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罗志国)

时间:2019-05-12 12:11: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媒体时代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罗志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媒体时代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罗志国)》。

第一篇:新媒体时代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罗志国)

新媒体时代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

罗志国 于2012年11月23日 南充市信息技术学会年会

播放“Do you know?”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计算机、数字电视机、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向用户提供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也称为数字化媒体。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通过不断的学习,探究来拓展自己的专业内涵、增长专业能力,从而达到专业相对较成熟的境界的过程。

我们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普遍反映,因为信息技术不是高考科目,老师们在学校的工作得不到重视。但是我认为,不管哪个学科的教师,只有有“为”才会有“位”,自己不在专业上重视研究、发展,没有成绩、也不能为学校多做贡献,有的甚至在本职教学工作中都不认真、上课应付,课堂也不管,上完课就跑,这样的老师怎么会得到学校的重视呢?虽然我们学科大环境不好,但是只要我们自己重视专业发展,干出一番成绩出来,我们就会有自己的舞台,自己的地位。

通过我对自己这些年来自己专业发展的反思、总结、归纳出几点建议或者说经验,与大家分享,不当之处请大家斧正,下来以后也欢迎个别交流。

一、积极面对、改变心态

信息技术教师要有职业理想、能克服教师职业倦怠、有为教育事业奋斗的精神,必将大有作为。

1、正确认识自我,认识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有比其它教师较为突出的优势:信息处理能力强、信息整合能力强、有较好的专业能力等

2、热爱教师职业,关爱学生

3、积极调整心态,适应工作环境和要求,能自我控制情绪,具有稳定、乐观、积极的教育心境

4、能够营造和谐的学校人际关系

下面我给大家分享关于我的一些经历:1995年我考上西南大学计算机系后,根本不想当老师,大学毕业到南充高中工作后,受到南高的罗辉武、青久俊、彭小波、张红艳等一批名师的人格影响,我有了想当好老师,想作名师的冲动,有了职业理想,于是工作有了激情,刻苦学习、认真专研教材、教法,熟练掌握各种软件的操作,很快就在南充市教育界形成一定的影响。2002年因为南充十中体制鲜活、硬件条件好,能够给年轻人施展才能的舞台,可以更好发挥自己专业特长,更好体现自身价值,我选择离开南充高中这样的国家级示范校,加盟南充十中,那年我25岁,担任南充十中信息中心主任,主管学校信息化一切工作,受校长直接领导。我带领信息中心所有老师开展学习交流,以会代训促成部门教师专业发展,教会了同事,成长了同事,同时也解放了自己,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开展业务学习和工作思考。其中我也感到过工作的辛苦,学生的不好教,工资待遇与经商的同学差距较大,在迷茫中我坚定了做教师的选择,坚持正确认识教师的角色,教师不是一个挣大钱的职业,但也不是一个没钱花的职业,这让我克服了教师的职业倦怠,始终把当1名好老师、力争作1位名师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孜孜不倦的努力和事业追求中,学校领导也给了我很多的帮助和认可,我不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我几乎年年获得学校表彰,每次时间到点就都评了职称,33岁就评了中学信息技术高级教师,34岁就评了四川省青年骨干教师、35岁就评了四川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带头人,有了新的成绩,我就又开始了新的征程,向更高的目标奋发。在成长中我基本上是按照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在发展,我也拟定了我们信息中心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展示)工作上去了,形象也上去了,涉及部门、同事的利益,我一定会积极去争取,说法也有份量了。我会尽量减轻他们工作中的杂务,管理微机室等都是给老师们计发了待遇,不该信息中心做的工作,我们敢于说“不”,这当中最重要的是部门同志要团结,要互相补台,而不是互相打压和诋毁,搞个人英雄主义。

二、提升专业素养、正视现状

1、对于数字化学习资源,要求我们老师能够熟练使用各种工具软件,快速处理文本、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网页和课件等。

对于常用的办公软件,不要局限学生教科书上的一些基本操作,对一些高级技巧和提高办公效率的操作,要做研究和学习,比如WORD中的邮件合并功能用来打印获奖证书,EXCEL中的表间数据的统计、计算和分析等,POWERPOINT 中的控件的用法(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连线图、组合图形、汉字的笔画书写等);多数据库表的数据操作和维护,简单的程序设计、网页制作(Dreamwear Frontpage)、图像处理(Photoshop cs6、Coredraw、美图秀秀、lightroom 4.2)、音频处理(Goldwave、Adoto audition)、视频处理(会声会影、primere、Movie Maker等)、电子杂志、Flash等,这些都是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主要工具软件,要去学的东西很多。

2、提升教学能力水平

我们教师都应该按照新课程的理念来认真准备好每节课、上好每节课,着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集体教研、课堂管理、学生习惯、学生作业、考前辅导、考前过关管理)

三、与学科整合、找到出路

1、分析演化过程

A、整合 多媒体投影教室(投影+电脑+实物视频展示台)教师教,学生被灌,学生被动,缺少互动 2003年我校全校实现班班通

B、内化:学习工具 电子白板(资源库、互动)翻转课堂 云教育 课程、终端

2、展示南充十中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达标要求、培训和考试

四、与科研结合、改善现状

1、申报国家级、省级、市级实验课题。开展课题研究、可以促进理论学习、提高认识水平、有机会获得外出学习、考察的机会,可以接触更多的专家、学者和同行,可以聆听他们的讲座、借鉴同行的经验,交流自己的观点,拓展自己的学科视野。参与课题研究,能够更大程度地迫使自己向研究型、学者型教师转变。(展示在南高、十中申报的课题、机器人创新教育的研究过程、资料)

2、积极参加省、市、县区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种学习、进修、赛课观摩、集体教研活动等,通过多种途径的培训学习,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教师业务素养,为新课改后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提供基本保证。(认真参与、快乐学习

展示国培课程、作业和活动)

3、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总会有一些感悟、反思、经验,我们应该及时把它形成文字。梳理、书写经验总结文章、论文、课题报告,本身就是对自己的教学工作的反思和提升的过程,并积极向各种刊物和教育主管部门投稿,是对自己教学风格的展示,也为自己的评职、晋级提前做好准备。

4、参与编写教辅资料、案例、教学设计、命制各种试题等,可以加深自己对教学大纲的认识、把握新课程改革的方向、提升自己教学高度、对于指导学生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5、争取一些展示自己的机会。比如:上公开课、讲座。作为中学教师,做一个高规格的讲座,本来就很难、这是促进自己系统学习、归纳、总结的一个过程,是对知识的系统建构的过程。有的时候为准备1个小时讲座或公开课,你可能要花几天时间这很正常,也很辛苦,一定要记住这样的“被折腾”的机会不多,一定要好好珍惜和把握。

6、指导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活动,获取较好名次,这也是体现教师的实力和水平,提升自己专业形象的有效途径。《中小学生电脑制作大赛》、青少年创新大赛、奥赛。(展示任一力、张紫嫣等作品,10人机器人迎面接力比赛获省一等奖)

五、与数字校园建设结合,拓宽出路

学校的校园网络、电话网、监控系统、微机室管理、电视台、网络中心、多媒体投影教室建设、信息化管理(门禁、售饭、图书馆里)、家校通等。

提升自己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有为才有位,专业强、身板才硬,各级领导、同事对你依赖,待遇自然不会少。当然最好是你们当了单位主要领导了,我们的信息技术也就沾光了。

结束语: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向着目标奋斗的过程,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创新、完善教师人格魅力的自觉追求的过程。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让交流成为一种常态,多学,多问、多想、多做、多写,使得专业得以很好发展。我们相信,我们信息技术教师通过自己的学习、借鉴、探究、总结、反思、创新,一定会获得自己的专业发展,一定可以创造自己美好的明天。

第二篇:新媒体时代下新华书店发展策略研究

新媒体时代下新华书店发展策略研究

摘要新华书店创建于1937年,经历过4个阶段的艰苦变革历程,并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的现代企业制度,实施连锁经营方式和股份制改革,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品牌。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实体书店的发展举步维艰,新华书店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得立足之地而不被彻底淘汰,必须进行大刀阔斧、实质性的改革。

关键词新华书店;影响;策略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65-0052-02 新华书店的“辉煌”与“没落”

1.1 新华书店曾经的辉煌

毛泽东主席曾经为新华书店3次题名,认为它的建立是“人民群众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党的大事,是国家的大事”,经过70余年的发展以及多次改革,如今的新华书店建立了以行政区划为单位的、具有庞大的分销渠道,发行网点遍布全国各城镇(包括香港、台湾和澳门)的国有图书发行企业,已经具备较强的综合实力并成为一个含金量非常高的自主品牌。

1.2 新华书店成为“没落的贵族”

新华书店经历第一次滑铁卢是随着1985年后我国出版业增长速度骤然放缓,接下来几年甚至出现了零增长和负增长。此外自我国2001年加入WTO以后,中国承诺对外出版物流通领域逐步开放,大量的外资图书出版机构趁机打入中国市场,如德国的贝塔斯曼在其成立3年之内已经与300多家出版社建立了稳定的供货关系,进货折扣只有4折,相比于当前新华书店6折进货折扣可以多拿20%的利润。再加上新华书店长久以来形成的传统的图书发行体制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已经疲于应对来自行业内外各方面的挑战,其一统天下的图书发行商的垄断地位已经不复存在。

发展至今,实体书店似乎已经成为一道即将消失的风景。每个实体书店都是其所在区域传播文化的一个窗口,而新华书店作为中国实体书店的代表,是一个拥有79年辉煌历史的文化品牌,它见证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并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我国文化传承现状和文化软实力发展水平,重振新华书店的雄风对于我国的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新媒体时代下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传统实体书店零售业带来的影响

21世纪以来,随着世界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电子计算机的普及世界各国的移动终端、数据库、卫星传送等新的传播方式也在逐渐增多,知识的多元传播已经成为现实。因此,伴随着新媒体时代到来的更是一场文化和知识传播的革命,是对我们旧有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变革。

据资料显示,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呈逐渐下降趋势,在2005年图书阅读率首次下滑低于50%,2005年后呈逐渐上升趋势,但总体趋势是下降的。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阅读以及电子阅读器阅读等新型便捷的阅读方式走进人们的生活,使阅读行为打破了时间、空间和环境的限制。?

我国从2008年首次开始对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进行考察到2014年的6年间,明显呈现出逐年攀升的态势,特别是自2009年以后的近5年中,增长幅度都维持在6个百分点左右。

特别引人注意的是,2014年受数字媒介迅猛发展的影响,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PDA/MP4/MP5阅读等)的接触率为58.1%,较2013年的50.1%上升了8.0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和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主任徐升国均表示,相关统计显示数字阅读率首次超过传统阅读率。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不仅改变着人们的阅读方式,与此同时也使得我国的电子商务和网上购物这种新的商业模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展起来,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和规模是呈加速度态势增长的,在图书零售行业,我国网上书店销售的图书在图书发行市场占据的份额急剧上升,其中的佼佼者卓越亚马逊网上书店以其低价的图书价格、多样的促销方式、安全的支付环节、覆盖面广泛的物流配送服务以及高水平的服务和优质的购物环境使其拥有了一大批忠实的消费者,其2015年实现净销售额227.2亿美元同比增长15%,而此时我国实体书店销售额为344亿元,同比增长为0.3%,在2012年和2013年甚至出现过负增长。

网上书店虽然是一种新型的商业模式,但它并不是对传统的实体书店零售业的颠覆和取代,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它的兴起和发展是对生产力的一种解放和补充。然而,这两种零售业态模式是处在一种零和需求的市场环境中。它们面对的是同一个消费群体,要分食同一块蛋糕,未免会产生猛烈的摩擦和激烈的竞争。事实上,新媒体时代下新兴的网络书店商业模式的快速发展带给传统实体书店零售业的是巨大的冲击和挑战。新媒体时代下新华书店的发展策略

综上所述,新华书店要想在新形势下不被社会所淘汰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重振雄威,必须结合线下、线上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保护下的新华书店,面对民营、外资、网络书店三方的威胁,必须对传统国有独资模式进行股份制改革显然已经成为老生常谈的话题,虽然现有的新华书店已经进行了股份制改革,但是仍旧不彻底,革除体制弊端仍然需要打持久战,在此笔者从更加具体的微观视角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策略。

3.1 线下改革凸显人性化服务

美国营销学家劳特朋教授提出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4C理论,认为企业必须“以消费者为核心”。新华书店的线下改革主要是实体书店的改革,而实体书店的目标群体是消费者,所以应该以4C理论为基础制定科学的发展策略。

首先,各地区的新华书店应该对消费者进行精准定位。开办书店首要考虑的问题便是确定目标读者,读者的年龄、性别、收入水平和教育水平等都与书店的地址选定、图书品种的选择、业务经营范围以及书店环境的设计和相应的营销活动的开展都息息相关。长期处于计划经济时代的新华书店对于“定位”并无明确概念,其一直以来都以教材教辅图书的发行为主,并且推行的是大而全的“全方位”图书策略,并没有对市场进行细分,无法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其次,新华书店经营成功与否在于其定位和图书选择。由于其主营业务是教学教辅书,而且学术类图书品种不全,专业性、权威性不够,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且易受时间和空间的影响,因此造成了顾客大批流失。因此,新华书店在今后的采购图书方面应该遵循“内容上雅俗共赏,质量上追求卓越”的原则,对市场需求进行认真调研,了解顾客的购买意向再进行有目的、有原则的图书采购。

再次,在新媒体时代,消费者更注重的是消费体验。因此书店的环境应该以消费者感觉为中心,以“让不爱读书的人也爱进新华书店”为宗旨,在具体的装帧设计上体现自己的文化特色,如在书架的选择上应该充分考虑到读者的心理、身高等要素,在照明的选择上应该尽量选择自然光,打造柔和、愉悦的购物氛围等。通过无处不在的创意力求以及无微不至的服务细节为市民倾心打造生活的第三空间,提供文化消费新方式。

最后,新华书店还应该尽可能的提供一些必要的增值服务,超出常规的个性化服务如礼品包装、爱心雨伞、应急药箱、失物招领、到货通知等。此外,新华书店还可以在各个地区的实体店内建立自助打印系统,让消费者可以在自助打印系统上选择自己需要打印的电子书,并根据不同的价格自行选择图书的装帧。另外,还可尝试为学生提供定制服务,即学生提供讲师的讲义,由新华书店为其定制发行。既能最大限度抓住所有的潜在消费者,也能为自己赢得良好的口碑。

3.2 与新媒体时代特征紧密相连的线上改革

对于书店而言,了解读者情况是书店能够可持续性发展最基本的要求。在大数据时代,新华书店通过VIP会员档案建立和网站点击等手段收集读者的信息而建立的读者数据库不仅仅是一份读者的名单,它更是一个信息资源的宝库。在数据库提供的数据分析基础上进行精准定位,通过电话、短信和电子邮件等方式有针对性的向读者制作和推送营销信息,最大程度上维护和巩固客户资源。

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企业获取消费者反馈和信息的重要媒介平台之一。新华书店管理层应该意识到新媒体时代下网络所拥有的巨大号召力,注重网络营销并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与平台管理,规范运营;应该与时俱进综合运用移动互联网等现代通讯工具开展新媒体营销,充分利用文字、图画、语音、视频等信息包装图书,通过多渠道将书店发布的活动信息更快速、准确地传递给消费者,提高营销效果。

最后,新华书店可以利用网络技术独立经营自己的网络书店,实现网络一体化,如建立全国大中专教材网,也可以与天猫、众筹、京东等综合电子网站合作建立自己的网店,将自身的优势与网络数字技术结合,打开网络市场。现在已经有一些新华书店开始尝试建立自己的网上书店,但是具体的运行措施如打折优惠力度和线上线下是否实行不同价格以及邮费等等细节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商讨。

结论

在新媒体时代下图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新华书店要想在夹缝中求得生存并获得可持续性的发展,就必须不断地与时俱进,跳出刻板的思维框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制定科学的发展策略,向成功的民营书店和网上书店学习他们的优点和长处,从它们以及自身失败的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并综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变革传统营销模式,革除传统经营模式的弊端,在书店发展过程中对各方面不断地进行创新,并结合自身传统渠道优势和集团化实力,拓展业务类别,增加服务项目,实现同心多元化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在细分化的市场中不断提高读者的品牌忠诚度,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市场占有率,为自己赢得生存空间。

参考文献

[1]张咏华,曾海芳.传媒巨轮如何转向[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14.[2]汪耀华.留在笔下的新华书店[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3]施晨露.新媒体时代下的实体书店:店不在大,有特色就行[J].解放日报,2013(8).[4]花培娟,论实体书店的发展与未来[J].神州民俗,2012(180):86-90.[5]翁刚佑.新华书店改革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走向[J].今传媒,2008(11).[6]王德忠,蒋和胜.新华书店连锁经营战略的实施要点[J].出版发行研究,2002(1):49-50.

第三篇:新媒体时代典型人物报道的创新发展

新媒体时代典型人物报道的创新发展

摘要:

典型人物报道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新闻品种,是我国媒体正面报道的一扇重要窗口,它具有很强的时代特色,并深刻影响着公众对当下社会状态的认知和价值观的接受,在我国的新闻传播中一直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典型报道都能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大部分并没有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文章试图总结这一新闻样式在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并在对新媒体融合时代可能出现的问题作了进一步探索,对新媒体时代典型“媒介人物”传播要通过怎样的文本表达和叙事策略,什么样的传播策略才能提升其传播效果提出了全新思考。

关键词:典型人物报道;报道策略;传播技巧;新媒体

典型人物报道――充满中国特色的新闻样式

典型人物报道作为我国新闻媒体报道的一种重要新闻形式,它的报道因其新闻生产的复杂社会因素而备受争议。典型人物报道发端于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典型示范”,继承了前苏联列宁的“典型宣传”,之后又融会了毛泽东典型思想方法,在我国便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自20世纪40年代中国党报媒体首篇典型报道《模范农村劳动英雄吴满有》出现在《解放日报》的头版头条,以及该报随后刊发了穆青的长篇通讯《人们在谈论赵占魁》、《恭喜赵占魁同志》等系列典型报道后,中国特有的新闻样式――典型人物报道,正式拉开了帷幕。

在我国的典型人物选取与报道中,“典型”的选择必定要符合适时的政治与社会因素,典型人物的出现和对典型人物观念的宣传,都与特定的社会情境有很着非常紧密的关系,不同的社会背景,促成不同的典型生态,孕育不同的典型人物。所以说,作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一种特殊的新闻形式,其本身的变化不但反映出了中国社会变迁的事实影像,也深刻影响着公众对当下社会状态的认知,不同的时代背景和不同的宣传环境,都促动了当下现实更新典型人物报道理念的力量。

典型人物报道在我国不同社会时期都曾产生一批让人们耳熟能详的人物,如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牛玉儒、任长霞等等,人们对这些人物的熟悉铭记都是通过媒体的宣传报道获知的。但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加之人们的知识层次不断提高,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人们获取信息渠道的多样化,受众独立判断意识和能力日益增强,对新闻信息的解读也呈现个性化和多元化,受众对典型人物报道不再依赖于一个声音的宣传报道,并且信任度也低。总结起来,其突出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人物形象拔高。

毫无疑问,任何一个典型人物都是为了配合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而推出的,所以,宣传典型人物实际上实在宣传我们的某种规范、某种标准。中国在四五十年代和六七十年代特殊的历史环境中,许多典型人物成为了“政治典型”和“媒体造神运动”下的典型人物,他们是一种“标兵”的身份出现在大众面前。更为重要的是,“一个典型挖掘出来,怎样报道,已经不由被报道者本人的实际决定,而是完全由记者的意愿左右。”①但是由于我们过于强调典型报道的思想性和指导性,新闻媒体在进行典型报道时总是用固有的模式和事先选定的标准来进行报道,以达到典型的完美。因此,就出现了报道典型人物出现的千篇一律的脸谱:“克己”“无我”“修身”的道德圣人,都有一副超凡脱俗的形象。因此就把人物身上的优点不断夸大,而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反而避而不谈,这种凭借框架和记者经验来套用素材写成的文章,不但会导致典型“太过完美”而让受众觉得不可信。而且这种“道德圣人”的标记也会给人物本身的生活带来难以言说的压力和心理负担。

二、内容失实或偏离生活。

许多典型人物报道都在极力赞美人物,到头来人倒是作了不少好事,但是对读者来说,他/她做好事的动机是什么?是什么力量让他/她能做出这么大的牺牲?很多问题让人看完文章还是一头雾水。原因在于,首先新闻记者采访过程中缺乏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作风。新媒体时代的媒体总以“快速”和“准确”来标榜自己,但在实际操作中,两者是存在矛盾的,求快就很难求好,调查研究就必须需要时间。只有深入地了解客观实际情况,深入到采访对象中去,深入到实际中去,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可以说调查研究是新闻工作的生命线,也是写好人物通讯的根本途径。其次强烈的主观意识驾驭人物之上。有些典型人物的挖掘往往是在去世之后才被发掘出来的,很多素材只能通过人物遗留下的物件、文字或者他人的评述来完成采写,但是很多文章却充斥着主人公在千钧一发或者某个节点上有着丰富的心理活动,这在采访中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并且有悖于新闻传播的真实性。

三、表现手法俗套,公式化写作。

2006年12月23日,《农民日报》刊发一篇7000字的《为老百姓多做实事是人生最大的乐趣―记湖北省沙洋县县委书记黄爱国》通讯,这篇“新时期焦裕禄”的典型报道却遭遇了滑铁卢,网友的回复是“太肉麻,受不了。”还有人甚至给黄爱国“黄作秀”的“雅号”。事实上,经过查证,文中的主人公的确是基层干部中一位值得报道的先进人物,问题不是出在黄爱国这位表扬对象身上,而是记者出现了写作硬伤,在典型人物报道中受思维定势的束缚,并没有呈现出老百姓眼里可信可敬可学的人物。就像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刘海贵认为的那样“写的太全面,又想把他写的十全十美,反而容易引起人的反感。” 文中在对黄爱国的评价中,作者引述的全是一群围在黄身边官员的赞美之情洋溢不尽的评价,虽然作者写到“在沙洋,无论大街小巷、乡镇村组,都能听到黄爱国亲民爱民的感人故事”,但是通篇却没有民众的声音,这种程式化报道,让“审美疲劳”的受众对人物产生怀疑甚至反感就不足为怪了。

而新媒体时代下,典型人物报道可能会遭遇更多问题。首先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单一传播性,受众在新媒体互动条件下会多角度挖掘到人物身上的各个特点,质疑报道对象,削弱典型人物宣传价值。其次,新媒体碎片化信息特点本身就对以长篇幅为特点的通讯写作带来冲击,长篇幅让读者很容易失去阅读耐心,宣传报道的力度受到削弱。再次,新媒体具有明显的共享性,转载、链接实现了快速传播,然而对典型人物报道来说,共享性却也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以达到预期宣传效果,反之,就会出现类似“黄爱国”的尴尬现象,而最终受到伤害的正是那些被树为典型的人物。

如何才能克服典型人物宣传报道中出现的问题,如何脱离文本创作中的模式化、公式化,增强典型人物的信任度,提高宣传价值观念的传播度,增强公众的关注度,实现新媒体时代典型人物报道的创新和突破,值得探索和总结。

一、典型人物形象上要趋向平民化。

以前的典型人物报道经验告诉我们,“高大全”式的近乎完美的人物浑身上下充斥着神话的光晕,并不能打动大众,只有那些平凡的人经历过的不平凡的事,以及他们身上闪现出来的与常人有着不平常的精神和意志,才能引起共鸣。只有把这些从千千万万人中挑选出来的典型人物从神坛上拉下来,拉到身边,拉到跟前,就像听邻家故事一样,才能让他们真正走进大众视野。

写真写活,是实现人物“可信”“可亲”的最终途径,也是新闻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自然也是典型人物报道的生命。为了达到真实,就要求人物故事无论从整体上还是细节上都要真实,要达到事实真实与本质真实相统一。添枝加叶式的烘托人物,人为拔高,让事实理想化的典型人物报道,在新媒体时代是经不住时间的检验的。典型人物也有挣扎过的时候,他们也有矛盾的时候,他们不仅有爱国爱民的崇高情操,他们更有珍贵的亲情、爱情、友情等人之常情,值得学习的是,他们在经历过坎坷后依然能处理的和谐。典型人物能不能打动大众,关键在于能不能让典型生活化,写出真情,情动于中,情动于形,情感于心。

二、叙事角度客观化。

叙事角度是叙述者对某一新闻事件观察和叙述故事的特殊眼光和角度,它体现的是叙述者与所叙述者事件的一种表述关系,叙事角度承担着新闻文本价值。法国结构主义批评家热奈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把叙事角度分为“零聚焦”、“内聚焦”、“外聚焦”。零聚焦是从一种全知全能的角度叙事,叙述者无所不知;内聚焦是以特定的人物来感知事物或者事件;外聚焦是客观呈现,仅表现事物或事件外部状态、细节等,不涉及心理描写。如《中国青年报》“冰点”栏目和《人民日报》“身边的感动”专栏的叙事多以内聚焦式角度采写,采用记者主体直接介入事件的方式进行叙事,实现了叙述主体和叙事文本之间的统一。如《北京最后的粪桶》文章中第一个小标题就是“跟着他们走”。谁跟着谁走?记者跟着北京仅存的几名背粪工人走。“早晨6点30分,我的闹钟响了,天还是黑的。7时15分出门,气象预报说今天最体温度零下8度。”全文开篇的第一短拉开了记者介入事件叙事的序幕。记者行走的过程也就是读者阅读的路径,读者随着记者的见闻和记录客观完成了对主人公的疑问和感慨。这种内聚焦和外聚焦式的叙事角度,完全打破了传播者与受众的关系,传统意义上的零聚焦叙事角度是一种先知、俯视的姿态像受众传达信息,而新媒体时代,受众可以通过新媒体融合更多信息、表达观点和意见,真正成为新媒体下的传播者和参与者,因此,内聚焦和外聚焦式的叙事角度的客观化也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典型报道的出路在哪里?

首先,典型人物报道的语境配置必须与时俱进。典型报道是我们党在革命时期总结的发动民兵群众积极参加革命和生产的成功经验之一,是毛泽东新闻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党报特有的报道方式。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典型报道的确发挥了重要的组织、宣传、和鼓励的积极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更新,社会需求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呈现多元化和个性化后,人物报道的范围自然要与时代要求贴近。典型人物报道更应该依循新闻发展规律回归本来的面貌。2010年3月22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了开栏语《致读者》,提出要“通过报道身边的平凡人物、普通群众的故事,展示普通百姓的崇高精神与高尚品质,体现传统美德、民族精神和时代特征,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报的这一风向标虽然还是带有明显的政治影响,但至少人物的选取上不断靠近“平凡”、“普通”的人们。但选择什么样的人采访,不是所谓的“典型”才叫典型人物,新闻学者喻国?b早就从新闻专业角度对这个问题作了回答:人物记者在报道一个人物时需要强调问题单意识,要带着我们的问题、社会问题去寻找那些有答案的人。之所以选他不选另一个人,不是因为他建立了丰功伟绩,是因为他能够回答我们的主干读者心中的这几层问题单。他在发展当中,他在社会存在当中,他对某种问题当中的问题,以他的经历,以他的资质,有这方面的可能、智慧和经历去回答。②由此可见,人物报道的语境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必须遵循新闻发展的规律。

其次,典型人物报道主动融入到新媒体中去,利用新媒体平台获得信息重新组合的机会。市场化媒体加入典型人物报道行列,反过来能够助推典型人物报道理念的更新,人物报道叙事和表达手段更加丰富和多元,包含了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这样的融合,不但丰富了新闻传播的手段,而且新闻叙述基于超链接的超文本结构,将海量的网络信息有序呈现,实现对人物报道的立体化呈现,增加了人物的可信度,增强了新闻的公信度。

在对2005年中国重大典型人物“马班邮路上的忠诚信使”王顺友的报道中,就采用了这样的报道方式。人民日报、工人日报、解放日报、新华网等媒体从多视角、以多种形式对王顺友进行了报道,王顺友不但在国内巡回演讲,更是首位被邀请进入了万国邮联演讲的中国人物,开启了中国典型人物形象传播的国际化步伐。

实践证明,只有更新理念,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报道形式,改进传播技巧,才是新媒体时代典型人物报道的唯一出路,也是值得我国媒体在实务中继续深入探究的一个命题。

[注释]

①胡钰:《走出正面典型宣传的思维误区》,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http://cjr.zjol.com.cn/。

第四篇:浅谈信息技术促教师专业发展(模版)

浅谈信息技术促教师专业发展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教育带来了生机,更带来了冲击和挑战,同时对教育的改革发展及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这一职业群体面临着新的挑战。通过在小学中广泛、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探讨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与方法,思考在教学中、教师培训上应用信息技术所产生的效果、效率和效益。为今后持续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化小学教学改革,全面推进学校的发展寻找有效途径。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素养;专业发展

“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信息技术”,可以从广义、中义、狭义三个层面来定义。

广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能充分利用与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各种方法、工具与技能的总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从哲学上阐述信息技术与人的本质关系。

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加工、表达的各种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人们对信息技术功能与过程的一般理解。

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等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对文图声像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信息技术的现代化与高科技含量。

信息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不同于以往的教师专业发展,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它面向教育信息化(信息化教育)。因此,人们往往把信息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称为“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简称“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信息

时代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要求凸显,信息化条件下教师专业发展的直接目标包括: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有效的教学;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术及教学研究;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交流协作;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

一、我国教师专业化的现状与问题

进入21世纪,我国官方开始在文件中正式引入教师教育的概念,明确提出了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任务。把教师教育一体化、建立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改革教师教育课程和走向专业发展的教师继续教育确立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教师是一个正在形成中的专业。就专业的六个基准:专业知能、专业训练、专业组织、专业道德、专业发展、专业自主而言,教师已经基本具备了专业的要求和特征,并越来越专业化。依上述六个基准作为衡量的尺度,比较分析国内外教师专业化的程度,可以发现我国教师专业化存在的问题主要如下:

(一)知识结构比例失调,从教能力显得不足

由于我国现行高师本科课程的设置上存在片面强调各核心专业学科知识的、忽视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高师学生发展的需要现象,课程的比例严重失调,如:文化知识,学科知识,教育知识三科课程学时比例,美国为33%:33%:33%,日本37%:46%:17%,中国为20%:70%:10%;对在职中小学教师的有关调查表明现代教师迫切需要加强的能力缺乏训练(以上数据资料来源于刘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可见,现行教师的从师专业技能、教学基本功类课程与实践等准备不足,这需要从课程设置观需要尽快更新和不断完善。

我国中小学教师自认为最欠缺的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

多媒体技术运用能力

信息吸纳能力

教研能力

表达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

其他能力

24.09 21.99 21.80 19.31 3.44 2.49 6.88(二)教师学历明显偏低,专业训练亟待强化

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学历起点仍然偏低,中师、师专学历,甚至代课教师仍然普遍存在,显然,这一状况难以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新形势的需要。

(三)在职进修形势紧迫,专业发展任重道远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教师队伍庞大而又状况复杂,许多教师长期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缺乏重新接受系统学习提高的机会,面对不断涌现的新的教育观念、教育教学理论以及现代教育教学技术,感到束手无策,无法深入学习体会,这已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障碍与瓶颈。这一切,决定了我国教师进修与培训的必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

(四)专业自主受到限制,专业权力名不副实

在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实际职业生涯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是按照教材、教学参考资料、考试试卷和标准答案去教。至于为什么要教这些,为什么要这么教,怎样教更好,教师进行更深思考的并不多。教师自主权受到种种限制,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缺乏主体自主意识,教师权力名不副实。

二、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

(一)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技能提高

教育技术能力已经成为教师专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育技术能力是以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基础的。教师一旦具备了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就可以带动教师专业技能中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的专业能力的提高,例如带动信息化教学能力、信息化教学管理能力、教学监控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教学反思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1)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

信息技术整合应用于学科教学,形成信息化教学能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达到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效率和教学效益的目的。

(2)信息技术促进科研能力的提高

知识检索、知识更新、知识管理、知识结构优化是教师科研能力的基础。数字图书馆、学术期刊CNKI、电子期刊、教育网站、教师网联为教师提供数字化的教育科研资源,用于科研选题、文献研究、文献引用、论文发表等。

E-mail、BBS、ICQ 和 Web2.0 技术则为教师提供反思、交流、虚拟教研、协作研究的网络环境。

网络调查工具、统计软件、数据分析软件、课堂教学分析软件、课题网上申报平台、网上投稿平台可以大大提高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效率、效益和效果。

(3)信息技术促进反思能力提高

博客工具简单易用,在线编辑、即时发布、效率非常高,教师轻松发布教学反思,推动教师反思常态化、可视化、网络化,通过查看留言和评论看到反馈信息,日积月累,教师的反思能力得到提高。

三、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态度养成和升华

教师专业态度包括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性向和专业自我。信息技术应用得当能够显著提高教师工作、学习和研究的效率,大大减轻教师的劳动量和日常工作的负担,能够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教得轻松、教学有乐趣、有成就感、有创造性的体念,教师才会更加热爱自己的教师职业,进一步升华为终身追求的事业,努力达到至高的专业境界。

四、更新观念,提高教师对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

在信息技术环境中,人们不仅需要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更需要用全新的观念和理论去重新审视和指导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领域和环节。观念层面的现代化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和内核,如果不更新观念,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不会提高教育教学效率,而且还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因此上级组织教师开展现代化教育理论的学习,使老师们明白现代化教育改革的趋势、现代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关系,从全新的视角出发,挣脱传统教学的羁绊,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观念。

五、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信息化水平

以前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勺水,自身先有一桶水”。然而二十一世纪的教师却应该是“要给学生一勺鲜活水,自身需要长流水”。因此负责培训的主教老师经常学在前面,参阅资料、请教他人,以自身的学习经验去指导教师,并且邀请一些专业人员来我园开设专题讲座和培训。针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商讨,寻求解决办法,调整培训计划。

信息化教育为我们展示了未来教育的美好前景,但教育信息化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它是一个适应性社会过程,它的发展取决于它是否能很好地适应教育环境及如何为教育服务。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回顾过去,反思有哪些成绩值得发扬,有哪些教训需要吸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培训学习、不断实践、展望未来,为实现学校教育现代化继续迈进。

【参考文献】:

[1]钟志贤.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的应用框驾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5)[2]张际平.通信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UNESCO2006 亚太教育技术地区研讨会综述[J].教育信息化,2007(1):30 [3]王陆,刘菁等.信息化教育科研方法——发挥技术工具的威力[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4] 胡小勇.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概览

[5] 顾小清,祝智庭.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现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5,(3)

第五篇: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

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

信息时代教师的能力结构:

技术知识、学科知识、教学法。学科教学知识。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知识、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

教师培训、态度、目标、资源、学生、经验。

教师不仅要有学科知识,还要知道用什么方法和策略让知道,让学生学生更好更快地去学会,而信息时代,技术知识也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怎样利用技术整合教学方法达到让学生更快地去学会学科内容知识的目的,技术知识和学科知识需要是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知识,这两个是学科教学知识。另外还要知道整合教学法的知识,把技术和教学法整合起来,然后是老师的核心能力是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我们借助一些经验对学生、资源、目标的分析,在态度上有一个转变,最后还要借助教师培训,在教学态度和技术有一个变化。

学生要有ICT技能,基本的收发邮件,浏览、上网搜索;重要的是学会信息检索,然后是表达展示。

教师发展框架:

1、教师关于ICT的学习:技术教学法(师生一起体验),学科与职业技能(传统教学、管理中应用ICT),ICT能力(信息搜索、在线合作,邮箱)

2、学科教学中应用ICT:技术教学法(ICT融入课程计划,使用多媒体),学科与职业技能(基于ICT的一般教学法的学习),ICT能力(多媒体工具)

3、ICT促进教学半创新:技术教学法(ICT教学设计、数字化资源、创建适应的学习环境),学科与职业技能(基于ICT的学科教学法的学习),ICT能力(专业学习工具、思维导图、web2.0)

4、ICT促进教育变革:技术教学法(混合学习环境),学科与职业技能(自主的职业技能发展学习),ICT能力(创建学习游戏、交互式工具)教师专业发展模式:行动学习

培训:专门机构:指令性培训;职场:样本培训

样本研修:学习型组织 学习:专门机构:正规师范教育;职场:行动学习;

1、了解-应用,2、应用-整合3、整合-创新 尝试技术整合的教学→

实现有效的技术整合→

迈向技术支持的教学创新 行动学习循环:理解与行动→ 交流与评价 → 反思与回顾

→ 更新的行动

中观教学设计: 设计层次/水平:微观:课时级;中观:单元级(主题):宏观:课程级 2 单元教学设计:问题化设计;全空间活动;全优化策略 学习单元:(1)知识深化:概念梳理,难点讲解,人文延伸;

(2)教法研讨: 案例分析,标准解读,问题探讨,教材分析,设计评议。(3)学习资源:扩展知识,教学案例,软件工具,技术支持(4)技术实践:技术精解,应用研究开发,技术维护 去网上探讨,这个知识点看他们怎么去设计,去完成。

信息技术的双面性:信息技术本身的缺陷和不足;对信息和信息技术的不良应用:过度依赖(激进派),认知超载,重素材轻应用,缺乏共享。(网上有好的东西可以拿来直接用或略微改造一下再应用)

下载新媒体时代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罗志国)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媒体时代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罗志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信息技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信息技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河北省张家口市蒙古营小学杨晓明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时代已使人们的学习和交流打破了过去的......

    浅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

    浅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天台县教育局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蒋骁华[摘要]在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人们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电视媒体的融合与发展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电视媒体的融合与发展 “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

    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总结(推荐五篇)

    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现身说法、以身示范,培养自己良好的师德,在师德中体现自我价值,实现良好的教育目的。今天写写帮文库小编给大家为您整理了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总结,希望对大......

    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论文

    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摘要: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尤其是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要求和挑战。进入信息时代,教师专业发展因附有信息化特色,对很多教师来说不......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焦建利教授聚焦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问题,让我们意识到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将信息技术与教师的发展、与教育结合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学习心得

    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学习心得 徐安坤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近几年来,教师的专业发展逐渐成为教师专业化的方向和主题。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促......

    新媒体时代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新方式思考与探索

    新媒体时代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新方式思考与探索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在新媒体时代下,教育需求对传统高中信息技术课堂迫不及待提出了新要求。该文在梳理新课标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