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良县民族中学高中教师现状情况说明

时间:2019-05-12 11:47: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彝良县民族中学高中教师现状情况说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彝良县民族中学高中教师现状情况说明》。

第一篇:彝良县民族中学高中教师现状情况说明

彝良县民族中学

关于普通高中教师现状情况说明

我校现有高中教学班级22个,在读学生681人,有任课教师44人,其中中级职称42人,高级职称2人,本科及以上学历44人,30-40岁年龄38人,40-50岁年龄6人,语文学科6人,数学学科5人,英语学科6人,物理学科2人,化学学科3人,生物学科3人,政治学科4人,历史学科4人,地理学科3人,信息技术2人,通用技术1人,音乐学科1人,美术学科1人,体育学科3人。

根据高中1:13.5的师生比例,我校现有高中教师仍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尤其是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地理,音乐,美术等学科教师十分紧缺。近年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帮助下,我校通过参加全市统一的招聘或招考,陆续补充了一些高中教师,但教师缺编仍然严重,在编教师每年也有考调,辞职,流失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

一是每年全市组织的教师招聘,我校根本招不来一本院校的毕业生,即使偶尔有教师签了合同,到最后人家还是不来,毕竟我校的各方面条件与他们的期望还是有较大差距。

二是教师工资待遇普遍偏低,学校又不能提供相应的福利待遇,如住房、长途往返车费等,导致新分教师来了也留不住,毕竟每月工资除了房租费,水电费,生活费,差旅费等就所剩无几啦。

三是当地有关部门对教师的关心重视不够,人情关怀较少,许多外地来的教师都觉得无亲情感,返乡思想较重。

四是学校工作环境差,外来教师普遍不适应,都想离开。五是高中教师工作量大,但学校对老师的考核评价等存在一些问题,难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多数年青教师都想通过其它途径离开教师岗位。

根据以上现状,我们的建议是:

一、降低高中教师招聘的要求,多招聘一些二本院校的优秀毕业学生,尤其是本市本县的应届毕业生。

二、提高高中教师待遇,适当解决外来教师的一些福利待遇,如住房、租房问题等。

三、多方面创造有利于高中教师安心工作的人文和社会环境条件。

四、合理评价高中教师的劳动,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五、在履职晋级,评优树先,优抚政策等方面给以一定的倾斜。

以上是彝良县民族中学根据我校教师的现状给出的意见和建议,希望上级有关部门引起重视,以早日帮助解决民族贫困地区非等级学校高中办学难的问题。

彝良县民族中学

2014年4月25日

第二篇:高中教师队伍现状说明

高中教师队伍现状说明

尊敬的**市教育局领导:

我校自搬迁以来,学生人数及班额均有大幅度增加,学生人数增加了1200多人,班额增加了20个,但教师数量在原***中学撤并之后,分入我校33人,而我校原有教师自然减员10人,调出5人,教师缺口很大,教育教学压力很大,现简要分析如下:

一、教师现状分析

我校现有在编教师192人,其中有重病号14人,政策松动5人,长期请假5人,实际可用教师及管理人员168人。

二、年龄结构分析

我校现有教师中,31——35岁13人,占教师总数7.7%;36——40岁43人,占教师总数25.6%;41——45岁56人,占教师总数33.3%;46——50岁46人,占教师总数27.4%;51——55岁10人,占教师总数5.9%。结合上面数字,可以看出,我校45岁以上教师占教师总数的33.4%,总体年龄偏大,结构失衡,且身患病痛的教师占这部分教师的82%。

三、师生结构分析

我校现有七八年级学生2496人,如今年下学期按16轨制招生,需配备教师218人,实际缺编教师50人。其中各科缺编分别为:语文教师10人,数学教师10人,英语教师13人,理化教师4人,小科教师13人。

综上所述,我校教师缺编严重,教育教学压力很大。恳请教育局领导调拨精干老师以解燃眉之急。

第三篇:五团民族中学双语教学情况说明

五团民族中学双语教学情况说明

一、学校基本情况

五团民族中学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现有教学班级9个,1-9年级均为一个班。现有在校学生336人,其中初中96人,小学240人。有教职工27人(在编教师25人),一人借调到农一师职业技术学校。其中初中教师7人,小学教师18人,后勤2人。汉族教师8人,维吾尔教师17人,其中中教高级1人,中教一级5人,小教高级9人,中教二级1人,小教一级8人,小教二级1人。党员7人。有3人在外进行双语短期3个月培训。

二、双语教学班级的情况

在九个年级当中1-8八个年级用双语模式二进行教学,九年级班维语教学,增加了汉语课,每周为8节课。下学期将进行到9年级。双语教学学生数为304人,占全校人数的90.5%。以后新进一年级新生均采用双语教学。

三、学前双语教学情况

五团幼儿园于2005年在玉尔滚民族分场办过一个学前班,当时非常受分场农民恶欢迎。但经过一年的的运作,因五团幼儿园教师人手不够,被迫取消。五团党委认识到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已计划在今年下半年重开学前双语教学班。

四、我校双语教学的改革发展过程

1、领导重视

各级领导认识统一。一师教育局,五团党委、教育督导室、校领导高度重视双语教学工作,吧民族中学的双语教学工作作为五团教育改革的重点。上下统一思想,认为在一个拥有多民族的国家中,为了

第四篇:禄劝民族中学 高中新课程实验评估总结

高中新课程实验评估总结

禄劝民族中学

新一轮高中新课程改革无疑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提供难得的发展条件和机遇。2009年9月我省全面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作为一所省二级达标校,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了高中新课改给我校带来的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是充满探索、创造和建设的教育改革实践过程。学校以此为契机,健全组织,加强学习,狠抓落实,在上级教育部门的领导和关怀下,我校根据《云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指导意见(试行)》和《昆明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之实施方案》精神,组织全体教师认真进行课改实验,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现将我校实施新课程实验工作情况作一总结。

一、宣传发动,提高课程改革认识

按上级主管部门的部署,我校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从2009-2010学年的上学期开始实施,现在高二年级9个教学班、高一年级9个教学班都进入新课程实验。

在准备阶段,我校建立了“禄劝民族中学高中课程改革领导小组”(赵加华校长任组长)、“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指导小组”(保永生副校长任组长,段银华教务主任、陈坤伟教科室主任和各教研组组长为成员),负责组织、协调、管理新课程改革工作,使新课程改革工作能顺利实施。

二、健全机构 制定方案 为课改实验工作提供保障

课程改革工作涉及的范围广,政策性强,必须建立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强化过程管理,才能保障课程改革实验顺利实施。为了全面推进学校的高中新课程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我校成立了以赵加华校长为“课改第一负责人”的“禄劝民族中学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面领导和具体指导全校新课程改革实施工作。成立禄劝民族中学学科课程研究与选课指导小组,由教务处、教科室、各教研组组长等组成,负责对教师的培训、课程的设置、教学过程的管理,带领全体教师最大程度地参与高中新课程实验,组织好对实验推进工作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的研究,对课程实施进行评价,撰写方案、计划、总结。为了让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步伐迈得更为扎实,我校于2009年99月制定了《禄劝民族中学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方案》,制定了课程实验的目标、原则、内容、任务与方法、步骤等,出台了《禄劝民族中学学分管理方案》、、《禄劝民族中学学生评价方案》、《禄劝民族中学高中新课程学生选课指导手册》、《禄劝民族中学高中新课程学分认定方案》、《禄劝民族中学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方案》、《禄劝民族中学新教师培养方案》。这些方案的出台使我校的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为了改善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条件,学校拨出专款提供经费保障,供教师培训、参观考察、科研、仪器设备添置、奖励教师等。学校2010年新增了两个多媒体实验室、计算机网络教室2间,优化校园网,对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三、抓全员学习进一步转变教师观念

抓学习促观念的转变,全员进行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培训,深刻领会新课程所倡导的基本理念,保证课改实验在正确思想指导下进行。因此更新教师的观念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前提。学校贯彻“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精神,认真制定教师培训计划。自校领导到教师,全员行动,先后参加省、市、校新课改教育理论通识培训、教材培训。截止目前,我校已有120多人次参加云南省教育厅组织开展的普通高中新教材培训和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通识培训并顺利通过考核获得合格证书;30多人次参加为期一年的高中新课程教师远程同步研修培训并获得合格证书;结合市、县教育局新课改工作部署和新一轮校本培训工作,以“写”做为重要抓手,积极倡导老师写课后反思、读书笔记、教学设计、教研文章。一个学习型的教师队伍正在形成。学校一方面坚持发挥校本培训的主阵地作用,另一方面积极争取校外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凡是各级组织的各种培训,我们都尽可能组织教师参加,使实验教师增长见识,开拓视野,尽快适应新课程教育教学。在教导处和教科室的统一安排下,各教研组组织本组教师参加各项教研活动撰写教学论文,教后反思,教学案例等共计60多篇;2009年8月23日—2009年8月30日,我校组织进行关于高中新课程的校本培训。各教研组均开展以解读新“课程标准”为中心的教育理论学习,把握课程标准的内涵,领会其精神实质,反思教学中的成败,确定课堂改革的基本思路。对课改的背景、目标、任务 2 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努力使课程改革落实到实处,使每位任课教师树立全新的人才观、质量观、课程观,为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创造良好条件。

四、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积极开展校本教研

健全教研网络,发挥集体的智慧。我们将教研工作抓实抓细,努力使教研工作辐射到每个年级、学科,渗透到每一位教师及教学的基本环节。实行集体备课,定期教研,把教研活动时间安排到教师的课表中,这是我校近几年来的一惯做法。坚持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加强教师参加学科教研集体备课活动。重点健全年级备课组,保证集体备课的质量,提高备课的实效,我们在学期初制订好计划,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人员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各教研组在每学期进行一次公开课教学活动,每月开展一次研讨课教学活动,通过各学科教研组分工协作,指定专任教师执笔设计学生用的“导学案”,由集体讨论后定稿,然后发给学生先学,教师再进行教学,取众家之长,集思广议,共谋发展。校课改领导小组成员深入各学科教研组参与并指导活动开展,协助各学科教研组长做好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我校英语、数学教研组编写出版校本教材。

五、以教学常规管理为抓手,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1、我们修订完善了教师课堂教学工作考核办法,着重体现了新课程精神,突出了教师在备课、上课方面的个性体现和创新实力,确保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继续明确规范了一些制度,特别是对学校课程计划的执行要求自觉严格,;课堂教学工作考核细则在组织课外活动方面也作了较为具体的要求。

2、加强随堂听课的力度。要求每个教师每个学科的随堂听课,教师要精心准备,课后要做反思的情况。这样,有利于教师加强对教材的钻研,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课后进行教学反思。

3、向课堂教学要质量。课堂教学作为学校的主阵地,在继续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加强各学科教学质量的调研工作,做好各年级各学科的差生跟踪,建立好差生跟踪档案,努力做好转差工作。重视因材施教,培优补差,力争学科竞赛出成果。

六、以课题推动课改前进,以课题加速教师成长。我校罗道玮老师2009年9月申请了《三生教育》省级课题研究,并把三生育课在我校开展得有声有色,并获得省市教育部门的好评。

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1、着力培养青年教师,努力扶植骨干教师。近年来我校新进了20多名大学本科生,都被安排到了教学一线,尽可能安排当班主任。我们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给他们提供学习机会和展示自己的舞台,努力建设好一支以教研组长为核心的骨干教师队伍。对新上岗教师做好师徒结对的业务指导,培训工作,努力让他们尽快成长起来。

2、引导教师注重自身素质提高。我们在青年教师范围内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课堂比赛、论文比赛、案例评析等,鼓励教师不断进修,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3、倡导“研究兴课”,发展反思能力。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特别是国家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要求每一位教师始终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以教学研究的目光来审视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教学,每个教师要加强对教学过程、教学活动的反思,提升自己的教学,努力向“研究型”转化。

八、在学习新课标实施过程中,我们努力引导教师强化三个观念:“主体观”、“发展观”、“人才观”

1、树立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主体观”——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而且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只有抓住“学”这个中心,才能完成“教是为了不教”“学会是为了会学”的转化过程。

2、树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发展观”——从受教育者,青少年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出发,用发展的观点教育学生,用发展的观点衡量和要求学生,学校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终身的发展,教师要努力“让每一个高中生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3、树立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的“人才观”——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合格人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应该是树立以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的个性发展与社会发展需求形成最佳结合点为培养目标的人才观。在转变观念的基础上,通过教研使大家认识到课堂教学应注意“三结合”: 首先是“教”与“学”的有机结合。新的教材更加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教法必须改变,学生的学法也必须改变,教师要以指导学生学法来带动教法的改善,二者的调整和改变只有一致起来,才能达到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其次是“知识”和“能力”的有机结合。新课标和新教材更加注意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两者之间的关系,从注重学科知识体系向注重学生能力发展方向转化,向有利于学生能力提高的方向转化,教师必须注意和落实这一转化,才能完成高中新课程实验规定的任务。第三就是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方法改革相结合。新的教学内容决定了必须有与之相应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设计必须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学手段的选择相结合,才能使教学过程优化。

九、创立以课堂师生互动为基本模式的教学形态

从实验开始,我校各学科就把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作为重点,经过两年的实践,我们认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该具有以下显著的特点:(1)明确的三维目标;(2)宽松的环境,和谐的气氛;(3)完善的过程,灵活的方法;(4)恰当的主导,真正的主体;(5)科学的评估,客观的评价。我校在实施的过程中,把课堂教学互动、生生互动作为切入点和实验点,我们提出让学生主体活动起来的“五个凡是”口号,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动手、学会提问、学会思考、学会讨论,学会做课堂的主人,把这些最基础的素养作为学生走入新课堂的前提条件。从实践的效果来看,因该说基本成为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理念,成为走进新课程的基本渠道。

十、进一步改进和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通过新课程实验,我校学生在三个方面发生了变化:即学习状态比课改前更为主动;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比课改前有较明显的提高;社会实践等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积极性增强了。

十一、课程设置

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我们努力严格按照学校制定的新课程实施方案执行,基本上没有再作调整。在课程设置上,完全按照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选修包括选修Ⅰ和选修Ⅱ,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基本能够达到标准。在课程设置的实际执行中,对有些学科的教学时间安排上依据我校学生实际情况,对高考科目课时略有增加,这样的调整有利于模块教学 5 和会考高考的进一步衔接。

十二、学分管理

为了保证我校的学分管理工作能够顺利有效地进行,我校充分利用信息系统进行学分管理,建立学生学分管理的平台。设立学生学分档案,由教务处指定尹德权老师专人负责管理,妥善保管学生学分认定相关材料。在学分认定上,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认定与学分评定:考核分数=修习学时认定分×10%+修习过程表现认定分×30%+模块水平考试认定分×60%。学业成绩按100分计,考核分数不低于60分的认定为合格,获得相应的模块学分;考核分数低于60分的认定为不合格,不能获得相应的模块学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部分学生不能及时通过学分认定,有个别学生经过教师辅导和学习指导后还难以通过模块考核。

十三、其他综合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1周有组织、有意义的社会实践(包括军训、考察、劳动等),并且有个人的社会实践记录(如日记、体验材料、调查报告等),可获得2学分,三年共6学分。凡不符合以上要求的,均不获得学分。高一以军训为主,时间为一周;高

二、高三年级以社会考察、参观、劳动为主。社区服务:学生三年内必须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共获得2学分。在高

一、高二分别安排一周的社区服务,主要是利用寒暑假布置学生回自己居住的社区进行社区服务活动,要求学生做好计划、与社区进行联系、活动结束由社区负责人签署意见并加以确认,分别获得1学分。参加社区服务少于10个工作日的,不给学分。开展社区服务活动遇到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是社区单位为学生提供参与的社区服务项目少、甚至存在不愿让学生参与服务活动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学生所能提供的服务不适合社区需要。

十四、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建立学生成长纪录袋

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制定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2.结合我校实际,开展自我教育和教师评定,组织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自我发展目标的制定、实施与验收,努力实现学生积极主动的自主发展,同时,教师根据学生表现,作出客观公正的学生评价。

十五、取得的成绩

1、初步成效 新的教育理念走进了师生内心。

新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关于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深刻革命,对教育工作者、对广大教师来说,是一次全新的洗礼。两年来,我校广 6 大教师对课程改革经历了一个从困惑、到接受、到自觉的过程。课改之初,大家对新课程不以为然,在实践中采取应付甚至抵触的态度。经过反复培训、深入实践,新课程的主要精神、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正在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广大教师能够自觉地用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方法进行教育教学,初步改善了以往的传统观念和传统方法。受惠于新课程的广大学生,改变了对学校的看法、对教师的看法、对书本的看法、对学习的态度。这是新课程实施以来所取得的令人欣慰的成效。学生的自主发展得到实现。由于新课程改革重视学生的自我学习和主动发展,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创新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实施新课程的学生与以往同年级学生相比,其自主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一是学习兴趣浓了,二是学生学习自主性增强了,很多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课堂发言积极。三是动手实验能力明显提高,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学生课堂气氛活跃,积极参与师生互动,一改过去只是死读书、读死书的被动局面。四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明显提高。自主发展、主动学习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大多数学生表现出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问题学生明显减少。

2、教师的专业成长迈开了步伐。

新课程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校为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条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一是通过新课程的实施,广大教师丰富了理论知识。多元智能理论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对现代教育理念也有了一定的研究和理解。二是教育观念发生了较大转变。很多老师已不再把知识传授作为教学的唯一目的,而是用新的课程观、新的教学观、新的学生观、新的发展观来看待学生。三是教学方法发生了较大变化。多数教师不同程度实现了角色的转换,改变了传统的陈旧的教学方法。由较单一的知识传授开始转为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课堂教学开始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培养。四是教师的教研意识增强了。过去很多教师备课依靠现成的“教案”,现在不少教师都能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不断地进行探索、研究、反思,探索出适应新课程教学的新路子,很多研究成果在全县新课程实施中得到了应用。

十六、实验工作中的问题与困惑

1、课程内容安排的灵活性与传统课时固定性的矛盾,已开始困扰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新课程实施以来,困惑于广大教师最直接的问题是一方面感到教材容量大,任务重,一方面又感到课时少,不足以完成教材所给定的任务。有时师生互动激烈,学生生动活泼,情绪高涨,对教学过程中的讨论时间有时很难控制。

2、与高考的冲突。无论是学生、社会对高考总是特别重视的,而高考是重视分数的,是需要讲究应试的,这和新课程对于素质教育的追求在事实上是有矛盾的。特别是初中义务阶段新课程教材和高中阶段的新课程教材在内空和要求上存在许多不配套和不衔接,反映在教学上教师尽管知道新课程的要求,但是难以达到新的教学目标,或者心存疑虑而举步维坚,尤其是云南一直未公布高考实施方案。

3、师资紧缺,班级过大。一个班级的学生一般都在70名左右,这给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如课堂讨论,分组实验,因材施教等都有相当的困难。班级要是小了,师资就欠缺了。

3、办学条件的限制。新课程要求学生更自主地学习,更多样化地学习,但学生往往缺乏必要的物质条件,如家用电脑、图书资料。此外课程改了,但实验室的器材、药品却买不到,造成实验的困难,特别是通用技术课没有实验室,就别是实验器材了。此外,如果开设较多的选修模块和地方课程,又存在教室和师资不够的实际问题。

4、经费不足。我们在课改过程中存在经费严重不足的难题,学校设施与设备比较落后,如实验设备、多媒体设备等都较为缺乏,无法很好地满足实施高中新课程所必需的条件。

5、新课程理念与现实规章的冲突。例如新课程强调学生的活动,要走出课堂与社会、自然接触。但现实的有关安全责任等规定却使学校难以实行。

6、评价改革过程虚化、操作繁琐

教师普遍反映“学分认定方案”和“综合素质评定”操作过于繁琐,项目多,表册多,工作量大,且过程性评价大多属于定性类,如课堂“表现”、参与“程序”、学习“态度”,操作中很难把握。由于工作量大,这类定性评价很容易 8 流于虚化,而最严重的问题还在于实效性差,似乎这种主要是在在填写无数的过程性表册的繁琐工作。

十七、对今后课改工作的规划和展望

1、以课程改革校本培训为重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学校外部和内部之间教师课程改革的交流与合作。采取走出去、请近来的方法,加强中小学课程改革衔接的研究,加强与课程改革先进区县的交往与合作,加速我校课程改革的步伐,跟紧历史潮流。

2、深化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究、建立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进一步加强课程改革纲要的学习和解读,加强教研组、备课组校本教研,特别加强对课程标准的研究,加强课堂教学三维教学目标的分解与确定,精细研究探究式教学模式,修订并完善课程改革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形成适合课程改革发展的多元评价体系。

3、以评价方式的创新推动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构建学生各学科综合素质能力评价体系,实施发展性评价,为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发展搭建更加充实的平台,并更加真实反映学生在学校发展的历程,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优良的基础。

4、走教学社会化之路。学校的教学活动更多地向家长、社会开放,欢迎家长参与学校教学活动,并向学校提建议或意见,以便学校改进工作,不断发展。总之,两年来我校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开展新课程改革。从课改走过的路,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学生自主选课、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探究、协作学习。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在教学中的落实等等。这里既渗透着学生对未来人生蓝图的勾画,也体现着学生正确人生观、健全人格的逐步培养。所以说高中新课程改革是意义深远的。在实施一年的过程中,从我校的实际情况看尽管我们还存在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但我们仍竭尽全力的为课改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取得了点滴的成绩,在今后的实施中我们还将继续努力对于新课程实施的各个环境进行再认识,再发现,保证实验的工作在正确的轨道上发展。

第五篇:镇宁民族中学2012

镇宁民族中学2011-2012年

第一学期思政处工作总结

本学期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紧紧围绕学校发展的大局,牢固树立“ 以人为本,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理念,不断完善学校德育工作机制,努力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主,强化学生的文明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文明素养;以班主任队伍建设为关键,提高班主任队伍的专业水平;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扎实有效地开展德育活动,进一步陶冶学生的美好情操;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综合素质,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

1、在学校的统一指导下,思政处承担班级评比考核。对学生每天的行为分考勤、纪律、清洁卫生、两操、仪表仪容、生活区表现等多个方面进行考核,评比优秀班级。为促使学生自觉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树立良好行为规范、做文明守纪学生,思政处与团委利用课间操时间、升旗仪式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质和道德、纪律教育。学校也相应颁布了《镇宁民族中学学生奖惩条例》。

2、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抓德育更离不开班主任,为此,思政处通过不定期召开的班主任会议,以及突发问题,突击解决,临时性问题,临时解决的方式,及时与班主任联系沟通,及时妥当的解决一系列学生问题。同时进一步做好沟通学校、家庭、社区的工作,全方位综合的培养学生。

3、利用国旗下的讲话、班会、校园广播等各种形式扎实开展德育系列教育活动,学生的言行举止更加规范,校园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经过近一段时间的努力,尊敬师长、不随地吐痰;把纸屑扔进垃圾桶、不说脏话、公共场所轻声交谈、右行礼让;遵守交通规则,走人行横道等文明习惯,伴随着学生的成长已逐渐形成,创设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全力推进了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紧扣时代脉博,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以活动育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高尚的人格。

利用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以及黑板报等阵地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社会公德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弘扬民族精神教育、勤俭节约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内容丰富,教育效果良好。每月都有一定的教育主题,以活动为载体,培养青少年优秀的道德品质。

八月份,组织了为期七天的高一新生军训,包含队列训练、广播操学习、文明规范学习和内务整理等教育内容,进一步增强

了学生的国防意识,培养了他们遵纪爱校、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激发了他们勤奋刻苦的学习热情。

九月份,结合“弘扬民族精神月”,把勤劳善良、坚强不屈、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团结协作、爱国奉献等传统美德教育融入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教师节,开展“尊师感恩”活动,让学生体验老师的辛苦,常怀感恩之心,珍惜老师的付出,尊重老师的劳动,师生互敬互爱,从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邀请市、县关工委领导到我校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20周年。

十月份,开展了以“做文明人,创文明校园”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各班出黑板报,开主题班会。创文明校园,让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文明之花永远绽开在每一位学生的心中。

十一月份,在世界第24个“艾滋病日”来临之际,思政处开展了镇宁民族中学“防艾” 宣传工作,全校师生受益匪浅。

十二月份,结合学生实际,各班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组织学习相关的法纪法规,如“12.4”法制宣传活动,各教研组出墙报,如《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提高学生守法的自觉性,利用黑板报宣传交通、饮食安全、环保知识,抓反复教育,提高和加强学生的法制、安全意识,使学生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积极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努力打造“平安校园”、“和谐校园”。

四、加强家长学校建设,提升家庭教育观念和教育水平,努力发挥学校、家长、社会三位一体的联合教育功能。

1.办好家长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要求,对不同年级学生家长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价值观,掌握科学教育子女的方法。通过家长会帮助家长端正家庭教育思想,改进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共同探讨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方法、途径,提出学校要求家长配合教育的具体要求和建议,利用家校联系簿同每一位家长保持实时交流,努力取得家长对学校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2.充分利用“家长会”,加强家校沟通交流,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达到“同步”、教师和家长教育达到“同心”,努力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育人环境,不断提高家校联系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工作的思考

本学期我校德育工作既有成绩也有不足。如班主任、班级月度考核制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思政处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进一步规范学生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检查评比制度。

虽然思政处在本学期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在学生的日常管理上仍然有许多漏洞,比如学生旷课、迟到、早退,打架等不良现

象时有发生,如何实现对学生的有效管理,是思政处在新学期应该着手解决的问题。

今后我校仍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宗旨,进一步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和完善各种考核方法,在学校管理目标上,针对不同年级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其层次化;根据学校不同学期、不同阶段的工作特点,努力拓宽教育渠道,创新教育形式,通过形式多样的系列教育活动,使我校德育工作迈上更新更高的台阶。

镇宁民族中学思政处

2012年元月 15日

下载彝良县民族中学高中教师现状情况说明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彝良县民族中学高中教师现状情况说明.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久仰民族中学

    久仰民族中学关于“三生、四爱、五心、五好”主题教育的总体规划方案 为进一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根据省省教育厅(黔教基发[2012]127号)文件“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中小学开展......

    兴仁县民族中学大全

    兴仁县民族中学 高考期间学校安全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县教育局招生会议精神,营造优良、和谐、舒适、安全的考试环境,确保我校高考工作安全、有序、顺利开展。根据县教 育......

    勐腊县民族中学2015

    勐腊县民族中学2013-2014学年下学期 七年级三生教育培优扶潜辅导工作计划 一、优秀生名单: 李伙呼、刘 硕、李春燕、车小钱、王 浩、李丁丁 二、潜力生名单: 陈 玲、王伟民、......

    民族中学简介(精选)

    化隆民族中学简介化隆县民族中学始建于1983年,1993年创设民族高中部,是全县唯一的一所寄宿制“双语完全中学”,肩负着全县17个乡镇的“双语”教学任务,课程设置采用“藏汉双语”......

    西山民族中学

    西山民族中学“文明交通示范学校”活动的 实 施 方 案 为切实增强全体师生文明交通意识,进一步提升师生文明素质,创造良好的道路交通安全环境,根据红公交[2011]121号《关于做好......

    天津市民族中学

    天津市民族中学天津市民族中学是天津市首批市级重点中学, 2003年被定为国家级示范性高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张立昌同志亲自为学校题写校名,并于2005年教师节......

    民族高中汉语教案

    高中汉语第六课《挑山工》教案 方晓华 一、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的30个词语,能运用常见的学习方法理解词语。结合情景运用重点词语:拘束、耽误、朴素、随、......

    关于领取2013年高中教师资格证书的说明

    关于领取2013年高中教师资格证书的说明 2013年高中教师资格证书正在办理中。凡高中教师资格认定通过人员,请带好本人身份证原件(应届毕业生还必须带好毕业证原件、复印件),到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