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课三研活动教案
一课三研活动
中班综合活动:便便去哪儿了(一研)
礼河幼儿园 展叶绿
活动目标:
1、认识物种,了解雨林生态的神秘性,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2、学习分类配对,了解生态,感知游戏的趣味性。
3、模仿生物,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感受大自然中每个存在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ppt、各种雨林生态的图片、便便的图片、粪球
活动过程:
一、认识物种,自由选择,了解雨林的神秘性
1、(ppt1)这是一个大大的雨林,在这个雨林里居住着许多的生物,你想成为谁?
2、幼儿自由选择生物,小伙伴可以请一位客人老师,为自己讲一讲你想成为的生物(在图片的反面有生物的名字和简介)
3、自由介绍“我是谁”“我有什么特点”“我吃什么” 小结:你们都好棒,本领都很强,都好重要哦!
二、分类配对,自由表述,感知便便多样性
1、经过消化,排出体外的垃圾,我们会把它叫做什么?
2、“便便、嗯嗯、臭臭、粑粑,屎„„”
3、幼儿找一找属于“自己”的便便。
4、(ppt2),幼儿核对,重新选择。
三、趣味探知,学习模仿,感受神秘的自然法则
1、你们都很棒,很快地找到了自己的便便,请幼儿分享每个生物与它的便便的特性。
2、哇,这么多便便堆在一起,就成了粪山,有什么办法处理它们?
3、幼儿畅所欲言,大胆想象解决办法。
4、就如小伙伴思考的一样,正在这时,便便的味道引来了谁?(大闪蝶),(苍蝇也来了),几只苍蝇围着便便嗡嗡的转了好几圈,也飞走了,这时是不是需要一只强有力的军队才能把它消灭完呢?
5、粪金龟登场
6、幼儿参与游戏,一起运便便
小结:在所有粪金龟军队的共同努力下,粪山很快就被挖空,他们把便便丸子埋进了泥土里,过了好几天,埋着便便丸子的地方长出了一个蘑菇,在蘑菇的下面还长出了小小的芽,小生物们似乎听到雨林里的粪金龟对他们说“谢谢款待”。
四、抛出问题,互动延伸,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1、原来,大自然中的每一个存在都很重要,我们人类每天也会有排泄物,你们是怎么办的?如果我们把它利用到雨林中去,是不是可以有更多的粪金龟感谢我们?
2、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3、带着问题,结合区角,课外延伸。
一课三研活动
大班综合活动:便便去哪儿了(二研)
礼河幼儿园 殷洪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排除的方式,帮助寻找“便便”,提高幼儿的观察、记忆等能力。
2、大胆猜测,感受绘本故事的乐趣,体验大自然中每个存在都有价值。
活动准备:
1、以绘本制作的ppt
2、一些雨林生物以及便便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绘本导入,共同探索,引发幼儿兴趣
1.奇奇,是一只小浣熊,他从不尿床,因为他在哪儿尿都没关系。
2.在刺桐树上“嗯嗯”一下也不要紧,“噗通噗通”掉了,奇奇心想“嗯嗯”是什么样子?会掉哪里去了呢?
二、根据提示,大胆表述,感知便便的多样性
1.根据“小精灵”的提示,寻找到奇奇的“便便”。
2.雨林中,不仅只有奇奇才解大便哦,还有许多的生物每天也都解大便呢,他们也从未仔细的看过自己的“便便”,请幼儿帮忙寻找。3.学习运用排除法,找到每个生物的“便便”。
小结:原来在美洲雨林中的这些生物们,他们的便便都长的不同呢,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特点,生物感谢小朋友的帮忙!
三、观察图示,勇于猜测,寻找“便便”
1、奇奇虽然已经知道了自己“便便”的样子,可他一直在思考他的便便去了哪里?谁搬走了呢?
2、“便便扭动起来了”,怎么会动起来了?它长了脚了?还是有谁在搬运它呢?
3、根据图示,猜测,奇奇的“便便”经过了哪里?到哪里去了?
四、完整欣赏,互动延伸,感受每个存在的价值
1、正在所有的孩子们挤来挤去,争着要看个究竟时,不知是谁,一脚踩在了大便上,这时,大伙儿看到了大便下面好多洞,原来是粪金龟将这些生物们的“便便”都收集在了一起,变成了“便便”丸子„„
2、即使再小的不起眼的事物也都有它存在的价值!
一课三研活动
大班综合活动:便便去哪儿了(三研)
礼河幼儿园 刘丽
活动目标:
1、借助绘本,知道雨林生物“便便”的多样性。
2、学习运用排除的方式,帮助寻找不同生物的“便便”,提高观察、记忆等能力。
3、大胆猜测,感受绘本故事的乐趣,体验大自然中每个存在都有其价值。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了解一些简单的雨林生物的特征。物质材料准备:根据绘本制作的PPT、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绘本导入,经验探讨,引发幼儿的兴趣
1.奇奇,是一只小浣熊,他从不尿床,因为他在哪儿尿都没关系。
2.在刺桐树上“嗯嗯”一下也不要紧,“噗通噗通”掉了,奇奇心想自己的“便便”是什么样子?会掉哪里去了呢? 3.幼儿探讨,大胆猜测。
小结: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想法,要想找到奇奇的“便便”,首先得知道“便便”的样子。
二、学习方法,操作探索,感知便便的多样
1.小精灵都听到了小朋友的心声,于是她给出了三个提示。
2.根据“小精灵”的提示,学习排除法,寻找到奇奇的“便便”。
3.雨林中,不仅只有奇奇才解大便哦,还有许多的生物每天也都解大便呢,他们也从未仔细的看过自己的“便便”,请幼儿帮忙寻找。4.学习运用排除法,找到每个生物的“便便”。5.作业展示,共同探讨。
小结:原来在美洲雨林中的这些生物们,由于他们吃的东西不同,便便也不同,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特点,生物感谢小朋友的帮忙!
三、观察图示,大胆猜测,寻找“便便”的踪迹
1.正在奇奇知道了自己“便便”长什么样子的时候,他的 “便便扭动起来了„„”
4、小精灵看出了小浣熊的惊慌,给了他们5个提示——图1、2、3、4、5
5、小浣熊跟随一直在动的“便便”走着,它究竟会去哪里?
6、跟随脚印,找到了“便便”的“去处”。
小结:小浣熊跟着“便便”最后发现,原来是被这只绿色的小虫子拿走了。
四、经验提升,情感迁移,感受存在的价值
1、“它的名字是粪金龟,就是我们俗称的“屎壳螂”“他们把便便做成了丸子,埋进了泥土里,过了好几天,在埋着便便的地方最后长出了一个大大的蘑菇,在蘑菇的下面还长出了小小的芽”。
2、原来,无论是粪金龟还是便便,在我们的身边,即使再小的不起眼的事物也都有它存在的价值!
第二篇:一课三研教案第一研
小班语言:橡皮膏小熊
执教:陈园林
活动目标:
1、懂得一些玩运动器具的正确方法,知道运动时要注意保护好自己。
2、通过故事的学习知道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乐意在集体面前大胆地讲述。
3、培养幼儿能注意力集中地倾听故事的习惯。活动准备:
1、贴满橡皮膏的玩具熊
2、故事图片一套。活动过程:
一、引题:
1、出示贴橡皮膏的玩具熊:a、这是谁?它怎么了? b、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c、小熊受伤后,会有什么感觉?学学看痛是什么样子的?
2、猜猜小熊受伤的原因:(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猜猜小熊受伤的原因。鼓励幼儿大胆地讲述。)a、你受过伤吗?你是怎么受伤的?(安慰,下次要小心)b、猜猜看小熊是怎么受伤的?
二、讲述故事第一遍:
教师:
1、你听见故事里的小熊怎么了?
2、小熊为什么会受伤呢,我们再来听一遍故事。
三、分段讲述故事(分段出示图片)
1、讲述故事第一段:a、小熊玩什么时受伤了?哪里受伤了?(请幼儿贴橡皮膏)b、为什么会受伤的呢? c、告诉小熊怎么样才能不受伤?(一起做扶好扶手滑滑梯的动作。)
2、讲述故事第二段:a、小熊玩什么时又受伤了?伤在哪里?(认识膝盖)b、为什么会受伤的呢?c、告诉小熊怎样才能不受伤?(请个别幼儿示范,其余幼儿一起学做爬攀登架的动作。)
3、讲述故事第三段:a、小熊哪里受伤了?为什么会受伤的呢? b、你知道怎么样才能不摔跤吗?你在玩游戏的时候是怎么做的? c、如果摔倒了,怎么办?怎么样才能不受伤?(摔倒了要用手撑地,集体做撑的动作。)
四、小结: 现在小熊已经是个能干的宝宝了,已经学会了保护自己,不让自己受伤。你会保护自己吗?我们也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要让自己受伤。
第三篇:《蚂蚁》一课三研 教案
一、教材分析:
通过本次活动帮助幼儿知道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初步理解一个人的力量小,有困难要找同伴帮忙,用音乐培养幼儿的道德品质。让幼儿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会到帮助别人的快乐,以此来促进幼儿之间的友好交往。
二、活动方案及修改意见:
蚂蚁(第一研)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熟悉旋律,积极投入地扮演“蚂蚁”。2.根据歌词的内容创编动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歌表演。
3.养成友爱互助的精神,懂得一个人的力量很小,集体的力量很大。活动准备:
1.幼儿有观察蚂蚁搬食物的经验。
2.用于布置场景的几块大型积木。蚂蚁头饰,豆子布袋。活动过程:
(一)教师表演《蚂蚁》第一段,幼儿欣赏并初步学唱。1.教师演唱歌曲第一段,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提问:歌里唱的是谁?发生了什么事情?
2.和幼儿一起扮演小蚂蚁,根据歌词所提供的故事情节创编动作。教师:我们来扮演蚂蚁搬豆的故事。小蚂蚁是怎么看的,怎么搬的呢?我来找找看哪只小蚂蚁找到豆子了?哪只小蚂蚁像歌里唱的“用力搬也搬不动”呢?
3.教师将幼儿创编的动作组织起来,用比较慢的速度边唱歌词边表演给幼儿看。4.小蚂蚁用力搬也搬不动,小蚂蚁是怎么用力的,可以怎么唱?重点指导幼儿练唱附点音符部分,借以突出词义、语气。5.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表演第一段。
(二)教师引导幼儿学习表演唱第二段。1.提问:蚂蚁后来是怎么办的呢?(讨论)
2.教师演唱第二段。引导幼儿发现第二段中小蚂蚁想出办法解决了问题,心情是愉快的。“小小蚂蚁想一想”,这句可以唱的稍轻、稍慢,以便让幼儿表现想办法的神情。
3.引导幼儿创编第二段音乐的动作,引导幼儿创造性地表现小蚂蚁想、请、抬的动作和体态。“小蚂蚁想办法,回洞请来好朋友。抬着一起走可以怎么表现。小蚂蚁怎么想、怎么请的?蚂蚁们怎么抬着走呢?两只蚂蚁可以怎么抬?三只、四只呢?还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吗?教师带领幼儿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第二段。
(三)完整地随音乐表演歌曲。
1.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有表情地演唱歌曲。2.教师创设情境,邀请部分幼儿分角色表演唱。3.幼儿找合适的空间,合作表演。
(四)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明确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小蚂蚁的好办法是什么?你试过这个好办法吗?你还看见谁用过这个好办法? 活动延伸:
制作小蚂蚁头饰,在小舞台中可以让小朋友自由发挥,表演。第一次讨论意见: 优点:
1.内容富有童趣,幼儿喜欢并容易接受。2.道具简单新颖,幼儿对表演的环节很感兴趣。缺点:
1.歌唱的环节比较薄弱,幼儿对歌词的记忆不深。
2.表演环节中洞的位置不固定,幼儿表演的空间比较拥挤。
蚂蚁(第二研)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能用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熟悉旋律,积极、投入地扮演“蚂蚁”,初步体验和表现歌词中两处附点节奏缩编表达的情感。2.根据歌词的内容创编动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歌表演。
3.养成友爱互助的精神,懂得一个人的力量很小,集体的力量很大。活动准备:
1.幼儿有观察蚂蚁搬食物的经验。
2.用于布置场景的几块大型积木。蚂蚁头饰,豆子布袋。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小蚂蚁。今天我遇到了一件困难,请你听一听。
2.教师清唱第一段。
3.提问:你听见小蚂蚁遇到了什么困难呀?小蚂蚁在什么地方?看见了什么?怎么办的?
4.教师:这是一首关于蚂蚁的歌,我们再来听一听唱一唱吧。
(二)学第一段。
教师:怎么学小蚂蚁看的动作?小蚂蚁是怎样搬的?很着急做什么动作呢?一起来学学完整。表演唱第一段。
(三)学唱第二段。
1.教师:小蚂蚁想一想,想了一个办法。你想到什么办法呢? 2.幼儿讨论:小蚂蚁想到什么办法? 3.幼儿轮唱小蚂蚁想到的办法。
4.第二段:回洞请来好朋友,抬着一起走。请的动作?抬的动作?还可以几个朋友一起抬呀
(四)集体完整表演。
1.提问:小蚂蚁的办法好吗?我们一起把小蚂蚁的故事从头到尾学一学。2.戴上道具演一演。3.交换角色演一演。
(五)总结道理。
1.小蚂蚁遇到了困难,后来是谁帮助了他?
2.教师小结:团结力量大,别人遇到了困难,好朋友也要帮助他。
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带领幼儿玩音乐游戏“蚂蚁搬豆”,可以两个孩子搭好双手做山洞。第二次讨论意见: 优点:
1.教师的提问比较开放,幼儿能想出许多帮助小蚂蚁的办法。教师在组织的形式幼儿很容易接受。
2.教师设计的环节比较清晰,环环相扣,结构严密。建议:
1.演唱环节比较薄弱,要增加学唱歌的遍数。
2.表演的时候幼儿对自己的角色不是很明确,教师要对这个环节进行修改。
蚂蚁(第三次活动实录)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熟悉旋律,积极、投入地扮演“蚂蚁”,初步体验和表现歌词中两处附点节奏缩编表达的情感。
2.根据歌词的内容创编动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歌表演。
3.养成友爱互助的精神,懂得一个人的力量很小,集体的力量很大。活动准备:
1. 幼儿有观察蚂蚁搬食物的经验。2.蚂蚁洞、红蚂蚁、黑蚂蚁、豆子道具。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我遇到了一只小蚂蚁,看见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你们想知道吗? 幼:想。教师清唱。
(评析:教师清唱歌曲,幼儿能更清晰的听清歌曲内容,为下面的提问环节做准备。)
(二)提问歌词内容,再次欣赏歌曲。师:小蚂蚁遇到了什么事情? 幼A:小蚂蚁看见豆子。幼B:小蚂蚁想搬豆子回家。
师:这还是一首好听的歌曲呢,我们一起再来听听。
(评析:教师通过提问,启发幼儿记住你歌曲的第一第二句,也对幼儿学习接下来的歌曲增加了兴趣。)教师跟琴范唱。
(三)学第一段歌词,并启发幼儿合理创编动作。
1.师:小蚂蚁在哪里啊? 幼:在洞口。
师复述歌词并做动作:一只蚂蚁在洞口。2.提问:小蚂蚁看见了什么呀? 幼:看见豆子。
3.师复述歌词:看见一粒豆。(引导幼儿学看的动作。)
(评析: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请幼儿想各种动作的时候,给了幼儿充分的想象的空间,幼儿想出了许多方法,比如双手遮在眼睛前面,或是像孙悟空那样单手放在眼前远眺。)
4.教师:小蚂蚁用力搬呀用力搬呀,他怎么用力的呀?我们一起来学学。提问:你是怎么搬的?请个别幼儿创编搬的动作。幼A把豆子放在身后抬着。幼B把双手下垂往上举。幼儿集体创编搬的动作。
5.提问:小蚂蚁搬不动心里怎么样呀? 幼A:很难过。幼B:很伤心。
师:我们一起学学小蚂蚁着急的动作。提示幼儿做着急跺脚的样子。6.师:我们来把小蚂蚁的事情学一学。集体跟唱第一段并做动作。7.合作游戏。
a)教师:“这次,我来做小蚂蚁,谁愿意来做豆子?你是一颗怎样的豆子?”请扮演“豆子”的幼儿到中间找合适的位置,教师与幼儿一起合作表演。幼A学做大豆子,做姿势放开手脚站立显示很大很大。幼B学做小黄豆,蹲下来做小小的样子。
(评析:在这个由教师和幼儿参与的示范游戏中,不仅让参与游戏的幼儿知道那这个游戏的角色,也让在下面观看游戏的幼儿了解游戏中角色的分工和歌词的对应,为接下来全体幼儿游戏奠定了基础。)
b)教师:“你们想不想玩这个游戏呢?玩的时候要要用好听的声音唱出来。用力搬的时候声音也要用力。”幼儿合作玩游戏。
c)教师提出难点:小蚂蚁唱到哪一句的时候才去搬豆子? 幼儿讨论。
(四)第二段歌词。
1.教师唱:小小蚂蚁想一想,想个好办法。
教师提问:小蚂蚁会想出一个什么办法呢?幼儿讨论。幼A:小蚂蚁用魔法把豆子变小了。幼B:请大象来把豆子卷走。
2.教师:小蚂蚁想的办法和我们一样吗?听一听。教师范唱第二段。
3.提问:小蚂蚁想到是什么办法?我们也来找个朋友学一学。你想和朋友怎么抬?
4.教师出示道具,分配角色。
教师:这次,谁愿意来做豆子,请他到当中找个合适的位置准备好。我来做黑蚂蚁,我找红蚂蚁做朋友,请朋友到洞里去等待。师生共同表演第二段。
教师:刚才好朋友是怎么抬的呀?还能怎么抬豆子呢? 请个别幼儿合作表演。
(评析:这个环节是本次活动教学的一个重点,在这个游戏中不仅有前面提到的角色,还增加了红黑蚂蚁以及代表的不同角色,对空间对设置也有了一定的限制“找一个合适的位置”为的是幼儿在游戏中能充分利用空间,能在最适宜的空间里玩游戏,也为全体幼儿在玩游戏时遇到的挤、撞、碰等等因素做了一个很好等的预先解决。)
(五)完整表演。
1.教师:你们想不想从头表演这个故事呢?我们一起来试试。集体回忆歌曲,边表演边唱。
2.教师:我们带上好玩的道具一起来表演吧。幼儿打扮好进行完整表演。
3.教师:如果你想交换角色,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交换道具再来表演一次。(评析:有了前面的铺垫,在游戏时幼儿兴趣很浓,很顺利,幼儿能边唱歌边表演,并能互相协商交换游戏角色,效果很好。)
(六)活动后小结。
1.教师:刚才,小蚂蚁遇到了什么困难?后来是谁帮助了他?如果生活中,朋友有困难你会怎么办?
2.小结:我们小朋友也要象聪明的小蚂蚁们学习,做一个爱动脑筋的人,还要学会帮助别人,因为团结力量大。活动延伸:
1.在日常生活中带领幼儿玩音乐游戏“蚂蚁搬豆”,可以两个孩子搭好双手做山洞。
2.结合区角游戏,让幼儿自由创设环境来表演。
三、活动后教学小记
在韵律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韵律活动《蚂蚁》后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乃是一种使人迷恋善良、美和人道主义的最美妙、最精细的手段„„”孩子们非常喜爱音乐,他们在唱唱跳跳中受到熏陶,形成活泼开朗的个性,在唱唱跳跳中感受音乐的美,产生愉快的心情。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幼儿园音乐教育应以幼儿为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幼儿对音乐的独特理解与表现,努力创设各种条件,引导幼儿自主体验、探索和表现音乐。韵律活动是音乐的一部分,它包括律动、舞蹈、音乐游戏及歌表演四个部分,它们都是在音乐伴奏下让幼儿根据音乐性质,以动作姿态和表情来表现音乐形象。在本次音乐活动中,我们尝试将听赏音乐、唱唱演演、肢体造型等基本要素融合于韵律活动内容之中。那么,如何使幼儿在韵律活动中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并真正体验到快乐呢?在对幼儿音乐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的重新认识和定位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以心变新”
一 精心选材,以曲动人
以往的音乐教育大多注重“成品”的灌输,以功利性的追求为目标,希望见到立竿见影的、即时的效果。而主题背景下的音乐活动的价值则是以幼儿自主的表达及真切的体验为目标,追求的是长远的效应。渐渐地我们认识到幼儿发展的所有方面都是有关联的,每个幼儿都是有自己成长和发展方式、速度的独特个体,因此不能只靠一个预定的目标来要求所有的幼儿完成同一项任务。艺术来源于生活,由于音乐反映的内容、情感、思想本身就来自生活并反映生活,就是生活经验的艺术升华。没有生活中音乐素材的积累,儿童就不能真正地参与其中并真正获得发展。正如许卓娅教授所说“要有输入才能有输出”,当孩子头脑中一片空白时,怎么可能会有创造性?因此,所选择的音乐作品不能脱离幼儿的生活经验。首先,让孩子学会观察生活、积累经验。比如,活动一开始可以有意识的向孩子问一些相关的问题:“你看见过小蚂蚁吗?小蚂蚁什么样?”“小蚂蚁是怎样搬东西的?”“你来学学小蚂蚁的样子?”很自然孩子在回忆观察到的现象,并把蚂蚁搬豆子的样子模仿出来。
其次,所选择的内容应该是幼儿感兴趣的。中班孩子非常注重音乐的形象,小狗、小猫、小老鼠,既贴近生活,孩子又容易模仿。因此,选择一些具有鲜明特点,易被幼儿接受的乐曲,音乐形象是首选。如勤劳又聪明的小蚂蚁搬豆子,开始遇到困难,后来动脑筋想办法,终于战胜困难。孩子们在音乐的带动下充分地表现着音乐中的角色,自然而然的了解了整个游戏规则。
二 用心启迪,以情感人
在实践中我认为幼儿的认知特点是在经历中习得知识、获得经验,而音乐活动的发生更需要调动全身各种感觉器官,需要视、听、触等多种感觉的协调配合,只有这样,幼儿才会获得丰富的审美意象和音乐感悟。教师的情感投入,语言感染是提高幼儿兴趣的关键。达尔克洛有句名言:对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是情感过程。在艺术活动中,幼儿的情感体验,联想、表现、表达是不同的,多元的,可变的,有相当大的自由度。如同听到同一音乐,不同的幼儿有不同的感受,他们会按自己不同的想象随音乐进行创造性的表现。在欣赏音乐《蚂蚁》时,幼儿被优美的旋律所吸引,教师用真诚,喜悦之心去发现、接纳、欣赏,更需要引导他们不断创新。帮助幼儿掌握规律,使幼儿的动作更能表现出音乐的形象,强弱等富有变化的美感,因此,教师在让幼儿对此乐曲进行第二遍欣赏时,根据音乐的情节,小蚂蚁搬豆很用力的样子,幼儿们表现出或背或台的动作,“搬不动豆子的时候,小蚂蚁心里怎么样?”孩子们有的说:“很伤心”有的说:“很难过。”再加上歌词“急得直摇头。”孩子们很容易表现出沮丧摇头的样子。教师用心组成的无声语言启迪孩子们学会如何欣赏音乐,并为歌表演打下基础。
三 潜心构思,以趣引人。
幼儿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教师要以充分认识和利用。首先要理解童心,从儿童的角度去欣赏,不追求完美,赞赏幼儿点点滴滴的创造,并提供机会让幼儿进行分享,交流,使他们有更多沟通。同时,教师还可以以幼儿的艺术表现为基础,加以适当整理或提炼,在音乐游戏中体验个性的表现美。音乐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游戏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情绪愉快。教师在指导幼儿活动时,首先要注意音乐的选择,情节角色的选择。
如幼儿在扮演小蚂蚁看见豆子时,想出了各种不同的“看”的动作。虽然每个人的动作比较简单而且单一,但都是他们创造力的表现,老师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并让幼儿将自己想出来的动作表演给大家看。等再进行扮演时,每个幼儿的动作就会丰富多了,他们会主动地吸纳同伴的动作并加以改编。老师可以在幼儿创编动作的基础上,整理出反映小老鼠特点的符合音乐节奏的舞蹈动作。这样,幼儿自然就在积极的轻松愉快的情绪中提高了艺术表现力,增强了自信心,更激起了参与艺术活动的兴趣。
四、放心指导,以境激人。
以往的音乐活动我们大多运用的是示范法、讲解法。幼儿的学也只是单一的模仿。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幼儿一旦脱离了教师的教就无所适从的现象。在实践中,“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再也不是喊喊口头,也并非纸上谈兵了,它必须通过一些实实在在的方法来落实、来完成。在所研究的整合性幼儿音乐活动中,我主要运用的方法有:情境激趣法、欣赏操作法、探索发现法、感受体验法、合作表现法等等。不难看出,这个活动中我是将情境激趣法、感受体验法与探索发现法结合运用的。其中有老师的语言支持,而更多的是幼儿自主的感受与表现。所以,在一个活动中我们强调各种方法的有效整合,而不是单一的运用某一种方法。此次活动中教师把幼儿当做游戏的主人,做什么动作完全让幼儿即兴创编,教师也以游戏角色的身份参与活动,对幼儿进行指导,同时应较多地运用激发、鼓励、演示等具有开放性的方法,激发和维持幼儿参与创造活动的热情,引起幼儿情感共鸣,从而创造性地表现美。如小蚂蚁一起把豆子搬进洞里的时候,教师扮演的小蚂蚁说:“真开心,我们一起来庆祝一下!”小蚂蚁们就自发地击掌!
艺术的魅力是无穷的,音乐的知识也是无边的,让幼儿在韵律活动中充分地表现自己,不仅可以增强艺术兴趣和提高技能,还能产生自信心,成功感,并促进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
第四篇:一课三研活动方案
幼儿园一课三研活动方案
为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经研究,于2014年1月份开展一课三研活动。通过组织全体教师在这一教学活动全过程中的实践反思、伙伴合作、专业引领,学会互动式研讨,学习理论,感悟理念,促进新课程的实施和教师在转变教育观念后的教育行为跟进和教育技能提高。一、一课三研形式
全园参与,由保教处主任负责组织。新教师必须参与讲课,老教师自愿申报参与讲课。每一位参与的老师,认真教学准备;在研讨活动中,每一位教师都要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意见;在活动结束后,每一位老师都要写下自己在参加本次活动后的体会与反思。
一研活动: 重点研讨目标:活动设计过程的梳理。次重点研讨目标:主要环节的提问与回应。二研活动:
重点研讨目标:主要环节的提问与回应。次重点研讨目标:幼儿获得的发展。三研活动:
重点研讨目标:幼儿获得的发展。
次重点研讨目标:对本节课的感悟或困惑。
此次一课三研活动执教者要做好对活动前期准备及活动方案背景的分析。要扎实,流程要规范,每一次的听课、评课活动要真正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思考、人人发言、人人受益”。
二、时间安排
小班20分钟,16名幼儿、中班25分钟,18名幼儿、大班30分钟,20名幼儿;
活动地点:多功能室。
三、具体要求
1.授课内容、领域、班级提前报保教处。
2.课前提交活动设计(一式15份,使用课堂教学评价表打印,间距、字体可缩小,反正面打印在1张纸上)。
3.课堂教学设计、课后反思、集体评议记录情况等资料,由执教教师保管,领域小组长收齐后,呈现一份完整的研讨记录。
4.活动结束后,执教教师将活动设计、反思发送园公共办公平台;由录像、照相由xx负责;三研课堂教学完整录像。
2014年12月30日
第五篇:一课三研活动方案
一课三研活动方案
活动意图:
我们针对本月我园有三位老师参加了第十六届苏浙沪优质园精品活动观摩研讨会的机会,为了达到更好的外出学习后的教学效果。我们利用此次外出学习的良好机遇开展了一课三研活动,进一步发挥教师间的示范、引领和指导作用,培养教师们的团结协作精神,达到以老带新、以新促老、教学相长的目标。
此次活动以外出学习的优质活动课为载体开展“一课三研”的教研活动,并通过组织全体教师在这一教学活动全过程中的实践反思、伙伴合作、专业引领,学会互动式研讨,学习理论,感悟理念,以促进新课程的实施和教师在转变教育观念后的教育行为跟进和教育技能提高。
一课三研的形式与要求:
以年级组为单位,由年级组长负责,每一位参与的老师,都要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准备;在研讨活动中,每一位教师都要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意见;在活动结束后,每一位老师都要写下自己在参加本次活动后的体会与反思。
一研活动:
通过观看优质课视频→集体研讨、说课。说说你对这些优质课的想法或感想。(全园保教教师)
二研活动:
执教者:俞爱花张莉肖月
三位教师分别对全园教师进行了教学活动展示。活动结束后以年级组为单位立即组织教师进行研讨。首先执教者提出自己在本次活动中的困惑和不足。然后每位教师分别对这三节课进行研讨。大家共同分析诊断。
三研活动:
执教者:李云 王锦丽 李春香骆倩倩唐从銮
让这几位青年教师在一研、二研活动的基础上,进行三研教学展示活动。活动的内容可以随意任选一节课,但是必须运用在“第一、二研”中,共同探讨提问策略的有效迁移,尤其是语言问题与游戏方法、教学条件、教学情境的依存性问题进行三研教学活动。积累关于“什么是适宜的教育策略”“如何迁移”的方法,加速观念向行为转化的进程。提高活动的效率和师生、生生互动。
此次一课三研活动执教者要做好对活动前期准备及活动方案背景的分析。要扎实,流程要规范,每一次的听课、评课活动要真正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思考、人人发言、人人受益”。
建湖恒济实验幼儿园
二0一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