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教师诗意的生活
何时让教师诗意地生活
让教师诗意地生活,使教育创造出快乐飞奔的音符,使教师成为卓尔不凡旋律的独具慧眼的乐师;让教师诗意地生活,使学生个性飞扬,使课堂生动鲜活,让课堂奏响师生诗情画意的生命乐章。教师失意的生活不是教育所需要的,也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是唱给年轻人的歌,教育是沟通历史与未来的桥,教育是开拓创新的路,教育又是生命成长所吟诵的诗,教育是精神的唤醒、潜能的显发,教育是智慧的播撒、幸福的营造,是灵魂的引领、心灵的感召,教育就是教师诗意地生活。
让教师诗意地生活,就要提高教师职业的社会声望和待遇。中小学教师社会声望低,对于职业自我认同感也较低,同时也影响了教育的效率。美国中小学教师为什么有一种很高的自豪感,源自于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中小学教师社会地位的不断攀升、教师待遇很高。2003~2004年,全美公立中小学教师的平均年薪为4.6597万美元。并且,中小学教师平均年薪与学历水平和工作年限成正比,待遇大幅度地提高。而我国很多乡村中小学教师人均年薪仅在2万人民币之内。这些教师将来退休后,若想生活在中等城市,连一套住房都无法购置,老师又何以快乐?
让教师诗意地生活,就应该了解教师、理解教师。我们到学校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老师及家属的心声,会发现中小学教师的劳动强度和学校中的人际关系也影响到老师的幸福生活。现在中学教师的工作量偏大,劳动强度大使老师得不到解放。当然政府有责任,政府应该采取一定措施和大量增加投入,缩小班级规模,减少教师的课时量。政府行政部门及教育行政部门在选拔教育行政人员上要公平、透明,增强教师的积极情绪。现在有很大一批中小学校长并不是靠自己教育管理的硬本事走上岗位的,而是靠群带关系及“走夜路”而任命的。有的不懂教育,甚至自己根本教不好学,这些人为了稳定自己的地位,巩固权利,在校内为树自己威信靠拉拢一帮人,给这些人好处,导致学校中充满不公、不正义,人与人的关系不融合、不和谐。因此,学校的人际关系好不好,校长起关键作用。
让教师诗意地生活,应该满足教师的专业自主权和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因为中学教师有高考和中考指挥棒带来的挥之不去的影响。因此,教师教什么和怎么教的专业权利被大大地削弱了。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高考和中考出好成绩,教师有时自愿放弃参与教育探索和发表教育研究成果、参与学校制度建设等等权利。
让教师诗意地生活,应当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让教师对待同样的工作时有举重若轻、游刃有余、愉快胜任的感觉,以便更好地享受工作过程的乐趣;以便就此而能更多地得到领导的常识、同行的尊重、学生的爱戴、家长的信任,获得更好的专业成长。
让教师诗意地生活,应该调动学校内的一切积极因素。因为来自于学校的一些因素也会影响老师的幸福生活。诸如学校周边环境的好坏和校内环境直接影响老师生活。整洁、干净、亮丽、宁静、舒适的校园给人优良的感觉。学校选址宁静、有序、治安状况良好,给老师以家庭温暖的感觉。学校硬件建设,如教学仪器设备、健身器材等用起来顺心顺手,给人以方便、健康、安全之感受。同时政府和学校给教师职业的稳定感和安全感很大程度地影响着教师的幸福生活,无论是政府行政部门及学校,对教师应该确定一个职业的基本标准,只要老师达到了职业的基本要求,教师就应该享有职业安全感。像美国,各州政府就制订了教师的标准,并严格执行,这样教师既有自己的义务又有自己的权利。
让教师诗意地生活,学校也应该关注生源的质量,因为学生生源质量也影响了教师的幸福生活,生源素质的好坏会影响教师教学、教育过程中的感受,如学生有没有良好的知识经验的背景,有没有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及学习习惯等将极大地影响着每一个教师。同时,家长的素质也能给老师带来影响。学生素质是由家长的素质决定的,心理研究表明:家长的文化素质在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三个因素中排在第一位,排第二位才是教师的素质,第三个因素是学校的课程设置和硬件设施。究其原因是因为家长带给孩子日常生活经验系统的影响,这将影响着孩子对什么问题感兴趣,怎样去思考问题,用什么样的语言表达,待人处事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文化素质高的家长,他所表现出来的一切会跟学校倡导的、所带给孩子的非常相近,使学校与家庭教育、教师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让教师诗意地生活,学校制度要人性化。学校制度能使老师充满温暖、关爱,使老师有良好的学校生活的感受;使老师能主动参与学校的制度建设,更多地体验到作为学校主人翁的感觉,使老师更明了、更理解学校制度存在的必要性。
让教师诗意地生活,需要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更民主、科学,更好地激励教师成长,因为学校声誉影响到老师幸福的生活,一个学校的社会认可度高、美誉度高,教师就会有更多的职业自豪感,对学校这个团队会有更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让教师诗意地生活,就应该注意教材选用的质量。教材选用影响到备课和教学过程中的感受。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可利用的程度高,老师就会有左右逢源、如牛得草之感,教师就得从使用教材中得到快乐。
让教师诗意地生活,更有利于培养祖国的未来;让教师诗意地生活,更让民族注入创新能力;让教师诗意地生活,更能使我们的国家到处春意盎然,永远注入年轻的活力。
愿我们的每一位教师幸福地工作、快乐地生活,让教育教学充满诗情画意。
第二篇:让生活充满诗意
让生活充满诗意
生在诗的国度,如果不读诗、读不懂诗,可以说是一种悲哀。还好诗词鉴赏作为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重要知识点之一,已经越来越受师生关注。高考古诗词鉴赏题,侧重于学生理解运用、独立鉴赏能力的培养与考查,然而,目前高中生的诗词鉴赏能力普遍薄弱,得分不高。我认为,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不仅仅是为了迎合高考,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真正喜欢诗词,能领略诗词的美妙,体验诗人丰富的情感,让自己的生活充满诗意。
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重视朗读,品味语言,培养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
大声地、动情地、陶醉地朗读是体悟诗词感情的最好方法,也是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的最好途径,同时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范读,再作诵读指导,接着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诗词的腔调、情感、气势、抑扬顿挫以及文字所蕴藏着的意义等等,不是一下子就能读得出来的,需要学生在不断地听范读、跟着读、练着读的诵读过程中逐步体会、领悟、感知。
也可借助古诗词朗诵比赛等活动,提升学生朗读诗词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后,可以要求他们每天读一首诗,到时开展各种各样的比赛,可按诗词内容比,可按诗人的作品比……然后完成相应的诗词阅读题,并尝试给这些古诗词进行归类。这可以积累一定量的诗词,为鉴赏做好准备,同时也让学生的生活充满诗意。
二、掌握“知人论世”的原则
所谓“知人”,就是了解作者其人及作者与作品的关系;“论世”,就是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辨明作品的写作时间。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掌握“知人论世”的原则,有助于理解诗词作品内涵以及诗人的思想感情。
在教诗词时我尽量查阅各种史料和评述,全面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并适时地介绍给学生。诗人的经历、性格特点以及他所遭遇的时代,往往会在他的诗词中刻下深深的烙印。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所以其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风格豪放悲慨。学生平时多了解掌握常见诗人的相关资料,做题时关注作者,有助于把握诗词情感。
诗人的作品往往反映了一个时代特定的社会风气和时代精神。比如,唐代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如王昌龄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而宋代则大不相同,国力衰微,在知识分子的笔下,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如陆游的“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学生有了时代意识,做题时留心朝代,诗词的内涵就容易理解。
当然,诗人的思想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写于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诗词,也会呈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内涵。了解背景资料将有利于缩短学生与诗人之间的情感距离,填补由于语言表达的限制而形成的许多空白。鉴赏时留心诗词注释,弄清创作背景,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诗词内容。
三、掌握一定的鉴赏思路技巧
诗词鉴赏当然要建筑在学生熟读成诵又理解诗词内容的基础上,否则鉴赏会成为空中楼阁。然而,做任何一类诗词鉴赏题都要具有思路技巧。我就是以下面这种步骤去引导学生完成诗词鉴赏训练的。
(一)看题目,定类型
从诗词题材角度来看,古典诗词常考类型有:山水田园、边塞军旅、咏物言志、咏史怀古、羁旅思乡、赠友送别等。
一般看诗词题目就可以确定类型,并可以猜想主旨,然后读正文验证,这是很有趣的过程。如《征人怨》是边塞诗,主旨在“怨”,多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对和平向往;《咏怀古迹》是怀古诗,主旨多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等等。虽然有的题目确定不了类型,但隐含了丰富的信息,可以带着题目读正文再来确定类型。
(二)读正文,找意象
意象,即诗词中所描写的寄托了诗人情感的客观形象(人、物、景、事)。许多的意象又有各自的喻意。虽然一种意象的喻意在不同的意境当中有可能不同,但多数情况之下却是共通的。因此我将诗词当中常见意象的喻意,作为诗词鉴赏必须积累的知识进行归纳,让学生掌握。如梅的清高芳洁、坚强不屈;兰、荷的高洁;竹的气节、劲健、积极向上;菊的高洁、脱俗、隐逸等等。读正文时找常见意象,回忆意象的喻意,以旧带新,更容易理解诗词。
(三)会意境,定感情
意象找到之后,通过联想与想象领会意象组合成的意境,结合诗词类型,确定意象的具体喻意,全诗感情就自然显现了。能够表现诗词感情色彩的词语有:愉悦、欢快、激愤、沉痛、悲愤、哀伤、悲凉、赞美、仰慕、惜别、依恋、豪迈、闲适、恬淡、迷恋、热爱、忧愁、寂寞、伤感、孤独、烦闷、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四)下结论,重表达
确定诗词所表现的思想内容,这是诗词创作的核心,同时也是诗词鉴赏的核心。诗词的思想内容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忧国忧民、怀古伤今、反对战争、追求和平、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忆友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亲、别恨离愁等。
有时还要让学生体会出作者的语言风格,常见的有:刚健、雄奇、悲壮、旷达、苍凉、沉郁、飘逸、含蓄、缠绵、清新、明丽、秀丽、恬淡、凄美、明快等。
学生心中有了答案,但并不等于能得到分数,要能准确表达出来才行。教师要给出答题规范,让学生在练习中不断提高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
我深信,只要长期坚持,学生们不仅能提高古诗词的鉴赏能力,而且必将喜欢朗读鉴赏古诗词,那么,他们的生活也必将充满诗意。
第三篇:让住校生活多一份诗意
让住校生活多一份诗意
-----谈我校寝室文化建设
何富鉴
我校是一所市级示范中学,创建于1973年,现有在校学生近3000人。2008年9月,市、区政府和教体局将原三中、五中、七中合并组建了新三中并整体搬迁至拥有百年历史的原宣城师范校区,使我校的校园环境焕然一新,办学条件大为改善,新校园占地104亩,教学设施齐全,绿树成荫,花香四季,有着丰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学校现有学生寝室四个区,一区、六区为女生寝室,有600多名住校女生;三区、四区为男生寝室,有400名住校男生。为了住校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学校一直重视寝室文化建设并结合我校住校生的实际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有一定的特色,现总结如下:
一、物质文化建设方面的措施和特色
我校四个区寝室都是1~2层庭院式建筑,学生无上下高层楼梯之苦。院内都有宽敞的草坪绿地和盆栽花木,环境优雅。房屋都是椽木盖瓦屋顶,冬暖夏凉且无雨水渗漏之忧。大铁门、铁丝网、防盗窗确保每一位住校生的人身安全,灭火器、应急灯的安装确保万无一失,寝室内还专门设有校警室和保健室,有力保障了住校生的安全和健康。每层楼每排寝室都配有卫生间和洗衣房,室内晾衣杆和室外晒衣、晒被杆一应俱全,每区寝室配有2台全自动洗衣机,学生洗一次衣被只需2~3元。安装在宿舍区的校园卡公用电话,方便了学生和亲人的联系。寝室内墙壁、天花用白色乳胶漆粉刷一新,屋顶装有2台吊
扇、2盏高亮度节能灯,窗户都安装有纱窗夏季能防蚊虫叮咬,床铺为双层加宽铁架床都装有挂蚊帐的铁杆。每间寝室住6~8人,有竖排衣物柜,每位同学有2个独立的柜子,有三张凳子和一张放茶杯等杂物的桌子,生活设施较为完备。
寝室外围四周都种有高大的香樟、柏树等四季常青的树木,青砖红瓦掩映在绿茵中使宿舍区显得清幽而宁静。食堂、开水房、运动场、室外乒乓球场错落分布在寝室周围,极大地方便了学生的生活和运动锻炼。去往寝室的路上都装有路灯,下晚自习后学生行走安全方便。
二、精神文化建设方面的措施和特色
本着“做一个文质彬彬的人”的校训和“让每一位学生有特长,让每一位学生都成功”的办学理念,我校提出创建“文明寝室、温馨寝室、高雅寝室、特色寝室”的要求,在师生员工中广泛宣传发动、布置实施。在政教处的领导下,在班主任和生活指导的配合下,在寝室长的带领下,住校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共同进步,和谐融洽,亲如兄弟姐妹。在住校生中涌现了一系列感人事迹:高一(8)班一名女生深夜突然肚子疼痛剧烈,全寝室女生和生活指导一起护送她到人民医院,端水送药直到黎明;高二(4)班住校女生在校大门被出租车碰伤,室友们闻讯赶来拦住想一走了事的司机,送受伤女生到人民医院检查拍片;八(1)班男生返校路上把生活费弄丢了着急的大哭,室友们一边安慰一边你十元他十五元把钱递上;高一(9)班男生体育课上打篮球扭伤了脚,室友们轮流替他打饭打开水一个多礼拜----
学校在寝室大门前,过道走廊的墙壁上悬挂张贴了一系列标语字画,营造了一种健康、文明、温馨的氛围,如《成长誓言》中写道“我在微笑中迎来美好的一天,我以一名宣城三中学生的身份,发出庄严誓言------”又如“少一丝尘埃,多一份清洁,保护好环境,共享蓝天碧水”“宿舍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搞好卫生是我们大家的责任”“搭建心灵家园,共创和谐宿舍”“宿舍是我家,爱护靠大家”“做宿舍主人,当文明使者”“拾起纸屑,体现高尚”“你我多一份自觉,宿舍多一份清静”“花儿用美丽装扮世界,我们用行动美化宿舍”“勿用喧哗之声掩盖了你的文明”“拿出真诚,以心换心。心中有爱,处处是家”等标语让住校生潜移默化受到熏陶和感染,在日积月累中养成好的习惯。同时一些张贴在墙上的警示性标语、公告则时刻提醒着学生:“静校期间,禁止走动”“消防安全十不准”“八荣八耻”“攀爬危险,严禁翻越”“当心地滑,节约用水”“学生六区,严禁烟火”“女生宿舍,男宾止步”“节约水电,严禁浪费”。
每间寝室内的布置、装饰也显得别致高雅,处处闪动着学生真善美的光辉,反映了我校众多艺体特长生的才情,几乎形成了一室一品,特色鲜明。有的在门上贴上喜庆吉祥的大“福”字,有的挂一串红红火火的中国结,有的贴一张自己动手剪的风趣生动的年画,有的贴一幅自己撰写的别具匠心的对联,而有的则把集体获奖的奖状贴在门上来激励自己,室内墙壁上要么是自己书写绘制的书法字画,要么是高山大海、落日余晖、小桥流水、原野大漠、梅花、兰花、青松、翠竹等自然山水风景图,要么是手叠的千纸鹤、花朵,要么是自制的彩带、花篮------寝室窗明桌净,地面清洁,物品摆放整齐,空气清洁,置身此中让人心情舒畅,倍感家的温暖和亲切。
我校住校生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有七万多册图书的校图书馆总能看见住校生徜徉其间的身影,清晨的运动场总有住校生在锻炼,学校每年举行的的英语文化周、校园艺术周、综合运动会、学生社团活动、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元旦登敬亭山、清明节踏青远足、高三励志行、篮球、足球、兵乓球、羽毛球、跳绳、引体向上、自行车慢骑等比赛更是一场场让住校生充分参与、享有的节日盛会。
我校住校生中绝大部分为独生子女和留守儿童,寝室指导和班主任老师经常和他们亲切交谈,嘘寒问暖,关心他们的生活,关心他们的学习,关注他们的心理,关注他们的成长,让他们时刻感受到亲人般的关怀,觉得住校生活也很幸福。
三、制度文化建设方面的措施和特色
学校在寝室管理方面已形成了一套完备、规范、有效的制度,每学期第一个月的“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月”中班主任都会带领学生认真学习相关制度并强化落实。《宣城三中寝室管理制度》共11条,培养了住校生自立、文明、有序的生活、行为习惯;《宣城三中学生寝室安全教育制度》共8条,培养了学生安全生活的意识;《宣城三中寝室长职责》共6条,对寝室长的工作加以指导,提高了寝室长的责任意识和能力;《宣城三中文明寝室评比办法》,有效地激励住校生进一步规范行为,养成良好习惯;《宣城三中寝室文化评比细则》具体指导了学生如何布置寝室;《住校生信息登记表》方便了学校和家庭的联系;《家长来访登记表》确保寝室无闲杂人员擅入;《生活指导寝室值班表》让交接班有条不紊,明确了工作责任;《校行政领导、班主任巡查寝室登记表》确保相关人员至少每周深入寝室一次,走访查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寝室卫生得分表》每天打分,当天公布,让学生清楚自己值日卫生的好坏;《寝室夜间考勤登记表》、《寝室值班记录表》详细记录了每一位住校生的就寝、生活情况。
每学期召开的“我爱我家---宿舍文明创建”主题班会充分调动了学生,集思广益;每月评选表彰的“文明寝室”、“优秀寝室长”,每学期一总评并在开学典礼上隆重表彰的“文明寝室”、“优秀寝室长”激发了住校生争当优秀;门卫室的移动黑板上随时写上通知、生活小提示、通告、提醒等内容,既方便了学生又有效地提出要求;每学期的生活指导会议、全校寝室长会议使工作得到贯彻落实。
每年八月底在高
一、初一新生入学教育和军训中都设立一项寝室内务整理优秀的表彰,初一各选出男女生2个寝室,高一各选出男女生3个寝室进行表彰,在入学教育总结大会和军训会操典礼上现场发放奖状和奖品,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同时和教官约定,第一个学期至少来学校2次突击检查寝室内务整理情况并将结果反馈给班主任,这样有效的监督和提醒了住校生将寝室内务整理常态化、日常化、习惯化。每年十月份的高
一、初一住校新生大会,帮助住校生回顾总结,指出注意事项,表扬优秀寝室和寝室长,让学生更快适应了住校生活。
我校寝室文化的建设为住校生营造了和谐温馨的生活环境,增强
了独立生活能力、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处在这样的生活环境里,每一个学生都沐浴在爱和希望的阳光里,对他们的个性发展和健全的人格的形成大有益处。
学生在寝室文化的创建过程中,张扬了个性,展现了自我,培养了品质,提高了科学素养和艺术修养,提升了生活和生命的价值。对其今后的人生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第四篇:诗意生活
拿出一本书,我们不妨认真去品味其中的奥秘;翻开一本五线谱,不妨聆听由音符组成的美妙动听的音乐;踏上人生之旅,我们不妨感受一下人生的诗意。
人生是美好的,也是孤独的。拿起一瓶葡萄酒走上阳台,端一把躺椅坐下,拿起葡萄酒往小杯中倒入,一股红色的液体流入杯中,寒风吹来,没有一丝刺骨,只觉秋意浓浓,暖意浓浓,因那一首“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我哪敢“违背”李太白诗中的意味呢?我端起酒杯,一咽既下,一股暖流顺着咽喉到了胃里,抬起头,不禁瞅了一眼明月,又低下头准备在倒,我乍一抬头,仔细一看那轮明月与往日不同,旁边多了无数颗星星相伴,啊!多么美好的场景,它们“一家”团聚,此时此刻可能正说着那无尽的话语,品尝着杯中美酒与佳肴。我向往和它们在一起,说尽心中无限事。我清了清嗓子,美好的画面逐渐消失了。
我突然发现自己回到了从前,无忧无虑,不禁想到庄子的《逍遥游》,文章陈述了绝对自由,无己,无功,无利的人生境界。我们的人生每天都是充满欢悦的,有人问我:你怎么每天都那么开心,像吃了开心果!我说:哪有,一个人悲伤就算吃开心果也不会开心啊!所以我认为人生应该保持每天心情的愉悦和乐观,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有它存在的价值。人活着,不就为了图个乐吗?人开心了,无忧愁了,寿命都会长一大截呢。我们何不改变自己的心灵,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感受一下大自然的清新,敞开胸膛大声呼喊一声呢。也许这样,能让我们的心得到一次洗礼。或者,我们可以漫步于海边,听上一曲优雅的歌曲,放松一下心情。又或者,我们回到家中,看上几首乐观、豁达的诗,品味诗人带给我们的真趣。
回到现实,我还在躺椅上拿着酒杯,我能感觉到我的嘴保持着微笑状。倾之,我又发现了一对情侣正在楼下拥抱,不禁想到浪漫主义诗歌《离骚》,也许他们没有内在联系,但我想这种联想也不是无稽之谈,至少可以让人感到人生的浪漫。我喝光杯中的酒,朗读着离骚中的字字句句,感受着那对情侣带给我的浪漫。
人的一生是充满诗意的。美好、乐观、浪漫聚成了我人生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第五篇:读后感《教师的诗意生活》
行走在如诗的生活中
秀城实验教育集团 钧儒小学 周悦佳
我是个自小就很喜欢古典文学的人,这大概缘自于我对《红楼梦》的喜爱,那里的年轻女子几乎个个鲜活而美丽,“十二金钗”更是活得如诗如画。尤其是黛玉,一生与诗结伴,用诗书写人生,用诗书写生活。她的日子在我看来就是“诗意”。春日时,“沾衣欲湿杏花雨”;夏日起,“手把花锄出绣帘”;秋日到,“留得残荷听雨声”;冬日来“芦雪庵即景联句”。如斯日子,便是我向往却无法达到的“诗意生活”。而作为一名教师,这份“诗意”似乎相隔甚远。
直到拿起这本名为《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的书时,我才又重新思考起所谓的“诗意生活”。“诗意”顾名思义,即为,如诗般意境的生活。凡念过诗者皆知,诗歌讲求的精髓便是意境,意境好则诗绝,否则文字只是苍白空洞的排列。诗人毕生所展示给人的就是其“意境”。所以,诗的的意境该是多么美妙!一个人要拥有诗意的生活更该是多么美妙!
随意翻看了几页书,便开始坐下。回顾自己的日子,品味自己是否曾经、正在抑或将来要有的“诗意生活”。蓦然发现,其实黛玉那份追求诗般的岁月,我也曾经过。工作在校时,我曾日日欣赏那株不惹人注目的不知名的花树,看它经历四季,由小芽而饱满,由怒放而凋零;我曾默默观赏孩子的各种表情,有考试时泰然自若的,有上课时神采飞扬的,有聊天时神采飞扬的,也有吵架时火冒三丈的。在家逢雨时,我总坐在房间飘窗上抱膝听雨,那淅淅沥沥的小雨声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小弦”,那哗啦哗啦的大雨声如“大弦”,均能“嘈嘈切切错杂弹”,逢闲日里,我爱拿一杯咖啡,捧一部书,等再抬头便已夜幕临近。寒暑假时,我又喜选择“文化之地”,来一场“苦旅”,只为一睹那古城历史的魅力,站在北京城内,体会帝都之豁达;站在云冈之前,感悟佛教之深远;站在晋商院落,遥想高门大户之显赫,站在悬空寺下,惊叹人类建筑之奇绝,总之每选一处,必有所思,每到一处,必有所得。
于是,我发现要想“诗意生活”必有其三:其一在于经济、其二在于文化,其三在于心态。我母亲说过一句话:“家阔出少年”,其实这话我在书中从未见过,但听之未尝不是道理。连马斯洛理论也说人的需要有层次:日夜思虑吃饭、穿衣问题者只能追求“诗意”,而无法享受“诗意”。所以“诗意”的先决条件是不能特别贫寒,起码能粗茶淡饭。这贾母能帮着黛玉装扮屋子,说潇湘馆的窗纱“新糊上好看,过了后来就不翠了。院子里头又没有个桃杏树,这竹子已是绿的,再拿这绿纱糊上反不配”要配上银红的“霞影纱”才是。而刘姥姥只会说“这那象个小姐的绣房,竟比那上等的书房还好”。这二人就是由于经济不同,导致对生活要求的不同,前者养尊处优,便寻求生活得更美,后者是来寻求接济,对生活当然只是温饱。所以“快乐”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但“诗意”却不是人人都能感受到的。
其二为文化。不是任何富裕者均能“诗意生活”的,宽裕而有文化沉积的人才能学会“诗意生活”,才能感受到生活中的美。比如生活中的美是人人都会看的,但不是人人都能懂得的。很多富裕者都不喜欢被人称做“暴发户”,因为这个名词意味着富裕者本身欠缺文化,往往被人所不屑。许多电影电视中描绘出的“暴发户”形象都是穿金戴银,惟恐旁人不知道他(她)腰缠万贯,如此的人即使生活得纸醉金迷,也只是恣意生活,却无法“诗意生活”。
其三为心态。世间大多数人是平凡的,没有三餐不继,更没有富贵逼人。每日忙忙碌碌自己的工作,回家简简单单自己的生活。这样平淡无奇的日子要想“诗意”,就该有“诗意”的心态,就如那书中所说连失眠都要“享受”。感受 每一个早晨的阳光灿烂,每一个夜晚的繁星点点,每一片树叶的嫩绿,每一朵鲜花的娇艳;会感觉到过去不曾感觉到的那竹外桃花,荷尖蜻蜒,无边落木,卷地风来。发现陌生人的善良朴实,寻找身边人的纯真热情。给自己一个爱好,爱旅游、爱音乐、爱阅读„„温文尔雅、旷达睿智。而后你会发现,原来吃完饭,漫步小区,也能心旷神怡;做完家务,欣赏整洁,也有“一番扑鼻香”„„只要保有一颗包容、敏感的心灵,世间万物在你眼中都是如此生机盎然。那么就如袁枚所写“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一样,可以如牡丹般富贵地“诗意而活”,更可如苔花般自傲地“诗意而活”。
真心地希望自己,能如法国诗人荷尔德林所说的那样“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在每天的日子里能感触到意趣和美的存在,远离粗俗、鄙陋、愚钝,走向精致、高雅、聪慧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