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听损儿童非语言行为及其训练策略
论听损儿童非语言行为及其训练策略
摘要非语言符号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和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在人际沟通过程中,非语言符号有时比语言符号包含更多的内在意义。本文从听损儿童康复的角度出发,结合实践经验针对听障儿童非语言行为表现及其康复策略进行论述。
中图分类号:G76文献标识码:A
缘由
人类在传播活动中使用的符号,一般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语言符号是以语音或字形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既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们进行思维和传递信息的工具。非语言符号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的动作、眼神和表情等,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和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在人际沟通过程中,非语言符号有时比语言符号包含更多的内在意义。有学者认为,人们在交往中,有声语言只能起到45%的作用,而55%的作用是通过非语言符号实现的。对于未产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婴幼儿或者听损儿童来说,这种非语言行为正是其表达信息,完成与他人交流,沟通的重要手段和媒介。如刚出生的婴儿会用哭声表达自己的意愿,可能是要求哺乳,也可能是要求调整位置等等;听损儿童也会高频率的使用身体的动作、表情、手势等告诉成人他们的需求。
然而,在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训练机构为了防止非语言应用对语言能力发展的影响,而严禁听损儿童使用非语言进行交往的现象,甚至有些机构将其作为自己的心得进行交流。本文就听损儿童的非语言行为表现及其康复策略进行论述。听损儿童非语言行为的表现
(1)需求:听损儿童习惯用“哭喊”表达自身的感受,如饥饿,身体不适等;用手指某一件物品表达索取。
(2)不满:当听损儿童的请求得不到满足时往往会转化为不满。哭闹不休,摔东西、踢人、打人,跺脚,拒绝要求等是听损儿童表达不满的常用表达方式。
(3)描述:听损儿童在经历了一些有趣的事情后,也会试图向成人描述这件事情。他们可能是出声的咿咿呀呀,或者不出声的指指点点,或者应用各种姿势和表情力求说得更贴切。
(4)疑问:当听损儿童对周围世界感到新奇、陌生时,常常会用迷惑不解的眼光向训练师和家长提出问题。
(5)回应:是听损儿童对成人的动作和表达产生的回答。比如:看到教师手中拿着食品,就跑到桌前坐下等待分食品;用摇头或摆手表示不知道、否定等。另完成指令和及时模仿也是听损儿童常用的回应方式。听损儿童非语言交流的意义
听损儿童,是一个在听觉和语言方面都有着特殊需要的儿童。在听力语言康复训练初级阶段,受听觉语言能力水平的限制,他们往往听不懂训练师的有声语言,也无法使用有声语言表达自己的信息。通常情况下,他们更喜欢使用非语言进行交流与沟通。有机构认为这种无声的非语言交流将会影响到听损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然而,事实上,笔者认为对于这个阶段的听损儿童来说,这种非语言交流方式应该远远要比有声语言交流方式更适用、更有效的多。一方面,这种非语言交流能够帮助听损儿童完成正常的交流活动和各项康复训练活动,从而帮助他们获取更多的信息,满足其成长发展需要;另一方面,通过前期的非语言交流,可以帮助听损儿童习得正式交往过程中的目光接触、轮替等交往规则。另外,非语言交际的语言训息积累更是促进语言形成与发展的必要条件,是语言形成与发展的前期准备。因此,非语言交流在听损儿童康复训练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容忽视。康复策略
4.1 充分肯定并努力理解听损儿童的非语言行为
大量的实践表明,良好的非语言交往能让听损儿童体会到与人交往的满足感、愉悦感和对训练师的信赖感。对于听损儿童来说,康复机构是个可怕、不安全的地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群,紧张的气氛,特殊的训练,新佩戴的助听设备等等一切都给给听损儿童带来不适应,使他们常常感到不安、焦虑和恐惧。因此,当一个听损儿童使用非语言向你进行表述时,如果不给予其任何答复,而反复强调要求用语言进行表达,这样极有可能会挫伤他与你交往的积极性,因为他会认为你没有“听”懂,或者不喜欢他的表达方式。在听力语言康复训练中,虽然我们始终强调要在交往中抓住孩子的需求进行语言的学习,但首先要尽可能保证孩子成功的交往以保护孩子的交往积极性,并且顾及到孩子语言发展的水平。相反,我们抓住时机,努力分辨听损儿童利用非语言性表达传递的信息,并给予其正确的回答,却能使得听损儿童感到愉悦和信赖,从而促进这种自发的交往需要将有意义的沟通进行下去。
因此,在训练中,应该重视听损儿童用非语言表达发出的各种信号,对于每一次表达的非语言信息训练师能够努力的去理解,并能在同一时间里用准确的可被理解的非语言进行回应,这一样一次次成功的沟通可以树立听损儿童继续交往的信心。
4.2 在非语言交往行为中伴随语言刺激,激发听损儿童学语动力
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的一种形式,是人类最快、最有效的交流工具。对于儿童来说,通过语言活动,能够表达个体的情感和观点,同时也能够知晓他人的情感并能对他人的情感表达作出反应,达到友好相处的目的。因此,帮助听损儿童获得语言能力是听力语言康复训练的重要任务。
行为主义者认为儿童语言行为的发展是需要大量的语言刺激,并在接受一定的语言刺激后,经过模仿、强化、练习与巩固而习得。儿童的语言理解先于语言表达。对于听损儿童来说,大量的语言刺激更为重要。因此,在与听损儿童进行非语言性交往过程中,训练师使用非语言符号进行表达的同时,应该给与其有声语言信号的刺激,而不只是非语言信号。应保证听障儿童在接受训练者的表达信号时,语言是动作的概括,动作是对语言的理解和说明。这样既达到帮助听损儿童完成交往活动,又能够让听损儿童明白沟通还有另一种方式,通过意义丰富而又极其简单的语言符号来实现,从而激发其主动学习有声语言。
4.3 抓住每一次非语言的表达,进行有声语言学习
对于学习语言的儿童来说,与他人沟通和交往的需要,是每一个儿童学习有声语言的动机。因此,听损儿童每一次非语言交往的尝试,都是对他进行语言教学的机会。比如,听损儿童想玩某一个玩具时,可能会用手指着这个玩具,并用眼神告诉你他的需要,这个时候就是教他语言表达的最好时机,我们可以先用语言表述该玩具的名称,然后再把模型给他,并适当的重复要求其进行简单模仿发音。初始,他们可能说得很模糊,也可能只是发出“啊啊”的音节,但是尽管这样,我们也要进行鼓励和表扬,因为这时已经有了模仿的意识。千万不能强迫要求其把每一个音位都说出来、说清楚;更不能有不满情绪,或者用手硬托起孩子的下巴,强迫他看你的口型,因为这样会引起孩子反感和惊恐,丧失学语热情。
因此,在康复训练中,我们应该充分抓住听损儿童每一次非语言表达机会,只有经过无数次的强化与尝试,才能帮助听损儿童习得语言。结语
可见,非语言行为不仅是正常儿童前语言期的重要活动形式,也更加是听损儿童语言能力发展之前的一种重要的沟通和表达行为。因此,在听力语言康复训练中,训练师在发展听损儿童语言能力的同时,要重视听障儿童初期以非语言方式表达的各种信息,要尽力去理解,分辨听损儿童非语言表达的含义,并能善于运用非语言交往的手段和技巧与听损儿童进行交往;同时充分利用每一次与听损儿童进行非语言交流的机会激发其学语动机和兴趣,让听损儿童在交往中习得有声语言。
参考文献
[1]刀维洁.听障儿童康复教学教法.新华出版社,2004:20-23.[2]闫顺玲.浅议非语言符号在传播中的作用.卫生职业教育,2010:157-159.[3]孙亚茹.非语言行为在儿科病人护理中的应用.医学信息,2010:182.
第二篇:低年级智障儿童语言训练的策略
低年级智障儿童语言训练的策略
【摘 要】智障儿童在语言表达和交流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教师可针对智障儿童的身心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语言训练,提高他们的语言水平。本文阐述了智障儿童的语言训练的五种策略:精心设计教案,分类分层进行训练;强调先听后说,养成倾听习惯;创设各种情境,引导进入语训氛围;适当改编教材,拓展延伸语训范围;各门学科融合,多方创造语训条件。
【关键词】智障儿童;低年级;语言训练;教学策略
语言是思想交流交际的重要工具。在多年的培智教育工作中,发现多数智障儿童在此方面或多或少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吐词不清,发音困难,很难与他人正常交流是他们的常态,从而影响了他们整个身心的发展。因此,针对他们的身心特点,对他们进行科学有效的语言训练是极为重要的。如何对智障儿童进行语言训练呢?教者在培智语文教学工作中,对这一课题进行了一些摸索。
一、精心设计教案,分类分层进行训练
好的教案是上好课的必要前提,要上好语言训练课,教者首先就要对语训教材深入研究,在充分了解学生现状,领会教材精神的基础上,设计精妙的计划。智障儿童由于在年龄、智商等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他们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特色,所以要做到因材施教,是很困难的。分类设计,分层教学是教者常用的方法;无论学生的智商情况和学习情况怎样,老师都要想法让他们按照老师的要求开口练习说话,说长说短都要说。比如在《小白兔运南瓜》一课中,分层教学让我地教学得心应手;在句式训练中,我是这样做的:“小白兔运南瓜。”指导孩子逐步扩展“小白兔_______地运南瓜。”“小白兔_______地运南瓜。”“_______小白兔_______地运南瓜。”
二、强调先听后说,养成倾听习惯
说是语言的输出,听是语言信息的摄取和输入;无论是智障儿童还是正常儿童,学习语言表达就要从听开始。由于智障儿童的特殊性,许多时候他们的行为不受控制,往往是老师说的时候他们随声附和,这样就丢失了听的信息输入,在接下来让他们说的时候又不知所措。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不能过激,要以温和的言语来进行引导,让孩子们认识到学习就要先集中注意力,安静、耐心地听教师讲话,然后再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复述和表达。养成这样的良好习惯,同学们边听边想,就能抓住重点学习老师的语言运用技巧。
三、创设各种情境,引导进入语训氛围
智障儿童的形象思维相对抽象思维比较发达,要他们开口说话,必须要给他们真实形象的语言交流环境,否则他们就是想说也不知怎么说,或者说是说了,但是说得不对门,因此,我很注重根据教材创设合适的情境,诱导他们说出心中想说的。
人之初,性本善,孩子们的心灵是单纯的,他们的内心深处永远都是喜欢小动物的。在教学《快乐》一课时,我就设计了如下情境:出示画面,进入情境;朗读指导,渲染情境;角色扮演,升华主题;以上情境主要是通过扮演小动物的角色创设而成。
还有一种情境,真实简单又直接,那就是动手实践,边做边说。有一位教育家这样说过:你听你忘记了,你看你记住了,你做你就学会了!是的,这句话在教学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比如,在教学《刷鞋》一课时,我让学生准备了刷子、脏鞋子、肥皂等,边复述课文边刷鞋子,一个一个地说,一个一个地刷,最后再组织一次比赛,比比谁说得好,比比谁刷得好,真实的劳动情境令这群智障学生对这节课始终记忆犹新。学生的语言潜能都被挖掘了出来,相信那一课的学习对学生之后的语言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四、适当改编教材,拓展延伸语训范围
要很好地开展语言训练,离不开优秀的语训教材。所谓优秀的语训教材主要是指教材要符合智障儿童的身心特点,篇幅要短,语句精炼,内容生动,容易让学生理解。现有的语文教材中不乏这类优秀的语训内容,但也有一部分内容,语句挺好,但是配的插图比较呆板,不够有趣,教者就把它挑出来,重新配上适当的图片,进行教学;还有一些内容过长的,教者就在不改变原文思想本质的基础上,进行修改,使它更易被学生接受。教学中仅限于语文课本中的内容进行训练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说话能力,我常常上网搜寻一些短小有趣的文章,挑选出来,加以删改,配以合适的教具,收效甚佳。我还把智障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事情改编成小故事,训练他们听话再说话,故事中有他们自己的影子,学生通常都很感兴趣,而且表现得有话可说。
五、各门学科融合,多方创造语训条件
对智障儿童的教育一度走入了简单模仿普小的误区,分科教学,各门学科基本上是独立的,死板而又缺乏趣味性,语言训练也以本为本,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语言发展。为了更好地对智障儿童进行补偿与矫正,我力求将各门学科有机融合,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代偿作用,将音乐、美术、体育、游戏等知识有机渗透到语言训练中来,为学生练习说话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以上是我结合平时对低年级智障儿童语言训练的教学分析与思考,总而言之,智障儿童智力发展有缺陷,语言能力比较差,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耐心地根据他们的认知规律寻找合适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逐步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尚丽丽.语文课堂上对智障儿童进行语言训练的尝试[J].课外语文,2013年10期
[2]苏丹.低年级智障儿童语言训练摭谈[J].新课程(下),2013年第12期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特殊教育中心)
第三篇:听障语言训练
第六册语训2课
第二课
教学要求:
1、认真观察图画,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画面展开想象,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叙述,说几句意思连贯的话,做到语句通顺,语音较正确。
2、通过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积极思维,主动说话的能力和习惯。教学重点:根据图画的提示,联系自己和周围的生活实际,展开思路,用学过的词句说几句意思连贯的话。
课
时:3课时
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我们班是一个先进集体
教学目标:
1、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画面展开想象,介绍我们的班集体,要能说意思连贯的话,做到语句通顺,语音较正确。
2、通过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积极思维,主动说话的能力和习惯。教学用具: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助听器佩戴情况以及学具准备的情况
二、指导学生认真看图,弄懂图意。
1、主图画的是什么?
在优秀班集体表扬会上,一个女学生高兴的用双手拿着一张奖状。
2、这幅图告诉我们什么?
他们班被评为先进班。
3、看六幅辅助图,说说每幅图画的是什么。
(1)同学们认真上课。
(2)同学们到公园春游。
(3)同学们打扫教室。
(4)同学们参加升旗仪式。
(5)在烈士纪念碑前,接受传统教育。
(6)同学们参加体育锻炼,举行拔河比赛。
4、你们看到了六幅图后,说一说这个班为什么被评为先进班。
(逐个图说一说)
因为同学们平时努力,在各方面表现都很好。
三、看图说连贯的话 第六册语训2课
例:我们班同学上课专心听讲,努力学习,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在帕和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同学们热爱劳动,每天打扫教室和保洁区。上学期,我们班被评为优秀班级。
四、联系实际讨论
1、自己的班级是一个什么样的班级,你和班上的同学为班集体做了哪些事?
2、让学生以“我们的班是一个先进班”为题,联系本班实际说几句连贯的话。(一小组为单位)
五、作业
每个小组写一个我们的班集体。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我和张明是好朋友
教学目标:
1、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画面展开想象,介绍我和张明如何互相帮助,要能说意思连贯的话,做到语句通顺,语音较正确。
2、通过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积极思维,主动说话的能力和习惯。教学用具: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助听器佩戴情况以及学具准备的情况
二、指导学生认真看图,弄懂图意。
1、主图上的两个小学生是同班同学,一个叫张明,一个叫李平,他们是好朋友。
2、看图说内容
(1)张明病了,李平到他家去帮助他补习功课。
(2)张明和李平在上学的路上帮助老爷爷推车。
(3)下雨了,李平没带伞,张明和他共披一件雨衣回家。
(4)张明和李平在校园里扫地。
(5)他们两人双双被评为三好学生。
三、看图说几句意思连贯的话。
张明和李平是好朋友。张明病了,李平到他家帮他补习功课。又一次下雨了,李平没有带伞,张明和他共披一件雨衣回家。他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都被评为三好学生。第六册语训2课
四、想一想,在班上你和谁是好朋友,你们是怎么做的。
注意:对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要求他们多说,说具体。对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只要他们能说好一两句话就可以了。
五、作业
写你和谁是好朋友。你们是怎么做的。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我们的学校非常美丽
教学目标:
1、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画面展开想象,介绍你美丽的学校,要能说意思连贯的话,做到语句通顺,语音较正确。
2、通过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积极思维,主动说话的能力和习惯。教学用具: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助听器佩戴情况以及学具准备的情况
二、指导学生认真看图,弄懂图意。
1、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地方?
学校的校园
2、校园里有什么?
有一个美丽的大花坛,校园里有许多树。
3、校园怎么样?
非常美丽
4、同学们在校园里做什么?
开展各种活动
三、看图说几句连贯的话
我们的学校非常美丽。一进校门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坛,大花坛里种着各种各样的花,草场周围有松树、柏树,还有梧桐树。课间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
四、想一想,说一说
自己的学校是什么样子,小组讨论。请一个同学来说。
并写成书面的作业。
第四篇:儿童语言表达能力训练
儿童语言表达能力训练----看图说(写)话
儿童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图画是语言表达的方式之一,也是孩子阅读起来没有障碍的一种“语言”,它可以很快地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通过对每幅图的仔细观察,找出图与图之间的关联与区别,再通过分析、判断,整理出故事的基本框架,最后运用语言(词汇)把它表达出来。一篇好的看图说(写)话不仅需要孩子很好地掌握语言(词汇),更需要培养孩子的观察、分析、判断以及逻辑推理能力。看图说(写)话是一种语言训练,但它并非只是简单的口头语言表达,它是通向书面语言表达的阶梯。然而它却是许多孩子学习“木桶”中的一块短板。孩子往往只能大概地描述出故事的框架,也就是说孩子们看懂了这些图片说的是什么,但却无法表达出图片之间细微和深刻的结构关系,因此孩子们的作品听(看)起来总显得平淡。例如下面这三篇不同年龄孩子写得看图说话。
(一)5岁半小姑娘的版本:一天,华华在上学的路上他把刚吃完的香蕉皮扔到了路上。有一个小弟弟被华华扔的香蕉皮滑到了,这时有一位阿姨路过,把小弟弟扶了起来。阿姨面带微笑地对小弟弟说:“以后走路小心点。”华华看到自己的错误,连忙把香蕉皮扔到了垃圾桶里。(110个字)
(二)一年级(6岁半)小姑娘的版本:一个小孩乱扔垃圾,然后后边的小孩踩到了前边小孩扔的香蕉皮,滑到了。他妈妈看到了,把他扶起来。前面那个小孩知道后,把香蕉皮扔到了垃圾箱里。(68个字)
(三)初二(14岁)女生的版本:有一个小男孩喜欢随地丢垃圾。一天,他一边吃香蕉,一边往学校走。吃完后随手把香蕉皮扔在路上。后来,另外一个小男孩经过那个地方被滑倒了。有一位阿姨看到了把他扶了起来。然后,先前那个小男孩看到后非常愧疚,决定再也不随手扔垃圾了。(111个字)年轻的父母们,您不妨和您的孩子一起分别说一说,写一写这篇看图说话,然后带上你们的作品,和李茜老师一起分析讨论噢!也就是说,只要您和您的孩子分别完成了这篇看图说话,您就可以得到李茜老师一次免费的课程辅导。如何提升孩子看图说(写)话的能力,为孩子将来写好作文打下很好的基础?我想,这是许多父母和孩子们渴望得到帮助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运用心理学的方法提升孩子的观察力,启发孩子对看图说话(写话)的理解。比如说,如何通过观察准确地了解图片所给的信息元素(谁?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通过图片之间的逻辑关系准确地了解发生了什么?结果是什么?这个故事(事件)在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主题?它给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启迪(思考)?二是提升父母的看图说话(写话)的能力,也就是父母运用语言的能力和逻辑思维的水平;事实上,一个孩子能不能交出高质量的看图说话(写话)的作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语言质量和逻辑思维水平。因为父母的语言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训练采用小班化,每班6-8人,欢迎家长踊跃报名。
第五篇:自闭症儿童社交行为训练
自闭症儿童社交行为训练
河北唐山世纪星自闭症康复学校
杨静雪
一、什么是社交
社交就是建立社会或团体内共同认许的行为,及与别人相处的技巧。社交可以包括两方面:第一,能够建立正面的、社会接受的行为;第二,减少问题行为(即异常行为)的产生。
二、自闭症儿童社交训练应注意的事项:
增进自闭症儿童与别人相处的技巧,包括学习认识自己、发展自主行为、处理人际关系等;提高自闭症儿童在其他学习范围中的能力;学习不应限于日常生活中的某段时间或某一节课,应在任何时间或进行任何活动时同时学习。
三、社交训练对自闭症儿童的作用
儿童恰当的社交表现能为别人重视、接纳,由此可以提高自闭症儿童的生活质素。同时,社交技巧亦有助自闭症人士适应成人生活,如:独立能力、工作能力及表现出责任感。
四、社交训练情景设置
(一).提高接纳亲近的程度
1.与人接触:玩接触身体游戏,亲吻别人。
2.与物件接触:引导儿童把弄玩具。
3.逐渐在日常生活中接受亲近:a)训练者观察自闭症儿童较容易与哪些人接触及接触身体的部位是哪些,然后让儿童慢慢适应,再逐渐接触不同的人及身体的不同部位。b)亦可观察儿童较容易接受什么物件,并由这些物件开始进行训练,当他完全接纳后,便逐渐让他接触至其他物体。
(二)建立自闭症儿童适当地运用物件及身体的技巧
1.增强操作物件的技巧:摇木马、推车。
2.增强遵从简单的游戏规则的意识:轮候推车、叠积木、捉迷藏。
3.增强参与假想式游戏的能力:协助照顾洋娃娃的日常起居、假装手偶作对话、儿童自行扮演另一人物或物件(扮医生、扮树)或是演出简单的短剧。
4.增强独立工作的能力:在指示下协助成人做简单的工作(丢废纸),进而按口头、标志或文字批示完成一连串工作(收拾玩具、抹桌子、摆放食具等)
(三)引发自闭症儿童社交沟通的能力:
1.营造儿童喜欢的环境,引发他自行跟别人沟通:在[摇动游戏]中,当儿童玩得兴奋时突然停止,待他提出要求后才继续摇动。2.制造自闭症儿童需要别人协助的情景,引发他自行跟别人沟通:把儿童喜欢的食物放在很难拧开的瓶中,让他要求别人协助。3.在游戏中轮流进行某活动:轮流寻找躲藏的人。4.在日常生活中,建立他跟别人沟通的技巧:接听电话。
(四)建立适当的社交反应:
1.以动作回应别人的要求:注视别人、在要求下亲吻别人。2.用话语回应别人:能有礼地道谢。
3.明白别人的需要,并做出适当回应:知道别人感到寒冷便把衣服拿给他。
4.在游戏规则下回应别人:按规则轮候玩游戏。
5.能独立工作:a)在口头指示下,完成工作:按指示为他人丢废纸。b)在文字指示下,完成工作:按文字的指示完成某些项目,像[书屋]、[收拾玩具]等。c)在环境提示下,完成工作:下课时便抹桌子、进膳前便放食具。
(五)减少妨碍自闭症儿童发展的情形:
1.如果因为环境混乱以致自闭症儿童无法有效地学习,便须找出改善环境的方法,如:更清楚的视觉安排,让儿童明白环境对他的要求,以获得较佳学习效果。
2.如果改善了环境安排也不能提高自闭症儿童的学习效果,便要观察儿童感觉统合是否有问题,可咨询职业治疗师,共同商讨改善儿童因未能组织感觉刺激而妨碍学习的方法。
3.如果儿童因行为问题而妨碍学习,可参阅[处理自闭症儿童的行为问题],或与心理学家商讨解决方法。
(六)减少因为环境转变而引起的问题:
1.可使用程序卡及时间表,让自闭症儿童清楚[看]到将会发生的事情或可预计的转变,以减少其不安。
2.如果儿童因为未能组织外界刺激而引起不安,便要先帮助自闭症儿童组织环境,当他明白环境的要求时,便能适应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