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外贸英语中“费用”或“费”的常见译法小结
外贸英语中“费用”或“费”的常见译法小结
I.译为Fee 或 Charge
这是“费用”或“费” 的两个最常用的英文等值对应字
Fee 主要是指服务性的费用。这种服务即能以体力的方式提供,又能以向他人提出具有专业性质的建议或忠告等形式提供(payment for service or professional advice).如律师、医生、私人教师等所收之费用以及入场费、入会费、挂号费等等均译为fee.Charge 除了可以指服务性费用外,间或也指对货物或具体实物的收费(for goods)。
e.g.1.admission fee入会费 2.advertising charges 广告费3.charges for water and electricity水电费
4.depreciation charge 折旧费 5.doctor’s fee医生的诊费 6.extra charge(surcharge)附加费 7.loading charges 装货费8.processing fee加工费
9.retaining fee(solicitors fee)律师费
10.Remittance fee汇费
11.selling charge(commission)销售费用service charge服务费
13.storage charges(fee)保管费
14.transport charges 运输费
15.tuition(schooling)fee 学费
II.Expenses(expenditure)或 cost
Expenses 和cost作为“费用”的对应字使用时,多指为某一特定需求而付出的消费性支出“。expenses 和 cost为通用字,使用率极高,而 expenditure为书面语体字,较少使用。
e.g.1.administrative expenses行政支出
2.advertising expenses广告费 3.board expenses伙食费
4.Circulation costs 流通费 5.cost of wear and fear损耗费
6.current expenditure 经费7.clerical cost办公费 8.depreciation expense(charge)折旧费 9.distribution expenses推销费
10.entertianemnt expenses 招待费
11.financial expense 财务费12.funeral expenses丧葬费13.hospitalization expenses 住院费
14.Living costs(the cost of living)生活费
15.military expenditures 军费
16.maintenance cost(expenses)维修费
17.organization costs(expenses)开办费
18.production cost 生产费用 19.printing expenses 印刷费
III.Dues 或 Tax
Dues 作“费用”,“费” 的对应字使用时,特指社会团体或组织的成员按本组织的有关规定定期缴纳的组织费用。在美国此种费又用tax表示。
1.membership dues 会费(tax i.e.US)
2.Party member dues党费
3.Trade-union dues 工会会费
IV.Fare 和 Freight
这两个字作“费用”的对应字使用时,均用于特定的场合:Fare 指车(船)费; Freight 指运费。
1.Back freight退货运费 2.Boat fares船费
3.Bus fares公共汽车费 4.Freight 运费
4.Freight paid 运费收讫
6.Freight to be collected 运费代收 7.Taxi fares计程车费
V.译为 Fund(s)Funds作为“费用”的对应字使用时,通常指“按事先拟好的计划为特定目的付出的专款,” 相当于中文中“经费”所表达的意思。
1.Funds for buying books图书购置费
2.Funds for scientific research科研费
3.relief fund 救济费 4.Welfare funds 福利费
VI.译为特定的名词或词组
英文中还有不少的名词或词组作“费用”的对应字使用时,只能用在特定的场合。对于这些的译法只能特殊的记忆。现将常见的总结如下:
1.Alimony 赡养费 2.Allowances for a business trip出差费
2.Compensation补偿费
4.Cranage起重机使用费
5.dockage 船坞费(码头费)6.Emoluments 稿费
7.harbor dues 港口费 8.Insurance premium保险费 9.maintenance of equipment 设备维修费
10.overtime pay加班费 11.postage 邮资
12.petty cash 零用费 13.rent 房租费 14.road toll养路费
15.loyalities 土地使用费16.stevedorage码头工人搬运费
17.Subscription of newspaper and magazine 报刊费
18.Subsidies for health(health subsidies)保健费
19.Towage 拖船费 20.wharfage 码头费
By the way, Above –mentioned expenditure can we afford it?
第二篇:翻译常见难点-英语名称译法一
翻译常见难点-英语名称译法一
什么是名称译法 名称译法的难点又在哪里 我们如何才能翻译好名称译法.一、英语人名的译法
英语人名汉译情况较复杂,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这是因为汉语的同音词很多,选择不同的汉字译同一英文名字,就会把读者弄糊涂,弄不清究竟说的是一个人还是多个人。例如Phillip这个名字早期至少有九种译名:菲利普,菲利蒲,菲力普,菲力蒲,腓力普,腓利普,腓力;而William的译法至少也有5种:威廉,巍联,卫连,维涟,雯莲。有鉴于此,翻译人名时就应该尽可能地统一译文,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混乱。做到这一点并非难事,譬如说,有些英语人名后缀部分比较有规律,选用汉字时就要尽量一致,如Fairbridge, Broodbridge中的-bridge现在都统一译为“布里奇”。
由于绝大多数汉字是多义词,容易引起联想,因此翻译时除了用字统一外(参见《新实用英译汉教程》译音表),还需要遵守以下的选字标准:
(一)名从主人原则
翻译欧美人姓名时,依据名从主人的原则,即根据他们的习惯顺序,先名后姓地音译成中文,如David Copperfield译为“大卫·科波菲尔”。
讲英语各国的人名,有时是同形不同音,如Berkeley在英国读 /ba:kli/, 译为“巴克莱”,而在美国读/b?:kli/,应译为“贝克莱”。
英语人名中有些词读音不规则,翻译时要特别注意,如 Maugham中的gh不发音, 汉译应为“毛姆”。
有些外国人喜欢汉化本名,使其听起来象中国人的姓名,如Joseph Needham译成“李约瑟”(英国),John Leighton Stuart译成“司徒雷登”(美国),John King Fairbank 译成“费正清”(美国), James G.Endicott译成“文幼章”(加拿大),Pearl S.Buck译成“赛珍珠”(美国)等。这些译法谈不上规范,但已为人们所熟知并广泛使用,因此无须重译。
(二)约定俗成原则
有些译名的发音明显有误,但已通行已久,为人接受,约定俗成,所以不必更改。如Eden音为/` i:den/(伊登),但习惯译为“艾登”。
外国人的姓名一般不汉化,以保留其民族特色。但有些传统的习惯的译法,一般不更改,以保持历来的一致性,不致产生误解。这就要求译者勤查多问,对政治、经济、文化中的著名人物有所了解。比如Bernard Shaw是“肖伯纳”, 不是“伯纳·肖”;Bethune统一译为“贝休恩”,但加拿大人Norman Bethune译名为“白求恩”; Marx 一般译成“马克斯”,但伟大的革命导师Marx总是译为“马克思”。
(三)简略原则
姓名中不重要的辅音可以省略,因为姓名长到四字以上,中国读者记忆起来便有麻烦。简短些容易让读者记住,如Engels译为“恩格斯”,不是“恩格尔斯”;Eliot译为“艾略特”,而非“艾里奥特”;Shakespeare译“莎士比亚”,而不是“莎克士比亚”;MacDonald 译为“麦唐?quot;,而不是”麦克多纳尔德“。
由于外国人名长,传统的译法是只译姓不译名。譬如说起莎士比亚,大家都知道他是英国著名的文学家,不必称为”威廉· 莎士比亚“。当然有时也有姓和名同时译出或只译名不译姓的情况,例如意大利科学家 Galileo Galilet就只被译为”伽利略“,译名不译姓。
(四)用字避免产生不好的联想意义原则
音译采用译音表中所规定的汉字,而不要不恰当地使用那些容易引起联想的字词,以免造成误解或闹笑话,如Kulessa译为”孔雷飒“,却不能译成”裤里塞“。其次,译名一般不用带有明显贬褒意味的字词。如Bumble译为”本伯“,而非”笨伯“。此外,用字要不生僻,读起来要顺口。
不过有时利用某些富有联想意义的字来翻译某些名字并不是绝对不可以的,譬如翻译女性名字采用花草珠玉等带有女性附加色彩的字眼就很好,如把Mary译为”玛莉“,玛字利用玉旁,莉字利用草头,读者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女孩的名字。
此外,英语姓名后有”Jr.“,即Junior 的缩写,其意为此人与其父同姓同名,Jr.汉译为”小“,冠于姓或全名之首,如Jr.John.Kennedy的译名为”小约翰.肯尼迪"。
二、书名、影视片名的译法
一本书的书名、一部电影或电视剧的片名往往含意丰富,有些还含有成语典故,需要仔细推敲、弄清原意,然后再决定译名。总的说来,书名、电影或电视剧的片名的翻译要求传情达意、简短易记、文字优美,并应和其内容吻合。其具体译法大致可分为以下4种:
(一)直译
The Canterbury Tales 《坎特伯雷故事集》;The Prince and the Pauper 《王子和贫儿》
The Adventures of Alice in Wonderland 《艾丽丝漫游记》
The Great Expectation 《远大前程》;A Tale of Two Cities 《双城记》
Aesop’s Fables 《伊索寓言》;Sister Carrie 《嘉丽妹妹》
Vanity Fair《名利场》;A Farewell to Arms《永别了,武器》
The Merry Wives of Windsor《温莎的风流娘儿们》
The Age of Innocence《纯真年代》;Dances with Wolves《与狼共舞》
Jurassic Park《侏罗纪公园》
以上各个译名流传已久,均应遵从约定俗成的原则继续使用,不再重译。
(二)直译与意译
St.Mark《马克福音》;Robinson Crusoe 《鲁宾逊漂流记》
The Mayor of Casterbridge《卡斯特桥市长》;Dombey and Son《董贝父子》
A River Runs Through It《一条流过记忆的河》;Sleepless in Seattle《西雅图夜未眠》
Patton《巴顿将军》;The Net《网络情缘》
Moonstruck《月色撩人》;Sand and Blood《碧血黄沙》
(三)意译
Uncle Tom’s Cabin《黑奴吁天录》(试比较:《汤姆叔的小屋》)
David Copperfield《块肉余生述》
Silas Marner 《织工马南传》(试比较:《塞那斯·马南》)
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廊桥遗梦》(试比较:《梅德逊郡桥》)
First Knight《剑侠风流》;Sabrina《情归巴黎》
Oliver Twist 《雾都孤儿》;Pygmalion 《皮格马利翁》
Red Star Over China 《西行漫记》 ; Gone with the Wind 《乱世佳人》
Pinocchio 《木偶奇遇记》;As You Like It《皆大欢喜》
The Pilgrim’s Progress《天路历程》;For Whom the Bell Tolls《战地钟声》
(四)音译
Jane Eye 《简.爱》;Robin Hood 《罗宾汉》
Martin Eden 《马丁·伊登》
三、报刊杂志名的译法
英文报刊名属专有名词范围,不少刊物有固定的译法,不能乱译。译者需熟记已有的译名。下面就列举一些常见的译名。
(一)美国报刊与杂志:
New York Times《纽约时报》
Washington Post 《华盛顿邮报》(美国第2大报)
Los Angeles Times 《洛杉矶时报》(美国第3大报)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国际先驱论坛报》(国际性报纸,美国报界集团在巴黎发行)
Wall Street Journal 《华尔街日报》(专业性商业金融报)
The Baltimore Sun 《巴尔的摩太阳报》;Chicago Tribunes《芝加哥论坛报》
The Boston Globe《波士顿环球报》;Time《时代周刊》
Newsweek《新闻周刊》;Reader’s Digest《读者文摘》
Life 《生活》(画刊);Playboy《花花公子》
Fortune 《幸福》;G.E.O 《地理》;U.S.A.Today 《今日美国》
National Geographic Magazine 《国家地理杂志》;People 《人物》
Time 《时代》;Business Week 《商业周刊》
Newsweek 《新闻周刊》;Reader’s Digest 《读者文摘》
(二)英国报刊杂志:
The Times 《泰晤士报》;Daily Telegraph 《每日电讯报》
Guardian 《卫报》;Sunday Times 《星期日泰晤士报》
Observer 《观察家报》;Daily Mail 《每日邮报》;The Guardian 《前卫》(杂志)
Daily Mirror 《每日镜报》;News of the World 《世界新闻报》;The Sun《太阳报》
第三篇:reference to在英文合同中的译法
reference to在英文合同中的译法
旗渡译审分享
reference to,通常译为“援引”或“提及”,用于英文协议定义部分第2条。References to statutory provisions, including any subordinate legislation made under the relevant statute, shall be construed as references to those provisions as amended or re-enacted or as their application is modified by other provisions(whether before or after the date hereof)from time to time and shall include any provisions of which they are re-enactment(whether with or without modification).对法律规定(包括对相关成文法下颁布的任何下位立法)的援引应被解释为对不时地经修正或重新颁布的规定或者对其适用进行修订的其他规定之援引(无论是在本协议签署日之前或之后),并且应包括经重新颁布的任何规定(无论是否经修订)。
References herein tothe statutory provisions shall be construed as references to those provisions as amended or re-enacted or as their applications are modified by other provisions(whether before or after the date hereof)from time to time and shall include any provisions of which they are re-enactments(whether with or without modification)
本协议中提及的法定条款,应解释为可以不时修订或再次颁布或其适用可以被其他条款不时(无论是在本协议之前或之后)修改的条款,并应包括经过再次颁布的任何条款(无论是否修改)。
以上仅代表旗渡观点,欢迎批评指正或讨论交流。
第四篇:论各类译法在习语中的应用
论各类译法在习语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从中西方的习语翻译角度,探讨了不同译法在其中的灵活应用。并对七种主要的词法翻译:对等译法、具体译法、抽象译法、转性译法、增词译法、省词译法、换形译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概括。
习语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习语又是语言的精华。所谓习语,一般指那些常用在一起,具有特定形式的词组,其蕴含的意义往往不能从词组中单个词的意思推测而得。我们常用的习语包括成语、俗语、格言、歇后语、谚语、俚语、行话等。习语是语言的精华,它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内涵。在习语的翻译中,为了更好的做到翻译所要求的“信、达、雅”三大点,并且能够同时体现其富含的文化底蕴和意义延伸,我们经常会使用一些修辞手段,并且通过对习语组成部分进行扩充、压缩、省略、替换、分拆、次序颠倒或语义引申等手段,使习语产生新意,从而增加习语的表现力。这就体现了翻译各种译法在中外习语中的灵活应用。
一、对等译法
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们一般都可以再译文语言中找到同原文中某个单词、词组或成语意义上的对等表达。因此,对等译法是翻译中最常用、最重要的翻译方法。举个例子说明,我们中国人在做决定的时候,常会提到“三思而后行”,这是《论语》中的古训。这句话的意思是就是教我们要养成做事前多思考的好习惯。而翻译为英文就成了“Look before you leap”。如果按照中国人逐字逐句翻译的习惯,我们很可能会把这句话译成“Think three times before you walk”。这样就很别扭了,一方面,不符合西方人的语言习惯;另一方面,很有可能造成错误的理解而无法表达出正确的中文原意。所以,译成“Look before you leap”是十分贴切的,同时也体现了中西方的一大差异:中国人注重思考,强调做之前要思量,而西方人则更注重实践,首先把做放在第一,所以用look代替think再合适不过。除此以外,还有许多句子也体现了对等译法这一原则:如“皇天不负苦心人”译为“Everything comes to him who waits”; “不打不成交”译为“No discord, no concord”; “身正不怕影子斜”译为“A clean hand wants no washing”;“患难见真情”译为“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覆水难收”译为“Don’t cry over spilled milk”等。
二、具体译法
由于中英两种语言的差别,我们在翻译中不得不经常使用具体译法,即具体化的翻译方法。所谓具体译法,就是在翻译过程中把原文中比较抽象的单词、词组、成语或句子用具体或者是比较具体的单词、词组、成语或句子来进行翻译,从而消除或降低语言差别给翻译带来的损失,是译文产生与原文相同的效果。举个例子说明,英文中有句常用的谚语“As a man sows, so he shall reap”,其对应的中文翻译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样翻译,既把英文原意较好的表达出来,又符合中国人的语言习惯,易于接受和理解。如果我们按照原来的句式翻译为“一个人种了就会有收获”,虽然大意是能表现出来了,但同时也引发了一个疑问,种了就有收获,收的是什么呢?种瓜是不是会收获豆呢?从英文的逻辑上看,这种说法不能否认,但从中国人的思维逻辑来看,就大错特错了。所以译文通过具体化的方法,种瓜得的是瓜,而种豆得的是豆,即体现了英文原意,同时也避免了可能的误解。还有许多同样的例子也体现了具体化的译法,如“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译为“Justice has long arms”;“一不做二不休”译为“In for a penny, in for a poun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译为“Not pleased by external gains, not saddened by personal losses”等。
三、抽象译法
为了译文的忠实与通顺,我们往往有必要把原文中带有具体意义或具体形象的单词、词组、成语或句子进行抽象化处理。这种译法,被称为抽象译法。举个例子说明: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情侣之间,由于有感情存在,双方都会觉得对方接近于完美,此时,我们就会用“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句古话来描述。而这句话的英文译文为“Beauty lies in lover’s eyes”。这里,我们把实体存在的西施这一人物译为抽象的“beauty”一词。因为在中国人的眼中,西施就是美的象征,译文在此处理的非常到位。如果我们直译为“Xi shi, a Chinese beauty, lies in lover’s eyes”,西方人就不理解了,怎么情人眼里会出现一个中国美女呢?还有女方在这里要不满意了,明明我眼里看到的是潘安,怎么会是个西施呢,又不是同性恋。这里产生误解的原因是:西方人会觉得西施是用来形容美女的,只限于女人,而beauty确是男女皆适用的,形容美男也可以用beauty一词。这里,使用抽象化的译法就更好的传达了原文的意思。另外,还有许多例子也体现了这一原则,比如说:“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译为“只工作,不玩耍,聪明孩子要变傻”;“Put the carriage before the horse”译为“本末倒置”;“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译为“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A little wind kindles, much puts out the fire”译为“适可而止,过犹不及”等。
四、转性译法
所谓转性译法,就是在翻译过程中,根据语言的习惯进行词性转换。比如说,把原文的名词转为动词,“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对应的译文是“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past can guide one in the future”。这里中文里面的“师”一词原来是做名词使用,而转换为英文就成了动词“guide”;此外,“知足常乐”对应的译文是“A contented mind is a perpetual feast”,“乐”原是动词,而译文中的“feast”是名词,这里体现了由动词到名词的转换;“A clear conscience is a sure card”,这句话运用了名词转形容词的用法,翻译为“光明磊落,胜券在握”,将原文的名词“a clear conscience”译为形容词“光明磊落”,除此以外,还有不同词性的转换方式,副词换成形容词,动词换成形容词等等。使用转性译法这一原则,可以是译文在逻辑上显得更合理,读起来也更加通顺。
五、增词译法
所谓增词译法,就是在原文的基础上添加必要的单词、词组、分句或完整句,从而使得译文在语法、语言形式上符合译文习惯和在文化背景、词语联想方面与原文一致起来,使得译文与原文在内容、形式和精神等方面都对等起来。具体的例子有:“不到长城非好汉”,其对应的译文是“He who has never been to the Great Wall is not a true man”,这里,译文在原文的基础上添加了主语“he”,使句式显得更加完整,合乎语法规则。由此可见,中英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一个很大的特色,中国人说话时习惯省略主语,比如说:见到人说“吃了没”,而不是“你吃了没”;表示自己的情况糟糕时说“这回完了”代表着“我这回完了”。在翻译此类句子的时候就要注意给句子添加主语,因为在英文的表达中,没有主语成分的句子是不成句的。在其它的例子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现象,比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译为“A just cause enjoys abundant support while an unjust cause finds little”。原文句子省略了动词,而英文译文中则给原文添加了两个动词,分别为“enjoys”和“finds”使句子完整,句子的意思更加清晰明了。
六、省词译法
所谓省词译法,就是把原文中需要而译文中不需要的单词、词组等在翻译的过程中加以省略。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讲,增词译法的规律反过来就是省词译法的规律。如中文中常用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译为英文就是“Good will be rewarded with good, and evil with evil”。译文的后半部分省略了动词“rewarded”,避免了与前面的重复。因为在英文表达中,如果前后的事物用的是同一个动词描述的话,后面的就可以直接省略了,这样,可以使句子显得更简洁,不会有啰嗦之嫌,同时,也不妨碍理解。还有,“闻其歌知其鸟,听其言知其人”译为“A bird is known by its note, and a man by his talk”,也是同样的原理。“A bit in the mornig is better than nothing all day”译为“略有胜于全无”,省略了原文中的状语,译文显得更加简单扼要。
七、换形译法
英汉两种语言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在习惯表达上也就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我们不得不在翻译中经常改换表达的形式,这就是常用的换形译法。中文有句话说“车到山前必有路”,译成英文是“The cart will find its way round the hill when it gets there”,译文中“the cart”提到了三次,但为了避免重复,后面两个都用了“it”来代替,使译文读起来更为通顺,相同的例子还有“A man is known by the company he keeps”译为“察其友知其人”,把“a man”和“he”译作对等的“其”。除此以外,其它的例子还有:把“闪光的不一定是金子”译为“All is not gold that glitters”,译文中的“that”指代了“东西(things)”,符合了英文的表达习惯。中文的某些特有词汇有时也能在英文中找到对等的翻译,例如“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就可译为“A miss is as good as a mile”,把“毫厘”和“千里”译成对应的“a miss”和“a mile”,体现了中英文在数量单位使用上的不同。
在中外的习语翻译中,灵活应用不同的译法不仅能够更好地融合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使两方的读者更容易接受;而且也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加强了中西方人相互的沟通与理解。
第五篇:英文合同常见短语give rise to的使用及译法
英文合同常见短语give rise to的使用及译法
短语give rise to在合同文本中经常使用,意思是引起、导致,相当于cause,但是比cause正式 NO.1例句一
If the Buyer becomes aware of any fact, matter or event which might constitute or give rise to an Agreement Claim, the Buyer shall within a reasonable time of becoming aware of the issue giving rise to the Agreement Claim deliver to the Sellers’Representative written notice specifying in reasonable detail all material aspects of such Agreement Claim as far as is known to the Buyer.如果买方获悉可能构成或者引发协议索赔的任何事实、事项或事件,买方应当在获悉引发协议索赔的事项之后的合理期间内,向卖方代表发送书面通知,详细列明买方所知的与协议索赔各个重大方面有关的情况。
NO.2
If any Indemnitee believes that it has a claim that may give rise to an obligation of any Warrantor pursuant to this Clause 7, it shall give prompt notice thereof to the Warrantors stating specifically the basis on which such claim is being made, the material facts related thereto, and the amount of the claim asserted.如果任何受偿方按照本第7条的规定,认为其遭受到可能产生任何保证人义务的索赔,其应立即通知保证人,具体说明提出索赔的依据、与索赔相关的重大事实以及索赔的金额。
以上仅代表旗渡观点,欢迎批评指正或讨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