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30年浙江农村义务教育的历史考察

时间:2019-05-12 12:21: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建国后30年浙江农村义务教育的历史考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建国后30年浙江农村义务教育的历史考察》。

第一篇:建国后30年浙江农村义务教育的历史考察

建国后30年浙江农村义务教育的历史考察

 2010-12-28 16:49:25

——以农村民办小学为例

钱文艳

【作者简介】钱文艳(1960-),女,浙江杭州人,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浙江 杭州 310018 【内容提要】 从1950年代到1970年代,浙江农村义务教育经历了由萌芽、发展到兴盛的过程。与此同时,浙江农村民办小学则伴随着浙江农村合作化及人民公社化运动经历了由萌芽、发展到逐渐消亡的过程。一兴一衰,成为共和国历史的最好注脚。当前,中国农村义务教育仍未能摆脱其弱势地位。对建国后30年浙江农村义务教育的历史考察,有助于我们建立一种更公正、合理的教育机制,以提升“境况最差的成员”的生命质量。

From the 1950s to 1970s,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rural area of Zhejiang Province has experienced the process of its infancy, development and flourish.At the same time, private elementary schools in the country of Zhejiang Province have surged from the budding, the development to the disappearing companying with Zhejiang rural cooperative and the People's commue.The flourish and its downfall, which has become the best footnote to the history of the Republic.Currently,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rural area of China haven't got rid of its weak position.During the history survey of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rural Zhejiang after 30 years of China foundation,it can help us to build up a system which is more fair and reasonable so as to promote the life quality of “the most ailing member”.【关 键 词】浙江农村/义务教育/民办小学/历史考察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有识之士对乡村教育的呼吁不绝于耳。1898年,康有为在《请开学校折》中,奏请光绪帝明诏:“乡立小学,令民七岁以上皆入学”。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第一次将普及义务教育列入政府和各级官员的职责中。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探索和改革从来没有停止过。但是,历经一个世纪的岁月沧桑,农村义务教育依然是我国教育的难点问题。

1949年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老解放区的教育经验为基础,中国开始仿照苏联模式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建国之初,百废待兴。为了实现迅速普及初等教育目标,1951年10月,政务院颁布《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将工农速成学校、业余学校、识字学校等正式纳入学校系统,形成工农速成教育、成人业余教育和正规教育三足鼎立之格局。1952年,全国学龄儿童入学率达49.2%,小学毕业生升学率高达96%①。1956年1月,面对国内经济的良好发展态势,教育部印发雄心勃勃的《十二年教育事业规划纲要》,准备“七年内在全国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同年9月,中共八大召开,“基本普及”更变成了“普及义务教育”,时间也延长到12年。

在浙江农村,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全面展开,普及义务教育运动也风生水起。以浙江富阳上官乡为例。浙江富阳上官乡是一个群山环抱、竹林茂盛的半山区。1949年,上官乡全乡仅1所学校,6个教师,110个学生。1955年,随着儿童入学人数年年增长,有了3所学校,8个班,11个教师,333个学生。时全乡7-14岁儿童为411名,入学率达76%。上官乡规划到1956年在3所学校基础上,扩大班级数为10个,教师增至13人,入学儿童增至440人(时全乡7-14岁儿童为459名),入学率达到97%②。

1956年正值开国初期,国家财力有限,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来发展基础教育,无法满足民众送子女入学的要求。因此,政府从1951年到1952年连续下达指示,允许并提倡小学民办,“发动群众出钱出力办学。”以上官乡为例。1956年,全乡3所小学的一年经费开支如下:教师工资5302元、公什费420元、添置课桌椅150元,合计5872元。根据上官乡农业社建立时间不长,底子不厚的情况,为了不影响社员收入和农业社的巩固,决定先将学校由公办转为公办民助,再达到完全社办。规划1956年学校经费由国家补助40%,计2348元;学校收入1609元;农业社负担1915元(占33%)。1956年全社现有公益金估计共有8300元以上,以其30%作为教育经费,计有2490元以上。1956年底全社估计可以新增公益金8000多元,以40%作为办学经费,因此1957年国家还需补助经费的20%。1958年可全部转由农业社办③。

再以浙江上虞县通泽乡半湖村为例。半湖村有103户,413人。全村只有1个高小毕业生。村里办起合作社后,1953年下半年办起了社办小学。到1955年,已有39个学生。为办好学校,他们推选了地方上热心办学的公正人士7-8人(内学生家长代表2人),成立了民办小学管理委员会,并推选出经费、审查、总务、保管、宣教等委员。委员会负责动员学生上学,聘请教师,筹措学校经费,审查学校经费使用情况及对学校进行监督等工作。校舍是将一座破庙拆掉,利用旧料造起来,除木工、泥工外,全部自己动手,很快盖起了5间正房,3间小屋,配上42块玻璃,还盖了1间厕所,这样校舍就解决了。因为半湖村当时还是新办的低级社,公益金很少,所以学校经费除学校收入外,主要是依靠社员集体耕种保留田解决。该校每年学费可收入228.8元(收费标准同公立学校同),肥料费10元,全年共收入238.8元。教师工资每年358元、办公费50元、经费修理费20元,全年共支出428元,尚缺189.2元。但社员种保留田每年可收入200元。因此,两年来不但解决了学校经费,而且节余了100元,准备作为今后学校发展的基金。全部民办经费由民办委员会的总务委员负责管理,每学期结束向委员会报告收支情况,并向群众公布。随着半湖村农业合作社由低级社转向高级社及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他们规划1956年度普及小学义务教育,争取学龄儿童全部入学,使在校学生达45人,1957年达48人,1958年达56人,并增设高级班,请高级教师1人。经费方面,除了仍由收费解决一部分外,不足数由合作社公益金解决④。

以上两个典型个案是1950年代浙江农村实行义务教育的缩影。1950年代随着土地改革的完成,浙江农村经济开始恢复和发展,农民群众的收入有所提高。如富阳县上官乡1955年平均每户农业、副业总收入为466元(比1954年增加30%)⑤。但贫困仍是大部分农民家庭的现实。如平阳县山门区南雁乡地处山区,主要生产蘑菇,其他收入很少,每个社员平均年收入仅28元⑥。针对国家财力有限,而农民尚不富裕的现实,1958年9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在农村,“国家办学”与“农业合作社办学”并举⑦。“国家贴一点,农民出一点”,“发动群众出钱出力”,这种办学模式就成为浙江农村义务教育的不二选择,并伴随着浙江农村从贫困走向富裕,成为特定时代的特殊标志。

1958年,随着大跃进运动的开展,教育改革也进入高潮。同年9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它批评了教育脱离生产劳动、脱离实际的错误;要求加强党的领导,改变校长负责制,实行党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要求改革现行学制,在实验成熟后规定全国通行的新学制⑧。自此,学制改革试验在全国迅速展开。然而由于“左”倾思想的影响,夸大的主观能动性使试验规模一度失控,出现了要求偏高偏急,把学制压得越短越好的现象,严重违反了教育教学规律。随着“三年自然灾害”的发生,学校规模急剧萎缩,大批学生被迫失学,小学毕业生的升学率由1952年的96%骤降到1962年的42.6%⑨。1962-1965年,我国国民经济执行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教育体系方面也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调整、整顿,以改变教育体系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状况。

在浙江,省教育厅于1964年形成题为《用革命精神进一步发展和办好农村教育》(讨论稿)文件。指出:要办好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为农村建设培养一批劳动后备力量和技术人才,为巩固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发展农业生产作出应有贡献。1960年代,随着农业生产及农村经济形势的好转,浙江农村民办小学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据1963年统计,浙江省农村民办小学达到18299所,占农村小学学校总数的58.5%;农村民办小学生86.7万人,占农村小学生总数的39.5%;农村民办小学教师26146人,占农村小学教师总数的35.6%⑩。1963年,浙江省用于农村民办小学经费补助为285.3万元,占本年度普通教育经费决算的5%。农村民办小学教师平均每人每年得到的补助费为104元(包括补助工资、福利、校舍修缮及奖励费)(11)。

1960年代,浙江农村民办小学教育在总体发展的情况下,也存在如下问题:

一、农村民办小学学生入学率低。以绍兴鉴湖公社为例。据该社1965年反映,时入学儿童为618人,只占学龄儿童的46%,其中联合大队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7%。未入学的大多数是贫下中农子弟。如鉴湖公社黄家村大队长高天佑(贫农),一家9口人生活,还要负担母亲三分之一的生活费。但全家仅一个整劳动力,妻子只是辅助劳动力。家里7个孩子中,大女儿15岁,读到小学5年级,后停学回家烧饭、管弟妹;次女13岁,三女11岁,都未上学,在家割猪草;四儿9岁上学;五儿6岁在幼儿园;还有4岁、1岁各一人。全家全年做3000多工分,养一头母猪,肥料作价10元,这样全年收支基本相抵。实际上3个女儿有1个可以上学,割猪草1人就够了。但高天佑认为,做生活(劳动)人越多越好,女儿读书也无用场。又如鲁东大队黄伯寿(贫农),一家8口,3个劳动力。15岁男孩读6年级,12岁女儿读2年级,7岁的女儿未上学;妻子将生小孩;打算明年送7岁的女儿上学,让12岁的女儿回家管小孩。如果3个孩子都上学就有困难。造成上述情况原因有五:

1、部分贫下中农经济上确有困难,难以上学。

2、不少人虽有一定经济困难,但主要感到学习和生产有矛盾,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有矛盾。如1个小学生在家放鸭养牛,每月有收入,而上了学还要付学费,一进一出相差几十元。

3、重男轻女思想相当普遍,认为女儿读不读书都是别人家的人。

4、有些人认为种田不一定要有文化,不少人读到中学、大学也下放回来了。

5、有些学校办得不好,教学质量不高,读书不能派用场,因而不愿送子女上学(12)。

二、办学经费短缺。农村民办小学办学经费包括民办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和教学行政费用两部分。一般而言,办学经费来源于两部分:

1、学什费收入。但其中只有少数经济作物地区,学额足,收费多,减免少,可以全部解决民办小学经费,如萧山区。属于这种情况的占民办小学的10%。

2、办学单位开支。主要从公益金,或大队副业收入、企业收入(碾米厂、窑厂等)中支出;或大队在向各生产队收取排灌费、其他卫生费、管理费时,加上民办小学经费;或以大队社务工分贴补。有少数划文化山、文化塘(鱼塘、藕塘、菱塘)、砍学柴及从果树等收入中开支。另有一些办学单位供给教师口粮、燃料做补助,等等。采取上述办法后,还有困难的,由国家补助(13)。

关于教师工资福利待遇问题。1964年,根据浙江省42个县市的调查材料,在19107个民办小学教师中,采取工资制16008人,占83.8%;工分制加一些现金的577人,占3%;工分制的2287人,占12%;其他形式(如实物、学生家长轮流供饭等)235人,占1.2%(14)。又据1963年财政决算统计,全省民办小学教师月平均工资为23元(指工资制的),其中公转民的教师一般为25-44.5元,办学单位自聘的教师一般为20元。工分制的教师,均参加生产队当年分配(多数和大队干部一样,作误工补贴列入分配方案)。工分制加发一些现金的教师,工分部分与上述情况相同,现金部分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向学生收取学什费中一部分发给教师;一是由大队发给一些零用金,也有国家补助一些的(15)。个案一:平湖县山门区南雁公社郭山生产大队。该大队共100多户,系革命老区。郭山小学有学生20人。教师待遇在1962年商定为900斤蕃薯干,由9个生产小队每队负担100斤。当时蕃薯干集市贸易价每百斤30元,教师年收入为270元。但1963年后,蕃薯干集市贸易价格下降,每百斤降至7-10元,这样教师年收入降至63-90元,教师不愿再任教。后经大队党支部多次教育,再由国家1年补助40元,才初步解决问题(16)。个案二:绍兴鉴湖区南池玉山社小民办班,是由4个大队合办的。教师每月工资20元,按田亩分摊,最多的大队每月出6元多,但几个大队扯皮,19个月只拿出40元,其余只得由国家适当补助(17)。

浙江农村小学民办教师享受公费医疗的情况有三种:

1、少数县市,如温州市郊,拟定了一个草案试行。主要内容是:均参加学校交费统筹医疗,产假45天。病假期间待遇:第一个月照发原工资;第二个月起到第六个月,按照工作年限多少,发给70-100%;第七个月起,根据民办学校经济条件和本人负担情况,公社或办学单位自行研究决定。

2、海宁、嘉兴、吴兴等县的大部分公社,每月提2-3元,由公社统一组织医疗费管理,少数由教师自己负担。产假为一个月。病假没有规定,按具体情况适当照顾解决。

3、经济差的地区没有解决。有实际困难的,从办学单位或国家民办教育补助费中给予一些补助(18)。

关于教育行政费用问题。浙江农村民办小学教学行政费用一般每个教学班1年20-40元,平均30元左右。一些农村民办小学办公费向大队领用,实报实销,作为大队办公费用开支。青田等县农村民办小学则从肥料费收入中开支(19)。绍兴农村民办小学经费一般采取大队向生产队分摊的办法。有的由大队会计统一收,有的由教师自己逐个地收。由于没有名目(“农业六十条”中无明确规定),收款时困难很多(20)。个案一:绍兴鉴湖区黄家村民办小学无校务委员会,下雨时教室淹水,厕所漏水,门窗没有玻璃,一块小黑板教二变式。这些问题没有人管(21)。个案二:余姚县之伟公社革新大队书记沈孝和说:生产先进可上北京,教育搞得好没啥名堂。学校应由国家办,这点钱还拿不出?几次向公社提出要把民办小学停办,说可以省钱省事(22)。

三 1966年5月,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炮制了教育战线的“黑线专政论”,全面否定了17年的教育工作。“文革”期间,教育以工具和目的的双重角色出现,而学校体制改革成为这场运动的终极目标之一。1968年后,教育行政管理权下放到各省的教育行政机构和下属部门。省、市甚至公社自己决定本地区的课程、教学规划以及学制的长短,而这以前完全是中央统一规定的。以浙江省临安县为例。1969年,临安县公办小学全部下放到生产大队办,小学学习年限由6年改为5年。公办教师回队任教,其中部分教师口粮不落实,工资几个月拿不到。同年9月9日,《人民日报》记者报导临安昌化区颊口公社北坞大队“五七”学校管理工作的两个小故事:《一定要把学校管好》、《一张课程表的故事》(23)。一时间不少省、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来北坞学习“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和“每天上课不受限制”的“经验”,扰乱了本县和外地学校的教育工作秩序(24)。1971年,周恩来总理指出普及小学教育“这是一个大政”。此后农村义务教育在艰难中得到发展。1973年,浙江省教育厅转发桐庐县东辉公社小京坞大队《深山坞里普及了小学教育》的经验,号召学习小京坞,把山区普及小学教育的工作搞好。当时小京坞大队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7.4%,为浙江省普及小学教育作出了示范(25)。在小京坞经验影响下,浙江松阳县的小学普及教育工作得到很大发展。1974年,松阳小学在校学生达到28235人,学龄儿童入学率分别为97.1%、96.5%和97.7%(26)。然而,教育规模的扩大并不导致教育质量上升。“文革”期间,“读书无用论”盛行,学工、学农、学军及学习毛主席语录基本上代替了文化课,另一方面,片面追求数量大幅度增加,但同时出现“招得多、流得多、质量差”的不正常状况。1973-1974年,浙江绍兴地区小学生数达到历史最高峰,但每年11万左右的学龄儿童有近4000人未入学。在校学生中年流失近万人,读满5年的巩固率仅60%左右(27)。

1974年1月,江青反革命集团炮制了“马振扶公社中学事件”(28),并要求各地层层查找类似事件。同年3月,中共浙江省委发出通报,将绍兴县城关镇红卫小学1名学生在考试后发生意外死亡事件作为本地区“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复辟回潮的典型,有关教师受到批判和迫害。随后绍兴红山公社觉悟大队小学也出现类似冤案(29)。“马振扶公社中学事件”及浙江类似冤案的出现使浙江农村小学普及教育再度陷入混乱。

“文革”期间,浙江农村小学民办教师队伍急剧膨胀。大批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加入其中,成为农村普及义务教育的生力军。1972年,浙江省有民办教师10.7万人,其中1966年前参加工作的3.3万人,1967年后参加工作的有7.4万人(30)。

“文革”时期,浙江农村民办教师的工资待遇普遍偏低。1966年前参加工作的老民办教师,其月工资约在27元左右。1967年后参加工作的新民办教师月工资仅为23元左右。国家对民办教师的补助每月平均为16元。从全省总的情况看,民办教师的收入水平,一般略高于社员,低于其他集体所有制企事业职工,与公办教师的工资存在较大的差距。如:温州市近郊区,1966年底以前参加工作的民办小学教师平均月工资仅23.40元,而公办小学教师平均月工资在40元以上。又如:海宁县民办小学教师平均月工资为28元,集体所有制卫生人员为37.46元,手工业工人为37.45元,信用社干部为33.24元(另有附加工资4.15元)(31)。另据浙江台州地区临海县委1972年报告,该地区民办教师工资待遇存在三大不合理问题:

1、工资低。临海县大田区民办小学教师256人,平均工资24.36元,公办教师278人,平均工资40.47元。民办教师要比公办教师工资低40%。而临海县信用社干部平均工资31.36元,大田区信用社平均工资33.06元,朝阳卫生所平均工资31.75元。这些单位另有每月3元粮补和附加工资,两项每人每月可增加6-7元。

2、工资等级乱。临海大田区,全区256个民办小学教师工资有16档,高的34元,低的16元,每档差1元。临海城关镇小学民办教师24人,工资有10档,每档差1元,高的34元,低的21元。从工资形式看,临海城关镇24个民办小学教师中工资分3种:全部国家补助;民办公助,国家补助2/3,集体负担1/3;全部从学费中开支。此外,民办教师的学习费、生活困难补助、病产假代课代职金和医药费超支部分都从学校上交镇教办20%学费中开支。

3、工资不合理。男女同工不同酬。女教师工资普遍低于男教师。同样条件下,女教师一般要低2-3元,多的差4-5元。如大田唐里公社1971年参加工作的男教师月工资为26元,1968年参加工作的女教师工资为21元或18元。理由是女教师在农村不是主要劳力,负担轻,工资可略低一点(32)。总之,“民办民办,青年好办,老来难办”。

“文革”后期,浙江农村民办小学教师的境遇有所改善。1972年10月,国家对1966年以前参加工作的民办教职工调整工资和增加补助,其中小学民办教师每人每月15元。1973年,国家再次增加民办教师的工资补助,平均每人每月3-5元。1980年,中共中央在《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决定》中规定:“国家给予民办教师的补助费,应全部直接发给本人。同时,社、队应按全劳力给他们记工分,切实执行男女同工同酬。”在浙江,1973年,浙江省革命委员会调整工资及改革临时工资制度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发文,调整1966年底以前参加工作的民办教职工的工资及补贴,主要内容是:

1、在精简期间(33)公办转为民办的教职工(不包括办过精简手续发给退职费、生产补助费和代课教师转民办的),以及为了加强民办学校而转为民办的原国家干部、公办教职工(以下统称精简期间公转民教职工)中,参加工作年限和现有工资水平符合公办教职工调整工资规定的,可以参照公办教职工调整工资的相似级及增资办法进行调整。

2、1966年底以前任教的农村民办教职工,在本人现有收入的基础上,根据本人表现、教龄长短,大体上按3-5元的幅度,增加补贴,总的控制在平均每人每月补贴4元的额度内。

3、这次增加的工资或补贴,应增加给民办教职工本人,原集体负担的部分不应减少。

4、增资时间,调整工资和增加工资补贴,都从1972年1月1日起补发。

5、以上调整工资和增加工资补贴所需经费,农村民办教职工按平均每人每月补贴4元,由国家教育经费开支(34)。到1973年,浙江鄞县1966年底以前参加工作的老民办教职工的月工资由29元调整为34.26元(35)。

四 1977年8月,邓小平在《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中谈到教育制度和教育质量问题。1980年12月3日,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邓小平的谈话和中共中央的《决定》使极度混乱的教育局面得到控制和恢复。1977年浙江绍兴地区先后从学校撤出“工宣队”、“贫管会”,恢复城镇学区、农村学区和公社中心小学。1979年前后,包括“红卫小学事件”在内的冤、假、错案得到改正,并落实有关政策。绍兴各地区进一步调整小学布局,分期整顿教师队伍,逐步建立正确教学秩序(36)。1978年,浙江余杭县委要求:“学龄儿童未受完小学五年教育的,不能参加集体生产劳动”。部分公社还将普及初等教育列入乡规民约,规定未受完小学五年义务教育的,企业不得招工,生产队不记工分(37)。1979年4月20、21两日,浙江桐庐县小学停课2天,全体教师分片包干进行普及教育的调查工作。普查结果是:全县学龄儿童未上小学和只读1-2年级的为1985人,读到3-4年级的为3062人,读满5年的为33148人。36个公社(镇),读满5年的、普及率在90%以上的有12个,85%以下的有9个。桐庐县因此明确了普及初等教育的重点对象和重点地区,并据此制定了全县普及初等教育的规划。同年10月,桐庐县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8.2%(38)。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土地承包到户,工分制取消了。民办教师虽然和村民一样分到了一份土地,但民办教师作为教师的民办部分报酬却随着集体的解散失去了来源。家庭责任制的实行实际上消除了农村民办学校存在的集体基础。自1979年1月1日起,浙江省停止吸收新的民办教师。同时,对1978年底前在编民办教师逐年进行整顿与考核。之后,省政府每年拨出一定数量的劳动指标给教育部门,用于将民办教师择优转为公办教师。如:1978年,省教育厅下达给桐庐县民办教师转公办指标11名。经各公社推荐,县文教局政审、体检、考试(考核)等一系列程序,最后按指标数完成了此项任务。桐庐县文教局自1979-1981年,经整顿、辞退、招工、招生,全县民办教师从1978年的2275人减少到1438人(39)。此举既提高了教师队伍质量,又减轻了农民负担。1987年,浙江省有1.24万民办教师转为公办。1988年浙江省在编民办教师为4.6万余人,1989年为4万人,1990年为3.5万人,1991年为3万人,1992年为2.61万人,1994年为2.1万人,1995年为1.78万人(40)。1996年,《光明日报》刊登《浙江民办教师今年全部转公办》的文章,发布了浙江农村民办教师的最后消息(41)。

教育社会学认为,教育既是社会变迁的条件和动因,也是社会变迁的结果和反映。当前,农村义务教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从政府官员、新闻媒体、学者到普通民众都对农村义务教育给予了极大的热情,社会正义的呼声不断向农村倾斜。但是,单纯的道德关怀不足以保障农民子女受教育的权利;良心的呼唤、道义的谴责,无法使农村义务教育从根本上摆脱窘迫的困境。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村义务教育的弱势地位,必须对现存失衡的利益关系及制度进行重大调整。对建国后30年浙江农村义务教育的历史考察,有助于我们在不久的将来建立一种更公正、合理的教育机制,以最大程度地改变农村教育的现状,提升“境况最差的成员”的生命质量。

注释:

①《免费义务教育百年跋涉》,《南方周末》2005年11月24日。

②③富阳县文教科:《富阳上官乡是怎样规划社办小学和普及义务教育的》,1956年,浙江省档案馆,档号:J005-21-54。

④《上虞县通泽乡半湖村社办小学的情况》,1956年3月,浙江省档案馆,档号:J005-21-53。

⑤富阳县文教科:《富阳上官乡是怎样规划社办小学和普及义务教育的》,1956年,浙江省档案馆,档号:J005-21-54。

⑥(11)《浙江省不同类型地区的民办小学经费情况的调查材料》,浙江省档案馆,档号:J039-16-10。

⑦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83年,第231页。

⑨《免费义务教育百年跋涉》,《南方周末》2005年11月24日。⑩《浙江省民办中小学有关经费问题的具体材料》,浙江省档案馆,档号:J039-16-8。

(12)(17)(20)(21)浙江省委宣传部学校教育处:《去吴兴县、绍兴县调查了解教育工作若干问题的情况》(1965年12月10日),浙江省档案馆,档号:J005-15-7。

(13)(16)《浙江省不同类型地区的民办小学经费情况的调查材料》,浙江省档案馆,档号:J039-16-10。

(14)(15)(18)(19)《浙江省民办中小学有关经费问题的具体材料》,浙江省档案馆,档号:J039-16-8。

(22)《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民办中、小学的有关情况和意见的报告》(1964年5月11日),浙江省档案馆,档号:J039-16-8。

(23)《光辉的指示,深刻的变化》,《人民日报》1969年9月9日。(24)浙江省临安县教委编:《临安县教育志》,浙江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0页。

(25)浙江省桐庐县教委编:《桐庐县教育志》(内部发行),1991年印,第113页。

(26)浙江省松阳县教育志编撰委员会编:《松阳县教育志》,西安地图出版社1994年版,第61页。

(27)(29)浙江省绍兴市教育志编撰委员会编:《绍兴市教育志》,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75页。

(28)1973年7月10日,河南省唐河县马振扶公社中学初二学生张玉勤英语考试交白卷,受老师批评后自杀身亡。江青等人利用此事作为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回潮的典型案例,使一批忠于教育事业的中小学教师被打成“复辟”典型,在全国造成严重后果。

(30)浙江省教育局:《关于民办教师调整工资问题的报告》(1972年12月30日),浙江省档案馆,档号:J106-6-64。(31)浙江省教育局:《关于调整部分中小学教职工工资的报告》(1972年8月5日),浙江省档案馆,档号:J106-6-64。

(32)《台州地区临海县委给浙江省教育局的报告》(1972年5月28日),浙江省档案馆,档号:J106-6-64。

(33)指三年困难时期(1959-1961年),一部分公职人员退职返乡参加农业生产劳动。

(34)《关于对1966年底以前参加工作的民办教职工调整工资和增加补贴的通知》(1973年7月11日),浙江省档案馆,档号:J106-6-64。

(35)浙江省教育局:《关于一九六六年底以前原实行固定工资的民办教师调整工资问题的补充报告》(1973年1月12日),浙江省档案馆,档号:J106-6-37。(36)浙江省绍兴市教育志编撰委员会编:《绍兴市教育志》,第75页。(37)浙江省余杭县教委编:《余杭县教育志》(内部发行),1988年印,第65页。

(38)(39)浙江省桐庐县教委编:《桐庐县教育志》(内部发行),第346页。

(40)以上统计数字来自《浙江经济年鉴:教育科技》(1987年、1988年、1989年、1990年、1991年、1992年、1994年、1995年),浙江人民出版社。(41)《浙江民办教师今年全部转公办》,《光明日报》1996年5月23日。

转自《安徽史学》(合肥)2009年4期第82~88页

第二篇:浙江农村义务教育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人口众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条件下,实现了“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性任务,应该说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但是,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还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农民义务教育的负担较重,城乡教育差距还有扩大的趋势,教育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亟待加强。为了解我省农村义务教育情况,最近,我们在杭州市余杭区农调队、金华市农调队和龙泉市农调队的协助下,就我省农村义务教育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省农村义务教育在规范收费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要杜绝违规收费还任重道远;农民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民义务教育的费用负担比较重;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待遇还比较低;农村义务教育在相当一部分地区困难还比较多。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我们选择了余杭区、金华市婺城区和金东区(下称金华市)、龙泉市三地分别作为我省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代表,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每地调查了100名农村学生家长和10名乡镇中小学校长,全省共调查了300名农村学生家长和30名乡镇中小学校长。其中中学生、小学生家长和中学校长、小学校长各半,余杭、龙泉的家长均分布在5个乡镇,金华的家长分布在两区的10个乡镇,中小学校长三地均分布在5个以上的乡镇。

本次调查所定义的“农村”是指县城以外的所有乡镇,这与浙江省物价局等部门下发的浙价费(2003)21号文件中所指的农村中小学的“农村”有所区别,也就是说在本调查中,农村是指三地市政府或区政府所在地城区以外的所有乡镇。调查的时间范围是2003年春季。

这次接受调查的15所中学,平均在校生规模为727人,比全省平均的928人少21.7%,共有专任教师677名(其中代课教师18名),平均每校44名,师生比为1:16.7,略低于全省平均的1:18.3的比例。被调查的15所小学,有13所是乡镇中心小学,2所为金华市的村小,平均在校生规模为465人,比全省平均的384人多21.1%,共有专任教师452名(其中代课教师2名),平均每所小学30名,师生比为1:16,低于全省平均的1:21.5的比例。

二、农村义务教育收费现状

(一)省级有关部门规定的农村中小学收费标准

省物价局、教育厅、财政厅今年初联合下发浙价费(2003)21号文件,规定了我省义务教育的收费标准:从2003年春季开学起,城镇中小学(含乡镇初中和乡镇中心小学)的杂费标准为:小学每生每学期不超过80元,初中每生每学期不超过110元,具体标准由各市、县(市、区)价格部门会同财政、教育部门确定。已实施多媒体教育或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中小学,经批准可加收20元的杂费。农村中小学(指村小、完小及中心小学在村里的办学点和100个省重点扶贫乡镇的中学)的杂费标准为:小学20—45元,初中40—70元。代管费(农村中小学为课本费、作业本费两项,城镇中小学再加上音像教材费、讲义费和班会费共五项)实行限额控制,具体标准由各市、县(市、区)相关部门在每学期开学前确定。借读费小学为300元,初中为600元。

(二)农村初中每生每学期实际缴费657.9元

据三地调查汇总,农村初中每生每学期平均缴纳费用为657.9元(不含伙食费,下同),占调查户家庭人均纯收入的15.5%,余杭、金华、龙泉分别为806.8元、659.0元和512.0元。其中杂费113.5元(含部分学校的信息技术课),占17.3%,余杭、金华、龙泉分别为99.3元、128.0元和113.1元;代管费247.6元,占37.6%,余杭、金华、龙泉分别为227.2元、259.0元和256.5元;借读生(共9人)借读费平均954.4元,余杭、龙泉分别为1115元和633.3元,金华被调查对象中没有借读生;住校生(共64人)住宿费平均158.7元,余杭、金华、龙泉分别为266.0元、118.0元和92.1元。余杭区因有部分学校的学生宿舍实行公寓化管理,经区相关部门批准,住宿费可适当超过区定标准。

(三)农村小学每生每学期实际缴费339.0元

根据对150名小学生家长的调查,农村小学每生每学期平均缴纳的费用为339.0元,约为初中生的一半,占调查户家庭人均纯收入的8.2%,余杭、金华、龙泉分别为379.1元、336.1元和299.0元。其中杂费62.9元(含部分学校的信息技术课),占18.6%,余杭、金华、龙泉分别为50.6元、69.1元和69.0元;代管费158.6元,占46.8%,余杭、金华、龙泉分别为150.4元、127.5元和197.9元;借读生三地每地各一名,余杭、金华、龙泉的借读费分别为400元、300元和60元,平均为253.3元;住校生(共2名,龙泉)住宿费每人均60元。

(四)对收费现状的基本评价

从以上

调查结果来看,三地农村中小学缴费标准除余杭小学借读费高出100元外,其它都没有突破省定标准(见下表),各学校也都能严格遵守当地的收费标准,在实地调查中也基本上没有发现学校超标准收费的情况,多数学生家长对收费工作也给予了肯定。据调查,52%的家长认为目前农村中小学收费比一、二年前规范了,持否定意见的只有1.3%;有21和43的家长认

为农村税费改革后中小学生的费用负担“明显减轻”和“有所减轻(但不明显)”。这说明经过治理整顿,从总体上看,我省农村义务教育的收费是规范的、健康的,主流是好的。

三地乡镇初中、小学收费标准单位:元

余杭金华龙泉

小学农村杂费45454

5代管费120100176

借读费400 200

住宿费1008060

柴伙费80

城镇杂费808070

代管费2001-2年级1203-6年级150210

借读费400300

住宿费10010060

柴伙费60建制镇4-6年级80

初中农村杂费11070100龙南乡70

代管费250180260龙南乡226

借读费800 600龙南乡400

住宿费2008075

柴伙费建制镇80非建制镇60

城镇杂费110110110

代管费250260260

借读费800 600

住宿费200120乡镇75

柴伙费建制镇80非建制镇60

注:龙南乡是全省100个重点扶贫乡镇之一。乡镇中学和乡镇中心小学属于城镇收费范围

三、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

我省目前教师工资都由县(市、区)财政统一按月发放,从调查的30所农村中小学来看,所有教师都能按时领到工资,没有拖欠的情况。但县级统发工资的内容因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差别较大,有的仅是国家工资,有的则包括了考核奖、岗位津贴、职务补贴等。如余杭区教师的伙食及误餐补贴、岗位津贴、物价补贴以及医保、公积金等都由区财政负担,龙泉市也在去年解决了教师医保和公积金费用,金华农村教师考勤奖、年终奖、医保、公积金等财政还没有解决,今年下半年开始公积金财政补助每位教师每年800元,合同制教师的养老金、失业保险金财政也还没有安排。为搞好教师福利待遇,有些学校自筹部份资金,以考核奖、全勤奖等名义给教师每月发放几十元到一、二百元不等的津贴。

从调查数据来看,三地教师平均年收入(所有工资、福利性收入)为17528元,其中初中教师为18031元,小学教师为17025元,相差不大。比较三地,余杭教师的工资最高,平均为21455元,高出平均数22.4%,其中初中、小学分别为22294元和20616元;金华次之,平均为16980元,略低于三地平均水平,其中初中、小学分别为17400元和16560元;龙泉最低,平均为14150元,比三地平均低19.3%,比余杭低34.0%,其中初中、小学分别为14400元和13900元。据分析,各地收入的差距主要是国家工资以外的各种补贴、津贴、奖金等不同造成的。据校长们自己估计,教师的收入与当地的公务员相比要低30%左右。

在一些欠发达地区,教师的生活还比较清贫。我们在龙泉调查时了解到,有一对教龄长达20多年的教师夫妇,工作20多年才积攒了4万多元积蓄,女儿今年考上大学,要读完四年大学还得贷款。有的欠发达地区学校的教师,除了财政统发的工资以外,全年的各种奖金、福利加起来也就几百元钱。一些工作时间不长的年轻教师,年收入才一万元左右,而要通过函授取得大专文凭,各种花费共要15000元,平均每年5000元,几乎是年收入的一半。如果想再获得本科文凭,还得再花三年时间和15000元。有些地方教育局在教师获得文凭后能给矛一定的补助,有的由学校补助一点,有些地方由于经费困难,全由教师自己承担。

四、当前农村中小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这次调查情况看,当前农村中小学教育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一)教育费用仍是农民比较重的负担

在调查中,农民普遍反映这几年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他们感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党委、政府对他们的关怀和对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几年他们用于子女教育的支出仍越来越多,负担越来越重。据调查测算,一个小学生一学期的费用平均在500元左右(包括部分学生缴的午餐费),初中生近1000元,如果住校就更高了。对于经济一般地区农民和欠发达地区农民来说,是一个很重的负担,尤其是对二孩家庭(欠发达地区二孩家庭往往比发达地区要高)。因而,我们的调查中有44%的调查户觉得孩子上学的费用负担很重或比较重,有7.4的学生家长还反映不能按时足额缴纳学杂费,其中金华、龙泉不能按时缴费的家庭分别达到10%和11%。为筹措学杂费,这些家庭不得不向亲戚朋友借贷。有的学校同意缓缴或分期缴纳,但需由教师个人担保,到学期结束时如果家长不能足额缴纳则由担保教师承担责任。有的家长实在缴不出现金,就用鸡蛋、粮食、蔬菜等农副产品送给担保教师冲抵学杂费。据调查户反映,我们调查的其中一地去年还发生过学生缴不出学杂费而自杀的事件。从我省2700户农村住户调查资料也显示出农民教育负担的不轻和增长过快,我省2001年农村居民人均学杂费支出269.91元,比上年增长14.1%,2002年增加到337.42元,又比2001年增长了25.0%,远远快于收入的增长。

农民教育负担仍然较重,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以下两方面的问题非常突出。

1、省定收费范围外收费比较多。调查结果表明,除杂费、代管费、借读费、住宿费四项费用以外,小学生每生每学期平均还要缴纳其它费用111.6元,占总收费的32.9%;初中生每生平均每学期缴纳其它费用175.4元,占总费用的26.7。在四项费用之外的收费中,保险费、校服费、假日培训费(周末、暑假培训班)占了绝大部分,有的地方经物价、教育、财政部门同意,对住校生收取60—80元的柴伙费。此外,有些学校还收取名目繁多的费用,如饮水费、优秀生补课费、差生补习费、试卷费、资料费、电教费、晚自修费(或晚自修教师坐班费)、停车费、电脑培训费、“六一”节建校赞助费等等。个别学校还印制自己学校的信片,以宣传学校、扩大影响为由要学生购买。

从收费的“合法”性上来说,像校服、保险费,从省到县(市、区)都强调自愿原则,但校方从校容、便于管理和学生意外时的救助能力考虑,实际操作中不少学校存在校方动员学生购买的情况,给家长以强迫的感觉,结果是有三分之一的家长觉得购买行为是出于无奈或不买不好意思。假日培训应该说是不符合省里的文件精神的,但在我们调查的三地来看,在其中的两地比较普遍,周末培训的费用因课程的多少在50—200元之间,培训的课程也有音乐、体育、美术等,但多数仍是语文、数学、外语及自然。暑假两周培训的情况三地都有,有的地方比较普遍。这些假日培训,都获得当地相关部门的认可。为了不与省里文件的精神相冲突,有的是社会教育机构出面或委托它们来组织、收费,有的有专门的假日培训中心,但实际上给学生上课的仍是他们自己的老师。有的学生不想参加但又怕教师在假日培训时教授在课堂上不讲的内容,因此非自愿参加的学生不在少数。

除了上述校服、保险和假日培训的费用外,其它的收费都是属于明显的乱收费。其中饮水费已经包含在杂费内,即使学校提供桶装水也不能另行收费,但在个别市(区)收取饮水费的情况比较普遍。

2、地方制定的收费标准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有错位。考虑到我省各县(包括县级市、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省物价、教育和财政部门仅仅规定了有些收费的最高限额或收费的区间范围,并把收费标准的制订权下放到县(县级市、区)一级,以便让各地根据自己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群众的收入水平来确定收费标准。但事实上各地都没有很好地贯彻这一要求,基本上采用了省定的最高标准收费,尤其是人人都要缴的杂费和代管费,没有体现出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应的梯度(见上表)。

以余杭区和龙泉市为例,据农村住户调查,2002年龙泉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余杭的47;这次被调查的家长自己估算,余杭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为6914.5元,龙泉为2558.8元,龙泉仅为余杭的37。但农村小学杂费和代管费合计(以下称“两费”)龙泉为221元,余杭为165元,龙泉反而比余杭高出33.9%;借读费和住宿费余杭比龙泉要高些,但由于借读生和住校生比例不高(尤其是借读生),对群众的影响面不大。其结果,龙泉小学生一学期的费用负担占到农民人均年收入的11.8%,初中生占到19.9%。而余杭小学生和初中生的费用虽然绝对额比龙泉要相应高出80元和295元,但占农民人均年收入的比重仅为5.6%和11.6%,显然大大低于龙泉的负担水平。由此说明,教育收费如果不考虑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那么即使完全按标准规范收费,在一部分地方农民仍会感到负担很重。

此外,部份学校在收取柴伙费、减免学杂费等方面做得也不够好。如大部份家长认为一学期柴伙费成本最多也就30元左右,但学校收取的标准大都在60元左右。又如贫困生学杂费的减免比较困难,根据家长自己的申报,只有2.3%的学生享受了减免,远远低于省“一局两厅”文件规定的10%的要求。

面对较重的教育负担,广大农民群众(特别在欠发达地区)希望能把子女教育的费用负担降下来,尤其是义务教育,要名符其实。经济比较困难的家庭希望购买校服、保险时能真正自愿,学校也不要要求在升旗仪式及其它集体活动时一律穿校服,否则对买不起校报的贫困家庭的子女在自尊心上是一种打击。

(二)学校经费紧缺,负债办学现象普遍

目前农村中小学尤其是经济不很发达地区的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经费严重短缺的现象,即使在很多发达地区,经费也不宽裕。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运转主要是靠杂费来维持的,有的地方教育局或镇政府虽有少量的生均公用经费下拨到学校作为补充(一般每年每生在20—50元之间),但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经费短缺的矛盾。所以现在农村中小学很多校长把工作重点放在讨钱、要钱上,向教育主管部门要,向乡镇领导讨,实在没办法的就向学生乱收费。对于教育乱收费,社会各界往往归因于校方,怪罪校长。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校长是在“为政府分忧,替政府受过”。

由于学校经费紧缺,目前还有很多学校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负债。在被调查的15所中学中,有11所负债,共负债822余万元,平均每校近75万元。其中余杭2所,平均每所负债19万元;金华5所,平均每所负债82万元;龙泉4所,平均每所负债93万元。在被调查的15所小学中,有6所负债,共负债143万元,平均每所近24万元。其中余杭1所,负债18万元;金华3所,平均每所负债31万元;龙泉2所,平均每所负债15万元。负债的原因,有的因修建教育楼、综合楼、食堂、宿舍、操场等而欠债;有的拖欠新华书店、印刷厂、教育局资料室等书费、资料费;有的因创绿色学校、创省教育强镇需要,整治校园、添置仪器、设备和图书造成欠款;有的因开设信息技术课购置电脑、建校园网负债;还有的是拖欠办公费、教师奖金。金华一中学甚至欠个人借款60万元。

还是因为经费紧缺,许多学校教育设施得不到改善,校舍不能得到及时修缮和增加。在调查中,有51%的家长认为学校的教育设施、设备很一般或不太好;30所学校中,仅有8所学校拥有标准操场。尽管这几年在改造中小学危房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农村很多地方学校的教学、生活用房还是很不足。据龙泉市教育局反映,如对照我省建设三类学校标准(最低标准),该市还缺少学校用地11万平方米,校舍少8.6万平方米。在金华,有的教师调侃说,他们住校生的住宿条件还没有奶牛的好。有的校长明知他们的教师宿舍是危房但不敢上报,否则要封存,这样教师反而没有地方住了。

(三)优秀教师流失较多,师资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各地反映,目前农村中小学优秀教师流失现象较为普遍。据被调查的30所中小学统计,近三年来有21名教师(其中初中19名,小学2名)因待遇低而离开了教师队伍从事他业,有45名教师流向了待遇好的城市(镇)学校。现在一些民办、私立学校经常到乡镇中小学去挖人才,年薪往往可以增加1倍左右,而且工作量还比较小。如余杭塘栖一中学反映,今年他们学校就走了4名教师,民办学校给的年薪是5万元一年(目前他们教师的年薪只有2.5—3万元)。在他们学校一个英语教师要教三个班的课,而在民办学校只教一个班的课。有的地方民办学校甚至不要档案,可以为招来的教师重新建档;也有的地方规定去民办学校的教师档案可以放在教育局。有的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每年都要对教师进行考试、考核,将一些优秀教师调入城区学校或其他一些离城区近、教育质量好、待遇高的学校。这些教师大多是县(市、区)级骨干教师或教坛新秀,是学校师资队伍中的栋梁,学校在培养他们时往往花了很多人力、物力和财力,他们的离去不但给学校的教育计划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紊乱,也给教育质量带来一定影响,更是给学校培养教师工作的信心以打击。有的校长说,以后在培养教师时只要培养成“半成品”就行了,即培养出来后不给上报评“骨干教师”或“教坛新秀”,以免被人挖走,但这样又会挫伤教师的积极性。

骨干教师的流失导致农村教育质量下降,使农村生源流失。在有些地方,农村生源流失问题已比较严重,一些比较优秀的学生或家庭比较富裕的学生,都流向了城区比较好的学校。如金华市金东区岭下镇中心小学今年有毕业生142人,升入当地初中的只有75人。其中一个班54人,只有9人升入当地初中;余杭塘栖三中去年有90多人流向其他学校,今年又有50多人外流;余杭超山中心小学有70多人外出求学,占在校学生的10%。

在优秀教师流失的同时,农村中小学因各方面条件相对较差,生活艰苦,比较难吸引高学历、高水平的教师去工作,师资队伍素质不高的问题也较突出。从学生家长的反映看,有45的家长认为学校的师资条件一般或不太满意,部分家长认为教师的责任心不强、敬业精神不够。反映的问题有:有的教师教育时间缩水,往往让学生自学;有的教师不批作业由学生代批,个别甚至连考卷也不批,仅根据平时的印象来给分;有的教师动不动就体罚学生等。从教师的学历看,金华、龙泉两地初中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分别为13.9和22.5,比全省30.3的平均水平分别低16.4个百分点和1.9个百分点;两地小学教师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比例分别为23.1和28.4,比全省34.4的平均水平分别低11.3个百分点和6个百分点。

(四)报刊征订任务重

在我们的调查中,农村中小学校长普遍对报刊征订意见很大。我们调查了9所中学和9所小学2003年的报刊征订情况。每所中学的报刊支出平均达13459元,占全部杂费收入的14.1%,其中7273元为非自愿订阅,占到报刊支出的54.0%;每所小学报刊支出平均为6099元,占杂费收入的19.4%,其中1974元为非自愿订阅,占32.4%。非自愿订阅多是因为上级有任务或是有关部门领导打招呼的结果,订阅的报刊杂志五花八门,有中央、省、市、县级党报(越是下级的党报数量越多),有各级晚报、《求是》、《共产党员》、《钱江廉潮》、《半月谈》、《时代先锋》、《浙江宣传》、《今日浙江》、《新农村》、《人民公安》、《江南警界》、《物价公报》、《质量时刊》、《中国教育报》、《教育信息报》、《中国教工》等等,有的市(县)级党报教职员工人手一份还有多。我们在调查时一位曾担任过中学校长的业内人士也反映,为了完成报刊征订任务,当地一位宣传部的领导亲自来到学校,要求他订阅报刊,看他有点勉强,他说我来了吃饭你总要招待的,如果你不订,我多来几次你的招待费不就多了吗?言下之意还不如主动订阅为好。

(五)教育收费卡制度执行不力

为切实减轻农民的教育负担,防止教育乱收费,近年来,教育部门出台了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和收费卡制度,即教育收费不但要公示,每位家长还必须有收费卡。但实际上这项制度执行的不够理想。在这次被调查的300名中小学家长中,有66.8%家长反映学校没有执行收费卡制度。有的学校认为已经实行了收费公示,就不必再搞收费卡了;有的则以学生保管易丢失为由,家长签名后校方“代为保管”。没有收费卡,就不利于家长对学期中间的收费进行监督。代管费的开支省里是有严格规定的,但有不少学校将水电费、报刊费等也在代管费中列支,这些学校在学期结束时是不可能向家长出具“收费清单”的,代管费多退少不补也就失去了实际意义。

五、对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几点建议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国80%的人口在农村,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农村义务教育是农村教育的主体,发展农村义务教育,使广大农村学龄儿童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是实现教育公平和体现社会公正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更是提高农民素质、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保证。应该说自1985年实施义务教育以来,我省的义务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目前全省小学六年制招生比例达到了99.8%,小学入学率达到了99.99%,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9.98%,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分别达到了98.36%和99.79%。我省作为一个经济发达省份,农村义务教育也已走在全国的前列,但农民的文化程度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2000年我省6岁及以上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62年,低于全国6.78年的平均水平,这与我省的经济地位很不相称。我省要提前实现全面小康,关键是提高农民的素质。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对我省的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极大的推动,而大量不符合现代化要求的农村劳动力必将成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包袱。农村义务教育是提高农民素质的基础性工作,目前的农村义务教育从“量”上来看(如小学入学率,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初中入学率、巩固率等)已经是形势喜人了,但在提高教育质量上仍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仍有很多工作要做。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改革官员考核办法,真正重视和发展教育事业

由于教育投入不像有形投入一样能迅速见效,教育的重要性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认识的,但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力的增强,又无不体现出教育的重要性。国际上也不乏这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英国是现代工业的发源地,曾是老牌的经济强国。1850年前后,英国有大量的劳动者从乡村迁移到城市,在新工厂工作。但英国政府没有为这些工人的子女修建学校。到十九世纪末,由于缺乏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队伍,英国对电力、冶金和化学等技术的掌握远远落后于重视对教育进行投资的德国。因此,进入二十世纪时,英国没有保持住其原本在技术和生产力方面的巨大优势。与此相反,爱尔兰则是另一个例子。爱尔兰是一个欧洲小国,面积7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380多万人。它在1973年加入欧共体(欧盟前身)时,还是一个农业国,是欧洲最穷的国家。加入欧共体后,爱尔兰政府十分重视教育工作,大幅度增加教育经费,教育开支占GDP的比例在西方国家名列前茅,由此带来科技突飞猛进,用了不到二十年的时间,由欧洲最穷的国家变为最富国家,这在世界上是少有其匹的。目前,爱尔兰是世界上15到29岁年龄段人口在校就读率最高的国家和世界人均教育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软件开发超过传统的美国和印度,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年出口额达到120亿美元。这两个事例,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教育的重要性。

目前在我们国家,教育的重要性已经被包括文盲在内的绝大多数家长所认识,他们节衣缩食,把家庭的很大一部分收入投入到子女的教育中。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有的贫困山区的家长为了让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不惜下山在城市(镇)边缘搭起十分简陋的棚子,用打工甚至拾荒赚来的钱供子女在城镇上学。因为他们清楚,教育是解决贫富差距的最好办法,也是改变他们子女命运的有效途径。但是我们的很多干部,对教育的重要性还认识不足,或者只是在言行上重视教育,在行动上做得非常不够。联合国主管教育的官员说,我国政府教育投入约占GDP的2.2%,还不到联合国推荐水平6%的一半。政府预算只占教育开支的53%,其余的47%不得不由家庭或私营部门支付。政府预算不足也正是10年来教育乱收费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联合国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的有形投入是教育投入的15倍左右,明显高于其它发展中国家。很多地方政府有钱搞开发,但没钱办教育,这是政府在指导思想上的偏差。其实,很多政府官员作为家长,他们对自己子女的教育也是十分重视的。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轻文教卫重GDP的根源在于上级对下级的考核制度上。目前上级对下级的考核往往以经济增长指数作为主要标准,没有将自然环境、文化教育卫生等内容列入考核范围。因此,各地官员为了凸显自己的政绩,从自己的政治前途考虑,往往喜欢发展投资回报率高而快的产业,希望能够用GDP的快速增长来表现自己的工作业绩。其结果是政府有限的财力向有形投入倾斜,教育等领域的投入被挤占。

因此,当务之急是从制度上来保证政府财力对教育的投入,完善对干部的考核办法,增加环境、文化、教育、卫生等考核内容,建立一套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干部考核办法,这样才能纠正地方政府重经济轻文教卫的倾向。

(二)加大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

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当前农村教育的主体,加大义务教育投入的力度,也是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一点。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规定,到本世纪末(指二十世纪)全国财政性教育投入占GDP的4%。据联合国的统计,我国对教育的投入低于其它发展中国家。1998—1999年,我国对教育的总投入相当于GDP的2.2%,而同期土耳其为2.9%,印度为3.2%,俄罗斯为3.5%,菲律宾为4.2%。到2002年,我省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也仅仅占GDP的2.55%,与《纲要》的要求相距甚远,与联合国推荐的比例差距更大。教育经费在总体上与教育所承担的重任有明显的差距,经费短缺面广量大,在农村尤其如此。在农村不少地方,可以看到“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标语写在学校破旧的墙上,与有些部门漂亮的办公楼形成了明显的反差,反映了我们在教育投入上的矛盾和无奈。在相对不足的教育经费上,投入又向高、中等教育倾斜。浙江省2002年的经费支出中,大中专院校占26.4%,技校和高中(含职高)占18.9%,普通初中和小学占47.8%,其他学校占6.9%。而在校普通初中生和小学生的数量要占到全部在校生的72.6%。从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看,中小学与高、中等院校差距也很大,2002年普通高校、普通高中、普通初中和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分别为6651元、2353元、1716元和1455元,其中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分别为2736元、489元、230元和128元。

为保障农村中小学的正常运转,省财政厅、教育厅日前联合发布了农村中小学的公用经费定额标准(浙财教〔2003〕36号文件),规定二、三类地区(中等发达和欠发达地区)农村初中生均公用经费最低分别为280元和240元,农村小学为200元和180元。这里规定的农村中学仅仅是指100个省重点扶贫乡镇的中学,农村小学是指村办小学、完小以及乡镇中心小学在村里的办学点,大量的乡镇一级的中小学还没有包括在内。但从各地上报的情况来看,很多地方仍没有达到这个省定的最低标准。

所以,我们建议必须从现在起,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和非常手段,增加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要明确规定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具体速度,使财政性教育投入占GDP的比例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纲要》规定的4%的要求,并在分配上向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倾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夯实教育这个基础。在城市,要树立大教育的观念,加大力度解决外来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使大量民工子女能享受城市良好的教育资源和城市文明,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大量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正如国务院发研究中心研究员卢迈所说:“财政资金分配上,是一些城市种花种草搞形象工程占大头,还是给农民工子弟就学提供点补贴?无疑,今天在农民工子弟的教育上花点钱,将来受益的是整个社会”。我们希望,通过加大对义务教育投入的力度,使农村中小学校长和教师能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百分之百集中在教育上,不再为学校的经费、教师的福利发愁。

(三)加大省、市一级政府对欠发达县(市、区)义务教育的责任

目前社会各界对收入分配差异过大、贫富分化悬殊的危险性已经有了比较共同的认识,但对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教育上的“贫富分化悬殊”问题认识不足。现代经济学虽然在平等与效率的理论与实践之间始终未能找到良策,但有一点却是被公认的,即教育会改变人的能力、改进生存的状况、改善社会平等与公正。而教育的不平等,最终将危害社会的安定、危害民族素质的提高、危害国家的发展。因此兴办公立学校成为西方社会解决由于公民先天差别导致贫富悬殊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政府尤其是中央一级和省(州)一级政府在基础教育上的投入占了很大比重。如美国,上世九十年代以来,联邦和州级政府负担义务教育经费比重分别为7%和46%;日本国家和省级政府分别承担了初等中等教育经费的24%和76%。而目前我国中央一级和省一级财政教育支出只占教育总支出的9%和13%,而且这其中的大部分都流向了大中专院校等非义务教育领域。

作为一个主要社会资源是全民所有的国家,我们的政府尤其是较高级的政府更有必要解决教育资源在地区间公正配置的课题。美国经济学家格里高利·曼昆说: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的结果。我们的政府在教育市场中已经不是“守夜人,而是直接的主体和参与者,因此它要做的不仅仅是改善结果,而是应承担起对教育全过程优化配置和公正监管的责任。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模式由以前的以“乡镇为主”改为“以县为主”,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我们在一些发达地区农村也看到漂亮的校舍、良好的师资、与公务员完全一致的教师待遇。但是必须看到,即使在经济发达的我省,仍有25个经济欠发达县(市、区),它们自身财政往往入不敷出,根本就没有太多的钱来用于教育,要它们承担义务教育的主要责任显然是有点力不从心的。因此,上级政府必须承担起义务教育公正监管的责任,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逐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缩小贫富地区间教育的差距,尽可能让每个孩子享受公平教育的机会。

(四)大力支持全社会办教育,对贫困家庭的学生实行免费教育

加快教育改革步伐,加速教育产业化进程,在加大国家办学力度的同时,动员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利用国内外企业的、私营的、个人的资金,举办针对义务教育的民营、私立学校,让一部分学生分流到这些学校,便于政府能集中有限的财力更好地保证对中低收入阶层和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鼓励企业和个人捐资助学,认真执行对捐资助学的企业和个人的税收优惠政策。继续做好“希望工程”和“春蕾计划”,多渠道帮助贫困学生完成义务教育。参照福利和体育事业的做法,考虑发行教育彩票的可能性。

根据政府财力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减免贫困学生的学习费用,让困难家庭的学生都能享受免费义务教育。日前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明确规定:到2007年,让农村困难家庭学生义务教育阶段都能享受“两免一补”(免杂费、书费,补助寄宿生活费)。浙江作为国内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应该考虑在时间上要提前,在范围上要扩大。在时间上,可以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制定相应的时间表。对欠发达地区,省、市财政要给予相应的支持。在范围上,一是扩大免、补的范围,将整个代管费、住宿费、住校伙食费、甚至校服等考虑在内;二是放宽贫困的标准,扩大贫困生的比例。目前首先要将省规定的减免学、杂费的贫困生比例为10的政策落到实处。鼓励发达县(市、区)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并将义务教育由9年延长至12年。绍兴县计划从2004年起,从山区到平原逐步推行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教育,到2010年全县九年制义务教育全部免费,有关部门应及时总结这一经验,并在发达地区加以推广。

(五)建立一支高质量的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队伍

千秋基业,教育为本。硬件只是教育发展的外部条件,教师的素质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世界上的名牌大学也好,国内的一些名校也罢,都是建立在名师的基础上的。而目前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师资队伍素质的提高。为此建议:一是要考虑农村中小学区域广、生源分散、教学点较多等特点,合理核定这些地区教职员工的编制。特别是在考虑专职教师的编制时,也要考虑校医、食堂工作人员、宿舍管理员、门卫等的编制。二是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和教师聘任制度。对新聘小学教师和初中教师,原则上应分别具有大专和本科文凭,对不具备教师资格的在任教师,要坚决淘汰。三是要实行和坚持一定行政区域内(如市或县)的教师交流制度,规定城市(镇)学校每年必须接受一定数量的农村教师进修培训,城镇高级教师、骨干教师、教坛新秀必须每几年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半年或一年。鼓励城镇教师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并把它作为教师晋升职称的条件之一。四是教师流动实行类似球员的“转会费”制度,对流向城镇、民办、私立学校的教师,流入学校应向流出学校缴纳一定的培养费,保障农村中小学的利益。五是每年安排一定数量农村教师脱产进修,实行农村教师终身教育制度。

第三篇:浙江农村义务教育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人口众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条件下,实现了“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性任务,应该说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但是,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还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农民义务教育的负担较重,城乡教育差距还有扩大的趋势,教育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亟待加强。为了解我省农村义务教育情况,最近,我们在杭州市余杭区农调队、金华市农调队和龙泉市农调队的协助下,就我省农村义务教育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省农村义务教育在规范收费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要杜绝违规收费还任重道远;农民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民义务教育的费用负担比较重;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待遇还比较低;农村义务教育在相当一部分地区困难还比较多。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我们选择了余杭区、金华市婺城区和金东区(下称金华市)、龙泉市三地分别作为我省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代表,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每地调查了100名农村学生家长和10名乡镇中小学校长,全省共调查了300名农村学生家长和30名乡镇中小学校长。其中中学生、小学生家长和中学校长、小学校长各半,余杭、龙泉的家长均分布在5个乡镇,金华的家长分布在两区的10个乡镇,中小学校长三地均分布在5个以上的乡镇。

本次调查所定义的“农村”是指县城以外的所有乡镇,这与浙江省物价局等部门下发的浙价费(2003)21号文件中所指的农村中小学的“农村”有所区别,也就是说在本调查中,农村是指三地市政府或区政府所在地城区以外的所有乡镇。调查的时间范围是2003年春季。

这次接受调查的15所中学,平均在校生规模为727人,比全省平均的928人少21.7%,共有专任教师677名(其中代课教师18名),平均每校44名,师生比为1:16.7,略低于全省平均的1:18.3的比例。被调查的15所小学,有13所是乡镇中心小学,2所为金华市的村小,平均在校生规模为465人,比全省平均的384人多21.1%,共有专任教师452名(其中代课教师2名),平均每所小学30名,师生比为1:16,低于全省平均的1:21.5的比例。

二、农村义务教育收费现状

(一)省级有关部门规定的农村中小学收费标准

省物价局、教育厅、财政厅今年初联合下发浙价费(2003)21号文件,规定了我省义务教育的收费标准:从2003年春季开学起,城镇中小学(含乡镇初中和乡镇中心小学)的杂费标准为:小学每生每学期不超过80元,初中每生每学期不超过110元,具体标准由各市、县(市、区)价格部门会同财政、教育部门确定。已实施多媒体教育或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中小学,经批准可加收20元的杂费。农村中小学(指村小、完小及中心小学在村里的办学点和100个省重点扶贫乡镇的中学)的杂费标准为:小学20—45元,初中40—70元。代管费(农村中小学为课本费、作业本费两项,城镇中小学再加上音像教材费、讲义费和班会费共五项)实行限额控制,具体标准由各市、县(市、区)相关部门在每学期开学前确定。借读费小学为300元,初中为600元。

(二)农村初中每生每学期实际缴费657.9元

据三地调查汇总,农村初中每生每学期平均缴纳费用为657.9元(不含伙食费,下同),占调查户家庭人均纯收入的15.5%,余杭、金华、龙泉分别为806.8元、659.0元和512.0元。其中杂费113.5元(含部分学校的信息技术课),占17.3%,余杭、金华、龙泉分别为99.3元、128.0元和113.1元;代管费247.6元,占37.6%,余杭、金华、龙泉分别为227.2元、259.0元和256.5元;借读生(共9人)借读费平均954.4元,余杭、龙泉分别为1115元和633.3元,金华被调查对象中没有借读生;住校生(共64人)住宿费平均158.7元,余杭、金华、龙泉分别为266.0元、118.0元和92.1元。余杭区因有部分学校的学生宿舍实行公寓化管理,经区相关部门批准,住宿费可适当超过区定标准。

(三)农村小学每生每学期实际缴费339.0元

根据对150名小学生家长的调查,农村小学每生每学期平均缴纳的费用为339.0元,约为初中生的一半,占调查户家庭人均纯收入的8.2%,余杭、金华、龙泉分别为379.1元、336.1元和299.0元。其中杂费62.9元(含部分学校的信息技术课),占18.6%,余杭、金华、龙泉分别为50.6元、69.1元和69.0元;代管费158.6元,占46.8%,余杭、金华、龙泉分别为150.4元、127.5元和197.9元;借读生三地每地各一名,余杭、金华、龙泉的借读费分别为400元、300元和60元,平均为253.3元;住校生(共2名,龙泉)住宿费每人均60元。

(四)对收费现状的基本评价

从以上调查结果来看,三地农村中小学缴费标准除余杭小学借读费高出100元外,其它都没有突破省定标准(见下表),各学校也都能严格遵守当地的收费标准,在实地调查中也基本上没有发现学校超标准收费的情况,多数学生家长对收费工作也给予了肯定。据调查,52%的家长认为目前农村中小学收费比一、二年前规范了,持否定意见的只有1.3%;有21%和43%的家长认为农村税费改革后中小学生的费用负担“明显减轻”和“有所减轻(但不明显)”。这说明经过治理整顿,从总体上看,我省农村义务教育的收费是规范的、健康的,主流是好的。

三地乡镇初中、小学收费标准单位:元

余杭 金华 龙泉

小学 农村 杂费 45 45 4

5代管费 120 100 176

借读费 400200

住宿费 100 80 60

柴伙费80

城镇 杂费 80 80 70

代管费 200 1-2年级1203-6年级150 210

借读费 400 300

住宿费 100 100 60

柴伙费60建制镇4-6年级80

初中 农村 杂费 110 70 100龙南乡70

代管费 250 180 260龙南乡226

借读费 800600龙南乡400

住宿费 200 80 75

柴伙费建制镇80非建制镇60

城镇 杂费 110 110 110

代管费 250 260 260

借读费 800600

住宿费 200 120 乡镇75

柴伙费建制镇80非建制镇60

注:龙南乡是全省100个重点扶贫乡镇之一。乡镇中学和乡镇中心小学属于城镇收费范围

三、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

我省目前教师工资都由县(市、区)财政统一按月发放,从调查的30所农村中小学来看,所有教师都能按时领到工资,没有拖欠的情况。但县级统发工资的内容因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差别较大,有的仅是国家工资,有的则包括了考核奖、岗位津贴、职务补贴等。如余杭区教师的伙食及误餐补贴、岗位津贴、物价补贴以及医保、公积金等都由区财政负担,龙泉市也在去年解决了教师医保和公积金费用,金华农村教师考勤奖、年终奖、医保、公积金等财政还没有解决,今年下半年开始公积金财政补助每位教师每年800元,合同制教师的养老金、失业保险金财政也还没有安排。为搞好教师福利待遇,有些学校自筹部份资金,以考核奖、全勤奖等名义给教师每月发放几十元到一、二百元不等的津贴。

从调查数据来看,三地教师平均年收入(所有工资、福利性收入)为17528元,其中初中教师为18031元,小学教师为17025元,相差不大。比较三地,余杭教师的工资最高,平均为21455元,高出平均数22.4%,其中初中、小学分别为22294元和20616元;金华次之,平均为16980元,略低于三地平均水平,其中初中、小学分别为17400元和16560元;龙泉最低,平均为14150元,比三地平均低19.3%,比余杭低34.0%,其中初中、小学分别为14400元和13900元。据分析,各地收入的差距主要是国家工资以外的各种补贴、津贴、奖金等不同造成的。据校长们自己估计,教师的收入与当地的公务员相比要低30%左右。

在一些欠发达地区,教师的生活还比较清贫。我们在龙泉调查时了解到,有一对教龄长达20多年的教师夫妇,工作20多年才积攒了4万多元积蓄,女儿今年考上大学,要读完四年大学还得贷款。有的欠发达地区学校的教师,除了财政统发的工资以外,全年的各种奖金、福利加起来也就几百元钱。一些工作时间不长的年轻教师,年收入才一万元左右,而要通过函授取得大专文凭,各种花费共要15000元,平均每年5000元,几乎是年收入的一半。如果想再获得本科文凭,还得再花三年时间和15000元

。有些地方教育局在教师获得文凭后能给矛一定的补助,有的由学校补助一点,有些地方由于经费困难,全由教师自己承担。

四、当前农村中小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这次调查情况看,当前农村中小学教育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一)教育费用仍是农民比较重的负担

在调查中,农民普遍反映这几年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他们感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党委、政府对他们的关怀和对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几年他们用于子女教育的支出仍越来越多,负担越来越重。据调查测算,一个小学生一学期的费用平均在500元左右(包括部分学生缴的午餐费),初中生近1000元,如果住校就更高了。对于经济一般地区农民和欠发达地区农民来说,是一个很重的负担,尤其是对二孩家庭(欠发达地区二孩家庭往往比发达地区要高)。因而,我们的调查中有44%的调查户觉得孩子上学的费用负担很重或比较重,有7.4%的学生家长还反映不能按时足额缴纳学杂费,其中金华、龙泉不能按时缴费的家庭分别达到10%和11%。为筹措学杂费,这些家庭不得不向亲戚朋友借贷。有的学校同意缓缴或分期缴纳,但需由教师个人担保,到学期结束时如果家长不能足额缴纳则由担保教师承担责任。有的家长实在缴不出现金,就用鸡蛋、粮食、蔬菜等农副产品送给担保教师冲抵学杂费。据调查户反映,我们调查的其中一地去年还发生过学生缴不出学杂费而自杀的事件。从我省2700户农村住户调查资料也显示出农民教育负担的不轻和增长过快,我省2001年农村居民人均学杂费支出269.91元,比上年增长14.1%,2002年增加到337.42元,又比2001年增长了25.0%,远远快于收入的增长。

农民教育负担仍然较重,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以下两方面的问题非常突出。

1、省定收费范围外收费比较多。调查结果表明,除杂费、代管费、借读费、住宿费四项费用以外,小学生每生每学期平均还要缴纳其它费用111.6元,占总收费的32.9%%;初中生每生平均每学期缴纳其它费用175.4元,占总费用的26.7%。在四项费用之外的收费中,保险费、校服费、假日培训费(周末、暑假培训班)占了绝大部分,有的地方经物价、教育、财政部门同意,对住校生收取60—80元的柴伙费。此外,有些学校还收取名目繁多的费用,如饮水费、优秀生补课费、差生补习费、试卷费、资料费、电教费、晚自修费(或晚自修教师坐班费)、停车费、电脑培训费、“六一”节建校赞助费等等。个别学校还印制自己学校的信片,以宣传学校、扩大影响为由要学生购买。

从收费的“合法”性上来说,像校服、保险费,从省到县(市、区)都强调自愿原则,但校方从校容、便于管理和学生意外时的救助能力考虑,实际操作中不少学校存在校方动员学生购买的情况,给家长以强迫的感觉,结果是有三分之一的家长觉得购买行为是出于无奈或不买不好意思。假日培训应该说是不符合省里的文件精神的,但在我们调查的三地来看,在其中的两地比较普遍,周末培训的费用因课程的多少在50—200元之间,培训的课程也有音乐、体育、美术等,但多数仍是语文、数学、外语及自然。暑假两周培训的情况三地都有,有的地方比较普遍。这些假日培训,都获得当地相关部门的认可。为了不与省里文件的精神相冲突,有的是社会教育机构出面或委托它们来组织、收费,有的有专门的假日培训中心,但实际上给学生上课的仍是他们自己的老师。有的学生不想参加但又怕教师在假日培训时教授在课堂上不讲的内容,因此非自愿参加的学生不在少数。

除了上述校服、保险和假日培训的费用外,其它的收费都是属于明显的乱收费。其中饮水费已经包含在杂费内,即使学校提供桶装水也不能另行收费,但在个别市(区)收取饮水费的情况比较普遍。

2、地方制定的收费标准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有错位。考虑到我省各县(包括县级市、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省物价、教育和财政部门仅仅规定了有些收费的最高限额或收费的区间范围,并把收费标准的制订权下放到县(县级市、区)一级,以便让各地根据自己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群众的收入水平来确定收费标准。但事实上各地都没有很好地贯彻这一要求,基本上采用了省定的最高标准收费,尤其是人人都要缴的杂费和代管费,没有体现出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应的梯度(见上表)。

以余杭区和龙泉市为例,据农村住户调查,2002年龙泉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余杭的47%;这次被调查的家长自己估算,余杭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为6914.5元,龙泉为2558.8元,龙泉仅为余杭的37%。但农村小学杂费和代管费合计(以下称“两费”)龙泉为221元,余杭为165元,龙泉反而比余杭高出33.9%;借读费和住宿费余杭比龙泉要高些,但由于借读生和住校生比例不高(尤其是借读生),对群众的影响面不大。其结果,龙泉小学生一学期的费用负担占到农民人均年收入的11.8%,初中生占到19.9%。而余杭小学生和初中生的费用虽然绝对额比龙泉要相应高出80元和295元,但占农民人均年收入的比重仅为5.6%和11.6%,显然大大低于龙泉的负担水平。由此说明,教育收费如果不考虑当地的经济发

展水平,那么即使完全按标准规范收费,在一部分地方农民仍会感到负担很重。

此外,部份学校在收取柴伙费、减免学杂费等方面做得也不够好。如大部份家长认为一学期柴伙费成本最多也就30元左右,但学校收取的标准大都在60元左右。又如贫困生学杂费的减免比较困难,根据家长自己的申报,只有2.3%的学生享受了减免,远远低于省“一局两厅”文件规定的10%的要求。

面对较重的教育负担,广大农民群众(特别在欠发达地区)希望能把子女教育的费用负担降下来,尤其是义务教育,要名符其实。经济比较困难的家庭希望购买校服、保险时能真正自愿,学校也不要要求在升旗仪式及其它集体活动时一律穿校服,否则对买不起校报的贫困家庭的子女在自尊心上是一种打击。

(二)学校经费紧缺,负债办学现象普遍

目前农村中小学尤其是经济不很发达地区的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经费严重短缺的现象,即使在很多发达地区,经费也不宽裕。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运转主要是靠杂费来维持的,有的地方教育局或镇政府虽有少量的生均公用经费下拨到学校作为补充(一般每年每生在20—50元之间),但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经费短缺的矛盾。所以现在农村中小学很多校长把工作重点放在讨钱、要钱上,向教育主管部门要,向乡镇领导讨,实在没办法的就向学生乱收费。对于教育乱收费,社会各界往往归因于校方,怪罪校长。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校长是在“为政府分忧,替政府受过”。

由于学校经费紧缺,目前还有很多学校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负债。在被调查的15所中学中,有11所负债,共负债822余万元,平均每校近75万元。其中余杭2所,平均每所负债19万元;金华5所,平均每所负债82万元;龙泉4所,平均每所负债93万元。在被调查的15所小学中,有6所负债,共负债143万元,平均每所近24万元。其中余杭1所,负债18万元;金华3所,平均每所负债31万元;龙泉2所,平均每所负债15万元。负债的原因,有的因修建教育楼、综合楼、食堂、宿舍、操场等而欠债;有的拖欠新华书店、印刷厂、教育局资料室等书费、资料费;有的因创绿色学校、创省教育强镇需要,整治校园、添置仪器、设备和图书造成欠款;有的因开设信息技术课购置电脑、建校园网负债;还有的是拖欠办公费、教师奖金。金华一中学甚至欠个人借款60万元。

还是因为经费紧缺,许多学校教育设施得不到改善,校舍不能得到及时修缮和增加。在调查中,有51%的家长认为学校的教育设施、设备很一般或不太好;30所学校中,仅有8所学校拥有标准操场。尽管这几年在改造中小学危房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农村很多地方学校的教学、生活用房还是很不足。据龙泉市教育局反映,如对照我省建设三类学校标准(最低标准),该市还缺少学校用地11万平方米,校舍少8.6万平方米。在金华,有的教师调侃说,他们住校生的住宿条件还没有奶牛的好。有的校长明知他们的教师宿舍是危房但不敢上报,否则要封存,这样教师反而没有地方住了。

(三)优秀教师流失较多,师资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各地反映,目前农村中小学优秀教师流失现象较为普遍。据被调查的30所中小学统计,近三年来有21名教师(其中初中19名,小学2名)因待遇低而离开了教师队伍从事他业,有45名教师流向了待遇好的城市(镇)学校。现在一些民办、私立学校经常到乡镇中小学去挖人才,年薪往往可以增加1倍左右,而且工作量还比较小。如余杭塘栖一中学反映,今年他们学校就走了4名教师,民办学校给的年薪是5万元一年(目前他们教师的年薪只有2.5—3万元)。在他们学校一个英语教师要教三个班的课,而在民办学校只教一个班的课。有的地方民办学校甚至不要档案,可以为招来的教师重新建档;也有的地方规定去民办学校的教师档案可以放在教育局。有的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每年都要对教师进行考试、考核,将一些优秀教师调入城区学校或其他一些离城区近、教育质量好、待遇高的学校。这些教师大多是县(市、区)级骨干教师或教坛新秀,是学校师资队伍中的栋梁,学校在培养他们时往往花了很多人力、物力和财力,他们的离去不但给学校的教育计划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紊乱,也给教育质量带来一定影响,更是给学校培养教师工作的信心以打击。有的校长说,以后在培养教师时只要培养成“半成品”就行了,即培养出来后不给上报评“骨干教师”或“教坛新秀”,以免被人挖走,但这样又会挫伤教师的积极性。

骨干教师的流失导致农村教育质量下降,使农村生源流失。在有些地方,农村生源流失问题已比较严重,一些比较优秀的学生或家庭比较富裕的学生,都流向了城区比较好的学校。如金华市金东区岭下镇中心小学今年有毕业生142人,升入当地初中的只有75人。其中一个班54人,只有9人升入当地初中;余杭塘栖三中去年有90多人流向其他学校,今年又有50多人外流;余杭超山中心小学有70多人外出求学,占在校学生的10%。

在优秀教师流失的同时,农村中小学因各方面条件相对较差,生活艰苦,比较难吸引高学历、高水平的教师去工作,师资队伍素质不高的问题也较突出。从学生家长的反映看,有45%的家长认为学校的师资条件一般或不太满意,部分家长认为教

师的责任心不强、敬业精神不够。反映的问题有:有的教师教育时间缩水,往往让学生自学;有的教师不批作业由学生代批,个别甚至连考卷也不批,仅根据平时的印象来给分;有的教师动不动就体罚学生等。从教师的学历看,金华、龙泉两地初中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分别为13.9%和22.5%,比全省30.3%的平均水平分别低16.4个百分点和1.9个百分点;两地小学教师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比例分别为23.1%和28.4%,比全省34.4%的平均水平分别低11.3个百分点和6个百分点。

(四)报刊征订任务重

在我们的调查中,农村中小学校长普遍对报刊征订意见很大。我们调查了9所中学和9所小学2003年的报刊征订情况。每所中学的报刊支出平均达13459元,占全部杂费收入的14.1%,其中7273元为非自愿订阅,占到报刊支出的54.0%;每所小学报刊支出平均为6099元,占杂费收入的19.4%,其中1974元为非自愿订阅,占32.4%。非自愿订阅多是因为上级有任务或是有关部门领导打招呼的结果,订阅的报刊杂志五花八门,有中央、省、市、县级党报(越是下级的党报数量越多),有各级晚报、《求是》、《共产党员》、《钱江廉潮》、《半月谈》、《时代先锋》、《浙江宣传》、《今日浙江》、《新农村》、《人民公安》、《江南警界》、《物价公报》、《质量时刊》、《中国教育报》、《教育信息报》、《中国教工》等等,有的市(县)级党报教职员工人手一份还有多。我们在调查时一位曾担任过中学校长的业内人士也反映,为了完成报刊征订任务,当地一位宣传部的领导亲自来到学校,要求他订阅报刊,看他有点勉强,他说我来了吃饭你总要招待的,如果你不订,我多来几次你的招待费不就多了吗?言下之意还不如主动订阅为好。

(五)教育收费卡制度执行不力

为切实减轻农民的教育负担,防止教育乱收费,近年来,教育部门出台了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和收费卡制度,即教育收费不但要公示,每位家长还必须有收费卡。但实际上这项制度执行的不够理想。在这次被调查的300名中小学家长中,有66.8%家长反映学校没有执行收费卡制度。有的学校认为已经实行了收费公示,就不必再搞收费卡了;有的则以学生保管易丢失为由,家长签名后校方“代为保管”。没有收费卡,就不利于家长对学期中间的收费进行监督。代管费的开支省里是有严格规定的,但有不少学校将水电费、报刊费等也在代管费中列支,这些学校在学期结束时是不可能向家长出具“收费清单”的,代管费多退少不补也就失去了实际意义。

五、对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几点建议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国80%的人口在农村,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农村义务教育是农村教育的主体,发展农村义务教育,使广大农村学龄儿童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是实现教育公平和体现社会公正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更是提高农民素质、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保证。应该说自1985年实施义务教育以来,我省的义务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目前全省小学六年制招生比例达到了99.8%,小学入学率达到了99.99%,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9.98%,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分别达到了98.36%和99.79%。我省作为一个经济发达省份,农村义务教育也已走在全国的前列,但农民的文化程度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2000年我省6岁及以上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62年,低于全国6.78年的平均水平,这与我省的经济地位很不相称。我省要提前实现全面小康,关键是提高农民的素质。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对我省的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极大的推动,而大量不符合现代化要求的农村劳动力必将成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包袱。农村义务教育是提高农民素质的基础性工作,目前的农村义务教育从“量”上来看(如小学入学率,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初中入学率、巩固率等)已经是形势喜人了,但在提高教育质量上仍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仍有很多工作要做。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改革官员考核办法,真正重视和发展教育事业

由于教育投入不像有形投入一样能迅速见效,教育的重要性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认识的,但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力的增强,又无不体现出教育的重要性。国际上也不乏这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英国是现代工业的发源地,曾是老牌的经济强国。1850年前后,英国有大量的劳动者从乡村迁移到城市,在新工厂工作。但英国政府没有为这些工人的子女修建学校。到十九世纪末,由于缺乏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队伍,英国对电力、冶金和化学等技术的掌握远远落后于重视对教育进行投资的德国。因此,进入二十世纪时,英国没有保持住其原本在技术和生产力方面的巨大优势。与此相反,爱尔兰则是另一个例子。爱尔兰是一个欧洲小国,面积7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380多万人。它在1973年加入欧共体(欧盟前身)时,还是一个农业国,是欧洲最穷的国家。加入欧共体后,爱尔兰政府十分重视教育工作,大幅度增加教育经费,教育开支占GDp的比例在西方国家名列前茅,由此带来科技突飞猛进,用了不到二十年的时间,由欧洲最穷的国家变为最富国家,这在世界上是少有其匹的。目前,爱尔兰是世界上15到29岁年龄

段人口在校就读率最高的国家和世界人均教育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软件开发超过传统的美国和印度,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年出口额达到120亿美元。这两个事例,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教育的重要性。

目前在我们国家,教育的重要性已经被包括文盲在内的绝大多数家长所认识,他们节衣缩食,把家庭的很大一部分收入投入到子女的教育中。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有的贫困山区的家长为了让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不惜下山在城市(镇)边缘搭起十分简陋的棚子,用打工甚至拾荒赚来的钱供子女在城镇上学。因为他们清楚,教育是解决贫富差距的最好办法,也是改变他们子女命运的有效途径。但是我们的很多干部,对教育的重要性还认识不足,或者只是在言行上重视教育,在行动上做得非常不够。联合国主管教育的官员说,我国政府教育投入约占GDp的2.2%,还不到联合国推荐水平6%的一半。政府预算只占教育开支的53%,其余的47%不得不由家庭或私营部门支付。政府预算不足也正是10年来教育乱收费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联合国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的有形投入是教育投入的15倍左右,明显高于其它发展中国家。很多地方政府有钱搞开发,但没钱办教育,这是政府在指导思想上的偏差。其实,很多政府官员作为家长,他们对自己子女的教育也是十分重视的。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轻文教卫重GDp的根源在于上级对下级的考核制度上。目前上级对下级的考核往往以经济增长指数作为主要标准,没有将自然环境、文化教育卫生等内容列入考核范围。因此,各地官员为了凸显自己的政绩,从自己的政治前途考虑,往往喜欢发展投资回报率高而快的产业,希望能够用GDp的快速增长来表现自己的工作业绩。其结果是政府有限的财力向有形投入倾斜,教育等领域的投入被挤占。

因此,当务之急是从制度上来保证政府财力对教育的投入,完善对干部的考核办法,增加环境、文化、教育、卫生等考核内容,建立一套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干部考核办法,这样才能纠正地方政府重经济轻文教卫的倾向。

(二)加大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

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当前农村教育的主体,加大义务教育投入的力度,也是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一点。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1993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规定,到本世纪末(指二十世纪)全国财政性教育投入占GDp的4%。据联合国的统计,我国对教育的投入低于其它发展中国家。1998—1999年,我国对教育的总投入相当于GDp的2.2%,而同期土耳其为2.9%,印度为3.2%,俄罗斯为3.5%,菲律宾为4.2%。到2002年,我省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也仅仅占GDp的2.55%,与《纲要》的要求相距甚远,与联合国推荐的比例差距更大。教育经费在总体上与教育所承担的重任有明显的差距,经费短缺面广量大,在农村尤其如此。在农村不少地方,可以看到“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标语写在学校破旧的墙上,与有些部门漂亮的办公楼形成了明显的反差,反映了我们在教育投入上的矛盾和无奈。在相对不足的教育经费上,投入又向高、中等教育倾斜。浙江省2002年的经费支出中,大中专院校占26.4%,技校和高中(含职高)占18.9%,普通初中和小学占47.8%,其他学校占6.9%。而在校普通初中生和小学生的数量要占到全部在校生的72.6%。从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看,中小学与高、中等院校差距也很大,2002年普通高校、普通高中、普通初中和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分别为6651元、2353元、1716元和1455元,其中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分别为2736元、489元、230元和128元。

为保障农村中小学的正常运转,省财政厅、教育厅日前联合发布了农村中小学的公用经费定额标准(浙财教〔2003〕36号文件),规定二、三类地区(中等发达和欠发达地区)农村初中生均公用经费最低分别为280元和240元,农村小学为200元和180元。这里规定的农村中学仅仅是指100个省重点扶贫乡镇的中学,农村小学是指村办小学、完小以及乡镇中心小学在村里的办学点,大量的乡镇一级的中小学还没有包括在内。但从各地上报的情况来看,很多地方仍没有达到这个省定的最低标准。

所以,我们建议必须从现在起,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和非常手段,增加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要明确规定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具体速度,使财政性教育投入占GDp的比例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纲要》规定的4%的要求,并在分配上向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倾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夯实教育这个基础。在城市,要树立大教育的观念,加大力度解决外来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使大量民工子女能享受城市良好的教育资源和城市文明,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大量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正如国务院发研究中心研究员卢迈所说:“财政资金分配上,是一些城市种花种草搞形象工程占大头,还是给农民工子弟就学提供点补贴?无疑,今天在农民工子弟的教育上花点钱,将来受益的是整个社会”。我们希望,通过加大对义务教育投入的力度,使农村中小学校长和教师能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百分之百集中在教育上,不再为学校的经费、教师的福利发愁。

(三)加大省、市一级政府对欠发达县(市、区)义务教育的责任

 

第四篇:浙江农村义务教育调查报告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人口众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条件下,实现了“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性任务,应该说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但是,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还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农民义务教育的负担较重,城乡教育差距还有扩大的趋势,教育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亟待加强。本文以对皖南某镇(本人家乡)的初级教育调查为例,进而对江南地区乡镇义务教育状况进行剖析。就对我家乡中学教师调查结果显示,乡镇初级教育还是存在着很多严峻的问题亟待解决。而要从根本上解决,就是要着手于教师、学生、家长、国家这四个重要层面。

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在当前,全面、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素质教育,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十七大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发出的伟大号召,是“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措施、重要前提、先决条件、可靠保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尤其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投资。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据8.8亿人,相应的农村教育更应加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教育,而且当今时代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中国要走向世界必须培养优秀的人才,而“农民问题是中国的问题,中国的问题就是农民问题”,农村要可持续发展,必须有人才的支撑,农村要转型,必须有农民思想、心态、人格的转型,这使我们必须关注农村的教育事业。

20xx年寒假期间,在当教师的爸爸的协助下,对家乡(皖南某丘陵地区)50位乡镇中学教师进行了农村基础教育问卷调查,综合调查结果可以发现以下问题:

一、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的问题

就学生而言:

一是,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一方面,将有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上大学的机会,以至于部分学生对考大学信心十足。但是,我国高等教育招生制度的改革,对同学们的负面影响也很大。调查结果表明,约三分之一的同学认为家庭难以负担未来读大学的高额费用而放弃考大学的愿望,约一半的同学认为大学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

二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初中生深深地感触到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快步伐,市场经济在农村的逐步深入,使农业的生产结构、生产方式不断变化,而轰轰烈烈的农民打工队伍更使农村人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农村初中生对于这些变化既兴奋又陌生,他们享受到了蕴藏其中的经济利益,使他们不愿生活在农村,且幼稚地想及早结束学业而外出打工。

三是、农村初中生认知不足,他们既不全面也不深了解入高等教育改革的情况,对未来感觉比较迷茫,学习目的不明确,与老师家长沟通不够。

就家长而言:

一是他们只重视学生的文化成绩而忽视思想道德教育。

学生家长往往只注重文化课的成绩来衡量孩子,总认为文化成绩一好能带百好,这样的关心,给孩子产生一种概念,学习成绩丝毫不能马虎,只要学习成绩好就能受宠,家长也误认为,孩子只要学习成绩好将来就能有出息,因而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不重视

二是、家长思想道德行为的误导

目前,农村家庭教育中对未成人思想道德产生不良影响的现象很多:迷信鬼神,找地理先生看风水,赌博,特别是农闲季节,有的家长有时还让孩子“弄两把”,缺乏孝敬意识,见利忘义等,都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了很坏的影响。

就老师和学校而言

一是教师学历低,专业训练差 教师学历与专业训练情况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文革”前的高中毕业生,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的,他们有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水平,在掌握教育规律后,提高比较快,这部分人包括中师生,现在已经是中小学的骨干教师了。农村中小学教师中一部分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或“文革”期间的高中毕业生.由于原来基础较差又未受过专业训练,他们自学有困难,往往只能教小学中、低年级课程,大多数人提高不快。目前,农村教师队伍情况是学历偏低,这就直接影响教师本身的普通文化水平和学科专业水平,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主要障碍。同时,农村教师大部分没有受过师范教育,不懂得教育规律和儿童年龄特征,这也影响到业务水平的提高。

二是学校的设备与经济条件也直接影响教师水平的提高。一所学校必须具有一定的图书资料、教学仪器等设备,这是搞好教学所必需,也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必备的。有些穷困的学校连一部像样的字典都没有,更谈不上教学资料了。有的学校领导只知道抓教师坐班。没有学习资料,教师水平怎么能提高?没有教学仪器设备,教师也不用做实验,甚至也不会做实验。现在有些农村一两个班的小学连一本教育杂志也没有,中学没有实验室,要么就缺少化学药品。书报杂志的缺乏,必然影响教师水平的提高。学校设备与学校的经济条件有一定的关系,农村教育经费少。

三是教育公平面临着突出问题。虽然我国教育公平的整体状况在不断改善,但在部分地区,群众对教育不公平的反映还很强烈。目前,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义务教育的师资和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小,中西部农村贫困地区仍是难点;高中阶段教育结构不够协调,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困难较多;高等教育资源地区差异较大,招生计划还不太合理;助学体系有些政策还没有落实到位,贫困学生经济负担较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部分公共教育资源的配置和使用也缺乏有效的监管。以上影响教育公平的原因十分复杂,主要是社会发展不平衡、地区经济差距拉大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同时,在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后,公共财政制度不健全和政府对教育投入不够的问题显得更加突出,教育管理、办学、投入等许多方面体制改革还要深化。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教育公平的需求更加迫切,更加多样化,迫切需要统筹解决社会公平和教育公平问题。社会公平环境优化了,教育公平的增长空间就会加大;而教育公平程度提高了,社会公平水准也会跟着提升。

二、解决办法的对策

第一、制定合理标准,任用优秀教师人才。

根据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制定严格的考试考核办法,吸引农村中具备小学教师资格的人员受聘,坚决清除不合格的在校代课教师,甚至是公办教师,以打开被挤占的编制空间。并且增加政策导向,使更多的优秀人才流向基层,为农村教育注入新的血液。

第二、优化教师队伍,开足开全课程

认真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吸引优秀人才从教的工作力度,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已经进入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阶段,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核心问题是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必须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采取一切有力的政策措施,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吸引更多的优秀青年进入教师队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给孟二冬同志女儿回信的精神,进一步将师德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继续深入开展向孟二冬同志等模范教师学习的活动,弘扬新时期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要大张旗鼓地表彰宣传模范教师。教师节前后,教育部可与人事部联合表彰全国模范教师和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和全国教育系统优秀工作者,同时通过多种方式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加快吸引优秀青年读师范、鼓励优秀人才当教师。筹备召开全国教师工作会议,筹划新时期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大计。以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采取切实措施,优化、调整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提高农村教师队伍质量。积极探索农村教师补充和提高的新机制。对于新聘教师,一定要严格教师资格制度,严把入口关。要统筹考虑城镇和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推进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扩大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规模。继续推进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的实施,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开展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加强中小学校长培训。全面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切实落实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或生产第一线实践的要求,加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高等学校要进一步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深入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健全培养和会聚优秀拔尖人才的各项政策措施。

按照国家课程要求,配备各科专职教师,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开足开全课程,尤其是农村的美育,以及地方课程的开发。

第三、强化农村师源。动员农村中学优等生报考师范院校,是保证农村教师队伍不断得到充实的有效措施,要使农村学生愿意报考师范院校,除了应该创造一定的社会条件外,师范院校和农村中小学相互挂钩共同做好宣传教育工作。组织适宜做教师的学生到师范院铰参观,与未来教师联欢,师范院校组织师生去中学宣传教师的作用和教育工作的意义,鼓励青少年立志当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这样可以改变过去师范院校虽提前单独招生,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招收不到优等生及报考师范的人数少的局面。为了保证优秀青年进入师范院校,便衣村得到所需求的教师,师范院校还可以与农村学校挂钩,由学校推荐优等生免试入学,定向培养,基本上做到送出去回得来,有计划地充实本地区教师队伍,为提高教育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切实做好农村教师的在职培训工作,提高现有教师的业务素质是很重要的。这是因为现任农村教师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不合格的,需要进修、培训达到国家规定的学历合格标准;即使目前合格的教师,也需要接受在职培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更新知识结构,改进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否则,随着科学技术文化的发展,也会变成不合格的教师。因此,切实做好农村教师的在职培训工作,提高现有农村教师的政治理论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不仅是当务之急,而且也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由于我国缺少教师进修、培训方面的有关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中小学教师参加进修、培训的积极性。因此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把教师进修、培训的成绩作为对教师进行考核,评职晋级的依据之一,逐步使中小学教师的进修、培训制度与工资制度、职称评定制度、晋级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全国而言,中小学教师的进修、培训机构之间,尚未形成纵横结合、条块结合的网络,因此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在职培训,是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的一种可行而有效的手段。一是要建立校际横向联系体,广大衣村山区,由于学校规模小,同科任教的教师少,难于形成教学研究,取长补短的状况。为此,可以根据地理环境,在一个县区内形成几个具有民间学术团体性质的横向联系体。横向联系可由一个条件较好的学校牵头,在教学理论、教材教法、常规教学、教学管理等方面,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一系列活动,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素质。二是要建立教育教学效益评估。教师的教育教学效益如何,尚无一套健全而科学的办法。这种工作好坏“一锅粥”的状态,严重影响着教师培训和提高的积极性。

第四、重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完善乡规民约,纯正家风、民风,把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纳入乡规民约,农民道德评议会把每个家庭未成年人监护人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方法和效果立项评议,并且及时反馈到每个家庭,一方面用高尚的道德规范每个监护人的言行,消除少数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使未成年人无论是在学校,或是在家庭都有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

第五、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战略选择。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促进社会公平牵涉面特别广,只能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促进教育公平也是这样,必须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遵照党的十七大精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什么促进教育公平要尽力而为呢?就是需要我们继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强化政府责任,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通过重点部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以及“重视学前教育”等各项任务,不断扩大教育机会,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国民素质,为人力资源强国建设打下可靠的基础。为什么促进教育公平要量力而行呢?就是需要我们立足国情、因地制宜,让公共教育资源向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倾斜,推动农村同城镇、中西部同东部的教育协调发展,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健全学生资助制度,切实保障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让所有的城乡新增劳动力都能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培训。同时,从各地实际出发,规范教育收费,依法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拓展教育资源。当然,我们促进教育公平,还要紧紧把握素质教育的主题,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增强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的素质,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不断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努力在我国这样的发展中人口大国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第五篇:浙江农村义务教育调查报告(写写帮推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人口众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条件下,实现了“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性任务,应该说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但是,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还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农民义务教育的负担较重,城乡教育差距还有扩大的趋势,教育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亟待加强。本文以对皖南某镇(本人家乡)的初级教育调查为例,进而对江南地区乡镇义务教育状况进行剖析。就对我家乡中学教师调查结果显示,乡镇初级教育还是存在着很多严峻的问题亟待解决。而要从根本上解决,就是要着手于教师、学生、家长、国家这四个重要层面。

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在当前,全面、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素质教育,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十七大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发出的伟大号召,是“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措施、重要前提、先决条件、可靠保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尤其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投资。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据8.8亿人,相应的农村教育更应加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教育,而且当今时代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中国要走向世界必须培养优秀的人才,而“农民问题是中国的问题,中国的问题就是农民问题”,农村要可持续发展,必须有人才的支撑,农村要转型,必须有农民思想、心态、人格的转型,这使我们必须关注农村的教育事业。

20xx年寒假期间,在当教师的爸爸的协助下,对家乡(皖南某丘陵地区)50位乡镇中学教师进行了农村基础教育问卷调查,综合调查结果可以发现以下问题:

一、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的问题

就学生而言:

一是,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一方面,将有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上大学的机会,以至于部分学生对考大学信心十足。但是,我国高等教育招生制度的改革,对同学们的负面影响也很大。调查结果表明,约三分之一的同学认为家庭难以负担未来读大学的高额费用而放弃考大学的愿望,约一半的同学认为大学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

二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初中生深深地感触到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快步伐,市场经济在农村的逐步深入,使农业的生产结构、生产方式不断变化,而轰轰烈烈的农民打工队伍更使农村人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农村初中生对于这些变化既兴奋又陌生,他们享受到了蕴藏其中的经济利益,使他们不愿生活在农村,且幼稚地想及早结束学业而外出打工。

三是、农村初中生认知不足,他们既不全面也不深了解入高等教育改革的情况,对未来感觉比较迷茫,学习目的不明确,与老师家长沟通不够。

就家长而言:

一是他们只重视学生的文化成绩而忽视思想道德教育。

学生家长往往只注重文化课的成绩来衡量孩子,总认为文化成绩一好能带百好,这样的关心,给孩子产生一种概念,学习成绩丝毫不能马虎,只要学习成绩好就能受宠,家长也误认为,孩子只要学习成绩好将来就能有出息,因而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不重视

二是、家长思想道德行为的误导

目前,农村家庭教育中对未成人思想道德产生不良影响的现象很多:迷信鬼神,找地理先生看风水,赌博,特别是农闲季节,有的家长有时还让孩子“弄两把”,缺乏孝敬意识,见利忘义等,都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了很坏的影响。

就老师和学校而言

一是教师学历低,专业训练差 教师学历与专业训练情况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文革”前的高中毕业生,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的,他们有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水平,在掌握教育规律后,提高比较快,这部分人包括中师生,现在已经是中小学的骨干教师了。农村中小学教师中一部分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或“文革”期间的高中毕业生.由于原来基础较差又未受过专业训练,他们自学有困难,往往只能教小学中、低年级课程,大多数人提高不快。目前,农村教师队伍情况是学历偏低,这就直接影响教师本身的普通文化水平和学科专业水平,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主要障碍。同时,农村教师大部分没有受过师范教育,不懂得教育规律和儿童年龄特征,这也影响到业务水平的提高。

二是学校的设备与经济条件也直接影响教师水平的提高。一所学校必须具有一定的图书资料、教学仪器等设备,这是搞好教学所必需,也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必备的。有些穷困的学校连一部像样的字典都没有,更谈不上教学资料了。有的学校领导只知道抓教师坐班。没有学习资料,教师水平怎么能提高?没有教学仪器设备,教师也不用做实验,甚至也不会做实验。现在有些农村一两个班的小学连一本教育杂志也没有,中学没有实验室,要么就缺少化学药品。书报杂志的缺乏,必然影响教师水平的提高。学校设备与学校的经济条件有一定的关系,农村教育经费少。

三是教育公平面临着突出问题。虽然我国教育公平的整体状况在不断改善,但在部分地区,群众对教育不公平的反映还很强烈。目前,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义务教育的师资和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小,中西部农村贫困地区仍是难点;高中阶段教育结构不够协调,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困难较多;高等教育资源地区差异较大,招生计划还不太合理;助学体系有些政策还没有落实到位,贫困学生经济负担较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部分公共教育资源的配置和使用也缺乏有效的监管。以上影响教育公平的原因十分复杂,主要是社会发展不平衡、地区经济差距拉大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同时,在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后,公共财政制度不健全和政府对教育投入不够的问题显得更加突出,教育管理、办学、投入等许多方面体制改革还要深化。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教育公平的需求更加迫切,更加多样化,迫切需要统筹解决社会公平和教育公平问题。社会公平环境优化了,教育公平的增长空间就会加大;而教育公平程度提高了,社会公平水准也会跟着提升。

下载建国后30年浙江农村义务教育的历史考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建国后30年浙江农村义务教育的历史考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浙江考察报道

    广州机床工具行业协会浙江考察报道 广州机床工具行业协会在2010年9月14日-16日,组织会员企业到工业重镇浙江玉环与宁波海天进行了参观学习,秘书处随行人员记录下了这次考察的......

    农村义务教育

    第四章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中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中共中央经过25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国政府深入贯彻落实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全面实......

    农村义务教育

    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发放花名册 一年级:37人 二年级:32人 三年级:31人 四年级:33人 五年级:29人 共计:162人 竹园小学 2014年2月......

    浙江改革开放-民营经济30年

    浙江改革开放-民营经济30年摘要: 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整整30年的光辉历程。30年来,浙江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指引下,积极探索、团结奋斗。创业创新,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

    扎根农村30年优秀教师

    扎根农村30年优秀教师 ——黄土中心校欧培耐老师优秀事迹材料 欧培耐,女,52岁,侗族。现任职于黄土中心小学,大专毕业,小学高级教师。于1983年3月参加教育工作。30年来始终战斗在......

    农村改革开放30年变化[精选]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村改革,应突出“统筹协调”和“以人为本”两个要害人类社会对发展观的熟悉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经济发展观,即发展=经济增长。二是综合发展观,即发展=经济增长......

    浙江宁波考察办法

    2012年浙江省宁波市各级机关考试录用公务员考察办法 为切实做好2012年全市各级机关考试录用公务员(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工作人员,下同)考察工作,确保新录用公务员能力素质,根......

    浙江考察台湾农业

    台湾休闲观光农业考察报告 浙江省农家乐高级研修班组织学员赴台湾进行休闲观光农业的培训和考察。通过考察,总体感觉台湾休闲农业政府重视、设施完善、农民专业、地少精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