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开题报告

时间:2019-05-12 12:58: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开题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开题报告》。

第一篇: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开题报告

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

《基础教育阶段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及对策的研究》开题报告 一.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一)理论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课程改革将义务教育作为一个整体,九年一贯地进行课程设置。各类课程按纵向的发展序列组织起来,前后相互连贯。强调教学要致力于教学方式的革新,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建构主义的学生观强调: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自2002年教育部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开设小学英语课程以来,我国的英语教学真正实现了《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大中小学一体化的外语教育教学管理思想,我省在2003年从小学三年级起全面开设了英语课程。目前已经有大批小学生进入了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小学生升入初一后,在英语学习上往往会遇到种种困难,产生种种不适应,从而引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下降,学习成绩下滑。这反映出了长期以来基础教育阶段小学与初中的衔接是被忽视的,是一个薄弱环节。

(二)应用价值

我省目前中小学之间的衔接还处于学生个体的自然衔接,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学校教育在这方面还没能起到主导作用。因此,进行基础教育阶段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及对策的研究,将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本课题从中小学英语教学实际情况出发,旨在解决中小学英语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衔接,使中小学英语教师与学生能尽早尽快地相互适应协调运转,有助于小学毕业生进入初中后能和初中教师达到师与生,教与学的双向适应,从而使英语教学少走弯路,避免分化,达到大面积提高我省的英语教学质量的目的。课题研究成果对于有效地提高中小学的英语教学质量,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对与英语学科优秀教师的培养提供一个理想的平台,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对教育教学理论具有发展和完善之价值。

(三)省内外同类研究现状述评

纵横网络,输入关键词“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浏览、检索出很多有关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经验或总结。查阅文献,检索资料的答案,浙江省夏侯富生的《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与对策》、河北师范大学田桂森教授的《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研究成果。我国台湾教育界也就中小学英语衔接问题进行过专门的研究与讨论。有关专家提出了诸如:加强英语师资力量培训、建立九年一贯课程参考数据学习专柜、建立校际间的英语教学资源交流系统、各校分工合作,共享资源、评量如何进行并探讨命题与能力指标如何结合、建立中小学英语教师之间研究与对话机制等等策略。可见,省内外都非常关注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方面的研究,各专家从不同角度分析和探讨了衔接问题的方方面面,得出的结论主要是有关“教师、学生、教材、教法、学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评价”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很难具体操作。另外,已有的研究及成果也具有局限性,有些经验并不适用于我省的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研究在我省还缺乏成功的经验。因此进行“基础教育阶段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十分必要和及时。

(四)创新程度

本课题的创新点在于结合我省各地方中小学英语教学实际,针对各地方教学现状,开展“中小学校英语教研组结对计划”,定期开展协作交流,共同探究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及对策研究。摸索出适合本地区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模式,实现《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以学生为中心、全面发展学生语言学习的综合技能的目标,为学生的终身持续性发展提供良好基础。二.研究目标、内容、思路

本课题所界定的“中小学”是指小学阶段和初中七年级的衔接,从中小学英语教材、教法、学法、评价等方面的衔接问题作为该课题的切入点,开展“中小学校英语教研组结对计划”,通过“上课、说课、评课、研讨”等教研活动,找出衔接问题的主要原因,探讨对策,主要为初一英语教师的教学提供教学参考,减少重复性劳动,提高教学实效,也为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师处理衔接问题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一)研究目标

1.归纳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寻求突破口,提出一些解决衔接问题的对策和方法。2.通过探索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问题及对策,使教师们认识到衔接研究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提高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教研能力,促进他们的专业化成长。3.通过实践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研究方式,加强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合作交流,发挥两者协调统一的合力效应,提高我省中小学英语教学质量,并为今后各地市初中小学的英语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示范。4.实现具有我省特色的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和谐衔接,提高中小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交际水平。

(二)研究内容

1.研究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对策和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2.研究我省现行初一《人教版新目标英语》、《冀教版初中英语》和小学《人教版PEP小学英语》《冀教版小学英语》教材体系中的衔接问题。3.研究现行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方式方法、学习评价标准、学生学习方式对衔接的影响问题。

(三)研究思路 1.研究视角

九年义务教育是由小学阶段教育和初中阶段教育两个子系统组成的一个大系统,如果对这个系统中的各个要素进行整合,从整体优化角度注意协调处理小学阶段教育和初中阶段教育两个子系统及其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其发挥最佳的功能,将会使初中教育和小学教育能够很好地衔接起来,一方面,为促进中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体性和连贯性,本课题的探索可为教育主管部门提供建议;另一方面,有助于初中英语入门教学少走弯路,避免分化过早过快,有助于“师与生”的双向适应,也有助于“教与学”的和谐发展与进步。能有效地促进《新课程标准》的顺利实施。2.研究方法

⑴ 调查研究法:课题组成员通过一定范围的访谈座谈、问卷调查、测验等形式掌握第一手资料,在观察和统计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和分析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异同,为提出有效的教学对策提供数据依据,进而找出规律、总结经验,做出客观的结论。⑵ 行动研究法:课题组成员通过随堂听课等多种方式,观察中小学英语教师及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并予以记录,发现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问题并进行研究,集体筹划对策、制定计划,在教育教学中实践,并对实施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做好日常教育教学活动观察记录、学生活动情况记录等,对这一轮的研究结果进行反思,在此基础上计划下一步的行动,周而复始,直至课题结束。⑶ 文献资料法:教师们从多角度开展对有关资料的比较研究,把握国内外研究动态,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找到新的生长点,防止重复研究,避免和少走弯路,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框架和方法。

⑷ 经验总结法:根据课题组成员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对实践经验进行提炼、修改和完善,使之上升到理论的

高度,成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教育教学规律。

3.研究阶段

本课题研究期限为2年,2011年7月开题,2013年7月结题。分四个阶段进行:

⑴ 研究准备阶段:2011年7月——2011年10月

组建课题组,认真部属研究实验工作。广泛搜集相关文献资料,了解与本课题有关的理论信息及成果,分析课题研究的意义及预期目标,组织研究成员进行研究前的培训工作,设计调查问卷。完成中小学教师教学目标和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评价、师生情感五个方面的调查情况;完成中小学生学习心理、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技能五个方面的调查情况。然后再对这些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做调查分析,写出分析报告。

⑵ 研究实施阶段:2011年10月—2013年1月

课题组成员按计划进行研究。首先,根据第一阶段的总结进行验收,并确定第二阶段实施方案。然后,按课题模块把具体任务分配到人,各成员按部就班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实施研究任务。最后,提交中期研究报告和论文。⑶ 撰稿初期阶段:2013年2月----2013年5月

分析中期研究报告,撰写课题初步研究成果。各地区课题负责人在课题组会议上汇报自己的研究过程,发表初步成果,大家互相交流意见,议定课题结题方案;再之,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会及课堂教学观察,收集、整理各种信息资料,归纳和提升研究成果,将总结提炼出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进行反复验证和完善,撰写课题研究相关论文,做好课题结题准备。⑷ 课题结题阶段:2013年5——2013年7月

分析、整理课题信息资料,完成调查研究报告,形成课题研究成果,撰写课题结题报告,邀请有关专家对课题进行评审鉴定。三.研究组织机构

课题负责人,桑晓宁,英语教育专业,现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义务教育研究室英语教研员,全国和河北省资深的基础教育英语专家,河北省冀教版小学英语教材副主编,具有扎实、丰富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和很高的教育科研能力。曾主持过全国、省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这些课题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实效性和社会影响力,极大的推进了我省基础教育英语教学的健康发展。课题组成员为河北省各地市、区、县中小学英语教研员、校长及一线英语教师。课题负责人和研究者有较多的理论学习和持续研究时间,理论功底也较为深厚,研究者多有在一线教学的丰富经验,有条件对新的教育教学理论进行“消化”式研究,用新的理论去指导教学,课题研究成功具有良好的环境和外动力。四.预期研究成果形式 1.课题组成员撰写的各类调查报告、教育叙事、教学案例、校本教材、教学论文及总结,并汇编成集。

2.课题组成员实践活动相关资料,课堂实录光盘。3.体现课题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档案袋。4.课题研究中期报告。5.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主要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 2.夏侯富生;《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与对策》,[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3年06期

3.周久桃;《从建构主义理论看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实与活》,[J];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5年06期

4.宋达;《研究学生心理特征,探索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策略》,[J];《科学大众》 2008年07期

5.左慧芳;《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与对策》,[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3年增刊

6.郑红鹰;《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之难点分析》,[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08年第2期

7.郭小梅;《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J];《中华民族教育》2009年第2期

对我国基础英语教学研究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孙小英

自本世纪60年代,特别是80年代以来,由于语言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诸

多学科突飞猛进的发展,外语教 学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过去的二十 年中,国外学者对外语学习的普遍规律,学习者的特点和具体的 教学方法做了 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那么我国的外语教学研究情况又怎样呢?我 们从50年代就提 出了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法体系。40多年过去了,我国的教学研究也成果显著。例如在引进国外外 语教学法流派,并结合中国国 情加以应用方面做出了很大的成绩,对提高我国英语教学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 用。但是也不得不承认,我国英语教学界迄今为止还没有独立走出一条由坚实 的理论作基础的英语教学路子,特 别是在中小学基础英语教育方面,更是缺乏 系统的研究。为了更清楚地了解我国中小学外语教学研究的现状,并指导今后 的研究工作,以推动我国外语教育的发展,笔者做了一项调查。

调查的资料是最近三年(1995~1997年)我国主要两种中小学外语教学期

刊中的全部675篇文章。这两种 期刊是北京师范大学主编的《中小学外语教学》 和华东师范大学主编的《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调查分五个方面,即研究方法类型、数据类型、研究范围、研究对象和研究 层次。

经统计发现,在675篇文章中,有189篇(占28%)属于语言知识,对此

我们不做分类。以下是对其他486篇 文章的统计结果:

研究方法 数据处理

理论 描述 实验 思辨 介绍 总 统计 不依 数据 总

性 性 性 性 性 计 数据 赖数 罗列 计

据 1995年 17 53 9 65 18 162 15 141 6 162 1996年 14 50 11 71 17 163 15 131 17 163 1997年 25 46 22 51 17 161 28 123 10 161 总计 56 149 42 187 52 486 58 395 33 486 % 11.5 30.7 8.6 38.5 10.7 100 11.9 81.3 6.8 100

研究范围 研究对象

小 中 一 总 教 教 教 测 学 总

学 学 般 计 法 材 师 试 法 计 1995年 13 89 60 162 93 22 12 14 21 162 1996年 13 87 63 163 103 21 2 23 14 163 1997年 8 95 58 161 103 18 6 19 15 161 总计 34 271 181 486 299 61 20 56 50 486 % 7 55.8 37.2 100 61.5 12.6 4.1 11.5 10.3 100

研究层次

本体论 实践 方法论 总计 1995年 18 52 92 162 1996年 10 57 96 163 1997 年 13 49 99 161 总计 41 158 287 486 % 8.4 32.5 59.1 100

(另外,其中涉及到相关学科理论的研究文章共有17篇,占3.5%;针对

新教材、教法讨论的文章有112篇,占23%)

注:思辨性方法指对一些问题进行讨论时仅随意举些例证。

从研究方法和数据处理情况来看,我国中小学外语教学研究大部分采用的是

思辨性和描述性的方法(总共 占69.2%)。也就是说,教研重点一是对教学工 作发表议论和看法,且在论述过程中举一些例证;再就是对一 些具体操作过程 的描述与记录。这类文章往往缺乏理论性指导,带有较强的主观性,难以令人信 服。这种现象 反映在数据处理类型上,就是绝大部分的研究(81.3%)都不依 赖数据,没有进行量化分析;结果仅限于经验 总结或对某些事迹的报道。实际 上,通常所说的总结经验,如果不是以系统地收集、分析和解释数据的方式来 进 行,并不能推动我们学科的发展,不应该被当作我们学科的重要研究方法。个人 的经验,在实践中产生的想 法、观点或体会可以作为一个问题或一个假设,成 为我们研究工作的起点,但是它们本身不应该成为我们学科 的研究成果,不应 该代替科学研究工作本身。

大体上说,研究方法可分为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两大类(Nunan 1992),而定量方法的使用已成为现代 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定量方法才是认识事 物的科学方法。近几十年来,外语教学研究方法大的转变莫过 于定量研究方法 的广泛运用。据Henning统计,1970至1985 年期间,美国两种主要应用语言学 杂志(TESOL Q uarterly 和LanguageLearning)发表的定量研究的数量分别增 长了49%和68%。在1985年,这两种杂志刊载 的定量研究文章分别占发表文 章总数的61%和92%。而在我们的研究中,只有8.6%是采取了实验性的手段,1 1.9 %使用了统计方法去处理数据。这说明我们在研究方法上还有待改进。另 外,在为数不多的实验性研究中,实验的规范性也颇不令人满意。受试的选择,变量的控制,实验对照组的设置,以及结果分析方面都存在着 较大的问题,所 以尽管文章作者宣称作了一次实验,很大程度上是对使用新教材和教法的一次记 录,最后以平均分数来说明其结果。这样,实验(如果可以称为实验的话)的 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都不高。我们知道,实验 的内部效度指实验样本结论的真 实性程度,或者说是研究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否真实的程 度;外部效度是指实验总体结论的真实性程度,即实验的样本结论推广到特定范 围的总体时的有效程度。实验 缺乏内部效度则其本身的科学性不强,精确度不 高;缺乏外部效度则推广价值不大,这项实验就会失去其实用 价值和普遍意义(Seliger1989)。如此看来,我们研究方法的现状令人担忧。根据Nunan(1992)和Seliger(1989)的理论,实验要有明确的理论依据,要提出实验假设,要 把变量交代清楚,并描述实验对象和科学分 析结果等。但我们的实验却缺乏这 方面的陈述,从而影响了实验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也不利于实验结果的普及、推广与运用。

看来,提高实验者的外语教学理论水平,加强外语教学研究方法的必要性的

指导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我们确实应该在大学开设研究方法及其有关的(如 统计学)课程。

笔者认为,以后我们的外语教学应加强定量研究,不仅在数量上要增加比例,在质量上也要提高;并在合 乎实验规范的基础上,更多地尝试运用推断统计,多变项分析等科学的方法。

从研究范围来看,中小学外语教学研究有过于偏重中学之嫌(小学仅占到7 %)。固然,中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占有主导地位,无论从所学内容还是从持续 时间来看,都显得更重要一些。但随着小学英语课的普遍设置,对小学英语教 学的研究也不容忽视。

首先,根据语言习得规律和儿童善于模仿,勤于开口等特点,对外语教学进

行研究。例如在语音、书写及 浅显的日常交际用语等方面对学生进行适度的训 练,使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从中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 趣,为中学及更 高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也可以为中学的外语教学提供一个较高的起点。但如果不注意 对小学生学习心理、学习规律以及教学方法的研究,教学不适宜,就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过早出现“两极 分化”,对以后的进一步学习造成不 良影响。所以,小学英语教学也是引导学生入门的关键所在。而且,从应 试教 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也必须在小学英语教学上有所体现,这同样需要我们深入研 究小学英语教学的特点。

其次,只有对小学英语教育做了充分的研究,才能搞好中小学教学上的衔接,实现顺利、高效的过渡。否 则势必在人力、物力和时间上造成浪费,也会给中 学的教学带来困难。目前,我国小学英语教学比较混乱,缺 乏统一的教材,各 地、各校都各行其是,这对教育的发展极为不利。

所以,在谈到基础英语教学研究时,一定要给小学英语教学足够的重视,充

分发挥这一“准备阶段”的积 极作用。

从研究对象来看,除对教法进行重点探讨外(61.5%),也兼顾了对教材、教师、测试、学法等方面的研 究。这说明我国的研究工作者已意识到了教法以 外其他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这与”长期以来,我国外语教学 研究局限于对具 体教学法优劣的无休止的争论“(束定芳,庄智象1996)相比较,是一个积极 的进步。另外,自使用新教材以来,对新教材、教法的讨论占到了总体研究的 23%,这说明我们对变化并非麻木不仁,而是在 积极探求一种更适宜的教学方 法,并努力提高教材的编写水平和教学水平。

在进步之中,笔者感到,稍嫌欠缺的是对教师和学法方面的研究相对不足。首先,对于有些教师缺乏系统 的外语教学理论方面的学习和培训,以及教学能 力不强等现象应予以重视。实际上只有加大对如何提高师资水平的研究力度,才能更大地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队伍直接关系到教研成果的推广和教学法 的实施,是联 系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的中间环节,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几年 来微格教学就是一项积极而有用的教研成果,它可以对教师的十种技能进行训 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外语教师培训形式。今后我们还需要在这方面做进一步 的 研究,为切实提高教师素质服务。

另外,我们知道,60年代以前,外语教学研究的重点是”教“,即教法和 教的过程;进入60年代以来,开 始转向了对学习过程的研究,不仅探讨学生怎 样”学会“外语,更重要的是要探讨学生如何”会学“外语,因为”授人以鱼,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不尽“,而我们对这一变化似乎还不太敏感。很多文章只 是描述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该如何操作,却没有对学生一方给 予充分的重视。”教师讲,学生记,课后完 成作业就了事“的现象仍严重存在。关于学法研究方面的文章不但很少(10.3%),而且主要集中在解题方法 的研究

上,更缺乏有针对性的理论指导。实际上,学法研究不仅包括学生智力的开发,还包括学生非智力因素,如兴趣、动机、信心等的培养。如果我们不注意这方 面的研究,不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去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就很难获 得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可以借鉴前人的理论体系,例如学习的特征、学习过程 的结构、各种学习类型的意义、学习的生理机制、影响学习的各种内部因素等,使学法研究更具科学性。只有把教法 研究和学法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促 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因为外语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教学计 划、目的 通过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才能实现。重视学法研究已成为中外外语教学改革的共 同趋势,所以我们也 需要加大学法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从研究层次来看,一半以上(59.1%)的研究限于具体的方法论,而只有

8.4%为本体论层次的研究;涉及 相关学科的研究更少,仅占3.5%。本体论研 究的是语言和语言使用的本质,语言学习的本质及外语教学的本质 等;实践论 研究的是外语教学的组织实施、教学大纲的制定、教材的编写、听说读写能力的 培训,以及外语测 试等;而方法论研究的则是具体的方法和手段(束定芳,庄 智象1996)。看来,目前我国中小学外语教学理论 研究还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大部分教研成果来自于方法和手段实施方面的经验,缺乏有力的理论指导,也没 有吸取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这对提高我国外语教学的整体水平,对提高我国外 语教学理论研究在国际上的地 位极为不利。理论来源于实践,而又高于实践,指导实践;反过来,实践又检验理论的正确性,并对理论进一 步深化,从而使 人的认识不断螺旋式上升。在外语教学中,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也是如此。所 以,今后我们 必须提高外语教学研究的层次,在理论上多下功夫,弄清几类本 质问题,以便更好地指导实践。

笔者认为,造成目前这种局面的原因有二:一是本体论的研究需要有较高的

理论水平做基础,而这是许多 教研人员,特别是广大教师所缺乏的;二是这类 研究的结论或成果虽然对教学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对一般教 师来说,往往不 能”立竿见影“地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不能直接用于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对于这类 研究也只有”望洋兴叹“了。然而,这类研究的缺乏会导致贯彻 教材指导思想时的力不从心或盲目跟从,不利 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我们 一定要加强理论层次的研究,再也不能忽视合理的理论指导,而模仿自己的老 师 或根据自己认定、熟悉的教学方法来授课了。

最后要指出的是,对于本体论的研究,我们既要实行”拿来主义",吸收国

外教学理论的先进成果,也要 立足于我国国情,具体分析;既要借助相关学科 的成果,又要注重本领域的研究,真正为我国的外语教学服务。在研究过程中,要尽量避免科研和实践脱节,应该鼓励广大教师加入到科研中来,把本体论、实 践论、方法 论三个层次的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推动外语教育事业的发展。

从以上的调查及分析中我们看到,我国目前的基础英语教学研究工作,无论

从研究领域、研究方法,还是 研究层次来看,都具有了相当的水平,对教学质 量的提高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有待改进 或提高的方面,例如对理论的研究比较欠缺,研究方法的掌握还不够完善,对小学的研究偏少偏 轻,对学法研 究不够等,这些是我国教研现状的不足之处,同时也为我们今后 更进一步的研究指引了方向。

搞好英语教研工作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是相辅相成的。英语教研工作以提高

教学质量为目的;提高教学质 量则应以教研工作为基础。教研工作主要有五方 面的作用,即参谋作用、导向作用、预测作用、伯乐作用和培 训作用(王克非,1994)。所以,我们要以基础英语教学研究的现状为起点,肯定成绩、找出不足、认清方向,努力提高我国教研工作的质量。

利用《新概念英语》提高英语听说能力 内容简介:

听、说、读、写是英语学习的四项基本技能。其中,听和读是接受性的技能,说和写则是运用性的技能。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许多老师常常将读和写当作训练的重点,而听和说则因为受到教学条件和教学设备等的制约,相对进行得较少。

更新时间:2012-10-12 9:06:25 文章来源:学英语报社 点击数: 118

听、说、读、写是英语学习的四项基本技能。其中,听和读是接受性的技能,说和写则是运用性的技能。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许多老师常常将读和写当作训练的重点,而听和说则因为受到教学条件和教学设备等的制约,相对进行得较少。因而就出现了很多学生只认识单词的中文意思,但不会读或者读不准确的现象,虽然有些单词能够读出来,但稍微长的句子就读得结结巴巴、连不成句,甚至因断句有误而造成句子歧义。多年来,哑巴英语、聋子英语依然存在。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一直走在高考改革前列的广东省,对高考英语进行了改革,将原有听力部分的单项选择题改为人机对话的听说考试,并将于2011年高考开始实施。

根据《广东省高考英语听说考试》的要求,考生需掌握并能运用英语语音、词汇、语法基础知识以及所学功能意念和话题,要求词汇量为3500个词左右。具体地说,听力要求考生听懂所熟悉话题的简短独白和对话,理解主旨和要义;获取具体的、事实性信息;对所听内容作出推断,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口语要求考生根据提示进行口头表达、询问或传递事实性信息,表达意思和想法;做到语音、语调自然、语言运用得体;使用有效的交际策略。考试题型分为三个部分:模仿朗读、角色扮演和复述故事。针对这一高考改革的举措,广东省的英语老师都积极地探索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途径,以应对这一新的考试形式。经过近一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找到了一个行之有效的对策:利用《新概念英语》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一、《新概念英语》是提高学生听说的好素材

广东省的高考英语听说考试并不是单纯地检测学生的听力能力和口语能力,而是将二者紧密结合,贯穿于三个题型中。模仿朗读中,学生不仅要正确地读出单词,而且要注意模仿语音和语调,甚至要注意在句子中断句、连读、爆破的地方。因此,学生首先要掌握国际音标、升降调等语言知识;角色扮演部分实际上是“三问五答”,即根据问题来回答以及根据答案来提问,要求学生不仅要听出问题和答案,而且要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出来,这无形中增加了难度。与前两个题型相比,学生在复述故事部分失分最为严重。因为复述的不是单独的句子,而是一篇文章,要注意文章的整体性和上下文的时态。事实上,与以前的听力考试相比,英语听说考试的难度更大,对学生的听力能力和口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很多英语较差的学生一筹莫展。目前,在我国高中的学校里,由于班级的人数众多,课堂的时间有限,教学设备也有差异,因而一对一地去纠正学生的发音,进行听说训练很难实现。现行高考的要求以及英语教学的现状使我们急需选用一种便于进行而且大众化的教学素材。在听说教学中,我们不断尝试实践并发现:《新概念英语》就是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好素材。

与人教版的教材相比,《新概念英语》中的文章不仅短小、精悍,而且趣味性强,便于背诵。书中巨大的词汇量和颇具深度的文章受到了基础较好学生的青睐;而那些故事情节较强的文章也引起了基础不好的学生的浓厚兴趣。虽然有些人认为《新概念英语》过于陈旧,但经过多年的再版,它已被奉为经典,其中的佳句读起来依然朗朗上口,并被学生在写作中多次仿写。结合《新概念英语》中课文的自身特点,只要我们合理地设计并充分地利用其丰富的教学资源,必然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二、有效地处理《新概念英语》的课文,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下面以《新概念英语》第三册中的Lesson 31 A lovable eccentric 为例,具体阐述如何利用《新概念英语》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泛听课文,三问五答

首先,老师简单地介绍这篇短文中的主人公,一个叫Dickie的怪人,作者通过发生在他生活中的两件怪事来说明他的怪。目的是给学生进行提示,为下面进行“三问五答”做准备。其次,播放录音,只播放一遍。因为听说考试中的角色扮演也只播放一遍,所以平时训练就要求学生养成边听边对短文中的key words 做笔记的习惯。听完文章后,就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抢答,并对获胜的小组进行适当的表扬或奖励。小组竞赛可以利用高中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可以培养组员之间的合作意识。老师事先对所要问答的题目进行筛选和改编,使问题从易到难。老师先问,学生来答,然后再由老师答,要求学生根据答案来提问。后者相对比较难。我们根据Lesson 31设置了如下问题和答案:(划线部分为老师的提问,其余应为学生的回答)

①What did all of us call the man?

Dickie.②Why did the assistant refuse to serve him?

Because he was in such a bedraggled condition.③When Dickie returned, what did he do with the large cloth bag?

He dumped it on the counter.④What did the assistant have to do?

He had to count the money before Dickie left.⑤Who painted the paintings which were in Dickie’s exhibition?

Dickie himself painted them.⑥Who was one of the most notable figures in our town?

Richard Colson is one of the most notable figures in our town.⑦ What did he want to buy for his wife?

He wanted to buy a £300 watch for his wife, when he walked into a shop.⑧ What did his large cloth bag contain?

His large cloth bag contained £300 in pennies.值得一提的是,整个听课文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都是合上书本,凭借记忆和所做的听力笔记来回答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对角色扮演不再感到陌生,也有了只听一遍的心理准备。听到问题之后,大部分学生都会立刻回顾所听到的相关内容,并在头脑中迅速地组合成完整的句子,而不是因为只听到一遍而茫然和不知所措。分析长难句,模仿造句

通常长难句都是学生理解文章的障碍,而往往这样的句子又是文章的亮点,所以有必要把长难句的结构分析清楚,便于理解记忆。仿造原文造句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以致用,较好地进行口头表达,而且为学生复述故事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下为Lesson 31中的两个句子:

例1

They disregard social conventions without being conscious that they are doing anything extraordinary.他们不顾社会习俗,意识不到自己所作所为有什么特殊之处。

分析:此句中的disregard sth.表示“不顾„„”;without being conscious that„表示“意识不到„„”。

仿写的句子如下:

许多学生漠视锻炼的重要性,意识不到每天锻炼是强身健体的好机会。

Many students disregard the importance of physical exercise without being conscious that doing sport every day is a good chance to build up our health.例2

This invariably wins them the love and respect of others, for they add color to the dull routine of everyday life.他们总能赢得别人的喜爱与尊敬,因为他们给平淡单一的日常生活增添了色彩。

仿句:

他总是赢得同学们的钦佩和尊敬,因为他以极强的幽默感为我们平淡的课堂增添了色彩。

This invariably wins him the admiration and respect of students, for he adds colour to the dull class with a sharp sense of humor.尽管这一步骤没有直接涉及到听说训练,但是分析句子和仿写句子能够提高学生对句子的构思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为学生流利地用完整的句子来复述故事作铺垫。实践证明,在这一项活动中,比较认真的学生已经在口语表达和写作中显示出明显的优势。概括内容,复述故事

Lesson 31共有三段,其中第三段讲述了发生在主人公生活中的两件事。我们选取第一件事——关于主人公去商店买手表的事情为例。要求学生在听完这一部分之后,写出这一事件的summary。我们知道,在听说考试中,要复述故事,仅仅依靠所提供的提示词是远远不够的,所以需要学生自己在听的过程中对故事的内容做笔记。听说考试中录音的时间有限,因而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概括短文。写summary时,老师可以指导学生抓住文章的一些重要情节,比如,记叙文中的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起因、过程和结果等等。下面是一个重点班的学生做的summary。

1.Dickie caught in heavy shower-walked into an expensive shop

2.£300 watch for wife-bedraggled-assistant refused

3.Left shop—returned —heavy cloth bag—dumped on counter

4.Asked for manager—given watch—gave bag—£300 in pennies

5.Assistant counted

这个故事主要描写了主人公的一系列动作,所以学生主要记下动词。接下来,要求学生根据所写的summary进行复述。虽然听说考试中没有提供summary,但这样做,一方面会加深学生对故事的把握程度,另一方面让学生进行复述录音的时候有summary可以参考,否则往往学生复述到中途就中断,不知道接下来该说什么,或者忘记了要说的情节,同时又担心录音的时间不够,最后导致失分。根据上面的summary,学生是这样复述故事的:

Dickie had been caught in a heavy shower when he walked into an expensive shop.He wanted a £300 watch for his wife, but he was so bedraggled that the assistant to serve him.He left the shop and returned with a heavy cloth bag which he dumped on the counter.Dickie asked for the manager.When he was given the watch, he gave the assistant the bag that contained £300 in pennies, which the assistant had to count.在整个过程中,学生记笔记、复习长难句、归纳概括、连句成篇以及复述等多种能力都得到了训练。

4.反复听录音,模仿背诵

《新概念英语》的学习不能仅仅局限在听说能力的训练上,而课堂上的时间有限,所以我们要求学生课后跟着课文录音,模仿其发音进行背诵(Lesson 31 要求背诵第一、二段)。这是一项课堂的后续学习,要求学生把课文的音频拷到自己家的电脑里或者mp3中,或者去书店里买来配套的磁带。模仿朗读的时间因人而异,有的学生喜欢早上边听边读,有的学生愿意晚上睡觉前跟读。总之,多数学生都能按照要求丢掉自己原来的语言面貌,完全地模仿录音里的语音、语调。老师会在一定时间随机抽到一些学生来背诵。背诵可以加强学生的语感,同时也能积累一些佳句,因而背诵比朗读的效果好。实践证明:只要较好地利用《新概念英语》,结合高考听说考试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训练,必将取得较好的成效。

三、听说教学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利用《新概念英语》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如结合短文,改编贴近听说考试水平的问题,组织好小组竞赛;挑出需要分析的长难句,并创造出仿写句子的合理语境;跟踪检测学生的模仿背诵,否则有些学生会因为忙碌其他功课而冲淡课后的英语学习。《新概念英语》教学给老师增添了许多教学任务,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这要求老师要有奉献的精神,并持之以恒,才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第二,不是《新概念英语》中所有的文章都适合用来训练听说。有些课文含有太多生词,晦涩难懂又太长,反而会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要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筛选(因为我们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好,所以从高一起就选用了《新概念英语》第三册)。我们还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将文章中的重点短语抽掉,让学生根据所听内容来填空;然后再增加难度,抽掉整句话来填空,这样随着难度的增加,学生的能力也不断提高。

第三,要合理安排好《新概念英语》训练听说的时间,因为我们毕竟还有其他的英语技能需要训练,还有人教版的教材要学习。建议学习《新概念英语》时,将词汇、听说和写作的学习相结合,而不仅仅局限在某一种能力的训练上,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第四,学习《新概念英语》是一个长期并循序渐进的过程。以我们这一届学生为例,在高一年级就进行了《新概念英语》第三册的学习,侧重在词汇的积累;上了高二之后,就根据高考英语听说考试的要求,重点放在听说能力的训练上,并辅以写作训练。经过近两年的学习,多数学生已经适应了《新概念英语》,并觉得这样做非常有利于他们的英语学习。

语言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交流,而听说是进行交流的主要途径。可以说,英语听说能力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英语水平,因而英语听说能力应受到高度的重视。那么,探究提高听说能力的途径就是每位英语老师的重要任务。在近一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将《新概念英语》引入听说训练中,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教学结果证明:从短期效果来看,能够为学生参加英语高考听说考试备考;从长远利益来看,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我们坚信:只要有效并合理地利用《新概念英语》进行听说能力的培养,必将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最后,在此特别感谢我们高二英语组的同仁(刘军秀、文健、刘英华、杜敏和王京老师),尤其是文健老师,是她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并首先提出了利用《新概念英语》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她给了我灵感,并无私地允许我去听她的课,采访学生并给与多方面的指导。

狠抓学生英语背诵,提高学生英语能力 内容简介:

背诵是我国传统的学习语言的方法之一。它既是通往真实交流的有效途径之一,又是大量输入语言的重要形式,还能改善和提高记忆能力。在英语教学中,特别是广大农村中学大多都是在没有语言环境的情况下教学英语,背诵与运用就成了形成英语语感、提高英语能力的最佳途径。这是因为任何语言的学习在初级阶段都有一个模仿的过程,而模仿必须先有大量的语言信息输入,必须以丰富的目标语语料积累为基础。英语学习也是这样,没有大量的输入,英语学习就成了无源之水。

更新时间:2012-7-20 8:35:27 文章来源:学英语报社 点击数:

206

背诵是我国传统的学习语言的方法之一。它既是通往真实交流的有效途径之一,又是大量输入语言的重要形式,还能改善和提高记忆能力。在英语教学中,特别是广大农村中学大多都是在没有语言环境的情况下教学英语,背诵与运用就成了形成英语语感、提高英语能力的最佳途径。这是因为任何语言的学习在初级阶段都有一个模仿的过程,而模仿必须先有大量的语言信息输入,必须以丰富的目标语语料积累为基础。英语学习也是这样,没有大量的输入,英语学习就成了无源之水。而背诵就是集中强化输入语言信息的有效手段。从英语听说到读写,没有背诵,就无法有效地进行英语学习;没有背诵,就不能把丰富的英语知识转化为技能;没有背诵,就没有知识的记忆与应用。记忆是智慧之母。笔者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十分重视帮助学生在学习英语中养成背诵的习惯,从单词到句子,从段落到文章,在背诵中模仿,在背诵中记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教师要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背诵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1.要使学生懂得背诵是通往真实交流的有效途径之一

外语学习要想取得成功,必须有丰富的、自然的目标语语料及其有关知识的输入。没有大量的输入,外语学习就成了无源之水。没有足够的输入则无法进行信息的输出,只有大量输入语言信息,进行模仿,才能形成自然、流利的语言表达。而背诵则是集中大量强化输入语言信息的有效手段,因此,背诵是促进所读语言内化的输入活动,有助于原来显性的语言知识内化为隐性的语言技能,扩充学生言语表达方式。(美国语言教授克拉申Krashen)

2.要使学生知道背诵也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方法之一

千百年的实践证明,多背诵一些典型的文章,就能直接受到范文的熏陶感染,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逐步领悟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写作规律和方法。书读得多,背得“滚瓜烂熟”,与人交谈时容易听懂,且能“出口成章”,在写作时易“下笔成文”,甚至“下笔如有神”,古人所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3.要使学生明白背诵能改善和提高记忆能力

输入大脑的信息要再经过编码、译码加工处理才能进入长期记忆。要完成这种加工,信息就要反复刺激、反复输出,而背诵则是反复刺激和输出的过程。通过背诵,强化了大脑暂时神经联系的痕迹,为知识进入长期记忆打好基础。因此,平时要养成通过背诵来训练自己的记忆力的好习惯,最好把常用句型都能记熟背诵并默写出来。

二、教师要帮助学生选择、优化背诵策略

1.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背诵材料

组织背诵活动首先必须选择好背诵材料,用于背诵的材料难度应略低于阅读理解的材料,以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材料所涉及的内容应具有现实性和实用性,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便于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尽快投入使用,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背诵兴趣,使他们乐于进行积极主动的背诵活动;背诵材料应语言规范、自然、地道,便于学生模仿和活用。当然,一篇材料不可能具备所有这些特点,但我们可以通过选用不同体裁和不同题材的文章来满足这些要求。每学一课后,可要求学生背诵精彩的段落或含有生词(短语)的句子以及语段例句。

2.帮助学生在熟悉、理解背诵材料的基础上实施背诵

要做到有效背诵需要两个相互关联的条件:熟读和理解。古人说:“熟读成诵”。这告诉我们背诵是熟读的结果,背诵的基础是理解。理解得越深,背得越牢。材料选定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语法知识经验,积极思维,分析文章中的语言和语法现象,弄清材料的意义和内部联系,找出可考点和特别值得学习、模仿之处,做到充分理解、重点突出。同时,教师还需领读或示范朗读背诵材料,指导学生的语音、语调和语速,在理解熟的基础上分段背诵。背诵是有声朗读的过程,规范朗读,有利于形成熟练、正确的语言语调,有利于培养听说能力。

3.帮助学生确定自己的背诵目标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确定自己的背诵目标,逐步实现活用背诵材料的目的。对于学困生或在学习的初级阶段,可以将段落背诵作为背诵目标。对于较高层次的学生或在学习的较高阶段,教师应提高背诵目标,要求学生对某一特定的材料全文背诵或进行合理扩展、压缩、改编。学生一旦将所背诵的优秀篇章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语感也就自然而然形成了。在语言实践活动中,他们就可以随时提取运用,正所谓“脱口而出,信手拈来”。

4.帮助学生做好背诵的检查

确定了背诵目标、布置了背诵任务之后,检查落实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让学生一个一个到办公室背诵,也可以采取这样的检查措施:一个班级除了一个英语课代表之外,再给每个小组任命一个英语小组长。英语小组长找课代表背诵,课代表找老师背诵,这样层层负责。老师也可以重点抽查,这样既便于老师掌握全班的背诵情况,也可对学生重点鼓励或辅导。

每次上课前,可以让全班起立,一起背诵一篇短文或其他已指定的背诵内容。这样做很有气势,既检查了背诵情况,又可以让大家进入“英语状态”!还可以举办小组和小组间的背诵比赛,待时机成熟后,可每学期举办一次全班的背诵大赛,评选背诵大王、背诵明星等。

总之,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检查方式,让学习英语的背诵策略深入同学们的心中,落实在同学们的日常学习行动中。

三、教师要加强背诵的活用练习

语言是一种交流工具,工具不用就会失去价值。背诵输入了大量的目标语言的材料,这些语言材料如果不通过实践活用,那么背诵就只起到了输入的作用,而其输出功能则被忽略。背诵与各种活用练习相结合则是强化背诵输出活用功能的良方,只有通过多种活用练习,才能将输入的语法内化,才能形成语感,才能自然、流利、准确地进行语言交流。我们采取的活用练习多种多样,如看图说话、书面改写、英汉互译、模仿作文等,这些都是很好的活用形式。

总而言之,背诵是强化记忆的一种方法,是将课本知识转化为学生英语能力的必由之路。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狠抓学生的英语背诵,帮助学生养成背诵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自然、流畅、准确的英语语感,使其形成准确、得体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第二篇: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研究

关于中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的衔接问题的研究

文献综述

国内外中小学英语教学链接问题的研究现状:

对于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下面几个方向。一,今年来国内英语教育现状,如师资、学生学习效果、教学设备普及度等等。

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我们发现,国内外很多地区、学校已经开始进行了有关中小学衔接问题的研究,在中小学外语教学衔接问题上体现出了不同的研究特色:研究方向大致包括一下几个方面,一是研究开办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实施经验;二是研究中小衔接中教学和管理方面的关键问题;三是关注中小学生心理变化及学习特点,学习习惯和策略的培养;四是研究如何从教和学方式的转变进而做好中小学教学衔接;五是从课程标准等方面对于学段内容做出相应规定要求;六是绕教学目标、内容、评价所进行的教学系统要素研究。

通过英语教学实践和网络调查,显示结果,近年来国内外语教育研究方面这几年来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随着新课改的实施,特别是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兴起,给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带来了许多新的变化,其中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则是其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这就是是国内的英语教育现状。

中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的衔接问题是我国英语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它包括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的学习方法,在小学升初中后的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这些都是我国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及热点问题。在这之前已经有许多中外学者及教育家们研究过这些问题并作出报告总结。

研究策略采取的是观察法、调查法、文献法与经验总结法相结合。

研究类型是横式写法。

《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症结与对策》(曾灿涛, 曹志希.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8(6): 15-17)一文认为,我国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轻语法教学、排斥汉语翻译、忽略语言知识传授,交际法唯我独尊的现象相当普遍,教学质量仍未走出低谷。问题的症结主要在于中小学教研部门赛课活动的误导,只有正确把握“二语习得”与“外语学得”理论的指导原则,坚持“语言知识教学”与“语言能力培养”并重的方针,加强和改革课堂教学指导方法,才能着力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推动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朝正确方向前进。崔刚教授也在 《谈谈英语教学研究的几个问题》崔刚.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8(6): 18-20)(一文中认为,目前我国的英语教师中普遍存在着一种重技能、轻理论的倾向,把教学看作是一

种 技能型的东西,认为熟能生巧,不需要懂得那么多的理论。作者提倡,从哲学层面,要研究语言 的本质、语言学习理论(心理过程、个性差异)、方法论(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应避免闭 门造车和盲目引进。英语教学改革不是用一种教学方法代替另一种教学方法,英语教学要讲究延 续性,“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才能有一个正确的方向。” 作者主张,“我们的研究成果要在世界外语教学界占有一席之地,必须采用规范、科学的研究方 法。”“对于没有经过试验证明的,不要贸然作出决策,更不能在大范围内进行推广”。而《警惕课堂教学引领中的“矫枉过正”》(薛菊萍.基础教育外语教学 研究, 2008(6): 42-44)一文中,作者认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繁盛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可喜之 中,却又跨入了新课程改革的误区。作者把这些误区概括为八个方面:1)提倡民主:不是放弃“教学秩序”;2)创设情境:不仅仅是“亮丽包装”;3)学习方式:4)不一定要“合作探究”;5)快乐英语:不能牺牲知识积累为代价;6)游戏教学:并不能淡化技能教学;

7)自主活动:老师并不能“靠边站”;8)综合教育:并不能缺乏“英语味”; 鼓励赏识:容不得“滥用赏识”。作者通过对目前英语教学中诸多不合理现象的反思,提出了自己如上观点,发人深省。《小学英语教学中无效操练的反思》(朱晓玲.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8(11): 14-15)一文作者采用案例具体分析了产生这些无效操练的原因,并提 出了对策。作者认为,要把握“量”,单词教学中,教师的范读、领读和学生的反复操练是必须的; 要着眼“趣”,采用适当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鼓励其大胆开口,采用游戏式 教学活动,让学生精神饱满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要注重“效”,在句型操练时,不适宜采用竞赛形式,过快会破坏句子的节奏;追求“活”,创设情境应蕴含丰富的信息,给与不同学生不同的选择,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包天仁教授在《“有效教学”的无效成因》(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8(7): 32-36)一文中对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提出的“有效教学”的说法进行了质疑,并认为根据中国儒家的理性主义特点,提出了“高效教学”(High Effective Teaching),建议立足本土、立足中国文化、中国国情、教情和学 情,采用“四位一体”教学法,坚持双基为主、坚持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理性地进行外语教学。作者认为“有效教学”是个噱头,产生了诸多低效后果,并进行了一一罗列,共计22项,如重能力,轻双基、重感性,轻理性、重学生,轻教师、重习得,轻学得、重表演,轻内涵等。作者最后详 细介绍了“四位一体”教学法的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新“任务型教学”法、新语言观。

综合以上诸位学者的总结,他们系统地阐述了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主要问题,然后点名了中小学小学课堂上的上出现的教学误区和教学的的无实效性,及应对这种无实效性的教

学的方法策略。这些研究报告一方面有助于初一英语入门教学少走弯路,减缓坡度,避免分化过早过快;另一方面有助于“师与生”的双向适应;也有助于“教与学”的和谐发展与进步。但是这些研究也有其不足之处,就是没有深入研究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链接问题,他只是单纯地指出了问题中学小学及教师和学生的各自的问题,并没有明确指出在中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的链接问题,也没有提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连接问题作为现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应该被深刻的讨论并给出相应的策略。

此课题的研究是为了从实际出发研究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存在问题,并希望通过此次研究把研究出的成果进一步的应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使得教师能逐步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学生能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以适应老师教学,从而实现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和谐衔接。参考文献

[1]曾灿涛, 曹志希.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症结与对策[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8(6): 15-17

[2]崔刚.谈谈英语教学研究的几个问题[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8(6): 18-20

[3]薛菊萍.警惕课堂教学引领中的“矫枉过正”[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8(6): 42-44

[4]朱晓玲.小学英语教学中无效操练的反思[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8(11): 14-15

[5]包天仁.“有效教学”的无效成因[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8(7): 32-36

2012年4月13日

第三篇: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问题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问题、原因和对策

1、教学目标的衔接

为了使学生将来能更快地适应中学的英语学习,我们小学教师,尤其是五、六年级教师,可以结合中学教学要求,对部分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梳理和调整。

(1)过语音关,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读习惯

我们现在使用的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对音标不作要求,学生只要听得懂、读得准、会辨音就行了。而学生进入初一后,就要求能认读、拼读音标,而且还出现了大量的语音难点。比如,同一个字母在不同的单词中有多种不同的读音,不同的单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音变等。小学高年级老师可以适当安排一些时间进行48个音素认读教学,同时在课堂上充分运用自然拼读法(Phonics)开展生词教学,来进一步巩固语音。比如,在教授《牛津小学英语》5A Unit 3新词 make、skate时,可以指导学生利用a在开音节中还发/ei/音的规则,梳理出大量含有字母a的开音节单词,如name、same、cake、late、lake、made、date、face、game、Kate等,还可以拓展一些新词page、race、bake、cage。另外,教师还要注意指导学生区分字母读音与音标读音,防止混淆,譬如,许多学生常常会把音标/i/读成字母i,把/e/读成字母e,把/j/读成字母j等。教师在一开始介绍音标时就要处理好音标与字母、开闭音节与字母组合发音等之间的关系。

(2)过词汇关,培养学生可持续的词汇学习能力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D.A.Wilkins曾说:“没有语法,人们不能表达很多东西;而没有词汇,人们则不能表达任何东西。”有一些学生英语学习越来越落后,进了中学更是每况愈下,其中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词汇掌握情况不佳。小学单词量相对较少,而中学每课时的容量就比较大了,这部分学生无法适应这种大容量的学习,因而造成学习滞后。实践证明,课堂词汇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词汇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师必须利用好课堂这一主阵地,加强对学生词汇学习方法的指导和策略的训练,切实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词汇学习能力。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词块理论”来帮助学生记忆,或者指导学生按音节记单词,或者要求学生根据规律,掌握多义词、同义词,或者启发学生以旧带新,广泛联想,提炼若干单词链,扩大词汇量。比方,在《牛津小学英语6B》Unit 6中,出现了sunny这个单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词的联想:找出它的词根sun,再由sun想到它的同音词son,进而联想到daughter→cousin→uncl

e→aunt;或者从sun联想到moon→moon cake→eat moon cakes →watch the moon→the Mid-Autumn Festival;或者由sun的形状circle联想到square→rectangle→triangle→star→heart;或者对sunny进行相似单词的辨析如Sunday,sunglasses,sunlight等。

(3)过语法关,培养学生初步的造句谋篇能力

在与中学教师的交流中我们发现,学生进入中学后语法的薄弱点主要是时态“一般现在时”(尤其是第三人称单数)以及词性。许多学生常常把“一般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与名词复数加“s”或“es”混淆,有时可数与不可数名词是否要复数也分不清;还有很多学生对词性的概念不清楚,甚至有的连人称代词中的“he,she,it”也经常混淆。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小学阶段要重视加强语法知识的教学,对于这些语法难点要重点攻克。比如,教师可以用口诀法让学生熟记一些语法知识点,如:“单数is复数are,am跟在I后面”(Be动词用法);“一般现在时,请你要牢记:第一第二单复数外加第三人称复数,动词必须用原形;第三人称it、he、she外加其它名词单数,动词要加‘s’‘es’”;“I的宾格就是me,you的宾格还是you,it的宾格就是it,男他的宾格是him,女她的宾格就是her,我们是we与us,他们是they与them,分清主格与宾格,人称学习不用愁”。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学会灵活运用。另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语法专项训练,帮助学生巩固语法知识,如:在学完5A中的 has、have、There be句型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根据句意填空”的练习:①________ some doctors in the hospital.②Jim and I_______ some new storybooks.③Tom _______big blue eyes.④_________some rice in the bowl.⑤__________any boys beside the school bus?⑥A horse________ four feet.Three horses ________twelve feet.等。

2、教学方法的衔接

深入目前的中小学课堂我们会发现:小学英语课堂气氛活泼,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较高,参与面较广,但有些活动仅限于浅层次的模仿,广度、深度还不够;而中学的英语课堂相对较平稳,学生听得较专注但参与活动的面不广,不过许多活动都具有一定的深度,需要学生灵活地运用语言解决问题,思维参与性较强。上述中小学英语课堂的不同氛围主要是由学生的年龄差异,身心发展状态不平衡,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差距以及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各不相同等多种因素造成的。针对现在的小学英语课堂状态,教师除继续使用原来的、富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如运用一些直观教学手段(实物、多媒体、简笔画和肢体语言等)、组

织丰富并适合学生年龄和学习特点的活动(游戏、表演、对话、猜谜和竞赛等)之外,还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当拓展练习活动的广度与深度,使学生能够逐步进入深层次的学习,为以后的中学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1)练习活动设汁要螺旋上升

教师在设计练习活动时,首先要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要研究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充分挖掘并整合教材资源,把握好练习设计的度;同时,还要考虑不同程度的学生参与的可能性,要创设适合每个学生的练习活动;无论在学习内容还是在参与形式上,都要让不同层面的学生有机会锻炼和自我展示,从而激发每一位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让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比如,在教授《牛津小学英语6A》Unit 6“一般过去时态”时,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巩固该时态的练习活动“Look·Think·Talk”,该活动可分三个梯度展开:

·采用一般过去时描述图的大概内容,可以只用1—2句话描述,主要是给英语学习弱势群体学生一些参与的机会。如:Mr Green planted the tree on the farm yesterday./ Su Yang and Su Hai played games in the garden this afternoon.等。

·将几幅相关联的图组合在一起,用一段话描述,其中必须要用到一般过去时,主要让一些英语学习能力处于中等状态的学生群体有表现的机会。如:Today is the 2nd of June.Yesterday was Children’s Day.Ben went to the cinema with his parents.He had a good time.But Helen stayed at home because she was ill in bed.Her grandmother looked after her„

·自带照片,与同学合作编一个十五回合以上的对话,其中要用到包括一般过去时在内的两种以上时态,主要是给那些英语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2)交际活动设计要注重情景创设

教师要善于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师生活动、生生活动,使交际活动在模拟的情景中展开,突出某一主题,为将来真正的交际活动打好基础,这是衔接教学中应当十分重视的一环。比如,在教授《牛津小学英语》6B Asking the way时,由于教材上的地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离得较远,因此教师可以摆脱教材束缚,把指路的英语预制语言框架先提供给学生,如Excuse me!How can I get to„?It’s near / next to / beside / behind / between„ Go along „Road / Street.Turn left / right at the„crossing.You can take bus…等。然后,设计一个请学生为老外指引如何去常州某名胜或某商店的场景,如Hongmei Park 或 Changzhou

Shopping Centre等。由于十分熟悉去这些地方的路线,所以学生很快就能用英语自如地表达了。

(3)合作学习要注重实效

合作学习(Group work)是学习者在小组内通过交流、沟通、分工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途径。小学高年级学生对于难度较大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还很差,但是通过小组交流,学生有了更多思考、准备、练习和互助的时间,先讨论再归纳最后回答,可以比较轻松地解决难题,同时在此过程中每一位成员都可获得自信并充满责任感。当然,教师在要求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一定要强调小组每位成员都要参与,要尽量避免一些优秀学生的言语霸权现象在小组合作中滋生蔓延,以至影响到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学法指导的衔接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策略与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如: ·使用工具书的习惯。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一本英汉双解词典作为自己的良师益友,遇到词汇方面的疑问要学会自己查词典求得答案。同时,教师也要自备一本好的英语语法工具书,养成经常翻阅的习惯,在口、笔头实践中使学生有意识地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正确地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

·预习习惯与听课习惯。教师要把预习当作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学生进行精心指导,逐步规范要求,使其达到预期目的;在小学中、高年段的英语教学中要逐步教会学生预习英语的方法,如英语工具书的使用、录音磁带的预听等,适当布置预习作业,逐步使学生养成预习习惯。比方,在教授6B Unit 6 Seasons时,教师可预先布置学生预习Part B单词,并让学生将Part A课文中与季节天气有关的实用短语及句子摘录下来,可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预习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倾听,学会捕捉信息,学会表达不同意见,学会做课堂笔记,能及时归纳、整理笔记内容,当堂消化、巩固知识要点。

·课外阅读与摘抄习惯。尽管现在小学十分重视阅读训练,但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所以英语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还属于初级阶段。小学高年级教师要善

于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水平和兴趣的英语读物,然后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和训练,把重心放在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上。

(2)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空间

教师要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注重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有意识地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外任务,训练学生独自或合作完成一项语言任务,如每日一句、编对话、讲故事、给好朋友或老师打一个英文电话或写封e-mail、学唱一首英文歌曲、讲一则英文幽默故事、自制圣诞和新年贺卡、编英文小报、收集自己所崇拜名人的个人信息档案、给外国笔友写信、搜集各种外国节日文化知识等。另一方面,教师要重视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指导学生利用网上丰富的学习资源,进行符合个人需求的自主学习,并能通过网络平台如校园网、On-line Chatting room等进行师生间、同学间的交流和提问答疑,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比如,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提供不同的网络资源:有的同学想练习英语听力,可以提供网站www.xiexiebang.com;有的同学想学英文儿歌或阅读动画英语小故事,可以提供网站www.xiexiebang.com;有的同学想玩英语小游戏如“单词接龙”等,可以提供网站www.xiexiebang.com等等。网络拓宽了学习时空,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如何进一步开发、利用好这个资源是教师需要不断探索的。

总之,教师必须认真做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工作,从小学起始阶段就开始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扎实英语基础知识,提高英语交际能力,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将来能尽快适应中学学习生活,顺利完成中学英语学习任务。参考文献:

1.关于我国外语教学“一条龙”改革研究课题组,对外语教学‘一条龙’改革的思考,《外语界》2002年第1期

2.章兼中外语教育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1年

3.韦莉 “小学到初中英语教学的衔接”,《上海教师》,2006年第5期 4.张颖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几点做法“,《小学英语研究》,2002

第四篇: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申报书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申报书

一、对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论证

按《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三至六年级开设英语课程。学生通过几年的学习,掌握了基本的交流用语、简单的交流句型、语音发音等知识,为学生进入中学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但是据跟踪调查了解,学生升入初中后,有部分学生在初一第一个学期就逐渐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第二个学期就开始放弃英语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现象十分严重。导致中学英语教师埋怨小学英语教师没有在小学阶段为学生学习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小学英语教师则责怪中学英语教师没有顾及学生的年龄特点,一味地强调英语知识的传授而使学生失去了英语学习的兴趣。当然究其主、客观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长期以来形成的中小学外语教育教学各自为阵、相互脱节的现象却是普遍存在的,如何解决好中小学外语教学衔接问题就成为目前值得我们认真思索的问题。因此,我校提出了《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策略的研究》的课题研究。

本课题从我区英语教学实际情况出发,探讨了中小学英语在教材、教法,学法,评价等方面的衔接问题与对策,既促进了中小学英语教材的一体性和连贯性,又有助于初一英语入门教学少走弯路,减缓坡度,避免分化过早过快,还有助于“师与生”的双向适应,使中小学的英语课的教与学得到和谐、发展与进步。课题组将依托衔接,搭建平台,合作双赢,使教与学有机融合,相互促进,确保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连贯性、一致性和发展性,能有效地促进《标准》的顺利实施。

本课题重点进行在新课程理念下“‘以生为本’,进行教学活动、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探究。其理论实践意义如下:

1、有利于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方法。

2、有利于教师深挖教材,实现开放式教学。

3、有利于创设生动活泼的情境,满足学生的情感体验。

4、有利于学生做学习真正的小主人。

5、有利于师生的共同发展。课题的提出和发展,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我们认为,此项实验研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抓住了中小学英语发展的根本问题,只有“以生为本”,创设和谐的教学课堂,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二、对课题所达目标和主要内容的论证

1、课题研究的目标

(1)总目标

综合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的优势,运用现代教育理论与教育思想,探索我校在小学英语教育教学与初中教学衔接的途径与方法,创建基于基于资源的、基于协作的、基于案例的以及基于发现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发现、获取、重整、分析、依托衔接,搭建平台,合作双赢,使教与学有机融合,相互促进,确保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连贯性、一致性和发展性,能有效地促进《标准》的顺利实施。

(2)近期目标

通过课题论证,分析学生现有英语学学习能力、学习情感等状况,提高课题实验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英语教学水平,探索模式建立的原则、条件、内涵及形式。

(3)中期目标

进一步完善本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协作交流的习惯,提高本校英语课教师的科研素质,形成有价值的经验积累,在教学中搭建与初中密切接轨的知识结构教学模式,实现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过渡,大面积提高思想政小学英语课的课堂教育、教学质量,优化英语课的教学过程,构建起有文清实验学校特色的英语教学资源库。

(4)远期目标

不断深入进行本课题研究,在小中衔接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中考试与评价体系形成有创造性、有推广价值的学术论著,在全区乃至全市、全省范围内起示范作用。

(1)课题界定

小学英语教学与初中英语教学衔接模式的探究,主要是研究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的小学英语教育活动如何与初中英语教学接轨的主要方式和有效途径,以求更加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分析中小学英语教育教学特点、探索中小学英语教育教学的规律,实现学生小学与中学的良好过渡.主要研究内容:

小学英语教学向初中英语教学过渡时衔接的教学内容

1、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语音教学

即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增加进音标教学,让学生找到单词的发音规律,更好的学习单词与句型,同时也为初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验年级:五年级(五(1)班、五(4)班、五(5)班、五(6)班)

实验人数:160人

2、小学英语教学中语法知识的归纳

即在平时的教学中对所学的句型进行语法现象的归纳与语法知识点的讲解与延伸,让学生对学习中所出现的语法知识现象有一个比较清楚的概念,为学生初中英语的学习奠定基础。

实验年级:六年级(六(2)班、六(3)班、六(4)班、六(5)班)

实验人数:160人

3、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外阅读与写作

即在平时的教学中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与写作能力。

实验年级:

五、六年级(五(2)班、五(5)班、六(2)班、六(4)班)实验人数:160人

三、对课题实施步骤设计和保障条件的论证

实施步骤:

(一)实验步骤:

本课题研究期限为1年,2011年3月开题,2012年3月结题。本课题研究分四个阶段进行:本课题计划从2011年3月——2012年3月一年时间完成,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2011年3月——2011年4月),主要任务是广泛搜集相关资料,学习有关文献资料,了解与本课题有关的理论信息及成果,确立课题实验的理论依据,分析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预期目标,组织研究队伍进行研究前的培训工作。设计调查问卷,教师教学方面,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评价、师生情感五个方面的情况;学生学习方面,学习心理、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技能五个方面的情况。对这些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做调查分析,写出分析报告。

1.组建课题组,确定课题。2.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理论和方法。3.申报立项,填写课题申报表。

4.拟定开题报告,制定具体的研究方案。5.进行开题论证。

6.设计调查问卷,完成调查报告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11年5月—2012年10月),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各教师按计划进行研究。(1)进行理论、实践资料收集。(2)设计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

(3)举办研讨会,规范研究的运行机制,形成稳定的研究模式。

(4)邀请有关专家,对课题涉及的主要内容和当前研究的现状、成绩及面临的困难等问题进行学术讨论。

第三阶段(2012年10月----2012年12月):撰稿初期阶段,主要任务是分析阶段研究报告,撰写子课题研究成果,形成课题初步研究成果。

(1)召开子课题研究小组负责人会议,交流情况,寻找最有突破意义的内容重点。

(2)邀请有关专家对前一阶段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进行分析研究,为主论文的起草作准备。举办备课方式与课堂教学观摩交流研讨会(3)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会及课堂教学观察,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收集、整理各种信息资料,归纳和提升一年来的研究成果,将总结提炼出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进行反复验证和完善,撰写子课题研究报告,做好课题结题准备。从始至终要充分发挥九年一贯制学校的优势,通过中小学英语教学自然和谐衔接的实现,经过英语教研组全体教师的教学研究和教改实践,成为我校英语教学的一大特色。第四阶段(2012年1月——2012年3月):课题结题阶段,主要任务是分析、整理子课题信息资料,完成调查研究报告,形成课题研究成果,专家评审。

(二)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课题组成员通过随堂听课等多种方式,观察中小学教师及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并予以记录,发现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问题进行研究,集体筹划对策、制定计划,在教育教学中实践,并对实施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做好日常教育教学活动观察记录、学生活动情况记录等,对这一轮的研究结果进行反思,在此基础上计划下一步的行动,周而复始,直至课题结束。

2.调查研究法.课题组成员通过一定范围的访谈座谈、问卷调查、测验等形式掌握第一手材料,在观察和统计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和分析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异同,为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提供数据依据,进而找出规律、总结经验,做出客观的结论。

3.文献资料法:教师们从多角度开展对有关资料的比较研究,把握国内外研究动态,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找到新的生长点,防止重复研究,避免和少走弯路,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框架和方法。

4.经验总结法

根据课题组成员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对实践经验进行提炼、修改和完善,使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成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教育教学规律。

5.个案研究法

确定课题组要个案研究的对象、目的、内容等项目,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实施深入而具体的研究,把搜集到的各种个案资料,进行细心的整理和分析,揭示个案发展变化的特征和规律,进一步提出改进个案的建议。完成本课题的主要措施

1.调查摸底。结合学校实际进行各类问卷调查,并对问卷进行归纳、分析,找到研究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2.加强理论学习。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理论,转变观念,为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寻找切实可行的方法。

3.加强校本培训,提高教科研水平。针对我校的实际问题,加强研究工作的阶段性分析和总结。课题组定期召开专题研讨会、经验交流会。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完善方案,同时总结阶段成果,邀请专家指导。课题研究保障措施

1、物力保障

我校一贯倡导的办学思想是:切切实实做好中小学衔接工作,实现全校工作一盘棋的办学风格,进一步发挥九年一贯制学校优势,提高全校教育教学质量。校领导亲自挂帅,策划指导,明确方向,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学校拥有国家级科研课题2项,省级课题4项,市级课题5个,证明了我校有一支务实创新、科研意识强的课题研究队伍。学校实施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建设工程,有计划地安排专门经费,通过专业培训、学术研讨、公开课、示范课、课题研究等方式,使他们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发挥着突出作用,引领学校教学工作不断提高;学校建立了较完善的教师教育体系,培训制度健全,开展经常性的继续教育,并能在研究经费上给予支持,同时加强了教育教学研究工作,不断推进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使校本教研制度化、经常化,学校也被评为市级教育科研基地学校,有一批优秀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和教育教学改革学科典型。2.时间保障

我校是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小学同处一所学校,是同一个英语教研组,这对我们开展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策略研究有着相当便利的条件。课题研究成员都是一线教师,多年来他们工作兢兢业业,而且学校规定每周一是英语教研日,教师们更有充足的时间参加各项教研活动,课下利用业余时间辅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实践活动,所有这些都为课题的研究夯实了基础,充分保证了本课题的研究时间。

第五篇:浅谈中小学衔接问题及对策

浅谈中小学衔接问题及对策

发布者:汤敏 发布时间: 2012-2-15 8:42:03

摘 要:小学和初中是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中两个相对独立的学段,由于这两个学段在管理体制、教育目标、教育思想、课程设置、教育方式、教学手段、办学特色以及初中生与小学生生理、心理等方面存在差异,使得中小学衔接问题日益突出,为了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在承认小学与初中在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和体制方面各有其特性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尊重其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合理及正确的教育管理、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实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小升初”过程中的痕迹,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全面发展创建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中小学;衔接;教育;管理;学生

一、中小学衔接的现状及问题产生的原因

1、现状:

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是我国义务教育中两个相互联系的阶段。当一个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后,面对一个从未接触过的学校,新的教师,新的同学,新的环境,新的要求,必然要有一个熟悉、适应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中小学衔接的一个过程,对于学生来讲,是一次必要的心理体验,这种体验可能影响到学生思维意识的改变,可以帮助学生为了适应新生活,尽快地建立起新的思维习惯和新的评价体系,提高认知态度水平,进而提高学生认知行为的能力。目前福州市的中小学对衔接问题的认识程度不一,大多中小学衔接只关注于生源的对接,没有长远的目标计划来深入细致的做好衔接这项工作。从目前我校所处的台江区的部分中小学的师生座谈及我校召开的关于中小学衔接的校长论坛反馈的情况看,中小学衔接工作相对滞后,没有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衔接程序,导致了在衔接工作中,研究小学教育的似乎考虑中学教育较少,而研究中学教育的对小学教育也了解不够,在两个不同教育阶段研究上,缺乏联系的“纽带”,考虑各自的“硬件”多,重视相互联系的“软件”少,以致使两个不同教育阶段出现不同程度的脱节现象。

2、原因:

(1)管理体制的原因:我市中小学教育管理体制不同,中小学分属不同的行政级别,中学中有省属、市属、区属,而小学大多为区属,当然也有个别市属小学甚至省属小学。例如:我校属于福州市教育局管理,而和我校对口的三所小学则属于台江区教育局管理。管理体制及分级管理直接导致中小学信息不通,来往极少。在教学上,几乎是井水不犯河水,你教你的,我教我的,没有合作关系,从而导致了中小学之间出现隔阂。

(2)中小学具体的教育目标及教育思想的原因。小学教育没有升学考试的压力,素质教育落实比较充分,但同时也存在着强调简单背记和机械训练,忽视行为习惯培养、能力训练和学习方法指导等现象。中学教育在中考的沉重压力下,过分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素质教育未能充分落实,存在着较严重的偏重应试、忽视学生能力培养的倾向。(3)中小学的阶段教育方式及教学手段的原因。中小学这两个阶段之间的知识内容跨度大,教育方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差异显著,中学各学科的知识更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完整性和严密性,用小学听课的方法已经不适应。进入中学的学生,最大弱点就是听了就忘,识记的意识较差。小学高年级教师和初一教师之间缺乏明确的衔接意识,也给学生进入新的学习阶段造成了严重的适应障碍。

(4)中小学的课程设置及指导措施方面的原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规定:基础教育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采取九年一贯整体设置的方式进行。在新的课程结构中,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如小学科学),初中阶段设置分科(物理、化学、生物)与综合(科学)相结合的课程。在检测、评价、指导、监控等管理方面,也没有一套全面、系统、科学的管理组织和办法,中小学教育阶段之间的顺畅衔接没有有效的指导调控措施。

(5)中小学生生理、心理方面的原因。生理上,进入初中阶段,学生的身体发育进入了第二个高峰期,第二性特征开始出现。心理上,这个时期学生的心理处于重要的转型期,即从相对的儿童心理特征向青少年的心理特征转化,主要表现为:自主性、独立性增强,但自控能力差;热情高、求知欲强,但缺乏韧性,不能持久等等,教师对这一阶段学生心理特点的不够了解也是衔接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

二、中小学衔接问题的重要性 中小学衔接,在这里是指初一与小学六年级的衔接而言,其目的在于使全体新生能尽快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尽可能缩小他们已有的差距,避免新的分化,因此,做好中小学衔接工作,对于全面提高福州市的教育教学质量,缩小教育的区域差距,显得尤为重要。

1、中小学紧密衔接是学校良性发展的需要。

中小学之间是相生相克的关系。相生:一所好的小学可以促进相应中学的发展;一所好的中学也可以带动相应的对口小学的发展。反之则是相克。所以说中小学之间是一个整体的两个子系统,相互依存,息息相关。例如福州市延安中学,与它对口的三所小学的学生到五、六年级时,每所小学的学生人数都会增加几十人,这就是中小学间相生很好的例子。

2、中小学衔接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

小学六年级到初中一年级是中小学教育过渡的结合部,有承前启后的作用,衔接过渡的成功与失败对学校教育质量影响很大。因此,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中小学衔接教育进行研究探索,了解情况,摸清规律,提高认识,探出新路,使小学生进入初中后少走弯路,是大面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

3、中小学衔接是提高学校教育管理水平的需要。

我市小学升初中的总体做法是:生源划片,一所中学对口几所小学,小学生免试就近入学。由于小学毕业生来自不同小学,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不一,认知前提差异较大,从而加剧了小学生进入初中后在学习、心理、生活等方面的不适应。这种不适应表现在“师与生、教与学”中,是双向的、相互的。这些不适应集中反映在:小学生进入初中后管理难度增大,与家长、教师和学校的冲突增多,后进生和中差生队伍有扩大趋势。

4、中小学衔接是提高学校教育健康发展的需要。

搞好中小学衔接教育,有利于让师与生、教与学双双提前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相互了解、相互适应,把“突变”变成“渐变”,在“渐变”中顺利完成小学升初中的衔接过渡,让初一教师提前“立体”地认识和掌握自己的教育对象,系统地了解、掌握小学的教育教学现状,小学生的思想状况,了解小学现行教材编排体系,基本内容及要求,了解小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从而掌握好衔接过渡的主动权,给学生搭好过渡的金桥。能使学生提前对自己新的学习、生活环境、新的规范要求、学习方法、学习任务有初步的了解。

三、建议采取的措施

1、教育行政管理方面:

(1)在我市尝试实行“九年一贯”制学校。从目前情况来看,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是两个独立的学段,两者之间存在较大差别。初中与小学在办学思想、办学目标、办学特色等方面的不一致,导致不少小学生升入初中后感到极不适应,中小学衔接的目的,就是要承认小学与中学在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和体制方面各有其特性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尊重其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合理及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实施,帮助学生确立对中学学习、生活的正确的认知态度,建立一个完整,连续,和谐的育人环境,即形成“九年一贯”这样一种教育教学体制,学生在同一所学校可以受到统一目标要求下的连续教育,一方面使小学阶段开展的素质教育成果得到延续和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顺利地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学习任务。同时,学校还可根据具体情况把小学课程和初中课程进行有机渗透,使新课程标准得到更好地落实,最大限度地减少“小升初”过程中的痕迹,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全面发展创建良好的条件。例如:河北省的石家庄外国语学校,这是一所从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都有的热点学校,在这所学校开展中小学衔接实验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中小学衔接实验开展以来,这所学校的中学和小学双方受益,成效显著。首先课题实验进一步加强了中学的发展后劲:初中部都反映实验后的新生整体情况比往年更好。第二,衔接教育促进了小学的各项工作,活跃了小学教育教学生活,更新了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提高了教学水平,给小学教育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第三,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的转变,扭转了以往的教与学脱节,师生协调性差、互相适应性差,主导作用发挥不好的局面。

(2)积极探索“五四学制”办学体制。目前福州市所有中小学实行的是“六三学制”(即小学六年制初中三年制),在现行的“六三学制”中,小学六年级知识密度松、坡度缓,而初中三年时间,教学内容多,又有中考的要求,导致初

一、初二年级常因知识密度大、坡度陡,科目多,难点集中,消化不良,出现两极分化现象,现在两极分化还有提前的趋势,由原来的初二才出现的两极分化提前到初一下期,这些都不利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外地省市有很多“五四学制”办学的成功经验可供借鉴。例如上海通过这种教学模式,有效地解决了中小学教育的衔接而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我市能否也进行个别学区的试点,把现行的小学六年级办成初中预科班,解决中小学衔接的问题。

(3)改革中小学考试制度。加强对小学教学质量的监测,小学教育是初中教育的基础,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阶段。取消“小升初”考试,实行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对口入学后,小学的教学质量对能否做好中小学衔接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建议小学在高年级学段至少一个学年应实行一次全区甚至全市统一考试,检验学校教学水平。初中毕业考试和升学考试能否尝试两考分离,毕业考试侧重体现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的基本要求,而升学考试则应充分体现其选拔性的特点,促进我市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也为初高中的衔接打好坚实的基础。

(4)成立教育教研联合体。在一定区域内成立教育教研联合体,密切中小学领导、教师之间的联系,针对小学六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开展学科教研活动,改变中小学在教学上信息不通的状态,让中小学的老师做好“瞻前”和“顾后”的工作。同时也要做好管理上的衔接,为教学中的衔接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要设法减少中小学各阶段管理上的跨度,中小学两段共同关照,做好过渡工作。小学阶段要尽快改变“管得过死、管得过多”的管理方法,重视小学生的养成教育,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放手让学生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促使学生由教师包办向学生的自律过渡和转化。要加强对初中的教育管理,在过渡阶段即初一年级,建议中学教师也实行坐班制度,促使教师多接触学生,紧密联系班主任,共同对学生加强教育,严格管理,积极引导,努力扶持,培养其自觉性和独立性,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2、中小学校方面:

应将中小学衔接工作做为一项常规工作纳入每年的学校工作计划中。

(1)转变教学观念,减少学生在学习上的梯度。要切实加强对中小学阶段教法的研究和学法的指导,要在中小学阶段抓好“双基”的同时,着力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抽象思维的发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预习、听课、学习、复习的学习方法和自学能力。要采取措施,使初中教师提前介入,了解小学的教学方法,并结合初中的教学实际,改革教法,指导学法。要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运用不同教学手段,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思维。要找好小学、初中的衔接点,在接力区内做好文章,使学生在学习上的梯度减小,逐步向初中的有效教法过渡,形成“扶—导—放”的自学能力的培养过程。让学生变厌学为爱学、变苦学为乐学、变拙学为巧学,以尽快适应初中的教学要求。

(2)把“小学与初中教学衔接”的课题纳入校本教研。在小学六年级开展初中生活提前教育和抗挫折教育,提高学生对新学习生活的适应能力。在小学和对口中学之间每年定期联合举行教学衔接研讨开放周,相关中小学校间教师互相听课、评课,力求在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指导等方面有效衔接,并渗透到各自的日常教学中,促进学生进入中学后能尽快适应初一的学习生活。

(3)请小学生代表到中学来参加有关活动,使他们对未来的学习场所有个感性认识,是心理衔接的有效手段。定期举办“初中生活体验日”活动,邀请对口小学生代表参加中学校运会、科艺节、文艺联欢会等等,根据观察发现凡是中小学联合举办的活动,组织都特别周密,学生的纪律精神面貌特别好,活动内容和形式也丰富多彩。中学还应派员到小学去,向小学汇报他们的毕业生在初中段、高中段乃至大学的学习情况,一方面对小学教育表示感谢,另一方面互相宣传彼此的办学特点、优势和实绩。中小学之间的交流增多了,中小学的关系自然就密切了。

(4)在初一上期降低日常考试难度,增设附加题,实施分层次考试。由于小学和中学的教学任务不一样,小学生进入中学后第一次考试往往出现学习成绩分数普遍下降的情况,使大部分学生认为中学课程难学,通过这个措施,让学生在进入中学后不因为学习成绩的下降而感到难堪,避免学习动机减弱现象的产生。

(5)关注中小学的作息时间。小学高年级每周是30节课,每节课是40分钟,而中学每周是34节课,每节课是45分钟,大多数中学还有早读,一天的作息时间延长,加上中学的学科门类增多等,这些都会引起学生的不适应,开始时容易疲劳,注意力不能集中。因此,初中教师一定要提醒学生注意劳逸结合,注意课间休息。另外,初中课外作业比小学难度增加,花费时间延长,初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科学安排时间,提高做作业速度,保证睡眠时间,要制定合理的作息表。

3、家庭和社会教育方面:

坚持开办家长学校,将重点放在衔接教育方面。另外,福州市目前的小学毕业考试是每年的6月20日,而中学的初招时间基本是在每年的7月底或8月初,这其中的一个多月时间属于管理上的“盲区”,这个阶段就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借助家庭和社会的力量,共同做好这个时间段学生的管理工作。

总之,深入开展中小学衔接教育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中小学衔接肯定还有许多好的方式方法值得我们去探索去实践。要结合我市的实际,制定完善的加强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出台配套的政策和措施,发挥主观能动性,消除不利因素带来的障碍,努力提升义务教育的质量与水平,推进全市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

下载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开题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开题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现状研究开题报告

    《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发展研究》 ——开题报告 (一)、农村地区小学英语教学现状 1课程设置和教材编排存在问题 由于采用与城市学校相同的教材,其对实现均等教育目标的影......

    中小学英语教学如何衔接

    中小学英语教学如何衔接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永红 日期:2009年08月27日 访问次数:初中与小学的学习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模式,但小学与初中彼此独立又相互连接。小学的英语教学任务......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的几点想法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的几点想法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的几点想法 自从参加小学英语教学工作已有七年,我想我是与小学英语教学共同成长的,最近几年常听到初中英语老师抱怨......

    怎么解决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

    怎么解决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 小学生升入初中一年级前,已经学习了几年英语,并且对基本的英语交际用语、简单的句型以及基本语音知识等有了一定的基础。当他们进入中学后,......

    中小学生厌学问题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本课题的界定与表述厌学是指从学生主观的角度产生的对学业和学校生活的反感、厌倦甚至背叛、逃离并且对学业和身心发展必然产生严重的负面后果的心理反应和行为表现的总称。......

    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研究

    《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研究》结题报告 松柏中心学校课题研究小组 小学六年级学生升入初一后,数学学习的严重分化问题是长期困扰农村初中数学教师的一个问题,消除这一分化......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之我见(合集)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之我见 现在由于家长对孩子的英语学习越来越重视,所以有条件的家长在业余时间给孩子报辅导班 ,孩子的英语水平相对比较高;但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报辅导班不太现......

    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问题与对策

    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问题与对策 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出现的脱节问题,会直接影响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影响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最终会影响学生的语文能力的提高。显然,如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