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中学教师资格证统考《教育知识与能力》仿真模拟题(四)
2014年中学教师资格证统考《教育知识与能力》仿真模拟题
(四)考试资料由沁丰教育整理提供给各考生复习,祝各位考生复习好一次通过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面各题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并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括号内。本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爱弥儿》的著者是()A.康德
B.裴斯泰洛齐
C.卢梭
D.洛克
2.教育的双重文化属性表现在()A.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B.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C.文化体系
D.教育为文化本体
3.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子癸丑学制
4.()是指实际工作者(如教师)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与专家、学者及本单位的成员共同合作,将实 际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
A.叙事研究法
B.实验研究法
C.行动研究法
D.质的研究法
5.校园文化属于()A.显性课程
B.隐性课程
C.国家课程
D.地方课程 6.()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所提出的课题和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A.实践活动法
B.实验法
C.发现法
D.参观法
7.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年。A. 1856 B.1860 C.1862 D.1866 8.教师备课应做好的三方面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A.编写教案
B.设计教法
C.设计板书
D.做好备课计划
9.“教学与发展”的思想是由()提出的。
A.赫尔巴特
B.赞科夫
C.巴班斯基
D.布鲁纳
10.以下不属于安全教育的基本途径的是()A.课堂教学
B.专题活动
C.综合实践活动 D.心理健康教育
11.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之间的矛盾
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D.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 12.班主任工作总结一般分为()A.学年总结和学期总结
B.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
C.班级总结和教学总结
D.学习总结和活动总结
13.信息由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的条件是()A.思维
B.想象
C.注意 D.复述
14.在限定时间内产生大量的观念,体现了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A.灵活性
B.独创性
C.发散性
D.流畅性
15.分析问题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属于问题解决的()阶段。
A.发现问题
B.理解问题
C.提出假设
D.验证假设 16.下列关于气质的描述正确的是()A.气质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B.人的气质是通过后天因素造成的C.气质有好坏之分
D.气质能决定一个人未来成就的大小 17.课堂问题行为的类型可以划分为()A.人格型和行为型
B.内向性问题行为和外向性问题行为
C.行为型和情绪型
D.情绪型和人格型
18.人们在游览过“万里长城”后,在头脑中留下了生动的长城形象。这种记忆是()A.情绪记忆
B.形象记忆
C.动作记忆
D.情景记忆
19.逆反心理出现在()阶段。
A.中学
B.小学
C.幼儿
D.大学
20.詹姆士和朗格提出了()A.丘脑情绪理论
B.情绪的认识一评估说
C.情绪的机体知觉理论 D.情绪的动机一分化理论
21.治疗恐怖症最常用的方法是()A.肯定性训练
B.合理情绪疗法
C.系统脱敏法
D.松弛训练
二、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原因。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讲授法是一种注入式的教学方法。
2.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
3.知识经验越丰富,理解就越深刻,对事物的知觉也就越完整、精确。4.品德的形成是一个由内到外的转化过程。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述影响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2.简述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3.简述良好品德的培养方法。4.简述良好情绪的标准。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l8分,共36分)
1.某校对高一学生进行了一次有关新教材课外读本阅读情况的调查,结果2/3以上的学生完成情况很不理 想。这一数字让语文老师们十分震惊,如果不扩大知识面,单靠课本上的材料,怎么能全面提高学生们的语文水平呢?
针对这个问题,王老师设计了“语文课进阅览室”的具体方案:学生在阅览宣阅读自己喜欢的刊物,并组成 兴趣小组.阅读与研究、交流相结合;搭建“语文课进阅览室交流平台”,以学生为主持人发表同学们的“荐 杂文”“知类文”“谈方法”“说感悟”,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激发学习的成就感。
方案提出以后,老师们都觉得不错,但它要求任课教师花费更多的心血来备课和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这 对于已经非常繁忙的老师们来说,无疑是个重负。学校领导对此给予了大力支持,并选择了高
一、高二年 级的五个班进行每周在阅览室上一节语文课的实验。一段时间下来,王老师惊讶地发现两个“没想到”:第一个“没想到”是课堂秩序会那么好,进了阅览室,大 家各就各位,很快进入阅读环节;第二个“没想到”是见效这么快,半个学期的十多节课下来,学生们的阅 读能力和作文水平普遍有了改观。其中考试中的语文成绩也明显提高。学生们都说喜欢这种上课方式。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谈谈你对王老师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实验的看法。
2.李小辉是某学校的一名初一学生,他发现自已越来越讨厌上学了,因为他考试总是不及格,数学老师还用,鲜艳的粗笔在他的试卷上批道:“卷面潦草,思维混乱,简直不是人写的!”他想争第一,却又认为自己怎么 也无法争到第一。说起从前,他也有过辉煌的学习成绩:小学连续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在市“希望杯”竞赛中获过二等奖,小学毕业被保送到初中。然而,升入初中后的第一次摸底测验,他只排在第21名,从此,李小辉便丧失了自信心,连他最擅长的数学也爱听不听,作业也马马虎虎„„ 请分析李小辉的学习心理并提出解决的对策。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略。
2.D【解析】从广义上说,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但教育又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文化,因为教育既是文化的构成体,又是文化的传递、深化与提升的手段。这就是教育的双重文化属性。3.B【解析】壬寅学制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但没有实行;癸卯学制是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4.C【解析】题干描述的是行动研究法的概念。
5.B【解析】隐性课程亦称潜在课程、自发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一般来说,隐性课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校的物质环境;第二,学校班级中长期形成的制度与非制度文化;第三,学校中的人际关系。6.C【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发现法的概念。
7.C【解析】在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清政府于1862年设于北京的京师同文馆。8.B【解析】教师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也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9.B【解析】略。
10.D【解析】心理健康教育不属于安全教育途径的范畴。
11.C【解析】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就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与受教育者现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它的实质是社会矛盾在德育过程中的反映。12.B【解析】班主任工作总结,是对整个班主任工作过程、状况和结局作出全面的、恰如其分的评估,进行质的评议和量的估计。一般分为两类,即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一般在学期学年末进行。
13.D【解析】如果通过内部言语形式默默地复述,可以使即将消失的微弱信息重新强化,变得清晰、稳定,再经精细复述可转入长时记忆中加以保持。那些未经复述的信息或超容量的信息则随时间的流逝而自然衰退被遗忘。因此。复述是使短时记忆的信息转入长时记忆的关键。
14.D【解析】流畅性反映的是发散思维的速度和数量特征。
15.B【解析】题干描述的是问题解决的理解问题(明确问题)的阶段,理解问题就是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
16.A【解析】气质是依赖于人的生理素质的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没有优劣之分,不能决定人未来成就的大小。
17.B【解析】目前最普遍的一种分类是根据学生行为表现的倾向,将课堂问题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外倾性问题行为;一类是内倾性问题行为。奎伊等人把课堂问题行为分为人格型、行为型和情绪型三种类型。
18.B【解析】形象记忆是以我们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19.A【解析】逆反心理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行为的一种心理状态。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往往发生在父母或教师等成人遇事“爱唠叨”,说话过头,限制了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交友结伴的时候。
20.C【解析】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认为,情绪并非由刺激引起,乃是由生理变化激起的神经冲动传至中枢神经后产生的。丹麦生理学家朗格于1885年也提出了同样的解释,他认为情绪是一种内脏反应。后人把他们的理论称为詹姆士一朗格的机体知觉理论。21.C【解析】系统脱敏法是治疗恐怖症的常用方法。
二、辨析题(答案要点)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1)注入式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从主观出发,把学生看成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向学生灌注知识,无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式则是指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采取各种有效的形式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指导他们自己去学习的方法。(2)如果一位教师能够用启发式的思想去使用讲授法,那么题干的结论就是不成立的。因此,不能单纯地说某一种方法是注入式还是启发式的,这取决于教师是怎么使用这种方法的。2.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广义的教育,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广义的教育可能是无组织的、自发的或零散的,也可能是有组织的、自觉的或系统的。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3.这种说法是正确的。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加工过程。知觉的理解性与人已有的知识经验有密切关系。知识经验越丰富,理解就越深刻,知觉也就越完整、精确。
4.这种锐法是不正确的。品德的形成是一个从外到内的转化过程,是社会规范的接受和内化,大致经历三个阶段。依从即表面上接受规范,按照规范的要求来行动,但对规范的必要性或根据缺乏认识,甚至有抵触情绪。它是规范内化的初级阶段,是品德建立的开端。认同即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规范,并试图与之保持一致。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社会规范及其价值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此时,稳定的品德形成。
三、简答题(答案要点)
1.(1)知识;(2)社会;(3)学生;(4)科学和教育的发展;(5)政治、文化与哲学。2.(1)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3)教学重过程甚于重结论;(4)教学更为关注人而不只是学科。3.(1)有效的说服;(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体约定;(4)价值辨析;
(5)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惩罚。
除上述所介绍的各种方法外,角色扮演、小组道德讨论等方法对于品德的形成和改变都是非常有效的。
4.(1)有良好情绪的学生能正确反映一定的环境的影响,善于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2)有良好情绪的学生能对引起情绪的刺激做出适当强度的反应;(3)有良好情绪的学生应该具备情绪反应的转移能力;(4)良好的情绪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四、材料分析题(答案要点)
1.(1)我国传统的教育体系过分强调知识的灌输,把传授知识作为唯一的教学目标,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了单纯的知识容器,压抑了学生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因此,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角色的转变,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不仅摄取知识,而且进行有目的的思考,激发学生勇于思考、质疑,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王老师的可贵之处在于:他在教学实践中,善于交出学生思维的主动权,让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通过“语文课进阅览室”,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在愉悦的情境申,享受学习知识的快乐。
(3)在“语文课进阅览室”活动中,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师生之间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4)在“语文课进阅览室”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实质性转变,打破了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建立了一个宽松的课堂气氛。教师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出发,为他们创设有利于其获取信息、相互交流、主动思考的环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全面提高。
2.(1)李小辉由于上初中以来在学习上的多次失败,陷入了习得性无助感的境地,而且越陷越深,不能自拔。习得性无助感是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个体产生的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造成李小辉这种状况的原因,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他自身的因素。他将自己的失败进行了错误的内部归因。内部归因是指人把失败归因于能力、性格等自身因素,认为只是自己不能控制行为结果,因而出现个人的无力感。第二,外部原因。首先,学校、家庭在教育过程中过分重视考试、分数、竞赛、名次等外部强化手段去激励学生学习,而严重忽视对学生内在动机的培养和调动,为此,一次偶然的成绩不好就使得李小辉感觉自己各个方面都很差,进而对自己丧失信心。其次,数学老师在教育方式上的严重失误,也使他彻底丧失了自尊和自信,更加重了该生的无助感。
(2)对策:①采用各种措施培养他的内在动机,例如,利用他的爱好如看报纸、爱玩电脑、爱玩篮球、喜欢数学等特点,巧妙实现动机迁移;②采用各种措施,消除他在学习上的无力感,增强他的学业自我效能感。
第二篇: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仿真模拟题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面各题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并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括号内。本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爱弥儿》的著者是()A.康德
B.裴斯泰洛齐
C.卢梭
D.洛克
2.教育的双重文化属性表现在()A.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B.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C.文化体系
D.教育为文化本体
3.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子癸丑学制
4.()是指实际工作者(如教师)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与专家、学者及本单位的成员共同合作,将实 际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
A.叙事研究法
B.实验研究法
C.行动研究法
D.质的研究法
5.校园文化属于()A.显性课程
B.隐性课程
C.国家课程
D.地方课程
6.()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所提出的课题和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A.实践活动法
B.实验法
C.发现法
D.参观法
7.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年。
A. 1856 B.1860 C.1862 D.1866 8.教师备课应做好的三方面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A.编写教案
B.设计教法
C.设计板书
D.做好备课计划 9.“教学与发展”的思想是由()提出的。
A.赫尔巴特
B.赞科夫
C.巴班斯基
D.布鲁纳
10.以下不属于安全教育的基本途径的是()A.课堂教学
B.专题活动
C.综合实践活动 D.心理健康教育
11.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之间的矛盾
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D.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 12.班主任工作总结一般分为()A.学年总结和学期总结
B.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
C.班级总结和教学总结
D.学习总结和活动总结
13.信息由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的条件是()A.思维
B.想象
C.注意 D.复述
14.在限定时间内产生大量的观念,体现了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A.灵活性
B.独创性
C.发散性
D.流畅性
15.分析问题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属于问题解决的()阶段。
A.发现问题
B.理解问题
C.提出假设
D.验证假设
16.下列关于气质的描述正确的是()A.气质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B.人的气质是通过后天因素造成的C.气质有好坏之分
D.气质能决定一个人未来成就的大小 17.课堂问题行为的类型可以划分为()A.人格型和行为型
B.内向性问题行为和外向性问题行为
C.行为型和情绪型 D.情绪型和人格型
18.人们在游览过“万里长城”后,在头脑中留下了生动的长城形象。这种记忆是()A.情绪记忆
B.形象记忆
C.动作记忆
D.情景记忆
19.逆反心理出现在()阶段。
A.中学
B.小学
C.幼儿
D.大学
20.詹姆士和朗格提出了()A.丘脑情绪理论
B.情绪的认识一评估说
C.情绪的机体知觉理论 D.情绪的动机一分化理论
21.治疗恐怖症最常用的方法是()A.肯定性训练
B.合理情绪疗法
C.系统脱敏法
D.松弛训练
二、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原因。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讲授法是一种注入式的教学方法。
2.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
3.知识经验越丰富,理解就越深刻,对事物的知觉也就越完整、精确。4.品德的形成是一个由内到外的转化过程。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述影响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2.简述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3.简述良好品德的培养方法。4.简述良好情绪的标准。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l8分,共36分)1.某校对高一学生进行了一次有关新教材课外读本阅读情况的调查,结果2/3以上的学生完成情况很不理 想。这一数字让语文老师们十分震惊,如果不扩大知识面,单靠课本上的材料,怎么能全面提高学生们的语文水平呢?
针对这个问题,王老师设计了“语文课进阅览室”的具体方案:学生在阅览宣阅读自己喜欢的刊物,并组成 兴趣小组.阅读与研究、交流相结合;搭建“语文课进阅览室交流平台”,以学生为主持人发表同学们的“荐 杂文”“知类文”“谈方法”“说感悟”,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激发学习的成就感。
方案提出以后,老师们都觉得不错,但它要求任课教师花费更多的心血来备课和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这 对于已经非常繁忙的老师们来说,无疑是个重负。学校领导对此给予了大力支持,并选择了高
一、高二年 级的五个班进行每周在阅览室上一节语文课的实验。一段时间下来,王老师惊讶地发现两个“没想到”:第一个“没想到”是课堂秩序会那么好,进了阅览室,大 家各就各位,很快进入阅读环节;第二个“没想到”是见效这么快,半个学期的十多节课下来,学生们的阅 读能力和作文水平普遍有了改观。其中考试中的语文成绩也明显提高。学生们都说喜欢这种上课方式。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谈谈你对王老师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实验的看法。
2.李小辉是某学校的一名初一学生,他发现自已越来越讨厌上学了,因为他考试总是不及格,数学老师还用,鲜艳的粗笔在他的试卷上批道:“卷面潦草,思维混乱,简直不是人写的!”他想争第一,却又认为自己怎么 也无法争到第一。说起从前,他也有过辉煌的学习成绩:小学连续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在市“希望杯”竞赛中获过二等奖,小学毕业被保送到初中。然而,升入初中后的第一次摸底测验,他只排在第21名,从此,李小辉便丧失了自信心,连他最擅长的数学也爱听不听,作业也马马虎虎…… 请分析李小辉的学习心理并提出解决的对策。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略。
2.D【解析】从广义上说,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但教育又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文化,因为教育既是文化的构成体,又是文化的传递、深化与提升的手段。这就是教育的双重文化属性。3.B【解析】壬寅学制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但没有实行;癸卯学制是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4.C【解析】题干描述的是行动研究法的概念。
5.B【解析】隐性课程亦称潜在课程、自发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一般来说,隐性课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校的物质环境;第二,学校班级中长期形成的制度与非制度文化;第三,学校中的人际关系。6.C【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发现法的概念。
7.C【解析】在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清政府于1862年设于北京的京师同文馆。8.B【解析】教师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也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9.B【解析】略。
10.D【解析】心理健康教育不属于安全教育途径的范畴。
11.C【解析】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就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与受教育者现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它的实质是社会矛盾在德育过程中的反映。12.B【解析】班主任工作总结,是对整个班主任工作过程、状况和结局作出全面的、恰如其分的评估,进行质的评议和量的估计。一般分为两类,即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一般在学期学年末进行。
13.D【解析】如果通过内部言语形式默默地复述,可以使即将消失的微弱信息重新强化,变得清晰、稳定,再经精细复述可转入长时记忆中加以保持。那些未经复述的信息或超容量的信息则随时间的流逝而自然衰退被遗忘。因此。复述是使短时记忆的信息转入长时记忆的关键。14.D【解析】流畅性反映的是发散思维的速度和数量特征。
15.B【解析】题干描述的是问题解决的理解问题(明确问题)的阶段,理解问题就是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
16.A【解析】气质是依赖于人的生理素质的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没有优劣之分,不能决定人未来成就的大小。
17.B【解析】目前最普遍的一种分类是根据学生行为表现的倾向,将课堂问题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外倾性问题行为;一类是内倾性问题行为。奎伊等人把课堂问题行为分为人格型、行为型和情绪型三种类型。
18.B【解析】形象记忆是以我们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19.A【解析】逆反心理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行为的一种心理状态。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往往发生在父母或教师等成人遇事“爱唠叨”,说话过头,限制了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交友结伴的时候。
20.C【解析】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认为,情绪并非由刺激引起,乃是由生理变化激起的神经冲动传至中枢神经后产生的。丹麦生理学家朗格于1885年也提出了同样的解释,他认为情绪是一种内脏反应。后人把他们的理论称为詹姆士一朗格的机体知觉理论。21.C【解析】系统脱敏法是治疗恐怖症的常用方法。
二、辨析题(答案要点)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1)注入式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从主观出发,把学生看成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向学生灌注知识,无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式则是指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采取各种有效的形式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指导他们自己去学习的方法。(2)如果一位教师能够用启发式的思想去使用讲授法,那么题干的结论就是不成立的。因此,不能单纯地说某一种方法是注入式还是启发式的,这取决于教师是怎么使用这种方法的。2.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广义的教育,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广义的教育可能是无组织的、自发的或零散的,也可能是有组织的、自觉的或系统的。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3.这种说法是正确的。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加工过程。知觉的理解性与人已有的知识经验有密切关系。知识经验越丰富,理解就越深刻,知觉也就越完整、精确。
4.这种锐法是不正确的。品德的形成是一个从外到内的转化过程,是社会规范的接受和内化,大致经历三个阶段。依从即表面上接受规范,按照规范的要求来行动,但对规范的必要性或根据缺乏认识,甚至有抵触情绪。它是规范内化的初级阶段,是品德建立的开端。认同即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规范,并试图与之保持一致。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社会规范及其价值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此时,稳定的品德形成。
三、简答题(答案要点)1.(1)知识;(2)社会;(3)学生;(4)科学和教育的发展;(5)政治、文化与哲学。2.(1)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3)教学重过程甚于重结论;(4)教学更为关注人而不只是学科。3.(1)有效的说服;(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体约定;(4)价值辨析;
(5)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惩罚。
除上述所介绍的各种方法外,角色扮演、小组道德讨论等方法对于品德的形成和改变都是非常有效的。
4.(1)有良好情绪的学生能正确反映一定的环境的影响,善于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2)有良好情绪的学生能对引起情绪的刺激做出适当强度的反应;(3)有良好情绪的学生应该具备情绪反应的转移能力;(4)良好的情绪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四、材料分析题(答案要点)1.(1)我国传统的教育体系过分强调知识的灌输,把传授知识作为唯一的教学目标,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了单纯的知识容器,压抑了学生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因此,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角色的转变,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不仅摄取知识,而且进行有目的的思考,激发学生勇于思考、质疑,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王老师的可贵之处在于:他在教学实践中,善于交出学生思维的主动权,让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通过“语文课进阅览室”,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在愉悦的情境申,享受学习知识的快乐。
(3)在“语文课进阅览室”活动中,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师生之间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4)在“语文课进阅览室”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实质性转变,打破了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建立了一个宽松的课堂气氛。教师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出发,为他们创设有利于其获取信息、相互交流、主动思考的环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全面提高。
2.(1)李小辉由于上初中以来在学习上的多次失败,陷入了习得性无助感的境地,而且越陷越深,不能自拔。习得性无助感是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个体产生的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造成李小辉这种状况的原因,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他自身的因素。他将自己的失败进行了错误的内部归因。内部归因是指人把失败归因于能力、性格等自身因素,认为只是自己不能控制行为结果,因而出现个人的无力感。第二,外部原因。首先,学校、家庭在教育过程中过分重视考试、分数、竞赛、名次等外部强化手段去激励学生学习,而严重忽视对学生内在动机的培养和调动,为此,一次偶然的成绩不好就使得李小辉感觉自己各个方面都很差,进而对自己丧失信心。其次,数学老师在教育方式上的严重失误,也使他彻底丧失了自尊和自信,更加重了该生的无助感。
(2)对策:①采用各种措施培养他的内在动机,例如,利用他的爱好如看报纸、爱玩电脑、爱玩篮球、喜欢数学等特点,巧妙实现动机迁移;②采用各种措施,消除他在学习上的无力感,增强他的学业自我效能感。
第三篇:2014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仿真模拟题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面各题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并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括号内。本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爱弥儿》的著者是()
A.康德
B.裴斯泰洛齐
C.卢梭
D.洛克
2.教育的双重文化属性表现在()
A.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B.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C.文化体系
D.教育为文化本体
3.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C.壬戌学制
D.壬子癸丑学制
4.()是指实际工作者(如教师)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与专家、学者及本单位的成员共同合作,将实 际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
A.叙事研究法
B.实验研究法
C.行动研究法
D.质的研究法
5.校园文化属于()
A.显性课程
B.隐性课程
C.国家课程
D.地方课程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6.()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所提出的课题和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A.实践活动法
B.实验法
C.发现法
D.参观法
7.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年。
A.1856
B.1860
C.186D.1866
8.教师备课应做好的三方面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
A.编写教案
B.设计教法
C.设计板书
D.做好备课计划
()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9.“教学与发展”的思想是由()提出的。
A.赫尔巴特
B.赞科夫
C.巴班斯基
D.布鲁纳
10.以下不属于安全教育的基本途径的是()
A.课堂教学
B.专题活动
C.综合实践活动
D.心理健康教育
11.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之间的矛盾
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D.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12.班主任工作总结一般分为()
A.学年总结和学期总结
B.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
C.班级总结和教学总结
D.学习总结和活动总结
13.信息由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的条件是()
A.思维
B.想象
C.注意
D.复述
14.在限定时间内产生大量的观念,体现了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A.灵活性
B.独创性
C.发散性
D.流畅性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15.分析问题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属于问题解决的()阶段。
A.发现问题
B.理解问题
C.提出假设
D.验证假设
16.下列关于气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气质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B.人的气质是通过后天因素造成的 C.气质有好坏之分
D.气质能决定一个人未来成就的大小
17.课堂问题行为的类型可以划分为()
A.人格型和行为型
B.内向性问题行为和外向性问题行为
C.行为型和情绪型
D.情绪型和人格型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18.人们在游览过“万里长城”后,在头脑中留下了生动的长城形象。这种记忆是()
A.情绪记忆
B.形象记忆
C.动作记忆
D.情景记忆
19.逆反心理出现在()阶段。
A.中学
B.小学
C.幼儿
D.大学
20.詹姆士和朗格提出了()
A.丘脑情绪理论
B.情绪的认识一评估说
C.情绪的机体知觉理论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D.情绪的动机一分化理论
21.治疗恐怖症最常用的方法是()
A.肯定性训练
B.合理情绪疗法
C.系统脱敏法
D.松弛训练
二、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原因。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讲授法是一种注入式的教学方法。
2.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
3.知识经验越丰富,理解就越深刻,对事物的知觉也就越完整、精确。
4.品德的形成是一个由内到外的转化过程。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影响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
2.简述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3.简述良好品德的培养方法。
4.简述良好情绪的标准。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l8分,共36分)
1.某校对高一学生进行了一次有关新教材课外读本阅读情况的调查,结果2/3以上的学生完成情况很不理 想。这一数字让语文老师们十分震惊,如果不扩大知识面,单靠课本上的材料,怎么能全面提高学生们的语文水平呢?
针对这个问题,王老师设计了“语文课进阅览室”的具体方案:学生在阅览宣阅读自己喜欢的刊物,并组成 兴趣小组.阅读与研究、交流相结合;搭建“语文课进阅览室交流平台”,以学生为主持人发表同学们的“荐 杂文”“知类文”“谈方法”“说感悟”,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激发学习的成就感。
方案提出以后,老师们都觉得不错,但它要求任课教师花费更多的心血来备课和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这 对于已经非常繁忙的老师们来说,无疑是个重负。学校领导对此给予了大力支持,并选择了高
一、高二年 级的五个班进行每周在阅览室上一节语文课的实验。
一段时间下来,王老师惊讶地发现两个“没想到”:第一个“没想到”是课堂秩序会那么好,进了阅览室,大 家各就各位,很快进入阅读环节;第二个“没想到”是见效这么快,半个学期的十多节课下来,学生们的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阅 读能力和作文水平普遍有了改观。其中考试中的语文成绩也明显提高。学生们都说喜欢这种上课方式。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谈谈你对王老师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实验的看法。
2.李小辉是某学校的一名初一学生,他发现自已越来越讨厌上学了,因为他考试总是不及格,数学老师还用,鲜艳的粗笔在他的试卷上批道:“卷面潦草,思维混乱,简直不是人写的!”他想争第一,却又认为自己怎么 也无法争到第一。说起从前,他也有过辉煌的学习成绩:小学连续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在市“希望杯”竞赛中获过二等奖,小学毕业被保送到初中。然而,升入初中后的第一次摸底测验,他只排在第21名,从此,李小辉便丧失了自信心,连他最擅长的数学也爱听不听,作业也马马虎虎……
请分析李小辉的学习心理并提出解决的对策。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略。
2.D【解析】从广义上说,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但教育又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文化,因为教育既是文化的构成体,又是文化的传递、深化与提升的手段。这就是教育的双重文化属性。
3.B【解析】壬寅学制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但没有实行;癸卯学制是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4.C【解析】题干描述的是行动研究法的概念。
5.B【解析】隐性课程亦称潜在课程、自发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一般来说,隐性课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校的物质环境;第二,学校班级中长期形成的制度与非制度文化;第三,学校中的人际关系。
6.C【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发现法的概念。
7.C【解析】在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清政府于1862年设于北京的京师同文馆。
8.B【解析】教师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也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9.B【解析】略。
10.D【解析】心理健康教育不属于安全教育途径的范畴。
11.C【解析】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就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与受教育者现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它的实质是社会矛盾在德育过程中的反映。
12.B【解析】班主任工作总结,是对整个班主任工作过程、状况和结局作出全面的、恰如其分的评估,进行质的评议和量的估计。一般分为两类,即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一般在学期学年末进行。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13.D【解析】如果通过内部言语形式默默地复述,可以使即将消失的微弱信息重新强化,变得清晰、稳定,再经精细复述可转入长时记忆中加以保持。那些未经复述的信息或超容量的信息则随时间的流逝而自然衰退被遗忘。因此。复述是使短时记忆的信息转入长时记忆的关键。
14.D【解析】流畅性反映的是发散思维的速度和数量特征。
15.B【解析】题干描述的是问题解决的理解问题(明确问题)的阶段,理解问题就是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
16.A【解析】气质是依赖于人的生理素质的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没有优劣之分,不能决定人未来成就的大小。
17.B【解析】目前最普遍的一种分类是根据学生行为表现的倾向,将课堂问题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外倾性问题行为;一类是内倾性问题行为。奎伊等人把课堂问题行为分为人格型、行为型和情绪型三种类型。
18.B【解析】形象记忆是以我们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19.A【解析】逆反心理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行为的一种心理状态。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往往发生在父母或教师等成人遇事“爱唠叨”,说话过头,限制了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交友结伴的时候。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20.C【解析】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认为,情绪并非由刺激引起,乃是由生理变化激起的神经冲动传至中枢神经后产生的。丹麦生理学家朗格于1885年也提出了同样的解释,他认为情绪是一种内脏反应。后人把他们的理论称为詹姆士一朗格的机体知觉理论。
21.C【解析】系统脱敏法是治疗恐怖症的常用方法。
二、辨析题(答案要点)
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1)注入式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从主观出发,把学生看成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向学生灌注知识,无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式则是指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采取各种有效的形式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指导他们自己去学习的方法。(2)如果一位教师能够用启发式的思想去使用讲授法,那么题干的结论就是不成立的。因此,不能单纯地说某一种方法是注入式还是启发式的,这取决于教师是怎么使用这种方法的。
2.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广义的教育,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广义的教育可能是无组织的、自发的或零散的,也可能是有组织的、自觉的或系统的。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3.这种说法是正确的。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加工过程。知觉的理解性与人已有的知识经验有密切关系。知识经验越丰富,理解就越深刻,知觉也就越完整、精确。
4.这种锐法是不正确的。品德的形成是一个从外到内的转化过程,是社会规范的接受和内化,大致经历三个阶段。依从即表面上接受规范,按照规范的要求来行动,但对规范的必要性或根据缺乏认识,甚至有抵触情绪。它是规范内化的初级阶段,是品德建立的开端。认同即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规范,并试图与之保持一致。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社会规范及其价值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此时,稳定的品德形成。
三、简答题(答案要点)
1.(1)知识;(2)社会;(3)学生;(4)科学和教育的发展;(5)政治、文化与哲学。
2.(1)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教学重过程甚于重结论;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4)教学更为关注人而不只是学科。
3.(1)有效的说服;
(2)树立良好的榜样;
(3)利用群体约定;
(4)价值辨析;
(5)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惩罚。
除上述所介绍的各种方法外,角色扮演、小组道德讨论等方法对于品德的形成和改变都是非常有效的。
4.(1)有良好情绪的学生能正确反映一定的环境的影响,善于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
(2)有良好情绪的学生能对引起情绪的刺激做出适当强度的反应;
(3)有良好情绪的学生应该具备情绪反应的转移能力;
(4)良好的情绪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四、材料分析题(答案要点)
1.(1)我国传统的教育体系过分强调知识的灌输,把传授知识作为唯一的教学目标,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了单纯的知识容器,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压抑了学生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因此,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角色的转变,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不仅摄取知识,而且进行有目的的思考,激发学生勇于思考、质疑,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王老师的可贵之处在于:他在教学实践中,善于交出学生思维的主动权,让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通过“语文课进阅览室”,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在愉悦的情境申,享受学习知识的快乐。
(3)在“语文课进阅览室”活动中,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师生之间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4)在“语文课进阅览室”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实质性转变,打破了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建立了一个宽松的课堂气氛。教师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出发,为他们创设有利于其获取信息、相互交流、主动思考的环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全面提高。
2.(1)李小辉由于上初中以来在学习上的多次失败,陷入了习得性无助感的境地,而且越陷越深,不能自拔。习得性无助感是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个体产生的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造成李小辉这种状况的原因,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他自身的因素。他将自己的失败进行了错误的内部归因。内部归因是指人把失败归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因于能力、性格等自身因素,认为只是自己不能控制行为结果,因而出现个人的无力感。第二,外部原因。首先,学校、家庭在教育过程中过分重视考试、分数、竞赛、名次等外部强化手段去激励学生学习,而严重忽视对学生内在动机的培养和调动,为此,一次偶然的成绩不好就使得李小辉感觉自己各个方面都很差,进而对自己丧失信心。其次,数学老师在教育方式上的严重失误,也使他彻底丧失了自尊和自信,更加重了该生的无助感。
(2)对策:①采用各种措施培养他的内在动机,例如,利用他的爱好如看报纸、爱玩电脑、爱玩篮球、喜欢数学等特点,巧妙实现动机迁移;②采用各种措施,消除他在学习上的无力感,增强他的学业自我效能感。
第四篇:《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题
2013年教师资格统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题
(一)一、单项选择题(共30道题,每题2分,共60分)1.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A.教育现象 B.教育事实 C.教育问题 D.教育规律
【解析】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2.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在()中借助“洞穴中的囚徒”阐释了教育的概念。A.《美诺篇》 B.《金言》
C.《政治学》亚里士多德 D.《理想国》
3.现代学制首先产生于()。A.亚洲 B.欧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解析】现代学制首先产生于欧洲,其发展是依照两条路线进行的:一条是自上而下的发展路线。以最早的中世纪大学及后来大学为顶端,向下延伸,产生了大学预科性质的中学,经过长期演变,逐步形成了现代教育的大学和中学系统;另一条是自下而上的发展路线,是由小学(及职业学校),而后中学(及职业学校),并上延至今天的高等职业学校。前者是学术性的现代学校系统,后者是普及性的现代学校系统。这一发展的结果导致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在欧洲产生了所谓的双轨制。
4.为现代儿童发展观奠定心理学理论基础的是()。A.皮亚杰 B.维果斯基 C.布卢姆 D.施太伦
【解析】瑞士心理学家、哲学家皮亚杰清楚地阐述了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儿童活动三者的关系及其各自在儿童发展中的意义。他的研究成果,为现代儿童发展观奠定了心理学的理论基础。1896年生,瑞士人,是近代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
5.主张以个人的本性和个体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就形成了()。A.神学的教育目的论 B.教育无目的论
C.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D.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6.蔡元培倡导的“以美育代宗教说”实质上是美育的()的代表。A.直接功能(树立审美观,培养欣赏美、创造美的功能)B.间接功能(道德教育、促进智力、强身健体功能)C.附带功能 D.超越性功能
【解析】超越性功能,又叫“超美育”功能,超出了直接功能和间接功能,如人生意趣和思想境界的追求。
7.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所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被称为()。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教材 D.教科书
【解析】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8.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教学 B.德育 C.管理 D.科研
【解析】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都必须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学校一切工作的立足点都应该是教学质量的提高。
9.教学工作的基础是教学工作实施的()环节。A.上课
B.布置和批改作业 C.备课 D.课外辅导
【解析】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10.学生集体是否有健康的()是集体成熟的重要标志。A.活动 B.集体舆论 C.干部队伍 D.共同目标
【解析】集体舆论是指在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大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它以议论、褒贬的形式来肯定或否定集体的动向和个人的言行,是影响个人和集体发展能一种巨大教育力量,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正确健康的舆论是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
11.以下咨询方法中,属于侧重训练行为的方法是()。A.深入共感 B.鼓励表达 C.改变认知 D.行为契约
【解析】A、B两项属于侧重情感的方法,C项侧重改变认知,D项侧重训练行为。
12.对于知识水平、情意状态、运动技能等的数量化测定,是指()。A.测量 B.测验 C.考试 D.评价
【解析】教学评价与测量、测验的关系。
教学评价不等同于测量和测验。测量主要是一种收集资料数据的过程,是根据某种标准和一定的操作程序,将学生的学习行为与结果确定为一种量值,以表示学生对所测问题了解的多少。而测验是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系统程序,即通过观察少数具有代表性的行为或现象来量化描述人的心理特征,为了减少误差,测验在编制、施测、评分以及解释等方面都必须遵循一套系统的程序。
测量和测验是对学习结果的客观描述,而教学评价则是对客观结果的主观判断与解释,但这种主观判断和解释必须以客观描述为基础,否则是主观臆想。测量与测验所得到的结果,只有通过教学评价,才能判断这种客观描述的实际意义,否则所得数据或结果毫无实际价值。
13.良好测验标准中显示测验能测到预先想测的知识和能力程度的指标是()。A.效度 B.难度 C.区分度 D.信度
14.在心理咨询和治疗过程中提出“当事人中心”观点的是()。A.罗杰斯 B.沃恩 C.布洛克尔 D.马斯洛
【解析】以人为中心疗法是罗杰斯创建的一种人本主义的心理治疗方法。
15.班主任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A.班主任工作的思想 B.班主任工作的目的 C.班主任工作的内容 D.班主任工作的方法
【解析】班主任将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班主任工作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是班主任工作效果的表现。即班主任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班主任工作的目的。
16.以下不属于范例教学基本特征的是()。A.基本性 B.基础性 C.有效性 D.范例性
【解析】原西德著名教学论专家瓦·根舍因首倡范例教学理论,其基本特征有三个:基本性、基础性和范例性。
17.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合编在一个班级,采用直接教学和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的方式,在同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被称为()。A.班级授课制 B.分层教学 C.小班教学 D.复式教学
【解析】复式教学是指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成一班,由一位教师用不同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18.提出“最近发展区”概念的是()。A.乌申斯基 B.皮亚杰 C.维果斯基 D.鲁利亚
【解析】维果斯基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概念,是指学生现有的水平与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即是最近发展区。
19.班杜拉认为反应结果的功能不包括()。A.信息功能 B.反馈功能 C.动机功能 D.强化功能
【解析】班杜拉认为,当反应发生时,它会导致某种结果,无论这种结果是积极、消极还是中性的,都会对一个人的行为产生某种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三重性的,即反应结果具有信息功能、动机功能和强化功能。
20.布鲁纳认为,学习知识的最佳方式是()。A.接受学习B.意义学习C.发现学习D.观察学习
【解析】布鲁纳认为,学习知识的最佳方式是发现学习。所谓发现学习,是指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自己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和规律。
21.元认知研究的代表人物是()。A.加涅 B.弗拉维尔 C.维果斯基 D.列昂捷夫
【解析】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认为,元认知就是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我们把元认知理解为个体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认知,包括对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观念、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
22.1966年提出动作技能的七层次结构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安德森 B.韦特海默 C.乌申斯基 D.辛普森
【解析】辛普森于l966年提出动作技能的七层次结构理论,具体包括:知觉、定势、指导下的反应、机制、复杂的外显反应、适应、创作。
23.迁移的图式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里德 B.贾德 C.苛勒 D.罗斯
【解析】迁移的图式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里德,他认为,图式是知识表征的一种单元,可以用来表征某种特定的一般程序、物体、概念或社会情景。
24.斯腾伯格提出的智力理论是()。A.群因素论 B.多重智力论 C.三维结构理论 D.智力三元论
【解析】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斯腾伯格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提出了关于智力的三元理论,认为智力乃是个体对内外情景中的信息刺激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由以下三部分组成:(1)成分性智力,指个体对初级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2)经验性智力,指个体运用既有经验处理新问题时,综合不同观念而形成的顿悟或创造力。(3)情景性智力,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学得的知识经验处理其日常事务、适应环境的能力。
25.提出“离差智商”概念的心理学家是()。A.比奈 B.推孟 C.韦克斯勒 D.高尔顿
【解析】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提出了离差智商的概念,把一个人与同年龄组正常人的智力平均数之比确定为智商:IQ一100+15(X一M)/s。式中,X为个人原始分数,M为同年龄团体平均分数,S为该年龄组分数的标准差。
26.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非指示性原则的心理学家是()。A.潘菽 B.维果斯基 C.罗杰斯 D.马斯洛
【解析】非指示性原则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的。所谓非指示性,意味着以非指示性的形式实现对受教育者的“指示”,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非指示性原则比早期的指示性辅导更具科学性。
27.提高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技术不包括()。A.自我反思技术 B.角色改变技术 C.教学反馈技术 D.现场指导技术
【解析】所谓教师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叻,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经研究发现,角色改变技术、教学反馈技术、现场指导技术三种技术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
28.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编写者是()。A.陶行知 B.潘菽 C.房东岳 D.廖世承
【解析】廖世承教授,1924 年编撰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为中国这门学科最早的教科书。
29.从事新学习时,学习者身心的发展水平对学习的适合性,被称为()。A.关键期 B.学习准备 C.最近发展区 D.印刻现象
【解析】学习者身心发展水平对学习的适合性被称为学习准备。
30.下列哪项学习属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A.学生兴趣盎然地听科普讲座 B.学生谐音法记忆单词 C.科学家探索新材料 D.玩走迷宫游戏
【解析】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学习的内容和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关系来看,可以把人类学习分成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来看,可以把学生的学习分为接受性学习和发现性学习。在教学过中,学生通过“发现”学习所掌握的知识是十分有限的。“发现学习难以成为一种有效的、首要的手段。”绝大多数的知识仍然需要学生通过“接受式学习”来掌握。学生兴趣盎然地听科普讲座属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二、辨析题(共10道题,每题2分,共20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当代教育的发展中,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正确。理由:现代社会随着一次性教育向终身教育的转变,以获得文凭为受教育目的的程度逐渐降低,通过教育补充知识、丰富人生的目的越来越强,社会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2.少年期是多事之秋,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因此,对这一阶段的少年一定要严加看管。
错误。理由:十三四岁到十六七岁是个体发展的少年期。少年常常因为缺乏认识和准备,被突如其来的身心变化搞得惊惶失措。有些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对这一阶段的少年如果管教过严,会使他们出现逆反心理。要尊重、支持和引导少年独立的要求,丰富少年的内心世界,使其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理想。
3.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
正确。理由: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政治经济制度,特别是政治制度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
4.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知识授受的关系。
错误。理由:在教育过程中,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5.课程目标的确定取决于知识或学科的内容。
错误。理由:确定课程目标,首先应该处理好课程与教育目标之间的关系,其次,要对学生的特点、社会需求、学科发展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确定行之有效盼课程目标。
6.学习《教育心理学》的目的就是为取得教师资格证。
错误。理由: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在实际运用中,能够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教师资格证只是从事教学的资格证明,不能狭隘地把它作为学习教育心理学的目的。
7.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出版了《教育心理学》。
错误。理由: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8.人的心理发展具有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特点。
正确。理由: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它具有四个基本特征:其一,连续性与阶段性;其二,定向性和顺序性;其三,不平衡性;其四,差异性。
9.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对社会、对自然的意识。
错误。理由: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10.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S—R之间建立直接联系的过程。
正确。理由:联结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犀,在刺激S和反应R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强化在刺激一反应联结的建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刺激一反应联结之中,个体学到的是习惯,而习惯是反复练习与强化的结果。习惯一旦形成,只要原来的或类似的刺激情境出现,习得的习惯性反应就会自动出现。
三、简答题(共6道题,每题5分,共30分)1.简述如何有效地进行学生的操作技能培训。
(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2.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1)问题的特征。(2)已有的知识经验。(3)定势与功能固着。
3.简述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1)共同之处:①态度与品德的实质是相同的。品德也是一种习得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而态度也是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②态度与品德的结构是一致的,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等三个方面构成。
(2)区别之处:①二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态度涉及的范围较大。②二者价值内化的程度不同。只有价值观念经过组织且已成为个人性格的一部分时的稳定态度才能被称为品德。
4.何谓教学,中学教学有哪几项一般任务?
教学是在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中学教学的一般任务有:(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5.何谓德育目标,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有:(1)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2)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3)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4)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6.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实施的方法和策略有哪些?
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指的是根据学生已有的道德发展水平,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和思考高于其一个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造成学生认知失衡,引导学生在不断探求新的认知平衡中,提高自己的道德判断水平。它最早是由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的,而后由美国学者科尔伯格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深化。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实施的方法和策略包括:(1)了解学生当前的道德判断发展水平。(2)运用道德两难问题引起学生的意见分歧和认知失衡。(3)向学生揭示比他们高一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4)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自动接受比自己原有的道德推理方式更为合理的推理方式。(5)鼓励学生把自己的道德判断付诸行动。
四、材料分析题(共2道题,每题20分,共40分)
1.小王是班上出了名的“调皮鬼”,上课不专心,课后追逐打闹,乱花钱,无节制,甚至连乘车回家的钱都向老师借。老师找他谈话后,他答应改正,但并无实际行动。
假如你是小王的老师,你将如何运用德育的有关知识来解决这一一现实问题。(1)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净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和培养道德行为习惯。所以,在解决小王品德问题的过程中既要提高小王的道德认识,又要重视道德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培养。
(2)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教师应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来提升小王的思想品德修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积极的活动和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并表现出来,从而进一步接受其检验的。形成一定品德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和参与社会新生活的创造,因此教育者应把组织学生进行社会活动和开展社会交往看成德育过程的基础。(3)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是一个思想内部的转化问题。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又是个体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要实现矛盾向教育者期望的方向转化,教育者既要给受教育者创造良好的外因,又要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矛盾,促使其积极接受外界的教育影响,有效地形成新的道德品质。德育过程也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教育者要注意提高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能力。
(4)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注意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变化,坚持长期抓;又要注意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的反复性,注意反复抓。
2.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从三个班中将成绩排名后六位的学生抽出来,组成一个l8名学生的班级,心理学家对这18名学生进行了智力测验,发现每一名学生智商都在正常范围。于是要求这l8名学生的任课老师对他们做到以下几点:
一、分析他们在学业上失败的原因;
二、上课提问时,难度适当;
三、对回答问题正确的同学给予鼓励,回答错误的同学给予肯定并耐心纠正错误;
四、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后来,这18名同学在半年以后学习大有进步,已经不再是差生了。请结合以上材料试用动机理论对案例进行分析。
(1)正确指导结果归因;(2)充分利用反馈信息;(3)创设适合学生难度的问题情境;(4)运用正强化的方式鼓励学生不断进步。
第五篇: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章节习题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章节习题 第一章习题: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及代表作是()。
A.布鲁纳《教育过程》 B.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C.赞克夫《教学与发展》 D.凯洛夫《教育学》
2.标志着规范教育学建立的是()。
A.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B.卢梭《爱弥儿》 C.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D.凯洛夫《教育学》
3.教育史上“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是()。A.赫尔巴特 B.杜威 C.夸美纽斯 D.洛克 4.我国的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是()。
A.商务印书馆编的《教育学》 B.凯洛夫的《教育学》 C.杨贤江《新教育大纲》 D.钱亦石的《现代教育原理》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解析: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杜威和克伯屈,其代表著作分别是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
2.【答案】C。解析: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3.【答案】B。解析:杜威是现代教育的代言人,他的《民本主义与教育》是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作品。
4.【答案】C。解析:我国教育家杨贤江以李浩吾的化名写的《新教育大纲)(1930年)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第二章习题:中学课程
一、单项选择题
1.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
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课程目标 D.教科书 2.中学阶段的课程应符合()。
A.强制性、普及性和统一性 B.科学性、选择性和统一性 C.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D.科学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3.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A.内容改革 B.方法改革 C.课程改革 D.思想改革
4.打破学科界限,在某些学科之间加强联系,用这种方式编成的课程为()。A.综合课程 B.广域课程 C.相关课程 D.核心课程 5.研究性学习的根本出发点就是改变传统的()。
A.课程结构 B.教学内容 C.学习方式 D.教学组织形式 6.()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力量。
A.教师 B.学生 C.校长 D.社区人员
7.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
A.充分地传授知识 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
8.“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A.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B.将学生分按优、中、差分班教学 C.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 D.大力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生
二、辨析题
1.教材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2.新课程强调课程内容要密切关注学生兴趣和生活经验,并不意味着可以忽略间接经验的学习。
三、简答题
1.联系实际,谈谈目前我国中学课程改革的特点。2.简述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3.当前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四、材料分析题请阅读以下材料:
1.对学生来说,由于知识基础的差异和个性品质的不同,对课程也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比如,新课程提倡的研究性学习,就有很多学生不知所措。一个班少则有四五十人,多则六七十人,要进行有效的合作的探究,难度很大。据上课教师分析,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是那些主动性强的学生受益,三分之二的学生是跟着走或跟不上。在众多的课堂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只是那些性格外向的学生,性格内向的学生只能做旁观者。这种情况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两极分化。
问题:对于新课程改革者遇到这个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采取怎样的方法,才能使所有学生在教改中受益? 2.从2001年秋季开始。江西省的小学生们告别沿袭了一贯的百分制,实行新型的成绩考核评价机制一“等级+特长+评语”。
目前,山东潍坊市小学已经取消各种形式的统考,废除了“百分制”,代之以“评语+特长+等级”的新的评价标准,严禁以升学率作为考核、评价学校、教师等的唯一标准。问题:你对江西和山东潍坊市所开展的教育评价改革持什么态度?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A。解析:课程计划是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2.【答案】c。解析:根据《纲要》规定,初中课程与小学课程整体设置,因而它应该符合国家对义务教育课程的要求,即符合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3.【答案】C。解析: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4.【答案】A。解析:综合课程是一种多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和内在联系.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相关学科的整合。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并把握和解决问题的全面的视野与方法。
5.【答案】C。解析:研究性学习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6.【答案】A。解析: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力量,在校本课程中开发的整个过程中,教师不仅是亲历者还是监督者。
7.【答案】B。解析: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8.【答案】C。解析:“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
二、辨析题
1.【答案要点】错误。在新课程条件下,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与纸质印刷时代的要求相适应,教材(主要是教科书)一直是我国的主要课程资源,以至于人们常常误认为教材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实际上,课程资源非常广泛,既包括校内的课程资源,也包括校外的课程资源;既包括素材性课程资源,也包括条件性课程资源。
2.【答案要点】正确。新课程下,教学要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教师要为促进学生理解而教,学生的学习并不能忽略间接经验的学习。
三、简答题 1.【答案要点】
在课程结构方面九年一贯、整体设置义务教育课程。
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包括四个领域: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农村中学课程强调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情况下,农村中学可根据农业发展的情况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
在课程标准方面,也提出一些适应我国当前国情的新要求。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课程与评价课程的基础。它要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但由于我国当前发展还不均衡,各地区存在较大的文化、地域与发展差异,所以在课程标准方面还要考虑这种差异,允许开设地方课程。普通高中课程还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并开设选修课程,以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选择与发展机会,为学生的发展创设更多的平台。
2.【答案要点】
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3.【答案要点】
(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2)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4)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5)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的重心转移。
四、材料分析题
1.【答案要点】对于新课程改革遇到这个问题,应该重视智力开发与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中,重视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还应重视个别差异。加强个别指导,每个学生已有的经验及其天资、禀赋、兴趣、性格等心理品质差别很大,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答案要点】江西和山东潍坊市所开展的教育评价改革是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需求,废除百分制,使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用“等级+特长+评语”,因材而评价,面向全体学生,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才是教育的目的所在。
第三章习题:中学教学
一、单项选择题
1.把两个及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A.分层教学 B.合作学习C.班教学 D.复式教学 2.班级授课制的特征可以用以下几个字概括()。
A.班、课、室 B.师、生、课 C.师、生、时 D.班、课、时 3.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引起学习动机 B.巩固知识 C.领会知识 D.运用知识
4.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通过学习什么实现的?()A.直接经验 B.间接经验 C.生产经验 D.生活经验:
5.戒国古代的《学记》中说“学不躐等”,这体现了下列哪个教学原则?()A.巩固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启发性原则 6.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
A.中心环节 B.起始环节 C.终止环节 D.一般环节
7.《学记》中提出的“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的主张对应的教学原则应是()。
A.因材施教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启发性原则 8.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
A.讲授法 B.讨论法 C.谈话法 D.指导法 9.取得教学成功的内因是()。
A.教师的主导作用 B.学校的管理作用 C.教材的媒体作用 D.学生的主体作用
10.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A.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发展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C.培养品德和审美情趣 D.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11.设计教学法的提出者是()。A.卡土威 B.华虚朋 C.克伯屈 D.狄尔泰
12.如果高水平学生在测验项目上能得高分,而低水平学生只能得低分,那么说明下列哪种质量指标高()。
A.效度 B.信度 C.难度 D.区分度
13.为了解决名词、术语脱离事物,抽象概念脱离具体形象,理解脱离感知等矛盾,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注意贯彻()。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启发性原则 14.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
A.熟悉教材 B.分析教材 C.概括教材 D.理解教材
15.()是衡量一个测验正确性的重要指标,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16.通常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结束后、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进行的测定称为()。
A.配置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二、辨析题
1.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2.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三、简答题
1.简述教学的一般任务。
2.简述教学过程的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的规律。3.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缺点。
四、材料分析题请阅读以下材料:
1.一位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时,在用教具——天平来称粉笔时,忘了拆下天平物盘下的胶垫。出现了第一次称一支粉笔为l00克,第二次称一支粉笔为10克。而该老师把两次测量10倍之差向学生解释是天平这种测量工具的误差。请你评价一下这位老师处理错误的方法。问题:假如你是这位老师,你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2.一位物理老师在课堂上问学生:“把一块铁块和一块木块放在水里,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回答:“铁块下去,木块浮在水面上。”“为什么呢?”“因为铁重。”“而钢铁制的巨轮也很重,为什么却浮在水面上呢?”这一问,学生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开始积极地思考之后,教师再引出“阿基米德原理”。这一教学实例体现了什么教学原则?你有什么感想?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解析:考查复式教学的定义。
2.【答案】D。解析:班级授课制是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它的特征是班、课、时。
3.【答案】c。解析:领会知识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4.【答案】B。解析: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已知的间接经验,并在教学中间接地去认识世界。
5.【答案】c。解析:“学不躐等”意思是学习要由浅人深、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由简到繁,不能跳跃。这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6.【答案】A。解析:教师的教学工作包括四个基本环节: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其中。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7.【答案】B。解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意思是教师杂乱地施教,学生不按顺序学习,会使学生头脑混乱不知所措。这告诫教师要注重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8.【答案】C。解析: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9.【答案】D。解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学生才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所以,教学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体作用。
10.【答案】A。解析: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为教学的其他任务只有在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11.【答案】C。解析:美国教育家克伯屈在1918年发表的《设计教学法》一书中,详细地论述了设计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和实施步骤,因而成为此教学法的代表人物。
12.【答案】D。解析:区分度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
13.【答案】B。解析: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
14.【答案】D。解析:理解教材上的新知识才是真正领会了知识。15.【答案】B。解析:效度是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
16.【答案】D。解析:总结性评价,也称终结性评价,通常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如一个单元、章节、科目或学期)结束后进行,是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进行测定。
二、辨析题
1.【答案要点】正确。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教学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除教学外,学校还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途径对学生进行教育。
2.【答案要点】正确。这一理论体现在教育上就是因材施教原则。
三、简答题
1.【答案要点】①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②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③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④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2.【答案要点】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③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3.【答案要点】
优点:①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②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③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缺点:①主要表现在强调系统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②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四、材料分析题
1.【答案要点】老师在课堂上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而是如何对待和处理的问题。对待课堂上出现的错误.
应该是善待错误而不是放纵错误.并通过教学机智把错误的事实转变为探究问题的情境.打破课前的预定目标,促使具有鲜活的个性的探究发现在课堂中创造生成。如前面例举的那位老师,当发现这个“天平”称一支粉笔会相差10倍的错误问题时.假若以此来创设问题情境,把“怪球”踢给学生,则能迅速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让他们亲身经历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就不仅会发现问题的拆下天平的胶垫,还能通过亲自观察、积极思考、动手操作等感知和体验,从而获得认识天平、使用天平的经验。
2.【答案要点】
(1)这一教学实例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
(2)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
第四章习题:中学生学习心理
一、单项选择题
1.上课的时候,听着听着就走神了,脑子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可能还想着昨天晚上看的一部影片,或者想着一会儿放学回家妈妈要做什么好吃的。这种想入非非的意识状态是指()。
A.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B.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C.白日梦状态 D.睡眠状态
2.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观,触摸苹果光滑的果皮等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是()。
A.感觉 B.知觉 C.感受性 D.感觉阔限 3.看见一株玫瑰花并能认识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A.色觉 B.知觉 C.感觉 D.统觉
4.看同样一个人,由于距离远近不同在视网膜上视像大小相差很大,但我们总认为他并没有什么变化,这是()。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 5.人们对暗的适应,是视觉感受性的()。A.顺应 B.选择 C.提高 D.降低
6.告诉你一个电话号码,你可以按照它去拨号,但打过以后,再问你该号码。你又不记得了。这是()。
A.瞬时记忆表现 B.感觉记忆表现 C.短时记忆表现 D.长时记忆表现
7.人知觉某一客观对象时,总是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认识它,并用词语把它标志出来,这是知觉的()。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8.学生在学习上希望获得好名次,其学习动机是()。A.外部 B.成就 C.交往 D.任务
9.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称为()。
A.需要 B.动机 C.强化 D.诱因 10.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A.线性关系 B.U型关系 C.倒U型关系 D.平行关系
11.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的行为 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12.迁移的概括原理理论认为实现迁移的原因是两种学习之间有共同的概括化的原理.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桑代克 B.苛勒 C.奥苏贝尔 D.贾德 13.以学会写“石”这个字后,有助于写“磊”。这种现象属于()。A.一般迁移 B.具体迁移 C.水平迁移 D.垂直迁移 14.心理学上“水下击靶”实验所支持的迁移理论是()。
A.形式训练说 B.相同要素说 C.经验类化说 D.关系转换说 15.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提出者是()。
A.桑代克 B.贾德 C.奥苏伯尔 D.布鲁纳 16.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人是()。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桑代克 D.班杜拉 17.区分操作条件反应与经典条件反应的正确标准是()。
A.条件反应是否受到直接强化 B.新的S—R联结是否形成 C.强化物是否出现在新的反应前 D.强化物与反应同时出现
18.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采用在主题句下画线的方法帮助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复述策略 19.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针对所学内容画出网络关系图,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元认识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认知策略 20.下列属于资源管理策略的是()。
A.计划策略 B.监视策略 C.社会资源利用策略 D.调节策略 21.下列属于问题解决的是()。
A.漫无目的幻想 B.走路 C.联想 D.发明创造
二、辨析题
1.根据维果斯基的观点,教学必须要考虑学生已经达到的水平,而且任何教学也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已有水平。2.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强化分正强化和负强化,无论正强化还是负强化,其作用都是改变同类反映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三、简答题
1.如何有效激发学习动机? 2.简述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四、材料分析题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作业采用“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请运用记忆的有关规律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解析:走神是~种没有预定的目的、不由自主产生的想象,题干中所描述的状态就是这样一种白El梦的意识状态。
2.【答案】A。解析: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题干中描述的就是人对苹果味道、颜色、光滑度这些属性所产生的反映。
3.【答案】B。解析: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题干中人看见并认识玫瑰花就是人对玫瑰花整体的反映。
4.【答案】D。知觉的恒常性就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知觉的条件发生了变化,而知觉的映象却保持相对稳定不变的知觉特性。题干中的距离远近不同即为知觉条件发生了变化。但感觉他没有什么芝化就是指映象保持稳定不变。
5.【答案】c。解析: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进入暗的地方,开始无法适应,是因为视觉感受性比较低,随着视觉感受性的提高对暗就能适应了。
6.【答案】C。解析:短时记忆是指人脑的信息在一分钟之内的加工与编码的记忆。开始能按照电话}码打电话.后来就忘记了.说明电话号码在人脑中保持的时间短.属于短时记忆。
7.【答案】C。解析:这是知觉的理解性的概念。
8.【答案】B。解析: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
9.【答案】D。解析: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称为诱因。
10.【答案】c。解析: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它们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
11.【答案】D。解析:强化物应当及时出现在被强化行为之后。
12.【答案】D。解析:l908年,贾德批评了共同要素说,提出了经验类化理论.即概括化理论。
13.【答案】B。具体迁移也称为特殊迁移,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14.【答案】c。解析:贾德在“水下击靶”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经验类化说。15.【答案】C。解析:奥苏伯尔提出了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16.【答案】B。解析:经典性条件作用论由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经过实验研究而提出。因此,答案为B。
17.【答案】C。解析:操作性条件反应中,强化物出现在新的反应之后。而在经典性条件反应中.强化物出现在新的反应之前。因此.答案选C。
18.【答案】D。解析:画线是复述策略,是认知策略的一种。
19.【答案】D。解析:画出网络关系图是组织策略,是认知策略的一种。20.【答案】C。解析:ABD三项属于元认知策略。
21.【答案】D。解析:问题解决具有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符合这三个特点的就是问题解决。
二、辨析题
1.【答案要点】正确。关于教学和发展的关系,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必须要考虑儿童已达到的水平.并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
2.【答案要点】正确。强化是一种操作,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映在将来发生的概率.强化分正强化和负强化。
三、简答题
1.【答案要点】学习动机的激发指使潜在的学习动机转化为学习的行动。学习动机的激发在于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转入活动状态。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提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使学生既感到熟悉又不能单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去解决,从而激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心理学家指出,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呈倒U型曲线,即学习动机的强度有一个最佳水平——动机水平适中时的学习效率最高。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来自学习结果的种种反馈信息,对学习效果有明显影响。如果在提供定量的信息反馈的基础上.再加上定性的评价,效果会更明显,这就是奖励与惩罚的作用。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根据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不同的归因方式会影响个体以后的行为及动机,并且归因方式可以训练和改变。因此,可以通过改变主体的归因方式来改变主体今后的行为。
(5)注意内外动机的互相补充,相辅相成(6)注意个别差异
2.【答案要点】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有赖于教学,促进迁移的有效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精选教材,教师应选择那些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教材的基本内容。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从迁移的角度看,合理编排的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这是使有效的教材发挥功效的最直接的环节。(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3.【答案要点】
(1)知识观。建构主义强调的是人类知识的主观性,他们认为,人类知识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一种假设,并不是对客观现实的准确表征,它不是最终的答案,而是会随着人类认识的进步而不断被新的解释和假设所推翻、所取代的。
(2)学习观。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到学生的简单转移或传递,而是主动地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这种建构是任何人所不能代替的。
(3)学生观。学生是自己知识的建构者,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贮存和提取的过程。也不是简单积累,而是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的基础上去形成知识的意义,实现新旧知识的综和概括。
四、材料分析题
【答案要点】这种做法违背记忆规律,也是行之无效的。学生识记的效果和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关,在一定的时间不宜过多,否则,易引起学生过度的疲劳,降低记忆的效果。同时。“漏一补十”“错罚十”的做法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记忆的信心和主动性.对进一步学习制造一些心理障碍。
第五章习题:中学生发展心理
一、单项选择题
1.有预定的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指的是()。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有意后注意 2.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在学生不注意参与学习时突然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的现象,教师采用这种手段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兴趣 D.知觉 3.人们常说的“天灾人祸”是情绪状态中的()。A.心境 B.应激 C.恐惧 D.激情 4.下列中哪一项是基本的情绪分类?()A.快乐、悲哀、愤怒、恐惧 B.快乐、悲哀、愤怒、嫉妒 C.心境、激情、应激 D.快乐、悲哀、愤怒、惭愧
5.正常行使的汽车意外的遇到了故障的时候,司机紧急刹车,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紧张的情绪体验,这就是()。
A.热情 B.心境 C.应激 D.激情
6.在重大国际比赛中,为祖国争光所激起的拼搏精神,会激励运动员们克服重重难关去夺取金牌。这体现的情绪状态是()。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道德感
7.“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哪种特性作了最好的诠释?()A.弛特性 B.稳定性 C.统合性 D.复杂性
8.个人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系统的、独特的反应方式是()。A.气质 B.性格 C.人格 D.智力 9.有的人情绪爆发快,精力旺盛,争强好斗,做事勇敢果断,为人热情直率,朴实真诚,但是这种人的思维活动常常是粗枝大叶、不求甚解,遇事常欠思量、鲁莽冒失,做事也常常感情用事、刚愎自用.但表里如一。这种人的气质属于()。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二、简答题
1.在教学中。面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应当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2.教学中如何调控学生的情绪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A。解析: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2.【答案】A。解析:有意注意:有意注意一是指具有预定的,需要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无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兴趣一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某种事物,力求认识、参与某种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结色彩的心理倾向。知觉一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教师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主要依赖于学生的有意注意。教师可通过制造“刺激物”激发学生兴趣。将学生的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3.【答案】B。解析:“天灾人祸”描述的是一种应激的情绪状态。4.【答案】A。解析:根据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的不同,一般将情绪分为快乐、悲哀、愤怒,恐惧。
5.【答案】C。解析: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下,所引起的急速而感到紧张的情绪状态。
6.B。解析: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题干所描述的是一种积极的激情状态。
7.【答案】A。解析:个性的独特性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和行为是各不相同的,这是由于个体在不同的遗传与教育环境中形成的独特心理特点。
8.【答案】C。解析:人格是个人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系统的独特的反应方式。
9.【答案】B。解析:多血质以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粗枝大叶为特征。
二、简答题
【答案要点】气质无好坏之分,任何一种气质都有它的优缺点。作为一名老师应当了解不同学生的气质特征和气质类型,做到因势利导,提高教育效果,还要促使学生扬长避短,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气质特征。气质类型偏于多血质的这类学生有粗心大意、虎头蛇尾、兴趣多移的弱点,老师应该注意要求他们在学习中认真细致、刻苦努力,在激起他们多种兴趣的同时。要培养中心兴趣;在具体活动中,要求他们增强组织纪律性,培养其朝气蓬勃、满腔热情、善于思维等个性品质。对于他们的缺点错误,批评时要有一定的刺激强度,但又要耐心细致,尤其要做好转化后的巩固工作,防止反复。
气质类型偏于胆汁质的这类学生为人热情、豪放、爽朗、勇敢、进取、主动,但他们性格中也有粗暴、任性、高傲不善控制自己情绪的弱点。对于此类学生应该要求他们要善于控制自己.能沉着地、深思熟虑地回答问题,发表意见,活动中保持镇静而从容不迫。
气质偏于粘液质的这类学生一般班里默默无闻,容易被人忽视。但他们大多个性沉稳,安静勤勉.且不妨碍别人。对于这类学生老师应着重培养他们高度的积极性、灵活性等品质,防止墨守成规、因循守旧、执拗等不良品质。杜绝不必要的冷漠和萎靡不振。
气质偏于抑郁质的这类学生,最易出现伤感、沮丧、忧郁、孤僻等行为现象。对这类学生,老师要着重发展他们的机智、认真细致、有自尊心和自信的优良个性品质,防止怯懦、多疑、孤僻等消极心理的产生。要引导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在评价过程中给予称赞、嘉许、奖励等。批评时“点到为止”。创造条件,安排他们从事有一定困难,需要与他人交往和配合的工作,以鼓励、锻炼他们的勇气。
事物的本源还在事物的本身.内因总比外因重要.因此老师在帮助学生克服气质的消极方面的同时,还应给予学生有关气质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并帮助他们客观地分析和认识自己气质特征中的长处和短处。并教会他们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气质上的消极方面.发展积极方面。
2.【答案要点】
(1)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是教与学的统一。只有找到教师与学生的最佳兴奋点,并将其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对学生进行心理品质教育更不能靠单纯的说教,而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使他们信服。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事实证明,学生是非常愿意参与其中的,他们自己的亲身体验也更具有说服力。心理品质教育也是一种情感教育,教师要在情感上亲近学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更要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
(2)在课堂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这为教师丰富课堂内容、挖掘教材内涵提供了更好的条件。信息技术运用得当,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它使课堂内容更为形象、生动,变抽象为具体,将诗句、图像、影像等内容放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强,效率也随之提高。
(3)课堂上应让学生充分的展示,让生成的东西大于备课中的预设。
第六章习题:中学生心理辅导
一、单项选择题 1.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
A.怪异观念 B.强迫行为 C.强迫洗手 D.强迫恐惧 2.可采用()来治疗失眠。
A.系统脱敏法 B.肌肉松弛法 C.自我暗示法 D.行为疗法 3.小王总是怀疑自己家的门没有上锁,因此常常要反复检查,它的这种行为属于()。
A.焦虑 B.强迫行为 C.强迫观念 D.强迫恐惧
4.通过求诊者的观察和模仿来矫正其适应不良行为与神经症反应的方法是()。A.行为塑造法 B.自我控制法 C.强化法 D.示范法 5.关于考试焦虑症的处理,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考试焦虑症必要时可以心理治疗配合抗焦虑的药物来处理 B.学业压力和考试焦虑会形成恶性循环,令考试焦虑症越来越严重 C.考试焦虑症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学生内部的压力,所以只要处理好学生的心态和观念就可以了 D.系统脱敏法是治疗考试焦虑症的方法之一
6.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常使用的“强化法”属于()。A.行为改变法 B.认知改变法 C.精神分析法 D.运动改变法
二、简答题
1.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2.结合实际.说明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3.怎样帮助学生降低考试焦虑?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
2.【答案】B。解析:失眠可能由压力事件、脑力或体力劳动过度引起,也可能是神经症的伴生物,可采用肌肉松弛法治疗。
3.【答案】B。解析:反复检查是动作,所以这种行为不属于强迫观念,选B。4.【答案】D。解析:略。
5.【答案】C。解析:考试焦虑症的形成是多方面的,单纯处理好学生的心态远远不够。
6.【答案】A。解析:强化法是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强化法用来培养新的适应行为。
二、简答题 1.【答案要点】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6)小组心理辅导。
2.【答案要点】
(1)强化法。强化法用来培养新的适应行为。根据学习原理,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一次发生。如学生不敢和老师求教,当他一旦敢于主动向老师请教老师就给予表扬.并耐心解答问题,这个学生就学会能主动向老师请教的行为方式。
(2)代币奖励法。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等都可用来做代币。当学生做出教师所期待的良好行为以后,就发给相当数量的代币作为强化物。学生用代币可以换取有实际价值的奖励物或活动。
(3)行为塑造法。行为塑造法是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当学生很少出现教师所期待的行为时。就依次强化那些渐趋目标的行为,直到合意的行为的出现。如有人曾用此方法让一个沉默无话的孩子开口说话。(4)示范法。观察教师呈现的范例(榜样)。
(5)惩罚法。用处罚消除不良行为。可用两种形式:①不良行为出现后呈现厌恶刺激;②不良行为后.撤消愉快刺激。
(6)自我控制法。让当事人自己运用学习原理,进行自我分析、自我监督、自我强化、自我惩罚,以改善自身行为。
3.【答案要点】
考试焦虑是考试时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考试焦虑的矫正可通过以下方法:(1)自信训练。让学生正确认识考试的重要性,摆正考试的位置,不要把考试看成是至高无上的东西。
(2)对重度考试焦虑者,还要针对考试焦虑中的生理成分,进行放松训练或系统脱敏训练等,放松训练有意念放松法和肌肉放松法两种。
(3)考试焦虑还可用想系统脱敏法降低。步骤和方法是:第一步,请当事人列出引起考试焦虑反应的具体刺激情景;第二步,将上述刺激情景按从弱到强的顺序,排成“焦虑等级”;第三步,通过放松训练形成松弛反应。使机体处于完全放松状态;第四步,按照焦虑等级,让当事人在大脑想像中循序使松弛反应抑制焦虑反应。
第七章习题:中学德育
一、单项选择题
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A.说服教育法 B.锻炼法 C.陶冶法 D.榜样法 2.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的发挥应注意()。
A.强调德育的外在强制性 B.注意功能实现的间接性 C.注重个体的享用性 D.尊重学习个体的主体性 3.衡量人们思想品德好坏高低的根本标志是()。A.道德认识 B.道德意志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4.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品德的方法是()。A.说服法 B.陶冶法 C.实际锻炼法 D.榜样示范法
5.马卡连柯提出“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反映了德育的()。
A.疏导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导向性原则 D.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必须经过他们主体的选择、吸取与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为他们的品德。B.自我教育能力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条件,只有注意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学生品德内部矛盾才能转化。C.学校的德育工作必须主要放在调节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环境方面。D.德育要注意发挥知、情、意、行的整体功能。
7.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称为()。A.德育内容 B.德育活动 C.德育方法 D.德育过程
8.集体教育和个体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是下列哪位教育家的成功教育经验?()
A.马卡连柯 B.加里宁 C.乌申斯基 D.赞可夫 9.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A.思想品德课和其他各科教学 B.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C.劳动 D.班主任工作
二、简答题
1.德育过程的特点有哪些? 2.试述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三、材料分析题某初中三年级一女生把一男同学向其表达“爱慕之意”的情书交给了班主任.班主任认为,要严肃处理,“杀一做百”,于是在班会上把这封“情书”公之于众,结果导致了该男生的休学。请用所学的德育规律、德育原则分析该案例。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解析:这句话体现的是榜样示范法。
2.【答案】D。解析:德育个体发展功能应注意尊重学习个体的主体性。3.【答案】D。解析:道德行为是人们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和自然所做出的行为反应,是人的内在的道德认识和情感的外部表现。故也是衡量人们品德高低好坏的根本标志。
4.【答案】B。解析:根据陶冶教育法的定义可知。
5.【答案】D。解析:马卡连柯的这句话反映了德育的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6.【答案】C。解析:德育内容的确定要受到教育的内部和外部多种因素的制约。所以,学校德育工作不能只注重外部环境的调节。
7.【答案】C。解析:根据德育方法的定义可知选C。
8.【答案】A。解析:马卡连柯认为“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了。”
9.A。解析: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的基本途径。
二、简答题 1.【答案要点】(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2.【答案要点】
(1)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
知,即道德认识,是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识辨能力。是人们确定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内在依据。
情,即道德情感,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是进行道德判断时引发的一种内心体验。对品德认识和品德行为起着激励和调节作用。
意,即道德意志,是为实现道德行为所作的自觉努力.是人们通过理智权衡,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
行,即道德行为,是人们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和自然所作出的行为反应.是人的内在的道德认识和情感的外部行为表现.是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
(2)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
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和培养道德行为。知、情、意、行四个要素是相互作用的,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具有多种开端,即不一定恪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而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确定从哪开始。
三、材料分析题【答案要点】
(1)这一案例中的班主任违背了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违背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2)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①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又是个体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②要实现矛盾向教育者期望的方向转化,教育者既要给受教育者创造良好的外因,又要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矛盾,促使其积极接受外界的教育影响,有效地形成新的道德品质;③德育过程也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教育者要注重提高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能力。
(3)德育过程要坚持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①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的含义,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②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及时检查、坚持不懈,督促学生切实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