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抓好读写结合、落实语用研究”经验总结
读写结合,提高小学生语用能力
【摘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读写结合训练,有利于提高小学生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和运用的能力。怎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做好读写结合,我在实践中总结了一些方法:
一、循序渐进抓仿写;
二、由易到难练扩写、续写、改写另外,还可以根据阅读课文进行转换、补白、复述、串连、概括等方面的读写训练。这些方法相辅相成,巧妙运用,均能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 读写结合 语用能力 提高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读写结合训练,有利于提高小学生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和运用的能力。怎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做好读写结合,我在实践中总结了一些方法:
1.循序渐进抓仿写
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可以指导学生仿造、改造、创造一句话、一段话或一篇文章。
低年级学生可写一句比较完整的句子及总分句、关联句等,提高遣词造句能力。如学习《称象》一课,让学生用“先┅┅再┅┅然后┅┅最后”等词语仿写一个自己熟悉的做事过程。学生有的写“削苹果”、有的写“洗手帕”等,注意了做事情的先后顺序,层次清楚。
中年级学生可模仿开头、结尾、片段描写,学写构段方式和常用修辞方法等,如学过《翠鸟》后,引导学生按总分的构段方式仿写一段话,学生有的写小动物的可爱姿态,有的写校园花坛的美丽景象,有的写课间活动的热闹场面等,连句成段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高年级学生可模仿写人、写事、写景、写物的文章,学习谋篇布局的方法和观察的顺序。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仿写训练,是完成“模仿→创造”思维训练的有效途径,是写作的基础。
这篇文章是我教学了儿童诗两首《我想》后布置孩子仿写的诗歌:
我 想
我想把耳朵 我想把鼻子
安在大树上。种在土地里。
倾听风吹树叶的声音,闻春天的味道,欣赏大自然的歌唱。品小草的清香。
聆啊,聆—— 嗅啊,嗅——
聆听大地的诉说嗅出春天的芳香。
我想把头发 我想把我自己
接在树枝上。放到清澈的小溪里。
带着一串树叶,和鱼虾,结为好友,随着春风和石草,嬉戏玩闹。飘荡。
飘啊,飘——成为强壮的大螃蟹,飘到春姑娘的心里。更是我最大的愿望。
我会爬啊,爬——
爬到遥远的地方。
不过,爬到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
2.由易到难练扩写、续写、改写
将阅读与扩写、续写、改写等形式有机结合起来,是对学生创造思维的一种培养过程,是在阅读基础上的创造和发挥。从扩写、续写、改写一句话、一段话到一篇文章,需要学生利用已有的阅读知识,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生动、形象、具体地描绘出来,这将使学生认知的范围和视野不断拓展,创造思维的空间进一步扩展,学生写作的欲望进一步激发,创新思维的过程也将更有意义。
2.1 扩写训练。
由于表达的需要,课文中的某些情节有的写的相当简单,教学中可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加以扩展充实,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如:五年级下册的《桥》一课,有这样一部分:
突然,那桥哄得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如果老汉能喊,他能喊什么?请同学们写下来。
通过学生入情入境的想象,老汉高大丰满的人物形象就跃然纸上。这既训练了学生的表达,也深入理解了文本。
2.2 续写训练。
课文中的某些情节因表达需要,会省略、跳跃或戛然而止,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引导学生进行续写训练,有助于对文章的深入理解,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顺意续写。即顺延课文原意续写课文。如《凡卡》一文,只写着“乡下爷爷收”的信会到爷爷手里吗?可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续写《凡卡寄信以后》,更深切地体会凡卡悲惨的命运。
(2)变意续写。即改变课文原意,生发出与课文内容相反的结果。如《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文最后一句:“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文章的结尾让人感觉非常的遗憾,这也是孩子们不愿看到的结局。此时引导孩子想象二十年以后,小村庄的人会怎样做,小村庄会变成啥样,以《二十年后的小村庄》为题续写文章,孩子们的情绪高涨,创新思维活跃,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 改写训练。
改写以原文的思想内容为基础,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改变课文的表现形式,展开丰富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再加工、再创造,是想象作文中较难的一种综合性练习,同时,又是一种更有效的培养创新思维的手段。
(1)改变原文体裁。小学语文中的古诗词,是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结晶,学生在充分理解了诗词的思想和意境之后,可以引导学生改写成写景状物的记叙文。如《咏柳》诗,除了诗中提到的柳树外,还可以添加花、草、燕子、人物等,这就构成了一幅生机盎然、百花盛开、莺歌燕舞的春景图。再如五年级下册的第五课《古诗词三首》一课,引导学生合理想象儿童生活的快乐场景,把这一场景具体描绘下来,使学生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得到提高,对原诗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同学们学习了剧本和相声以后,还可以把一般的文章改写成剧本或相声。
(2)改变原文人称和角色。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尝试变换原文人称和角色进行改写。如学习《再见了,亲人》之后,引导学生以小金花的的身份描写和自愿军叔叔告别的场面,学习课文中采用的抒情与叙事相结合的方法。
另外,还可以根据阅读课文进行转换、补白、复述、串连、概括等方面的读写训练。这些方法相辅相成,巧妙运用,均能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第二篇:读写结合课题研究大事迹
课题研究大事迹
2015.12.11 课题主持人参加开题培训会
2016.3.15 在北戴河新区教育局三楼会议室召开开题报告会 2016.5月集体备课《乡下人家》张苏媛牛健霞老师讲授公开课
2016.6月13—18日牛健霞老师付北京跟岗培训。观看了教师授课,聆听了专家评课以及对语文教学的教学思想。2016.6月课题组成员张苏媛老师付张家口进行培训。2016.7月课题组成员召开研究总结会议 2016.9.2课题组成员集中理论学习
2016.9月课题组成员对中年级教材进行了解读。
2016.9月薛营小学中高年级召开了作文竞赛并对优秀学生进行了表彰。
2016.10师生共同布置读书活动展牌 2016.11.1-12.1集体备课《颐和园》
2016.12.17—2017.4牛健霞老师参加秦皇岛市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
2017.3.6日课题组召开工作会议,布置新学期任务 2017.5.8课题组商议制作班刊
2017.5.21牛健霞老师赴京培训。参加语文读书实践活动 2017.6.2课题组召开结题会议
第三篇:读写结合评价策略研究
《读写结合评价策略研究》个人工作总结
(2014下半年)
海原县三河镇中心小学
刘永霞
时光飞逝,光阴荏苒,课题研究半年过去了。回顾本学期的工作,在课题研究方面,还是做出了不少的的成绩。下面就简单的小结本学期的课题工作。努力做到了周密计划,抓好落实,做好总结积累,为课题的顺利实施以及取得预期成果奠定了基础。现小结如下: 通过读写结合专题研究,我受益非浅,深知语文读写结合的重要性。我认为以读写结合为主线,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大面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是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关键,因此,教师必须注重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以读写结合贯穿教学全过程。
一、抓课前预习,培养自学读书能力。
课前预习是学生学好一篇课文的基础,通过预习学生可以预先从总体上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预习也是学生独立钻研教材,形成自学能力的良好途径。那么,如何才能指导学生预习好课文形成优良的自学能力呢?首先是扫除字词障碍,也就是指导学生通读全文,标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通过查工具书,把它的读音,含义弄清楚。再指导学生把课文的主要内容,即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弄清文章究竟写了些什么。并做好预习笔记,笔记要包括课文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简要情况,难字难词的解释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情况。
二、边读边思,从读书中学写。
教学每组课文时,我根据单元训练重点,首先提出训练目标,然后在讲读课文中渗透知识要点,写作技能,指导边读边思,增强学生读中学写的意识。如,我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就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思考设疑问难。像“我”为什么对事情感到惊奇、诧异?从哪些句子看出伯父受到许多人爱戴?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爱戴是什么原因?抓住这些问题再指导精读重点词、句、段。学生通过理解、品评知道课文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进而体会作者问什么要写的思想感情。在读完课文之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填空题:这篇课文通过写(鲁迅先生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个(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得人),表达了作者(敬爱和怀念伯父鲁迅)的思想感情。我适时创造机会,以《我敬爱的人—×××》为题让学生随文练笔,这样使读中学写落到实处。
三、读写结合,以写促读。
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得升华。我除了以读导写外,还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教给学生必要地写作技巧。指导学生借鉴课文怎样写好开头、结尾,段落之间又怎样过渡和衔接的,加强读写结合,以写促读。因为学生初写作文时,不仅开头慢而少光泽,中间搪塞而无妙笔,结尾往往更惨,不是三言两语表个态,就是喊几句口号收笔,味同嚼蜡。事实证明,只有通过阅读实践,让学生从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识,由实践到认识再回到实践,这样勤于借鉴、善于借鉴别人的好写法,将知识转化成技能。学生在尝到“读书学写”的甜头后,才会自觉主动地在今后的阅读中留意,学习其中所蕴含的写作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提高了语文素质教育教学质量。它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素质具有极为重要作用。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一学期又接近尾声,其实,本学期的时间很短,也难怪不知不觉就要结束了,回顾本学期的工作,在课题研究方面,还是做出了不少的的成绩。下面就简单的小结本学期的课题工作。
一、依据课例进行实践,努力实现课堂评价的有效性
发现学生在课堂中回答了,提问了,有好的表现了,我就及时的评价。我把课堂评价研究的意识渗透在每个环节,并落实行为。确立了这个教学行为的目标和要求,我心里就有底了,研究起来也更有方向性了。那就是提高语文课堂读写结合评价。为了提高语文课堂中读写结合评价,我有计划的开展了多次评价活动,主要从评价的数量、评价的效果、评价是否切中要害等几个方面入手进行研究。我在活动中,就特别留心了学生们互评能力,从中吸取对自己有用的经验和教训。
在课堂中,我首先转变自己的观点。努力开发学生的“评价意识”。我是这么做的:
(1)激发学生评价的兴趣。教师应相信学生的潜力,给予学生评价的机会,对高质量的评价给予表扬。
(2)鼓励学生大胆评价。课堂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对同学的表现进行评价,即使学生的问题很幼稚,也应给予积极的肯定。
(3)让学生参与课堂评价的设计。在预习、学习或复习阶段,均须安排学生参与到课堂评价的设计中来。
二、总结课题研究的成果和今后的改进措施
(一)取得的成绩。
以往,教师是评价者,是绝对的权威,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评价。如今,评价的主体在发生变化,我们鼓励学生本人、同学都参与到评价之中,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1.尊重评价权利,让学生敢评。学生不仅可以评价自己的学习和同学的学习,还可以评价教师的教学,从而让学生打破评价的束缚,敢于挑战偶像和权威。塑造创新型人格,增强学习的创新意识。
2.提供评价机会,让学生爱评。对同一内容的学习,不但要尽可能地让多位同学评价,还要允许一位同学作多次评价,直至他们满意为止。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3.拓展评价时空,让学生乐评。除了学生自评外,还可以通过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全班互评„„以拓展课堂学习评价的时空,促进人人主动参与,提高学习的效率。
4.启发引导评价方法,让学生会评。充分发挥导评的作用,帮助学生矫正学习方向,点拨学习方法,启迪学习思维化解学习矛盾,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让学生掌握学习本领。
总之,学生在老师精心设计的“评价”中争当学习小主人,改变了被动、懒惰、依赖等不良学习习惯,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他们探究课堂问题的兴趣,思维得到锻炼。
(二)今后的改进措施。
1、进一步落实教学研究。在课堂实践中注意评价层次和梯度。
2、进行多渠道的学习,注重平时积累。
3、继续充实完善个人研究资料夹,装载每次研究过程中的个人研究成果以及个人撰写的案例分析、教学反思、教育教学心得体会、教学论文、优秀课例、等,便于随时查看自己的成果,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不断反思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研究素质。
以上是我课题研究小组完成的一小部分工作,以后我会本着“想到一点就做到一点”的课题研究作风,扎扎实实地做好课题研究工作,决不敷衍了事,一切本着课题研究的精神,实实在在地做好每一项工作,使课题研究成为日常课堂教学的一部分。
第四篇:中学语文课程“读写结合”研究
中学语文课程“读写结合”研究
【摘要】:我国目前写作教学的现状是:一面是“写”的作用和意义在综合型语文教材或“文选”式教材中被严重忽略,而另一面却是中学课堂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写作课,或者课堂在从事着大量的“非教学行为”。究其原因,根源在于人们对语文课程的阅读取向与写作取向,以及两者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或在何种程度的关系等等问题认识不清;因而使得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成为了两个“各自为政”的“独立”领域,阅读教学省略了写作甚至“也是学习的手段”,而写作教学也仅仅剩下了“闭门造车”然后“批改作文”这样简单的行为。基于上述认识,本文将研究的主要目的和任务确定为:通过中外语文课程“读写结合”的研究,厘清新形势下阅读观、写作观各自的取向,以及确立在此基础上的“新读写结合”观,并界定相对应于四类“选文”“样本”“例文”“定篇”和“用件”的五种功能性写作概念:“积累性写作”“模仿性写作”“学习性写作”“评论性写作”和“探究性写作”,并在实践上用这些概念对语文教材编制和语文课堂教学的理念和策略进行审议和考察。因此,本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第一个方面为宏观理念讨论,主要包括第一章“绪论”,第二章“读写结合”观的理论基础,第三章“读写结合”在中外语文课程文件中的实际规划形态;在这三章基础上,本研究界定了“新读写结合”观的具体内涵。第二个方面为中观策略研究,在第四章中,本研究确立了“新读写结合”观下的写作概念及其核心要素的共生关系框架,界定了针对四类“选文”的五种功能性写作概念,描述了“新读
写结合”观的两种取向,并构建了“新读写结合”观的知识维度与阅读技能维度的框架;本部分意在解决语文课程“新读写结合”观具体展开的方式与策略的问题。第三个方面为微观操作研究,第五章主要考察五种功能性写作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具体编制情况,并规划出相应的编制策略,第六章主要研究五种功能性写作在中学语文教学现场的具体操作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和建议;本部分为本文的行动研究部分。【关键词】:中学语文“新读写结合”观五种功能性写作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G633.3 【目录】:中文摘要6-7Abstract7-13第一章绪论13-42第一节研究的缘起13-221.1究竟”写什么”:中学写作课程内容讨论13-161.2究竟”怎么写”:中学写作课程实施讨论16-201.3究竟”为何写”:中学写作课程价值讨论20-22第二节”读写结合”研究综述22-382.1国内”读写结合”研究综述22-262.2国外”读写结合”研究综述26-362.3中外”读写结合”研究的不同取向36-38第三节本研究的构想、方法及价值38-42第二章”读写结合”:多元理论视角下的阐释42-51第一节建构主义理论:读与写均是”建构”意义42-472.1阅读:理解意味着建构”认知产品”42-442.2写作:建构基于文本的”文本产品”44-452.3读与写:”意义”交融及其教学45-47第二节图式理论:写作知识的表征及其功能47-512.1图式的表征类型:作文众多的”什么样子”47-482.2”言语图式”:
如何选择与表达48-492.3图式的功能:读与写发生的机制49-51第三章中外比较视野下的”读写结合”探究——课程文件层面的”读写结合”研究51-120第一节我国语文课程”读写结合”考察51-781.1厚积薄发:隐形结合胜于显性结合—从《章程》透视传统语文教育读写结合的方式51-611.2科学追求:显性结合多于隐性结合—20世纪上半叶中学语文课程读写结合的方式61-681.3”多快好省”:”分”而后”合”—20世纪下半叶中学语文课程读写结合的方式68-78第二节国外中学语文课程”读写结合”考察78-1072.1美国:”真正的学习”,实际就是”读写结合”的学习79-832.2德国:写作,多是”能表达阅读分析的结果”83-902.3法国:写作,”当然与学过的作品相联系”90-942.4日本:从”合”到漫长的”分”再到开始”合”94-982.5俄罗斯:写作,就是转述、移植、评论、创作等98-1022.6英国:写,就是读102-107第三节”新读写结合”观107-1203.1我国传统的”读写结合”观107-1103.2”新读写结合”观110-120第四章”新读写结合”观下的写作概念及其表现形式120-168第一节”新读写结合”观下的写作概念及其核心要素120-1501.1语篇写作:真实语境下的表达与交流122-1271.2文体分析:中学写作教学的新视角127-1331.3写作共同体建构:中学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133-1391.4读者意识:内涵、价值及其培养途径139-1451.5过程取向的写作教学:一种技术整合的视角145-150第二节”新读写结合”观的表现形式150-1682.1针对四类”选文”的五种功能性写作概念153-1632.2”新读写结合”观的两种取向163-1652.3”新读写结合”观的知识维度与阅读技能维度的构建框架165-168第五章从”述而不作”
到”述而能作”——教材层面的”读写结合”研究168-211第一节针对”定篇”的评论性写作169-1811.1评论者的身份:立论的角度170-1741.2评论性写作的基础工作:积累性写作174-1781.3”移情/角色写作”:如何写评论文178-181第二节针对”例文”的学习性写作181-1942.1”学习性写作”:”结合点”便是读与写的全部181-1842.2”学习性写作”:写作知识的多种讲解方式184-194第三节针对”样本”的模仿性写作194-2013.1”模仿性写作”的原则:是就一个”触点”写”另一本”196-1973.2”模仿性写作”的方式:对照197-201第四节针对”用件”的”探究性写作”201-2064.1”探究性写作”的基点:问题意识202-2044.2”探究性写作”需要构建一个宽广的文化圈204-206第五节我国新课标高中教材三种功能性写作情况考察206-211第六章以学为主读写结合——教学层面的”读写结合”研究211-249第一节读与写关系措置不当及矫正——以上海市康城实验学校的教学试验为例213-2231.1措置不当及矫正教学实例1:”图表”写作的意义213-2171.2措置不当及矫正教学实例2:”样本”误用为”用件”217-2211.3措置不当及矫正教学实例3:针对”用件”的”探究性”221-223第二节”读写结合”失落于乱设”结合点”——以近几年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课例为例223-2322.1针对”例文”的写作:应依然具有”例文”性223-2252.2”人物描写”:”结合点”知识的学习才是关键225-2282.3是”样本”也是”例文”:写作知识的呈现方式228-2302.4”探究性写作”的前提:”命题”还是”问题”230-232第三节有效写作教学的课堂描述:从美国写作观察框架说起——以美国中学一堂”读写结合”课为评价参照232-2493.1中外中学生作文:种瓜得瓜
232-2353.2有效写作教学的课堂描述:从美国写作观察框架说起235-2453.3美国加州Portola中学的一堂”读写结合”课例评析245-249结语249-254”新读写结合”观遭遇的困境:重读还是重写?249-254参考文献254-267后记267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第五篇:读写结合(本站推荐)
读写结合·课外观察——初中作文教学的体会
作文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始终是难点。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突破这一难点的关键是要做好两件 事情:
一、课内读写、紧密结合;
二、培养课外观察、练笔习惯。这是提高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课内读写,紧密结合
课内读写紧密结合,不是读什么,写什么,而是将初中新教材的阅读要求、写作要求融为一体,体会读的 同时酝酿写,写的同时加深读的体会。
作文教学中,往往容易出现的是另一种读写结合。新教材每单元阅读要求和写作要求是分前后两部分编排 的。一般情况处理,先讲完阅读部分,再指导写作部分,容易片面理解为读完就写,就是“读写结合”。这样,实际就造成读写脱节,学生在读的时候只管读,写的时候还不清楚要写什么,这样的作文势必带有很大的盲 目性。学生会感到作文难写,教师也感到作文难教,影响预期的作文效果。这种读写结合,只是表面形式上的 读写结合,而学生并没有从思维角度真正将二者结合。因此,导致了作文的“难”。
要突破作文的“难”,就要让学生从思维角度真正将二者结合起来。也就是课内读写紧密结合。一开始学 生接触新的单元时,就要把新教材中阅读、写作两部分要求让学生真正理解、融会贯通,在学生思想上把两方 面要求一致的知识点,带到整个的阅读、写作中,也就是说完成一篇有一定要求的作文,不是单靠两节作文课 完成的。这篇作文的思维,是一接触这个单元时,就已经酝酿在其中了。这个过程也就是说,把读、写两部分 要求,完全、统一地贯穿到读写的全过程。读写做到这样的紧密结合,作文才能成效显著。
下面以初中二册五单元为例,谈课内读写紧密结合的具体做法。1.了解、明确理论知识要点
初中新教材,三年有整体要求,每册有整体要求,除对这些知识应做必要了解外,学本单元首先要了解、领会本单元的阅读要求,写作要求。本单元第一部分阅读要求:掌握线索;体会记叙、描写怎样结合。第二部 分写作要求:在记叙中描写,要服从中心意思需要,做到恰如其分。然后再要求学生掌握本单元两部分要求相 同的知识点:记叙中描写。这一步的目的,让学生一开始学这个单元,思想上就明确,这个单元阅读、写作要 紧紧围绕“记叙中描写”这一要点。这就给学生在阅读之前就讲清了本单元作文要求的理论知识,学生在阅读 过程中,就已带着作文的问题思考了。2.具体感受课文,体会知识点
这一步是最重要的。因为学生仅仅是理论、概念的了解,还只是抽象的,通过这一步,学生才能把抽象的 东西感受具体、形象。这一步是消化、吸收重要的一步;是突破阅读要求,酝酿写作要求的关键点。3.再次总结知识点
这一步是在学生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具体课文感受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进行知识的归纳、总结。学生便会 对这一知识由陌生到熟悉,再上升到理论。学生通过这样反复的思维活动,对本单元的要求已经融会贯通,为 下一步完成作文,已奠定了成熟的思维基础。4.利用学会的知识,进行写作
二、培养课外观察,练笔的习惯
每篇作文都是心之声。作文教学,要训练学生眼中有物,心有所感,笔下才有物可写。因此,培养学生课 外观察、练笔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
“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作文与生活实际联系非常紧密,因此,必须使学生养成随处留意、观察,并通过自己所思所感,随时写下来的习惯。作文的实质离不开做人和生活。因此,课外练笔是将课内知识灵活 运用的极好机会,是课内外互为补充的好办法。
培养课外观察、练笔的方法:每周让学生练一篇课外随笔,每次评讲,表扬那些言之有物的好随笔。如学 生随笔有这样一些:《雨中的故事》、《街上的字》、《小青豆的愿望》、《春之盼》、《如何对待错误》、《保护鸟类》等篇目,单从题目看,也能看出题材多样、内容广泛。不妨我们再看一篇具体例文:《无人售票 车》„„我认为无人售票车是伴随着一个城市市民整体素质的提高而诞生的。它是一个城市现代化和文明程度 的标志之一。美、日、英等经济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在很早以前就采用了新颖的公交营运服务方式。其表现 为:公交车上不再设售票,而是由驾驶员一人开车监票,被称作公交车辆“一人运作”,即无人售票。
而在进入八十年代后,这种较先进服务方式才传入我国。深圳、广州、杭州、北京、上海等三十四个大中 城市已先后实行„„
从今年元月一日起,我市已有14、30、28、27、5路先后实行无人售票,17路也于三月一日起实行无人售票。虽然无人售票车显而易见,但它毕竟是新生事物,目前存在问题有三:
一、乘一站与终点票价一样;
二、上 下车不知规定乱上下,乘车环境没得到根本改善;
三、兑换零钱点极少,有人因无零钱只好放弃。但无论怎么 说,无人售票的出现是好的,它说明了我们乌鲁木齐人的文明程度在不断提高。我希望公交公司能不断改进不 足,也希望我们乌鲁木齐市民积极配合,使这一新事物不断蓬勃发展。
从以上例子,不难看出,学生一旦养成了观察、练笔的习惯,就会主动观察社会、关心社会,并会提出自 己的观点。持之以恒,学生会从思想、观察、选材、组材等方面得到迅速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