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祁绪鹏 教研论文
放飞理想——新课程背景下我的历史教学
祁绪鹏
2010年我校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随着新课程的深化、推广,作为一名年轻的中学历史教师,我愈发地感受到一种新的挑战摆在面前。面对新课程,我们的历史教学如何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呢?我们又怎样才能出色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呢?
一、集体备课,研读教材
从参加工作的第一天我就知道,作为一名教师必须站的住讲台,必须让学生喜欢、认可每一节课。首次踏入教学活动中的我,备课成了我的头等大事。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经常查阅多种资料,经常把教案多次修改。为了一个课堂环节的设计,我经常向老教师们虚心请教。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成绩,我经常与教研组内的教师讨论、交流,共同分析教材、研究教学方法、制定复习方案,做到未雨绸缪。在备课的过程中,我认识到了集体力量的伟大。集体备课是贯彻高中新课程理念的重要保证。
一方面,新课程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倡导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他们不在死记硬背教材上那些枯燥无味的历史知识或结论,不在盲目地跟着教材、教师转了。换句话说,学生的思维再不可能被限制在教师备课所能的掌控范围之内,尤其是新课程的历史教材打破了通史的编写体例,而按专题体例编写,学生将会提出更多的问题或困惑,面对着可能突如起来的问题或困惑,仅凭教师个人的备课显然力不从心。另一方面,“一纲多本”要求要加强集体备课。“一纲多本”是新课程的亮点,也是一线教师实施新课程的难点。由于教材编写者对课程标准解读不一,教材选择的内容和侧重点也有所不同,甚至结论也不同,如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不同版本的表述差异很大。究竟哪些知识要求学生要掌握?哪些可以删去?哪些又该适当补充?补充到什么程度?增删不宜,可能导致教学任务完成了,教学质量下降了;或者课堂容量过大,教学任务完不成。显然,加强对《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研读是教师把握课堂教学效能的关键,而仅凭个人的力量是难以驾御的。俗语说,“三个臭皮匠顶上一个诸葛亮”,将集体备课落到教学中的实处,其备课质量一定比单兵“作战”强,既增强了教师处理教材、实施新课程信心,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多媒体运用,激发学生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教育工具——多媒体已经逐步进入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成为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性手段之一。这种辅助手段的使用,打破了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旧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它特有的风采和魅力,越来越受到老师和学生们的喜爱和欢迎。多媒体教学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着与众不同的重要意义。柏拉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高中阶段的学生,心理发展逐步成熟,逻辑思维能力增强,独立性格初步形成,知识面大大开阔。多媒体教学可为我们提供更多“理智型”的教学方式。对目前使用的内部结构严谨,理论性较强,理解内容增多的高中历史教材,多媒体可解决逻辑问题,提供模拟和游戏,通过模拟问题情境,训练学生分析问题、做出决策、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十分注意多媒体的使用。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可以把书本上抽象的历史知识变得具体形象,让已逝去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再现,丰富的图片和音响效果让学生身临其境,既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心里爱学历史、会学历史。
三、课前学案,课后作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高一新生,处于由初中向高中过度阶段,他们的历史知识几近贫乏。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适当的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课上,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重点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思维,给学生充足的思维空间。侧重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下,以探究练习为主线,做好课前和课后的练习。课前练习,主要是指导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做好学案。通过读书、学案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明确教学目标、理解重点难点。课后练习,要求学生记住知识点,每个单元小考一次,做好小考后的修改订正工作。这种练习方法可以增加学生的熟练程度,巩固基础知识。经过一个月左右的实践,学生就会形成这种课前预习,课中理解重难点,课后复习准备小考,小考后修改订正的良好学习习惯。习惯形成后不用老师的督促、检查,学生就会自觉的上交预习学案,小考后也能够主动查找错误,进行修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既提高了学生的成绩,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重视解题方法指导,提高学生能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初步的历史知识,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接下来的教学重点是概括综合,将历史知识概要化、简要化,形成概念建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浓缩历史主干知识,分析教材中的内容精华,帮助学生减少知识记忆量。在教师的讲解取舍中,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积累和消化知识。对高中学生而言,记忆知识是比较容易的,只要下功夫就行,教学中的难点是解题思路,答题规范。针对这一问题,我给学生每周精选、精练、精讲两道材料解析试题。
材料解析题的考测性能侧重于检查和评估学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进行初步的史学研究的能力;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鉴别、批判和利用与历史有关材料的能力。刚开始学生不会也不愿去做材料解析题,每次交作业都拖拖拉拉。于是,我专门给学生讲解了答题的思路和技巧。要想答好材料解析题,不仅应具备良好的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较好的古汉语功底,较广的知识面,还应有较强的驾驭史料的能力。经过反复的训练,学生由完全的不会答题,到能分析、理解试题,答上两三点答案。重视解题方法指导,学生提高了分析、理解能力,并且基本消灭了考试时学生只答一卷,二卷空白的现象。
五、鼓励学生,加强监督,提高成绩
经过高一前半学期的学习,学生们迎来了他们的首次大考——期中考试。刚进入期中复习时,我就告诉学生“勤能补拙”,提高成绩的最好办法就是刻苦学习。我给学生制定了学习计划,通过大量的练习,学生的知识量和应试能力都得到了提高,80%的学生已经达到了预期目的。对于一小部分成绩差、惰性强的学生是老师管理的重点对象。对于这样的学生首先是要找到他们存在的问题和知识漏洞,及时给他们补习知识,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还要在言语上鼓励他们,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让他们找到成功的感觉,树立自信心。
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完成学习计划,我还对能够按时完成任务的学生给予奖励。对于比较懒惰的学生,我就利用中午的时间,让他们到办公室读书,督促他们完成学习任务。老师在学习上的严格要求,学生是理解和感激的。师生之间融洽的关系,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保证了学生成绩的提高。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随着课改的深入使我感悟到课堂应是向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的怀抱,同时也让我感到了教学压力的增大,但新课程改革也给了教师展示教学魅力机会,给了教师提高专业水平的机会,给了教师和学生共同品味教学过程喜悦的机会。俗话说:为了给学生一杯有价值的水,自己要努力开凿“一眼泉”。我要坚持学习,向同行学习,向学生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我相信,只要真情地投入,必定会得到学生的真情回报。
第二篇:论文1(田鹏)
试论如何在初中思品课堂中进行案例教学
龙山县石牌中学 田 鹏
案例教学法的基本理念案例教学法是指利用真实的事件为基础的撰写的案例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让学生针对案例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以达到高层次认知学习目标的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简言之,案例教学法就是利用案例作为教学媒介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关系是一种完全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订者和学习成绩的评判者。教师按照案例教学所提供的步骤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一改那种教师既当“导演”、又是“演员”,学生只是“观众”的课堂变为学生既当“导演”、又当“演员”,教师只充当主持人的角色。使课堂气氛变得活泼、生动、快乐。
农村初中生没有严重心理健康问题,而一些小的问题直接导致学生的学习生活不是很尽如人意;学生的自尊心都很强,但认识都不够准确,对自己的缺点认识不足,虚荣心较强,维护自尊的方法不正确,很多学生的自信心不足,大多是有一定程度的自卑,有个别学生陷入自负的误区,学生缺乏自信,认为自己不如别人而产生的惭愧、羞怯、畏缩,甚至心灰意冷的复杂情绪,也就很难做到自立和自强;中学生大都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渴望或者愿意学习法律知识,中学生大都具备一定法律知识,中学生对法律知识多停留在层面认识,运用法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学生虽然对“责任”有所耳闻,但对责任心、责任感、责任意识等还没有明确认识。部分学生存在逃避责任,缺乏责任意识,不能自觉承担责任。表现之一是自我中心意识过重,社会责任意识淡化。
现代中学生对传统政治教学课堂不敢兴趣,感到政治课枯燥无味,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现在的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现状却令人担忧,目前,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使用最多的方法是讲授法。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也以“知识”为中心,忽视智力、能力、情感、态度等因素;往往重说理、轻情感;重结论、轻过程;这是一种以教师为主的灌输式或称为“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式的教学方法固然有其合理之处,但是,这种方法的缺陷也是明显的,首先表现在,这种靠教师讲授,缺乏师生之间必要交流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不易掌握所学的内容,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低下;其次还表现在,这种讲解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由于以讲解理论为主,缺乏与实践的衔接,只重视理论的掌握,学生虽然有了较扎实的理论功底,能应付各种条条框框,但却不知如何在实践中使用这些理论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显得束手无策。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其课程改革目标中明确规定:教学要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创作的能力。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要切实提高素质教育的成效,在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评价体系的同时,还必须紧紧抓住课堂这一主阵地,通过优化课堂教学方法,一方面必须给传统教学方法以新的内涵,另一方面必须引进一些发现、探索、归纳、推理的现代教学方法,从而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真正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而从思想政治课理论性强的特点出发,科学地应用案例教学法,则不失为一个有效途径。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学生研究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注重学生智力开发及能力培养的现代教学方法,也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式的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它有着传统教学方法所不具备的特殊功能,所以在研究中对学生能力的提高取得了较明显的实效。
(一)通过案例教学,极大激发了学生求知欲。
案例教学法在具体实施中,可以有多种形式,既可以进行典型示范引导,又可以进行逼真模拟训练;既可以进行个人练习,又可以开展小组讨论。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消费者权益》有关消费者享有的权利的教学中,若按传统教学方法,则教师免不了要逐条介绍,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因而缺乏学习兴趣。若采用案例教学法,先引导学生看漫画《顾客是上帝》,然后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相象,揣摩画中的“冲突”的起因、经过、结果。选择一位同学扮演摊主,一位扮演顾客„„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在模拟情境中学到了知识,而且学会了为人处世的原则,并培养了学生的应变和表演能力。
(二)通过案例教学,有效深化了学生理性认识。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在具体实施中,往往是从具体上升到抽象,即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研究来探寻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内在规律,从中导出一般的原理、理论,所以比较易懂好记,生动形象,有助于理论学习的进一步深化。如在学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时,为了将抽象的理论形象化,我事先设计了一些案例,先让学生看案例,然后把他们归纳起来。这样不仅避免了传统教学的枯燥乏味,而且学得轻松,记忆深刻,(三)通过案例教学,促进了学生分析能力、归纳能力、解决实际能力提高。
案例教学法是“以行为导向”的一种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的现代教学方法。它强调在教学中应将教与学的过程视为一种社会的交往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师生能够相互交流,并且在此情境中学生能够通过反复的练习,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社会能力和职业能力。因此,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真正被摆到“学习主体”的位置上,他们不会被要求强记内容,但必须开动脑筋,苦苦思考,如此反复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必然有所提高。例如在《公民依法继承私有财产》关于继承的程序和遗产的分配原则等内容的教学中,若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则免不了教师逐条讲解,学生却很不耐烦的局面,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生仍可能束手无策。如果采用案例教学法,则可将全班同学分成四组,分别扮演原告、被告、律师、小法官,让其模拟整个审理过程。这样一来,教学活动生动有趣,学生不仅熟练掌握了继承的程序和遗产的分配原则等内容,还能在活动过程中发现课本中没有提及的问题,并且熟悉了法庭审理的一般程序,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通过案例教学,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自由探索、大胆质疑,及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好奇心。尤其是案例教学法中对问题的分析、解决往往不设标准答案,只要学生分析得有道理,即使与原方案相违背,也应该予以肯定。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对教学过程统得过死,教师成了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教材、参考书及标准答案成了学术权威而不可怀疑;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几乎不敢也没有信心和意识对教师的讲解和教材中的问题提出质疑,就更谈不上什么创新了。有关研究表明,要想真正培养出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业人才,在教育过程中就必须采用民主、科学的教学方法,而案例教学法完全可以说是一种民主、科学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第三篇:教研论文
家长朋友:大家好!首先,我来谈谈语文教学。
一、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孩子步入三年级下期,语文的学习积极性较高,能初步理解一些语言方面的知识;对阅读有一定的兴趣;这些都是孩子学习语文的优势所在,与此同时,三年级是错别字高发期,坚持阅读的习惯还需养成,习作的兴趣依然是提高习作水平的前提。结合孩子语文学习的现状,我以教材为依托,将本期语文教学的一些设想与各位家长做以沟通。
二、教材简析:
全册共12个主题单元,其中第七单元《特产》为开放单元。这些主题有展现自然世界的风貌的;有反映儿童多姿多彩的生活的;也有表现人类智慧和文化,讴歌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每个单元包括三篇主体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全册共27篇主体课文,涉猎的文体有诗歌,故事,书信,体裁多样,文质兼美,可使学生在学习品味的过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学习语文的热情。
三、教学目标级措施:
1、基础知识教学:
本期要求认字230个,写字200个。能主动识字、独立识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书写规范、美观。培养预防和纠正错别字的意识;要求孩子自己写出不会写的字。对于新字新词,要孩子建立听写本,加强课堂基础知识的落实;对于错别字,共性问题我们会在黑板上集体更正、强调;个性问题要求孩子整理在听写本上,及时复习、巩固。
2、阅读教学
学习本册书,孩子会阅读到27篇课文,其中15篇要求背诵。阅读教学我从词语、句子、文章三方面入手。
词语方面:一是积累词语,丰富语汇;一是要求掌握学习词语的方法。特别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句子方面:主要引导学生感受“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理解该句在全文中表达的情意,并学会仿写。
学习主体课文要求孩子在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具有初步的质疑能力,有解决问题的意识。能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些都是本册阅读学习重点。教学时我们会加强朗读和默读的指导,注重对孩子语感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鼓励孩子熟读、背诵精彩文段和篇章。另外继续加强课外阅读,要求孩子每天坚持阅读,并做好笔记,每周写出两篇收获;早饭前抓好每日两词的积累;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读书乐趣。
3.习作教学除继续培养学生习作兴趣外,本期还要做到以下三点:
(1)、我手写我口,文从字顺。
(2)、会仿写,能掌握写的最基本的章法。
(3)、习作完成后,能自己修改。
针对以上目标,我们的具体措施是:拓展写的思路,创设情景,与生活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学生有得说,有得写。课文学完后,仿写,续写,补写,展开想象,合理创编,每周至少一篇习作,2篇日记,让孩子在多次练笔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习作水平,通过评选“未来小作家”来激励孩子写作兴趣。
总之,本期我会始终以学生为本,课堂上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安排并调整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重视合作学习,努力提高每个孩子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注重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养成自觉读书,喜欢读书的习惯,注重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以便学生更能在现今的社会环境中适应。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总是老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认认真真地记,辛辛苦苦地练,以讲读为中心。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材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迫使我们改变教学观念和行为习惯。事实上,任何一篇课文都要讲清楚、讲透彻,不仅没有可能,而且没有必要。语文课要给学生创造思维的机会。抓住这一点,我在教学中,尝试去改进,以学生为中心,德智体美等多方面发展,主张学生自主合作、探索学习,不一味地听老师灌输,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积极倡导新的学习方式。改变学习方式,就是要由过去的接受式的学习传统变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改变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式学习状况,依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把学习变成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探索和积极构建知识的过程。
以上两点是我的一些基本理念,从这些理念到具体实施过程,我做了这样几点:
一、注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思想感情,虽说现在都是高信息时代,推行“无纸化”可能不需要再写字,但是我觉得能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其他课程,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热爱祖国文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是现代中国公民的基本素养。当学生的书写一次比一次好,他对汉字的优美的体会就会逐渐加深.。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课外知识是丰富的,我们要将学生的视野扩大到更远、更宽的地方。平时我鼓励他们大胆地去阅读课外读本,甚至上网读,多读书,读好书,通过这些活动同学们大大提高了读书的兴趣,阅读能力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三、注重学生语文方面的个性发展,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不知道在这里说恰不恰当,一群淘气的孩子总是往一个花园里扔砖头,主人很无奈。有一天,他找到这群孩子,对他们说:“我看你们扔得很高兴,不如进行一个比赛,谁扔得最远可以得10元钱。”孩子们一听来劲了,奋力地扔,优胜者得了钱。第二天,主人又来了,说今天第一名只能得5元钱。孩子们仍很兴奋,5元钱也不少呢。第三天奖金降到了1元钱,有些孩子嫌少了就走了,有人继续扔,第四天,主人说今天只能得1毛钱。孩子们听了就很不屑:“就1毛钱,谁给你扔啊,走!”孩子们再也没有来过,这位主人成功了,通过泯灭他们的兴趣达到了目的,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我想说的是我们的教师、家长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做着泯灭兴趣的工作。孩子有天生的好奇心,天生都有学习的愿望,他们本身有自发动机,不需要我们去推,去拉,于是我尝试放手,去挖掘每个孩子的闪光点,让他们有最大空间去释放自己的能劳。比如在语文课中,经常开展类似辩论会形式的活动,从活动中可以看到许多孩子的思维敏捷,口齿俭俐,并且说出的话条理清楚,很具有说服力。我觉得这就是孩子们个性。可能家长发现我的语文作业布置的少了,觉得是不是不行,其实我只是一种尝试,今年的作业重点我放在读、背、抄这一方面,让他们读好书、背好书、抄好书。我自己觉得今年孩子们的读书能力和写作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我想告诉家长,每天机械的做作业只是在埋没孩子的天性,当然该完成的任务,比如课外作业,要求会写的字词,这样我还是会要孩子们完成的,因为基础教育也是很重要的。
四、和孩子们作朋友,了解他们,和他们营造一种宽松自由的氛围,在交谈中使语言生活化,同时也教会孩子会说话,说好话,说动听的话,让他们能大胆地对老师说“不”,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是好孩子的感觉。另外,我还有一点想说的是,我发现每次考试后家长与我交流时,都是以分数来衡量,我的孩子又考得这么差,怎么办呢?其时我认为孩子们之间有差异,我们允许这种差异存在,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成为爱迪生、牛顿,但是每个孩子都有他的闪光点,我们要善于去发现。所以,我觉得每次的分数不是关键,关键在于孩子学习语文的一种能力。
位家长:你们好!
作为语文这门学科来说,三年级是转折关头,各位家长要作好思想准备,从三年级以后,语文就很难考到九十分以上了,不像一二年级语文考试,全班的平均分要考到九十分以上。而三年级的语文要考到九十五分以上,这是那是很不容易的,因为作文最好的一般也要扣二到三分,中等的作文要扣五分左右,而一、二年级作文,只要语句通顺,写得比较具体就不会扣分了,所以到了三年级,语文能够考满九十已经很不错了。 在一般情况下,语文教完一单元就要进行一次单元考试,考完以后会进行评讲和订正,家长对孩子拿回家的单元检测卷不要只看分数,有时试题难一点,可能大家都考得不好。作为家长,我们主要帮助分析失分原因,哪些地方是粗心引起的错误,哪些地方是平时没有学扎实,比如看拼音写词语,课文填空等,这些是基本的知识,作为学生来讲这些知识应该掌握的,如果您的孩子在这方面有错的话,那说明他学习的态度不够端正,作为家长就要引起重视,要在平时督促您的孩子认真完成作业,该背的课文要背,课文中的生词要全默出来。
到了三年级,阅读短文是个难点,因为每个孩子的智力都是不同的,这一部分最能把班级当中学生的分数拉开来。其实,老师在分析每篇课文的时候,就把方法渗透进去了,比如说找出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文章的中心句,读了文章回答问题等等,这些方法,老师都教给他们了,但在不同文章中,有的孩子就不会做了。这不仅需要老师的耐心,还需要家长的耐心。因为在学校,每个孩子的时间都是一样的,每节课有每节课的内容,课间只有十分钟的休息时间,所以只能利用放学以后的时间还给您的孩子补课,但也不能补得太晚,所以对于这样的孩子,作为家长,只能在家里为他再补补课了。
我们不管是哪次的练习,都会把考卷发下来给家长看的,但有的孩子考得好了就给家长看,考了不好,就说我们没有考,如果您遇到这种情况,就及时和老师联系。如果您看过考卷以后,就在考卷上签好名字,让老师心里有数,哪个孩子让家长看过了。特别是到了高年级,有的孩子会模仿家长签名的,所以以后出现教了二个单元还没有进行练习的情况,就要和老师取得联系。当然也有可能有特殊情况,练习会延后,但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教了三个单元了,第一个单元也没有进行练习这种情况的。
至于应该让孩子掌握哪些知识,如何去掌握它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以后,我们会通过校信通来提醒家长注意的。我想,只要按老师的要求去做,您的孩子的语文成绩不会差到哪儿去的。 下面我再谈谈平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作业问题:
每天看似机械的抄写和听写以及背诵课文是十分必要的,是让孩子积累语言的重要途径。可能有的家长会说,这几课的词语前几天抄过了,怎么还要抄,其实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很容易忘的,需要不断地巩固,因此,希望家长能够理解并给予支持,在家里能够及时督促孩子按时、认真地完成家庭作业。我在这里要向大家说明一下:每个孩子的情况是不同的,动作快的孩子会迅速认真地完成作业,质量也比较好,觉得作业太少;但有的孩子边写边玩儿,注意力不集中,当然就会花费很长时间,他们觉得作业负担很重,因而让家长也误以为作业太多。
(2)如果做完了作业,可以让孩子多看些课外书。我们学校规定,每个孩子中午有半小时的看课外书的时间,所以您可以提醒孩子在书包里放上一本课外书,看完了再换一本,书包里的课外书不要放得太多,上学期我们班有一个孩子带了十几本的课外书,不仅放着重不说,如果万一弄丢了一本,老师还得帮他找呢。现在每个年级都要求看课外书,所以你们去书店买了看,可以和邻居的孩子调了看,或者借了看也行。要注意提醒您的孩子不要带那些漫画来看,至于三年级买什么书看,等教导处统一安排了再告诉大家。(3)关于背诵课文:尽量让孩子自己背诵课文,家长要做好监督工作,这样可以让孩子多积累些好词好句,就不至于写作文的时候没话可说;另外,家长在签字时请如实签字,以配合我们的教学工作,掌握孩子真实的学习情况.除了家长监督孩子背书,我平时只要一有空,也会进行抽背的。如果您的孩子背不出来,我会发校信通告诉您的 最后我想说的,不能让孩子多看电视,特别不能多玩游戏,三年级才开学没几天,就有许多家长和我讲了,想让我给他们的孩子调座位,想调到前面去,我也理解家长,因为你们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早地戴上眼镜,但是如果真的近视的话,就算是坐到第一个也会看不清的,而且,孩子排座位基本上是按孩子的身高来排的,不可能都让高的孩子坐在前面,矮的孩子坐到后面,如果我这样做的话,肯定会有不少家长来找我的反映他的孩子上课的时候被前面的同学遮住了。再说老师排座位也要经过多方面的考虑的,不仅按身高来排,男女生要隔开坐,成绩好的和差的坐,调皮的和文静的坐,不仅同桌要考虑,前后左右的同学都要考虑到,所以在这里请家长原谅,作为班主任要从全班的情况来考虑,不能随便地给孩子调座位的。现在孩子的近视的情况越来越多,上课真的看不清,也只能配眼镜,但是要提醒孩子的是平时不要戴,因为现在孩子还小,他们有可能是假性近视,所以只有当要看黑板上字的时候才看,不然的话,眼镜的度数会越来越深的,基本上一年要重配一副眼镜的。
作为教师,我们尽可能地从孩子的各方面来考虑,为他们着想,让他们的身心都得到健康地发展。让我们共同配合,为了共同的目标而一起努力。
第四篇:教研论文
幼儿教师教学如何利用家长资源
在农村幼儿园里,大都是留守儿童,大部分都是爷爷奶奶带孩子,在幼儿园的工作中又有很多是需要和家长配合的,如何做好家长工作,如何利用好家长资源,给我很深的思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随着《纲要》的贯彻和落实,家园共育已成为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共同关注的焦点。随着新课程、新《纲要》的实施,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高,单靠幼儿园本身的资源是难以奏效的,因此必须站在新的高度重新审视,应充分整合利用家庭、社区等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家长资源的教育作用,实现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同步协调发展。那么,应怎样充分挖掘和利用家长资源?怎样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使他们重视、关心和积极配合参与幼儿园教学呢?怎样才能充分地利用“家长”这个幼儿教育的“活的资源”呢?在幼儿园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运用以下一些被证明是比较适合于家园合作的途径和方法,使家园合作向课程实施的深层次迈进了一步,具体做法阐述如下:
一、建立全园共享的家长资源信息库
在长期的幼儿教育工作中我们了解到:幼儿的家长们来自社会的各行各业,可谓人才济济,是幼儿园一份丰厚而宝贵的教育资源,它能很好补充幼儿园某些方面资源的空缺,同时家长资源与幼儿园教学资源的良好互动能有效地促进教师、家长和幼儿的共同成长。因此,幼儿园必须高度重视家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信息已成为重要的资源,谁拥有更多的信息资源,便可以在竞争中处于领先的地位,幼儿园对家长信息资源的把握也是如此。
为了更好地在幼儿园教学中利用家长资源,首先应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对全园的家长资源进行系统调查、分类、整理,建立起全园共享、不断更新的家长资源信息库。所谓家长资源信息库,就是利用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在对全园家长资源进行充分挖掘、系统调查、分类整理基础上而形成的全园共享、随时更新的信息系统。家长资源信息库以其内容的丰富性、信息的共享性和利用的方便性而体现出独特的优势,是幼儿园开发利用家长资源的主要形式之一。有条件的幼儿园可建立自己的校园网,将家长资源信息库挂在网上,开辟家长资源信息库专栏,实施联网信息化管理,做到全园教师共享家长资源信息,在这个资源信息库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任务找到自己需要的家长资源,提高家长资源的利用率,为幼儿园的教学工作提供服务,充分发挥家长资源服务教学的作用。
二、充分利用家长的职业和能力优势
家长资源信息库可以为我们提供丰富的家长资源。每位家长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有自己的优势、强项,能够提供利用的资源也是多种多样的,作为老师还要根据教学需要,有选择地利用其来扩大教育资源,加大家园共育的力度。就如何利用家长资源服务于幼儿园教学这个方面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可供利用:
首先要利用家长的职业优势。不同的幼儿家长从事的职业是不同的,家长的职业是幼儿认识社会的一扇窗口,给幼儿园带来了丰富的教育内容。家长从事的职业是多种多样的,如有的家长从事教师职业,有的家长从事工人、营业员、医生、护士、警察等等职业,各个职业中蕴涵了丰富的教育资源。我们要吸引家长来园成为客座教师,形成幼儿园教师与家长优势的互补,应对可利用的家长资源加以分析,利用家长的职业优势配合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使我们的教学倍增成效,使我们的教学活动更加生动有趣。只有很好的分析和盘活这些资源,才能使我们的家园共育取得最佳效果。
第五篇:新时期爱国主义论文张鹏
德育论文———
新
时
期
爱
国
主
义
姓名:
班级:
学号:
新时期爱国主义
摘要: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在新时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路径有:整合政府、社会和民间的资源和力量;坚持“三贴近”原则,改进创新;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做好公益服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要苦练“内功”,加强自身建设。
关键词:新时期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建设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新时期爱国主义精神
(一)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一再强调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最大限度地凝聚和动员全民族的力量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必然要求。在新时期我们该如何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呢?
一、整合政府、社会和民间的资源和力量,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
首先,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的领导。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各主管部门协调配合、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各省市可建立由党委宣传部、各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协商解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各相关部门要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切实加强指导、协调、督促、检查,按中央和省委要求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教育基地主管部门要切实负起领导责任,在教育基地的领导班子配备、人员编制、队伍培训和职工待遇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
其次,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支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主要阵地,其社会效益是十分巨大的。正由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是以取得社会效益为根本原则的,所以其他组织和个人对它的投资积极性一般不高。笔者认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首先应该主要发挥各级政府的作用,政府要有建设好、利用好教育基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资金投入上,各级政府要挑大头,加大投入力度,要计划好用于教育基地建设的配套资金。要按照文化事业建设费和有关资金的使用管理办法,对中央和地方的资助资金专款专用,坚决杜绝腐败现象。
最后,政府应鼓励社会力量、民营资本参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当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普遍存在资金紧缺的问题,仅靠政府的那点投入难以支持其长远发展。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和民营资本将是个不错的选择。
笔者认为,教育基地可以大胆地把基地后勤推向市场,吸纳民间资本,通过市场化运作,较好地化解矛盾。例如西柏坡纪念馆就已经采用竞标的方式,将馆里的卫生管理工作向社会公开承包,结果当年就节约资金9万多元。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如何做好合理开发,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
笔者认为,各类反映我党革命斗争历史的纪念馆、纪念地、领袖故居、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发展红色旅游的主要载体,政府应支持这类教育基地主动与旅游部门或旅游公司联系,加强合作,发展红色旅游,拓展自身建设和发展的空间。
二、坚持“三贴近”原则,改进创新,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随着群众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高新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知识背景、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信息渠道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给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坚持“三贴近”原则,改进创新,提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影响力和感染力,真正实现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有机统一,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必然选择。
因此,我们的各类教育基地建设,必须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教育内容,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完善教育形式,不断研究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开辟新途径,使教育基地的工作更加贴近群众实际,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首先,要改进陈列方式、创新展示手段、丰富展出内容。各类教育基地要从改进陈列方式、创新展示手段、丰富展出内容等方面入手加强建设,努力做到优良传统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思想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要综合运用多种形式和“声、光、电”等科技手段,解决陈列内容陈旧、手段方式落后的状况,在艺术设计、实物制作、展品布设、灯光配备等环节,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更多的信息,努力增强文物展示的现场效果。
其次,要开辟双向渠道,共建共育。要创新思路,在更好地做到“请进来”的同时,实施“走出去”战略,增强教育基地的辐射力和影响面。
要与社区、学校、部队、机关、企事业单位等联手共建教育基地,制定共建计划,签订共建协议,确定联络员和辅导员,以此来增强工作的组织性和计划性,开展多种形式的共建共育活动。
要组织巡展、巡讲、报告会、座谈会,把教育资源送到群众身边去。各教育基地还要积极创造条件,走进农村,多办一些农民喜闻乐见的临时展览、流动展览。
三、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做好公益服务。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承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记述着中国人民奋发图强的光辉业绩,是激发爱国情感、培育民族精神、陶冶道德情操、提升品德修养的大课堂。
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应作为加强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必须长期遵循的重要原则。
一方面,主管部门要加强基地内部及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规范服务范围和经营活动,营造干净整洁、庄重有序的参观氛围,使教育基地真正成为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的重要阵地。
另一方面,各教育基地应坚持社会公益的原则,对学生团体参观实行票价优惠措施。以博物馆、纪念馆为主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应尽量做到对中小学生集体参观实行免票;对学生个人参观实行半票;对家长带子女参观,子女实行免票。
一些经营性的教育基地也要创造条件,拿出专门时段对学生免费开放,为广大未成年人进一步走进教育基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创造良好环境。
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要苦练“内功”,加强自身建设。
首先,要加强队伍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提高教育基地工作水平的重要保证。重点要建设好领导班子队伍、讲解员队伍、研究员队伍。
各教育基地要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激励、人才交流的机制,依靠人才
战略,不断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整体水平。
要定期组织多层次、多种类的培训,加强思想教育,重视学历教育,深化专业教育,不断提高员工队伍的政治素质、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要放开视野,不拘一格用人才,不断补充新鲜血液,保持教育基地的生机和活力。其次,要加强制度建设。把教育基地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发展轨道,是加强教育基地建设的重要途径。
无论是党委宣传部门加强对教育基地的宏观管理,还是各教育基地自身加强内部管理,都必须以制度化的形式加以落实和巩固。只有不断实现制度创新,才能真正使教育基地的工作科学化、规范化、长效化。
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要通过完善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把教育基地的建设、管理和使用纳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要按照中央关于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切实抓好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健全竞争、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基地自身的发展活力。
最后,要在征集文物史料、挖掘教育内容方面练“内功”。文物史料是基地存在、发展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条件。工作人员要认真研究自身的历史沿革、馆藏史料,走访革命前辈、烈士遗属、专家学者、民间收藏人士,深入挖掘各种收藏线索,广泛收集文物史料,尽力增加基地的馆藏量。要着力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通过对馆藏文物史料内涵的深刻提炼,给人们以思想的启迪、心灵的震撼和精神的激励。
(二)爱国主义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历史限定。江泽民总书记说:“爱国主义有鲜明的时代特性。在今天,我们讲爱国就是要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个人的理想和事业融汇于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1]不同的时代爱国主义的时代特性不尽相同,但它作为一种正义的、极具凝聚的力量是古今一脉相承的。
一、爱国主义是最基本的素质要求
爱国主义是我们祖国的优良传统美德。历史上的一些道德规范在今天已失去存在的价值,如“一女不嫁二夫”、“不孝有三,无子为大”等已被当作封建礼教而摒弃,而爱国主义却始终是基本的素质要求。
爱国情素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从远古时代开始,先辈们生于斯,长于斯,利用他们的智慧和勤劳了解、熟悉着祖国的地理环境,并不断受惠于祖国的物质资源,创造了文化,积累了文明。
他们一代又一代享受着祖国文化的熏陶,又为促进文明奋斗着。久而久之,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对祖国的爱恋之情,并通过演化、提炼、升华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对民族对祖国真挚而深厚的爱。在历史长河中,面对异族的入侵,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反抗和奋争,涌现出岳飞、文天样、郑成功等无数可敬可爱的民族英雄,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业绩。近代中国,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每一次战争都使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的历史深渊。
同时,每一次战争也使中国人产生震惊和民族危机感,爱国主义的精神日益增强,“救亡图存”之声成为时代的最强音。近代中国出现的一切问题无不与这一主题息息相关。无论是郑观应等提倡的“实业救国”、蔡元培等倡导的“教育救国”、“科学救国”,还是邹容等追随的“革命救国”,都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
从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秋瑾的“拼将十万头颅血,敢把乾
坤力挽回”,皆是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中日近代史昭示我们,要改变贫弱受欺、落后挨打的历史命运,就必须奋起抗争,奋发图强,从列强侵略中国的那一天起,中国人民就举起了团结御侮、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旗帜。
从太平天国起义到义和团运动,从戊戌变法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无数中华儿女和爱国志士,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略,前仆后继,历尽艰辛。”[2]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的凯歌。正是爱国主义产生的高度凝聚力和民族尊严感,才有了新中国的建立。
新中国建立后,热爱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富强、民主、统一的国家是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内在要求。20世纪50-80年代,中国人民在曲折中前进,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任务,渡过60年代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在十年“文化大革命”之后,迅速走上拨乱反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无论是克服困难的毅力,还是纠正错误的勇气,都是以爱国主义为动力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意气风发,越来越自信地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奋斗着,我们的综合国力从1949年的世界第13位到目前的第5位。20年风雨征程,20年沧桑巨变,我们取得了世界发达国家100多年才能取得的巨大成就。被国际社会称为“中国奇迹”。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20年中,以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两代党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中国人民顶住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国内政治**的冲击;沉着应付了1997年以来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抵御了1998年夏秋之际洪水的冲击;同时喜迎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这些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与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热爱祖国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密不可分的。难忘香港、澳门回归时。全国人民高举国旗翘首期盼钟声敲响的时刻,难忘申奥成功时热泪盈眶欢庆的狂热。这种情不自禁就是爱国主义的流露。
二、发扬爱国主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竭动力
在辞旧迎新的时刻,人们常常是总结过去,瞻望未来。回首刚刚过去的100年,我们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同时也存在不可否认的差距,成绩使我们为祖国自豪,差距使我们为祖国奋发。在新世纪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高举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伟大旗帜,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把阻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责任所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全球化已是大势所趋,面对竞争激烈的国际环境,面对我国经济、科技水平发展较低,人口众多,自然资源有限,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够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还不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还不健全等一系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状况,如果没有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如果没有热爱祖国、建没祖国的责任与热忱,我们便只能临阵退却,只能自暴自弃,只能任人宰割,甚而再次成为附庸。
只有发扬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才能坚定不移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开拓进取,对祖国的繁荣富强、社会的文明进步有强烈的责任感,并为此而倾注全部心血、贡献全部智慧。这是建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竭的动力。
三、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是爱国主义的基本内容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3]革命时期,需要我们为祖国的独立出生入死,建设时期,需要我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添砖加瓦。那么,如何做一名新时期的爱国者呢?
首先,每个公民必须要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是任何时期任何爱国者必须具备的情感。民族自尊心能增加我们自立向上的恒心,自豪感能树立我们建设祖国的自信。邓小平曾说:“谈到人格,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格。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民族的独立,国家是立不起来的。”
[4]要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就必须反对民族虚无主义。近代史上,面对列强的分割,面对祖国的落后,部分激进分子主张一切采取“拿来主义”,甚至走向民族虚无主义的极端。民族虚无主义既否定我们的民族精神和独立品格,也彻底否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备受人们推崇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是一种偃息民族自尊心的观点。我们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而且一度领导世界潮流,直到中国已走向衰落的20世纪。
英国著名的思想家罗素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文化做出高度的评价:“中国的文明是世界上几大古国文明唯一幸存和延续下来的文明。自孔子时代以来,埃及、巴比伦、波斯、马其顿和罗马帝国的文明都相继消亡,但中国文明却通过持续不断的改良,得以继续下来。”又说:“平心而论,我认为中华民族是我们遇见的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之一。”
他还断言:“他们将在科学上创造世人瞩目的成就。他们很可能超过我们,因为他们具有勤奋向上的精神,具有民族复兴的热情。”这些论述对于我们消除民族自卑感是大有裨益的。事实上,民族虚无主义只是部分激进分子们倡导的,而大多数爱国者还是尊重我们祖国的主权,坚信我们民族的文明。
事实证明,民族虚无主义并不会给中国带来好的出路,只能带来自卑与自残,“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的历史文化,区分精华和糟粕,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创造的文明成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获得新的生命,放出新的光彩。”[3]
其次,要从思想上、知识上充分装备自己,为祖国的繁荣稳定贡献力量。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对WTO的认可与加入,全球化已是大势所趋,中国已成为世界舞台上不可或缺的一员。在这个舞台上,如何成功地履行自己的角色,立于不败之地,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我们必须先从思想的高度上认识我们面临的局势:我们虽有辉煌的文明,但仍处于落后的状态;我们虽已取得了成就,并得到世界的认可,但仍有部分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制度十分仇视,我们应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维护已取得的革命成果与建设成就,维护祖国的稳定统一。目前,世界已进入以智力和知识作为资源和生产力要素的知识经济时代。面对这一机遇与挑战。我们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广泛吸收新知识、新技术,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更新学习知识的方法与理念。
综上,爱国主义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它总是随着时代的前进和历史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内容,向人民提出新的要求。但毫无疑问的是,它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凝聚人民的重要思想基础和不断追求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 江泽民.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5-06-05.[2] 江泽民.在首都各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7-07-02.[3] 江泽民.爱国主义和我国知识分子的使命[N].人民日报,1999-05-04.[4]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31.[5] [英]罗素.中国人的性格[A].王正平主编.罗素文集[C].北京:学林出版社,1996.46,4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