的基本方向就是在安全的基础上,在公正的前提下,通过完善并规范诉讼结构和诉讼方式,提高诉讼效率,降低诉讼成本。逮捕案件审查模式改革亦不例外。然而,优质与高效乃是一对矛盾,审查模式改革必须在“优质”与“高效”之间选择一个合理的平衡点,选择适宜的模式,使改革既科学,又可行。必要性审查堪当此任:
第一,必要性审查模式符合新的逮捕条件的立法精神。刑事诉讼法将逮捕的核心条件由“主要犯罪事实已经查清”修改为“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其立法精神并不要求对报捕案件的所有事实、证据进行全方位的审查,这也是对逮捕的客观规律的把握。必要性审查正抓住了“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的立法精神实质,为检察机关更好地理解和贯彻新的逮捕条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行的方法。
第二,必要性审查模式反映了审查逮捕的合理定位和客观规律。逮捕作为强制措施,目的是保障诉讼安全,保证侦查机关进一步调查取证,查清事实,顺利诉讼。与此相应,审查逮捕的目的也就是审查对犯罪嫌疑人的逮捕必要性问题,审查应否逮捕、可否逮捕,解决应否使用、可否使用逮捕措施开展侦查的问题,而不是审查犯罪嫌疑人犯了多少罪或侦查机关认定了多少罪。可见,必要性审查乃是审查逮捕的应有之意,符合审查逮捕的规律,反映了审查逮捕工作的合理定位。相反,如果在审查逮捕工作中采用完全性审查,则模糊了审查逮捕的定位,混淆了捕、诉之别(审查起诉无疑应采用完全性审查),将导致用起诉的标准衡量逮捕案件。
第三,必要性审查可以大幅度提高办案效率。必要性审查不仅有利于办案人员集中时间和精力,从证据比较充实的事实入手,有选择地进行重点审查,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尽早结案,使质量与效率得到了较好的结合,而不像完全性审查那样,胡子眉毛一把抓,不讲效率;而且还可以大幅度缩减文书制作时间,对作案时间长、犯罪事实多、涉及面广、影响大的重大复杂案件,其效果尤为明显。当前,各地普遍反映按照“意见书在手如同案卷在手”的要求制作《审查逮捕案件意见书》,消耗了大量时间,约占审查逮捕办案时间的75%以上。如我们办理的张某某、姬某某等11人抢劫、抢夺案,张某伙同姬某某等5人持刀抢劫两名男子的钱物和手机、张某与李某某、赵某骑摩托车多次抢夺路人手提包等案件事实多达数十起,如果按照完全性审查和上述文书制作要求,《审查逮捕案件意见书》将长达数十页,但如采用必要性审查,只摘录其中一、二次犯罪事实(其中要包括所有提请报捕的犯罪嫌疑人),则此文书可减少到十页以下,这样,既提高了办案效率又保证了办案的质量。
第四,必要性审查适应当前审查批捕办案力量的配置状况。检察机关侦查监督部门不仅要承担所有审查批捕工作,而且还要承担刑事立案监督、侦查活动监督和延长羁押期限的审批工作等法律监督职责。而当前侦查监督部门的资源配置是非常有限的,人员少与职责宽、任务重、要求高、时限紧的矛盾非常突出。例如我院侦监上有两名办案人员,承担了全县刑事案件的审查逮捕工作,随着经济的发展,刑事案件的频发,团伙、暴力犯罪明显上升,案件数和人数都较去年同比上升了2%和5%。人员少与任务重的矛盾,已经成为制约审查逮捕工作中的瓶颈,解决这个问题,已经成为侦查监督部门的当务之急。必要性审查模式将能有效化解办案任务重的部分压力。
总之,必要性审查模式符合审查批捕工作方式改革的目的和要求,适应审查批捕工作的现实需要,是模式改革的应有选择。
三、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推行必要性审查模式办案,必须克服以往传统观念、习惯做法,树立适当审查的理念,创新工作机制,建立配套措施,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一)重点掌握逮捕案件审查范围,确保办案质量
在必要性审查模式下办案,对案件事实的审查范围应该由办案人员依据逮捕的条件适用并结合案件事实等区别处理,承办人的业务素质、审查判断证据的能力和执法办案的思想态度将对案件审查范围产生重大影响,并进而影响逮捕的准确性,影响办案质量。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配套措施,确保办案人员准确适用逮捕条件,公正执法,秉公办案,既避免办案人员有意颠倒主次轻重,混淆是非清浊,提出不捕意见,放纵罪犯,又防止因审查范围过窄造成分析判断失误,影响批准逮捕。在实践中,可以明确规定,对承办人提出不捕意见的多罪名、多事实案件,必须进行讨论;不批准逮捕案件必须对全案事实进行审查,因为只有在对全案事实和证据进行全面审查的基础上才能作出无逮捕必要性的正确判断。
(二)调整审查逮捕的功能定位与质量要求
过去普遍认为,审查批准逮捕“是为了保障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及时发现漏罪漏犯,纠正侦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同时也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这种高而全的定位虽然适合侦查监督工作改革前的审查逮捕工作,但已不适应改革后“三项职责”的划分,应当调整。在功能定位上,确立审查逮捕就是审查应否、能否适用逮捕措施;在工作目标上,确立审查逮捕就是保证及时、合法、准确逮捕犯罪嫌疑人。只有树立这样的观念,才能摆脱完全性审查的思维束缚,为必要性审查模式办案创造工作环境。在必要性审查模式下,审查逮捕案件的质量评价标准应侧重于批准逮捕的准确性、合法性、及时性、规范性等方面的要求,压缩或剔除对批准逮捕准确性影响不大的要求和事项。
(三)简化工作文书,提高办案效率
在实行必要性审查模式下办理案件,为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简化审查逮捕意见书显得很有必要,对于在全面性审查模式下,对案件全部事实和证据进行全面审查的方式下,人员少与任务重、时限紧的矛盾无法得到解决,而在必要性审查模式下,对审查逮捕意见书的内容实行简化审理,对于报捕案件中的单人单案、多人一案等案件的审查,核实主要证据和事实,达到《刑事诉讼法》第60条关于逮捕条件的规定,即予以批捕;对于报捕案件案情重大、复杂,多人多次、流窜作案、团伙作案等案件,只选择其中的一、两起(包括所有提请的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进行审查,这样既可以节约时间,在严把批捕案件质量的同时又提升了办案效率。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业务素质
在必要性审查模式下要求办案人员应该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在审查逮捕案件中提高分析证据的能力,避免分不清主次轻重,理不清证据关系。如果缺乏过硬的业务能力,就容易犯一叶障目、以偏概全的错误,因部分否定全案,或者重返完全性审查的老路,甚者造成错案的发生。
(五)探索对捕后案件强制措施的变更
在案件审查逮捕后,对犯罪嫌疑人执行情况的监督也是侦查监督职能之一,为使逮捕措施真正起到惩治犯罪、保护人权的双重作用,对捕后案件强制措施的变更应该作出明确的规定,对于符合变更强制措施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提出变更强制措施的要求并符相关材料,而应当由作出批捕决定的检察机关作出是否变更的决定,否则逮捕措施的适用则只是一种手段,但其又具有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强制措施,能够作出逮捕决定必须是符合《刑事诉讼法》60条之规定,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可以逮捕。依据此条之规定,作出逮捕决定是根据案件事实和法律规定而作出的,而公安机关随意在捕后作出变更强制措施的,使得逮捕工作流于一种形式,而削弱了对案件后续侦查活动的监督。
(六)先试点后推广
由完全性审查模式转向必要性审查模式转变的过程,是一种新旧模式不断交替、衔接的过程,新模式将不可避免地与传统习惯和现行做法发生碰撞。为积累经验,可以选择办案人员素质比较好,办案任务稍重的单位进行试点,以观后效,完善制度,择机推广。
第四篇:逮捕书格式
× × × 公 安 局
提 请 批 准 逮 捕 书
×公刑提捕字(××××)××号
犯罪嫌疑人×××,男(女),××××年××月××日生,××族,××人,×××文化程度,××××××(单位及职业),户籍所在地×××,现住×××。
简历:
案由和案件来源。
经我局侦查,犯罪嫌疑人×××有下列犯罪事实:
认定上述事实的证据如下:
以上事实证明,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条第×款,涉嫌××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条、第六十六条之规定,特提请批准逮捕。
此致
×××人民检察院
局长×××(印)
××××年××月××日(公安局公章)
附:1.本案卷宗××卷××页。
2.犯罪嫌疑人×××现羁押在××看守所。
犯罪嫌疑人×××涉嫌×××一案,由×××于××××年××月××日控告至我局,我局于当日立案侦查。犯罪嫌疑人×××于××××年××月××日与×××处被抓获,并于当日被我局刑事拘留。
经我局侦查,犯罪嫌疑人×××有下列犯罪事实:
认定上述事实的证据如下:
以上事实证明,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条第×款,涉嫌××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条、第六十六条之规定,特提请批准逮捕。
此致
×××人民检察院
局长×××(印)
××××年××月××日(公安局公章)
附:1.本案卷宗××卷××页。
2.犯罪嫌疑人×××现羁押在××看守所。
一、首部
•1.文书标题和文书字号。
2.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
姓名(别名、曾用名、绰号)、性别、出生年月日、出生地、身份证件号码、民族、文化程度、职业或工作单位及职务、住址、政治面貌、违法犯罪经历及因本案被采取强制措施的情况。
二、正文
1.案由和案件来源。
⑴犯罪嫌疑人×××涉嫌×××一案,由×××举报(控告、移送)至我局。
⑵犯罪嫌疑人的归案情况。
2.犯罪事实
⑴有证据证明的犯罪事实。
具备刑法所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的主要事实和情节。
⑵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和有逮捕必要的事实。结合已有证据证明的犯罪事实,主要说明犯罪嫌疑人行为情节的恶劣程度、后果的严重性,以及如果不对犯罪嫌疑人采取逮捕措施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等事实,如有可能逃跑、自杀、行凶、串供、毁灭、伪造证据等。
3.相关证据。
4.结论部分,即提请批准逮捕的法律依据。
第五篇:浅析检察机关案件质量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析检察机关案件质量问题及解决对策
办案是检察机关最基本的执法活动,是履行检察职能,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的最主要手段。而办案质量始终是检察机关的生命线,所以检察机关要抓好案件质量,必须不断端正执法思想、更新执法观念,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通过不断规范办案行为,提高案件质量,从而促进公正执法。可以说,目前在全国政法部门轰轰烈烈开展的“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归根结底就是要解决办案质量问题。
一、检察机关案件质量主要问题及其成因
检察机关的案件质量不高,总体上来看,主要原因在于检察机关不能严格执法。但进行深层次地剖析,既有主观上存在执法不严的因素,也有内、外部监督机制不健全和客观上存在的“地方保护”等原因。但笔者认为,检察机关在执法过程中自身存在的原因是主要的,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的问题:
1、存在着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由于近年来,各级检察机关都把检察业务作为中心工作来抓,因此办案也就自然成了检察业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于是有些检察院便把“立案数量”作为工作标准之一,有的直接或变相地规定了“办案指标”,甚至对完不成指标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这样,无形中就给基层检察院和办案人员施加了压力,从而产生了“紧迫感”。在办案过程中,为了完成任务数就难免搞一些凑数案子。这就给以后案件质量问题埋下隐患,最后又不得不为处理这类案件而采取亡羊补牢的措施。
2、存在着重实体,轻程序的问题。在全国司法界引起强烈轰动的“佘祥林杀妻冤案”中,重实体,轻程序的错误倾向带来的恶果体现的最为明显。办案人员先入为主的认为佘有罪,于是为了追求这种所谓的实体上的公正,不惜牺牲程序上的公正。但由于历史等各方面的原因,我国的司法体系中长期存在着重实体轻程序的现象。如何处理两者的关系是摆在我们司法人员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程序公正是诉讼过程的公正,实体公正是诉讼结果的公正。事实上,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同等重要,当二者发生冲突时,应当程序优先。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的前提和保障,实体公正要通过程序公正来体现,实践证明,程序的不公正将导致实体的不公正。
3、存在着重口供,轻证据的问题。从基层检察机关近年来查办案件的实际情况上不难看出,一些办案人员在具体办案工作中还缺少证据意识,总是存在着重口供,轻证据的意识。认为只要将犯罪嫌疑人的口供突破了,就意味着案件成功告破。但一些犯罪嫌疑人又把希望寄托于审查起诉或审判阶段,伺机准备翻供,在公诉或开庭质证时,往往会出现一些出人意料的“新情况”,使得办案人员始料不及。因此,重证据而不轻信口供,应当成为检察机关在办案中始终把握的一项原则,不要一有口供,就沾沾自喜,而是要十分注重和及时固定一些关键性的证据,注意对间接证据的收取,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真正把案件办成“铁案”。
4、存在着重分工,轻协作的问题。无论是公安机关查办的刑事案件,还是检察机关查办的涉嫌职务犯罪案件,由于实行的
是侦查、起诉分设制度,强化了内、外部的监督和制约机制,这无疑是一条成功的工作经验。但是,这种工作机制往往会使办案人员在查案中重视分工而轻视协作,从而为办案带来的一些问题:如公安机关办理的刑事案件一旦经检察机关审查批捕后,有时公安机关侦查部门就认为能否诉得出去就是检察院的问题了,所以在补充证据上,往往有消极怠工的行为,从而给公诉部门的案件质量造成了诸多不利因素;在办理职务犯罪案件中,由于侦查部门和审查起诉部门对案件的适用法律、证据固定的出发点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往往会出现工作分歧,从而为诉讼难埋下隐患。
二、提高检察机关案件质量的对策
如何提高检察机关案件质量,是关系到检察事业发展的大事,是正确履行法律职责,维护公平正义的保障。笔者认为,检察机关提高案件质量的关键是:不断提高检察干警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和证据观念;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和办案制度,注重每个环节,努力形成办“铁”案的浓厚氛围。
1、加强学习,提高检察干警的综合素质
案件质量的高低归根到底取决于办案人的素质,提高案件质量的前提与关键是选好人、用好人,要将政治素质好、道德素质高、业务素质强的人选派到办案第一线。从事检察工作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要抵制利的诱惑,排除情的干扰,顶住势的压力,警惕丑的侵蚀,防止权力的滥用。为此,不断提升检察干警的整体素质,是一个长抓不懈的系统工程。提高干警素质的主要途径是学习与实践。年初以来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加强了对检察干警关于政治、纪律、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并取得了实效。在业务素质的提高上,必须对干警加强业务学习,不但要精通法律,还要掌握侦查技能、金融知识、市场知识和相关的科技知识,也要掌握计算机应用知识等。为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案件质量,我们积极学习应用了市院下发的《执法规范化操作细则》。《细则》下发后,除下发各科室外,我们还将各业务科室办案流程下发到每名干警手中,要求大家全部背记下来,能够熟练应用。为检验学习成果,我院里在7月底还进行了全员考试,有效促进了全院执法规范化进程。我们按照市院《争创拔尖人才,打造工作精品活动实施办法》的要求,积极开展“岗位培训和大练兵活动”,同时,通过组织干警参加国家司法考试,有效调动了干警的学习热情和工作积极性,为提高干警素质,提高办案质量,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2、严格执法,强化质量意识和证据观念
办理案件,要严字当头,严格执法是提高案件质量的内在要求。只有严格执行刑法和刑事诉讼法,才能保证所办案件经得起历史的考验。检察干警一定要坚持“一要坚决,二要慎重,务必搞准”的方针,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在办案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把握案件的基本特点,同时要具体分析每个案件各自的特殊性,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要强化证据观念,紧紧围绕收集和获取证据开展工作。办案过程就是收集和获取证据的过程,收集和获取证据是办案工作的灵魂,办案必须以证据为核心,要千方百计地收集证据。办案过程中的一切活动,各种手段和方法的使用,都必须围绕证据这个核心来进行,证据是定案的基础,它直接影响着案件的质量,保证了证据的客观性、真实性,就能保证案件的高质量。
3、完善制度、为案件质量提供保障
案件质量是检察工作的生命线,那么,制度建设就是检察工作高质、高效运转的保障线。要严格细化质量标准,建立和完善办案过程中的各项制度。我们在工作实践中,一是严格执行了市院下发的《执法规范化操作细则》,明确规范了各业务部门的办案流程操作;二是在上级院的指导下,我们基层检察院目前正推行主诉检察官、主办检察官等制度,已取得一些实效。三是建
立和完善一岗双责等制度。按照市院要求,层层签定办案安全责任状,各部门明确了办案过程中的责任、目标要求和奖惩条件,使之认真执行。在执行错案追究责任制等激励机制过程中,我们还由院纪检、政工部门适时进行考核跟踪,对自侦部门办理的案件,对每个案件的初查、立案、起诉进行全过程跟踪,不仅有效地防止了各种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而且保证了对干警的监督,促进了办案质量的提高。这些措施的建立和完善,能够确保案件立得住、诉得出、判得了,从而为提高案件质量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