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人大安全生产执法检查汇报材料
全市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情况汇报
尊敬的市人大常委会各位领导:
在新《安全生产法》正式实施及《
省安全生产条例》颁布实施10周年之际,省、市人大常委会对《安全生产法》和《
省安全生产条例》(“一法一条例”)贯彻实施情况进行视察,充分体明了省、市人大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高度重视,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极大关心,对安全发展的极大关注。此次视察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工作给予了巨大鼓舞,必将有力地促进和推动全市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现将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的进展、依法治安工作的开展和行政执法工作存在的不足等方面情况汇报如下:
一、党政重视,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长期以来,我市安全生产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关心关注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市关于安全生产一系列部署,以责任制为抓手,以安全生产各项法律法规为准绳,以认真实施“1+3”安全监控体系为载体,强化基础、综合治理,深入贯彻实施“一法一条例”,坚持依法治安,深化改革创新,加强源头管控,全市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好转态势,连续6年在全省安全生产工作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今年一季度全市安全生产又实现了“开门红”,一是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全市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3起,死亡 3人,同比分别下降.08%和43.48 %。二是安全生产指标序时进度控制良好。列入考核的三个行业中,道路交通死亡人数下降35%,工商贸和农业机械行业没有发生死亡事故。一季度,全市没有发生较大事故,同比下降100%。三是重要时段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今年元旦、春节、清明以及全国 “两会”期间,我市强化安全生产防控措施,高频率开展暗查暗访,大力度执法整治,积极督促各地、各部门全面整改辖区内生产安全隐患,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了重大节日和重要时段安全形势的稳定,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安全环境。
二、坚守红线,安全生产依法治理工作步步为营近年来,面对艰难繁重的安全生产工作和监管任务,全市安全生产工作得到了市人大常委会和人大代表的关心支持。具体工作中,全市安全生产战线紧紧围绕《安全生产法》和《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坚持依法治安为主线,强化法治引领,完善政策措施,严格贯彻落实,用好法律武器开展工作。重点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红线意识,健全完善责任体系。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市委
书记、市政府
市长多次对安全生产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在“一节两会”、“五一”和国庆等重点时段,亲自带队对重
点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情况进行督查检查。市政府定期召开政府常务会、安全生产座谈会、点评会、电视电话会、专项会办会等,部署安全生产工作任务,分析存在问题,解决重大隐患整治等问题。并将安全生产纳入全市国民经济与发展规划,明确重点建设项目,逐年提高安全生产专项资金,保障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二是全力推进“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全面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人民关天,发展绝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的重要讲话精神,去年初,我们制定出台了《
市政府及部门和单位领导成员安全生产工作“一岗双责”暂行规定》,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政府、部门和领导班子成员安全生产责任。2014年10月,在市委 书记、市政府 市长的亲自关心下,《中共 市委
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 省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暂行规定〉的意见》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委常委(扩大)会,审议通过并及时印发。《贯彻意见》在全面贯彻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及其领导班子成员“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基础上,明确建立“会议、检查、培训、激励和责任追究”五项制度,以制度保障“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分级负责、属地为主”以及“管行业、管业务、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责任制落到实处。三是强化安全生产目标管理。每年初,市政府与县(市、区)政府及市直有关部门、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下达年度安全生产工作任务,将各级政府及部门单位履
行安全生产职责情况纳入年终绩效考核,对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严格实施“一票否决”。突出重点工作的推进,持续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培训、职业卫生安全、危化品等高危行业监管、重大事故隐患挂牌整治、基层能力建设和安全监察执法等重点工作,出台《 市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市安委会每年都分类制定县(市、区)、安全生产重点行业主管部门安全工作考核细则,考核奖惩兑现,严格实施“一票否决”。
(二)、突出依法治安,提升安全生产法治化水平。一是强化宣传教育。近年来,不断构建媒体宣传平台,多角度、深层次做好《安全生产法》和《 省安全生产条例》的宣传贯彻工作,尤其是新《安全生产法》颁布实施后,加大宣传贯彻力度。将《 日报》和《 广播电视报》的安监专版,分别打造成为“安监政策宣传之窗”和“安监文化展示之窗”,传播安全法律知识、弘扬安全生产文化。并结合安全月和安全生产“六进”活动,开展卓有成效的安全宣传系列活动。设置30余个安全知识咨询点,制作宣传展板2000余块发放宣传资料约200余种、10万余份;开展各类安全文艺演出30余场,安全生产演练100余次;15余万职工群众接受了安全生产教育。此外,我们还积极邀请省安全生产专家就《新安法》进行专项辅导;就《新安法》的贯彻,印发“致全市企业主要负责人一封信10000余份;同时,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列入
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安全培训的重要内容,并通过电台、广播、网络平台等宣传载体,进行集中宣传,进一步提高法律法规的知晓率、履盖率,努力形成学法、用法、守法的浓厚氛围。二是严格安全生产执法。每年制定安全监管执法年度计划,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结合淮安行政权力网上运行的有关规定,对行政职权不断进行梳理,逐项编制了行政处罚类权力自由裁量适用基准。通过清理职权、科学分权、公开亮权、实时监控的机制,把安全生产执法中的事后监督变为即时监督,对缩小执法者自由裁量空间,预防执法的随意性,避免外来干扰等具有重要作用。2014年全市共排查治理事故隐患41868个,其中,开展执法检查企业3051户(次),发现隐患10000余条,责令改正违法行为316条,发责令改正指令书449份,关闭和责令停产、停业整顿136家,行政处罚案件100余起,处罚金额500余万元。三是深入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结合吸取昆山“8.2”特大粉尘爆炸事故教训,突出粉尘防爆、危化品生产、交通运输、油气管道、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深入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采取市县联动、联合执法、暗访抽查等形式,严查严打各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保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仅“六打六治”打非治违期间,全市先后组织执法检查组达800 余个,出动检查人员11000人次;开展跨地区、跨部门联合执法检查 3 次,对重点地区和单位实
施暗查暗访5 次,通报隐患企业200余家,对违法违规企业起到了较大的震慑作用,安全生产法治秩序进一步规范。四是严肃查处生产安全事故。按照“四不放过”和“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原则开展事故调查工作。及时、准确地查清每一起事故的经过、原因和损失,认定事故性质和责任,依法追究责任,提出整改措施,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了责任追究。2011年市安监局牵头对
事故调查处理,追究了
相关3名责任人党纪政纪责任。2012年
事故进行调查处理,2人被移送追究刑事责任,一名副镇长和一名安监站长被判处玩忽责守罪,3名生产经营单位人员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并将事故调查结果和责任追究情况及时向社会进行了公布。同时,放大事故警示作用,对较大事故和有影响的事故及时通报,分析事故原因,提出防范措施,举一反三,严防同类事故再次发生,努力做到“一地有事故,全市受教育”。
(三)、夯实基层基础,着力提升安全监管监察水平。一是强化安全生产基层能力建设。各县(区)都已成立了安监局和安全生产监察大队,乡镇(街道)安监站基本建立,专兼职安监员基本到位。积极开展基层安监能力建设,全市有2个县安监局、20个乡镇(街道)、1个开发区通过了省基层安监能力达标验收。市安委办与市委组织部联合,开展基层乡镇干部安全生产培训,并将其列入干部培训积分,2013年组织全市乡镇(街道)139名乡(镇)长进行培训,2014年又组织全市各乡镇(街道)、开发区、园区的200余名安监站站长参加了培训教育,对增强基层干部安全发展意识,提高基层安监人员业务素质,强化基层安全管理基础发挥了积极作用。二是提质扩面切实抓好“三项岗位”人员法定培训。2014年,全市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00余期,培训“三项岗位”人员14776人,其中厂长(经理)、安全管理人员8694人、特种作业人员6082人。三是狠抓重大事故隐患整改。突出治理大隐患防范大事故,市安委会去年出台了《
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督办整改奖惩办法》,办法规定,对按期按要求完成重大事故隐患整改的督办单位,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进行奖励,对工作不积极,整改不力的重大隐患责任单位和整改督办单位通报批评,对失职渎职,整改责任不落实、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不完善造成发生重大事故的,将依法追究责任人和责任单位责任。市安委会每年都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挂牌整治活动,明确重大隐患的整改责任和督办部门责任,要求切实做到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应急预案五到位,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去年,对16个重大事故隐患实施市级挂牌督办,目前已有8处重大事故隐患完成整改,经三方责任人验收签字并经市安委办审核销号,目前正征集今年需要市级挂牌的重大隐患,以确保重大事故隐患得到持续治理。
(四)、着力监管创新,进一步构筑安全生产保障网。一是通过物联网技术进一步深化“1+3”安全工作体系。我市大力推广“1+3”安全工作体系以来,企业主体责任和职工行为主体责任得到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群防、群治、群控的氛围有效形成,事故隐患实时排查、持续改进、系统定期评价的核心功能得到充分运用,安全生产基础进一步增强。在此基础上,安监局与市国资委联手,利用物联网信息技术,探索创建了“1+3”电子监控平台,目前已在国资系统企业试运行。二是努力打造《
市集约化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预警平台》。在政府支持下,市安监局与
签订项目建设合同,并积极联手合作,前期对1000户高危企业的危险源点监控等信息数据进行调研,开展技术方案论证、设备选购等工作,到2014年8月底,市级平台项目已经建成,目前正启动县(区)平台建设及与企业联网接入工作。平台建成后,将实现对高危行业的重大危险源点数据监测、视频监控、语音提醒、GIS定位和应急救援于一体,实现企业自我管理、行业部门专门管理和安监综合管理的有机统一,推进科技兴安。三是社区安全生产指导员制度不断深化。安委会成员单位抽调骨干人员深入基层社区指导安全生产工作制度,制度实施四年来,全市已有2000余名安全生产指导员进驻社区(村居)开展工作,累计指导社区(村居)检查生产经营单位和工作场所25100个(次),排查出安全问题55000余项,治理了一大
批事故隐患。社区安全生产指导员制度的设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基层财力薄弱、人手不足、业务不精的困难,有效增强全市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四是化工安全人才定向培养新模式有效运行。针对我市危化品高危工艺操作人员、安全管理人员严重缺乏现状,安监局经过认真调研拟定方案,在政府支持下,建立了政府补贴,学企联办、学生受益、企业得利“四方联动”定向培养模式,为企业培养高素质化工安全专业人才,目前已招收三批学员,第一批学员已走向工作岗位,逐步化解企业安全人才匮乏的矛盾。《中国安全生产报》先后两次对我市专用人才培养新模式予以报道。除此之外,还建立了安全专家服务平台。针对我市中小高危企业安全专家人才不足的矛盾,采取政府搭台、安监局组织、市场运作、企业用人付酬的方式,目前已有72名专家与100余户企业签订了服务合同,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形势依然严峻,安全生产工作任重而道远 通过全市上下及安监部门的不懈努力,全市安全生产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安全发展的形势仍十分严峻。是江苏境内重要交通枢纽,条高速在境内穿越交汇,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 公里,每天
余辆危化品运输车辆在高速公路行驶。同时,水运网络通江达海,是 内河航运枢纽,区域内河道纵横交错,共拥干线航道
公里,码头泊位337个,港口吞吐能力7200万吨。盐
化产业被列入的支柱产业,有较大数量的化工企业在化工区、园区等区域集聚。全市城镇较为集中,道路水网密集,各类油气地下管网和城市燃气管线分布复杂。以上行业领域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较大的安全风险。尤其是
等历史遗留的隐患较多,在短期内难以消除,除此之外,高层建筑、地下场所数量快速增加,灭火应急救援能力已不能适应发展的需求等,都对安全生产提出了严峻考验,要继续保持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依然是任重而道远。
四、工作中存在问题和《条例》修改建议
尽管全市安监系统在安全生产管理上,积极开拓进取,努力监管创新,付出了艰辛劳动,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各项工作与市人大常委会的要求和全市人民的期待,仍存在一定距离;影响和制约安全生产的因素仍然较多,深层次矛盾仍然存在,一些源头性、基础性问题仍未根本解决。一是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仍不到位。不少企业过度追求利润、忽视安全投入,技术装备落后,管理方式粗放,安全欠账较多,责任落实层层衰减。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家庭作坊、个体经营户的生产经营条件差,安全隐患突出。二是安全与发展的矛盾削弱了行政执法。一部分地方领导同志头脑中“重发展、轻安全”思想仍然存在,担心安全检查多了、要求严了,影响软环境,怕留不住客商,影响投资热情,造成
“先上车、后买票”甚至“只上车、不买票”现象在某些地区普遍存在,如市安委办近期组织对全市10个省级开发区安全管理基础情况调研中发现,10个开发区企业总数2297户,没有履行安全生产“三同时”手续的达1491户,这主要是各地重招商、重服务,而疏于监管遗留下的隐患。三是安全生产综合监管无有效抓手。安全生产法中明确,安监部门负责对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但如何实施综合监管,没有具体的规定,仅靠安委办临时机构开展综合协调,力度远远不够,缺乏必要的措施和手段,造成有的行业主管部门将不想管的、难度大的安全监管工作推到安监部门,致使安监部门综合监管职责难以履行到位。四是安监队伍建设与依法治安仍不适应。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全市安全生产执法力量不足、执法装备也相对短缺的矛盾日益显现。尤其是具有化工、法律等相关专业背景的同志屈指可数,面对面广量大的企业,必须持续深入企业监管执法,且要经常接触有粉尘、毒物、高温、噪声、放射性物质等有毒有害的环境,在缺乏必要的防护装备和检测装备的情况下,只能靠“眼看、鼻闻、耳听、手摸”等原始方法来检测,这样既伤害监管人员身体健康,也不能提供令人信服的准确结论,使执法的效果大大降低。五是开发区的安全监管职责需要进一步明确。乡镇(街道)、开发区没有执法权限,新《安全生产法》规定,乡、镇人民政府以及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理机构等地方人民政
府的派出机关应当按照职责,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状况的监督检查,协助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监督管理职责,但安全监管职责仍不够明确。
针对上述问题,要进一步强化安全法制意识,牢固树立依法治安理念。建议在《条例》修订时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
一是进一步明确企业主体责任,条例修订中要尽可能增加企业主体责任条款,并逐条细化到位,以便于安监部门对生产经营单位依法监管,对不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不法企业、个人依法惩处。
二是进一步明确综合安全监管职责与履责标准。新条例应明确省、市、县三级安全监管机构对安全生产综合监管的工作范围、履职标准、法律手段;并将安监部门综合监管的职责与其他负有安全监管的部门的职责进行明确界定。将管行业、管业务、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法定化。
三是进一步明确乡镇(街道)、开发区安全监管职责和监督检查权限。建议在《条例》修订中,进一步明确对乡镇(街道)和开发区安全监管机构能力建设的要求,推动乡镇(街道)及各类开发区建立健全和完善安全监管机构,配足安全监管人员,依法配备监管装备。同时,能在一定范围内,赋予开发区、乡镇(街道)明确的监督检查权,并能以条款列举的形式进行明确。除此之外,现实施的《
省安全生
产条例》很多条款还比较原则化,建议在本次修订中对安全生产法的有关条款进一步细化,像新安法提出的“分类分级”,怎样分要具体化,尤其是对法律责任及处罚条款要进行细化完善,使其便于操作。强化各级安监执法队伍的法律地位,推进依法治安进程。
最后,再次感谢市人大常委会和财经委员会对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的大力支持。
我就汇报到这里,谢谢!不到之处请批评指正。
第二篇:安全生产培训机构执法检查汇报材料
××××电力实业总公司
安全生产培训机构执法检查汇报材料
××××电力实业总公司安全生产培训机构自2008年10月取得了省安监局颁发的四级安全生产培训资质证书后,承担起了全厂从业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取证、换证和复审工作。
我们从规范制度入手,先后修订和完善了学员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考勤管理制度等,使各项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同时,我们认识到,特殊工种培训应注重教、考、学三个环节。
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经验以及授课方式,是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非常重视对师资力量的选拔与培养,努力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具体来说,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四方面的工作。一是严格按照各项管理制度,注重安全培训的过程控制,加强对教师和学员的管理。我们做到了“五个严格”即严格教学准备、严格教学计划、严格教学内容、严格教学质量、严格考勤制度。
即在教学的准备上认真周到。做到教师备课充分细致,编写教案细心严谨,所有的教学都围绕理论联系实际来操作;
在教学计划上细致周密。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让学员得 到多解决一点实际操作的机会;
我们知道,安全生产培训与学历教育的区别是更加注重技能方面的培训。
因此,我们注重突出重点教学的内容,解决实实际际问题。大家知道,特种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操作规范是实际工作中所必备的知识点,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由有丰富现场经验的教师专门结合当前形势讲授给大家听,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延伸授课形式,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的实施中,注重以质量为主,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采取互动教学和交流学习的方式,把一些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一些疑难问题提出来让大家共同解决,充分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
执行严格的考勤制度,考勤方法是由班主任点名进行考勤,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培训者必须由所在单位开据证明。对遵守制度好的学员适时进行表扬,对个别违规学员提出严厉批评并备案待查,并反馈到所在单位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于考试不及格者,转入下期培训。
二是注重教师的选拔,选拔有知识、有能力、懂专业、会管理的教师充实到安全培训工作中来。我们选择的14名授课教师,这14名教师中有5名是金属焊接与切割、4名是电工作业、1名登高架设作业、2名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和2名起重机械教师,他们全部是具有专科以上的学历,熟悉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其中不乏理论和实践教学经验均极为丰 2 富的教师。同时注重这些教师准入资格的要求,他们均参加了省安监局举办的师资培训班学习,并取得了相应专业的师资证书。
三是注重实训基地的建设。电工培训基地有基本及安全工、用具若干,灭火器材若干,电路装置若干,万用表若干,消耗性材料若干;焊工培训基地有7个电焊实习工位和5个气焊实习工位,配备灭火器,消耗性材料若干;登高架设培训基地有脚手架和搭设材料若干,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和配备搭设材料及安全网、安全帽、工具包若干。
同时,以××××发电厂电气队(电工),焊工培训基地(焊工),以××××发电厂锅炉检修队(登高架设)为实习基地,为学员的实际操作提供保障。
四是充分发挥微机室的作用,利用一机四模仿真机软件搞好安全生产培训教学,并突出实用性与针对性,强调实践和实践属性,突出实用技能,充实训练模块的内容,强化应用,在加强对学员进行仿真机上机培训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培养和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在教育培训中心建立了高压电工实训场地,与仿真机软件有机的结合起来,达到了很好的培训效果。
所有这一切,使我机构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工作达到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随之而来的是学员的学习态度、学习劲头和学习欲望明显增强,安全意识深入人心,参培学员的法律意识和业务水平切实得到了提高,保证了正常培训工作的开展和教学任务的完成。
下一步重点工作和设想。
一是引入竞争机制,选聘高素质教师。在同一期班中让多名教师参与讲课,让学员给每位教师打分,得分高的老师我们择优选用。这样就促使其他教师想办法弥补自己的不足,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水平,形成良性循环的竞争上岗机制;
二是购置各个专业的安全技术讲座光盘和事故案例教育光盘,培训时组织学员进行观看,使培训内容更加丰富,学员便于接受和掌握;
三是充分利用教育培训中心现有的仿真平台,尽快开发出仿真操作训练器,使受培训人员能接受类似实机操作的培训。仿真操作训练器相对于实际训练来说,性能价格比极高,而且非常方便,教师可以根据学员的心理特点和培训大纲要求,很容易地模拟出各种突发情况,这样可以培养学员的判断能力和心理素质及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从而满足培训大纲的要求,达到与实际操作一样的效果。
我们还将努力猎取新的科技知识,不断拓展视野,以精良的培训质量努力开拓新的培训空间。
谢谢大家!
××××电力实业总公司
××××年十月十六日
第三篇:省人大安全生产法 执法检查汇报材料
省人大执法检查汇报材料
来源: 遵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06-06-28 阅读次数: 1723
(2006年6月23日)
尊敬的文升副主任及检查组的各位领导: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颁布四周年之际,省人大常委会在遵开展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充分表明了省人大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高度重视,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极大关心,对遵义安全生产发展的关注和关爱,必将推动我市安全生产工作持续稳定好转。我代表市人民政府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并将我市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的情况汇报如下,请批评指正。
一、全市安全生产总体发展态势
市委、市人民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高度重视安全生产。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在各级人大的监督和政协的支持下,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始终坚持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安全生产。在全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安全生产事故和死亡人数连续六年实现“双降”。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2000年分别下降15.69%和37.5%,2001年分别下降12.3%和5.25%,2002年分别下降17.78%和2.96%,2003年分别下降19.82%和3.45%,2004年分别下降21.53%和1.78%,2005年全市共发生各类事故906起、死亡346人,同比分别下降1.31%和8.47%。2001年荣获“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2002年被评为全省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2005年荣获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一等奖。“十五”期间,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3387起,死亡1636人,与“九五”期间同比,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5%和8%。今年1-5月,全市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330起,死亡112人,同比分别下降10.44%和8.94%,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但煤炭、铁路等行业事故死亡人数有所回升,形势依然严峻。
二、全市重点行业基本情况
(一)煤炭行业基本情况
1、煤炭资源状况
遵义是全省重点产煤地区之一,煤炭资源较为丰富,煤炭资源拥有量210.47亿吨,查明资源量62.1亿吨,占拥有量的29.5%;探明和控制储量9.84亿吨,分别占拥有量和查明量的4.7%和15.8%。
2、煤炭生产企业情况
2005年,全市共有地方合法煤矿313对,设计年生产能力2022万吨,平均单井生产能力6.46万吨,其中,生产及技改矿井208对,设计年生产能力921万吨,平均单井生产能力4.42万吨;新建矿井105对,设计年生产能力1101万吨,平均单井生产能力10.48万吨。全市煤矿主要分布在桐梓、习水、仁怀、遵义、汇川、绥阳六县、区(市),其煤矿数量占全市煤矿总数的97.5%,东部六县共有8家3万吨的合法煤矿。
此外,我市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煤矿管理的决定》(黔府发[2001]6号)以及《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家庭生活自用煤矿采挖管理的通知》(黔府办发[2000]172号)精神,经当地县、区(市)政府确认,市政府批准同意的农村生活自用煤矿101个,按照《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黔党发[2003]17号)精神,我市农村生活自用煤矿全部停产整顿。
3、煤炭生产需求概况
2005年,全市地方煤炭产量1103万吨,征收煤炭税费3亿多元。煤炭产品主要流向为:供应习水电厂、鸭溪电厂、遵义电厂电煤共443万吨,供应本市工业、农业、商业等生产用煤约260万吨,供应本市城乡居民生活用煤约270万吨,通过公路、铁路、水路外销渝川、两广等地煤炭约130万吨。2006年1?5月产煤 吨,同比 %,预计全年产煤1300万吨,煤炭需求约1700万吨,产需缺口400万吨。预计到“十一五”期未,全市煤炭年需求量约为4300万吨,规划设计年生产量约为5000万吨(其中现有矿井整合后设计年生产能力2790万吨,重点项目配套建设设计年生产能力2256万吨)。
(二)道路交通基本情况
全市共有道路435条,主要道路通车里程达1863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79.6公里(贵遵高速51.6公里,崇遵高速128公里),占道路总里程的0.96%;国省道1714.4公里,占道路总里程的9.2%;县乡道16921.6公里,占道路总里程的90.8%。全市机动车保有量141388辆,驾驶员218731人。全市有交警支队1个、交警大队14个、中队46个、有交警458人;有3个省直属高交警大队,共有警力28人(贵遵高速四大队10人,崇遵一大队9人,崇遵二大队9人)。
三、加强安全生产的主要工作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安全生产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搞好安全生产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以人为本的本质内涵,是执政为民的基本要求,是政府职责的施政体现,也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安全生产既是经济问题又是政治问题。近年来,我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作为安全发展的基础。市委常委会每年至少听取2次以上安全生产工作汇报,研究和解决重大问题,市委有2名领导联系安全生产工作。市政府每年都要下发《市人民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关于安全生产有关工作的市长办公会,研究解决安全生产重大问题每年组织全市性安全生产大检查4次以上。市人大、市政协领导每年都参加市安委全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对安全生产提出建议和意见;今年市人大主任会议还专题听取市政府关于煤炭安全的汇报。市委傅传耀书记、市政府卢守祥市长多次对安全生产重要问题作出批示,并经常深入基层、企业检查指导安全生产工作。各级政府按省政府要求按程序选配专职领导,市政府已选配了煤矿安全专职副市长,年产煤在100万吨以上的遵义县、习水县、桐梓县、仁怀市都选配了专职分管领导,一些年产煤30万吨以上的乡(镇)已选配了专职乡(镇)长。全市所有煤矿均派驻了煤矿安全监督员,各乡(镇)都明确了交通安全协管员。
(二)结合安全实际,创新监管机制
结合遵义安全生产实际,我市先后制定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规定、制度和办法。1997年制定和实施了《遵义市安全生产事故责任金管理办法》,2001年制定和实施了《遵义市重特大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遵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煤矿管理工作的决定》,2003年制定和实施了《遵义市矿山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风险保证金制度》,2004年制定并实施了《遵义市安全生产(包保)责任制》、《遵义市安全生产事故“四不放过”原则实施细则》、《遵义市加强非公有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遵义市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定期向社会公布制度》,2005年以来,又先后制定和实施了《遵义市安全生产问责制暂行办法》、《遵义市安全生产执法规则》、《遵义市煤矿企业负责人和生产经营管理人员下井带班制度》、《遵义市关于开展安全生产示范乡镇创建活动方案》及情况通报制度、联合执法工作机制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和制度,细化或量化了安全生产的规定和要求,受到国家安监总局和省安委的好评。为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规范企业安全生产行为,我市即将出台《遵义市生产经营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基本规范》、《遵义市煤矿安全生产量化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督促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上等级、上台阶。
(三)狠抓指标控制,落实各级责任
一是层层签订责任状,把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分解到基层。每年初,市政府与各县、区(市)政府都要签定大安全目标责任书,分管煤矿安全、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的副市长要与各县、区(市)政府签订煤矿、道路交通及消防安全包保责任书。各县、区(市)也及时把控制指标分解落实到了基层和生产经营单位,逐级签订包保目标责任书,形成了“横到边、纵到底”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二是实行市政府领导安全生产包保责任制和分工负责制。2003年拟制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工作“包保”责任制的通知》(遵府办发〔2003〕34号),2004年又下发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包保”责任有关工作的通知》(遵府办发〔2004〕28号),各位副市长在安排、检查工作时都强调安全生产,而对“包保”地的安全生产更是倾注了很大精力,经常深入基层、企业、交通要道和重要岗位指导和督促安全生产工作;三是加强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市安委办每月都对各县、区(市)指标控制情况以简报的形式通报全市,每季度都通过《遵义日报》向社会公布各县、区(市)指标控制情况,对超控指标的单位实施行政问责,提出警示和整改意见,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有效地控制了各项安全生产指标。
(四)加强宣传培训,提升安全意识
一是广泛开展宣教工作。各级各部门以《安全生产法》宣传为契机,以创建“平安遵义”为载体,以“四五”普法为抓手,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五进”活动,把《安全生产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煤炭法》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纳入“四五”普法、“四在农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采取以会代学、有奖征文、知识竞赛、演讲比赛、书画摄影、橱窗墙报、电视专题、远程教育、露天电影等多种宣传形式,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的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重大举措、先进经验和反面典型,广泛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进百社千村、入百企千校、惠千家万民”宣传教育活动。目前,我市道路交通安全宣传进社区128个、村寨2225个、企业481家、学校1450所、家庭11493户,创建“文明社区”28个、“文明村寨”33个、“文明学校”35所,以“安全发展、国泰民安”为主题的第五个“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各项工作正有序进行。二是提升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市、县(区、市)两级煤炭安全监管和道路交通管理部门不断克服困难,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开展培训工作。按照分类指导、统筹规划和分级实施的原则,各地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安全知识培训、安全生产监管人员的执法业务培训和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岗位资格、安全技能、安全法律法规和基础知识培训等。2005年,全市各级、各部门共举办各类安全教育培训班30多期,培训乡(镇)长、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8500余人。各类企业结合自身特点,认真搞好岗前和在岗安全教育培训,共计培训各类从业人员6万多人(次)。其中,培训煤矿特种作业人员8期1872人,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值班员2期450人,煤矿工人26000人(次)。“十五”期间,全市招聘煤矿专业技术人员437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39人,中级职称的233人。
(五)强化监督管理,严格行政执法
1、煤矿安全方面:一是各级各有关部门在每次的安全生产大检查中,都要深入现场、深入井下,对煤矿进行监督检查,既督促煤矿建章立制,又监督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对发现的隐患和不安全行为及时制止,对不按要求执行煤炭监督管理部门下达的指令和存在安全隐患又不及时整改的行为,严肃处理,绝不手软;二是煤炭、安监、煤监部门督促煤矿企业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446号),重点监督煤矿企业制定和落实防范安全事故的措施,事故应急预案,隐患排查、治理、报告制度,停产煤矿整顿制度,重大隐患的防范和专家论证制度,煤矿职工教育培训制度,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企业负责人下井带班制度的执行和落实情况。对未建立或落实不力的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对不按规定要求整改的进行严肃处理;三是依法严格执行“六证”管理,在证照年检中,实行县级全面检查、市级抽检,对在检查和抽检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并责令限期整改。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不予年检,并暂扣有关证照。
2、道路交通方面:一是加强路面管控力度。以国道、省道、辖区主干道为重点,严格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严厉打击客车超员、无证驾车、超载超速、酒后驾车、违反交通信号等13类严重危害交通安全的重点违法行为,并严格执行客运车辆违法信息抄告制度,抄告率达100%,加大了交通违法信息的录入工作,有效的震摄了交通违法行为,在全市形成严管严控的高压态势;二是根据公安部、省公安厅的统一部署,认真开展了客运车辆、摩托车、低速载货汽车、危险剧毒物品运输车、打击假牌假证、无牌无证、挪用号牌及学校、幼儿园周边交通秩序整治专项活动,继续深化实施城市畅通工程和平安畅通县区的创建工作,切实改善了道路交通环境;三是合理及时调整勤务安排,在中心城区推广“点、线、面一体化”、交、巡警合一的执法模式,在国、省干道和县、乡公路全面实施“区段化”管理,实行量化考核,提高了民警的上路率、管事率。同时又及时掌握了公路上的治安状况,积极与道路沿线派出所等部门联系,加强治安联动,严厉打击了车匪路霸和利用交通工具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以打促防,以打治乱,净化了交通治安环境。
煤矿和道路交通等重点领域的严格执法和管理,推动了整个安全形势的稳定好转。
(六)加大安全投入,夯实双基工作
煤矿安全方面:去年以来,各地共投入1亿多元用于煤矿通风系统、瓦斯监测监控联网、企业安全技术改造、设备维修等建设。所有煤矿基本实现了矿车运输、绞车提升、主扇负压通风、瓦斯监测监控、电缆下井、矿灯照明。到目前为止全市300处煤矿安装了瓦斯监测监控系统,60处安装了瓦斯抽放系统,160处煤矿使用了金属支护(其中49处煤矿使用液压单体支护),30处煤矿使用了机车运输。交通安全方面:去年以来,市、县(区、市)交通、交警、公路、农机等部门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危险路段整治改造、交通警示标志、交通安全村、农机平安乡(镇)等建设。安全基础方面:今年,我市各级将投入200多万元创建安全示范乡(镇),围绕抓基层、打基础、强监管,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工作,目前此项工作正在全市全面开展。
(七)突出监管重点,深化专项整治
近年来,我市始终以煤矿、道路交通等高危行业为重点,立足标本兼治,大力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1、煤矿专项整治
(1)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非法煤矿的紧急通知》(国办发明电〔2005〕21号)、《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446号),市政府及时进行研究部署,成立了由分管煤炭工作的副市长任组长,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专业人员组成的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严厉打击非法煤矿工作领导小组,并结合实际制定了《关于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煤矿严厉打击非法煤矿预防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实施意见》(遵府办发〔2005〕125号)。市、县(区、市)两级按照“五整顿四关闭”的要求,对辖区的煤矿进行逐矿检查排查,相关部门对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而被停产整改的煤矿及时暂扣有关证照,下达停产整改指令通知书。为了使所有停产整改的煤矿真正做到停得下来、改得彻底,市、县(区、市)两级加大对停产整改煤矿的监管力度,采取登报接受社会监督(2005年11月11日,市整顿关闭领导小组在《遵义日报》上公告了93家停产整顿矿井名单)、明确驻矿监督员跟踪监督、成立检查组巡回检查等措施进行督促整改。为了全面推进此项工作,市政府于去年10月份组成了五个联合检查组到全市产煤县、区(市)进行为期两个多月的督促检查和指导,并对县、区(市)验收上报合格的93家停产整改煤矿进行了逐矿复查复验。90%的停产整改煤矿按要求整改达到了安全生产许可条件,其余经整改后仍未达到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被列入关闭对象。(2)根据《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黔委厅字〔2005〕56号),我市在整顿关闭煤矿工作中,第一批必须关闭的煤矿是48对,为了切实完成省委、省政府下达的任务,市政府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分配关闭煤矿任务,接受任务的县、区(市)随即召开分析会、座谈会。市有关部门经过认真的筛选,按时上报了关闭煤矿,经省煤矿整顿关闭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并公告,我市第一批关闭煤矿分别为桐梓县13对、遵义县10对、仁怀市5对、习水县15对、汇川区1对、绥阳县1对、湄潭县1对。为了及时彻底关闭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接受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监督,市整顿关闭领导小组于2006年4月12日在《遵义日报》上公布了46对关闭煤矿名单。4月20日,市政府批准出台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煤矿关闭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市府明电〔2006〕73号),《通知》明确要求对关闭煤矿供电部门立即停止供电、公安部门立即停止审批炸材,供电、公安部门令行禁止。4月底,全市46对关闭煤矿已全部关闭停产。目前,有10对矿井停产封闭,有36对矿井停产整合,整合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我市第二批煤矿关闭指标已分解到产煤县、区(市),现正在筛选、排名,落实之中。(3)积极推进瓦斯治理。由于我市煤矿多为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市政府对此历来高度重视。国务院第81次常务会议及“淮南”会议召开后,各地、各部门加大安全监管力度,深入开展瓦斯集中专项整治工作,市、县(区、市)两级政府及时成立了煤矿瓦斯整治领导小组;建立了政府负责同志和行业部门联系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制度;2005年9-10月,市政府2次组织市安监、煤炭、发改委、监察、公安、经贸、国土、工商、遵义煤监分局等部门负责人和专业人员组成的10个督导组对全市煤矿进行了督查指导、许可验收和技术“会诊”,督促企业投入整改资金432万元,解决“一通三防”问题隐患107处。指导帮助企业通风能力核定、建立瓦斯监测监控系统。目前,全市各县、区(市)均实行了瓦斯检测日报、采掘计划月报、井下采掘图纸季报、巡回检查督导等制度。
2、道路交通专项整治:按照“五整顿”、“三加强”和《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黔府发〔2004〕12号)及《省公安厅关于认真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的通知》(黔公通〔2004〕75号),重点开展了打击国道、省道及乡村道路的“双超”、“二无”和公路客运安全及水上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去年以来,全市共组织各类交通秩序专项整治活动21次,出动警力41826人(次),查处交通违法行为246178人(次),交通违法信息录入30余万条,其中查处重点违法行为:无证驾车6950人(次)、酒后驾车182人(次)、超速行驶5013人(次)、违法超车4107人(次)、违法装载行驶70231人(次),更正“大吨小标”车辆5836辆,吊销驾驶证95本,暂扣车辆8488辆,暂扣证件3735本,治安拘留325人(次)。为加强道路交通的源头管理,全市开展了为期4个月的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清理从业人员127人,强制培训安全管理员160多人,危化车辆驾驶员34人,督促21个企业完善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制度145处(个)。检查乡村便道716条,整治低速黑车入户716台,强制报废低速车178台;水上交通突出整治渡运安全秩序、短途客运和旅游客运安全秩序,狠抓“四客一危”的执法检查,打击“三无”船舶非法载客运输,开展库区专项整治,检查各类船舶1656艘(次),渡口396处(次),纠正违法行为192艘(次),拆解取缔“三无”船舶34艘。去年以来,我市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民爆器材、校园安全、旅游等行业没有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消防火灾、建筑施工、非煤矿山等事故多发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八)严把市场准入,严格行政许可
我市各级各有关部门以实施安全生产许可制度为契机,依法严把安全生产准入关。按照《安全生产许可条例》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认真抓好今冬明春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05〕32号),认真做好煤矿和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等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许可申请、颁证工作。全市254对生产矿井在规定时限内提出安全生产许可申请,其中207对获得了安全生产许可证,另有47对已通过省、市有关部门验收,证照正在办理中;1289家非煤矿山,1235家提出安全许可申请,已受理1235家,发证925家;294家危化品从业单位,289家提出了安全许可申请,按照许可权限有关规定,发放安全生产许可证289家,其中,生产企业38家,甲类经营许可证220家,乙类经营许可证31家;烟花爆竹生产经营企业25家,其中生产企业11家、经营企业13家已通过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并发证;建筑企业应申请安全许可证116家,108家通过审查发证。
(九)加大责任追究,严肃查处事故
为加大控制指标执行情况监控工作,2005年10月,市政府对超安全控制指标的汇川、凤冈、仁怀、桐梓等四县、区(市)政府实施了行政问责,有效推动了全市的安全生产工作。同时,按照有关规定和“四不放过”原则,对仁怀“8.25”、桐梓“10.1”、习水“10.2”等一批煤矿和交通重大事故、典型事故进行了重点查处。2003年10月以来,共有86名国家工作人员因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被处理,其中县级干部2人,科以下干部84人。2005年发生应由市人民政府和市安监局批复结案的安全生产死亡事故39起,已批复结案39起,在规定时间内的批复结案率为100%。现正在按 清理。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全市国家机关、国企人员投资入股煤矿生产经营情况进行了认真深入的清理,全市有32名个人和3个单位投资入股,涉及18个煤矿,入资2039.61万元,现已全部撤资。
(十)加强救援建设,提高处置能力
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下发的应急救援预案,市政府按照省政府的要求,进一步修改完善了我市安全生产突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为提高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去年12月,市安监局、红花岗区政府在中心城区组织进行了危化应急救援实战演练。同时,市安监局、市煤炭局、遵义煤监分局还经常督促煤矿企业开展突发事故应急救援演练,不断提高煤矿企业处置突发事故的快速反应能力。在重特大事故抢险救援方面,我市成功处置了“2005.3.11”遵义市长征电器电镀厂危险化学品仓库垮塌,剧毒化学品散落事故;“2005.12.19”遵义县三渡镇鑫源煤矿冒项特大事故,井下18名矿工获救生还。
(十一)加强舆论监督,发挥社会效应
各地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各种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法》和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安全生产先进典型经验。2005年11月,市安监局、市煤炭局、市监察局、遵义煤监分局、市财政局联合制定了《关于举报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和违法行为奖励办法的公告》,并在市级主要媒体上进行了公布。市政府已安排财政资金10万元,作为奖励举报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和违法行为的专项经费。今年以来,广大群众通过举报电话和举报信件,共举报各类安全生产事故隐患354条(次),每一件举报的隐患都及时得到处理。其中涉及煤矿生产安全等方面的举报电话、信件25起,有关部门均进行了查处。同时,市安委办每季度都在《遵义日报》登载全市安全生产控制目标执行情况,接受群众监督。
四、存在问题
(一)煤矿行业安全现状较为严峻。一是煤矿伤亡事故多发、易发状况尚未根本扭转,形势非常严峻。1-5月,全市煤矿事故死亡51人,占各类事故死亡人数的45.54%;二是群众生活用煤紧缺,私挖盗采时有发生。
(二)安全生产基础较为薄弱。一是生产技术水平低。安全生产技术装备还比较落后,安全保障能力较差,安全生产投入严重不足,安全设施不到位,特别是多数煤矿企业没有双回路电源,不适应安全生产发展需要;二是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低。企业内部管理体系不完整,规章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规范,一些企业主要管理人员普遍缺乏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多数凭经验办事;三是从业人员素质低。中小型企业的技术人员、特种人员、从业人员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较低,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差。被动安全多、主动安全少。
(三)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意识谈薄。不少企业对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各级政府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学习、掌握、理解、执行不够,在安全生产上存在“要我安全”的被动行为,对安全生产管理没有真正发挥企业主体地位作用,企业抗风险和化解风险的能力较弱,在很大程度上安全生产还是单一的依靠政府监管、行政推动,而企业为主的安全生产格局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四)安全监管力量不足。目前,市、县(区、市)两级安全监管部门在编制、人员、经费、装备等要素上与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和繁重的工作任务不相适应,尤其是乡镇一级无监管机构、无专门监管人员、无监管执法权,监管难度较大。
(五)铁路安全属地管理难度较大。2005年,我市辖区内铁路路外发生安全生产事故39起,死亡39人,超省下达控制指标129.4%。今年1-5月,发生事故41起,死亡18人,同比分别上升了115.7%和100%,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铁路部门不仅去年未按规定交纳11万元责任金,而且今年安全生产责任书至今未签订。
五、下步工作意见
(一)以宣传贯彻《安全生产法》为契机,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一是认真组织、精心安排,努力营造学法、懂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以“全国安全生产月”和“全国安全生产万里行”在遵活动为契机,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宣传媒体,进一步广泛深入宣传胡锦涛总书记3月27日在中央政治局第30次集体学习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宣传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学法、懂法、用法水平;二是制定和完善地方规范性文件,努力推进安全生产法制建设。
(二)规范安全生产执法行为,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监察。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行政许可、监督检查、行政处罚和执法程序。尤其要进一步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等法律法规,不断加强执法队伍思想、组织、纪律、作风建设,更好地适应安全生产发展的需要。
(三)加强“双基”工作,推动安全监管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进一步突出和加强政府安全生产监管责任主体和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努力推动“两个”责任主体的落实,加强“双基”工作,督促企业在生产的各环节、全过程都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强化企业安全意识、严格安全制度、规范操作规程、约束安全生产行为,逐步实现科学化指挥、标准化作业、规范化生产。
(四)加强“十一五”安全规划工作。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安全规划纳入“十一五”规划。
(五)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各级地方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安全投入,通过不断加大企业自身的安全投入,逐步解决安全生产欠账问题。安全生产,任重道远,我们将以省人大这次执法检查为契机,深入贯彻《安全生产法》,认真履行政府工作职责,进一步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为建设和谐社会,加快遵义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谢谢大家!
第四篇:人大安全生产调研汇报材料
调研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xx镇党委、政府和全体干部职工对工作组一行到我镇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
下面,我谨代表xx镇党委、政府对我镇安全生产及矿业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汇报:
今年以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我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兼顾社会局势稳定大局,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不断解放思想,深化认识,完善思路;紧紧依靠全镇党员干部群众,团结奋进,开拓创新,实现了经济稳步增长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一、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基本情况:xx镇共16个行政村,923户,人口4576人(其中女性2260人),实有劳力1377人(其中女性541人)。党支部17个,党员313人(其中:农牧民党员246人,女党员57人);团员总数164人,其中女性团员人55人;共有干部职工29人(女性12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24人;聘用干部1人,工人2人公益性岗位。
二、常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生产工作,确保社会长治久安 我镇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为指导,以维护社会稳定为己任,以创建平安xx为目标,紧紧围绕发展经济的主题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紧密结合本镇实际,大力开展以普法教育为基础,以民间矛盾纠纷调解、整治社会秩序、加强安全生产、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为龙头的各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活动,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确保我镇维稳、安全生产工作顺利开展,镇党委政府将维稳和安全生产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专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具体指导全镇维稳及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明确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谁主管、谁负责”的领导工作责任制,各村委会均设有调解委员会、巡逻队、护村队,人员固定,责任明确,强化了工作中的组织协调力度,形成了一级带一级、一级促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同时,按“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的责任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一个村和具体责任人,使人人肩上有任务,个个身上有责任,在全镇范围内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针对维稳和安全生产工作,共签定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等责任书。
二是强化措施,整体推进:
(一)排查矛盾,查找问题。对全镇的矛盾隐患、治安隐患、安全隐患、民间矛盾纠纷进行经常性排查。镇、村两级级对排查出来的问题,层层建立台帐,逐件落实办理。同时,对重点部位各村巡逻队、护村队整体联防联动,充分发挥治保调解的作用,了解社会动态,积极掌握信息,排查矛盾纠纷,及时做好疏导教育工作,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二)规范调处,化解矛盾。坚持长期排查热点难点问题,对发生的重大矛盾纠纷和热点难点问题,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做到问题不上交,责任不推诿,矛盾不激化。今年,我镇共调处完成各种矛盾纠纷17起,未处理完成纠纷1起,该起纠纷为拉荣、达金、乃格三个村因草场纠纷发生的打架事件,该项矛盾我镇拟于七月维稳敏感期结束后立即组织工作组进行调解。
(三)加大宣传,送法下村。围绕我镇普法规划,联系相关单位认真组织开展好送法下村、法律宣讲进校园活动、法律教育进寺庙工作,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学校师生和知法、守法、懂法、用法的法律意识。结合开展法制宣传月、宣传日,围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管理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婚姻法》、《土地承包法》、《环保法》等相关内容,大力开展法律宣传活动,为创建和诣社会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四)做好对刑满释放人员、解除劳教人员的帮教工作。为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工作,镇上专门成立了帮扶帮教安臵领导小组,在工作中采取亲情帮教、结对帮教等方法,通过多渠道帮助他们寻找工作出路,鼓励他们自谋职业,走勤劳致富的道路。对生活确有困难的,帮助其度过难关,树立重新做人的信心,防止这些人员走回头路,减少重新犯罪现象的产生。
(五)认真开展反邪教活动。结合我镇实际,成立了反邪教反法轮功工作领导小组。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培养文明行为,抵制歪风邪气,做到对邪教组织违法犯罪活动发现得了、控制得住、查处得了,维护社会稳定。
(六)认真做好流动人口的治安管理和服务工作。通过加强对出租房屋信息的掌握达到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和服务的目的,严格执行出租私房治安管理责任制度,使外来暂住人员的管理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正常化的轨道,从而有效地预防不安全因素,防患于未然。
(七)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深入开展。在镇中心小学配备了法制副校长,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开设法制、德育课程,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陶冶学生情操,增强青少年的法律观念,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防范网络,共同防止青少年违法犯罪。
(八)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为有效地防止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把安全生产的各项要求和措施落实到各个环节,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力度,深入开展矿山、民房火灾和交通安全、医疗卫生安全和食品安全等方面的专项整治,严格危爆物品管理,严格管制刀具和枪支弹药、爆炸、剧毒化学物品等危险物品管理,坚决杜绝因管理不力导致的重大治安事故。
(九)我镇共发生刑事案件0起,民事纠纷18起(通过调解已经解决17起,其余1起正在调解)。为加强我镇治安,镇政府还经常开展送“法”下乡活动,不断的增强农牧民群众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遏制其它案件再次发生。
(十)今年我镇与农牧民群众和小集镇个体工商户签订了《2011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等四项合同,开创了层层有人抓、有人管的良好局面,使我镇的各项社会治安工作顺利开展,有效的抑制了各种违法事件的发生。
(十一)在维稳敏感期间,我镇综治办公室在各个村庄安排了村治保员、调解员,协助镇党委、政府开展群众思想教育工作,安排人员24小时在寺庙、日追、拉康进行蹲点,综治专职干事协助派出所干警对各村的炸药、汽油等易燃易爆品进
(十二)加强人力物力开展寺庙维稳工作,通过教育宣传,稳定我镇各寺庙、日追、拉康僧尼的思想动态,通过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的学习讨论,使广大僧尼认识到新西藏甜蜜生活和旧西藏剥削生活,同时做好寺庙文物保护工作。派出乡干部在我镇最大的寺庙日嘎寺蹲点。同时,我镇还组织力量对各寺庙学经劝返人员监督帮教工作。
三、矿业工作开展情况
我镇是全县的一个矿资源大镇,矿企业进入我镇也已经有许多年,但多年来,矿业与各资源村发生了许多的矛盾与纠纷,目前,金 镇矿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我镇境内矿业产资源丰富,目前已经有四家矿企业的矿点在我镇境内,各矿业公司与各村的矛盾不断,仲荣村、拉荣村、达金村、乃格村、支部村、朗色村、强洛村、加龙村、仲堆村、叶运村等诸多村庄都与企业发生过矛盾,尤其是仲荣村,可以说自打洪城公司进入我镇以后与仲荣村的矛盾就没有停止过,为此还曾经发生过仲荣村村民到自治区上访的事件。几年来,经我镇党委政府协调解决的矿业矛盾纠纷就不下四、五十起,其中绝大部分是矿业公司在占地赔偿、草场赔偿、生态破坏等方面。
各种矿业矛盾纠纷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由于以前地质二队进入我镇探矿期间,为了尽快完成工作,在群众中随便答应条件,在完成工作后人去楼空,答应的各种条件都成了空头支票,在群众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让群众打一开始就产生了对矿产企业的不信任;二是由于我县矿产资源开发才刚刚起步,市场氛围并不成熟,各种管理机制、利益分配机制也不完善,各种小的利益纠纷不断,使矿企业与村民间的矛盾逐步的积累起来,最后造成在大的方面爆发,产生各种形式的对抗,在对抗中又使矿企业与村民的矛盾进一步加深;三是矿业本身需要较长的前期投入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企业处于投入状态,几年下来,群众没有从企业中得到直接受益,反而矛盾不断,使村民对企业能为自身带来的效益持怀疑态度,并逐渐的对企业不在支持;四是各村群众特别是有矿产资源的几个牧区村,群众思想比较落后,对矿业发展对本村及我镇将来发展的巨大带动作用意识不到位,部分群众还存在挖矿会造成地震等灾害的愚昧思想,在发展矿业经济的过程中不理解,甚至阻碍县、镇及矿业相关单位的正常工作。
几年来,为了进一步加强矿业协调工作,扶持和督促矿业发展。矿产业作为将来全县支柱产业之一,也是我镇经济发展的一大动力,一直以来镇党委政府都给予了高度重视,特别是在今年以来,为即将采矿的洪城矿业公司,协调了新修运矿道路,运输矿石,选矿厂选址、征地等诸多问题,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去年,洪城公司运输矿石的车辆过往需要从拉荣、达金、乃格、支部等几个村庄经过,为了方便运输,洪城公司从该几个村村庄的田地边缘新修了一条道路,在修路占地问题上与几个村庄发生了矛盾纠纷,经过镇党委政府多次协调,该矛盾已经得到了解决。
4、在选矿厂选址问题上,洪城公司又与朗色等四个村庄产生矛盾,该纠纷通过县乡政府的努力已经得到了调解。
去年,洪城矿业公司的选矿厂拟建于我镇鲁沽溏草场,该草场属于朗色、强洛、仲堆、加龙等四个村共同所有,草场所有权本身就存在较大的争议,为了圆满完成征地工作,镇党委政府为协调好此项工作,前后共组织干部下村、开会协商共计30余次,目前征地协调工作已经解决完毕,县政府、国土局、镇政府与各村签订了相关征地协议,这也为今后矿业在我镇健康有序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今年,为了xx集团能够顺利进入,我镇运村开展探矿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指示,我镇党委政府于年初起下村30于次,经过耐心细致的工作,目前运村绝大部分村民已经意识到此项工作的意义,并同意白银集团进入矿点开展正常工作。
矿业作为全县今后经济发展的一项支柱产业,我镇党委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近期以来结合多年来解决矿业纠纷的经验,不断完善矿业管理制度机制和体制,并加强了在农村宣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介绍内地及区内其他市县的先进经验,让群众进一步了解矿业发展对全县及我镇的好处。在近期,我镇还成功接待了国企白银集团到我镇开展矿产调研活动,为企业进入我镇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今年以来,我镇还积极引导群众参加到矿业开发中,组织仲荣等村在我镇已经取得采矿证的洪城矿业公司进行运输,目前仅运输一项,群众增收达300余万元,提高仲荣等村群众现金收入达12%左右。
今后,我镇还将继续加强对矿业发展的工作力度,不断推进我镇矿业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1、在矿业发展工作上,我镇将积极与上级部门配合,着重开展好群众的思想动员工作,组织群众学习《草原法》、《土地法》、《矿业资源法》等法律法规。着力解决现有矛盾纠纷,下决心为我镇矿业开发打下坚实基础,为企业进入我镇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根据县委县政府的指示精神,重点整顿矿业开发秩序,抓好矿企业整合开发,严格企业准入标准,实现矿业资源的有效开发。
2、我镇将以矿业开发为契机,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农牧民群众成立运输队,参与到矿业开发中去,优先组织有矿产资源的村庄群众参与到矿石运输中,以带动全镇各村群众积极参与到其中,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增加农牧民收入。
四、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回顾上半年的工作,我们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绩。当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与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1、村两委涣散、基层堡垒作用不明显:各村两委班子发挥作用情况不理想,由于受到知识水平低下、思想解放程度较低和经济发展视野不宽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村两委班子战斗力薄弱,凝聚力涣散,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欠缺,发展经济办法少、路子窄,处理群众矛盾纠纷的能力差,敢于任事、勇于任事的精神欠缺。
2、草场纠纷调解难度大:我镇是全县三大牧区乡镇之一,草场面积较大,各村之间存在的草场、耕地和边界纠纷不断,是我镇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长期以来我镇存在的草场纠纷有........。草场做为各村放养牲畜的主要场所,各村都极为看重,平时由于不牵涉太大的利益,一般都在村级范围内自行解决了,但近年来,由于虫草采挖,占地赔偿等关乎群众切身利益情况的催生下,草场也成为各村之间争夺的重要资源,近年来我镇因草场纠纷引发的各种大小矛盾层出不穷。
3、我镇信访工作需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镇党委、政府是最基层的一级党委、政府,工作在农村第一线,直接面对农村群众,党的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要通过乡镇党委、政府落实到群众中去。但在发展的过程中,群众生产生活与利益诉求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新的社会矛盾和热点、难点问题不断产生,从而也导致我镇信访工作存在的不足也开始突显,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信访工作机制不完善,干部职工在接访后,及时处理群众提出问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2、部分群众对正常信访和闹访越级上访的区别不理解,对上访的程序也不清楚。为解决好信访问题,我镇需着力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变“上访”为“下访”,建立和完善矛盾排查预警机制。各级干部要经常进村入户,开展走访、扶贫帮困和社会矛盾排查调解活动,及时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二是认真落实惠农政策,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三是扎实做好村务公开,规范村务管理。坚持村民代表民主议事制度。认真做好各种工作记录、会议记录、群众代表讨论记录及各种原始合同、协议、申请的规范建档工作,做到有据可查,工作规范,减少和避免矛盾。四是重视特困群众的生产生活,保证其起码的生存条件。五是切实提高干部素质,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预防和调处信访中的作用。镇村干部要提高“一个水平”,增强“三种能力”。提高“一个水平”就是提高镇村干部政策和法律水平,能够熟练运用政策、法律法规对信访问题进行接待调处,杜绝出现“一问三不知”、“接访的不如上访的”现象。增强三种能力,即增强引导说服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综合分析协调能力。六是强化干部信访责任,畅通信访渠道。要树立群众信访无小事的观念意识,对待群众反映的问题,不能压制和臵之不理,不能让事情久拖不决。同时,各级干部要及时掌握群众上访信息,早发现问题,及时介入解决。
4、矿业发展还存在较大的困难。在矿业发展中,各村群众特别是有矿产资源的几个牧区村,群众思想比较落后,对矿业发展对本村及我镇将来发展的巨大带动作用意识不到位,部分群众还存在挖矿会造成地震等灾害的愚昧思想,在发展矿业经济的过程中不理解,甚至阻碍县、镇及矿业相关单位的正常工作。
五、下半年工作计划 下半年我镇要全面解放思想,用新的思路去发展我镇经济,着力在创新工作理念、创新政府工作服务大局上、转变政府工作思路上、破解政府工作难点上等四个方面下功夫,深入推动全镇工作有序开展。将经济建设放在首位,加快我镇经济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我镇农牧民经济收入,提高全镇人民生活水平。
下半年,我镇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奋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圆满完成预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xx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xx镇人民政府
2011年7月10日
第五篇:市人大检查汇报材料
市人大检查汇报材料
一、棚户区改造工程
2009年东丰县棚户区总拆迁面积14.98万平方米,总拆迁户2266户,总回迁户数2267户,总建筑面积25.6万平方米,其中回迁楼建筑面积19.7万平方米。工程总投资3.84亿元。回迁楼于2009年4月末开始开工建设,截止目前棚户区改造工作除部分配套工程正在施工外其他工程已经全部完成,实现了和谐拆迁、当年建设、当年回迁的既定目标。我县的棚户区改造工程采取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县政府通过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使回迁户得到了实惠。例如:对被拆迁人有照部分按照原面积合理上靠部分(不超过5平方米)按每平方米750元交纳购房款,上靠后要求再上升一个档次的部分按照每平方米1000元交纳购房款;对被拆迁人有照部分加合理上靠部分给予180元/平方米的装修费;对及时搬迁人进行奖励,凡是在搬迁时限内按期搬迁者,最低按20元/平方米标准奖励。这样回迁户在拆一还一的基础上能够得到每平方米350元左右的优惠。
二、廉租房建设1、2009年新建城市廉租住房及通过棚改解决廉租住房总建筑面积42000平方米,共计959户,项目总投资6300万元,其中中央及省补助资金1820万元,其他配套资金通
过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筹集。目前主体工程施工完毕,国家及省补助资金全部形成实物工作量。
2、2009年利用廉租住房财政专项补助资金200万元采用公开招标方式购买廉租住房28套,总建筑面积1341.68平方米。
三、滨河景观带建设工程
滨河景观带工程总占地面积7.4万平方米,其中绿化工程面积为3.1万平方米;硬化工程面积为4.3万平方米。安装庭院路灯66套,柱灯54套,工程总投资678.8万元。除局部由于水利翻板阀门工程未施工导致无法进行外,其余部分全部按计划完成。剩余工程计划在今年6月1日前完成。
滨河景观带南河休闲广场工程简介
滨河景观带南河休闲广场工程西起铁路桥、东至南大桥,总占地面积7.4万平方米。其中绿化工程面积为3.1万平方米,种植乔木2833株,种植灌木972株,灌木模文3103平方米,花卉2409平方米;硬化工程面积为4.3万平方米,其中道路面积为12887平方米,广场面积26963平方米,停车场面积3150平方米;照明工程包括庭院路灯66套,柱灯54套,工程总投资678.8万元。
本工程开工日期为2009年4月3日,竣工日期为2009年9月15日,工期165日历天。
工程开工至今,均按设计施工规范进行施工,进展顺利,现将工程进展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标段位臵西起铁路桥、东至南大桥,南河路北侧;绿化部分已经结束,栽植乔木889株,灌木45株,绿篱1903㎡,草坪14428㎡。剩余花卉(乌龙彩叶草590㎡,露地花卉270株)及5株垂柳特型由于施工时已过种植最佳时段,为保证成活率,将于2010年种植。排水管线230m全部施工完毕。硬化部分,停车场2339㎡,花岗岩地面2810㎡,边石1049m,已全部完成。人行步道所铺设高级人行步道方砖4898㎡,已经铺装完成,二标段东起南大桥西至彩虹桥,南河路南侧;绿化及硬
化部分完成总体内容的50%,栽植乔木313株,灌木144株,仿石路面完成6872㎡,路边石800㎡,排水管线完成350m,完成施工条件的全部工程内容,具备验收条件。工程剩余的50%,栽植乔木869株,灌木574株,绿篱230㎡,花卉1639株,仿石路面18419㎡,停车场826㎡,路边石2147.9m,排水管线450m,待水利翻板阀门工程施工结束后方能施工。
三标段东起彩虹桥、西至铁路桥及亮化和栏杆工程;硬化部分已完成仿石路面5408㎡,路边石814m,排水管线300m已施工完毕,亮化工程已经结束,共安装路灯120盏,栏杆工程完成50%,完成栏杆安装650m。剩余650m栏杆,需栽植乔木513株,灌木109株,剩余绿篱1100㎡,花卉500株,待水利翻板阀门工程施工结束后方能施工。
剩余工程计划在今年6月1日前完成。
东丰县棚户区改造工程简介
东丰县棚户区改造工程总占地面积36.61万平方米,总拆迁面积14.98万平方米,总拆迁户2266户,总回迁户数2267户。总建筑面积25.6万平方米,其中回迁楼36栋建筑面积19.7万平方米。分为兴达富苑小区与东片南区两大地块,东片南区分为阳光新城、盛世嘉苑、东方明珠三个小区。兴达富苑小区于2008年开始建设,东片南区于2009年4月下旬开始建设,目前除道路、绿化工程即将施工外,其他主体及配套工程已经结束。总回迁户数2267户,其中住宅2160户,商企及车库107户。2009年10月10日开始发布回迁公告,10月12日开始陆续回迁,目前回迁工作已经基本完成。
我县的棚户区改造工程采取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县政府通过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使回迁户得到了实惠。例如:对被拆迁人有照部分按照原面积合理上靠部分(不超过5平方米)按每平方米750元交纳购房款,上靠后要求再上升一个档次的部分按照每平方米1000元交纳购房款;对被拆迁人有照部分加合理上靠部分给予180元/平方米的装修费;对及时搬迁人进行奖励,凡是在搬迁时限内按期搬迁者,最低按20元/平方米标准奖励。这样回迁户在拆一还一的基础上能够得到每平方米350元左右的优惠。
东片棚户区改造工程拆迁量大,建设任务重,回迁户数多,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部门的大力配合下,住建局领导亲自挂帅,抽调精干力量,落实包保责任,与兴达公司共同完成这一艰巨任务,实现了当年拆迁、当年建设、当年回迁,工程质量标准高,安全生产无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