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中美两国老师讲授《灰姑娘》看教育差异
从中美两国老师讲授《灰姑娘》看教育差异
作者:靖
美国老师是如何讲灰姑娘的故事的:
上课铃响了,孩子们跑进教室,这节课老师要讲的是《灰姑娘》的故事。老师先请一个孩子上台给同学讲一讲这个故事。孩子很快讲完了,老师对他表示了感谢,然后开始向全班提问。
老师:你们喜欢故事里面的哪一个角色?不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学生:喜欢辛黛瑞拉(灰姑娘),还有王子,不喜欢她的后妈和后妈带来的姐姐。辛黛瑞拉善良、可爱、漂亮,后妈和姐姐对辛黛瑞拉不好。
老师:如果在午夜12点的时候,辛黛瑞拉没有来得及跳上她的南瓜马车,你们想一想,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学生:辛黛瑞拉会变成原来脏脏的样子,穿着破旧的衣服,哎呀,那就惨啦。
老师:所以,你们一定要做一个守时的人,不然就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另外,你们看,你们每个人平时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千万不要突然邋里邋遢地出现在别人面前,不然你们的朋友要吓着了。女孩子们,你们更要注意,将来你们长大和男孩子约会,要是你不注意,被你的男朋友看到你很难看的样子,他们可能就吓昏了(老师做昏倒状,全班大笑)。
好,下一个问题:如果你是辛黛瑞拉的后妈,你会不会阻止辛黛瑞拉去参加王子的舞会?你们一定要诚实哟!
学生:(过了一会儿,有孩子举手回答)是的,如果我辛黛瑞拉的后妈,我也会阻止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
老师:为什么?
学生:因为,因为我爱自己的女儿,我希望自己的女儿当上王后。
老师:是的,所以,我们看到的后妈好像都不是好人,对别人都不够好,可是她们对自己的孩子却很好,你们明白了吗?她们不是坏人,只是她们还不能够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其他的孩子。
孩子们,下一个问题:辛黛瑞拉的后妈不让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甚至把门锁起来,她为什么能够去,而且成为舞会上最美丽的姑娘呢?
学生:因为有仙女帮助她,给她漂亮的衣服,还把南瓜变成马车,把狗和老鼠变成仆人。
老师:对,你们说得很好!想一想,如果辛黛瑞拉没有得到仙女的帮助,她是不可能去参加舞会的,是不是?
学生:是的!
老师:如果狗、老鼠都不愿意帮助她,她可能在最后的时刻成功地跑回家吗?
学生:不会,那样她就可以成功地吓倒王子了。(全班再次大笑)
老师:所以孩子们,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需要朋友的,我也希望你们有很多很多的朋友。下面,请你们想一想,如果辛黛瑞拉因为后妈不愿意她参加舞会就放弃了机会,她可能成为王子的新娘吗?
学生:不会!那样的话,她就不会到舞会上,不会被王子看到、认识和爱上了。
老师:对极了!如果辛黛瑞拉不想参加舞会,就是她的后妈没有阻止,甚至支持她去,也是没有用的,是谁决定她要去参加王子的舞会?
学生:她自己。
老师:所以,孩子们,就是辛黛瑞拉没有妈妈爱她,她的后妈不爱她,这也不能够让她不爱自己。就是因为她爱自己,她才可能去寻找自己希望得到的东西。如果你们当中有人觉得没有人爱,或者像辛黛瑞拉一样有一个不爱她的后妈,你们要怎么样?
学生:要爱自己!
老师:对,没有一个人可以阻止你爱自己,如果你觉得别人不够爱你,你要加倍地爱自己;如果别人没有给你机会,你应该加倍地给自己机会;如果你们真的爱自己,就会为自己找到需要的东西--没有人能够阻止辛黛瑞拉参加王子的舞会,没有人可以阻止辛黛瑞拉当上王后,除了她自己。对不对?
学生:是的!
老师:最后一个问题,这个故事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学生:(过了好一会)午夜12点以后所有的东西都要变回原样,可是,辛黛瑞拉的水晶鞋没有变回去。
老师:天哪,你们太棒了!你们看,就是伟大的作家也有出错的时候,所以,出错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我担保,如果你们当中谁将来要当作家,一定比这个作家更棒!你们相信吗?
孩子们欢呼雀跃。
中国老师是如何讲灰姑娘的故事的:
上课铃响,学生,老师进教室。
老师:今天上课,我们讲灰姑娘的故事。大家都预习了吗?
学生:这还要预习?老得掉渣了。
老师:灰姑娘是格林童话还是安徒生童话?他的作者是谁?哪年出生?作者生平事迹如何?
学生:......书上不都写了吗?不会自己看啊?
老师:这故事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学生:得,这肯定要考的了。
老师:好,开始讲课文。谁先给分个段,并说明一下这么分段的理由。
学生:前后各一段,中间一段,总分总.......老师:开始讲课了,大家认真听讲。
学生:已经开始好久了
..........................老师:说到这里,大家注意这句话。这句话是个比喻句,是明喻还是暗喻?作者为什么这么写?
学生:n人开始睡觉
...............老师:大家注意这个词,我如果换成另外一个词,为什么不如作者的好?
学生:又n人开始睡觉
...............老师: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段话如果和那段话位置换一换,行不行?为什么?
学生:我又不是你,我怎么会注意到啊?又有n人开始睡觉....老师:怎么这么多人睡觉啊?你们要知道,不好好上课就不能考好成绩,不能考好成绩就不能上大学,不能上大学就不能......你们要明白这些做人的道理。
注:灰姑娘的时钟(初中教材)教案示例
一、导入新课
“记住,半夜12点,决不能超过一秒钟!要是过了12点你还在舞会上,哪怕只过一点儿,一切也都将会变回到老样子:马车变回到玩具,马变回到鼷鼠,侍从变回到蜥蜴,身上穿的也将变回到原来的旧衣服!”文章用仙女的再三叮嘱作为开篇,向灰姑娘警示过时的后果。这说明本文的论题是什么,先不要着急回答。先让我们一起研读《灰姑娘的时钟》。
二、指导预习
①提示预习的要点(可用投影或小黑板出示)A、体会本文中童话语言和推理语言的特点。
B、分析作者怎么样从故事中提出问题,逐步推论,进而最后得出结论的写作特色。C、识记文中自己认为生疏的词语和“自读提示”中要求学生掌握的词语。
②学生各自默读(朗读)课文并完成作业(教师指导完成,并及时修正)
A、边读边标示自然段和生疏的词语。B、认读并理解下列词语
a祈祷:一种宗教形式。“祈”就是向神求祈,“祷”义同于“祈”。b无暇顾及:没有空注意到。“暇”空闲;“顾”注意、照管;“及”达到。c修道院:天主教和东正教等教徒出家修道的机构。也指天方教会中神甫的机构。
d伦理:指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
C、本文《灰姑娘的时钟》所记叙的“灰姑娘”的故事是属于哪一种主要情节的故事?请用一句话简明概括。(“以约定时间为主要情节的故事”,这句话在第13段中。)
三、研读课文
①朗读全文并思考怎样划分段落(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朗读课文可以请若干个同学进入角色,逐段连续读完;也可以组为单位朗读并分析文章的结构。)
②学生回答如何划分段落层次。(学生各学习小组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并修正后概括板书。)
③组织学生分析归纳本文的论点。(论点是“时间等于金钱”,这话在末段的首句中。)
四、研讨问题(问题与答案分别用投影打出来)
①本文的论题是什么?(本文的论题是“遵守时间”的话题。标题“灰姑娘的时钟”是一偏正短语,“时钟”是中心语,“时钟”就意味着时间。)②根据课文,比较理解“定时法则”和“不定时法则”。(答案见“能力训练”)
③课文第13段中有这样两句话:“还有一点引起我的注意的,是与仙女约定的严守时间问题。这其中包含着耽误了约定时间魔法便会失效这一极为严厉的惩罚手段”。那么,怎样理解灰姑娘因失约而受到的严厉惩罚这一问题?(答案见“能力训练”)
五、课后作业
①阅读课文,体会所涉及到的本文的重点难点。②复习并修正课上“研讨问题”中的三个问题。③归纳并概括出本文的结构层次。
美国青少年的政治读物
有一次我到一位美国朋友家去,见他上初中的孩子正在读一本像是卡通的书,题目是《那你也想当总统啦?》(下称《当总统》)。见这题目有些调侃,我拿起来翻了一翻,正好翻到这样一页,上面只有几行字:“人们会对总统发火。有人向总统威廉·H·塔夫脱(1909-1913年任总统)投掷一颗卷心菜。这并没有惹恼塔夫脱。他开玩笑道:‘我看我的反对者有一个丢失了他的脑袋。’”配这几行字的图画上,塔夫脱总统站在讲台上,脸带微笑地高举着一颗人头模样的卷心菜。
英语中的“丢了脑袋”是个双关语,也指“昏了头”。在公共场合使用暴力是一种昏了头的行为,而卷心菜又恰恰像是一颗人头。这件往事令人想起布什总统在伊拉克讲话时被人投掷鞋子的事。当时,布什也是用一句玩笑话应付了自己的窘境:“我看这是一只10码的鞋。”
总统故事编成青少年读物,在美国起着青少年政治教育的作用。塔夫脱的这个故事告诉读者的是,总统只不过是经由民主选举程序产生的政府首脑而已,并不一定是一个全国人民必须共同爱戴、敬仰的人物。既然如此,当然会有人反对,甚至朝他丢东西。而总统呢?他不能跟冲动过头的反对者一般见识,他必须从容面对可能的敌意行为,对这种行为泰然处之。遭到侮辱,而不动用生杀大权,予以报复,这才是总统应有的风度。
这样的政治教育并不涉及政党、政府或意识形态的内容,而是把政治融入青少年已经耳濡目染的美国生活方式和公共政治价值之中。美国价值的核心之一就是“美国梦”,也就是,每个人无论出身、教育、职业背景如何,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实现自己的愿望,连当总统也不例外。《当总统》中有一页上画着一个正在学写英文字母的半大小伙子,配图的文字是:“尽管大多数总统都上过大学,但也有九位总统没有上过。他们是乔治·华盛顿(1789-1797)、安德鲁·杰克逊(1829-1837)、马丁·范布伦(1837-1841)、扎卡里·泰勒(1949-1850)、米勒德·菲尔莫尔(1850-1853)、亚伯拉罕·林肯(1861-1865)、安德鲁·约翰逊(1865-1869)、格罗弗·克利夫兰(1893-1897)、哈里·S·杜鲁门(1945-1953)。安德鲁·约翰逊直到14岁才学认字,直到结了婚以后才学会写东西。”原来插图中那个半大小子就是美国的这第17位总统。
梦想当总统,学历的高低不是障碍,职业的差别也不是问题。美国总统并不是职业政治家的专门职务。农夫、水手、教师、工程师、律师等等都有当总统的。杜鲁门开过男子用品店,安德鲁·约翰逊当过裁缝,里根当过演员。奥巴马在竞选时,有人说他缺乏治国经验,其实他的学历和政治经验(参议员)肯定不算是最差的,所以美国选民根本就没有把这当一回事。奥巴马的胜选证明了,在美国当总统,连肤色的差别也不是障碍。
在美国,总统是下面的选民选举出来的,所以,当总统只能是一个在职学习的过程。《当总统》告诉小读者,总统有做得好的,也有做得不好的。但有一点是不变的,“你要当总统,就得诚实”。诚实是做人的基本道理,也是当总统的基本原则。“杜鲁门寄信都是自己买邮票。克利夫兰的口头禅是‘说真话。’”也有不诚实的总统,他们成为历史的反面教员:“克林顿由于作伪证而遭弹劾。尼克松的幕僚到民主党总部偷窃竞选机密,还掩盖罪行,尼克松说谎,终于因此而完蛋。”
美国中小学里没有政治思想课,但学生在历史课上有学习美国民主政治原则和公民价值的机会。总统故事便是一种配合这种政治教育的课外读物。总统故事不同于帝王将相故事,它讲述的不是不凡的天子、英雄、奸雄,而是一般读者可以认同的平凡人。平凡人的总统故事才既有趣,又有做人和当公民的教育作用。总统故事寓教于故事,这就像在其他的传统社会中,普通人的德性教育往往由通俗戏文、童蒙书、善书、家训、儒佛故事来进行。在美国,谁当总统,当总统应当具有哪些素质和能力条件,没有明文规定,但却并不是没有政治和道德的标准。总统故事是传达这些标准的通俗形式,因为通俗易懂而受到青少年读者的喜爱。
(原载《南方都市报·评论周刊》2009年1月18日)
第二篇:从中美两国老师讲授《灰姑娘》看教育差异
从中美两国老师讲授《灰姑娘》看教育差异
美 国老师是如何讲灰姑娘的故事的:
上课铃响了,孩子们跑进教室,这节课老师要讲的是《灰姑娘》的故事。老师先请一个孩子上台给同学讲一讲这个故事。孩子很快讲完了,老师对他表示了感谢,然后开始向全班提问。
老师:你们喜欢故事里面的哪一个角色?不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学生:喜欢辛黛瑞拉(灰姑娘),还有王子,不喜欢她的后妈和后妈带来的姐姐。辛黛瑞拉善良、可爱、漂亮,后妈和姐姐对辛黛瑞拉不好。
老师:如果在午夜12点的时候,辛黛瑞拉没有来得及跳上她的南瓜马车,你们想一想,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学生:辛黛瑞拉会变成原来脏脏的样子,穿着破旧的衣服,哎呀,那就惨啦。
老师:所以,你们一定要做一个守时的人,不然就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①。另外,你们看,你们每个人平时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千万不要突然邋里邋遢地出现在别人面前②,不然你们的朋友要吓着了。女孩子们,你们更要注意,将来你们长大和男孩子约会,要是你不注意,被你的男朋友看到你很难看的样子,他们可能就吓昏了(老师做昏倒状,全班大笑)。
好,下一个问题:如果你是辛黛瑞拉的后妈,你会不会阻止辛黛瑞拉去参加王子的舞会?你们一定要诚实哟!
学生:(过了一会儿,有孩子举手回答)是的,如果我辛黛瑞拉的后妈,我也会阻止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
老师:为什么?
学生:因为,因为我爱自己的女儿,我希望自己的女儿当上王后。
老师:是的,所以,我们看到的后妈好像都不是好人,对别人都不够好,可是她们对自己的孩子却很好,你们明白了吗?她们不是坏人,只是她们还不能够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其他的孩子③。
孩子们,下一个问题:辛黛瑞拉的后妈不让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甚至把门锁起来,她为什么能够去,而且成为舞会上最美丽的姑娘呢?
学生:因为有仙女帮助她,给她漂亮的衣服,还把南瓜变成马车,把狗和老鼠变成仆人。
老师:对,你们说得很好!想一想,如果辛黛瑞拉没有得到仙女的帮助,她是不可能去参加舞会的,是不是?
学生:是的!
老师:如果狗、老鼠都不愿意帮助她,她可能在最后的时刻成功地跑回家吗?
学生:不会,那样她就可以成功地吓倒王子了。(全班再次大笑)
老师:所以孩子们,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需要朋友的,我也希望你们有很多很多的朋友④。下面,请你们想一想,如果辛黛瑞拉因为后妈不愿意她参加舞会就放弃了机会,她可能成为王子的新娘吗?
学生:不会!那样的话,她就不会到舞会上,不会被王子看到、认识和爱上了。
老师:对极了!如果辛黛瑞拉不想参加舞会,就是她的后妈没有阻止,甚至支持她去,也是没有用的,是谁决定她要去参加王子的舞会?
学生:她自己。
老师:所以,孩子们,就是辛黛瑞拉没有妈妈爱她,她的后妈不爱她,这也不能够让她不爱自己。就是因为她爱自己,她才可能去寻找自己希望得到的东西。如果你们当中有人觉得没有人爱,或者像辛黛瑞拉一样有一个不爱她的后妈,你们要怎么样?
学生:要爱自己!
老师:对,没有一个人可以阻止你爱自己,如果你觉得别人不够爱你,你要加倍地爱自己⑤;如果别人没有给你机会,你应该加倍地给自己机会;如果你们真的爱自己,就会为自己找到需要的东西--没有人能够阻止辛黛瑞拉参加王子的舞会,没有人可以阻止辛黛瑞拉当上王后,除了她自己。对不对?
学生:是的!
老师:最后一个问题,这个故事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学生:(过了好一会)午夜12点以后所有的东西都要变回原样,可是,辛黛瑞拉的水晶鞋没有变回去。
老师:天哪,你们太棒了!你们看,就是伟大的作家也有出错的时候,所以,出错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我担保,如果你们当中谁将来要当作家,一定比这个作家更棒!你们相信吗? ⑥
孩子们欢呼雀跃。
中国老师是如何讲灰姑娘的故事的:
上课铃响,学生,老师进教室。
老师:今天上课,我们讲灰姑娘的故事。大家都预习了吗?
学生:这还要预习?老得掉渣了。
老师:灰姑娘是格林童话还是安徒生童话?他的作者是谁?哪年出生?作者生平事迹如何?
学生:......书上不都写了吗?不会自己看啊?
老师:这故事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学生:得,这肯定要考的了。
老师:好,开始讲课文。谁先给分个段,并说明一下这么分段的理由。
学生:前后各一段,中间一段,总分总.......老师:开始讲课了,大家认真听讲。
学生:已经开始好久了..........................老师:说到这里,大家注意这句话。这句话是个比喻句,是明喻还是暗喻?作者为什么这么写?
学生:n人开始睡觉...............老师:大家注意这个词,我如果换成另外一个词,为什么不如作者的好?
学生:又n人开始睡觉...............老师: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段话如果和那段话位置换一换,行不行?为什么?
学生:我又不是你,我怎么会注意到啊?又有n人开始睡觉....老师:怎么这么多人睡觉啊?你们要知道,不好好上课就不能考好成绩,不能考好成绩就不能上大学,不能上大学就不能......你们要明白这些做人的道理。
注:灰姑娘的时钟(初中教材)教案示例
一、导入新课
“记住,半夜12点,决不能超过一秒钟!要是过了12点你还在舞会上,哪怕只过一点儿,一切也都将会变回到老样子:马车变回到玩具,马变回到鼷鼠,侍从变回到蜥蜴,身上穿的也将变回到原来的旧衣服!”文章用仙女的再三叮嘱作为开篇,向灰姑娘警示过时的后果。这说明本文的论题是什么,先不要着急回答。先让我们一起研读《灰姑娘的时钟》。
二、指导预习
①提示预习的要点(可用投影或小黑板出示)A、体会本文中童话语言和推理语言的特点。
B、分析作者怎么样从故事中提出问题,逐步推论,进而最后得出结论的写作特色。
C、识记文中自己认为生疏的词语和“自读提示”中要求学生掌握的词语。②学生各自默读(朗读)课文并完成作业(教师指导完成,并及时修正)A、边读边标示自然段和生疏的词语。B、认读并理解下列词语
a祈祷:一种宗教形式。“祈”就是向神求祈,“祷”义同于“祈”。b无暇顾及:没有空注意到。“暇”空闲;“顾”注意、照管;“及”达到。
c修道院:天主教和东正教等教徒出家修道的机构。也指天方教会中神甫的机构。d伦理:指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
C、本文《灰姑娘的时钟》所记叙的“灰姑娘”的故事是属于哪一种主要情节的故事?请用一句话简明概括。(“以约定时间为主要情节的故事”,这句话在第13段中。)
三、研读课文
①朗读全文并思考怎样划分段落(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
(朗读课文可以请若干个同学进入角色,逐段连续读完;也可以组为单位朗读并分析文章的结构。)②学生回答如何划分段落层次。(学生各学习小组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并修正后概括板书。)
③组织学生分析归纳本文的论点。(论点是“时间等于金钱”,这话在末段的首句中。)
四、研讨问题(问题与答案分别用投影打出来)
①本文的论题是什么?(本文的论题是“遵守时间”的话题。标题“灰姑娘的时钟”是一偏正短语,“时钟”是中心语,“时钟”就意味着时间。)
②根据课文,比较理解“定时法则”和“不定时法则”。(答案见“能力训练”)③课文第13段中有这样两句话:“还有一点引起我的注意的,是与仙女约定的严守时间问题。这其中包含着耽误了约定时间魔法便会失效这一极为严厉的惩罚手段”。那么,怎样理解灰姑娘因失约而受到的严厉惩罚这一问题?(答案见“能力训练”)
五、课后作业
①阅读课文,体会所涉及到的本文的重点难点。②复习并修正课上“研讨问题”中的三个问题。③归纳并概括出本文的结构层次。
中国与美国在教育方面存在的差异
从一个童话的讲授方式可以看出,中国与美国在教育方面的确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一个看似普通简单的而熟悉的童话故事,美国教师能设计了12个问题,给学生传授了许多人文的东西,提出了要守时、要注重仪表、人们都需要朋友、继母也是有爱心的、要爱自己、出错并不可怕等六个观点,将品德教育融入课堂,教人做一个懂得礼仪、诚实守时的人,体会父母的爱和朋友的帮助,更要学会爱自己,可谓润物细无声,比泛泛的说教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效果更为明显。
相比之下,中国的教育,侧重于分析字、词、句,如何划分段落层次,归纳中心思想。教给学生的无非就是做人要真诚、善良,要遵守时间,学生除了学到这些,还有小女孩们幻想着穿上玻璃鞋找到自己的王子,嫁到金碧辉煌的宫殿中去。
美国的教育就象是一个圆,由一个点随意向四周各个方向拓展,而中国的教育更象一个正方形,向外的拓展,局限于少数的设计好的几个方向。这样的教育方式,必然制约了中国的学生的思维力和创造力,中国除了古代聊以自慰的四大发明,而近代与西方国家在发明创造上的巨大差距,想来在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也是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之一。
感想与启示:中国的教育目前还是一种应试教育,除了让学生取得好的成绩,我们还应当注重加强哪些方面的教育呢?
从美国老师讲授灰姑娘的方式来看,我觉得如下几点需要中国的老师加强。
一是教育学生要博爱与宽容。博爱,即泛爱—切人。作为一种爱人和济世的思想,其实在我国己有了几千年的历史。墨子提出“兼爱”口号,要求人们“爱无差等”、“远施周遍”,这就是博爱;《论语》中也有“汜(泛)爱众而亲仁”之说,泛爱,也就是博爱之义;三国时曹植诗中有“长者能博爱,天下寄其身”的话,就直接说出了博爱这个词儿。博爱,又是一种宽容。她用理解、尊重、关心来对待别人、看待万物,她体现了人道主义的人文精神。人与人之间应该求同存异,尽可能多地为别人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尽可能地理解对方、体谅对方,消除人为的隔阂。
对后妈的理解,我们一般都是对后妈以批评的态度,几乎从没有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美国教师引导孩子发现后妈还有她美好的一面,这正是一种博爱,一种宽容,一种站在对方角度去思考问题的方式。而经历了文革的中国人,在博士爱与宽容方面与老祖宗们提倡的已经欲来欲远了,对于观点、利益与自己有冲突的对方,千方百计去寻找对方的错误,恨不能一棍子打死,再踏上一只脚。当前在社会上一些尖锐的对立,新浪博客中许多激烈的辩论(比如某位白领MM对北京老人的指责),大概也缘于国人的这种心态吧?
什么时候,国人把老祖宗“博爱与宽容”的告诫重新拾起来,建设和谐社会才不能成为一种空话。
二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要爱自己!近年来,经常看到这样一些报道:为了一些小事、小小的挫折,许多孩子竟然自杀,告别人世,惋惜之余,不禁感叹,现在小孩子的心理也太脆弱了。美国教师关于“没有一个人可以阻止你爱自己,如果你觉得别人不够爱你,你要加倍地爱自己;如果别人没有给你机会,你应该加倍地给自己机会;如果你们真的爱自己,就会为自己找到需要的东西--没有人能够阻止辛黛瑞拉参加王子的舞会,没有人可以阻止辛黛瑞拉当上王后,除了她自己。”的观点,正是需要我们来告诉中国的孩子的,要爱自己!不要保护自己的生命当儿戏。
三是要敢于挑战权威。作为一个外国的童话故事,灰姑娘的故事在中国也已经讲述了有几代人了,有谁去发现故事中的错误,肯定有人想到过,但没有人讲出来。原因还是在于国人缺乏挑战权威的勇气,对专家我们从来都是仰视,不敢去平视,缺乏疑问的眼光。老师们对于灰姑娘千篇一律讲授方式,其实也是一种不敢打破框框的表现,讲课时,先读教学参考书,看看别人是怎么讲的,按照前人的走下去,缺乏自己的独特感悟,即使有自己的观点,也不敢越雷池(教参)一步。社会价值观的转变与生活节奏的加快,使许多人变得浮躁,很难安下心来作深入的思考,什么时候,中国的教师能够静下心来,先自己来深入读上几遍,读出自己的理解、情感,读出了文章的妙处,以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方式去讲授,引导学生去领悟教参上所没有的东西,则中国的教育甚幸,中国的学生甚幸,中国的未来甚幸。
第三篇:从两个版本的《灰姑娘》————看中美教育差异
从两个版本的《灰姑娘》————看中美教育差异
美国版:
上课铃响了,孩子们跑进教室,这节课老师要讲的是《灰姑娘》的故事。
老师先请一个孩子上台讲一讲这个故事,孩子很快讲完了,老师向他表示了感谢,然后开始向全班提问。老师:你们喜欢故事里的谁?不喜欢谁?原因是什么?
学生:喜欢灰姑娘,还有王子,不喜欢她的后妈和后妈带来的姐姐。因为灰姑娘善良、可爱、漂亮。而后妈和姐姐对灰姑娘不好。
老师:如果在午夜12点的时候,灰姑娘没有来得及跳上她的南瓜马车,你们想一想,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学生:灰姑娘会变成原来脏脏的样子,穿着破旧的衣服。哎,那样就惨了。
老师:是的,所以你们一定要做一个守时的人,不然就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而且你们看,你们每个人平时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所以千万不要突然邋里邋遢地出现在别人面前,不然你们的朋友会被吓到的。女孩子们,你们更要注意,将来你们长大和男孩子约会的时候,要是你不注意,被你的男朋友看到你很难看的样子,他们会被吓昏的(老师做昏倒状)。
学生大笑。
老师:很好,下一个问题。如果你是灰姑娘的后妈,你会不会阻止灰姑娘去参加王子的舞会?你们一定要诚实哦!学生:......(过了一会儿,有孩子举手)如果我是灰姑娘的后妈,我也会阻止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老师:为什么?
学生:因为,因为我爱自己的女儿,我希望自己的女儿当上王后。
老师:是的,所以,我们看到的后妈好像都不是好人,但其实她们只是对别人不够好,可是她们对自己的孩子却很好。你们明白吗?她们不是坏人,只是她们还不能够像爱自己的孩子那样去爱别人的孩子。
老师:孩子们,下一个问题,灰姑娘的后妈不让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甚至把她锁起来,但她最后为什么能去?而且还成为了舞会上最美丽的姑娘了呢?
学生:因为有仙女帮助她,给她漂亮的衣服,还把南瓜变成了马车,把狗和老鼠变成了仆人。
老师:对,你们说得很好。想一想,灰姑娘要是没有得到仙女的帮助,她是不可能去参加舞会的,是不是? 学生:是的!
老师:如果狗、老鼠都不愿意帮助她,她可能在最后的关键时刻赶回家吗? 学生:不会,那样她就可以成功地吓到王子了。(全班再次大笑)
老师:虽然灰姑娘有了仙女的帮助,但是,光有仙女的帮助还不够。所以,孩子们,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是需要朋友的。我们的朋友不一定都是仙女,但是我们需要他们,我也希望你们会有很多的朋友。下面,请你们想一想,如果灰姑娘因为后妈的阻挠就放弃参加舞会,她可能成为王子的新娘吗? 学生:不会!那样的话,她就不会到舞会上,不会被王子遇到,认识和爱上她了。
老师:对极了!如果灰姑娘不想参加舞会,就是她后妈没有阻挠,甚至支持她,那也是没用的。是谁决定她要去参加王子的舞会? 学生:她自己。
老师:所以,孩子们,就算灰姑娘没有妈妈爱她,她的后妈不爱她,这也不能成为她不爱自己的理由。就是因为她爱自己,她才可能去寻找自己希望得到的东西。如果你们当中,有人觉得自己没人爱,或者像灰姑娘一样有一个不爱她的后妈,你们要怎么做? 学生:要爱自己!
老师:对,没有一个人可以阻止你爱自己。如果你觉得别人不够爱你,你就要加倍地爱自己;如果别人没有给你机会,你应该加倍地给自己机会;如果你们真的爱自己,就会为自己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没有人可以阻止灰姑娘参加王子的舞会,没有人可以阻止灰姑娘当上王后,除了她自己,对不对? 学生:是的!
老师:最后一个问题,这个故事有没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学生:(......想了好一会儿)午夜12点以后所有的东西都要变回原样,可是,灰姑娘的水晶鞋没有变回去。老师:天呐!你们太棒了!你们看,即使是伟大的作家也有失误的时候,所以,出错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我担保,如果你们当中谁将来成为了作家的话,一定比这个作家更棒!你们相信吗? 孩子们欢呼雀跃,,(这只是美国一所普通小学的一堂课,我看到了理解、重视朋友、坚持追求、自尊自爱、善于发现问题....而我们是几岁的时候才想到这些层面?)
中国版:
上课铃响,学生赶快做好,老师走进教室。
老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讲灰姑娘的故事。大家都预习了没有? 学生甲:预习了!
学生乙:.......老师:《灰姑娘》是格林童话还是安徒生童话?它的作者是谁?哪国人?作者的生平事迹是什么? 学生:...........老师:这个故事的意义是什么? 学生:得,这个肯定会考。
老师:好,我们现在开始讲课文。谁来给这篇课文分下段?并说明这样分段的理由。学生:**到**是第一段,**到**是第二段,**到**是第三段。总分总结构......老师:大家都看第一段....认真听讲。学生:(n人趴下睡觉.....)
老师:大家注意这句话,这是个比喻句。把**比喻成了**。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学生:(因为作者......这样生动形象地表达了...)
老师:大家看第三段,如果我把这个词换成另外一个词,有没有作者原来的好?为什么? 学生:(.....又有n人开始睡觉....)
老师:怎么这么多人睡觉!考试的时候都会做了!?考不好你们就毕不了业!更别想考上什么大学…… ps:(中国的学生考上了大学又能怎样......)
这便是中美两国的价值观与教育方式,所谓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便是如此吧。
第四篇:《灰姑娘》中美两国课堂的差异分析
《灰姑娘》中美两国课堂的差异分析
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灰姑娘》中美两国课堂案例,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中美两国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价值追求和不同的教育理念下课堂的巨大差异。甄别这些差异,领悟其中的真谛,是教育追求的使命。
一、学习认知理论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其本质是学生在原有认知基础上的主动建构。中美两位教师讲授《灰姑娘》的课堂实录,美国老师不自觉地运用了建构主义理论,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很大提高。而中国老师则主要采取灌输的方式,课堂教学极其低效。下面通过建构主义的四条核心理念加以简要分析。
首先,知识依赖于个体以往的构建。中美学生对灰姑娘的故事本身都很熟悉,他们都有了进一步构建新知识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之上,美国老师引导学生引申出很多新的情境与新的问题,不断挑战学生的思维;而中国老师则停留在对故事如同嚼蜡的所谓“分析”之中,没有给学生自主构建的机会,学生自然没有任何兴趣。其次,建构是通过“同化”和“顺应”发生的。同化就是把外界元素整合在一个机体的正在形成或完整形成的结构内;顺应就是指同化性的格式或结构受到它所同化的元素影响而发生改变。第三,学习是一个不断创造的有机过程,而不是简单积累的机械过程。第四,有意义学习是通过反思和认知冲突的解决以及对早期低水平的理解加以否定得到的。
二、学生课堂参与
“参与”作为一种能力,可为学生形成日后走上社会所需要的适应能力和交往能力奠定基础,长期的正确“参与”,对学生养成良好的态度和情感有极大帮助。案例中,中美两国课堂学生都有和老师之间的问答互动。但参与有着明显的差异。美国课堂学生的参与态度是积极的,他们对老师的提问非常感兴趣,乐于表达自己的看法。而中国课堂学生的参与态度消极,对老师的问题不感兴趣。真正的课堂参与是学生全身心参与,他们在和老师的交互问答中,不断思考,层层深入。
三、教师的角色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从“独唱”变为“伴唱”,从传播知识信息变为帮助学生选择、追求、组织和管理信息,因此是引导学生而不是改造学生。
案例中,美国教师把一个看似简单而熟悉的童话故事通过12个问题作引导,抓住学生的思维,达到了教育的目标。中国教师没有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在学生消极应对的时候没有积极采取措施,只是一味地按照自己课前的预设完成教学任务。不仅没有对自己的课堂设计、组织与引导进行反思,反而对学生进行了老生常谈的指责和训斥。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
四、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组织者和引导者。这就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美国课堂上,老师与学生是平等的、相互尊重的,中国课堂少有平等的现象,上课就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学生看来,教师是不可侵犯的权威,是一个高高在上的说教者。想起了《学记》中的一段话:“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也。”明确地告诫我们,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更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自由发挥。
五、教学的侧重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三维课程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它们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美国课堂通过故事背后的12个设问,巧妙地将教育融入课堂,引申出众多人生哲理。而中国课堂更注重知识与技能层面的目标,更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六、文本的地位
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学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课堂教学所要完成的课程是教师和学生课堂建构的结果,教师在给学生提供素材和资源时,可以根据课程主题对文本或教材进行大胆整合,大量援引其他资源。
美国课堂就体现了这种新课程关于文本或教材的理念和课程观。教师利用《灰姑娘》故事的某些情节,创设与学生认知、成长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和态度。学生不仅读会了故事,更从中汲取了如何去生活,如何去爱的生命经验。而中国课堂,教师逐字逐段进行分析,学生的学仅限于对文本的理解,无法超越文本,因此课堂很无趣。课堂的价值更难以在学生以后的人生中发挥应有的价值。
作者单位 陕西省潼关县教学研究室
编辑 徐绒绒
第五篇:从《灰姑娘》看中美教育有感
从《灰姑娘》论中美教育一文中,我看见美国教育的确有他的可取之处。但我们也不能一次还否认中国的教育。在我小学的时候我们经历了很多老师的教育,我很庆幸我的启蒙老师我的语文老师给我不同教育。她再教育我们的时候就想美国的老师一样,问我很多问题,去明白很多人生的道理。虽然在应付考试之时,我们也背诵了很基础性的文学常识,但我觉得这并没有错呀!了解一个作品的时代背景知人论世,可以更好的理解当时作者的写作背景,也更好的理解。我觉得这样很应该这样。我也不否认现实中国的也有以考试为目的而忽略了教育的实质性。尤其是当今时代,当有人问我,你喜欢怎样的老师,是教课刻板还是幽默风趣,愿意与我们分享的人。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懂得分享的老师,才能交出更多乐于分享的人。这么样能把枯燥的东西讲的更有吸引力,是在考验老师的能力上了。
其实教育的问题不仅涉及到学校的教育还涉及到家庭的教育,还有个人的自我教育等等。中国在家庭教育的问题比较有严重的缺陷。例如,在涉及到心理和性的问题上,中国的家庭教育上是避而不谈。还有中国的家庭教育是趋于稳定和平衡,不希望有太大格局变化,有一种保守心理。当一个新的想法和理念出来的时候,一般中国人都会拒绝,不愿意去相信新的东西,让人无法接受。例如我们学校的无臂哥,他大部分的时间去别的学校去演讲,去实现他自己的梦想,而在有些人的眼里他是荒废学业不务正业。还说当他美好的光环失去时,他该何去何从等等。我只能说在那些否定的老师的眼里,他们的角色只是一个观众,在看他的学生怎么样失败怎么样去放弃。最后自己洋洋得意说自己猜测是对的。老师你们很了不起,高高在上,享受好工资福利。对待学生只是迎来送往,学生的命运与你们似乎没有任何的关系。其实说真的跟你们真的没关系。我们的何去何从还是得看自己。对不起,我不能这么讲,即使事实是这样的我们也不能去抱怨,也不要把话说得这样直白。这样根本就起不了作用,反而会给别人不好的影响,说你的生活只有抱怨。让抱怨离开我们吧!
我忽然想到罗伯特 清崎写的《穷爸爸与富爸爸》这本书写到了一些反常的观念,老师你是否能够接受他的观念和思想呢。他我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觉得自己有太多的抱怨去讲,为什么大学的教育没有教会我如何的去创造财富,为什么我们努力的工作却赶不上物价的飞速上涨,为什么等我们的工资上涨了,却得到却没有以前的那么多,为什么在我们上大学之前没有接受过任何的财务知识,为什么即使在大学还有同学没有一些财务知识的常识。还有为什么我们要上大学呀,是因为有太多人都在上大学,所以我们才在上大学吗?我不知道,我很迷茫,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问题需要去解决,做为大学生的我们该怎么样去应对这样的问题呢?是用时间的等待去看待这样的问题去寄于希望于别人去解决吗?还是怎么样了?我不知道,看见目前的自己我只能说改变好难呀!但必须得去改变自己。我不知道这本书在老师和家长的眼里,它们的价值何在,但我能大志的猜测一般人不会接受这样的观点和这样的思想。曾经有一个学长说过我们专科学校只是一个原材料加工厂,我们都是原材料被学校加工成产品,三年后我们成形了,有的人被加工成优等品,有的人成了次品,企业就选择那些优等品,次品就自谋生路。但优等品的比率是少的可怜的,我们的大学生活该怎么样度过你们自己心理应该清楚。除了努力和把握机遇我们别无它选择,去实现曾经的梦想,好好珍惜吧!
我在阅读罗伯特 清崎的那本书时他的儿子在高中的时候就有这样的意识,而我们却是在大学的时候才慢慢的有了这样的意识。我们有这样的意识足足的比会计 1202 胡华姣 朱梅婷 罗欢 李梦媛 江琦
别人晚了三年,你想想三年的时间他又能学到什么而我们又失去什么。
只能说明我们的教育缺乏意识的教育,总以考试至上为追求,缺乏人生道路的指引教育,让学生没有学会做人,做事更是一团糟。
在这本书理摘抄过这样的一句话,不要让你孩子认为得到任何东西,都是理所应当的,想要玩具就必须有付出,这个世界上没有谁应该为你做些什么的。想要得到必须就要有付出。这种意识我现在才有,我的优越感从此消失。学会却尊重别人,去爱别人。
在那本书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妈妈,”他又开口了,“这次轮到我演讲了,跟上时代吧!”因为时代的确变了,现实的许多例子告诉我们:得到好的教育和好的成绩不再能确保成功了,“妈”,儿子还在继续他的演讲,“我不想将来像你和爸那样辛苦地工作。你们挣了很多的钱,使我们住在一所有很多玩具的大房子里,但同时你们每个月也要付大量的账单。如果听从你们的建议,我将来就会像你们一样,加倍努力地工作只是为了付更多的税和欠更多的债务。现在世界根本没有什么稳定的工作了,人生潮起潮落,变化莫测。相信你也知道大学毕业生在今天已经比你们毕业时挣的钱少得多,再看看医生,他们今天挣的也已经远不如从前了。我知道我不能再寄希望于社会保障或公司的退休金了,我要寻找新的出路。”沉默了片刻,我想他是对的,他的确需要新的答案,我也是 我父母的忠告也许对1945年出生的人来说是用的,但对出生于当今这个迅速变化的时代的人来说,则可能已经派不上用场了。我不能再只是简单对孩子们重复:“去上学,争取拿好成绩,然后找到安全,稳定的工作,它会供养你一辈子。我知道我必须找一条新路并指引给孩子们。
这是我在想,我们有这样的意识吗?即使有我们敢提出吗?提出来了家长和老师该怎么看待我们呢?
教育该如何发展我这低能者也提不出什么好建议,只希望教育真的能跟的上时代的节奏,孩子的经济意识和创造意识和人生价值观念意识能从小培养。会计 1202 胡华姣 朱梅婷 罗欢 李梦媛 江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