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时间:2019-05-12 12:37: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地理教学的现状与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地理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第一篇:地理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地理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近年来泾源县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思想的影响下,地理无论专职教师还是兼职教师教学行为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教师由过去的一讲到底,转变成学生学习和探究问题的启发者、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良师益友。许多教师不再是照本宣科,而是自觉地把地理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谈话式、启发式在教学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应用,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在课堂中随时可见,标志着新的课程改革理念正在逐步渗透到教师的教学思想中,并在实践中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具体表现在:

一、成绩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直接动机”,地理专职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能根据地理教学的内容设计适合学生的实际的教学。一位教师在教学八年级下册《长江》这一课时注重创设教学情境,设计了由学生喜欢的歌曲《歌唱长江》入题,再通过课本中的图片让学生欣赏长江,结合地图册让学生画长江,最后谈谈如何治理长江达到学习探究长江的目的。这样既使学生在玩中尝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感。充分挖掘教材的特点,巧设问题。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疑问,把它摆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后激励他们去寻找“柳暗花明又一村”当学生找到 “又一村”后,就会产生一种快感,这种快感又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又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八年级上册《山区面积广大》时,让学生谈谈“如何发展我县经济?”,学生的思路被打开了,谈了很多发展经济的措施。有的说应发展旅游业,因为我县气候湿润,山青水秀,有著名的柳毅与小龙女传书的老龙潭、成吉思汗避署的地方凉殿峡、有宫女用胭脂染成的胭脂峡、有江南风景韵味的野荷苑等,有的说因为我县水草丰美应发展苗木产业,为全县人民致富,还有的说应发展畜牧业等课堂上学生你争我抢,课堂教学氛围浓厚。再让学生谈谈“县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帮助我县农民脱贫致富?假如你是县长,你准备如何发展泾源的经济?”,由于学生多半是农民子弟,他们对这些问题比较熟悉,学生有话可说,思维一下子被激活,谈了许多切合实际的想法和做法,这样一环扣一环的设问解难,把学生引向“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采用这种教学法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又让学生掌握了知识。而且这样的设计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现嫁接到活生生的载体上。

(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让学生将学到的概念、原理应用到新的问题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对新获得原理的反作用,不断充实和补充内函、外延,实现能力转变,促进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一位地理教师组织学生调查“家乡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家乡自然资源的利用与评价”、“开展为实现家乡的绿色生活献计献策”等问题,这些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关系到每位学生的切身利益的大事,所以一下子就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学生们情绪高涨,各抒已见,尽管有的建议显得幼稚,但也不乏创新思维的火花,为提高课堂效果起到了促进作用。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三)放手让学生实践

1、在动手制作中体验、感悟

为了增强趣味性,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职中历史教师禹崇香尝试放手让学生动手制作,以达到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在活动中发展。

一位地理教师在上七年级上册《认识地球》《海陆分布》这两节时,发动学生动手做“小小地球仪”,学生用乒乓球当作地球,用铁丝穿过球心和两极当作地轴,以66.5°的倾角安装的底坐上,并标出经线、纬线、赤道、本初子午线、南北回归线及七大洲、四大洋的大致位置,用乒乓球或其他材料制作简易的地球仪模型。学生动手的同时,空间概念得以加强,上课时又可以作为学具用,课后也可以复习巩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决心。

2、在学习竞赛中积累、沉淀

新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和创新能力。我们的历史课堂理当成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和创新能力阵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根据学习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以学生自主活动、直接体验为基本形式进行活动。一位地理教师在《明天的天气怎么样》的教学中采用学习竞赛方法,看看谁在有限的时间内记忆所有的天气符号,并用现场打分的方式,这样引起学生的兴趣,基础知识也得到了巩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权,使所学知识在活动过程中加深记忆,在学习竞赛中使知识积累沉淀。

3、在模拟实验中理解、提升

模拟实验是地理教学中所采用的直观方法之一。只有经过实验,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某些地理概念和基本原理,因为实验是实践的一种形式。如在学习《地球的运动》时,对“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箭头前东后西”、“北逆南顺”的含义“、“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变化”等这部分教材内容比较抽象,因此要针对这个特点,在教学方法上精心设计,使之具体化。通过前后桌四人一个用地球仪、手电筒演示,在暗室里,让学生用手电筒的光束平行于地面射向地球仪,自西向东拨动地球自转,让学生细心观察晨昏线在地表的位置变化,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及“春分、冬至、秋分、夏至”、“光照图”和“昼夜长短变化”。通过设计一系列演示实验,才能让学生感到通俗易懂,简单明了。

模拟地理实验对于学生形成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积极观察品质,如观察的目的性、条理性、敏锐性、精确性、细微性等具有重要意义。在模拟地理实验过程中,学生通过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观察,可以得到具体知识。也可以通过对地理事物的过去情境、现在状况、未来发展产生联想和想象。地理实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喜欢学地理并初步认识到地理科学的价值。

4、在辩论中达到共识,运用。

激发、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意见,这是我们当代教育教学的目的之一。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一位地理教师组织学生对“按照现在发展泾源经济的思路,二十年后我县经济是好是坏?”、“是先开发资源,还是先保护环境?”、“我县是发展为旅游县还是发展为农业县?”等专题让学生进行分组辩论。他们为了能在辩论中获胜,为小组争光课后主动查阅相关资料,辩论会上个个争得面红耳赤。学生经过辩论对地理问题的认识有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逻缉思维能力、辩论能力得到了训练。这些活动必将极大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使教师的地理课堂也充满生机和活力。

5、在网络资源放飞思维 把网络资源引入地理课堂,让学生的自主和创新性思维健康成长。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学校网络教学也日益广泛,我们地理老师要通过网络,开拓进取,借助网络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合理引导下,培养学生熟悉网络、利用网络查找地理资料,启迪学生思维,放飞思维空间,进行自主的探究性学习,并努力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造性学习能力。

二、问题

地理教育教学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也看到地理教育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地理教育教学的地位仍未摆正

本县只有个别学校有地理专职教师,其他学校无地理专职教师,学校只好让从未学过地理教育教学的教师兼职,地理课成了“搭头课”,这些教师一般缺乏专业知识,有的教师自己都弄不明白,上课只能照本宣科,课后让学生死记硬背,有的教师缺乏责任心,教学不认真,到期未也不写试卷分析,教学质量不高。由于大多数地理任课教师都不是地理专业毕业的,造成在地理知识的结构认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策略上都存在着一定的欠缺。总之,地理任课教师的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二)地理教师城乡分布不平衡

县城学校由于课改起步早,学习研究机会多,教师专业水平普遍较高,教师间存在竞争等原因,教学中比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表现在课堂上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课外能组织学生开展野外观测、考察和社会调查等学习实践活动。基层教师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地理教师在教法的使用上仍是传统的单一型,即以讲解法与讲述法结合为主,不注重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和结论,课堂沉闷,无生气,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思维的火花得不到点燃,更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突出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课程资源单调,学生阅读量偏少,提高听课效果差。

由于学生对地理学习认识不足,不愿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学校图书藏书量不足,网络阅览室不够,有的学生家里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无法满足查阅资料、搜集信息、自主探究学习的需要,地理学科知识相对缺乏,尤其世界地理知识相对缺乏,学生对世界地理不了解,或了解不多,也由于缺少时间支持,受教学内容的限制,有些教师不能给学生充足的自主探究时间和空间,有些活动流于形式,譬如辩论会,常常只有几分钟,不能深入,好像刚开始,便结束了。有些教师在课堂中只是按部就班讲教材。如有的历史教师在上历史课时,只是照本宣科,一个目接一个目地让学生读,学生读一目,教师再总结,也不管别的内容,存在重文轻图、重读轻说的现象,根本不顾学生的情绪,上课只是完成教学任务。

(四)教师对教材不熟悉,不了解编者的意图,教学效果达不到规定要求。

全县总体上地理教师变动大,主要是一些支教教师、雇佣教师的变动,引起地理任课教师的变动,虽然教研室每学期都安排学科教研员对教师进行课标、教材的系统培训,但仍存在有新教师不熟悉教材,不了解编者的意图。如地理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总觉得有些地方学生不理解,掌握得还比较肤浅,不讲不行,无形中提高了要求,加重了学生的负担;有的教师对教材不熟悉,将课本中的活动课部分不上了,教师对教材不熟悉,不了解编者的意图,教学效果达不到规定要求。

(五)在课改实验中教师对教学思想认识和学习方式的运用欠缺 没有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两极分化现象严重,教师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平时忙于完成教学任务,忙于上课,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不会学,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了信心,经常处于一种应付学习的状态,没有给学生复习、归纳、测试的机会,学生所学的知识分散,地理知识范围广,由于学生知识面窄小、零散,学生没有形成系统的综合性的知识体系;忽视了《学习之友》《地理填充图》《地图册》辅助教学的训练,而这些辅助材料是教师教学的助手,是学生学习的帮手,是教材延伸的副手,这些辅助教学运用不够,就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现代教学技术和多媒体课件使用很少,没有很好地发挥本校的资源,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不到位。

三、建议

(一)重视地理教学,全面提升地理学科地位。

专业不对口,兼职教师多,教具缺乏等问题比较普遍,其实质是地理学科不受重视的表现。学科地位低应该说有多方面原因,如课程设置不合理,地理学科的价值没有得到体现,教师素质低,教学方法落后,学生缺乏兴趣等,而中考、高考制度的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曾极大削弱地理学科的地位。地理学科不被重视,产生的连锁反应是打击了教师的积极性,影响了整体地理教学质量。所以,一方面我们在呼吁全社会对地理学科的重视的同时,也建议各级领导对地理教师的编制配给上,尽可能提高专职专业化程度,从学校管理上来说,要为新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加强地理学科教师队伍的建设,尽快建立一支师资过硬、综合教育教学能力高的初中地理教师队伍。

作为严重缺少专业人才的初中地理教师队伍,任课教师如果长期停留在随意性,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而提高全体公民的地理环境意识,那是一句空话。因此,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初中地理教师队伍,尽快培养出一批专业水平高的地理教学人才,才能避免任课教师选择的随意性。

另一方面地理教师也要不断反思自身,从自身做起,改变这种状况,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要有危机感,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尽快成为地理学科的骨干教师,并成为当地地理学科的带头人,进而提高地理学科的课堂教学能力。

(二)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平台,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

从调查结果看,处于转型期的地理教师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县城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高,农村学校教师专业素质低,而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是知识结构,不但要有专业知识结构,还应该了解学科前沿,不断的扩大与教学相关的知识领域。另一方面是能力结构,不但表现为一般的教学能力,还要有现代化教学手段与新课程的整合能力,提高教学水平。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在教学中改变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课堂上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教学中善于发现探索、比较判断、灵活运用知识。

充分发挥学科专职的带头作用,建立重点学校与农村学校联谊制度,定期进行交流,不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这样,先进经验得到交流教学资源也得到共享,全面提高了教师素质。

(三)充分开发课程资源,增大学生阅读量,提高听课效果。

充分开发、利用地理课程资源,对于丰富地理课程内容,开展形式多样而有效的教学,增添教学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学习需要,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图书馆或资料室的藏书结构,根据自己的实际财力,合理配置人文方面的书籍,以丰富学生的社会人文知识,加深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地理课程资源,以及师生可用于教学的经历和体验。鼓励和指导学生组织兴趣小组,开展野外观察、社会调查等活动;指导学生编辑地理墙报、地理板报;引导学生利用学校广播站或有线电视网、校园网传播自编的有关节目。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参与社会实践,开展参观、调查、考察、旅行等活动,邀请有关人员演讲、座谈,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

通过以上的渠道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增大学生的阅读面,来提高听课效果。

(四)研读课程新标准,挖掘教材内容。

课程标准是整个课程体系的纲领性文件,是新课程实施的基础。教师要通过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深刻领会新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在学习课标的同时,教师要对照课程标准认真研究新教材,熟悉新教材的结构体系、编写体例、栏目设置,进而了解编者的思路,对新教材是如何从“课标”中来,到“课标”中去,有一个透彻的了解。

(五)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实现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

教育理念转变的核心是确定新的师生观和教育观,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树立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理念。

地理教材内容的有关问题大都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注重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先从“情境”设计入手,通过生动的材料,案例情境的设置,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提示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阅读、思考、交流,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启发和合作意识,使每个学生身与心、知与情全部投入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人。

(六)学会反思

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执教能力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新教材对非专业教师也是一种很大的考验,中学地理教师由于不同的专业,背景,面对新课程和新教材,都面临专业成长的问题,反思是为了更好的发展,我们提倡教学反思,只有不断地反思,才能求得更高的进步。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是没有止境的。在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过程中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很多,广大教师只有不断地回顾和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发现问题,找出不足,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强调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逐步把历史教学推向新高。

第二篇:中职地理教学现状与对策论文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我国教育体制的社会发展需求也随之变化,高等学校与普通大学受到人们的关注比较多,但职业学校的发展一直被人们所忽略。本文以中等职业学校的地理课程教学为例,分析目前我国中职地理教学的现状,并作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中职;地理教学;现状;对策

一、引言

众所周知,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学习正是有着直接就业的目标,所学习的知识也是与以后工作密切相关的专业技能方面的知识。但目前我国大部分中职还是设有专业课程与文化课程的,但在进行文化课教学时效果不佳,又因为中职的学生年龄普遍较小,都是十几岁的青少年,正是好奇的年纪,不喜欢学习文化课,仅仅只是学习专业课知识,不能使青少年全面发展,容易形成错误的是非观、价值观,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

二、中职的生源现状

我国的职业学校一直被人所误解,传统的思想认为职业学校的学生都是学习不好,只为了学习一门技术方便以后直接就业,起初职业学校的兴起目的是这样的。但随着社会工作形式的多元化、就业范围的扩大、思想观念的转变等原因,去普通大学读书不再是年轻人的唯一出路。这时,职业学校成为许多年轻人进入社会的踏板,这对于职业学校的教学要求和管理也更加严格。目前,我国中职的生源大概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中考分数不够,不能进入高等学校学习,另一种是为了学习一门技术,毕业后直接进入社会工作。这些学生有个共性,就是对于文化课的恐惧和不自信,也就更加忽视文化课的学习。并且在中职学习的学生年纪较小,是非观还不成熟,容易被外界环境所迷惑,所以,对于中职文化课的教学质量一定要严格要求。

三、中职地理教学的现状

我国的中职地理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很多不足之处。这其中包括学校、教师和学生身上都存在着问题。第一,学生缺乏地理课程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于地理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不大,由于地理学科知识的抽象化,很难与生活联系起来,学生的文化课基础原本就不好,知识很难掌握,对于学生来说很容易产生厌学心理。并且,教师一般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让抽象的知识没有具体化、难于理解,也不能让同学感受到地理学科的魅力,只是机械的背考点应付考试,不能自主的学习,慢慢的对地理学科失去学习的兴趣[1]。第二,学生学习文化课的意识差。由于中职学生年龄较小,文化课基础知识差,没有形成正确的是非观,认为自己进入中职学习只是为了学习技术,学不学文化课关系不大。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带着这种思想,文化课上不认真学习、扰乱课堂秩序、以消极的心态面对一切,产生得过且过的心理。一旦养成这种习惯,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效果都不好。中职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能力差,缺乏学习的动力,缺少耐力,调节心态的能力不强,在遇到挫折时,容易放弃;在面对外界诱惑时,也很容易产生错误的人生观和行为[2]。第三,教学的方式老套、单一。近几年。我国对于中职教学的教育改革也在不断推进,制度不应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结构、先进技术而改变。中职学校的教育主要目的是培养社会实用型的人才,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基础知识并将基础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最终掌握技能,但在现阶段我国中职学校的教学中,教师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一味的强调书本的理论知识、一味的强调专业课的知识,忽视文化课、实践课对于学生未来心理世界观形成的影响。没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只是盲目的学习却不知道学习的目的,对于技能的掌握也不深刻。教师不应只教会学生技能的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习惯与能力[3]。

四、中职地理教学的应对措施

第一,正确对待学生的情绪。由于学生的年纪不大,处于敏感时期,中职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情绪的变化,在发现学生有厌学、情绪低落时,要寻求背后的原因。开导疏通学生,让其健康的成长。在对待学生文化课成绩不好时,要主动寻求原因,解决学生的负担,让学生彻底对地理学科学习产生兴趣。第二,教学与生活相联系。许多学生认为地理学科难理解的很重要原因就是地理知识比较抽象,与实际生活联系不大,难以理解。教师可以将美术、音乐、历史等其他学科与地理联系起来讲解,还可以利用现代媒体技术手段教学,将地理知识变成彩色的,让学生对地理更感兴趣,更易于理解。第三,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如今,大部分中职教师的地理教学采用传统的教师传授的方式讲课,这样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感。教师可以改变教学模式,采用小组式教学,每次课前提一个问题让整个小组学习查找,课上为全班讲解这个问题;还可以利用地理知识的轮流考试制度,同学之间相互学习、相互考察,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地理的习惯。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因职业学校的特殊性与明确性,学生与家长重视专业课的学习,却忽视文化课程的学习,所以国家教育部门和家长对于职业学校文化课的教学效果一定要重视起来,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注意学生的心理情绪变化,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参考文献:

[1]蒙改琴.浅析中职地理教学现状及对策[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0(12).[2]刘玉英.在中职校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发展意识[J].广西教育,2010(12).[3]蔡晓金.中职地理教学之我见[J].职业教育研究,2011(3).[4]郭欣.有效教学对中职地理课程标准的挑战[J].卫生职业教育,2012(15).

第三篇:新课标下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新课标下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摘 要:在新的地理课标理论的指导下,秉承 “以学生发展为本”,“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注重课堂教学设计,加强地理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地完成地理学科的教学目标。通过教师辛勤的智慧,捕捉意念淡薄学生心灵火花,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热情,以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在地理课堂教学中,通过互动的地理教学与生活密切的地理知识的联系,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的能力,最终使学生从“认识地理”到“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的海阔天空,将是美好的地理课堂教学的春天。

关键词:农村 初中地理教学 现状 对策

一、当前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的普遍现象存在的怪现象

当前农村初中地理教学普遍存在一些怪想象:地理学科成了可有可无的“副科 ” ;许多农村中学地理课时得不到保障,有些学校随意减少地理课的课时,为所谓的“主 ” 科让路,以中考科目为主,片面追求升学率;由一些不能胜任某些“主科 ” 科目的教师来临时担任;还有现在乡镇学校很多都没有独立的地理教研组,平时的教研活动无法正常开展,不少教师连教学常规都不懂。课堂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在这些背景下,农村初中地理教学质量无法保证,学生对地理学科和地理知识越来越陌生了。

二、当前农村地理教学困惑的原因分析

造成以上局面的原因是复杂的,但是究其原因,主要是有以下几点:

(一)城市与农村素质差异决定对地理等非会考学科的定位

由于城乡人员素质的差异,决定他们对学生以后的可持续发展的态度。由于城市或城镇人员普遍经受过较高的学历教育以及更加开阔的视野,所以相对而言,对比学历普遍较低,眼光普遍停留在学历的获得的层面的农村人员,他们对一些非会考学科的态度肯定是迥然不同的。尤其是教育主管部门的认识也是同步受到相关影响,城市的学校对非会考学科教学质量都有明确的富有激励的考核内容,但是农村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态度基本上是能够完成教学任务即可。

(二)农村学校在实施和落实《新课程标准》过程的不作为决定地理学科是游击队体制

随着全国的课程改革,初中地理也出台了《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但是,在实施和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过程,农村的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再一次拉大与城镇的差距。有些乡镇地理教师非常不稳定,每个学期都可能发生变动,常常是一些不能胜任某些“主科 ” 科目的教师来临时担任,因此,在教学中经常出现一些科学性错误及不规范的语言,由于缺少地理基础,很多教师对一些地理问题不敢深究,只讲现象不讲本质,只讲分布不讲成因。还有现在农村学校很多都没有独立的地理教研组,平时的教研活动无法正常开展,课堂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

(三)追求片面升学的恶果

当前社会、政府和学校对教学的评价最直接莫过于成绩排第几,省重点有多少,在种种不该有的原因下,家长、学校和学生都只学好会考学科,根本没有几个学生是用心去学习地理。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农村中学地理教育处于落后状态,农村中学地理课地位的低下,又直接影响到乡村居民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即使有的升入高中,也明显暴露出对地理知识的贫乏,甚至是地理基本常识,出现初高中知识不能很好的衔接,高中老师在教学时还要花时间、精力去帮助补习初中的一些基本知识,同时学生也成为了一名地地道道的应试生。

三、提高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实实在在地自上而下提高地理等非会考科目的地位

在《初中新课程标准》中提到:地理课程的课程性质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因此,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应跟从根源抓起,自上而下地提高地理学科在初中阶段的地位,推动各界对地理学科的重视,这是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二)善于开发与利用地方性资源,使地理教学更具实效性

除了主管部门的改革外,教师能够做到的,就是善于开发与利用地方性资源,使地理教学更具实效性,从而盘活地理教学的质量。

在《初中新课程标准》也中提到:地理学科的基本理念 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2.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3.改变地理学习方式。4.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5.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善于开发与利用地方性资源,盘活地理的课堂教学也是提高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突破口。

在对身边的地方性资源进行考察后,我发现我们身边的莲花山旅游区的教学资源丰富,于是,把课本教学的内容结合实际,并带领学生到实地进行探究实践,用身边的地理文化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在教授地质、岩层、交通、自然环境等相关内容时,我会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莲花山旅游区内进行实地学习,对一些岩石的纹理进行解释,对风蚀效果进行说明等,学生的地理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因为枯燥的课本知识能够活用,特别有成就感。教师还指导学生组织兴趣小组,开展实地考察、收集主要岩石和矿物标本、进行社会调查等活动;指导学生编辑地理手抄报、墙报、板报;引导学生利用学校广播站或有线电视网、校园网传播自编的有关节目,让学生不但学以致用,而且更热爱自然,增进爱国情感。地理教学的堂上效果和教学质量都得到明显的改善。

四、结语

地理教学的目标是充分开发、利用本土旅游资源,对于丰富地理课程内容,开展形式多样而有效的地理教学,增添地理教学活力。因此,在当前农村初中地理教学普遍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之下,充分发掘区域性文化资源,作为地理教学的有力支撑,盘活地理学习的实质,带动学生参与学习,增加学习的实效性,是提高农村初中地理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孙芳芳.现代教育技术在农村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科技.2013(03)

[2] 李宝堂.浅谈农村中学地理教学改革的措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3(04)

[3] 吴育忠.中学新课程下高师地理教学改革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02)

[4] 李敏,蒋平.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问题探讨[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8(02)

第四篇:浅谈高中作文教学现状与对策

浅谈高中作文教学现状与对策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听说读写是语文能力的四大支柱,听与读为“吸收”,说与写为“输出”。就输出而言,口头表达为说,书面表达为写,作文教学的任务,实质上就是教会学生“用笔说话”的本领,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用笔说话”的能力,就必须要重视作文教学。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曾经适应当时的教学观念在指导教学活动时,开始变得苍白。教学双边活动的科学化,日益成为每一个教师必须面对、付诸行动的命题。在中学作文教学这一范畴,教师缺乏具体的教学方法,学生没有具体的学习规则,教与学同处于感性、经验的层面。这一局面越来越使教师、学生和家长感到困惑,而解决这种困惑,也就成了所有语文教师理所当然的义务。基于此,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二、理沦依据

于漪说:“学生应具备相当程度的写作能力,不仅是学生今日学习语文、学习各门功课的需要,更是为明日做真正的合格公民打基础。写作能力与阅读能力一样,陪伴人工作,陪伴人继续学习,陪伴人的一辈子。”这种写作教学培养能力观可以说是十分中肯的,对于走出写作为应试的阴影无疑是一剂良药,而且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所以通过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让作文成为学生倾吐心声的窗口,也是我们研究的理论依据。

三、研究内容

目前的现状

1、缺乏系统的写作素材。迄今为止,国内外对于作文研究的专家很多,但却没有研究出适合中学生写作的系统的训练素材,虽然市场上有关作文的辅导书很多,但其写作的基本原理几乎同出一辙,异口同声,缺少完善的体系,缺少科学的阐述,它不能适应中学生语文的素质教育。

目前正在使用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其中虽然编有“写作、口语教材”,但是脱离教科书的另一部分“阅读教材”,脱离中学生写作的实际情况,因此,很多中学生都讨厌写作文。

2、作文教学的热忱急剧降温。作文在语文考试中占有半壁江山的位置,有40%分值。但是由于作文水平提高时间周期长,花了许多气力,收效甚微。在急功近利的心理作用下,单不说学生,就说老师的积极性都大打折扣,对于平时的作文教学,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是在学校要检查作业时相应地布置几篇作文,学生自然也是应付式地“胡画”或“移植”几篇。一个学期下来,虽然作文本上也有几篇作文,但从质量上来看,都不敢恭维。仔细看题目都还停留在同类题目或同种文体的机械性的反复训练,缺少系统性、梯度性、序列性、针对性的训练。长此以往,学生自然作文写的不少,水平提高却不多,陷入一种“不爱写不会写,更不爱写更不会写”的恶性循环中;老师也自然不能从这样的作文中发现学生思想的闪光点,久而久之,师生对于作文的关注程度自然“降温”。而假话作文、套话作文的现象屡见不鲜,要学生作文提高就成了“天方夜谭”。

3、作文评改效率低下,也是作文很难提高的一大障碍。时常是作文收一周、改一周,经过很长时间的消磨,等我们再评讲时,作文记忆早已消失殆尽,讲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4、封闭式的教学方法,阻塞了学生从丰富多采的生活中获取新鲜信息的渠道,压制了学生活泼的天性和丰富的想象力,最终导致学生个性萎缩,才智散失,灵感枯竭,这种失去活力的作文训练,根本不可能提高作文能力和水平。

根据目前作文教学存在的现状,本课题采取了以下研究对策: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1、通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并学以致用

在语文教学中,让作文训练处处体现,可以进行口头训练,也可以展开书面训练。我校的自主教学模式中有当堂训练和拓展延伸,我们充分的利用这一环节。比如在学习《这个世界的音乐》,让学生讨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问题;学习《〈兰亭集〉序》时让学生结合名人事例讨论生死观的问题,从而树立正确的生死观。课堂上同学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这种开放式的课堂,既能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增强学生积极的参与意识,从而加深文章的深刻性。

分析课文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写作情绪。写作需要心境,需要情绪,“观山则情满山,观海则意满海”的写作情绪也是习惯使然,平时读文章时我们要点燃学生激情,适时引领学生体会“从平凡处走向极乐世界”的惊喜,多一些心灵共鸣的快感。这样来培育一颗颗写作的心灵,为写作文做情绪上的铺垫和积蓄。比如学习《我与地坛》,它是史铁生的一篇语言精美、感情厚重、思想深长的散文。字里行间渗透出领悟生命的豁达态度,热爱母亲的深挚情怀。师生研读时,内心砰然,共鸣阵阵。在这种情况下,我随即布置几个作文题目,供学生参考:《感悟生命》、《生命的意义》、《我思故我在》、《享受母亲的唠叨》、《母亲的玉照》等带着阅读课文中的情绪,学生成文时毫不费力,洋洋洒洒,佳作迭出。

鼓励学生“学以致用”。一是引用课文当中有意味的句子,这可以和名句名篇的背诵结合起来。二是概述课文中出现的能说明某些观点的事例。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能从妻妾客的赞美中体悟出感情亲近与有失公正的问题;《鸿门宴》中项羽则不善听取他人意见放虎归山的教训;《勾践灭吴》中勾践面对“变化”而适时改变自我,从而取得胜利的经验。另外,作者写文章本身就是一段意味深长的故事。朱自清在黑暗的年代里能沽身自好,不失铮铮铁骨;李乐薇能在繁杂的生活中为自己建立清新宁静的精神家园;史铁生在遭受命运的打击之后,选择了思考,重新审视生命的价值,在创作中获得了新生;川端康成能从“海棠花未眠”中发掘独到的审美感受。引导学生反复体味这些高尚、美好、深刻的思想,写作时,或信手拈来,随手征引,或将其思想内涵渗透其中,自然能提高作文的品位。

2、通过阅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经常会有“无米之痛”。作文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丰厚的知识,是很难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作文来,所以教师要教育学生,多读课外书籍,特别是那些名著,甚至自然科学知识,也要了解一些。正如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巧意,数学使人精微,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辨”。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阅读和作文,我校的图书馆也为学生开放,班级可以组织集体去借阅,图书馆也开展了读书月活动,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写作兴趣。同时可组织一些读书班会或专题沙龙,让学生交流读书心得体会,或以讲故事、开辩论会等形式来锻炼口才。再通过办墙报、校园文学报等形式提高学生的书面作文水平。学生在广泛阅读中,从古今中外名著和大量诗文中汲取了健康的思想和艺术精髓,同时也积累了大量词汇和第二手作文材料。通过阅读,学生视野开阔了,知识丰富了,思维活跃了,再不会为“无米之炊”而苦恼。

(二)“始于模仿,终于创新”

朱熹曾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汉代扬雄善于模仿司马相如;晋代陶渊明模仿《古诗十九首》而作《拟古九首》,并在其佳作《闲情赋》序中坦言效法张衡《定情赋》和蔡邕《静情赋》;唐代王勃模仿北朝庾信《马射赋》中“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句,写出了《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绝句;唐代李白模仿汉乐府《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而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鲁迅的《狂人日记》模仿果戈理的同名小说;现当代许多作家也大量模仿了欧美作品。古往今来,模仿他人者不计其数,但唯有那些“继往而开来,模仿以创新”者能名闻天下。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说得好:“学我者生,似我者亡。”所以鼓励学生模仿高考优秀作文的章法,模仿课文里的表现手法等。

(三)多渠道获取写作资源,让学生有真话可写

作文教学从源头抓起,把源泉开拓得宽一些,广一些,让学生多接触目益向前发展的社会,要接触人与人的关系,接触人和物的关系。不局限在课内,要拓展到课外、校外,抓好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并通过课堂演讲、周记等形式让学生仔细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

(四)作文教学加强针对性训练

“攻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在系统的训练的基础之上,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对于学生的写作知识储备,作为教师应当充分了解。我认为可以这样进行:建立每一位学生的作文情况登记表,可以设计十项内容(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语言表达、文采、谋篇布局、审题、立意、材料积累)分别为每一次学生的作文进行分值量化,经过几次的打分量化,学生的作文知识情况一目了然。教师就更有针对性的要求某一位同学在作文中有意识的注意某些写作环节。

戏剧界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写作更是如此,“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多读多写仍是提高写作水平方法,写作的路上虽有荆棘密布,但更有艳丽的花朵招摇,一旦学生走进了流光溢彩、顾盼生姿的文字世界,相信一定会由衷的爱上她。

(五)提高作文的时效性,多维度评价

传统的作文评价往往是通过一篇作文,一次命题考试加上平时作文成绩的平均分来衡量学生的作文能力。这样的评价,只重视了学习结果的评价,而忽视了其它诸多因素;这样的评价只是判断,是为评价而评价,而现代教育观告诉我们,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教育,评价的功能是认识、反馈、导向,更是激励。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对学生作文采用的是多元化评价。这样,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提高作文的时效性,多维度评价,必要时要随改随批随纠正,让学生有信心写作。书面作文采用自评、互评、教师评,作文课由教师、学生当场点评。让学生成为作文的“裁判”,增强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六)鼓励老师“下水作文”

在学生进行写作的同时,也适当鼓励老师下水作文,这样不光有说服力,而且还利于老师自身把握准教材。

四、研究成果

通过实验研究,实验老师的作文教学设计能力和模式的灵活运用普遍得到提高,加速了实验教师观念的转变和由“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的转变。实验班的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作文习惯,消除了学生害怕作文的心理,激发了学生作文的兴趣,使学生写作文由厌写转为喜写、乐写。

1、实验老师总结汇报

实验老师的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明确树立目标,平时在作文教学中以结构和语言的训练为主,因为近几年的高考均为话题作文,立意较为明确,审题比较容易。清楚了这些,就等于拨开了云雾,我们找到了作文训练的主攻方向。

结构也有许多的模式,经过比较,我们确定并列式结构是高考作文最佳的结构模式。首先,它开宗明义,于开头便提出观点,入题比较快。其次,它把中心话题分化成为若干个小话题,说理议论比较充分,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在于这种模式层次特别清晰,开头结尾反复强化中心论点,首尾呼应,中间每段的开头句,都是这一段的中心句,连起来读恰成排比,是对中心话题的不同侧面论述。这样文章一目了然,又突出了中心。我们的作文训练,就从众多的作文结构模式中“删繁就简”,选定一种。根据“扣得住”、“分得开”、“排得顺”的要求反复训练,往往在高一时期,学生基本能掌握这一模式,且能活用于别的文体。

我们还特别重视学生的语言功夫。苏轼说:“少小文章须绚烂。”我们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训练学生的语言:

一、会用修辞,特别是排比,让它成为学生作文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会用成语,每篇文章不少于十个。

三、会引用诗文、名言,学以致用。

四、善用举例,举例精当,举例新颖,举例丰富,通过举例展示学识,充实文章内容。

五、会描写,让细腻生动的描写为全文增色,成为既能打动人又能使文章出彩的亮点。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通过对结构和语言的有意强化,学生的作文便像“二月花”一样,领异标新。

去年仅一学期,青年教师作文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07年5月组织学生成功举办了“郑州七中读书月”活动,并且配合政教处组织学生参加郑州市举办的“八荣八耻”征文比赛,其中五位老师被评为“优秀辅导教师”称号。

2、学生作文获奖情况

通过去年的教学,学生写作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积极参加各种作文竞赛,我所带的两个班级中,上学期就有14位学生获奖,其中曹一彪在征文比赛中获特等奖,大大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

实验结论

实践证明,“高中作文教学现状与对策的研究”课题实验已取得较明显的成绩,课堂教学结构是科学的、高效的,是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研究课题,是完全符合当前创新教育的理念和教学改革的方向的,是符合中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我们的结论是:以培养兴趣、加强学生阅读、在模仿中学会创新并且改变评价方式,构建一次作文全过程的基本模式,可以优化作文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走过来再回头看,我们对“高中作文教学现状与对策”的教学思想和教学原理有了更真切、更深刻的认识。

第五篇:体校英语口语教学现状与对策

体校英语口语教学现状与对策

摘 要:随着当今社会发展,国际交流日益增多,学习英语并运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己成为社会的需要。然而体校英语口语教学状况却令人担忧。要想转变这种状况,教师就必须转变英语教学方式、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入手,营造课内外的语言环境;学校领导要转变重体轻文的传统思想,协调好体育训练与文化课学习的关系,真正做到读训并重。对目前体校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体校英语口语教学所存在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体校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对策

一、体校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

1.体校学生英语基础薄弱

体校学生英语基础差,大部分学生的词汇量很小、阅读能力、听说能力都很弱,学生不喜欢开口说英语,他们害怕说错,学习英语有一定的心理障碍。

2.无口语课程开设

体校开设口语课程的较少,大部分都没有开设口语课程。平时上英语课只说简单的日常用语,因此没有足够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

3.缺乏必要的语言环境

学习语言离不开语言环境,语言掌握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体校学生除了每周有限的几节英语课外,很少有接触英语的机会。

4.英语课上教师不注重学生的口语训练

大部分体校教师习惯用中文组织教学,只注重对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不重视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课堂上只讲词汇、语法,学生很少有机会开口说英语。长此以往,既不利于教师英语口语教学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进步。

5.教师的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目前很多体校的英语课还处于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枯燥乏味,这样日复一日,本身英语基础就很薄弱的体校学生更加厌学英语,更别谈提高学生英语口语的水平了。

6.学校领导及管理上不够重视

在传统体制的影响下,学校领导对体校学生的全部期望是提高运动成绩,对其文化学习则不重视,本身学生的英语基础就很薄弱,再加上平时的不定期比赛,落下的课时没有及时补回,学生会更加厌学,尤其是对英语学习的抵触心理很大,这更不利于英语口语教学的进行。

二、对体校英语口语教学中问题的解决对策

1.英语课上教师进行口语教学

在英语课上教师要多进行口语教学,教师在运用口语教学时,应尽量运用比较简单的词汇和句型,这样学生会容易听懂并可以进行模仿。教师还要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和特点,有的学生性格活泼,自我评价过高;有的学生性格内向、胆小、怕犯错误。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发挥他们各自的特长,给每个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增强他们说英语的自信心,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水平。

2.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是教学之本,英语教学模式应该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由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探寻知识转变。正如斯宾塞所说:在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教师要把教学过程从“一言堂”变成“群言堂”,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如创设情境、角色扮演、分组讨论,利用音乐、时事、热门话题、名人事迹导入课文等,来激活课堂教学。

3.积极创设课外的英语环境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唱英文歌曲、阅读短篇英文小说、举办英语演讲比赛、开设英语角、组织学生看英文电影等。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给自己创设尽可能多地使用英语的环境,把英语口语的练习贯穿到学生每天的日常活动中。

4.提高体校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探索适合体校学生的教法

体校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教师要具备宽广的知识面和扎实的专业知识;要增强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要熟悉各种教学方法,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熟练掌握和积极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在平时的英语课上,教师要利用卡片、图片、多媒体、有声材料等资源,使教学变得有声有色,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同时,也可以采取灵活多变的活动方式,如问答形式、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辩论等形式,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

5.加强领导对文化教育的重视

体校领导要转变重体轻文的传统思想,给文化课教学重新定位,彻底改变只重视体育训练而忽视学生文化课学习的做法,协调好体育训练与文化课学习的关系,真正做到读训并重。同时加强教学管理,并要求学生在比赛、集训后要及时将所缺的课补回,并制订有效的文化课学习的激励机制,比如设立奖学金和全勤奖等。

总之,为了更有效地提高体校学生的口语能力,除了学生本身需要不断努力外,体校英语教师更应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探索适合体校特点的教法,改善学法,并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体校学生的口语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陈秀敏.中等职业学校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0(07).[2]刘艳丽.中等职业学校英语口语教学的实践与探讨[J].吉林教育,2007(04).[3]王金平.中职英语教学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10).编辑 薛直艳

下载地理教学的现状与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地理教学的现状与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地理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

    高中地理学习现状分析及对策 摘要: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知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

    食品安全现状与对策

    食品安全现状与对策周颖南柯昕 赖安璐、黄雅芬指导教师:林洁引言:作为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食品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然而,由于食品污染事件和食源性疾病的不断增加,食品质量的安全......

    浅谈农民收入现状与对策

    浅谈农民收入现状与对策摘要:本文总结了农民收入的特点与存在的主要问题,系统概括了造成农民负担重、农民收入低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建议与探索。 关键词:农民收入......

    民族问题现状与对策

    我国民族问题的现状和对策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虽然汉族人口占多数,但是少数民族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上依然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政权也为中华文明......

    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现状与对策

    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现状与对策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水平和素质的重要尺度和综合表现。在新课改如火如荼的今天,农村小学由于经济文化等诸方面的原......

    浅谈生物学科高考现状分析与教学对策

    浅谈生物学科高考现状分析与教学对策 零下一度 论文关键词:生物 高考现状 教学对策 论文摘要:通过对2010年全国新课标高考中生物学科情况的比较,从考试形式、比例、题型、范围......

    中职数学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

    中职数学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 摘要中职数学教学面临困境的原因,主要来自教材、教法、教师和学生四个方面。针对这些问题,中等职业学校应从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查办......

    初中作文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

    初中作文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与影响,语文的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相比较而言,逐渐淡化,甚至沦落到可教可不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