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100100农村初中女学生厌学体育的成因及对策研

时间:2019-05-12 12:56: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001100100农村初中女学生厌学体育的成因及对策研》,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001100100农村初中女学生厌学体育的成因及对策研》。

第一篇:1001100100农村初中女学生厌学体育的成因及对策研

初中女学生厌学体育的成因及对策

中学阶段是青少年学生长身体、长知识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他们思想活跃,情绪偏激,要求进步,但组织纪律差,自控能力也较差;有创新意识,接受新生事物快,善于交际,但不能持之以恒,缺少刻苦拼搏精神,做事往往知难而退,缺乏实干精神。初中女生除了具有同年龄青少年一般的心理特征外,还由于她们进入青春期发育阶段,出现了月经的周期性变化,同时由于对生理知识了解甚少,导致她们产生厌学体育的行为倾向。主要表现为:上课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畏难情绪较大,借故请假较多,完成任务勉强,考核只求及格,课外活动较少参加,怕出汗等。造成很多女学生体育不及格或达不到理想的成绩。农村女学生由于习惯、认识等方面的影响,这方面表现尤甚。通过座谈、问卷调查、观察法等方法的研究,把造成农村初中女学生厌学体育的成因归纳为以下几点:

①学业负担过重,体育学习动力不足; ②女生特有的生理特点; ③性格内向,缺乏自信和勇气; ④意志品质薄弱;

⑤教师教学方法呆板、机械等。

成因研究的结果使我认识到农村初中女生厌学体育的存在是主客观因素交互作用的缘故。如何解决农村初中女学生厌学体育的行为,变被动为主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呢?在实践中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要从思想上转变女学生对体育的态度

在农村学校中,很大一部分家长由于受“只要学习成绩好和女生应文静端庄”思想的影响,他们不支持自己的女儿参加学习以外的一切活动,再加上目前中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只注重学生的升学率、忽视体育锻炼的现象,学业负担又过重,以致不少学生认为只要文化成绩好,体育成绩是无所谓的,从而使得许多学生对体育缺乏正确的认识,对体育学习不仅积极性不高,而且还存在着厌学思想。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首先要重视转变女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在具体手段上,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讲解教育、有目的地举办体育讲座、宣传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了解体育的功能和目的、体育在人才成长发展和自我完善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等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按照初中女生生理的特点,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学校青春期卫生教育较封闭,家长与子女在这方面的沟通又少,多数女生在月经期出于害羞心理,往往在体育课上请假。针对这种情况,首先要加强对女生进行青春期知识的卫生教育,特别是月经期的生理卫生教育。通过学习,让她们了解自己身体的变化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鼓励女学生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因为体育锻炼不仅可以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提高身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水平,使之能更好地胜任学习任务,而且还可以使身体各部位的肌肉得到均匀的发展。同时告诫月经正常的女生在月经期也应该参加适当的体育运动,如羽毛球、形体练习等,因为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改善盆腔的血液循环、减轻盆腔的充血现象,还有助于经血的排出,从而使她们消除在月经期对体育运动畏惧的心理。

三、要多关心爱护性格内向、缺乏自信心的女生

有不少女生都有性格内向的特点,在练习中不能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她们往往付出了极大努力而收效甚微,所以本身就有一种失落感,教师要以宽厚、博爱之心去理解,不要随意批评、指责,而应对她们倍加关心和爱护,与她们交朋友,积极鼓励引导她们;要善于发现她们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应及时给于肯定和恰当的表扬,使她们及时了解自己锻炼的结果和进步的情况,从而增强信心,唤起获得成功的愿望,促进她们更好地、更快地掌握技术,发挥她们某一方面的兴趣、特长;善于抓住转化的时机,及时进行鼓励,激发她们要求进步的热情,并且要在表扬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要求,在达到要求的基础上再进行表扬,如此循环往复,使其不断进步。

四、要重点培养初中女学生的意志品质

曾经有一位初三女生在日记中写道:“说实话,我最害怕800米,特别是考试前几个月”。确实,在初三体育升学考试中唯一必考的就是800米。随后我也在本校初中女生中作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女同学最喜欢的项目是羽毛球,最不喜欢的是800米。这就说明,对于这种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的运动项目有明显的排斥现象,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初中女学生意志品质薄弱,缺乏毅力。

五、组织教学应灵活多变

学校绝大多数是男女生合班上课,男同学一个篮球或足球就可以玩得满头大汗.在上课时,教师要同女同学一起参与练习,教学中注意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要创设宽松环境,营造良好氛围,要精心设计教案和布置场地器材,能够诱发女学生对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引导她们较快地进入角色;其次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易到难;最后给女学生一段自锻自练的时间。教学中不要把学生过分地限制,而是要让学生有自己的活动空间。如在中长跑教学中,许多女生因害怕而不能坚持到底,教师则采用变换队形跑、地形跑、图案跑、接力跑、追逐赶超跑、分组对抗赛等,使学生兴趣增强,情绪高涨,不知不觉中增强了耐力素质。再如在加速跑练习中,如果每节课都采用直线跑、纠正动作跑等几种常见的方法,学生就会兴趣寡淡。如果组织她们进行组与组之间的迎面接力赛跑等游戏,课堂就会出现你追我赶、争上游的活泼气氛。总之,新颖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女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和爱好。

六、要提高教师素质

在体育教师队伍里,男教师占绝大多数,有些男教师往往因为女学生不能完成教学任务而大声训斥,这就容易导致女学生厌学体育,甚至产生害怕上体育课的念头。如果教师认为自己反正是位“副课”教师,上课“散放羊”,这就很容易诱发学生对体育产生厌学行为。因此,体育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树立强烈的教育事业心和责任心。另外,男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准确、熟练、轻松、优美的动作示范也可引起女学生对动作的直接兴趣,使她们产生跃跃欲试之感,所以,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总之,教师较强的业务能力和良好的师德是获得威信、密切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也是厌学女学生转变态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重要基础。

总之,我们应该积极培养初中女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转变厌学行为,使她们在体育品德和运动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健康协调的发展,同时要为她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她们树立自信心,不断进取,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转化农村初中女学生厌学体育的行为,真正地做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范国强

红星二牧场学校

第二篇:体育专业学生厌学体育理论课成因及其对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文件强调,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时代要求我们高等教育必须狠抓思想建设、学风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时下大学生厌学现象比较严重,已经成为制约学生能力提高的“瓶颈”,并严重影响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声誉。研究体育院校学生理论课厌学行为,为管理者提供理论依据。1研究对象与方法1·1被试本研究以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院、武汉体院、沈阳体院、成都体院、西安体院六所体育院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为调查对象,根据研究的任务共发放问卷1 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 12......研究了部分体育专业学生受学习目的不明确、考试制度不健全及不愿到艰苦地方工作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厌学情绪问题;指出了应从加强专业思想教育、认真组织考试、严格学籍管理、因材施教等多方面入手,逐步培养体育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体育的理解逐渐深入。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拥有较高体育竞技能力的体育人才,更需要高综合素质,特别是高文化素质的体育人才。由于受现行教学体制和管理体制的限制,许多体育专业的学生很难把训练和文化学习有效结合起来,从而导致了“文化疲惫”、“厌学”现象。[1~2]体育专业学生对专业理论课的学习兴趣不高,则是理论课学习怠惰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在借鉴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南昌航空大学体育学院200多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试图探究和发现一些能提高体育专业学生对专业理论课的学习兴趣的手段和方法,以便为体育专业学生理论教学提供参考价值。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南昌航空大学体育学院大一到大三的125名体育专业大学生。1.2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通过图书馆、中文数据期刊网等查阅并阅读了近年来国内国外关于体育专业大学生对专业理论课学习兴趣的相关的资料,为本研究的论证和分析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支撑和实证依据。(2)问卷调查法:根据选题的要求设计了相关的调查问卷,并请专家就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等问题进行了论证。为此对南昌航空大学体育专业125名学生发放了调查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一)研究对象临沂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二)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通过阅读大量的书籍、期刊以及相关的优秀硕博士论文,获取丰富的文献资料,保证研究的科学性、代表性。2.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相关的资料。对我院在校体育教育专业学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数理统计法对我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理论课的学习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如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平时用在理论知识学习上的时间过少,绝大部分同学不进行体育理论课课前预习;我院理论课学生出勤率偏低,课堂上的表现令人担忧,课堂认真听讲的学生占少数;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够重视,考试时搞突击的学生占很大一部分;课堂常规管理不严,部分理论课教师对学生的出勤、课堂纪律等方面的要求较为宽松,教学方法不够科学,过于传统,教学内容不够丰富,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学生对待理论知识的态度不正确,认为理论知识学习重要的学生只占一半左右。不少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厌学情绪,这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这既是社会问题,也是一种心理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是体育学科不具有诱人的魅力吗?是学生天生不爱学习吗?本文认为主要原因是体育教学中忽视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学方法与手段不符合教学规律所造成的。21世纪在呼唤人才的同时,也呼唤着新的教育观和人才观,这就要求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心灵的塑造,使学生通过体育教学,掌握知识技能,提高身体素质。

性的体育活动,继而创造出新的精神产品和文化财富,以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从客观上讲,校园体育文化成为多种文化意识的温床,在这里容易产生新思想、新观念,产生强烈的创造意识和表现欲望,闪烁着师生新异的思想火花。4.校园体育文化的社会功能。高校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促进校园成员的社会化,而这种个体社会化的内容与要求和校园体育文化的“教化”目标一脉相承,因为校园体育文化的深入发展可以使校园个体与社会环境之间达到平衡和协调,从而实现对人的身体、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达到社会化的目的。5.校园体育文化的情感功能。校园体育文化不仅可以作为紧张学习工作之余体力、脑力恢复的调节剂,而且还可以作为人们娱乐、享受、愉悦身心的有效方式。从生理和心理的需求来看,校园体育文化为丰富师生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了可能性。校园体育文化的审美价值融合在师生员工的情感体验之中,丰富、充实了精神境界,同时也提高和美化了思想境界,培养了高尚的道德情感、审美情趣,从而为和谐校园的创建和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四、构建校园体育文化的途径1.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建设。体育物质文化是体育文化的外在标志

学生对体育理论课兴趣不高,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如何上好体育理论课,关键在于体育教师的教法。许多的体育老师不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就根本不知道怎么去抓住学生学习关键点,只照本宣科,从而使学生对体育理论课失去兴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归纳起来有四个方面:一是“重实践,轻理论”的教学观念;二是课本上的理论知识简单易懂;三是体育理论不纳入升学考试,学生不感兴趣;四是个别学校或多或少还存在着随意挤占体育课现象。总之,理论课重视不够、计划性不强是症结所在。体育理论知识是学生应具备的文化素养,是体育课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体育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指导学生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从而使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如何扭转这种局面?我认为,首先应转变“重实践,轻理论”的教学观念;其次要抓住体育理论课的特点和应注意的几个关键环节;最后做到有的放矢,方能上好每节理论课。

一、精心设计,逐步引导,把第一堂课上好是关键每学期会固定安排几节体育课为理论课,另外因为天气原因不能在室外进行体育活动,体育老师也会安排上理论课,相应介绍某种体育运动项目的技术动作及特点。其中我们把开学的第一节体育课安排为理......体育理论课能为体育实践课打下良好的基础,针对当前学生对体育理论课普遍缺乏兴趣问题,我就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上好体育理论课。

一、拓宽学生学习知识面,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

通过体育理论课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接触到更多、更广的体育知识,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既拓宽了学习的知识面,又提高了体育文化素养,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体育锻炼在人生中的重要意义。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理论的兴趣

作为教师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挖掘教材中的兴趣因素和艺术魅力,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以往的体育课教学由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学生已经对这种教学模式感到乏味。多媒体教学教学对学生呈现的是一个神奇的世界,教学课件中教学画面的变换,声音效果的叠加,动画效果的处理,远远超出了教师的讲解示范。授课时学生会兴趣盎然,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三、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的结合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提出了一个明确而全面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保持完美的状态。”即健康是三维的,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体育与健康课本也穿插了大量的体育理论知识,休闲体育与娱乐体育等知识,通过理论课的教学让学生清楚了解和掌握,拓展视听空间,增强终身体育的意识。

四、理论课要多结合国内外体育大事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每个国人为之自豪,通过学习奥运会有关知识、了解申办过程,激发了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中国足球队打入世界杯决赛,同学们观看足球比赛的热情高涨,及时地在理论课上结合世界杯进行足球知识及规则的教学;以体育明星的光辉形象和模范事迹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如第一个打破世界纪录的中国人陈镜开、摘取奥运桂冠的第一人许海峰、“篮球飞人”乔丹等。使学生从古往今来的许多杰出运动员的生动事迹中获得收益,得到启示,培养体育实践课的学习兴趣。

发布者:江兵 发布时间: 2011-10-3 17:19:49 一,结合教学计划和任务,上好第一节引导课

一般情况下,我们把每学期的第一次体育课安排为引导课,其作用有两点:一是向学生介绍本学期的教学内容,考核项目,达标标准以及课外体育活动的安排和要求,以引起学生的重视;二是向新生介绍本校体育方面的成就,开展体育活动的情况和优良的传统,以调动学生上好体育课和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俗话讲,好的开端就成功了一半。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在深刻领会大纲精神,吃透教材内容,掌握教学重点,难点的前提下,认真组织好理论引导课,这样才能使每一个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体育教学中去。

二,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传授真确的锻炼方法

体育教师应根据每学期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传授正确的锻炼方法,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锻炼的自觉性。例如,在有中长跑教学内容的学期,教师应向学生介绍如何通过有氧训练,混氧训练和无氧训练来发展一般耐力和速度耐力;在有体操内容的学期,教师应向学生介绍发展上肢力量和柔韧素质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体操技巧。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理论课,向学生介绍一些减肥和健美的正确练习方法,以满足广大学生的需要。传授正确的锻炼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终生体育的意识。

三,介绍各项目的技术特点和比赛规则,提高体育比赛的欣赏能力 通过调查发现,许多学生对各体育项目的技术特点和比赛规则一知半解。例如,有的学生对链球的技术特点和比赛规则不清楚等等,他们特别想通过体育课堂,来增加这方面的知识。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要,有计划地向他们介绍一些项目的技术特点和比赛规则,以提高他们的欣赏能力和学习兴趣。许多学生反映,正是由于对一些体育项目的了解,他们才开始喜欢上这些项目。

【摘 要】体育学校的学生不同于普通学校的学生,他们在完成正常文化学习的同时还要承担一项更艰巨的任务——业余体育训练,不管从体力上还是心理上都要付出普通学生的两倍甚至更多。如何对待他们的文化学习,使他们从厌学到热爱学习,从只顾训练到“文体并重”,从单一的特长学习到“德、智、体”全面发展。本文作者根据多年在体校从事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就此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以便供同行作一些参考。

【关键词】体校学生;厌学;成因;对策

我们的教育应该是长效教育、有效教育。据笔者在某体校近三年的跟踪调查,学生在校三年第一学年结束,学生失学率达10%,第二学年结束,学生失学率达28.8%,到第三学年时,学生的失学率高达38.5%,中专学生的失学率更甚。学生的失学率如此之高,原因何在?其重要原因是:学生厌学。

一、原因探析

1.市场冲击,读书效益太慢

改革开放后,所有国民现代意识虽然有了明显的提高,然而仍有很大部分难以摆脱急功近利思想的束缚,仍然难以接受“读书是个无底洞”的现实,因为读书数十年也看不到明显的经济效益。即使读完初中、小学与没读书出去打工也没有本质不同,无非都是扛水泥包子、洗菜盘子!而且,近年来,读完中专毕业后外出打工比起没读书的挣钱也多不了很多。因此,不管是家长还是学生,往往都会被当前的金钱世界所吸引,甚至乐意放弃读书,去捞现钱。2.品质不良,持续耐劳太难。“读书如水浸石”指的是读书不仅需要时间长,而且还需持久的耐力,体校学生更为好玩好动。读书需牺牲与伙伴的逸乐时间,需要克制自己的好玩好动习惯。到了中学时代,还要克制自己的青春冲动,限制自己的大脑“胡思乱想”这些都要与学生自己心理、行为产生必要的矛盾冲突,如果我们教育不到位,学生就会在外因和内动力的“冲撞”之下,把持不住自己,尤其现在的独生子女,本来就娇生惯养,怕吃苦,哪能苦其心志,劳其体肤。3.多年应试,有用储量太小。

我们的教育由于多年的应试性,使得我们不管教材编写还是教师教学都是紧扣大纲、考纲在进行,因而,凡不涉及到考试的内容,教师也就自然的不会花时间、花精力,因为那样反倒费力不讨好。因此,我们的课堂除去了知识讲解就是知识的识记,单调呆板枯燥乏味,而且大多数还是“三一”课堂(一本教材,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更莫谈童真童趣、现代手段。试想,在电视已经进入千家万户的今天,课堂没有声光电图的刺激,学生会满足吗? 4.要求超高,文化基础太弱。

体校学生在校承担双重任务(1)完成教育局规定的文化学习内容;(2)完成体育局交给的训练、比赛任务,因此,既要花时间和精力去训练,精疲力竭又要跑到教室读书学习,往往是文化学习时间和精力得不到保证。所以,其文化学习效果可想而知。而学校订购的教材是统一的,学校的要求是统一的,上级的评价是统一的,升学的标准也是统一的。基础较好的学生跟得上教学进度,基础差的就成了教师的拖累,因而,教师对这部分学生要求更严,这类学生在班上、在课堂里既没能耐又没地位,还经常受老师的“训”,所以这部分学生最终出路就只有辍学。

5.重体轻文,学习氛围太差。

体校虽然坚持“文体并重”的宗旨和原则,但现实中,由于体校要完成上面规定的比赛任务,多拿奖牌,多输送人才教练迫于压力,大肆强调多出训练成绩,出好成绩的重要性,很多学生过分崇拜体育明星,更何况很多学生的来源是由于在文化学习上已无大的盼头,只希望能在体育训练上有出头之日。因此,出现重体轻文,整个学校文化学习氛围太差的局势。据统计:一个班学生学习求知欲较强的只占20%;通过教师反复引导还愿意学习的占40%;迫于父母胁迫而又无心学习的学生占40%。因此纪律较差,好学生学习受影响,上课教师感受不到上好课的成就感,恶性循环,好学生也只好另谋其他学校。

二、对策探索

1.莫忘教育的本质:一切为了孩子。

学生是无知的,但也是我们未来的希望,因而我们要百般的呵护,其他任何事情都允许失败,唯独教育不能。因为这未来既影响孩子一生,又是关系着家庭、社会的安宁,关系着祖国、民族的命运。所以我们说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也是大家公认的教育本质所在。因此,我们的老师就要全身心投入,教育主管部门对教育的绩效的评价就要做好导向,我们的校长就要深刻理解教育的内涵,也就是说不管你是谁,即使有再大的困难,都不能影响教育,我们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尤其是教师,你要做一个真正的教师、称职的教师,你只能这样。当然,只有我们这样想了、做了,我们的学生才会对我们满意。2.莫忘教育的规律:孩子乐意接受的教育才会有效。

干任何事都要讲求绩效,教育也不例外。但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一是显效慢,不能急于求成;二是显效对象特别,教育的成败更靠学生内化才能表现出来,甚至大部分还不能直接表现出来;三是有“后劲”的教育才是最理想的教育,所以说最有效的教育是孩子们乐意接受的教育。其实答案就是因材施教。可我们的很多教师就是表现得很自私,生怕失去眼前利益,不管学生怎么样,总是想急于求成。在教师的眼里学生没几个是满意的,即使他得了第一名还觉得不够,而学生也一样,学校、教师、课程没有多少是他们满意的。因而要想改变教育的现状,就要找到学生与教育的最佳结合点——那就是孩子乐意接受——那就是教育的自身规律——那就是把握学生的身心特点、遵循学生的身心规律。否则,急切近利,就必定会适得其反。

3.莫忘自己的身份:教育者对学生只能教育

我们有不少的教师对学生要求可谓是细致入微,苛刻残忍。其校规班规“措词严厉,毫无人味”“不准”“违者”“罚”,尤其不可理解的是“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不准骂人,教师却骂学生,不准打牌教师却打牌。要尊重别人教师却不尊重学生,要心胸宽广教师却小肚鸡肠,容不得学生有“毛病”,有的教师甚至将自己的“不安逸”放在学生身上施蛮、撒野。更有甚者体罚学生。试想,如此教育教学,学生能不厌学吗?因此,我们作为一名教师就要真正的忠实职守,莫忘自己的身份:教育者。莫忘自己的职责:教育。4.莫忘自己曾经也是孩子:学生毕竟是孩子

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和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应该是职业本能。学生毕竟是孩子,他很稚嫩很柔弱。他的身体需要我们去关心,他的心灵需要我们去呵护。同时,他对世界的认识需要“试误”,因而学生一定会犯错误,也一定要犯错误,不然你叫啥就做啥,那不就成了傻子?据调查很多学生厌学就因为得不到教师的理解:感觉学习压力很重或者无法承受的48%的学生中,压力来自教师的占68%;教师不理解学生错误的占72%。犯错误被教师逮着的要么视而不见,要么追根究底“霹雳交加声色俱厉”其实学生犯错绝大多数根本没有什么动机。因此,我们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去选择我们的教育行为,不要忘了我们小时候也是“孙猴儿”!何况我们面对的学生还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受的宠爱比我们小时候要多得多。何况我们这些当教师的,小时候的智力、成绩很不错,一般都是教师的得意门生。5.莫忘体校孩子的特点:胆大、好动好玩、能吃苦耐劳但知识习惯基础差。

体校学生与其他学校的孩子相比有着独自的特点:他们胆大、外向、易冲动、好玩好动,在体育训练中特别能吃苦耐劳;但其生活、学习习惯差,知识底子薄,不会安排时间等等。这就要求我们文化教师在学生身上要更多的花费时间和精力,要更有耐心疏导他们的心理。引导他们把训练场上的拼搏精神用在文化学习上来弥补不足,构建他们的认知结构,尽快地发现和发挥他们的特长。从而让他们增强信心,鼓足勇气,扬起理想风帆,与其他学校孩子一样愉快地进行文化学习。

6.莫忘自己的兴趣:让学生热爱自己先热爱

学科教学是我们教学的特色,要想学生学好自己所教的学科,培养学生热爱自己教学的学科是最关键的,要让学生热爱,首先得让自己先热爱;只有热爱了所教学的学科,我们才会更多、更深的钻研学科,学科知识才会广搏,学科教学才会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当然学生才会服气、买帐。因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兴趣来了,还怕学生学不好吗?当然也就不存在厌学了。

7.莫忘教学的技巧:阿基米德杠杆跷地球

教学的最佳状态就是教师付出的少,学生收获的多。怎样才会达到这种境界——技巧。虽然教无定法,但教有定论。不然同一所学校,同一班级,由不同的教师去教,结果一般都会差距很大。当然这原因很多,不能一概而论,但有一点是无可非议的,那就是教师的职业技巧是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作为教师应多学习多思考多探索多实践多总结,这样才会找出“阿基米德杠杆跷地球”的有效方法。结论:

综上所述,体育学校的学生之所以厌学,之所以重体轻文,主要原因是为他们从小从事体育训练,影响了文化学习。要解决这个矛盾,关键是我们的文化教师,要从学生的基础入手,从教学的基本规律出发,了解学生的实际,掌握学生的心理心态,实事求是。要牢记教育者的天职就是教育好学生,对待体校学生要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走出一条“体文并重”全面发展的道路,为业余训练扫除后顾之忧,为体校学生的文化学习开辟一条广阔的道路。

第三篇:初中学生厌学成因与对策

初中学生厌学成因与对策

陈茂春

学习是一种发现性的认识活动,它可以满足人们发展的需要,对于成长中的初中学生,只要认真学习,就能获得无穷的乐趣,在学习中可以以攻克难题、获得真理,从而体验到满足和喜悦,可以发展自己的智力,可以磨炼自己的意志。但初中学生中却有少数学生表现出厌学情绪,这一问题时刻困扰着学校领导、老师和家长,对教育和教学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初中生厌学心理既有一定的共性,又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学习兴趣不浓,缺乏长远动机

这部分学生大多数学习成绩不佳,对学习感到乏味,学习被动,对学习任务只是穷于应付,他们感到学习是一种苦差事、一种活受罪,但是迫于老师、家长的压力,不得不每天背着书包到学校混日子,在动机上表现为直接动机,只求初中能毕业,或只考技校、职高,早日参加工作,缺乏为振兴中华而刻苦学习的长远动机。在他们看来现在许多人虽然没什么文化,但是照样能找工作、挣大钱,过得比许多读过大学的人还舒服。

二、信心不足,自暴自弃。

这部分学生由于学习成绩差而产生自卑感,加上外界压力,如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训斥,同学们的耻笑等,使之失去信心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一谈起学习就心烦意乱、苦闷、焦躁、头痛,一进教室就情绪低落,他们对考试抱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一部分人认为爸爸妈妈对学习上的问题 1

一窍不通不能辅导只会批评,自己也只能这样罢了。从而对自己降低标准,甚至自暴自弃。

三、图眼前实惠,需要层次低

个别学生由于家庭的负面影响,使他们只贪图眼前实惠,需要层次低,他们错误地认为只要有钱就有一切,能捞钱就是有能耐,有了钱可以吃得好,穿得好因此自小就一心想捞大钱,有了钱就吃、穿、玩。对于如何发展自己,完善自己考虑很少。

四、意志薄弱,克服困难毅力差。

个别学生家庭条件优越,从小娇生惯养,有过强的依赖心理,学习上不愿独立思考,依赖老师、家长辅导,一旦失去辅导成绩一落千丈,一遇到难题,就叫苦不迭,整天没精打采灰心丧气,意志消沉,悲观失望。

产生厌学心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学生本身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导致厌学心理产生的内在原因。厌学学生中一部分学生的智力水平往往不是很高,表现在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理解能力、创造能力都很一般,他们反应迟钝,记忆速度慢,对问题总是不能举一反三,特别是从小学升入初中后,学科门类增多,学习内容加深,学习适应不良的现象尤为突出,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则是由于非智力因素,如:兴趣、动机、意志等方面的原因。

2、不良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导致学生厌学情绪产生的外在原因。

(1)过重的学习负担是产生厌学心理的重要原因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其自身的规律,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拨苗助长,他

们只重视孩子的分数,只看成绩名次而不顾孩子实际智力水平和心理特点,不考虑孩子的可接受性,学习精力和爱好,仿照体育训练中大运动量的做法,让孩子弹钢琴,练书法,学画画,上外语、数学辅导班,做大量课外题。搞得孩子身心整天处于疲劳状态,在难于承受的重压下,学生如何以学习为快乐呢?孩子的学习只要稍不如愿,就责骂痛打孩子,使之产生强烈畏惧心理,而迁怒于学习,久而久之把本来饶有兴趣的学习视为不堪忍受的苦事,造成孩子对学习的厌烦甚至恐惧的心理。

(2)缺乏必要的辅导和关心是产生厌学心理的主要原因

现在的绝大部分家庭收入都比较稳定,生活有保障,由于家长上班时从事着繁重的工作,回家又要忙于家务,很是辛苦,所以晚上或节假日总想好好休息,调整自己,上网、打麻将、跳舞、下棋、钓鱼成了他们的业余爱好,他们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很少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认为只要将孩子的吃、穿照顾好就行了。他们对孩子娇生惯养,生活上照顾无微不至,孩子养尊处优,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依赖生活,而学习上又无人辅导,思想上又无人关心,天长日久,孩子怕苦怕累,遇到困难绕道走,失去依赖就寸步难行。

(3)考试焦虑、学习压力大,是产生厌学心理的直接原因

当前学校中频繁地进行考试,排名次,使学生超负荷的学习,产生严重的考试焦虑,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是导致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出现厌学心理的直接原因。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经常受到冷落、批评、指责,他们很少受到表扬、鼓励、关心。一旦超出其心理承受能力,就与老师感情淡薄,产生逆反心理,不喜欢上这个老师的课,不喜欢这门学科,对这门学科就产生厌学心理。

(4)课堂效益差是产生厌学心理不可忽视的原因

此外,有的教师教学方法呆板,课堂效率低下,满堂灌,课后为了补救,不顾学生的课外活动,一味拖堂、加课,给学生布臵大量的课外作业,使学生无暇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学习自己喜欢的知识,从而出现厌学心理。

可见,学生的厌学心理产生是内外共同作用的结果。必须依靠学校、学生、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互相配合,综合治理,共同探索纠正厌学心理的对策,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创造成功机会,满足学生高层次需要信心是前进的源泉,进取是成功的根本。在学习上,气可鼓而不可泄,教育的技巧就在于如何创设成功机会,满足学生高层次需要,厌学者的显著特点是丧失了信心,若老师适当地降低学习要求,创设情境,让学生成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满足他们尊重的需要。信心、期待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主动的学习动机,增强信心,克服自卑,纠正厌学情绪。

2.利用多种途径,培养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向导,学习动机的表现之一就是对学习内容的浓厚兴趣,它是学习的一种内部动机,兴趣一旦被激发,学习就会对某些对象给予优先的注意,并伴随着紧张的情绪和意志努力,去积极地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在学习上,它表现为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兴致勃勃、孜孜以求、津津

有味,甚至废寝忘食。因此,老师要有意识地科学地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它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树立远大的理想将学习目的的教育与理想教育相结合,召开故事会,介绍一些名人奋发读书的故事;开主题班会,如:“美好的愿望”、“二十年后来相会”,教育学生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展望社会发展对人生的知识要求,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自觉刻苦学习。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学生看到知识的价值如:开展智力竞赛,演讲比赛。组织学科兴趣小组,开展小创造小发明,小论文活动,组织学生参观考察,参与一些生活实践活动,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调整价值取向,热爱科学知识。

3.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满腔热情关心学生中学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而不能采用单调死板、照本宣科、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处于一种枯燥无味的心理状态,致使学生感到学习成了一种枯燥无味的负担。因此,老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采用先进教学手段,科学的教育手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语言准确、生动、简洁、形象、幽默、逻辑性强、重点突出,学生的大脑皮层就会兴奋起来,注意力集中。老师还要经常使用幻灯、投影、实验、录音、录像、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适当减少笔记和作业负担,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在教学中还要善于发现厌学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的自尊心,如:

学生偶尔答出一道题,提出一种见解,老师都应有意识的表扬,使他们看到希望,树立信心。

4.争取家长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土壤。因此,在帮助学生纠正厌学心理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作为学校来讲,要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订家教周刊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如何教育孩子做人,如何指导孩子的学习,如何指导孩子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承受挫折,培养自控能力等,并大力宣传优秀家长的身教言传经验,自身如何热爱学习的事迹,宣传一味溺爱、打骂、体罚、放纵等教育方式的危害性,指导家长与学校配合,帮助学生消除厌学心理。

总之,排除厌学心理是一项长期、艰苦、复杂的工作,需要社会、学校、家长的共同努力。只有全社会形成一个尊重科学、尊重人材的社会大环境,深化改革,确实减轻学生负担,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给孩子以科学的教育,才能有效地消除厌学情绪的蔓延,使学生健康的发展。

第四篇:农村小学生厌学的现状、成因及对策探析

农村小学生厌学的现状、成因及对策探析 转渠口学区定西小学

田 晓 琴

【摘 要】当前农村小学学生的厌学现象表现越来越严重,学生为对学习感到乏味,提不起兴趣,上课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消沉、不安、逃学、懒学并想辍学。学生之所以有以上的不良行为习惯和心理压力,追究起来,就是厌学的心理表现。学生厌学的因素有很多,有他自身的原因,也有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因此,找出农村小学生厌学的原因找到矫正的路子,重新点燃他们学习兴趣的火花,走出困惑,重树信心,变“厌学”为“乐学”,是我们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农村小学生

厌学心理

解决对策

在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背景下,社会竞争变的越来越激烈。随着科技的不断更新和深化,人们的生活对文化知识的需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育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教育资源缺乏的农村,许多农村家长往往将精力专注于发展生产生活、改善家庭经济状况,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子女的家庭教育。也有一部分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太过迫切,方法上存在严重缺失,使孩子小小年纪就背负着沉重负担,缺乏正确的家庭引导。也有部分孩子受近年来高校学生就业难等社会现象影响,认为“读书无用”,呈现出不良的心理特征,缺乏良好的学习成长心态,缺乏学习的内生动力。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我国的教育也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因素。部分教师在各种指标、任务的驱使下,错误的用分数的高低评价学生,对非智力影响的低分学生不够重视,加上部分教师教育教学方法陈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部分学生学习跟不上,便产生厌学情绪。厌学现象已经不是发生在个别学生身上的个别现象。在农村小学生这一群体中已经形成相当人数的普遍现象。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中每个家庭的希望。针对农村小学生厌学的现状,教育工作者、家庭和社会应当于以高度关注。

在学校,一些缺乏方法的老师只顾给我们充满童真与梦想的孩子布置铺天盖地的作业,缺乏对孩子心理和认识的塑造。在社会中,他们却又受到网吧、“读书无用论”、等形形色色的不正确的价值取向的影响。回到家,他们得到的关注最多只有被看管着写完了那些无理的难以完成的家庭作业,而他们的好奇心、人生观和价值观却得不到正确的引导,情感上与家长得不到充分的交流。

知识决定命运。农村小学生厌学现在必须引起老师、家长和社会的关注和思考。学习是人生健康成长和发展的唯一途径,为了让千万个孩子能选择美好的人生、为了让千万个家庭能够承载起明天的希望,农村小学生厌学的现状必须改变。

一、农村小学生厌学的表现

(一)学习动力不足

这种现象在农村小学生中相当普遍。这部分学生中,既有头脑清醒,对问题有自己的看法,学习不错的学生;也有学习能跟上进度,但时常担心自己的考试名次后移的中等学生;还有学习有些吃力,但自己尚知努力的学业稍差的学生。面对学校中激烈的竞争,他们普遍的内心感受是:学习没意思,迫于形势又不得不学,可学着又觉没有动力。有的学生进学校只是应付长辈。他们中间大多数学习成绩不佳,对学习感到压力大,学习被动,只是穷于应付,他们感到学习是一种苦差事,简直是一种活受罪,但是迫于老师、家长的压力,或者是学校人多好玩,不得不每天背着书包到学校混日子,在他们看来爸妈文化低,在家务农,在厂里打工照样挣钱,很舒服。缺乏刻苦学习的内心动力。

(二)丧失学习兴趣

这部分学生大多数是学业不良者。一进教室就情绪低落,老师上课他们一句也听不进去,只是讲小话、做小动作、打瞌睡。作业无法完成,更谈不上自主学习、探究问题。他们完全丧失了学习兴趣,但迫于形势和家长的要求,不得不每天背着书包到学校混日子,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对学习无精打采,缺乏积极探索的动力。他们烦闷、苦恼,有时又无所事事。他们怀疑自己的能力,认为不是读书升学的材料,盼望着早点毕业,以求早日得到解脱。同时受家庭的负面影响,他们贪图眼前实惠,需要层次低,他们错误地认为只要有钱就有一切,能捞钱就是有能耐,有了钱可以吃得好,穿得好,因此自小就一心想捞大钱。不考虑如何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三)根本不学习

这部分学生终日混混沌沌,虽然每天背着书包上学,但实际上是为了消磨时光。有的对老师缺乏感情,①

关系紧张。他们的兴趣在于玩耍、逛街、打游戏机、看电视,经常迟到、早退、旷课。拿起书本就头痛,坐在教室就犯困。下课精神大振,东跑西逛,墙上都是脚印,老师都进了教室,他们还在后面恋恋不舍,拖拖拉拉。与同学很少讨论学习问题,而对于体坛名将、赛场风云、影视明星、歌坛新秀、青春偶像、奇闻轶事等则了如指掌、滔滔不绝。

二、农村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分析

经过对一部分有厌学心理的农村小学生进行家庭走访和谈话交流,对他们的家庭生活,学习状况和成长环境进行了深入观察和分析,得出影响他们产生厌学心理的因素各有不同。总体上讲可以分为自身因素、家庭因素、成长环境因素、和学校因素。这四个方面因素往往又不同程度的相互作用在一起,使我们的农村小学生感到来自于学习的不断增大的压力,使他们产生不同程度的厌学心理。对这四方面因素作以下具体分析:

(一)自身因素

许多厌学的孩子,并非是由于对学习不感兴趣,也不是由于性格中具有不能吃苦的品性,而是由于在学习方面存在着某一种或多种严重的落后,而影响了学习的成效,也就是学习能力方面的不足引起学习障碍,主要有两种类型:(1)缺乏学习动机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因素,它不仅影响学习的发生,而且还影响到学习的进程和学习的结果。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动机往往和学习的积极性密切联系着。学习效果好,就能增强学习动机;长期学习效率不好,就会使原有的正确的学习动机减弱或消退。正如我与六年级刘某的谈话中问到:“你将来打算做什么职业?你三门功课总分想达到多少分或每门功课有分数指标吗?”他都是摇头没答案。当我问到他英语的学习方法时,他的答案是:英语背单词是先看两遍,再背一遍,最后默到本子上:默不出的就看书。这种不正确的学习方法如何提高成绩,因此不管是默写还是练习都出现一次次的不合格,这样学习效果不好导致对学习没信心,最后产生了厌学情绪。(2)注意力缺乏症、多动症和学习上的慵懒症。儿童的注意力具有不稳定的特点,合理分配注意能力较差,注意力的集中和转移都有一定的困难。不能安静久坐,爱做小动作,或爱与别人说话,严重干扰课堂秩序,自我控制能力极差,严重的便发展为旷课、逃学。我在上课时观察过六年级学生杨某,一节课45分钟,几乎每10分钟我要点名提醒一次。而他习惯不停地动又使他无法集中注意力,所以学习效果很差,他的成绩就低,使他觉得学习是一种困难,产生厌学情绪。孩子没有很好的学习习惯就会一直想着玩乐,要他学习看书时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导致学习的时候什么都不想做。而且长此以往会使他心理产生一种学习惰性,一到学习的时候就会什么都不想做。最后对学习反感,开始厌学。

(二)家庭因素

家长的生活经历与言传身教对一个小学生的影响是自始自终的,家长对孩子的一些行为反应,很多时候,无形中就默认了孩子,家长过于严厉、要求过高或过于放松、要求过低、过分溺爱或放任自流都会影响到学生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另外,父母感情不和,缺少家庭温暖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第一,要求过严、期望过高或态度粗暴。现在多数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孩子的学习抓得特别紧,“要好好学习,认真读书,将来考上一所好学校”是孩子接受最多的信息。这使得学生整天被苦闷、焦虑、抑郁和不满的情绪围困着。特别是家长期望值过高,总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百般挑剔,孩子的学习只要稍不如愿,就责骂痛打孩子,使之产生强烈畏惧心理,而迁怒于学。久而久之,把本来饶有兴趣的学习视为不堪忍受的苦事,造成孩子对学习的厌烦甚至恐惧的心理。

第二,家长过分放松、要求过低。有些家长过低地估计了自己孩子的实力,从而对他们没有较高的期望,也就不去积极鼓励孩子认真准备,刻苦学习,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而孩子在清楚地知道父母对他要求不高时,便会顺水推舟,不作更大的努力。

第三,过分溺爱或放任自流。由于父母的放任自流与奶奶的过分溺爱,导致学生缺乏责任心与自制力,上课自由散漫,独立性较差,把不良的生活习惯带到学习中来,久而久之,对个人将来的前途不太关心,没有远大的志向,没有向上的动力,吃不了苦,受不得累,觉得读书没有丝毫乐趣可言,不愿努力学习,甚至经常逃避学习,以至厌学。

第四,父母感情不和,缺少家庭温暖。我们都明白,温馨的家庭生活和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是孩子成长的阶梯。在这样自由、平等、和谐充满着爱的环境中,孩子心情会舒畅,精神振奋,易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但是,现在离婚率的增高,使单亲家庭的孩子越来越多,缺少了父母的关爱和管教,让他们感到父母的关怀、家庭的温暖已不再,因此倍受孤独、焦虑、伤心等情绪的困扰。自然在学习上的表

现也就不再那么积极,在他看来,他表现的好坏父母已经无暇关注,那么好坏有什么分别呢?(三)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主要的环境,至关重要的因素,资料显示学生1/3的时间是在不同的大大小小的学校中度过的。教师对孩子的评价、态度以及学生的人际关系是造成学生不良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

第一,教育教学方法。教育教学方向与方法的不当会导致少年儿童缺乏学习的内在动力,频繁的考试使学生疲于奔命,在超负荷的状态下,学生对学习很容易产生厌烦的心理。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是教师,为什么有的教学效果好,而有的教学效果差呢?这与教育者思想深度、学识修养、语言感染力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声情并茂的朗读,把无声的语言变成既有声音、又有情感的语言,是撞击学生心灵,产生共鸣,激发学生“乐学”、“爱学”的课堂教学艺术手段之一。目前,某些教师仍是机械地向学生灌输枯燥的书本知识,这种强制性教学无法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致使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

第二,师生关系的不融洽导致小学生不喜欢老师,而产生厌学。“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从我从教这几年来看,由于老师希望看到学生好的一面,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总感到失望或沮丧。特别是那些屡教不改的学生,教师显现出厌烦的情绪,因此会出现对学差生有时会有鄙视的眼光。多数小学生都是崇拜和依恋老师的,老师的态度对其起着重要的影响。但有些老师对学生却抱有成见和偏见,认为好学生就什么都好,认为后进生就什么都差,使不懂事的差生一开始就不喜欢上这门课,从而产生厌学心理。还有部分教师,他们的教育观有些问题,他们把教育教学活动看作是单向传授知识的过程,把学生视作消极、没有自尊心、无所谓个性的可以随意塑造的泥人,因而一切“听我讲”成为天经地义的“真理”。他们恰恰不懂得,和谐、友好、平等的气氛是教学成功的催化剂,对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有些教师从未让他们体验过学习成功的喜悦,最终导致厌学。

第三,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由于小学生的个别差异,小学生接受知识水平不同,造成学习成绩的不平衡,学生之间出现歧视现象。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一个学生都有交往、尊重、被认可的精神需要。如果一个学生能经常得到教师、同学的悦纳、肯定和尊重,就会使他们感到集体环境的温暖而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其身心就能得到健康的发展。反之,就会产生自卑感或敌对情绪,影响其心理正常的发展。

(四)成长环境因素

当今社会正处在变革的时期,由于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愈来愈激烈,人际关系也显得复杂了,影响人们心理健康的因素便越来越多,从而出现了改革开放的主旋律与某些不健康的思潮并存的局面。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人生观,还不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往往不能抵挡社会上的各种诱惑,特别是电脑的诱惑。由于在那个虚拟的世界里不像在家里和学校里受到各种各样的约束,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任何事。有越来越多的小学生沉迷于网络,家长和老师是拔也拔不出来。除此之外社会中的舆论导向也是影响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方面。由于小学生对社会问题的认识较成人相比,几乎没有自主的判断和认知。诸如“金钱万能”、“读书无用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等社会舆论现象都会使那些本身学习没有自主意识的小学生产生消极心理。

综合分析,学生的厌学心理产生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自身因素是内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成长环境因素属外因。然而每个孩子的天性不同,作为孩子的家长、学校、社会应该努力根据孩子的不同天性给予适合的引导和塑造。共同努力,互相配合,这样才能找出解决农村小学生厌学的对策。

三、解决农村小学生厌学的对策分析

种种因素作用造成的厌学现状如不加以疏导和排除,势必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阻碍教学质量的提高。长远严重影响国民素质的提高。我们要从学校实际出发,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这种现象,消除学生的厌学心理。

(一)积极为学生创造发展空间,培养自信

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造发现自我的发展空间,培养学生立起自信心。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悉心照顾那些厌学的孩子,不要让他们感觉自己成为被遗忘的人,耐心细致地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努力为他们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如在课堂提问时,向他们提出比较浅的、简单的问题,答对了应及时鼓励,这样他就会产生一种“我也能回答教师提问,我也能学好功课”的信心。即使答错了,教师也不能埋怨和训斥,应及时对他们学习中的进步给予赞赏,使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教师应实施发展性的学生评价,全面综合地评价

学生。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教师和学校应设身处地地为他们创设表现长处、发挥特长的舞台,使他们各自的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感到成功的喜悦,从而逐步消除厌学情绪,树立自信。

(二)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有效的心理疏导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形成的独立而准确的认知水平。心理咨询老师或班主任每周可以利用一节晨会时间开设心理教育课,对班级里出现的一些学生的厌学情绪进行调节和纠正。同时,要结合思想品德教育,以英雄、模范、先烈、名人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设计故事比赛、演讲比赛,开展“我心中的偶像”、“我最崇拜的一个人”等主题活动,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种以追求完美的人生,完成完整人格培养为目标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能减少厌学情绪的滋生。同时,充分利用学校宣传效应,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丰富学生业余生活,让学生在那里解决许多在课堂学习中搞不懂的问题,学到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另外,学校还可以利用兴趣课、活动课,让学生在自由、活泼的氛围中,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学习的内容,逐步培养求知欲望,减轻或消除厌学心理的产生。

(三)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承认孩子们天性的差异

沉重的课业负担既是应试教育的不良产物,又是学生天性的最大杀手。很多美好的时光和美妙的思绪都被沉重的学业负担扼杀。作为教师应当认真备课,精心做好课前准备,课堂上精讲精练,注重培养学生先进高效的学习方法。作业做到当堂完成,把课间10分钟还给学生,舒缓学习压力。对于学业较差的同学更应在课堂上给予辅导,辅导也应以感情引导为主,加以适当的学法指导,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训练过程中应有差异意识,实施分层教学,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作业,切实做到少而精,让差生也能“跳一跳,摘桃子”,使作业既具有检测基本知识的功能,又具有培养技能的目的,从而达到“快速,低耗,高效”的效果。

(四)教学管理做到柔性管理与硬性管理结合,宽严有度

教学管理应当把握准确的时机、建立在尊重学生感情的基础上。对有厌学心理的学生既要实施柔性管理,充分尊重他们的情感需要,关注他们日常生活和学习的细枝末节,如他们的生日、获得奖状等,进行“小题大做”,以取得“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良好教育效果;又要实施硬性管理,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一方面品尝战胜自我的快乐,另一方面让他们体验自我放纵的痛苦,从情感上激起自我教育的欲望;同时帮助学生制定具体有效的自我教育计划,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向成功的彼岸,对于学生学习中表现出的故意偷懒、不遵守纪律等不良行为,教师要在不伤害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前提下,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帮助他们提高认识,及时改正。

(五)家长和学校携手共同管理,优势互补,形成合力

家庭和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最重要的两处环境。家长和学校是对学生进行管理的最直接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所以学校、家庭要联手,形成一种目标同向、工作同步、携手共管的机制。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言行、兴趣等,对孩子有巨大的影响。如果家长的精神境界高,勤奋好学,孩子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作为家长,要时时处处给孩子做出表率,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多为孩子着想,要多关心孩子的思想变化,多与之交流,倾听他们的意见,对孩子的期望要客观、实际,要尽量营造一种良好的家庭氛围,使孩子能够保持身心健康,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教育过程中,对厌学的孩子切忌急躁粗暴,但也不能一味迁就,帮助他们明确的努力方向。作为学校,要经常与家长沟通,定期召开家长会,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功能,向家长传授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交流教育经验,树立家教典型,形成“一切为了孩子”的良好氛围。

(六)净化学生成长环境,社会形成合理的监管体系

孩子的成长应当引起社会更高的关注,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应当受到法律、法规的保护。这种保护应当纳入实际的社会监管体系使之产生实效性。杜绝校园周边开设网吧,荼园,酒吧、娱乐会所等影响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娱乐场所。使之尽可能远的远离学生的成长环境。我们执法部门应当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优先监管和治理。让那些社会的阴暗面尽可能远的远离学校。远离我们的孩子。家长、老师应当尽到各自的义务,运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孩子,为他们创造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

总之,排除厌学心理是一项长期、艰苦、复杂的工作,需要社会、学校、家长的共同努力。只有全社会

形成一个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社会大环境,深化改革,确实减轻学生负担,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实质性转变,给孩子以科学的教育,注重心理辅导,才能有效地消除厌学情绪的蔓延,使学生健康地发展。我们相信,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一定会让孩子们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注 释】

①郭志芳,等:《农村小学生厌学现状及影响因素》,《教育学术月刊》2011年第9期。②柯善春:《农村小学生厌学情绪产生原因分析》,《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0年第4期。③张 英:《农村小学生语文厌学心理的分析与矫正》,《文教资料》2010年第19期。

④陈阿泽:《农村小学生厌学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小学教学参考》2004年第18期。⑤牛欣欣,等:《农村小学生厌学问题探析》,《文教资料》2008年第31期。

⑥覃甲英:《农村小学生厌学心态的成因和应对策略》,《小学教学参考》2008年第28期。

【参考文献】

[1]车文博:《学习心理学》,吉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2]林崇德,等《小学生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3]李中锋:《浅谈学习焦虑的原因及矫治》,《广西教育》2001年第12期。[4]张道坤,等《小学生厌学心理不容忽视》,《校长阅刊》2004年第8期。[5]陈永胜:《小学生心理诊断》,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版。

[6]郭志芳,等:《农村小学生厌学现状及影响因素》,《教育学术月刊》2011年第9期。

四年的求学生涯在这个季节即将划上一个句号,而于我的人生却只是一个逗号,我将面对又一次征程的开始。四年的求学生涯在师长、亲友、同事的大力支持下,走得辛苦却也收获满囊,在论文即将付梓之际,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在本文的撰写过程中,王等等老师作为我的指导老师,他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不仅是我树立了远大的学术目标、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还使我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与人处事的道路。本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王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倾注了老师大量的心血。正是由于他在百忙之中多次审阅全文,对细节进行修改,并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许多中肯而且宝贵的意见,本文才得以成型。在此,谨向王等等老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同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谢谢你们!

田晓琴 2012年3月

第五篇:浅谈农村初中生厌学的成因和对策论文

浅谈农村初中生厌学的成因和对策富强初中王开科

【内容提要】 农村初中生厌学相当严重。其厌学心理成因主要有: 社会发展的影响;家庭教育的弱化和缺失;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弱化;学校资源的缺失存在的诸多...【关键词】农村初中生厌学成因对策

“这书怎么越来越难教了”,“学生的精力老是集中不起来”,这是教师发自内心的抱怨声。当前,无论是教育管理者或教师只要提到现在的学生都异口同声说出普遍问题→厌学。特别是农村中学生极为严重。为此,2011年我校申报了《农村初中生厌学的成因及对策研究》课题,在进行课题研究过程中,我深入到学生中,对厌学情况进行了解和分析。

一、学生厌学的原因

1、社会发展的影响。伴随打工浪潮,一部分打工人在外发了财,将房子搬迁到城镇,另一部分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未等孩子毕业,就进入打工行列。每逢过年,看到务工返乡的民工油头粉面,西装革履,穿名牌,开着小轿车„„相反,苦苦在大学发奋学习的兄弟姐妹们,家里负债累累,毕业不分配,为找一体面工作而四处奔波,花费金钱,还白白浪费几年挣钱的机会,大部分最后还是进入打工行列。有的还为自己初中同学老板打工。目睹这一切生活现实,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长期耳濡目染,考学不再是多数农村孩子的奢求。在校园里常常听到学生公开说,读书无用,上学受穷,将就初中毕业,打工挣钱。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潮在农村悄然兴起。

2、家庭教育影响

绝大部分农村父母因文化水平较低,不懂科学教育,家庭经济困难,终日为生计而奔波而疏于对孩子的教育,留守儿童现象严重,家长打工,孩子要钱绝对满足,上学教育是学校老师的事,但孩子缺乏亲情,家庭教育缺失,子女的起居和学习状况处于放任自流现状,长时间形成惰性,慢慢的对学习丧失兴趣。

3、学生学习动机的弱化

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因或动力,它是引起个体活动的直接原因。前些年,学生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就是希望上大学。上了大学就意味着有了好工作,有了工作,就意味着一辈子不用发愁。

可是,改革把这一切都改变了,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竞争陈伟必然的社会现象,各行业结构调整、减员增效、优化资源配置,下岗失业在我们的生活中已不再新鲜。这意味着有了工作,也随时有可能失去。而教育体制的改革的进行,更加剧了这种不稳定。加上国家对大学生不再包分配。面对这样的现实,那些学习成绩比较好,有积极自我观念的学生还能比较努力地学习,二那些文化课不太好,自我观念消极的学生,由于对上大学失去信心和渴求,学习动机变得模糊,所以只是为了家长、老师在学,被动地学,因而内心则对学习充满厌恶在生活水平优越的的今天,许多学生认为学习并不是改变人生的唯一出路,不重视学习,胸无大志,没有明确的目标,在学校混时间,度日子。对学习没兴趣,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贪玩怕吃苦,比阔赶时髦,对老师的诚恳劝导有逆反心理。

4、学校教育资源的缺失

学校教育的特点是活动空间小,时间紧、任务重。特别是农村学校受场地、设备师资等方方面面的制约,大型活动开展少,专业教师缺失,学生整天封闭在校园里上课,作业、吃饭、睡觉,索然无味。再考虑质量和安全,大部分学校根本不开展活动。好教师、专业教师源源不断的调走,致使学校课程失调,教学水平低,加上教师不注重教学研究课改理念陈旧,课堂枯燥无味,严肃呆板;作业铺天盖地,机械重复。辅导千篇一律,使学生对学习缺乏新鲜感,久而久之便易出现厌学情绪。

5、懒惰思想严重

许多学生不按照学科的特点学习,一懒于做实验(初中阶段的许多理化生实验,学生都可以自己动手在家做的)二是懒于思考,导致许多学生按照其他学科的学习方式,死记硬背,不能灵活运用,导致成绩低下,沦为“差生”。我们总结为“懒惰型”。

6、意志薄弱,克服困难毅力差。

家庭条件优越,从小娇生惯养,有过强的依赖心理,学习上不愿独立思考,依赖老师辅导,一旦失去辅导成绩一落千丈,一遇到难题,就叫苦不迭,整天没精打采灰心丧气,意志消沉,悲观失。

二、采取的对策

1、正确引导,认清形势

农民由于知识的局限性,对社会发展的认识有片面性,从家长到学生看到的仅仅是一些表面现象,典型,这就需要学校教师帮助分析,正面引导,用科学的、发展的眼光认识社会。针对辍学务工的学生,我列举了本村和整个富强片一些真实的例子,从他们从事的工作、环境、安全、待遇、住所等方面和学生进行交流,同时对照当年同班上职业学校、中专、高中的学生现实状况,加以比较。进而凸显学习的重要性。其次,就社会飞跃发展,科技的进步更需要高素质的技术工人。没文化的农民工将面临极大挑战,只有发奋学习知识和技术,出社会才有所作为,事例和道理,大大的激励学生积极性。

2、家校交流、教换帮扶学生进步的策略

教育孩子,是家长的责任,教师的责任,然而现状是家长将教育孩子的责任交托到教师的手中,教师的责任重大啊。父母一味的去挣钱,然而我经常在和家长沟通时时情真意切的说:外出务工挣钱固然重要,但你的孩子前途跟重要呀!钱年年可以挣,但子女的学习关键只有几年嘛!把孩子培养成才了,今后会轻松挣更多的钱。一部分家长听后终于留在家里照顾孩子,因为,孩子的教育,家长是无法代替的。为了一切学生和学生的一切,我校对留守儿童进行统计并致信予家长,分析得失。其次,召开家长会,比如:期中考试后的“问题诊断”,师生家长“会诊治病”。共同寻找学生退步的原因,家校商讨制定保进步策略。同时开展“班主任周家访”活动,形成教育合力。

3、营造充满活力的校园生活。

首先在课堂上教师要依靠一定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授课语言应生动富有趣味性。大力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快乐中成长,提升学生生命的价值。其次,大力开展各项活动,开展“唱红歌”、“中华诗文诵读”活动。开展传统节日教育活动。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文化艺术和科技竞赛等活动,确保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不低于1小时,形成特色大课间和两操活动模式.成立4个兴趣小组“书法”、“篮球”、“美术”、“写作"按时进行培训。你瞧:教室里全神贯注地学,校园里歌声飞扬,书声朗朗,操场上生龙活虎的动,学校成为学生的乐园,展示的平台。

4、明确学习动机 加强自我教育

学习是为了提升自身素质,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使自己更好的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寻找一份满意的工作,而不是上了大学,就意味着有了好工作,有了好工作,就意味着一辈子不用发愁。其次、要加强自我教育,中学生正处于性格塑造期,自控能力较

差,经济条件较差,获取知识的信息面较窄。因此,学校务必创设浓郁氛围,营造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教育环境。在政治课堂上、校会上、班会上对学生进行人生前途理想教育,革命教育,感恩教育,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形成一个比学赶超争上游的学习氛围,激励更多的学生自我鞭策奋发向上的意识。、帮助学生消除懒惰思想。告诉学生懒惰是自己最大的敌人,在懒惰毁掉你之前,务必毁掉懒惰,教会学生有效地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快乐、轻松中去汲取知识,感觉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在学校中教师有意识的和学生一起经行手动操作实验,树立榜样 多方面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6、帮助学生提高意志力。首先,告诉学生在遇到学习阻力时,想像自己在克服它之后的快乐;积极投身于实现自己目标的具体实践中,你就能坚持到底。其次,通过战胜困难的名言进行教育,人总是要犯错误、受挫折、伤脑筋的,不过决不能停滞不前;应该完成的任务,即使为它牺牲生命,也要完成。社会之河的圣水就是因为被一股永不 停滞的激流推动向前才得以保持洁净。这意味着河岸偶尔也会被冲垮,短时间造成损失,可是如果怕河堤溃决,便设法永远堵死这股激流,那只会招致停滞和死亡。——泰戈尔 学习也是如此。

总之,影响学生厌学的原因来自社会、家庭、学校、自我教育的四大板块。经过2年来的课题研究,我们发现,转化厌学生问题,仅靠教师不能解决,需要家长的帮助,而家长对待厌学孩子的教育能力提高,需要教师的帮助。为此,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改变我校学生厌学的现状,教师有责任帮助不会教育孩子的家长提高教育自己孩子的能力。只有全社会形成一个尊重科学、尊重人材的社会大环境,深化改革,确实减轻学生负担,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给孩子以科学的教育,才能有效地消除厌学情绪的蔓延,使学生健康的发展。

二零一二年三月一十五日

下载1001100100农村初中女学生厌学体育的成因及对策研word格式文档
下载1001100100农村初中女学生厌学体育的成因及对策研.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生厌学成因与对策》研究方案

    《小学生厌学成因与对策》研究方案 一、课题界定: 厌学是指不喜欢学习,厌倦学习,认为学习是不快乐的。小学生厌学是学习过程中最大的障碍,要消除厌学情绪,就的研究学生厌学的原因......

    农村初中学生厌学心理分析及对策3

    农村初中学生厌学心理分析及对策3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农村初中学生厌学比例有所上升,本文从心理学角度粗浅地分析了学生厌学的原因:知识欠账引发的自暴自弃心理,家庭......

    农村初中学生厌学问题调查及对策研究

    农村初中学生厌学问题调查及对策研究云南省广南县篆角乡中心学校陈福光在广南县“举全县之力,攻‘普九’之坚”“‘普九’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特殊日子里,全县各乡镇......

    农村初中生厌学情绪珠成因及转化对策研究研究方案

    《农村初中生厌学情绪的成因及转化对策应用研究》 研 究 方 案 主研:赵友梁 王宇明 马治淮 贺劲松 付丽华 一、课题的界定 农村初中学生:县城以下的乡镇初级中学学生。 厌学......

    农村初中生厌学情绪珠成因及转化对策研究研究方案

    《农村初中生厌学的成因分析及干预策略研究》 研 究 方 案 主研:赵友梁 王宇明 马治淮 贺劲松 付丽华 一、课题的界定 农村初中学生:县城以下的乡镇初级中学学生。 厌学:是指......

    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及对策

    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及对策 于桥中学:陈金秀 摘要: 本文分析了农村中学数学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从学生自身、教师、教材、家庭、社会等五方面进行阐述;并从教师的引导......

    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及对策

    《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及对策》 课题结题报告 铁厂中学数学课题组(执笔:黎宗福)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一)现实情况 初中数学学困生由于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

    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及对策

    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及对策 四川省宜宾县双龙中学 罗运来 所谓学困生是指那些智力正常而学习成绩低下,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学习困难的学生。在目前的农村中学,这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