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双语教学

时间:2019-05-12 12:19: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双语教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双语教学》。

第一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双语教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学前和

中小学双语教育发展规划(2010-2020年)

为科学推进少数民族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育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意见》(中发„2010‟9号)、《教育部等十部门关于推进新疆双语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教民„2010‟6号)和《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新党发„2004‟2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双语教育工作面临的形势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下简称汉语)。学习和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利于增强各民族学生的祖国意识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在我区推进双语教育,是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培养民汉兼通少数民族人才的战略举措;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和进步,实现新疆长治久安的迫切需要。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我区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工作,把推进双语教育摆在特殊重要的地位。我们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双语教育工作的特殊重要性,增强做好双语教育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2.2004年,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作出《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提出发展双语教育的指导思想、工作措施和目标任务。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区双语教育规模逐步扩大,双语教育条件明显改善,双语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双语教育体系初步建立。2009年,全区接受学前双语教育的少数民族幼儿29.01万人,其中民考汉幼儿2.62万人;学前双语教育岗位教师0.9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教师0.66万人。中小学(含职业高中,下同)接受双语教育的少数民族学生46万人,占中小学少数民族学生的22.2%;中小学民考汉学生24.09万人,占中小学少数民族学生的11.6%;中小学双语教育岗位教师2.7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教师2.17万人。我区双语教育工作取得明显的进展,为普及双语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在新形势下,我区双语教育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总体上看,还不能适应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需要,还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双语教育的要求和期盼。双语教师数量不足和素质不高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育条件需要进一步改善,双语教育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双语教育行为需要进一步规范,双语教育理论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双语教育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4.我区双语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抓住全国对口支持新疆的历史机遇,着眼于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水平,同时做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教学工作,培养德才兼备、民汉兼通的人才;着眼于新疆长治久安,加强“四个认同”的教育,提高各民族群众的交流沟通能力,增进民族团结;着眼于适应自治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满足广大群众期盼接受民汉兼通教育的需要,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

5.我区推进双语教育工作,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第一,坚持积极、稳妥、有效推进的原则。既要积极进取,不等不拖,又要实事求是,不急于求成,把握好节奏,安排好衔接。第二,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区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既要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又要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既要立足于推动当前工作,又要着眼于实现长远目标,循序渐进。第三,坚持尊重教育规律的原则。以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指导双语教育工作,把普及双语教育与提高双语教育质量紧密结合起来,实现科学推进,可持续发展。第四,坚持民汉兼通培养、民汉教学并行的原则。在努力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的同时,切实加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学工作。要科学设计教学模式,合理设置课程方案,保证民汉兼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第五,坚持从幼儿抓起、从教师抓起的原则。从双语教育推进的实际出发,集中双语教育资源,从学前和低段抓起,逐步推进。建设一支数量和质量满足双语教育要求的双语教师队伍。

6.我区双语教育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到2012年,基本普及少数民族学前两年双语教育,接受学前两年双语教育的少数民族幼儿占同年龄段少数民族幼儿的85%以上;到2015年,少数民族中小学基本普及双语教育,接受双语教育的少数民族中小学生占少数民族中小学生的75%左右,其中义务教育阶段达到80%左右;到2020年,接受双语教育的少数民族中小学生占少数民族中小学生的90%以上,其中义务教育阶段达到95%左右。积极探索,不断推进,构建起各学段相互衔接、各学科相互渗透的具有新疆特色的双语教育体系,使少数民族高中毕业生基本熟练掌握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本民族语言文字,有条件的还要掌握一门外语。

7.加快双语教师队伍建设。双语教师即双语教育岗位教师,指在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班分别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或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进行相关课程教学的教师。到2012年,学前双语教师达到1.53万人;到2015年,学前双语教师达到2.19万人,中小学双语教师达到10.51万人(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的教师6.99万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达到9.39万人(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的教师6万人);到2020年,学前双语教师达到2.33万人,中小学双语教师达到14.22万人(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的教师10万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达到11.33万人(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的教师7.72万人)。

三、主要措施

8.科学设置双语教育模式。我区双语教育是指在少数民族教育教学过程中,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本民族语言文字开展相关课程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有两种模式:模式1,小学汉语、数学、科学、信息技术,初中汉语、外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高中汉语、外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课程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其它课程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授课。模式2,全部课程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开设民族语文课程;不具备师资条件的学校,体育、音乐、美术课程可以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授课。从2010年起,对接受过学前双语教育的少数民族学生,小学起始年级,城市和县城学校一般采用模式2实施双语教育,不具备条件的学校也可以采用模式1实施双语教育;农村学校可根据双语教师及学生的实际,采用模式1或模式2。积极推行民汉合校和民汉学生混合编班,鼓励具备条件的少数民族学生进入汉语授课班级学习。9.相应保留本民族语言文字为主的教学班。在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地方,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积极推进双语教育的同时,按需保留以本民族语言文字为主进行教学的教学班,供学生和家长自主选择。要认真执行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把汉语课程作为重要的基础课程,调整课程设置方案,增加汉语课程课时,使普通高中毕业生达到基本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目标。

10.切实加强民族语文课程教学工作。研究制订符合模式2双语教育要求的民族语文课程标准,开发供接受模式2双语教育学生使用的民族语文教材。实行双语教育的中小学,要高度重视民族语文课程教学,把民族语文课程作为重要的基础课程,严格执行自治区制订的民族语文课程标准,确保实现课程目标。充分发挥各类考试对提高民族语文教学质量的导向作用,坚持把民族语文作为少数民族双语班学生中考、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的必考科目。

在少数民族学生比较多的汉语授课学校,进行开设民族语文课程的实验,探索在汉语授课学校学习的少数民族学生实现民汉兼通目标的途径和方法。

11.加强双语教材和教学资源建设。进一步加强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育教材建设,制定双语教育教材建设规划,加快开发双语教育教材和教学资源。加强对双语教育教材的监管,严格执行审查管理制度,未经国家和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审查通过的教材和教学资源不得进入学校。协调对口支援省市帮助受援地区建设幼儿园双语图书角和中小学双语图书馆(室)。

12.积极推进双语现代远程教育。争取国家和对口支持省市支持,按照优质双语教育资源免费共享、全面覆盖的要求,制定并实施中小学双语现代远程教育建设计划,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双语教育中的应用水平。到2012年,通过扶持中小学计算机教室项目和“班班通”项目建设,初步形成具有新疆特色、适应双语教育需要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基本框架,每个乡(镇)至少有一所学校具有计算机教室,并接入互联网,为学生提供网络条件下的学习环境;全区中小学75%以上的双语教学班具有“班班通”设备,实现远程直播课堂进教室,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优质远程教育资源。

通过开发、译制、引进等多种途径,建设学前和中小学的双语教育资源库,通过卫星和互联网免费向双语幼儿园和中小学提供。加快双语教学光盘的开发和应用,大力推进利用光盘教学或辅助教学,努力提高双语教育资源利用率。实现中国教育电视台早期教育频道及开播双语教育节目的其它频道在我区双语幼儿园和中小学免费落地。加强新疆教育电视台和新疆教育卫星宽带网建设,加强电视课程制作和远程教学研究,开设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育数字频道。13.加大双语教师培养和培训工作力度。按照增量补充、存量培训、定向培养、滚动推进的方针,加强双语教师队伍建设。争取国家和对口支持省市支持,建设自治区和地州中小学双语教师培训基地,加强内地9所师范大学与我区师范院校对口支持工作,提高双语教师培养培训能力。扩大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面向我区的招生规模,加大农村双语教师“特培”计划人才培养力度,通过免费培养、定向就业的方式,扩充农村双语教师来源补给。

我区师范院校要把培养培训双语教师作为重要任务,以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双语教学能力为重点,构建满足双语教育需要的师范教育体系。推行师范院校民汉学生混合编班,鼓励少数民族师范生插班学习,母语为汉语的师范生要开设学习少数民族语言的课程。

落实国家级中小学教师培训计划向我区倾斜政策,继续实施“国家支持新疆汉语教师工作方案”和“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工程”。实施双语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开发建设双语教师培训资源库。争取对口支援省市为受援地区免费培训双语教师。在加强双语教师培养培训的同时,要注意加强少数民族母语语文教师培养和培训工作。

对母语为汉语的双语教师,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提供条件,通过培训和学习,使他们掌握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以适应双语教育的要求。

14.完善自治区统筹的双语教师补充机制。认真落实《关于加强农村双语幼儿园管理的意见》和《农村双语幼儿园教师招聘管理办法》,做好双语幼儿园教师编制核定、招聘和聘后管理工作。实施“新疆双语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由自治区统一招聘中小学双语教师,享受当地公办学校教师同等待遇。三年聘期结束后,考核合格自愿留任的,有空编的直接入编,满编或超编的,纳入当地教师队伍,超编问题通过增加人才储备编制和自然减员等方式解决,工资纳入当地财政统发。

争取对口支持省市根据受援地区需要扩大教师支教规模。继续实施师范生实习支教计划,扩大我区和对口支援省市师范院校实习支教规模。在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中,扩大大学生赴我区农村中小学开展双语教育志愿行动规模。15.建立和完善双语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研究制定双语教师标准,严格实行教师资格制度,把好双语教师入口关。新聘任的母语非汉语的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应当达到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MHK)相应标准,高中、初中和小学汉语课程教师应当分别达到四级乙等、三级甲等及以上等级;非汉语课程教师应当分别达到三级甲等、三级乙等及以上等级。幼儿园教师应当达到三级乙等及以上等级;同时,本民族语言文字也应当达到相应水平。建立双语教师教学能力定期考核机制,考核结果与职务晋升、绩效工资、评优奖励挂钩。适当提高实施双语教育的中小学中级和高级教师岗位比例。新补充的双语教师职称评聘可适当放宽岗位比例。

在自治区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学校服务的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按有关规定执行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研究生招录和事业单位选聘时优先。对在学校工作多年、不适应双语教育工作要求的教师,在保证其原有教师身份不变、待遇不减的前提下,调动其积极因素,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妥善予以安排。16.加强双语教育科学研究。把双语教育科学研究纳入教育科学研究总体规划,设立专项课题和专项经费,予以重点支持。加强双语教育宏观政策和发展战略研究,提高双语教育决策科学化水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探索新疆特色双语教育规律,促进双语教育科学发展。积极开展双语教育实践研究,鼓励开展双语教育改革试验,探索建立双语教育标准体系、课程体系、评价体系和与双语教育相适应的招生考试制度。加强国家双语教育研究指导中心和自治区双语教育专家委员会建设,整合全区双语教育研究资源,发挥研究、指导、咨询作用。各级教研部门要针对双语教育模式,研究授课形式,形成样板,组织培训,进行推广。办好双语教育报刊杂志,建立研究成果交流与学习的平台。

17.加强对双语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实施双语教育的模式,并报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执行。

双语教育要遵循教育规律。学前双语教育要落实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严格执行《农村双语幼儿园(学前班)教育指导纲要》和《农村双语幼儿园(学前班)课程设置方案》,防止并纠正教育形式小学化的倾向。中小学双语教育要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从实际出发选择实施双语教育的模式。严格执行双语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8.加强双语教育工作成效评估和监控体系建设。争取国家支持,建设双语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对双语教育学生和教师进行动态监测,实行实名制管理,建设覆盖全区的双语教育质量监测网点。依托新疆双语教育质量监测评价中心,以国家和自治区制订的课程标准为依据,建立双语教育质量监督评价体系。积极推进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MHK),引入普通话水平测试,开展双语教育质量监测和评价。

四、保障机制

19.加强对双语教育工作的领导。各级政府要把推动双语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作为主要职责,统筹制定双语教育发展规划,落实中央和自治区支持双语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及时研究解决双语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县级政府对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育负有主要责任,具体负责落实推进双语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指导学校开展双语教育工作。地(州、市)、县(市、区)都要设立双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并按编制标准配备工作人员。

20.科学制定双语教育发展规划。各地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双语教育发展规划。推进双语教育工作,要综合考虑改革的力度、推进的速度和教育资源承载能力,把握好数量和质量、规模和效益的关系,解决好各学段衔接和不同教学模式过渡的问题,确保双语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21.加大对双语教育的投入。各级政府要优先保障双语教育经费投入。自治区财政不断加大双语教育投入力度。各地也要加大投入力度,保证推进双语教育工作的需要。逐步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标准,扩大寄宿学生补助范围。建立并完善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从2013年起,比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建立由中央和自治区财政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覆盖全区的学前双语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加强双语教育硬件建设。争取国家和对口支持省市支持,结合调整中小学布局,建设一批农村义务教育双语寄宿制学校和普通高中,配备教学实验仪器和双语图书,完善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加快农村学校新增双语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改善农村学校双语教师生活条件。

22.积极发展学前双语教育。积极开展幼儿园办园体制改革,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双语幼儿园,努力形成以公办幼儿园为主、民办幼儿园为补充的学前双语教育体系。继续实施新疆少数民族农村学前双语教育发展规划,落实好2008-2012年农村双语幼儿园建设工程和学前双语教育发展保障工程,严格执行《自治区双语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加强对双语幼儿园项目的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加强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力争每个乡(镇)建设一所示范性双语幼儿园。在国家双语幼儿园建设项目未能覆盖的地方,要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闲置的校舍,依托乡、村小学举办双语幼儿园或学前班。同时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前提下,安排新建或改扩建一批双语幼儿园。

23.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双语教育的舆论环境。继续举办双语教学研讨会、双语口语大赛、双语教师教学技能竞赛等活动,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和学生关心、支持、参与双语教育的积极性。发挥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的作用,广泛宣传推进双语教育工作的重大意义、政策措施和实施成果,为推进双语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24.建立双语教育督导评估制度和监督问责机制。各级政府要建立双语教育督导评估制度,坚持督政与督学并重,监督与指导并重。依据《农村双语幼儿园评估指标体系》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双语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加强对各学段双语教育的督导检查,建立督导检查结果公告制度和限期整改制度。

把推进双语教育作为各级政府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严格落实问责制。充分发挥监察、审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作用,加强对双语教育经费的使用管理。

记者采访自治区教育厅有关领导的笔录

1问︰什么是“双语”教学?如何看待推进“双语”教学和学习掌握母语的关系?

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双语”教学是指少数民族学校使用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言组织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由于经济发展、教育基础和语言环境的差异,决定了新疆“双语”教学模式的多样化。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一是母语授课、加授汉语的教学模式;二是汉语授课、加授母语的教学模式;三是部分课程使用母语授课、部分课程使用汉语授课,其中以少数民族中小学数、理、化等课程使用汉语授课,其它课程使用母语授课的教学模式居多。

2004年,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在总结20年“双语”教学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颁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提出目标,即在巩固和提高母语教学质量的同时,以提高汉语教学质量为重点,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区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逐步推进双语教学工作,不断扩大“双语”教学的范围和规模,提高少数民族教育教学质量。使少数民族语言授课的中小学,其“双语”教学模式,由现阶段的以理科授课为主的部分课程用汉语授课,或除母语文之外的其它课程用汉语授课的模式,最终过渡到全部课程用汉语授课的模式,同时加授母语文的模式,使少数民族学生高中毕业达到“民汉兼通”的目标,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个文件把“双语”学习放在了十分重要的地位,虽然由于多种原因,在“双语”教学中汉语教学是薄弱环节,所以在当前把汉语教学作为重点,但并不意味着放弃母语教学,而强调的是在巩固和提高母语教学质量的同时学习汉语,这也决定了“双语”教学的性质。另外,“双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民汉兼通”的人才,这就要求少数民族学生必须学好母语。因此,推进“双语”教学不是不要母语,而是要求在学好母语的基础上掌握汉语。

2问︰新疆在巩固和提高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学质量方面,采取了哪些政策和措施?

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边疆省区,2006年全区总人口2010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61 %。截止2005年底,全区各级各类在校学生441.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58%;专任教师27.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教师15.5万人,占56 %。少数民族教育是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我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特定规律和鲜明特色。因此,在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中,必须按照有利于各民族繁荣发展,有利于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有利于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原则,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确定教学用语。因此,在新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自治区始终重视抓好少数民族语言教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有条件的应采用民族语文课本并用少数民族语言讲课,小学高年级或中学设汉语文课和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的具体规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保障各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力,少数民族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逐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具有鲜明区域特色和少数民族特色的教育体系。为了体现党的民族政策,在新疆无论民族大小,使用母语人数多少,国家和自治区都予以提供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学习的基础条件。根据基础教育就近入学的原则,我区在各地均设立了招收不同民族学生入学的公办学校或教学点,普通中小学使用汉、维吾尔、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锡伯、俄罗斯7种语言文字授课,高校使用汉、维吾尔、哈萨克、蒙古4种语言文字授课,充分保障了各民族享受法律赋予的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力,截止目前,全区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授课的普通中学有891所,占47.12%,小学有3329所,占69.14%;还有787所民汉合校的普通中小学校。为提高少数民族语言中小学教学质量,国家和自治区投入大量经费,坚持用维、哈、柯、蒙、锡、俄6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出版中小学教材和编译高校、中专基础课、专业课教材;不断加大少数民族中小学校师资培训工作力度,提高少数民族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加强对少数民族中小学校的教学研究、教学指导和教学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少数民族语言教学质量。即使在大力推进“双语”教学的形势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中学“双语”授课实验方案》中就“双语”班的目标也明确作出规定︰学生在学习和掌握汉语的同时,要保证母语的学习和掌握,本民族语文水平不低于同年级非实验班学生的成绩。

3问︰为什么要在新疆大力推进“双语”教学?

答︰首先,新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关键在科技,基础在教育。在新疆这样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边远贫困地区,能否实现跨跃式发展,关键取决于科技教育的发展,取决于我们能否为自治区各项建设事业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科技创新人才,特别是培养德才兼备、民汉兼通的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劳动者和科技创新人才。多年来的实践反复证明,“民汉兼通”人才培养工作是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根本大计,而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则是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培养“民汉兼通”人才的“突破口”。第二,学习和掌握双语是提高少数民族素质的必然要求。汉语是国家的通用语言,是各民族交流的共同语言,是科学文化知识传播的主要载体,学习和掌握汉语对于少数民族拓展视野、增长智识、提高素质、增强适应社会发展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第三,随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深入,特别是2000年国家举办内地新疆高中班以来,社会各界反响强烈,各族干部群众包括许多边远农牧区的学生家长,送子女上汉语言学校、学汉语的热情空前高涨,要求十分迫切。内地新疆高中班的年招生规模虽然扩大到5000人,但还是远远满足不了基层的实际需求,每年报考内高班的人数高达几万人。由于少数民族送子女学汉语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在南北疆各地,包括到乡镇一级的不少汉语言学校,民族学生的比例普遍超过了20%,许多学校达到了50%以上。在汉语教学基础薄弱的农村地区,也出现了一些像莎车县佰什坎特镇“双语”实验小学和乌什县阿合雅乡中心小学那样创造条件实施“双语”教学的学校。这些充分体现了基层学校和群众对推进“双语”教学所迸发出的热情和创造能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与其说是各级党政在引导推进“双语”教学,不如说是老百姓在推动“双语”教学,这种无形的助推力量,已经成为各级党委、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强大支撑和坚强后盾。因此,大力推进中小学“双语”教学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顺应民意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毋庸置疑,推进“双语”教学是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提升各民族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是我区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历史选择,是广大人民群众融入现代社会生活的客观现实需要,也是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共同繁荣必由之路,对于和谐新疆建设、实现我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4问︰如何看待语言的法律地位和语言的社会功能?

答︰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接受先进科学文化知识、了解社会信息的重要桥梁。当今世界,国际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知识经济已见端倪。语言文字作为信息的重要载体,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今社会,任何国家、任何地区、任何民族都不可能不与周围的国家、地区和民族交往。只要交往,语言就成为第一需要。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政治与法律的角度讲,各民族都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不同民族语言的地位是平等的,但是语言的使用范围及社会交际作用不同,决定了不同的语言具有不同的社会功能。从世界范围看,把英语作为母语使用的人数约3亿,作为第二语言使用的有2.5亿。英语作为一种国际交流语言,已不局限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使用,而是成为了超越民族、国家的信息传媒。从国内来看,汉语是我国的通用语言,也是各民族人民交流的主要语言。我国科技文化经济等主要信息载体是汉语,在获取传播信息方面具有绝对优势,而且,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汉语已逐步成为国际通用语言,是联合国主要使用的6种语言之一。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科技飞速发展,知识更替日新月异的当今时代,不学汉语就无法面向全国,不学外语就无法走向世界,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我们既要尊重语言的法律地位,又要充分发挥语言的社会功能,以确保少数民族能够真正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5问︰新疆推行“双语”教学有着怎样的发展历程?

答︰新疆解放前,绝大多数青少年得不到入学的机会,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19.8%,少数民族全部在校生仅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5%,少数民族教育处于十分薄弱落后的状况。解放后,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加紧对少数民族教育教学进行改革,逐步在少数民族学校推行“双语”教学,“双语”教学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1)“双语”教学体系建立的初级阶段(1950∼1976)。自治区尝试在民族中小学校加授汉语,举办“双语”授课实验班,在各高等院校和中等学校举办预科教育,自治区的“双语”教学体系初步形成。(2)“双语”教学稳步发展阶段(1977—2003)。自治区党委1984年印发巴岱同志《对加强民族学校汉语教学的建议》,就少数民族学校加强“双语”教学、实现“民汉兼通”培养目标提出要求,提出少数民族中小学的汉语教学从小学三年级一直坚持到高中毕业。1992年自治区开始在较广的范围内进行 “双语”教学实验,其中少数民族中学以理科为主的部分课程使用汉语授课的实验规模最大。同时,为促进少数民族教师队伍建设,自治区在加大“双语”师资培训工作力度的同时,改革师范教育教学,提高师范毕业生的汉语水平;制定“汉语教师师资班”招生计划,定向培养各地所需的中小学汉语教师;全面推行中国汉语水平考试。在各项措施的引领下,“双语”教学稳步发展。(3)“双语”教学快速推进阶段(2004年—至今)。2004年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2005年自治区印发《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的意见》。2005年底自治区召开中小学“双语”教学工作会议。“双语”教学“从小抓起、从教师抓起”的指导思想得到确立,“双语”教学工作进入快速推进阶段。

6问︰目前自治区“双语”教学推进工作的整体情况如何?

答︰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自治区大力推进“双语”教学的良好局面已经形成,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党政重视,群众支持,“双语”教学推进工作的浓厚氛围已经形成。“双语”教学已成为各级党政抓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成为各族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热门话题和焦点问题。由于各级党政重视支持,各级教育部门管理到位,对“双语”教学工作宣传及时,引导到位,社会各界对“双语”教学的认同程度不断提高,为“双语”教学创造了有利条件。民汉合校比例逐年增高;家长争相送子女进入汉语言学校学习;学生纷纷报考疆内初中班和内地高中班;广大教师对“双语”教学工作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高度的责任心;学校也在营造“双语”教学环境上狠下功夫,自治区大力推进“双语”教学的良好局面已经形成。二是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双语”教学形式多样。2004年底,全区已在52所中小学开办了946个双语教学班,共有学生35948名。2005年,双语教学班总数已增加到4505个,就读学生达到145138人。全区的“双语”班从中学办班下移到了小学、拓展到学前阶段,由城镇办班延伸到了乡(镇),许多地区的“双语”授课班已从数、理、化三科使用汉语授课发展到除母语课外,其它学科均使用汉语授课的新模式。三是周密安排,规范管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工作稳步推进。为了推进新疆“双语”教学工作,从2003至今,国家和自治区投入大量资金,加大新疆“双语”师资培训工作力度,启动实施了国家《支持新疆汉语教师工作方案》和《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工程》等重点“双语”师资培训项目,4年已累计投入汉语、双语师资培训经费1.3亿元(其中自治区投入5700万元),已培养、培训少数民族汉语和“双语”教师1万多名,其中安排6385人参加国家、自治区级的“一年制”双语培训。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培训后教师成为各地推进“双语”教学的重要力量。四是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步伐加快。从2004年9月到至今,全区15个地、州、市“双语”教学班数量增长很快,增幅主要体现在学前和小学阶段。在推进学前“双语”教育过程中,各地将民汉合园工作纳入中小学布局调整中统筹安排,不断拓展幼儿园办园模式,努力改善学前双语教育办园条件,探索学前“双语”教育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切实加强幼儿园汉语师资队伍建设。这些做法为自治区学前“双语”教育整体推进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为了确保学前“双语”教育工作的推进,自治区制订了2006年—2010年扶持阿克苏地区、克州、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和伊犁州直、塔城地区、阿尔泰地区开展农村学前“双语”教育的方案,全力推进七地州学前“双语”教育工作。7问︰为什么说推进“双语”教学要“从小抓起、从教师抓起”?

答︰推进“双语”教学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充分认识推进“双语”教学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树立“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又要善于突出重点,抓住根本,寻求新的突破。总结近年来各地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经验,我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双语”教学工作必须“从小抓起”,从语言学习的黄金时期抓起。不少地方的经验证明,发展学前教育对巩固提高“普九”水平,发展各类教育,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60年代以来,脑科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方面众多的研究成果揭示了早期教育在人一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它所产生的强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科学的早期教育不仅有利于开发婴幼儿的学习潜能,而且能促进处境不利的幼儿较好地适应小学以后的学习,使辍学率下降,就业率提高,有利于社会消除贫困。我区现有3-6岁的儿童近120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幼儿约72万人,通过学前教育激发这些儿童巨大的学习潜能,特别是学好汉语,将极大地提高我区教育的水平和国民整体素质,对自治区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样,“双语”教师是推进“双语”教学的中坚力量,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没有高素质的“双语”教师队伍,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双语”教学,因此,深入解决好“双语”师资问题,已成为我区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

8问︰在推进“双语”教学工作中,如何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区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

“双语”教学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努力,既要增强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加大推进力度;又要分类指导,循序渐进。各级政府将担负起对“双语”教学的领导责任,坚持“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的原则,统筹规划好本地区的“双语”教学工作,既要开拓创新,探索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又要实事求是,注重实效。推进“双语”教学是一项战略任务,既要从现在做起,加大推动力度,又要树立长期作战思想。所以,消极等待和急于求成,只能阻碍“双语”教学的发展进程,影响和耽误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健康成长。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自治区的总体部署,从学前教育阶段抓起,把“双语”教学延伸到各个学段;从理科教学起步,把“双语”教学辐射到各个学科。自治区和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将认真研究制定中小学“双语”教学的配套措施,既要考虑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协调,又要兼顾中心城市、县(镇)和乡村学校的均衡发展,同时,对“双语”班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评价体系、学段饺接、升学政策等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认真研究,仔细论证,及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引导“双语”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第二篇:2013民汉合校双语教学汇报材料

创新管理机制,强化质量意识,切实推进

“双语”教育工作新进程

----乌鲁木齐市天山区第三十中学

义务教育阶段双语教育规范化办学工作专项汇报

乌鲁木齐市第三十中学

二O一三年十月

创新管理机制,强化质量意识,切实推进

“双语”教育工作新进程

----第三十中学“双语”教学管理工作专项汇报

根据《关于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双语教育质量的意见》、《自治区义务教育阶段双语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及《自治区义务教育阶段双语教育规范化办学行为检查细则》要求,按照天山区人民政府的统一安排,我校对双语教学规范化办学工作进行了全面、认真的自查,各项指标已基本达到规定要求。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概况:

乌鲁木齐市第三十中学始建于1977年,坐落在风景优美的南公园以北英阿瓦提路37号,2004年成为一所民汉合校的初级中学,现隶属于天山区教育局。几年来,我校在上级部门的关怀与指导下,本着“建设合格“双语”教师队伍,优化“双语”课堂教学结构,提高少数民族教育教学质量”的工作目标,制定措施、强化交流、完善管理、总结经验,全面建设特色化“双语”培训、教研、教学体系,取得了一些成效,收获了些许经验,形成了“讲团结,重实干,立鸿志,求发展”的校风、“面向全体,育人为本,注重能力,求实创新”的教风、“诚实谦虚,勤奋刻苦,全面发展,重在素质”的学风。学校先后获得自治区文明单位、新疆中小学双语教师培训教学先进单位、市级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市级德育达标校、市级人民防空教育先进集体、市级绿色学校、市级治安模范单位、天山区示范校、天山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先进集体、天山区民族团结先进单位、天山区两基工作先进集体、天山区群众满意的好班子等多项荣誉称号,并被授予中小学双语教师培训教学实习基地。

学校占地面积8600.4平方米,绿化面积800平方米,校园建筑面积总计7063平方米。其中普通教室 25间,教工办公室48间。学校现拥有 1

投影仪40台,录音机56个,手风琴 3架,钢琴 2台;图书室藏书31533册;微机室 2个,微机 120台,生机比例10:1,办公用机43台,师机比例2:1,全部接通互联网,整个校园基本实现了网络化,25个教学班全部使用多媒体教学。并设有体育器材室2个,实验室4个,美术教室 1个,音乐室1个,心理咨询室1个,卫生保健室1个,食堂1个。

学校现开设25个教学班,其中有7个双语班,现在校学生1121名,其中民语班学生322名。全校少数民族学生578 名,包括维吾尔族 433 名,哈萨克族 31 名,回族95 名,其它19名。全校学生中外来学生493名,民语系中外来学生141名,其中疆内少数民族流动学生 141 人,占民语系学生人数44%。

全校在编教职工91人,其中民语系18人。民语系老师中代课教师7名。民语系专任教师中,中教高级教师2名,中教一级教师4名,中教二级教师12名。我校在编民语教师18人,其中15人有HSK汉语水平等级证书,均达到六级及以上。另3人有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均达到二级乙等以上,等级全部达标。汉语水平达到HSK九级3人,八级3人,七级5人,六级4人。另三名教师为汉语学科教师,其中1人为汉族,2人为民考汉,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情况是:二级甲等2人,二级乙等1人。民语系教师中取得“双语”教师证书7人,继续教育达标率100%。学校先后派出6名不同学科教师参加了自治区、市级“双语”培训,全部合格。培训后的教师能胜任双语教学工作,合格课达到100%。

我校民语教师中,被评为校级以上优秀教师有5人,在校级以上讲课大赛中获奖人数有4人,发表论文4篇,获奖论文6篇。学生在校级以上各项活动中,获奖人数达42人。近年来,我校双语中考成绩均在全区名列前茅。2011年中考民语系72名同学中,只有一名同学

没有上线,上线率达98.6%,有66名同学达到一批次录取线,上线率达91.7%,有两名同学成绩超过六百分。2012年民语系500分以上有11人,上线率达96.77%,重点上线率达79.03%。2013年中考民语系600分以上的有3人,考入一批次学校的学生有55人,上线率达83%。

二、双语教育规范化办学自查工作的组织与实施情况:

学校领导于2013年10月1日接到《关于开展乌鲁木齐市义务教育阶段双语教育规范化办学行为检查的通知》,10月4日参加了天山区教育局关于自治区对义务教育阶段双语教育规范化办学行为检查工作会议,会后学校及时成立了相关工作机构,召开了全校师生动员大会,全体参与。安排部署了相关工作任务,对照检查细则制订了详细的自查自评工作方案,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分以下四个阶段开展了自评工作。第一,认真学习上级下发的《自治区义务教育阶段双语教育规范化办学行为检查细则》,明确分工;第二,对照指标体系全面检查学校的双语教育教学工作;第三,以此次检查为契机认真总结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经验和特色及存在的问题和差距;第四,结合自查出的问题进行整改,责任到人。

本次义务教育阶段双语教育规范化办学行为自查自评工作对我校双语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学习自治区下发的评估指标体系,使我们更加明确了今后我们双语教育教学工作的目标,进而不断推进我校的双语教育教学工作,经过对4项A级指标,13项B级指标,47个观测点的自查、评议,我校自查得分为96分。

三、双语教育规范化办学工作的主要作法及经验:

针对“民汉合校”的实际,学校坚持在日常管理上坚决达到“五统一”的要求,即“领导班子统一、财务管理统一、教学管理统一、班级管理

统一、教科研统一”,贯彻落实“四个一”的管理理念,即“一个制度、一种管理、一样要求、一视同仁”,以此统领学校各项管理工作。

一是高度重视、明确分工。学校领导坚持深入进行“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两反”教育的学习和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关于实施“民汉合校”、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文件的学习,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提高全校教职工对“民汉合校”以及“双语”教学工作的认识,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上来。积极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乌鲁木齐市“双语”教学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有关“双语”教学工作的文件精神,给每位民语系老师都发放了《自治区少数民族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育发展规划(2010—2020年)》、《关于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双语教育质量的意见》和《义务教育阶段双语教育课程设置方案》。使全体教职工通过对文件的学习,更加清楚开展“双语”教学的重要意义。每位民语系教师还写出了两万字左右的学习笔记及两千字左右的学习心得,从书面上表现出自己对“双语”教学的坚定态度。

同时,学校成立了“双语”教学领导小组,由学校党政一把手直接领导,分管副校长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开展有关“双语”教学方面的工作,相关部门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党政班子、民汉领导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双语”教学管理机构协调统一。与此同时,为了把“双语”教学的管理工作做实做细,我校又专门成立了由民汉教师共同组成的“双语”教学听课评课组和“双语”教学教研组,为我校全面实行“双语”教学工作,从教研管理与指导上奠定了基础,营造了良好的“双语”教学环境。在日常教学中,学校领导经常深入“双语”教学一线听课、评课,了解民

语系师生教学和学习情况,切合实际的加强了对“双语”教学工作的调研和指导,有效促进了“双语”教学的推进工作。同时,按文件要求分阶段、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我校“双语”教学工作,从2004年秋季至今,除了语文课、音乐课,已经基本实现了使用双语授课的目标,“双语”教学第二模式正稳步推进。

二是建章立制、强化保障。在实施“双语”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严格根据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研究机构关于“双语”教学的要求,分阶段、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工作。按照《乌鲁木齐市中小学“双语”教师专业合格标准及考核办法(试行)》的要求,我们制定了符合我校实际行之有效的“双语”教学规划,在规划中明确地制定了每个阶段要达到的硬性目标要求和软性努力的方向。为了实现“双语”教学目标,完成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双语”教学任务,我们本着科学性、适用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如:《“双语”教学管理制度》、《三十中学“双语”教学奖惩制度》、《三十中学“双语”教学考核制度》,为了使这些规章制度落到实处,起到良好的积极促进作用,根据我校民语系教师的现实情况制定了《乌市三十中学“双语”教学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乌市三十中学“双语”教学评价》,从“双语”授课能力、成绩、学生家长满意程度、教师领导认可、获奖情况等多方面进行考核。对于考核合格的教师学校继续聘用,不合格的教师坚决不聘用。学校还建立了有利于“双语”教学工作推进的表彰奖励机制,对“双语”培训中的优秀学员给予表彰,对民汉师生在各类教学活动中取得突出成绩的给予奖励,充分调动了民汉师生的学习、工作热情,有效发挥了激励导向作用,对我校“双语”教师的尽快成长、“双语”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保证了“双语”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是经费到位、奠定基础。学校为保障“双语”教学的顺利推进,多

渠道筹措资金,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不断加大投入,保障“双语”教学工作。学校设立了“双语”教学专项经费,并严格财务制度,做到专款专用,逐年加大对“双语”教学师资培训、校本培训、“双语”教学奖励、校园“双语”教学文化建设等内容的开支。在“双语”教师培训方面,主要用于为教师购置培训用书,报销培训学费,组织外派培训、考察、学习、交流等。为改善办公、办学条件,近三年政府调拨设备价值113.13万元,经费购置各种设备113.18万元。基础建设合计投入经费368.45万元,主要用于教学楼维、粉刷、实验室架线、实验室地板改造、操场罩面工程、食堂屋面防水、办公区地面维修、教学楼暖气维修、阶梯教室装修及设备等方面,进一步改善了校园环境,教学楼及综合实验楼抗震加固工程投入177.54万元。2011-2013年,学校为“双语”教学投入总计达1250784.58元,其中,“双语”培训费、继续教育投入经费20326元;校园文化建设投入366738.9元,改善双语教师办公条件投入91866.7元。聘用民语教师发放工资215680.81元。图书、教具、多媒体等教学设备资金投入530369.32元,双语活动支出25802.85元。通过以上经费投入,为实现“双语”教学最终目标提供了经费保障。此外学校还花费一定的资金,购置了教学资源网,目前我校购买了两个网站,一个是组卷网,一个是初中教学资源网。教师随时可以上网查询所需要的教学资源,例如课件或者试卷等,教师只需将资源整合,就能用于课堂教学,大大提高了备课效率。

四是提高教学质量

提升办学后劲

1、不断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严格执行课程方案,按照自治区《义务教育阶段双语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文件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严格按照课程计划的规定安排教育教学活动,始终做到:坚持按标准课时开课,不随意增减课时;坚持按课程设置开课,不随意增减科目。严格控制学生在校集中教学活动时间,我校每周上课5天,每节课上课时间为40分钟,严格执行规定的作息时间。严格执行节假日放假通知,不占用课余和节假日等时间安排学生集体补课或以补差、培优等形式变相组织集体上课。完善“两操一活动”制度,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我校上午大课间做两套操,一套是广播操,一套是民族特色操。民族特色操是结合我校双语特色,由我校音乐教师自编的民族舞蹈操,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下午第八或是第九节课是我校的课外活动,各班结合当天的课程,开展融娱乐锻炼为一体的阳光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

2、不断加强教学常规工作的检查落实。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校建立健全教学常规检查评价制度和教学常规反馈制度,如《三十中学巡课制度》、《三十中学课堂日志管理办法》、《乌 市 三 十 中 作 业 批 改 管 理 制 度》等。上课有专人负责每日检查,及时了解教师的上课情况,了解各班的班风学风,对课堂上出现的教学问题及时公示,促进教师形成严谨、认真、细致的教风。强化了教师对学生的服务意识,强调教师提高课堂效率,坚持向课堂要效率、要成绩,努力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为及时了解学情,教导处对课堂日志、作业量定期检查统计和及时反馈,并进一步完善了巡课制度,有检查有落实,对违背师德的现象及时纠正,对于违纪的学生也出台了《关于对课堂违纪学生的处理办法》,并严格执行落实。这些举措,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也进一步严肃了校风校纪。

同时,通过随堂听课的形式对教师的课堂效率、教学水平、教学手段等进行评价。为加大听课的实效性,实行推门听课制度,尤其是薄弱学科,更是加大了听课力度,具体程序如下:①随机进课堂,主要听新授课,不听示范课、表演课;②当堂抓检测,主要查课堂教学

实效,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③课后查备课,主要看备讲是否一致,是否存在不备课就上课现象。并把听课结果作为对教师考核的依据。为确保双语教师能在课堂上使用85%汉语授课,教导处在巡课时要求发现有问题不符合要求的课堂直接推门解决。凡是习惯用民语上课或是汉语水平低的教师是教导处重点检查的对象,听课的覆盖率达到80%以上,每节课听后及时反馈,找到每节课的亮点与不足,使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也进一步规范了教学常规,保证了课堂的高效。

3、做好阶段性教学质量监控,将“以考促教,以考促学”作为重要策略。通过严密组织、统一命题、严格考试过程管理、集中评卷、公平合理评价的做法,科学、客观地监控各学科在常态下的教学质量,做到监考老师认真负责,杜绝学生作弊现象,改卷做到公平、公正。考后及时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会前有提纲,会上有交流,会后有总结。及时分析存在的问题,共同找寻解决问题的办法,对成绩落后的教师进行个别谈话,帮助其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通过质量监控和评价结果的反馈,进一步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促进学生全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引导社会、家长形成正确的教学质量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五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夯实“双语”教学基础。“双语”教学的关键是教师,为此,我们非常重视“双语”教师的培训工作,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分层次、有计划的加紧了对“双语”教学教师的培训,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1、外派培训,提高水平。近几年来,我校在编民语系教师中,7位教师参加了“双语”培训并取得了“双语”培训证书,培训后的教师能胜

任 “双语”教学工作,合格课达到100%。除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外,学校克服资金和教师紧缺的困难,先后派遣民语、汉语系骨干教师共计22人前往山东杜郎口中学、青岛57中、南大附中及洋思中学考察学习,在短暂的几天学习中,老师们大开眼界,受益匪浅。回校后向全体老师汇报交流了先进的教学方式和管理经验,让全体老师都分享到了学习的成果,使我校的双语教学也能紧跟学校的课改步伐,积极践行先进的教学理念。

2、民汉结对,共同进步。学校开展民汉教师间“一帮一结对子”活动,同年级、同学科的民汉教师结成对子,集体备课,共同研讨教学中的问题,互助互学,共同进步,到目前为止,民汉结对子教师共计15对。为了进一步做好对“双语”教学年轻教师的培养工作,使他们迅速成长,早日成为三十中的后备力量,在“一帮一”结对子的基础上,校教研室开展了“青蓝工程”活动,充分发挥汉语系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使年轻“双语”老师能够和汉语系的指导老师从备课、说课、授课、课后反思到作业批改进行一对一的指导交流。教研室每月对结对子师徒的听课、评课情况进行检查,要求徒弟对师傅的课要听一节上一节。师傅尤其要注意听课后及时的给于徒弟以指导。由于指导教师负责,方法得当,措施到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有四位年轻教师在校级以上的讲课大赛中获奖。学校在每年教师节时通过量化考核,对成绩突出的师徒进行表彰奖励,实行“徒荣师荣”的奖励机制。较好的激发了老师们的积极性,将此项活动的目标落到实处。

3、校本培训,自我研修。由于民语系教师汉语水平不均衡,因此学校采取外派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和教师自学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分阶段、定目标的以提高汉语水平及汉语授课能力为重点,对全体教师进行提高培训。

第一阶段,以提高民语系教师汉语水平为主要目标。因我校民语系教师的汉语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在校本培训当中,我们主要加强了民语系教师的汉语学习力度。学校所开展的政治学习、市民文明学校的培训课、校本培训课以及各项活动均要求民语系教师用汉语来进行交流,并要求他们使用汉语来书写会议记录、学习笔记、心得体会,以及各项计划、总结。通过这种方式将民语系教师自觉的带入学习汉语的氛围之中。

第二阶段,以教学基本功培训为主要内容。经过前期的培训,大多数民语系教师的汉语读写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我校的校本培训内容又提高了一个层次。由我校中层以上领导及各教研组组长分别对以下内容进行了培训:如何分析成绩、如何准备基本功大赛、怎样说课、课题研究的一般过程及方法等内容,做到每月一主题。并在此基础上举行了“民语系教师基本功大赛”,包括:朗读比赛、说课比赛、板书比赛等内容,由校领导和各教研组长担任评委,每一项比赛均打分量化,并在教职工大会上进行表彰,先后有15名民语系教师在此项活动中受到表彰,极大提高了民语系教师学习汉语的积极性,也对民语系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第三阶段,以优化课堂,提高效率为主要目标。鉴于我校民语系教师日益提高的汉语水平及“双语”教学模式推进的需要,教研室开展了民语教师进汉语班授课活动。对于民语系教师而言,在汉语班授课必须全部使用汉语,而且对汉语表达能力的要求也更高,这无疑给民语系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他们学习汉语的压力和紧迫感。为了给民语系教师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帮助,汉语系结对子教师对民语系教师从解读教材、备课、说课到上课都要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协助。在授课比赛过程中,如果民语系教师课堂效果不佳,评分不高,结对

子教师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并纳入学校每年对结对子师徒的考评内容。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民语教师的汉语水平和汉语授课能力,也较好的调动了汉语系结对子教师的积极性,使民汉教师联系更加紧密,沟通更加深入,让结对子活动真正做到有落实、有实效。三年来,我校民语教师授课水平日益提高,从一开始的生疏、紧张到现在的自如、流畅,无不凝结着民汉教师共同的心血与努力。

六是以教研促教学,稳步推进课题研究工作。学校坚持以研促教,以教促学,以学促进,以课题研究提升教研能力,以校本教研,促进课堂教学的教研氛围。课题研究工作,务实求进,逐步提升。我校生源中南北疆流动人口子女占40%以上,由于南北疆实施“双语”教学进度不同,与我市整体推进速度有一定的差距。学生的汉语水平参差不齐,为更好地推进“双语”教学工作,为此,我校与捆绑学校38中开展了《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课题研究,我校3位民语系教师参与其中。两校共同分析学情,发现两校共同存在问题与困难,开展了“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的课题研究,尝试和探讨在“双语”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法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上采取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办法,针对汉语水平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分层教学。针对课题运作的具体事宜,为了小课题的顺利开展,我校为两校的课题组老师专门做了课题培训。我校骨干教师就本次小课题方案分析了课题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各位课题组教师也就课题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交流。目前,课题已顺利结题,课堂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此外,数学组参加了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科研项目,开展了以《初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与探索》为题的课题研究,帕提曼、热夏提、亚森江三位老师皆参与了此项课题的研究,从资料的收集,校本练习册文档的录入,各种公开课的承

担等这些老师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并通过课题的研究有效的促进和提升了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目前,本课题处于结题收尾阶段,各项工作都在收尾汇总绞编之中,计划于11月份上旬申请结题。

七是以“捆绑式”发展为契机,推动“双语”教学快速发展。我校与38中建立联盟校以来,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交流总结学校管理经验,做到大型教研活动同步。本着薄弱学科重点帮扶的原则,两校积极开展民汉教师、骨干教师结对子活动,切实提升民语教师教学水平。我校对口教研组有针对性地进行帮扶,帮助查找原因,多听、多评这些老师的课,介绍了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数学组、物理组已先后开展了手拉手结对子活动。两校不定期分批次的派遣教师互相听课,尤其是薄弱学科的老师更是格外增加了听课次数。每次听课后,各相关备课组都及时进行评课。同时,两校分别由骨干教师组成了“双语”教学听课、评课组,对两校民语教师的“双语”教学课堂进行评价定等。例如共同开展“三课”即示范课、优质课、研究课活动,打造精品课堂,为双方教师提供学习和研究的阵地。并以三十中学举行“家长开放日”“教学开放日”等活动为契机,两校教师共同参与,增加交流与学习的机会,并对教师的课堂管理和教学水平起到良好的监督和督促作用。并通过举办“教学反思”“教学案例”“教育故事”等交流活动,进一步提高了两校教师的业务理论水平,对课堂教学起到良好的指导及推动作用。两校还积极开展工作经验交流,分享育人成果,合作开展了新老初三经验交流会,班主任经验交流会等活动。现在两校的教学工作已经不分你我的捆绑在了一起,不管是常规的教研活动,还是讲课大赛、教学开放日等大型教研活动,两校均互派教师参加,互听互学,共同进步。

民汉合校几年来,我校在“双语”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校实行民汉合校后,民语教师在新环境里付出了自己积极的努力,对

工作认真负责,对“双语”教学事业执着追求,为建设学校良好的校风、学风,为民族学生学好“双语”做出了有益贡献。上级专家多次来我校听课,多位老师的课被评为优质课,均未出现不合格课。通过各级各类的培训和举办“双语”教师基本功大赛(授课、板书、朗读、说课比赛)活动,“双语”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有了较大的提高,教师在授课过程基本中能够体现科学的教育理念,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例如帕提曼老师在“天山区第七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中获得一等奖,李虹佳、斯迪克江老师在2012乌鲁木齐中学汉语教师基本功大赛中分别荣获一等奖,学校获得了优秀组织奖。斯迪克江老师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义务教育教科书(新疆专用)语文教师教学用书》VCD教学光盘中执教《散步》一课,并先后在伊宁、喀什两地授课,并被天山区教研室评为优秀兼职教研员。姆卡达斯老师在天山区中学双语思想品德同课异构教学竞赛中获二等奖。阿提坎木、阿依努尔等老师均在学校开展的青年教师讲课大赛活动中展现出了极高的教学水平,获得了优异的名次。学校连年承担”双语”实习教师培训工作,选派我校业务能力突出的教师给予全面指导,培训效果突出,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教学实习先进单位”称号。

八是多种措施、营造氛围。学校把“双语”教学重要意义的宣传渗透在课堂教学及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充分利用宣传橱窗、标语牌、校园广播、黑板报等载体,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宣传“双语”教学与学习汉语的重要性。并通过家长学校、板报、问卷调查、宣传单等形式向家长、学生、社会宣传“双语”教学的重要意义和目的,营造了一个人人关心“双语”教学的育人氛围。同时,学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活动,不断增加民汉师生沟通和交流的机会,把民族团结意识融入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营造了我校团结向上的和谐氛围,为“双语”教学的顺

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为了增加民汉教师沟通交流的机会,学校对民汉教师实行了统一管理、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研活动、统一考核标准、民汉教师同办公、同备课、同教研,互相交流,真正做到了学习在一起、工作在一起、活动在一起。例如每周二下午的文科教研活动,周四下午的理科教研活动,民汉教师同教研,同活动,同说课,从备课、上课、课后反思到作业批改,进一步加强了教学过程的监督和管理。

其次,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和积极性,我校根据民语系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每年10月的第三周定为“汉语普通话周”,包括汉语演讲比赛、汉语作业展览、汉语手抄报比赛等内容。演讲比赛主要以加强民族团结、热爱祖国、学习“双语”的重要性等为主题。在作业展评与手抄报展评活动中,我们选出了优秀学生的作业和手抄报进行展览和示范,给民语系学生学汉语、用汉语、写汉语提够了良好的交流与借鉴的平台。同时,在每一对结对子班中开展了“双语制作小展板”的活动,小展板由结对子班级共同完成,其内容结合了汉语和维吾尔语,内容丰富、质量极高。各项比赛均有民汉师生共同担任评委,并对参赛学生进行指导。这些活动不仅提高了民语系学生的汉语水平,也拉近了民汉师生间的距离,增加了沟通和了解。为我校“双语”教学的推进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同时,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利用板报、墙报、横幅、图片展等多种形式,营造了良好的学习宣传氛围,强化了全体师生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民汉合校9年来,各族师生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和谐相处,其乐融融。由我校自编的民族舞蹈大课间艺术操更是吸引了多家电视台来我校参观报道,节目在电视台播出后引起了很大反响,不管是同学们整齐有序充满活力的舞蹈动作还是我校民汉师

生亲如一家的和谐氛围,都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校也先后被评为“天山区教育系统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天山区民族团结先进集体”。

四、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我校外来流动人口子女较多,全校学生中外来学生493名,占全校学生44%,民语系中外来学生141名,其中疆内少数民族流动学生 141 人,占民语系学生人数44%。这些学生汉语水平参差不齐,还需要加强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进一步提高汉语水平。

2、目前我校民语系教师中代课教师居多,占民语系教师人数的30%,代课教师中有些非常优秀,教学成绩突出。但因解决不了编制问题,造成人心不稳,流动性大,给教学质量的提高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1、进一步加强学校的“双语”教学工作的管理力度,努力实现以提高“双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目标,积极推进“双语”教学行动研究,打造教研平台,加大双语校本课程开发、编写力度,为双语教学提供有益补充,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2、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引导全体师生、家长进一步认识到“双语”教学、民汉合校的重要意义,努力营造“双语”教学的良好氛围,使学生、教师、家长之间关系更加密切。

“双语”教学推进工作任重道远,要走的路还很长,民汉合校的管理工作还需进一步做细做实,在此,我们衷心希望得到各位领导和专家的帮助与指导。今后,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总结经验、克服困难、团结拼搏、真抓实干,为稳步推进我校民汉合校工作而不懈努力!

乌鲁木齐市第三十中学

二O一三年十月

第三篇:历届全国少数民运动会介绍

第一届全国少数民运动会:1953年•天津

郭沫若、李德全参观第一届民运会

新中国刚刚诞生,党中央就对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十分重视。1953年11月8日至12日,国家在天津市举行了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30年后,即1984年国家体委、国家民委将这次体育运动会定为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从此,这项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为主的赛事活动便每4年一次地开展起来。

内蒙古的马术表演

参加民族形式体育及竞赛大会的,共有满族、蒙古族、回族、藏族、苗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塔塔尔族、傣族、朝鲜族、纳西族、汉族等13个民族的395名运动员。他们分别来自华北区、东北区、西北区中南区、西南区(包括西藏)和内蒙古自治区、解放军及铁路系统等九个单位。大会在天津民园体育场隆重举行,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郭沫若、卫生部部长李德全等出席了开幕式并讲话。

东北区朝鲜族运动员表演跳板

体育项目分竞赛、表演和特邀表演三部分。竞赛项目有:举重、拳击、摔角(跤)、短兵和步射;表演项目有:武术(分棒术和器械等383项)、民间体育(分石担、石锁、弓箭术、弹丸、爬杆、跳板、木杠、皮条、沙袋、地围、跳桌、筋斗、叠罗汉、大武术、五虎棍、打术、跳术、跳绳、飞叉、中幡等22项)、骑术(各种马上技巧表演9项)三大类;特邀表演有:马球、蒙古式摔跤、狮舞、杂技等。其中维吾尔族的踩绳(即达瓦孜)、蒙古族的摔跤、朝鲜族的跳板、回族的武术以及内蒙古骑兵的马术等少数民族项目给人留下可深刻印象。竞赛项目中有10名举重运动员创造了国家新记录。来自全国各地及天津市的观众有12万人次。运动会闭幕后,又挑选了90名优秀运动员进京连续表演了31场,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云南傣族的象脚鼓舞

该届运动会是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重视下召开的,它不仅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次民族形式的体育盛会,更是一次体现民族平等团结的盛会。历史上备受压迫和歧视的少数民族,第一次将自己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与汉族体育项目一起平等地拿到全国体育运动会上展示,在中国体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推动民族体育事业的发展,增强民族团结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入了一个繁荣发展的新时期。

第二届:1982年•呼和浩特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乌兰夫和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参加第二届民族运动会

由国家体委、国家民委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于1982年9月2-8日在呼和浩特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乌兰夫,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阿沛·阿旺晋美等出席了开幕式,并接见了与会的全体运动员、裁判员及工作人员。乌兰夫、万里还分别为运动会题词。

乌兰夫的题词是:“努力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繁荣各民族文化,增进民族团结。”

万里的题词是:“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开创民族体育的新局面。”

黎族的跳竹竿

本届运动会历时7天,来自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6个民族的863名运动员和教练员参加,其中少数民族运动员593人。十几个省、区组织的少数民族参观团,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的参观团,中外记者,以及正在呼和浩特市学习、讲学、旅游的中外朋友和当地群众参加了开幕式并观看了比赛。

体育活动分竞赛项目和表演项目两大类。竞赛项目有:射箭邀请赛和中国式摔跤。来自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4省区5个民族的24名运动员参加了射箭的角逐并取得了优异成绩。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3个民族的56名业余摔跤运动员参加了4个级别的中国式摔跤比赛,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摔跤人才。表演项目有68个,分别由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6个少数民族的800多名运动员进行表演,其中有:傣族的孔雀拳、白族的霸王鞭、纳西族的东巴跳、彝族的阿细跳月、高山族的背篓球、回族的斗牛、藏族的“碧秀”、土族的轮子秋、朝鲜族的秋千、黎族的跳竹竿、壮族的高空舞狮、维吾尔族的“达瓦孜”、哈萨克族的马上拾银、塔吉克族的叼羊、蒙古族的赛骆驼和赛马、达斡尔族的“波依阔”等。这些传统的民族表演项目,是由各民族的生产生活中产生和发展而来,各具特色,异彩纷呈,吸引了80多万观众前来观看。

开幕式上的大型团体操《民族盛会》

运动会期间,还举办了“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图片展览”,举办了有12000人参加的盛大联欢晚会。在联欢晚会上,各民族运动员围着熊熊篝火,载歌载舞,尽情表达各民族平等团结友爱的深厚情谊。

闭幕式上,国家民委、国家体委的领导向获得中国式摔跤的优胜者颁发奖牌;大会组委会向有表演项目的代表团发了奖旗,向各代表团成员赠送了纪念奖杯;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各少数民族运动员赠送了纪念品。

第三届:1986年•乌鲁木齐

由国家体委、国家民委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于1986年8月10日至17日在乌鲁木齐市隆重举行。

国务院副总理万里与运动员联欢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万里,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刘澜涛、江华,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杨静仁、包尔汉等出席了开幕式。国际奥委会执委、国家体委副主任何振梁代表国际奥委会向大会赠送了一尊铜质和平鸽以示祝贺。

本届运动会首次启用了会徽、会旗、会标,这标志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逐步走向正规化。由全国(除台湾省外)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个少数民族的运动员和各民族的教练员、工作人员共1097人参加了比赛和表演,另外还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组成的观摩团,以及特邀代表、中外记者、港澳同胞和外国友人等共2000余人,总规模达3704人,大大超过了上届。

本届运动会设7个竞赛项目和115个表演项目。竞赛项目除保留上届摔跤、射箭外,增设了赛马、叼羊、射弩、抢花炮、秋千5个项目。表演项目比上届增加了47项。由于本届运动会制订了较为科学的比赛规则,使参赛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得到了较好发挥,各代表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藏族的跑马射箭

运动会期间,国家民委、国家体委联合表彰了一批民族地区体育先进单位和个人

大会期间,万里副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工作人员、中外来宾及各民族的代表在天山脚下的南山牧场一起联欢,歌声、笑声汇成一曲民族大团结的赞歌。

闭幕式上,国家民委主任司马义·艾买提致闭幕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主席铁木尔·达瓦买提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国务院、国际奥委会、国家民委、国家体委和29个代表团赠送了纪念品,并向下届全国民族运动会承办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代表团团长张声震移交了会旗。

维吾尔族的“达瓦孜”

第四届:1991年•南宁

由国家民委、国家体委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于1991年11月10日至17日在南宁市隆重举行。其中,赛马项目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承办,于1991年8月4日至7日在呼和浩特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李铁映,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李德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阿沛·阿旺晋美、赛福鼎·艾则孜,国务委员、国家扶贫领导小组组长陈俊生,全国政协副主席杨静仁、程思远出席了开幕式。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李铁映,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民委主任司马义·艾买提为大会题词。

李鹏的题词是:“加强民族团结,发展民族体育运动。”

李铁映的题词是:“发展民族体育,弘扬民族文化。”

司马义·艾买提的题词是:“发展民族体育,振奋民族精神,促进民族进步。”

台湾的少数民族运动员

本届运动会的宗旨是:平等、团结、进步、繁荣。

从该届运动会开始,承办单位举办了运动会歌曲征集活动,民族运动会第一次有了自己的会歌。由乔羽作词、徐沛东作曲、青年歌手韦唯(壮族)演唱的《爱我中华》,从广西南宁唱响全国,唱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运动会历时8天,有来自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55个少数民族的运动员和各民族的教练员、工作人员、观摩人员、少数民族体育先进地区和单位的代表及中外记者,共3000多人参加。台湾少数民族龙舟队和少数民族传统歌舞艺术团,第一次参加了全国民族运动会的比赛和表演。

图为运动员们在抢花炮

第四届全国民族运动会设竞赛项目和表演项目两大类。竞赛项目共9项:龙舟、抢花炮、秋千、射弩、珍珠球、木球、摔跤、赛马和武术,设金牌34枚;表演项目120项,设奖114个。本届运动会不仅在竞赛项目和表演项目的数量上超过了历届,而且制订了较为科学、系统的总规程、竞赛项目规程和规则、表演项目评判方法,使本届运动会向着规范化的轨道迈进了一大步。大会还增设了“道德风尚奖”。

运动会期间,召开了民族体育表彰会,国家民委、国家体委联合表彰了一批为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事业做出贡献的先进地区、单位和个人。

运动会间隙,56个民族的运动员、教练员和工作人员欢聚于南宁市青秀山,举行了盛大的联欢会,各民族代表欢歌劲舞,共叙友情。大会期间还举办了“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图片展览”;来自全国各地的12家艺术团体,为各族群众演出30场文艺节目。

内蒙古分赛场的速度赛马

第五届:1995年•昆明

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徽

由国家民委、国家体委联合主办,云南省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于1995年11月5日至12日在昆明市举行。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国务委员兼国家民委主任司马义·艾买提,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出席了开幕式。

开幕式上表演的大型团体操“云岭盛会”

党和国家领导人为第五届全国民族运动会题了词。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的题词是:“发展民族体育运动,促进两个文明建设。”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鹏的题词是:“发展民族体育,建设伟大祖国。”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委员长乔石的题词是:“发展民族体育,建设锦绣中华。”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的题词是:“展民族体育风采,促团结文明进步。”

为运动会题词的领导人还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李铁映,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布赫,国务委员、国家民委主任司马义·艾买提,全国政协副委员长阿沛·阿旺晋美,全国政协副主席赛福鼎·艾则孜。

本届运动会的宗旨是:发展民族体育,增强民族体质,加强民族团结,振奋民族精神,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该届运动会历时8天,其规模和设项均超过了历届。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55个少数民族的运动员和各民族的教练员、裁判员、工作人员、观摩人员、少数民族体育先进代表及新闻记者共9000人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首次组团参赛。台湾省少数民族组团参加了龙舟竞赛。大会还邀请了部分港、澳、台同胞前来观摩。

本届运动会设竞赛项目和表演项目两大类。竞赛项目有:抢花炮、珍珠球、木球、毽球、摔跤、秋千、武术、射弩、龙舟、赛马、打陀螺11项,设金牌65枚;表演项目有129项,设一、二、三等奖。另设“体育道德风尚奖。”

拉枯族表演项目“阿朋阿龙尼”(云南)运动会期间,国家民委、国家体委联合召开表彰大会,表彰了一批为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事业做出贡献的模范集体和模范工作者。

为配合运动会的举行,还举办了“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摄影艺术展”、“民族团结艺术灯展”“焰火晚会”等活动,并在海埂民族村举行了民族大联欢。

第七届:2003年•银川

9月6日,在银川宁夏体育场举行的民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中,演员们伴着乐曲载歌载舞。当日,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隆重开幕。新华社记者摄

由国家民委、国家体委联合主办,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于2003年9月6日至13日在银川市、石嘴山市隆重举行。

该届运动会的宗旨是: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繁荣。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举全区之力,凝全区人心,不求最大,但求最好,充分发扬宁夏精神,把第七届全国民族运动会办处特色和水平,办成全国民族大团结的盛会。该届运动会历时8天,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台湾省等34个代表团的55个少数民族的运动员和各民族的教练员、裁判员、工作人员,以及30个观摩团的观摩人员、少数民族体育先进代表及新闻记者共9000余人参加。

该届运动会共设抢花炮、珍珠球、木球、毽球、蹴球、马术、秋千、武术、龙舟、民族式摔跤、射弩、高脚竞速、陀螺、押加等14个比赛项目和120多个表演项目。

为配合运动会举行,还举办了“民族传统体育摄影艺术展”、“民族书画家书画展”、“体育集邮展”、“民族体育成就及气象站”、“西部民族风采之星展示大赛”等一系列文化活动。

第八届:2007年·广州

第八届全国民族运动会将于11月10日晚,在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举行隆重的开幕式。这次运动会融入“团结、强健、奔小康”的主题,充分展示民族大团结,弘扬民族优秀方化的盛会。在11月15日,全体参加民族运动会的人员将汇聚长隆欢乐世界,举行民族大联欢。到11月18日晚,将在广州体育馆举行闭幕式,降下本届民族运动会的帷幕。

本届民族运动会的竞赛项目有15个:包括花炮、珍珠球、木球、毽球、就球、武术、秋千、押加、民族式摔跤、陀螺、高脚竞速、板鞋竞速、射弩、龙舟、马术等;另外还有民族健身操、竞技类、技巧类、综合类等四大类的表演项目近150项,这些丰富多彩的比赛和表演项目均源于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参加比赛和表演的少数民族运动员有近6000人。竞赛和表演项目共安排使用18个场馆,主要分布在天河体育中心和大学城。此外,组委会还根据一些项目的比赛,在从化养生谷投资近1.9亿元兴建了占地35万多平方米,赛道全长1000米的设施齐全的赛马场。龙舟比赛安排的白云区竹料的国际划船中心,一流水平的水道将确保比赛的顺利进行。为了发挥秋千项目的观赏性优势,特意把秋千比赛作为景观体育安排在风景秀丽的麓湖公园聚芳园。

第四篇:荒地农场民汉合校“双语”教学汇报材料

乌什县荒地农场民汉合校“双语”教学

汇 报 材 料

乌什县阿合雅乡荒地民汉合校创办于1962年,是一所九年一贯寄宿制学校,于2005年被县教育局列为“双语”学校。我校在县委、县政府及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双语”教学的工作要求,在学校教育设施不断完善、办学条件逐步提升的大好发展形式下,牢牢把握教育现代化建设目标,注重全面发展,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较好地完成了工作目标和上级部门布置的工作任务,为我县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下面就我校“双语”教学的一些基本情况向各位领导简要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1、学校简介:

乌什县荒地农场民汉合校位于阿合雅乡东部,距县城75公里,距乡政府所在地25公里,始建于1962年,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学校占地面积28167㎡。其中:建筑面积4086㎡,绿化面积2683㎡,操场9000㎡,勤工俭学基地13亩。有教师办公室6个,占地272㎡。电教室3个,占地183㎡,卫生保健室1个,占地15㎡,其它用房874㎡。

2、学生情况:

全校有教学班级18个,学生915人。其中:学前班173人,小学613人,中学129人,住校学生327人。全校民族学生占97.16%(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回族、东乡族、藏族等),汉族学生仅占2.84%,3、师资队伍情况:

我校有教职工55人,其中:专职教师28人(其中:小学21人,初中7人,有4人分别在二校和教育核算中心工作),学前双语教师4人,支教教师5人,实习生5人,代课教师2人,特岗教师6人,引进生9人。

二、学校教育教学情况: 1、德育教育方面:

(1)我校十分重视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有效提升办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将民族团结教育、安全稳定教育等政治教育活动与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融合起来。以活动为载体,努力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利用升旗仪式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学生学习时事政治,开展各类文娱、联欢活动,开展读书活动,举办法制讲座,进行主题教育等等。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时事政策教育活动有机结合,在学区范围内的声势浩大地开展了“7·5”事件真相宣讲,深入揭批“三股势力”丑恶行径等现实主义政治教育活动。同时,我校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灵活开展“两讲一树”活动,使共产党好、解放军好、民族团结好、社会主义好、祖国大家庭好等“五好”思想深入人心,全校健康向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浓厚。

(2)以“制度”为准绳,加强对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针对我校学生行为规范普遍较差的现状,学校政教处在狠抓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面,采取了集中与分散,点与面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将各种“规范”“条例”“制度”切实融进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之中,从而使它们成为学生一种自觉的内心需求。学校通过定期检查与临时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各班的常规管理、学生遵规守纪的情况进行考核,从而进一步规范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2、教学方面:

由于我校是民汉合校,民族学生所占比重大,而且学校附近没有幼儿园等学前机构,直接导致师生语言不通,学生素质普遍较低,各年级学生后进生面积大,相当部分学生无心上学。根据实情,我校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加大教师的学习与管理力度,使教师工资与教学成绩、考勤、班级管理、日常工作等各项活动挂钩,增强了教师的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加强自习课的利用率,自习课正课老师必须进教室辅导学生。加大夜自习上正课的支持力,鼓励教师夜自习进班辅导学生写作业或讲课。为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格局,学校每学期组织召开2次以上家长会,反馈学生的综合信息,掌握学生在家学习情况,形成与家长齐抓共管的学习局面。

为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这几年除了在师资方面不断进行充实调整之外,我们加大了对教学的管理。

1、建立并实施全面、科学的管理制度。我校高度重视教学管理制度和规章条例的建立和完善,以此来规范和推动教学教研工作。在现代学校管理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实际,参照成功学校的管理经验,制定了一系列的教学管理制度。后来,经过管理实践,又逐步有针对性地修订或增补了多项教学管理制度和条例。如《教学管理细则》、《教学检查细则》、《教师教书育人守则》、《教师奖励办法》、《教研组长考核办法》《教师教学基本要求》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推行,确保了我校教学管理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切实做到以制度管人管事,保证了教学工作的正常秩序和良性发展,同时充分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增强了责任感。

2、落实教学工作常规,奠定教学质量的基础。我们认为,抓教学常规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在落实《教学常规管理细则》的工作中,我们做好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1)成立领导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务处领导和教研组长为成员的教学常规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教学常规的指导、检查、评估等工作,保证了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的有序和有效地实施。(2)进一步明确了教学各环节的指标。为落实责任和目标管理,我校对教学各环节提出了数量和质量的指标,以此作为考核教学工作的“硬件”标准。如备课的格式和基本项目、作业批改次数、辅导的次数、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等,还组织全体教师参加“研究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讲座,组织教师研讨交流,我们要求全体教师要增强质量意识,严格执行教学常规:认真落实集体备课,落实相互听课,落实因材施教,落实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指导及年级教学质量目标的达成。使广大教师明确自己在教学工作中应尽的职责及学校的基本要求,将学校制定的《教学常规管理细则》通过“硬件”落实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之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3)抓检查与评估。检查与评估是促进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的杠杆,我校按照检查评估规定,每学期定期开展全校性全面检查两次,不定期的专项检查多次,以此作为教师考核等级的重要依据,检查评估结果与教师工资,与评先评优挂钩,奖励先进,起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3、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教学教研工作不断取得佳绩

⑴我校在校内设立教研组,学校还安排有教研水平又有教研热情的老师担任教研组长,负责日常教研工作。这样,教研工作有了组织的保证。学校还从时间、资金、场地等方面积极支持教师进行教学研究,鼓励教师在教学的各方面进行探索和开展各种确有成效的研究活动。为教师们征订了多种各学科的教学刊物和多种教学参考书、工具书,为教学研究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⑵学校对教研工作要求明确,思路清晰

学校对教研工作,从总体上有明确要求,教研组对学校教研的整体工作负责,主要做好组织和统筹工作;教研组对本教研组全面负责,组织好教研组活动,指导好备课组的活动,备课组在落实具体的教研工作,尤其是在对课堂教学、教材处理、教法应用等方面作出细致的探讨和落实。在工作安排上,学校要求,各组每周要开展一次教研活动,在活动中,倡导和鼓励教师努力通过多角度、多方面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发言,然后大家集思广益出谋划策共同解决问题,最后用实践来检验效果。实践证明,我们的做法是切实可行的,通过努力,我们学校教研工作逐步走上了以教促学,学用结合的良性发展之路。

⑶教研内容丰富,教研形式多样,教研效果明显

我校的教研活动,内容丰富。概括起来,常规工作主要是针对教学常规的日常研究探讨和常规教学的指导、检查、评估和对学校安排的公开课的课前探讨、课中参与、课后评价总结等;在教研形式上,我校采取的措施,主要是以教研组为牵头人,教研组、任课教师为各尽其责和层层落实的思路去开展工作,同时,我们也特别强调和重视教师的自我发展,即集体研究与个人探索相结合,校内交流与外出学习相结合的“两结合”方式。还注重分散探讨和集体交流的方式。我校鼓励老教师示范带头,青年教师积极探索,安排新老教师结对子,学校定期召开教学经验交流会,挑选在教学各环节方面有特点的教师作经验介绍,以点带面,促进了学校教研水平的提高,从而促进了教学工作水平的提高。

(4)发展特色教学,推进素质教育。“双语”教学是我校教学的一大亮点,我校的双语教学已经实施六年,学校十分重视“双语”教学,把它列入新课改的主要内容,我们从基础抓起,每一环节的工作都做得很扎实。从做计划到过程,都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来实施,都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①学校认为进行“双语”教学的实验关键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所以学校无论是经费再紧张,师资再不足,但还是尽量把有教学第一线,有创新精神年轻的青年教师选配参加继续教育和地区以及县教育局组织的各种学习活动。②教师配置上做到结构合理。③定期进行业务专题讲座会、讨论会等形式多样的业务学习,互相交流,总结得失共同提高。比如教务处每学期组织教师互相听课,互相评课;懂维语的教师给汉族教师讲维语课,这些都给双语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④教学使用的教材除民语文外,其它的教材使用人教课标版课改汉语教材,教起来、学起来虽然有不少难度,但是经过六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五是制定切实可行的适合“双语”教学评价学生的体系,不搞一刀切,鼓励教师主动教,学生积极学。⑤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务处的牵头组织下,学校选配各方面有特长的青年教师每周定期开设形式多样吧、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开办了书画、美术兴趣小组、体育(排球、篮球、乒乓球、武术)兴趣小组、手工制组兴趣小组和舞蹈兴趣小组,通过各兴趣小组的活动使学生的兴趣得到培养,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得到教育,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汉语口语交际能力。

(5)努力创设、营造学习汉语的环境和氛围,让学生时时处处愉快学习。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汉语环境,一是各学校在校园的各个角落里布置许多维汉对照的图片和文字,通过学校宣传栏、每周一句话、校园广播播放汉语对话等,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美丽的汉语童话故事中,潜移默化地学习汉语。二是利用主题班会,使学生在主题班会上通过汉语交流提高汉语交际能力,达到听、说、读、用的教学目的。三是在课余时间开展双语课外活动,让学生演唱汉语歌曲、讲述汉语故事等,鼓励学生用汉语交流,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学好汉语,加强全县师生日常汉语交流,为学生学习汉语创设实践空间。四是开展汉语演讲比赛和征文活动,调动了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学习汉语的浓厚兴趣,提高了学生汉语写作能力。五是继续抓住广播站、黑板报、各班学习园地这几个阵地,发挥舆论导向和宣传发动作用,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对学生实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各班黑板报要求定期更换,内容和主题要求能反映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实际,成为展示班级风貌的一个窗口。通过出黑板报、各班学习园地、国庆元旦专刊、元旦开展书画比赛等活动,创设了学校深厚的文化氛围,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当然在“双语”教学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难处,最突出的是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基础较差,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有不少困难,少数家长重视不够,持有观望态度,同时“双语”教师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还有待于进一步培训提高。3、新课改方面:

我们根据自治区、地区、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健全了课改管理制度,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制定了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建立了“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如理论学习制度,校本培训制度,实验管理制度,课题研究制度,检查评比制度等。科学有效地管理课程改革实验的实施和研究工作。为转变教师观念,我们一是加强学习。组织教师学习课改理论知识,学校给每位课改老师印发了《课程标准》作为自学内容,给每位班主任下发《走进新课程》一书作为集学内容,学校统一制定了学习计划,定期检查,强化了教师对课改理论知识的掌握;二是走出去,请进来。走出去是派教师外出听课学习,请进来是通过多媒体的远程教育资源收看专家学者进行课改理念、学习方式、评价策略等方面的讲座。三是领导带头。学校领导经常组织教师研究,学习、讨论、领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课程标准》和《走进新课程》的理论精髓,观看课改录像课。领导带头学习,并与教师研究交流,营造了课改理念的宣传、认识,强化、实践的氛围,使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得到了较快的更新和转变。

三、“双语”教学取得的成绩

近年来,我校“双语”教学坚持从学前班抓起,以学前“双语”教育为基础,以发展中小学“双语”教育为重点,以“民汉语兼通”教育为目标,按照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的原则,积极推进“双语”教育,取得了一定成绩。学校相继被评为教育教学“先进集体”、“平安学校”、“安全文明小区”、“人民满意学校”等。2009年,我校在全县教育教育学检测抽考中,成绩突出,小学段名列全县第一。2010年,经过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我校教学工作再创佳绩,小学毕业班10人达到内初班分数线,其中4人被内初班录取。初中毕业班有1人被阿克苏三中录取,在县教育局组织的教学抽测中,我校成绩又列全县前茅,其他年级各科成绩也有大幅提高。

四、学校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校教学硬件不足,虽然配备了实验室,但是实验用品配备不齐全,致使有些实验课无法完成。计算机室、多媒体教师的设备陈旧老化,图书室的图书藏书适合小学生阅览的“双语”图书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校教学质量的提升。(2)客观上讲,在“双语”教学教中,很多教师,虽然县教育局及学校加强了双语教师的培训力度,但由于时间短,教师在教学中还不能得心应手。

(3)由于受经费的限制,学校教师进修及外出培训人数有限,学校自身造血功不足,使教师业务水平的充实与提高缓慢,教师梯队的培养与造就力度不大,教师在日趋激烈的教育竞争环境中应对心态的调整思想准备不足等等。

(4)学校专职音乐、美术、体育、综合实践、信息技术、地方课专职教师缺乏。

(5)设备跟不上。“双语”教学的模式近似于其他班级,教师仅用一支粉,一本教科书,再加上挂图、字词卡片和个别班级有录音机以外,再无其他辅助性的设备。导致学生只有机械型的跟着老师学。

(6)教材太难。教学所选用的教材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认知水平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语文教材)。

(7)少数民族家长的汉语水平基础较差,对孩子的学习重视不够,持有观望态度。

(8)学校教师流动性大,不利于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我校地理位置相对比较偏辟,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生活条件和环境较差,因此学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不能安心工作,大部分流向县城和条件较好的学校。

各位领导,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虽然取得一点成绩,但我们深知,我们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恳请各位领导提出宝贵意见,指出不足。

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乌什县荒地农场民汉合校“双语”教学

汇 报 材 料

二零一 一年九月二十日

第五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双语”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双语”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落实国务院32号文件,根据《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新党发„2004‟2号)和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自治区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的意见》(新党办发„2005‟28号)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学工作的意见》(新党办发„2008‟19号)的精神,自治区启动实施“双语”幼儿园建设工程。为加强自治区“双语”幼儿园建设项目的管理,确保工程质量、进度和效益,规范建设过程的各个环节,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的自治区“双语”幼儿园建设规划内中央专项资金投资建设的“双语”幼儿园以及自治区各级政府配套投入建设项目的管理。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自治区“双语”幼儿园建设,指各项目“双语”幼儿园生活用房、供应用房、服务用房建设。第二章 管理机构与职责

第四条 自治区成立自治区少数民族“双语”幼儿园建设工程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由党委、政府领导担任,成员由教育厅、发改委、财政厅、建设厅、监察厅、审计厅等部门人员组成,下设办公室,设在自治区教育厅,负责全面组织、宏观指导自治区“双语”幼儿园建设项目的管理。第五条 “双语”幼儿园建设由国家和自治区、地(州)、县(市)共同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

第六条 自治区“双语”幼儿园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编制自治区“双语”幼儿园建设规划,审查各地州“双语”幼儿园建设总体规划和分实施方案,落实、管理建设项目及建设资金,监督、检查工程建设进度、质量及各项任务完成情况,督促各级审计机构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全过程审计,及时协调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第七条 地(州、市)应当成立由地(州)委、政府(行署)领导任组长的“双语”幼儿园建设工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指导所辖各县(市)“双语”幼儿园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监督、检查所辖各县(市)“双语”幼儿园建设项目的实施情况。

第八条 县(市)应当成立“双语”幼儿园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具体组织实施本县(市)“双语”幼儿园建设规划,并履行以下职责:

——编制本县(市)“双语”幼儿园建设项目实施规划并纳入城镇建设规划。负责本县(市)“双语”幼儿园建设项目选址、征地工作,通过招标方式负责勘察、设计、招标、监理工作,并组织竣工验收、基建财务决算等工作。——组织实施本县(市)“双语”幼儿园建设规划。督促、协调本县“双语”幼儿园建设办公室成员单位履行职责,及时完成基本建设项目前期论证、可行性研究报告报批、建设方案编制、建设项目报批、专项资金管理、项目中期检查、项目竣工验收等工作。

——督促检查本县(市)“双语”幼儿园建设项目的实施进展情况,监督项目幼儿园和施工单位按自治区审定的项目建设内容组织施工。

——协调本县(市)有关部门,制定和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对“双语”幼儿园建设项目收费的减免规定。

——严格按《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规定,建立和管理本县(市)“双语”幼儿园建设项目技术档案。

——以月报形式及时向上级“双语”幼儿园建设工程办公室报告建设项目进展情况。第三章 立项和可行性研究

第九条 “双语”幼儿园建设项目要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管理,及时完成立项和可行性研究等前期工作,不得简化程序。项目县(市)“双语”幼儿园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依据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备案的“双语”幼儿园建设规划,委托具有一定资质的设计、工程造价咨询机构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按规定审批。

第十条 自治区“双语”幼儿园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已列入“双语”幼儿园建设规划的项目中,根据国家两部委确定的“双语”幼儿园建设投资额度,选择开工条件成熟的项目,编报自治区“双语”幼儿园建设中央专项资金投资计划建议,经两部委审核后,逐级下达投资计划,各地(州)、县(市)“双语”幼儿园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按下达的计划启动实施项目。第四章 选址、勘察和设计

第十一条 在遵循各县(市)城镇规划的基础上,“双语”幼儿园建设项目的选址应在交通方便、位置适中、地形开阔、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环境适宜、地势较高、排水通畅、场地干燥、地质条件较好、远离污染源的平坦地段。同时,应避开地震断裂带、低洼地、滑坡地、沟口等自然灾害频发地段。且不宜与市场、公共娱乐场所、生产贮藏易燃易爆物品的车间库房、物理、化学污染源地段以及高压架空输电线路附近等不利于学生学习、身心健康和危及学生安全的场所毗邻。因选址不当造成安全事故的,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各地应按幼儿园建设用地、游戏场地、绿化用地及未来发展预留用地标准无偿划拨土地。各地“双语”幼儿园建设要与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紧密结合起来,尽可能利用布局结构调整后撤销的中小学校舍资源,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各地应按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教育工程基建项目实行优惠政策的通知》(新政办发„2007‟238号)文件精神,对“双语”幼儿园建设中涉及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和中介服务费等进行适当减免。

第十二条 自治区“双语”幼儿园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具有乙级以上(含乙级)建筑资质的设计单位,设计编制若干套符合“双语”幼儿园建设及功能使用要求且安全、实用、美观的园舍方案设计图集,供各项目县(市)参照使用。第十三条 建筑设计应坚持“建筑安全、功能齐全、满足需要、就地取材、美观大方”的原则,参照《城市幼儿园建筑面积定额(试行)》以及其他相关建筑设计规范的规定和要求进行设计,严格执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确保园舍安全。新建建筑应以单层建筑为主,使用寿命必须在50年以上。建筑设计应结合当地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气候特点、各民族人民生活习惯及传统等因素,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双语”幼儿园建设项目要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区城乡重要建(构)筑物抗震防灾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新政办发„2008‟84号)文件要求:“学校、医院、幼儿园、儿童和老年人福利机构等公共建筑、城镇供水、供热、燃气等生命线工程,要按高于当地抗震设防标准1度的抗震措施进行设计”。

第十四条 建设项目必须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严禁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施工图必须经过施工图审查机构进行审查,未经审查不得开工。第五章 施工质量和监理

第十五条 要始终把“双语”幼儿园建设工程质量作为项目建设和管理的重中之重,确保建设项目达到设计的合理使用年限。“双语”幼儿园建设项目要严格按经审查合格的施工图施工,执行国家有关施工规范、施工操作规程、质量标准和安全规则,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标准。“双语”幼儿园建设项目要加强安全防范。项目开工前,由施工方制订施工安全规定和措施,报监理方审定,经项目法人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严格执行,坚决杜绝“双语”幼儿园基本建设项目出现重大安全事故或工程质量问题。

第十六条 “双语”幼儿园建设项目实行监理制,各县(市)“双语”幼儿园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选择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对建设项目实施全过程监理;项目县(市)可选派从事过建筑施工管理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或责任心强的项目幼儿园管理人员,经县(市)“双语”幼儿园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确认并培训后,协同监理单位实施现场全过程监督。自建设项目开工之日起,工程监理人员应严格执行国家现场旁站监理的有关规定,严格检查入场建筑材料质量和施工工序、工艺、方法、进度、质量等各个环节,详细记录监埋日志,并向县(市)“双语”幼儿园建设办公室如实反映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杜绝不符合设计要求或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材料进入工地。第十七条 施工单位对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工程项目竣工后,按照建设管理规定由施工单位出具项目保修单,项目县(市)“双语”幼儿园建设办公室按相关规定预留一定比例保修金。保修期内出现质量问题,由施工单位负责返修;因施工质量导致项目重建,所需费用由施工单位全部承担。第十八条 建设项目施工中每道工序,均应由施工单位在做好自检及隐蔽工程记录的同时提出验收申请,由工程监理人员进行现场验收。上道工序验收合格方可转入下道工序施工。建筑物、基础及结构主体验收,应由县(市)“双语”幼儿园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竣工结算审计或委托具有工程造价咨询资质的企业进行结算审核,并由工程质监部门签署验收意见。

第十九条 凡使用中央和自治区专项资金建设的项目,均应在单体建筑完工时,在单体建筑物醒目位置设置永久性标牌,标示:国家少数民族“双语”幼儿园建设工程,建筑面积:××平方米,投资额度:×××万元,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二O××年×月。设置永久性标牌规格为长60cm×宽45cm。第六章 竣工验收和移交

第二十条 “双语”幼儿园建设项目竣工一个月后,施工单位应整理出完整的工程技术资料和竣工工程决算资料,签署建设项目质量保证书,并向县(市)“双语”幼儿园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竣工申请验收报告;竣工验收由县(市)“双语”幼儿园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质监、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城建,消防等部门和单位及项目学校联合进行。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项目不得交付使用。第二十一条 “双语”幼儿园竣工验收90天内,由县(市)“双语”幼儿园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竣工结算审计,按审计结果办理工程结算、基建财务决算并办理固定资产移交手续。

第七章 项目管理

第二十二条 “双语”幼儿园建设项目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工程实施的各个环节,都要把责任落实到有关机构和人员。“双语”幼儿园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应在地(州)发改委批准招投标方案后,在工程所在地有形建筑市场,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施工、监理单位。招标工作须由项目县(市)“双语”幼儿园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实施,以公开招标的方式,在国家及自治区指定的新闻媒体上发布招标公告,地(州)“双语”幼儿园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派员参与监督。“双语”幼儿园建设不得实行不经评审最低价中标的招标方式,而应根据工程预算、基本建设成本确定合理中标价,防止工程项目因低于成本价中标,而出现质量低标准、使用高风险的情况。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双语”幼儿园工程土建项目化整为零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规避招标。依据《自治区工程建设合同备案管理规定》,及时将工程建设合同报工程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县(市)“双语”幼儿园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结合本地情况,指导项目学校和参与建设的有关单位,全面落实各项制度。第二十三条 承担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结算审核等任务的单位,须具有相应的资质。其中,设计单位必须具有乙级(含乙级)以上建筑资质,施工单位必须具有三级以上(含三级)资质。严禁施工单位转包或分包工程项目,一经发现将严肃查处。

第二十四条 建设项目实施期间,各方要按《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及时积累、保管好建设工程文件档案资料及建设前后的图片和文字材料。建设项目竣工50天内,施工单位和项目幼儿园要将竣工图、建筑技术资料、施工日志、项目前期文件等有关材料进行系统整理,交县(市)“双语”幼儿园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分类立卷归档。“双语”幼儿园建设工程完成后,县(市)“双语”幼儿园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依照有关规定将“双语”幼儿园建设工程档案移交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同时交县(市)教育局一份存档。第八章 资金管理

第二十五条 “双语”幼儿园建设专项资金的使用原则:根据总体规划和投资计划,实行项目管理,统筹安排,突出重点,集中投入,专款专用,保证效益,确保建一所成一所。

第二十六条 “双语”幼儿园建设资金集中在县级管理,不得将其下拨到乡镇或项目“双语”幼儿园。

第二十七条 “双语”幼儿园建设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专账核算、集中支付,严禁克扣、截留、挤占、挪用,并接受同级财政、审计,发展改革、监察部门的监督。第九章附则

第二十八条 在“双语”幼儿园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到的有关问题,如本办法未作明确规定的,由各级“双语”幼儿园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建设项目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解决。本级“双语”幼儿园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无法解决的重大问题,须逐级上报。(完)

下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双语教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双语教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0年8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学前“双语”教师五篇范文

    2010年8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学前“双语”教师 招聘考试说明(修订稿) 一、考试形式 考试分笔试和面试两个部分,其中笔试分为汉语基础知识与运用能力和学前教育基本知识两个部分;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双语”幼儿园指导纲要(精选五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双语”幼儿园(学前班)教育指导纲要 为贯彻落实国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育发展规划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学前和 中小学双语教育发展规划 (2010-2020年) 为科学推进少数民族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育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学设计

    《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同步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原创)下列词语描述西北地区自然环境最准确的是( ) A.暖湿 B.高寒 C.干旱 D.酷寒 (原创)读下图,回答2~3题。 2.西北地区的景观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教学设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新疆的自然环境特征; 2.使学生了解新疆的人口、城市、交通设施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3.使学生了解影响新疆......

    双语教学

    伊宁市“双语”教学工作起步较早,从1995年起,市第七中学每年招一个“双语”实验班,理科使用汉语言授课。小学利用早读课实行口语强化训练,开始积极探索“双语”教学工作。2004年......

    关于双语教学

    三、存在的问题: 1、“双语”教师队伍无法满足双语教学需求。 许多教师专业不对口,汉语好的教师不是数学专业,专业术语表述不准确,教学方法达不到要求,有些是数学教师,但汉语口语......

    浅谈双语教学

    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浅谈双语教学 张亚杰 摘 要:目前,双语教学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话题,但是,对它一直没有明确的界定,作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进行双语教学当中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