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东方文化
新东方文化
1995年,王强应俞敏洪之邀回国。1996年,他担任新东方副校长职务,并提出了“美语思维”的概念,以此来训练学员在口语训练中理解和运用美国人的思维逻辑。与此同时,杜子华的“突破语音”以及他在口语、美国电影、TSE等方面的专家式教育进一步完善了新东方的口语教学体系。1996年春,徐小平自加拿大归国后担任新东方副校长职务,他以“人生设计”的理念主持并成立了新东方的出国留学移民咨询处,为那些没有给自己准确定位人生方向的青年进行人生策划和设计,使他们重新审视自己并实现自我。1997年,包凡一和何庆权正式加盟新东方,成为新东方的副校长。他们发起成立了新东方写作中心,并将其逐步发展为新东方图书事业部,出版了许多重要的英语学习参考书,成为新东方教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998年7月,著名英语教学和测试专家胡敏推出四、六级和考研英语培训班大获成功。1999年初,在全中国还没有几个人知道雅思考试的时候,胡敏就开始主持新东方的雅思培训工作,为去英联邦国家留学的学生进行英语培训。占尽先机后,新东方的雅思培训中心迅猛发展,目前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雅思培训中心,而胡敏自己也被人们戏称为“胡雅思”。2000年4月,胡敏被任命为新东方学校副校长,2002年8月胡敏更被任命为改组后的新东方教育集团总裁。
(三)新东方吸引人的明星教师
新东方的教师每堂课都处在学员的严格审视之中。在极其严酷的淘汰制度下,教员个个都称得上是明星教师。能在新东方的讲台上站住脚,绝对是十分优秀的。曾有一位受到学员批评的教授觉得很不满,对王强说:“我在北大、清华、人大上过这么多课,都没倒下过!”王强回答道:“你在新东方没倒的话,才算真没倒过!”
最初俞敏洪的“激情式教学”吸引了很多新东方的早期学员,而后这一风格在新东方的整个教学团体中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激情、幽默的新东方教学模式。这当中自然有相当一部分的功劳要归属积极参与的明星教师们。
三、给你信心和机会——新东方的独特教育理念
(一)新东方带给学员的不只是分数
很多学员都有这样的感觉:走进新东方的时候可能只是一种好奇或者从众,可从新东方走出来的时候,你已经完全有了自己的目标,也有了追求目标的魄力和勇气。是呀,当你我在新东方的教室时,有着一样的理想,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英语考试,是共同奋斗时的一次闪光;出国求学,又是向更高目标发起挑战的一个象征。走进新东方课堂,你正在向成功靠近;走进新东方课堂,你的人生之路就开始出现转折。出国,英语考试的这一条道路一定会走得十分辛苦,所以就不得不每时每刻和自己的毅力对话,向自己的极限挑战。在新东方学习的过程就像是一个洗脑的过程,你能重新认识巨大能量也自然地重新被激发。这一切并不会随你英语考试的结束而消逝,也不会因你离开中国而蒸发,它将永远伴随你,让你终生受益并一次又一次获得成功。从新东方走出来以后,收获的这一笔巨额精神财富必定协助你不断地攫取成功,即使是在取得高分很多年以后。
(二)新东方为留学生搭起回国发展的桥梁
尽管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20多年,可是这日新月异的变化,国外的人们并不一定有深切感受。他们可能十分关注国内的变化,但是由于缺乏渠道又使得他们不得不一直处在犹豫和徘徊之中。这两年,俞敏洪多次到海外考察,也深刻地感受到国外的学子们需要及时知道国内的信息,需要在徘徊时,有人坚定他们的信心。而拥有中国文化背景和西方现代观念的留学生,是未来中国成功的骄子,他们的回国也必定会推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所以,中国留学生服务事业需要从“教人出国、送人出国”向“教人回国、送人回国”转变。俞敏洪因此觉得,为中国留学生出国学习架起桥梁的“新东方”,也同样有责任成为海外学子回国发展彩虹。
新东方制定了“留学生归国彩虹计划”。为了实现“新东方”的“留学生归国彩虹”计划,俞敏洪和徐小平开始了他们的美国之旅。他们一路走,一路将这些信息告诉所到之处的中国留学生。他们还建起了海外留学生人才库,为回国发展的留学生牵线搭桥。俞敏洪计划每年去国外10所大学演讲,讲中国的机会、讲留学生的历史机遇。他们鼓励一批批来“新东方”学习、准备出国留学的年轻人,树立将来学成回国的战略目标,寻找回国发展的线索,抓住回国发展的机遇。开放的中国,将会有更多的人从“新东方”走向世界,也将会有更多的人在“彩虹”的牵引下回到中国。
四、新东方的现代化管理理念
实施科学的企业管理,需要企业文化的支撑;企业管理的部分成果又会凝结成企业文化,融化在员工的思想中,支配着员工的行为。
(一)东方企业形象及系统管理
说起树立企业形象,人们很容易理解为就是做一些广告和宣传工作,或者搞一些专项活动,这些无疑是企业形象工作的重要内容。但更为重要的是,企业形象工作是一项科学、系统的管理工作。在新东方学校里,报名工作无疑是一个难题。到了开课那天,学生们往往挤成一片,不仅给学生们带来诸多不便,而且也影响新东方的整体形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新东方与北京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开发了新东方报名管理系统,并且已经开始正式投入使用。到目前为止,新系统运行很正常,整个新东方学校前台报名工作高效有序。这标志着北京新东方学校向现代化软件管理、制度化管理迈出了新的第一步。从这一举措也不难看出,新东方把自身的形象管理和客户的实际问题相结合,把形象管理上升到新的高度,这样,新东方的凝聚力和社会形象扩散力更上了一层楼。
(二)管理的宗旨,制胜的法宝——让利
能把新东方发展成为全北京乃至中国最有实力的民办学校,俞敏洪从来不避讳谈他的制胜法宝:让利。“让利于学生,让利于教师,让利于管理者,让利于社会。”这个浅显的道理却是取胜的真谛,是俞敏洪成功的基础,也是新东方管理文化的精髓。
让利于教师。新东方有相当多的优秀人才,要留住这些人没有适当的管理方法是不行的。俞敏洪用的招还是让利。几年前,北大方正的高层曾经说要创造出100个百万富翁。现在俞敏洪也有了足够的底气说这样的话。新东方的优秀教师经过努力也可以致富。仅仅因为教书而能成为富翁,这在中国,甚至在教育事业相对发达的美国,都十会罕见,而这奇迹的确发生在新东方。新东方需要人才,也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前不久在新东方的招聘会上,至少有上千人递交了简历,这是新东方让利于教师的必然结果。
让利于管理者。副校长徐小平曾经说过:“一个人能创造多大的价值?所以我们需要合作,合作的基础当然不能仅仅基于友情,更重要的是利益的协调,智慧的相互完善,还有人格的魅力和必要的妥协。”在新东方,你能有足够的舞台展示自己,个人的才能可以得到最大的发挥,个人的报酬也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在新东方,只要你有实力,到处都是机会。
对管理者的让利使得俞敏洪周围形成了新东方强大的管理团队,也使新东方能够迅速发展。这个团队在全中国都是数一数二的,他们之间的矛盾绝不少,但从没有过“散伙”或“集体辞职”之类的事情发生,这样的团队才能保障新东方事业的未来。
五、鼓舞一代人——浅析新东方精神
20世纪80年代,美国一些经济学家通过对日本企业管理实践的研究,发现以往的管理理论只注重企业的人员、资金、技术设备和组织结构等要素,却没有注意到企业文化要素的存在,于是提出了企业文化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中存在文化,文化中存在力量。这个理论的发现在管理界引发了一场根本性的革命。企业形象的竞争,对企业形象进行科学的管理,培育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已经逐渐成为企业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关键。新东方做好了这一切,于是就有了这一部东方神话。
俞敏洪常对学生说:“绝望是大山,希望是石头。但是,只要你能从绝望的大山上砍下一块希望的石头,你就有了希望。”这句话就是新东方精神的写照,在新东方最困难的时候,是新东方精神一直鼓励着俞敏洪把学校办下去;而后,这一精神逐渐发展成为新东方的企业文化,一直鼓励着每一个在这里学习和工作的人;优秀的管理理念,切实的让利行为又让每一个新东方人找到了自己的价值,踏实工作。从新东方的身上,可以看得到文化的力量,看到企业精神对企业的深远影响。
第二篇:新东方管理模式:组织文化+团队管理
【案例4】 新东方管理模式——组织文化+团队管理 案例介绍:
新东方简介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由1993年11月16日成立的北京新东方学校发展壮大而来。该集团以语言培训为核心,拥有短期培训系统、高等教育系统、基础教育系统、职业教育系统、教育研发系统、出国咨询系统、文化产业系统、科技产业系统等多个发展平台,是一家集教育培训、教育研发、图书杂志音像出版、出国留学服务、在线教育及软件教育研发等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教育科技集团。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于2006年9月于在美国纽约成功上市,2007年已经在全国31个城市共设立了32所学校、115个学习中心、15家书店,教师人数达4000名,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民营教育机构之一。而进入2009年的新东方以更加崭新更加有活力的步伐领军中国民办教育,并怀揣着创建属于自己的人文大学的梦想继续创造着令人肃然起敬的奇迹。
独特的组织文化
“追求卓越,挑战极限,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这句慷慨激昂的校训;“成为优秀的教育机构,培养成就中国的精英,推动中西文化的融合”,这句气势磅礴的伟大远景;以及“新东方一直致力于阐扬一种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一种从绝望中义无反顾地寻找希望的精神。当世界上的一切都成为如烟往事,惟一能够珍藏心中的是我们在今天的奋斗中所得到的精神启示。在将来的岁月里,我们的心灵将引导我们,使我们能够潇洒地对待生活中的成功与失败,并在成功与失败时做出更奋发的努力,取得最终的辉煌。”这段广为传颂的新东方精神正是新东方独特的组织文化内涵。而新东方人也以实际行始终践行之。
颠覆传统教育的新东方把教师与学生从刻板的师生关系转变成了雇员与雇主的关系,新的客户模式使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做到了时刻为学生利益考虑并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改造,给予学生积极奋进追求卓越的信心和激情。据报道新东方创办初期没有学生来报名,俞敏洪(新东方学校创始人,现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CEO)得知学生不了解培训的实际效果怕交的学费浪费,他就干脆办免费讲座,让学生能够先感受授课的效果再决定是否要交费。这种做法俞敏洪保持到现在,他仍坚持新东方的前两节课是免费试听,不满意则没任何条件退款。在新东方,对教师的考核并不是掌握在俞敏洪或者其他管理层手中。而在于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学生对教师的授课是否满意,直接关系到老师的薪酬。在新东方的课堂上,如果教师讲得不好,学生可以直接把他轰出课堂。俞敏洪说“道理很简单,学生花了钱,花了时间,当然有权利要求一流服务。”为了了解学生的喜好,新东方设立了一个单独的部门,专门研究80后年轻人的思想、表达方式的最新变化。新东方的理念是只有老师了解了学生,才会有最合适的教育方法。“为什么大家喜欢看崔永元、易中天的节目?都是用嘴巴在讲,但是他们讲的道理我们就是爱听,如果出来一个人像官员讲话一样来跟你讲那些道理,你虽然老老实实在那坐着,却可能一点也不接受。做教育,如果崔永元、易中天来给学生讲课,肯定也是场场爆满,谁还会逃课?”俞敏洪说,只有先迎合学生,才能引导他们,才能让他们接受价值体系的教育。徐小平(新东方创始人之一)还制定出为学生利益考虑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新学年开学典礼上校长们的集体演讲,过年过节组织校领导跟学生联欢,给学生发巧克力、发粽子等一种融合着亲情的激励,新东方的魅力远不止这些,“没有差劲的学生,只有差劲的老师”也是颠破常理的教育理念。
新东方不仅营销课程,更主要的是在营销一种人生精神和文化,许多学生选择新东方除了教学水平之外,最吸引他们的就是新东方浓重的校园文化氛围。新东方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所产生的独特力量,不但被学生所接受、追捧、传播,还在这一代最具批判精神青年的不断审读、品味和总结中更具魅力与底蕴。新东方做到了在教书的同时, 突出了以励志为中心的思想教育。“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俞敏洪曾对着讲台下成千上万的学子振臂高呼,这是新东方口号式的校训,也是一道“心灵鸡汤”。俞敏洪说:“新东方精神就是这么一小块砖头,使得每一个学生,在他奋斗最艰难的时候,最疲惫的时候,我们给他垫上一块砖头,他不至于在一跳的时候掉到沟里去。我们就是这块砖头,这块垫脚石,让他们可以顺利地跨过这个沟坎。”凡是到新东方学习的学生都能够立刻感受到新东方不同于普通学校教育的轻松愉悦并备受重视和激励的气氛。
团队的力量
新东方制胜的第二个法宝就是其拥有一支有着海纳百川,个性鲜明且高效运作的精英团队。成绩来自一个优秀的团队,正如那句“没有个人的成功,永远只有团队的成功。”1995年底,新东方学生突破1.5万人次,为了进一步做强、做大新东方,俞敏洪自1995年到2000年陆续邀请了杜子华、徐小平、王强、包凡
一、周成刚等一大批海内外精英人物一起组成新东方的核心团队,共同创业。这批从世界各地汇聚到新东方的个性桀骜不驯的人,把世界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文化、先进的教学方法带进新东方,积聚成新东方巨大的能量。除了核心团队,新东方的教师团队也不容小觑,绝大数的教师为毕业于名校的高学历者,且由于高层领导不拘一格的选拔方式,可谓各具特色各有所长。团队的惊人力量往往能够让竞争对手望尘莫及,在中国最近十几年的英语培训市场上,还有一个英语培训品牌堪称奇迹,那就是“疯狂英语”,也曾经在大学校园里流行过几年时间。但是李阳的疯狂英语品牌却并没有带来新东方一样的财富。李阳自己反思疯狂英语的商业模式说:“新东方有数千全亚洲最顶尖的英语老师,而我只是一个老师,差得太远了!”。
发挥团队的力量还在于对其有效的管理和协调,新东方的明智之处就是能够充分协调和管理好个个身怀绝技的团队成员,并使其能够充分发挥其优势,从而能够“各显神通”。浓郁的人文、活跃的思维、闪耀的火花;自由开放、积极向上、活力无限的氛围;颠覆传统的管理风格;不拘一格的选拔模式;畅通无阻的沟通;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梦想实践舞台,我们无法不惊叹俞敏洪的才智和精明。优秀的团队和卓越的组织文化互为表里,互相促进。正是:优秀的团队需要卓越的文化加以凝聚,卓越的文化需要优秀的团队得以发扬。
新东方独特而具有神奇魅力的组织文化是在过去十数年创业过程中逐渐孕育而成,并通过方方面面的雕琢,最终成为一种可以用文字表述、用制度体现、用教学成果来展示的一种文化和现象。它以俞敏洪的至真、至情、至善的人文主义情怀为源头,在团队海纳百川的气度和坚持不懈的践行中形成,并借助团队的力量得以传承并发扬光大,构成了一个完整而健康的生态链,进行着生生不息的有机循环。我们有理由相信2009年以及更远的未来这朵以组织文化和团队精神浇注的开在民办教育热土上的奇葩将保持其健康,傲人的卓绝的姿态。
(案例来源:1.人物志系列专题-新东方公司简介www.xiexiebang.com;2.暴剑光.俞敏洪:用骆驼精神做一辈子的新东方[J].全球商业,2007,(1);3.彭曲波.俞敏洪的人文情怀和新东方企业文化的建设[J].科技创业, 2007,(4))思考题:
1、新东方管理模式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
2、新东方在团队建设和组织文化塑造上有哪些做法值得公共组织借鉴?
3、从案例来看,你如何理解组织文化的凝聚、激励和规范作用?
4、结合案例,试思考如何在公共组织中进行有效的团队管理?
第三篇:新东方专题
一说起新东方就不得不说老俞,一说起老俞就不得不说新东方。新东方总有说不完的事,总有道不完的理。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眼中也有一千个新东方,所以我想谈谈我眼中的新东方——厦门新东方学校。激情
第一次踏入厦门新东方给我第一感觉就是——我来对了。放眼望去,每位老师身上洋溢着24k的活力,每位老师脸上挂满着24k的笑容,每位老师眼中充满着24k的光芒。这一切如同炙热烈火一般不断的融化我早起冰封的激情;这一切如同澎湃的浪涛不停的冲刷我本已凝固的活力。如果曾经我一直在混沌无光的道路前行,那么新东方就是我寻找的伊甸路口。成长
来到新东方很快让我体会到了什么叫近朱者赤,让我知道孟母为什么三迁,让我明白好的环境真的可以帮助你迅速成长。我曾经因为自己在学校教学比赛中取得的微不足道的成绩而沾沾自喜,来到新东方让我清楚了自己的渺小,知道了山外有山。我放低姿态开始近乎疯狂的开始从同事身上取经,当我与“牛人“在一起才知道自己原来还有第二次成长,这次成长的不是身体而是心灵。分享
分糖果理论不但让老俞懂得要学会分享;也让每个新东方人懂得“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作为一名新人如果没有校长的经验分享,我就不会懂“教育跟谈恋爱是一样的,用心去准备就会成功”;如果没有杨伟国老师的讲课分享,我就不会懂原来课可以上得如此登峰造极,出类拔萃;如果没有梁老师的资源分享,我就不能这么快的踏上教师的职业轨道;如果没有同事的快乐分享,我就不会如此享受生活;如果……..马云说过“人不会因为做了什么而后悔,只会因为没有做什么而后悔。”来到新东方,我大声说“我不后悔!” 破而后立
有哲学家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确,流水淙淙,川流不息,当你第二次踏入时,第一次的流水已载着满腔愁思随风东流。时间又何尝不是如此,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每感与此,大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之慨然。过去已经定格,却总想螳臂当车,试图改变过去,却蹉跎了现在,连累的未来。。
老师说过伟人立长志,庸人常立志,但是我又相信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随着环境的变化,利弊因素的转变,责任的加重......我自认为人的志向不会一成不变的,也许有些道理,也许只是我对自己庸人般生活的一丝歇斯里底的慰藉。
大学生的内心是混沌且迷乱的,我不会高谈阔论,立长治也好,常立志也罢,我只想在混乱的内心世界里找到出口哪怕只是美好的镜像,探索自己天赋的道路是艰辛而又不失乐趣的。只希望在常立志的混乱黑洞里,能找到立长志的伊甸出口。
大学四年的混沌生活已经结束,总感觉要留下点什么,蓦然回首,还好,留下了一段虽然残缺,但是美好的回忆。
我总叫别人要开心,其实谈何容易,但如果心总系于此,我相信心境至少不会过于悲怆。如今进入新东方,欲破而后立,改变自己慵懒的生活态度,在新东方我找到了信仰。曾几何时听说精神上的有幸福才是真正幸福,不知不觉,我已经成为它的信徒,我发自五脏六腑的膜拜他,顶礼膜拜!
虽然我不是新东方的老师,也不是新东方的学员,但是我听过新东方老师的课,网上的,现实中的都有听过。看新东方出的书,从《大学不知道》,《新东方精神》,《挺立在孤独、失败与屈辱的废墟上》到《仙人指路》《青春的战场》再到《俞敏洪如是说》,基本每一册书我都仔细的读了好几遍,被震撼,被感动,甚至哭的稀里哗啦。
但是,我还是想从一个局外人,从一个非新东方人,从市场的角度看待新东方的方方面面。毕竟,新东方得到的肯定很多,我不用在此累述我的褒奖;毕竟,新东方是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是在市场条件下生存的一个教育科技集团;毕竟,我们希望的新东方不是一个简单获得成功的的培训学校,而是希望它能够成长,突破,超越,成为一个优秀卓著的企业。
优势
1.产品力的力量——说实话,新东方还是很系统的,涉及留学服务,图书出版,网络教育,职业教育,教育软件开发等多个领域,在全国40个城市设有分校,是中国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教育集团,这些都帮助新东方成为教育界最有明星气质的的“红人”。但是如果只在包装宣传上下功夫,相信“粉丝们”只有现在的一半。其最内涵的还是其教育实力,能够把学生的英语水平提高上来,把孩子教育好,这才是让怀疑者闭上嘴巴,使其成为真正顶级教育品牌的筹码。
2.对于目标群体的把握和引导——学员绝大部分是在校大学生或者初高中学生,或者少儿。我们这样的80后,90后生人,相对于父母那辈人,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都发生很大变化,突破了传统的节俭保守主义,具有鲜明强烈的“享受生活”烙印。新东方满足了我们对于个性化,自我感受化的教育消费的需求。3.建立了自己的品牌——著名品牌大师杜恩·卡奈普在他的《品牌思维》中,对于品牌的解释是:“品牌不只是一个名称或商标,而是企业利益相关者对于企业与产品的体验和感受,是顾客和消费者所接收到的所有印象的内化总和。顾客会根据他们所体会到的感情和功能性利益,让这个品牌在他们的心理位置中拥有一个特殊的地位。”新东方与其他竞争者相比,在师资配备,教育模式,课堂风格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如老师们极具个性化的语言,冷幽默式的插科打诨,和学生朋友般的相处方式,这样就具有了“品牌效应”,“新东方”被抽象成一种符号,一种标记,成为教育界的品牌力量。“俞敏洪”也成为一种品牌感动,而不再是一个具体的名字。也许新东方的英语教授的还不是最好,不是最专业,但是它和它的创始人故事打动了我们,就像LV包的实用性也许真的比不上一个普通的帆布包,但是千千万万的女性还是追随购买一样。这些都是新东方的优势。
但是,不管“新东方”的定位,品味,文化怎样,作为一个科技教育集团,市场永远是检验其存在合理性的唯一标准。如罗伯特·H罗森所言:“过度焦虑带来恐惧,混乱和士气低落;但是毫无焦虑则会导致没有危机感,让人停滞不前,陷入骄傲自满,最终死于安乐。”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老师本身就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一个在近乎绝境中站立起来的人:在农村贫困的家庭中长大,锲而不舍的三次高考最终考上北京大学,在大学里的日子也特别不顺利,学习竞争对手是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材生们,到了群英荟萃的北大校园,他显得那么不打眼,那么平凡,再加上身体健康状况不太好,休学一年,五年的北大学习生活是他人生最灰暗最痛苦最看不到希望的时段。5年充斥着挫败感、迷惘、失意和无奈的灰色大学生活让他刻骨铭心。也许正是这段日子的坚持与磨砺为他在几年后创办新东方,并始终能在“黑暗时刻”保持一份难得清醒奠定了精神基础,这是一种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精神。
犹记得2008年暑假在长沙新东方学习的光景。当时也是慕名而去,虽然在长沙食宿方面方有诸多不便,但与最终学习到的知识和见识到的新东方老师突破传统教学带来的震撼相比,神马都是浮云,那是我第一次切切深深地感受新东方。现在回想起来,也许我已经忘记当时他们讲课的内容,但每一个老师给我带来的连环炮式震撼一直让我记忆犹新,好像一切都发生在昨天。
记得第一节是王远老师的听力课。他并没有一开始就跟我们讲听力,而是讲起当年他在北京新东方学习的乐事,幽默的语言和段子一下子把老师与学生的心拉近,达到自己面无表情,学生个个人仰马翻,唯一一点就是语速太快,第一次发现听标准普通话是件这么耗脑力的活,后来发现长沙新东方的老师秉承这一风格。语法老师尹爱华老师瘦瘦的,个不高,还比较黑,但他瘦弱的身躯迸发出了强大的语言力量和扎实的知识底蕴。写作课的艾伟伟老师思如泉涌,将写作技巧玩弄于手掌,能在轻易之间将一个呆板的句式巧妙的变得生动有趣,突然间有血有肉,十分充实,让写作基础相对薄弱的我茅塞顿开。我很有幸上了校长施科老师教的完形填空课,据说他是遗传学博士。虽然只有短短一次课,但他那温文尔雅的气质辐射出的气场着实强大,散发着海纳百川的胸怀。近期稍有接触过株洲新东方校长王森老师后不禁感叹新东方老师有着共同的教学风格,新东方校长都具备高大的人格魅力,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着身边的人,或者任何和他们有过哪怕一次接触的人。也许这就是俞敏洪老师强调的新东方精神。
关于精神这东西是很虚化的,很抽象的,要化无形于有形,最重要的是要有符合的精神载体。很多企业的文化和精神都只是个空壳,无外乎写在办公楼显眼位置的几个大字,无外乎在团队建设提出来最终没付诸实践的口号,真正能将企业精神具体化的很少,真正能将企业精神贯穿于工作中的更少,而真正能将企业精神让员工领会并在员工身上体现的更是凤毛麟角。殊不知企业精神确是延续和发展企业的决定力量。就如同盖高楼打地基一样,企业精神越深入人心,地基就越深,楼房能盖得更高,企业也更具发展潜力。
新东方精神是新东方诞生,成长,发展,以至辉煌的原动力;也是新东方的老师和学员们憧憬人生,不断进取,实现自我的原动力。新东方精神既是新东方存在的原因,又是新东方存在的结果。新东方精神是新东方的灵魂所在。
“追求卓越,挑战极限,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俞敏洪老师用浓缩的,精辟的语言为我们描述了新东方精神。但是,对于新东方的师生们来说,新东方精神又怎么简简单单能用一句话说的清呢。只有新东方人,新东方的老师,新东方的学员才能真正的体会到新东方精神的真谛。
第一次看到这条校训是在长沙新东方教室,在黑板上方用生命之色绿色写成的。随着对新东方的渐渐了解,慢慢深入,观看过许多俞敏洪老师和其他新东方老师的演讲视频,自己亲身经历新东方梦想之旅的现场,我似乎开始初步理解并完全赞同这句话了。
俞敏洪校长和每位新东方的老师都用自己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做为当今社会有理想有抱负并憧憬着美好未来的年轻人,我们不能容忍自己变得消极,尽管一切都遇到了极大的困难,现实不断告诉我们的似乎只有三个字:不可能。但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放弃希望,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搏一搏,拼一拼。因为我们还年轻,人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切才刚刚开始。只要我们还活着,只要我们还能走动我们还能思考,还能看还能听还能写,我们就没有理由颓废,没有理由不相信自己,没有理由放弃。通往成功的路是要靠自己用心血与汗水开拓出来的,只要不放弃,一切就还有希望,一切就不能为之失败,我们的努力与付出决定最终的结果。
如果知道成功实在是不可能,困难压抑得人的确喘不过气来,那么我们同样也不能放弃。至少,如果即便是奋斗也难以改变现状,那么我们也不会放弃,我们会把奋斗作为一种人生的信仰,一种生存的方式,把努力当作一种习惯,一种长期的坚持。决不放弃,纵使到处都是一片黑暗,看不到一丝光亮,我们也决不会闭上寻找希望的双眼,我们一定会努力睁大双眼,期待奇迹出现的那一刹!
在我看来,新东方精神是一个个鲜活的新东方人物,一个个真实的新东方的故事。
俞敏洪老师曾在一次演讲中说过:生命是一条河流,要保持永远的流动,河流有两种成分,一种是泥沙,一种是水,只是希望所有的人不要把自己变成泥沙,变成泥沙,你的生命就会沉淀下去,就会进入河底,最后生命就会永远停滞,如果你是水,就会必然流向大海,黄河九曲十弯,就是要流向大海,尽管他们的曲线不同,他们的运行方式不同,但是最后都流向大海,当你流向大海以后,就会变得更加丰富、清澈、透明,而且生命本身会变成最美丽的颜色,大海的蔚蓝色。
我们知道我们这一生,结局只有两种:一种就是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后终于尝到了胜利的果实,一种就是奋斗了一辈子最终只能壮烈的死去。我们想无论哪种死法,唯一不变的真谛就是不懈奋斗,死也要死的壮烈,绝不就此承认命运,向挫折低头。
我们不去考虑将来将会如何,但我们知道,不放弃不一定会得到,放弃了就永远也不可能得到了。所以我们宁可在绝望中去寻找那似存非存的希望,用失败的汗水泪水去祭奠走过的路迹。走,一定要往梦想的那边走下去,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新东方已经不再仅仅是一家英语培训机构,而是一个教育集团,不仅教我们学习英语,还教我们做人的胸怀,向上的心态,升华我们的理想、追求和目标,在我们心中埋下希望的种子。每当我失落、失败的时候,想想新东方校训,想想新东方精神,希望的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
第四篇:新东方大愚文化高校渠道营销方案
新东方大愚文化高校渠道可行性方案
一.如果新东方进入高校外语教材市场,将面对什么样的困难?
1、没有相应的教材产品
我们没有真正意义的针对高校教学而开发的英语教材,我们不知道高校目前英语教学的体系和需求,我们该做什么样的教材产品定位和策略?
2、从零开始,没有客户
我们没有客户,我们只知道全国有700多所普通本科院校,1300多所高职高专,300多所本科独立学院,每年全国高校招生560万人左右,每个学生平均在英语教材的花费最少在300元左右。我们得从零开始去建立渠道关系。
3、没有配套支持的网络学习的平台和售后支持
我们没有配套教材的资源学习网站、多媒体学习课件、服务支持体系、网络教学平台,但这些是作为一套成熟的英语教材所必备的,也是高校英语教学所需要的。
4、没有可以合作的平台和相应的载体
我们仅仅是凭借多年在英语培训市场的积累来进入教材市场,没有在教材领域的合作载体,比如英语教学研究会、高校里知名的英语教学领域的专家学者等。
5、市场情况的不确定性
至少目前我们不敢肯定市场的接受程度会是什么样的,因为没有去认真的专业的去做过调研,高校会不会接受新东方这样一个结构开发的英语教材,高校固有的信奉出版社的思维,我们的进入是否会带来一定的冲击?
二.目前高校外语教材市场分析
1、高校英语教材产品大致分析 英语教材大致有如下几种: 基础英语
分别有读写、听说、泛读、快速等教程,并配有相关的综合训练读写教程和教师辅导用书等,面向普通本科及高职高专学生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教材,其中包括了国内四、六级考试的内容,通常都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必修科,1-3年的课时在200-300个课时之间,相关产品有外研社的《新视野大学英语》系列、清华社的《新时代大学英语》系列、高教社的《新动力大学英语》系列等。因为基础英语教材的延续性,高校对英语教材的选材一般都是延续使用三年,所以每套英语教材最少都在300元左右。
公共英语
公共英语是高校大学生进校后必学公共基础课之一,由于主要是考核学生英语读写的基本能力,所以编写相对容易,进入门槛也较低,发行量大,刚进校大学生人手1本,除外研社、高教社等几个大社外,很多中小出版社都出版有自己的《大学英语》教材。
专业英语
专业英语一方面是结合相关专业行业学习的英语教材,如学校经常开设的计算机英语、经济学英语、能源动力英语、农林植物学英语、化学与化工英语、管理学英语、医学英语等,因为是根据学校所开设专业情况来开课,所以这类英语教材相对发行量较小。
另外还有一类是英语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如阅读教程、口语教程、英语写作、综合英语等教材,也是根据学校开设的英语专业而设置的课程。
综合知识类英语
包括一些语法、口语训练,精读、口语、写作,英语国家概况、英语学习的辅助用书,英语读物、翻译类等教材用书,这块用书发行量也是不小,作为外语专业的和想提高英语水平的学生所必备。
国内四六级考试英语
虽说现在国家取消强制普通本科毕业生必须考四六级的规定,但四六级考试仍然是很多高校学生的选择,考试类教材用书亦是发行量很大的教材,这方面也是新东方大愚的强势领域。
2、高校英语教材大致市场情况
国内外语教材市场是一个每年大概150亿元码洋左右的庞大蛋糕。
目前,作为国内外语出版的领头羊,外研社凭借与国外多家大型出版机构培生、朗文、牛津等的合作,加上多年来专注外语领域的出版,产品线涵盖了英语教材市场的方方面面,其强大的综合实力和营销推广力量,其教材产品占全国市场的30%以上,全年销售码洋已经接近20个亿左右,英语教材占据了发行码洋的半壁江山。
高教社因为有国家规划和教育部规划等行政方面的资源,加上多年的品牌积累,英语教材也占全国市场很大份额,其次是清华大学出版社、上海外研出版社,其他中小出版社只能从公共基础英语教材中能分到一定份额。
3、英语教材的使用营销情况
目前英语教材高质量、全系列、立体化出版也是潮流,外研社、高教社专门为其系列基础英语投资数百万元,建立起配套的教育学习的平台和专门的网站,以倡导数字化出版、网络化教育及数字化学习。学习的平台功能主要体现在提供测试、互动教材、音频、视频等多种学习资源。平台满足教师教学、学生学习需要的各种资源和功能,也体现出智能性、互动性、开放性和丰富性等特色。多媒体和网络化是英语教育现在和未来的必需手段之一。
在教材的营销上,主要有如下几个重要手段:
1)以培训带动教材销售 外研社投资数亿兴办了外研社大兴基地全国英语教师培训中心。每年培训数千名全国各地大中专院校教材,以培训带动销售非常明显。高教社每年通过教育部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举办相关外语教学论坛,有数千名教师参与,起到了很好的教材推广作用。2)以举办相关大赛来积累品牌知名度,外研社的“新视野”杯英语辩论大赛,高教社的“新动力”英语大赛等,都在推广其重要的系列产品。其他的如卡通形象创意大赛、美食翻译大赛——“翻”就有大奖、“斑斓阅读杯”英语模仿大赛、“外研社杯”第三届大学生日语演讲比赛、“朗文当代英语辞典有奖问答”活动、“朗文当代”杯“我与新概念英语的故事”征文等等。3)庞大的深入高校的推广队伍,外研社、高教社和其他几个大社,在每个省都设置了教材服务中心,招聘当地驻院校代表,经常定时给相关教师赠送样书,了解其最新需求和市场情况,反馈到出版社做及时处理。
三.我们的战略定位
因为前期的多种困难和资源配置情况,市场定位:第一至二年我们定位在准入门槛相对较低的公共英语教材领域,即高校新生进校即开设的公共基础英语课,这块教材发行量大,学校教师选择性上有自主权,容易突破,在这期间积极调研,准备出版新东方的基础英语系列,同时出版一些专业的英语教材和知识类综合类英语教材,新东方自己的基础英语系列产品在第三年可以浓重的推向市场。第一至二年我们的目标是与全国1500所左右的高职高专和普通二类三类本科院校建立起联系,并与其中20-35%左右的客户建立合作关系,实现销售实洋500-800万元的目标,利润率最少达到20-30%左右,出版英语教材最少再在80个品种。
第二至三年实现销售实洋1000万至5000万的目标,利润率保持在30%,出版英语教材品种100个左右,加上已出版的教材,品种达到200个。
第四至五年力争实现发行实洋突破1个亿,成为新东方大愚文化最强有力的增长点。品种达到300个,处于市场的稳定的上升阶段,打造出具有影响力的系列基础英语教材。
产品定位:英语教材出版领域的新军,贴身服务高校教师,打造精品,做真正有特色的具有时代气息的英语教材。
五年发展目标:学习和跟紧外研社的脚步,在营销上创新,进入英语教材市场出版的前列,发行实洋突破1个亿。
四.我们将如何进入这一领域
1、建立校园推广队伍
高校教材的推广离不开强有力的销售推广人员,第一年4-6人的推广队伍将深入全国各所高校校园,结合新东方终端渠道书店的营销活动,推广新东方教材和新东方相关的产品服务。
2、建立起终端学校书店
终端书店不但承担起教材推广的一定任务,还需要完成新东方其他产品的校园推广任务,服务老师和学生,紧密的与用户相连,在书店的经营管理上可以使用很多手段,比如招聘学生代理、一些用书可以免费给英语老师借阅、定期赠送样书、赠阅期刊等。同时书店还可以兼营外语类的与自身不冲突的教材图书产品,更全面的融入师生教学和学习生活。
3、建立起专门的网站学习的平台为教材和教师教学服务
这个网站不仅承担起教材相关资源下载、网络资源服务的功能,同时还需要承担起与老师和学生一定互动的任务。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授课和学习便利的辅助材料,包括教师使用的《教师手册》、《题库》幻灯片、多媒体课件和学生使用的《学习指南》、《习题集》、实训材料等等。
4、向教师提供新书样本
教材的最终用户是教师和学生,而教材的选择权在于教师,所以有了新教材一定要让教师们知道。要想让教材进入高校课堂,根本在于取得教师的认可。我们将最新出版的新书和教材邮寄给相关的老师,再通过电话销售和出差等推广方式建立起合作关系。
5、提供教材建设服务
高校都有一定教材建设任务,学校要求建立自己的校本特色教材,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来由本校教师编写出版,我们结合自身优势可以与高校建立这样的合作关系,帮助学校出版自己的校本特色教材,根据学校教学用书情况,确定与其合作关系,由老师编写的教材,我们为其提供一定稿费,通常出版可按学校用书量乘定价的百分比来给学校支付稿费。
比如我们与某学校建立合作关系,由其学校教师编写的校本教材《大学英语》定价29元,09年征订了5000册,我们应给其支付稿酬比例是8%,那征订活动收款完成后,稿酬结算为5000*29*8%=11600元。这方面公司财务是否可以解决?
6、结合公司资源的整合营销
结合新东方在培训方和职业教育方面的积累,与学校开展相应的校企合作模式,如教师培训计划、学生实习计划、新东方名师课程计划等,立体化的营销能强化公司在高校渠道的影响力和宣传力度,从而也推动新东方的英语教材和其他培训服务产品的销售。
7、加入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和全国各地的外语教学研究会
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是教育部高教司直接领导的,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总会)领导下的全国性学术团体,属于二级学会。每三年举办一次大型国际研讨会,每年举办一次小规模的“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年会”,会员是以高校为单位,集中了全国多数外语教学领域的知名教授和精英教育专家,对在高校教材推广和品牌知名度有很大影响。全国各地均有教学研究会,每年也举办相应的学术研讨会,这都是很好的推广机会。新东方可以以赞助单位的身份出现。
五.投入与实施
1、教材研发上的投入
一套成熟的英语系列教材,需要前期大量的投入,包括调研、研讨、讲座、编写、试用、修订、教材辅助资料、配套教材的资源、学习网站、教学平台等,外研社的《新视野大学英语》系列教材在编写研发上的投入近500万元。我们作为后进者,有一定的捷径可循,比如新东方在英语教学领域多年的积累可以很好的应用到教材领域的研发、新东方在网络教学方面已经积累了很好的基础、新东方英语学习资源集合学校教学情况,进行有效的整合后,即可为给学校提供的很好的教学服务。公共基础英语教材是投入相对很小的种类,需要集合学校教学需求,根据教育部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的高校外语教学指导大纲编写,配套相应的教学辅导资源。我们以此进入市场,在逐步的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中,慢慢渗透到综合类专业类英语教材的出版,最后才是出版自己的系列基础英语教材。
2、在推广和营销上的投入 好的教材亦离不开好的推广队伍,现在各大出版社,凡是做教材的出版社都有自己的推广中心,在全国各省市建立起服务站点,面向高校推广教材产品。在营销上,整合公司资源在终端营销上建立起清晰的模式。第一年建立起3至6人的推广队伍,负责教材推广发行,管理全国终端渠道的发行推广工作。
3、实施的初步规划
2009年3月至4月,教材编写的市场调研、研讨,通过电话销售,建立起客户联系关系。
2009年4至5月,出差调研和推广,3至4本公共基础英语教材和3至5本综合类英语教材出版,逐步建立起配套教材的资源学习网站,并与学校建立起良好关系,并邮寄出版的教材品种,能赶上2009年秋季学期高校的部分教材征订。
2009年5至6月,是学校报订教材时间,通过电话销售,进一步确定教材合作,同时扩大客户联系范围,广泛建立联系关系。
2009年7至8月,在此期间,以新东方的名义召集全国建立了良好联系和合作关系的学校英语教师聚集北京,做一次英语教学和教材的研讨会,促进教材编写和研发,推广教材项目的合作,扩大企业与学校的交流,对客户进行有效的情感营销。
2009年9至11月,扩大客户联系关系,电话联系客户,出差拜访客户,进行教材推广和市场调研,确定下教材出版方向和市场营销计划。
4、对发行和渠道的几点思考
教材发行渠道因为有终端推广的优势,所以能很好的掌控到学校的征订情况,学校教材通过与当地经销商建立业务,经销商最终会反馈到我们的发行部门来,所以在发行上不依赖于主渠道及二渠道的力量,但是渠道也是客户合作关系,建立和维护好渠道关系,也有利于教材产品在学校的推广和使用,同时能提高回款率,降低财务风险。
1、辅助和推动渠道经销商去做好团购、教材的推广使用
具体的做法有,及时提供最新产品目录资料,一定程度共享一些客户数据信息,他们主要是跟学校教务处职能部门建立联系,我们主要是跟学校教学的具体部门建立业务关系,所以在业务上没有冲突性,共享一些信息可以更好的掌控终端渠道的销售。
2、建立诚信关系
与有一定实力,信誉良好的经销商建立互信机制,对于合作回款及时,守信重承诺的经销售签订合同,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对于有3次回款不及时等不良记录的经销售一定要有相关的惩罚措施。
3、优化渠道,健全管道
结合新东方目前已经建立的良好渠道发行关系的基础上,引入一些有实力的合作良好的二渠道经销商,管理和加强自建渠道的发行力量,让渠道很好的服务与高校教师和学生。
4、关于回款
第一年进入高校教材发行渠道领域,教材的发行渠道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则,第一年合作的新经销商通常都是现款进货,逐渐进入第二年,渠道关系建立成熟后,才慢慢的进入长期的合作关系,签订帐期,一年有2次的回款。
徐 润
2009-2-19
第五篇:呼市新东方烹饪学校:中西餐看餐饮文化
餐饮本来就是一种文化。中餐讲究文化,西餐也讲究文化。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它的饮食文化与烹调技艺是它的文明史的一部分,是中国灿烂文化的结晶。中国疆域辽阔,气候多样,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兼而有之;地形多样,江河湖海,山川平原,无一不备,这样就为中国的饮食与烹调提供了不同种类、不同品质的鱼肉禽蛋、山珍海味、瓜果蔬菜等丰富的动植物原料、调料。
中餐的菜肴以色艳、香浓、味鲜、型美而著称于世。其型美,尤以花式冷拼盘最为突出。它造型别致、五彩缤纷、栩栩如生,呈现出富有意境的景色和图案。那山川树木、亭台楼阁、花鸟鱼虫、珍禽异兽,尽收盘中。仿佛是一幅美丽的图画,给人以享受。而且中餐每套都以双数为单位,四、六、八、十……等成为一般的规则,俗话说:“两个盘子待客,三个盘子待鳖”,追求双数恰恰表现出中国文化注重“十全十美”,讲求偶数为利的心理习惯。
中餐的菜肴名称也别具特色,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给人以美好的回味。如 游龙戏珠、阳春白雪、银珠牡丹、金玉围翠、玉手摘桃、宫门献鱼等等,五花八
门,应有尽有。充满了诗情画意,有时就是一种立体的诗配画。
在中国,真可以说走到哪里、吃到哪里。全国各地的饭店、酒家、餐馆、食摊比比皆是。尤其是各大中城市,仅在一地,就可以品尝到南北各地的 饮食风味,荤素名菜,点心面粥,应时 小吃。即使在国外,中式餐馆也是很多,几乎遍布世界各地。
西餐这个词是由于它特定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西”是西方的意思。一般指欧洲各国。“餐”就是饮食菜肴。我们通常所说的西餐主要包括西欧国家的饮食菜肴,当然同时还包括东欧各国,地中海沿岸等国和一些拉丁美洲如墨西哥等过的菜肴。而东南亚各国的菜肴一般统称为东南亚菜,但也有独为一种菜系的,如印度菜。西餐一般以刀叉为餐具以面包为主食,多以长形桌台为台形。西餐的主要特点是主料突出,形色美观,口味鲜美,营养丰富,供应方便等。
西餐大致可分为法式、英式、意式、俄式、美式,地中海等多种不同风格的菜肴,不同国家的人有着不同的饮食习惯,有种说法非常形象,说“法国人是夸奖着厨师的技艺吃,英国人注意着礼节吃。
往往我们印象中的西餐,从翻开菜谱的一刻,我们就会看到采用最好的材料做菜谱的封面,有的甚至用软羊皮打上各种美丽的花纹,显得格外典雅精致。因为看菜谱、点菜已成了吃西餐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程序,是一种优雅生活方式的表现。
优雅的音乐是必不可少的西餐组成,这里最讲究的是乐声的“可闻度”,即声音要达到“似听到又听不到的程度”,就是说,要集中精力和友人谈话就听不到,在休息放松时就听得到,这个火候要掌握好。
一位美国美食家曾这样说:“日本人用眼睛吃饭,料理的形式很美;吃我们的西餐,是用鼻子的,所以我们鼻子很大;只有你们伟大的中国人才懂得用舌头吃饭。”中餐是以“味”为核心,西餐则以营养为核心,至于味道那是无法同中餐相提并论的。
至于各位是喜欢中餐的大快朵颐,还是西餐的精致情调,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至少我认为无论中餐还是西餐,吃了会让人开心、幸福的,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