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8班全员导师小组合作自主管理规范
全员导师小组合作自主管理规范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异质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公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二、小组分配
1、分配原则:同组异质、异组同质。为保证组内互补和组间的公平竞争,在分组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兴趣、性别、家庭背景住校与否等几个方面的因素,班级小组要固定,各科都能适用。
2、小组成员:8至9人。
3、管理成员:设组长(值日班长)一名,学科组长6名,卫生组长一名,纪律组长一名。要做到班级组内事事有人管。
4、管理人员职责:
值日班长:负责对本小组成员进行考核与评价,考核结果每天公布,并负责对各小组整体考核和评价,每周公布一次评价结果。每天要早到教室检查校服校牌等。卫生组长:要督查各小组的卫生情况:教室卫生(讲台和黑板)宿舍卫生和卫生区。学科组长:负责检查批改相关的预习作业、课堂练习或者课外作业,检查学生订正的情况,组织相关学科的预习和讨论,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学习。负责主课代表与本组成员之间的联系,帮助老师和主课代表预先公布课堂学习内容,收交作业等。
纪律组长:要维持本组学生在自习、讨论秩序,做到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不说与学习无关的话。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
1、小组学习的前提要合理分配小组学习任务,小组成员要清楚本节课的目标任务,清楚每个学习环节的任务,学习活动要在目标引领下,合理分配学习时间,紧凑高效地进行。
2、小组作业的要求:作业要独立完成,并在规定时间完成,书写要工整,如果有不懂的要拿到小组讨论。
3、小组讨论的要求
小组讨论的规则是:在独立思考后,仍有疑惑需要解决,先是一帮一,两人间的讨论,如还有困难,再扩展为4人或5人间的讨论。如遇到较难的问题记录下来,班级讨论。
小组讨论的形式有:
A.自由发言式:学生可以在小组中自由发言,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B.轮流发言式,这一方式就是小组成员围绕一个问题挨个发言,一人不漏。C.一帮一讨论式:当部分学生在难题面前尽最大努力也不能解决问题的疑惑,而教师又无法加以个别指导的时候就可以采用这种讨论。
4、小组合作学习八项规范:坐正立直、秩序井然;高效自学、积极发言;合作探究、质疑问难;团结互助、共同发展。
5、小组合作学习八种技能:学会倾听、学会记录、学会互学、学会展示、学会思考、学会质疑、学会合作、学会探究。
四、评价激励 小组合作奉行的“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原则,合理及时评价能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有助于树立集体荣誉感,增强小组凝聚力,是促进合作小组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
1、管理评价每周晚点由小组长总结发言后,班内其他同学对上周值周的每位组员打分评价。(100分),小组成员平均得分为该组得分。若值周期间出现扣分,由总得分减去,为最后得分。
2、班级评价:组与组互评打分(10分),课代表根据得分确定ABC三等;平时考试检测,按小组计算平均分,分为ABC三等,;纪律分为ABC三等,由值日班长根据记载评价;卫生分为ABC三等,由劳动委员根据检查评价。一个A为5分,一个B为3分,一个C为1分,每周评定小组名次,公布上墙。评价标准:
合作度:课堂活动中积极参与,与小组成员团结协作,效果好,民主评议出ABC三等,记为5分3分1分。
守纪度:.遵守课堂纪律,民主评议出ABC三等,记为5分3分1分。
卫生评价:遵守卫生制度,物品摆放整齐,民主评议出ABC三等,记为5分3分1分。
作业评价:按时完成,书写工整,订正及时,民主评议出ABC三等,记为5分3分1分。
检测评价:按时完成,质量较高,由相关组长按照得分确定ABC三等,记为5分3分1分。
根据得分评出本周之星2至3名,对表现不好的同学予以忠告,每天公布上墙。
高三十八班
2011-9-2
第二篇:小组合作学习规范
小组合作学习规范(讨论稿)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实效性,充分释放学生的学习力,从本学期开始,决定在小组合作方面作文章,挖潜力。
本规范包括学生在分组分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发言、倾听、质疑答疑、归纳整理、理解记忆、检测反馈、复习巩固十个方面的行为要求。可用于小组建设培训。
一、组长及组员分工、职责
(一)组长职责 1.组织
小组建立后要组织小组成员取好小组名称,提出小组活动口号,制定小组计划、奋斗目标、小组约定等;组长负责组织课堂讨论,做到每位组员都积极参与讨论发言,有发言有补充有记录,做到有序有效,活而不乱;分组展示时组长鼓励组员积极展示,必要时进行分工,有展示有补充有总结有评价;组长负责记录本组成员的课堂展示积分,每天一公示,每周一小结,每月一评价;小组长要定期组织小组成员会议,总结分析本小组学习等情况,讨论提出改进办法。2.协调
组长要学会做好组员的思想工作。小组长要协调好组内成员之间的关系,求大同,存小异,要充分发挥本组成员的特长与聪明才智,调动积极性,形成小组合力;发挥小组长在教师与小组成员之间的桥梁作用,沟通、协调师生关系;协调并处理好本组成员与其他小组成员的矛盾纠纷,处理好小组之间的关系,积极组织参与同本班其它小组之间的和谐竞争,掀起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3.示范
小组长要带好头并发动组员积极参加各项集体活动,时时处处带头维护班级和学校荣誉。要求组员做到的,小组长首先要做到。小组长要时时处处起榜样作用,做好示范。4.监辅
小组长要组织组内成员相互监督各项制度的遵守情况和各项作业的完成情况,组织组内帮扶辅导,互帮互助,要督促同伴改正错误,帮助同伴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督促完成作业不积极的同学按时完成作业,协助教师做好辅导工作。
(二)组员职责 记录员:记录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独立学习的认真态度,小组成员的发言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及小组成员行为规范情况。
检查员:负责检查、督促小组成员的学习任务完成情况。
纪律监督员:负责本小组的纪律维护,对于上课出现的说话、嬉笑、打闹等现象及时制止,对课间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卫生打扫等进行监督。
二、自主学习规范内容
(一)内容
1.自主学习:在规定的时间内,自主完成指定内容。
2.初步理清知识的结构,明确内容的重、难点,疑难问题。
(二)方法 1.独立完成。
2.以问题为抓手,运用双色笔就独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标注,带到对学、群学中解决。3.自学阶段,独立学习,不打扰别人。
(三)评价
自评,这节课布置的预习任务我认真预习了没有,我的学习态度是否积极,学习方法是否得当。
三、合作学习规范
(一)内容 1.个人规范
(1)做到入室即静,进入教室后不追打、乱扯、闲聊。服从组长安排,适时做好课堂笔记。(2)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解答学习问题;积极参与课堂交流,积极参与组内结对帮扶活动,做到当堂不明白的问题,及时请教。
(3)认真、独立按时完成各学科的学案和作业并及时交纳,不抄袭,积极主动地选做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的题。2.合作规范
(1)学习规范:首先通过同层次学生的对学解决独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再由学习组长组织成员对照学习目标问题开展有效的合作、探究、对子帮扶,若还有疑问,可派人出访;最后交流展示。
(2)交流程序:4-3-2-1,交流时不仅要校对答案对错,而且要弄清为什么、出现错误的原因、用到的方法等。
(3)提问方法:可从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内疑异的问题、方法的问题几个方面入手。(4)展示机会:当有两个以上同学竞相发言时,学习好的同学主动把机会让给别人;已发言过的同学主动把机会让给未发过言的同学。
(5)结对帮扶:1——4结对,2——3结对。也可以1——2结对,3——4结对。3.合作要求
(1)课前合作:分工查找资料,资源共享,共同完成预习作业,在预习的过程中讨论、交流、辩论,相互寻求帮助、检查批改作业,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2)课堂合作:课堂上由发言人汇报小组成果,其他同学可补充发言。讨论、交流、辩论,相互质疑提问,相互帮助,相互检查批改作业、试卷,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3)课后合作:对课堂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知识的复习与巩固,课后再交流,利用课间、自习课,有条件的或回到家里进行网上交流、电话咨询,共同查漏补缺。
(二)方法
1.积极参与集体学习,按规范操作。2.虚心接受别人的指导。
(三)评价
1.自评,合作学习我积极参与了没有,我对这节课的合作学习是满意,比较满意还是不满意,并对自己作出优秀、良好、一般的评价。2.组评。
四、发言展示规范
(一)内容
1.围绕中心问题发言,说清理由,不东拉西扯。
2.不罗嗦,不重复别人发言,把自己的观点表达明白。3.小展示
主要说出想法。即说思路,说思维的过程。课上可以个人独自小声说,同位之间练习说,四人小组互相说,等等。讨论完后,组长组织组员用最快的方式小结归纳本组探究结论。结束后,回位举手,向老师示意完成任务。4.大展示
(1)各组主要展示合作探究结果,阐释重难点和相关注意事项,并作必要的拓展和总结,其它各组必须听懂内容,同时积极思考、发现问题并提出疑问,也可进行补充和拓展。(2)展示学生要进入预定位置(展示者侧着身子,与展板和学生分别成30度的角,一定要让全班每一个学生都能看见,可以在台上,也可以在台下),展示者尽量脱稿或半脱稿;做到姿势端正,态度自然,语言简练明确,特别是声音宏亮,善于运用肢体语言,很精神;板书要迅速、工整规范。
(3)听展者坐要端正,站要直立,站位要合理;做到不插嘴、不私下议论;能根据师生补充点拨随时记录,做好即时性巩固及问题整理。
(4)展示者展示完后,听展者如有疑问要及时提出,其他同学可以进一步质疑;质疑、补充时,要做到有抢有让、简明扼要;进行质疑时无需举手,可直接起立发表自己的观点。(5)听展者在补充评价时,目视被评价者;不做重复、无意义评价;被点评同学要认真对待他人评价,及时改进。(6)展示用语 展示前:“我认为„„(对前一个同学的发言作简单的评价)” 过程中:“我们组的观点是„„”、“我的解题的思路是„„”、“应注意的问题是„„”、解题的方法、规律是„„”、“我的收获感悟是„„”、“我对这个问题还有疑问是„„”等。结束时:“发言完毕”、“同学们还有什么补充或疑问?”“同学们有其他意见吗?”、“谢谢”等。
(二)方法
1.发言大胆、声音洪亮。
2.按规范操作,虚心接受组长和老师的指导。
(三)评价
评价内容:敢说,能说,会说。敢说:积极主动在同伴面前说出自己的见解,大胆提出质疑。能说:站姿端正,声音洪亮,表述清楚,逻辑性强。会说:独立思考,回答正确,见解独特。
五、倾听评价规范
(一)内容
1.听别人发言时,眼睛要注视着对方,以微笑、点头,表示感兴趣或者赞许;
2.边听边想,努力记住别人的发言要点,有不同意见要耐心听完别人的发言后再提出。3.边听边分辨出和自己发言相同的内容,自己发言时不重复并对前面的发言作简单的评价。4.对别人发言如有疑问,请对方解释时,要有礼貌,用“是否请你”或“你是不是可以”。5.评价用语:如xxx同学主动、耐心地帮助我,我已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他的解题方法太新颖了,我还没有弄明白。xxx同学自愿代表他们小组发言,全面、准确地汇报了他们的共同学习成果。
(二)方法:按规范内容操作。
(三)评价:自评,是否记住别人的发言要点,是否发表了自己独特见解。
六、质疑答疑规范
(一)内容
质疑环节贯穿整个课堂,只要不懂就可以质疑。
(二)方法 1.独立思考时有不懂的问题,标记好,组内质疑。2.合作交流有不同的观点,大胆质疑辩论,直到弄清。
3.大胆说出自己和别人不同的想法,敢于对别人的想法、对书本上的知识、对老师提出质疑。
4.学会把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疑难问题提出来,紧扣学习重难点质疑。5.从学习的方法上进行质疑。
(三)方法
1.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组内解决。
2.对于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先讨论交流,在每一个学生认真思考的基础上,学生释疑。3.对于重点、难点、易混易错的问题,让学生多次研讨,全班释疑。
4.对于与本课关系不大的问题,或者是后面要学习的内容可引导到课下作为拓展。
(四)评价
能提出有价值、创新问题的小组给予肯定评价。
七、归纳整理规范
(一)内容
当堂课所学知识点。
(二)方法
1.组内成员按4321依次复述课堂内容和自己的收获,组长总结。小组达成共识,把要点整理在笔记本上。
2.用知识网络图归纳整理。如纲目式、图示式、表格式、问题式等。
(三)评价
1.学生是否养成自我归纳整理知识的习惯。2.梳理的知识网络图是否简要明确。3.组长检查督促,一周一小结评比。
八、理解记忆规范
(一)内容
课堂上各个环节需要理解识记的知识。
(二)方法:
1.组内成员共想妙招,加强理解记忆。
2.利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帮助加深理解记忆。3.调动兴趣,加深理解记忆。
4.利用对比、生活中的实例,帮助组员降低理解记忆难度。
5.利用直观工具,提高组员理解记忆速度
二、限时记忆,开展小组竞赛。提高学生的兴趣,提高记忆速度。
(三)评价
以小组为单位,以适当的方式给以适当的评价。
九、检测反馈规范
(一)内容
测试的内容必须紧扣学习目标。
(二)方法
1.根据文理科的不同,保证时间5——10分钟。2.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3.方式灵活多样。⑴检测的形式灵活多样。可采取组间互批,也可采取组间竞争等方式。⑵检测的题目灵活多样。可学生单个出题、也可小组集体出题、还可教师出题。⑶检测的内容灵活多样。可口头检测、可PPT检测、可试卷出示。
4.反馈要及时。及时反馈,便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查缺补漏。
(三)评价
1.课堂每一环节学生是否高效达成学习目标。
2.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为小组加一分,不及格的减一分。课外以小组为单位充分落实辅差任务。
十、复习巩固规范
(一)内容
紧扣学习目标,抓住学习的知识要点。
(二)时间
每天早自习或者晚自习对知识要点进行复习巩固,每周进行一次组内互查,每月进行一次检测。
(三)形式
组员互查、组间竞争、教师检测。1.学生自主复习
(1)对照目标,自我检测。例如,预习课结束以前或某一独立的知识点完成之后,学生将预习时已经学会的写在提纲上,再对照目标进行自查。
(2)同桌或小组互查。可以两人一组互相提问,也可以由四人一组的组长检查,标注出批改人姓名,然后组长将检查过程中的问题罗列出来反馈给老师,全班汇总,进行归类,以便更好地进行一次课的学习。
(3)开展组间竞争,在竞赛中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2.教师指导复习
(1)书面考试。教师将每一环节的重点整理归纳,出题考试或练习。(2)提问展示。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学生或单个回答,或集体展示。
(三)评价
当天学习的知识要点必须在当天的晚自习或第二天早自习完成复习。
第三篇:四年级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管理细则
宋家嘴小学三、四年级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管理细则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
是将全体学生和全部学习活动都以小组的形式来进行管理评价,从而促进全体学生全方位地获得发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范围涵盖全部学科,因此它的内容不仅包含课堂教学,还包括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学习成绩,学习习惯等重要方面。、二、遵循分组原则,明确组内分工,定好小组长。
1、分组原则:
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即“优差搭配、男女搭配、动静搭配”。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优、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一般4人为宜,即A、B、C、D成绩段的学生各一人。
2、明确具体分工,履行职责
小组合作学习中组员必须有明确的分工,组内成员按成绩优劣分1、2、3、4号。一号小组长负责记载各种表册,二号负责收发各科作业本,三号监督1号记载是否公平,公正,四号监督卫生情况。小组交流发言顺序依次是4——3——2——1。首先是成绩差的学生发言,成绩好的学生依次补充,这样组员之间也有一个竞争压力。全班展示时,可以按统一要求某一个等次的学生发言,这样小组合作时,每个学生才会认真听取别人的发言,小组长总结时才不敢马虎。
3、组长的挑选要求
组长要组织能力强,思维敏捷、威信高、大胆负责的学生担任,要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采用民主选举和毛遂自荐相结合,半学期一调整,便于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
三、考核形式和奖惩办法
制定小组合作管理评价量表,采用小组集体竞争,“一人盯一人” 一号盯二号,二号盯三号,三号盯四号,二号,三号,四号共同盯一号的方法,一日一核查,一周一总结,一月一评比,评出“虎虎生威组“(即优秀小组,一个班三个)和优秀组员(在最优秀的小组内产生三人)、有进步的小组(一个班二个),有进步的组员(在有进步的小组内产生二),优秀小组长(一个班三名)。评比结果和双基周过关一起,上龙虎榜。凡发现徇私舞弊或包庇袒护乱加分者,经调查核实后,发现一次扣5分。
每人基础分100分。每周一总结。每月末评比后,由班长、学习委员及班主任责统计每个同学的量化考核分,并向同学公布。每个学期末公布全体学生的量化考核总分,并以此为基础,再加上同学和老师的评定,得出学生的总分。学校每学期的评优表模学生,按总分的高低推荐。
四、具体考核内容及赋分办法
(一)会说话:
1、课间、集会或在公告场所大声喧哗,追逐打闹扣1分。
2、说脏话、粗话,不说普通话,不使用礼貌用语扣1分。
(二)会走路:
1、上下楼梯不靠右行,不懂得礼让扣1分。
2、在校园内追逐打闹,做不安全游戏扣1分。
3、不爱护花草树木,践踏草坪,损害公物扣1分。
4、集合集会拖拉,进餐无序,不穿校服,不戴红领巾扣1分。
5、上学、回家途中不遵守交通规则,横穿马路、在马路上玩耍扣1分。
(三)会讲卫生:
1、不讲个人卫生扣1分。
2、乱丢纸屑、在墙壁、桌椅上乱画、随地吐痰扣1分。
3、进餐不讲卫生、不爱惜粮食扣1分。
5、值日按时到岗到位,卫生打扫彻底加1分,反之扣1分。
(四)会健身:
不认真做“二操”扣1分。
以上四方面,表现突出,被小组成员或同学老师检举批评一次扣1分;校内被文明监督岗、值日教师或值日校委表扬一次加1分。
(五)、会学习:
1、课前预习:课前预习形成习惯,课前准备工作充分。经检查没有预习一次扣1分。
2、课中表现:
(1)上课认真听讲,不懂就问;倾听和表达符合要求,读写讲练规范;能与他人合作学习,加1分。
(2)举手发言积极、回答问题声音洪亮有见解一次加1分。(3)课堂不遵守纪律扣1分,不积极举手发言的扣1分、(4)回答问题声音小,多数人没听清楚的扣1分,(5)当堂被老师批评一次扣1分。
3、课后作业(10分)独立按时完成各科作业,自觉改错,重视课后复习反馈。各科作业没有完成任务见一次扣1分,受到科任老师表扬,一次加1分。同一本作业中,得一个“优”加1分。
4、考试成绩:凡遇考试,以上一次考试成绩为基准,每学科上升5分奖1分,下降5分——10分(视试卷的难易度而定)扣1分,学科成绩95及以上奖1分,100分奖2分。
(六)、各类征文竞赛活动:10分
各类比赛活动,凡参加的加0.5分;获奖:学校级加1分;镇级一、二、三等奖分别加3、2.5、2分;区级一、二、三等奖分别加5、4、3分。市级一、二、三等奖分别加8、7、6分。省级加10分,国家级加15分。
第四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方式初探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方式初探
敦化市教师进修学校 高万清
在大石头镇中学工作期间,与教师共同探索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方式,通过探索部分教师教学方式发生了较大转变。整个学校形成了学理论、研教法的良好风气,在学生当中出现了 “比、学、赶、帮、超”的喜人景象,有些学科的成绩明显提高。调到敦化市进修学校之后,走遍了全市各初中,看到很多学校都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为了促进全市推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方式,将各校的成功经验汇总如下。
一、齐心协力搞好小组建设
小组建设是合作探究的基础,班主任应该同科任教师共同商讨组建本班的学习小组。
(一)小组划分的原则
1、异质互助原则: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差异进行分组,把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分组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2、实力相当原则:每个学习小组各种类型的学生人数相当,成绩大致相同,有利于展开竞争。
3、有利交流原则: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4—6人为宜。人数太多会降低学生个体的活动量,不利于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数太少缺乏不同类型学生的相互补充,也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互助。
4、动态平衡原则:小组合作学习运行一段时间后,应对各小组的表现及成绩进行阶段总结,然后对不合理因素要进行调整;进行小组之间成员的调整,使其实力均衡;进行小组内角色的调换,可以改变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即有的学生始终处于控制地位,有的学生始终处于从属地位,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
(二)对小组成员合理分工,明确职责。
小组内应设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等不同角色。小组长应选有
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学生担任。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还可以设置学科组长和其他方面的负责人,一是为了减轻组长的负担,二是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记录员的职责是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应该鼓励学习积极性较低、成绩较差的同学担任汇报员,促使他们参与合作,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教师应帮助小组长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随时进行角色的调换,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三)加强小组长的培养
1、加强对小组长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知道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道理,让他们认识到组织小组学习对本人成长的作用,为他们树立长远目标,激发他们干好本职工作的内驱力;同时,设立对小组长的评比表彰项目,为他们树立短期目标,调动他们的积
极性。
2、定期召开小组长会议,教给小组长管理学生的方法。通过开
会及时了解各小组存在的问题,给小组长出谋划策,帮助解决疑难问题。如:教给他对组员进行合理而简单的分工;不同层次的问题指定不同水平的学生回答。教给组长讲题的方法与技巧,提高讲题的效率。教给组长在交流过程中进行灵活协调,当出现意见分歧时,组长应问个为什么,请组员说出理由;当出现冷场现象时,组长应带头先发言,起表率作用。教给组长善于收集组员在交流中对同一道题目所作出的不同解答,组长要归纳组员的学习成果,并且负责把本组学习的成果去粗取精。
3、适时更换小组长。当有新的同学符合条件时,就要更换原有的组长,也可以实行组长竞选制,培养每一个学生的组织能力,产生
多位组织者,提高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交流能力。
二、努力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有些班级虽然已经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但效率不高,原因有二。
一是小组交流的方法不合理,二是老师选择的问题不科学,所以提出一下意见。
(一)教会学生按照流程进行合作学习。
学习过程一般按照“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汇报交流---产生
新的问题”的流程完成。在得到老师提出的问题后,每个学生首先得独立思考,尽量自己解决所有问题,避免小组交流时“人云亦云”、盲目从众,并且把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标记下来,提供给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时积极参与、踊跃发言、认真倾听,并且按照分工完成自己的职责;小组汇报时,除了汇报通过小组交流解决的问题,还要把没有解决的问题提供给老师;最后由其他组回答或由老师解决。在讨论每个问题时,应该按照以下程序进行:这个问题应该怎么想?为什么这么想?还有别的思路吗?那种最简捷?促使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培养精益求精的良好习惯。
(二)精心设计问题,提高小组交流的效率。
任课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在课前精心设计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通过恰当方式明确的呈现给学生。如果问题过简,就会让讨论流于形式,如果过难,小组无法解决,浪费时间。
(三)充分调动差生的积极性
根据能力恰当分工,让差生为小组承担一定的工作,增强其责任感及集体荣誉感;对差生的每一个向好转变,及时表扬鼓励,让其尝试成功,树立信心;对其薄弱学科指定专人负责,帮助提高。
三、及时评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对小组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及时进行评价,可以帮助学生及时改正错误,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还能调动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学生互帮互助,全员参与,杜绝小组合作学习中的看客。在评价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原则。
1、公正合理的原则:评价的方法和标准对各组应该努力做到公平公正;对小组的评价应由学校、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以求评价范围尽可能全面周到,以利小组成员发挥各自的优势为本组
争光。
2、促进发展的原则:评价的目的在于激发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在量化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其他工作时,对分数应该多加少减,防止产生抵触情绪。评价过程中,应给后进生和后进小组提供优先发言权,创造赶超先进的机会,调动积极性;对学习小组的评价应突出过程和成绩提高的幅度,不能只关注成绩的绝对高低。
3、及时反馈的原则:对小组的评价结果应该每天在明显的位置呈现给学生,以便及时产生对学生的激励作用,也有助于老师发现问题,帮助小组及时解决。
第五篇:如何将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
数学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的合作学习方式研究
学习方式,简单地说就是为获取知识技能等采取的方法和形式。传统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独立完成任务,是一咱被动的、接受的、封闭的学习方式,它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之上,忽略了人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合作性。因此,有必要在对传统的学习方式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同时,积极探索新的学习方式。即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有效结合.一、意义
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发现的、合作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与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创造性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中的基本要素,学生是被教育者,但不完全是被动接受教育的,其具有主观能动性。教育的影响必须通过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使学生具有充分的动力,主动学习。自主合作学习”是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理论体系的有机结合,是一种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目的,以分组自主合作学习为具体形式的教育教学思想和实践。“自主”是教学过程的中心和目的。“自主下合作,合作中自主”重点是自主,合作是保证和补充。是适宜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新的教学环境,是学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天地,是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
二、方法及措施
我校数学组在开展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课题研究的两年中,以“自主合作学习”为主题,大胆将其他教学法互相融合,积极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活动。通过自身课堂实践、观课、议课、外出参观考察,学习他山之石,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自身课堂实践
新课改实施以来,提倡教育教学都要“以人为本”,即都要围绕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参与、交流、合作等。为此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搭建平台,给予学生以展示自己、发展自己、成长自己的机会。在指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中,除了给他们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提纲外,还注意学生好、中、差的搭配,使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帮衬,共同进步。而教师要做的是仔细观察学生自主学习中的言行表现,认真倾听他们对问题的不同意见和解决思路,适时地引导、点拨他们问题该怎样问,如何思考、交流解决等。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活动中,掌握学生的各种心态,了解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把握学生的发展动态。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学习”模式,一旦能够将学生的自主性发动起来,参与的积极性会很高,课堂收益将很大。
2、听课、议课的收获
传统的听评课活动,是对授课教师的优缺点进行挑剔性的甄别。其特点是授课教师精心准备,百倍努力,而听课教师听后并不领情,甚至横加指责,结果是上课者心灰意冷,听课者耳旁风,只留下一节听课笔记备查而用,谈不上互相学习,更别论共同进步。而人们在长期的听课、议课活动,不管是献课教师还是听课者,都是为教学中的问题而发问,而谈论、交流、切磋,甚至争议、辩论。课堂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学习方法。议课时为一个难点、热点问题,比如教师如何体会:学生活动时教师该干什么?当学生的回答有差错时教师该用什么的语气引导,教师如何评价学生的课堂行为等,听课教师常常是各抒己见,相持不下,有人会因此亮出自己的绝招,引发议课教师的关注与学习。通过多次的听课议课活动,我从中学到了许多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及新经验,对我今后的教学活动大有帮助。
3、他山之石
作为课题组研究中的一员,在长期的研究学习中不仅学到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汲取了许多教育教学经验和方法,还获得新的信息技术及技能。尤其是在县上每年一度的教学课改大比武,每年本人都以积极参与听评或授课,每一次都让人耳目一新:他们的“以人为本”突出地表现在课堂上——学生每节课的自主合作学习时间至少为35分钟,甚至会更长。学生有了自己的时间、自己的课堂、自己的讲台,智慧、聪明的火花不断地迸发,展示自我,得到师生的认可,无疑会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学习的潜能。我们看到一些优秀参评教师的课堂,忙而不乱,分而不散,争而不扰,写有目标,说有方向,动有轨迹,学生的积极性只能表现为“争先恐后”。
三、基本成效和问题:
投身该课题研究近三年来,经过卓有成效的工作和教育局、学校有关领导和师生的支持配合,课题研究基本实现了预期的目标。
本人作为课题成员之一,对新的教育观念有了更多更深的理解,对自主学习有了更准确的把握。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方式方法,使课堂教学从传统的灌输教育变为启发式教育,学生的被动的、封闭的、接受的学习方式向主动的、合作的、发现的学习方式转变。转换了教师角色,积极做好学生主动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使学生的自主与合作、探究与体验、主体意识、创造性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落实。确立了“活动即教育”、“教育即活动”的大教育思想,尽可能地增大了学生学习的自由度,树立了一种以学生主体活动促进发展的新型教学观。
激发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人翁精神,推进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达到学会、会学、乐学的学习目标。开发了学生身心素质的潜能,使认知能力和自学能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提高。
促进了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中更多地关注学生,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亮出自己的解见。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因此,大家都能在课堂上无拘无束、畅所欲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设计教学过程,安排教学环节,进行教学评价。建立了新型师生关系和民主的教学氛围。师生共同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资料、和知识,交流情感、思想和智慧,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达到教学相长。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教材的挖掘更深了,在教学实践中为向“生命课堂”转变,力求将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起来,使学科的外延跟生活的外延相等,不以完成教学任务为满足,而是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醒学生求知欲,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认知、体验、感悟、自主表达、自主作业、自主批评自我。基本实现了预设目标,初步形成自主学习的运作模式。我认为,该课题的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它不仅是实现课改的需要,同时也有理论上的创新,方法上的指导。它能正确引导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能为正确地开展和指导自主学习提供参考,对学生的自主发展是十分有利的,所以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
当然,该课题的研究,也有不尽人意之处。比如,合作学习中如何有效把握合作时间、合作契机、合作中使每位成员的能力得以最佳的体现和发挥。还有要渐渐淡化分数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消除分数对学生带来的压力,自主合作学习才会有更广阔的天地;再如,还要多方的、全面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才能为自主学习找到更鲜活的源头之水;还有,教育理念如何在教学活动的具体操作层面上加以真正落实,也有待进一步与同仁商榷,进一步研究。
新课标下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践探究
玉环县清港中学 陈雪燕 赵润琴
摘要: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和成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作为必须倡导的学习方式大家都已形成共识:它有利于形成探究学习的情境,能促进学生社会化发展的进程,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课堂教学 合作学习探究
在我国数学课堂中正在实施新课标教学,学生缺乏合作意识和技能的问题普遍存在。许多社会学家认为:“合作的交往,较之竞争的交往在至今及未来世界里更显重要。”国际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含其中》也指出:学会合作学习是面对二十一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是作为对传统数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与补充,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之中。《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教学经验。”小组合作学习是数学教学活动的要求,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许多从事数学教育的同仁尝试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纵观学生的学习过程,发现合作学习的要求、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现归纳如下,以期能抛砖引玉,得到更好的指正,使课堂教学更有成效。
一、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基本要求
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学生可以从教师的教学获得知识,而且还可以通过别的学生教学生获得知识。”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和成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作为一种必须倡导的学习方式,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的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1.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是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有更大的成功的可能性,是小组成员为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经历自主探究和相互配合沟通、碰撞,交流意见形成共识。小组内有明确的分工,在承担自己的责任的同时,强调每个学生的亲身经历,积极参与合作交流。
2.安排小组合作学习应选好内容、把好时机,小组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学生需要的基础上的,应选抽象的靠学生个人的力量难以理解、掌握需要学生群策群力、具有价值的内容,能引起全体学生思考,却又独立思考难以解决。解决问题的方法多种多样、学生个人难以全面完整兼顾时探索规律、法则、公式时开展等等,只有选择好适宜的内容、把握好教学最佳时机才能发挥学生的内在动力,体现优势互补,使小组合作学习有价值。
3.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展现导演风范,发挥好组织、引导、合作的作用。合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合作交流打好基础。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合理安排合作小组,有助于去伪存真、扬长避短,形成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合作交流、互补提高。同时明确分工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分工不断交换,体验多个工作职能。合理引导合作学习:给足学生合作学习的时间、空间,深入活动之中,引导学生对讨论的内容、形式、学习情绪、学习态度等进行调控,同时处理好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个人意见与全体意见、书本知识与学生能力培养间的关系,帮助学生适时梳理、总结、归纳、概括所学知识。小组汇报时,教师要认真、仔细的倾听学生汇报,适时给予肯定、表扬和指出不足及存在问题,将各组汇报合作学习内容相互补充完善。
4.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技巧要坚持不懈地培养。培养学习倾听别人的意见,养成倾听习惯,在倾听中收集信息、意见并进行评价,进一步充实完善自己的意见。敢于发言、敢于争论。小组合作学习时,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把自己探索、发现的过程、结论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进行组内交流,对不同意见进行争辩,从而发现不同的思路,拓展知识面,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误区:遵循以上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数学课堂教学探究中发现了以下的误区并采取了相应的对策来解决存在的不足。
1.重“合作”而轻“个性”。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旨在针对数学学科的高度抽象性,而采取小组通力协作攻克数学问题的学习方式,强调小组群策群力的模式,但并不排斥小组成员个性化思维的展示。实际操作中教师往往更热衷教学过程中:频繁出现的形式上的“小组讨论”,倾向于小组数学意识的趋同统一,看起来节奏分明、连贯流畅,但无形中削弱了小组成员的数学思考的强度,掩盖了创造性思维的表露,易成为教师数学思维和授意的变相灌输。学生富有个性色彩的求异思维得不到认同的机会,由全班学习到小组合作学习的转变只是一个表面的变化,而非结构性的变化。
2.重“结果”而轻“过程”。数学结论确定性特征使得很多教师、学生在数学合作学习时,不自觉陷入“重结果轻过程”的怪圈。具体指两方面:(1)小组成员更重视数学结论或问题结果而非数学探究或解决过程。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全班的均衡学习已被少数几个小组的竞争学习所取代,所以对小组成果的追求使速度成为优先重视的因素,这种对问题解决过程的取代是无意识的。(2)教师重问题结果评价轻视解决过程评价,是由于教师急功近利心理所致,只从学生的学习结果是否与自己的课堂设计结果一致来衡量学生的合作学习是否成功忽略很多细节,如学生参与程度,合作交流意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兴趣,思维的合理性和灵活性,准确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等。
3.重“主体”而轻“主导”。“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因此问题解决成为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任务,决定了数学小组成员在问题解决的探究过程中的主体性。因为合作学习的目的是小组成员自己解决问题,同学们轮流在学习小组中担当“主角”,教师的主导作用无意识中被淡化或掩盖,更多体现“生生合作”形式的教学极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放任自流,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判定”,有的教师要求学生判断“一组对边相等,—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这一命题是否为真命题?这个教学设计立意在于对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中的条件结论进行强化理解,出发点不错,但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辨别水平,放手让小组讨论,结果并不理想.由于教师过于依赖学生的主体作用导致了混乱局面。“合作学习”正是全员一起从事理解活动的有效学习,包含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及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两方面的互动。首先教师必须确立自己在合作学习中的引导者地位与创设情境的职责,引导学生自然形成合作学习动机,自发提出合作学习目标,自主决定合作学习的方式。其次当学生遇到疑难时,教师又以学生合作者的角色出现,指导学生学会合作技巧,形成社会交往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习合作技能时,正面传授,对小组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提供适时指导,协调整合小组的合作成果。
4.重“过场”而轻“探索”。设置的问题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相适应,只是在低水平的层次上重复,使得合作学习的内容没有探讨价值流于形式,或是在合作学习时尽管设计较好的课程规划和操作程序,但由于在实际教学中没有给学生充裕的时间,缺少自主探索的过程,结果往往解决不了问题;还有在小组讨论中,过于强调注重少数组织者的“说”,而忽视了其它小组成员“听”和“做”的深入,表面上有问有答,热热闹闹,实质上学生接受不同的任务和地位,导致一些小组情景中的学习不公平,遏制了更多学生的创新思维。
5.重“课内”而轻“课外”。普遍存在的观点:在课内的四十五分钟中通过合作学习解决全部问题、掌握全部的知识、获得全面的理解,即所谓当堂解决模式取决于传统教育的影响和当前素质教育中的“减负”要求,使得很多教师误以为所有的教与学必须在课内完成.而事实上学习内容通常具有延续性、可拓展性,学习完成一个知识点的全方面、透彻深人的学习是不太可能的,而且数学学科的应用性特征也把合作学习的要求延伸到课外,因此不仅要重视课内合作学习,而且要重视课外合作学习。
三、克服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低效的有效策略
1.利用任务型的学习法激活学生合作的内驱力。教师在学生合作前先确定本节课或本环节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在自主探究后产生必须合作才能完成任务的合作内驱力.实践证明,任务过于简单,或过于深难,学生都不易产生合作内驱力,而只有所设计的教学任务是与学生固有技能点和相关的知识点相联系,同时又有一定的生活性、探究性和创造性的,最易让学生产生合作内驱力。
2.选取合适的内容,进行合作学习。新课改倡导合作,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选取的内容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可合作性、可评估性等特点。(1)设计发展性的问题
所谓发展性问题就是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设计的问题.维果茨基将中学生“最近发展区”界定为:由独立解决问题所决定的实际发展水平与通过成人的指导或与能力更强的同伴合作解决问题所确定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2)设计探究性问题 初中生具有好奇、喜欢探究、好表现自己等心理特征,设计探究性问题就是要让学生探究知识发现的过程,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探究性问题也使学生产生了合作探究的需求。(3)设计开放性问题和解题途径多样化问题 由于开放性问题产生的是多元解答,学生通过自身的知识、经验、阅历、素养等进行个性化的解答,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的机会,搭建了一个展示自己、了解别人的平台。能诱发学生的合作动机,有机会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方法、分享别人的优点,开阔自己的思路。(4)设计矛盾性问题 学生身心成长与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克服自身矛盾冲突的过程。教师通过设计矛盾性问题引起学生产生认识、情感、生活经验等方面的矛盾冲突进而形成悬念,使学生产生求知心理,及时地进行合作探究,使合作学习达到高效。
3.合理分工,使合作学习更有效。有效的合作离不开合理的分工,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并适当运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全班学生重新搭配成几个学习小组,搭配力求做到均衡,便于公平竞争.让每个人都有一项责任,担任一个具体的角色,如小组讨论的组织人、记录员、资料员、首席发言人、第二发言人等。再由学习小组民主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组长,并在一定时间后,进行角色转换,使每个成员都有愉快的学习体验。学生确认了各自的角色后,进行有序地分工操作。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思想压力减轻了,自信心增多了,动手实践的机会也增加了,他们在融洽、民主、开放的学习氛围里,进行着积极主动的交流合作,竞争意识、集体观念和合作精神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合作学习得到了更有效的发挥。
4.指导学生注意合作学习中的技巧。教师要告诉学生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它为什么是有用的,它是如何展开的,教给学生必需的合作技能.如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善于倾听对方的意见;当与对方有不同见解时,要等对方说完再加以补充或提出反对意见;对对方的精彩见解和独到观点,要通过表扬、鼓励形式,达到相互支持;碰到困难或分歧较大之处,要心平气和,学会反思等。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只有学会合作,学会从他人的智慧中获得启迪,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潜能。林格伦说:“在文明世界中的人们,真正需要学生的本领是有成效的合作本领,以及教会别人也这样做的本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和能力,学会在合作中自主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人格的完善。故此广大一线教育同仁认为在当今科技竞争的时代,竞争的成败取决于人们的合作。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只有在合作中竞争,才会有更大的成功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只要我们能克服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种种误区,采取相应的对策,更趋于合作学习的本质,合作学习更有利于问题的探究,更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功效,展现出广阔的前景,也必将结出数学教育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蓝守田.立体教学新体系的构建与实施[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2]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曹一呜.数学教学模式导论[M].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 [4]何克杭.创造性思维理论[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