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专业态度差别看中美教育差异

时间:2019-05-15 01:53: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透过专业态度差别看中美教育差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透过专业态度差别看中美教育差异》。

第一篇:透过专业态度差别看中美教育差异

最近回国和医疗界的同僚们聊天,发现他们重视个人经验,强调资历,蔑视理论学习。我在中国完成了高等教育,曾任教于中国的中学,赴美国再入大学。“本是同根生”,为什么对专业的看法和态度有如此大的差别?

小时候看电影,总爱问一句:“这是好人还是坏人?”

当时的教育,好人从里到外决无瑕疵,坏人则一定坏到了底。这种观点也反映在教育上,任何历史人物都离不开忠或奸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分类。

美国历史书中,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大体上仍有忠与奸之分,但是评价比较灵活。老师们往往要求学生就历史上某个人物或事件作为题材,到图书馆找参考书写论文。

读小学的女儿要写论文,我向她提了个问题:“华盛顿在美国是一个正面的、英雄式的人物,如果你想写一篇论文以反映这位伟大总统的缺点为主,老师会给你不及格吗?”她认真地想了想,回答:“只要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你的论点,老师不会给你不及格。但是图书馆里绝大部分书籍都是描述他的丰功伟绩,如果写他的缺点,大概要翻上几十本书才能找到一些资料。证据不充分,论文很难拿高分。”

如果一个学生从小学六年级开始写论文,每年写两篇,高中毕业已完成14篇,大学毕业就已完成22篇。写论文是一个根据资料求证的过程。由于长期的训练,美国学生养成了独立思考、尊重事实的习惯。和美国的专业人士讨论工作,他们总是引经据典,以教科书和文献资料来支持自己的做法。科学面前人人平等,专家们也是如此,而不是用资历或职位来证明自己的正确。

和国内专业人士谈话,他们常常提起自己干这一行已经有多少年了,有丰富经验,他们的“正确”是靠经验甚至职务来支持的。

我在国内一家医院观察医生为乳癌病人作乳癌根治切除术。我对一位外科医生朋友提出质疑,他的回答令我惊奇———没有提起手术指证,也没有提起任何文献,只说每个医院都是这样做,外科主任是这么教的,过去外科主任的主任也是这么做的。

而美国的外科医生则支持乳癌手术能少切就少切,连腋下的淋巴结也是能保留就保留,术后再根据病情做化疗或放疗。

这两种手术方式效果差不多,但是后者能极大提高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

我所接触的不少中国医生很少学习最新的科学论文,不知道也不愿承认自己的某些做法是过时的,甚至是不正确的。这让人联想到中国学生没有习惯或者没有胆量去质疑老师的教学,如此怎么能够培养出真正尊重科学的人才呢

第二篇:透过电影《假结婚》看中美传统婚姻习俗差异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英语姓名的文化内涵 从《嘉莉妹妹》看德莱塞的女性观 3 从春节与圣诞节习俗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4 评《傲慢与偏见》中卢卡斯小姐 5 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婚姻观 Error Analysis on English Writing by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7 中美商务英语信函的对比研究 从异化归化角度看汉语四字词组的英译策略—以中国苏州古典园林为例 9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越狱》字幕翻译的研究 10 论英文电影名翻译 从《汤姆叔叔的小屋》看斯托夫人的宗教矛盾心理 任务型教学的真实性原则在我国现行初中英语教材中的应用体现 13 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简爱的女性意识 14 《弗兰肯斯坦》的悲剧性 灵魂救赎者—《七个尖角阁的老宅》中菲比的人物分析 Rhetorical Art and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Suggestions of Business Transaction Correspondence 17 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中男主人公性格分析 18 语言行为性别差异研究 浅析哈代的悲观主义哲学对徐志摩诗歌创作之影响 20 中国特色词汇及其翻译 简•奥斯汀《曼斯菲尔德庄园》中女性角色的地位分析 22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下的《奥兰多》 23 目的论视角下的化妆品翻译 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女性文学作品的三个男性形象分析 25 汉民族节日名称英译中的文化价值取向研究 26 A Brief Study on Brand Name Translation 27 《到灯塔去》的象征性隐喻分析 《金色笔记》中女性主义的误读开题报告+论文()29 《呼啸山庄》爱情悲剧根源分析 30 李清照“声声慢”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浅析《紫色》中西丽的成长蜕变对当今女性的启示 32 《紫色》中黑人女性意识的觉醒和成长

超越和世俗——对《月亮和六便士》中Strickland和Stroeve的对比分析 34 浅析爱尔兰诗人叶芝作品中的象征主义 35 对文化差异引起的误译的研究 36 论华兹华斯的自然观 37

英语委婉语:礼貌视角下的有意不合作

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的女性主义解读 40 论《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夏洛克 41 《嘉莉妹妹》中主要人物的无尽欲望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中美电影文化营销的比较研究

On Translation of Humorous Language from English to Chinese 44 从《警察与赞美诗》看欧亨利式结尾 45 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游戏的积极作用 46 从三美原则看中国古诗词中酒意象的英译 47 对张爱玲与简•奥斯汀作品的比较性研究 48 论交际法在组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Americans’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Culture as Viewed from Two Movies Mulan and Kung Fu Panda 50 论《呼啸山庄》中人性的转变

The Impact of High and Low Context 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52 英文影片名汉译中的文化多元性初探 53 论《围城》的幽默语翻译

论《傲慢与偏见》中反讽的艺术效果 55 从《红字》看霍桑的道德思想观

由福克纳短篇小说中的女性看南方身份没落 57 互文性理论指导下的公示语汉英翻译 58 主语显著和话题显著—英汉语对比分析 59 从翻译角度浅析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问题 60 《喜福会》中的象征主义

从叔本华的哲学思想角度简析《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 62 语境视角下《边城》中对话翻译研究 63 商标翻译分析

On Symbolism in The Wizard of Oz 65 论大学英语口语课外活动

《厄舍古屋的倒塌》中哥特式文学特点分析 67 无法挽回的毁灭--欢乐之家女主角莉莉的悲剧 68 中西建筑文化差异及其形成背景分析

An Analysis of American and Chinese Culture in Kung Fu Panda 70 亲属称谓:英汉社会文化差异 71 《还乡》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72 解析《爱玛》中女主人公的形象 73 《红字》中的冲突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汤姆的形象分析 75 文化差异在商标翻译中的体现

从《夜莺与玫瑰》看王尔德唯美主义的道德观 77 Humanism in A Tale of Two Cities 78 A Study of Humor in Films and TV Series Subtitles and Its Translation 79 Risk Comparing of Documentary Collection and Letters of Credit 80 从女性主义角度对《简爱》和《红字》中女主人公的比较研究 81 英汉色彩词的对比研究 82 英语广告中仿拟的关联分析 83 基于概念隐喻的英语习语研究

从语域和博客语篇角度解读博客传播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中西文化中颜色词的象征意义

从违反合作原则的角度解读会话含义 87 浅析影视翻译中字幕和配音翻译的差异 88 从唐诗不同译本看数字词汇翻译得与失 89 语音歧义和语义歧义的语言学分析 90 论《可爱的骨头》中的多重象征

走出迷茫,寻回丢失的信念——富兰克林给毕业者的条忠告 92 从文化视角看《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的无辜 93 从《徳伯家的苔丝》看哈代的贞操观和道德观

On the Progressive Awakening of Feminine Consciousness in The Hours 95 论双性同体理论下的《达洛卫夫人》

《野性的呼唤》和《老人与海》的对比研究 97

论《爱玛》中简•奥斯丁的女性主义观

进退维艰的女性—《儿子与情人》的女性主义分析 100 会计英语缩略词特点及翻译研究

网络环境下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策略研究

功能对等理论观照下《警察与赞美诗》译本评析 103 《德伯家的苔丝》中的现代主义主题

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角度分析外贸函电中否定信息的传递 105 浅谈中西方价值观差异及对商务谈判的影响 106 On the Translation of Tourism Advertisements 107 英汉人称指示语的对比研究

The Art and Achievement of Ying Ruocheng's Drama Translation 109 从影视剧看英语俚语使用的性别差异 110 从生态学角度解读《白鲸》

Analysis of American Culture in Friends 112 中西方文化背景对理解隐喻的影响

An Analysis of Tess’s Tragic Fate and the Realization of Hardy’s Fatalism 114 论《莎乐美》中的唯美主义

Elements of Chinese Culture in Wallace Stevens’ Poems 116 遗忘曲线在记忆英语词汇中的运用

从《傲慢与偏见》看简•奥斯丁的婚姻观 118 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中的词汇差异 119 浅析目的论下宣传标语的英译失误 120 房地产广告的英译研究 121 超音段特征对意义的影响

从《宠儿》的人物形象中分析莫里森的种族观 123 跨文化背景下中德谈判方式的比较 124 情境创设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爵士时代”的女性--对比分析《伟大的盖茨比》和《太阳照常升起中》的女性角色 126 从文本类型角度看企业外宣材料的翻译

Comparison of Tea Ceremony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128 浅析《库珀尔街》中英语过去时的翻译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浅析《飘》中女性人物形象

澳大利亚英语词汇和澳大利亚文化(开题报告+论)

比较约翰·邓恩与艾米丽·迪金森诗歌中奇思妙喻的艺术效果 132 论《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中象征主义和意识流的运用

A Popular Form of Subtitles Translation by Fansub Group on the Internet 134 论广告翻译中的跨文化因素

论狄更斯《雾都孤儿》中南希的人物性格 136 试论汉语新词的英译

试析中英婚姻生活差异及其原因

一个为追求自我挣扎的灵魂——看凯特•肖邦的《觉醒》 139 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Translation of Brand Names 140 A Comparison between Scarlett O’Hara and Jane Ey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m 141 《最蓝的眼睛》中美国黑人小女孩所承受的三重歧视 142 浅析“翻译文学”的本体认知与功用价值 143 从电影《弱点》看美国的家庭教育 144 xx大学影视英语教学调查

古诗词英译关于夸张的翻译策略研究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147 经典英文电影台词的文体分析

The Analysis of Promotion Strategy of L’Oréal in China 149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中肉体与灵魂的平衡 150 论中西文化中家庭观念的差异

151 Pragmatic Empathy and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152 从接受美学视角看旅游广告的翻译

153 英语专业学生语音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 154 浅析《呼啸山庄》女主人公凯瑟琳的悲剧命运 155 委婉语的适用性原则和策略

156 论《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的悲剧成因

157 On Hybridization in Translation of Culture-loaded Lexemes in Moment in PekingThe Duality of Life and Death——An Analysis on Virginia Woolf’s Mrs.Dalloway 158 凯特•肖邦《觉醒》中女主人公女性意识的觉醒 159 托妮•莫里森《宠儿》中的主角赛丝的女性形象研究 160 浅析“冰山理论”调动读者参与的作用 161 茶文化和咖啡文化

162 大学英语电影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

163 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记》论人性与兽性 164 论教师的非语言行为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65 A Naturalistic Approach to Jude’s Tragedy in Jude the Obscure 166 《红字》中作者霍桑对清教认识的模糊性 167 苔丝悲剧的自身原因分析及其启示 168 科技英语翻译中的词性转换研究

169 从《法国中尉的女人》看约翰•福尔斯的女性主义思想及其局限性 170 A Contrastive Study of Politeness Principle in English and Chinese 171 交际教学法在中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172 大学生英语听力两种辅助活动实证研究 173 广告英语的语言特征

174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体态语

175 论凯特肖班《觉醒》中的超验思想 176 法国大革命对《西风颂》创作的影响

177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French Higher Education 178 疯女人的呐喊——《简爱》中失语疯女人的解析

179 从时代背景看《唐璜》中个人主义到人道主义的升华 180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及其对策

181 性别差异在日常英语词汇和句法中的体现 182 论国际商务非礼貌言语行为 183 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184 Feminism in The Awakening 185 公示语英译错误分析

186 化妆品品牌名称翻译审美与选词 187 从成长小说角度解读《马丁•伊登》

188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at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Level 189 跨文化视角视阈下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研究 190 论《傲慢与偏见》中反讽的艺术效果 191 探析英语新闻报道中的委婉语 192 以目的论为指导的化妆品商标翻译 193 “狗”在中西文化中的对比研究

194 透过电影《假结婚》看中美传统婚姻习俗差异 195 克林顿总统就职演说之体裁分析 196 《厄舍屋之倒塌》中的哥特元素分析 197 《宠儿》中塞丝的性格特征分析 198 如何设计中学英语课堂中的提问 199 英语会话中间接拒绝语的语用研究 200 试论《出狱》中“房子”的意象

第三篇:中美教育的差别

中美基础教育国际交流合作论坛

第二届中美课堂教学对比研究培训班闭幕式总结致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

为期两天半的中美基础教育国际交流合作论坛第二届中美课堂教学对比研究培训班即将胜利落下帷幕,大家也将满载而归,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深圳实验承翰学校感谢主办方委托我校来承办本次中美基础教育课堂教学对比研究的盛会,感谢各位会议代表对会议期间各项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会议期间的报告、观摩课、指导课、对比研讨课、案例解说、专家点评等可谓形式多样、内容详实,郭元祥教授的报告高屋建瓴,分别从转变教学观念、建设发展性课堂标准、总结中美课堂教学的策略等方面等分析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新走向;米尔特博士的报告通过援引美国校园里的真实案例,阐述了“问题导向学习”在美国基础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特级教师龚海平、蔡宏圣的两节观摩课则体现了传统教学注重知识整体性和双基扎实性的同时,积极吸纳了国外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如前语篇理论),结合了启发式、探究式教学的优势进行整合教学;毕艳薇老师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法指导课》以独特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如何科学、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撰写观察报告;深圳实验承翰学校两位教师的数学课、英语课也分别展示了我校“331”课改实验在小学学段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作为本次会议的重头戏,来自美国的弗吉尼亚·卢曼女士则分别上了小学英语、小学数学、小学综合课,向我们全方位、立体式地呈现了美国小学课堂教学的精彩和美国教师能力的全面性,教学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活动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学习,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侧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团队协作意识,为学生后续创新能力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教育国际化日益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热点话题。关于中美基础教育的对比、分析更是方兴未艾、热度不减,深圳实验承翰学校这几年在国际化教育领域也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今年10月,本人代表我校参加了由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中小学 专业委员会组织的“赴美教育领导力培训及学校考察团”,参观了美国的国会、总统府、华盛顿纪念碑、林肯和杰弗逊总统的纪念堂等,重点考察了美国6所大学、7所中小学。在考察期间,我们走进课堂听课、观摩,与学校领导、老师、学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交流。这些活动给我带来了很多思考、感悟和启发:

一、政府停摆,秩序井然

美国是三权分立的国家,其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独立、互相制衡。美国州一级政府与百姓的生活关系更为密切,因此本次联邦政府的关门事件对民众的影响不是很大。此次美国政府停摆事件从另外一个方面也折射出美国民众健康的心态、良好的教育和美国社会的文明程度。

二、中美两国基础教育的差异

客观地说,中国的教育应该比美国教育落后。有人说就基础教育而言,中国至少比美国落后20年,高等教育至少比美国落后50年。至于真正落后多少,我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但我们可以通过一组数据的比较来思考答案:在最新的世界大学排名榜上,排名前10名的学校中,美国占了7个,而中国一所都没有,中国进入前200名的才只有2所大学。美国大学在校学生1600万,其中国际学生约68万,美国大学的绝大部分优质生源来自美国本土的中小学,而且获得诺贝尔奖最多的是美国人。

1.中、美两国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差异

中国基础教育相对偏重于知识目标的培养与达成,美国基础教育偏重于能力的培养与达成。为达成目标,中国有统一的课程标准、统编的教材,统一的教学参考资料,统一的考试,统一的答案。而美国的学校不仅没有统编的教材,而且也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但各州有自己的课程标准,学生的学习内容完全由任课教师决定。2.中、美两国课堂教学的差异

差异很多,我只能凭自己的理解提出三点主要差异:一是美国教师在课堂上特别注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发问精神的培养,二中国教师则更偏重教师的教学程序的设计和主导意识的体现;二是美国教师更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培养,而中国教师更偏重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三是美国课堂教学的信息化程度很高,中国这方面的整体差距很大。3.中、美两国学生课外活动的差异

中国学生的课外活动大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家庭作业大多是课堂作业的重复。许多家长还要让孩子参加“奥数”培训班,不但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还容易造成孩子思维的畸形发展。

美国学生的课外活动大多是运动和阅读。例如美国小学规定学生每学期要阅读25本课外书。

三、美国大学为美国的基础教育提供了灵活的对接方式和广阔的出路。美国的大学升学渠道有很多的切入点,具有弹性,显得相对灵活。SAT考试可以多次参考,可以最好的成绩申请大学;美国的高中生升学选择的机会多。可以直接申请大学,也可以先读社区大学再读正规大学,可以读一段时间休学工作过几年再回来继续读下去。

四、对美国教育认识的误区。以前总是认为美国学生的学业负担很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很轻。实际上并非如此,教师每天一般要上5节课,通常是跨年级,还要有2节辅导课,要抽时间来提升学历。学生每周都有很多的阅读任务、实践活动和社区服务要完成,学习负担不必中国孩子轻,只是所负担的任务内容区别较大。

五、中美教育需要互补优势。美国在2009年国际PISA考试中排名靠后,对于暴露出的问题,敢于承认,勇于改革,开始更加重视阅读和写作的教学,同时也将考试成绩和对学校的评估进行挂钩。而中国在国际奥数比赛中频频获奖,而诺贝尔奖到目前为止只有一人获奖。对此,我们更应当反思。目前中国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过于重视考试,而忽略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特别是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的缺乏是我们的教育切肤之痛,必须改变。

六、深圳民办高中学校的特色发展。当前,深圳的民办高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入学的学业基础差、知识能力水平低,难以升入国内好大学或考不上大学。面对这一问题,我校提出了以“文化课教育为主体,以留学预备教育和传媒艺体教育为两翼”的综合发展思路。我们这样做就是要为学生寻找合适的出路,促进学校特色发展,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如果我们的学生都能通过合适的途径不仅上了大学,而且进入了世界排名在前的好大学,他们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前途和命运,而且还能使他们成为中国未来的优秀建设者,岂不是利国利民、大快人心的好事?

这次的美国之行,使我更加坚定了我校的一些办学信念与行为,那就是我们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学习借鉴美国基础教育的优势,大力提升我校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加强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坚持国际化的特色办学方向,即走“中西合璧”的国际化教育特色之路,培养适合未来发展需要的国际化创新人才。

各位代表,在会议即将结束之际,我想用八个字来总结本次论坛,那就是:亮点纷呈,回味无穷。

最后祝各位领导、专家、会议代表一路顺风,工作顺利,生活顺心!

谢谢大家!

马新礼

2013年12月17日

第四篇:中美教育差异中英文

Comparing the Education Between American and China

1.First of all, the differences of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is the primary goal of teaching:

Chinese primary education make children’ s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and high mark achievement as the priority goal.And China’s education emphasis on training students’ s quality of strictness and rigors.In the United States,there is only one purpose of primary:to cultivate children’ s creativity.And US’s education pays more attention to raise student’ s self-confidence,independence,spirit of supporting oneself.中国与美国教育的差异首先在于两国初等教育的教学目标不同:

中国初等教育将开发孩子的智力,孩子考出高分看成首要目标,而且中国的教育强调培养学生严格严谨的精神。

在美国,初等教育的目标只有一个:培养孩子的创造力。美国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主独立的精神。

2.Comparing the elementary education between American and China,people’ s universal view will be:

China’s elementary education aims to build the foundation of education with more study and less thought.US’ s education aims to build such an education to raise the creativity with less study and more thought.比较美国和中国的基础教育,人们的普遍观点:

中国的基础教育旨在建立基础教育与更多的学习和更少的想法。

美国的教育旨在建造这样的教育提高创新的研究和更少的想法。

3.The attitudes towards score are different:

To China’s children,a bad report card will let him receive pressure from all sides.Most Chinese students are aimed at “high score”.In the United States,however, every student’ s report card in the end of year is his/her private goods.Parents won’t give the child too much pressure.Score ,which is less important than capability in parents’ s mind.对待成绩的态度不同:

对中国孩子来说,一份不好的成绩单会使他受到来自各方的压力。中国大部分学生的目的是”拿高分“。

然而在美国,每个学生年终的成绩单都属于私人的物品。家长方面也不会给孩子过多的压力。在家长心里分数与能力比要差得远。

4.The view of knowledge is different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China’s emphasis on accumulation and inculcation of knowledge, then to help students develop respect for authority and knowledge,succession of knowledge and structure of knowledge system.The US focus on training students’ s actual ability of using knowledge.They pay attention to training students’ s spirit of doubt and criticism about knowledge and authority as well as expansion and creativity of knowledge.These two types of education show the static state in Chinese education and dynamic state in American education.They reflect the differences of the two countries’ s views of knowledge.两国在知识观上是存在差异的:

中国的教育重视对知识的积累灌输,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尊重和对知识的继承以及知识体系的建构。

美国则更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实际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质疑,批判精神和对知识的拓展和创造。

这两种教育表达了对待知识的不同态度:即中国教育的静态与美国教育的动态,这一静一动反映了两国知识观的差异。

5.The studying environment provided by China and US is different:

China’s schools, under the restriction of exam-oriented educa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concept, it takes a two-stage strategy which is disjointed.In the primary stage,you have to lay the foundation.In the advanced stage,you will be able to do academic research.American schools encourage children to do research from an early age.They develop the ability of researching,solving problems independently and organizing the study study materials.两国在提供给学生的环境上不同:

中国的学校,在应试教育的制约下和传统观念的影响下,采取的是初级阶段打基础,高级阶段才能做学术研究的相互脱节的两阶段战略。

美国的学校从小就鼓励孩子做研究,培养孩子的研究能力,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和组织研究材料的能力。

6.The arrangements of the course are different:

For example, on the problem of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in China,students only have one choice-English when they are in basic education.The system of education does the unitary choice for all students.In the United States,students have more choices,which including Spanish,French,Latin and so on.And there are a kind of course in which teaching materials are not needed.They usually call it “family life”class.The course content contains sewing,cooking and increase of self-confidence.It teaches what is in our real life beyond books.It teaches students to make a better life.两国课程设置不同:

比如关于外国语言的学习。在中国,学生在基础教育中只有英语一种选择,这是教育系统为全体学生做的统一选择。

而在美国,学生有更多选择,包括西班牙语、法语和拉丁语等。还有,在美

7.Different mode of education:

Chinese heuristic education exist a flaw, teachers give the suggestions of the answer to students and guide the students find“the only answer.”

The teaching methods in the United States, except guid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and grasp the correct answer in class, and give students a place for free imagination to explore the unknown and potential answer.教育模式不同

中国的启发式教育存在着一个弊端,就是其实一直到某一个问题的答案通过诱导学生,使他们找到“唯一的答案”.在美国学校的教学法,除了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理解和掌握教师的正确答案外,还给与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去探索教师和学生都没未知但却客观存在着的潜在答案.国,不用教材的课是存在的,他们通常叫它“家庭生活”课。课程内容包括缝纫、烹饪和自信心的增强等等。它教给学生的是书本以外生活之中的事情。它教学生生活得更好。

8.Different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system:

In China, in addition to a small number of talented people do not care the “entrance” Score, the others are base on examination scores of

admission.This is the only criterion.But in the United States,students choose at least one kind of various examinations every year, missed the first, it is excusable;missed twice, you can forgive......As a result, these test scores can be admitted as a very important admission criteria rather than the only criterion.高考制度不同

在中国,除了少数人才不用看“高考”分数外,其余的均以“高考”成绩为录取人学得最重要的,唯一标准.但在美国学生年年都参加各类考试中的至少一种考试,一次失手,情有可言;两次失手,也可以理解……因此,这些考试成绩就可作为非常重要的录取入学考量标准,而不是唯一标准。

9.The burden of learning different:

In China, for the students ,their weekend is always canceled.Even the gorgeous holiday is still full of heavy work.The United States almost have a free day once a week.学习负担不同:

在中国,周末可能被无情占有,就连绚丽多彩的假日也会充斥着繁重的作业.美国几乎每周都会放一天假.10.Homework:

Chinese students’ homework: in order to consolidate the theoretic knowledge, it is so boring and uncreative.It takes students a lot of time.There is beneficial aspect.Although sometimes students have many exams in their student life ,it can be good for them.It can make them easy to pass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and accept the higher education.American students’ homework: Homework cultivate children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creativity.Not only does it develop good habits, but also cultivate independence, let the children easily adapt to the society.作业

中国学生的作业就是为巩固书面知识,机械单调,毫无创造性,占用了孩子大量的时间。当然好处也是有的,虽然有时候学生在学习生涯的时候考太多的试了,但这对他们也有好处。考试可以让他们更容易的通过高考,接受高等教育。

美国学生的作业培养创新思维和创造力,不仅培养孩子做计划的好习惯,还培养孩子的独立,让孩子更好的融入社会。

11.Relation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China:Relation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re like the elder and junior.Teachers often stand on the platform and they have a great distance with students, which make teachers in a prominent position, and make students afraid of teacher.In the United States: Relation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re more like friends and colleagues.Students can be on friendly terms with their teachers.Teachers often have lessons below the podium, and they will approach their students and chat with them at pleasure so that students can get on well with their teachers.师生关系

在中国,师生关系是长辈与小辈的关系。老师经常站在讲台上讲课而且他们跟学生保持了距离,这使得学生们觉得老师高高在上,害怕老师。

在美国,师生关系更多地象朋友,象同事的那种关系,可以和睦相处。老师经常在讲台下讲课,而且她们会靠近学生并跟他们随意的交流以至于学生们能跟老师很好的相处。

12.Different family education:

1)American parents are open education.They pay attention to practical activities,and emphasize on developing the child in practice rather than preach.Chinese parents are enclosed education.They give priority to preach, and look down on the importance of practical activities.2)

Americans believe that let children do all the things to themselves.During the tasks,the children can improve the knowledge and accumulate the experience.Also they can increase the confidence and responsibility.In China,the parents have the only requirement for children is study.Even they can prepare everything for their children in daily life, and this lead to many Chinese children learned a lot of knowledge but useless.3)In the United States, children take part in the activities.Their sports activities time is abundant, and they have activity places everywhere.In China,children have less outdoor activities because the Chinese children learn from morning to night ,and they have lots of homework.家庭教育不同:

1)美国父母主张开放式教育:重视实际锻炼,强调在实践中培养孩子,而不是说教。

中国父母多是封闭式教育:以说教为主,轻视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2)美国人认为,凡是孩子的事情都让孩子自己去完成,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提高认识,积累经验。并且让他们增强自信心和责任心。

在中国,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就是读书,他们可以为孩子准备所有的事情,这导致许多中国孩子学了许多知识但是没用。

3)在美国,孩子进行各项兴趣活动、体育活动的时间都比较充裕,活动场所到处都有。在中国,孩子们的户外活动少,因为中国孩子从早到晚的学习而且有做不完的作业。

第五篇:“中美教育”之差异

“中美教育”之差异

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

陈耀华

我有幸在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本部学术厅听了美国校长肯尼迪的《美国小学课堂教学的目标和主要方式》专题交流,又现场观摩了中美教师上的六节“同课异构”的课。通过老师们在工作坊里的思维碰撞和现场与专家的对话,对中国小学课堂教学进行了比较,找出了差异。由于中国和美国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教育差异也非常大。

一、透视美国的小学教育现状 1.教育目标

美国的小学教育发展到今天,一直也处于变革之中。美国的小学教育十分强调实际问题的解决,强调学科知识应用,强调技术的运用,注重学科教学中的交流,注重学科思想方法和学科素养的提高,重视培养学生创造力。特别重视学生参与、体验、感悟、探究、发现,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教学有所忽视,教学目标比较单一。

2.教育理念

人本主义教育已作为一种极为重要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思维,追求教育公平,教育是为培养合格公民,追求人文精神,讲究独立思考,教育要保证宽松、安全的环境。教育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平常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小,动手能力很强。提倡让学生经历获得学科知识的过程,强调理解的学习,学少悟多。

3.教学效果

美国的学生虽然在学科上的成绩不如中国的学生好,但是公认的是,美国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学科素养和创新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远在中国学生之上。

二、透视中国的小学教育现状

1、教育目标

我国的小学教育教学在长期的实践中,基本形成了具有中国特征的传统教育,在这些传统中,积极的作用与消极的作用影响并存。中国小学教育教学的特 点与方式,是在中国几千年历史文明的传承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自己生长的文化“土壤”和民族“根基”。中国的小学教育,突出知识性的具体目标,大纲、课标对知识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教学过程中对目标细化具有可操作性,每章每节每单元都有细致的目标,但是,往往忽视育人的大目标;重在由“旧知”引出“新知”,绝大多数新知识是由旧知识引入的,基本符合人的认识规律,这里容易衍生两种形态:一是使学生由旧知识中产生困惑或新的情境,形成和激发认识新知、发现新知、获取新知的欲望和行动,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这是应该追求的理想的教学形态。另一种是淡化旧知识到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甚至会由旧知识直接把新知识告诉学生,只要所谓会用就行了。这容易造成学生被动接受,成为事实上的灌输知识的容器。注重新知识内部的深入理解,从对知识内在意义的联系中获得的认识。以中美两节数学课为例,我们重视解题的方法和技巧。解题必须以概念和定理为依据,是对概念和定理的再学习。强调解题有利于对解题的基本方法的熟练掌握,有利于夯实基础。注重一题多解,一法多用,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和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重视训练记忆和巩固。2.教育理念

在教育理念上,我国传统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教给人做人的道理,在教育过程中,一味地强调概念的重要性,将学科概念、定理翻过来讲过去,要求学生记住各种变换形式下的知识点的精髓,美其名曰“万变不离其宗”。我国注重应试,国际数学竞赛上,我国的学生一向都是骄子,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我国的学科教育侧重于应试教育,即为考试而准备。对于解题的过程,要求严谨规范,只要解题过程出现了所谓的跳步子,就可能被扣分。在这种模式下,学生被迫模仿固定的方法,思路,缺乏主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创新能力。3.教育效果

在教育目标和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我国学生的学科基本功很扎实,记忆能力很强,但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我国的学生往往不及别人,特别在动手能力方面,远远落后。

三、中美课堂闪光点

正如四川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李松林副院长在总结中指出:

1、中美教学中,都重视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

2、中美教学中,都强调学科学习方法的引导;

3、中美教学中,都重视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

4、中美教学中,都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

四、差异分析

从两天的“中美教育”课堂实景中我们可以发现,中美的学科教育在教学目标,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差异主要有:教学方式上,中国的教学班级通常人数较多,水平参差不齐,使教师难于兼顾,小组研讨活动也难于展开。教师为预设的目标而上,学生按教师预设的目标而学,师生感到紧张。美国小班上课,“规则意识”强,易于“1对1”地讨论学习,师生交流互动,气氛较活跃,教师也追求变化轻松。从个体学习来看,中国学生虽不博闻,但以强记著称。美国提倡让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强调理解的学习。在教育理念上,中国的小学教育是重视打基础的教育,学多悟少,美国的教育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教育,学少悟多。

由此差异带来的教学效果上,也是各有春秋。美国的学生动手能力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富有创新能力,中国的学生在解题方面无与伦比,动手能力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欠佳,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五、几点启示

基于以上情况,美国教育有它的必然优势,对其比较、分析和总结,启示如下:

1、扬长避短,取其精华;

2、强调规则,训练倾听;

3、目标适度,“三维”不丢;

4、重视过程,强化理解;

5、体验感悟,探究发现;

6、结对交流,全员参与;

7、尊重保护,培养创新。

(整理:陈耀华)

下载透过专业态度差别看中美教育差异word格式文档
下载透过专业态度差别看中美教育差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美小学教育差异

    中美小学教育的差异 10级小语2班罗洋20100516283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培养人类的社会活动,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

    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礼看中美教育差异

    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礼看中美教育差异 2011-05-06 东方网-文汇报 又到5月,遥想两年前,女儿从哥伦比亚大学硕士毕业,参加女儿毕业典礼的一幕幕还在眼前。 早期,我们在美剧《成长......

    从中美两国老师讲授《灰姑娘》看教育差异

    从中美两国老师讲授《灰姑娘》看教育差异作者:靖 美国老师是如何讲灰姑娘的故事的: 上课铃响了,孩子们跑进教室,这节课老师要讲的是《灰姑娘》的故事。老师先请一个孩子上台给......

    从两个版本的《灰姑娘》————看中美教育差异

    从两个版本的《灰姑娘》————看中美教育差异 美国版: 上课铃响了,孩子们跑进教室,这节课老师要讲的是《灰姑娘》的故事。 老师先请一个孩子上台讲一讲这个故事,孩子很快讲完......

    从中美教育的差异看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

    从中美教育的差异看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 摘要:本文对中美教育在教育观念、培养方式、教育改革实施的力度、教育平等、教育技术应用五个方面的差异进行了分析,以此发现我国当......

    中美教育差异[5篇范文]

    寻找“幸福教育”的密码 夏莹 信息来源:南京日报 更新时间:2013年5月25日 【人物小传】 夏莹,南京市教育工委副书记,兼任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曾在南京外国语学校工作,历任副......

    从中美节假日看文化的差异★

    从中美节假日看文化的差异[摘 要] 节日承载着一个民族历史形成和积淀下来的诸多民族文化深层结构内涵,是民族精神在特定的社会土壤中长期孕育的结果和重要载体。透过中美两......

    从中美两国老师讲授《灰姑娘》看教育差异(合集)

    从中美两国老师讲授《灰姑娘》看教育差异 美 国老师是如何讲灰姑娘的故事的: 上课铃响了,孩子们跑进教室,这节课老师要讲的是《灰姑娘》的故事。老师先请一个孩子上台给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