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参与自主探究以读促写读思结合

时间:2019-05-12 12:05: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主动参与自主探究以读促写读思结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主动参与自主探究以读促写读思结合》。

第一篇:主动参与自主探究以读促写读思结合

主动参与 自主探究 以读促写 读思结合

——“三多一主”读写教改实验课题

中期成果汇报

淇县教体局教学教研室 殷雪芹 赵树琴

一、研究背景

当前的语文教学仍然是一种应试教学,考什么,学什么。‚考点‛教学、‚题海‛教学将生动的语文课搞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它完全违背了语文学习的规律,严重影响了语文学习的质量,将语文教学引入了死胡同。在此情况下,进行‚三多一主‛读写教改实验(即‚多读多写多思,树立学生主体地位‛),就是为了改变这种现状,适应新课改形势的发展,从根本上提高人的素质,进而从内因上解决人的驱动力问题,给学生拓展自主学习的空间,找到一条提高语文水平的有效途径。

二、研究目的、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的:发展学生的各项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写、思习惯,提高学生读写效率,构建和逐步完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二)研究内容

1、开发主体潜能(1)树立主体意识。

(2)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最高境界。

2、培养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是学习和工作的最核心、最重要的一种能力,而读写更是靠思维来进行。日本文部省响亮的提出:塑造思考的心灵。《学习的革命》作者指出:‚学校应该教什么?在我们看来,最重要的应当是两个‘科目’,学习怎样学习和学习怎样思考‛。

3、养成良好的习惯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学会生存》一书作者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学会自学就等于拥有了一个终身相伴的老师:

(1)阅读的习惯: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凡开卷必须做到‚圈、点、勾、划、查、摘、批‛。

(2)写作的习惯:养成写日记、写心得、写提纲和修改文章的习惯。(3)思考的习惯:无论读或者写,都要开动脑子,问个为什么,想个怎么办,来个回头望。

4、提高读写效率

读写效率是本课题实验目标的集中而又具体的体现,它与前三项构成一种因果关系。(1)阅读的速度与质量:阅读的速度与质量:速度:每分钟阅读400字。质量:①、能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②、能把握文中关键句的意义与作用。③、能理清文章的思路与结构。④、能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和中心。⑤、能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2)习作的速度与质量:速度:一小时能写500字左右的文章。质量:①、语言规范、准确、得体;②、思想健康,材料充实,感情真挚,③、条理清晰;④、符合文体要求。只要达到了上述标准,就意味着该实验目标已经完成。

(三)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内容,本课题将综合采用文献法、科学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和教育实验等方法开展研究。

课题研究途径:

(1)为完成实验目标一(即开发主体潜能),我们采取了‚构建开放型教学模式‛的措施。具体操作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质疑的习惯;教会学生自主求知的方法;构建开放型主体教学模式。

(2)为完成实验目标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我们采取了‚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空间‛的措施。我们开设‚教师开放课‛和‚学生开放课‛,为课内课外架起了立交桥,这样大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听,激发了学生求知的热望。

(3)为完成实验目标三(养成良好的读、写、思习惯)我们采取的措施是,为学生架设自主读写的桥梁。组织学生采用多种写作形式去阅读,用以提高阅读质量,达到读中有写、写中有读。不仅如此,我们还给学生有一个硬性规定:不动笔墨不读书,带着写作任务去读书;坚持每天写一篇日记;建立读书摘抄笔记。还鼓励学生,向当地报刊投稿。

(4)为完成实验目标四(提高读写效率),我们在前三个目标的基础上,量化了读写的标准,即:阅读的速度与质量。

四、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构建了 ‚主体目标,小组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

1、‚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落实的理念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全面落实‚三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意识,让学生在主动的、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这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体现了人文关怀,处处为学生的科学发展观着想。

2、‚主体目标,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特点

①‚小组合作探究‛中教师认识的特点。小组合作探究提倡把学生看成是有独立人格的人,把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看作是教育的前提和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倡导把学生看成是有巨大潜能的人,教育的目标不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而是着眼于开发学生的潜能,提倡将学生看成是有个别差异的人,教育着眼于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措施,引导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②‚小组合作探究‛中学生心理特点。学生本身的自主活动,是学生发自内心的一种愿望,就是要引发学生的认识需要,培养学生形成‚以学为乐‛的态度。

③‚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的教学特点。这种模式中的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还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学不只是为了教,更是为了学,教师根据学案模板通过备教材、备学生,了解学生怎样学习、怎样理解、怎样思考,不仅了解学生懂不懂、会不会,还了解学生是怎样懂的、怎样会的,必要时给予即时纠偏、点评、激励。学生根据预习模板,积极主动地书写预习笔记,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进而反馈提高。

这一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概括为‚三个环节、三种课型、四个层面‛,被简称为‚三三四‛课堂教学模式。

(一)三个环节是:

1、课前——预习交流;

2、课中——合作展示;

3、课后——反思拓展。

(二)三种课型是:

1、预习指导课;

2、展示交流课;

3、总结反馈课。

(三)四个层面是:

课前预习交流——

1、备(知识链接);

2、读(自读教材,感悟教材的知识点);

3、试(试做练习,找出新知识中的难点);

4、想(想出问题,并试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课中合作展示——

1、议(议论交流);

2、达(达到目标);

3、练(全面练习);

4、评(正确评价)。

课后反思拓展——

1、习(全面复习);

2、思(反思总结);

3、问(不懂再问);

4、延(拓展延伸)。

该模式以‚预习笔记为载体,小组合作学习为形式‛,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展示,自主反思。每个学生都有一本预习笔记,根据 ‚预习模板‛要求,学生最初在教师的指导下写预习笔记,熟练后自己写。这一做法,变单纯的教师备课为学生参与备课,变单纯的教师设计教学为学生参与设计教学,变单纯的教师制订学案为学生自己设计学案。现在我们的课堂上学生睡觉的少了,举手发言的多了;课下打闹闲聊的少了,交流讨论的多了。课堂真正成了学生幸福的殿堂,校园真正成了学生成长的乐园。

3、‚主体目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课堂教学改革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①、上课要求:微笑授课,学生积极主动,情绪高涨,勇于自我表现,形式多样,情趣浓厚,寓教于乐;能体现学生动脑、动手、动耳、动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学生活动35分钟以上为优秀,30分钟以上为良好,29分钟以下为一般;教师板书条理,能把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归纳在黑板上,版面设计美观科学,讲普通话。

②业务理论学习要求:实验教师每周写一篇学习笔记,不准抄袭,要写上课的心得体会、经验总结,写出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③备课要求:实验教师备课必须按照教学模板书写学案,杜绝抄袭教参及现成的教案,主要把上课的措施显现出来,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活动的多样性。

要求教师书写学案的模板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学生学案(供学生学习使用)

1、基本知识点(即学习目标,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新理念,针对本节的课程标准,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的学习目标。目标的制定要明确,具有可检测性,并与本节当堂达标题相对应。不可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而应用‚能说出 ‛、‚会运用 ××解决××问题 ‛等明确语言给出学习目标。)

2、知识链接(即学习本节课需要的基础知识准备)

3、基本技能训练(这一环节着重于运用哪些题目进行练习,以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如果是新授课,应该有新知解读、尝试练习、达标测试、归纳小结等环节,以帮助学生实现自学的目的;如果是复习课,应重点设计训练题目。)

4、综合探究提高(本环节着重于对学生进行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实现知识能力迁移。)

第二部分:教师教案(供教师上课组织教学使用,简述上课过程)

应包括教学过程的导入、展示、讲评、训练、小结等环节,如具体说明学生展示方法、课堂检查学习效果的方法、布臵课外预习等。

第三部分:教学反思(课后总结本节课的得失,养成书写教学反思的习惯有助于更好的指导教学实践。)

在学案设计模板总的指导下,学生课前预习模板如下: 学生课前‚预习模板‛:

(一)扫除字词障碍

通过初读课文,圈点出文中的生字、生词以及多音字,并按自学要求自主学习。

(二)深情朗读

朗读课文,要求准确、清晰、流利并带有感情。(注意诗歌、散文的朗诵技巧,如重音、语速的轻重缓急等)

(三)感知课文

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文章大致内容,文章主旨。

(四)赏析精华

知道文章的精华所在,并能带领同学们通过相关问题(如重点字、词、句,修辞,表达方式,写作手法等)品味精华。

(五)拓展延伸——(联系课外,延伸知识)

(六)感悟积累——(谈感悟、说收获;也可提出臵疑)

学生在预习课上根据‚预习模板‛写出预习笔记,在展示课上交流。我们把学习的钥匙教给了学生,学生‚怎么自学‛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当然针对不同的课型,几个板块不见得一定要面面俱到,有的可有可无,不能说少了几个板快,或是没有展示某个板块的课就是一节不成功的课。可操作性、灵活性、伸缩性是‚模板教学‛的一大特色。

实验初期,我们也顾虑重重,怕学生把握不住重难点,怕学生学不透彻。因此,课堂上实验教师总觉得学生表达的不准确,说的不到位,忍不住想替学生说。但这终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抱着试试的心态,让学生自学《克隆之谜》一课,课上当老师问到学生这篇课文中哪些是重难点,学生的回答出乎我们的意料,他们不仅说出了重难点,而且说出了要重点掌握的原因。本应该在第一课时完成的任务,因为同学们的拓展延伸,没有完成,准备下一节课上,当老师再次去上课时,同学们兴奋地说他们已经利用课余时间学完了,而且因为老师不在场,他们的课堂反而更加精彩。我想我们再也不能低估学生了,更不能因为老师的存在而影响了课堂的质量,我们要相信学生,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他们精彩展示的舞台。‚模板教学‛给了学生自信的翅膀,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知识的天空中快乐的飞翔。学生不再依赖老师,课堂不再一潭死水,三尺讲台变成了学生的舞台,‚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老师的讲课声变成了学生的讨论声、发言声、读书声、歌声、笑声和掌声…… 实验中,我们对相关项目做过多次的调查统计:教师讲课超过20分钟的占4﹪,在15-19分钟之间的占43﹪,在13分钟以下的占53﹪;学生自主质疑,每节课只提1个问题的学生占3﹪,每节课提2个问题的学生占65%,每节课提3个问题以上占32%。

(二)培养了学生健康的思维品质

思维能力是学习和工作的最核心最重要的一种能力,而读写更是靠思维来进行。实验中,师生的开放课正是基于这种关系开设的,原则上我们每月开设两节师生的开放课,每次确立一个专题。教师的开放课,恰似把学生引进了一个崭新的知识殿堂:最新科技信息使同学们赞不绝口;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使同学们产生了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时兴的畅销书刊、流行的影视作品,使同学们开阔了视听;各地的人情风茂,使同学们跃跃欲往。学生的开放课,更是百花齐放:对美文的欣赏;对佳作的推介;对观点的评析;对价值的探讨;对结局的想象;对结论的不同见解……如‚十七大‛期间,我们开展了‚我为爷爷奶奶读报告‛的活动;结合迎奥运我们鼓励学生自愿参加全国小学生迎奥运金牌作文大赛,同学们为了写好作文,在报上、网上、书上广泛收集奥运资料,并自行组织上了一节开放课,最终学生都写出了自己满意的作品;在学生阅读完《西游记》后,组织上了一节学生开放课。学生畅所欲言:‚《西游记》是一部极具代表性的名著,它主要写孙悟空和师弟们一起保唐僧去西天取经,一路上降妖伏魔,克服了种种困难,最后取经成功。故事中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的形象人人皆知。在故事中,白骨精使用阴谋诡计,要吃唐僧肉。为了保护唐僧,徒儿们英勇奋战,尤其是孙悟空出生入死,好几回都差点打死白骨精,但都被唐僧误会。这些描写令人犹如身临其境,都觉得唐僧很糊涂。‛‚通过阅读这部名著,我发现这其中也蕴涵着很多的人生道理。其实人生就是如此,在不断的遭遇挫折。有人喜欢顺利,希望一生都不被绊倒,不流泪,不疼痛,不危险,不过这是不可能的,即便可能,这一辈子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挫折不是魔鬼,顺利并不是天使,它们都是我们的朋友,要伴我们走完一生。‛‚ 在生活中,没遭受过挫折的人根本是不存在的,‚你怕狼,就不要到树林里去!问题是,我们不到树林里去,就发现不了很多的东西。所以,我们只能接受挫折,善待挫折,战胜挫折;所以,我们要懂得如何善待挫折,勇敢地面对困难,取得成功。‛这些无不渗透着思维的独立性、逻辑性、敏捷性、批判性、创造性。值得一提的是,师生的开放课确实激发了学生求知的热望和读书的热情。

(三)促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读、写、思习惯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坚持在完成课内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阅读书籍有时规定内容,有时内容自定(内容一般来说紧跟课堂教学,如本单元是写祖国壮丽山河的,不妨让学生课外阅读一些写景类的文章;又如,当学生为陆游的爱国诗篇《示儿》深深感动时,及时的向他们推荐陆游的诗词,进一步感受他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每学期我们都要给学生推荐5至6本中外名著要求学生集体阅读。五年级上期我们让学生阅读了:《乌丢丢的奇遇》、《昆虫记》、《爱的教育》、《鲁滨逊漂流记》、《上下五千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书籍;五年级下期我们让学生阅读了《中国神话》、《告诉世界,我能行!》、《夏洛的网》、《老人与海》、《不可思议的小豆豆》、《伊索寓言》等书籍:六年级上期我们让学生阅读了:《青铜葵花》、《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画说五千年--‚未解之谜‛》、《列那狐的故事》、《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书籍;本学期我们让学生阅读《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哈姆莱特》、《非法智慧》等书籍。每位学生都制定了自己的阅读计划和时间表,并建立了‚课外阅读登记卡‛(全面记录自己每天阅读情况),每周评选‚读书之星‛。

在学生中开展经典诵读和美文诵读也是我们的一项重要举措。开学初我们把要求诵读的内容印发给每个学生,通过定期开展经典诵读竞赛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检查学生诵读情况。苏教版教材选文优美,是学生阅读的典范,为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我们在每单元学习完后都在班上开展美文诵读比赛,每学期在学校开展一次全校性的美文诵读比赛,通过竞争机制激发了学生读书和学习语文的热情。并且要求学生每天坚持做到‚背一句、诵一段、读一篇、写一则。‛‚背一句‛:要求每个学生每天挤出时间背一句名言警句或醒言格句,通过背诵,强化学生语言积累;‚诵一段‛:要求学生每天早晨大声诵读二十分钟,通过诵读培养语感,提高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读一篇‛:要求语文教师每天的语文课誊出半个小时的时间让学生广泛阅读开阔学生视野。每天早读以‚我发现、我汇报‛的形式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检查,然后,课前五分钟,以新闻形式进行播报,此时内容除了播报课外阅读收获之外,学生可安排自由论谈,谈班级好风气,好现象等;‚写一则‛:要求学生在三读的基础上,写好一则读书笔记,引导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为增加练笔的数量,除正常练习的缩写、扩写(续写)、读后感外,学生还坚持每天记日记,养成了写日记的好习惯。很多孩子还别出心裁地为一篇篇文章配上了充满个性的插图,并为一本本日记编写了目录,这样的日记不仅记录了他们的成长足迹,还为以后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不仅如此,在平时写作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好文章,就及时推荐,鼓励发表,激发学生持久的、内在的创作热情。实验伊始,面对学生懒得动脑,不愿写作的情景,我们选出一些较佳习作,认真评改,邮给《小学生读写报》社。不久,大家就在散发着油墨香味的报纸上,看到了实验班韩礼涛同学的名字。大家都向他投来羡慕的目光,也纷纷摩拳擦掌,欲与韩某试比高!‚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迄今,实验班已有三十几篇作文在《小学生读写报》上相继发表,二十几个学生参加了县环保局举办的环保征文活动,三十多个学生参加了教育部举办的《珍爱生命,健康成长》的征文活动并获奖。同学们都说:现在我们再也不觉得写作是一个包袱,它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种乐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与思、学与问自古就被认为具有相辅相成的辨证关系。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会学,更要让学生会问,才能使其具有‚自能阅读,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学习能力。为了让疑读不流于形式,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我们在教学中注重增强学生的发问意识,使其具有善于发现的眼光。如学习了《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学生掌握了选材的详略处理:与中心有重要关系的材料详写,次要的略写,无关的不写。而《学会合作》一课为什么不只举一例说明‚合作‛的重要性,而要举两个例子。这样表达中心有什么好处?把握这一点有助于理解演讲稿的特点。指导学生‚发现问题‛,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越俎代疱,更不能撒手放羊,它是一个需要师生双方配合的过程,教师在其中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一年来,我们按照实验程序,多次对学生的读写作了追踪调查统计,学生阅读过的作品,都有‚圈、点、勾、划、批‛,阅读的课外读物,每学期人均6本以上。五个实验班200名学生中,记读书笔记超过300页(64开)的学生有182人,260-290页的学生有10人,260页以下的8人。

(四)提高了学生的读写效率 在班里开展读书活动的时候,我们发现孩子们读书后不知道如何提取书中的有效信息,读完书提问时对书中明显的问题都回答不上来,只能知道大致的情节。还有些孩子居然怀疑古人的结论说:‚我否定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说法,因为有些书我读了好多遍,仍然不能理解,特别是有些句子的含义,更难以理解。‛面对孩子们出现的这种情况不得不引起了实验老师们的反思,如何提高孩子们的阅读效率呢?

我们认为看一本书,就如同打开一台电脑,先要确定目标,然后用鼠标点击。书前的目录体现了书的基本内容和脉络,因此掌握了目录,就掌握了知识的大概。此外还要注意书的前言、章节的导引段落、总结段落。比如读我们的语文课本,要先浏览全部教材,知道全书几个大的单元,每个单元的主要课文有哪些,主要内容是什么。学习这个单元的目的是什么,重点应该掌握什么等。这样读书的目标就明确了,明确了目标在读书的过程中就知道该侧重什么,该提取什么样的信息。

我们还发现有些孩子在阅读时,习惯逐句逐字的细读。这样‚细嚼慢咽‛固然易于消化,但对有些文章而言,一概采用这种方法,就显得不合适了。因此,我们告诉学生:阅读时要注意‚搜索‛,抓住关键词、重点句。比如:首句,有些文章开头起到概括内容,揭示中心或表达感受的作用。中心句,抓住中心句也就把握了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中心。同理各段的中心句就是各段的中心。警句,警句含义深刻,富有哲理,启人心智。反复句,为了更好的表情达意,有些文章会有意识的重复某些句子,如抓住这些句子的分析就很容易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感情。结句,文章的结尾句常起到总结全文,抒发感情,引人思考的作用。如果在阅读的过程中,能抓住这些语句将对阅读有很大的帮助。

最后还要做好读书笔记,把所读书中最精彩、最重要的词句摘记下来。摘录有两种:一种是招录原文的某些部分,另一种是用自己的话记下需要摘录的内容。摘录能加强记忆,近人孙德谦说:‚自一经手抄,可使过目不忘,较之泛泛浏览迥乎不同。‛还可以加深理解和记忆,积累资料,丰富知识,提高写作水平。在读书的过程中还应及时记录自己的感受,可不求连贯、不求成文。这是读写结合的最佳途径,是锻炼思维品质,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方法。

根据读写的量化标准,我们每学期将进行两次读写效率测试,每次测试活动都是在周五下午进行。测试前,教师让学生采用抽签方式,从已准备好的文章中抽取自己要阅读的文章。学生按规定的速度阅读后,即刻写出文章的内容要点、表达顺序等。测试写作效率时,实验教师将命题、半命题、自命题三种形式的写作训练交替进行。每次一种形式,循环进行。读写测试过后,实验教师都要将有关情况作总结统计。

经过一年的读、写、思训练,实验班学生的读写效率较以前、较对照班有了实质性的提高。

一年来,课题组发表、出版、交流专业论文15篇;辅导学生参加全国作文竞赛、读写活动,获市以上奖68人,学生在各类报纸投稿发表32篇。

‚三多一主‛读写教改实验研究的结果表明:发展人的主体性,提高人的素质,能从内因上解决人的驱动力问题;改革语文教学,遵循语文学习规律,能开拓语文学习的前景;培养主体性品质,有效提高语文水平,要靠多读多写多思来完成。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多读多写多思,树立学生主体地位。‛能从内因上解决人的驱动力问题,能开阔语文学习空间,能有效提高语文水平。

第二篇:“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发言稿

“读写结合 以读促写”发言稿

永兴九年制学校 王荣

各位老师: 大家好!作为六年级语文老师,我个人认为语文课堂的“读”是理解、是吸收、“写”是表达、是运用。而将两者放在一起,正是因为“读”与“写”这两种能力是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两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因此,语文课堂上必须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就是把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紧密联系起来,在作文教学中要明确阅读为写作提供了哪些条件、打下哪些基础,写作要借助阅读的哪些知识、利用学得的哪些技巧。读写结合,能形成有效的学习链,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一、正确认识读、写之间的关系

著名诗人郭沫若写过这样一句诗:“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万卷山积,一篇吟成。”“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从这些诗句和名言中,我们可以看出写作对读书有很强的依赖关系,或者说是阅读积累对学习表达的重要意义。具体地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大量阅读书籍可以帮助我们的学生积累丰富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广泛地阅读可以帮助我们的学生丰富写作素材,解决缺乏写作内容的问题。

3、精细地阅读可以帮助我们的学生开阔写作思路,激起学生表达欲望。

4、深入地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感悟写作规律,学习借鉴优秀作文的写作方法。

当然,阅读对写作的影响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潜移默化的,同时读写之间也是厚积薄发的关系。正如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其意思是说读书有利于写作,这道理十分简单。由此,在阅读教学中,使读写有效结合,才能使阅读与写作两者相得益彰,互相促进。

二、在课堂教学中以“读”促“写”,让读写有效结合。“读写结合”以课文内容为素材,加上是在对课文内容的充分理解消化的基础上进行,选材角度小,内容简短,贴近实际,有利于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和作文水平的提高。

1、把握契机,变被动为主动,引起学生兴趣。

2、明确要求,让学生“练”有所依。(1)于精彩处仿写。(2)于空白处补写。(3)于“迁移点”拓写。(4)于结尾处续写。(5)变换文体练习写。

三、在课寻找练写时机,让课堂中的读写结合获得有效延伸。仅靠教师利用课堂教学的时间,学生在小学六年时间内也仅仅是 学了二三百篇课文,而这样的阅读量又岂能满足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需要呢?因此,我们在注重课内阅读教学的同时,也要把视角投放到课外阅读之中,之前所说的“大量的、高品位的阅读”也就成了课外阅读最为重要的阅读范畴。但是,由于课外阅读相对课堂教学来讲更加开放、自主,教师在阅读与写作上的引导也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又该怎样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训练写的能力呢?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我们可以采用背诵古诗,读童话、寓言、民间故事、通俗的小文章并且摘抄词语、句子等。而相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我们则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每天课外阅读半小时,并摘录好词佳句甚至名段,学会做读书笔记,写一写自己的见解,读书后的心得体会。也可以将这些心得体会在平时的班级活动中加以体现,供同学之间相互交流。无论是在课堂阅读教学中的读写训练,还是在课外阅读中的写作能力训练,在实际运用中,我们都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情特点,采取循序渐进的策略:

从学到仿,随文说写; 积累体验,由说到写; 从仿到创,由扶到放; 关注生活,加强练笔。

我们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如何用好这个例子,决定了学生的实际收效有多大。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写作的技巧,在写作中增强对语言文字阅读的感悟能力,在这样无数次的阅读—写作—阅读的双向迁移中,阅读和写作形成了互相补充的有机 体,那么,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也就不再是遥远的梦。

谢谢大家!

第三篇:“读写结合 以读促写”心得体会

“读写结合 以读促写”心得体会

中石油小学:南荣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个人认为语文课堂的“读”是理解、是吸收、“写”是表达、是运用。而将两者放在一起,正是因为“读”与“写”这两种能力是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两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因此,语文课堂上必须读写结合。

阅读是我们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吸收、是输入,是在丰富自己的思想和内部语言。而语言的积累就需要大量的阅读,学好语文的根本乃在于大量的、高品位的阅读。正如古人云:“开卷有益。”“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而写作则是语言的应用。是倾吐,是输出,是将自己的某些人生体验、内部思维转化为外部语言,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生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认识活动和书面表达

练习活动。

读写结合,就是把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紧密联系起来,在作文教学中要明确阅读为写作提供了哪些条件、打下哪些基础,写作要借助阅读的哪些知识、利用学得的哪些技巧。读写结合,能形成有效的学习链,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一、正确认识读、写之间的关系

著名诗人郭沫若写过这样一句诗:“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 张。”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万卷山积,一篇吟成。”“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从这些诗句和名言中,我们可以看出写作对读书有很强的依赖关系,或者说是阅读积累对学习表达的重要意义。具体地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大量阅读书籍可以帮助我们的学生积累丰富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广泛地阅读可以帮助我们的学生丰富写作素材,解决缺乏写作内容的问题。

3、精细地阅读可以帮助我们的学生开阔写作思路,激起学生表达欲望。

4、深入地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感悟写作规律,学习借鉴优秀作文的写作方法。

当然,阅读对写作的影响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潜移默化的,同时读写之间也是厚积薄发的关系。正如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其意思是说读书有利于写作,这道理十分简单。由此,在阅读教学中,使读写有效结合,才能使阅读与写作两者相得益彰,互相促进。

二、在课堂教学中以“读”促“写”,让读写有效结合。“读写结合”以课文内容为素材,加上是在对课文内容的充分理解消化的基础上进行,选材角度小,内容简短,贴近实际,有利于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和作文水平的提高。

1、把握契机,变被动为主动,引起学生兴趣。

2、明确要求,让学生“练”有所依。(1)于精彩处仿写。(2)于空白处补写。(3)于“迁移点”拓写。(4)于结尾处续写。(5)变换文体练习写。

三、在课寻找练写时机,让课堂中的读写结合获得有效延伸。仅靠教师利用课堂教学的时间,学生在小学六年时间内也仅仅是学了二三百篇课文,而这样的阅读量又岂能满足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需要呢?因此,我们在注重课内阅读教学的同时,也要把视角投放到课外阅读之中,之前所说的“大量的、高品位的阅读”也就成了课外阅读最为重要的阅读范畴。但是,由于课外阅读相对课堂教学来讲更加开放、自主,教师在阅读与写作上的引导也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又该怎样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训练写的能力呢?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我们可以采用背诵古诗,读童话、寓言、民间故事、通俗的小文章并且摘抄词语、句子等。而相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我们则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每天课外阅读半小时,并摘录好词佳句甚至名段,学会做读书笔记,写一写自己的见解,读书后的心得体会。也可以将这些心得体会在平时的班级活动中加以体现,供同学之间相互交流。无论是在课堂阅读教学中的读写训练,还是在课外阅读中的写作能力训练,在实际运用中,我们都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情特点,采取循序渐进的策略:

从学到仿,随文说写; 积累体验,由说到写; 从仿到创,由扶到放; 关注生活,加强练笔。

我们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如何用好这个例子,决定了学生的实际收效有多大。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写作的技巧,在写作中增强对语言文字阅读的感悟能力,在这样无数次的阅读—写作—阅读的双向迁移中,阅读和写作形成了互相补充的有机体,那么,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也就不再是遥远的梦。

第四篇:“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心得体会

“读写结合 以读促写”心得体会

中石油小学:南荣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个人认为语文课堂的“读”是理解、是吸收、“写”是表达、是运用。而将两者放在一起,正是因为“读”与“写”这两种能力是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两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因此,语文课堂上必须读写结合。

阅读是我们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吸收、是输入,是在丰富自己的思想和内部语言。而语言的积累就需要大量的阅读,学好语文的根本乃在于大量的、高品位的阅读。正如古人云:“开卷有益。”“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而写作则是语言的应用。是倾吐,是输出,是将自己的某些人生体验、内部思维转化为外部语言,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生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认识活动和书面表达

练习活动。读写结合,就是把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紧密联系起来,在作文教学中要明确阅读为写作提供了哪些条件、打下哪些基础,写作要借助阅读的哪些知识、利用学得的哪些技巧。读写结合,能形成有效的学习链,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一、正确认识读、写之间的关系

著名诗人郭沫若写过这样一句诗:“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万卷山积,一篇吟成。”“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从这些诗句和名言中,我们可以看出写作对读书有很强的依赖关系,或者说是阅读积累对学习表达的重要意义。具体地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大量阅读书籍可以帮助我们的学生积累丰富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广泛地阅读可以帮助我们的学生丰富写作素材,解决缺乏写作内容的问题。

3、精细地阅读可以帮助我们的学生开阔写作思路,激起学生表达欲望。

4、深入地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感悟写作规律,学习借鉴优秀作文的写作方法。

当然,阅读对写作的影响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潜移默化的,同时读写之间也是厚积薄发的关系。正如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其意思是说读书有利于写作,这道理十分简单。由此,在阅读教学中,使读写有效结合,才能使阅读与写作两者相得益彰,互相促进。

二、在课堂教学中以“读”促“写”,让读写有效结合。

“读写结合”以课文内容为素材,加上是在对课文内容的充分理解消化的基础上进行,选材角度小,内容简短,贴近实际,有利于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和作文水平的提高。

1、把握契机,变被动为主动,引起学生兴趣。

2、明确要求,让学生“练”有所依。(1)于精彩处仿写。(2)于空白处补写。(3)于“迁移点”拓写。(4)于结尾处续写。(5)变换文体练习写。

三、在课寻找练写时机,让课堂中的读写结合获得有效延伸。仅靠教师利用课堂教学的时间,学生在小学六年时间内也仅仅是学了二三百篇课文,而这样的阅读量又岂能满足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需要呢?因此,我们在注重课内阅读教学的同时,也要把视角投放到课外阅读之中,之前所说的“大量的、高品位的阅读”也就成了课外阅读最为重要的阅读范畴。但是,由于课外阅读相对课堂教学来讲更加开放、自主,教师在阅读与写作上的引导也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又该怎样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训练写的能力呢?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我们可以采用背诵古诗,读童话、寓言、民间故事、通俗的小文章并且摘抄词语、句子等。而相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我们则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每天课外阅读半小时,并摘录好词佳句甚至名段,学会做读书笔记,写一写自己的见解,读书后的心得体会。也可以将这些心得体会在平时的班级活动中加以体现,供同学之间相互交流。无论是在课堂阅读教学中的读写训练,还是在课外阅读中的写作能力训练,在实际运用中,我们都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情特点,采取循序渐进的策略: 从学到仿,随文说写; 积累体验,由说到写; 从仿到创,由扶到放; 关注生活,加强练笔。

第五篇: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提高写作能力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提高写作能力

——邓井关小学张美红

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充分说明阅读与写作有着密切的关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它们互相促进,相辅相成。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主要途径,这既是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也符合当前的语文课改精神。《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而阅读与写作就是主要的语文实践活动。如何指导学生读中学写,提高写作能力呢?我在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

一、凭借课文,读中悟写,相机训练。

小学语文教材里的课文具有典范性,是情真意切、文质兼美的佳作,教师应充分加以利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运用灵活多变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反复地读,形式多样地读,深入地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贴切,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作者对大自然,对社会现实,对周围的人、事、物的关注中获得启迪,学会观察思考,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特别是要让学生体会作者观察分析、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表情达意的方法,注重背诵,积累词汇,为写作创造条件。教师要针对不同的课文内容,抓住训练点,设计好各种形式的练笔,让学生把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习得的写作规律,在语言实践中加以运用。

1、仿写仿写就是根据某些范文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或表现手法进行作文的一种写作训练方式。模仿是儿童的天性,而仿写是小学生学习作文的重要途径和训练形式,在从阅读到独立写作的过程中起到了桥梁作用。仿写时,要精心选择具有明显特征且具有价值的精彩片断。如《翠鸟》中对翠鸟外形的描写,按“爪子—羽毛—眼睛—嘴”的顺序,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通过生动形象地描绘,使我们仿佛亲眼看到了那只羽毛艳丽、小巧玲珑的翠鸟。在教学这一课时,我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这一段,想象翠鸟小巧美丽的样子,感受、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观察的,并背诵这一段。课后,我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动物,按照“有顺序、抓特点”的方法,认真仔细地观察,描写动物的外形。

2、补白有些课文由于表达的需要和文章篇幅限制,某些地方写得非常简略,甚至在情节发展过程出现了跳跃的情形,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想象、延伸、拓展的空间。因此,在学习这样的文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这些“空白”,运用个人生活经验,结合文本具体语境,进行合理构思,或把简略的部分具体化,或补充省略的情节,进行再造想象。如《重阳节的传说》一文中讲桓景为了除掉瘟魔,决定去东南方的山中寻找叫费长房的神仙,拜师学艺。文中没有具体讲桓景是怎样学习降魔的武艺,只概括地说他勤学苦练,终于练成一身好武艺。在教学时,我抓住“勤学苦练”这个词,启发学生思考:桓景每天什么时候开始练武,一直练到什么时候才休息?在练武的过程中,他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么克服的?他练了多久才练成了这身好武艺?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展开合理的想象,具体写一写桓景勤学苦练的经过。通过这次练笔,学生更深深地感受到桓景不怕艰辛、吃苦耐劳、为民除害、持之以恒的精神。同时,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

3、变换课文的叙述角度作者写作总有自己的角度,角度变了角色也就变了。在阅读教学中,变换叙述角度,进行读写训练,可充分挖掘课文语言因素,活化课文内容,引发写作兴趣,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一个情境的创设,一个句子的提示,就能把学生带到特殊的情境之中,使课文内容很快变为学生的交际语言。如在《新型玻璃》一课的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分别以五种“新型玻璃”的身份对自己的特点和作用进行自我介绍,从而有效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学生在角度变换的训练中,决不是简单的内容移植,而是合理的创造表述。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是有效的。

4、续写有些课文的结尾戛然而止,意犹未尽,给人留下了想象的余地。教学时,可引导学生以原文的终点为习作的起点,联系课文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合理想象,对课文内容进行拓展延伸。如《穷人》一课记叙了在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渔夫和妻子桑娜主动收养病故的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渔夫和桑娜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桑娜一家已有五个孩子,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尽管她辛苦劳作,丈夫冒着生命危险出海捕鱼,也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如果再多两张嘴巴,日子的艰难可想而知,这将给他们带来多大的压力呀!正因为如此,桑娜在抱那两个孩子回家后,心里忐忑不安,激动、紧张、担忧、自责,内心充满矛盾。没想到当她告诉丈夫西蒙的死讯,试探丈夫的反应时,丈夫主动提出抱两个孤儿回家。故事结尾写道:桑娜拉开了帐子。在学完这篇课文之际,我声情并茂地对学生说:“渔夫和妻子桑娜收养了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以后的日子将是何等难熬,相信此刻同学们的心中都充满了无限的忧虑,请大家打开想象的翅膀,续写“桑娜拉开帐子”以后。”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续写兴趣,又给学生留下了一个思维空间,既发挥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又提高了其写作能力。

4、写读后感有的课文或感染力强,或富有哲理,能给人以启迪,教师可让学生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一写,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认识、作文能力,都有很多帮助。如《钓鱼》一课中,父亲告诫作者的那番话,哲理性强,蕴含着深刻的做人道理。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这一哲理后,可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说一说从中受到的气氛和教育,并写下来。

二、指导课外阅读,扩大阅读面,注重语言积累

小学生要想学好语文,写好作文,仅仅靠一本语文书是远远不够的,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主要是靠在广泛地阅读中习得的。语文教材只是个例子,更关键的是要鼓励学生进行广泛地阅读,品词析句,有所感悟和思考,感受文章的精妙之处,获得美的体验,从中源源不断地汲取养料,为今后的作文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做好表达的准备。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课外读物,内容应以童话、寓言,浅显的古诗文和反映儿童生活的现实作品为主。还可读一些古典名著、科普读物。为了使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教师应采取一定的措施方法:如规定读书数量,安排读书时间,摘抄好词妙句并熟读成诵,写读书笔记,组织读书汇报活动等。学生阅读面宽了,语言积累也相应丰富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只要教师坚持抓好“阅读、写作”这两条线,以读为本,以读促写,同时指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勤思考,善观察,积累丰富的素材,就一定能让学生的习作之舟沿着正确的航线,扬帆前进,驶向成功的彼岸。

下载主动参与自主探究以读促写读思结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主动参与自主探究以读促写读思结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以读促写实施方案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途径与方法研究》实施方案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黄尖初级中学语文课题组 一、 课题研究背景 三年多以前,我学科组参加了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

    以读促思 读中感悟

    以读促思 读中感悟 ——《船长》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江苏省盐城市大冈小学 朱荣山 【教材简介】 本文叙写了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大轮船猛烈撞击后即将......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结题报告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途径与方法研究》课题研究材料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途径与方法研究结题报告 三家子中心小学 施清凌 课题提出的背景: 我校是一所乡镇学校,距......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语文教学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0-099-01 一、读与写结合的整体结构 读与写组成了一个整体,研究读与写的内涵要素,为此应......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螳螂捕蝉》教学设计[精选合集]

    “读写结合、 以读促写”——《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螳螂捕蝉》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12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为“诗文精粹”,还安排了《三打白骨精》《词......

    以读促悟,以悟引写-浅谈读与写的结合

    读中感悟,以读促悟,以悟引写 ——浅谈读与写的结合 在语文教学中,读和写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读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写是语文教学的落脚点,读是为了能更好的写。小学语文教材所选......

    高中英语“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教学策略

    高中英语“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教学策略 【摘 要】阅读与写作是中学阶段必备语言技能,阅读是输入性而写作是输出性,输入是输出的基础,输出是输入的最终结果和目的,两者紧密相......

    以读为本读思结合心得体会

    免费分享创新 以读为本读思结合心得体会 “以读为本”即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