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个体系建设工作情况汇报2008(共)
四个体系建设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近年来,费县国税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局构建完善工作体系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立足实际,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点线面层层推进,体系建设进展顺利。现将我局开展税收征管、内控预防、纳税服务和国税文化四个体系建设的情况向各位领导作如下汇报: 一、四轮驱动,体系建设全面推进
从提高认识、明晰思路入手,整合资源,分类实施,互为融合,互相推进,四个体系建设有序、高效开展。
一是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成立了各个体系领导小组、体系建设办公室、科室工作组“三级”组织网络,形成了全员参与的阶梯式责任体系。采取动员会、研讨会等形式,将广大干部的思想统一到上级要求上来,力量凝聚到体系建设中来。
二是统筹规划,明晰思路。按照税收征管是核心、内控预防是保障、纳税服务是亮点、国税文化是特色的整体构想,确定了“创一流征管、融二元文化、推三维服务、建四级监控”的总体思路,明确了体系建设的方向。
三是统分结合,稳步推进。坚持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多次召开局长办公会议、局务会议、推进小组专题会议,在全局进行工作统筹,研究布署体系建设的目标、措施、步骤。将各个体系建设内容按照科室—分局—岗位进 行三层任务清分,定期调度,跟踪督导,确保不遗漏、不悬空。
二、规范加长效,创“一流”税收征管体系
以信息管税为主线,以税源专业化管理为核心,强化数据综合分析利用平台和社会综合治税网络的应用,着力开发纳税人动态信息监控系统,努力构建规范高效的税收征管体系。
(一)巩固基础,推动税收征管体系建设规范化 一是制度抓规范。从综合征管、税种管理、税务稽查和征管信息化四个方面入手,按照权责共担的原则,对各类征管制度进行整理归集、优化完善和补充。今年以来,共梳理完善征管制度84项,建立健全征管机制16项,整理征管资料3000余页。
二是尺度促规范。编发了《税收执法控制管理办法》,梳理了18项管理事项80项常见税收执法风险点。配套制定了《费县国家税务局税务行政裁量权实施办法》,明确了税务行政处罚具体罚款幅度,规范了税务人员的执法行为。2011年,全县税收执法准确率达100%,高于省市平均值,全县税收执法实现了零投诉、零复议、零诉讼。
三是机制保规范。按照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监控、税务稽查横向“四位一体”,县局、分局纵向“两级联动”的税源管理思路,加强税务稽查和税收分析、税源监控、纳税评估各环节的有机衔接,建立查前共同剖析、查中部门“会诊”、查后形成建议的全程互动机制,初步形成了“多税种通盘考虑、多部门齐抓共管、多环节协调运作”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堵塞了税收征管高风险领域的漏洞。今年以来,共查补入库税款、滞纳金374.3万元,提出征管建议3条。
(二)四项集中,确保税收征管体系建设专业化 紧紧把握“征、管、评、查、法律救济”五大环节,整合征管资源,详细界定岗位职责,加强科室、岗位间的权力制衡及业务衔接,实现了征管业务流程的再造。
一是税源集中管理。针对全县税源“两头大、中间小”的特点,对税源实施分类管理。成立税源管理一科,负责重点税源企业的管理,确保主体税源稳定增长。将县城内的个体工商户、集贸税收和临商零散税收等小税源实行集中管理。全县范围内的中小企业则由各管理分局实施“属地加行业”进行专业化管理。设立综合管理岗、调查执行岗、审核监控岗三类工作岗位,调查执行岗管事入户,审核监控岗管户不入户,因事设岗,实现了人和事的单一对应,解决了入户统管的局面。
二是分析评估事项集中管理。成立专门税源管理机构,负责全县纳税评估工作,建立递进式评估模式。在基层分局设置专职评估人员,对分局内疑点企业实行一般评估,对重点企业及复杂疑点企业则由县局税源评估部门组织专项评估。建立了胶合板、造纸等10个行业纳税评估模板,为税源管理部门、税务稽查部门提供案源和信息支持,协调各部门形成立体互动、优势互补的合力。
三是重大税收执法案件集体决议。成立税收执法重大事项议决委员会,对企业减免税审批备案管理、税收保全等涉税事项实行集体议决。设立税收人才库,在重大事项审议时,引入相关方面专业人才参与,提供政策支持和法律援助。
四是专项检查集中管理。对税务登记类、资格认定类、减免税类、发票管理类四大类,包括企业及达到一般纳税人标准的个体户的注销核查以及由县局发起的其它专项检查等共10项业务,由税源管理二科集中管理。今年以来,共集中开展各类集中核查、检查172户次,全县纳税人户数同比增长33.9%,停业户数同比降低12.67%,小规模纳税人零低申报率由年初的60.5%降为1.14%,税源管理质量和税收行业秩序进一步提高。
(三)信息管税,实现税收征管体系建设网络化 一是加强“预警评估”系统核心地位,加大预警评估落实力度。及时落实、反馈预警信息,对工作开展和指标落实情况按月考核、按月通报、按月总结、按月讲评、按月兑现,形成预警评估统筹联动工作模式。召开纳税评估税收分析会,查前辅导会、集体审议会、内部协作会等,提高评估质效。今年以来,共评估企业565户次,评估入库税款3510.15万元。
二是开发应用“动态信息监控”系统,实现对纳税人的远程监控。围绕“投入产出比”这一主线,依托网上办税服务厅开发应用了纳税人“动态信息监控系统”,通过用电变化比对,投入产出比对,资金变化比对三个方面,对纳税人实行“静态管理,动态监控”,税收管理员足不出户即可轻松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变化情况,提高了税源监控针对性。今年以来,全县板材行业共入库税收10471万元,同比增收4807万元,增长84.85%,系统运行效果明显。
(四)综合治税,推进税收征管体系建设社会化
一是积极推进委托代征。以板材行业为核心,以村两委和管理区的工作人员、电工为主要委托对象,共签代征协议142份,对全县15个乡镇近417个行政村的3300余户纳税人进行了委托代征,代征税额达720余万元。二是强化源头控管,实行“三证合一、同时办理”。联合工商、质检等部门,在企业纳税人办理工商执照的同时,办理质检、税务登记证件。个体纳税人则由乡镇工商部门通过移动办税系统代办税务登记证件,有效解决了登记信息比对的“时差”。上半年,新增税务登记763户,增加税款60余万元。通过委托代征、联合办证等措施,我局初步建立了“政府管税、部门协税、社会护税、国税治税”的社会综合治税格局。
三、传承加创新,成“二元”国税文化体系
坚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交融、地域文化与行业文化相结合、文化建设与税收工作相促进”的思路,创建了“和声合力,且歌且行”的文化品牌,形成了沂蒙传统红色文化和国税文化于一体的“二元”国税文化体系。
(一)传统文化融入时代特征,加强理念引领 费县作为大家耳熟能详的《沂蒙山小调》诞生地,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费县国税局地处这片曾经诞生过这首红色革命歌曲的土地,陶冶于歌声,濡染于红色。在传承传统红色文化的基础上,结合行业特点,赋予时代新义,以“和”为核心、“合”为重点,锤炼出“求实、创新、敬业、奉献”的费县国税精神,提出了“执法规范公正,服务热情周到,管理科学高效,干部全面发展”的创建目标。“和声合力,且歌且行”其实质是团结、和谐、快乐、奋进,寓意费县国税队伍及征纳关系实现团结协作,和睦友爱,乐观奋进,表达了国税干部职工们实现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的共同愿景。
(二)有形制度融入无形文化,加强制度统领 我们注重将文化理念融入日常的工作生活,提升队伍凝聚力、执行力。一是强化制度文化认同。将国税文化核心价值理念融入制度建设的全过程,梳理、修订并完善30余项文化制度,实现制度硬规范与文化软约束的统一。二是打造共同的文化价值观。通过举办演讲比赛、组织军事训练、成立书法、摄影、女子健身、乒乓球等兴趣爱好小组,制定活动章程及定期活动制度等多种方法,将职工个人的发展与国税事业的发展结合在一起,增强干部职工对国税大家庭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三是强化行为文化规范。通过执法培训、案例警示教育、单位及个人每周一小结、每月一大结等总结、计划制度,使职工把遵守制度、按制度办事成为自觉行为。
(三)文化理念融入文化载体,加强环境熏陶
1、强化学习培训机制。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工作思路,定期组织人员外出参观学习,扩展思路、转变观念。每年组织开展“四个一”读书活动,写读书笔记三万余字,使职工素质、修养、能力在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提高。每年定期组织全员业务培训和考试,干部职工业务水平大幅提高。修改制定了《费县国税系统干部教育培训管理办法》,完善了学习培训激励机制。
2、搭建文化建设平台。一是对农村分局进行了装修改造,完善了图书阅览室、文化展览室、荣誉室等文化场所,形成了文明创建、廉政文化创建基地等分局文化格局;二是各分局根据各自地域特点提炼了自己的文化主题理念,如上冶分局提出了“上善若水,冶炼辉煌”理念,在全局建立起了“一局一品”的文化格局;三是组织人员为县局、分局、各岗位创作了税收歌词20余首,制作了MP3,印制《歌曲集》,组织岗前歌唱活动,实现以歌兴文;四是开展了“一句话承诺”和“学习感悟语录”征集活动,并把征集的铭录制作成电子书,下发到每个干部手中,进行学习交流,形成“一人一铭”文化氛围。五是制作了“沂蒙税官卡通形象”,用形象生动的卡通人物,丰富我们的文化,增强文化的渗透力、感染力。
3、丰富文化建设载体。一是组织干部积极参加健身竞赛活动。组织开展了税检共建庆五一羽毛球、乒乓球联谊赛、庆七一趣味运动会及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登山比赛活动,增强职工团结、协作、进取精神。二是积极参与扶贫帮困。组织开展了“慈心一日捐”、“给关爱架亲桥为贫困孤儿寻找爱心父母”、救助贫困大学生、灾区捐助等活动,共计捐款捐物5万余元,培养职工乐于助人良好品质。四是关爱离退休老干部。定期召开离退休老干部座谈会,组织老干部门球队及老年人秧歌队,参与“百名老税干话今昔”活动。五是积极营造文化氛围。在职工居住小区建起了包括忠、孝、廉和文体、娱乐以及书法、摄影作品展览等内容的综合性百米文化长廊,并开设国税文化论坛,使干部职工及家属在耳濡目染中接受多种文化教育和启示,引导国税大家庭的和谐健康发 展。六是在系统内部培育先进典型,树立学习榜样。先后挖掘、树立了无私奉献带头人李召坤,岗位标兵肖海霞、科技能手李冲等模范人物,营造先进在身边、好事在眼前的氛围。
四、实体加网络,构“三维”纳税服务体系
秉持“三五快线”的服务理念,建立了以网上办税为主、实体办税和移动办税为辅的三维立体纳税服务体系。
(一)优化实体办税,建设标准化办税服务厅 一是打造全县一个办税厅。打破办税厅在机构设置上的区域分割,实现了“一厅多点、并联办税、无界服务”,纳税人办理涉税事宜不再受地域限制。增设纳税人自助办税区和维权区,并受理业务咨询、申诉申辩、投诉举报等法律救济业务,全方位满足纳税人诉求,提升纳税服务层次。
二是打造便捷、高效办税服务。在全市率先推出“一窗通办”、“全县通办”、“免填表单”、“一机双屏”等服务措施,实行首问负责,涉税业务一次告知,开通导税服务及涉税提醒服务等举措。
三是打造最优化办税流程。整合重组了文书审批、申报纳税和减免退税等八大项内容的办理流程;对涉税审批事项实行窗口收件、内部流转,限时办结;实行前移审批,后置核查,将包括税务登记、一般纳税人认定、普通发票领购、税务行政许可等在内的127项涉税审批业务审批程序前移,实现即时审批。
(二)完善网上办税,建设信息化办税服务厅 开发应用了涵盖申报、认证、购票、开具发票、出口退税审核、远程抄报税、缴纳车购税等实体化办税服务厅所具 备的一切功能的网上办税厅,真正实现了涉税业务的“一网通办”,有效解决了办税厅办税拥挤、纳税人多次跑等问题,实现了纳税人和办税厅工作人员的双面减负。网上办税厅建设成果先后通过了山东省科技厅主持的省级科技成果鉴定、临沂市科技成果二等奖,先后被总局、省局、市委主要领导批示。目前为止,一般纳税人及小规模纳税人网上办税厅应用面达到100%。
(三)突出个性办税,建设移动化办税服务厅 为解决临商管理、零星税源收款开票不同步的问题,我局在网上办税厅的基础上,开发应用了具有实体化办税厅和网上办税厅基本功能的“移动办税厅”。对偏远地区纳税人、残疾人及季节性业户实行移动办税、上门服务,强化了对临商户的管理服务,解决了收款不现场开票等容易出现的腐败问题。目前为止,共办理涉税业务299起,入库税款356.3万元。移动办税厅全市推广培训会议在我局召开。网上办税、全县通办及移动办税模式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时间维度和地域维度相结合的全覆盖的三维立体办税服务网络,纳税服务体系逐步趋向成熟。
五、制度加科技,建“四级”内控预防体系
近年来,我局按照“制度加科技,人机结合”的工作思路,以教育为基础、以制度为保障、以监督为关键、以考核为手段,加强分权制衡、流程制约,实施信息化防控,建立了“四级”递进式廉政内控预防体系。
(一)以教育为基础,夯实内控预防思想根基 一是完善廉政教育制度。利用廉政自醒日、节假日短信、网上平台及系统内外的廉政教育资源,引导干部自我警醒,增强防范意识。
二是排查岗位廉政风险点。对照岗位职责、工作规程, 全面开展管理风险和廉政风险分析,共梳理汇总60个岗位的499个风险点,通过三级排查,评定出一级风险点181个,二级风险点237个,三级风险点81个,在业务办理中进行风险提醒。
三是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依托“六个一”工程,安装廉政屏保、张贴廉政文化漫画、在单位、社区设置孝廉文化长廊等方式,做到廉政提醒无处不在,宣教无孔不入,营造了浓厚廉政教育氛围。目前,我局共设立各类廉政教育基地3个,2个分局被评为全县廉政文化“六创建”工作先进单位,2个分局被评为全市党风廉政建设“三基联创”示范单位。
(二)以制度为保障,筑牢内控预防制度防线
1、针对廉政风险防控过程中发现的防控难点,修订、完善规章制度二十四项,绘制廉政风险防控流程图,整理汇编廉政手册7本,确保各环节操作有章可循。
2、强化标准防控。建立岗位作业标准体系,细化明确岗位操作程序、标准、时限等,同时对所有自由裁量权项目进行梳理归纳,制定了《行政处罚实施办法》,对涉及日常征管、税务稽查等8大执法领域、43个执法大项、157个执法小项,细化明确了277个执法裁量幅度,有效解决执法标准过于粗疏、自由裁量空间过大的问题。
3、以流程为导向、按风险管理的标准和要求,开展流程分析和重建,实施审批前移。把涉税审批由原来的先核查再 审批转化为受理后直接审批,事后核查,从机制上消灭了行政审批过程中的“灰色地带”,大幅度降低了执法岗位的廉政风险。
4、按照“层层分解、环节相扣、分权制约”的思路,大的权力事项科室部门间分权,小的权力事项岗位间分权,细化明确岗位、部门间的职责分工、工作衔接。一是实施管理、征收、评估三权分离的税源管理模式,税收管理员管户不管事,管事不管户。二是设置主、副岗,征收岗位的主岗有可能是评估岗位的副岗,实行主、副岗交叉管理,不定期轮岗,岗位间既相互衔接又相互制约,预防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三是建立社会综合治税制度,依靠社会力量,减少漏征漏管,降低执法风险。四是涉税业务全县通办、一窗通办,避免了刁难纳税人、向纳税人吃、拿、卡、要现象的发生。
5、借助网络优势,防范廉政风险。一是网上办税厅的运行,减少了征纳双方接触频率,使纳税人失去了贿赂的对象和必要,有效降低了廉政风险。二是充分利用移动办税厅即时收款即时开票的优势,有效解决了收款不现场开票、税款积压等容易出现的腐败问题。三是实行出口退税网上预审核,整个审核过程在一分钟之间轻松完成,加快了出口退税速度,化解了企业对税务机关的“乱猜疑”。
(三)以监督为关键,形成内外联动监督机制 一是深入推进阳光政务。强化痕迹管理,实施网上办公,推进权力公开运行,定期在网上公开电话费、水电费、燃油费、维修费等费用支出;实行民主理财,对于重大决策、大额开支和固定资产处置,通过民主理财委员会“集体研究、民主决策”;成立办公用品超市,实行集中采购,按需领用,节约了开支,而且规避了暗箱操作、以权谋私行为。公开个体税收、企业缴税情况及评估、稽查结果。我局作为全市政务公开示范点,政务公开做法在全市范围内予以推广。在7月12日临沂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的全市深化政务公开推进政务服务经验交流会上,我局代表费县作为全市三个发言县区之一介绍了政务公开经验做法。
二是构建风险采集员监督机制。我局在各分局及重点企业建立风险信息采集点,在系统内部各单位公开指定了廉政风险信息管理员,在外部重点企业不公开指定廉政风险信息管理员,进行执法及廉政风险信息采集,多渠道向监察部门传递,由监察部门进行核实分析,构建了规范严密的监督机制。目前为止,共收集风险信息24条,其中有效信息18条,纠正各种不规范行为18次,下达执法建议书14次。
三是开发应用网上评价。我局自主研发了纳税人网上评价系统,纳税人可以自由发表意见、建议,进行投拆,实现了背靠背的评价及更大范围、更为有效的监督,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正。
(四)以考核为手段,确保内控预防取得实效 积极完善责任考核,严格奖惩追究,建立健全了纠建并举、持续完善”的内控预防长效机制。
一是严格考核狠抓制度落实。制定了《内控预防体系建设工作考核办法》,将考核指标细化、量化到3大项19条,并与效能监察考核相结合,采取按月检查、抽查、暗访等多种形式,强化监督落实和责任追究。二是跟踪问责确保考核效果。在强化对税额核定、资格认定等重点岗位、重要环节监控的同时,对内部审计、税收执法督察、行风评议等发现的问题跟踪问效、责任追究;对重大稽查案件,实行“一案双查”,保证权力规范运行。
三是实行苗头性问题提醒约谈。充分利用执法监察和网上评价信息,实行日常提醒、定期提醒、特定提醒、家庭提醒、案例提醒、在线提醒等。针对信访投诉中个别干部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由纪检监察、县局党组进行约谈,予以提醒和警示,同时通过全系统通报和会议予以警示。
体系建设催生了费县国税事业发展的勃勃生机,全局上下凝聚力量空前高涨,创新力全面提升,战斗力不断增强。费县国税局先后荣获省级“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连续八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集体三等功,连续十二年在全县行风评议中荣获第一名,办税服务厅被授予国家级“巾帼文明岗”、“山东省工人先锋号”,一个分局被评为“省级文明机关”,七个分局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截至10月底,全县国税入库64052万元,同比增收13684万元,税收总量居九县第二,体系建设成果丰硕。
以上是我们在体系建设中的主要做法。我们在两个体系建设方面,虽然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离上级领导的要求还有差距,我们将立足实际,着眼长远,进一步提炼工作中的经验亮点,修正、完善、充实四个体系建设,不断提升体系建设水平,促进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二篇:四个体系建设和“一岗双责”
安全保证体系
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
完善“四个体系”建设
为进一步加强项目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高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意识,切实落实本项目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职责,保证四个体系建设有效运行,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安全生产意识、加强安全监管干部队伍建设,依据公司及分局文件要求,结合项目部安全生产工作实际,逐级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和完善“四个体系”建设。
一、充分认识推行“一岗双责”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安全生产 “一岗双责” 安全生产责任制,就是要建立健全项目部领导班子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主要责任人负总责,其他副职领导既要履行分管业务工作职责,又要履行安全生产工作职责。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分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
2、推行“一岗双责”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强化安全生产理念,实行最严格的安全生产监管制度,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明确项目部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和推行领导干部的“一岗双责”制度,有效控制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需要,提高工区、厂队领导干部责任意识的需要,是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安全生产管理的需要。牢固树立“抓发展必须抓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理念”,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加大安全整治监管力度,推动项目部安全生产工作平稳过渡。
二、深化安全生产“四个体系”建设,推进项目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进程
安全保证体系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安全至上、关注环境、预防污染、全员参与、杜绝违章、科学管理、持续改进”的E&OHS方针,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理念,把项目部发展建立在安全生产有可靠保障的基础上,全面加强各级安全管理,健全规章制度,落实安全责任,提高安全管理技术水平,坚持依法依规生产经营,切实加强安全监管,强化各级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和责任追究,促进项目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不断深化安全生产“四个体系”,完善建立以项目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责任体系、建立以主管领导为责任人的安全生产实施体系、建立以总工程师为责任人的安全技术支撑体系、建立以安全总监为责任人的安全监督保障体系。逐级签定安全生产责任书,坚持按规定召开安委会会议,严格项目领导现场轮流值班制度,保证安全费用有效投入和安全措施有效落实,建立严格有效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三、强化考核,确保安全生产管理实效性
1、项目部全体干部要严格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尽职尽责,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分别抓,全体干部共同抓的良好局面,对于分工交叉的安全工作由相关领导共同负责。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并将列入干部考核的主要内容,对安全生产不力,效能低下,安全生产目标考核不合格的实行“一票否决”。
3、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对各安全生产领域的主要负责人因失职、失察、渎职造成重大责任事故的将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对负有领导责任和联挂责任的党政干部要通报批评,对各工区、厂队有关责任人将依法严厉处罚。
尽管项目部在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和强化安全生产“四个体系建设”工作中做了一些工作,但与公司及分局的要求还存在一
安全保证体系
定的差距。我们相信在今后管理中结合上级部门管理提升活动,制定有效的整改、提升措施,逐步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和四个体系”建设,在今后的体系建设和一岗双责制度取得更大进步。
第三篇: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近年来,为破解农村农民贷款难、贷款贵等难点堵点问题,**市以党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指引,通过经济为杠杆、党建为引领,带动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创新构建了“五位一体”农村信用体系。以激发群众共谋善治共同富裕的内生动力,达到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和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有力增强乡村社会治理效能,夯实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全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动乡村善治共富。
一、构建“五位一体”网络化指标体系。
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个方面为农户、行政村、乡(镇)三个层级设置指标体系。从家庭收入、家庭资产、就业创业等方面构建积极向上的经济生态指标,全面激发农户通过诚信勤劳争取高分的积极性,引导农户积累信用、增强发展实力;从爱党爱国爱家乡、热心村级公共服务等方面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指标,引导乡村干部群众爱党爱国爱家,维护风清气正乡村政治生态;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教学等方面构建优秀自信的文化生态指标,引导农户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遵守意识形态的相关规定;从遵纪守法、尊老爱幼等方面构建团结和谐的社会生态指标,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引导群众形成和谐团结、互信互助互爱的乡村生态;从家园干净整洁、爱护公共资源等方面构建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指标,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和环保意识,引导村民爱护资源环境,共建生态宜居家园。目前,全市11个县(区)均已完成“五位一体”农村信用指标体系设置,并在xxx县完成整县推广,其他9个县(区)已分别完成1个乡(镇)的试点。截至2022年5月,全市已采集农户信用指标信息数77.65万户,占应采集数的88.15%;已采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指标信息数4721家,占应采集数的69.9%;全市系统录入农户数共52.7万户,占全市56.5%。二、树立“信用为本”鲜明时代导向。
在县乡村三级党组织指导下成立信用评级小组,制定《农户信用等级测评表》,配置了经济指标占比50%,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分别占比10%、10%、20%、10%的指标权重结构,开展信用等级评价。根据农户实际,评出信用分数和信用等级,将各县(区)所有农户信用分为B级和1A~5A级六个等级。B级农户只评级不授信,1A级及以上为信用户,存在重大负面信息记录的直接列为“失信农户”,3年内不能评为“信用户”。以信用户为基础单元,全村信用户达到70%以上、有一个好的村“两委”班子、且全村不良贷款率保持在2%以下的行政村,可评定为信用村;以此类推评定信用乡(镇)。每村每年评选“十佳信用户”,发放“信用牌”,营造讲信用、守信用的“比赶争超”良好氛围。目前,全市已完成农户评级9.32万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631家,已授信农户2.36万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93家;授信总金额13.64亿元。三、建立“配套集成”现代化治理机制。
根据信用评级和授信情况,把道德与经济、精神与物质、人品与产品“藕联”,推动“信用+N”配套集成。如“信用+金融”,信用户可免抵押、免担保获得金融机构5-30万不等小额贷款,且一次授信、随时用信、随用随贷、循环使用、高效快捷、利率合理,满足农户融资需求,形成金融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长效机制。如“信用+数字乡村”,将“信用建设”“金融服务”“电商服务”相结合,信用农户可获得更多政策性农业保险支持,可优先通过信用信息系统平台展示和交易特色农产品。如“信用+人才培养”,在村“两委”干部选拔、党员发展、公务员招录、教师招聘等组织人事方面成为重要衡量指标。如“信用+服务保障”,4A级以上信用户凭信用二维码,可享受县内公共交通乘车费、景区景点门票等优惠;涉农项目建设、产业发展扶持、医疗服务等生产生活保障方面,给予信用等级高的主体优先支持。截至2022年5月,全市累计发放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贷款金额12.03亿元。四、推行“多维管理”常态化保障制度。
制定出台信用激励约束机制和政策,将农户的信用分变现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经济收益和可享受可感知的社会权益。一旦单个农户失信,将降低全村的授信额度、提高其他农户的贷款利率;一旦评为信用村,就会提高村内信用户授信额度、降低贷款利率。农户、行政村和乡镇层层嵌入治理网络,并将农村赌博、打架斗殴、治安乱象问题等违法犯罪行为和矛盾纠纷、信访调处、环境保护等纳入考评体系,构建政治、德治、自治、法治、智治“五治”融合的乡村治理新机制。在“五位一体”农村信用体系的引导下,基层治理、社会风气、村屯风貌明显改善,全市上访案件、恶性治安及犯罪案件明显下降,2022年第一季度全市群众安全感满意度98.86%,排名全区第4位,较2021排名上升3位;全市获评**“绿色村屯”51个,“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14个,2021年有11个行政村纳入自治区级乡风文明行政村示范点。第四篇:惩防体系建设工作汇报
近年来,地方税务机关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按照中央和税务总局的部署,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处各方面工作整体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打造了一支为民、务实、廉洁、高效的服务型干部队伍。
清醒头脑,高度认识反腐倡廉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地税系统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围绕服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积极探索具有填地名地税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路子,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在我们系统内的个别干部中,确实还存在着一些诸如作风不实、服务意识不强、侵害纳税人利益和为税不廉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严重腐败案件时有发生,特别是发生在一些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身上的严重违法犯罪案件,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当前,反腐倡廉观念认识上存在主要问题有“四论”:
.“惩防矛盾论”。有的认为,抓惩处是打击腐败最直接最犀利的手段,不仅伤筋动骨、成效明显,而且发现漏洞、以儆效尤;而抓预防不过是在防治腐败的门窗上加上几把锁、安上防盗网,加之从源头上预防腐败是一场“权力的革命”,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领导干部的权力,使之对抓预防态度消极、敷衍应付,影响了预防腐败的效果。于是工作中倚轻倚重、偏执一方,此时抓惩处、彼时抓源头,致使两项工作开展不平衡、难以统筹兼顾。
.惩防多元论。惩处、教育、制度、监督,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内容,甚至是关键环节,都不能放弃,因此“眉毛胡子一把抓”、“一个都不能少”,否则就是搞单打一或乱弹琴,致使工作样样都在抓,样样没亮点、缺特色、少创新、无经验。抓教育,内容单调,缺乏包容性;形式呆板,缺乏生动性;客体不明,缺乏针对性;主体不主,缺乏创新性;评价缺失,缺乏有效性。抓制度,但制度落后于形势,执行落实不到位;尤其是制度特殊化倾向明显,线性化特点突出,往往把制度当作约束下属的“尚方宝剑”,使制度成为强加于人的“不平等条约”,成为长官意志、“皇帝诏曰”。抓监督,但监督主客体权力不对称,制度不完善,监督机构缺权威,监督功能被弱化,使监督流于形式。
.“惩处一元论”。有的认为构建惩防腐败体系,关键在惩处。加大对腐败分子惩处力度,在当前反腐败斗争中最具杀伤力。如果放弃惩处,就如同放弃反腐败的主动权,使之成为一把没有脊梁的犁耙、一条没有堤岸的河川。教育、制度和监督则是虚功,必须建立在有效惩处上,否则就是空中楼阁、镜中水月。于是,过分强调办案工作的作用,忽视加强教育、制度、监督的新途径、新办法的探索和创新,一味死拼硬打,致使社会上有了“防火防盗防纪委”之说。
.体系虚无论。有的认为体系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意识形态之物,是形而上的东西,不像风花雪月、虫鱼鸟兽一样可感可触、直观具体。构建惩防腐败体系,恰似竹篮打水、虚实难分,不能以物质为载体将抽象的体系予以物质化、形象化。于是形式主义抢占上风,大多是唱高调、摆架子,走过场、做样子。
落实构建惩防体系中发现的问题
税务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以制度机制为核心、责任机制为总抓手、教育机制为基础、监督机制为保证、惩治机制为重要手段、预警机制为必要条件,各机制既独自发挥作用,又互为补充,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环环相扣的制度体系。可以讲,体系框架的形成,是税务系统反腐倡廉工作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和理论创新,是对反腐倡廉规律认识的深化。
但是,由于税务系统惩防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目前还只是一个宏观的指导框架,因此,在六个机制上难免存在对一些具体的问题不好操作,一些制度不好落实,有的行为不好追究等问题,需要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加以解决和完善。
一是在责任机制方面。目前主要执行的是《全国税务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办法》。该办法1999年4月施行以来,责任明确,效果明显。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有关制度和规定的不断出台,尤其是《实施纲要》和《实施意见》的颁布实行,有些方面就显得滞后,需要对该办法的内容进行相应补充完善。
二是在教育机制方面。教育机制是以税务系统日常教育为基础,以廉政培训为切入点,以反腐倡廉宣传和廉政文化建设营造廉荣贪耻的良好氛围,努力构建税务系统“大宣教”格局的一种机制,主要是依托《税务系统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实施办法》和《税务系统反腐倡廉教育教学大纲》这两个文件来实现。文件在明确4大项(思想和理论、廉政宣传、廉政培训、廉政文化建设)19小项任务、15种基本宣传教育形式、10部门职责分工、5项保障措施的同时,对于培训目标、课程安排、设臵以及教学方式和资料进行了规范,内容丰富、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但是,缺少教育培训前科学的需求分析和培训后的效果评价,也未形成“教育培训—考核—奖惩—使用”这样一种接受教育培训与使用成果相结合的完善机制,将会影响到教育培训的效果,容易浮在就培训而培训的表层,不能达到为提高而培训的深层目的;同时,由于对普通纪检监察干部组织的培训相对较少,更新知识和提高理论修养就有所欠缺,这势必影响到兼职师资的培养和储备,不能形成完备的培训力量。
三是在监督机制方面。《监督办法》涉及到许多需要归入廉政档案的资料,并设计了9张入档的表格,丰富了廉政档案的内容,也对如何规范和管理廉政档案提出了新要求。对此,一是需要统一或明确领导干部廉政档案的组成内容和基本表格,同时完善部门间资料的传递和共享制度,增强廉政档案在干部管理中的依据性作用;二是对一些表格要进行相应修改,如领导干部收入申报表,在公务员工资改革后,收入只剩下4项,取消了奖金、福利费等项目,需要重新对表格进行设计。此外,《监督办法》中的工作涉及到税务机关的多个部门,如果缺乏统筹安排,容易出现重复劳动或者是无人过问的现象。因此,需要进一步制定落实各项工作的任务分解表,明确牵头单位和配合单位,并对各相关处室的职责和任务进行确定。
四是在惩治机制方面。《惩处工作实施办法》进一步完善了查办案件工作流程,对查办案件的受理、初核、立案、调查、审理、决定、执行和归档等有关程序作了明确详细的规定,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操作性较强的工作办法。但是随着《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的施行,《税务人员涉税违规违纪若干问题行政处分暂行规定》就失去了法律效力,对一些涉税案件中税务干部的处理就存在着没有依据可遵循的真空,需要重新制定与《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相衔接的,符合税收工作实际的处分条例。同时,《惩处工作实施办法》要在内容上更全面一些,界定更清楚一些,比如,对领导干部在婚丧嫁娶中大操大办的行为,河北省纪委有相关禁止的暂行规定和处理办法,但总局没有涉及,对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也没有明确的相适应的依据,容易造成不知如何定性,如何追究的问题;此外,怎样处理与地方纪委对同一事件不同认定的问题,也是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五是在预警机制方面。由于构建预警机制是税务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一个新课题,也没有成型的经验可以借鉴,还处在边探索、边构建的阶段,需要不断进行完善。目前主要是要明确具体的、可操作的指标体系,界定报警的标准,同时,要对监察干部加强信息化知识培训,与信息中心、数据处理中心、征管处等相关职能处室需要进一步明确加强协调沟通和联动,充分发挥和提高信息采集和分析的效用,及时发现案件线索,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达到预警的效果。
惩防体系建设存在的薄弱环节
(一)思想认识有偏差。当前在推进税务机关惩防体系建设当中,个别单位思想上还不够重视,没有真正把这项工作抓在手上;有的认为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纪检监察部门的事,跟自身关系不大;个别部门和单位的领导认为构建惩防体系只要抓重点部门、重点单位就可以了,不需要每个部门、每个单位都参与;有的领导受部门利益影响,主动性不强,工作推一推,动一动;个别人员还存有“惩防体系建设与发展无关、查办案件会干扰发展、预防腐败会束缚发展思路”等倾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惩防体系建设的推进。
(二)衡量惩防体系建设的具体指标尚不完善。尽管地方各级税务机关在教育、制度、监督、纠风、惩治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形成的惩防体系,惩治是否有力、预防是否有效,制度是否管用,问责是否到位等,目前还没有一个可以衡量的具体指标体系。
(三)惩防体系建设创新性不够。当前我们抓惩防体系建设,是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党组印发《全国税务系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实施办法》及分工方案进行落实的,地方各级税务机关结合自己单位实际进行创新的内容比较少,这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四)在部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还存在监督不完全到位的情况。当前各级税务机关采取了很多措施,切实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但是仍有部分部位或环节监督不到位的问题。
加强税务机关惩防体系建设的建议
建立健全税务系统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是推进惩防体系建设的根本途径。针对当前地方税务机关在惩防体系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要在教育、制度、监督“科学化、系统化、刚性化”上下工夫,从源头上筑牢防止权力、决策和行为失控的基础保障。
(一)深入开展廉政教育,增强拒腐防变的自觉性。一是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特别是用科学发展观来教育、引导和武装干部,坚定广大税务干部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二是开展典型警示教育。用税务系统内或其他部门已经处理的、有典型和教育意义的违纪违法案件作为反面教材,采用“案例剖析、以案说法”等形式,对违纪违法行为进行深入剖析,从中吸取教训。三是开展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和优良传统教育。深入持久地进行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和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教育,牢固树立祖国的观念、人民的观念和党的观念。四是要开展党纪条规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原原本本学习《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党纪处分条例》、《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行政处分条例》等党纪政纪条规;举办辅导报告会,组织党员干部,听取党纪条规专题辅导报告,加深对《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党纪处分条例》的理解;在认真开展学习教育的基础上,组织党员干部交流学习体会,加强理性思考。五是要开展形势和政策教育。认真了解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掌握国家税收政策变化,把握税务发展规律,明确上级税务系统各项工作决策和部署,进一步坚定信念,增强信心。
(二)大胆创新,认真抓好惩防腐败体系建设。一是进一步完善岗责体系。要进一步细化岗位,明确各岗位及人员职责、权限,梳理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项目,明确相关的程序、时限及相应的责任部门,实行定岗定责。二是建立完善风险防控体系。税务机关要进一步查找各个工作岗位上的廉政风险点,利用税收分析预警和纳税评估系统、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和执法监察系统等信息化手段,采集系统自动生成的风险信息,并通过行风评议、阳光政务热线、内外审计、信访案件查办等途径有针对性地收集外部风险信息,加强风险防控。
(三)加强“两权”监督制约,规范权力行使。一是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严格执行总局党组关于一把手不直接分管人事、财务工作的规定,以利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二是加强行政管理权监督。围绕干部选拔任用、人员录用调配、大额经费审批、大宗物品采购、服装制作、票证印制、信息化设备购臵等重点环节展开监督。三是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做到基本建设项目竣工、领导干部离任、专项资金使用和重大支出项目必须审计,建立健全审计结果的处臵机制。四是加强税收执法监督。重点围绕税额核定、增值税和货物运输一般纳税人认定、发票管理、减免缓税审批、出口退税审批、所得税税前列支审批、税务稽查处罚等重点环节展开监督,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保障和监督税务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五是主动接受外部监督。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实行“阳光作业”,税务机关办理税务行政事项,能够公开的都要向社会公开,自觉接受广大纳税人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同时,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监察、司法、财政等部门及新闻媒体的监督。六是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监控。将“两权”运行的各环节都臵于计算机的监控之下,形成税务人员与计算机的双控机制,规范税务干部的执法行为,最大限度地减少执法随意性。
(四)严格责任追究,着力维护制度的权威性。一是坚决查办违纪违法案件,有利于警示教育干部,净化税务系统肌体,始终保持队伍整体的纯洁性。对于违纪违法行为,要坚决查处,绝不姑息迁就。二是通过监督发现的问题,特别是税务干部在税收工作中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行为,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坚决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制度进行处理。对责任人,该批评教育的,及时进行批评教育;该给予行政处分的,按制度给予处分;该移交司法机关的,要坚决进行移送。真正做到制度建设系统科学、制度执行保障有力,检查问责严格到位,使制度成为惩防体系中一道不可逾越的坚固防线。
第五篇:惩防体系建设工作汇报
构建惩防体系创建和谐***
中共***镇党委
(2012年6月27日)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纪委的精心指导下,我镇紧扣“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十六字方针,坚持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处多措并重、多管齐下、整体推进、协调发展,逐步建立了一套长效管用、富有生机、充满活力的防控体系,为全镇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一、抓宣教,筑牢反腐倡廉思想防线
我们把教育作为惩防体系建设的基础工程,优先安排部署,优先组织实施,进一步提高了干部职工的拒腐防变的自律意识。一是全方位打造“宣教平台”。镇党委坚持把廉政教育纳入党的宣传教育总体部署之中,深入开展县纪委提出的加强个人品德、思想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四德”教育,不断增强干部的自控能力和从政行为;明确党委班子成员抓宣教的目标责任,规定各站所(办)宣教工作任务,在政府网站开辟廉政专栏,建立了反腐倡廉宣传报道联动机制,使反腐倡廉教育不演“独角戏”,形成“大合唱”。二是深层次筑牢防腐基础。镇党委把开展廉政教育,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求每一位党员干部就遵照执行廉政规定的情况进行查摆和整改,每年评选一批“勤廉兼优”共产党员,用身边典型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并通过领导轮流讲党课、党员定期谈思-1-
想、站所负责人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定期考廉等方式,进一步筑牢干部思想防线,以领导风范树廉政标杆,以舆论导向促廉政建设。三是立体化构建廉政环境。在镇、村、组三级设立了党风廉政建设宣传专栏,并在机关楼道院内悬挂廉政格言警句等,使干部职工接受廉政思想、廉政文化的熏淘。以弘扬廉政文化为主线,镇机关组建了“欢乐***行、情系老百姓”文艺队,创编了《咱们的监委会就是好》、《廉政花儿开》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深入村组巡演达20余场次。同时,把党风廉政教育向学校延伸、向党员干部家庭延伸、向社会延伸,营造了浓厚的廉政氛围。
二、抓制度,建立反腐倡廉约束机制
在认真推行省委、市委廉政制度的同时,加强了对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和考核,进一步增强了制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全镇初步形成了用制度管人、管事、管钱的防范机制。一是突出规范性。按照廉政建设的要求和干部管理的需要,我镇结合实际,制定完善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报告制度、乡镇公务接待“廉政灶”制度、廉政风险防范制度、村民监督委员会制度等10余项制度,做到廉政建设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实现了靠制度管人,按规章办事的工作格局。二是突出预防性。从保护干部的角度出发,我们加强对重点人群、重点区域的监督,镇纪委定期对民政、计生、财政、公安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岗位干部进行谈话,交换意见,沟通思想,解决存在问题,对思想上麻痹的同志打个招呼,告诫他们算好“三笔帐”(经济帐、政治帐、亲情帐),筑牢“三道防”(思想防线、道德防
线、法律防线),促进他律向自律的转变。三是突出针对性。及时发现在少数党员干部中出现的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有针对性的制定出台相关文件或补充规定,对照文件规定,根据掌握的线索实施“诫勉廉政谈话”,体现了“预防腐败、教育为先,防微杜渐”的思想。
三、抓监督,形成反腐倡廉整体合力
我们把监督作为预防腐败的关键环节,实行事前事中监督,确保了党员干部廉洁从政、干净干事。一是加强党内监督。从扩大党内民主入手,强化领导班子内部监督、纪委对同级领导班子成员的监督,严格执行党内民主集中制,实行重大决策、重要部署集体研究决定;在村一级全面推行“一册两聚四会”制度,重大事项通过支部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评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大会决议的办法进行决定,决议事项和办理结果、办理过程进行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二是加强事前监督。采取提前介入的方式对重点工作、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和重大事项等进行全程跟踪;同时,加强信访监督和组织监督,关口前移,防微杜渐,及时发现和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三是加强社会监督。镇纪委定期组织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人士,采取召开座谈会、明察暗访、重点抽查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对镇属各单位、各村党风廉政建设、履行职责、政务公开、服务群众、效能建设等情况进行评议和测评,有效整合监督资源,拓宽监督渠道,实现了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专门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增强了监督整体合力。
四、抓改革,确保反腐倡廉科学推进
把改革作为发展的必然选择,坚持制度、教育、服务创新,为镇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注入了强劲动力。一是坚持制度创新。近年来,我镇境内涉及高速公路、铁路复线等重大项目建设,镇、村间经常会有大量资金流动,为了让群众放心明白,我们创新推行镇、村财务“五笔会鉴”制度,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赞同,中、省、市、县各级领导也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在全省进行了推广。二是坚持教育创新。及时掌握和贴近领导干部的思想动态,把握教育时机,创新教育形式,以“六学一推”为载体,把普遍教育与重点教育、经常教育与专题教育、自我教育与纲性教育、党纪政纪法纪教育和廉政文化教育有机结合,增强了反腐倡廉教育的说服力、感染力。三是坚持服务创新。要求干部少坐机关、多入村组,少说空话、多解民忧,实行领导联村、干部包组、党员联户的工作机制,成立了镇便民服务中心,一条龙式办公服务,建立了为民代理、首问负责、限时办结、信访回复等纲性制度,定期组织开门纳谏、群众评议等活动,真正把群众观点、群众立场贯彻落实到具体行动之中,在老百姓中赢得了口碑,树立了政府对外的良好形象。
五、抓纠风,营造反腐倡廉浓厚氛围
把纠风作为维护群众利益的重要举措,通过纠风治理,堵塞漏洞,健全机制,遏制一些不正之风易发多发势头。一是抓热点。我们坚持从社会救济、民生保障、低保发放、拆迁安置、生育审批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抓起,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增强工作透明度,保障广大群众和干部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自觉接受监督,切实做到源头治理,纠风惠民。
二是抓典型。在纠风工作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树立先进典型能够引导和鼓舞人,抓反面典型能够震慑和教育人。近年来,我们在树立先进典型的同时,注重发现反面典型,对服务窗口单位群众评价情况、村干部坐班值班抽查情况、机关干部上班到岗及处理处罚情况,及时以镇纪委名义向各村、各单位发通报,并在一定范围进行公开曝光,让人民群众看到了纠风工作的力度和气势,坚定了纠风工作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促进了全镇纠风工作的深入开展。三是抓作风。近年来,我镇坚持以“六个一”为特色的“营养早餐”,以强身健体为目标的“职工早操”,以陶冶情操为目的的“经典学唱”,在锤炼干部作风、增强干部意志、坚定干部信念的实践探索中,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也为树立良好的政风、行风奠定了坚实基础,得到各级领导的好评。同时,牢固树立以业绩定位次、以成败论英雄、以干事创业看本领的干部管理导向,在镇机关实行“月初计划、月中督查、月末总结、年终考评”制度,激发干部队伍的朝气与活力,形成了你追我赶、创先争优的良好局面。
六、抓惩处,保持反腐倡廉高压态势
把惩处作为严肃党纪国法的重要手段,加大了对违法违纪的查处力度,有力地惩处了腐败分子,促进了社会和谐。一是严格办案程序。镇纪委坚持把提高纪检干部业务能力放在首位,定期组织纪委委员、纪检专干开展业务知识学习讨论,根据立案、调查、审理、处理、结案五个程序,制定了办理违纪案件流程图,明确了每个步骤所涉及的具体内容、详细规定,确保每一件案件都能经得起历史考证、实践检验,真正办成“铁
案”。二是严肃办案纪律。为增强办案人员对案件查办工作的责任感,镇党委严格实施查办案件过错责任追究制度,针对各个环节责任追究的范围、对象、条件和追究过错的操作程序进行了规定,对违反规定者,决不姑息,严肃追究案件查办人员的责任,有效防止了以权谋私和办人情案、关系案等情况的发生,让办案人员不仅要对案件的质量负责,同时还对自身的廉洁自律负责。三是严惩违纪分子。近三年来,镇纪委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来电举报17件次,警示训诫5人,诫勉谈话4人,立案1件,处分党员干部1人。镇党委、政府先后获得党风廉政责任制建设先进集体、全县纪检监察工作先进集体、办信办案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在惩防体系建设中,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惩防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我们的工作与领导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将以这次检查为契机,认真落实杨市长及各位领导的指示精神,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强化工作措施,努力夺取反腐倡廉的新成效,为镇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政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