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青年志愿服务条例(2007年12月14日江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

时间:2019-05-12 12:56: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江西省青年志愿服务条例(2007年12月14日江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江西省青年志愿服务条例(2007年12月14日江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篇:江西省青年志愿服务条例(2007年12月14日江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

【发布单位】江西省

【发布文号】江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07号 【发布日期】2007-12-14 【生效日期】2008-03-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江西省青年志愿服务条例

(2007年12月14日江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 2007年12月14日江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07号公布 自2008年3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第一条 为了规范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保障青年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组织和青年志愿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促进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青年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组织、青年志愿服务对象及青年志愿服务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的青年志愿服务是指青年志愿者以自身知识、技能、体能等,自愿地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公益性行为。

本条例所称的青年志愿者是指经个人申请,在青年志愿者组织登记,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青年。

本条例所称的青年志愿者组织是指从事青年志愿服务的非营利的公益性组织,包括各级青年志愿者协会及其分支机构,以及青年志愿协会下设的青年志愿服务站、服务队等。

第四条第四条 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应当遵循自愿、无偿、诚信、平等的原则。

第五条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倡导和支持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提高青年志愿服务在社会发展中的参与程度,把青年志愿服务纳入社会发展规划。

第六条第六条 共青团组织对青年志愿者组织及其服务活动进行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

第七条第七条 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本人向青年志愿者组织提出申请,经青年志愿者组织同意,登记成为青年志愿者:

(一)年龄为16周岁至45周岁;

(二)符合志愿服务活动要求的身体条件;

(三)自愿从事志愿服务;

(四)具备相应的服务能力。

前款第一项所指人员属于未成年人的,参加青年志愿服务活动需征得其监护人同意。

第八条第八条 青年志愿者享有下列权利:

(一)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接受有关培训;

(二)获得从事志愿服务的必需条件、必要保障和相关信息;

(三)请求青年志愿者组织帮助解决在志愿服务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四)拒绝提供违反法律和违背社会公德的服务;

(五)对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提出意见、建议,并进行监督;

(六)有特殊困难时优先获得志愿服务;

(七)退出青年志愿者组织;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九条第九条 青年志愿者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青年志愿者组织的章程和制度;

(二)履行志愿服务承诺;

(三)尊重志愿服务对象的合法权利,保守志愿服务对象的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

(四)不得向志愿服务对象索取或者变相索取报酬;

(五)不得以青年志愿者身份、青年志愿者组织的名义从事营利性或者违背社会公德的活动;

(六)维护青年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组织的形象和名誉;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十条第十条 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可以依法设立地方青年志愿者协会,行业根据需要可以依法建立行业青年志愿者协会。

青年志愿者协会应当符合国家有关社会团体登记管理的规定,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依法登记成为社会团体法人。

学校、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青年志愿者组织提出申请并经青年志愿者协会批准,可以成为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团体会员。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青年志愿者组织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建立健全开展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各项措施和制度;

(二)负责青年志愿者的招募、培训、管理和考核;

(三)制定青年志愿服务计划并组织实施,发布青年志愿服务信息;

(四)负责青年志愿服务活动资金、物资的筹集、使用和管理;

(五)为青年志愿者提供必要的帮助,维护志愿者合法权益;

(六)组织开展青年志愿服务的宣传、合作和交流活动。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青年志愿者组织应当为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和服务保障。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青年志愿者组织在组织志愿服务活动时,应当对青年志愿者进行安全教育;对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志愿服务,应当协同活动的举办者为青年志愿者办理相应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对服务过程中遭受意外伤害的青年志愿者应当及时提供援助。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青年志愿服务的范围主要包括扶弱助残、扶贫济困、支教助学、科技传播、医疗卫生、抢险救灾、环境保护、法律援助、治安防范、社区服务和大型社会活动等。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青年志愿服务的个体对象主要是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优抚对象、城乡特困人员和其他有特殊困难需要帮助的社会成员。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青年志愿者组织应当通过适当方式向社会公示其志愿服务范围和联系方式。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需要志愿服务的个人或者单位可以向青年志愿者组织提出申请。申请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由其监护人代为申请。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青年志愿者组织根据申请人的申请和实际情况,提供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不能提供志愿服务的,应当及时答复申请人。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青年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组织与服务对象之间是自愿、平等的服务与被服务关系,应当互相尊重,平等相待。

青年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组织和服务对象可以订立志愿服务协议,明确服务的内容、要求以及权利和义务。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青年志愿者参加由青年志愿者组织开展的志愿服务时,应当佩戴统一的青年志愿服务标志。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青年志愿者组织应当如实为青年志愿者提供参加志愿服务的证明,并建立个人档案记载参加志愿服务的情况。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每年3月5日至11日为本省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宣传周。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机关、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应当鼓励和支持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维护青年志愿者和青年志愿者组织的合法权益。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必要的资助。

鼓励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对青年志愿者组织及其志愿服务活动进行捐赠、资助。捐赠人和资助人依法享受相关优惠。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捐赠和资助的资金,由青年志愿者协会设立专门账户,用于青年志愿服务活动。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应当接受政府有关部门、捐赠人、资助人和青年志愿者的监督。

捐赠和资助的物资,由青年志愿者协会接收、登记和管理,并按照资助和捐赠者的意愿发放、使用。

接受的资金和物资应当向社会公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青年志愿服务的资金和物资。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接受志愿服务的个人和单位,应当就服务事项及安全隐患做必要的告知,为青年志愿者提供必要的物质、安全、卫生保障。

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大型社会活动的举办者应当根据情况,为青年志愿者提供开展志愿服务所必需的专项培训。

第二十八条第二十八条 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有关团体应当将培养青少年的志愿服务意识纳入思想品德教育的范围。鼓励在校的青年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从事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

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 民政、卫生、公安、司法、农业、林业、水利、环保、人事、劳动保障、城市管理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结合本部门的工作实际和社会需求,为青年志愿服务提供相应的信息和支持。

第三十条第三十条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支持青年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并为其服务活动提供便利条件。

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一条 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新闻媒体应当无偿开展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公益性宣传。

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二条 对表现突出的青年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组织,以及支持、帮助青年志愿服务有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给予表彰、奖励。

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三条 在志愿服务过程中,青年志愿者给服务对象、其他相关人员造成损害的,或者服务对象、其他相关人员对青年志愿者造成损害的,青年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组织、青年志愿服务对象或者相关人员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三十四条第三十四条 对非法侵占、挪用青年志愿者组织资金和物资的单位和个人,依法追究其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三十五条第三十五条 对以青年志愿者组织或者青年志愿者名义、标志从事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活动或者进行其他违法活动的,有关部门、青年志愿者组织应当予以制止;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其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六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其他志愿者、志愿者组织、志愿服务对象及其志愿服务活动,参照本条例执行。

第三十七条第三十七条 本条例自2008年3月1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江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江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2010年1月28日在江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蒋如铭

各位代表:

现在,我受江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过去一年的主要工作

2009年,适逢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省人大常委会设立30周年,也是应对国际国内经济环境重大变化、继续加快江西崛起进程的关键一年。在中共江西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常委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紧紧围绕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三保一弘扬”总体要求,落实中央和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认真依法履职,积极开展工作,为推进我省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新的贡献。

一、围绕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依法履职

去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也是我省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我省的首要任务。常委会认真落实“全力以赴保增长”的要求,切实加强立法和监督工作,努力促进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着力推进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给经济发展带来的严重冲击,省委作出了“以项目建设为核心,增投资,扩内需,保增长,促发展”和“用两年时间基本完成国有工业企业改革任务”等重大决策。为推进重大决策的贯彻落实,常委会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我省大力推进重点工程建设情况的报告,对交通、能源、工业和社会公益性等多个重点工程项目开展视察、调研。常委会组成人员充分肯定我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揽子计划所取得的显著成效,支持政府及有关部门坚定不移地以大项目推动大发展,进一步发挥重点工程建设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方面的作用。常委会及时开展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情况专题调研,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我省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情况的报告,支持和促进政府及有关部门完善政策措施,深化国企改革,破解发展难题,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发展活力。中小企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常委会开展中小企业促进条例贯彻实施情况执法调研,督促有关方面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帮助中小企业克服金融危机不利影响,实现持续健康发展。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以保障性住房建设为重点的部分重大公共投资项目实施情况专题调研。

为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常委会开展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组织以“推动污染减排,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主题的“环保赣江行”监督检查活动,开展鄱阳湖湿地保护条例实施情况和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情况专题调研,联合举办鄱阳湖科技高峰论坛。通过执法检查和“环保赣江行”活动,督促一些地方严格执法,关停了一批违法排污企业,淘汰了一批落后产能,取缔了在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仍然存在的排污口,初步解决了一些地方突出的水污染问题,推进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赣江源区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相关报告时,对我省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促进生态建设取得的明显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同时,对进一步搞好环境资源保护和节能减排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在加强监督的同时,常委会提前介入《江西省五河源头和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立法调研,以加快立法进程,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提供法制保障。

科技创新是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水平的关键。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我省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常委会组织科技进步法执法检查,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加强自主创新、推进创新型江西建设情况的报告,深入开展百家企业技术创新情况专题调研。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我省深入实施科教兴赣战略,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所做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就增加科技投入、制定自主创新鼓励政策、扶持重大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改进科技立项评审工作、加大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落实力度等提出了17条意见建议。这些意见建议对省政府制订出台《江西省关于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的实施意见》及相关配套政策和优化我省科技创新环境、促进科技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规范、保障我省专利工作,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常委会制定《江西省专利促进条例》,鼓励发明创造,推进专利应用。

围绕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支柱产业的发展战略,为更好地保障和促进旅游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常委会与时俱进,加强旅游法制建设,制定颁布新的《江西省旅游条例》。

着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业是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为加快我省农业产业化进程,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常委会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我省推进农业产业化情况的报告,开展百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专题调研,在充分肯定我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施农业产业化“双十双百双千”工程、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就加强规划引导、进一步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加快农产品基地建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等提出建设性意见。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加强水利工程管理,保障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发挥水利工程的功能和效益,制定《江西省水利工程条例》。为加强城乡规划管理,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对《江西省城乡规划条例(草案)》进行了一审。

着力加强计划、预算监督。常委会密切关注经济形势变化,坚持举办经济形势分析会制度,请省政府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到会介绍我省经济运行情况,组织视察金融、税收等工作。常委会组成人员认真分析全省经济运行态势,对进一步促进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出意见建议。针对国际金融危机给我省经济特别是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严重冲击与困难,常委会坚持实事求是,审查批准省政府关于调整2009年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部分预期指标的方案。为支持省政府及时落实中央保增长调结构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增加地方配套资金、扩大政府投资能力,审查批准省政府关于2009年省级预算调整方案。常委会还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2009年上半年计划和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审查批准2008年省级决算。为维护财经秩序,保障财政资金安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制定《江西省财政监督条例》,对财政监督的原则、范围、程序和法律责任等进行规范。

二、围绕推进改善民生依法履职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越是困难时期,越要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常委会认真落实“千方百计保民生”的要求,着力促进改善民生,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就业是民生之本。自去年年初以来,受金融危机影响,就业形势严峻,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和返乡农民工两大群体就业问题较为突出。为促进就业,常委会在全国率先出台《江西省就业促进条例》,从政策支持、就业援助、职业培训等方面作出规定,尤其是重点规范了就业公平、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和农村劳动者进城或返乡创业就业、以创业带就业等内容,推动建立和完善促进就业长效机制。常委会还就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开展专题调研,在掌握情况、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从5个方面提出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意见建议,省政府认真研究,及时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联席会议制度,加快落实相关政策措施,提前实现了国务院确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为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工作,常委会开展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情况专题调研,就进一步落实相关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等提出意见建议。

为促进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常委会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执法检查为重点,继续组织开展“赣鄱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活动,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并跟踪检查2008年常委会执法检查报告和审议意见的落实整改情况。检查情况表明,我省一些影响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农产品质量检测能力得到提高,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有了新的进步。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监管中仍然存在的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常委会就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健全市场检测机制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加快相关立法进程等提出意见建议。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

为推进民生工程实施,促进改善民生,常委会还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我省社会保险工作情况的报告,对省政府确定的民生工程中涉及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方面的20件实事和收养法实施情况以及民营养老服务业发展情况、归侨生活补贴情况开展专题调研,组织视察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民族乡村新农村建设和高招录取等工作,对省政府在金融危机全球蔓延、经济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继续集中财力实施新一轮民生工程,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所做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同时建议有关方面进一步健全民生工程长效机制,确保民生工程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甲型H1N1流感疫情发生后,常委会及时安排听取有关汇报、组织专题视察,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建议,促进有关工作落实。为维护优抚对象合法权益,修订《江西省军人抚恤优待办法》,就缩小城乡差别、提高义务兵家庭优待金标准和保障优抚对象医疗待遇等内容进行补充和规范。为适应我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形势的不断变化,修订《江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三、围绕支持维护社会稳定依法履职

社会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常委会认真落实“加大力度保稳定”的要求,切实履行职能,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为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常委会在制定促进就业、军人抚恤优待、人口与计生等法规中,注重反映不同职业、不同经济状况、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诉求,促进社会公平。为规范信访行为和信访工作,保持国家机关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维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常委会对《江西省信访条例》进行修订,补充完善畅通信访渠道、创新信访工作机制、维护信访秩序、强化工作责任等方面的内容。组织视察信访工作,支持有关部门积极探索信访工作新规律,努力化解社会矛盾纠纷,认真做好社会维稳工作,确保我省信访工作有序平稳。常委会还高度重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依法督促有关部门认真处理群众信访。加强对信访情况综合分析,从中找出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开展监督。

为推进公安机关严格依法行政,更好地发挥公安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职能作用,常委会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全省公安机关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工作情况的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充分肯定全省公安工作致力于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所做的工作,建议进一步推进科技强警、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积极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为维护全省政治安定、社会安全、人民安宁的良好环境作出新的努力。

为督促各级法院更好地服务和保障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常委会听取和审议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全省法院开展涉农审判、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在充分肯定省法院更新惠农司法理念、深入指导涉农审判、提高服务农村发展水平等工作的同时,就进一步推动多元纠纷调解机制建设、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更好地服务农村改革和发展等提出意见建议。省法院认真落实常委会意见建议,出台了进一步加强涉农审判工作的指导意见,规范涉农审判工作,加大涉农案件执行力度,缓解涉农案件执行难问题,提高服务保障水平。

加强检察机关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工作,是维护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常委会听取和审议省人民检察院关于开展诉讼监督工作情况的报告,在对全省检察机关依法开展诉讼监督工作给予充分肯定的基础上,为促进检察机关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加大监督力度,推动司法机关加强协调配合,共同努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不严、司法不公问题,作出《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检察机关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工作的决议》。省人民检察院认真落实常委会审议意见和决议要求,研究制订了进一步增强诉讼监督能力、建立健全诉讼监督工作机制等措施。

为加强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充分发挥宗教组织和信教群众在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常委会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我省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工作情况的报告,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省依法管理宗教工作提出意见建议。省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落实,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宗教事务管理的新方法、新途径。为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就我省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组织视察和专题调研。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组织开展工会法执法检查。

四、围绕提高依法履职水平加强基础工作

常委会要依法履行好职责,必须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注重完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坚持不懈地抓好这三项基础工作。

不断改进代表工作。常委会高度重视为代表依法履职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坚持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制度,组织代表参加调研、视察、执法检查等活动,认真听取和吸收代表的意见建议;运用定期寄送和人大网络传递资料等方式,通报经济社会发展和常委会工作情况,拓宽代表知情知政渠道;举办代表履职培训班,组织省人大代表集中学习和培训,交流履职经验,进一步提高代表依法履职能力;改进代表专题调研和集中视察工作,组织部分代表开展多种形式的调研和视察,在掌握情况、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调研和视察报告,为“一府两院”加强和改进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创新代表履职激励机制,首次组织开展优秀代表建议评选工作;加大督办力度,推动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去年代表大会期间,省人大代表共提出议案和建议531件,有关承办单位认真办理,代表们关注的一些问题得到较好解决,代表对办理工作的满意率98.8%,依法履职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常委会召开全省立法工作会议,就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我省地方立法工作作出部署,不断完善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工作机制。启动更高层次的立法协调机制,对一些争议较大的法规条款,常委会和省政府领导共同参与立法协调,破解难题。健全开门立法机制,对每件法规案都注重征求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意见;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些重要条款,专门召开座谈会听取社会各界和群众代表意见;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法规案召开专家、学者论证会;对列入常委会会议议程的法规案,在有关媒体上公布,并在江西人大新闻网设立“立法征求意见”平台。完善立法选项机制,修改《江西省立法条例》,将制订五年立法规划改为建立立法项目库,实行动态管理。继续实施立法质量评价机制,开展《江西省防震减灾条例》立法质量评价工作,为不断提高立法质量积累经验。修改《江西省人大常委会人事任免办法》,改进人事任免工作。常委会不断完善监督工作机制,将专题调研报告和“一府两院”落实常委会审议意见情况的报告列入常委会会议议题,使监督工作更具实效。制定《江西省人大常委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程序(试行)》,规范备案审查机制。完善信息公开机制,加强人大新闻宣传,充分发挥网络作用,把常委会会刊由内刊改为公开发行的公报,将常委会工作情况向社会公开,为公民更好地知情知政、有序政治参与作出积极努力。

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常委会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认真落实《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自身建设的决定》,紧密结合工作实际,与时俱进加强自身建设。一是注重加强学习,努力提升素质。常委会坚持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深入学习中央和省委有关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党的观念、政治观念、大局观念、群众观念和法治观念。坚持“一会一课”制度,每次常委会会议后都结合工作实际,邀请省内外专家讲课,先后就城乡规划法、环境保护法、形成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需要把握的基本问题、国际金融危机对江西经济影响、新能源产业、发展低碳经济等内容举办了6次讲座。结合全省人大工作会议筹备,加强对人大工作中新情况新问题的调研,加深对人大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的理解。认真组织开展纪念省人大常委会设立30周年系列活动,进一步深化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深刻领会常委会设立以来所形成的经验与启示,把宝贵精神财富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二是注重转变作风,努力提高效能。常委会认真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集体行使职权,集体决定问题。坚持围绕审议议题开展调查研究,倾听民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认真开展工作,调研求深,审议求真,督查求实,努力做到分析问题有见地,提出建议有价值,跟踪督查有实效,不断提高常委会工作质量。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厉行节约、改进公务接待、严格控制公费出国(境)等有关文件精神。积极指导机关开展“机关效能年”主题活动,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努力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机关。通过召开座谈会、上下联动开展工作、业务交流培训等方式,加强对市县人大工作的指导,密切与市县人大的联系。

此外,常委会还开展与有关国家和地方议会的友好交往,先后组团出访俄罗斯、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接待加拿大加中议会协会代表团、意大利国会议员代表团、奥地利联邦议会奥中友协高级代表团、英国巴斯-东北萨默塞特郡议会代表团等来访。通过对外交往活动,大力宣传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开放取得的重大成就,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各位代表,一年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常委会共审议通过法规13件,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专题调研报告和其他报告56项,作出决定决议8项,检查3部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组织视察活动16次,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77人(次),较好地完成了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所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

总结过去一年工作,我们进一步体会到,只有始终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自觉地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才能保持人大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只有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求真务实,才能更好地依法履职;只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把握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才能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只有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创新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才能使人大工作在发展中完善,在加强中提高。在依法履职具体实践中我们还体会到,要提高工作实效,一定要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作为工作重点,抓住那些带有普遍性和倾向性的问题,立足于人大职能,选准突破口,把握关键,切实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一定要将所开展的工作与省委决策的贯彻实施紧紧相扣,与政府重点工作的推进紧密相连,与人民群众的呼声息息相应,既深入细致,又讲究效率,切实增强工作的时效性。一定要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严格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方式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人大的优势,体现人大工作的特点,切实增强工作的特色性。这些经验,对于我们进一步做好人大工作十分重要。

各位代表,省人大常委会一年来工作取得的成绩,是在省委正确领导下,历届省人大常委会工作基础上,省人大代表、常委会组成人员、各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以及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工作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是省人民政府、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协同工作的结果,也是市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人民群众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人大常委会表示衷心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常委会工作还有不少需要改进和加强的地方:地方立法如何更好地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增强地方特色和可操作性,进一步提高质量;监督工作如何更好地突出重点,加大力度,进一步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代表工作如何更好地创新机制,丰富代表依法履职的形式和途径,进一步发挥代表作用;自身建设如何更好地适应人大工作需要,落实各项工作制度,进一步提高依法履职水平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不断探索。我们将虚心听取代表意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不断加强和改进工作。

2010年的主要工作任务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也是我省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为“十二五”规划启动实施奠定良好基础至关重要的一年。去年底省委召开的全省人大工作会议暨省人大常委会设立30周年纪念大会,回顾总结了常委会设立以来的发展历程和履职经验,对加强和改善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人大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会前出台的《中共江西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意见》(赣发〔2009〕14号),是做好新时期人大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和省委《意见》,是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常委会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在中共江西省委的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精神,按照全省人大工作会议部署和省委《意见》的要求,认真依法行使职权,着力推进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着力促进全省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着力保障宪法和法律在我省有效实施,努力把人大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进一步加强地方立法工作。围绕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总体要求,切实把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立法需要,认真做好地方性法规制定、修改和清理工作,积极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切实增强法规的地方特色和可操作性,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努力为加快发展、加速崛起提供坚强的法制保障。全年计划安排审议法规案17件,其中制定法规7件,修改法规4件,批准6件。围绕加快推进城镇化,不断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制定《江西省城乡规划条例》。围绕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制定《江西省五河源头和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江西省森林公园条例》。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监管,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江西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条例》、《江西省道路运输条例》,修改《江西省消防条例》。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制定或修改上位法的实际情况,制定《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江西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修改《江西省防震减灾条例》、《江西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实施细则》。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确保今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统一部署,集中力量开展地方性法规清理工作,及时修改或废止与上位法相抵触、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地方性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规定不一致的法规,进一步增强法规的协调性、操作性,确保法制统一。

进一步加强监督工作。立足于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决策的落实,深入贯彻实施监督法及我省实施办法,综合运用多种监督方式,切实履行监督职责,不断增强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常委会计划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12项,对3件法律法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围绕加快发展、扩大总量、优化经济结构、提升发展质量,推进项目建设,推进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我省固定资产投入、贯彻落实《江西省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的实施意见》、光伏材料产业发展、旅游产业大省建设、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等情况的报告,开展旅游条例执法检查。围绕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促进低碳与生态经济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完成情况、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建设及运行情况的报告;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以建筑节能为重点的节约能源法执法检查;以“防治水土流失,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主题,继续开展“环保赣江行”监督检查活动。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我省民生工程实施、职业病防治法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以“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为主题,继续开展“赣鄱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活动。围绕促进公正司法、维护社会稳定,听取和审议省法院关于贯彻落实人民陪审员制度工作情况的报告;对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检察机关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工作决议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围绕加强重点领域预防腐败工作,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惩治和预防土地领域腐败工作情况的报告。进一步加强计划、预算监督,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2009年省级决算情况和2010年上半年计划、预算执行情况,以及2009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审议省政府关于省级预计超收收入安排情况报告。围绕“十二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的有关问题开展专题调研,为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审查和批准规划纲要做好准备。依法开展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继续做好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进一步强化常委会审议意见的落实,力求在督促整改、跟踪问效上有新进展。

进一步加强代表工作。坚持尊重代表主体地位,认真执行代表工作相关法律法规,努力创新代表工作机制,加强保证代表知情权各项措施的落实,不断完善联系代表等各项制度,支持代表执行职务。继续加强代表培训,不断提高代表履职能力。精心组织闭会期间代表活动,坚持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制度,组织更多的代表参加常委会组织的执法检查和调研活动。改进代表专题调研方式,增强代表集中视察、专题调研的实效。认真做好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更好地发挥代表作用。

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坚持和完善常委会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和专题讲座制度,加强政治理论、宪法法律和人大业务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切实提高依法履职水平。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不断改进作风。自觉接受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将常委会立法、监督情况及时向人大代表通报、向社会公布,坚持邀请公民旁听常委会会议制度。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大工作的宣传与理论研究。进一步发挥各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作用。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已作出决定,设立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要抓紧做好相关工作,更好履行预算监督职能。重视抓好机关建设,指导机关开展“创业服务年”主题活动,不断提高机关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更好地发挥集体参谋助手作用。与有关部门共同努力,推进《中共江西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意见》中各项规定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加强对市、县人大常委会及乡镇人大的联系与工作指导,齐心协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全省人大工作。

各位代表,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江西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同心同德、开拓进取、依法履职、扎实工作,为加快富民兴赣、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江西省职工代表大会条例(2006年7月28日江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B8

【发布单位】江西省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6-07-28 【生效日期】2006-09-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江西省

江西省职工代表大会条例

(2006年7月28日江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第一条 为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依法保障职工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保护和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健康发展,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

第三条第三条 职工代表大会是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职工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和行使民主权利的机构,应当在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推行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职工民主管理制度。

第四条第四条 职工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五条第五条 基层工会委员会是职工代表大会的工作机构,负责职工代表大会的日常工作。

第六条第六条 各级地方总工会和产业工会对职工代表大会工作进行指导和帮助,支持职工代表大会依法行使职权,对本条例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其职责对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执行本条例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依法处理违反本条例的行为。

第七条第七条 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应当支持职工代表大会依法开展工作,组织实施职工代表大会通过的有关决议、决定和方案,接受职工代表大会的监督。

第二章 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

第八条第八条 国有企业(含国有控股企业以及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听取和审议企业的经营方针和发展规划,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财务预决算报告,企业章程草案,重大技术改造方案,基本建设方案,职工培训计划,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职工各项社会保险费缴纳情况,实行厂务公开、签订和履行集体合同、劳动合同情况的报告,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审议通过企业提出的经济责任制方案,企业改革、改制、破产实施方案,职工工资调整、奖金分配方案,劳动用工方案,劳动安全卫生和女职工特殊保护措施,集体合同草案、工资集体协议草案,厂务公开实施细则,职工奖惩办法及其他重要规章制度。

(三)审议决定职工福利基金、公益金使用方案及有关职工生活福利的重大事项。

(四)评议、监督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提出奖惩及任免建议。

(五)根据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决定,民主推荐企业经营者人选或者民主选举经营者;依法选举、罢免、更换董事会、监事会中的职工代表以及参加集体协商的职工代表。

(六)向政府和有关部门推荐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七)依照法律、法规规定,或者经企业与工会协商确定需要由职工代表大会行使的其他职权。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任命或者免除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职务时,应当将职工代表大会评议的结果作为考核、任免和奖惩的重要依据。

第九条第九条 集体企业职工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制定、修改企业章程,职工奖惩办法和其它重要规章制度。

(二)听取和审议企业职工各项社会保险费缴纳情况,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实行厂务公开、履行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情况的报告。

(三)审议通过企业经营方针和发展规划,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企业改革、改制方案,财务预决算报告,职工培训计划,集体合同草案,厂务公开实施细则,经济责任制方案,劳动用工方案,劳动安全卫生和女职工特殊保护措施;审议决定职工工资调整、奖金分配方案,职工福利基金、公益金使用方案及有关职工生活福利的重大事项。

(四)依法选举、罢免、聘用、解聘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依照企业章程选举、罢免、更换参加集体协商的职工代表。

(五)向政府和有关部门推荐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六)法律、法规和企业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第十条第十条 非公有制企业职工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根据企业经营者的要求,听取业主或者经营者关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情况和重大技术改造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协商工资协议、裁减人员方案、劳动安全卫生方案、女职工特殊保护措施、职工奖惩办法、职工福利基金和公益金的使用方案等与职工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其他事项。

(三)审议通过集体合同草案以及涉及职工权益的重要规章制度。

(四)监督企业贯彻实施劳动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情况,职工各项社会保险费缴纳情况,实行厂务公开情况,签订和履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情况。

(五)根据企业经营者的要求,民主评议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并提出奖惩的建议;选举或者罢免职工一方平等协商的代表以及公司制企业的董事会、监事会中的职工代表。

(六)向政府和有关部门推荐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七)依照法律、法规规定,或者经企业与工会协商确定需要由职工代表大会行使的其他职权。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听取和审议单位负责人所作的工作报告,对本单位发展规划,重大改革方案,财务工作报告,事务公开情况,就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其他有关重大问题的决策和重要规章制度的制定、修订,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审议通过劳动用工、职工聘任、职工奖惩、分配制度的原则和办法及其他与职工权益有关的重要规章制度,事务公开实施细则以及集体合同草案。

(三)审议决定本单位医疗费、福利费管理使用原则和办法,以及其他有关职工生活福利的安排等有关事项;对职工参加社会保险及各项社会保险费缴纳情况进行监督。

(四)民主评议单位管理人员的工作。

(五)向政府和有关部门推荐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本条例第八条至第十一条规定以外的其他组织,其职工代表大会职权,参照本条例规定由职工代表大会确定。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依照法律、法规及本条例规定,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决定的事项而未提交的,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就此事项作出的决定不得实施。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职工代表大会依法通过的决议、决定和方案,对本单位及其全体职工均具有约束力,如需修改,应当按法定程序提请职工代表大会进行重新审议表决。

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决定的事项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三章 职工代表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依法享有政治权利并与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均可当选为职工代表。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职工代表由职工民主选举产生。选举应当有三分之二以上职工参加方为有效,被选代表获得全体职工半数以上赞成票方可当选。具体选举办法由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工会根据本条例及其他有关规定制定。

职工代表实行常任制,可以连选连任,任期与职工代表大会任期相同。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职工代表中一线职工的比例应当不低于50%;中级以上管理人员为20%;一般管理人员不超过30%。青年职工、女职工代表应当占适当比例。

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的职工代表,应当以一线直接从事教学、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活动的人员等为主体。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职工代表的权利:

(一)对本单位涉及职工权益的有关事项有知情权;在职工代表大会上,有选举权、被选举权、罢免权和表决权。

(二)有权参加职工代表大会及其工作机构对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执行职工代表大会决议和落实提案情况的监督检查;有权参加对行政领导人员的评议和质询。

职工代表因参加职工代表大会或者经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同意组织的活动而占用工作时间的,其工资福利和其他待遇不受影响。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职工代表的义务:

(一)学习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提高参与管理的能力。

(二)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如实反映职工群众的意见和要求,认真执行职工代表大会的决议,做好职工代表大会交办的各项工作。

(三)遵守法律、法规和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的规章制度,遵守劳动纪律,依法接受职工的监督。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职工代表对选举单位的职工负责。职工有权监督和罢免本单位的职工代表。罢免程序由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职工代表大会确定。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职工代表依法行使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对其进行压制、阻挠和打击报复。

职工代表在任期内,其尚未履行的劳动合同期限短于任期的,劳动合同期限可以延长至任期期满。除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形外,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不得变更或者解除其劳动合同。

第四章 组织制度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100人以下的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可以实行职工大会制度或者职工代表大会制度;100人以上的,应当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100人以上至200人以下的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职工代表人数应当不少于30人;200人以上至1000人以下的,职工代表按职工人数的10%至20%确定,但不少于40人;1000人以上的,职工代表人数按职工人数的10%确定,但不多于400人。具体人数可在本单位的职工代表大会实施细则中作出规定。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所属的分公司、分厂、车间以及分支机构,应当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实行民主管理。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职工代表大会每届任期3年或者5年。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每次会议应当有三分之二以上的职工代表出席。

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主席团主持会议。主席团主要由一线职工、科技人员、管理人员组成。

职工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遇有重大事项,经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法定代表人、工会或者三分之一以上职工代表的提议,应当及时召开职工代表大会会议。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职工代表大会根据需要,可以设立若干职工代表团(组)、专门委员会或者专门小组,负责办理职工代表大会交办的事项。

职工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除确需提交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审议的事项外,其他需要临时决定的重要问题,由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工会召集职工代表团(组)长和专门委员会或者专门小组负责人联席会议协商处理,并提请下一次职工代表大会确认。

职工代表大会对联席会议通过的事项具有最终审定权。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工会应当提前7日以书面形式向职工代表公布职工代表大会的议题。

职工代表大会决议和职工代表提案的落实情况应当向下次职工代表大会报告。

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决定重大事项和进行选举表决时,应当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并获得全体职工代表过半数赞成票通过。

第二十八条第二十八条 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应当根据本单位实际制定职工代表大会实施细则,建立考核、检查、奖惩及档案管理工作制度。

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 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召开职工代表大会以及日常工作所需经费,在所在单位行政管理费中支出。

第五章 职工代表大会与工会

第三十条第三十条 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工会委员会承担职工代表大会的日常工作,履行如下职责:

(一)组织职工选举职工代表。

(二)提出职工代表大会议题的建议,主持职工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和会议的组织工作。

(三)提出职工代表大会主席团、专门委员会或者专门小组的设立方案;组织专门小组或者职工代表开展日常的监督和调查研究,向职工代表大会提出建议。

(四)检查督促对职工代表大会决议的执行情况和闭会期间的提案落实情况;动员职工落实职工代表大会决议。

(五)向职工进行民主管理的宣传教育,组织职工代表学习政策、业务和管理知识,提高职工代表素质。

(六)建立与职工代表的联系制度,受理职工代表的申诉和提案,维护职工代表的合法权益。

(七)提名董事会、监事会中的职工代表候选人。

(八)组织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民主管理的其他工作。

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一条 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工会委员会应当于职工代表大会闭会7日内将会议的有关情况报上一级工会备案。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二条 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工会向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下发限期改正书。对拒不改正的,由县级以上工会通报批评,并可以提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给予单位负责人行政处分:

(一)不按规定召开职工代表大会会议的;

(二)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决定的事项而不提交的;

(三)阻挠工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

(四)拒不执行职工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决定和方案的;

(五)打击报复职工代表,侵害其合法权益的。

违反前款第五项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监督检查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执行本条例工作中失职渎职、徇私舞弊的,视情节轻重,由本级人民政府对部门主要负责人及直接责任人给予批评教育或者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四条第三十四条 对违反本条例的单位和个人,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工会及职工有权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上级工会申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上级工会应当依法进行处理。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五条第三十五条 小型非公有制企业集中的乡镇(街道)、村(社区)及开发区、科技园区、工业园区,在工会的指导下,可以通过建立联合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区域(行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形式,审议通过区域(行业)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草案等涉及职工合法权益的事项。

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六条 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建立职工大会制度适用本条例。

第三十七条第三十七条 本条例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湖北省青年志愿服务条例(2006年5月26日湖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B8

【发布单位】湖北省

【发布文号】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60号 【发布日期】2006-05-26 【生效日期】2006-08-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湖北省青年志愿服务条例

(2006年5月26日湖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 2006年5月26日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60号公布 自2006年8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第一条 为了促进和规范青年志愿服务,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保障青年志愿者及其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青年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组织及其服务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的青年志愿服务是指青年志愿者不为物质报酬,自愿地以自己的劳动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公益性行为。

青年志愿者是指经个人申请、青年志愿者组织登记,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青年。

青年志愿者组织是指从事青年志愿服务的非营利性的公益组织,包括青年志愿者协会及其下设的青年志愿服务站、服务队。

第四条第四条 共青团组织对青年志愿者组织及其服务活动进行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

第五条第五条 青年志愿者享有下列权利:

(一)参加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接受有关教育、培训;

(二)选择与自己行为能力相适应的项目进行志愿服务;

(三)请求青年志愿者组织和有关机关、组织帮助解决在志愿服务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四)拒绝提供违反法律和违背社会公德的服务;

(五)对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提出建议、意见,并进行监督;

(六)自身有特殊困难时优先获得志愿服务;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六条第六条 青年志愿者履行下列义务:

(一)履行志愿服务承诺;

(二)尊重被服务者的合法权利,保护被服务者的隐私和商业秘密;

(三)维护青年志愿者组织和青年志愿者的声誉和形象,不得从事违反法律或者违背社会公德的活动;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七条第七条 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可以建立地方青年志愿者协会,行业根据需要可以建立行业青年志愿者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应当符合国家有关社会团体登记管理的规定,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依法登记成为社会团体法人。

青年志愿者协会按照协会章程负责本行政区域、行业内青年志愿服务的组织、协调、管理和指导,维护青年志愿者的合法权益,建立和完善青年志愿服务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

第八条第八条 青年志愿服务的范围主要包括:

(一)扶贫济困、扶弱助残、帮老助幼;

(二)支教助学、卫生防疫、科技推广、文体服务;

(三)环境保护;

(四)精神抚慰;

(五)法制与社会公德宣传、法律援助;

(六)其他社会公益服务。

青年志愿服务的重点应当是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优抚对象、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农村特困人口和其他有特殊困难需要帮助的社会成员以及大型社会公益活动。

第九条第九条 青年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组织与服务对象之间是自愿、平等的服务与被服务关系,应当互相尊重、平等相待。青年志愿者组织可以与服务对象订立志愿服务协议,明确服务的内容、要求以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十条第十条 青年志愿者组织应当为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和服务保障。青年志愿者组织在组织志愿服务活动时应当对青年志愿者进行安全教育,为服务过程中发生意外伤害的青年志愿者及时提供援助,对可能出现安全风险的志愿服务,应当根据需要,为志愿者办理相应的人身保险。

接受志愿服务的组织和个人,应当尊重青年志愿者的人格,并就服务事项及安全隐患做必要的告知和说明,为志愿者提供必要的安全、卫生保障及救助措施。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青年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时应当佩戴统一的青年志愿者标志,信守承诺,注重服务质量。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倡导志愿服务,不断提高志愿服务在社会发展中的参与程度,把青年志愿服务纳入社会发展规划,并为青年志愿服务提供必要的物资保障和经费支持。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对表现突出的青年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组织,以及支持、帮助青年志愿服务有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各级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鼓励和支持青年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维护青年志愿者及其组织的合法权益。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教育部门和有关社会团体应当将培养青少年的志愿服务精神纳入思想品德教育的范围。鼓励在校的青年学生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

教育、民政、卫生、劳动和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应当结合本部门的工作实际和社会需求为青年志愿服务提供相应信息。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及社区应当结合所辖事务,支持、帮助、指导青年志愿者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并为其服务活动提供便利条件。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新闻媒体应当加强对青年志愿服务的宣传报道,开展青年志愿服务的公益性宣传。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全社会都应当尊重青年志愿者组织和青年志愿者的劳动。

鼓励和倡导社会各界和广大公民积极参与各种志愿服务。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组织开展青年志愿服务的经费来源:

(一)政府资助;

(二)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资助和捐赠;

(三)其他合法收益。

青年志愿者组织应当加强对志愿服务活动经费的管理和监督。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青年志愿服务给予资助和捐赠。

资助和捐赠的资金、物资,由青年志愿者协会接收、登记,并设立专门账户管理,专项用于青年志愿服务活动。

资助和捐赠的资金、物资的使用应当尊重资助和捐赠者的意愿,坚持公开的原则,并依法接受监督。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私分或者挪用青年志愿者组织的资产。对非法占有、使用资助和捐赠的资金、物资的,依法追究其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对以青年志愿者组织名义、标志从事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活动和其他违法活动的,依法追究其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青年志愿者按照青年志愿者组织的安排在提供志愿服务时,给服务对象或者其他相关人员造成损害的,有关青年志愿者组织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但青年志愿者组织与服务对象另有约定的除外。青年志愿者组织在承担民事责任后的追偿事项按照法律的有关规定办理。

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服务对象或者其他相关人员对青年志愿者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青年志愿者组织应当为受损害的青年志愿者提供必要的帮助。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青年志愿者以外的其他志愿者、志愿者组织及其志愿服务活动,参照本条例执行。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本条例自2006年8月1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江西省出版监督管理条例(2005年5月27日江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B8

【发布单位】江西省

【发布文号】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公告第60号 【发布日期】2005-05-27 【生效日期】2005-09-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江西省

江西省出版监督管理条例

(2005年5月27日江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江西省人大

常委会公告第60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出版活动的监督管理,繁荣出版事业,发展出版产业,维护出版业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有关法律和《 出版管理条例》、《 印刷业管理条例》、《 音像制品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出版活动,包括出版物的出版、制作、印刷或者复制、进口、发行。

本条例所称出版物,是指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

第三条第三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出版活动,适用本条例。

出版物进口的监督管理,邮政企业发行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的进口、发行,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条第四条 出版事业和出版产业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传播和积累有益于提高民族素质、有益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丰富和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

第五条第五条 从事出版活动,应当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

第六条第六条 公民依法享有出版自由,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予以保障。

公民在行使出版自由的时候,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第七条第七条 省人民政府出版行政部门和市、县(区)负责出版管理的行政部门(以下简称出版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出版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公安、工商、教育、文化、价格等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依法做好相关监督管理工作。

第八条第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检举、揭发出版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对检举、揭发有功的单位和个人,出版行政部门应当予以奖励。

第九条第九条 省人民政府出版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国家出版规划并结合本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制定全省的出版规划,指导、协调出版事业的发展。

设立出版物出版、制作、印刷或者复制、进口、发行单位,应当符合国家或者省出版规划关于总量、结构、布局的规定。

第十条第十条 出版活动实行许可制度。出版物的出版、制作、印刷或者复制、进口、发行的许可,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出版活动。

第二章 出版物的出版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出版物应当由依法设立的出版单位出版。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任何出版物不得含有下列内容:

(一)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二)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

(三)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或者侵害民族风俗、习惯的;

(五)宣扬邪教、迷信的;

(六)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七)宣扬淫秽、赌博、暴力或者教唆犯罪的;

(八)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九)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

(十)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出版物不得含有诱发未成年人模仿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和违法犯罪的行为的内容,不得含有妨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出版单位不得出售或者以其他形式转让本单位的名称、书号、刊号、版号、版面,不得出租本单位的名称、刊号,不得混用书号、刊号、版号,不得一号多用。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期刊增刊的业务范围、开本等应当与正刊一致,并在封面醒目位置标明“增刊”字样。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出版单位应当自出版物出版之日起30日内,向省人民政府出版行政部门免费送交出版物样本。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出版单位应当于每年的1月31日之前,按照国务院出版行政部门的规定,将上一从事出版活动的情况书面报送出版行政部门。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中小学地方教材的出版、制作、印刷或者复制、发行单位,由省人民政府出版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会同价格主管部门以招标或者其他公开、公正的方式确定;未经确定的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从事中小学地方教材的出版、制作、印刷或者复制、发行业务。

第三章 出版物的印刷或者复制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出版物的印刷或者复制应当由依法设立的出版物印刷或者复制企业承担。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印刷或者复制企业接受委托印刷或者复制出版物,应当按照《印刷业管理条例》、《音像制品管理条例》的规定验证委托单位提供的有关文书。

印刷或者复制企业印刷或者复制的出版物应当全部交付委托单位。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光盘复制企业应当严格按照许可范围从事复制业务。未经许可,可记录类光盘生产企业不得复制只读类光盘,只读类光盘复制企业不得生产可记录类光盘。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光盘复制企业接受复制委托时,委托单位提供的每份光盘复制委托书只能一次性用于一种光盘的复制,不得用于成系列节目光盘的复制。光盘复制企业所复制光盘的节目名称、内容、数量必须与委托书一致。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印刷或者复制企业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印刷或者复制含有本条例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禁止内容的出版物;

(二)接受非出版单位或者个人的委托印刷或者复制出版物;

(三)将接受委托印刷或者复制的出版物的型版及底片或者母带、母盘、模版等出售、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转让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

(四)盗印出版物,擅自印刷或者复制、加印或者加制、发行出版物。

(五)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印刷或者复制企业发现印刷或者复制的出版物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应当立即停止印刷或者复制,并及时报告出版行政部门,不得转移、隐匿或者以其他方式自行处理。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印刷或者复制企业应当自完成出版物印刷或者复制之日起2年内,依法留存一份接受委托的出版物样本以及验证的有关证明文件的副本,以备查验。

第四章 出版物的发行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出版物应当由依法取得许可的单位和个人发行。

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出版物发行单位和个人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发行含有本条例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禁止内容的出版物;

(二)发行非法进口的出版物;

(三)从未取得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或者个人购进出版物;

(四)参与买卖书号、刊号、版号;

(五)未按照出版行政部门许可的经营方式、经营范围、经营地点发行出版物;

(六)擅自更改出版物版权页。

(七)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二十八条第二十八条 出版物发行单位和个人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将出版物仓储地址、面积、管理人员等情况报许可发行的出版行政部门备案;备案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自变更之日起15日内重新备案。

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 出版物发行单位和个人应当将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置于其经营场所的醒目位置。

第三十条第三十条 出版物发行单位和个人应当保存出版物发行进销货清单、发行委托书等有关非财务票据不低于2年,以备查验。

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一条 出版物发行单位和个人申请通过互联网从事出版物发行业务的,按照国家规定办理。

出版物发行单位和个人通过互联网开展出版物发行业务的,应当在网站或者网页的醒目位置标明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编号、发证部门,所经营出版物的名称、出版单位及书号、刊号、版号,其中属于进口出版物的,还应当同时标明进口单位名称。

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二条 内部资料性出版物不得征订发行,不得收取任何费用,不得刊登广告,不得传播到境外。

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三条 出版物交易市场的经营管理者(以下简称市场经营管理者)应当查验场内经营者的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不得向未取得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提供出版物发行的经营场所。

第三十四条第三十四条 市场经营管理者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制定并公布市场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实施情况;

(二)在市场内醒目位置设立公示牌,对场内经营者经营活动中应当注意的事项进行公示;

(三)开展与出版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督促场内经营者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诚信服务、文明经商,遵守商业道德;

(四)维护市场秩序,发现场内经营者从事非法出版物的经营活动或者其他扰乱出版物市场秩序的行为,应当立即向出版行政部门报告;

(五)遵守出版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接受出版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

第三十五条第三十五条 通过书友会、读书俱乐部或者其他类似组织的形式以及连锁经营的方式,从事出版物发行活动的,适用本章规定。

第五章 出版活动的监督

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六条 出版行政部门对出版活动实施监督检查,应当遵循依法、公开、公正和效率的原则。

出版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必须忠于职守,依法办事,公正廉洁,不得利用职务便利索取或者收受财物,以及谋取其他利益。

第三十七条第三十七条 出版行政部门进行检查或者调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应当出示《江西省行政执法证》;执法人员少于2人或者未出示《江西省行政执法证》的,被检查、调查的单位和个人有权拒绝检查、调查。

第三十八条第三十八条 出版行政部门对涉嫌违法从事出版活动的行为进行查处时,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检查与违法活动有关的物品;

(二)询问有关人员,要求其对有关检查事项作出说明;

(三)查阅、复印、录制与检查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

(四)对有证据证明是与违法活动有关的物品,依法予以查封或者扣押。

第三十九条第三十九条 出版行政部门依法实施查封或者扣押的,应当经该部门负责人批准,向当事人送达查封或者扣押决定书,并附查封或者扣押物品清单。

出版行政部门采取查封或者扣押措施的时限不得超过30日;情况复杂的,经该部门主要负责人批准,可以延期15日。

第四十条第四十条 出版行政部门查处违法案件,应当自立案之日起60日内作出处理决定;情况复杂的,经该部门主要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但延长的时间不得超过30日。

出版行政部门在查处违法行为过程中采取查封或者扣押措施的,应当在前条第二款规定的时限内结案。

出版行政部门在依法作出行政处理决定后,应当区分不同情形,将查封或者扣押的物品退还当事人,或者依法予以没收。

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一条 出版行政部门书面告知停止出版、制作、印刷或者复制、进口、发行的出版物,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及时上缴或者等候处理,不得隐藏、变卖、转移、毁损。

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积极协助出版行政部门查处出版活动中的违法行为,不得拒绝或者阻碍出版行政部门依法履行职责。

第四十三条第四十三条 从事出版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等法律、法规,向所在地出版行政部门如实报送统计资料,不得拒报、迟报、虚报、瞒报以及伪造和篡改统计资料。

第四十四条第四十四条 出版行业的行业协会按照其章程,在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和出版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开展活动,对会员实行自律管理。

第四十五条第四十五条 出版行业的行业协会履行下列职责:

(一)教育和组织会员执行出版法律、法规;

(二)依法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反映会员的建议和要求;

(三)收集整理出版信息,为会员提供服务;

(四)制定会员应遵守的规则,组织会员单位的从业人员或者会员个人的业务培训,开展会员间的业务交流;

(五)组织会员就出版业的发展、运作及有关内容进行研究;

(六)对会员在出版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和违反行业协会章程的行为,按照章程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六条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二十七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依照《出版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罚。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五条规定的,依照《出版管理条例》、《印刷业管理条例》、《音像制品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罚。

第四十七条第四十七条 非依照本条例第十八条规定确定的单位,从事中小学地方教材的出版、制作、印刷或者复制、发行业务的,由出版行政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出版物、违法所得,违法经营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经营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违法经营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限期停业整顿或者由原发证机关吊销许可证。

第四十八条第四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规定的,由出版行政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出版物、违法所得,违法经营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经营额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违法经营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限期停业整顿或者由原发证机关吊销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九条第四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三项至第六项规定的,由出版行政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出版物、违法所得,违法经营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经营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违法经营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限期停业整顿或者由原发证机关吊销许可证。

第五十条第五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的,由出版行政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限期整顿或者吊销准印证。

第五十一条第五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的,由出版行政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一条规定的,由出版行政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三条第五十三条 出版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索取或者收受财物以及谋取其他利益,或者不依法履行监督职责,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五十四条第五十四条 本条例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发行,包括总发行、批发、零售、出租、展销、分销等活动。

(二)出版单位,包括报社、期刊社、图书出版社、音像出版社、电子出版物出版社等;法人出版报纸、期刊,不设立报社、期刊社的,其设立的报纸、期刊编辑部视为出版单位。

(三)中小学地方教材,是指由省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下达的《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中所列的用于课堂教学的教科书(含电子音像教材、图书),以及配套的教学辅助资料。

(四)出版物交易市场,是指有固定的交易场地、设施,有若干依法取得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的经营者进入,对出版物实行集中、公开交易的场所。

(五)出版物交易市场的经营管理者,是指依法设立,利用自有或者租用的场所,组织场内经营者集中进行出版物交易,从事市场经营、服务和管理的企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第五十五条第五十五条 本条例自2005年9月1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下载江西省青年志愿服务条例(2007年12月14日江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江西省青年志愿服务条例(2007年12月14日江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