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改善教师心理健康

时间:2019-05-12 11:46: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谈谈如何改善教师心理健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谈谈如何改善教师心理健康》。

第一篇:谈谈如何改善教师心理健康

谈谈如何改善教师心理健康

[摘 要]教师保持健康的心理不仅有利于教师自身的生理健康,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据相关资料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教师心理健康令人担忧。因此改善教师心理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关键词] 改善 教师 心理健康 措施

一、教师心理健康现状

据美国一项研究表明,在教师、医生、农民、律师、家庭主妇、教士和修女中,教师患神经官能症的比例最高。据上海1994年运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该市97所小学3055名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调查,当前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形势严峻。有心身问题的检出率为48%。最主要的心理健康问题是躯体化,强迫症,焦虑和恐怖。

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对某市中小学教师检测的结果显示,有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广州市423位中学教师心理健康调查结果:判断患神经症倾向者44人,占10.4%其中:强迫症倾向者18人,占40.9%;焦虑症倾向者9人,占20.45%;抑郁症倾向者8人,占18.18% ;神经衰弱倾向者7人,占15.9%;恐怖症和疑病症倾向者各1人,各占2.73%

综合上述种种迹象表明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教师的心理保健问题应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管理者以及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教师心理问题的成因

教师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的发生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社会原因: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不断提高,造成教师心理矛盾的加剧。教师的社会地位、待遇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各项改革步伐加快,使得部分教师难以承受。如住房改革、医疗制度改革。社会风气不正,造成教师心理失衡。社会上心理保健机构不健全,教师有心理问题而求助无门,不能及时得到消解。

2、学校方面原因:现在的中小学推行素质教育,领导把教学工作做为学校工作的重点,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对教师的具体生活困难重视程度不够,教师有困难只好自己默默承受。学校个别领导对教师工作的评价处理有失公平。致使教师对评职、晋升工资、学习进修、评选先进等方面意见纷纷。学校工作中的形式主义,挫伤教师的积极性。班级竞争激烈,升学率与形式主义影响,加上家长推波助澜,教师为了分数、班级名次,各班之间竞争激烈,教师的沉重压力可想而知。学校环境与设备、领导的风格、学校风气等因素也影响着教师的心理健康。

3、学生与家长方面的原因:(1)由于在校生独生子女占绝对多数,所以独生子女的特点表现明显。自我中心、任性而为,“对物不珍惜、对人不感激、对事不尽力、对己不克制”。现在很多教师都认为学生难管。(2)素质教育与“减负”,要求教师的教学既要有深度又要有广度,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

极性。但又不能增加学生负担。这一对矛盾教师很难解决。(3)在一些学校,班级人数众多,水平参差不齐,要进行正规化教学确实有实际困难,教师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不知如何是好,只好拼一天算一天。(4)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迫切,可是由于教育子女的知识欠缺,可能使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不高,有的还养成许多不良习惯。于是家长们把孩子发展的希望全都寄托在教师身上,表现为对学校工作的过于关心,有的把孩子的学习好坏、品德的优劣归咎于班主任教师,这样势必对班主任造成心理压力。

4、教师家庭原因:(1)教师子女的学习、就业问题。由于教师工作繁忙,每天用在学生身上的时间最多,而用在自己子女身上的时间相对减少了,以至于影响了孩子的学习,使得有的教师在孩子的问题上产生负疚感,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孩子。孩子出了问题,教师追悔莫及,伤心倍加。在子女工作安排问题上是更感到力不从心,愁闷痛苦可想而知。(2)家务负担沉重。在目前的中小学教师中,女教师居多,他们既要把学校工作搞得有声有色,又要把家务搞得井井有条,这无形中加大了他们的劳动强度,也加大了他们的心理压力。即使是男教师,也觉得家庭负担沉重。(3)家庭成员的相互理解。在教师的配偶中,有的对教师工作十分理解,对配偶的工作特别支持,自己承担家务,减轻配偶负担,使他们能用充沛的精力投身教育教学工作。但还有一部分人不理解教师工作,对配偶早走晚归有意见,不支持配偶工作。个别的家庭因此而产生矛盾,夫妻不和,有的甚至造成不可弥补的遗憾。(4)教师的恋爱、婚姻问题等问题也是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5、个体原因:(1)性格因素,性格本身不是致病因素,但不良的或易感的性格因素,如过敏、脆弱等内向的性格,在有害的外界不良因素冲击之下,易出现心理障碍。(2)躯体素质,躯体素质包括体形大小、体力强弱、营养状况、健康水平、疾病抵抗力,损伤恢复和代偿能力,对体力、精力的消耗的耐受性等。(3)机体的功能状态,不良的功能状态可能诱使疾病发生。过度疲劳、体力衰竭、睡眠缺乏、精神持续紧张,均极易诱发心理异常。(4)自身修养,在困难与挫折面前心理承受能力差,缺乏调节心理障碍的技术与方法;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变革及工作、生活、学习环境的变化。(5)教育教学能力,素质教育在学校全面实施,独生子女教育问题的出现,要求教师在思想观念方面尽快转变,在教育教学能力方面尽快提高。在新的要求、新的形势下显得能力不足,力不从心。如果继续学习,在时间、精力方面觉得十分紧张,这样产生烦躁、焦虑的情绪就不足为怪了。

三、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1、愉快地接受自己的职业角色。对教师角色认同,勤于教育工作,热爱教育工作。

2、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

3、独创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4、良好的人际关系。

5、积极适应和改造教育环境。

四、改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措施

1、为教师创设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随着社会对于教育关注度的不断提升,教师面临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需要解决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为了帮助教师缓解压力,增强体魄,提高职业幸福感。学校应力所能及的美化教师办公环境,愉悦教师身心 ;成立教师互帮小组,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组织多样活动,提高教师身体素质和生活情趣;美好时刻送上祝福,体现关怀、温暖人心。这样才能极大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热情,使他们能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的才干和水平,并且提高生活质量,以愉快、富有成就感的心情面对工作。

2、教师要加强优化自身心理素质的意识,积极学习心理调适的知识与技能。学会正确对待自身出现的不良情绪和心理障碍,及时发现并采取针对性措施。

(1)积极做好自己的保健医生。首先,提高科学保健意识,了解相关的保健常识。当前关注生命健康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但教师工作和生活压力等,却习惯于对自己的生命健康“粗放经营”,或因保健方式不科学等,不仅使自己的身体每况愈下,还让本可预防和避免的疾病找上门来,甚至突发不测。世界卫生组织前任总干事钟道恒博士曾说:“许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因此很多病是可以不让它发生、可以避免死亡的。为自己的健康负责,做好自己的保健医生,就要尽可能地了解一些医学和卫生常识,掌握、积累一些适合自身特点的保健技能和方法,为科学经营自己的生命健康积累知识基础。其次,做好自己的“保健医生”,还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俗话说:生命有限,养生奥秘无穷。保健必须从早做起,全面推进,不能顾此失彼。而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是最为重要的。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包括按时作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乐观平和的心态等方面。要想获得健康,就要着眼于健康的生活方式,调理好自己的身心健康,夯实健康的根基。

(2)学会进行心理调适。人生逆境十之八九,在人生的道路上出现一些坎坷,遇到一些逆境,碰到一些困难,遭到一些失败,这是难以避免的。挫折是磨砺人意志的坚石。俄国著名物理学家列别捷夫曾形象地指出:“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乐观心态;自我调适;培养兴趣;完善自己。一位现代颇有名望的医学专家说,从现代心身医学的观点看,没有一种病是纯粹身体方面的,也没有一种病是纯粹心理方面的。心理和生理紧密联系,心理健康是生理和心理互相作用得以正确调节的结果。教师了解心理学知识,学会心理自我调节,显得十分重要。首先,面对现实,自我认知。人是独立而特殊的个体,只有对自己的认识越深刻,越能帮助自己有效地调适工作压力、生活挫折及内心冲突所带来的困扰。认识自我,包括自己的个性,兴趣,优缺点,工作能力及所负责的角色。教师在工作中的压力是对自己缺乏了解,教学工作不能从实际出发,目标定得太高或者过于理想化,最终难以避免挫败,导致付出与成功不相符,心理失去平衡。此外,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优势,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扬长避短,不断的学习,要敢于面对教育现实,找到自己不足,改变教育策略。认识、接纳自己,了解、尊重他人是老师良好的人际关系之基础。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师必须正视并接受来自于内部和外部,对自尊心有威胁的各种因素,如对自己教学成果的评价,荣誉的得失,自身冲动行为所造成的后果。教师能于向自我挑战,不断超越自我,才能拥有健康的心态,以积极的人生态度与他人和谐相处。

3、正确认识和对待失败

自我维护心理健康的能力包括很多,如角色调整的能力,从职业中获得满足和乐趣的能力,免于患上神经过敏性焦虑的能力。而教师对失败的看法是自我维护心理健康能力的中心因素。

正因为教师是心理上“开放”的职业,失败和过错发生的机率就特别大。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犯错,每个人都会有失败的经历,关键是看怎么去认识和对待自己的失败。如果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失败就是成功之母。而且能减少压力和焦虑的来源,更有利于自身的心理健康。比如,一个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充满信心的老教师对学生家长和社会上其他人员对课程提出的不同意见会处之泰然。与教育界之外的人谈论关于课程的时候,他心态平衡,语气坚定,因为他知道自己是一个有能力的教师,他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对问题的直接接触更多,因而对整个教育形式也就有更客观的把握。他从实际工作中建立起来的安全感不会受到影响。因为学生对他友好而不失尊敬,因为他帮助差生并真的使其成绩上升,因为他客观地知道教学中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上,正是因为他能接受这些失败,并从中总结经验,才有如此大的心理能量来勇敢面对失败。

4、丰富活动内容,改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倘若搞不好人际关系,将对我们的工作、生活及心理健康有不良的影响。作为教师更应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首先,要处处替他人着想,切忌自我中心。要搞好同事关系,就要学会从其他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善于做出适当的自我牺牲。

要做好一项工作,经常要与别人合作,在取得成绩之后,要求共同分享,切忌处处表现自己,将大家的成果占为己有。提供给他人机会、帮助其实现生活目标,对于处理好人际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替他人着想还表现在当他人遭到困难、挫折时,伸出援助之手,给予帮助。良好的人际关系往往是双向互利的。您给别人的种种关心和帮助,当您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会得到回报。

其次,要胸襟豁达、善于接受别人及自己。要不失时机的给别人以表扬。但须注意的是 要掌握分寸,不要一味夸张,从而使人产生一种虚伪的感觉,失去别人对您的信任。

再次,要掌握与同事交谈的技巧。在与同事交谈时,要注意倾听他的讲话,并给予适当 的反馈。聚神聆听代表着理解和接受,是连接心灵的桥梁。在表达自己思想时,要讲究含 蓄、幽默、简洁、生动。含蓄既表现了您的高雅和修养,同时也起到了避免分歧、说明观 点、不伤关系的作用,提意见、指出别人的错

误,要注意场合,措词要平和,以免伤人自尊 心,产生反抗心理。幽默是语言的调味品,它可使交谈变得生动有趣。简洁要求在与人谈话 时掌握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与人谈话时要有自我感情的投入,这样才会以情动人。此 谓之生动。当然要掌握好表达自己的技巧,需要不断的实践,并不断的增加自己的文化修养,拓宽自己的视野。

最后,要抽时间和同事打成一片。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以爱好结交朋友,也是一种好办法。另外,互相交流信息、切磋自己的体会都可融洽人际关系。

5、建立教师心理健康咨询与服务机构,帮助教师及时疏导与排解不良情绪和心理障碍。

首先,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建立教师心理健康咨询与服务机构,加强对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制定详细的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划、指导、协调、检查、培训及评价考核等机制。

其次,逐步配备足够数量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对教师开展个别咨询和辅导。建立固定的教师心理咨询室,环境布置符合心理辅导工作特点,心理辅导的个案资料要严格遵循保密原则。

再次,逐步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持证上岗制度。教育行政部门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纳入的重要培训内容。教师必须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具备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所必需的知识和能力。

最后,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科研活动。结合教师心理问题,积极开展行动研究。确定一批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发挥带头、示范和辐射作用。探索改善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及时总结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王济发,2015年 〔2〕 《教育导刊月刊》,张艳婷,2014年第8期 〔3〕 《中国校外教育》,和丽海,2014年 〔4〕 《基础教育研究》,刘冬梅,2003年

第二篇:谈谈改善民生

谈谈改善民生

一、改善民生,何谓民生?民生顾名思义,民生问题指国民的生活问题。通常表现为包括衣食住行、上学就业、生活环境、社会治安等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种种问题。简要的说,就是发展经济,促进就业,稳定物价,搞好收入分配的调节,提升人民的收入水平和幸福指数,让人民感觉幸福。

二、为什么要改善民生

改善民生就要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认识、新概括,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1、改善民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生活、生产和生命安全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这是我们党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部署,反映了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

2、改善民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3、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其基本要求,就是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就是要扩大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要理顺分配关系,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就是要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这样,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4、改善民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取得了重要进展,人民群众在新的发展阶段,期待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对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生活环境以及个人全面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社会的公共需求快速增长,也更加需要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要完成这样的历史任务,就必须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很难实现建成全面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目标。

三、要解决好生存性民生问题

做好民生工作,要把满足群众的生存性需求摆在突出位置,解决好就业、保障、住房、医疗、增收等问题。

一是要促进就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就业是民生之本。人民只有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社会才能安定和谐。就业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要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

二是建立社会保障机制,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要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实

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巩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健全失业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建立与物价变动相适应的城乡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适时调整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

三是要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继续推进廉租住房保障、农村危房改造、游牧民定居工程以及林区、垦区、煤矿棚户区改造工作,并通过适当方式支持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

四是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疗卫生是民生之急。要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生活难题。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做到病有所医、药有所值、医有保障。

五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适当增加居民收入。增加居民收入是民生之源。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是体现社会公平和效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

“国以民为先,民以生为先”。民生连着民心。只要我们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深怀爱民之情、忧民之心、为民之志,事事想着群众,心里装着群众,坚持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就一定能将民生工作做得更好,一定能最大限度消除社会不和谐因素,一定能增进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感情,也就一定能凝聚全社会人民的力量,把整个社会建设得更富裕、更文明、更和谐。

第三篇:谈谈教师应该如何自我维护心理健康

谈谈教师应该如何自我维护心理健康----缓解压力的方法

海南语文八班王生林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我们直接进行教学,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人格都有重要影响。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社会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作为教育过程中的知识传授者、引导者和学生能力的培养者,应该以怎样的心理来应对挑战?江总书记在庆祝北师大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教师的日常工作虽然是平凡的,但教育工作的意义却是很不平凡的。教师应该自觉加强道德修养,率先垂范,既要有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工作态度,又要有淡泊明志、甘为人梯的精神境界,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青少年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受到全社会尊敬的人”。由此可见,教师心理素养能力的高低是关系到教育事业能否顺利发展的战略问题。但社会发展迅速,竞争激烈,人们面对许许多多的诱因,其价值观念发生深刻的变化,教师心理方面不但形成了新的矛盾和冲突,而且也加剧了原有的矛盾和冲突。作为教师个体,我们要认清自己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并思考相应对策以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

“没有压力该多好啊!”,大概每个人在面对压力的时候都有过这样的想法。于是,有的人想方设法逃避压力,避免承担风险;有的人认为是自己抗压力的能力不足,不断给自己更高的要求……然而,压力不可避免地存在于我们的一生中,所以不仅不能惧怕和逃避压力,而要运用一些心理调试的方法,改变我们的心态,使压力不再可怕甚至变成动力。下面就缓解压力的方法,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一、拥抱压力

法国作家雨果曾说过:“思想可以使天堂变成地狱,也可以使地狱变成天堂。”我们要认识到危机即是转机,遇到困难,产生压力,一方面可能是自己的能力不足,因此整个问题的处理过程,就成为增强自己能力、进步成长的重要机会;另外也可能是环境或他人的因素,则可以理性地沟通解决。如果无法解决,也可宽恕一切,尽量以正向乐观的态度去面对每一件事。有人曾研究所谓乐观系数,认为如果一个人常保持正向乐观的心,处理问题时,他就会比一般人多出20%的机会得到满意的结果。因此,正向乐观的态度不仅会平息由压力而带来的紊乱情绪,也较能使问题导向正面的结果。

二、轻松回家

我们要主动管理自己的情绪,注重业余生活,不要把工作上的压力带回家。留出休整的空间,与家人共享时光。交谈、倾听、阅读、冥想、听音乐、处理家务、参与体力劳动都是获得内心安宁的绝好方式。选择适宜的运动,锻炼忍耐力、灵敏度或体力……持之以恒地交替应用你喜爱的方式并形成习惯,逐渐体会它对你身心带来的裨益。

三、想哭就哭

有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哭一哭是有好处的。不过只宜轻声啜泣,不宜大号,同时想像痛苦和委屈连同眼泪一起流出的情景。据俄罗斯家庭心理医生纳杰日达·舒尔曼的研究,眼泪是缓解精神负担最有效的“良方”。很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女人比男人少得因神经紧张而诱发的梗死和中风。

四、找人倾诉

平时要积极改善人际关系,特别是要加强与校领导、同事、学生的沟通交流,切记当压力过大时要寻求领导、同事的协助,不要试图一个人把所有的压力都承担下来。在压力到来时,还可主动寻求心理援助,如与家人交谈、进行心理咨询、给亲朋好友写信等方式来积极应对。

五、零食化压

吃零食的目的并不在于仅仅满足饥饿的需要,而在于对紧张的缓解和内心冲突的消除。当食物与嘴部皮肤接触时,一方面它能够通过皮肤神经将感觉信息传递到大脑中枢,而使紧张兴奋区得到抑制,最终使身心得到放松。

六、购物

女人最大的爱好是购物。平时想花钱买东西没有理由,心情不好正可以借这个引子到商场里“秋风扫落叶”。以前舍不得现在大方得很,以前不敢买

现在无所顾忌,反正是心情不好,管它三七二十一,先买了再说。花了钱,购了物,不好的情绪已无踪影了。

七、保持微笑

每天微笑多一点,每天快乐就多一点,一件挺难的事儿,一个微笑,好像简单许多。微笑还可以互相感染,合作者从微笑中也变得自信起来。

八、多与孩子亲近

面对孩子纯净的眼神、纯洁的心灵、快乐的身影和娇憨的神情,所有的不快与烦恼已不复存。如果能进一步得到家人的慰藉与鼓励,疲惫之心就会变得更舒坦、服帖。

九、淡忘压力

有些人总爱用过去做错的事和不愉快的事来烦恼自己。其实,不佳的心绪,只能靠自己“平息”。最好的方法就是丢掉和忘却,过去的一切就让它过去吧!吸取教训,反思昨天,都是为了更好地把握住今天。要记住,每一个今天,都有一种新奇、一个追求,仿佛一条奔涌向前的欢快的小溪……

十、音乐疗法

音乐疗法是用音乐陶冶性情、调整心境的自我心理保健法。总体上来说,凡是能引起心理愉悦感受的音乐都可以帮助人们忘却烦恼,振作精神。现今音乐治疗的研究领域里多半使用的是古典音乐,名家的钢琴曲、小提琴、长笛、二胡等乐器演奏曲。研究表明,乐曲的不同节奏、旋律、音调和音色,可以产生不同的情感效应。每个人的性格、音乐修养和乐曲爱好不同,所以应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乐曲。心情抑郁的时候,宜听旋律流畅优美、节奏明快的一类乐曲,如《百鸟朝凤》;有焦虑的时候,宜听节奏缓慢、风格典雅一类的乐曲,如《大海》、《平湖秋月》等;正处在激怒的时候,宜听旋律优美、恬静悦耳、节奏婉转一类的乐曲,如《春江花月夜》、《月光》等;而多听节奏少变、旋律缓慢、清幽典雅的乐曲,如《二泉映月》等则有助于解除失眠。

十一、运动

强健的体魄是心理健康和对抗压力的基石。工作任务繁重,可是你却感冒了,这时候心情一定好不了,所以平时加强体育锻炼是必要的。可以选择容易坚持的有氧运动方式,比如慢跑、游泳、瑜珈、健身操,当然也可以根据个人爱好选择球类活动。

第四篇:你心理健康吗?——谈谈心理健康标准

你心理健康吗?——谈谈心理健康标准

你心理健康吗?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心理健康的。

可是,你能回答自己:我心理是健康的么?

在我多次关于压力管理和心理健康的培训课程中,每当提问这个问题时,总有大部分学员没有把握去回答这个问题,其实,是他们不知道拿怎样的标准去衡量自己是否心理健康,一般都是凭着感觉去判断。当然,也总是有人回答有些离谱。

现场的答案有各种各样:我快乐,所以我心理健康;我身体好,所以我心理健康;我不太发脾气,所以我心理健康...。

显而易见,要正确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明确:什么叫做心理健康,去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而每当我在培训中向大家提问什么是心理健康时,大家纷纷踊跃发言谈自己的状况,但很少有人首先去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所以完全正确的答案很难得到。很多人容易把身体健康和快乐与心理健康搞混,往往还认为认为它们相等同。

人的健康,由生理(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这两方面构成,并且生理健康是建立在心理健康的基础之上的,人的身体健康是由心理健康来主导的。也就是说,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人的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如果人的心理上不健康,或者很不健康,长此以往,他几乎不可能会有身体(生理)的健康。当然,除了心理因素以外,还有很多重要的因素影响人的生理健康,例如饮食、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等,这里主要从心理健康标准的角度来讨论心理健康因素对我们整个身体健康水平的影响。

这里,我们从对心理健康标准的分析和讨论出发,在对照和检验之后,再去改善、提高自己和他人的心理健康状态。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到现在的表述有很多,但以下两个标准是被普遍公认的:

A、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的心理健康标准(1946年)

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

2.适应环境,在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 3.有幸福感;

4.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的生活。B、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的心理健康十条标准(1951年)

1.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

2.能充分了解自己,并能恰当估价自己的能力; 3.生活理解切合实际; 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地宣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在符合团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地发挥个性;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对这两个标准,从归纳、理解、判断的实用上来说,我个人的观点更倾向采纳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的4条心理健康标准。马斯洛和米特尔曼的10条心理健康标准较适合去判断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具体维度或指标,但也有抽象性,而且显得复杂,难以从概念上区分和归类。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的4条心理健康标准从几个关键维度进行界定,比较清晰地概括了人的几个关键特征,能够更好理解和判断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以下从几个方面谈谈个人看法。

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

当一个人做到了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那就是他的身体机能、器官功能和智能情绪方面的功能是完整的,有效的。身体协调代表了他躯体的系统是良好有效的;智力协调表达了他的大脑系统功能健康,认知、思维和判断能力良好有效,这是人的三大重要心理过程之一;情绪情感也是人的三大重要心理过程之一,反映了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而产生的主观体验,情绪协调代表着这一重要心理功能的正常。

这一条完整地描述一个人躯体、智力和情绪的精神机能是完整的有效的,也可以说从物理和精神的角度,对个体客观方面进行考量和描述,个体的生理器官功能和心理系统是完善的健康的,这一条重点是对个体内在系统功能完整性的维度进行考量和描述。

2、适应环境,在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 当一个人个体的生理器官功能和心理系统是完善健康的之后,这个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就凸显出重要性了。这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在他自己个体的范围内是完善健康的以后,他是否还能够顺利地很好地适应环境,他能否在人际关系中做到彼此谦让,以此来实现与环境与他人与群体和谐相处。熟话说:“痴汉不会饶人,饶人不是痴汉”,这很清楚地说明了只有心智完整健康的人,才能在人际关系中做到“饶恕”他人,才能在人际关系中做到彼此谦让。

这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表达了个体在与群体相处的过程中,具备了完善的健康的精神素质和心理功能。它重点考量和描述了个体与环境与群体相处的这一关系维度。

3、有幸福感

第一条描述了个体系统的完善和健康,第二条描述了个体与环境和群体之间的完善和健康,这一条则涉及到个体内在的价值感和心理健康的结果,那就是人有幸福感。我们可以说,这是心理健康标准最重要最核心的指标,也是心理健康的终极目标,它代表人的自我感受,也是个体所有生理功能、心理过程和情绪情感的综合考量结果: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必须是有幸福感、快乐的人。这一条,具有综合性,简洁鲜明,很具有权威性。

4、以上三个指标的价值

当有这以上三个指标完全成立之后,一个心理健康的生物个体就成立了:个体本身的系统客观上完善健康;个体与环境与群体能够很好地适应与相处;个体内在感觉非常快乐、幸福。所以,这个生物个体本身精神上心理上是健康的。但是,我们去看看,一头猪也可以是这样啊:

1、这头猪身体发育正常,动作协调,能跑能蹦,按时吃睡,具备正常猪的智力,吃饱了高兴睡觉饿了吵闹,情绪也协调,所以个体内在系统是完善健康的;

2、个体适应环境,这头猪可以与一群猪很好相处,不会随便乱咬,大家常常相安无事;

3、这头猪对一切都满意,每天吃饱睡足,内心快乐,有幸福感。好啦,我们可以说,这是一头心理健康的快乐的猪,或者说是一个心理健康的生物个体,但是,作为一个人,具备这三条,那就够了吗?不,由于最重要的还不具备,所以不够。

人,是社会的主宰者,人是具备无限创造力的高级动物,这种高级动物还有其他所有动物不具备的一个最高的重大需求,那就是,人还需要自我成就感,需要为为他人社会服务来实现自己的价值,来体现自我成就,来找到自我成就感。以上三个维度都没有涉及到这一方面,但标准的第四条涉及到了。

5、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的生活

在这一条中标准中,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去理解:

1、工作和职业对人的重要性及价值;

2、在工作中的能力发挥以及生活的有效性。

先看第一个角度,工作和职业对人的重要性及价值。所有的动物都只为照顾自己个体为全部目的(也有少数例外,如狼群的合作捕猎以及一只狼受伤后,另一只狼会去帮助它,等等)。而人不同,人需要有职业,在较长时期或一生的职业中去实现自己的追求和理想,人需要有工作,为社会服务,也间接为自己的生存发展服务。一个只为个人需求,为自己个人而活着人不是完整意义上的人,不是心理建康的人。关于完整的人生需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五层需求论广为人知,最高一层需求是自我实现,其实就是实现个人在人类社会中的价值,是为人的群体为社会的价值,而不仅仅是为个人的物质享受。所以,对于一个正常的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来说,他必须有工作有职业,并且能够在其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在马斯洛之前,马克思也有个著名的论断:工作是人的第一需求。这也就是说,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他的第一需求是为社会为他人的工作,这是他的价值所在,也是他最重要的心理需求之一,没有工作,一个人就不具备完整的健康的人的属性。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追求自我实现价值,追求得到他人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好评,并以此作为自己愉快生活的精神支撑。

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关于工作和职业描述的第4条标准,是对人的健康心理的本质的描述,这一条把人和其他生物区别开来,体现了地球上最高生灵的核心价值,也是评价一个人的属性是否健全,衡量人心理健康状态的关键维度。再看第二个角度,即在工作中的能力发挥以及生活的有效性,也就是这个人应该“过这有效的生活”。这其实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的实践检验。这个人在生活和工作中很“有效”,是他“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的社会实践结果。也就是从一个人在社会里在生活中最后实践的结果事实(他实践的有效性),来评判这个生物人这个社会人整个生命系统的健康与否。

在培训的课堂中,常有学员问:“老师,什么叫做过着有效的生活?”。我一般回答说:那就是看他工作和生活的效率。但这样回答似乎不够清晰,有点笼统。这样很容易让人理解为对于同样年龄的人,是不是地位越高,或财富越多,或成果越多就效率越高,就是过着更有效的生活呢?回答应该可以是也不完全是,因为“过这有效的生活”还应该更具体更有针对性。

关于这一点,我们看看形容猴子的寓言:“猴子掰包谷”,说猴子喜欢包谷,它不停的在包谷地里掰,可它只能抱一个,以至于它掰一个新的扔一个旧的,到头来忙活了半天,最后怀里还是只有一个。这就是“无效生活”最好形容。如果一个人做了很多事,却件件不成,最后一事无成或只有很小的收获,就是没有“过着有效的生活”,也可以说,他做事没有效率,作为人的整体心智体系的客观效能不高,他不符合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的人,应该在生活中目标明确,并且能够通过健全的心智活动,有效地而不是低效率地实现自己的生活目标。

6、关于4条心理健康标准的整体观点 从以上我们看到:

第一条标准从一个人躯体、智力和情绪的精神机能方面界定,从个体内、外在客观方面进行考量和描述,说明他的心理系统是完善的健康的。第二条标准从个体与环境与群体的客观关系方面进行界定和描述,表达了个体在与群体相处中,要具备完善的心理健康素质和功能。

第三条则是对个体主观内在标准的考量和描述,一个人不管他在客观上达到了什么样的状态,不管别人怎么样去看待他评价他,他必须主观上有自己的幸福感,才是心理健康的。

第四条标准从人的社会性和人的价值进行了界定,把人和动物彻底区别开了,并进一步从人在生活和社会实践的最终结果效能方面做出了界定,用客观事实和成果说话,也就把人心理健康的状态最终确定了。

综上所述,本人认为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的4条心理健康标准,精炼扼要,从人的生物外在和内在特性、个体特性与社会特性几个最关键的特质进行界定和描述,清晰、准确、完整地概括了人的几个关键特征,很好地定义了人的心理健康状态。可以说,再多则显繁显赘,再少则缺而不全,故这多年来,心理健康标准描述很多,却很难有完全取而代之者。

同时,这个标准也为我们检验自己和他人的心理健康状态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使我们能够简单清晰地界定心理健康状态,避免八条十条很繁琐地去检验核对(那些界定维度较多的心理健康标准也有抽象的概念,不容易简单对比和检验)。

再进一步,这个标准还为我们自己的心理健康状态的提升提供帮助,我们可以依据这个标准对比检验自己和他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容易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去改善和提升我们的心理健康状态,因此对我们有很好的检验和指导帮助作用。我建议做心理健康工作的同行们更多地使用和推广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的4条心理健康标准。

——阎柏宏培训感受摘要

有兴趣了解原文或更多,请登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531c2a401011cip.html

第五篇:谈谈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及怎样面对工作压力?.

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意味着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由此可以显示出,教师是一份承载着重大责任与使命的特殊职业。教师的根本职责,就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换句话也可以说,教师的职责,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自觉履行教师职业责任,就是要求教师把职业责任变成自觉的道德义务,为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新人而无私奉献。正因为教师的责任重大,所以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是相当重要的一个问题。

要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首先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首先教师要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急剧变革,种种压力不期而至,使人们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作为教师归根到底还是一个普通的社会人、自然人,也同样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又要求教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在学生心目中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用高超的教学艺术去培养学生的智力,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以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去感染和熏陶学生,而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源于教师的心理健康。

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指教师的思维方式、处世态度要与社会的要求相协调,为社会所容纳,并具有创造的思想,即教师必须有广泛的生活兴趣、融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情绪体验、积极的进取精神、稳定的工作热情。因此,只有重视教师的心理研究,才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怎样培养提高教师心理健康(面对工作压力也是心理健康范围):

主要靠自我的调节

1.转变观念:教师应努力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以学生为友,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提升自身修养,素质,养成良好的性格。克服自身不良心理,情绪,学会反思自身不良心理,学会给自己减压,学会宽容学生,这样,就可以逐渐形成健康心理。

2.加强学习:通过自身系统的培训完善掌握心理学、心理卫生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等知识,主动解决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这点每个教师都会有培训就不掰了)

3悦纳自我:作为教师一定要接受我是教师这样一种角色,这样才能在繁重、琐碎的教育教学中取得乐趣。一个厌恶教育工作的人天天面对教育工作是一种折磨,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把自己的工作当做乐事而不是负担的教师,才能够保持健康的心理。

4拓宽心胸:有些心胸不宽广、遇事想不开的人经常会有心理疾病困扰。因此,广大教师要养成乐观、豁达的性格,努力加强自身修养,遇事泰然处之。争我所得,弃我应弃,该放下就放,下不要为一时的不平,一些名利得失而困扰自身。

5学会放松:有休息才能更好的工作,该休息时尽情把握自己的假日时间,尽情的玩吧。释放出平时繁重的工作压力才会有为接下来的工作热情与动力。

其次靠外部的支持

需要靠学生家长校方以及社会各界通过各种渠道增强教师的职业威望,不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切实改善办公条件,满足教师的合理要求,为教育工作注入新活力,为教育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使教师能够安心工作,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

下载谈谈如何改善教师心理健康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谈谈如何改善教师心理健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儿童心理健康的改善和表现

    第一,忌娇惯溺爱开口不离“好”,出门不离抬,吃饭任其要,穿衣任其挑,就会养成儿童任性的性格。父母“爱子——溺子——误子”,这往往是现实生活中一些青少年步入歧途的三部曲。第二......

    改善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几点建议

    改善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几点建议 峡川镇中心学校 杨安燕 【摘要】世界卫生组织宣言近年来一再明确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趋于......

    教师心理健康

    教师心理健康 教师的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一种用生命感动生命,用心灵去浇灌心灵的职业。教师工作的这一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要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首先教......

    作文怎样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

    怎样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 1. 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 学校应该怎样做 3. 学生自己应该怎样做 How to improve psychological health? There is no denying the fact that me......

    谈谈如何进行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谈谈如何进行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摘 要:在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心理素质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引导学生正确沟通与合作的第一项技术,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必备条件......

    谈谈教师的人格魅力

    谈谈教师的人格魅力一位有魅力的教师,他会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从另一种角度来说,他更能影响学生对这一科目的兴趣。在教学的工作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的人格魅力主要表现......

    谈谈教师的幸福

    谈谈教师的幸福 发布时间: 2014-3-20 9:22:31 众所周知,教育是心灵的事业,做教师应当是一个幸福的职业。我国古代哲学家孟子曾讲过“君子有三乐”,其中“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即......

    谈谈书法课教师的

    谈谈书法课教师的“导”与“教” 娄丈子中学王旭飞 在书法教学中,有些学生进步很快,有些学生比较慢,有的甚至毫无进步可言,这其中,我们承认学生个体素质差异起了关键作用;但同时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