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福建省教育改革试点总体方案
福建省教育改革试点总体方案
省教育厅(二〇一一年四月)
根据《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开展教育改革试点的部署,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试点先行、动态调整的原则,在部分地区和学校开展重大改革试点,推进教育改革。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遵循教育规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服务加快转变、跨越发展为着力点,解放思想,大胆突破,激发活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教育强省和人力资源强省。
(一)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重大现实问题。从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从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着眼,着力创新机制、完善政策,努力解决深层次矛盾,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需要作为推进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坚持统筹谋划,确保改革协调有序推进。加强总体设计,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立足当前与兼顾长远相结合,综合改革与专项改革相结合,力求在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有所突破,又有计划、有步骤地平稳推进,确保改革的科学性、系统性。
(三)坚持因地制宜,鼓励各地各校先行先试。强化整体部署和局部试点结合,深入实际,加强协调指导,充分发挥地方、学校和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鼓励各地各校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不断完善改革措施,确保试出典型、试出经验,发挥试点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四)坚持政府主导,发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关心教育改革、参与教育改革的积极性,有效利用社会资源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切实将人民群众对教育改革的期盼与支持转化为推进教育改革的动力,凝聚改革共识、汇聚改革力量、集聚改革思路,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教育改革的良好局面。
二、目标和任务
围绕“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率先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教育强省和人力资源强省行列”的战略目标,组织实施10大改革试点任务,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着力在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进教育内涵式发展、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上取得实破。到2012年力争取得阶段性成效,形成上下结合、全面联动的教育改革局面;到2015年力争取得关键性成果,在全国教育改革试点中做到实施先行、突破先试、进展先进、经验先出;到2017年力争通过改革试点工作的深化和推广,探索一条更具活力、更富效率、更加开放的体现福建特点的教育科学发展的新路子。
(一)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试点。通过组织实施6大类的65个试点项目,探索建立减轻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的有效机制;建立教育质量监测和评估体系;推进高中办学模式多样化试验,建立高中特色课程体系,探索弹性学制等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综合推进素质教育改革方案等,力争2012年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体系研究取得初步成果,中小学严格执行省颁课程方案和作息时间规定,培育一批特色高中并形成一批普通高中特色课程;2015年试点地区和学校总结并推广实施素质教育的成功做法和经验;2017年形成较为完善的推进素质教育的体制机制。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通过组织实施18个试点项目,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保障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师资配备、教学质量基本均衡,有效解决“择校”和“大班额”问题,基本满足人民群众对较高质量义务教育的需求。2011年,初步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试点单位的城区建立“小片区”管理模式,启动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校际交流,同时鼓励优质学校通过集团化办学,带动农村学校和一般校提升。2012年,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更加完善,“小片区”管理模式经验得到有效总结,并面向全省推广;农村紧缺学科教师基本配备到位,“大班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2014年,试点单位农村学校的实验仪器和图书资料按标准配备,形成比较合理的校长和教师交流制度,实现教师配置基本均衡,绝大部分试点单位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2015年,形成健全完善的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全面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
(三)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试点。通过组织实施4大类的73个试点项目,探索构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教育教学新模式,建立教育教学研究成果推广机制,培育和推广一批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典型经验,建设一批教育教学改革示范校。2012年,初步探索和总结出一些体现新课程理念,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教育教学新模式;2013年,确立50所示范学校,加大改革试点力度,深化实验研究;2015年,完成示范学校深化改革的实验研究,总结和推广一批具有福建特色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典型经验。
(四)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通过组织实施9大类职业教育改革试点,创新具有福建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方式,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强化内涵,着力推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的深度对接,不断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逐步建立起与福建产业体系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力争到2012年改革试点取得初步成效,到2015年进一步深化并取得明显成效,到2017年完成改革试点各项任务,形成经验并向全省推广。
(五)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通过探索建立利用社会捐赠财产举办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探索建立政府资助和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的制度、探索建立民办教育规范管理制度,形成科学规范的领导管理体制和协调工作机制,力争在民办高等教育和民办学前教育以及民办教育规范管理三个方面取得政策突破和制度创新。2012年,建立完善政府资助和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的制度,形成利用社会捐赠财产举办非营利性民办高校、民办教育规范管理的基本制度框架;2015年,建立民办教育规范管理制度,总结完善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制度;2017年,扩大制度的实施范围。
(六)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在中考中招方面,推动各设区市深化改革,探索多样化招生方式;健全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完善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研究探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有效实施及其在高中招生中的运用的有效方式等,逐步构建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中考中招制度。2012年,形成中考中招的初步改革方案,进行中考中招新模式模拟试验研究;2013年,修改和完善中考中招的改革方案;2014年,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中考中招制度并进入实施阶段。在高考高招方面,按照不同类型人才培养要求,探索普通本科和高等职业教育不同招生考试办法,建立适合我省有利于专门人才、创新人才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选拔机制。2011年,取消本三批次设置,扩大“平行志愿”试点范围,“高职单招”试行“一档多投”模式,组织部分高职院校的工科、涉农、林、矿等生产一线急需的专业,以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表现开展注册入学试点,组织6所国家级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开展单独招生试点,组织漳州师范学院、福建工程学院等8所普通高校开展大类招生试点。2012年,组织部分民办高职院校部分专业面向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和中职学校的省级重点专业开展注册入学试点,由试点院校按“高职单招”考试成绩、中职阶段学习成绩和综合表现制定录取方案、组织录取,继续扩大普通高校大类招生和注册入学试点规模,开展成人高校以成人招生考试成绩注册入学试点。2013年,组织部分省属院校(本一批次录取)开展自主招生试点,扩大成人高校注册入学的试点规模。
(七)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围绕加强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通过组织改革试点,在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产学研用联合培养创新人才、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等方面形成一批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材,出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教育教学改革成果,推动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与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建立各具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的新途径、新办法。到2012年,力争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试点高校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机制和培养模式,在不同的试点学科专业推出了一批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在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上出台一批新的政策措施,在加强实验实训基地、“双师型”教师队伍和教材建设上取得新的进展,形成了一批具有推广价值的阶段性改革成果。到2015年,全面完成各项试点任务,形成一批试点目标明确、改革措施切实可行、配套政策和保障条件得到有效落实、改革成果充分显现的试点成果,为全省高校提供一批理念先进、培养创新人才的典型经验、先进案例和可学习借鉴的新举措、新办法。
(八)现代大学制度改革试点。通过组织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等9个单位开展试点工作,推动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推动高校依法制定学校章程,完善现代大学治理结构,健全学术委员会组织结构,探索建立高等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构建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努力建立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学校自主办学的多元合作管理模式,形成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制度。到2012年力争在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推动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推进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有机结合和规范运行、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探索教授治学有效途径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效;到2015年力争在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制定大学章程、建立大学理事会董事会、扩大社会合作等方面取得实质性成效,在推动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外部治理结构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全面推动全省本科高校进行现代大学制度改革试点;到2017年在全省高校初步建立起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大学制度。
(九)中小学教师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组织开展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际交流试点,以服务和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核心,着力构建科学规范的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际交流制度,优化配置教师资源,提升义务教育水平和质量。2011~2012年,组织闽侯县等11个县(市、区)研究制定教师校际交流实施方案,开展小片区教师校际交流,探索教师校际交流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初步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均衡配置;2013年,在全省实施县域内小片区教师校际交流。试点县(市、区)不断完善教师校际交流工作机制,完善教师周转房建设等保障措施,逐步扩大教师校际交流范围,到2015年基本实现县域内教师资源均衡配置;2017年,全省基本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组织开展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试点,深化中小学教师队伍补充机制改革,在全省试行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制度,坚持凡进必考、择优聘用,保证新增教师质量。2011年,确立公开招聘基本制度,明确省、市、县(区)职责分工,开展考试内容与方法研究,完善全省统一笔试工作;2012年,进一步完善公开招聘工作,开展公开招聘面试研究,进一步规范面试的程序、内容和办法;2013年,研究制定《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办法(试行)》,建立起较为科学完善的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制度。
(十)闽台高校教育交流与合作试点。在福州地区大学新校区和平潭综合实验区设立两岸教育合作实验园区,建立两岸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基地,建立两岸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深化“校校企”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机制,开展闽台高校师生双向交流,探索推动闽台高校学生互招、学历学分互认、师资互聘的新办法,努力为海西建设及产业发展培养不同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为推动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合作提供新模式、新经验和新方法。力争到2012年,闽台两地联合开展试点的高校达到60所,其中有5所以上的台湾高水平大学与我省高校开展实质性的教育交流合作;参加试点的台资企业达到60家,联合培养学生达到1.5万名,联合培训师资3000余人,联合编写教材60本,联合开展专项课题研究40项。到2015年,力争在合作办学,共建科学研究中心、科技成果转化(育成)中心,联合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和联合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突破。
三、工作机制
改革试点工作实行省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统一领导,设区市政府和高校组织实施,项目负责人具体落实,充分发挥专业部门作用的领导和管理体制。
(一)由省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以下简称省教改领导小组)具体研究部署、指导实施教育改革工作,统筹协调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省教改办)设在省教育厅,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协调推进教育改革试点项目工作。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积极推进全省教育改革试点工作。
(二)省教育厅具体负责十大试点任务的组织实施工作,成立相应的试点工作小组和专家咨询指导小组,落实试点项目的日常管理和推进工作。
(三)各设区市和各高校要成立相应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按照省教改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统筹制定试点方案,统筹推进试点实施,统筹督促检查,统筹宣传推广,确保组织到位、责任到位、保障到位。
(四)试点工作实行分级管理制,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按照“省—市—县—校”或“省—高校”分级推进、组织实施;试点项目实行项目负责人制,项目负责人由试点单位领导担任,实施好试点项目工作。
四、项目管理
(一)项目遴选。本着“尊重基层、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注意统筹”的原则,改革试点优先选取改革目标明确、改革措施具体、支持力度大、示范性强的项目。各设区市教育局、各高校根据我省教育改革的总体要求和重点内容,结合本地、本校实际,通盘考虑和综合平衡,通过上下结合、协商论证的方式提出试点项目。省教改办组织各试点工作小组会同专家咨询指导小组,对各地各校的申报进行初步遴选,确定试点总体方案公开征求意见后,报经省教改领导小组审议确定。
(二)启动实施。纳入国家总体方案的试点项目,经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批准后,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经省教改领导小组同意后,统一部署启动。省里确定的改革试点,由各地各高校提出任务书和具体实施方案,经省教改办审核备案后启动。未纳入省改革试点工作总体方案的、确实有必要的项目,各地各高校自行启动实施,方案报省教改办备案。
(三)过程管理。各试点项目要切实抓好项目启动、进程调控、阶段总结、方案调整、评估检查等关键环节,做好人员和资源配置工作;充分评估可能存在的风险,做好预案;及时研究实施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整改。在试点过程中,原则上不得更换负责人及参加人,如确需调整,经设区市、高校同意后,向省教改办提出申请,经同意后备案。
(四)跟踪评估。各试点工作小组会同专家咨询指导小组建立分类指导和评估机制,按分级管理对试点项目进行全程跟踪,不定期进行调研指导,每半年进行一次评估检查。每次评估检查,试点工作小组、专家咨询指导小组分别向省教改办提交评估报告和专题研究报告。省教改领导小组定期研究试点工作中的问题,统筹协调解决。
(五)动态调整。根据每半年的评估检查情况,省教改办将对试点过程中出现工作效率、组织管理等问题的试点单位进行督办、通报批评;对整改措施不力、逾期不能完成的项目予以撤销。各地各高校自行组织实施的试点项目,有特色、成效好的,经相关试点工作小组和专家咨询指导小组推荐,报省教改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增列为省级试点项目。
(六)项目验收。试点项目完成后,由项目所在设区市、高校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验收评估,并向省教改办正式提出验收申请。省教改办组织试点工作小组和专家咨询指导小组对提出申请的试点项目集中进行验收评估,验收结论报省教改领导小组审核认定。
(七)总结推广。各设区市、各高校要认真收集、总结、提炼好经验、好做法、好成果报送省教改办;各试点项目要定期报告工作进展,经试点工作小组汇总形成阶段工作报告,报送省教改办。省教改办将通过省教育厅工作简报、门户网站以及汇编等,公布阶段工作报告、评估报告、专题研究报告等。省教改办将根据改革试点推进情况,及时总结成功经验、组织交流、积极推广。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和高校要进一步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把抓好教育改革试点工作作为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职责,切实抓紧抓好。各地各校要充分认识改革试点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艰巨性,切实加强管理,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努力推进实施工作,加强督促检查,大力做好宣传工作,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实施改革试点的地方和学校,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将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落实项目内容和改革措施,掌握进展动态,及时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总结经验、完善制度,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二)细化方案,落实推进政策。各试点项目围绕改革试点目标,找准突破口,突出重点方面和关键环节,聚焦体制机制创新,落实配套措施,制定支持政策,做好各种应对预案,明确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和责任人,做到心中有数、责任清楚、有条不紊地按计划推进。各试点项目要根据任务书的要求,按照分阶段目标制定好推进措施,对实施中需要突破的政策和规定,要根据规划纲要确定的原则和精神,及时出台指导性文件;对于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实行先期预测、先期评估、先期化解,并做好预案;对于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认真研究,及时汇报,避免出现大的偏差。
(三)统筹协调,确保取得成效。各设区市和有关高校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对本地、本校的各项改革试点要有一个前瞻性的通盘考虑和整体实施方案,制定配套的政策措施,加强过程管理,及时协调、及时总结,有计划、有步骤地平稳推进。要督促各试点项目按照已经确定的改革目标、实施内容和进度安排,着力在推进实施上下功夫,力争做到实施先行、突破先试、进展先进、经验先出。根据各试点项目的需要和实际进展情况,省里安排专项经费,试点地区和学校要适时安排必要资金,为改革试点项目的实施提供资金保障。
(四)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环境。教育改革和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事关我省发展大计、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政治性、政策性强,必须引起高度关注。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从广泛宣传优先发展教育、建设教育强省和人力资源强省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高度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形成共识、凝聚力量,合理引导社会预期,坚定改革发展信心。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改革;要多做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工作,多做政策宣传、解疑释惑的工作,多做增进共识、统一思想的工作,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教育改革的良好氛围。
第二篇:莆田市2011教育改革试点工作总结
莆田市2011教育改革试点工作总结
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福建省教育改革试点总体方案的通知》(闽政办„2011‟83号)安排,我市共承担有8个方面27个省教育改革试点项目,涉及4个县区、1所高校、15个学校(单位),一年以来,我局按照省、市统一部署,认真抓好教育改革试点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
我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教育改革试点工作,今年5月11日,我市召开全市教育工作会议,杨根生书记和梁建勇市长都在会上提出要注重教育改革创新,强调要以薄弱环节和重要领域建设为重点,提出了我市八大教育改革重点项目和九大类教育改革试点项目,这些项目涵盖了教育体制改革的全部重点领域。市领导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抓紧研究制定方案,采取有力有效措施,扎实抓好项目的组织实施;要以项目为载体,统筹规划、突出重点、落实举措、加快推进,力争5年初见成效、10年面貌根本改变;对改革试点项目,要把握重点领域和政策导向,选准工作路径和着力点,坚持试点先行,鼓励大胆探索;要紧密结合实际,加强调研,找准目标,系统推进;要加强分类指导,动态调控、推广典型,为全面推进教育改革积累经验。
二、建立工作机制。我市成立了莆田市教育改革试点领导小组,张丽冰副市长担任市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组长,柯金国副秘书长以及市教育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成员由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台办、市委编办、市科技局、市经贸委、市公安局、市农业局、市外经贸局、市公务员局、市数字办、团市委、市科协、市法制办等十几个部门的分管领导组成。市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由市教育局局长姚志平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分管副局长担任副主任,成员由各科室(办)负责人组成,并确定了市教改办联络员。
三、明确职责分工。为进一步做好我市教育改革试点工作,我局制定了《莆田市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职能及局内相关科室职责分工的通知》(莆教[2011]改2号),根据市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九大类改革试点任务,成立九个试点工作小组,由牵头科室和配合科室相关人员组成,同时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专家咨询指导小组。明确了市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九个试点工作小组以及专家咨询指导小组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各试点单位均成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校长当任组长,全面负责试点工作的实施。
四、认真组织实施。我市的教育改革试点工作实行分级管理制,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按照“省—市—县(区)—校”分级
推进、组织实施;试点项目实行项目负责人制,项目负责人由试点单位领导担任,并建立起相应的工作机制,分工合作,责任到人。目前,各项目单位已全部完成《教育改革试点项目任务书》,制定了各试点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明确了各项目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对项目实施进度进行科学规划,落实项目实施的保障机制。各学校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印发宣传单、宣传栏等方式宣传教育改革试点项目的意义、内容和实施方案。各学校积极开展普查活动,召开专题会议,认真研讨,组成一个个工作小组和课题研究小组,明确目标任务,制定规划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各级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文件,各试点单位利用暑假时间,加大对参与试点工作的教师培训,并对前一阶段的试点工作进行总结,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试点方案,在新学期初组织实施。
五、取得一定成效。我市的教育改革试点工作进展顺利,部分试点项目在工作中不断创新,取得较好的成效。各试点项目的有关人员对试点工作的意义有了更深的认识,思想观念有了较大的转变,大部分试点项目完成了工作计划。如莆田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方案(试行)形成初稿;莆田第一中学教师已初步掌握各科的“导学自主”教学模式,并实践于课堂;南门学校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自主学习;仙游县加大职业教育惠民政策的宣传与实施,极大调动了农民学习文化的积极性,提高职业教育覆盖面;莆田华侨职业技术学校 “引企入校”,创建“工厂式”校内实训基地,并将“6S” 管理理念引进实训管理;在全市组织进行中考中招全等级模拟实验,逐步建立并完善科学的初中学校学生评价体系及高中招生方案;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已建立完善的制度和工作流程;荔城区实施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际交流制度已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自愿参加交流的教师逐渐增多,同时大力推进硬件均衡、师资均衡、质量均衡,有力促进了教育公平和普惠性,城乡教育差距显著缩小,全区教育综合实力进一步提高。
六、存在问题及困难。经过努力,我市的教育改革试点工作虽然取得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和困难,试点项目工作进展不均衡,个别项目进展情况不理想,教育改革试点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参与改革试点的有关人员在思想上、知识上准备不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2012年,我局将进一步宣传加大宣传力度,为教育改革试点工作营造良好氛围,健全完善教育改革试点信息报送制度,加强试点单位之间的交流合作;继续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进一步加强管理,着重跟踪检查,做好阶段总结,分析取得的成绩和出现的问题,督促各试点单位实施改革工作。
二○一一年十二月六日
第三篇: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总体方案
××市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
改革试点总体方案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新时期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积极稳妥开展改革试点,是探索建立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模式。为提升统筹城乡发展水平,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根据**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特制定**市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总体方案。
一、现实基础
自2006年底以来,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推进“四大一新”(大铜业、大物流、大旅游、大框架城市、新农村建设)来谋求经济社会超常发展的工作思路,确定了超常发展的奋斗目标。经过两年多来的努力,我市经济社会已呈现出超常发展的喜人态势,200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56.6亿元,同比增长14.20%。财政总收入36亿元,同比增长28.1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6.3亿元,同比增长30.3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3亿元,增长27%。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28 亿元,同比增长64.3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27亿元,同比增长23.8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808元,同比
— 1 — 增长13.40%;农民人均纯收入5100元,同比增长15.80%。
“世界铜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以工促农基础好。围绕建设“三个基地、一个中心”的目标(即铜原料供应基地、电解铜生产基地、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和铜产业物流中心),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关联、上下配套的铜产业集群。目前,全市铜加工企业达78家、铜冶炼能力达85万吨,铜加工能力140万吨。2008年全市铜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65.7亿元、税收31.7亿元。铜产业循环基地拆解加工区全面动工建设,力争2009年投产拆解企业15家以上,年拆解能力70万吨。
大框架城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以城带乡基础好。围绕推进“四区合一”、建设“大框架城市”的目标,中心城区至**、**的快速通道已完工通车,至**的快速通道预计2009年6月份可建成。按照“一体两翼”发展构想,目前夏埠新区、城西片区、鹰雄大道沿线和龙岗工业新城“三区一城”的整体开发已全面启动。以承办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为契机,完成了市体育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等一系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承载能力明显增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城乡同步发展的基础好。全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基本实现了“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用洁净能源”的目标。2007年全市财政收入过
— 2 — 千万元的乡镇达13个,过亿元的乡镇2个。2008年县乡财政发展迅速,全市37个乡镇街办,过1000万元的26个,比上年增加13个,翻一番,而且全市所有乡镇财政总收入均已过百万元,**市实现乡乡过千万元。
**市的基本市情是:人口少,区域小,经济总量不大,发展条件好,发展潜力大,发展势头强。从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阶段看,今后一个时期,正处在人均GDP由3000美元向5000美元迈进的关键时期,这既是加快发展的“黄金期”,也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立足基本市情,抓住主要矛盾,着眼未来发展,是进行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基本依据。
二、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 “四大一新”和全面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战略,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产业发展为基础,以有效解决“三农”问题为切入点,以加快消除城乡二元体制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臵中的基础作用和政府在宏观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互动、开放互通、协调发展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三、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基本原则
——统筹兼顾、整体规划。按照城乡一体化、人与自然和谐、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试点区域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实行统筹考虑、总体规划,兼顾各方利益,制定整体改革方案,有效整合城乡资源,全面提高区域内城市和农村发展的协调程度,促进城乡一体化。
——建立机制、合力推进。建立有效的推进机制,以试点地区的自身探索为主,各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上下结合、形成合力。试点地区要在体制上敢于改革,在机制上勇于创新,在举措上善于突破,建立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
——把握重点、有序实施。坚持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在整体改革中分清急缓、循序渐进、分步实施。把握现阶段重点,加大改革力度,力求取得实效。
——以城带乡、协调发展。强化政策导向作用,发挥市场配臵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提高城乡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促进城乡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形成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格局,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二)总体目标
通过5年的努力,重点突破城乡二元体制,加快建立加快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机制,实现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
— 4 — 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先进生产力向农村扩展、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将**市建设成为体制机制活、统筹水平高、带动作用强的统筹城乡发展先行区。力争到2013年,城乡体制基本接轨、城乡产业相互融合、城乡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积累经验。
四、主要内容
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作为有机统一体,通过规划引领和体制创新、市场运作和政府推动、自行探索和政策支持等手段,着力在规划建设体制、基本公共服务、统筹产业发展、利益协调机制、行政管理体制等五个方面深化改革,加快创新。
(一)加快推进全市域的规划体制改革,优化城乡发展布局。
1、改革城乡规划管理体制。健全城乡规划委员会制度,加大统筹城乡规划的力度。建立集中统一的市域规划管理体制,健全市域内规划选址分级管理制度和城乡规划备案制度,对市域重点协调地区、重大基础设施和跨区域建设工程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形成市域统筹规划布局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公用事业和社会发展项目城乡建设新格局,提高资源配臵的效率和设施的共享度。
2、建立全市域一体的规划体系。围绕构建以**区为中心、— 5 — **市、**县城区为副中心、6个左右乡镇为节点的现代化网络型大城市框架,加快建立由市域总体规划——县(市)域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乡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村庄规划组成的覆盖城乡的规划体系。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明确分区功能定位,优化公共设施布局,构筑城乡联动发展、整体推进的空间发展形态。分区域确定产业结构、人口布局、建设用地标准、投入产出强度、环境保护要求,全面推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单元化管理,细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加快对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的编制。做好市域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
3、构建保障科学发展土地管理新机制。在保持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的前提下,按照城乡总体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建设要求,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构建保障科学发展土地管理新机制。开展农村宅基地管理试点工作、夏埠新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加强国有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工作,严格建设用地供应管理,建立批后监管协同机制,完善建设项目竣工用地验收制度;建立土地执法监管共同责任工作机制,建立土地执法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土地执法监管信息共享制度;进一步理顺强化市区土地储备管理,加强建设用地报批和土地供应管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土地征收工作程序;加强农
— 6 — 民建房管理,严格按规划审批农民建房,坚持“一户一宅”制度。
(二)加快建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夯实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
4、加快农村公路网络及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积极探索农村公路客运发展新途径,着力构筑纵横交错、内连外畅的城乡交通网络,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完善农村公路路网结构和通达深度,重点抓好县至乡公路、断头路和网络公路的建设。统筹规划推进农村公路路面硬化建设,初步建成内联外畅的公路网络。加快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城乡客运管理模式,打破城乡客运二元分割局面,构筑中心城市到副中心城市、城市到乡镇、乡镇到村的三级公交网络。加快农村渡口改渡建桥工作,按照省、市两级政府的工作部署,多方面筹措资金,全面落实改渡建桥工作。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修订完善并出台《**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的实施意见》,督促各县(市、区)出台相应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及检查考核细则,明确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主体,把农村公路养护列入公共财政支出范围,保证农村公路的正常养护。
5、建立城乡平等充分的就业制度。加快建立发展经济扩大就业、市场导向自主择业、公平准入鼓励创业和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加强舆论宣传,倡导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用人观和择业观,— 7 — 引导就业困难群众正确对待利益关系调整,转变就业观念。完善城乡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城乡劳动力就业、失业登记制度,办好市、县(市、区)、镇三级联动,城乡一体的人力资源市场,全面开展充分就业社区、村创建活动,实现城乡劳动者平等充分就业。大力拓展就业渠道,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中小企业,通过拓宽就业渠道,使农村劳动力得到比较充分的就业。着力抓好农民外出就业和回乡创业。不断增强工业园区和小城镇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争取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就地入园就业。全面激活农业创业主体和投资主体,优化投资环境,引导外出务工农民回乡投资创业,对外出务工农民回乡投资办厂的,在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用地审批、项目扶持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加快建立创业风险基金和引导基金,着力提高城乡劳动力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6、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覆盖城乡、多层次、区域内可接续和转移的社会保险体系。加快职工全覆盖的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探索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妥善解决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全面建立未享受各类养老保险、70岁以上老年人的基本生活补助制度。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保障标准自然调整机制,实现应保尽保。全面落实农村五保供养制度,不断提高供养标准,建立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制度。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之外
— 8 — 的城乡居民全部纳入保障范围,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接轨。建立城镇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参保对象跨区域就医和实时结报制度。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城乡社会福利事业,逐步实现特殊困难人群社会福利救助全覆盖。
7、加快建立城乡公平的教育体制。实施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改革,建立公平合理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加快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继续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扎实推进教育资整合工作,适时出台推进农村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按“做大做强乡(镇)中心小学、做优做精村级完小”的资源整合思路,农村教育的投入向乡(镇)中小学倾斜,力争用3年时间使每个乡(镇)有一所高标准的中心小学。建立县(市、区)域教师统一配臵制度,构建更为开放、灵活的教师流动机制。建立健全农村教师津贴补贴制度,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流动。完善扶困助学机制,关爱教育弱势群体,进一步建立健全高职院校、中职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确保每个家庭经济困难子女都能顺利接受学校教育。加快农村中职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覆盖县、乡、村的农村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加快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升格,整合市直中专资源,确保**市职业技术学院江铜校区正式挂牌招生。
8、加快城乡文化协调发展。以市群艺馆、艺术团、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等为龙头,以县(市、区)文化馆、图书馆为骨干,以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为支撑,以村(社区)多功能文化活动室为基础,构建覆盖全市城乡四级公共文化阵地网络,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形成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效益日益得到保障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筹建市艺术中心、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加强各县(市、区)图书馆、文化馆标准化建设,按要求全部独立建馆;加大公共文化服务的延伸,为各级图书馆、文化馆配臵文化流动服务车;尽快建立1个市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心,3个县级基层中心和33个乡镇基层网点;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的配套工作,争取在2010年全市33个乡镇全部都有文化站;加大公共文化服务经费的投入,增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社区文化活动和农村文化活动等专项经费,促进我市城乡文化协调快速发展。
9、加快发展城乡医疗卫生事业。按照国家和省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大力推进公立医疗机构取消药品加成改革试点,试点单位为**市妇幼保健院、**县人民医院和**县所有的乡镇卫生院。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体系。健全城乡社区卫生基础设施体系,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化和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建立乡镇卫生院人员经费保障机制和乡村医生公共卫
— 10 — 生服务补助制度。加大农村卫技人员的培训力度,大力培养农村实用卫生人才,建立规范农村卫技人员进入、退出机制,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探索建立引进社会资本举办各类医疗机构、参与城乡卫生体系建设的新机制。健全社区卫生服务首诊制度,进一步完善双向转诊及医保差别报销制度,逐步形成“大病进医院、小病进社区”的分级分层分类的医疗服务体系。
10、建立向农村倾斜的投入保障机制。健全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不断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和扶持力度。保证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大幅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大幅度提高政府土地出让收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的比例。认真落实国家对农业的各项扶持和补贴政策。所有乡镇推行“乡财县代管”;建立健全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继续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建立健全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投入新机制。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引导不同经济成份和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公共设施的投资建设,加快形成政府推动、多元投资、市场运作的新机制。
(三)加快探索建立城乡利益协调机制,激发统筹城乡发展的动力。
11、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城镇体系。以建设小城镇为切入点,— 11 — 全面推进我市城乡一体化进程。结合村镇实际,科学编制村镇规划,凡是没有编制规划的建制镇必须尽快组织编制,并按规定程序报批。多元筹资,拓宽小城镇建设资金渠道,财政安排一定资金;返还城市建设维护税、市政公用设施配套费给小城镇;鼓励和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小城镇建设;建立小城镇土地使用有偿出让制度,实行级差地价;组建小城镇建设投资公司,引入市场机制。积极培育小城镇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采取倾斜政策,培育其做强做大,大力发展个私经济,优化农业结构。理顺关系,强化管理,提高小城镇建设管理水平,在各建制镇设立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所,制定和完善小城镇规划管理、建设管理、环卫管理、园林绿化管理等具体办法。
12、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建立以各级政府为责任主体、相关部门联动监管、社会成员广泛参与的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继续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建设占用耕地实行先补后占。完善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允许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
— 12 — 主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推进征地制度改革,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按照同地同价原则及时足额给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民合理补偿,妥善解决被征地农民就业、住房、社会保障。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对依法取得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必须通过统一有形的土地市场,以公开规范的方式转让土地使用权,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与国有土地享有平等权益。
13、深化户籍登记制度和外来人员居住证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宽外来人员来我市落户的条件,凡在我市拥有合法固定的居住场所和合法的收入来源的,均可在我市落常住户口。稳步推进社会保障、土地承包、宅基地、计划生育、兵役优抚等相关政策制度的配套改革。深化外来人员居住证制度改革,构筑人才集聚新高地。
(四)加快建立促进城乡产业互动发展的体制机制,提升统筹城乡发展的水平。
14、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围绕走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努力健全农业产业体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粮食稳定发展,按照稳定面积、调优结构、提高品质、主攻单产、增加总量的思路,积极开展良种进村入户活动,建立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认真实施“造地增粮富民工程”和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工程,加
— 13 — 快中低产田改造,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0万亩左右,总产量稳定在60万吨左右。加快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优化农产品结构和农业区域布局,在全市形成一批各具特色,具有规模效益、品牌效应和产业聚集力的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群。围绕主导、特色产业,扩大基地规模,打造一批“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新亮点。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抓好省、市级龙头企业,注重培植新型农业龙头企业。引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行业协会健康发展,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信用合作社“三位一体”的改革试点,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抓好农业科技示范镇、示范户建设,发挥好典型引路、辐射带动的作用。对农民开展针对性、实用性强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大力支持民营农业科研机构发展,培育科技经纪人。力争三年内健全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并逐步建立村级服务站点。加强农村现代流通服务,加快建设农产品物流中心和大型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形成“生产基地+批发市场+配送中心+连锁超市”的农产品物流体系。举办多种形式的农产品促销活动,组织企业积极参与各类农产品展销会、订货会。积极开拓农村消费市场,认真开展“家电下乡”活动。建立健全供销、邮政系统农资连锁经营服务网络,以质优价廉服务“三农”。
15、加强“三农”人才队伍建设。引导城市人才向农村流动,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充分利用省委组织部下派选调生、公务员考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三支一扶”、“村官”考录等方式充实农村“三农”人才。完善职称评审制度,切实推动农民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定工作。稳定农村教师队伍,鼓励长期在基层一线的教师做好教学工作,积极探索农村乡土人才开发培养和优秀人才选拔管理模式,把农村乡土人才纳入人事人才工作的服务范围,打破人才的城乡壁垒,整合现有农业和农村人才资源。大力开展“一村一品”带头人集中培训工作。组织农民技术人员参与全省“一村一品”示范点行业技术培训班,促进各示范点的互动交流。
16、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步伐,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坚持“规划先行、试点起步、稳步推进”的原则,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发展“一村一品”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核心,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和具有**市特色的生态农业,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继续抓好以“六改四普及”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整治建设,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管理体制机制完善和创新为动力,进一步促进农村民主管理,进一步抓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把农村社区建设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
— 15 — 社会生活共同体,加速区域内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17、建立二三产业集聚集约发展的机制。按照经济流向、区域条件,调整优化开发区、工业功能区的布局,完善服务功能,提升集聚能力。加快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推进国有资本向重点区域和优势产业集中。加快推进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共性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多种模式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组织,打造“世界铜都”和“中国环保水工产业基地”。制定出台激励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的政策,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服务业,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吸引跨国公司在**市建立采购、物流配送中心,打造全国区域性物流中心。
18、建立环境优化经济增长机制。强化生态功能分区,健全环保准入机制,根据区域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生态状况、人口数量及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划定优化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退城进园或退城进郊,全面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深化排污费权交易制度。完善城乡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和医疗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指导和督促乡镇编制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与计划,调整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强畜禽养殖业管理,控制农村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深入开展全市农村“卫生清洁工程”,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
19、创新发展地方金融。大力发展农村金融机构,组建**市农村商业银行,在县域设立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培育多类别、广覆盖、竞争性强的农村金融市场,支持县域企业的发展。创新金融产品,支持农村信用社深入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农户联保贷款业务,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乡镇小企业的投放力度;鼓励农业银行加大在县域、在农业的信贷投入;引导农业发展银行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态及环保建设项目的投入,加大商业性贷款的投放;激发邮政储蓄银行在乡镇发放贷款的积极性,有效利用邮政储蓄银行网点分布广泛,资金充足的优势。促进城市涉农企业与农户建立收购关系,对与城市企业签有订单的农户提供信贷支持,对与农户签有订单的城市企业优先给予信贷支持。利用小额担保贷款对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提供信贷支持,对企业新增吸纳返乡农民工就业达到一定比例的,优先给予小额担保贷款支持。整合各类财政支农资金和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建立健全我市小额担保贷款、中小企业贷款和农业产业化贷款风险补偿机制。鼓励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将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完善《**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业绩考核奖励办法》。引导各银行业机构设立中小企业贷款的专门机构,积极向中小企业开展票据贴现业务,改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
20、构建新型农村风险防范体系。按照“政府补助、农户自
— 17 — 愿、市场运作”的方式,加快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进一步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扩大农户覆盖面,扩大保险品种,提高保障标准。全面实施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制度。加快探索建立政策性农民自主创业保险制度。探索开展商业信贷与保险联动的改革试点。加快建立农业贷款风险补偿制度。
(五)加快建立科学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增强统筹城乡发展的能力。
21、建立城乡一体的行政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乡镇政府管理体制之间的关系,注重实现乡镇政府由全能型向服务型的转变。坚持机构设臵与调整乡镇行政区划相结合,以统筹城乡发展改革为契机,在实现大乡镇的基础上,合理设臵各类机构,对乡镇原有的内设机构和事业站所实行整合重组。坚持职能配臵与强化乡镇服务功能相结合,逐步将乡镇政府的工作重点转移到对农户和各类经济主体进行示范引导、提供服务及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坚持编制确定与减轻乡镇财政负担相结合,精简党政机构、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切实加强乡镇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控制,严把入口关、疏通出口关。
22、完善统筹城乡发展的责权统一体系。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协调一致”的原则,“小机构,大服务”的改革思路,合理划分市与县(市、区),县(市、区)与乡(镇)之间的事权和决策权,调整优化机构设臵。成立城乡一体的交通管理机构,— 18 — 统筹管理鹰雄大道、**大道、邓洪公路等城际快速通道;理顺水务管理体制,建立“大水务”管理模式,统筹管理境内信江流域;积极探索建立农村信息化管理机构,推进农村政务信息公开,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23、创新增强统筹能力的体制机制。继续实施行政区划体制改革,大力整合行政资源,拓展发展空间,增强统筹城乡发展的能力。稳定和完善支农惠农的政策,健全财政支农的刚性增长机制,积极整合财政资源,开展政府主导、财政部门牵头、主管部门参与,以规划为龙头、项目为载体、资金为保障“三位一体”的支农资金整合改革试点,增强公共财政支持“三农”发展的能力。
24、搭建统筹城乡发展的平台。按照“权利下放、超收分成、规费全留、干部配强”的原则,积极推进新市镇的扩权强镇、行政执法管理体制、财政体制和干部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优化发展环境,激发发展活力,充分发挥新市镇的集聚辐射功能,把新市镇建设成为连接城乡的战略节点。
五、保障措施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市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委农工部),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审定专项改革方案,— 19 — 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推动**市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
(二)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市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时间5年,分四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2009年),为试点启动阶段;第二阶段(2010年),为重点突破阶段;第三阶段(2011—2012年),为全面推进阶段;第四阶段(2013年),为完善提高阶段。
待省政府批复总体方案后,制定阶段性实施意见,明确阶段性目标和改革重点,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提出需要由国家和省及有关部门协调解决的问题,扎实推进综合配套改革。
(三)健全机制,合力推进。
综合配套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必须建立市、县(市、区)政府和各部门的联动推进工作机制,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并将改革试点任务作为县(市、区)和各部门目标责任制考核的主要内容。各级各部门要重视改革、关心改革、支持改革,加强工作交流,加大宣传力度,合力推进综合配套改革。
第四篇: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
附件:
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
浙江省义乌市拥有我国最大的小商品市场,是重要的国际贸易窗口。改革开放以来,义乌市积极探索对外贸易新模式,在扩大出口、增加就业、带动中小企业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继续发挥义乌市在开展国际贸易、开拓国际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和作用,现提出如下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为重点,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义乌市场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独特作用,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推动内外贸协调发展,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二)基本原则。立足于实现国际贸易由规模数量向质量效益转变,推进国际贸易发展、市场带动和产业促进等体制改革,构建国际贸易发展环境优良、市场带动能力增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立足于拓展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推动进出口平衡发展,增强比较优势,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立足于实现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形成产业、市场等方面集聚、辐 1 射和带动作用,强化内生动力,提升产业层次;立足于政府管理向公共服务转变,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推进贸易便利化,推进金融支持、区域合作、管理体制创新,完善政策环境,为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提供有效的支持平台和制度保障。
(三)发展目标。到2015年,基本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新型贸易体制框架,国际贸易管理和促进体制等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与国际接轨;先进展示交易平台和便捷国际贸易通道基本形成,贸易便利化、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义乌市场集聚、辐射、服务功能明显增强,区域合作和产业联动加速发展;进口、转口贸易和服务贸易比重比2010年翻一番,具有知识产权、品牌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比重比2010年翻一番,带动国内就业2000万人以上。
到2020年,率先实现外贸发展方式转变。贸易效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和便利化的国际贸易体制;现代市场体系基本构筑,国际贸易的主体结构、商品结构、贸易方式等明显优化;区域合作和产业联动发展新机制基本建立,义乌市场带动效应更加凸显,提升义乌在国际贸易中的战略地位,使义乌成为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示范区、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基地、世界领先的国际小商品贸易中心和宜商宜游宜居的国际商贸名城。
二、主要任务
(四)探索建立新型贸易方式。针对小商品生产种类多、更新快、非标准化、产品质量保障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和特点,以及小 2 商品交易单笔规模较小、贸易主体众多、交易活动频繁等特征,适应小商品采购出口、进口贸易和转口贸易的需要,研究设立“市场采购”等新型贸易方式,形成在全球组织进口、出口和转口贸易的新渠道和新方式。探索实施与“市场采购”等贸易方式相适应的海关、检验检疫、税务、外汇、工商、互联网等一系列监管措施和办法。支持义乌市在条件成熟时按程序申请设立适合小商品贸易特点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五)优化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提升出口产品的技术和文化含量,提高出口商品的档次和附加值。推动贸易商品结构从一般小商品向拥有技术、知识产权和品牌的高端商品及相关服务等方面拓展。进一步提高出口产品的安全技术水平,使之符合国际通用标准及销售目的地国标准。探索贸易品种、市场业态、贸易方式、商品形态结构调整优化的路径,着眼于创造品牌、创造标准、创造商业新模式、创造高端产业链和价值链,全面提升国际贸易发展质量和水平。培育和集聚小商品制造领军企业,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认同度的中介推广机构,提升新技术、新创意的开发利用水平。
(六)加强义乌市场建设。加强规划、政策和资金引导支持,加快结算、授信、信用信息、培训和法律等平台建设,提升义乌市场的软实力,推动义乌市场由单纯的商品供应者向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提供商转变。构建地方政府牵头,商务、海关、工商、质检、外汇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监管服务工作机制,建立完善集质量安 3 全、公共预警、知识产权保护等于一体的市场综合服务平台,促进和规范义乌小商品市场及出口健康发展。完善“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指标体系,及时反映市场供需等情况变化,发出公共预警,防止重复投资和产能过剩。构建中小企业公共技术平台,探索设立国家级小商品研发中心、国家级小商品质量检测中心等服务机构,加强中小企业急需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研发。推进义乌市场信息化建设,扩大互联网应用范围,完善商户信用监测、监督和评价体系,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管理水平和安全水平。全面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强知识产权执法,明确市场开办者和经营者的责任,探索建立适应义乌市场商品周期短、款式多、更新快等特点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七)探索现代流通新方式。利用现代流通技术,建立共享式市场平台,推动流通现代化,加快形成具有示范效应、辐射能力强、可复制、可推广的物联网、互联网应用示范区。创新电子商务发展管理模式,加强第三代移动通信和物联网技术应用,建设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完善信用、交易、支付、登记、安全认证、投融资等支撑体系,促进无形市场与有形市场融合发展。培育具有先进、高效运作能力的商贸流通大企业,推动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发展。
(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贸易流通对经济的先导作用,稳定传统优势产品出口,加快发展“绿色贸易”,带动相关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根据全球化产业链分工,依托市场商品信息和采购 4 需求高度集聚的优势,着力推动和带动制造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产业集群创新,形成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格局。大力发展产业集群,积极扶持建设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探索建立义乌市场与特色产业集群的合作机制,提供市场实时动态信息,降低企业的商务成本。探索按省市或集群特色分区集中展示等模式,通过义乌市场创建一批区域产业集群品牌,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建设产业特色鲜明、综合配套能力强的现代制造业集聚区。积极创造条件,支持义乌市现有省级经济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推动众多服务市场的中小企业和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支持科技兴贸基地建设,制定优惠政策,集聚和培育创意设计产业发展的要素资源,整合提升创意设计产品展、行业流行趋势发布会、技术专利交易会,探索制造企业向“创”、“造”并举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
(九)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加快建设国家级小商品国际贸易区,拓宽更多中小企业走向世界的渠道,为其他专业市场发展国际贸易提供示范。积极开拓非洲、拉美、中东欧、中亚、中东等新兴市场,支持在义乌建设“非洲产品展销中心”等进口商品展贸专区,发展进口、转口贸易。鼓励企业以专业市场为纽带,以“抱团”形式开拓国际市场。支持发展“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等特色品牌展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展览集团,探索会展产业化发展道路,创新展贸联动发展机制,全面提升义乌在商品贸易、投资合作、服务贸易、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影响力,把义乌打造成重要 5 的国家级会展平台。
(十)加快“走出去”步伐。加快到国内外重要市场建设中国小商品展示交易平台的步伐,支持义乌在全球范围复制和输出专业市场管理模式、运营模式和营销服务模式。鼓励通过发挥“母市场”效应带动一批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完善中国小商品海外营销渠道。健全引导和规范企业对外投资合作的机制,制定举办境外展会和市场的专项扶持办法,将中小企业境外展销平台建设列入国家相关专项规划。按照“政府扶持,企业化运作”模式,分阶段创办境外中国商品展示中心以及订单服务中心、仓储物流配送中心,搭建中小企业集群式“走出去”平台。支持建立海外市场营销网络体系、营销中心和售后服务中心,探索通过连锁配送、建设市场分销渠道等形式,发展国际营销网络。
(十一)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强化市场准入、标准设定、信息引导等公共服务职能,完善内外贸促进体系,研究出台推进企业经营内外贸的便利化措施,形成有利于内外贸协调健康发展的环境。依托义乌市场辐射优势和高度聚集的行业协会、商会等民间组织,进一步强化对周边省市小商品生产流通领域的辐射带动作用。支持义乌建设长江三角洲物流重要节点城市,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将义乌纳入国家交通总体战略通盘考虑。支持义乌依托交通和市场优势,进一步降低区域内物流成本,为上海港、宁波—舟山港等重要港口提供稳定可持续增长的“实物流”,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探索建立统一、协调的内外贸监管体制和工作机 6 制,健全内外贸协调的统计、监测、预警、分析和调控体系。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健全规范和维护市场秩序的长效机制。
(十二)妥善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和壁垒。鼓励企业运用技术性措施,主动参与国际标准的制订,积极参与国际贸易竞争和行业自律、企业自律,主动破解和应对国际贸易壁垒。充分发挥海关等部门的统计资源优势,加强贸易预警体系建设,建立政府、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和企业“四位一体”的进出口贸易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对重点国别的贸易和政策预警。探索建立国际贸易互信机制,健全贸易摩擦应对机制,提高中小企业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和壁垒的话语权和谈判能力,积极通过国别预警磋商机制化解贸易摩擦。
三、保障措施
(十三)优化国际贸易发展环境。大力推进贸易便利化,创新国际贸易管理和服务体制,降低商务运行成本,提高国际贸易效率,营造高度开放、高效便利的国际贸易发展环境。强化出口小商品检验检疫监管,不断完善出口小商品质量保障体系,加强与进口国政府质量安全监管部门的合作,促进和规范义乌小商品市场及国际贸易发展。深入推进“跨关区快速通关”及“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和“分类通关”等模式改革,大幅提高通关效率。健全客商便利化出入境管理机制,深化外事审批、出入境业务管理等制度改革,强化诚信化信息管理,创新外事、公安协调配合模式。创造条件实现航空口岸开放等,建立便利国际进出的渠道,进一步促进人员往来、居留便利化,扩大对外交流和合作。推广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提升 7 综合贸易试点信息化水平。
(十四)健全金融机构体系。完善金融布局规划、服务设施和政策体系,支持更多内外资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的地区总部、分公司在义乌集聚发展。着力发展各类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搭建民间资本服务平台,拓宽民间资本进入实体经济通道。鼓励发展村镇银行、贷款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企业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完善地方金融组织体系。完善金融、保险市场中介服务机构体系,依托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积极引进和培育资信、会计、审计、信息发布和咨询等金融相关服务行业。
(十五)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创新为市场交易服务的信贷、结算、兑换等现代金融服务产品,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直接融资方式,提高金融机构的市场效率和服务能力。加快发展投资管理、金融顾问、信用担保和业务咨询等金融中介服务,积极发展金融服务外包业务。审慎扩大出口信用保险的覆盖面。探索开展专业货币兑换、货币经纪等业务,使义乌成为区域性货币兑换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中心。坚持有效监管,稳妥有序扩大开放,适当放宽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政策限制,落实人民币结算出口退税等政策,引导更多企业使用人民币作为进出口和转口贸易支付手段,重点推动人民币成为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结算、投资货币。
(十六)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强化金融执法,积极预防和严厉打击各种经济犯罪和逃废金融债务行为,依法审查和推进金融纠纷 8 案件的审理和执行,探索依法保护金融资产安全和有效维护金融秩序的新模式。在加强有效监管、促进规范经营、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合理引导和规范发展民间金融,既要充分利用民间资金充裕的优势,又要防范乱集资和高风险套利等问题。加强金融知识教育,提高居民金融意识,完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立健全社会信用的激励和惩戒机制。创建金融人才服务平台,优化以人为本的金融人才环境。
(十七)构筑区域合作优势。充分发挥义乌独特的市场优势和现代流通的先导作用,加强市场、资源、资本、技术等方面的互补合作,加快浙西南区域内各城市的交通、信息等网络化建设,实现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高效流通和区域资源最优配置,形成区域发展新优势。积极主动接受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的辐射,更好地学习借鉴上海浦东综合配套改革的成功经验和创新做法,融入长江三角洲整体发展。支持中西部地区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企业利用义乌市场平台,有序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打造东中西部合作示范基地。充分利用义乌市场的窗口优势,深化东中西部在产业技术交流、劳动力转移、商品信息共享等领域合作,拓展合作分工的产业链条,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协作体系,为东中西部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搭建更大平台。
(十八)构建新型公共服务体系。适应国际贸易、市场创新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等需要,创新政府管理模式,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 9 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形成科学化、民主化的行政决策机制和制度,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加强与国际贸易和国际化城市相适应的仲裁、边防、消防、港务、金融等机构监管服务能力建设,优化机构设置和行政资源,在机构、人员编制上向口岸查验等涉外机构倾斜。加快发展与国际贸易相适应的社会事业,形成城乡一体的户籍、教育、就业、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等制度体系,探索建立基本公共服务、志愿互助服务、商业性便民利民服务相衔接的社区管理服务体制。改进人才工作管理体制,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支持发展职业教育,鼓励相关院校在义乌设立国际贸易类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加快培养国际贸易急需的各类人才。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方式,探索建立既方便外国人居留经商又能实施有效管理的新型模式。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行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推进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努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以国际化理念引领城市建设,建立开放型城市的综合服务体系。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强化海关、检验检疫、商务、交通运输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加快口岸信息化平台建设,探索建立对外贸易的单一窗口。支持建设现代物流和集疏运平台,使“义乌港”成为综合功能完备的“始发港”和“目的港”。
四、组织实施
(十九)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将改革试点纳入部委与浙江省合作机制,定期会商研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实现部-省-市联动,协调推进相关改革试 10 点工作。建立改革试点分阶段推进和报告制度,定期总结经验,确保改革试点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二十)抓好组织实施。根据本方案,制定支持改革试点具体政策措施和任务分工,指导开展改革试点。按照改革试点确定的主要目标,抓紧组织编制重点领域的改革计划和重大项目建设方案,明确重点改革任务和工作责任。制定阶段性行动计划,落实承担单位和完成时限,把各项任务和进度安排分解落实到有关地方和部门。
第五篇:2015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总体方案
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总体方案
为全面有效推进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着力推动北京市服务业现代化和提升服务贸易发展水平,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首都特点、时代特征的体制机制,构建与国际规则相衔接的服务业扩大开放基本框架,为探索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作出贡献。
(二)主要原则。
强化顶层设计。立足北京市服务业发展特点,注重与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各项政策和国际经贸规则相衔接,强化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同时,科学规划开放路径,在局部性、阶段性实践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北京市服务业开放。
注重制度创新。以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为目的,建立健全服务业扩大开放的体制机制。制定服务业扩大开放清单,深化金融保障、高端人才引进等制度改革,构建科学规范、高效透明的服务业促进体系。
聚焦重点领域。发挥北京市服务业的比较优势,率先推动科学技术服务、互联网和信息服务、文化教育服务、金融服务、商务和旅游服务、健康医疗服务等六大重点领域扩大开放,同时深化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带动服务业整体转型升级。
着力营造环境。加快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创建品牌、高效运营,促进高端企业总部聚集,提高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质量。围绕人才要素自由流动需要,加快国际人才发展环境建设,提高工作和居住便利度,促进高端人才聚集。
(三)发展目标。经过三年试点,通过放宽市场准入、改革监管模式、优化市场环境,努力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新格局,积累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使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成为国家全方位主动开放的重要实践。
二、构建服务业扩大开放格局
(四)科学技术服务领域。强化首都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聚焦中关村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大力发展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兴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和节能环保等产业。支持中关村建设互联网金融创新中心,探索科技企业境外投资管理制度创新,简化中关村企业外汇资本金结汇手续,促进企业投资和贸易便利化。对境外科技、教育、经济类非政府组织在中关村设立代表机构,以及境外组织或个人发起设立科技、经济类民办非企业单位进行试点登记,形成国内外社会组织协同创新、相互促进的良好环境,提升中关村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发挥中关村标准计量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作用,吸引国际国内标准、计量、检测、认证服务机构入驻。支持科技服务“走出去”,鼓励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开展境外服务,引导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在境外申请专利,鼓励参与制定国际标准,推动科技服务加快融入全球化进程。降低技术服务领域外资准入门槛,取消外资工程设计(不包括工程勘察)企业首次申请资质时对投资者的工程设计业绩要求,取消外商投资飞机维修项目中方控股的限制。
(五)互联网和信息服务领域。促进互联网和信息服务业国内外资本合作。鼓励外资进入软件及信息服务、集成电路设计等新兴产业,推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下一代互联网等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吸引跨国公司在京设立研发中心、离岸服务中心、经营总部,通过人才引进、技术引进、合作开发等方式开展合资合作。延伸信息服务产业链,支持外资从事信息技术支持管理、财务结算等国际服务外包业务,推动服务外包高端化、国际化发展,打造全球领先接包地。开展电子发票与电子会计档案综合试点,完善跨境电子商务运行模式和管理政策,拓展国际市场渠道。
(六)文化教育服务领域。推进文化、教育等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拓宽文化创意产业资本运营渠道,在国家法律法规许可范围内,鼓励国内外著名文化创意、制作、经纪、营销机构与北京市文化企业合资合作。发展文化市场多元化服务模式,选择文化娱乐业聚集的特定区域,允许外商投资者独资设立演出经纪机构,在北京市市域范围内提供服务。创新文化服务海外推广新模式,支持以传统手工技艺、武术、戏曲、民族音乐和舞蹈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会展相结合的商业开发模式,鼓励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企业以项目合作方式进入国际市场,试点国外巡演的商业化运作,提升文化服务核心竞争力。扩大教育开放合作,鼓励外商投资设立外籍人员子女学校(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的投资者参照执行),支持外商通过中外合作办学方式投资设立教育培训机构及项目,积极引进世界知名院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实现教育资源良性互动。
(七)金融服务领域。支持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金融服务领域。优化金融机构股权结构,在符合相关法规的条件下,便利外资金融机构设立外资银行、民营资本与外资金融机构共同设立中外合资银行,使外资金融机构和民营资本在平等的市场环境下提供金融服务和参与市场竞争。积极发展保险业务,支持设立外资专业健康医疗保险机构,探索商业保险参与基本医疗、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品种,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支持在京金融机构参与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支持在京商业银行发行创新型资本工具补充资本。推动金融市场向国际延伸,在商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支持有实力的金融机构通过设立境外分支机构、并购等多种渠道开展境外业务,适时引导证券等金融机构到境外开展国际业务。
(八)商务和旅游服务领域。推进商务服务领域对社会资本开放。放开会计审计、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领域外资准入限制,鼓励外资投向节能环保、创业投资、知识产权服务等商务服务业,支持外资以参股、并购等方式参与国内商务服务企业改造和重组。允许外商投资资信调查公司(港澳服务提供者先行先试),逐步扩大开放范围,促进国外资信公司在京落地并开展法人化经营。允许符合条件的取得中国注册会计师资格的港澳专业人士担任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促进会计、咨询服务等商务服务领域发展,为国内会计师事务所设立境外分支机构、开拓国际业务、塑造品牌提供政策支持。推动本土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对外投资、融资管理、工程建设等领域的高端咨询服务。提高人力资源市场对外开放水平,在中关村设立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外方合资者可拥有不超过70%的股权,最低注册资本金由30万美元降低至12.5万美元。深化旅游综合改革试点,进一步完善扩大旅游业开放机制。鼓励外商投资旅游业,参与商业性旅游景区景点开发建设,投资旅游商品和设施。在扩大中外合资旅行社开展出境旅游业务试点中,支持在京设立并符合条件的中外合资旅行社从事除台湾地区以外的出境旅游业务。提高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等品牌会展国际化程度,引进国际知名的品牌会展在京落户,实现国内外会展业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打造国际活动聚集之都。
(九)健康医疗服务领域。加快形成医疗服务多元化发展格局。支持社会资本以出资新建、参与改制、托管、公办民营等多种形式进入医疗服务业。按照逐步开放、风险可控的原则,在符合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进行外资投资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逐步放宽中外合资、合作办医条件,调整审批权限,便利投资者申报。允许外资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推动健康服务专业化发展,放开养老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引导外资投向康复护理、老年护理、家庭护理等护理服务以及母婴照料服务、心理健康服务等医疗卫生领域。新增卫生资源须按照有关规划和标准进行审批。推动建设全国中医药服务贸易示范省(市),推动特色化医疗服务开拓国际市场,建立以国际市场为导向的中医药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发挥中医药服务贸易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完善海外市场推广渠道,树立中医药服务的国际品牌。
(十)深化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市场导向和企业自主决策原则,确立企业和个人对外投资主体地位,简化企业境外投资核准程序,实行以备案制为主的管理模式。支持中关村企业利用国际创新要素发展,鼓励其设立海外研发机构、开展海外技术收购等技术投资。鼓励投资主体发挥自身优势到境外开展投资合作,支持“走出去”开展绿地投资、并购投资、证券投资、联合投资等。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促进各类所有制服务业企业有序开展境外投资合作,通过在境外设立研发中心、合资企业、产业投资基金等多种方式,开展研发、生产、物流、销售等方面国际化经营,创建海外分销中心、展示中心等国际化营销网络和物流服务网络,吸纳先进生产要素,培育国际知名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优化配套支撑体系
(十一)优化社会信用环境。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发挥政府、行业、市场的力量和作用,建立完善个人信用记录制度,加快推进信用信息系统建设,推进信用信息的公开、共享和应用。构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加强部门联动,对守信主体实行优先办理、简化程序等支持激励政策,对失信主体加大市场性、行业性、社会性的约束和惩戒,营造诚信经商的社会信用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知识产权执法机制,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构建知识产权经营体系和交易平台,为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十二)改革市场监管模式。制定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要求相适应的服务业六大重点领域扩大开放清单,建立平等规范、公开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进一步增强准入管理的便利性、规范性和透明度。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简化流程,优化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能。健全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建立分类风险管理机制,注重风险监测和预警,完善举报投诉管理制度,维护市场经营秩序。
(十三)创新高端人才聚集机制。加大对服务业六大重点领域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对符合条件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及其配偶、子女申请多次往返签证或居留许可,由北京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出入境管理部门按规定快速办理。对服务业六大重点领域引进的外籍高层次人才申请永久居留,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安部门开辟绿色通道,加快办理进度。鼓励外籍高端人才在京创业,优化外籍人员在中关村创办科技型企业的审批流程,积极推动与国际接轨的创新创业环境建设。
(十四)加大金融保障力度。深化外汇管理改革,加快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简化境外投资外汇登记程序,在中关村境外并购外汇管理改革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试点企业范围,支持在京企业抓住境外并购的有利时机,迅速获取国际市场资源,掌握高精尖技术,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鼓励服务业企业广泛参与国际并购重组活动,帮助企业拓展适合国际市场规则的融资渠道和方式。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加大对在京服务业重点领域企业信贷支持力度,逐步允许在京注册的服务业企业、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其他经济组织按规定从境外融入本外币资金满足经营需要,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力度。
(十五)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充分发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政策功能优势,进一步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推动服务业六大重点领域以及中关村示范区软件园、生命科学园、动漫园等特殊功能区域内符合条件的企业设立保税仓库。试点简化生物医药研发所需特殊物品出入境审批手续,提高审批效率。探索对会展、拍卖等服务业企业所需国际展品、艺术品等的监管模式创新,提高通关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