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浙江改革开放-民营经济30年
浙江改革开放-民营经济30年
摘要: 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整整30年的光辉历程。30年来,浙江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指引下,积极探索、团结奋斗。创业创新,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光辉成就。改革开放30年,浙江一直是全国经济增长最快、发展态势最好的省份之一。浙江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123.72亿元到2007年的18638亿元,翻了150倍,从1978年的全国第12位跃居全国第4位。30年间,浙江省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民营经济立下了汗马功劳。关键字:改革开放;浙江民营经济;十个结合。
30年发展的四个阶段
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前,从总体上讲,全国个私经济已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割掉了。改革开放后,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浙江各地开始出现了第一批农民企业主和民营企业。1978年,浙江经济增加值为123.7亿元,其中,集体经济增加值为68.9亿元,占全部增加值的比重为55.7%,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为7亿元,所占比重为5.7%。从1978年以后,浙江民营经济逐渐发展起来。截止到2008年上半年,浙江民营企业为全省创造了70%的生产总值、60%的税收和76%的出口,以及90%以上的新增就业岗位,30年的发展成绩辉煌。根据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的调整和变化,浙江民营经济30年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允许民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1979-1986)
1979年4月9日,这一年,浙江省登记的新工商个体户达8091户,从业人数达86900人。
1981年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城镇非农业个体经济若干政策性规定》。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在农村和城市,都要鼓励劳动者个体经济在国家规定范围内和工商行政管理下适当发展。”这一方针同以往相比,有了大的突破。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我们党在现阶段对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基本指导方针。
以十二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党的发展民营经济的方针政策已经基本形成。
(二)鼓励民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1987-1992年)
1987年11月,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鼓励发展个体经济特别是私营经济的方针。
1988年4月召开的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在宪法第十条中增加了规定:“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权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1988年下半年,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开始对私营企业实行登记监督管理。到1990年,浙江省集体经济占GD比重基本保持不变,个私经济的比重上升了10个百分点;在工业方面,个私经济上升了5.5个百分点,这个阶段个私经济发展速度是快的。就在这个阶段中,发展个私经济还受到来自人们长期形成的对私有经济的歧视,许多私营企业迫不得已而戴上了集体所有制的“红帽子”。到1990年,当集体经济占GD的比重高达53.1%时,个私经济所占比重仅为15.7%。1991年,浙江省经工商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分别为153.2万户和9.2万家,从业人员分别为155.8万人和16.9万人,注册资金分别为40亿元和7.3亿元。
(三)民营经济进入健康有序发展阶段(1992-2000年)
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重要讲话。邓小平的南方重要讲话,彻底消除了人们对发展民营经济认识上的顾虑,解放了思想,放开了手脚。
1993年11月14日,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鼓舞了浙江民营企业的经营者更加放开手脚,许多家庭作坊不但应运而生,而且还搞起了股份合作制,相关企业之间开始注重合作联合,民营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截至2000年底,浙江省个体工商户总量为158.86万户,从业人员272.38万人;私营企业17.88万家,从业人员300.48万人。在这一阶段,浙江民营企业开始有序发展,在经营上重视市场规则,并实现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四)民营经济高速起飞阶段(2000年以来)
进入21世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并逐步完善,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利用两个市场、两种
资源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更加有利,民营经济迎来了大发展的春天。浙江民营经济有了一个更加宽松的环境并开始了新一轮的蓬勃发展。
到2006年底,全省已有私营企业40.6万家,投资者人数达92.6万人,雇工508.6万人,注册资本金达到6936.7亿元。在全国500强民营企业中,浙江占203席,总量居全国第一。全省注册资金10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有10.1万家,1亿元以上的有435家,私营企业户均注册资金达170.7万元。总资产亿元以上的私营企业超过1500家,年总产值或销售总额为亿元以上的私营企业达1700多家,私营企业集团1019家。2006年,个体、私营经济创造总产值12546.9亿元。
民营经济对浙江的影响
改革开放30年,浙江国民生产总值已居全国第四位,民营经济功不可抹。据统计,浙江全省生产总值由2002年的8004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8640亿元,年均增长14.1%,人均生产总值由16978元增加到37130元,年均增长12.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1716元增加到2057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4940元增加到8265元,年均实际增长分别为9.8%和7.8%。实践证明,浙江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归根结底在于民营经济的发展。
民营经济成为就业的主渠道。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就业问题一直是首先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浙江省依靠其发达的民营经济,不但解决了本省的就业问题,而且还吸纳了大量的省外务工人员。2006年浙江新增就业人口为134.46万人,其中国有经济单位和城镇集体经济单位解决新增就业为13.15万人,而民营经济却解决了121.31万人的新增就业人口。
民营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许多民营企业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将企业的发展重心转向农村发展,以促进农民增收为宗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截至2007年底,浙江农民人均收入已经达到8265元,连续20多年居于全国之首。浙江农民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么高的收入,这和浙江高度发达的民营经济是分不开的。
民营经济是城市化的推动力。改革开放之前,浙江的城市化在计划经济体制
下发展缓慢。改革开放以后,浙江经济迅速发展,浙江城市化也有了很大的发展。1979年,浙江的城镇人口为550万人,占总人口的14.5%,到1998年,城镇人口达到163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6.7%,到了2007年,城镇人口为2894.3万人,占总人口的57.2%。浙江城市化进程之所以能够快速推进,主要是浙江能够将农民从土地上不断地解放出来,聚集城市人口。义乌市的城镇化就是一个典型。改革开放初,义乌城区只有2.8平方公里。经过30年民营经济的发展,义乌已经成为全国性的小商品流通中心和国际性的小商品采购基地。如今城区面积已经达73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71.6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62%。
改革开放宝贵经验-“十个结合”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在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分别作出改革开放阶段性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党的十七大从总结近30年改革开放整个历史进程着眼,紧扣在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如何才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全方位、大力度地总结概括出“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
第一个结合说的是,中国改革开放能够取得成功,关键是既不丢“老祖宗”,又发展“老祖宗”;既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又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境界。这样的结合,推动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解放和社会生产力的解放。
第二个结合说的是,中国社会主义能在新时期显示蓬勃生机和活力,就在于它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中国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健康发展,就在于它是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这样的结合,创造了真正活跃起来的社会主义,创造了进一步造福人民的社会主义。
第三个结合说的是,我们在改革开放中,几依靠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尊重基层人民群众特别是地方的改革首创精神。这样的结合,使中国在改革开放导致利益多元化的情况下,能够有效的保持国家的和谐统一和社会的整合。
第四个结合说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作为前无古人的创举,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紧密相连的。这样的结合,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一种既符合市场经济一般要求,又符合社会主义本质和方向的制度模式。
第五个结合说的是,我们既重视经济体制改革,又重视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在内在的上层建筑变革;而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又把扩大民主同健全法制结合起来。这样的结合,创造了兼具民主和集中两种长处的政治制度模式。
第六个结合说的是,中国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既重视“物”的发展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又重视“人”的发展即全民文明素质的提高。这样的结合,把人的全面发展同社会全面进步同意与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之中。
第七个结合说的是,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适时地把促进发展、提哦高效率同注重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结合起来。这样的结合,使中国社会既持续地充满创造活力,又有助于避免两极分化而达到共同富裕。
第八个结合说的是,中国这样一个有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发展起来,既离不开参与经济全球化,更离不开独立自主。这样的结合,使我们能同时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趋利避害的平等竞争中达到互利、普惠、共赢。第九个结合说的是,中国在改革开放中,注意协调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同社会可承受程度的关系,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这三者关系的重要结合点。这样的结合,既避免了不少转型国家出现过的经济严重衰退和社会剧烈震荡,又使改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全体人民。
第九个结合说的是,中国在改革开放中,注意协调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同社会可承受程度的关系,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这三者关系的重要结合点。这样的结合,既避免了不少转型国家出现过的经济严重衰退和社会剧烈震荡,又使改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人民。
第十个结合说的是,我们党把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同主观世界的改造结合起来,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证。这样的结合,既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又推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从而不断提高了党的领导水平、执政水平和拒腐防变能力。
参考文献:
1.单东,浙江经济网(.cn)总第 407 期 2009年 2.新华社北京11月6日电
第二篇:浅谈浙江民营企业文化
浅谈浙江民营企业文化
[摘要]现阶段以浙江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发展缺乏强有力的文化支撑,这直接影响到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民营企业只有借助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凝聚力、影响力和竞争力,打造跨越式发展的新优势,才能使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浙江;民营企业;企业文化
[中图分类号]F12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0)22-0104-03
一、浙江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企业文化不是万能的,但是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必须依靠企业文化。据统计,我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9年,导致民营企业迅速消亡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民营企业内部没有形成与设备现代化、管理现代化相适应的企业文化理念和企业文化氛围,缺乏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浙江经济发展的浙江民营企业,其企业文化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家族文化的局限性限制企业文化的发展
浙江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都是由小型家族企业发展而来,往往带有浓厚的家族文化烙印。其家族化倾向具有一定的排外性,这种排外性文化影响了民营企业的团结和向心力,被聘的外来人员很难找到认可感和归宿感,在企业中找不到自己的定位,看不到自己的发展前景。在这种排外性文化的作用下,企业文化会朝着一个偏离正确轨道的方向发展,引起企业内部文化的严重分离、矛盾甚至冲突。
(二)企业文化建设普遍不受重视
不少民营企业把人力、财力放在能直接取得效益的工作上,急功近利,忽视企业文化的培育和发展,不太注重企业文化建设。有些民营企业即使有企业文化建设,内容或零碎散杂,或盲目仿效。独特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的显著特征,是企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虽然浙江的许多民营企业也提出了经营理念、使命、价值观等,但都具有较强的模仿性,缺乏个性和特色。
(三)民营企业家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和定位不全面
部分民营企业家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存在偏差,他们对企业文化本身缺乏正确认识,仅仅将企业文化理解为企业获得最大利润的捷径或制胜法宝。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使企业文化建设仅停留于表面,忽视了企业文化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使企业文化的建构难以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有机结合,从而无法有效地促进企业文化的培育和发展。此外,浙江民营企业文化往往不全面,只注重某些方面,如注重企业营销文化,而忽视企业文化的其他方面,造成企业文化不能发挥整体作用。
(四)企业文化形式化
目前,民营企业在文化建设中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盲目追求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视企业文化的内涵。许多民营企业家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外表形象。因此,企业家大多把文化建设定位在形象设计上,把形象建设仅仅看作是视觉、外观上的东西,只重视表象建设,不重视企业文化内涵的发掘。不少民营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模仿外资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的一些表面形式,如热衷于搞文艺活动、喊口号、统一服装、统一标志。有些企业还直接请广告公司做CI形象设计,认为这样就是塑造企业文化。
二、浙江民营企业文化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一)民营企业大多采用家族制管理模式
家族制管理模式主要表现为任人惟亲,任人惟近,人本观念淡化,雇佣意识强烈,往往将员工当作会说话的“工具”,等同于资金设备等一般资源要素,忽视对员工的尊重和关心。因此造成员工消极应付,缺乏积极性和责任感。企业多实行人治管理,缺乏激励机制,许多民营企业老板观念陈旧,管理手段单一,常采用训斥、扣工资奖金、罚款或开除等手段约束员工,停留在“治理人,约束人”、以“物”为中心的管理阶段。由于这些行为,家族制管理在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也使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了许多弊端。
(二)民营企业家的综合素质偏低
民营企业家大多是白手起家,一般自身文化水平不高,缺乏文化自觉性和创新意识。从某种意义上说,民营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家文化,是民营企业家的经营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在企业经营中的具体体现。民营企业家综合素质不高容易导致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不全面、定位不准确。此外,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其综合形象及人格魅力更容易对企业文化产生直接影响。
(三)民营企业缺乏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及发展活力
浙江民营企业缺乏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很多优秀大学毕业生更愿意选择国有企业而不是民营企业。另外,民营企业的管理人员及员工的平均年龄普遍偏大,缺乏新鲜血液的注入。虽然元老级管理人员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但管理方法过于陈旧,缺乏创新精神。这些因素都容易限制企业文化的落实及发展,从而导致企业文化的夭折或形同虚设。
三、浙江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民营企业文化软实力的缺失已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民营企业必须采取相应对策,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育企业文化软实力。在解决企业文化问题上,浙江民营企业应实现“三建四化”。
(一)构建民营企业物质文化体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企业物质文化进行体系构建,首先要落实企业物质文化建设的具体目标,这主要体现在:在厂房设施方面,力争做到现代、专业、配置科学;在机器设备方面,力求做到先进、经济、科技含量高;在工艺技术方面,力争做到新颖、独特、自主知识产权多;在作业环境方面,力求做到环保、安全、舒适;在企业商品方面,力争做到优质、品牌、市场占有率高;在售前售后服务方面,力求做到诚信、齐全、服务到位。惟其如此,民营企业才能做精做细、做大做强,才能为企业文化建设奠定物质基础。
(二)构建民营企业制度文化体系
注重用市场化、职业化的经营人才管理企业,构建精干、高效、富有作为的领导体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求效益,最重要的是选准市场化、职业化的经营管理人才管理企业,并通过他们构建精干、高效、富有作为的领导体制,进行商品功能的创新和服务领域的拓展,使企业在充满压力的环境中迸发出勃勃生机。
同时,还要注重企业的新组织设计。企业的生存来自市场需求,来自千方百计地发现和填补一切市场需求的空白。因此,适应市场需求而推进组织系统变革就成为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要使这项工作富有成效地推进,在企业内部,既要坚持统一指挥的原则,又要坚持部门化管理原则,按照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实际流程设立管理部门。
另外 ,也要注重创造企业管理制度的特色。企业管理制度作为企业对自身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管理的规定和规则,本身具有控制和协调职能。要使企业管理制度富有特色,关键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原有的管理制度进行创新和理论提升,并使其达到最佳效果。
(三)构建民营企业精神文化体系
企业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也是企业的灵魂。在民营企业精神文化的系统规划中,要着力解决好以下问题。
首先,确立科学的功利观。企业作为以赢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既要讲利,更要讲义,而功利观就是以企业行为引起的后果为标准对其行为的道德性作出的一种判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企业道德作为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其优秀的评判标准有两个:一是这种道德应该使企业的幸福和利益尽量同社会的幸福和利益相吻合,二是关注社会主体的幸福应该是企业行为的动力源泉。企业只有具有这种科学的功利观,才会以信立身、以信兴企。
其次,确立科学的创新观。创新精神是企业的核心精神,是企业兴旺发达的灵魂和动力。民营企业要确立科学的创新观,首先要进行思想理念创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束缚中解放出来。其次要进行发展思路创新,做到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同时,要做到企业氛围创新,旨在营造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和鼓励员工干事业并且干成事业的企业氛围。
最后,确立科学的使命观。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态势中,民营企业要想维护自身的长期生存和稳定发展,就必须在世界进步潮流的坐标系中重新审视自己的使命,放眼世界需求,紧盯世界一流的同类商品,力争通过跨越式发展走在世界前列。
(四)企业文化实践化
所谓民营企业文化实践化,是指民营企业文化不仅仅是一种企业倡导和信奉的价值理念,而是必须要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也就是说,民营企业文化要指导企业制度的建立和企业战略的选择,是指导企业一切行为的价值理念。所以,企业文化不仅来自于实践,同时必须要指导实践,充分在实践中实现,因而企业文化不仅仅是企业倡导的价值理念,而且是要指导企业实践的价值理念。
(五)企业文化教育化
所谓民营企业文化教育化是指要通过灌输的方式将企业所信奉的必须实践的价值理念渗透到员工的头脑中去。因此,建设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就是要加强企业培训。企业培训不仅仅是对员工要进行一种业务培训,更重要的应该是企业文化的培训,也就是从思想上要用企业文化去整合、占领员工的思想,让所有的员工都必须认可本企业的文化,并用这种企业文化在现实中指导自己的行为。在国外的企业中,企业不仅仅注重企业文化培训经费的筹措,例如规定企业文化培训费用不能低于企业销售额的l% ,而且还注重企业文化培训教材的建设,例如有企业文化白皮书,也就是企业文化的教材。因此,民营企业应该全方位重视企业文化的教育工作。
(六)企业文化奖惩化
所谓民营企业文化奖惩化是指遵守企业文化的人会受到很大的奖励,而违背企业文化的人则会受到很大的惩罚,通过奖惩的方式使企业文化真正能够成为企业中所有员工的价值理念。从现实状况来看,没有奖惩的办法,企业文化很难真正地形成,也很难植于企业员工的头脑之中。所以,在塑造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必须强调这种奖惩制度。国外的一些企业在评选优秀职工这项活动中,往往注重对那些自觉遵守企业文化的员工进行奖励,当然也在各个方面对那些无视企业文化的人进行批评。
(七)企业文化系统化
所谓民营企业文化系统化是指企业文化的内容必须不断完善。民营企业在塑造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应该不断根据现实状况,从发展的角度去完善自身的企业文化,最终形成一个内容非常完善的系统性企业文化。这种系统性企业文化将会对员工有很大的约束力,因而必须作为一种非常完善的企业文化而存在。
四、结语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也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文化是企业生生不息的灵魂,是企业强劲的发展动力和保持常青之本。当今世界500强企业,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建立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在未来,企业文化将成为企业兴衰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世界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以浙江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应借助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影响力和竞争力,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打造跨越式发展的新优势。
第三篇:民营经济在改革开放中的历史贡献
民营经济在改革开放中的历史贡献
民营经济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贡献。
(一)从实践讲
我们偌大的国家竟然一个人每年只有半斤花生半斤瓜子,只有半斤点心片。就是要拿这半斤点心,同志们现在我们到市场还会为半斤花生、半斤瓜子、半斤点心去发愁吗?这个时代过去了。想象他为什么过去,为什么当时这样的情况我们这么多的土地,这么丰富的资源怎么会只有半斤瓜子呢?人们思考了好久,到底为什么?我们在回答美国的教授的时候,就说了在中国的大地上出现了一个强大的民营企业队伍,民营经济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它的发展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这个问题不是那么简单,今天说起来,也不见得所有的都心服口服。民营经济的贡献、本质、意义、历史、地位和作用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认识的到的,所以今天这个课就更有必要了。
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拥护者、实践者和推动者,是新体制、新机制、新思路、新模式、新理论的创造者。它不仅仅是结束了半斤花生、半斤瓜子,结束了所有的都要票(粮票、布票、油票、缝纫机、自行车、煤气炉),稍微好的一点东西都要票的时代。我们要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谁是实践者呢?单有党中央的号召能有今天市场经济的环境吗?没有工商局的领导、税务局的领导中关村管物委员会的这样的领导,没有民营企业家的努力是不会出现今天这样生机勃勃的市场经济的环境,就是民营企业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应该说作了排头兵、作了马前卒、作了探索者。他们的贡献应该引起我们工商局领导的高度重视。民营经济这个词,工商局系统曾经下过一个命令,当时引起了高层和我们学界、企业界的争论。在向李鹏同志汇报的时候,工商局的高层领导不同意叫民营企业。当时对我们民营企业界应该说是一个很大的震撼,我们召开了高层的理论家的研讨会,坚持了民营经济的理论、坚持了民营经济的提法。
我们说民营经济,“民营”两个字是中国改革者在改革开放中一大创举,外国没有这个词,英语它的直译全都是个体、私营、个人的。原来这个企业不叫民营企业,叫民办企业。什么时候开始叫民营企业了呢?是在1992年郑州召开的一个原来叫民办科技工作会议。在召开这个会议之前,宋健同志找了我们几个人进行了一次在当时国家科委进行了一次理论研究。我们提出把民办科技、民办企业管它叫民营企业。当然,这里面的道理今天我可能会讲。最根本的问题不要把所有制作为企业的主要标志,而主要是经营方式(作为主要标志),这个观点当时我在报纸上做了发表,叫做“淡化所有制、强化民办机制”。甚至于我当时的文章是这样写的:“工商执照上将来要取消企业性质是国有、个体、私营的字样”。当时在工商联合会上就对我提出了非难,就说怎么可以把这个企业的性质给取消了呢?当有一天在工商执照上真的取消的那一天也是这些人找了我。不是我高明,国际上对企业就不应该把它按所有制来分类,它只是投资者的性质,谁投资的。而不应该把所有制作为企业的主要的象征。这个工商局的领导是体会很深的,在审核个体、私营什么各方面的这个性质的时候是很严格的。
今天我们工商执照上是没有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这种字样了,为什么我们要这么推崇民营经济?我们有一套理论,我曾经写了其中一份万言书,叫做《关于加强民营经济理论建设的建议》。你们广东省的省委书记现在是政治局常委,接到了我的报道以后作了三点批示。当时李长春还是广东省委书记,为什么会把这个报道会转给了李长春?就是李长春在政治局会议上,曾经用半个小时时间表扬了宋健同志开辟的民营科技这个事业。当时我把这封信写给中央的时候,中央建议我把这封信转给李长春。李长春同志是在1999年12月28日接到了我的信,然后,他就在2000年当时叫做世纪之交的元月二号让他秘书打了几次电话,用手机当时我在保龄球场打保龄球的时候接到他的电话,然后一字一字念给我听就是这三条:“对其理论探索精神表示赞赏;完全支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其意义重大;民营经济理论要深入研究应和一般私营经济相区别并在认识上有新飞跃”。广东也要研究,当时后头一句话。我为什么把它拿出来,并不是说我的想法有领导支持。我只是想说,就是这样一个素不相识,我当时也不是什么很有名的人,不过就是民营科技协会的会长。李长春同志看了以后没有和我对话就作了三点批示,说明在中央领导心里应该说引起了强烈的共鸣。民营经济大家现在仍然有争议,但是中央的文件里,十六大的文件里已经出现了民营,而且现在上下在谈话讲话里都用民营经济这个词,清华大学出这个题目也提到了民营经济的战略透视。
民营是什么?民营经济它涵盖了私营经济,涵盖了所有的非国有企业的各种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包括了一部分叫国有民营,大家注意,这个词是92年创造,就是在郑州会议上创造的。我们推出了两个典型,是谁呢?一个是北大的方正和中科的联想,我为什么这么要强调国有民营。国有企业出路,其中一个途径就是要国有民营,在工商局这个字典里头没有国有民营,在理论界、舆论界、政界对国有民营已经被认可。因为北大方正、中科联想,一大批国有民营的企业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联想今天已经成为世界上非常著名的IT产业,今年还一举并吞了叫收购了IBMPC这个全球业务,它采取的是国有民营。92年的郑州会议上请北大方正的办公室主任张先生在郑州会议上做了报道引起了理论界、新闻界、政界的重视。这个民营含义应该说是很深的,应该是中国改革者的一个创造,它把一个意识形态把经济模式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淡化了所有制,而且它创造了一个全民参与创业而又收到了受到了社会推崇的这样一个新的形势。民营经济代表的是支持多种所有制结构的发扬,是一种现代企业的支持的机制。
(二)从理论上讲
1.民营经济到底是不是社会主义经济
有一个问题,仍然需要讨论的就是民营经济到底是不是社会主义经济。这个问题前两天在人民大会堂这个在讨论民营经济的时候,题目就叫做《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当时在场的国家领导人对这问题没敢表态,但是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你们看所有文件里都说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不是?到底民营经济是有助于社会主义还是最后(社会主义)是没办法了,都崩溃的了再不发展各种经济不成了,最后我们还是以国有经济成为主流经济?还是将来慢慢的成为过渡性政策?还是一个长久的政策?我们共产党打了天下,打土豪、分田地、又是公司合营到了社会主义,现在又说发展民营经济,发展私营经济,是不是资本主义了?是不是走了右倾了。这个问题长期在我们政治家、理论家心里画着问号。
2.经济民营化问题
那么其中一个理论问题,就是经济民营化。第一,经济民营化赞成不赞成?经济民营化当我第一次提出来的时候。首先承认不承认,经济民营化承认了。全世界经济都在民营化,包括法国、日本、南韩,经济都在民营化何况我们也是一样。这个民营化过程到底是私有化还是社会化这是理论界,一直在争论的问题。
3.民营经济里蕴含着新公有制的形式
如何把民营企业作为真正的亲儿子甭说亲儿子是不是当儿子?是不是亲儿子?是不是真正的亲儿子检查一下DNA我今天就给你检查DNA。DNA是什么——马克思主义。
第四篇: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状况
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状况、问题及对策
浙江民营经济[1]发展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大致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的初始发展阶段、80年代中后期的快速发展阶段、党的十四大后的全面发展阶段、党的十五大后的提高发展阶段、党的十七大以来的转型升级阶段。以家庭作坊和中小企业起步的民营经济的发展,实现了浙江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跨越,推进了农村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使浙江从一个“资源小省”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大省”,经济总量由全国第12位上升到第4位,并形成了一批在全国具有较强优势的产业、企业和产品。
一、民营经济是浙江的显著特色
(一)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1978年以来,浙江民营经济逐渐发展起来,到2008年上半年,浙江民营企业为全省创造了60%的税收、76%的出口,以及90%以上的新增就业岗位2。根据浙江省统计局的测算,2008年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达61.1%,30年的发展成绩辉煌。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使浙江省较早地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市场体系,尤其是商品市场体系,促使国有企业较早地走向市场,较早地进行改革,同时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创造了有利于资产流动重组和吸纳安置下岗职工的外部条件。同时,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人口、资金等要素的流动和集聚,将农民从土地上不断地解放出来,加快了农村小城镇建设和城市化的进程。从全国范围看,浙江民营经济在全国也是处于领先的地位,根据全国工商联公布的2010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名录,浙江上榜企业171席,上榜企业总数已连续12年居全国首位。
(二)民营经济的发展特点
1.民营经济是浙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第二次经济普查结果,至2008年末,浙江私人控股企业达40.8万个,占全部企业的90.6%;就业人数1452.3万人,占全部企业的77.9%;2008年全年营业收入53680亿元,占全部企业的66.1%;企业总资产49773亿元,占全部企业的55.4%。
2.民营经济是解决就业、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民营经济是吸纳就业的主渠道。根据第二次经济普查资料,2008年私人控股企业吸纳了1452.3万人就业,占全省企业总就业人数的77.9%,成为就业主渠道。其中私营企业就业人员为1039.2万人,占私人控股企业就业人员的71.6%,占全省企业总就业人数的55.7%,私营企业包容了全省超过一半的企业就业总人数。与2004年第一次经济普查对比,2008年全省企业新增473.37万个就业岗位,其中国有、集体、股份合作企业的就业岗位是减少的,而私营企业提供了360.42万个新增就业岗位,占全省新增就业岗位的76.1%。以私营企业为主体的浙江民营经济在解决就业、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三)民营经济呈现块状经济特色
民营经济主要集聚在杭宁温地区。从民营企业的地区分布看,主要分布在杭、甬、温地区,其中杭州的私人控股企业占全省的22.5%,宁波占19.9%,温州占12.6%,三个地区合计占全省一半以上。
二、当前浙江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市场准入问题。从第二次经济普查结果看,浙江民营经济仍然主要集中在完全竞争市场的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一些基础产业领域,国有资本依然处于绝对控制地位,政企不分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仍存在排斥和限制竞争等不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行为。由于部门、行业、地区垄断经营的存在,民间资本在这些行业很难进入,尤其是在基础设施、金融保险、交通、通信、能源等具有较好市场前景和长期稳定收益的领域,这些领域基本由国有资本所控制,形成垄断行业。尽管中央先后在2005年和2010年出台《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又称“非公经济三十六条”)和《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又称“新三十六条”),政府部门对开放的行业准入
规范化管理水平仍然滞后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多数行业缺少准入制度和退出机制,相关法律法规缺乏,配套机制不完善,民营企业投资缺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2.资源要素问题。生产要素制约逐渐成为影响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一是土地供给矛盾突出。随着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的发布落实,土地“闸门”进一步收紧,土地使用成本也大幅度提高。二是民营企业融资困难。长期以来民间投资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自身积累和民间借贷,从金融机构直接和间接融资都存在较大困难。除少数大企业集团外,中小民营企业贷款难是较为普遍的现象,主要表现为贷款担保难,抵押手续繁,信用中介服务体系发展滞后,融资渠道不多,除了短期信贷以外,其他融资渠道对民营经济的开放度很低。目前国家虽然出台了信用担保、风险投资等方面的政策,但具体操作难,在基层落实难。三是用工成本上升。民营经济吸纳了大量的农村转移劳动力,这些劳动力的文化程度较低、专业技能缺乏,与企业不断提升的对技术工人和熟练工人的需求产生了结构性的矛盾。近年来浙江频现招工难、用工荒现象,一方面大量未经职业培训的劳动力就业困难,另一方面企业对技术工人和熟练工人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导致这部分工人的用工价格提高,企业用工成本上升。一些服务性行业也存在季节性的用工荒问题。劳动力流动性加大,价格上升,那些依靠廉价劳动力的企业竞争力越来越弱。
3.民间投资问题。近年来,由于资源要素的制约,浙江民间资本的投资方向出现从制造业逐步撤离的趋势。房地产业已经成为民营经济的发展重头。2009浙江百强民营企业中,超过七成的企业涉足房地产业。民间资金炒楼、民营企业造楼,已经成为浙江民营经济巨大收益的来源。过度热衷于房地产等短期投资,将导致浙江投资环境欠佳、制造业竞争力削弱、产业升级缓慢,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4.自主创新问题。浙江民营企业大多是从个体经济发展起来小企业,大中型企业比例很低。小企业人才、资金、技术、设备等都不如大型企业,自主创新意识普遍较弱,能力较低;拥有知识产权的企业少,主要靠向别人购买专利生产产品,贴牌生产企业较为普遍。多数企业无意创新,仅以维持生存为目标。首先,创新动力不足。由于自主创新面临很大的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和技术流失风险等,一旦创新失败,企业面临破产的危险。其次,创新投入不足。多数民营企业很少能从政府部门得到研究开发经费,又由于资信差,寻保难,抵押难,从银行获取贷款也相当困难,从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的机会也很小,迫使许多企业不得不寻求利息很高的民间借贷,从而影响到企业在创新活动上的投入力度。第三,创新人才储备不足。从第二次经济普查结果看,浙江私人控股企业就业人员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占59.2%,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只占4.0%;具有初级、中级、高级技术职称的就业人员分别占5.2%、2.5%和0.6%;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分别只占0.9%、0.7%和0.3%。偏小的企业规模、较差的工作环境和较少的教育培训计划,民营企业普遍感到严重缺乏创新人才,即使有了人才也会面临人才流失。
5.管理机制问题。首先是企业产权制度问题,企业产权往往与企业家的个人产权混合在一起,个人财产与企业法人财产没有明确的界限,也没有形成现代企业所具备的独立和完备的产权制度;产权结构是完全意义上的单一结构,这种一元化产权结构摆脱不了家庭血缘关系的干预。其次是管理制度问题,由于缺乏职业经理人,民营中小企业在人才、外部融资、企业目标等方面的劣势比较明显,企业的管理缺乏制度化、规范化的程序,管理和决策有较大的随意性。第三是企业家素质问题,浙江民营企业数量众多,企业家素质参差不齐,一些民营企业家素质不高,眼光不够长远,不能充分认识到信誉与企业命运的关系,企业员工也缺乏共同的价值理念;大多数民营中小企业家习惯于业务管理,习惯于自己独立操作,习惯于自上而下地指挥别人,不重视处理企业内部的劳资关系、不重视对职业经理人的培育等,使有才能的员工感到不能获得尊重,不能实现自我。
三、促进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放宽市场准入。政府部门在市场准入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清理现行的与市场经济规则不相符合的法律法规,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完善民营经济投资法律环境,建立公开统一的市场准入法规、符合市场规则的投资服务体系,以及公正的、有效保护合法财产的法制环境。加快制定和实施落实国务院“非公经济三十六条”和 “新三十六条”的配套政策,放开投资领域准入限制。除了涉及国家利益和公共安全的行业实行专营以外,其他行业都应取消行政垄断,让民营资本进入,由企业自主判断投资风险、项目收益。应该明确涉及国家利益和公共安全的行业目录,防止其他行业以涉及国家利益为借口阻止民间资本进入。对城市建设、电力生产等成本高、规模生产效益高的自然垄断行业进行相应改革,采取不同的规制措施,放开经营权的,鼓励民营资本进入这些行业。对于目前仍然由国有企业控制的传统垄断性行业,要引入竞争机制,采取适当方法允许民营企业逐步进入;对外资开放的行业都应当对民营企业开放,允许民营企业与其他市场主体一样享有国民待遇。对竞争性行业,为了保证企业之间公平竞争,必须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市场准入制度,严格按国家和各地方政府空间布局规划要求执行市场准入标准,以保证产业布局的科学合理和整体协调及城市规划井然有序;严格按行业准入的技术标准执行,如环保标准、安全生产标准、能耗水耗标准、产品技术质量标准等,并通过立法、执法等强有力的监督措施来保证这些标准的实施,保证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并防止企业恶性竞争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以保证资源的有效配置。
(二)强化市场服务。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是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重要条件。首先,服务体系要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市场准入、信息共享、技术援助、人才开发、资金融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大力鼓励社会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充分发挥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咨询公司等中介组织的作用,以提高企业经营效率,改善产品质量,降低经营成本;要加强行业协会的协调、规范职能,通过行业协会实现民营经济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我保护。其次,服务秩序要规范。社会化服务要合法、合理服务,合法指的是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和制度,合理指的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服务秩序的规范化,需要法制的规范,要把握好法制的空间和约束,处理好合理化竞争与合法合理经营的关系。第三,服务环境要和谐。要竖立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观念,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保护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
(三)拓宽融资渠道。政府部门要充分运用自身的经济职能,完善和调整民营经济融资体系,引导和帮助民营企业建立一系列制度来拓宽民营经济融资渠道。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构建民营企业贷款担保机构组织体系,鼓励个体、私营企业建立互助资金和联保制度,通过企业入股、社会筹集和政府支持建立互助资金,发展以市场机制运作的信用担保机构,积极推动居民储蓄投向民营企业贷款担保基金,由保险机构实施或由地方财政出资并及时进行补偿,以保持担保基金金额的动态平衡。支持社会团体、行业协会、企业群体共同出资设立以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为主要内容的服务机构,为区域内、行业内、群体内的民营企业贷款提供规范有效的担保。加快民营银行的建设,在改善和加强金融监管条件下发展民营中小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要发展产业投资基金,解决民营企业特别是高科技型新兴企业的融资问题。要建立多元化的资本市场融资机制,积极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和长期票据市场,丰富资本市场的交易品种。要鼓励民营企业通过改制,进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改造,制定并执行股票市场统一的上市标准,消除民营企业上市融资的歧视性待遇,加大民营企业通过股票市场直接融资的力度。
(四)引导民间投资。要改变经济长期依靠投资拉动的局面,代之以投资和消费驱动经济增长的模式,以消费拉动促进实体经济的投资。要大力发展社会中介机构和信息咨询服务机构,改善对民营企业的服务,为民间投资提供信息、可行性研究、社会公共协调等配套服务,并从技术、管理和培训等方面给予支持。要加强研发投入,促进成果应用,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新兴产业,在积极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大力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要尽快出台有利于新兴产业市场化运用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价格补贴机制,全面落实鼓励企业研发投入的税收优惠政策,推动新兴产业的市场化步伐,使民间资本投资新兴产业不但有良好的发展愿景,更有实在的投资回报。
(五)推进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是推进浙江民营经济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制定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财政政策,创新财政科技投入管理机制,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发挥财政资金对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引导作用。引导和支持大型骨干企业开展战略性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的研究开发,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创新平台,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等的投入力度,鼓励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推进税费改革,加大对企业研究开发投入的税收激励。改善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信贷服务和融资环境,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金融支持,发展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创业投资和资本市场。实施扶持自主创新的采购政策,建立财政性资金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制度,制定将重大建设项目纳入政府采购主体范围的办法,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高新技术装备与产品实施订购制度。对承担重大科技专项、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等提供贷款,给予重点支持。对企业消化吸收再创新给予政策支持,支持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参与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要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依法严厉打击和有效遏制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犯罪行为,为鼓励自主创新和维护权利人合法权益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营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治环境,切实保障企业的知识产权权益。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加大对知识产权公共信息网络建设和服务的投入,加强对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指导和服务。
(六)优化管理机制。从目前来看,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完成两个转变:一是体制上产权模糊转变为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产权明晰的现代企业;二是企业管理者必须尽快完成从创业者向职业经理人的转变。对具有一定规模且产权多样化的民营企业,要帮助他们在企业内部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优化管理机制,促使其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从而改善、提高决策水平和决策效率。
第五篇:民营经济典型材料(范文模版)
抢抓机遇突出重点
实现民营经济发展新跨越
(2005年3月2日)
蓝山地处湘南边陲,毗邻广东连州市,素有“楚尾粤头”之称,是湘西南通往广东沿海地区的重要门户。全县辖6个镇9个乡,其中少数民族乡6个,总人口35万,总面积1806平方公里。近几年来,我们充分利用毗邻广东的优势,确立了“民营立县,外向带
动”的发展战略,主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大胆放手发展民营经济,走出了一条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促进县域经济提速发展的路子,民营经济发展出现了三大特点:一是民营经济已居主体地位。民营经济在全县经济总量的比重上升到86,实交税金占全部税金的比重达90.3,提供就业4.5万人。二是以毛织产业为主的外向型经济已成龙头老大。全县外向型加工贸易企业发展到430多家,其中,毛织加工企业372家,织机4万台(套),用工3.5万人,年工缴费收入5亿多元,利税近亿元。县城塔峰路、舜峰路、新建路已形成“毛织一条街”,走出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点到面的星火燎原型路子。三是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已初见成效。香港丽宏公司、香港润丰电子厂等大型港资企业相继建成投产,香港南大木门公司、台湾承阳公司等大型企业成功落户,全县外资、三资企业达67家,蓝山成为继广东东莞、浙江桐乡之后,全国第三大外向型毛织加工基地。4月27日湖南省新型工业化汇报会在这里进行现场观摩,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伯华对与会代表说:“蓝山整体招商、整体推介、整体承接产业转移的发展模式很好,要进行总结推广”。民营经济的大发展,促进了全县经济的大跨越。2004年,全县地方生产总值增长11.9,四年翻番;地方财政收入突破亿元大关,增长19,四年翻番,实现大跨越;工业产值增长29.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长58.9,四年增长2.8倍,增幅排全市第一位;实际利用外资1110万美元,增长122,实际利用内资5.6亿元,增长202.7;出口总额1000万美元,增长33.3倍。主要经济指标居于全市领先水平。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抢抓机遇,理清思路谋发展
蓝山民营经济发展曾有过辉煌,也有过衰落。近年来,我们紧紧抓住“9 2”“泛珠三角”经济圈的构建,沿海地区以“三来一补”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向内地转移的历史机遇,以发展毛织加工企业为突破口,在县域经济中突出发展民营经济,在民营经济中突出发展外向型加工贸易,在外向型经济中首先通过广东跳板引进“三来一补”和“三资”企业,坚定不移地走招商引企之路,坚定不移地走民营民办之路,坚定不移地走外向加工之路,坚定不移地走广东东莞之路,努力把蓝山建设成为内地承接广东沿海产业转移的外向型加工贸易区。短短三、四年时间,蓝山民营经济迅速走出低谷,外向型经济异军突起。一些新闻界人士来蓝采访时指出,蓝山近年来出现了三大“反常”现象:一是“小水电”大县缺电用。蓝山“小水电”在全省小有名气,是湖南唯一一个独立成网的县。上个世纪末,全县小水电装机3.5万千瓦,大量余电外卖郴州。目前总装机已达11.8万千瓦,但随着工商业快速发展,用电要求剧增,近四年全县用电量翻番,达到人均600度,其中工业用电量增长1.7倍。目前,全县电力负荷缺口在2万千瓦左右。二是建新房的人租房住。蓝山以毛织业为主的外向型加工贸易企业3年时间发展到320多家,县城非农人口近三年增加近3万人,达到6万人,县城房屋出租率提高了三成以上,近乎饱和,不少建了新房的人将房屋整体出租给别人办厂开店,自己却到背街小巷去租房子住。三是劳务输出大县变劳务输入大县。就业问题曾经是一个非常压头的问题。近年来,全县外向型加工企业可容纳5万人就业,目前用工3万多人,用工缺口在1.5万人以上,政府不得不派出几支队伍到外省外地招工、求助。三大“反常”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蓝山人气升旺,发展加速的现状。可以说,蓝山以敢为人先的勇气,为全省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二、突出重点,巧借优势抓发展
蓝山的经济发展曾面临农业无品牌、工业无支柱、城市无特色、财源无后劲四大劣势,但我们也有体制、区位、人文三大优势。讲体制优势,蓝山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起步早,走民营化道路的观念强,且国有工业企业已全部退出舞台,没有包袱;讲区位优势,蓝山毗邻广东,是广东沿海产业升级换代、企业资金向内地转移的理想承接地;讲人文优势,蓝山在广东等沿海地区务工经商人员达8万多人,尤以从事毛织加工为主,且不少已当上了老板或技术骨干。适应的就是最好的,符合发展本质要求的就是科学的。对发展民营经济,我们始终坚持做到扬长避短,巧借优势。一是大上外向型经济。一方面通过大力招商引资,吸引外商来蓝兴办以“三来一补”为主的外向型加工企业。2003年投资分别在540万美元、350万美元,用工分别为6000人、4000人的大型外资毛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