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W老师受挫看老教师“转行”
从W老师受挫看老教师“转行”
江苏省昆山市周庄中学
顾伟清
为了培养新教师,一些学校让部分业绩不佳的老教师“转行”,腾出重要岗位。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学校的做法简单粗暴,让老教师的心灵备受煎熬。
一、案例
W老师50多岁了,再过几年就要退休。开学前一天,他被请到教导处,教导主任递给他一张课程表。W老师打量了一下,学校安排他教初一5个班的地理课。W老师愣了一下,一种失落感油然而生。
W老师一直担任数学教师,也曾有过一段辉煌史,多次被评为先进教师。但近几年来,W老师和年轻教师相比,教学成绩明显落后。在教师会上,校长曾多次警告,成绩太差的教师要“转行”。为了彰显优胜劣汰的机制,经领导研究决定,W老师不再教授数学课,“转行”上地理课。
W老师由于抱有等待退休的心态,所以“转行”后消极应付,教学显得枯燥乏味,课堂也变得乱糟糟的。他经常上了十几分钟后,就让学生自学,然后呆立在教室门口等待下课。
鉴于W老师的特殊性,学校只好顺其自然了。W老师“转行”后,经常愁眉紧锁,原本美好的职业情感荡然无存。
二、分析
像W老师那样陷入“转行”困境的老教师大有人在。学校通过让老教师“转行”,腾出重要岗位,从学校管理的角度讲本无可厚非。但从人文关怀的高度看,简单粗暴地让老教师“靠边站”,确实有不妥之处。
1.缺乏有效的沟通
有些学校缺乏民主意识,校领导习惯于发号施令。老教师是否“转行”、何时“转行”,完全由学校“主宰”。这种行政安排往往带有突然性,使老教师措手不及。由于双方缺乏有效的沟通,所以常常因误解而造成情绪对立。老教师轻则消极怠工,重则怨声载道。案例中,在开学前一天,学校递给W老师一张“转行”课程表,就是典型的“长官式”管理作风。这使W老师萌生了一种被学校抛弃的感觉。
2.缺乏人文关怀
老教师呕心沥血奉献三尺讲台,理应得到学校的尊重和关怀。人人皆有自尊心。当看到成绩明显落后于同伴时,老教师的内心难免压抑烦躁,此时尤其需要学校雪中送炭,弥合他们的心理创伤。如果学校以优胜劣为由,像丢垃圾似地丢弃他们,那么无疑是雪上加霜。案例中,W老师在“转行”前后,没有得到有效的安慰和疏导,学校的做法确实有失人文关怀。
3.缺乏培训机制
老教师“转行”后,往往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不熟悉教材,教学难度增大。老教师记忆力减弱,思维相对迟缓,学校让其“自学成才”,显然是勉为其难。老教师“转行”到非考试科目后,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较大的调整。这就需要学校为他们提供能量充足的“电瓶”,随时为他们“充电”,为他们平稳“转行”保驾护航。案例中的学校未采取任何培训措施就让老教师匆忙“上马”,导致老教师“转行”受挫失意。
三、启示
让老教师平稳地“转行”,并再次点燃他们的职业热情,有利于学校和谐健康地发展。学校一定要把工作做细,呵护好老教师。
1.主动和老教师沟通
如果学校动之以情地为老教师的贡献喝彩,并晓之以理地请老教师让出重要岗位,那么老教师一定会通情达理,欣然“转行”。求得谅解后,学校还应摸透老教师的特长和“转行”意向,以便让他们驾轻就熟,尽早进入角色。
2.增添人文关怀
老教师“转行”后,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转行综合症”。这就需要学校为老教师排忧解难。学校要尽量减轻老教师的课时量,始终对老教师报以积极的期望,传达出学校离不开他们的信号;还要引导老教师从积极的方面思考问题。让老教师认识到“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转行”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感人心者莫乎情。学校的关怀必然点燃老教师的职业热情,并使他们加倍地回报学校。
3.搭建呵护机制 老教师“转行”到新的科目后,必然会碰到各种困难,这就需要学校提供全方位的跟踪指导。只要学校搭建了完善的呵护机制,老教师就可能在新的岗位上收获成功。只要老教师肯下工夫,那么一定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并享受美好的职业情感。
《中小学管理》2010年第3期
(编辑 许丽艳)
第二篇:从四三三模式看陈秀丽老师的公开课
从四三三模式谈陈秀丽老师的公开课
太和六中
于中耿
从教学过程四个环节看,本节课做到了不看不讲(学生查检预习情况)、不议不讲(群学时小组学生都站起来围在一起)、不展不讲(六个小组都做了精彩展示)、不练不讲(有练习反馈)
从学生学习的三种方式看,有自学(学生使用的导学案在课前已经独立完成),小组有对学群学(抽题之后,小组讨论)
从教学境界看,做到了“三动”,即教学设计让学生“心动”,教学过程让学生“行动”,教学结果让学生“激动”。先说心动,设计富有创意,让学生和听课要老师都有心动的感觉。陈老师在导入时展示了她和女儿在洛阳龙门石窟照的一张照片,从女儿上学后自己在女儿以上中位置的变化导入新课;在讲走近身边的老师时,播放了六中教师在升国旗时的画面时,再一次让学生感受身边教师的风采;学生在找自己最熟悉的那位老师。在你猜我演这一环节时,让学生来表演,以及老师,我想对你说,让学生把想说的写在卡片上。从问题的设计看,题目能从身边的老师说起,学生有话可说,也让学生激动。上述设计都会让学生产生怦然心动的感觉。
从教学过程看,做到了让学生行动。六个小组的代表展示他们抽到的问题,其它小组给予打分,并作讲解,还例举了一些例子;学生在你演我说环节中,把自己老师的神态表演的非常好,一看就知道是哪位老师。在老师我想对你说中,每个学生都动手写出了对老师的感谢心里话。整个课堂就是我的地盘我作主,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学生在说,学生在讲,学生在演,学生在练。
从教学结果看,让学生“激动”。从预习的情况看,各小组检查的代表激动,因为每个小组的学生做得都非常好,得满分的很多;从展示的题目看,积极主动到黑板前答题,讲解时自信大胆,他们的回答让其它学生激动,掌声不断。从你演我猜的效果看,演得神似,所学学生回答准确,一猜便知是哪位老师。
陈老师,这节课课堂效果较好,当然还有其它方面比如运用了班班通中的大背投,恰当点拨(如从生活方面谈谈如何尊敬老师)、班级文化方面口号响亮,课改文化氛围鲜明等。
动起来更精彩。陈老师的这节课落实了三动,学生的学习效果自然是高效的。陈老师,借用你的课题《我知我师,我爱我师》,我相信,你的学生听了你的这节课,一定会知你、懂你、也会更爱你。
谢谢大家!
第三篇:从学生作文看教师专业化建设
从学生作文看教师专业化建设
作者:成都市龙泉中学 叶昭|时间:2005-8-24 22:22:18来源:会员原创人气:
5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很关注学生的创作活动。学生作文中灵动的气势,不凡的才情和广阔的视野深深地打动着我,其中对教师评价的文字,有爱有怨、有褒有贬。也许这些评价有失偏颇,但它们毕竟是发自学生心底的声音,教师不妨将其作为一面镜子,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对自己的专业发展很有帮助。在我的学生作文中,我看到这样一段文字:
“进校以来,个别老师不屑的目光深深地刺伤了我。不就是因为我的成绩差点吗?难怪(应为“难道”作者注)成绩差有罪吗? ”
在《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文》中有这样几段:
“教师在我们心中分好几种,一种是小师,就是很贴近我们的那种,一种是大师,很博学的那种;介于二者之间,就是比较古板点的了,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老师。语文教师是我们常议论的对象,他属于“小师型”,有次聊到“飞黄”,他脱口而出“君不见所有飞黄英雄都是枯水期,君不见所有英雄都选最窄处。”真是一针见血„他不提倡我们看作文书,认为看作文书只能僵化我们思维„„统考语文作文我们班全市第一。我们十分佩服语文老师。”
“地理老师讲课极生动,一讲到精彩处便提高分贝,猛拍讲桌,我无不替他的手掌及已步入老年的讲桌捏汗,不过,经此之后,他的课成为入睡率最低的课。高考前夕,吾等睡眠严重不足,一次下午上课,全班大多数同学都疲惫地趴在桌上,地理老师见此,手一挥“都睡五分钟。”他的课成为最受欢迎的课。”“老高属于现存不多的很爱学生的那种老师,一次读后感,一男生洋洋洒洒几大篇,名为《读〈上海宝贝〉有感》把老高吓出一身冷汗,于是很俗套地给我们讲起高考的现实性。我正唾弃老高如此保守,却见她笑笑,说这篇文章写得的确精彩。后来就用她的“普通话”念完全文,那一刻,我有的只是对老高的感激。”
“(语文老师)上课不是亲手查字典,就是骂我们没有亲手查字典,总是有病样地自言自语,从上课到下课,不断给自己提问,然后又不断地回答。”“数学老师爱极两种学生,成绩好的,家里有钱有权的,我与两者都搭不上边,自然成不了他的爱徒„记忆中只剩下他冷漠的白眼。”
“政教处的老头其实人不老,但头老了,脑袋里的东西及其腐朽,建立起一揽子令人反感甚至反胃的教条,横加管理并从中取乐。”
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充满生命活力而又富于个性的孩子。他们中不乏深刻的眼光,教师无时无刻不面对这种眼光的审视与剖析。从上述作文中,我们可以看出新时代学生需要怎样的教师:
一、教师应有一颗公正、慈爱之心,应有高尚的人格境界。
教育是培养生命的事业,学生需要教师发自内心的欣赏、关爱、尊重。那些偏科的学生,有差异的学生,更是用敏感的心灵体味教师的态度,他们更在乎教师的评价,更渴望教师的关注。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在青少年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慈爱、公正的化身。给学生一个信任的目光,一个善意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犹如洒向学生心田的温暖阳光,会赶走阴霾,融化坚冰,从而带来希望。“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任何一个有高尚人格境界的教师,都会用全心热爱每一个学生。
二、教师应有先进的教育理念,紧随时代发展的动态的知识
结构,做学生自主探求新知的引路人。
教师作为社会的代表对新一代进行教育。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决定教育质量的高低。构建知识经济时代的基础教育,需要我们分析、反思现有教学实践,找出造成实践弊端的思想根源,根据时代要求和教育发展的需要,形成新的教育理念,以此改善我们的教学行为。因此可以说,新教育理念是基础教育改革的灵魂。基础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是教育观念的更新。
新课程倡导课程综合化,淡化学科界限,因此教师必须拥有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具备广博的知识背景。教师必须树立新的教材观、学生观,教学观。这就需要教师自觉更新教育观念,完善知识结构,关注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从上述作文片断就可以看出学生思想之自由,涉猎面之广。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才能实现自我超越,成为学生心中一本百读不厌的书。
三、教师应有较高的专业能力素养
新课改对教师专业能力提出的要求已经超越了传统的教学基本功的范畴。教师要有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开发整合课程的能力,广泛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这些都是新课改对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不仅如此,一名优秀的教师,还要有敏锐感受教育问题的能力;把握教育时机,转化教育矛盾和冲突的机智;根据实际环境选择调节自己教育行为的能力;使学生热爱学习和创造,并愿意与他人进行心灵对话的能力。
学生在作文中严肃地提出:“老师岂是满腹经纶就能达到的境界?”“老师在我们心里到底是个感叹号还是问号?”我想,任何一位教师读到这里,都不能不为之动容,不得不陷入深思。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深入进行的今天,教师的专业化建设(既教师素养形成、发展的过程,职业意识、技能发展提高的过程)日益凸现其必要性、紧迫性。每一位教师都应将自身专业化建设作为内在的需求。怎样进行自身专业化建设呢?
第一,将终身学习确定为自己的生存理念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知识层出不穷,知识废旧率越来越高。党的十六大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成都市也提出要创建学习型城市。作为应站在知识前沿的教师,惟有与时俱进,及时了解社会动态,迅速占有新知识,才能满足学生旺盛的求知欲,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教师要确定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看成生存的必须,向书本学习,向同事学习,向学生学习,系统思考,改善心智模式,不断追求学识水平的提高,不断追求品行、人格的升华,不断实现自我超越,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终生发展。
第二,成为有开放的心灵,宽广的胸怀,包容的气度的教师。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蔡元培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造就了北大的大气。教师应抛弃所有狭隘、偏见、冷漠、自私。要广泛的涉猎,敞开心灵接受各类新知识,保持对外界事物的高度敏感;要有广阔的视野,了解学生鲜活思想的根源,预见教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趋势及新问题;要有宽广的胸怀,包容学生种种怪异的思想,甚至是我们认为是荒诞的行为,上文中受学生
尊敬的“老高”就是这样例子。豁达、乐观、宽容、豪爽,成为内涵丰富有见解,充满豪气有高度,善于感悟有气度的教师。
第三,勤于实践,善于反思,加强合作,富于创新。
新课程改革是教育领域一次深刻的革命,是走前人没走过的路,需要广大教师不断探索,勇于实践。教师转化角色,创造性使用教材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都要尝试、体验、探讨。经过无数次实践,才能摸索出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方法。综上所述,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教学反思。教师的成长=学习+经验+反思。教师应将教育反思中的所得、所失、所感用于改善教育实践,在比较中反思,在反思中加深对事业的理解,形成独特体验。反思后要形成教后记,进行理性思考,寻找解决教育问题的办法。教育的灵魂在于教人创新。教师要做一个创新者,让自己、学生的潜能得以发挥,个性得以张扬,从而实现生命的价值。
第四篇:从《教师法》看教师的地位和责任
从《教师法》看教师的地位和责任
【摘要】
《教师法》是教育政策与法规当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项法规,它的制定和颁布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教师法》的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涉及到教师工作的方方面面,也对教师职业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这为突出教师的社会地位和职场地位打下了基础,更要使教师明确自己的历史责任,以为我国教育事业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
教师法 教育 教师 法规
【正文】
《教师法》全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它的制定和颁布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事。众所周知,教育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教育建设,努力完善教育制度,加大师资投入,使我国的教育事业越办越好。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一直将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因此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教育立法方面体现为制定并颁布了《教育法》、《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教师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表明我国的教育事业已经走上了依法治教的轨道。其中《教师法》作为教育法律法规中的重要法律之一,在我国的教育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有学者提出,它的颁行标志着我国教育工作进入全面依法治教的新时期。因而《教师法》的宣传和普及工作就必须抓紧抓好,在师范院校开设相关课程,让广大师范学生通过学习《教师法》及其相关法规,学会依法维护教师合法权益,自觉在以后的教师岗位上履行职责,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动教育改革,进而提高全民的教育质量。
《教师法》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涉及到教师职业的方方面面,在这里不能面面俱到的进行讲解,因此只是从概括的角度,简略地叙述一下该法律所体现的教师的地位,对其中所作的关于教师的相关规定做一个梳理和解释,并结合具体实践和生活实际,探讨目前教师在教育中的地位和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以便我 们这些师范院校学生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能够做到有例可循、有法可依。
显而易见,教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的工作,从深层次来讲,关系到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和民族的振兴。制定《教师法》等法规是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宏大教师队伍的根本保障,这也是《教师法》制定的目的所在,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师法》的制定,是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的法律保障。《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
①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这一规定为教师社会地位的确立提供了依据。但另一方面,《教师法》的规定,也为教师队伍自身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对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付出的劳动,对社会发展中做出的贡献给予了肯定,以法律的形式向社会说明教师理应受到社会的尊重,享受较高的社会待遇。
2.《教师法》的制定,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素质同教育的质量密切相关,为此,《教师法》对教师资格、聘务、职任、培养与培训等方面作出了规定,旨在提高师资的质量,以确保教育的质量,这也是教师职业赢得社会尊重的保证,是教师社会地位的具体体现。
3.《教师法》的制定,推动了人们的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 ①《教师法》第三条 重人才的观念。《教师法》的颁布及其他有关教师配套法规的出台,为明确教师地位提供了法律依据,用法律法规来使社会了解教师作为人才群体应具有的社会地位和法律地位,推动人们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理念,并由此转化为法律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支持教师工作,使教师真正成为最受人们尊重的职业。
教师既然享有如此高的社会地位,那么他们肩负的社会责任也就越大。《教师法》规定:“(教师应当履行)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①,“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②,及“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③等等。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国的教育发展的还很不平衡,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教育战线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育投入不足,办学条件有待改善等问题远未得到解决,教育内部也存在着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不高等一系列问题。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也存在一些违法现象和法律纠纷,如因校园伤害事故而引起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日益增多;一些教师法制观念比较薄弱,体罚学生的事件屡禁不止;部分学生由于缺少法律知识,做出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等等。目前我们作为一名学生,与教师接触的时间不可谓不长,而为人们所熟知的,便是教师体罚学生的事情,我们身边甚至是自身都有可能经历过,下面就是一则实例:
2001年5月14日下午,岳阳县某学校的杨老师让学生姜某(13岁)上讲台默写英语单词。因姜某默写不出,便被罚站,在该过程中 ①《教师法》第八条第一款 ②《教师法》第八条第二款 ③《教师法》第八条第六款 双方发生争执,杨老师顺手打了姜某两耳光。后来几天,姜某出现举止反常的情况,被医院鉴定为患上“精神分裂症”,被打事件为诱发原因。9月7日,姜某家人以杨老师体罚学生为由将学校和杨老师告上法庭,要求赔偿因药费和精神损失费共76万元。
其实,近几年来,类似事件层出不穷,也反映出教师队伍中素质不高者大有人在。《教育法》明确规定:“禁止体罚学生。”《教师法》也有“体罚学生的,经教育不改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①的规定。《未成年人保护法》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中都有明确规定禁止教职员工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社会上甚至还发生有素质低下的男教师猥亵女学生的事件,其罪恶行径令人发指。
以上的这些事件在现实生活中时有发生,因此,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进行普法教育。尤其是教师,作为为人师表的典范,必须要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教师法》的内容和精神,领会它的深层含义。教育政策与法规在教育活动中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对于教育活动的参与者,都应该对《教育法》、《教师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各项法律法规有所了解和学习。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我们更应该多学习教育法规,这样在以后的教育活动中遇到各类问题,我们才能做到有法可依,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以后再走上教师的工作岗位后,我们在保护自身权益不受侵害的同时,也要牢记我们身上肩负的责任,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做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为社会 ④《教师法》第三十七条第二款 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委师范教育司编:《教育法导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 罗敏:《教育举案说法》成都时代出版社2004年版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3年颁布
【4】 人民教育编辑部:《教师法》红旗出版社1993年版 【5】 崔景贵:我国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法理审思与法治策略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10)
第五篇:从魏源《老子本义》看老学的救世价值
从魏源《老子本义》看老学的救世价值
分类:大学学报作者:吕锡琛字数:2862
来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摘要]魏源力图通过诠释《老子》以“矫末世之弊”,他在《老子本义》中阐发了“不盈、务内”的管理之道、“利人外身”的处世哲学、贵贱同一的平等思想,充分彰显出老学所具有的“救世”价值,这些政治智慧是中华民族进行现代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文化资源。
[关键词]魏源;老子本义;救世价值;政治智慧;现代政治文明
[中图分类号]B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63(2008)05—0093—05
《老子》是中华民族最高智慧的代表作品之一,它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的哲人高道、帝王将相、文人雅士乃至平民百姓,而且对于现代物理学、哲学、养生学、政治学、管理学、心理学、伦理学等众多学科富有启迪。
在中国历史上,《老子》曾被众多思想家、政治家所疏解、诠释和发挥,成为中国政治智慧的活水源头;汉唐宋明等朝代的一些明智之君亦将其中的政治治理原则运用于治国安民的社会实践之中,收到了恢复经济、凝聚人心、协调关系、安定社会等显著绩效。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迫使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并认识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迫切性之后,一些致力于学习西方,改革图强的思想家又在前人的基础上,更深刻地阐发《老子》的经世致用之学,并将其中的一些主张与西方自由民主等思想相融会,用以作为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革除社会弊病的武器。故这一时期老子之学更为鲜明地凸显出救世革弊的时代特点。魏源、严复、康有为、章太炎等人对老庄之书的阐释,均反映出这一思想倾向,而撰著《老子本义》以图阐发老学之真意的魏源可谓其中的典型代表。
生当内外交困,弊端丛生的清朝后期,魏源将目光投向了《老子》这部饱含经世治民智慧的经典。他认为,自韩非子以下解《老》者虽然不下千百家,但“皆执其一言而阂诸五千言……泥其一而诬其全。”他不满意前人对《老子》各执一端的种种注释,亦无心从养生延命的角度来研究老学,而是将焦点集中于经世致用方面,视之为“救世之书”,希望从中找到救世革弊的药方。围绕这一目的,魏源从多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 “矫末世之弊”的价值目标
魏源认为,《老子》一书中包含着明道、修身、治国之理的极高智慧:“老子之书,上之可以明道,中之可以治身,推之可以治人,其言常通于是三者。”他强调,《老子》一书主要是针对统治者而作。在开篇的《论老子》一文中,魏源充分肯定了《老子》对于最高统治者的诸多启示意义:老氏书赅古今,通上下。上焉者羲皇关尹治之以明道,中焉者(张)良(曹)参文景治之以济世,下焉者明太祖诵“民不畏死”而心减,宋太祖闻“佳兵不详”之戒而动色。在他看来,能从《老子》中获益最大的是能够体悟大道、掌握治身治世根本原则的统治者;其次是能够运用其中的社会治理思想以经世济民的统治者;如若达不到以上境界,至少也能促使统治者从《老子》的某些话语得到启示,纠偏改过。可见,《老子》决非如某些浅见者所言,只是玄远虚妄之论,而是一部具有经世致用重要价值的作品,故他立志对《老子》全篇进行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求其“本义”,以“矫末世之弊”。
他针对历来歧意颇多的老子论礼这一问题进行辨析,认为老子其实是“深知礼意”之人。
而《老子》一文中之所以斥礼义,是由于“深疾末世用礼之失,疾之甚则思古益笃,思之笃则求之益深,怀德抱道,白首而后著书,其意不返斯世于太古淳朴不止也。”老子深知古人制礼之精意,然而,他却看到,在现实的社会政治实践中,礼已经演变为一套虚矫繁琐之程序,失去了古人制礼以协调社会秩序的初衷,引起了诸多弊端。因此,老子在“深疾末世用礼之失”的忧患意识中,怀着“不返斯世于太古淳朴而不止”的社会抱负,斥责礼制乃“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试图重振淳朴之世风,以求纠偏救弊,这正反映出《老子》作为“救世之书”的特点。
从纠偏救世的目的出发,魏源对《老子》的内容就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例如,前代学者对于《老子》中的“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的主张曾有不同的看法或批评,而魏源认为,此话的宗旨是“以太古之治,矫末世之弊。”他分析道,天下之所以不治的原因在于“有为”,而“有为”乃由于“有欲”,“有欲”则由于“有知”。“夫民心之不虚者,以其有可尚、可贵、可欲之事也。”可贵的是,魏源没有停留在《老子》以“不尚贤”、“不见可欲”、“不贵难得之货”等方法“使民不争”、“使民心不乱”、“使民不为盗”,而是更深一层地探寻如何才能做到“不尚贤”、“不见可欲”、“不贵难得之货”,从而从更为根本的方面着手来解决问题。
他指出,在政治清明的“治世”,社会运行处于有序的状态,“人尚纯朴”,行所当行,为所当为,故不需要刻意褒扬“贤知”,不屑于玩弄心计,“无事乎以贤知胜人”;而充足的物质生活资料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物取养人,无贵乎难得而无用”。在这样的情形下,“贤与不贤同用,难得与易得等视,民不至见之以乱其心,而争盗之源绝矣。”显然,魏源在这里强调的是,必须营造一个清明的政治环境,必须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才能最终实现民心不乱,绝“争盗之源”。这是对《老子》思想的重要发展,亦是他立志进行政治改革的思想基础。
他认识到,由于老子的“自然”、“无为”等概念较为抽象,容易引起误解,故针对人们的一些错误理解而诠释说,老子所说的“自然”,是“欲静不欲躁,欲重不欲轻,欲啬不欲丰”,是“迫而后动,不先事而为”,“岂混荡为自然乎?”老子的“无为治天下”也决不是“治之而不治”,而是追求“不治以治之”的理想目标。在用兵方面,是“不得已用之”,而“未尝不用兵”,故决非毫无原则地放弃武力。同样,老子也决非“并常事去之”,不问世事,而是强调“去甚,去奢,去泰”,反对过分和走极端的行为。
他特别推崇《老子》“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等话语的警戒作用,认为“此老子悯时救世之心也。见当世勇于用刑,故戒之曰:„人之用勇不可不慎也。”‟他论述严刑酷法的弊端说:“法网愈密,挂网愈众,而人之不畏死者愈甚,何则?我敢者人亦敢之也。奉天者听命,而代天者专权,敢与不敢,或利或害,可不慎乎?明太祖读„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之语,恻然有感,乃罢极刑而囚役之……仁人之言,其利溥哉!”这种以确凿的历史事实来凸显《老子》之救世价值的治学方式,鲜明地体现出魏源老学的经世致用特征以及实事求是的学风。
二 “不盈、务内”的管理之道
魏源专注于对老子救世之道的探求,而在中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制度之下,“救世”的重任往往多由最高统治集团来承担,故魏源特别重视对于《老子》之社会管理思想的阐述。这些管理思想既包括统治者对于社会的治理,亦包括对于统治者自身的管理。魏源认识到,统治者只有首先约束管理好自
身,才可能达到政治上的清明,也才能够树立标范,教化人心,化成天下。因此,魏源对《老子》中的“行不言之教”、“俭啬寡欲”等管理者道德要求予以了特别的关注。
他深刻地指出,民众之所以铤而走险,轻弃其生,是由于统治者过分地奉养自身:“我自厚其生,则人亦各欲厚其生,人各欲厚其生而不得,夫安得不轻死乎?则是民之轻弃其生,由于生生之厚;而民之厚生,由于上之自厚其生,有以诱之而又夺之也。”上文中所说的“我”指的是最高统治者,这段话语的中心意思是告诫统治者“自厚其生”将导致严重后果。统治者的行为往往起着价值导向的作用,他们在物质生活上厚养自己,养尊处优,广大民众必然会从而趋之。而封建社会那种生产力低下、物质财富有限的经济条件必然不可能同时满足众人对丰饶的物质生活的追求,上之奉养愈厚,则下之生活愈贫,民众的物质欲求被激发而又被强行压抑和扼杀,安居乐业既不可得,自然就会轻弃其生了。魏源深刻地看到,物质欲望是与生俱来的,如果不能妥善地节制欲望,很容易产生彼此的攀比和效法:“夫民有生则有欲,则无不以相尚为高,此最难克之心,而有无穷之弊,岂不甚可畏哉!”为了防止由此而引起的社会问题,魏源推崇老子“无以生为者,其贤于贵生”的结语说:此言乃“因言俗弊而遂及之,而其意则深远矣。”告诫统治者不能毫无顾忌地厚养己身,而应充分考虑到自己的行为所引起的社会影响,为民众树立道德标范。
为了促使统治者自身进行道德约束,魏源提出“专务于内”的主张。他通过对比谦虚谨慎的好道者与矜夸自大的小人的不同行为和结果,深刻阐述了老子“不盈”、“守虚”、“专务于内”等思想在立身处事特别是在国家行政管理中的重要意义。他指出:“道以不盈为大,不盈者专务于内,有若无,实若虚也。今施且夸焉(施,意为矜夸自大),则专务于外,无而为有,虚而为盈,无有穷极矣。”
“专务于内”是魏源继承《老子》“处其实不居其华”、谦下守虚、“行不言之教”等思想而提出来的,意为不尚外在的浮华虚词而注重自身内在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充实。这正是有道者的风范,他谦虚不盈,“常若不足”,脚踏实地,厚积薄发,努力进行内在的修为,守此原则必将身修国治,建功立业;而小人浮躁浅薄,矜夸自大,“常若有余”,以这种原则处事,“为士则必徇名而荒德,为庶人则必侈末而耗本,为国家者则必至饰外而虚内。虽浅深广狭不同,而其为以己徇人则一而已。特其显者,莫若国家之侈弊为尤易见,甚矣人心之难克,而施之可畏如此。”这种“专务于外”、急功近利的做法对国家行政管理事务中所造成的弊害是不可估量的。这些犀利的指斥,至今对于各级管理者仍然是富有警戒意义的。
魏源之所以重视“务于内”,又是与他对老子“善建者不拔”等思想的深刻理解紧密相联系的,他阐释说:“天下之物,建于外者外物得而拔之;抱于外者,外物得而脱之;恃外有之固者,其固终不可恃也。若夫建德而抱一者,建之于心,抱之于内,初无建抱之形,苟我不自拔且脱,谁得而拔脱之乎?盖非徒固之于一时,并且固之于后世。世人之建抱者,以智术邀结,则假于外者非己有;圣人惟修其一身之德,则足于内者无所假于外,故真也。”这就是说,外在的建树无论多么功业显赫却终究是可拔、可脱的,故不可依恃。故魏源接着指出:“以是知舍修而言建抱者,非善建善抱者也。离身而言修者,非真修也。修之身,德乃真,尽之矣!”对于管理者来说,自我的道德修养和完善是建功立业的根基,因为任何管理首先是对人的管理,而对人的管理的关键又在于对人心的影响和控制,管理者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令下属心悦诚服,齐心合力地实现管理目标,也才能上行下效,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有序,长治久安。故只有注重内在的修身养德才是真正不朽、造福后世的事业。这些话语实际上认识到了管理者的人格魅力等非权力影响因素的重要作用,对现代管理者是深有启示的。
三“利人外身”的处世哲学
柔弱不争是老子思想的重要处世原则,在外侮日深的民族灾难面前,在船坚炮利的西方殖民强盗面前,力主“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魏源又是如何阐释这一处世原则的呢?
在《老子本义》的开篇,他就强调对《老子》这一古代经典不能盲目地生搬硬套,而是
强调根据各种不同的具体的情况而对症下药,他明确地指出:“甘酸辛苦味不同,期于适口,药无偏胜,对症为功,在人用之而已。”
在他看来,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老子作为一部救世之书,其中的柔弱不争思想并非迂阔过时,反而是针对争战不止的时弊而提出来的。他指出:“老子著书,明道救时,见天下方务于刚强,而刚强莫胜于争战,今将救其弊,而返以慈俭谦退,则天下必以为不适于用,故其所明者以喻之。言吾之道无施而不可,虽用之以战守,亦无不胜且固者。盖慈则必俭,慈则不敢为先,是即兵家以退为进,以弱为强之道,其证以用兵之言者,使即兵以知柔退,即柔退以反于仁慈。非为谈兵而设。”这段话包含了几层意思:第一,魏源看到天下“务于刚强”、争乱不已的弊害,大声疾呼停止争战,实现和平之世;第二,强调这是一种用兵者以退为进、以弱胜强的策略;第三,面对列强以武力征服世界的现实,魏源亦深知标举“慈俭谦退”之德难以为人们所接受,故他强调的“慈”、“俭”之德更主要的是将其作为战守方内部的统治者所信守的道德规范,以此才能够凝聚人心,增强战斗力,“虽用之以战守,亦无不胜且固”;第四,由“柔退以反于仁慈”,进而将其作为人际交往的美德,因此,它又并非仅仅“为谈兵而设”。
对于以上的最后一层意思,魏源是非常看重的,他还在其他章节中对此进行了阐述。他强调,柔弱不争决非在强敌面前懦弱退让,而是不争私利,他将其作为调节民众内部或统治者与民众的利益关系的道德规范。他认为,无私无欲是黄老之学的主要内容,他指出,《老子》中对水的特性作了诸多描述和概括:“居善地,心善渊,予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等,但在这些特性中,魏源最为崇尚的还是“善利万物而不争”的美德,认为“惟即以此数者为上善,则不若以不争为上善之说之得焉耳。”将以上诸种美德皆誉为上善,则不足以突出不争之德的道德价值,在他看来,最高的善行乃是善利万物而不争私利,对此,他进行了详细的阐发。他说:“圣人处柔处下,本以先人而后其身也,而人愈贵之;寡欲无求,本以利人而外其身也,而人愈不害之。”圣人遵从大道,故柔弱谦下、少私寡欲,自觉地将自己置于众人之后,利益众生,先人后己,从而必然获得众人的尊崇和拥戴,取得事业的成功。与此相反,汲汲于个人私利却可能适得其反。他告诫那些为了个人私利而患得患失的人说:“盖患得患失,无所不至,则求荣者适足以取辱,求生者反以之死,自厌而后天人亦厌之矣。”一心只考虑获取个人私利,“厌劳则慕逸,厌辱则思荣,厌忧患则思安乐”,必然会不顾
廉耻,不顾他人,无所不至,结果引起天怨人怒,受到应有的惩罚,取辱亡身。这些论述,进一步发挥了老子关于利己与利他、先人与成己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与前代不少思想家相似,魏源亦力图调和儒道,在孔子和老子这两位贤者的思想中寻求相通之处:“知以不忍不敢为学,则仁义之实行其间焉可也。”即懂得信守老子的慈让谦退不争之道则必然能真正地将孔子的仁义道德付诸实践,这些看法虽然并不见得准确,但却对于化解人们对老子“不敢为天下先”、柔弱不争等思想主张的误解,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从魏源对于“真知”的阐释中,我们亦可看到他摒除私己而“利人外身”的主张。他指出,“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一句中的“知”,“非闻见测度之谓也。能浑一于物我之间,外无不容,而内无或私者,庶乎真知之矣。是故言其大则内圣而外王,言其化则合天而尽道。尽道者无他焉,常而已矣。”可见,魏源所推崇的“真知”,就是一种浑然无私,宽容博大的胸怀。
四 贵贱同一的平等思想
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治夷,力图吸收西方先进文明以改革封建弊政、拯救中华民族,怀着这一政治抱负,他将老子思想与西方自由、平等、民主等先进思想相会通,以寻求救世之方,老子主张无为而治,贱为贵本,以百姓心为心,蕴含着极为可贵的反对封建专制统治、追求平等自由的社会理想。在中国历史上,这些思想一直成为历代异端思想家反对封建专制、向往民主自由的智慧源泉,从力主“君道贵因”的《吕氏春秋》,到主张让民众“自治”、“自理”的李贽,无不反射出老子以上政治智慧的光辉。处于封建专制制度高度发展而弊端丛生的清代,一些启蒙思想家更是通过阐发老庄思想以表达追求政治民主的理想。魏源和严复皆曾以西方民主政治来理解老子,严复在《老子评语》的第三十七章中说:“老子者,民主之治之所用也。”用西方民主政治的新鲜内容来诠释老子思想。魏源则更是注意吸收前人阐释老子以反对封建专制及要求平等的思想,将明代著名启蒙思想家李贽的相关话语辑入书中。他在《老子本义》第三十四章注中引入李贽注释说:“侯王不知致一之道,与庶人等,故不免以贵自高,高者必蹶。下其基也,下则能贱矣。何则致一之理,庶人非贱,侯王非贵。今夫轮辐盖轸衡轭会而成车,人但知其为车,而不知其数者所会而成。初无所谓车也。由是推之,侯王庶人,人但见其有贵有贱,有高有下,而不知其致之一也。”
魏源接着李贽之意而发挥说,处于尊贵之位的侯王,乃是由于“积众贱而成贵,分数之初,无贵之可言;积众下而成高,分数之初,无高之可言。如会众材而成车,分数之本,无车之可言。至于无贵贱高下之可言。”这就是说,正因为有众多处于下位的民众的拥戴才有了侯王的尊贵,故侯王并非生来就是高贵者,从本源来看,侯王和民众本无贵贱高下之别。值得注意的是,魏源还不限于阐释老子的“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的本义,而且进一步发挥说:“岂但以贱为本、下为基而已邪?盖并我而无之矣。无我则无物,无我无物,则无高无下,无贵无贱。如此则高与下一也,贵与贱一也,彼与我一也。”要求统治者放下那个唯我独尊的“我”,打破封建等级制度的贵贱观念,努力达到“无贵无贱”、“高与下一也”、“贵与贱一也”、“彼与我一也”的境界。魏源告诫封建统治者,只有效法天地,自然无为,才能真正实现天下的安定:“故天不自知其清,地不自知其宁……侯王亦不自知其贵高,明矣,不自知其清宁者,无心而运,无为而成也,”天地自然默默无闻地哺育着万物,不自以为高明,亦不自恃己功,最终却运化和成就了鸢飞鱼跃、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君主也只有彻底放弃自尊自贵的成见,“不自知为贵高”,自守“贱下”,才能获得“不期而生”的效果,真正成就天下大业,“为天下贞”。这些论述中显然折射出魏源向往政治平等,要求政治改革的主张。
通过对《老子》思想的这番诠释,魏源成功地接通了古今,虽然他以《老子本义》为名,但显然早已超越了古人的“本义”,而让我们依稀看到了平等、民主等现代民主政治思想的曙光。
魏源力图通过诠释《老子》以“矫末世之弊”,他在《老子本义》中揭示了“不盈、务内”的管理之道、“利人外身”的处世哲学、贵贱同一的平等思想,充分彰显出老学所具有的“救世”价值,这些政治智慧是中华民族进行现代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文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