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一课三研
中班综合活动《美羊羊的生日会》(一研)
执教人:卢梦甜
【活动目标】
1.学习观察周围环境的排列顺序,并能用语言表达。2.学习“蹦”有规律的“蹦、跳”及有规律的穿珠子。3.体验合作的喜悦心情。【活动准备】
1.动物图片。
2.创设动物森林情景(森林狂想曲、生日快乐歌)。3.小脚印。
4.幼儿规律珠,生日蛋糕图片,实物生日蛋糕。【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师:宝贝们,(图片)看看今天我们班来了哪些小客人?她是谁?你们喜欢她吗?今天是她的生日哦!小朋友们想不想参加她的生日会呀?参加生日会的路上我们要经过一个很特别的小桥哦,我现在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过小桥。
2.放音乐,老师在进场处贴上小脚丫让幼儿有规律的并拢、打开跳进场。
3.让过小桥的幼儿讲述自己过桥的感受与发现。
二、出示生日蛋糕图片,让幼儿观察
1.师:看这个蛋糕上有一个秘密哦!看哪个宝贝能找出来的(寻找规律)。
2.找出蛋糕上水果的排列规律。
草莓拍头,苹果拍肩,桃子拍腿一起做游戏。3.出示动物创设情景故事(放森林狂笑曲)。师:美洋洋今天过生日,老师要送给她一条美丽的项链,这条项链也有个秘密哦!你们想看看吗?
教师操作,请幼儿说说其中的秘密。
4.放生日歌出示实物蛋糕,幼儿边唱生日歌边送礼物。
三、幼儿吃生日蛋糕结束活动
活动反馈:本次活动主要是让孩子掌握排序的方法及发现排序的规律,通过活动的过程看出孩子们的兴趣很高,回答问题积极,平时不爱回答问题的孩子也投入到其中。通过本次活动的试教,发现自己没有站在幼儿的角度来师范,目标把握性有待提高。
《美羊羊的生日会》一研听课评价表
中班综合活动《美羊羊的生日会》(二研)
执教人:王敏
【活动目标】
1.学习观察周围环境的排列顺序,并能用语言表达。
2.在理解有规律的前提下让幼儿动手串珠子。
3.体验和同伴在一起合作的快乐,增进同伴间的感情。【活动准备】 1.动物图片
2.创设动物森林情景(森林狂想曲、生日快乐歌)。3.小脚印
4.幼儿规律珠,生日蛋糕图片,实物生日蛋糕)【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师:宝贝们,(图片)看看今天我们班来了哪些小客人?她是谁?你们喜欢她吗?今天是她的生日哦!小朋友们想不想参加她的生日会呀?参加生日会的路上我们要经过一个很特别的小桥哦,我现在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过小桥。
2.放音乐,老师在进场处贴上小脚丫让幼儿有规律的并拢打开跳进场。
3.让过小桥的幼儿讲述自己过桥的感受与发现。
二、出示生日蛋糕图片,让幼儿观察
师:看这个蛋糕上有一个秘密哦!看哪个宝贝能找出来的(寻找规律)。
1.找出蛋糕上水果的排列规律。
2.草莓拍头,苹果拍肩,桃子拍腿一起做游戏。
三、出示动物创设情景故事(放森林狂笑曲)师:美洋洋今天过生日,老师要送给她一条美丽的项链,这条项链也有个秘密哦!你们想看看吗?
1.教师操作,请幼儿说说其中的秘密。
2.幼儿自主创作(项链)并请幼儿上前说说自己的想法,并亲手送给寿星(美洋洋)。
3.教师幼儿齐唱生日歌。
四、放生日歌出示实物蛋糕,幼儿边唱生日歌边送礼物
五、幼儿吃生日蛋糕结束活动。
活动反馈:掌握排序规律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幼儿的排序学习过程由易到难逐渐拓展,将重点、难点进行了分解,帮助幼儿逐渐理解并掌握排序规则,本次活动主要是以幼儿的角度来开展,用五彩串珠法让幼儿手脑得到同时开发。
《美羊羊的生日会》二研听课评价表
“一课三研”活动小结
本学期,我园深入地开展一课三研教研活动,通过开展“一课三研”园本教研活动,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科研能力,营造了团队教研氛围,促进了学校保育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一、“一课三研”有效地优化活动方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组织能力。
我们在教研活动中,充分运用了一课多研的形式,深入开展教科研活动。中班综合《美羊羊的生日会》组织全体老师观摩评议,进行反复的研讨、实践。
例如,中班教师卢梦甜执教的《美羊羊的生日会》,在第一次试讲后,我们感到选材较好,但存在很多问题,第一,目标定位不准,知识点太深、太多、并且太杂,没有结合本班幼儿的现有经验。第二,教学方法上还有灌输的迹象,没有给孩子足够的探索空间,幼儿的主体地位彰显不够。针对存在的问题,上课老师进行反思,到此基本完成了一研。
一天后进入二研,这次由王敏老师执教,她较好地将一研的指导意见整合出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次教研利用群体智慧,实现了教学设计的最优化,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教师成长的快速化和广泛化。
二、“一课三研”培养了教师的实践反思能力,促进自主发展。一课三研是在“实践—反思—评议”的循环中,实现教学活动的最优化。教师也在一次一次的评议中,通过集体反思,引发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的重新审视,培养了实践反思的能力,促进了自主发展。
三、“一课三研”展现同伴互助,促进新老教师共同成长。一课三研是实现同伴互助的最普遍、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通过同伴互助促进新老教师的共同成长。教师评议,集体反思,提出修改意见,在下一次的试讲过程中,通过观摩执教老师的课堂教学,验证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从而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四、“一课三研”营造了团结协作、民主和谐的教研氛围。一课多研体现的是集体智慧,避免了评课中的为难情绪。一人执教,多人帮忙,充分体现了最难能可贵的高度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在评课时,大家也都能畅所欲言,没有了评比的压力,面对共同的问题,有了更多的是同伴互助,完全没有了原来的为难情绪和冷场现象,大家时而对某位老师的独到见解频频点头,时而又为某个观点激烈辩论,民主和谐的教研氛围让大家感受到了收获的快乐。
通过这样“一课三研”活动的开展,不仅我们的年轻教师得到了锻炼、提高;更重要的是在全园营造了一种积极钻研、互相帮助、勇于实践、时刻反思的教研氛围,全园所有的老师在这样的活动中边实践,边研究,边反思,边提高,学会反思教育教学行为,并遵循“从幼儿中来,到幼儿中去”、“从教学中来,到教学中去”的原则,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实行了全新的幼儿学习方式,变教师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积极研讨,大胆发表见解,改进教学方式,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沭阳县桑墟明星幼儿园 2016年12月30日
“一课三研”教学现场影集摘要
卢梦甜老师执教《美羊羊生日会》
“一课三研”教学现场影集摘要
王敏老师执教《美羊羊生日会》
课后研讨
第二篇:幼儿园一课三研
幼儿园一课三研:水果沉浮
以年级组为单位的课题研讨活动是我园园本教研的主要形式之一。小班组正在实施“好吃的水果”主题活动,大家确定把科学活动“水果沉浮”作为研究课例,并把操作环节的组织作为研究的重点,旨在探索小班幼儿在科学活动中的操 作特点与组织方法。
第一次研讨
活动前,刘老师在每张桌子上放好苹果、香蕉、葡萄等水果,一盆水。活动一开始,刘老师问:“小朋友,你们的桌子上有些什么呀?”幼儿很快说出:“苹果、香蕉、葡萄„„”接着刘老师请幼儿把水果放到水里玩一玩。幼儿非常兴奋,纷纷拿了水果在水里玩了起来,有的拿住了水果不放,有的在水里拍拍打打,有的互相争抢„„刘老师要求他们不要玩水,仔细看看每种水果在水里是什么样子的。可幼儿并没有在意老师的话,也不明白老师提供材料的用意。因而,接下来的操作就更凌乱无序。刘老师只得暂停活动。把活动要求又说了一遍.并且到各
个小组里指导。
小组评议:大家觉得刘老师的教学目标定得比较合适。但活动一开始幼儿没有按老师的要求去做.操作也没有达到目的。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刘老师没有意料到幼儿在当时最想做的是什么,幼儿被摆放在桌上的水吸引住了,他们感兴趣的是玩水.至于水果他们天天看见(在活动室展览了几天了),并不感到新奇。二 是刘老师没有提出明确的操作要求,导致了幼儿操作的盲目性。刘老师的反思:我一开始就让幼儿把水果放在水里来玩.是想体现幼儿活动的自主性,然后在玩的过程中再向幼儿交待活动的要求.事实证明这是不适宜的。幼儿不清楚老师的操作要求.必然会影响他们的操作质量。我应该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提出
明确具体的操作要求、训练幼儿有序的操作习惯。
第二次研讨
接下来是许老师在自己班级教同样的内容,她的教学目标与刘老师的基本相同。她在每张桌子上放好苹果、香蕉、葡萄等水果,幼儿围成半圆而坐,中间一
只大的透明塑料筐里盛了大半筐水。
许老师先请幼儿看看桌上有些什么,幼儿转身看了看很快说出了苹果、香蕉、葡萄等。“这些水果很想到水里去玩玩,你们猜猜苹果到了水里会怎么样呢?是沉到水底,还是浮在水面或者在水的中间?那香蕉、葡萄呢?”许老师一个一个问着。“沉的”“浮的”“在水中间”幼儿争先恐后地发言。许老师继续启发:“到底会怎么样呢?我们把水果一个个放到水里试一试.先请你们每人拿一个苹果放到水里看看它是怎么样的?”幼儿依次把苹果、香蕉、葡萄等水果放进水里。许老师要求他们说一说每一种水果任水里的情况。并帮助幼儿用“沉”“浮”来表
述。
小组评议:改进后的这节课有三个特点:一是要求明确,操作有序;二是先让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对事物将要发生的结果进行猜想,让孩子们带着自己的假设做实验,能引起幼儿的探究动机和兴趣;三是注意了幼儿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可问题在于:许老师过于强调操作的有序,让幼儿一步步按她的要求做,显得太死板.幼儿没有一点自主权,这不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再者.许老师仅注意了幼儿操作前的猜想,没有比较验证的过程.幼儿无法从事实中得到
反馈.构建新的知识经验。
许老师的反思:这次活动虽然进行得比较顺利,孩子们能按照我的要求来做,看到了各种水果在水里的情况,并能用正确的语言描述。似乎目标已经达到了。
但从孩子们的眼中,我没有看到他们由衷的快乐,也没有看到他们忘我的投入。其主要原因是整个活动都是我在说,幼儿跟着做,每一个过程都是我领着走的,幼儿缺乏主动性。
那么,如何根据小班幼儿的特点。既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又能做到活而不乱,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呢?经过重新思考和设计,我在活动目标中增加了一条“学习用简单的方法记录水果在水中的沉浮状态”,并向课前进行
了延伸。
第三次研讨
活动前三天,我在水果展览区放了一个盛有大半筐水的透明塑料大筐和一条干毛巾。开始没人在意,慢慢地发现有人把水果放进水里玩了,玩的时候会听到 他们开心地叫起来“沉下去了”“浮起来了”。活动准备时,我在每张桌上放了苹果、香蕉、葡萄等水果,一盆水,塑封好的记录卡l(卡上画有大水杯,水杯
上有水位线),水果小图片若干(反面贴有双面胶)。
活动开始了,我请幼儿看看、说说这里有些什么水果?你喜欢什么水果?为什么?(幼儿自由交谈着)接着,我对幼儿说“水果想请你们带它到水里去玩玩,苹果放到水里会怎么样呢?香蕉、葡萄呢?幼儿争论起来了,有的说会沉到水底下去,有的说会浮到水面上来.也有的说会在水的中间。我鼓励他们大胆猜测,要求他
们把自己的猜测记录下来,用水果小图片贴在记录卡上的水杯上。
在进行操作验证前,我提出了具体要求:“请你们把水果一个一个放在水里试一试,仔细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情况,再看看与自己的猜想一样不一样。”操作开始后。我巡回观察、适时指导,帮助他们正确运用“沉”和“浮”来讲述每一种水果在水里的情况,引导他们将实验的结果与预想的结果进行比较,如果不相符就要求他们调整记录。幼儿操作完,我请他们把自己的发现讲给大家听。有的说:“我发现苹果放在水里是浮的。”有的说:“香蕉是沉的。”还有的说:“葡萄是浮的。”„„接下来是启发幼儿提问的环节,我说:“这些水果在水里有的沉有的浮,真有趣,你们有没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
小组评议:活动的过程中,钱老师没有牵着幼儿的鼻子走,也没有一放了事,而是让幼儿明白了具体的操作要求后进行自主活动,并且有充裕的时间鼓励幼儿看看、讲讲。整个活动始终保持着宽松、和谐、快乐、有序的气氛。钱老师考虑到了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直观形象的记录卡和标记图.因此,幼儿能顺
利地把自己的猜想记录下来,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比较、验证。
建议:活动开始时“让幼儿看水果、说水果”这个环节可以去掉.因为“好吃的水果”在班里已经实施一段时间了.幼儿对水果的认识可放到这次活动前进
行。
我的反思:针对小班幼儿来说,我设计的这个活动总体上比较满意。活动前,我在水果展览区提供水筐、毛巾等材料,目的就是为了让幼儿在自然的状态下与材料相互作用.在玩水的过程中无意识地发现和获得初浅的“沉”“浮”经验,再通过这次集体活动帮助幼儿归纳和形成有关物体沉浮的经验.结果证明我的目的达到了.这是一种区域活动与集体活动交互运用的尝试。我让孩子们做简单的记录,目的是让他们通过记录水果在水里的沉浮状态.并且根据水果在水里实际的沉浮状态来验证原有的猜想,调整自己的认识,使幼儿知道:事物要通过实验、探究来认识,一切结论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活动即将结束的时候.我安排了一个启发幼儿提问的环节.虽然小班幼儿还不具备一定的提问能力,但幼儿乐于提问的习惯必须从小培养。鼓励和引导幼儿提出问题,能激发幼儿主动参与科学
探究活动的欲望。大家提出的“看看、说说水果”这个环节.我也觉得没有必要.幼儿对水果的认识不是这次活动的重点,再说他们在这之前对水果已经有了
很多的了解。
“三研”后的体会
★教师为小班幼儿提出的要求应简单明确,让幼儿知道操作的目的和要求,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在集体教学前几天就把水果、水放在展示区让幼儿无意识地玩玩,操作前老师提出要把水果一个一个放进水里试试,这些都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教师要为幼儿探索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和帮助,保证他们的探索活动不偏离方向。让幼儿主动探索,不是幼儿想要什么就给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幼儿的探究是在教师引领下的探究。幼儿操作时,教师及时引导幼儿观察每个水果在水里的现象.并与猜想进行比较,帮助他们调整记录,帮助幼儿初步感知科学
探究的方法等都确保了幼儿探究活动的方向性。
★教师不能因为幼儿年龄小而让幼儿采取模仿式、指令性的操作,从而剥夺幼儿主动探索的机会。只要幼儿明确了操作目标和要求,就可以放手让幼儿去摆 弄材料.即使出错也没关系,最重要的是幼儿获取知识过程的体验。
第三篇:幼儿园一课三研活动总结
幼儿园一课三研活动心得
这学期幼儿园教研组开展了“一课三研”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有收获,使我们在活动中成长起来,从而也促进了幼儿园保教质量和办园质量的提高。细细想来总结如下:
首先,一课三研活动的开展架起了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以往,老师们不管是设计活动方案还是观摩评课,较多地凭借自己的经验和习惯来选择教学方法、策略和指出别人教学活动中的不足,以及改进的方法,不会深入地思考“为什么”。在一课三研活动中,确定教学内容以后,所有的教师都要考虑“如果我来组织,准备怎样做?”、“我为什么要这样组织?”;在观摩活动时,要思考“活动中有什么好的经验,为什么?”、“这样提问有什么不妥之处,为什么?”、“如何提问幼儿更容易理解,问题的指向性更明确?”。老师们在活动过程中,时刻关注幼儿的发展,时刻问自己“为什么?”。因此每一个老师都必须牢固地掌握幼教法规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了解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身心特点。从而激发了教师主动地学习新的理论知识的积极性,改变了以往理论学习中被动学习的无效局面。第二、一课三研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通过一课三研活动,我们的教育教学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我们能根据培养目标选择恰当的教材,在制订教育目标时,会考虑目标的全面性和适切性,做到明确具体。在活动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教育策略,生动直观,符合幼儿的年龄和身心特点,并服务于教育目标。教育教学技能和随机教育的机智有了很大的提高,大大促进了幼儿园的保教质量的提高和幼儿能力全面和谐的发展。
第三,一课三研活动的开展,激发了教师们研究的兴趣,提高了教师开发园本课程的能力。一课三研活动的开展,改变了教师传统的思维方式,学会了反思,学会了用新的理念来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发现了许多自己从未意识到的问题。通过组内合作,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体验到了新方法运用后的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了教师们极大的探索和研究的兴趣。我们发现课题研究不再是深不可测、高不可攀的领域。如在研讨中,我们发现,执教老师不同的提问方式、问话的不同表情,幼儿就有不同的理解,继而引发了不同的回答。
第四、一课三研活动的开展,使幼儿园形成了一个团结、合作、信任的群体氛围。
教师的发展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团结、奋进、互相信任的集体环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经验及智慧特长,如果只是孤立地发挥作用,其效能是有限的。“一课三研”创造了一个共同分享,合作与支持的条件,增进了组员之间的沟通,使大家在活动中了解他人,了解自己,分享各自的体会与经验,共同斟酌更好的教学方式,思辩教育上的困惑,大胆地尝试新内容、新方法、新途径。每一个教师在每一次的活动中都感到有新的收获和新的提高,都把这样的活动当作是挑战自我,提升自我的一次机会。
总之,“一课三研”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激发了教师投身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了教师间团结合作和互相信任、支持的工作氛围,有效地发挥了集体的力量,通过集体反思,引发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的重新审视,从而渐渐养成了反思的习惯,培养了教师实践反思的能力,促进了教师的自主发展。
第四篇:一课三研总结
姜堰区实验幼儿园淮海大班组
“一课三研”活动总结
社会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又是其发展的内容。人不能离开人类群体而独立生活幼儿更是如此。无数事实已经证明,离开人类社会、离开成人的教育,幼儿根本无法生活。所以社会的发展是在幼儿与周围的人的交往中在于自己所生活的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基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性,经过我们全组教师的讨论,制定了本次“一课三研”的实施活动——社会活动《小威向前冲》。
从活动前的准备到三研顺利画上句点,本次“一课三研”在全组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结束了。它作为幼儿园教研组的一种活动形式,使我们老师学到了好多看到了好多,凝聚了老师的智慧,“一课三研”的活动让我们教师在实践、研讨中学会反思,在反思中逐渐改进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我们发现通过这样一个活动的过程,每一个教师在每一次的活动中都感到有新的收获和新的提高,都把这样的活动当作是挑战自我,提升自我的一次机会,对培养教师的专业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使教师在研讨的过程中,强化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强组内成员之间的合作,促进了教师自主地发展。
本次“一课三研”活动一研的执教者是陆老师,她一名年轻教师,经验较浅。在陆老师的活动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年轻教师施教过程中较容易存在的问题:活动重点不突出、语言不精练、过程不能紧扣目标,问题交代不清楚。活动结束后,对幼儿来说,对故事中小威的性格及他的行动过程了解得都不够透彻,幼儿只能记得“小威会游泳”、“小威最后变成了一个小宝宝”等浅显的问题。
经过研讨后,我们将活动目标修改成:
1.通过阅读,了解宝宝是由精子和卵子结合发育而成的。2.寻找自己和父母之间想象的地方,体验亲子之情。3.引导幼儿养成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
并且,建议二研时将PPT前半段过程细化,深刻挖掘幼儿情感;PPT最后可以出示幼儿与自己亲人的照片,寻找相似之处。
二研的执教者高老师是一名工作了五年以上的教师,有一定的经验,所以整个活动过程进行得有条不紊。只是由于班上幼儿的常规问题,在有些问题的拓展上效果不明显。而且过程中也没有突出活动重点:引导幼儿养成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研讨后我们提出了建议:故事结束后,针对故事情节稍作小结,再进行下面的环节;突出社会性情感的挖掘;活动最后出示幼儿与亲人的照片,升华主题。并且将活动目标修改为: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生命的形成。
2.寻找自己与亲人之间想象的地方,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了解自己的独特。
3.引导幼儿养成遇到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经过两天的准备,年级组长刘老师作为三研的执教者实施了活动。开始的第一环节,刘老师直接引入绘本,通过图片、文字的观察与表达,和巧妙的提问相结合,牢牢抓住了幼儿的内心,师幼互动效果较好。在故事中小威遇到困难奋力向前游泳的环节,刘老师利用“遇到困难向前冲”告诉幼儿遇到困难需要用勇气和智慧去积极争取,这是一种很健康、积极的心态,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育中隐性地渗透。活动的最后环节,刘老师出示了幼儿与亲人的亲子照,旨在让幼儿比较总结自己与亲人想象的地方,以及与同伴不一样的地方。但是由于幼儿看到照片后较为兴奋,导致这一环节没有完全实施。
通过本次的“一课三研”活动,我们认识到执教老师在领到研讨任务后,首先必须对所对应的研讨专题中的相关理论进行学习,内化,再提交教案,开展“一研”,“一研”活动结束后执教者进行自我反思与剖析,学习用教育理论来解析自己的教学行为,并形成书面反思材料,与课题组成员交流,内化群体的智慧,并接收来自群体的质疑:目标的制定是否适宜、教师的提问是否有效、指导是否到位等等,而后再反思,再研讨,如此循环反复,形成三研三反思。
一课三研活动的开展,改变了执教老师传统的思维方式,学会了反思,学会了用新的理念来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在反思中发现许多自己从未意识到的问题,通过不断的执教、反思,在磨练中提高了执教者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师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学会了考虑目标的设计要全面性和适宜性,做到明确具体,能反思活动中采用的方法和教育策略,投放的教学具是否做到生动直观,符合幼儿的年龄和身心特点,是否做到服务于教育目标,在实践、研讨、反思的循环中逐渐改进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加快由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的步伐。
总之,“一课三研”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激发了教师投身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了教师间团结合作和互相信任、支持的工作氛围,有利于教师群体的发展;有效地沟通了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的联系,转变了教师的观念,实现了理念向行为的转化;有效地发挥了集体的力量,通过集体反思,引发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的重新审视,从而渐渐养成了反思的习惯,培养了教师实践反思的能力,促进了教师的自主发展。
第五篇:一课三研总结
姜堰区实验幼儿园淮海大班组
“一课三研”活动总结
社会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又是其发展的内容。人不能离开人类群体而独立生活幼儿更是如此。无数事实已经证明,离开人类社会、离开成人的教育,幼儿根本无法生活。所以社会的发展是在幼儿与周围的人的交往中在于自己所生活的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基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性,经过我们全组教师的讨论,制定了本次“一课三研”的实施活动——社会活动《小威向前冲》。
从活动前的准备到三研顺利画上句点,本次“一课三研”在全组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结束了。它作为幼儿园教研组的一种活动形式,使我们老师学到了好多看到了好多,凝聚了老师的智慧,“一课三研”的活动让我们教师在实践、研讨中学会反思,在反思中逐渐改进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我们发现通过这样一个活动的过程,每一个教师在每一次的活动中都感到有新的收获和新的提高,都把这样的活动当作是挑战自我,提升自我的一次机会,对培养教师的专业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使教师在研讨的过程中,强化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强组内成员之间的合作,促进了教师自主地发展。
本次“一课三研”活动一研的执教者是陆老师,她一名年轻教师,经验较浅。在陆老师的活动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年轻教师施教过程中较容易存在的问题:活动重点不突出、语言不精练、过程不能紧扣目标,问题交代不清楚。活动结束后,对幼儿来说,对故事中小威的性格及他的行动过程了解得都不够透彻,幼儿只能记得“小威会游泳”、“小威最后变成了一个小宝宝”等浅显的问题。
经过研讨后,我们将活动目标修改成:
1.通过阅读,了解宝宝是由精子和卵子结合发育而成的。
2.寻找自己和父母之间想象的地方,体验亲子之情。
3.引导幼儿养成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
并且,建议二研时将PPT前半段过程细化,深刻挖掘幼儿情感;PPT最后可以出示幼儿与自己亲人的照片,寻找相似之处。
二研的执教者高老师是一名工作了五年以上的教师,有一定的经验,所以整个活动过程进行得有条不紊。只是由于班上幼儿的常规问题,在有些问题的拓展
上效果不明显。而且过程中也没有突出活动重点:引导幼儿养成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研讨后我们提出了建议:故事结束后,针对故事情节稍作小结,再进行下面的环节;突出社会性情感的挖掘;活动最后出示幼儿与亲人的照片,升华主题。并且将活动目标修改为: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生命的形成。
2.寻找自己与亲人之间想象的地方,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了解自己的独特。
3.引导幼儿养成遇到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经过两天的准备,年级组长刘老师作为三研的执教者实施了活动。开始的第一环节,刘老师直接引入绘本,通过图片、文字的观察与表达,和巧妙的提问相结合,牢牢抓住了幼儿的内心,师幼互动效果较好。在故事中小威遇到困难奋力向前游泳的环节,刘老师利用“遇到困难向前冲”告诉幼儿遇到困难需要用勇气和智慧去积极争取,这是一种很健康、积极的心态,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育中隐性地渗透。活动的最后环节,刘老师出示了幼儿与亲人的亲子照,旨在让幼儿比较总结自己与亲人想象的地方,以及与同伴不一样的地方。但是由于幼儿看到照片后较为兴奋,导致这一环节没有完全实施。
通过本次的“一课三研”活动,我们认识到执教老师在领到研讨任务后,首先必须对所对应的研讨专题中的相关理论进行学习,内化,再提交教案,开展“一研”,“一研”活动结束后执教者进行自我反思与剖析,学习用教育理论来解析自己的教学行为,并形成书面反思材料,与课题组成员交流,内化群体的智慧,并接收来自群体的质疑:目标的制定是否适宜、教师的提问是否有效、指导是否到位等等,而后再反思,再研讨,如此循环反复,形成三研三反思。
一课三研活动的开展,改变了执教老师传统的思维方式,学会了反思,学会了用新的理念来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在反思中发现许多自己从未意识到的问题,通过不断的执教、反思,在磨练中提高了执教者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师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学会了考虑目标的设计要全面性和适宜性,做到明确具体,能反思活动中采用的方法和教育策略,投放的教学具是否做到生动直观,符合幼儿的年龄和身心特点,是否做到服务于教育目标,在实践、研讨、反思的循环中逐渐改进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加快由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的步
伐。
总之,“一课三研”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激发了教师投身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了教师间团结合作和互相信任、支持的工作氛围,有利于教师群体的发展;有效地沟通了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的联系,转变了教师的观念,实现了理念向行为的转化;有效地发挥了集体的力量,通过集体反思,引发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的重新审视,从而渐渐养成了反思的习惯,培养了教师实践反思的能力,促进了教师的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