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什么是一课三研活动
什么是一课三研活动?
这里的一课三研活动是指教研组针对同一活动内容,由同一老师或不同老师进行多次实践研究的活动。在活动中,通过比较不同的教学策略,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研讨教学中的困惑、存在的问题在于及目标的价值方向等,使老师的专业能力将获得较好的发展。“一课三研”活动的实施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在不同阶段,在不同阶段,目标不同,研讨重点也不同。
一、酝酿尝试阶段
一研:选材→理论学习→说课→第一次实践课→第一次研讨反思
二研:修改活动方案→再次实践活动→再次研讨反思
三研:再次修改活动方案→第三次实践活动→第三次研讨反思→形成较合理的活动方案
这一阶段主要由同一位教师上实践课,重理论学习和课后研讨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培养教师的反思意识和合作意识。在研究讨论的过程中,除了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还要深入研讨“为什么”,探讨问题或经验背后隐含的教育理念。在研讨中要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互相启发,互相合作,使模糊的观念变得清晰,执教者从中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不断修正教育观念和行为。
二、成熟深化阶段
在这一阶段,除了运用第一阶段的操作模式外,增加了第二种操作模式: 一研:选材→理论学习→不同教师设计活动方案→说课→研究实践课1、2、3→研讨反思
二研:各自修改活动方案→再次实践活动→再次研讨反思
三研:再次修改活动方案→第三次实践→第三次研讨反思→形成各有特色的活动方案
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就要激发教师的自主性、创造性,发挥教师的特长,促进教师的个性化发展。为此,我们在成熟深化阶段,把重点放在促进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上。在研讨中,我们主要分析不同活动方案中所采用的不同策略及其背后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对幼儿发展的作用等;发挥集体的力量,帮助教师总结、提升教学经验,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例如,语言学科组进行评议,再由年轻教师根据小组意见和建议,结合本班孩子的特点及自己的认识,重新设计方案,再次组织活动。经过一次次的研讨反思,年轻教师的教学水平明显提高了,他们脱颖而出,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三、经验辐射阶段
一研:选材→理论学习→提出问题→示范实践→研讨、对话、反思
二研:带教对象设计活动方案→说课→实践研究课→研讨反思
三研:带教对象修改活动方案→再次实践→再次研讨反思形成较合理的活动方案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每个教研组都由新老教师搭配组合而成,并由做得较好的教研组介绍经验,由组内向组外辐射,带动全园教师共同发展。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在实施的第一个环节确立活动主题,老教师和带教对象共同学习理论,分析教材,并在带教对象上示范课前提出问题,如“活动中师幼是如何互动的”“所采用的教学策略对幼儿发展的意义上是什么”“如何体现幼儿的主体性”等,让带教对象带着问题去观察、去体会,再在课后与带教对象进行对话,提出自己的疑惑和见解,通过研讨、反思,帮助带教对象领会活动中蕴涵的教育理念。在此基础上,进入第二个环节,由带教对象根据自己对教材的把握和自己班级幼儿的实际情况,重新制定教育目标和活动方案,通过反复实践和共同研讨,逐步改变带教对象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行为。
第二篇:一课三研活动方案
一课三研活动方案
活动意图:
我们针对本月我园有三位老师参加了第十六届苏浙沪优质园精品活动观摩研讨会的机会,为了达到更好的外出学习后的教学效果。我们利用此次外出学习的良好机遇开展了一课三研活动,进一步发挥教师间的示范、引领和指导作用,培养教师们的团结协作精神,达到以老带新、以新促老、教学相长的目标。
此次活动以外出学习的优质活动课为载体开展“一课三研”的教研活动,并通过组织全体教师在这一教学活动全过程中的实践反思、伙伴合作、专业引领,学会互动式研讨,学习理论,感悟理念,以促进新课程的实施和教师在转变教育观念后的教育行为跟进和教育技能提高。
一课三研的形式与要求:
以年级组为单位,由年级组长负责,每一位参与的老师,都要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准备;在研讨活动中,每一位教师都要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意见;在活动结束后,每一位老师都要写下自己在参加本次活动后的体会与反思。
一研活动:
通过观看优质课视频→集体研讨、说课。说说你对这些优质课的想法或感想。(全园保教教师)
二研活动:
执教者:俞爱花张莉肖月
三位教师分别对全园教师进行了教学活动展示。活动结束后以年级组为单位立即组织教师进行研讨。首先执教者提出自己在本次活动中的困惑和不足。然后每位教师分别对这三节课进行研讨。大家共同分析诊断。
三研活动:
执教者:李云 王锦丽 李春香骆倩倩唐从銮
让这几位青年教师在一研、二研活动的基础上,进行三研教学展示活动。活动的内容可以随意任选一节课,但是必须运用在“第一、二研”中,共同探讨提问策略的有效迁移,尤其是语言问题与游戏方法、教学条件、教学情境的依存性问题进行三研教学活动。积累关于“什么是适宜的教育策略”“如何迁移”的方法,加速观念向行为转化的进程。提高活动的效率和师生、生生互动。
此次一课三研活动执教者要做好对活动前期准备及活动方案背景的分析。要扎实,流程要规范,每一次的听课、评课活动要真正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思考、人人发言、人人受益”。
建湖恒济实验幼儿园
二0一一年
第三篇:一课三研活动方案
幼儿园一课三研活动方案
为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经研究,于2014年1月份开展一课三研活动。通过组织全体教师在这一教学活动全过程中的实践反思、伙伴合作、专业引领,学会互动式研讨,学习理论,感悟理念,促进新课程的实施和教师在转变教育观念后的教育行为跟进和教育技能提高。一、一课三研形式
全园参与,由保教处主任负责组织。新教师必须参与讲课,老教师自愿申报参与讲课。每一位参与的老师,认真教学准备;在研讨活动中,每一位教师都要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意见;在活动结束后,每一位老师都要写下自己在参加本次活动后的体会与反思。
一研活动: 重点研讨目标:活动设计过程的梳理。次重点研讨目标:主要环节的提问与回应。二研活动:
重点研讨目标:主要环节的提问与回应。次重点研讨目标:幼儿获得的发展。三研活动:
重点研讨目标:幼儿获得的发展。
次重点研讨目标:对本节课的感悟或困惑。
此次一课三研活动执教者要做好对活动前期准备及活动方案背景的分析。要扎实,流程要规范,每一次的听课、评课活动要真正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思考、人人发言、人人受益”。
二、时间安排
小班20分钟,16名幼儿、中班25分钟,18名幼儿、大班30分钟,20名幼儿;
活动地点:多功能室。
三、具体要求
1.授课内容、领域、班级提前报保教处。
2.课前提交活动设计(一式15份,使用课堂教学评价表打印,间距、字体可缩小,反正面打印在1张纸上)。
3.课堂教学设计、课后反思、集体评议记录情况等资料,由执教教师保管,领域小组长收齐后,呈现一份完整的研讨记录。
4.活动结束后,执教教师将活动设计、反思发送园公共办公平台;由录像、照相由xx负责;三研课堂教学完整录像。
2014年12月30日
第四篇:一课三研活动反思
我园为了提升我们老师的专业素质,开展了“一课三研”,一课三研活动反思。“一课三研”看似只是一个老师的展示活动,可是事实上,在每一个活动的背后都是凝聚了许多老师的智慧和汗水,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正因此,这一活动为我提供了一个向其他教师学习的绝好机会。虽然现在的我还不是很成熟,但与以前的自己相比,我觉得自己进步了不少,那个曾经对“课题研究”、“案例研讨”、“教师专业成长” 一无所知的我,在园领导老师的帮助下,一点点的成长着。一次次的教研参与都是那么值得回味的……当活动教案初步形成以后,一个活动下来,我深刻地体会到,“好课是靠磨出来的”这一道理,明白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考虑周到,注意到每一个细节,才能让我们的课尽善尽美。我上的是小班科学《谁的小脚丫》,幼儿都已经认识了小动物,而且是我们生活当中可见的,但是平常在看小动物的时候都不会仔细的去看小动物的脚长什么样子,所以我选择这节课,让幼儿通过找动物的脚来跟身体配对,教学反思《一课三研活动反思》。
一研就是说课,在小班级部老师的帮助下,我的一研说课完成了,接下来是二研,就是上课,我是在小二班上课的,一节课下来感觉跟幼儿的互动不是很好,没有完全调动起幼儿的兴趣。
课后大家指出:课上的平平的没有起伏,幼儿说的不多。
提出的调整建议是:
1、利用情境引出四个小动物。
2、最后可以加入音乐让幼儿动动脚,呼应主题。
三研是在我们自己班上课的,根据听课老师提出的意见我对自己的教案进行了改动,幼儿与我的互动很积极,而且课堂气氛很活跃,幼儿能大声的说出来,在操作中幼儿也能按老师的要求进行配对。
课后集体研讨的时候,大家指出:
1、教师的提问比上次更有指向性和针对性,幼儿能围绕老师的提问有针对性的回答,课堂气氛活跃。
2、流程可以改一下,把操作的环节可以放在前面,游戏部分放在最后,这样幼儿的注意力就在老师的身上了。
3、教师没有完全放手让孩子去动手操作,科学活动就要让孩子探索。
通过“一课三研”活动我在许多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发现了自身存在的许多不足之处,发现了自己与优秀教师之间的差距。今后的路还很长,我要不断地努力,将在“一课三研”中的收获应用到日常教学中,对每一节课都进行精心的准备,做深刻的反思,从每一节课中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
第五篇:一课三研活动教案
一课三研活动
中班综合活动:便便去哪儿了(一研)
礼河幼儿园 展叶绿
活动目标:
1、认识物种,了解雨林生态的神秘性,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2、学习分类配对,了解生态,感知游戏的趣味性。
3、模仿生物,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感受大自然中每个存在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ppt、各种雨林生态的图片、便便的图片、粪球
活动过程:
一、认识物种,自由选择,了解雨林的神秘性
1、(ppt1)这是一个大大的雨林,在这个雨林里居住着许多的生物,你想成为谁?
2、幼儿自由选择生物,小伙伴可以请一位客人老师,为自己讲一讲你想成为的生物(在图片的反面有生物的名字和简介)
3、自由介绍“我是谁”“我有什么特点”“我吃什么” 小结:你们都好棒,本领都很强,都好重要哦!
二、分类配对,自由表述,感知便便多样性
1、经过消化,排出体外的垃圾,我们会把它叫做什么?
2、“便便、嗯嗯、臭臭、粑粑,屎„„”
3、幼儿找一找属于“自己”的便便。
4、(ppt2),幼儿核对,重新选择。
三、趣味探知,学习模仿,感受神秘的自然法则
1、你们都很棒,很快地找到了自己的便便,请幼儿分享每个生物与它的便便的特性。
2、哇,这么多便便堆在一起,就成了粪山,有什么办法处理它们?
3、幼儿畅所欲言,大胆想象解决办法。
4、就如小伙伴思考的一样,正在这时,便便的味道引来了谁?(大闪蝶),(苍蝇也来了),几只苍蝇围着便便嗡嗡的转了好几圈,也飞走了,这时是不是需要一只强有力的军队才能把它消灭完呢?
5、粪金龟登场
6、幼儿参与游戏,一起运便便
小结:在所有粪金龟军队的共同努力下,粪山很快就被挖空,他们把便便丸子埋进了泥土里,过了好几天,埋着便便丸子的地方长出了一个蘑菇,在蘑菇的下面还长出了小小的芽,小生物们似乎听到雨林里的粪金龟对他们说“谢谢款待”。
四、抛出问题,互动延伸,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1、原来,大自然中的每一个存在都很重要,我们人类每天也会有排泄物,你们是怎么办的?如果我们把它利用到雨林中去,是不是可以有更多的粪金龟感谢我们?
2、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3、带着问题,结合区角,课外延伸。
一课三研活动
大班综合活动:便便去哪儿了(二研)
礼河幼儿园 殷洪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排除的方式,帮助寻找“便便”,提高幼儿的观察、记忆等能力。
2、大胆猜测,感受绘本故事的乐趣,体验大自然中每个存在都有价值。
活动准备:
1、以绘本制作的ppt
2、一些雨林生物以及便便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绘本导入,共同探索,引发幼儿兴趣
1.奇奇,是一只小浣熊,他从不尿床,因为他在哪儿尿都没关系。
2.在刺桐树上“嗯嗯”一下也不要紧,“噗通噗通”掉了,奇奇心想“嗯嗯”是什么样子?会掉哪里去了呢?
二、根据提示,大胆表述,感知便便的多样性
1.根据“小精灵”的提示,寻找到奇奇的“便便”。
2.雨林中,不仅只有奇奇才解大便哦,还有许多的生物每天也都解大便呢,他们也从未仔细的看过自己的“便便”,请幼儿帮忙寻找。3.学习运用排除法,找到每个生物的“便便”。
小结:原来在美洲雨林中的这些生物们,他们的便便都长的不同呢,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特点,生物感谢小朋友的帮忙!
三、观察图示,勇于猜测,寻找“便便”
1、奇奇虽然已经知道了自己“便便”的样子,可他一直在思考他的便便去了哪里?谁搬走了呢?
2、“便便扭动起来了”,怎么会动起来了?它长了脚了?还是有谁在搬运它呢?
3、根据图示,猜测,奇奇的“便便”经过了哪里?到哪里去了?
四、完整欣赏,互动延伸,感受每个存在的价值
1、正在所有的孩子们挤来挤去,争着要看个究竟时,不知是谁,一脚踩在了大便上,这时,大伙儿看到了大便下面好多洞,原来是粪金龟将这些生物们的“便便”都收集在了一起,变成了“便便”丸子„„
2、即使再小的不起眼的事物也都有它存在的价值!
一课三研活动
大班综合活动:便便去哪儿了(三研)
礼河幼儿园 刘丽
活动目标:
1、借助绘本,知道雨林生物“便便”的多样性。
2、学习运用排除的方式,帮助寻找不同生物的“便便”,提高观察、记忆等能力。
3、大胆猜测,感受绘本故事的乐趣,体验大自然中每个存在都有其价值。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了解一些简单的雨林生物的特征。物质材料准备:根据绘本制作的PPT、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绘本导入,经验探讨,引发幼儿的兴趣
1.奇奇,是一只小浣熊,他从不尿床,因为他在哪儿尿都没关系。
2.在刺桐树上“嗯嗯”一下也不要紧,“噗通噗通”掉了,奇奇心想自己的“便便”是什么样子?会掉哪里去了呢? 3.幼儿探讨,大胆猜测。
小结: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想法,要想找到奇奇的“便便”,首先得知道“便便”的样子。
二、学习方法,操作探索,感知便便的多样
1.小精灵都听到了小朋友的心声,于是她给出了三个提示。
2.根据“小精灵”的提示,学习排除法,寻找到奇奇的“便便”。
3.雨林中,不仅只有奇奇才解大便哦,还有许多的生物每天也都解大便呢,他们也从未仔细的看过自己的“便便”,请幼儿帮忙寻找。4.学习运用排除法,找到每个生物的“便便”。5.作业展示,共同探讨。
小结:原来在美洲雨林中的这些生物们,由于他们吃的东西不同,便便也不同,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特点,生物感谢小朋友的帮忙!
三、观察图示,大胆猜测,寻找“便便”的踪迹
1.正在奇奇知道了自己“便便”长什么样子的时候,他的 “便便扭动起来了„„”
4、小精灵看出了小浣熊的惊慌,给了他们5个提示——图1、2、3、4、5
5、小浣熊跟随一直在动的“便便”走着,它究竟会去哪里?
6、跟随脚印,找到了“便便”的“去处”。
小结:小浣熊跟着“便便”最后发现,原来是被这只绿色的小虫子拿走了。
四、经验提升,情感迁移,感受存在的价值
1、“它的名字是粪金龟,就是我们俗称的“屎壳螂”“他们把便便做成了丸子,埋进了泥土里,过了好几天,在埋着便便的地方最后长出了一个大大的蘑菇,在蘑菇的下面还长出了小小的芽”。
2、原来,无论是粪金龟还是便便,在我们的身边,即使再小的不起眼的事物也都有它存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