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物教师创新精神与专业发展的研究
生物教师创新精神与专业发展的研究
中期报告
常熟外国语初级中学教师 俞益勤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生物学科教师专业发展方面自身存在的问题
①师资队伍发展不均衡不稳定,专任生物教师比例偏低,非生物专业的教师兼任生物教学比例较高,导致生物教学质量难以提高。以我校为例,6位教师中有2位就是非生物专业的任课教师。据不完全统计,2009-2010学年度,任教初中生物的老师140人,其中,专职专任生物学科的有56人,约占40%,非生物专业任教生物学科的约占52%。生物专业67人中有兼任其他学科。应该说任教生物学科的老师的生物专业知识急待提高。
②某些教师出现发展的“高原期”,自身发展动力不足。
③某些教师有自身发展的需求,但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及时得到关注、指导。
2.生物学科常熟市级骨干教师比例偏低:2011年统计,初中年段,常熟市级以上生物学科带头人7人,常熟市生物学科教学能手16人。在整个学科教师队伍中比例明显偏低。可见,加强生物学科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骨干教师显得同样迫切。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教师只有通过有效的知识管理,随时充实新知识并鼓励自我成长,加快自身知识的学习,使自身的知识与时俱进,不断提升专业知识素养,努力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生物教师。
二、本课题研究的概念和理论基础
1、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概念
(1)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指为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而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创新意识和表现创新能力的中学教师。
(2)教师专业发展: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为提升专业素质而持续不断的学习与探究的过程。不断提高教师的个人素质和专业水平,使教师的个人知识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进而促进并加快教师的专业发展。
2、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1)终身教育的理念
本课题研究以终身教育理念为理论基础。终身教育的理念认为,终身学习在人的一生中是正常且自然的过程,与个人的身体与人格的持续发展之道理是一样的。作为一个具有现代理念的教师,只有具备终身学习的观念,才能持续不断地追求新知,保持教学的热忱与创新。(2)成人发展与学习理论
本课题研究的另一个理论基础是成人发展和学习理论。这个理论认为,教师作为成年人,其专业发展属于成人学习范畴。
(3)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与创造性理论
本课题将以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和创造性理论为基础,将教师的专业发展理解为教师自我实现和不断创造的过程。
三、本课题研究目标和内容 ⒈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研究提升本校生物教师专业水平,增强教师学习意识和责任意识;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⒉研究内容 :
⑴调查问卷调查分析影响生物教师创新自主发展的因素
⑵课题组成员制定自主发展规划,不断探究和解决自身知识与教学要求、教学任务等方面的问题,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素质和教学能力,促进自身专业成长的过程
⑶通过讲座、教学研讨、远程非学历培训等方式,提高每位课题组成员的专业水平。
四、本课题研究过程:
课题《生物教师创新精神与专业发展的研究》,通过调查分析影响生物教师自主发展的因素,课题组成员制定自主发展规划,并通过讲座、师徒结对、教学研讨、远程非学历培训等方式,促使每位课题组成员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一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地进行反思才能使自己的教学能力得到提高和创新,每堂课下来,坚持写教学反思,反思中写下自己教学中发现的信息,记下课堂教学中发生的重要事件,尤其是那些记忆中特别生动的细节。每周在教研活动中,进行阶段性小结,通过交流想一想这一阶段教学中有没有使自己感到惊奇的事件的发生,有没有使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发现,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源何在?并在教研活动中和其他老师一起交流探讨。活动中讲述自己的教学故事和教学认识,交流自己的教学经验,在谈话中暴露
自己的问题,通过别人的观点思考自己的行为。每学期开展相互听评课活动,让别人发现自己教学的不足,让自己去发现别人的优点,从而取长补短。定期开展教研活动,选择教学中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展开讨论,通过不同角度和不同思维来处理同一个问题。收集教学方法,采摘教学观点,或剪报或复印或利用网络下载与教学有关的资料,不断充实自己的业务学习,从这些文献中得到启迪,受到启发,从而使自己站在更高的理论角度来俯视自己的行为,提高自己的教学专业水平。每学期开个人公开展示课;观摩听取专家专题讲座;参加学校年会交流;制定生物教师成长计划书;进行课题研究及打造学习型教研组。老教师(俞益勤)与青年教师(支晓伟,黄慧)结成师徒对子,徒弟在师傅的诊断、指导中,不断谋求新的提高和成长。与此同时,师傅本身在带徒弟的过程中获得自身发展。
五、课题研究步骤:
1.2009年5月~2009年10月,开展调查研究,获取整理相关信息,撰写课题方案。2.2009年10月~2009年12月,申报课题,前期研究准备工作。3.2010年1月~2012年10月,课题研究实施阶段。4.2012年10月~2012年12月,成果展示,结题鉴定。六.研究成果:
1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课题研究开展以来,各位老师通过专门的业务刊物或网络收集理论资料,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认真阅读并撰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鼓励老师将自己研究的学习心得撰写论文和案例。在理论学习的同时,我们也注重实践的学习,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分别组织到本市多所学校进行观摩学习,俞益勤老师赴徐州参加了省评优课观摩,许冰老师参加太仓新课改的交流观摩活动,多次听取市教研室领导专家到我校做的专题报告,这些学习和观摩都有效的指导了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
2教师的个体研究和课题研究的有效组合
课题研究的宗旨就是要引领教师进行研究,反思,总结,从而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有了课题的引领,教师的教研工作就有了方向,教师平时的理论学习,教学论文的撰写也有了方向,同时课题研究的指导,促进了教师个体研究水平的提高,实现了课题研究和教师专业水平成长相互促进。近年来课题组老师多篇论文获奖和发表期中俞益勤老师:《浅谈生物课堂的自学指导》获苏州市科技
学会苏州市生物学会二等奖,《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获苏州市生物学会一等奖并在2011年5月发表在《苏州教育》;《浅谈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获江苏省教育学会二等奖;《浅谈生物实验中的创新教学》获江苏省“蓝天杯”中小学教师优秀论文评选获三等奖,并于2011年7月发表在《文理导航》;《“实验”让学生动起来 》获苏州市2011生物学科优秀教学论文评比获二等奖并于2010年12月发表在《课程。教材。教法》;《建设生态课堂,提高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获苏州市生物学会一等奖。课题组许冰老师:《如何上好生物实验课有感》获常熟市教育学会三等奖;《浅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获常熟市教育学会一等奖《兴趣—引领学习的风帆》获江苏省金帆杯论文三等奖。多名老师在参加市评优课中获奖,其中许冰老师;在2009年苏州市中小学教师把握学科能力竞赛中获初中生物一等奖。在 2009年常熟市中小学教师解题基本功竞赛生物学科获二等奖。在2010年“常熟市初中生物教师优质课评比”中获得二等奖;《保护生物多样性》课件在2009年江苏省优秀教学课件评比中获二等奖。在2010年苏州市初中生物实验操作技能大赛中,荣获城市组一等奖。俞益勤老师:2009年《植物的蒸腾作用》获常熟市百节好课2009年《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在全国中青年骨干教师优秀教学设计获一等奖;2010年《植物的蒸腾作用》在全国中青年骨干教师优秀教学活动获二等奖;2010年《植物的蒸腾作用》在苏州市教育学会优秀教案评比中获三等奖。本组在不断进取的基础上,现已有市教学能手和市学科带头人各一名。七.存在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
虽然我们在研究中作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课务普遍比较繁重,从目前取得的成效上看,离我们预定的目标还有不小的距离,研究中有些问题还没有及时得到提炼升华或总结。我们将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加大研究力度,对这个阶段收集到的反馈信息,对我们的教学行为的可操作性作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执笔人 俞益勤 2012年3月16日
第二篇:大庆精神研究与创新
1)石油在国民经济和国际政治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1.石油是最优质的常规能源2.石油是优质的化工原料3.石油是最优质的润滑油脂原料
2)大庆油田在全国石油工业中的地位?
答:1.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保证了我国原油产量近期的持续发展2.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改善了我国石油工业的布局3.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使我国从石油进口国变为石油出口国
3)大庆人“三老四严”“四个一样”求实作风是什么?
答:“三老四严”是大庆石油职工在会战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作风。其主要内容是:对待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对待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三老四严”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庆石油队伍过硬作风的集中体现,是我们一次创业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三老四严”作风体现在操作岗位上,就是“四个一样”。即对待革命工作要做到:黑天和白天一个样,坏天气和好天气一个样,领导不在场和领导在场一个样,没有人检查和有人检查一个样。4)铁人名字的由来?
答:在艰苦紧张的石油会战期间,王进喜整日整夜地奋战在井场,饿了啃几口冻干粮,困了就躺在成排的钻杆上,枕着钻头睡一会儿,从安装钻机到钻完第一口井,他一连几天几夜没离开井场。井场附近的老乡们,经常见到王进喜这种超常的干劲,非凡的吃苦精神,并被他这种革命加拼命的精神深深感动。邻居赵大娘说:“王队长可真是个铁人呀!”老乡们也都赞颂他为“铁人”。从此“铁人”的名字不胫而走,传遍了整个大庆油田。5)大庆精神产生的思想基础?
答大庆精神产生形成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背景下一个艰苦创业的特殊年代,在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伟实践中,不但获得了历史的传承弘扬,更得到了科学的创新发展.大庆精神之所以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新发展,除了其他方面的原因外,还源于两个思想文化基础:一是旺盛的文化活力;二是蓬勃的思想张力.大庆精神产生于60年代石油会战,47年前,铁人王进喜一句“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言壮语,感动、激励了几代人。当我们年轻的共和国经济建设急需石油的时候,以王进喜为代表的一批“大庆石油人”凭借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开发建设了当时全中国最大的油田,从此大庆油田为国家源源不断地输送着石油,结 束了中国人依赖洋油的日子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工人阶级的优良传统与优秀品质,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大庆精神一直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培育和倡导。江泽民总书记曾指出:“在实现四化的过程中,还会有这样那样的困难,特别要发扬大庆精神。” 6)大庆精神的丰富内涵(八个字、十个字、基本内涵和丰富内涵)
答
大庆精神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基本内涵,以“发展、创新、创业、科学、人本”为新时代内涵.“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讲究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
7)怎样学习继承发扬大庆精神?(五百字以上)
大庆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应该继承和发扬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把“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发扬光大,把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一代一代的传下去„„继承发扬大庆精神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认真学习,扎实努力。要立足学业,埋头苦干,奋发进取,做专业学习的尖子。学习中要讲究细、讲究实、讲究准,讲究严,讲究精,讲究新,讲究快,创造一流的学习成绩,充分发挥大学生有知识有文化的优势。
二是要慎独慎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利观、地位观和利益观。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终身追求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要在自己的内心形成一种压力,让这种压力敦促自己,成为一个有上进心的新时代青年。
三是要经常自我反省。一个人如果不经常的自我反省,就很难有很大的进步。要经常在学习中从人格上、从道德上、从灵魂深处反省检讨自己,发现不足,及时修正,努力做到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大庆精神为我们的民族精神渲染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要积极倡导新时期“铁人精神”所蕴涵的奋发向上的积极态度、锲而不舍的意志品质、百折不挠的旺盛斗志,刻苦学习,奋发图强,以铁人事迹为榜样,埋头苦干,忘我拼搏,艰苦奋斗,以铁人精神为动力,与时俱进,积极进取,奋发有为。让“大庆精神”激励着我们,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勇攀高峰,为祖国的建设做出新的贡献。574字
第三篇:教学创新与教师专业发展总结
《教学创新与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总结
从2011年8月10开始,我参加了《教学创新与教师专业发展》网络课程培训,先后聆听了首都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王海燕教授,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副院长李镗,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袁志勇老师,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郭东岐等的讲座与视频实例,这几位专家、教授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先进的理念,详细精辟的讲解,让我收获颇多。
创新教学呼唤着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在创新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一方面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和先进教学理论,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倡导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有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也要继承那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原则。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各样的问题层出不穷,这些问题很多都是过去的专业经验和理论所难以解释和应付的,这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以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学生的发展为前提,着眼于学生成长、教师提高和学校发展,在真实的学校情境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这就必然导致教学行动的创新,教学行动创新必然要求教师专业角色实现发展与转变。这样一个过程,必然意味着迷茫、冲突、困惑甚至痛苦。教师只有在不断研究新情况、新环境、新问题,并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才能不断适应、促进教育工作,使教育、教学工作有效地展开。也就是说,当代教育专业要求教师具备教学自我诊断的能力,同时成为反思型教师。现代教师不是给定的教育目的、教学内容的盲目执行者,而是教学的决策者、研究者和监控者,要进一步做好教学评价以促进学生终身的可持续发展。
反思性教学必须要考虑到教学中产生变化的诸因素。教与学的关系一旦变化了,教师的行为也必须相应地变化。审视和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决策和教学结果,可以有效地纠正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上的偏差,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提高自我觉察水平和教学监控能力。通过教师对教学效果的监控和反思,整个教学过程将会变得更为清晰。因此就必须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教学节奏是否过快?对学生的估计是否合理?与学生的沟通是否畅通?通过反思和调查,我们可能发现原因在于学生对完成时的“能否持续”的观念不清晰。每一个反思的教学环节都将构成教学连续体的不可分割的链条,成为下一次反思的基础。
过去评价课堂教学往往将评价的关注点定为教师,表现出“以教为主,学为教服务”的倾向。学生即使有一些自主的活动,也是在教师事先设计或限定的范围内为某个教学环节服务。因此在评选优质课中,常常出现一些表演性的“好课”,与平时常规教学有较大的距离,教师为了体现自己的“教学机智”、“应变能力”事先制造问题,还要操练好几遍,外加声、光、电全方位包装,课堂成了教师的“演出”舞台,学生的学仅仅是为了配合教师的教。在这样“完美”的课堂里,受到鼓励、得到锻炼的总是个别“好学生”,多数学生扮演的是“陪学”的角色。新课程提出,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教师要对学生的回答、板演进行及时准确的评价,这样学生才知道对错。评价包括学生在课堂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等,即关注学生在课堂上是怎样学的。评价运用得好,可调动学生学习和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能有效地引导和调控学生的学习活动,营造出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
评课具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功能,我们要改变传统的观、评课模式,调整评课者心态与评课方式,唤醒被评价教师的主体意识,确立动态多维的评课标准,建立平等交流与合作对话的关系等方法,促进评课功能的实现。让听课者与执教者、听课者与听课者、听课者与组织者或名师专家之间开展互动研讨交流。大家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思考、在思考中追问、在追问中探询更有效的路径。
创新教学只有当教师成为“专家”时才能真正得以开展。我们必须重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教学创新,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第四篇:课题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有效性研究
课题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有效性研究
摘要:
课题的研究是教师自我提高的过程
一、课题的研究促进教师知识专业化发展
二、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能力专业化发展
1、提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力
2、增强教师的合作交流能力
3、提升教师的课堂引导能力。
教师是教育教学问题的研究者,问题即课题,有志于参加研究的教育工作者,第一项工作就是选题。为了选取有研究价值的课题,就需要学习,钻研教育理论,搜集与分析有关的教育研究情报资料;需要对以往的教育工作经验进行回顾;对面临的各种教育现象细心观察、思索,对大大小小的教育实际问题进行整理、辩析;还要对主客观条件作出正确的分析、估价,很明显,选题就是教师自我提高的过程。
正确的选题形式不容易,形成一个适合个人长期研究的选题更不容易,最终形成自己关于某些教育问题的系统观点,研究课题的逐步形成,必然会带来教师更加学习的新气象,其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对教师自身的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在其促进下不断发展自身条件,由生存阶段到关注情景阶段,再到关注学生阶段的间隔,不断充实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水平,才能专业化。
一、新课题促进教师的知识专业化发展
课题研究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专业学科知识,还要有广博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同时,要求教师要自觉培养实施综合课程的能力。一个专业化的教师所拥有的学科专业知识应当比他所教的学科基础知识更丰富、深厚;应当是一个一般科学文化的继承者和创新者,能够自如应对和处理一般性社会事务,在学科知识的交叉、融会中寻找到突破口,创新、丰富和发展科学文化知识:应当是一个活的“大教育者”,不仅能开展学科专业教育,而且能给学生更广泛的影响,除了搞好教学之外,还必须了解教育活动的规律和学乍的心理活动的规律,掌握一定的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知识。另外,作为一个专业化的教师,要适应全球化发展趋势.不断提高外语水平,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教育思想:还要发展职业道德,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对学生有更细微的关心.更充分的耐心和更强烈的爱心,有更高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总之,新课程增强了教师自我提高的观念。
一个教师走上岗位前只有具备了这七个方面的基本知识结构,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新手教师,才能为其专业化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的能力专业化发展
教师的能力专业化是教师专业化发展最突出的外在表现。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在原有基本能力(如:设计教学能力、教材呈现能力、反省能力、准确评价学生能力、表达能力、教育教学管理能力等)的基础上,还要提高并发展多种新的能力。
1.提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力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情境教学日益风行,现代信息技术对于教学过程的优化作用更加明显。这就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知识的整合,适当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学,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的变革,教师应提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2.增强教师的合作交流能力
在新课程理念下,强调教师的合作能力既是教师工作特点的需要,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更是学生学习的需要。教师的合作交流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教师间合作交流、师生合作交流、与家长交流交往、与专家合作、与管理者合作等。教师间合作指教师教学前的合作设计、合作备课、合作指导及课后的合作说课、评议、反思等。一方面.新课程明确提出要加强课程的整合,形成综合课程,这将消除教师之间相互争夺时间,加重学生学业负担的现象,引发教师集体行为的变化,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师的专业分工。教师要形成弹性化和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打交道。使教师集体协调一致,教师之间团结配合。另一方面,由于教师之间在知识结构、智慧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通过交流,彼此得到心理支持,相互启发、相互借鉴.从而强化反思,汲取力量,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分担
繁重的工作压力,产生新的思想,使原有的观念更加完善和科学,使每个人的优势整合为集体的智慧,更是新课题研究的需要
师生关系是决定教育系统生命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真正有效的管理和教学来源于学生发自内心自治、自主、合作与负责的良好习惯。如果教师能保持一种宽容、理解、接纳和支持的态度,与学生实现平等和谐的沟通与合作.就能由内而外地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反之,缺乏良好师生关系的支持,再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实施策略,都无法实现其初衷。为此,新课程从构建师生互动交流平台的新思想和新策略出发,积极倡导师生形成交互性的“学习共同体”,促使教师把富有创造性的思维过程拿到课堂上现场展示给学生,师生共同合作探究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紧密地结合起来。
虽然教师与家长之间有着根本一致的利益关系。是共同教育好下一代的合作伙伴,但是,在教育实践的活动中,由于许多主客观的原因,二者在思想观念、教育心理及行为上仍然存在着不理解和对抗的可能,所以保持经常、密切的交流和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家庭教育作为新课程教育体系中不可替代的力量和一员(家庭课程),理应成为学校教育的助手、推动师生形成交互性的“学习共同体”。教师和家长的合作已成为家庭教育的需要,学校教育的需要,更是课题研究的需要。
此外,教师还应加强与教育专家、社会、教育管理者等之间的合作。使课题研究落实在行动上,形成教育的合力,最终运用集体的智慧及合作的力量顺利地实现新课程的目标。
3.提升教师课堂引导能力
从课堂引导能力可以解释为,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遵循教学规律,以高超精湛的技艺适时而巧妙地引发诱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帮助他们学会思考和言语表达。教师的课堂引导能力中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教学中教师常用的引导方式主要有:情感引导,即创设情境,通过情感启发学生产生情感反应,进而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兴趣引导,即根据学生的兴趣所在呈现知识,引导学生为满足其学习欲望而进行探究性学习:游戏引导,即用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游戏来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引出学习内容,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发现、掌握知识:提问引导,即教师用言语讲授、质疑问难的策略向学生
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探索所学的知识,提问引导要做到所提问题富有鼓励性、开放性、序列性(即递进性)和提示性:实物或模型引导,即教师在课堂上呈现教学用具或教学模型,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有目的性地进行学习等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情境综合使用这些技巧。这就要求教师掌握很高的课堂引导能力,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合理地选择引导方式、引导时间,并注意引导深度,充分体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功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课题研究来源于教育教学活动,需要教师一定的投入(时间、人才、能力、财力),对样本的选择、研究的可行性,以及人力、物力的配置与保证等方面予以推敲,斟酌,就需要老师建立人本化的管理机制:科学、民主。参考文献:
《河南教育》
《郑州教研》
第五篇:高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高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通过有效的知识管理,随时充实新知识并鼓励自我成长,加快自身知识的新陈代谢,使自身的知识与时俱进,并提升专业知识素养,才能具有持续不断的竞争力,不会被社会淘汰。所以,教师专业发展就在这个时候提了出来。
关键词:高中教师专业发展专业成长
一、引言
随着人们对教育期望的提高,对教师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在传统的认识中,教育一般被定位于“传承”社会文化。但自20世纪70年代后,这种认识发生了“觉醒”。人们开始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科技发展等等社会问题和青少年成长问题与教育联系起来,把社会各方面存在的问题的解决都寄希望于教育,希望教育界承担起更多的解决当前社会问题的责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等观念就是这一认识的真实写照。由于教师是教育活动的实施者,所以,这些期望又“顺理成章”地转化为对教师的素质要求。现代教师不仅要有广阔的知识视野,良好的道德修养、健康的心理素质,还要有开拓的创新精神、精湛的教学艺术等等。因此,教师专业化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通过有效的知识管理,随时充实新知识并鼓励自我成长,加快自身知识的新陈代谢,使自身的知识与时俱进,并提升专业知识素养,才能具有持续不断的竞争力,不会被社会淘汰。所以,教师专业发展就在这个时候提了出来。
二、现状
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必然趋势,不断提高我国教师专业化水平也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现实需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改革日益深入。社会发展和教育自身的改革都对教师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社会进步,使中国教育及其对于教师需求的重点从量的扩展转向了质的提高。所以,教师专业发展对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当前,随着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教师质量与全国实施素质要求的差距明显表现出来。教师迫切需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适应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观念;提高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理论转化为方法的能力,适应综合性教学、研究性教学、实践性教学的新要求;提高将学科知识、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机整合的能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和学习提供广阔的空间;增强理解学生和促进学生道德、学识和个性全面发展的综合水平,既要做“经师”,又要做“人师”。这些都是对教师职业的特别要求。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教师专业发展对改进教学模式,适应新课标教育理念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三、综述
从整个世界范围看,教师教育改革正进行得如火如荼,我国的研究者们也十分关注国外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向。近几年来,对国外教师教育的研究有增长的趋势,就本文而言,共收集到文章29篇,所介绍引进的内容涉及到美、英、德等6个国家,其中国外作者撰写的有三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师教育改革、专业发展学校、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教师共同体、教师文化等。
研究表明,国外教师教育的发展速度很快。一方面,在许多国家已经建立了相当完备的教师教育制度,如美国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英国的“入职与发展档案”(Career Entry and Development Profile,简称CEDP)制度和PRP(Performance Related Pay)教师评价制度、新加坡的教师专业化发展保障制度等。值得一提的是,英国在1998年建立了新教师的“入职档案”(Career Entry Profile,简称CEP)制度,2003年又对上述制度进行了修改完善,进一步推出了教师的“入职与发展档案”(Career Entry and Development Profile,简称CEDP)制度,这是关注新教师职业生涯初期的专业成长、突出教师专业生活的连续性和过渡性方面的重要举措,从而将教师的职前教育和在职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4]以上这些充分地说明,许多国家对教师教育改革十分的关注,如美国自二战之后,教师教育体制逐步由半开放走向全面的开放,传统的专门师范院校也逐渐升格转型为综合性大学,由此而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对我国的教师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王少非在《教师职前教育改革:来自美国医学教育的启示》一文中,通过对美国医学教育的发展的分析,获得一些有关我国教师职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启示。
另一方面,许多国家的教师专业发展一般是从教师的职后培训开始,我国的情况也差不多,而英国在推动教师教育一体化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从职前教师教育阶段就开始重视并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其中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建立大学与中小学伙伴关系”和“建立入职与发展档案制度”。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政府一直在努力探索教师教育的有效策略与途径,其中在教师职前教育过程中,大学与中小学合作伙伴关系的建构与实践,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较有特色的尝试,如今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效。这种伙伴关系能够较好地把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从而提高未来教师的入职能力,使他们在毕业时就能顺利地以合格教师上岗。还有美国的专业发展学校,这一实践探索已经对我国的职前与职后一体化产生了重大影响。目前我国的教师教育主要是由专门的师范院校或者大学教育学院来进行,都过于强调对学生进行理论熏陶,严重忽视了教学技能的培养。我国若是也能从职前与职后一体化的角度出发,力图摆脱传统的职前教育与在职教育相互脱节的局面,必将为职前教育的发展带来希望。
总之,国外教师教育无论从制度层面还是实施层面、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的发展都相当不错,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借鉴,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们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着力于研究国外的教师专业发展。但是,大部分的研究仅仅停留在介绍国外好的经验,或照抄照搬国外的研究成果,真正能从国外,特别是美英等国的已有理论和实践出发,致力于如何促进我国的职前教育发展,以及职前与职后的统一、协调发展的研究,还并不多见。但是,从研究中不难发现,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研究队伍在不断壮大,研究的范围在不断地扩大,研究的内容在逐步地深入,研究的角度在不断地更新,教师专业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本课题研究的是教师专业发展,其主要研究内容是在学校层面探索和总结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的促进高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机制和策略。其研究的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基础,包括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理论,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国内外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研究成果和经验,本校教师专业素养现实基础。
(2)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包括专业发展的个体特征、群体特征。
(3)研究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因素,包括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因、专业发展需求调研,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分析。
(4)研究、制订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方案,包括课题研究方案、课题实施方案、促进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教师专业发展的行动方案的制定等。
(5)探索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原理。
(6)总结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所以,研究和建立新课程背景下促进高中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模式,使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模型具有可操作性,具体目标是建立学校主动解决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遇问题的校本研修机制和校本管理机制,利用专业技术支持,解决高中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现有专业素质结构与新课程要求不适应的矛盾,培养一批适应新课程要求的高专业素质的新型高中教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优秀教师群体,实现高中教师专业发展与新课程实施过程的同步推进,促进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刚平主编,王建军著:《课程变革与教师专业发展》[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60页。
[2] 王长纯.《教师发展学校建设标准参考纲要》[J],《教师教育研究》
[J].2005,第7期。
[3] 苏智欣.《美国教师教育改革中的思想争论》[M],《国际教育纵横—
—中国比较教育文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42页。
[4] 余源晶、洪明.《英国推进教师早期专业发展的新举措——“入职档案”
和“入职发展档案”制度述评》[J],《教师教育研究》[J].2004,第6期。
[5] 王少非.《教师职前教育改革:来自美国医学教育的启示》[J],《教
师教育研究》[J].2005,第3期。
[6] 杨小微、刘卫华.《教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M] .湖北教育出版社.199
4年版。
[7] 叶澜主编,叶澜等著.《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8]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9] 季诚钧、陈于清.《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综述》[J],《课程•教材•教法》[J].2004,第12期。
[10]丁笑梅.学校重构与教师教育改革必须同步——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经验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3年5月,第30卷(第5期)
[11]何善亮,许雪梅.《把握教师专业发展特征在实践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J].教育科学研究,2003年,第1期
[12]刘艳霞.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J].《天津教育》,2003年,第2期
[13]刘岸英.《反思型教师与教师专业发展——对反思发展教师专业功能的思考》[J].教育科学,2003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