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功一课”总结
“三功一课”活动总结
‚三功一课‛活动是我校‚十二五‛期间在全区中小学、幼儿园任课教师中启动的一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是提升任课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三年来,我们以重实际、抓实事、求实效为原则,认真策划,精心组织,活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下面就从‚三功一课‛活动完成情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几点建议四方面进行简要总结。
一、‚三功一课‛活动完成情况
教材功
我们按计划于2011月3月至2012年12月,历时两年的时间,完成了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学科教师教材知识测试工作。
我们对全区中小学
21个学科进行了测试,全区1437名(1866人次)中小学教师接受了考核验收,1426人成绩合格,合格率为99.23%,937人成绩优秀,优秀率为65.2%;对全区三所公办幼儿园和26所校带幼儿园进行了学科教材知识测试,共有150名幼儿教师接受了考核验收,150人成绩合格,合格率为100%。90人成绩优秀,优秀率60%。测试结束后,各学科教研员对测试情况进行了认真疏理总结,并在学期初的备课中进行了通报,同时我们对测试成绩不合 格的11名教师给予了补考的机会。
通过教材知识测试,不仅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我区任课教师的整体水平和理论素养,更极大地提高了学科教师理解教材、使用教材的能力,提高了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从测试中,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比如校际之间、教师之间的差距较为明显,虽然在教材知识测试上有统一布臵和统一要求,但在具体实践层面上,在实施细节上,还是明显地
看出了校与校的差异以及教师之间教材掌握、理解运用和教学水平的差异。
教材知识测试工作是我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对提高教师素质,特别是对教师学习教材、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能力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技能功
我们以教师全员培训教材《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技能训练》为主要内容,通过培训者集中培训、校本培训、阶段测试、实践考核、竞赛评比等方式,夯实了教师教学基本功,使教师的练功活动能真正为课堂服务、为教学服务,最终为学生服务。
如在导入技能训练中,我们下发了‚昌邑区中小学教师任课情况调查表‛,对全区各学科各年级教师的任课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要求每位任课教师在所任学科教材中选择五课典型课进行‚导入‛技能设计训练,同时将具体课程题目上报培训部。小学语文、数学学科则由培训部组织区省、市级骨干教师组成辅导团队认真研究教材,每学科每册教材确定了十课典型课,然后统一下发导语设计,供全区语、数教师参考,各校教师按规定内容练习,经过区、校两级考核推荐,从中选取了优秀导语汇集‚优秀导语集‛发在群共享中,供全区教师进一步学习应用。‚导入技能‛训练,促进了文本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使理论知识与教学实际相结合,有力地提高了文本培训的实效。
在语言沟通技能训练中,我们在各校进行校本培训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编写了《语言沟通训练》教材的阶段验收试卷,检验全区教师文本教材学习的效果,促进了文本学习的落实。同时制定下发了《昌邑区语言沟通技能竞赛方案》,旨在学以致用,提高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重点考核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的语言沟通能
力与水平。考核内容有两项,即:个人语言沟通案例展示;语言沟通情景设计与分析。全区各小学开展了《语言沟通技能训练》竞赛活动,在各校进行初赛的基础上于2012年12月13日举办了全区‚小学教师‘语言沟通技能’竞赛‛,来自全区27所小学的28名教师参加了竞赛。大赛分两轮进行,第一轮是‚个人案例展示‛,由教师自主展示自己在教育教学中一则成功的语言沟通案例,第二轮是‚抽选案例交流‛,通过现场抽签、均等准备时间、评委当场打分,当场公布比赛成绩及名次等方式,最后评选出特等奖5名,一等奖10名,二等奖13名。语言沟通技能训练,有力地提高了我区中小学教师日常教育教学中的语言沟通能力与水平,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媒体运用技能训练‛中,我们把此项技能训练与‚教育技术培训‛相整合,采取培训者集中培训与学校二级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由各校选派信息技术擅长的骨干教师参加培训部组织的集中培训,然后回校进行二级培训,使教师们提高了认识,拓宽了眼界。
研修功
我们以‚落实教师全员培训‛为重点,根据市级培训方案的目标和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情况采取了‚寒、暑假培训‛及‚月计划‛相结合的方式,分别制定了‚寒假培训方案‛、‚暑假培训方案‛、‚全员培训近期工作指导意见‛等,做到了培训目标明确、内容有重点、考核要求明确。
每次培训都包括下发培训方案、明确培训具体指导意见、整理培训过程性材料、上交培训总结四步骤,力争使培训落实、高效,做到培训前有指导、培训后有总结反思。其中,以培训考核作为重点进行强化和管理。我们在上级考核标准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明晰而细致的考核建议,并附以统一的表格和记录,作为有效培训的标准和依据。各校都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全员培训。
达标课
在考评测查中,我们本着督促和指导的原则,按着方案的要求,所有学科教研员对全体任课教师进行了随机性的教师课堂教学‚达标课‛ 的指导、引领和考评,我们边工作边实践,不断地摸索总结出在验收中指导----在指导中促进----在促进中提升的工作方式。在听评课中,我们本着首次听课既是验收更重在指导,听课后对不达标教师,教研员要进行反复跟踪指导,通过指导使不达标教师有所收获,直至达标。
通过3年的验收和培养,教研员结合活动的具体要求,通过跟踪指导和蹲点调研等形式,完成了对全区26所中小学校的专任教师‚达标课‛的指导和验收工作,共计听课1364节,其中80分以上课堂教学1363节,达标率99.9%,90分以上418人,优秀率为30.6%;完成了对全区三所公办幼儿园和26所校带幼儿园的教师‚达标课‛的指导和验收工作,共计听课193节,其中80分以上课堂教学193节,达标率100%,90分以上40人,优秀率为20.7%。
通过听评达标课,教研员能及时与教师探讨和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及时就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与教师做面对面的评价与指导。我们欣喜地看到: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逐步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在教学实践中转化为教学行为,大多数教师的理论水平及专业素养都有较大程度地提高,学科课堂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
与此同时也反映一些问题:有些教师在教学中缺乏教学评价;一部分教师对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理解、运用有偏差;有些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突发状况处理得不够灵活,驾驭课堂能力有待提高;专科教师的配备严重不足,教师的流动量很大,跟踪指导和培养得不到有效开展。
二、主要成绩
1、制定科学方案,确保了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活动实施方案的制定对活动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效果起到关键性作用。2012年3月,针对任课教师现状和学科教师需求,为提高教师队伍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们制定 了详细的《昌邑区教师进修学校关于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实施方案》,对活动的目的、内容、考评办法等都做了具体说明。四月份,我们又下发了《昌邑区中小学高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整个活动的组织、实施都是严格按照方案操作,保证了活动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序性,达到了预期效果。
2、精心组织实施,提升了教师教学技能水平
本次活动涉及到所有学科的所有任课教师以及全体学科教研员,为保证活动能够按计划圆满完成,我们每个环节都做了精心安排,严密组织。如学科教材知识测试工作,我们大都利用双休日或学期初和学期末学生不在校上课的时间,按标准试场安排,严格监考,密封试卷,专人评分。考核测试中,教研员做到了‚三精心‛:精心选题,试卷内容涵盖学科教材的全部知识,试题形式灵活多样,难易适度;精心安排,每个学科根据考试的人数确定考试地点和考场设臵;精心实施,每个考场至少安排了两名教研员监考,考试时间为两个小时,考试结束后对试卷进行密封,统一安排专人进行评卷,并将考试成绩进行认真比较分析,同时把成绩在全区进行公开,保证了测试活动的有效有序开展。在测试前,有一些学科还进行了集中培训,使教师们进一步了解了考核的意义、内容和范围,测试工作收效显著。
3、培塑先进典型,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
在这次活动中,一大批教师的才华得到了展现,涌现出一大批
教学骨干和教学精英,积累了一批优质教学资源,起到了加强学习、促进交流、鼓励先进、扩大影响的作用,也真正做到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存在的问题
可以肯定地说,这次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收到了一定的实效,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研究解决。
1、教师专业素质参差不齐,教师之间的差距较大,教师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2、一些教师对教材把握有失偏颇,教育教学理论严重缺乏,教材知识测试和课堂教学设计没有体现新课程理念。
3、个别学校和教师对活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没有把此次活动作为一次教师教学技能大练兵活动,而是当成一种负担,单纯地为了完成任务,应付成分较多。
四、几点建议
1、提高认识。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开展教学活动对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作用,要积极引导教师钻研业务,苦练基本功,营造团结、奋进、创优的良好氛围。
2、加强学习。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理论,准确理解新课程的基本要求,正确处理传统教学手段与新课程之间的关系,扬长避短,丰富学科内容,同时要加强与其它教师之间及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实现自我超越式发展。
3、注重反思。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催化剂。教师要经常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反思,养成反思习惯,培养反思能力,在实践中总结,在反思中成长,这样才能尽快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才能使教师得到持续性发展。
总之,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形势发展的需要,是提高教
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我们任重道远。我们愿反思总结,不断改进工作方法,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为促进广大教师的快速发展,为切实提高全区的教育教学质量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一课三研总结
姜堰区实验幼儿园淮海大班组
“一课三研”活动总结
社会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又是其发展的内容。人不能离开人类群体而独立生活幼儿更是如此。无数事实已经证明,离开人类社会、离开成人的教育,幼儿根本无法生活。所以社会的发展是在幼儿与周围的人的交往中在于自己所生活的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基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性,经过我们全组教师的讨论,制定了本次“一课三研”的实施活动——社会活动《小威向前冲》。
从活动前的准备到三研顺利画上句点,本次“一课三研”在全组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结束了。它作为幼儿园教研组的一种活动形式,使我们老师学到了好多看到了好多,凝聚了老师的智慧,“一课三研”的活动让我们教师在实践、研讨中学会反思,在反思中逐渐改进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我们发现通过这样一个活动的过程,每一个教师在每一次的活动中都感到有新的收获和新的提高,都把这样的活动当作是挑战自我,提升自我的一次机会,对培养教师的专业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使教师在研讨的过程中,强化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强组内成员之间的合作,促进了教师自主地发展。
本次“一课三研”活动一研的执教者是陆老师,她一名年轻教师,经验较浅。在陆老师的活动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年轻教师施教过程中较容易存在的问题:活动重点不突出、语言不精练、过程不能紧扣目标,问题交代不清楚。活动结束后,对幼儿来说,对故事中小威的性格及他的行动过程了解得都不够透彻,幼儿只能记得“小威会游泳”、“小威最后变成了一个小宝宝”等浅显的问题。
经过研讨后,我们将活动目标修改成:
1.通过阅读,了解宝宝是由精子和卵子结合发育而成的。2.寻找自己和父母之间想象的地方,体验亲子之情。3.引导幼儿养成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
并且,建议二研时将PPT前半段过程细化,深刻挖掘幼儿情感;PPT最后可以出示幼儿与自己亲人的照片,寻找相似之处。
二研的执教者高老师是一名工作了五年以上的教师,有一定的经验,所以整个活动过程进行得有条不紊。只是由于班上幼儿的常规问题,在有些问题的拓展上效果不明显。而且过程中也没有突出活动重点:引导幼儿养成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研讨后我们提出了建议:故事结束后,针对故事情节稍作小结,再进行下面的环节;突出社会性情感的挖掘;活动最后出示幼儿与亲人的照片,升华主题。并且将活动目标修改为: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生命的形成。
2.寻找自己与亲人之间想象的地方,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了解自己的独特。
3.引导幼儿养成遇到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经过两天的准备,年级组长刘老师作为三研的执教者实施了活动。开始的第一环节,刘老师直接引入绘本,通过图片、文字的观察与表达,和巧妙的提问相结合,牢牢抓住了幼儿的内心,师幼互动效果较好。在故事中小威遇到困难奋力向前游泳的环节,刘老师利用“遇到困难向前冲”告诉幼儿遇到困难需要用勇气和智慧去积极争取,这是一种很健康、积极的心态,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育中隐性地渗透。活动的最后环节,刘老师出示了幼儿与亲人的亲子照,旨在让幼儿比较总结自己与亲人想象的地方,以及与同伴不一样的地方。但是由于幼儿看到照片后较为兴奋,导致这一环节没有完全实施。
通过本次的“一课三研”活动,我们认识到执教老师在领到研讨任务后,首先必须对所对应的研讨专题中的相关理论进行学习,内化,再提交教案,开展“一研”,“一研”活动结束后执教者进行自我反思与剖析,学习用教育理论来解析自己的教学行为,并形成书面反思材料,与课题组成员交流,内化群体的智慧,并接收来自群体的质疑:目标的制定是否适宜、教师的提问是否有效、指导是否到位等等,而后再反思,再研讨,如此循环反复,形成三研三反思。
一课三研活动的开展,改变了执教老师传统的思维方式,学会了反思,学会了用新的理念来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在反思中发现许多自己从未意识到的问题,通过不断的执教、反思,在磨练中提高了执教者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师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学会了考虑目标的设计要全面性和适宜性,做到明确具体,能反思活动中采用的方法和教育策略,投放的教学具是否做到生动直观,符合幼儿的年龄和身心特点,是否做到服务于教育目标,在实践、研讨、反思的循环中逐渐改进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加快由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的步伐。
总之,“一课三研”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激发了教师投身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了教师间团结合作和互相信任、支持的工作氛围,有利于教师群体的发展;有效地沟通了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的联系,转变了教师的观念,实现了理念向行为的转化;有效地发挥了集体的力量,通过集体反思,引发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的重新审视,从而渐渐养成了反思的习惯,培养了教师实践反思的能力,促进了教师的自主发展。
第三篇:一课三研总结
姜堰区实验幼儿园淮海大班组
“一课三研”活动总结
社会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又是其发展的内容。人不能离开人类群体而独立生活幼儿更是如此。无数事实已经证明,离开人类社会、离开成人的教育,幼儿根本无法生活。所以社会的发展是在幼儿与周围的人的交往中在于自己所生活的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基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性,经过我们全组教师的讨论,制定了本次“一课三研”的实施活动——社会活动《小威向前冲》。
从活动前的准备到三研顺利画上句点,本次“一课三研”在全组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结束了。它作为幼儿园教研组的一种活动形式,使我们老师学到了好多看到了好多,凝聚了老师的智慧,“一课三研”的活动让我们教师在实践、研讨中学会反思,在反思中逐渐改进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我们发现通过这样一个活动的过程,每一个教师在每一次的活动中都感到有新的收获和新的提高,都把这样的活动当作是挑战自我,提升自我的一次机会,对培养教师的专业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使教师在研讨的过程中,强化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强组内成员之间的合作,促进了教师自主地发展。
本次“一课三研”活动一研的执教者是陆老师,她一名年轻教师,经验较浅。在陆老师的活动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年轻教师施教过程中较容易存在的问题:活动重点不突出、语言不精练、过程不能紧扣目标,问题交代不清楚。活动结束后,对幼儿来说,对故事中小威的性格及他的行动过程了解得都不够透彻,幼儿只能记得“小威会游泳”、“小威最后变成了一个小宝宝”等浅显的问题。
经过研讨后,我们将活动目标修改成:
1.通过阅读,了解宝宝是由精子和卵子结合发育而成的。
2.寻找自己和父母之间想象的地方,体验亲子之情。
3.引导幼儿养成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
并且,建议二研时将PPT前半段过程细化,深刻挖掘幼儿情感;PPT最后可以出示幼儿与自己亲人的照片,寻找相似之处。
二研的执教者高老师是一名工作了五年以上的教师,有一定的经验,所以整个活动过程进行得有条不紊。只是由于班上幼儿的常规问题,在有些问题的拓展
上效果不明显。而且过程中也没有突出活动重点:引导幼儿养成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研讨后我们提出了建议:故事结束后,针对故事情节稍作小结,再进行下面的环节;突出社会性情感的挖掘;活动最后出示幼儿与亲人的照片,升华主题。并且将活动目标修改为: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生命的形成。
2.寻找自己与亲人之间想象的地方,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了解自己的独特。
3.引导幼儿养成遇到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经过两天的准备,年级组长刘老师作为三研的执教者实施了活动。开始的第一环节,刘老师直接引入绘本,通过图片、文字的观察与表达,和巧妙的提问相结合,牢牢抓住了幼儿的内心,师幼互动效果较好。在故事中小威遇到困难奋力向前游泳的环节,刘老师利用“遇到困难向前冲”告诉幼儿遇到困难需要用勇气和智慧去积极争取,这是一种很健康、积极的心态,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育中隐性地渗透。活动的最后环节,刘老师出示了幼儿与亲人的亲子照,旨在让幼儿比较总结自己与亲人想象的地方,以及与同伴不一样的地方。但是由于幼儿看到照片后较为兴奋,导致这一环节没有完全实施。
通过本次的“一课三研”活动,我们认识到执教老师在领到研讨任务后,首先必须对所对应的研讨专题中的相关理论进行学习,内化,再提交教案,开展“一研”,“一研”活动结束后执教者进行自我反思与剖析,学习用教育理论来解析自己的教学行为,并形成书面反思材料,与课题组成员交流,内化群体的智慧,并接收来自群体的质疑:目标的制定是否适宜、教师的提问是否有效、指导是否到位等等,而后再反思,再研讨,如此循环反复,形成三研三反思。
一课三研活动的开展,改变了执教老师传统的思维方式,学会了反思,学会了用新的理念来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在反思中发现许多自己从未意识到的问题,通过不断的执教、反思,在磨练中提高了执教者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师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学会了考虑目标的设计要全面性和适宜性,做到明确具体,能反思活动中采用的方法和教育策略,投放的教学具是否做到生动直观,符合幼儿的年龄和身心特点,是否做到服务于教育目标,在实践、研讨、反思的循环中逐渐改进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加快由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的步
伐。
总之,“一课三研”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激发了教师投身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了教师间团结合作和互相信任、支持的工作氛围,有利于教师群体的发展;有效地沟通了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的联系,转变了教师的观念,实现了理念向行为的转化;有效地发挥了集体的力量,通过集体反思,引发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的重新审视,从而渐渐养成了反思的习惯,培养了教师实践反思的能力,促进了教师的自主发展。
第四篇:一课三研的总结
一课三研的总结
一课三研的总结
“一课三研”在老师们的努力下结束了。它作为幼儿园教研组的一种活动形式,使我们老师学到了好多看到了好多,凝聚了老师的智慧,“一课三研”的活动让我们教师在实践、研讨中学会反思,在反思中逐渐改进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我们发现通过这样一个活动的过程,每一个教师在每一次的活动中都感到有新的收获和新的提高,都把这样的活动当作是挑战自我,提升自我的一次机会,对培养教师的专业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使教师在研讨的过程中,强化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强组内成员之间的合作,促进了教师自主地发展。
本学期,教师们通过两次的“靶子课”和“示范课”的一层深一层的反思,不断发现问题,改进问题。在一研中,我们根据 “地球,我们的家园”的主题,设计了学习活动《脏水变干净了》,在第一次实践后的二研中,我们发现活动的重点是让孩子懂得要减少水污染,保护水资源,而老师的重点放在了孩子的操作中——水的过滤;在第二次实践的三研中,我们找到问题的根本,让孩子操作,是让孩子知道水污染后,要让它变干净,是很难的,从而懂得保护水资源,于是我们重新修改了目标,同时调整了提供操作的材料。第三次的实践活动中,老师通过两杯水的比较,让孩子知道水污染后,要让它变干净,是很难的,再通过水的旅行、哈尔滨水污染停水三天、污染的水与美丽的大海比较的PPT,提出多种问题,如:哈尔滨怎么会停水的?停水对我们有哪些不方便?让孩子们讨论,使孩子了解到自来水要工人叔叔经过这么多的工序以后才能让它变干净,才能让我们人使用的。真辛苦啊!知道了水污染引起的不良后果,提高了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收到良好的效果。在三研中,教师们的感触很深,老师们谈了自己的感想:
xx老师:我们这次的一课三研能围绕主题“地球、我们的家园”开展,设计了一节综合性的活动《脏水变 干净了》,通过三实践、三研讨,找准了目标,知道了重点在哪里,如何减少水污染,保护水资源。同时使教师的教学等能力有很大的提高。
XX老师:通过三研,老师的教育目标逐渐清晰,提示了幼儿环保意识,一研比一研更贴近幼儿生活,更能为幼儿接受,从而使孩子能达到活动目标。
XX老师:教育观念从孩子单纯的活动,转变到教育是逐渐提高孩子的能力知识活等,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XX老师:在一课三研活动的讨论中,特别是像我这样的青年教师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通过目标的仔细修改,体现了孩子的个体化发展。
XX老师:开始 的侧重点错误,得到的效果如一期课改的技能技巧性的能力培养,这与二期课改 的精神不符,经过二研、三研,改变了侧重点,逐渐增加了孩子的知识面,从而更体现幼儿的生活。
XX老师:通过多种课件及二种水的比较,使幼儿清楚地懂得水弄脏后,想把它变干净是很难的,所以我们要保护水资源,减少水污染。
总之,“一课三研”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激发了教师投身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了教师间团结合作和互相信任、支持的工作氛围,有利于教师群体的发展;有效地沟通了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的联系,转变了教师的观念,实现了理念向行为的转化;有效地发挥了集体的力量,通过集体反思,引发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的重新审视,从而渐渐养成了反思的习惯,培养了教师实践反思的能力,促进了教师的自主发展。
第五篇:一课三卡
实行一课三卡
实现三大转变
一课三卡教改实验项目在我校施行以来,广大一线教师通过集体备课、互相听课、赛课等活动形式,不断推进着实验的开展。对于我们大多数教师来说,一课三卡尚属于新生事物,“万事开头难”,因此,教学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不应有的问题。例如:个别教师还存在着“穿新鞋走老路”、“照抄照搬、生搬硬套”等不和谐的现象。瑕不掩瑜,一课三卡项目在我校的施行,对于转变教学方式、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着重大的意义。从总体上来看,实行一课三卡促进了我校的教育教学成功实现了三大转变。
首先,一课三卡实现了教师观念和角色的转变。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同时又是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这就要求广大的教师摒弃单纯的“填鸭式”的说教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一课三卡模式与此理论是契合的,通过一课三卡,教师实现了由传授者、管理者的角色向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角色的转变。
其次,一课三卡促使教师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主动提高自身素养的转变。
一课三卡的模式中,教师有15分钟讲解与指导的时间。在这有限的时间内要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教材、学生与学生的立体交流,打造高效课堂与教师的高素质素养是分不开的。这就促使教师通过学习进修、查找资料、请教老教师等方式来主动地充实和提高自己,例如,如何锤炼自己的课堂语言?怎样提高课堂点评的效率?如何有效的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怎样利用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资源等?
一课三卡施行以来我们欣喜的看到:串门闲聊的人不见了,聚众打牌、玩电脑游戏的人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利用网络查找资料、使用电脑制作课件、集体备课、相互探讨互相学习等。老师们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手段,不断的夯实与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实现了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
第三,一课三卡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对教师的教学技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话说明初中生应该而且能自主学习。
在一课三卡模式中,学生共计约有25分钟的自主学习、交流互动的时间。自主学习要求学生改变以往“被动的”、“机械的”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代之以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各种方式主动掌握、运用知识,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一课三卡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并且对教师的教学技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中我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和步骤给予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的。①课前,加强预习指导,培养自学能力。②在教学中设计一些环节增加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如台前即兴表演、收集名人名言、讨论辨析、引导学生做好笔记等,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③课后作业分层次设计,体现自主性。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借着教改的春风,在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下,在局领导的关心支持和指导下,我校的一课三卡教改实验必能沐浴阳光、茁壮成长,再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