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民精神文化的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当前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新特点
新变化的调查报告
——来自浙江省乐清市黄华镇的实地调查
学 院:专业年级:学 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电气08-8班 31XXXXXXXX XXX XXX
当前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新特点新变化调查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也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过程。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决定》的精神,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
当前,发展先进文化最大的有利条件,是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政治进步、民族团结、社会稳定。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日渐加快,这些都为全面加强和改进先进文化建设创造了很好的物质基础。外面的世界太精彩,群众的文化也日渐丰富。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群众急需什么样的文化”?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对黄华镇群众文化需求进行了初步调查。
一、先进精神文化的重要性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经济基础稳固,人民生活富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有了物质保障;同时,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文化需求得到满足、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人们就会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精神状态投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努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必将极大地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必将极大地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
二、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物质财富得到迅速增加,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很大改善,精神生活也在不断丰富。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改善和精神生活的日益丰富,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消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不仅是数量上的增加,更是质量上的提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消费日益增长的需求,为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挑战。抓住发展机遇,应对现实挑战,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切实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摆在党和国家面前的重大任务。
三、人民群众对文化需求的多样性
从本次问卷调查来看:大多数人的文化需求已不再停留在单一的低层次的文化生活了,这当然与时代的变迁有莫大的关系,时代在进步,人的需求在扩张。当下的人民群众文化涉及科技、教育、文化、娱乐、健身、卫生等诸多领域,并将其合并为自己的个人追求,所谓个性。本次的问卷调查表明当前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有以下几个新特点:(1)不同的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消费需求逐渐增加。广播电视、报纸期刊等大众传媒在广大农村发展迅速,覆盖千家万户。本次调查中农村人口占了67%,城镇人口占了33%。故本次的数据倾向农村的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在问卷中,71%的人对自身的活动满足但不足够,得到一点的只有29%,真正满足的为0%,虽然他们居住环境周围有文化站的占了60%。当然本次的调查中,学生、青年等占了73%,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他们的不满足是肯定的。对于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本次占了20%,他们的年龄段集中在36-45,他们对于精神的文化的需求也是很稍稍满足但不足够。当然不同年龄段的人的需求不同,我们可以分类的,18-35这一阶段的人的文化需求最强烈,35-40岁的,其文化需求已渐渐变弱。而作为新生代的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他们的文化需求是逐步增强的。另外的,学历的差别也导致人们的文化需求的差异。高中以上的人群文化需求远比高中以下的人群强烈。(2)不同的形式
书籍、电视、网络正成为人民群众业余时间接受文化的主要形式。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上冲浪正成为年轻一代获取信息的一大途径,当然年老一代,习惯了电视,故在本次调查中,选择“看书、看电视、上网”的占了80%。参加各类社交活动的也占了13%,还有7%喜欢在业余时间参加各种文娱活动(书画、音乐、舞蹈等)。时代在变迁,许许多多传统文化正在消逝,关于戏曲这类的,我是已经很久没见过的,而作为我们温州的一大地方特色的温州鼓词,现在也只能在电视里看看了。(3)不同的内容
随着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和提高,人们已从最基础的温饱需求上升到各类文化需求。在给出的诸多选项中,80%的人选择了自我实现需求(具体包括认知、审美、创造、发挥潜能的需要等)这部分当然是学生等年轻一代人的希望。40%的人选择了社交需求(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体现了人们对情感的需求。10%的人们选择了生理需求(食物、水、空气、健康、性)和安全需求(人身安全、金钱、生活稳定以及免遭苦难、威胁或疾病等),这部分大多是中年人士的选择,健康安全才是王道。另外还有30%人选择尊重需求(成就、名声、地位和晋升机会等),初涉职场的人群的选择。(4)不同的获取方式
在本次调查中,人们群众对文化的获取方式和途径中,70%的人们选择了广播电视网络,10%的人选择了村里婚丧嫁娶时的小型演出活动,而政府组织的文化下乡活动只占了10%。另外还有10%的人群选择通过书报杂志宣传获取文化。这里说明当地人民对政府组织的文化下乡活动不是很感兴趣,或许是因为内容不够贴切或者是人们觉得这类文化的演出费用太大,因为有50%的认为居住的地方的文化休闲娱乐消费价格有点高,而且有60%的人群认为举办特色文化活动对文化生活也只能视文化活动而定,个别的有一定的作用。(5)不同的需求层次
普通人民群众大多喜欢通俗的文化,因为那些很贴近生活,他们很容易接受。自娱自乐的活动他们还是很容易满足的。作为一个农村的人,我们会觉得他会喜欢韩日系列的言情剧吗?他们更容易喜欢上各种家庭剧,源自生活的,他们是爱好的。根据网络数据显示,有近60% 的人群一看到韩日剧、演唱会、选秀类的节目会立马换台,因为那些台不贴切生活了,对他们来说什么也不是,没必要去看了。平凡的人群不需要什么高雅的文化享受,什么茶艺啊、模特走T台的,其过于高雅了,人民群众不会看,也看不懂,所以,为什么电视台不考虑下人民的现实需求呢?老搞些选秀啊,韩日剧,完全没有必要。还不如多搞些民间文艺文化活动,一来可以使民间的文化搬到大的场面上,让大伙儿都去接触共同保护好它,不至于其因人的因素而失传。北方的人民群众是喜欢相声小品的,但南方的观众就未必了,所以了,各大电视台应该因地制宜了。网络数据显示80%的南方观众不会看春晚。
四、多样化兴办农村文化产业推进新农村建设
据本次调查与观察,当前农村文化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比较缓慢。加大扶持和引导力度,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是推进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活动持续深入的重要举措。一是做强重点文化产业带动。进一步做大做强区域重点文化产业,发挥文化产业基地的辐射作用,带动整个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二是整合自然人文资源促动。整合利用山林江海等自然资源,进一步挖掘历史、民俗等人文资源,大力促进农村原生态旅游、特色农业观光旅游、历史文化旅游等文化产业的发展。三是鼓励农民自办文化推动。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民间和社会资本参与建设村文化活动中心、农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等文化阵地,鼓励农民群众举办报刊书籍借阅、电视录像放映、致富技能培训等规模小、投入少的文化产业,举办乡间舞会、趣味竞技、农艺赛事等具有农村风味的文化活动,把民间艺人组织起来和文化部门的“三下乡”活动结合起来,多创造机会让人民参与、互动,使其自编自演,吹拉弹唱,自娱自乐,既丰富人民生活,又扩大人民视野,交流经济信息,增强凝聚力,提高自身素质,改变过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习惯,把空暇时间用在有益的文化活动中,挤掉无事打牌赌博,搞封建迷信活动的精力和时间,促使一批民风正,新风盛,治安好,达小康的五好家庭、示范村、文明乡镇不断涌现,全面推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仅要着眼于文化产品在总量上的增加,更要着眼于人民群众文化消费在现实中实现的程度。根据马斯洛著名的需求层次论,满足物质上的基本需求后,人们会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新的要求。当今我国的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层次变革,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在发展中我们不仅要考虑满足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具体的文化需求,更要通过加强教育和引导,促进形成高尚文明的文化消费方式,不断增强全社会对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共建共享意识。
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全新的时代,全新的涵义就是文化经济一体化、全球文化区域化,文化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文化事业概念。面对西方文化的激流勇进,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加快创造的步伐,创新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为传承我中华优秀文化的不懈努力。
第二篇:关于当前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调查报告
关于当前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调查报告
如今,人民生活富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有了物质保障;同时,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文化需求得到满足、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人们就会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精神状态投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努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必将极大地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必将极大地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物质财富得到迅速增加,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很大改善,精神生活也在不断丰富。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改善和精神生活的日益丰富,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消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不仅是数量上的增加,更是质量上的提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消费日益增长的需求,为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挑战。
步骤如下:
1了解当前人民主要的文化需求
2拟定调查问卷
3发放问卷
4回收问卷
5整理问卷并写成报告
6向老师提交调研报告
了解人民当前的文化需求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文化需求得到满足、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人们就会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精神状态投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努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必将极大地促进地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有利于加快地区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为了更好的了解我地区文化,以及文化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的关键,最终发展地区文化。
为了了解人们的文化需求,我设计并发放了50份问卷,回收到48份问卷,回收率为96%。
一 市民对各类文化活动的需求情况
(1)观看电视
电视以其低廉的价格、巨大的信息量、生活化的语言、便捷的欣赏渠道等特点,占据了市民文化娱乐方式的大半江山。有68.2%的受访者将“看电视”作为自己“最喜爱或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参与的文化娱乐形式”。
调查显示,观看电影这一传统的文化活动方式如今正在受到市民的“冷落”。受访者中,将它作为自己“最喜爱的或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参与的文化娱乐方式”的仅有8.5%,选择“一年或更长时间看一次电影的占21.5%,选择”多长时间看一次电影不能确定“的占29.1%,选择”观看电视中播放的电影“的高达58.7%。
(2)阅读书报
书报以其便捷性、广泛的群体适应性、丰富的知识性,继续成为
市民不可替代的文化娱乐方式。有25.2%的受访者认为,”读书看报看杂志“是自己日常参与文化活动的主要方式,有45.7%的受访者在回答”希望社区文化中心提供哪些文化产品“的问题时,选择了”书刊杂志“的选项,有49.8%受访者经常到上海书城购书,有21.7%的受访者经常去图书馆借书或查阅资料。
调查显示:在图书馆借阅书籍者大多为年轻人,而来图书馆阅览报刊的,则以中老年人居多。这说明书刊杂志目前仍然是市民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除了想通过读书提高自身修养外,增强个人的专业竞争能力也是读书的一个重要目的。同时,也说明现代人非常关注时事,在价值取向上更加理性,贴近实际。
(3)听戏唱戏
调查中,有16.1%的受访者表示非常喜爱戏剧,在具体剧种上,喜欢沪剧的占31.5%,喜欢越剧的占19.3%,喜欢京剧的占18%。我们在座谈调查和实地考察中了解到,市民对于戏剧的喜爱不仅仅限于欣赏,而且更热衷参与。为了满足不同剧种爱好者的需求,沪东工人文化宫老年戏曲沙龙将不同的剧种安排在每周不同的时段,常常宾客满座,深受戏迷欢迎。老年戏剧爱好者在此既可以欣赏,又能即兴参与,兴趣上得到了很大的满足。在街道的调查中了解到,许多市民自发组织,或到社区文化中心或去公园自拉自唱、自娱自乐,这种票友之间展示各自水准的交流方式,已成为文化领域内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4)欣赏音乐
在”自己最喜欢的文化娱乐形式“选项中,11.1%的受访者选择”欣赏音乐“;在”最喜欢的文艺演出形式“选项中,51.9%的受访者选择”流行音乐演唱会“。受访者在回答”如果在社区文化中心有演出,您希望是哪一类“的问题时,33.2%的人选择了”通俗歌舞“,24%的人希望接受声乐、乐器等与音乐相关的培训。另据座谈、访谈调查,目前社区内很多中老年人喜欢音乐的具体表现形式是自娱自乐的大合唱,他们通过齐声高唱一些老歌,既抒发了情怀,又提高了自身的音乐素养,许多居委会都乐于组织这种活动。听音乐是时下年轻人较为常见的休闲形式。
(5)上网
网络以其快捷性、高密度逐渐为中青年群体所欢迎。在中青年群体中(35岁以下),网络已经成为学习、娱乐、工作不可或缺的工具。调查显示,35岁以下群体网络的平均使用率达到了50%多,而大学校园内的网络使用率已经超过了90%。纷繁芜杂的网络世界既给市民的文化需求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也为政府工作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挑战。从座谈调查中了解到,一些老年人经过”百万市民网上行“培训,能操作自如地给亲朋好友发电子邮件,感到就像是圆了一个梦。这充分说明,在信息时代,对电脑和网络的需求不再有年龄上的限制,这种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文化需求正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6)体育锻炼
受访者中,最关注体育方面信息的为19.8%,表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为13.5%。有27.1%的受访者参加社区文化活动的主要形
式就是体育锻炼,有28.6%的受访者在回答”您最愿意参加社区文化中心组织的何种内容的竞赛活动“的问题时,选择了”体育锻炼“的选项,另有31.8%的受访者认为家附近的社区文化中心最缺乏的活动项目是体育健身运动。据座谈调查得知,拳操活动是中老年人最喜爱的项目,羽毛球项目因其简便易学、老少皆宜的特点,近年来参与的人也越来越多。
二、关于进一步满足市民文化需求的建议
1.加大文化设施建设的力度。文化设施建设是社区文化发展的基本条件,是满足市民文化需求的根本要求。要立足城区功能定位,适度调整文化设施布局,结合旧区改造合理规划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文化广场等,不断完善区、街道(镇)基础文化设施网络。同时要根据有关文件,整合现有街道文化设施,完善其公益性的文化服务功能,以逐步满足市民的需求。
2.加大区域内文化资源共享。立足全局,盘活资源,形成全区一盘棋的思路和理念。如在图书资源上可率先”打破围墙“,实现共享,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尝试;还可以邀请一批学者、艺术家等文化名人,成立文化工作参谋队伍,指导培训文化干部,为文化发展出谋划策。
3.加大探索政府出钱购买服务的机制。引进若干社区文化指导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市民文化需求中对专业指导人员的渴求。
4.进一步降低文化收费标准。根据人口构成呈现的特点,建议有关部门能借鉴”免费公园“、”公益电影"等有效做法,在合理的空间内进一步降低各项文化活动的收费标准,以充分满足广大市民的文化
需求。
第三篇:关于文化的社会调查报告
2012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当大众娱乐汇入主流文化
——对当今主流文化构成元素的研究与思考
单 位: 姓 名:
xxxxxx大学xxxxx学院
当大众娱乐汇入主流文化
——对当今主流文化构成元素的研究与思考
【调查时间】2012年1月15日——2月5日 【调查地点】云南大理、江苏连云港 【调 查 人】xxxx、xxxx、xxxx
【调查背景】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近年来,我国的影视文化、网络文化、动漫文化等各项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文化作为社会性的精神产品,必然会作用于社会,产生深刻久远的文化影响力。“消费文化”在后现代语境下已成为主流文化的一部分,相应地,“娱乐”就该承担一部分主流性的文化责任。由于经典文化、精英文化铺垫不足,在大众娱乐层面强调传播主流价值观、遵守“公序良俗”底线的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2、实地走访
3、资料分析
【调查内容】在影视文化、网络文化、动漫文化等各项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如何正确认识“大众娱乐”汇入文化主流这一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使经典文化、精英文化在主流文化中始终占据坚实有力的位臵?当代大学生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的?这些是我们要探究的问题。
一个国家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以一定的文化氛围为背景的,国家的建设更离不开文化,文化可以说是一个城市国家发展的灵魂。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文化日益成为一条亮丽的风景线。旅游文化是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对城市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针对我们所在的江苏省连云港市和云南省大理市两地城市文化的情况进行了一次社会实践调查,并对城市文化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一、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的现状与问题
(一)随着现在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这一连串的急剧变化,一些十分重要的民俗面着无形的危机。
21世纪以来,反传统、反宗教信仰的观念盛行,加之国外节日文化的引入对我国传统节日产生巨大的冲击,近年来,物质享受为主的西方节日兴盛。现代生活中的人们较为个性化同时又喜好多元化,因而需要多样化的节日,这些因素让人们对传统的风俗民情、深层的节日文化逐渐淡忘,拯救传统习俗文化已经是必要而不可少的了。虽然节日依旧存在,但人们随着生活的发展进步而改变,有些人在传统节日中只是走走形式而从未留意传统节日中的伟大文化遗产的不断流失,所以一些重要的传统节日仍需要我们继承发扬。
(二)当代社会,平时工作日的逐渐缩短,休息、娱乐时间增多,娱乐文化广受大众欢迎。
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人们已经不再像从前那样等着吃大餐,穿新衣,戴新帽,串门走亲戚,更多的是工作繁重等造成精神压力借此寻求解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社会的飞速发展,生活方式不断变化更新,几年变一次。呼机问候,短信传情,餐馆聚餐,至今又有旅游过节这一说。回忆起以往生活的重点、主题,可以看出物质生活丰富陈设,经典文化却越过越淡了,文化氛围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地变化。
时代赋予生活新的内容,时代也不断给予它新的挑战,不同的时代虽然内容上不断增新,但基本形式和主题相信会始终保持不变。文化生活是一个国家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民族凝聚力的思想表现。无论怎么变,它的深层含义没有改变。人们寻求的还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人们在同一的时间以大致近似的方式作大体一致的选择,是个人的需要,是社会的需要,也是民族的需要。
(三)、娱乐文化跻身大众生活,主流文化受冲击
娱乐文化的商品在社会上有广泛的吸引力,原因有二。其一是商品宣传。制造和发售这些商品的商业机构会强调商品在社会上的认受性,从而获取最大的利润。二是“文化基因”的效应。牛津大学演化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采用延伸进化论的理论,提出文化也会依据“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法则在社会上散布:在社会上最受欢迎的文化产物才能生存下来,继续繁衍。如果经典文化、精英文化不能在我们的主流文化中占据坚实有利的位臵,娱乐文化必将毫不客气地填补空缺甚至恣意泛滥,贻害于数年、数十年之后。
二、不良现象
(一)历史文化
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许多具有极大价值的古村镇,正在经历着社会前进和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巨大冲击,正遭受着非理性规划、过度的经济开发所带来的极大破坏,不少古村镇在社会变化和大量建设过程中,要么忽略了对历史环境的科学保护,要么一味拆旧建新、营造假古董,要么单纯将遗产保护活动与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及其村民生活割裂对待,这些做法都不同程度地对历史村镇的传统风貌造成了破坏,将很多遗产变成“遗憾”。所以保护河下古镇是件迫不容缓的事。河下虽然早就被定为国家保护单位,但是并没有得到政府的重视和大力发展。
(二)春节文化
“祭祖”这个春节中最能代表传统文化的重大仪式,是春节的灵魂。如今的人们,尤其是一些城镇的新一代,他们一出生,就已经身后无忧了,不仅不用再耕田种地,而且也远离了宗法家族,在春节里庆贺丰收祭祀祖先的意义因而有所减退,随着这种社会生活日趋现代,人们越来越相信科技,也不怕鬼敬神了,“祭祖”是否会随着岁月的累积而丢失,现在已成为一个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
“守岁” 则是春节的核心,如果说,连它也要省略掉的话,那么肯定会影响到节日的地位,会减弱民众的节日心理,使人们觉得节日跟常日没有多大的区别。节日气氛不浓,进而就会影响到节日的传承。它本来的意义在于为了祈求长命百岁,而现在人们已经失去了这样的信仰和热情,就不太愿意熬夜了。
三、分析原因
本次社会实践我们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开始大家积极主动的编辑问卷调查的问题,制定具体的活动方案,在网上和实地同时进行问卷调查。最后我们整理,分析,总结问卷调查,发现了许多以前知道的,还有许多不为我们大家知道的有关城市文化的问题。我们的问卷主要侧重的是两种人群:当代大学生和广大群众。这两种人群对于我们的问卷的回答有所不同。当代大学生更看重传统文化、经典文化,认为其在国家和民族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所在城市的文化建设也有所了解。当问起他们对于所在城市文化建设的感受时,大部分的人都会说很喜欢这里,城市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都很好,而且都带动着经济的发展。而本地的居民由于生活在这里,对于这个城市已经很熟悉了,对于它的一些环境,政策,城市的发展的看法都有他们的见解和想法,但都是通过电视、广播等传媒而有所了解,对于传统文化却没有太多的认识。我们经过整理和分析可以总结出城市文化的几点特色:
1.城市的发展环境比较优越:
2.城市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很好,城市的发展多元化; 3.城市的发展理念创新,紧跟世界潮流; 4.人才聚集,科技创新;
5.城市的旅游发展的很不错,各类景点很多;
但是,事情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们对于所在城市的看法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也有一些人还提出了一些不满意的地方,希望有所改善。如:
1.城市部分交通有待改善;
2.有的文化景点的商业性太强,有点使文化太商业化的感觉; 3.希望政府和企业能有机的配合,不要只靠其一; 4.合理的调整景点的收费标准,以适应更多的人群。通过对城市文化发展的分析,我们都感触很深,明白了一个城市之所以可以如此发展的原因所在,明白了这个城市文化的魅力所在。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出几乎所有的城市的发展都是大同小异的。我们可以总结出城市文化的发展的因素:
第一:城市的环境的优劣,地理位臵的因素; 第二:城市的人文气息和文化氛围;
第三: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人们素质的高低比例; 第四:城市的旅游文化的发展情况;
第五:政府的主导,企业的支持,独特的发展理念等等。纵观世界城市文化的发展,我们也不难找到以上几点,城市的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动力,而文化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源泉。因此,我们更应该发展城市文化,不能只强调一方面,否则会产生畸形发展的城市,要让其与经济的发展实现双飞。
四、解决意见
娱乐文化被普遍认为是较为肤浅的。需要长时间练习和反思的文化项目较少能成为流行文化的产物。在部分学人的认知上,认为娱乐肤浅而大众,跟经典刚好属于两端。但事实上娱乐很多时候透过认证与操作,仍然可以变为经典。流行与经典若真要判断,应该可以从消退时期去观察:流行必定有衰退期,但是经典由于受到认可,可以维系很长时间。也就是端看社会对其的评价而定。
历史文化的保护刻不容缓。古村镇的形成与发展有其赖以生存的土壤,古村镇的保护不仅仅是一栋栋单体建筑的保护,而更应是对古村镇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全面保护。不仅要保护古村镇遗产本体,同时要保护遗产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人文环境。不仅要保护物质遗产,也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是对历史文化政府应及时采取保护措施:
1、重视古镇名胜景点的开发 ;
2、对古镇名胜景点保护的建议;
很多古镇小景点都沒有得到有效的保护,甚至出现乱刻,乱贴,乱画和杂草地面无人打扫的现象,游客站不下来观赏。笔者建议:在每个景点附近设公用电话亭,安排低保户去就业,在电话亭内再卖些报刊杂志和介绍古镇名胜方面的书籍,景点卫生由他们负责,既利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景点的卫生也有人打扫和看护。
3、加快恢复重点景点;
4、凸出古镇名胜特色景点。
五、总结收获
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底蕴,我有了很强的责任感,希望通过我们的微薄之力能够提高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希望有关部门能够采取一些措施,抓紧的改善环境,加强文化建设力度。希望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化能够早点绽放它的光芒!
文化为每个时代都增添了新的魅力,涂抹上新的色彩,我们身处于一个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伟大时代,自然应该让传统文化为祖国增光添彩,因为它应该是大众生活中自发形成和传承的,来体现民众的文化诉求。我们只有在保持传统与接受现代生活方式方面找到一个契合点,我们才可能构出一个新的民族文化体系,也就是在与时俱进的过程中,传读我们的传统文化,强化它的本土性,再向世界人民展示它具有灿烂文化的一面。
经过这次社会实践调查,让我懂得了什么才是一个完整的城市,什么才是一个健康的城市,也使我们深深的体会到了一个城市的环境和旅游资源对一个城市的发展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我们都知道,一个好的环境能够让人心旷神怡,同样,一个有着特色城市文化的城市也会让人豁然开朗。如何更加有效的发展城市文化,建设城市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和创新,需要我们一代一代人不屑的努力。总结城市文化发展的状况,分析城市文化发展特点,对于我们如何建设城市和发展经济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第四篇:成都休闲文化及人民幸福感调查报告
成都休闲文化及人民幸福感调查报告
从14日晚从西安出发到今天,一共经过了两天多。通过这两天的调查,走访,以及发放调查问卷,我们对于成都的休闲文化已经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对于影响人民幸福的因素也有了一些切身的体会,相比于电视或者报纸的报道,由我们切实调查得到的结果让我们有了更加切实的认识。下面就让我们对于这两天的调查结果做一个简短的总结。
我们在到成都的路上,于广元到成都段发放了部分调查问卷,同时也与一部分从外地赶回成都的旅客做了一些交流。让我们首先感觉到的就是成都人乐观开朗热情的性格特点。与人交流没有一点的陌生感,连我们也觉得非常亲切。
这两天我们一共去了天府广场,春熙路,以及锦里等人流量较大的地点发放调查问卷,当然,主要的还有与 当地人聊天交流。众所周知,四川人民喜欢用打麻将来娱乐,但只有真正到了这里,才能知道,这里不只是有偏低开花的麻将馆,更是一种根植于每个人骨子里的麻将情趣,麻将对于当地人就像是吃饭喝水一样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当然,我们还无时无刻地感觉到了这里的一种不紧不慢的节奏,虽然是较为发达的城市,但这里却没有其他城市那种紧张的节奏,让每个人的心情都较为放松。同时,这里非常完善的公益设施也是一个非常积极的因素。到处都是街心花园,让人们随时呼吸新鲜的空气。更不用说那些美丽的公园了。还有一个细节,虽然经常被人拿来开玩笑,但是也足见这里对人民健康的重视。那就是在这里的每个小巷的墙上都有一个自动出售安全套的设施,用来预防艾滋病传染。
我们在锦里和宽窄巷子这两个旅游景点做了详细的调查。这两条非常热闹繁华的步行街上,我们也深切地感受到了川蜀文化的博大精深,历史,文化,思想,都在这里碰撞出火花。当然,这里的热闹也极大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对于旅游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五篇:精神文化权益调查报告
北大荒商贸集团职工精神文化权益实现情
况调研报告
黑龙江农垦北大荒商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黑龙江省垦区经营规模大、经济实力强、综合经营能力突出的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座落于哈尔滨市中山路64号。集团拥有全资、控股、参股企业24家,涉及的行业主要有成品油、农业生产资料、有机绿色食品连锁经营、农产品经营、大型农业机械以及物流业。年销售收入200亿元以上,利润超亿元,经济总量居黑龙江省企业100强第15位。
为全面了解和掌握当前职工权益保障状况,切实履行工会职责,推动和谐劳动关系建设,根据黑龙江省总工会的要求,自8月初以来,我们工会集中力量,利用近一个月的时间,就职工精神文化需求、职工队伍素质状况、企业职工文化建设、职工精神文化活动阵地建设等方面进行调研。本次调研主要采取集体座谈、个别访谈等形式,共召开座谈会2次,个别访谈23人。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职工精神文化生活丰富,文化需求多样化发展 一是职工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随着职工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日益增长,精神文化生活内容、形式都越来越丰富多彩,部分职工正逐步向较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型转变。传统的文化消费(电视、书籍)在职工日常生
活中的优势地位仍然明显,但新兴的文化产品(网络、文化娱乐活动等)迅猛发展并逐步走进普通职工的文化生活。各基层工会组织的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化活动也受到广大职工的好评,91%的职工对本企业开展文化活动“很满意”或“比较满意”;企业文化娱乐场所是职工参加文化活动的主要场所,有95%的职工在本企业文化娱乐场所参加活动。二是职工精神文化需求多元化发展态势明显。职工业余文化生活中,关心国家大事和了解时政要闻占比重最大,休闲娱乐,学习科技经济文化知识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在电视节目中,“新闻大事”、“文化娱乐节目”和“电视剧”是最受职工青睐,“科技类节目”、“经济类节目”和“教育讲座”紧跟其后,这些都发映出职工对精神文化需求的多层次、多样化。三是职工职业道德水平有所提高。近年来,商贸集团工会定期组织开展 “讴歌辉煌成就、凝聚奋进力量”为主题的宣讲活动,邀请农垦工会综合办主任、宣教文体部部长李方俭同志,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与职业道德”方面进行宣讲,不断提升集团职工的职业道德水平。调查显示,大多数职工认为现在人们的职业道德水平与以前相比提高了;集体座谈和个案访谈中,大多数职工也对此充分肯定。
二、职工队伍素质方面整体积极健康向上,多元化发展趋势明显
商贸集团工会不断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教育活动,使企业职工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一直保持积极健康、奋发向上的主流方向。一是社会主义新型道德观念成为广大职工群众判断是非、指导行为的标尺。近年来,集团工会认真贯彻实施总局关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文件精神,弘扬“艰苦奋斗、顾全大局、勇于开拓、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取得了积极成果,广大职工对参与群众性道德实践活动的热情日趋高涨,道德水平不断升华,极大的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二是劳动模范仍然是职工学习的楷模。调查显示,98%以上的职工有当先进或劳模的想法,认为发扬劳模精神“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对社会应该无私奉献。这表明,劳动模范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在有效发挥,通过积极组织开展劳动竞赛等活动,选树劳模、宣传劳模在职工群众中引起广泛反响,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根据调查结果,集团工会今年重新疏理省(部)级和总局级劳动模范,为每人建立电子档案,现已建档35人。其中省劳模7人,总局劳模28人。
三、抓创新,全面推进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及活动阵地建设
一是全面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大力加强企业文化设施建设,抓好企业职工书屋建设,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努力营造企业文化氛围。目前职工
书屋共有13类、近2100册图书。集团工会还坚持每年为员工出资订阅各类报刊30多种,极大的丰富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保障职工的基本文化权益,全面提高职工的文化知识和素质修养;制定企业文化实施方案,召开专家研讨会,广泛听取专家和员工的意见建议,采取“自上而下渗透、自下而上升华”的方式提炼出核心价值体系,更好的增强员工的精神动力。二是发挥工会组织优势,因地制宜的开展文体活动。近几年,商贸集团工会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采用自主举办活动和农垦工会统一组织大型活动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文体活动。每逢三八妇女节、五四青年节等重要节日,工会积极组织“商贸集团三八妇女节座谈会”及“商贸集团庆三八妇女节厨艺大比拼”系列活动、纪念五四爱国运动“爱我商贸杯”知识竞赛、“燃烧青春激情,打好三年攻坚战”征文比赛等活动;顺利举办两届商贸集团文化艺术节,参加了总局直属单位“园丁杯”职工乒乓球比赛等活动。通过各种活动,既融洽了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增进了同事之间的情感,又增强了集团公司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在提高管理水平、服务水平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三是心系员工,切实为员工解难题、办实事。集团工会依托自身优势,工作中情系员工、心系员工,想方设法为员工排忧解难、办实事、办好事。按照上级工会 “依档帮扶”的原则和“先建档、后帮扶、实名制”的工作程序,经集团工会审核后,为260名困难员工建立了困难职工档案;开展送温暖活动,为困难员工办实事,在“元旦”、“春节”期间,由工会组织,集团领导带队,下基层走访慰问,年初至今,共走访困难员工205户,每户发放500元慰问金,共计10.25万元;坚持定期组织员工进行体检,集团工会几年来一直都坚持从工会经费中拨出资金为员工体检,今年工会又出资17.29万元为集团本部员工、贸易集团员工和各公司领导进行一年一次的健康体检,体检项目包括心电、彩超、血项,胸透等,以及女员工的妇科筛查,由体检医生为员工建立健康档案,通过检查使员工能及时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医治,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
四、保障和维护职工精神文化权益的建议
维护职工精神文化权益,是顺应知识经济的具体举措,是解决民生问题的现实要求,是建设和谐社会、创建和谐企业的重要环节。当前,我们要从“重创新促发展,重民生促和谐”的高度出发,以文化为纽带,着力构建和谐关系。针对我们在维护职工精神文化权益方面调查中发现的问题,今后重点要在设施建设、精神培育、教育培训上下功夫,构筑起精神文化权益维护的三个平台。
一要构筑法律法规保障平台。只有依法维权,才有权威,才有力度。首先,要充分认识职工精神文化权益是法律赋予职工的权利,《宪法》以及《工会法》、《劳动法》、《职业教育法》等一系列国家法律法规对维护职工精神文化权益都作了具体的规定,对于这些规定,必须完整领会和坚决遵
守。其次,要最大限度地维护职工精神文化权益。
二要构筑精神文化培育平台。要创造多种培育载体,切实加强职工精神文化建设。首先,要充分利用北大荒博物馆、俱乐部、体育场馆等培育载体,积极发挥其功能,同时要运用文化广场、文化社区、文化协会等精神文化建设载体,引导广大职工真正成为企业文化的参与者、享有者和受益者。其次,要不断丰富活动内涵,把科学文化教育和北大荒精神教育融入活动之中,并通过文化教育活动,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提高职工的学习力和创造力。
三要构筑职工教育培训平台。要从切实保障职工文化权益和学习权、发展权的角度出发,抓好职工的教育培训工作。首先,要把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各项工作的内容和要求纳入到工作当中,真正用制度来保障职工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权利。其次,要加强职工的核心能力培训,加强与农垦总局党校的联系,邀请专家、教授根据不同特点和需求,就北大荒精神、如何提升党务工作者素质、提高企业职工道德水平等方面设计培训内容,制订培训规划,增强培训的针对性、系统性和适应性,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
维护职工权益,是工会组织最主要的职能,面对新形势下保障职工精神文化权益的新发展、新要求,工会组织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为职工群众的代表,要不断研究和探索维权工作的新规律、新途径,不断以改革发展的思路解决维权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坚持依法维护和依情维护相结合,维护职工权益和维护企业权益相统一,为构建 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