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化学第3章探索生活材料第1节合金1!

时间:2019-05-12 11:59: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高中化学第3章探索生活材料第1节合金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高中化学第3章探索生活材料第1节合金1!》。

第一篇:2018高中化学第3章探索生活材料第1节合金1!

第三章 探索生活材料 第一节 合金

第一节合金

一、教学设计

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和高中课程标准必修教科书化学1中,关于合金已经介绍了很多。如何遵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必修课程的基础上,使学生对合金的认识有进一步的深入和提高,这是编写本节教科书时主要考虑的问题。

本节包括“认识合金”和“使用合金”两部分内容。

在“认识合金”中,采用图示(图3-1)的形式,将纯金属和合金的结构加以比较,指出在纯金属内,原子的排列十分规整,而合金内由于加入了其他元素的原子,使得原子层之间的相对滑动变得困难,因而性能发生了改变。目的是使学生对合金与纯金属在性能上的差异(如硬度、熔点等)从结构角度有个大致了解,从而对合金的认识更深入一步。

在“使用合金”中,介绍了铁合金、铝合金、铜合金,以及新型合金如储氢合金等。在介绍这几种常见合金的组成、性能和用途的同时,重点强调:由于含碳量不同,钢和生铁的性能有很大差异;向钢中加入不同的合金元素(如Cr、Mn、Ni等),可制得不同性能的合金钢。以进一步强化“合金的性能可以通过所添加的合金元素的种类、含量和生成合金的条件等来加以调节”这一基本观念。

本节教学重点:金属和合金在性能上的主要差异及其原因,铁合金、铝合金和铜合金的组成、性能和用途。

本节教学难点:合金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合金元素的种类、含量对合金性能的影响。

教学建议如下:

1?注意处理好与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必修课程的合理衔接。

关于铁合金、铝合金、铜合金的组成、性能和用途,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可以采取学生自学、总结的方式。例如,对于铁合金,可引导学生以列表的形式加以归纳和总结。

2?精心组织好教科书中设置的活动。

本节设置了2个“思考与交流”、2个“学与问”、1个“实践活动”和3个“资料卡片”,活动较多。第一个“思考与交流”针对学生已有的合金知识基础,让学生查阅资料,填写制造不同汽车配件所用的金属或合金,并解释使用这种材料的原因,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二个“思考与交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就我国发行的第五套人民币中的1元、5角和1角硬币的一些问题展开讨论。教学过程中应精心组织好这些活动,以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建议补充介绍一些新型合金,以开阔学生视野。

由于新型合金的种类很多,教科书从氢能是未来的理想能源这一角度选取了储氢合金进行介绍,并以图+图注的形式介绍了钛合金和耐热合金(图3-11和图3-1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补充有关新型合金的资料,特别是金属和合金在尖端科技领域中的应用,以增强学生对金属和合金重要性的认识。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学生通过互联网等媒体来查阅、收集有关新型合金的资料,然后在班上进行展示和交流。

教学设计参考:

【教学设计1】

提出问题:什么是合金?→概念讲授→讨论:日常生活中用到的金属制品中哪些属于合金?→合金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强度和硬度大、熔点低→讨论:为什么合金具有这些优良的物理性能?→进一步明确:结构决定性质。

学生列举最常见的合金:铁合金、铝合金→讲授铁合金的分类、特点→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各种铁合金的不同用途→铝合金、铜合金的主要用途→介绍新型合金材料。

【教学设计2】

课前布置:搜集生活中用到的金属制品的资料,了解其中合金的组成(教师可提示重点搜集铁合金、铝合金以及铜合金的资料)→学生可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查找:网络、图书和其他媒体等→课上分组汇总→找出各种合金共同的物理性能→教师帮助总结→铁合金的分类及用途→铝合金、铜合金的主要用途→讲授合金的概念→合金的物理性能→讨论:为什么合金具有这些物理性能?→进一步明确:结构决定性质→教师介绍新型合金材料。

二、活动建议

【实践活动】

提示:按制罐金属材料的材质划分,易拉罐主要可分为铝制和铁制两种。许多易拉罐的罐体上标明了所用的材料,如“可口可乐”的罐体上标有“铝”的字样等。要确定易拉罐的主要成分,既可以采用物理方法(如铁制易拉罐可被磁铁吸引,而铝制易拉罐则不能),也可以采用化学方法(如铝制易拉罐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三、问题交流

【思考与交流1】

(1)以下表格仅供参考。

(2)农村学生可能对汽车配件不太熟悉,教学中可以结合农村的实际,让其调查农业机械如农机具的不同配件所使用的材料,并分析可能的原因。

【思考与交流2】

这个活动具有开放性,以下内容仅供参考。

1?铸造硬币的合金应该具有一定的硬度,能耐磨损和抗腐蚀,这样硬币才可以使用一定的年限;铸造硬币的合金也不能太硬,否则,硬币上的图案和数字不易被压印出来;铸造硬币的合金也不能太昂贵,等等。

2?三种金属的价值:镍>铜>铝。

3?铸造硬币所用合金的实际价值应该低于面值。如果高于面值,人们可能会把硬币收藏起来或高价出售,而不当作货币使用。

【学与问1】

在纯金属内,所有的原子大小相同,排列十分规整。而合金内原子的大小不一,排列没有纯金属那样整齐,使得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小。所以,多数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各成分金属的低。

【学与问2】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不锈钢在大气中比较稳定,不容易生锈。但是如果放在海水中,海水中的氯离子会使这种不锈钢发生腐蚀。设置这样一个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不锈钢的“不锈”是相对的,是与使用条件有关的,从而树立介质环境对物质性能有很大的影响这样一个观念。

实际上,不锈钢是具有抵抗大气、酸、碱、盐等腐蚀作用的合金钢的总称。不锈钢的含义可归纳为三种:(1)狭义型,仅指在无污染大气中不生锈的钢;(2)习惯型,指狭义型含义的不锈钢和耐酸钢的统称;(3)广义型,指习惯型含义的不锈钢和不锈耐热钢的泛称。不锈钢种类繁多、性能各异,按化学成分可分为铬不锈钢和铬镍不锈钢两大类;按使用的介质环境可分为耐硝酸不锈钢、耐硫酸不锈钢、耐尿素不锈钢和耐海水不锈钢等。

四、习题参考

1?提示:从合金与纯金属的结构不同简单加以说明。

2?C

3?武德合金可用于制电路保险丝、自动灭火和防爆安全装置等。

4?提示:(1)手术刀:不锈钢;(2)防盗门:铁合金;(3)门锁:铁合金或铜合金;(4)钥匙:铁合金、铝合金或铜合金;(5)饰物:金或铂的合金;(6)飞机外壳:铝合金。

5?提示:铝合金的密度小、强度高、易成型、抗腐蚀能力强,所以更适合制造高层建筑的门窗。

说明:

4、5题都是开放式习题,可以有多种答案,只要理由充分即可。

6?提示:钛合金具有密度小、强度高、耐高温和抗腐蚀等优良性能,是制造飞机、火箭发动机、人造卫星外壳和宇宙飞船船舱等的重要材料;同时,由于钛合金的强度高,可以承受深海的压力,特别是能抗海水的腐蚀,可用于制造深海潜艇、海底石油的设备等。因此,钛及钛合金被誉为“空间金属”和“深海金属”。

第二篇:2018高中化学第3章探索生活材料第3节玻璃、陶瓷和水泥1

第三章 探索生活材料 第三节 玻璃、陶瓷和水泥

第三节玻璃、陶瓷和水泥

一、教学设计

本节主要介绍了玻璃、陶瓷和水泥的主要化学成分、生产原料和用途,以及光导纤维和高温结构陶瓷等新型材料。

对于玻璃,强调调整玻璃的化学组成和对玻璃进行各种工艺处理,可以制得具有不同性能和用途的玻璃,并以光学玻璃、彩色玻璃和钢化玻璃等为例作了说明。对于陶瓷,是从陶器的发明对于人类的重要意义这个角度来引入的。对于水泥,则是从实用的角度出发,介绍了水泥的强度等级和存放时的注意事项等。

介绍光导纤维和高温结构陶瓷,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新型材料在高新科技领域中的广泛应用,认识化学对于促进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本节教学重点:玻璃的主要成分和生产原理,水泥的主要成分和使用注意事项,以玻璃和陶瓷为例认识物质的组成和反应条件对性能和用途的影响。

本节教学难点:初步建立物质的组成和反应条件对性能和用途有很大的影响等基本观念。

教学建议如下:

1?对于玻璃、陶瓷和水泥,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引入。

例如,对于玻璃,可通过“学与问1”和图3-21入手提出问题,进而介绍制造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生产时的反应原理和主要成分,以及玻璃态的概念;对于陶瓷,可利用图片或录像从人类科技发展史或中华文明发展史的角度引入,进而介绍制造陶瓷器的主要原料、生产过程(图3-27);对于水泥,则可以从水泥的广泛使用入手,介绍生产水泥的主要原料、水泥的化学成分和水硬性等。

2?对于玻璃、陶瓷和水泥,要突出不同的重点。

例如,对于玻璃,重点是以硼硅酸盐玻璃(向普通玻璃中加入一定量的B2O3)、光学玻璃、彩色玻璃和钢化玻璃等为例,让学生认识物质的组成和反应条件对性能和用途的影响;对于陶瓷,重点是让学生了解陶器的发明对于人类的重要意义,以及通过讨论釉料中的金属元素、烧制时的空气用量和彩釉颜色的关系,进一步加深对物质的组成和反应条件对性能和用途影响的认识;水泥的重点则是让学生了解水泥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

3?光导纤维和高温结构陶瓷的教学要体现开放性,如充分利用图片或录像等,也可以通过参观、展览等活动进行,以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设计参考:

【教学设计1】采用情感体验与问题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玻璃和陶瓷

观看玻璃的生产流程和琳琅满目的玻璃制品的录像,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问题:

(1)制造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是什么?

(2)玻璃窑中主要发生了哪些化学反应?

(3)玻璃为什么可以被人工吹制成形状不同的制品?

(4)制造高级化学反应容器的玻璃和普通玻璃有何不同?

(5)光学玻璃、彩色玻璃、变色玻璃、钢化玻璃是怎样制造的?

观看陶瓷的录像之后,提出以下问题:

(1)你知道哪些陶器?哪些瓷器?两者有何区别?

(2)制造陶瓷器的主要原料是什么?手工制造陶瓷器有哪些过程?

(3)瓷器上釉是怎么回事?绚丽多彩的瓷器是怎样制得的?

(4)在普通釉料中加入不同的金属元素,烧制时的空气用量不同,都会影响彩釉的颜色。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然后引导学生自学和相互讨论,最后师生进行总结。

2?水泥

观看水泥的录像→展示水泥样品→进行实验,观察水泥的硬化过程→讲解水泥的水硬性,简介水泥的强度等级标准→提问:什么叫水泥砂浆?什么叫钢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为什么能支撑高楼大厦?→指导学生阅读并完成“思考与交流”中的问题1,布置问题2为课后作业。

3?光导纤维和高温结构陶瓷

观看录像后,引导学生畅谈感想和体会,认识化学对于促进社会和科技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以上设计的基本流程是:感受体验(观看录像)→设问质疑(提出问题)→自学讨论→释疑归纳。

【教学设计2】以问题情境切入,采用启发讲授和讨论交流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展示各种玻璃制品的图片,设计问题情境:普通玻璃的生产原料是什么?主要化学反应是什么?→教师讲解主要的化学反应→展示图3-21,并提问:玻璃为什么可以被人工吹制成形状不同的制品?→学生看书后回答→教师提问:普通玻璃制品虽然玲珑剔透,但有很多致命的缺点,如易碎、不耐高温、骤冷或骤热发生炸裂等,如何改造其缺点提高其性能呢?→学生讨论→展示硼硅酸盐玻璃、光学玻璃、彩色玻璃和钢化玻璃等图片→请同学讲解这几种玻璃是如何制造的→布置“实践活动1”,然后进行交流(也可以提前布置,课上交流)。

基本流程是:设计问题情境→讲解或自学讨论→归纳与总结。

二、活动建议

【实践活动1】

建议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研究一种玻璃。可通过科普读物或网络进行查阅,成果可以小论文、自述等多种形式进行交流。

提示:

1?化学实验室中的玻璃仪器通常是用硼硅酸盐玻璃制造的。向普通玻璃中加入一定量的B2O3等就制得硼硅酸盐玻璃。硼硅酸盐玻璃的热膨胀系数小,化学稳定性好,因而更耐高温和耐化学腐蚀,常用于制造化学仪器。

2?钢化玻璃、夹层玻璃,以及由钢化玻璃或夹层玻璃组合加工而成的其他玻璃制品如中空玻璃等都属于安全玻璃。

经过热处理工艺制得的钢化玻璃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而且破碎后的碎片没有尖锐的棱角,能够达到安全要求,常作为汽车或火车的窗玻璃等。

夹层玻璃是在两层玻璃中间夹一层或多层聚乙烯醇缩丁醛(PVB)薄膜,在加热、加压的条件下黏合而成。夹层玻璃具有抗冲击、防紫外线、隔音和隔热等性能。当夹层玻璃破碎后,碎片仍然粘在PVB膜上。一般多用于汽车的前风挡和高层建筑物的窗户等。

中空玻璃是指把两片或两片以上的玻璃中间充以干燥的空气,四周密封而制成的玻璃。中空玻璃能起到隔音、隔热和防结露等作用,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窗户、冷藏库和冷藏柜等。

变色玻璃可参考教科书中的“资料卡片”。

【实践活动2】

该活动可作为课堂演示实验或学生家庭小实验。建议用透明的食品包装盒(如盛放月饼的小塑料盒)作容器,水泥硬化时间与水泥的组成和环境温度等有关,课堂演示一般需15min以上才有明显的硬化现象。

三、问题交流

【学与问1】

玻璃与晶体不同,没有一定的熔点,而是在某个温度范围内逐渐软化。在软化状态时,玻璃可以被人工吹制成任何形状的制品。

【学与问2】

陶瓷烧制时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反应。一方面,在普通釉料中加入不同的金属元素,烧制时生成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组成不同),不同的金属氧化物颜色不同;另一方面,烧制时空气用量不同(反应条件不同),得到金属离子的氧化态不同,因此颜色也不同。

设置这样一个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物质的组成和反应条件对性能和用途的影响,从而强化学生对这个基本观念的认识。

【思考与交流】

以下内容仅供参考。

1?水泥具有水硬性,跟水掺和、搅拌并静置后很容易凝固变硬。水泥的吸水能力很强,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并与之发生反应而硬化变质。因此,水泥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水、防潮。装有水泥砂浆的专用运输车不断旋转就是为了防止静置凝固。

2?(1)注意防水、防潮,一定要在保质期内使用。

(2)所用水泥的强度等级要符合要求。

(3)水泥运输和使用时要注意防止粉尘污染,散装水泥要用专用车辆运输。

(4)加入的水应选用洁净的淡水,不得含有油脂类或糖类物质。

(5)拌合后的混凝土应及时浇筑,放置时间不应超过2小时。严禁将已终凝的混凝土重新拌合使用。

(6)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养护,保持混凝土湿润。夏季高温季节要注意防止阳光曝晒,增加浇水养护次数;冬季低温季节应采取保温措施,避免混凝土受冻。养护时间一般不得少于7天。

(7)要与砂石、钢筋、外加剂等辅助材料合理搭配、正确使用。

四、习题参考

1?玻璃的化学组成不同,制造玻璃时的工艺(反应条件)不同,都会影响玻璃的性能和用途。回收和再利用是减少玻璃垃圾最有效的方法。

2?2001年4月我国实施的水泥新标准用强度等级来表示水泥的不同性能。将水泥和砂子按规定的比例混合,制成规定大小和形状的水泥试件。把水泥试件在水中养护28天时所具有的抗压强度的最低值(单位:MPa)确定为水泥的强度等级。例如,检测到某水泥试件养护到28天时所具有的抗压强度为42.5MPa,则这种水泥的强度等级为42.5。

除了抗压强度以外,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对于28天时的抗折强度也有一定的指标要求。而且虽然水泥的强度等级是根据28天时的抗压强度指标的最低值来确定的,但养护到3天时也有相应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指标要求。

3?除了光导纤维外,人们已经研制出了许多新型玻璃,如防盗玻璃、钢化玻璃等安全玻璃;微晶玻璃也是异军突起,应用前景十分广阔。除高温结构陶瓷外,新型陶瓷层出不穷,如纳米陶瓷、氧化物陶瓷和压电陶瓷等。

第三篇: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第二章第1节练习题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第二章第1节练习题 脂肪烃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属于烷烃的是()

A.C8H14 B.C5H12 C.C2H4 D.C2H6O 2.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使用的燃料是一种有机物,其分子式为C3H8,它属于()

A.烷烃 B.烯烃 C.炔烃 D.芳香烃 3.2-甲基-1,3-丁二烯和等物质的量的溴发生加成反应,其加成产物中二溴代烃有()

A.一种 B.二种 C.三种 D.四种 4.体积为1L,碳原子数为x和x+1的两种气态烯烃的混合物,在标准状况下,其质量为2g,则x值是()

A.3 B.4 C.5 D.6

5.下列5种烃:①2-甲基丙烷;②乙烷;③丙烷;④丁烷;⑤戊烷。按它们的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 B.③①②⑤④ C.④⑤②①③ D.⑤④①③② 6.下列烷烃中,不能由相应的烯烃与H2加成制得的是()

A. B.

C. D.

7.下列关于乙烯的叙述错误的是()A.乙烯分子中6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B.乙烯是一种不饱和烃,结构简式为C2H4 C.乙烯是一种基本化工原料

D.乙烯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8.已知Mg2C3的结构与CaC2的结构相似.由此可断定Mg2C3与水反应的产物是()

A.Mg(OH)2和CH≡CH B.MgO和CH≡CH C.Mg(OH)2和CH3CH=CH2 D.Mg(OH)2和CH3C≡CH

9.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其中可用于制取乙炔的是()

A.B.C.D.10.某气态烃1 mol最多和2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所得产物又能与10 mol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最后得到一种只含碳、氯元素的化合物,则原气态烃为()A.2-辛炔 B.丙烯 C.2-丁炔 D.2-戊炔

二、非选择题

11.催化剂的研究使很多物质出现新的化学反应。例如

两分子烯烃A在苯中用一特殊催化剂处理时生成两种新的烯烃B和C:2AB+C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为RHC=CHR’,B为RHC=CHR,试写出上述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2)对上述反应提出两种反应机理(竖线表示断键位置):机理a是RHC=CH+R' R+HC=CHR'B+C 则机理b是______________B+C

(3)根据课本学过的知识回答:采用何种方法能证明反应机理是a或是b?______。12.丁基橡胶可用于制造汽车内胎,合成丁基橡胶的一种单体A的分子式为C4H8,A 与H2加成后得到2--甲基丙烷。完成下列填空:(1)写出A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

(2)写出将A通入下列两种溶液后出现的现象。A通入溴水___________,A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______________.(3)写出分子式为C4H8的烯烃除A以外的同分异构体_______________。(4)A与某烷烃发生反应生成分子式为C8H18的物质B,B的一卤代物只有4种,且碳链不对称。写出B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 13.在一定条件下,乙烷和乙烯都能制备氯乙烷(C2H5Cl)。试回答:

(1)用乙烷制备氯乙烷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2)用乙烯制备氯乙烷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3)上述两种制备乙烷的方法中,_____方法好(填1或2)。原因是___________。14.已知乙烯能发生以下转化

(1)乙烯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2)写出B.D化合物中官能团: B中含官能团________;D中含官能团_________;(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 15.某含苯环的化合物A,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4,碳的质量分数为92.3%。(1)A的分子式为________。

(2)A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

(3)已知:

请写出A与稀、冷的KMnO4溶液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4)一定条件下,A与氢气反应,得到的化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85.7%,写出此化合物的结构简式____。

16.乙烯是石化工业的重要原料。实验室是将________和浓硫酸(体积比约为______)的混合液迅速加热到________的方法制得的,此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和_______;乙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其产物的名称是_________;乙烯还对水果具有________功能;乙烯能在空气中燃烧,由于乙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火焰_____并伴有_______产生。17.已知乙烯能发生以下转化:

(1)乙烯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2)写出B、D化合物中官能团名称:B中含官能团______;D中含官能团______;(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 反应类型:______ ②:______ 反应类型:______ ③______反应类型:______.

18.已知可简写为

降冰片烯的分子结构可表示为:(1)降冰片烯属于__________。

a.环烃 b.不饱和烃 c.烷烃 d.芳香烃(2)降冰片烯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

(3)降冰片烯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含有一个六元环的单环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4)降冰片烯不具有的性质__________。

a.能溶于水 b.能发生氧化反应 c.能发生加成反应 d.常温常压下为气体 19.根据图中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E、G的结构简式:A _________,E__________,G__________,(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包括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包括反应条件)是________ ;

(3)写出①、⑤的反应类型:① ________,⑤__________。

20.已知:A是石油裂解气的主要成份,能使溴水褪色;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它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水平.现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乙酸乙酯及高分子化合物E,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的电子式______.

(2)B、D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3)写出E的结构简式______.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类型: ①______反应类型______; ②______反应类型______.

第一节 脂肪烃

答案解析

三、选择题

1.B 2.A 3.C 4.A 5.D 6.D 7.B 8.D 9.C 10.C

四、非选择题

11.(1)2RHC=CHR'(2)

RHC=CHR+R'HC=CHR'(3)用同位素示踪法利用含重氢的烯烃RDC=CHR'进行反应。若产物有RDC=CDR和R'HC=CHR',则证明反应按机理b进行;若产物有RDC=CHR 和R'DC=CHR',则证明反应按机理a进行。

12.(1)

(2)A属于烯烃,其通入溴水:橙色褪去且溶液分层,两层均无色; 其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橙红色褪去(3)CH3CH2CH=CH2、CH3CH=CHCH3

(4)13.(1)C2H6+Cl

2C2H5Cl+HCl;取代反应

(2)CH2=CH2+HCl→CH3CH2Cl;加成反应

(3)2;原因是: 乙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是分步进行的,副产物多,同时会有一氯乙烷,二氯乙烷,三氯乙烷...六氯乙烷产生,而乙烯跟氯化氢起加成反应制取一氯乙烷,主要产物就是一氯乙烷 14.(1)CH2=CH2 ;(2)-OH(羟基);-COOH(羧基)(3)①CH2=CH2+H2O→CH3CH2OH;加成反应 ②2CH3CH2OH+O2③CH3CH2OH+CH3COOH

2CH3CHO+2H2O;氧化反应

CH3COOCH2CH3+H2O;酯化反应(取代反应)

15.(1)C8H8;(2);加成反应

(3);(4)

16.乙醇;1:3;170℃;催化剂;脱水剂;聚乙烯;催熟;含碳量较高;碳没有完全燃烧;明亮、黑烟

17.根据乙烯的性质可知B为CH3CH2OH,在Cu作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生成C为CH3CHO,根据B和D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可知D为CH3COOH,(1)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故答案为:CH2=CH2;

(2)B是乙醇,乙醇的官能团是羟基,乙醇和乙酸之间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乙酸官能团是羧基,故答案为:羟基;羧基;

(3))①为乙烯在催化剂条件下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CH2OH,方程式为,故答案为:CH2=CH2+H2O→CH3CH2OH;加成;

②为CH3CH2OH被催化氧化可生成CH3CHO,方程式为2CH3CH2OH+O2

2CH3CHO+2H2O,故答案为:2CH3CH2OH+O2

2CH3CHO+2H2O;氧化;

③为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的酯化反应或或取代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反应的方程式为,故答案为:代反应.

18.(1)b(2)C7H10(3)19.(1)CH2=CH2 ;(2)ClCH2CH2Cl+NaOHClCH2CH2Cl+2NaOH(aq)

CH2=CHCl+NaCl+H2O ;HOCH2CH2OH+2NaCl

;酯化反应或取

(4)ad

(3)①加成反应 ;⑤缩聚反应

20.A是石油裂解气的主要成份,能使溴水褪色,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它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水平,A是乙烯,乙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则B是乙醇,乙醇和氧气反应生成C,则C是乙醛,C和氧气反应生成D,D是乙酸,乙醇和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高分子化合物E,则E是聚乙烯,(1)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C2H4,电子式为;,故答案为:

(2)B是乙醇,含有羟基,D是乙酸,含有羧基,故答案为:羟基,羧基;(3)E是聚乙烯,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

(4)反应①是乙烯与水方程式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反应方程式为:CH2=CH2+H20 CH3CH2OH,属于加成反应,故答案为:CH2=CH2+H20 CH3CH2OH;加成反应;

反应②是乙醇被氧化物乙醛,反应方程式为:2CH3CH2OH+O2

2CH3CHO+2H2O,属于氧化反应,故答案为:2CH3CH2OH+O2

3CHO+2H2O;氧化反应.

第四篇:《第1节 形形色色的生物》教案1

《第1节

形形色色的生物》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

(1)概述生物圈的范围;

(2)举例说明生物的多样性。

2、能力:

(1)尝试运用统计、处理数据的能力和分析资料的方法;

(2)通过讨论、交流,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2)爱护生物,形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3)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4、重点与难点:

重点:(1)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2)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难点:学生统计和处理数据。

5、教学思考:

关于本节课的内容学生通过多种媒体都有一些了解,我的设想是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接受探究教学的思想,并且把新课标倡导的“人与生物圈关系”的主线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认识到人是生物圈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爱护生物的情感,形成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生物圈中地位平等的一员的观念。

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生物学的第一节课,课的形式、风格将影响到以后的教学。课的开始使用课件导入生物圈的知识。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讨论和阅读课文,学生能整理出生物圈层的相关知识,并为学习生物多样性埋下伏笔。接下来的教学利用初一学生爱表现的年龄特点,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积极思考、讨论,将学生脑海中原有的零散的生物学知识系统整理为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并统称为生物多样性。在教学中,注意贯穿“人与生物圈”的理念,培养学生形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把情感与态度方面的教育贯穿始终。

通过学生的统计、讨论、发言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统计分析能力、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软件,准备一个地球仪。

教学过程

导入:

师: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一颗蓝色的星球,那里就是我们美丽的家园――地球,有无数的生命在地球上生生不息。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来欣赏这美丽的地球!

学生观看课件并讨论。

师:同学们,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呢?

(讨论发言)

生:有草原、河流、森林、蔚蓝的天空,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美丽的动物和植物„„

师:大家观察得非常仔细。我想请大家讨论一下,是不是地球上的所有地方都有生命存在呢?

生:(讨论后发言)不是,地球上有的地方就没有生物。比如:在大气层的最顶部、火山熔岩里、在地球的最里面„„

师:(教师拿出地球仪,一边指点一边讲解)讲得非常好。可见,地球上生物生存的空间是有一定范围的。现在,我们就给地球上生物能够生存的空间起个名字,你们认为应该起什么名字好呢?

学生讨论后,有的同学说出了“生物圈”这个名字。

一、生物圈的知识

师:大家觉得“生物圈”这个名字怎么样?

生:(讨论)我们觉得“生物圈”这个名字很恰当。

师:同学们的回答非常准确。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空间,其实只是它表面的一薄层,科学家把这一薄层叫做生物圈。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在生物圈中生存、繁衍。那么,你们知道生物圈的范围到底有多大吗?

(阅读课文并讨论)

生:以海平面为标准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天空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海平面下约10千米的深处,生物圈的整个厚度约为20千米。

师:回答非常正确。那么,在这个20千米的厚度当中,不同的生物生存的位置不一样。毛主席有一首词中说“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很明显,不同的动物生活在生物圈不同的层次中,我们的生物圈到底可以划分为几个圈层呢?(提示:大家可以根据生物生活环境的不同来划分)

(学生讨论)

师:哪位同学来说一下?

生:我们认为有的生物生活在天空中,有的生活在海洋中,有的生活在陆地上,所以生物圈应该划分为三个圈层。

师:具体地说一下这三个圈层的范围。

生: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分和岩石圈的表面。

师:非常好,地球上我们赖以生存的生物圈就包括这三个圈层。

二、物种多样性

师: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生活在生物圈中。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繁多,从幼嫩的小草到参天的大树,从水中的游鱼到天上的飞鸟,从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到海洋中庞大的蓝鲸,从栽培的瓜、果、蔬菜到驯养的鸡、鸭、猫等动物,以及我们人类自身,都是生物。生物的家族中包含有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病毒等。你们知道在生物圈的三个圈层中都有哪些生物生活吗?我们来做一个活动,全班分为三大组,每组代表一个生物圈层,试着将你熟悉的这个生物圈层的生物名称写在一张纸上,再与小组的伙伴交流一下,去掉重复的,统计你们小组总共列出多少种生物。详细的要求请大家看教材第8页。

(全班分为三大组,每组代表一个生物圈层进行讨论)。

教师来到同学中间,帮助解决学生统计过程中的问题。

学生分组叙述(略)

师:原来大家知道这么多的生物,看来大家平时都非常善于观察,非常热爱大自然。下面我想请同学们对本组代表的生物圈层内生活的生物做一个表述。

生:大气圈位于生物圈的最顶部,生活的生物有鸟类、会飞的昆虫,还有漂浮在空气中的细菌等。

师:原来大气圈中有这么多的生物啊!

生:水圈约占地球表面的70%,主要包括地球上的全部海洋和江河湖泊。在水圈中生活着鱼类、微小的浮游生物、水生植物等。

师:水圈也是“藏龙卧虎”,生活着那么多的生物,那是不是水圈的所有地方都有这么多的生物呢?

生:(讨论)不是。

师:在水圈的哪个部分生活的生物多呢?

生:(讨论)应该是在水圈的表面。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水圈中的生物大都生活在水面下150米以内的水层中。我们把海洋称为“生命的摇篮”,就是因为最早的生命出现在海洋中。下面我们说说岩石圈的情况。

生:岩石圈是人类和其他动植物赖以生存的主要场所。在这个圈层中,有我们熟悉的各种陆生动物和植物,还有大量的细菌和真菌。我们人类也生活在这个圈层。

师:刚才,三组同学分别对生活在生物圈不同圈层中的生物进行了概括,讲得非常好,可见我们同学的知识都很丰富。既然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生活在生物圈中,请大家从教材中提供的科学资料里找一下,生物圈中有多少种生物呢? 地球上曾经生活过多少种生物呢?

学生阅读课文(有的边看边画),讨论。

生:有记载的或命名的共有200多万种。

师:这么多!

生:但是我看报纸介绍,每年有上万种生物灭绝。

师:是什么原因,你能给大家分析一下吗?

生:大多数是因为人类破坏了它们的生存环境而灭绝的,还有许多濒临灭绝的生物。

师:算上已经灭绝的生物,地球上曾经出现过多少种生物呢?

生:地球上曾经出现过10亿种左右。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有人说“人类是地球上其他生物的主宰”,我想请大家发表自己的见解。

生:不对,我们人类和其他所有生物一样,都是生物圈的一员,地位是平等的。

生:老师,我有不同意见。

师:请谈一下你的观点。

生: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砍伐树木、捕杀动物,人类甚至可以灭绝任何一种生物,难道我们还不是主宰吗?

师:大家对这个观点怎样看呢?请大家分组讨论一下。

(讨论后发言)

生:只能说明人类以前只顾自己发展,破坏了许多生物的生存环境,导致了许多生物的灭绝。我还看过关于恐鸟和旅鸽的故事,它们都是因为人类的捕杀而灭绝的。

生:我认为表面上人类好像可以为所欲为,甚至灭绝一种生物,但许多个体微小的生物如细菌、病毒,我们就没办法战胜它们,比如“非典”病毒。

生:还有,由于许多鸟死亡了,很多地方都暴发了虫害,农民就给庄稼喷洒大量的农药,而好多农药对人都有害。

师:也就是说,最后受害的是我们自己。

师:刚才同学们的讨论和发言让我们很受启发,我们人类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一定不要危害到其他生物的生存,我们和其他生物都是平等的。同学们在生活中更应该爱护其他生物,别忘了他们和我们一样也是地球生物大家庭中的一员。

师:生物圈中的物种具有多样性,有的我们非常熟悉,有的我们也早有耳闻,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大屏幕,再来欣赏一下和我们共同生活在生物圈中的美丽的生物。(播放课件,展示多种生物的美丽图片。)

(学生仔细观看,不时发出惊讶的声音,遇到自己熟悉的生物还禁不住小声说几句。)

三、遗传多样性

师:地球上生活着这么多的生物,大家也看到了,同样是菊花,花的颜色、形状都各不相同;而我们大家熟悉的动物――狗,也是种类繁多,这些都说明了地球上的物种具有多样性,下面我想请大家分析一下物种多样性的原因。

(学生阅读课文并讨论)

生:我们在电视上了解到,生物体内有一种叫做基因的物质,不同物种的生物体内的遗传基因有差别,而生物体内的基因又有很多,基因不同生物就不同。所以,我们组认为,物种多样性的原因就是因为遗传基因的多种多样决定的。

师:这位同学说得很好。生物表现出来的外在差异,可以用基因的差别来解释。两种生物体内的众多基因中只要有少量的差异,那这两种生物的外在表现就有很大差别,所以我们说物种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遗传的多样性。例如,菊花原来只产于我国,现在世界各地都在种植,种类有2万多种。正是因为遗传物质的多种多样,才使得生物的多样性更加丰富。至于遗传物质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魔力,我们将在以后的课中继续探讨。

四、生态系统多样性

师:通过我们前面的探讨,我们知道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生活在生物圈中,科学家们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环境统称为生态系统,所以生物圈就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下面我想请同学们说一下你对生态系统有哪些了解,不清楚的同学可以先看一下书。

(阅读后发言)

生:生态系统有大有小,最大的是生物圈,比生物圈小的是陆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

生:还可以继续划分为次级生态系统,小到一片森林、一个花园、一块农田,都可以称为一个生态系统。

师:经过同学们的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生物圈中的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我们的地球生机盎然的根本,很难想像地球上只有人类会是什么样子。所以,我们每个同学都要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保护身边的每一棵小草、每一个小动物,为生物多样性尽我们的一份力。

小科学家行动

每组的小科学家要对我国濒危或灭绝的生物进行调查,详细要求在教材第12页。

教学点评

本节课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第一课时,教师通过多媒体手段呈现给学生丰富多彩的生物资料,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常识来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谈话式教学,通过师生对话、学生讨论,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了解形形色色的生物,形成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通过教师的教学反思,可以看到该教师在如何实施小组教学,以及在小组教学中怎样促进学生共同发展这一问题上,经过了深层的思考,并能结合学生情况落实到实际教学中去,充分体现了生物课程标准倡导的“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理念。

第二课时

形形色色的生物

教学目标

1、知识:通过观察区别生物与非生物,举例说明生命的基本特征。

2、能力:初步具有观察、判断、分析能力以及利用相关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合作的态度、创新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生物的特征的知识,初步形成乐于探索的精神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设计思路

本节教材的编写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从学生的体验出发,通过插图描述生命现象,引领学生体会生物的基本特征。本节课在设计意图上力求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取学校附近池塘里的水样,通过观察一滴水中的生物,让学生研究自己身边的生命现象,从而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学中不直接告诉学生生物有哪些共同特征,而是组织学生根据教材及教师所提供的材料(主要是媒体展示、实物展示等),通过观察、思考、讨论、交流,归纳总结出生物的共同特征。教学中尽量多地收集一些图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交流来丰富拓展知识。尽量给予学生更多的表达机会,锻炼他们的语言、思维和想像能力,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发散思维能力及利用相关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是:关于教材中所提到的生物的四点特征,只需要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以增强感性认识,能够利用这些特征区别生物与非生物,而为什么会有这些特征则不需要展开来讲。

教学设计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山、石、水、土等将大自然打扮得生机盎然,绚丽多彩。那么我们如何来辨别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呢?今天我们就一同来寻找生物的共同特征。

下面请同学们看从西虹桥下取来的一烧杯水,我吸取一滴水,滴在载玻片的中央,加上盖玻片。放在显微投影下,请同学们观察、讨论,并说一说从中你看到了多少种生物?你是如何区别生物与非生物的?

“我看见了6种生物,但我不认识它们,我认为能运动的都是生物”,一名学生回答。

“我认为老师在移动载玻片时,对震动有反应的都是生物”,另一名学生回答。

“大家说的似乎有一些道理,根据你们的观点,我们来判断下面两幅图中(机器狗和蘑菇)哪一个是生物?”

“当然蘑菇是生物,”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我马上说:“按照同学们的观点,能运动的是生物,那么机器狗应该是生物而蘑菇应该是非生物。”

这时同学们没了主意,急于想知道什么是生物?

我说:“生物就是有生命的物体,怎么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有生命呢?大家都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生物,那么我们想一想自己有什么特征?(不说外貌特征)请小组讨论。”

同学讨论后回答:“人可以从小长大”“人有寿命,可以生老病死”“可以呼吸”“可以睡觉”“可以生儿育女”“需要营养”“可以吃饭、喝水”“可以排出废物”“可以运动”等。

我接着问:“人怎样呼吸,怎样获得营养?其他生物能呼吸吗?它们怎么生活?”

一名学生说:“我认为其他动物和人一样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植物不呼吸。”

另一名学生马上纠正说:“我看过《十万个为什么》,那上面说‘植物也跟动物一样呼吸,不要在卧室里养太多的花,夜晚花和人争夺氧气,使人憋闷。’”

有同学接着说:“动物是靠吃其他的生物生活的,而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食物’养活自己。”

我说:“生物在生活过程中,在获取营养的同时,还要产生许多废物,并通过各种途径排出体外。你们知道动物和植物是怎样排出废物的吗?”

在师生共同交流互动中讨论归纳出动物通过呼吸、排汗、排尿等方式排出废物;植物通过落叶、呼吸等方式带走废物。

我接着说:“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知道生物体要从外界吸取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把它变成自身的一部分;同时将身体的一部分物质分解,将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从而达到新旧物质的更新,这是生物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只有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生物才能表现其他的特征。”

“生物还有哪些特征呢”,我问(利用多媒体演示:草履虫应激性实验;水螅受刺激缩成一团的实验等)“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现象?想一想这说明生物有什么特征?”

一个学生肯定地说:“我看到一侧培养液旁边放盐粒后,草履虫都游到了另一侧培养液中。”

另一个同学接着说:“我看到用针轻轻碰水螅,它就会缩成一团。”

我追问:“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呢?”

一个同学站起来说:“我认为盐对草履虫有刺激,对它生活不利,所以它逃走了。”

另一个同学接着说:“针对水螅有刺激,所以它会缩成一团。”

我接着说:“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类似的现象?”

有同学说:“我用小木棍碰过蚯蚓,它的身体马上收缩。”

另一个同学说:“我知道含羞草的叶受到触动会自然下垂。”

还有个同学说:“向日葵的花盘随着太阳转。”

我说:“通过以上的实例,你们认为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生马上回答:“它们对外界刺激都有反应。”

我高兴地说:“同学们归纳得太好了,我们把生物遇到外界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叫做应激性。生物有应激性,大多数情况下动物的应激性比植物的应激性明显,植物的应激性通常表现在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等方面。”

下面我们再看一段VCD短片。片段内容:

1、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一粒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繁殖的过程)。

2、一些生物的繁殖方式(细菌、真菌、植物的营养繁殖,一些动物的繁殖方式)。“同学们通过观察,你们看到哪些现象?”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一粒小小的种子能萌发成幼苗并能由小长大”“一个细菌能形成两个细菌”“我看到蛇和龟靠下蛋来繁殖后代”等。

通过以上的学习,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生物具有生长和繁殖后代的特征。

师生互动总结出生物的一些特征:新陈代谢、应激性、生长、繁殖。

我说:“下面我们打开书看看科学家的观点。”看到自己的观点跟科学家的基本一致,学生们非常兴奋!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归纳出生物的基本特征,它是我们辨别生物与非生物的依据,下面请同学们观察屏幕上各图,指出哪些属于生物、非生物?并说明理由。

通过两节课的学习与交流我们认识了形形色色的生物,下面请同学们谈一谈自己的收获。

同学们各抒己见,有的说:“我学到了如何与人合作学习”“我知道了怎样调查”“我感觉到正是有了生命世界才变得精彩”“我知道什么是生物与非生物”“我们以后要好好保护生物”等。

教学点评

千差万别的生物与非生物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界,那么如何让学生去区别生物与非生物,如何把握生物的特征呢?我觉得教师在教学的设计上有很多独到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符合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要求教学要遵循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之上,要和学生的生活世界紧密联系。而本节课的设计和实施恰恰体现了这一点。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生物的应激性时,先通过播放草履虫应激性实验、水螅受刺激缩成一团实验,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应激性的现象。然后让学生根据经验举出生物应激性的一些实例,通过这些现象引导学生归纳出生物应激性的概念。这样从现象出发、从特殊的个例出发、从生活经验出发,充分体现了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另外教师引导学生充分挖掘身边的课程资源,引用了大量身边的鲜活实例,从微观到宏观,经过大量感性材料的积累和比照,总结抽象出生命的一般特征。

②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

我们从教学过程中感觉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探究。在相互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汲取并丰富着各自的经验,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参与者、资源的开拓者,由独立的学习单元变成相互联结的学习者共同体,而教师则转变为一个引领者、促进者,是平等中的首席。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在对自然事物的认识中产生对自然的兴趣与热爱、对生命的热爱,学生在课上、课下体验着合作交流的快乐,课堂上所呈现的丰富内容为学生打开了一扇窗,开阔了学生的视野,真正地感受到生命世界的精彩,激发了学生热爱生命、保护生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五篇:《技术与设计1》第2章第1节

《技术与设计1》第2章第1节

《做一名优秀的设计师》教学设计

七台河市高级中学

黄超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及在本章中的地位

本节课选自广东版教材第二章第一节《做一名优秀的设计师》。主要阐述了优秀设计师应具备的素质及正确思维方式的培养。本节课旨在激励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具备优秀设计师的素质;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思维方式,促进学生共通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精神和勇气。本节在本章中的地位是入门篇,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有“磨刀不误砍柴工”之妙。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刚刚学习完第一章,对技术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很有兴趣。要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多联系实际,多联系自己,鼓励他们勇于实践和创新。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优秀设计师应具备的素质;

(2)了解几种思维方法的定义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

能初步运用正确的思维方式思考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自身的素质培养,养成运用正确的思维方式思考的习惯,增强敢于创新的精神和勇气。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

(2)难点:发散思维的运用

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策略设计

1、教学理念和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教学,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营造民主、活跃、进取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并关注自身的素质培养。本课采用引导探究法、讲授法和讨论法。

2、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

本节课先以几个优秀的的设计作品为引,调动学生的兴趣与学习热情,使学生关注并融入丰富的课堂活动中,用学生熟悉的故事或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出知识要点,通过自学、讨论、演示模型、故事案例讲解、观察实践、训练提高等教学环节层层推进,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内容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六、教学媒体及教具的运用

多媒体投影,雨伞

七、教学准备

课前准备:教师设计学习卷,让学生预习”优秀设计师应具备的素质”中的三个小故事,自学完成学习卷。

八、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作品展示创设情境

展示几个优秀设计作品

设想:你就是这个优秀作品的设计者。

听讲、观察、思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交流

做为优秀的设计师,请你结合作品或根据你的经验谈点体会: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应具备哪些素质?

想像、交流、发言

检测预习结果,了解优秀设计师所具备的素质

小结激励

总结优秀设计师应具备的素质。激励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向优秀的设计师学习,不断地自我提升。

听讲、思考

激励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培养自我、提升自我举例讲解

二、正确思维方式的培养

讲解发散思维(思想解放、活跃流暢)

讲解发散思维的特点

举例:红砖的用途

听讲、思考、积极思考

回答问题

利用学生较熟悉的实例来讲解要点

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请同学们根据日常生活体会,想一想普通的伞有哪些地方曾让你感到不便?你还希望伞有什么功能?

积极思考、讨论交流

代表发言

用学生熟悉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积极思考

总结提高

小结学生发言,讲解几个多功能伞的设计

听讲、思考

在讨论的基础上,用图例、教具等较直观的方式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

故事引导

播放《空城计》的片段

观看、思考

用经典故事引出后续内容,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

讲授要点

思维训练

讲解定势思维(因循守旧、墨守成规)

练习:(略)

讲解逆向思维(异乎寻常)

练习:举例说明逆向思维

积极思考

回答问题

在训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克服思维定势,运用正确的思维方式。

小结

主要内容回顾

师生共同完成总结巩固

布置作业

设计一个书架

听讲、记录、思考

巩固拓展本节课所学内容。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根据新课标的教学内容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作了适当的、创造性的处理(预设了红砖的用途、多功能伞等练习),并展示了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图片、实物,创设出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教学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与学生平等交流,一起归纳总结,不仅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还解决了学生学习、生活过程中出现的不良思维方式,拉近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深刻地体会到,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经常有意识地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和学生的感受与体验,学生自然就会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有利于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另外,通过通用技术课程开课以来的课堂教学实际感觉到,自己必须做到终身学习,不断接受继续教育,扩大知识面,才能够适应未来的通用技术教学要求。

下载2018高中化学第3章探索生活材料第1节合金1!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高中化学第3章探索生活材料第1节合金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1第21章第1节生命的起源

    第2页第1节生命的起源 学习目标: 1、比较区别神创论、自然发生论、生生论和化学进化论等有关生命起源的几种主要观点。 2、简单评述科学家通过实验否定自然发生学说的过程。......

    2014学年第1学期高中化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2014学年第1学期高中化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2014学年第1学期高中化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学校教务处工作计划和市教研工作计划为纲要,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

    第1节_细胞生活的环境优质教案

    http://www.xiexiebang.com 或http://www.xiexiebang.com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好! 请大家认真观看这一段视频,并思考下面问题: 课件展示: 他们的生活环境有......

    A第4章第1节 食物链

    4-1食物链 江苏省西亭高级中学 施卫红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 了解生物间普遍存在摄食与被食的关系。 (2) 知道什么是食物链。 2、能力目标: (1) 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和综......

    第1节 物料与采购管理制度基础1

    第一节 物料与采购管理制度基础 一、物料与采购管理系统 第一条 材料分类编号 1.原料、物料的划分 2.常备料与非常备料的划分 3.编号原则设定 第二条 存量控制 1.管理基准设定......

    2017_2018学年高中化学第2章促进身心健康第1节合理选择饮食教案新人教版选修1

    第二章 促进身心健康 第一节 合理选择饮食 第一节合理选择饮食一、教学设计 本书第一章介绍了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初步认识了营......

    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1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案新人教版

    甲烷 (一)课前---设置情景 自学思考。 任务一:明确目标 学有方向。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为: 1.掌握甲烷的分子式、结构式、电子式和分子结构特点。 2.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燃烧、取代......

    第1节课《彩虹桥》教案

    教学科目:《彩虹桥》教学时间:一小时 教学目标:培养儿童对色彩的认识能力,提高儿童的记忆能力和观察力,以及提高儿童对颜料的兴趣感,让儿童了解部分颜色的调合,并开发儿童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