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题 日记对内省意识的培养 阶段性小结
《日记对学生内省意识的培养》课题的阶段性总结 广西贵港市平南县思旺镇第一初级中学 温朋贵
2010年5月,我校申报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日记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研究》的子课题《日记对学生内省意识的培养》研究,旨在通过课题研究,通过写日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升学生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的内省意识,做到练笔炼人,作文做人。以此,两年来,我们一直坚持让学生写日记,让学生在写日记中自我思考、反省、自我管束,也让学生的自我意识得以发展和完善。下面我就将近两年来自己在课题研究方面的工作做一总结。
一、通过日记指导,提升了学生的内省品质。
1、在日记中让学生体验“真情”,让他们在感激中学会了感恩。学生作为未成年人,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大人对他们的关爱。浓浓的亲情,真挚的友情,朝夕与共的同窗情,以及社会各方带给他们的温暖,都可以用饱含真情的语气向别人诉说童年的幸福与快乐。
我们会布置一些主题式日记显真情:开展主题式日记评比活动,围绕亲情篇、友情篇、关爱篇等主题,激发学生主动探寻真情的情感,让他们懂得珍惜,学会珍爱,融情寓理,做个有情有义之人。
例如:
张灵同学写的:今天,我想体验一下做妈妈的辛苦,决定帮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我想煎鸡蛋是一件挺容易的事,我想试一试。
于是,我准备好了煎鸡蛋的材料,开始做了。首先把煎鸡蛋倒到煎蛋器里,然后放一些盐和油,最后把煎鸡蛋放到微波炉里,一会儿的功夫就好了,我想它一定是白里透黄,雪白色的蛋清里露出了金黄色的蛋黄,看着都想流口水。于是,我迫不及待地把煎鸡蛋拿了出来。啊!这是什么呀?鸡蛋都蹦了出来,油放多了,从鸡蛋里漂了出来,尝了一口,盐也放多了,满口是咸味,吃得我泪流满面 哭笑不得。
通过这件事情,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做什么事都不容易呀!妈妈天天为我们操劳多辛苦啊!学生在日记里,从自己做菜中反思妈妈平时的不容易,自然学生这样一想,她就会感受到父母的爱,她也会懂得爱父母,回报父母。只有不断地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有一个再思考、再认识的过程,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更深入地了解自己。我们通过日记指导,开发学生的内省智能,提升了学生的内省能力。
2、指导学生写内心真实感受的日记,剖析真实的自我。学生会把自己的心里话写进自己的日记。通过日记我了解他们,并有针对性地去引导教育他们如何正确对待身边的人和事。从学生的日记中,我也明白了孩子对家长、老师的要求,也会引导他们如何应对。
比如:肖凌同学写道:我依然很怕!我也不知道怕什么,就是怕!而且我现在的学习成绩还经常使父母很没面子,而且我还是让父母为了学习特意弄到上海来学习的,父母朋友请客吃饭我也总用各种各样的理由搪塞着,怕他们问起我的学习成绩,谁知到我的苦?我想为我的理想而战,但又面临巨大压力,这就是大多数同龄人的心声,我也不知道现在象花一样的年龄为什么要想这么多问题,但是这好像是一种趋势!好像班级N多人都在做着没有勇气面对的梦!又如:陈英梅写的:大家都别偏激,仔细想想,是不是那种学习中等(甚至偏下)学生的性格是最好的,办事能力也是最强的,为人处事也是最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强!这倒底是为什么?因为学习好的人实在太累了,俗话说“高处不胜寒”他们的学习很好了,这次第一,下次第二,所以他们怕!就跟你们举个实在的例子,我后面那个人学习很好,他说他父母是这样说的“你这次考全班第一我就给你买台电脑”这种话咋一听感觉他父母还不错,但是谁能体会到他的心情,他把他的心声都告诉我了,他说“我想买电脑,但是我真的不想考第一,这次考第一,就代表以后每次都要考第一,如果考不到第一他们就不会让我动电脑!这样买电脑又有什么意义呢?难道就让我以后每次都稳拿第一?那只有作弊!”这是我同学的心声,你们也想想这种压力和想法出现在我们这个花季年龄,不觉得残忍么?
我打电话与他们的父母沟通,告诉他们孩子的心理压力,建议他们给孩子减压。后来,他的父母也接受了我的建议,不再给孩子压 力。同时,我也告诉肖凌父母这样做的原因,让他也从自己的行为中找一找,自己那些做的还不够的,自己有能力去做的,就该尽力做好。无法完成的,要坦诚告诉父母,免得自己有过多的压力,不利于身心健康。
3、让学生写“生活”日记,学会反思。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我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生活。学生通过自我反思,总结成败得失,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节的能力。
例如:
例如一位中学生在日记中写到:
3月1日 星期一 今天还是像往常一样,依旧升旗,经历过十年的寒窗我,每当看见鲜红的五星红旗
冉冉生起。心中的斗志就不会破灭,胜利的各声在耳旁荡漾。不愿意学习的时候,反省一下自己今天的初中岁月是多么来之不易,假如不去珍惜,它将会一去不复返。初三的生活让我我更加热爱读书。读书是一种沉淀,写作是一种升华。读出人生的真谛,写出生命的价值。生命喜欢不向困难低头的人,永远有一份倔强勇于向极限挑战的心。失败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打倒好一厥不振。孤独的我布满了无助与无何奈何。虽然我已不在完美,但能在缺陷中做得最优秀。
又如: 本人今年15岁,读初二,感觉生活空虚就来到新浪兜兜,看看新鲜事物,人都说 我们这个年龄是无忧无虑,自由飞翔的年龄!可我们同龄人为什么都不这么感觉呢?虽然只有15岁,但是是应该自己决定前途的时刻了,我的学习成绩并不优秀,但我也不以这个为耻辱,在我感觉真的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长处,不能只看学习就全盘否定某个人,象有些家长,只让自己跟所谓的好学生一起玩,后来就会出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实践能力跟动手能力太差和思考能力不活,相信在这个问题上大人都没资格跟我们叫板,毕竟我们这个年龄才叫身临其境!(这只是指某个方面,并不指全部)
学生们用自己独特的视觉,写出他们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和认识,教师可以积极引导,让他们在生活中汲取对他们的成长有用的东西。
二、提倡写读书日记,让学生在美文中体验真善美,培养内省意识
我们的教材、课外读本里有很多对学生有思想教育作用的美文,所以我们要求学生多写读书日记。学生写读书感悟,摘抄相关语段,做剪贴报,并写上自己的感受。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实际体验中建立高尚的情操,提升自我的内省品质。
生活中,我经常给学生读一些蕴含人生哲理的文章,如《骆驼祥子》、《爱的教育》、《钢铁是怎么炼成的》、《繁星.春水》等等,读完后提几个问题,引导学生们写读后感。从孩子们的日记中,我清楚地看到,他们明白了书中蕴含的深刻道理;明白了造成人物悲剧命运的原因;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懂得了要坚忍不拔,学会了欣赏别人,爱的伟大力量„„
三、展示日记成果,激发内省动力
通过两年的努力,学生们的成果颇丰,很多人的日记本已经换了一次又一次。我们也收集了部分学生的优秀作品,征求学生的同意后,在学校的宣传栏上展示,有的学生在自己的QQ上开辟学生日记专栏,还有的同学还在网站上建立了自己的博客,将自己的点滴感悟发入博客,达到资源共享。还举行学生“日记之星”评比活动,通过表彰活动,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坚持写日记。通过写日记,提升学生自身的内省水平。
总之,我们希望学生们一本本日记册,不仅仅留下他们的欢声笑语,喜怒哀乐,更重要的是记录和见证孩子们成长的心理历程,让日记伴随孩子们快乐地健康地成长!
第二篇:小学科学课程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课题小结
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小结 【课题研究实施过程】
一、选定课题,制定方案。
去年九月份,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的需要,确定了要研究“小学生问题意识培养”这方面的问题。于是,通过反复推销,最后确定课题名称为“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在学校领导的帮助下,对课题方案和思路进行了调整和修改,最后通过了立项,并确定了课题研究方案。
二、收集资料,学习理论
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教学改革的实践和实验研究的方向与成败。因此,在确立微课题后,我通过在网上查找资料和阅读书籍,进一步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以新课标为依据,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树立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提高对本课题的认识。
(一)理论储备,充实自我。
在这期间,我主要做了两方面的学习。其一按照课题方案实施研究。采取边实验边反思,边学习边总结的方法,不断完善课题研究的方案。同时也关注本课题的国内外其他人的研究现状,希望自己的研究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其二是关于进行本课题研究所需要用到的一些理论知识,以使课题研究能在有力的理论支持下开展工作,使得课题工作更加地科学和到位。我坚持在工作之余自觉地阅览相关的教育教学杂志,浏览最新的教育网页,通过网络搜集、书藉整理、集体交流评析等多种途径学习,以便更好地充实自己。
(二)找准根源,把握方向。
我了解到目前我们的科学课堂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1、学生的问题意识薄弱,甚至有的学生根本就没有质疑的这种意识,就只是会老师问了我再答。记得有一篇对比中国学生与美国学生的文章是这样说的:中国的学生放学回家,关心孩子学习的父母总是会问“今天上课认真听课吗?老师的问题回答对了吗?”;而美国的家长不一样,美国的家长总是会问“今天上学提问题了吗?”这就是中国教育与美国教育的区别,也是美国出了那么多的诺贝尔天才也中国却与诺贝尔无缘的区别。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2、有些老师的科学方法老套,科学理念远远跟不上课改的要求。
在许多科学教学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老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方法仍在盛行,因而使学生养成了等待老师向他们提问,向他们质疑的习惯,而且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还要去力求遵循老师的提问意图和思路,这不仅学生对发现问题的兴趣,而且影响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培养。
由此可见,目前我们的科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是势在必行的。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得到的,这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课题,也需要我们老师来共同完成。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来思考“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三、根据新课程理念,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要让学生学会“质疑”。学生的“质疑”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1、营造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表现和发展。课堂上,教师必须放下架子,充分尊重学生,鼓励学生不懂就问,营造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敢问,这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基础。
2、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规范语言表达
学生乐于思考,敢于质疑,但有的学生质疑的质量不高,从何疑起?怎样疑?学是核心,导是关键。学生要学会质疑,关键是要把握正确的思维角度,教师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如:围绕课题质疑,如,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还可以在新课学习后,在老师进行小结时质疑,如,学习这节课的知识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提出质疑;也可以在练习过程中针对“似懂非懂”处进行质疑等等。
3、适时点拨,适当存疑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质疑,是学生个性的、有差异的多元探究活动,是学生对文本问题的发现、批判和修正。在教学中,通常还可采用设问、制造悬念、演示、游戏等方法让学生寻找出疑点,大胆质疑。
4、重视对质疑的评价——因人而异,以鼓励为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课并不像把预先最好、裁制好的衣服纸样摆到布上去。问题的全部实质就在于,我们的工作对象不是布,而是有血有肉的、有着敏感而娇脆的心灵和精神的儿童。”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这也就注定了评价没有统一的模式。对于那些提出了有关课文宏旨,对学生运用知识和发展智力有较大价值的关键性的问题,要着重表扬这个问题“好”在哪里,引导学生深入钻研。有时个别学生提出来的明知故问的问题,教师要在肯定其发言积极的同时,委婉但明确地告诉他不该这么做,这样能帮助他提高发言的质量。又如,对有些学生提出来的稀奇古怪的问题,采取冷处理的办法,以免引起哄笑,挫伤其积极性。
对于那些较少参与,质疑能力尚不高的学生,应注重对其主动态度的评价。除了教师的评价,还可以进行生生评价,师生共评等多种形式的评价,有助于让学生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学生天真活泼,有着不同的特征和禀赋。因此,教师要充分尊重和信任他们,相信和发掘。
【存在的问题】
通过研究学习,学生的问题意识有了一定程度的养成,但仍存在很多问题。
1、老师自身的理论功底还不够扎实。
2、课堂教学时学生的质疑能力还是有待培养。
3、学生虽然敢问,善问了一点,但离“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尚有一段距离。
【今后的改进措施】
1、继续狠抓教学研究,把课题研究的第三个阶段完成。在前面两个阶段的研究的基础上,边实验边反思,边学习边总结,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学生。
2、进行多渠道的学习,注重平时积累,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平台,定期进行空中课堂的学习,学习更先进有效的教学策略。
3、建立个人成长记录袋,装载每次研究过程中的个人研究成果以及个人撰写的案例分析、教学反思、教育教学心得体会、教学论文、优秀课例、研究课题等等,记载教师成长过程,便于随时查看自己的成果,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不断反思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研究素质。
以上是我课题研究完成的一小部分工作,以后我会本着“想到一点就做到一点”的课题研究作风,扎扎实实地做好课题研究工作,决不敷衍了事,一切本着课题研究的精神,实实在在地做好每一项工作,使课题研究成为日常课堂教学的一部分。
2013年7月
第三篇:《幼儿舞蹈教学中审美意识的培养》课题小结
《幼儿舞蹈教学中审美意识的培养》课题研究小结
幼儿舞蹈教育,是对幼儿进行美育的一种理想方式。在舞蹈教学中,注重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使孩子们不仅能发展身体,得到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的训练,而且还能发展思维和情感,在意志、思想品德、个性等方面得以全面培养和拓展。经过一学期的课题研究,体会颇深,现小结如下;
一、和谐融洽的教学环境是关键
除了应具备的舞蹈厅教学设施与多媒体教学设备等有形的环境外,师生、同伴间爱心融洽的无形环境也是必需的,舞蹈本是一门情感的艺术,而幼儿的情感往往是外露并支配理智,幼儿只有在良好的情感状态中学习舞蹈,才能充分地体验舞蹈美并表现出来。因此在教学中,我耐心讲授,训练时热心辅导,用爱心去和孩子们沟通,用美去点燃他们求知的心灵之光,使幼儿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提高他们参与舞蹈学习的主动性。
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有效途径
为了在舞蹈教学中对幼儿实施审美意识的培养,我们认真研究幼儿在审美活动中如何生成美感的最基本的客观现实。当幼儿在学动作,练组合、排节目期间,总是观察和跟随着教师的示范心摹手追地模仿,在聆听教师讲解动作的同时幼儿本能也手舞足蹈。这时他们主要是以审美主体的身份,对审美客体—动作的技术规格,起止路线,舞姿变化,风格韵律、音乐节奏,人物性格等作舞蹈艺术美的初步谛视和判断。但是,如果教师仅仅运用示范法和讲授法进行教学,不能
更好的、更完整的展示舞蹈作品的美,无法达到舞台表演的作品,完成感染和引导幼儿表现美的任务,反而会阻碍幼儿审美意识的确立。因此,在教学中我们结合多种形式并用的教学手段,达到了良好的效果。如:
1、运用声图并茂,直观形象、感染力强的现代化电化教学与示范讲授相结合;
2、节奏训练与律动组合的动静交替。
3、趣味游戏与舞蹈组合的融合等。既给幼儿以直观、丰实的感性认识,又将教师的智慧和情感深深地倾注于舞蹈美的示范表演和讲解之中,启发孩子的想象,增加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树立孩子感受美、表现美的良好意识。
三、采集丰富的舞蹈题材是重点
幼儿舞蹈的教学题材,是丰富多彩的。不同题材的幼儿舞蹈,可以让幼儿在理解和表现作品的基础上,树立一种对大自然、社会、生活的审美意识。选择合适的舞蹈题材是我们开展活动前的重点,如反映生活题材的幼儿舞蹈《姥姥门前看大戏》,灵活地运用了汉民族民间舞蹈语汇,通过一群孩子在大年夜看戏种种充满童趣的神态表现向人们展示了一种民俗文化之美;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傣族《孔雀舞》、新疆《青春舞曲》、蒙古《快乐小骑兵》等系列民族舞蹈,不仅让幼儿了解到各民族极具特色的舞蹈特点,更激发了孩子们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民族团结的意识;体现部队特色的舞蹈《小小迷彩兵》、《小海军》简洁刚毅的动作与气势雄壮的音乐节奏,激发幼儿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英雄斗志;而反映社会题材的舞蹈《红绿灯》以人拟物的表现手法,形象地说明了行车要遵守交通规则的必要性以及人、车在交通中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道理,表现了一种公德之美。还有如表现本土劳作生产题材的幼儿律动组合《织网捕鱼》,则可以体现出质朴的劳动之美,深化幼儿对家乡艺术文化的了解。不拘一格的幼儿舞蹈作品,使幼儿在舞蹈美的陶冶中全面树立对社会生活中的审美意识。
幼儿园舞蹈教学是幼儿感兴趣且易于接受的一种美育形式,喜欢舞蹈更是幼儿纯真的共性,在幼儿舞蹈教学中,我们的教师应留心去寻找、挖掘大自然、社会生活中美的题材,牢牢把握童趣、把握幼儿舞蹈的审美特征,引导幼儿学会欣赏舞蹈中蕴涵的美,学会表现与创造优美的肢体语言,让舞蹈活跃孩子们节日舞台,为他们编织美好生活、美的理想、为他们撑起一片美丽的天空。
第四篇:小组合作学习意识培养课题计划
一、课题的提出
实践证明:单独的行为参与不利于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思维交流,才能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如果不善于和他人合作,将不同的知识加以交流、综合、提高和应用,就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如今,社会的各个领域都越来越注重充分的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和合作技巧。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它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素质,受到大家的青睐。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应用最广泛、最多的学习方式,它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在系统利用组内各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优标准,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组织形式。其目的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然而绝大部分老师在操作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在合作学习中存在一些问题:或闲聊,或冷场,或好生讲、差生听。从这些问题中透析出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意识淡薄。而小组合作学习意识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和基础。
二、指导思想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认真落实新课标,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为重点,使学生全面主动和谐的发展,科学合理的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自主合作意识,切实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三、主要目标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作为课堂教学中的引导者、实施者,我们应该有意识、有目的、有方法的去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小组成员都应该有强烈的合作意识。
本课题的研究,旨在建立小组合作学习要确立明确的目标意识,强烈的竞争意识,自觉的主体意识,协作的团队意识,合理的评价意识。让小组在自己目标的引领下,团结协作,相互督促,共同提高。
四、主要工作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1、认真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理论。本各位课题组成员要继续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及其解读与课题研究相关的理论书籍和论文,形成重视理论学习的氛围,紧密结合研究课探讨理论与实践的得失,促进理论的内化和吸收;从理论出发,积极在实际中运用验证。要继续加强、健全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制度,加强理论学习的指导,认真组织好切实有效的学习讨论活动,用先进教育理念支撑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根据教师不同需求,灵活采用多种学习形式,提高理论学习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2、认真贯彻落实在实践教学中探究课堂合作学习对学生学习带来的影响,定期对实验班级与非实验班级的综合素质对比分析。
3、在学习理论、总结经验基础上,组织教师进一步开展课题研究反思,撰写教育教学工作案例。
(二)切实研究、提高实效。
1、度绝合作“假”与“浮”的现象,课题研究参与人员要认真负责地落实开展课题研究。一方面度绝研究者弄虚作假,另一方面要监督好学生切实的开展好课堂合作学习,均衡学生的参与度、协调参与关系。
2、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3、加强各年级课题研究氛围。年级组是数学课题研究的基层组织,加强年级组的学术研究氛围,是进行创新教学实践的有效途径。各年级组的课题研究仍要做到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活动中要求个人钻研与集思广益相结合,积极探讨教材的重点、难点、知识背景、教学方法等,探索创新教学的新举措。
4、进行过程管理。做好课题研究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
5、课堂教学要落到实处,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实践及时反思、总结,整理成文,力争每月写出一篇有质量的教学日记。
6、定期组织课题组经验交流。
五、主要措施及做法:
1、建立现代的教学观:建立师生交往、共同对话的教学本质观;建立变通、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观。
2、设计多向合作的学习活动,拓宽互动途径;设计生活化、情境化、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丰富互动内容。
3、提高教师的教学敏感性: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促进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反馈,彰显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教师应善于捕捉现状信息,灵活驾驭课堂,积极调整和优化教学策略。
4、培养学生课堂交往、表达的能力;主动反思、探索的能力等。
5、加强过程管理,并责任到人。把研究的主要内容落实到每个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中。
6、作好个案跟踪分析:为了提高实验的实效性,在每个年级中选取3——4个典型合作学习小组,作好详细的个案跟踪分析,从中概括出学生的学习规律,从而为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依据。
7、开展好教研组工作例会,集思广益,资料共享,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会,一方面相互沟通学习,另一方面为了及时调整课题研究的方向,从而使课题向纵深方向发展。
六、研究过程:本课题的研究分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 2011、9——2011、2>
本阶段认识学习和搜集有关小组合作学习方面的文件和资料,掌握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思想和结构流程及操作特点,为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做准备。
(二)实施阶段:< 2011、3——2011、2>
在本阶段中,自己要根据本校创建理想课堂的特点和自己的授课特长,在每节课的教学实践中对小组合作意识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在有限的时间内追求大容量,快节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总结阶段。< 2011、3——2011、7>
在本阶段,对小组展示进行修正、完善、提升、定型、形成自己的特色,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第五篇:《幼儿环保意识的培养》课题研究方案(模版)
《幼儿环保意识的培养》课题研究
方案
一.课题的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环境保护、教育为本”。1990年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中指出:“中学生及幼儿园教育应结合有关内容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儿童是世界的未来,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结合学科教学,渗透环境与发展知识的教育,从小培养环境的初浅知识和简单技能,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职责,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体现。幼儿教育是人接受知识最初的学习活动,幼儿环保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环保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幼儿认识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帮助幼儿学习运用观察、比较、分析、推论等方式进行探索,初步形成环境保护意识、情感。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幼儿环保教育意识的培养的研究,有助于促进我市环保教育的发展,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素质教育的实施有更充实的切入点。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975年10月,国际环境教育会议发表的《贝尔格莱德宪章》中提出了环境教育的公认目标:“促进全世界人类去认识并且关心环境及其有关问题,并促使其个人或集体具有解决当前问题和预防新问题的知识、技能、态度、动机和义务。”
根据环境和环境教育概念的内涵,以及《贝尔格莱德宪章》中提
出的环境教育目标之精神。将幼儿园《幼儿环保意识的培养》课题研究目标确立如下。
1.激发幼儿热爱自然,有初步好奇心和环境责任感,并有初步的环境保护的意识;
2.明确要动手动脑去探究身边的环保;
3.寻找幼儿园环境教育课程内容.三、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通过调查研究了我园幼儿环保意识的现状;
2.影响幼儿环保意识培养的主要成因及其分析;
3.探索幼儿环保意识培养的方式;
4.幼儿环保意识培养等途径、方式、方法的探索。
四、课题研究的重难点
重点是:幼儿环保意识的培养方式。
难点是:幼儿环境教育方式的探索。
五、课题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对象是:2.5—6岁幼儿
范围是:区直机关第三幼儿园小朋友群体。将在本园环境教育质量上综合一般的班级,选取部分有代表性的班级为实验对象。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问卷法:对幼儿问卷调查,掌握家长对幼儿实施环保培养程度及其影响,幼儿环保行为发展主要原因。为针对性的设计实施方案提供客观依据。
2.行动研究法:教师对自己采取的教学方法在过程中所进行的设计——探索——反思——探索的过程的实录,老师在活动中成长的过程,幼儿在活动中主动学习、探索的过程。
七、课题组人员分工
课题组人员分工:秦琴负责整个实验过程的规划、设计、管理、召集、把关工作,撰写实验报告;卢嘉负责申报表、研究报告撰写,课件的制作。张燕芬负责总目标和分解阶段目标制定等工作。冯燕负责课题评价量表的制定等工作。杨梅、王婷负责材料的收集和整理等工作。课题组成员进行具体实施、实验班工作和教师活动方案设计和修改。
新希望幼儿园
2009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