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维护高校教师权益的的思考(推荐)

时间:2019-05-12 11:12: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维护高校教师权益的的思考(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维护高校教师权益的的思考(推荐)》。

第一篇:关于维护高校教师权益的的思考(推荐)

关于维护高校教师权益的思考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黄芳

教师的权益是教师在履行教师职务过程中,依照法律的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根据自己的意愿实现自己某种利益的可能性。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要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作为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师,是履行向受教育者传递文化科学知识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的专业人员。教师在科教兴国、培养人才的基础性作用是不可质疑的,是社会所公认的。然而忽视和轻视教师的地位,侵犯教师权益的现象仍屡有发生,我国现阶段教师维权现状到底如何呢?

一、教师权益现状:

1、超重的精神压力

今天的老师,人们封给的头衔与荣耀太多了,先是永远燃烧自己,点亮别人的一支蜡烛,其后又是一位精心培育花朵的园丁,还有更神奇的改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当教师接受这些封号时,却没有意识到已失去了更多的自尊,更多的自由,由此而来的是更多的无奈。

教师要为人师表。一切言行,在别人眼里看来教师要懂得高尚,懂得谦让,懂得无私。他们更把教师神化了,动不动就说还说自己是老师呢。而现在的许多舆论正是针对这种言论而大肆攻击教师的。在社会观念中,教师被授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是真正反映教师心声、疾呼保护教师权益的声音,在主流媒体中,还非常微弱。经常见诸报端的,是教师打骂学生、侮辱学生致使学生如何如何的报道,字里行间不见个别与全体的区别。造成“近五成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这样不负责任的报道,竟堂而皇之地为各大报刊转载,如果冷静地看待这些报道,我们就会发现,教师话语权的丧失,令教师的公众形象大为受损。因为一个群体的公众形象怎样,决定了社会现在和将来允许该群体拥有各种权利的多少。目前社会所承认的,是教师的奉献精神,但当教师要争取自己的一点点权利时,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这不符合教师的形象,有悖于教师的“高尚情操”。其实,教师也要食“人间烟火”,学生的权益需要维护,教师的权益和尊严更需要维护。

2、工作压力

应该说,教学工作是一项繁重的脑力劳动,持续紧张的课堂教学会造成教师精神的疲劳。教学活动不同于一般社会劳动,教学内容和教育对象都处于变化发展之中,教学活动要求教师创造性地适应这种变化。当前教师承担着繁重且变化不定的多元化教学的重担,而过重的负担使教师疲惫不堪,上课常有力不从心之感;再者现在教师除了教学之外,还要花许多时间和精力应付各种名目繁多的“计划”、“总结”“论文”“记录”等,现阶段功利主义也在悄悄的渗透于教育之中,往往一个学期里,这个检查刚结束,那个评估又开始,而所有这些绝大多数都是文字的游戏,教师往往是这些文字游戏迫不得已的参与者;还有,强大的社会压力也加重了教师的负担,现在的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个性强、难以管教,增加了教师的教育难度,再加上学生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高,对教师的期望值更高,门槛越抬越高,教师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社会上,学校是弱势单位,上级的几乎大小活动,都需要积极配合,为了“营造良好氛围”,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教师教学生写征文,种类繁多的社会活动也经常是教师学生放弃休息时间不得已参加的。对作为教育行为的实施者的教师们,“人本主义”精神光辉很少能照耀到他们身上。比如领导在举例表扬时,常以那些带病工作的教师为标榜,夸奖其放弃休息加大自身工作量。显然,这些领导并没有把老师的生命和健康挂在心上,这使当前教师队伍中蕴蓄着一种积怨,影响着教育事业的发展。

3、经济负担的加重及差距的拉大

今天,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教师的社会地位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经济地位远没有与社会对教师的要求相持平。当今中国人社会地位的高低不仅与官或民的身份相联系,而且与财富多寡、收入高低成正比。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工资待遇低是我国教师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志。收入微薄,就不得不谨小慎微地工作,面对压力只能默默承受。在大多数城市,教师的广厦工程已经取消,工资制度、养老制度的改革却如火如荼,房价年年上涨,教师只能望房兴叹,许多青年教师为结婚住房伤透了脑筋,实行失业保险、养老保险,教师工资收入随着各项改革年年递减,与公务员的待遇背离越来越远,实行财政包干后,有的地方政府各行其是,使本来不多的教育经费难以足额到位。此外,为每五年有效的普通话、计算机等继续教育、评职所需的各项岗位培训费用算起来也是一笔可观的数目。没有得到相应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反而成为各项改革的先驱者,这就是处于弱势群体的教师的真实现状。

4、校长负责制和教师聘任制下的教师权益

实施教师聘任制,是教师管理制度上的一项重大改革。它既是教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适应教育改革自身的需要。实施教师聘任制,学校和教师的关系是以共同的意愿为前提,以平等为原则,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但是,如果将这个问题放大来看,那么我们立即可以发现,这种“地位平等”仅仅是写在纸上的法律条文。在这种“地位平等”的法律条文后面,实际上是社会的现实所预设的一种不平等。

首先,中国社会,特别是在城市中,几乎每一个人的生存和活动的方方面面,都和所谓的“单位”紧密联系在一起。使个人在很大程度上紧紧地依赖单位组织,一旦离开了单位组织,个人将丧失单位组织所赋予他的资源,特别是国家通过单位组织所赋予他的大部分资源。教师作为这个社会公益性事业组织中职业群体规模最大的一个职业,其对单位的依赖性因教师职业之特殊性而更加突出。离开了单位,教师即失去了一种社会保障机制。这使得教师即便想离开学校,也往往会因种种后顾之忧而不能。对于许多人来说,不是想离开单位组织而离不开的问题,而是不想离开但害怕被迫离开的问题。正是这种个人对于单位组织的依赖性,直接使聘任制下的教师与学校之间的平等关系化为乌有。

实施教师聘任制的前提是对教师科学、合理、客观、公正、准确的考核与评价。但是许多学校在进行教师聘任制时,并没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估教师的方法,致使学校管理者在对教师实施聘任时,往往凭主观印象。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下的校长负责制,其本意在于逐渐转变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职能,变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有关部门对教育的直接管理为间接管理,切实做到依法治教,推进我国的教育法制建设。校长负责制为校长切实有效地行使其管理学校的权力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但是,任何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校长行政权力的扩大提高了学校的行政管理的效率,这种扩大了的权力一旦没有制约,就会滥用权力、违法行使权力或侵害他人权利。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在教师聘任制实施的过程中,无法律法规可依循,造成对教师聘任制本身的任意所为和实际上的教师管理的非规范性。例如校长在对教师进行聘任时,对那些所谓的“刺头”教职工,往往不愿聘任。还有一个容易让人忽略的问题是,在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中,缺少有效的能够对校长行使其权力的监督机制。尽管在学校内部有教育工会或教职工代表会议,但是由于教育工会或教职工代表会议的成员本身就在学校单位组织内部,其在学校内部立足的合法性取决于学校对其聘任为前提。党政合一的学校内部领导体制,则更是使校长少了一个可以对其学校管理行为予以监督的基层党组织。虽然学校内部普遍建立了教代会制度,形成了教代会制度为基本形式的学校民主管理框架。但现实中,由于对教代会的性质、任务、职权等方面的认识还不统一,操作方法不够具体,教代会的职权很难全面落实,教职工并未完全真正对学校的重大决策、评聘任免、考核晋升等享有知情权和参与权,仍有个别学校领导对涉及教师关注的问题采取暗箱操作,引起教师不满。

当教师的休息权、教育权、知情权、生命权等权益受到损害,教师能寻找到一条维护自身的权力的正当途径吗?

5、教师的身体健康状况堪忧

去年以来,省教育科技工会高校部对我省部分高校教职工身体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期间共发放问卷6000份,有效回收5184份。这次大规模的问卷调查,拟定了50个问题,涵盖了教职工的自然情况、身体状况、心理品质、工作环境、生活质量、建议诉求等方面的内容,其目的在于切实了解和掌握我省高校广大教职工的身体健康状况,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在接受健康调查的人员中,男教职工:2664人,占调查总数的51%,女教职工2520人,占调查总数的49%。其中30岁以下25%,30-39岁30%,40-49岁30%,50岁以上15%。在被调查的教职工中,博士11%,硕士26%,本科41%,大专15%,专科以下人员7%;在职务分布上,科级以下39%,科级 38%,处级21%,校级2%;在工资收入情况方面,调查显示,1200-3000元占58%,3001—5000占35%,5000以上占7%。被调查人员绝大部分为一线教职工,切实体现广大普通教职工的生活工作健康状况。

我们在调查中按不同性别,年龄段,岗位,学历,工作环境等多方面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对数据处理后我们发现,在不断深化高教体制改革的形势下,广大教职工在承担着创新理论,传播知识,教书育人的特殊职责,同时面临更大的挑战,在社会环境的影响,精神和心理的负担,工作的压力等因素下,致使许多教职工身体和心理都处于亚健康状况态,需要很好地去疏导和调理从数据中反映出:教职工中自我感觉身体健康的只有11%,感觉良好33.8%,感觉一般27.4%,也有9.8%的教职工认为身体较差。患有职业病的情况:颈椎和腰椎病占34%,咽炎、鼻炎占26%,精神紧张占13%,头昏、失眠占13%,静脉曲张占8%,其他占6%。教职工的常见病主要有:胃病、颈椎病、肩周炎、高血压四种。另外,高血脂、高血糖、高胆固醇的教职工的占57%。从感冒的周期上看,一年只感冒一至二次的教职工占35%,一年感冒好几次的教职工占46%。

被调查的教职工中,处亚健康状态占有一定数量。突出表现在浑身酸痛无力和精神衰弱失眠两个方面,比例高达50%,经常感到疲惫的教职工占26%,时常烦躁易怒的占19%;在工作中感到精力一般的占45%,精力较差的占15%,精力很差的占2%。近40%教职工认为自己属于肥胖,并导致很多疾病的发生。以上这些疾病的产生,都是与教师职业的特点相关联,由于坐立的工作时间较长,讲课时间长,吃饭不规律,休息没钟点,加上长期精神压力大,又缺乏劳逸结合和适当锻炼,造成高校一部分教职工,特别是一线的教师身体严重透支,不仅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痛苦,也给教学科研等工作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6、高校内非编制后勤职工的权益不受保护

高校工会除面对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特殊群体外,还有来自高校后勤餐饮、公寓管理、物质供应、物业管理、校内企业、附属单位等“非在编教职工”的来校务工人员,他们从事工作多属于高校中的“苦、脏、累、险”,学历不高,素质较差,收入偏低,实属高校中的弱势群体。他们虽然不存在像社会上务工人员拖欠工资、劳动无保障、生活条件差等问题,但其劳动合同、劳动保险、劳动福利、劳动保护、劳动教育等劳动关系中的权益问题并未解决。还有部分高校存在着劳动服务公司“集体工”问题,时不时产生与学校建设发展相矛盾的情况。由于高等学校校办企业并未像社会企业那样改制改革,而他们的存在及其就业、发展等问题始终与高校发展,特别是以知识 分子为主体的特殊群体相矛盾。

二、教师维权现状 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是调动教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重要途径。高等学校教职工合法权益实现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师队伍的稳定和积极性的发挥。如果他们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维护,就会影响或挫伤他们对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感情;就会影响调动和发挥他们在学校建设和发展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影响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成果,影响学校的建设和发展速度。我以为,当前社会对教师的普遍认识缺乏人性化和人情化。当我们的社会在用圣德贤良的标准要求教师的言行的时候,一些部门却对教师利益和尊严任意践踏。而教师由于自身所处的思想和生存的尴尬境地使得其在维权路途上举步维艰。教师正常的维权渠道是校领导,再上一级是教委、区市分管教育的部门。事实上,当教师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他所投诉的部门,往往正是侵害他利益的部门。以消费者为例,消费者如果买了劣质产品,他可以找商家、厂家、和消协。这三者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而教师如果在学校这儿找不到说话的地方,那么,他所投诉的部门间整体利益是一致的。法院不受理教师提出的劳动争议诉讼案件,这就意味着,教师合法的劳动权益和获取劳动报酬的权益一旦受到侵害,既不能通过劳动争议仲裁解决纠纷,也不能通过法律诉讼途径解决争端。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如果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教师对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对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通过向教育行政部门和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申诉来解决问题,也就是说,教师合法权益受侵犯,只能“上访”,不能“打官司”。所以,这种教师的申诉制度实际上只是在教育系统实施的一种制度,它缺乏一定的行政监督,对于普通教师来说,申诉制度只能是一种摆设。

对学校来说,目前学校内部尚未普遍建立平等协商机制,即使建立了协商机制也大多流于形式,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作为工会组织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权益的主要渠道和手段,实际上处于“空置”状态。与此同时,工会在相当程度上仍然依附于管理方,难于发挥制衡作用,难以形成劳动关系的自律机制。再加上我国工会长期以来形成的“自上而下”的工作运行方式,很难真正按照职工群众的意愿开展工作,很难真正代表和维护职工群众的权益。

教师权益得不到维护的现状,是深化教育改革过程中的一个严重问题,必须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了。

三、教师维权的意义

1、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是适应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必然要求目前随着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全员聘任的实施,其劳动关系和利益的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高等学校正在实行的岗位聘任制和岗位津贴制、精简分流、竞争上岗、淡化身份、强化岗位、全员聘任、以岗定薪等,都在改变着过去那种由学校组织人事部门统一分配工作任务的状况。另外,各高等学校办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院(系)逐渐成为相对独立的办学实体,学校赋予院(系)更多的用人权和经济分配权利,学校的管理重心下移,再加上后勤服务的社会化和校办产业改革的深化,在岗位聘任过程中就出现了岗级的升降以及校内待业现象,教职工利益分配中的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各种利益的矛盾也进一步显现。高校教职工这种劳动关系和利益格局的调整,直接影响着广大教职工的思想观念、情绪、态度的变化,这就需要加大维权力度,加强与学校党政的沟通与协调,在深化学校的改革过程中促进校内劳动关系的合理、和谐和稳定。

2、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是调动教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重要途径。高等学校教职工合法权益实现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师队伍的稳定和积极性的发挥。如果他们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维护,就会影响或挫伤他们对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感情;就会影响调动和发挥他们在学校建设和发展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影响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成果,影响学校的建设和发展速度。

3、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也是高校改革发展稳定的客观需要。近些年来,随着高校新一轮的快速发展以及改革的不断深入,必然会产生高校各方利益的调整。只有要切实地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才能保障校园正常的教学秩序,高校才能真正成为教书育人的象牙塔。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也是高校工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高等学校工会组织的基本职责,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四、认识维护教职工维权特点 增强高校教职工维权意识

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是《教育法》赋予高校工会组织的基本职责,是保障《宪法》规定的人民当家作主基本国体制度和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的需要。同时,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也是调动和维护广大教职工依法参与教育教学和民主管理的客观要求。

高校教职工主要是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特殊群体,并以高学历、高技能、高素质、高收入的教职工居多。而他们的维权要求与社会上其他行业工会会员维权要求相比有其显著特点:他们与先进生产力相联系,在知识经济时代这支队伍主要提供就会发展和进步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他们不仅仅满足于物质利益的公平实现,更渴望事业的发展、科技的成就,社会的认同;他们是全社会中民主意识浓、权力责任意识强,在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中更具明显示范作用;他们不仅仅满足于自身的身心健康、精神愉悦的健康生活,更渴望得到人格尊重、人生价值的全面实现和其民主意识的展示空间;他们不仅仅满足于紧张的教书生活和繁忙的科研工作,更渴望置身于浓厚的学术气氛和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之中,有丰实多彩的充实的精神文化生活。面对这样的知识分子群体,如何切实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提高维权能力,不断探索有效的工作方法和途径,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保持工人阶级队伍的先进性、整体性,是我们值得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根据高等学校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特殊群体的维权要求及其特点,我们要不断深化对工会维权的认识,不断增强切实维权、主动维权的自觉性。当前,高校的工会要以“双代会”为载体,把维权工作落到实处,特别是要通过坚持和完善校、院两级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代表团团长巡视制度、代表询问制度,以及各部门委员会述职制度和代表向选举单位述职制度,通过建立以上各种工作“平台”,切实推进校、院两级的校务公开工作,以及加强校园的社会政治文明建设,积极组织教职工特别是教职工代表参与学校的民主监督,认真听取、反映和采纳他们对办好学校与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见、呼声和要求,并在促进学校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把广大教职工的各种合法权益切实维护好、巩固好和发展好。真正做到权为教职工所用,情为教职工所系、利为教职工所谋。作为高校的工会组织,由于教育行业的特殊性,更要特别注意维护:一是教职工的民主权利,包括教职工的民主管理权利和民主监督权利;二是教职工的劳动权利,包括教职工的上岗受聘、职务评聘、工资福利、住房分配、医疗保障、业务进修与培训等权利;三是精神文化方面的权益等。在履行维护职责切实开展三项维权时,即在维护教职工政治民主权益、经济权益和精神文化权益时,还要坚持“三全维权”。即高校工会 不仅要从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维权,还要从源头到进程到结果实行全方位的维权,更要对广大教职工中不同群体开展全人员的维权。

更要特别注意维护:一是教职工的民主权利,包括教职工的民主管理权利和民主监督权利;二是教职工的劳动权利,包括教职工的上岗受聘、职务评聘、工资福利、住房分配、医疗保障、业务进修与培训等权利;三是精神文化方面的权益等。在履行维护职责切实开展三项维权时,即在维护教职工政治民主权益、经济权益和精神文化权益时,还要坚持“三全维权”。即不仅要从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维权,还要从源头到进程到结果实行全方位的维权,更要对广大教职工中不同群体开展全人员的维权。

五、建立有效机制,依法维护教师权益

1、要继续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依法保障教师的权益和各项待遇的落实。

2、完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建立起一定的监督与制约机制。如前面所论,在日常的学校生活里,如果教师的权利被侵犯是根源于教育内部管理体制本身存在的弊端。问题的根源可以概括为:学校组织管理教师权力的强大与其缺乏制约机制是导致组织成员权利被侵犯的本质所在。为使学校管理中的自由裁量权不至过分行使,应当确立一套能够对其自由裁量极进行监督的制约机制,做到校长能用人而又不至于“欺人”。建立学校内部对于校长的权力制约机制,并不意味着要缩小校长的学校行政管理的权利,而是意味着确保校长能够在法规所规定的限度内行使其权力。使学校管理者既充分尊重了教师的权益、权利和人格,又能激励教师自觉地将个人的价值意向指向集体目标、树立全局和集体观念,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3、完善《教师法》的规定。对于教师聘任制度,还没有相应的法规或规章,一般是各地根据其具体情况而制定相应的聘任办法。因此,从宏观上讲,教育行政部门应尽快出台比较规范的教师聘任办法;从微观上看,学校应当建立起一套科学的教师管理制度,例如建立科学完善的教师考评制度,建立充分而全面的教师工作信息搜集制度等,以便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做到用之有理,用之有据。

4、真正发挥教育工会的维权作用。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不仅需要学校依法治校,还需要代表其利益并站出来说话的教育工会能够真正发挥作用。目前工会在维护教职工权利方面,确实还有一些不足或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现行争议处理体制下,学校教师、行政管理人员与学校之间的劳动争议,不属于劳动争议仲裁的受案范围,这类纠纷在目前体制下还不能通过劳动仲裁、诉讼程序得到解决,只能通过行政程序解决。这既使工会的法律保障职能受到挑战,又对工会的协调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真正发挥教育工会的作用,就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的基本法律原则的前提下,做到不辱维权使命,尽快改革现行的工作模式,把握工作的主动权,发挥最大法律效能,健全完善一整套可供操作的、规范化的制度,规范校务公开工作程序,组织职工参与本单位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使教职工真正对学校的重大决策、干部选拔、评聘任免、考核晋升等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又要在现有条件下用足和发掘现有法律制度资源,使得工会真正能够并敢于为教师说话,成为教师利益的真正代表。

5、争取社会媒体的广泛支持。呼吁社会舆论,维护中小学教师的权益,维护“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形象,同情和理解教师的工作,支持教师的维权行为。在媒体报道中树立教师的主流形象,在报道教师与学生的冲突时,应防止片面看问题,依法分清责任,不要一味为社会轰动的效应进行不负责任地报道,注意保护那些责任心强、但经验不足的年轻教师。

采取更有效的措施,让更多的人走进校园,接近教师,了解教师,在社会上切实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以减轻教师过重的外界压力。

6、成立“教师维权联盟”(或教师团体组织)——让广大有需要的教师有倾诉的地方,成为一个独立的合法组织,接受投诉,诉于法律,得到法律的援助。

建立专门的网站,设立维权论坛,利用社会资源如借助司法组织,得到精神上的、法律上的、专业上的帮助。引导教师明白权益所在,提高法律意识和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

7、建立和完善校、院两级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切实维护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工会法》第六条规定:“工会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组织职工参与本单位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教职工代表大会是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民主决策,行政民主管理权力的基本制度,是教职工代表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代表广大教职工群众行使审议建议权、审议通过权、审议决定权和评议、监督权和决策权等民主权力,推行校务公开,民主评议领导干部等民主管理的有效载体,是维护教职工民主权力的重要形式。学校各院(系)全面实行二级教代会管理,并在各学院学科建设、奖金发放、经费管理和校务公开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近几年工会三级联创,建立校、院两级教代会,建设三大工程的创新工作实践,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学校二级教代会建设,是对广大教职工合法权益的最大维护,为广大教职工更好地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创造了条件。重大问题教代会审议通过,反映了大多数教职工的意愿,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符合大多数教职工的利益。

完善教代会各项制度,提高维权水平。近几年,我校在建立校、院两级教代会制度的基础上。相继实行了教代会代表团团长巡视制度、教代会专门工作委员会述职制度、教代会代表持证质询制度及向所在单位述职制度等,今年教代会还将成立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等,不断完善教代会各项制度。教代会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从不同的角度及方面开展维权工作,进而不断提高维权水平,更好地维护广大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8、全面推行校务公开,完善监督机制,增强维权意识。实行校务公开,是加强高校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工会履行维权职能,完善监督机制的重要手段。以教代会为基本载体,全面推进校务公开,有助于丰富教代会内容,推进教代会制度的完善与发展。通过校务公开这一基本载体和其他辅助形式,把学校的改革、发展、学科建设、教学管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干部人事任免、住房建设、教职工切身利益等重大问题,依法适时向广大教职工公开,使高校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参与的实现形式进一步得到拓展、充实和完善。同时,校务公开工作的深入开展也进一步保证了教职工对高校重大问题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实现,对沟通上下关系,理顺协调劳动关系矛盾等发挥了积极作用。河南大学大会作为较早获批的全国模范教工之家,每年都对校务公开的领导体制、运行机制、检查机制等进行具体布置,校工会积极参与建设,从而拓宽了工会、教代会工作领域,促进了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以及文明和谐校园的形成。

9、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升广大教职工素质,切实维护教职工的学习权、发展权、享受权。在高等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教育改革与创新,培养大批高质量的人才,离不开辛勤工作在各个岗位上的教职工,尤其是离不开处在教书育人第一线的教师。他们是先进文化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连接着文明进步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正因为如此,面对当前国内外的新形势,更需要我们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在各方面都有比较充分的发展。即要具有很高与很强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其中包括要有高尚的师德修养、深厚的人文底蕴、精良的专业素养、健康的生理与心理等等。这就要求高校工会组织始终站在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积极主动地会同学校各有关部门,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多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职工综合素质作贡献。例如,组织开展师德师风教育、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新老教师结对传帮带、教学技能大赛,以及各种进修、培训与读书活动等,促使广大教职工不断充实、完善自己,更好地实现各自的人生价值。

10、建立健全教职工的医疗保障机制。针对高校教职工,特别是一线的教师在教学、科研、职称评定方面压力大,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又缺乏平时身体保健措施,学校应坚持一年一次定期为广大教职工进行健康检查,并对高级知识分子、女教职工增加针对性体检项目。在体检中应配合校医院充分体现人性化服务,给教职工空腹检查后准备早点对体检有异常的教职工,组织进一步细致的检查,或批准到医疗条件好的大医院彻底检查。对确有疾病者,组织专家会诊、分析、制定出治疗方案,并予以实施。同时,为教职工建立健康档案,并及时将每个人的健康报告单送到每位教职工手中。其次,根据对体检结果的总结分析,有针对性地对常见的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请专家做专题防治讲座,或有针对性地制作宣传板报,编印健康知识读本,把最新保健观念及常见疾病的防治知识送到每个教职工手中。第三,落实《教师法》赋予教职工的疗休养权力,有计划地组织广大教职工利用节假日开展疗休养活动,并力所能及地给予经费补助。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促进教职工的身心健康。第四,防重于治,预防为主。最好的预防方式是组织广大教职工投身到全民健身活动中,在工作间隙做广播操、打打乒乓球、羽毛球等;在春光明媚的季节组织教职工踏青郊游,享受阳光、陶冶情操,努力为大家创造健身活动的条件,使广大教职工能有一个健康体魄,迎对紧张的教学科研工作,保障教职工的健康权。

第二篇:维护消费者权益

维护消费者权益

一、学习目标

1.明确要做一个合格的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增强我们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练就一双“慧眼”。

2.提高自己的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掌握一些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利的有效方法。

学习重点: 增强维权意识,掌握维权方法

学习难点:增强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意识和能力,掌握维权的正确途径。

二、新课导引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消费行为往往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广告的宣传、熟人的推荐、街头的流行„„如果同学们陷入了下列“万元眼镜涉嫌虚假宣传”的情景中你们该怎么办?

沈阳市阳下岗女工常女士在2010年8月看了某公司刊登在报纸上的治疗近视眼的眼镜广告后,特意打电话咨询,该公司的工作人员称:“这款眼镜现在打折,价格是10000元,以后价格还会更高”,于是常女士马上带着自己的孩子去了该公司。工作人员给孩子做“检查”时说,孩子已高度近视如不及时佩戴这款眼镜进行治疗,孩子的眼睛就要失明。于是常女士当机立断买下了眼镜。可回家后上网进行核查,却发现该产品并没有像广告宣传的那样获得了美国专利,而且治疗的功效也没有那样神奇,常女士认为该公司是在误导、欺骗消费者,于是要求退货。

你认为常女士怎样才能避免这种侵权行为的发生?

三、教材精华

(一)知识链接——

1、如何练就一双慧眼以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

①主动学习和掌握有关消费的知识,如:商品、服务、市场及消费心理等方面的知识。获取这些消费知识有利于我们做出正确的消费选择。

②学习和掌握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知识,如:相关法律、法规及消费者维权途径„..具备了这方面的知识,我们才能自觉地运用法律这一锐器来维权,与不法经营者进行斗争。

2、维护权益的途径 有哪些?

(1)树立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交易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运用自己的有关消费的知识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知识,保持应有的警惕,尽量不给不法经营者以可乘之机,防止侵权行为的发生。即使侵权行为发生后,我们也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使不法经营者显露原形、受到应有的惩治。

(2)因经营者不依法履行或不适当履行义务致使消费者合法权益受损时,消费者要通过正当、合法的途径来使问题得到公正、合理的解决。这些途径是: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二)互动探究

【探究一】 如何看待五花八门的有奖促销活动?你怎样甄别以下非法的有奖销售?(课本第93页)

【探究二】 你会识别广告的真假吗?你最欣赏哪一类型的广告?说说喜欢它的理由。(课本第94页)

【探究三】分析商家打折的种种动机。面对低价和折扣,你怎样判断以决定是否购买?(课本第94页)

【探究四】这个情景反映了什么问题?患者应作出什么反应?(课本第95页)

【探究五】 若遇到下列情况,你会怎么办?请选出你会采取的行动。(课本第96页)

【探究六】 请给王先生出主意,如何维护其合法权益?(课本第97页)

四.课堂检测

1.一项调查显示“霸王条款”和“霸王现象”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和领域,而遇到“霸王条款”和“霸王现象 ” 时被调查的消费者有超过半数的人表示“能忍则忍”。“能忍则忍”这一现象()

⑴说明消费者能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⑵说明生产者、销售者在商品服务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 ⑶不利于监督生产者、销售者的生产经营行为 ⑷不利于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A ⑵ ⑶ ⑷B ⑵ ⑷C ⑶ ⑷D ⑴ ⑶

2.小海发现刚买的MP4有严重的质量问题,但店主却坚持“货物售出,恕不退换”,他应该()

A.自认倒霉,不再追究B.把店主打一顿泄愤

C.找人砸了这家店D.向消协投诉或向人民法院起诉3.作为一名成熟的消费者,应该()

①不迷信广告宣传②不买“三无”产品③既不买便宜货也不买高档货④购物后索要发票或凭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五.学后反思

第三篇:浅谈老年人权益维护

浅论老年人权益保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二章的规定,老年人是指60周岁以上的公民,浅谈老年人权益维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规定,一个国家老年人占总人口10%以上的,这个国家就进入老化。据此,我国已进入老龄化国家,老年人问题已成为国家、社会、法律、家庭已经老年人自身十分关心重视的问题。老年人权益被忽视和被重视的过程。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邻里和睦、家庭团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为调整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封建等级色彩较浓的婚姻家庭关系,国家立的第一部法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该法明确规定要对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考虑到当时老龄化问题并不突出,故未将老年人的权益保护列入婚姻法。文化大革命的10年,一些地区、一些个人在所谓“破四旧,立四新”的口号下,抡起了践踏老人合法权益的拳头,致使一些老年人的子女以及他依法赋有赡养义务的人没有尽或没有较好的尽赡养老人的义务,还有一些赡养人不明白什么叫赡养义务,什么叫从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精神上慰籍,照顾老人的特殊需要。1978年底,党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小平同志第一次提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在修改宪法时第一次将禁止虐待老人写进了宪法,1980年在第一次修改婚姻法时将保护老人的合法权益写进了婚姻法。自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才真正引起国家、社会、法律的高度重视。老年人权益保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老年人是国家的财富、社会的财富,他们含辛茹苦为国家、社会、子女奋斗了几十年,步入老龄后还在发挥着余热,他们的合法权益虽然得到了保护和重视,绝大多数赡养人对老年人尽到了赡养的义务,但不尽赡养义务,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在有些地方和有些家庭还相当严重,其表现:赡养人赡养意识缺乏。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赋有赡养义务的人。在通常情况下,赡养人是老年人的子女。婚姻法第二十八条规定,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或子女无力赡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的义务。这从两个层面明确了赡养人:即通常情况下是子女,特殊情况下是孙子女、外孙子女。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一条规定:赡养老人是指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精神上慰籍,照料老年人的特殊需要。但是,有些赡养人没有认识到老年人的自身局限性,不去生活上照料,不在精神上慰籍,甚至不予经济上供养,使这些老年人感到孤独、心灰意冷、缺乏生活的信心。老年人受虐待、遗弃严重。由于历史的原因,很多老年人年轻时未能读书或读书很少,无固定工作,老来没有养老金;有些老人子女多,住房紧张,以至在子女婚后仍和子女住在一起,在父母子女之间、翁婿之间、婆媳之间为生活琐事发生矛盾后,有些很难缓解,往往导致矛盾激化,此时的老年人本身处于劣势,在见中受虐待是常有的事,个别老人受不了这份“气”选择了离家“出走”,被赡养人遗弃在外。老年再婚受到强烈干涉。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三十条规定:子女应当尊重父母的婚姻权利,不得干涉父母再婚。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不因父母的婚姻关系变化而终止。可是现在社会上仍有两股不正常的势力,一是外在势力,如某位老人结婚了,遭到的多是非议,有的说这么一把年纪还结婚“干什么”,有的干脆说其没出息还找个老太;二是内在势力,即子女们的阻拦和干涉。致使很多老人裹足不前,甚至是结了婚也痛苦连篇,今年4月21日,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节目专门播送了子女干涉父母婚姻的节目,否定了子女们的错误做法。河南鲁山县土楼王村早年离婚的袁书荣,与同村已丧偶的景锡良再婚,袁的四个子女除横家阻拦外,还经常上门吵骂,认为袁的行为是伤风败俗的行为,并拒绝履行对袁的赡养义务,双方一度对峙,水火不容,调查报告《浅谈老年人权益维护》。袁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将四个子女告上法庭,2001年7月18日,鲁山县法院到当地开庭,并当庭宣判,四个子女供给其母每月65元赡养费。老年人财产经常受到侵犯。我们的老人都是以一颗慈善的心来对待子女的,对子女的生活、婚姻、住房无不予以操持和关心,甚至是自己不吃要给子女吃,自己不住要让子女住,只要使有些子女产生了错误的想法,认为父母的钱就是自己的钱,父母的房子就是自己的房子,以至于自己不劳作向父母要钱,与父母在一起坐吃山空,有的要求父母把已购的所有房权过户给自己,还说父母死后继承时不交遗产税,致使一些父母尚健在时已两手空空,自己住的房子却是“子女的房子”。更有甚者有的子女还强行叫父母分家产。

5、老年人权益受侵犯得不到有效制止。我国已进行三个五年计划的普法,目前正在进行第四个五年计划的普法,国家虽然高度重视普法工作,但发展不平衡,相当一部分人仍未能认识到什么叫老年人权益,应该从哪些方面保障,法律有什么规定,甚至有些组织、有些以及老龄工作的人员也知之甚少,向社会宣传维权、组织老年人维权还仅在起步阶段。有些家庭成员侵犯了老年人权益还认为这是“家务事”,外人无权干涉。长期下来,老年人权益受到侵犯后本能有效地得到制止。老年人权益保障的主要对策。老年人权益工作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人心工作,是社会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它关系道德风尚、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法律实施,做好这项工作迫在眉睫,十分重要。为此,我提一些粗浅的见解,以供参考。发展社会保障。老年人权益保障的重点是依靠社会力量来进行。一是要强化宣传,要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婚姻法中关于老年人权益保障的规定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使有关组织和家庭了解老年人权益保障的法律规定,尤其是让老年人自己了解这些规定;二是要在现有的条件下,发展社区文化生活和社区医疗,发展敬老事业,切实做到老有所乐、老有所医;三是大力宏扬社会正气,对老年事业成效显著的基层组织要大张旗鼓地予以表彰,对尊老敬老做的好的家庭要予以褒奖。对遗弃、虐待老人的当事人要积极取证、追究根源,动用民事、行政、刑事等各种法律手段,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制裁相关的违规违法人员。倡导道德保障老年人权益保障的基础是运用道德手段来进行。道德是关于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荣誉与耻辱等观念以及这些理念相适应的由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保障老年人的权益,要靠道德的力量,让人民普遍的尽义务,讲义务不争权利,讲奉献不求索取。现在有一些不尊老敬老的人,常常怨恨自己的父母,责怪自己的父母“没本事”,以致造成没有劳保、家境穷、房子少,怨不得儿女对他们不孝,他们自辞其咎,这严重违背了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对此,应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学习和宣传,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着力点,广泛开展公民道德的实践活动,使“不孝之子”们在实践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严格法律保障。老年人权益保障的核心是采取法律措施来进行。一是要落实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新《婚姻法》,对不尽赡养义务的要依法强制赡养人履行义务,让他们真正做到从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精神上慰籍,实现老有所养,让老人们颐养晚年;二是依法保护老年人的再婚权利,对干涉阻拦老年人婚姻的除进行劝导教育外,对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对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治安和刑事责任;三是有计划地在老年人中进行法制宣传教育,除让他们认真学习《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婚姻法》外,还要对他们进行《继承法》、《民法通则》、《合同法》的宣传教育,使他们依法来保护自己的再婚权、被赡养权、物权、增与权以及其它民事权利,在无撼中享受晚年。加强自我保障。老年人权益保障的关键实际加强自我保护老进行。自己的权益掌握再自己的手中,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实现。一是要克服“家丑不可外扬”的陈旧思想,对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不尽赡养义务的情形,要行使《婚姻法》第二十八条赋予的权利,敢于诉诸法律来保护;二是对子女虐待、遗弃、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多做疏导工作,并可随时请求基层组织和单位进行调解,对工作无法做通的子女,要向司法部门反映或提起诉讼,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三是慎重对待自己的财产,不要轻易将自己的财产赠与给子女,尤其对住房这样的大宗财产的赠与更应慎重,要善待自己的财产,一旦决定财产给哪位子女,可采取遗嘱的办法,可进行公证,完善自有财产处分的合法性。随着经济的发展、法制的健全、社会的进步,老人的权益将会得到各界的重视,通过政府、社会、基层的共同努力,老年人的权益将会得到应有的重视和保护。老人们: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xxx区雨花新村街道司所 ·····················xxx

第四篇:维护消费者权益

维护消费者权益学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进一步了解消费者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权益受到侵害时如何解决。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树立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消费者维权的途径。

教学难点:增强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雾里看花”

随着歌曲“雾里看花”,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衣、食、住、用、行这些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损害消费者权益的现象。通过提问和思考,使学生对消费领域中出现的问题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二)互动研讨

活动一:“火眼金睛”

从中学生小华一天的生活中的事例说起:

早上,小华到小摊上买一个鸡腿当早点。

展示下列《如此制作》图片,小华吃了这种三无食品后上吐下泻。对此,你有何看法和启示?

通过学生的讨论,由此启发学生明白(我们要学习消费知识,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炼就一双 “慧眼”。)

活动二: “初露锋芒”

中午回家,电视上正在播放艺术家侯耀华因代言十个虚假广告而引起广泛争论的新闻。

小华的奶奶之前就是服用了其中的一种降压保健药品,结果血压不降反升,看到新闻后小华家人气愤不已。

“谈一谈”

当真相摆在眼前,我请同学们谈一谈自己对虚假广告的认识。

这是当前的一个热点新闻,名人代言虚假广告引诱消费者上当。通过讨论,我们要让学生知道(虚假广告害人不浅,代言人也要承担连带责任。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害,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活动三:“华山论剑”

晚上小华一家在饭店吃饭,结账时发现账单上多收了数十元。服务员解释说是误写菜单,用了昂贵的材料烹制,所以价钱贵,并要求照单付款。请你结合所学知识给小华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方法。

1、拒绝付款,找饭店经理理论。

2、照单付款,不做任何追讨行动。

3、照单付款,然后向有关部门投诉。

在“论一论”这个环节,我会呼吁学生像古代英雄交流武功一样,探讨维护权益的方法和途径。

(讨论后得出维权途径:与饭店经理理论;如果不行则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再不行就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最后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请诉讼。)

(三)课堂小结

至此课堂已临近尾声,我会让同学归纳一下从小华的一天消费经历中学到了什么?

1、要提高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2、能运用消费知识和维权知识,防止侵权行为的发生。

3、在侵权行为发生以后,能用正确的方法和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课堂拓展

最后以拓展延伸结束本课

在这里,老师给学生讲述一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去年上半年,老师在一家商铺预定了一双皮鞋,可是因为没有把定金写在收据上,最后引起纠纷。请同学们给老师支招:在日常消费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学生回答后,老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出几个消费绝招:

1、不贪小便宜,到正规商场、超市购物。

2、查验所购商品数量、质量。

3、索要发票并看清内容。而其中最厉害的招数就是拨打维权电话:

4、12315(消费维权投诉热线)12358(价格投诉热线)12365(产品质量监督热线)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今后遇到消费纠纷时,能像英雄一样勇敢的站出来,做一个消费维权卫士。

四、课堂检测

教学反思

第五篇:老年人权益维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二章的规定,老年人是指60周岁以上的公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规定,一个国家老年人占总人口10%以上的,这个国家就进入老化。据此,我国已进入老龄化国家,老年人问题已成为国家、社会、法律、家庭已经老年人自身十分关心重视的问题。

老年人权益被忽视和被重视的过程。

尊老爱

幼、勤俭持家、邻里和睦、家庭团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为调整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封建等级色彩较浓的婚姻家庭关系,国家立的第一部法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该法明确规定要对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考虑到当时老龄化问题并不突出,故未将老年人的权益保护列入婚姻法。文化大革命的10年,一些地区、一些个人在所谓“破四旧,立四新”的口号下,抡起了践踏老人合法权益的拳头,致使一些老年人的子女以及他依法赋有赡养义务的人没有尽或没有较好的尽赡养老人的义务,还有一些赡养人不明白什么叫赡养义务,什么叫从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精神上慰籍,照顾老人的特殊需要。1978年底,党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小平同志第一次提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在修改宪法时第一次将禁止虐待老人写进了宪法,1980年在第一次修改婚姻法时将保护老人的合法权益写进了婚姻法。自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才真正引起国家、社会、法律的高度重视。老年人权益保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老年人是国家的财富、社会的财富,他们含辛茹苦为国家、社会、子女奋斗了几十年,步入老龄后还在发挥着余热,他们的合法权益虽然得到了保护和重视,绝大多数赡养人对老年人尽到了赡养的义务,但不尽赡养义务,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在有些地方和有些家庭还相当严重,其表现: 赡养人赡养意识缺乏。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赋有赡养义务的人。在通常情况下,赡养人是老年人的子女。婚姻法第二十八条规定,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或子女无力赡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的义务。这从两个层面明确了赡养人:即通常情况下是子女,特殊情况下是孙子女、外孙子女。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一条规定:赡养老人是指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精神上慰籍,照料老年人的特殊需要。但是,有些赡养人没有认识到老年人的自身局限性,不去生活上照料,不在精神上慰籍,甚至不予经济上供养,使这些老年人感到孤独、心灰意冷、缺乏生活的信心。老年人受虐待、遗弃严重。

由于历史的原因,很多老年人年轻时未能读书或读书很少,无固定工作,老来没有养老金;有些老人子女多,住房紧张,以至在子女婚后仍和子女住在一起,在父母子女之间、翁婿之间、婆媳之间为生活琐事发生矛盾后,有些很难缓解,往往导致矛盾激化,此时的老年人本身处于劣势,在见中受虐待是常有的事,个别老人受不了这份“气”选择了离家“出走”,被赡养人遗弃在外。

老年再婚受到强烈干涉。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三十条规定:子女应当尊重父母的婚姻权利,不得干涉父母再婚。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不因父母的婚姻关系变化而终止。可是现在社会上仍有两股不正常的势力,一是外在势力,如某位老人结婚了,遭到的多是非议,有的说这么一把年纪还结婚“干什么”,有的干脆说其没出息还找个老太;二是内在势力,即子女们的阻拦和干涉。致使很多老人裹足不前,甚至是结了婚也痛苦连篇,今年4月21日,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节目专门播送了子女干涉父母婚姻的节目,否定了子女们的错误做法。河南鲁山县土楼王村早年离婚的袁书荣,与同村已丧偶的景锡良再婚,袁的四个子女除横家阻拦外,还经常上门吵骂,认为袁的行为是伤风败俗的行为,并拒绝履行对袁的赡养义务,双方一度对峙,水火不容。袁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将四个子女告上法庭,2001年7月18日,鲁山县法院到当地开庭,并当庭宣判,四个子女供给其母每月65元赡养费。老年人财产经常受到侵犯。

我们的老人都是以一颗慈善的心来对待子女的,对子女的生活、婚姻、住房无不予以操持和关心,甚至是自己不吃要给子女吃,自己不住要让子女住,只要使有些子女产生了错误的想法,认为父母的钱就是自己的钱,父母的房子就是自己的房子,以至于自己不劳作向父母要钱,与父母在一起坐吃山空,有的要求父母把已购的所有房权过户给自己,还说父母死后继承时不交遗产税,致使一些父母尚健在时已两手空空,自己住的房子却是“子女的房子”。更有甚者有的子女还强行叫父母分家产。

老年人权益受侵犯得不到有效制止。

我国已进行三个五年计划的普法,目前正在进行第四个五年计划的普法,国家虽然高度重视普法工作,但发展不平衡,相当一部分人仍未能认识到什么叫老年人权益,应该从哪些方面保障,法律有什么规定,甚至有些组织、有些以及老龄工作的人员也知之甚少,向社会宣

下载关于维护高校教师权益的的思考(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维护高校教师权益的的思考(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女职工权益维护

    乌海市银鹰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维护和保障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充分发挥女职工在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

    浅谈老年人权益维护

    浅论老年~益保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益保障法》第二章的规定,老年人是指60周岁以上的公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规定,一个国家老年人占总人口10%......

    对交通事故受害人权益维护的思考

    对交通事故受害人权益维护的思考 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导致各种车辆的普及和增多,现代社会交通风险无处不在、交通事故频出不穷。这些社会危害有时又与各种自然灾难相结合,给人......

    维护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几点思考1

    维护农村妇女土地合法权益的几点思考我国是一个有9亿多农民的农业大国,因此,可以说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就很难构建和谐社会。在当前的“三农”问题中,土地作为农民最基本的生......

    浅析维护森林公安民警执法权益的几点思考

    浅析维护森林公安民警执法权益的几点思考 森林公安队伍也是一支准军事化队伍,警察职业是和平时期排在第一位的高风险行业。近年来虽然蒙自辖区未发生过森林公安民警执法权益......

    工会维护教师职业权益途径思考建议

    教师作为特殊的社会职业阶层,不仅需要职业权益的法律制度保障,更需要维护职业权益的组织保障。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条件的变化,教师维护职业权益问题日益突出。在现有的法律框架内......

    关于维护和保障公安民警执法权益的思考

    关于维护和保障公安民警执法权益的思考一、基本概念目前,关于民警执法权益,比较普遍的提法是:指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依法执行公务权以及与之相应的生命健康权、名誉权、休息权、劳......

    论高校教师权益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权益的法律保护高等教育是在完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高等教育有三项基本职能即:培养专门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改革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