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听障儿童进行有声语言训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时间:2019-05-12 14:26: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对听障儿童进行有声语言训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对听障儿童进行有声语言训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第一篇:关于对听障儿童进行有声语言训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关于对听障儿童进行语言训练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聋和重听儿童是丧失听力或听力受到严重损伤的儿童。聋和重听儿童由于听力障碍,在语言学习、思维的发展、社会的交流、道德观念的形成等方面都遇到了一系列的困难。因此,他们需要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特殊的教育与训练。本文主要阐述一下关于对听障儿童进行语言训练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并提出了几点对听障儿童进行语言教育时应遵循的原则。

(一)对听障儿童进行语言训练的可能性

对于一个正常的人而言,若掌握并运用语言,至少具备三个方面的基本条件.即健全的大脑、正常的发音器官和正常的听觉。在与人言语交流的过程中,首先通过言语产生的动力源泉即呼吸系统,产生足够的气流,气流振动发声系统部位的声带。产生原始声带音.然后通过人类的共鸣腔,喉腔、咽腔、口腔、鼻腔和唇腔,形成不同的共振。从而产生具有丰富多彩音质的言语。以上整个发音器官完成发音过程。都是要靠大脑来进行支配的,而说话时口咽喉腔等共鸣器的活动也需要由听觉来监督。因此人的发音器官、听觉器官和大脑的健康和完善,是人的言语活动的先决条件。其中任何部位发育不完善或受到损伤,都会直接影响到人的言语能力。当听觉减弱或完全丧失时。人的言语就不会清晰或完全失去言语能力,即俗话所说:“逢聋必哑。”由此可知,大脑、听觉和言语器官发育是否完善和保持健康,是孩子能否说好话的关键。针对于听障儿童来说,在语言发展方面,至少存在几方面的的可能:

1.他们的哑并非由于发音器官的缺陷所致,也并非由于肺活量不足、舌头短或者声带损伤造成,因此他们的言语器官大多是正常的。这为听障儿童学习、运用语言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条件。

2.绝大多数听障儿童仍具有程度不同的残余听力,只有极个别的听障儿童是全聋。利用听障儿童所保持的残余听力,也能为听障儿童学习语言提供条件。

3.各种现代化电声辅助设备、医学的发展为听障儿童学习语言开辟了新路。各种大功率的助听器等设备为听障儿童语言训练提供了条件,也使听障儿童能够充分发挥残余听力的作用。电子耳蜗手术也使一些耳蜗受损导致听觉障碍的儿童能够重新感受到言语声音。

除了以上三个重要条件外,目前各种语言康复培训机构也为听障儿童语言训练积累了一些经验,为听障儿童的语言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而在一般听力语言训练班也都有比较先进的听力语言训练设备,教师也受过一定培训,能够提供给听障儿童较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二)对听障儿童进行语言训练的必要性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和思维的工具。聋儿因听力障碍,造成了掌握有声语言的困难,由此影响了他们抽象思维的发展,也影响着他们的心理、个性、性格、感情、智力、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为了消除与健全人的隔阂,使聋儿回归主流,首先应该让聋儿获得语言,回到有声世界;而听障儿童和正常儿童发展语言的基本条件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正常儿童可以通过立自然途径学习语言,而听障儿童不通过专门组织的特殊训练就难于形成完整的语言。要改变聋儿因听力障碍带来的语言障碍,就必须对听障儿童进行听力语言训练;语言教育是聋哑人教育的核心问题。成功的语言教育不仅可以发展聋哑人的认知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还能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以及克服心理障碍和提高人格水平。综合以上三方面的分析,对听障儿童进行语言训练不仅非常必要,而且还非常重要。

(三)对听障儿童进行语言教育的原则

对听障儿童进行语言教育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许多研究和长期的实践经验表明,听障儿童的语言教育必须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早期教育原则。早期诊断、早期发现、早期训练是听障儿童语言教育必须遵循的原则。发展心理学的许多研究表明,语言的发展有一个关键时期,多数认为是 2-6岁。如果能抓住这个关键时期,或在关键期之前进行训练,便能事半功倍。如果在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之后再进行训练,常常是事倍功半,甚至是收效甚微。

二是个别教育的原则。各人的身心发展条件不同,教育环境也不一样,需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分别对待。

三是多方合作创造最佳语言环境的原则。听障儿童的语言训练仅靠在学校里进行是不够的,需要家长和社会的配合及多方的努力,为听障儿童的语言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是最大限度地利用残余听力的训练原则。

100405032 Monkey&Mayday

第二篇:听障语言训练

第六册语训2课

第二课

教学要求:

1、认真观察图画,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画面展开想象,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叙述,说几句意思连贯的话,做到语句通顺,语音较正确。

2、通过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积极思维,主动说话的能力和习惯。教学重点:根据图画的提示,联系自己和周围的生活实际,展开思路,用学过的词句说几句意思连贯的话。

时:3课时

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我们班是一个先进集体

教学目标:

1、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画面展开想象,介绍我们的班集体,要能说意思连贯的话,做到语句通顺,语音较正确。

2、通过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积极思维,主动说话的能力和习惯。教学用具: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助听器佩戴情况以及学具准备的情况

二、指导学生认真看图,弄懂图意。

1、主图画的是什么?

在优秀班集体表扬会上,一个女学生高兴的用双手拿着一张奖状。

2、这幅图告诉我们什么?

他们班被评为先进班。

3、看六幅辅助图,说说每幅图画的是什么。

(1)同学们认真上课。

(2)同学们到公园春游。

(3)同学们打扫教室。

(4)同学们参加升旗仪式。

(5)在烈士纪念碑前,接受传统教育。

(6)同学们参加体育锻炼,举行拔河比赛。

4、你们看到了六幅图后,说一说这个班为什么被评为先进班。

(逐个图说一说)

因为同学们平时努力,在各方面表现都很好。

三、看图说连贯的话 第六册语训2课

例:我们班同学上课专心听讲,努力学习,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在帕和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同学们热爱劳动,每天打扫教室和保洁区。上学期,我们班被评为优秀班级。

四、联系实际讨论

1、自己的班级是一个什么样的班级,你和班上的同学为班集体做了哪些事?

2、让学生以“我们的班是一个先进班”为题,联系本班实际说几句连贯的话。(一小组为单位)

五、作业

每个小组写一个我们的班集体。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我和张明是好朋友

教学目标:

1、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画面展开想象,介绍我和张明如何互相帮助,要能说意思连贯的话,做到语句通顺,语音较正确。

2、通过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积极思维,主动说话的能力和习惯。教学用具: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助听器佩戴情况以及学具准备的情况

二、指导学生认真看图,弄懂图意。

1、主图上的两个小学生是同班同学,一个叫张明,一个叫李平,他们是好朋友。

2、看图说内容

(1)张明病了,李平到他家去帮助他补习功课。

(2)张明和李平在上学的路上帮助老爷爷推车。

(3)下雨了,李平没带伞,张明和他共披一件雨衣回家。

(4)张明和李平在校园里扫地。

(5)他们两人双双被评为三好学生。

三、看图说几句意思连贯的话。

张明和李平是好朋友。张明病了,李平到他家帮他补习功课。又一次下雨了,李平没有带伞,张明和他共披一件雨衣回家。他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都被评为三好学生。第六册语训2课

四、想一想,在班上你和谁是好朋友,你们是怎么做的。

注意:对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要求他们多说,说具体。对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只要他们能说好一两句话就可以了。

五、作业

写你和谁是好朋友。你们是怎么做的。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我们的学校非常美丽

教学目标:

1、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画面展开想象,介绍你美丽的学校,要能说意思连贯的话,做到语句通顺,语音较正确。

2、通过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积极思维,主动说话的能力和习惯。教学用具: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助听器佩戴情况以及学具准备的情况

二、指导学生认真看图,弄懂图意。

1、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地方?

学校的校园

2、校园里有什么?

有一个美丽的大花坛,校园里有许多树。

3、校园怎么样?

非常美丽

4、同学们在校园里做什么?

开展各种活动

三、看图说几句连贯的话

我们的学校非常美丽。一进校门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坛,大花坛里种着各种各样的花,草场周围有松树、柏树,还有梧桐树。课间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

四、想一想,说一说

自己的学校是什么样子,小组讨论。请一个同学来说。

并写成书面的作业。

第三篇:听障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

听障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

2018-02-10 09:36

15岁道20岁以上的听障学生的阅读能力相当于或低于正常儿童五年级(13岁)的水平。此外,只有10%的听障显示可以达到初中二年级的阅读水平。导致缓慢的因素很多。其中三个因素最为关键,一是听力损失程度,二是听障出现的年龄,三是听障儿童学习语言的环境。

一、听障儿童的语言环境与正常儿童有着根本不同

听障儿童获得语言与正常儿童有着根本的不同。对于多数听障儿童来说,如果他们的父母也是听障人,用手语的自然对话情况也许与正常儿童的一样,但是手势交流与视觉交流(如读唇)的相互混合都会影响后期儿童的语言发展。大多数听障儿童的父母是非听障人,也不懂手语。因而父母与儿童互相交流的作用在听障儿童语言获得中就更为复杂。很多听障儿童都是在人生的青少年时期以后才学会手语,他们的语言并非从父母那儿得到,而是从伙伴那儿学来的。

二、听障儿童学习语言的方法存在争议

在教听障儿童学习语言上有些争议。概括起来有如下四种学习语言的方法论。

(一)采用先听说后读写的方法:即首先强调说与理解能力,因此这两方面是社会交际的最重要方面。这一方法包括教授学生如何通过读嘴唇理解语言(读唇),以及充分利用儿童残缺不同的听力。

(二)坚持教授正常语言:即只教听障学生读唇技能,也不允许用口语的混合。这一方面法论的理由是任何手势交流与视觉交流(如读唇)的相互混合都会影响后期儿童的发展。另外,手语交流较其它都容易,因而会导致儿童无兴趣继续学习其它语言技能。

(三)教授手语:即一种专为听障人设计的手语。理由是听觉受损坏的儿童的视觉与触觉较常人更为敏感,因此,手语对他们更为适合。这种方法也较易使听障儿童不能与其他正常人交流,因而产生距离。

(四)综合交际法:即各种交际方法都让听障人使用。对有些人来说,综合交际法即是手语及口语同时应用,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则强调先学会手语然后将手语做为基础去获得其它形式的语言。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教听障人学习口语(指依赖听觉的语言)的方法论占主导地位。近几十年来,综合交际法逐渐成为听障儿童学习语言的主要方法。总之,听障儿童的语言发展受到以下几个不同因素的影响:1﹒听觉受损程度;2﹒父母是否同属听障人士;3﹒接触语言的年龄及接受语言训练的持续性。此外,这些儿童的语言发展与正常儿童的发展过程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三、听障儿童阅读与写作存在困惑

听障儿童的手语能力虽然能够发展很快,但是一旦到了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发展阶段,就不那么乐观了。据一些研究指出,听障儿童的阅读能力一般远落后于正常儿童。研究者在英格兰与威尔士的聋哑儿童的调查,发现一般15到6岁的听障学生只有9岁左右正常儿童的阅读能力。这种类似情况在新西兰、瑞典以及丹麦均有,这似乎是一个全球性的普通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研究者提出听障儿童的语法系统与正常儿童有着质与量的区别。听障学生的错误不但忽视正确答案,而且还将一些不合语的句式认为合乎语法。语言系统与正常儿童有不尽相同之处,写作能力自然校正常儿童低。真正的写作问题是因手语系统不同而呈现不同。手语使用者的语法与汉语语法不尽相同,因此,语言转移现象出现在写作语言上。

学习手语及口语的听障儿童,尽管运用与汉语同样的语法系统,但由于在大脑中的表现形式有区别(在正常儿童主要以语音形式,而听障儿童则以手势形式),因而影响到听障儿童写作能力的发展。如果听力受损为轻度,儿童的成绩与正常的类似。但是如果听觉受损严重,其成绩就低得多。研究者认为用语音形式记忆的听障儿童通常较易发展阅读及写作能力。听障儿童阅读能力的提高取决于他们能否将语言在语音上与外形上的特性应用在阅读写作上。因此,听障儿童与正常儿童一样能在阅读中学会语言的不同表现形式,但这种能力对听障儿童更为困难。

四、听障儿童交际能力与正常儿童不同

由于大部分听障人的交际是面对面的交际,其它形成的交际则很少应用,例如电话交流,隔墙交流等。这些不同形式的交流告诉我们语言的应用因场合而异。但是听障人是与非,听障父母的交际方式与正常儿童不同。这种不同甚至在婴儿期就存在。研究者发现听障儿童的父母常较多地运用命令性控制性语言。此外,听障儿童与非听障母亲的交流也往往是单向的,不同于正常儿童的语言环境。由于听障儿童的父母常用指示性语言,因而使儿童本身较被动,最终导致母亲不再与听障儿童进行正常的会话交流。而用手语口语相结合的交际方式的母亲孩子较仅用口语的母亲孩子会话交流要频繁得多,而且相互合作也较多,对听障儿童的交流起到有益的促进作用。

第四篇:听障儿童听觉训练的游戏方法

听障儿童听觉训练的游戏方法

如何培养听障儿童初步的听觉记忆能力?

听觉记忆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有利于听觉概念的建立。

游戏1:准备鼓一个,你敲一下,他模仿敲一下,你敲两下,他就模仿敲两下,以此类推敲鼓的次数;还可以拍手的形式,咳嗽的形式,嘴里发叭叭叭叭叭的音节数。

游戏2:准备玩具鼓或类似发声物1件,玩具小猫1只,小鱼若干条。将玩具猫放在孩子面前,由您在其身后发出声音,要求他按听到声音的次数,把小鱼放在玩具猫脚前。听到一声放1条,听到两声就放2条。换用两种以上的声音,如鼓声、车铃声,要求孩子无论听到哪种声音,都按听到的次数作出反应。比如,先听到一次鼓声,后听到两次铃声,喂小猫吃3条鱼。

如何帮助听障儿童感受声音的大小?

对声音大小的感受能力,有利于听障儿童说话时对声音大小的自我调节。

具体方法如下:

游戏1:准备玩具鼓或类似发声物1个,硬纸1张,笔1支。将硬纸裁成宽1.5厘米,长5厘米的纸条15~20张备用,另备长宽适宜的纸条1张。示意孩子听到大声响,在硬纸条上画个大圆,听到小声响画个小圆。待孩子背向坐好,从其背后发出大小不同的声响,引导孩子按上述要求做出正确的反应。将画好的适当数量的硬纸条粘贴在长纸条上,作成头饰,给孩子戴在头上,以激发孩子的训练兴趣。等孩子熟悉后可改变发声物,重复进行。

游戏2:准备两个大小明显的物品,鼓一个,鼓槌一根。听到大声拿大物品,听到小声拿小物品,这样简单明了,孩子学的也很快!

游戏3:准备一个掏有大洞和小洞的盒子,大小明显的球,鼓一个。然后区别一下鼓的大小声,听到大的声音就把大球放进大洞里面,听到小的声音就放到小洞里面。

感受声音长短的训练,将为听障儿童感受声音的节奏做好准备。

具体做法如下:

游戏1:准备白纸一张,带颜色的笔一支,口哨一个。然后边吹口哨边用笔在白纸上画长长的线,口哨吹得越长线就画得越长,口哨吹一下停下来画一条短短的线,提高孩子的握笔能力和兴趣度,这样配合度会很高!

游戏2:准备带线的可以拉的玩具,边发a边拉玩具,发的越长拉玩具的时间越长,发的越短拉玩具的时间越短,这样也可以同时练习孩子发a的习惯!

游戏3:准备玩具车1辆,闹钟或类似发声物1件,白纸1张。将白纸平铺于桌上,白纸上画两条直线代表道路,拐弯处画上小旗代表车站。将玩具车置于道路起点处。发出声响,引导孩子和您一同记住声响的时间。按声音持续时间长短,决定汽车开的站数。持续时间长,多开出几站,持续时间短,则少开出几站。示意孩子模仿您的动作,直至能独立操作为止。变换发声物(或发出长短不同的两个以上的语音,如短音a-a-a,长音a~~)重复上述的游戏。

怎样教听障儿童感受声音的高低?

游戏1:培养听障儿童辨听声音高低的能力,将有助于其学习辨听和模仿声调。您不妨依下法进行训练: 准备口琴或类似发声物1件,木板1块,铁钉3~5个,纸环3个。将钉好铁钉的木板靠立在墙边。吹响口琴中央部分的一个音。让孩子注意听,并尽力记住,由您将一个纸环挂在木板中间的铁钉上。吹响口琴最高的音,将另一个纸环挂在最高的一个铁钉上;再吹响口琴最低的音,将最后一个纸环挂在最低的一个铁钉上。吹响口琴中央部分的一个音,让孩子多听几次,然后将纸环套在木板中央的铁钉上。要求孩子听到更尖、更细的声音时,在中央上方的铁钉上挂纸环。否则,将纸环挂在中央铁钉的下方。待孩子熟悉后,可改用其他发声物重复练习。

游戏2:准备口琴一支,教师做演示,吹高的音,就站直了往前走一走,吹低的音,就蹲下来走一走!

怎样教听障儿童感受声调?

四声是汉语语言特点之一,训练孩子辨听四声,将有助于有声语言学习。

具体方法如下:

游戏:准备玩具车1辆,白纸1张,并按图画好“跑道”。选择孩子熟悉的音,如“妈(ma)”、“牙(ya)”、“打(da)”、“爸(ba)”,要求包括一至四声。将选好的音发给孩子听,要求听到一声,将汽车从左向右开,听到二声向上开,听到三声向下再向上开,听到四声向下开。先用a a a a 代替孩子熟悉的语音,直至孩子熟练正确地做出反应为止。在此基础上,再选用孩子熟悉的词20~30个,要求孩子准确辨听,并反应出每个字音的声调。年龄较大的孩子,可采用四声卡片,进行“听音找调”游戏。

如何对听障儿童进行节奏综合训练?

对听障儿童进行节奏感知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孩子对有声语言节奏的把握。

游戏: 准备录音机1台,结构简单、节奏明快的乐曲录音带1盘,两种以上儿童打击乐器(如碰钟、响板等)。父母示范,拍手模仿2/4或3/4节拍,让听障儿童听并模仿做动作(或拍手,或跺脚,或跳跃,或用打击乐器,模仿打出节拍,如:啪-啪-啪-啪-啪-啪-啪)。年龄较大的孩子可记住某些儿歌的节奏,要求在拍手模仿节奏的同时,发出相应节奏的语音。例如: 儿歌 拍手节奏 哗啦啦,下雨了,×××○×××○ 打雨伞,跑回家!×××○×××○

怎样帮助孩子进行词语辨听练习?

加强听障儿童对有声语言的辨听能力,将为其参与正常社会生活和交往打下坚实的基础。

具体方法如下:

游戏:准备适宜的看图识字卡片1~2套,照片数张。在白纸上画好吃饭的桌子,按照片的数量画好桌旁的椅子。与孩子并排坐好,将家人照片摆放在孩子面前。分别叫出家人的称呼,要求孩子听到后,将相应的图片放到相应的座椅上。选用有关食物图片4~5张,如蔬菜、水果等,要求孩子听到某一名词后,将相应的卡片放到相应的照片前。例如,听到爸爸抽烟,则要求孩子把烟的图片放到爸爸照片前。年龄较大的孩子可直接进行“听话识图”游戏。如何提高听障儿童的音素辨听能力?

提高听障儿童对音素的感知能力,是听障儿童语言发音是否清晰的先决条件之一。

具体方法如下:

游戏:准备汉语拼音卡片一套,或(听障儿童听觉言语评估标准)中的声韵母识别卡片一套。与孩子并排坐好,将单元音卡片a o e i u u 摆在孩子面前,由您随便发出任何一个音,要求孩子指一指,或拿起相应的卡片,直至孩子能按要求正确反应为止。年龄较大的孩子也可选用声韵母识别卡片进行训练。在上述基础上,加强“不能完全听清楚”和“易混音”的听辨练习。

第五篇:家庭中听障儿童的语言训练

家庭中听障儿童的语言训练

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的语言训练和学校教师进行的语言训练目的是一致的,但在训练方式和训练内容的侧重点上有所不同。在学习过程中,听觉是非常重要的,听力损伤不仅妨碍听觉障碍者与他人进行交流,同时也切断了许多学习的机会。通常,听力正常的人生活在语言环境中,随时随地都在听,知道周围发生的事情,这实际就是学习概念及语言的机会。正常儿童在入学时已经具有相当丰富的词汇量,而且词汇的意义都能理解;而听觉障碍的孩子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们多半是依靠视觉范围之内的就不知道了,这样他获得的经验是片面的,而且许多事物都见过,却不知道它们的名称。因此,学习说话对孩子的学业及智力的发展有好处。

1、从培养聋儿理解性语言开始。

聋儿理解性语言掌握的多少、理解的程度如何,直接关系着他的表达能力。训练理解性语言一般与听觉训练紧密相关,就是要建立事物与语言之间的联系,使聋儿理解语言所要表达的意义。

2、积累丰富的有声词汇。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材料,聋儿只有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有声词汇,才能逐步进入自如表达的境地。在训练过程中,家长一定要注意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概念,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概念才能正确地表达。

① 从叠词教起。“帽帽”、“袜袜”、“球球”都是叠词。正常儿童随着呀呀血雨之后,即出现叠词。聋儿的说话训练也应从叠词开始。

见什么、教什么、说什么。许多家长都抱怨自己没有时间,其实这并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比如带孩子去田间除草时,可以教孩子说草、锄头、土壤等等,给发自洗澡时,可以教他肥皂、水、毛巾、身体各个部位的名称以及干净、脏等词。

③ 利用图片、实物、动作、直观地教聋儿说话。这是指导聋儿学习语言的基本方法。

利用多种感官帮助聋儿掌握词的概念。如颜色、形状、冷热、软硬、光滑、粗糙、生、熟、苦、辣、香、臭等之类的词,可以让孩子亲自去体会,去看、去听、去闻、去尝,加深发自对词语的理解和记忆。教感情方面的一些词,如喜、怒、哀、乐、哭、笑、美、丑、好、坏之类的词要结合情景或孩子的心理感受来教。

⑤帮助孩子总结、归纳,形成抽象概念。如教聋儿把动物一类的图片放在一起,把水果一类的图片放在一起,并教孩子说动物、水果等词,使孩子逐步形成抽象的概念。

3、发展聋儿的有声语言。

① 扩展语言。扩展语言是由词扩展到句,由简单句扩展到复杂句子的一种方法,是发展聋儿语言的重要措施。其做法是由一个中心词开始,逐渐扩展成句。如“苹果棗大苹果棗明明吃大苹果”。

② 利用对话,发展孩子说法的能力。对话是聋儿有声语言交往的开始,也是训练孩子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方法。家长可以主动向孩子提问、交谈,也可以鼓励和引导孩子提问。在交谈中,家长要做出良好的反应,不可做出厌烦的表情。

③ 看图说话和讲述故事。利用画面给孩子讲述简短的故事,让孩子复述故事内容,以培养孩子的复述和叙述能力。

在对聋儿进行语言训练的过程中,应该给他们创造有声语言的环境,给予他们参与交往,使用语言的条件和机会。只有坚持不懈地反复训练、反复练习,聋儿的语言才能得到提高。

下载关于对听障儿童进行有声语言训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对听障儿童进行有声语言训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