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小学教师应该怎么适应新课改
农村小学教师应该怎么适应新课改
新邵县坪上镇中心小学 姚风风
摘要:本文探讨了在全市都在实行课改的前提下,农村语文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首先本文分析了农村语文教师在某些方面的不足,这些不足对于农村教师适应新课改有一定的难度。作为一个在农村任教三年的语文教师结合自身的经历,摸索了一套适合农村语文教师在新课改环境下的教育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农村的语文教育,提高农村语文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农村小学 语文教师 新课改
课程改革整个湖南都在推广,而我只是一名在农村仅有三年教龄的年轻教师,课程改革对我来说只是和同僚们每天茶余饭后拿来闲聊的话题。具体该怎么实施新课改的方针,我们也摸不着南北。更何况过去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一直都对素质教育、课程改革很陌生,他们总认为“‘春风不度玉门关’,‘山高皇帝远’,课改只适合大城市,农村改什么呢!”可是万万没想到的是: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从城镇波及到乡村,像我们学校这样的农村也实行新课改。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我们农村教师越来越感到自身在知识、能力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已不能适应基础教育转轨的需要,我在农村任教的这三年,从我接触到农村的语文教师中我发现:我们农村教师之所以赶不上城里老师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文化素质偏低
农村的语文教师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特别是年龄稍长些的教师,距《教师法》规定的学历标准有较大差距。很多老师只有初中文化,或是函授的中专学历。而还有一部分老师是曾经缺老师而请的代课老师,后来才代转公的。从我们老师的文化水平就可以知道我们农村教师的文化素质到底有多高了。
二、教育观念落后
现在,大部分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观念还停留在传统的教育观、育人观上。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素质教育,也不清楚该怎样实施素质教育。在这种观念的统摄下,他们只管教学生的书本上知识,至于能力、技能提都不曾提过。他们忽视了对小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在进行语文授课时还是按照识字、分段、总结中心思想的方式讲课,将一篇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学生学得枯燥无味,教师教得晕头转向。
三、专业技能不高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普遍存在专业技能不高的问题,他们当中正规师范院校毕业的不多,可以说找不出来几个。大部分老师都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备课、写教案、设计板书,以及粉笔字的书写、授课的语言技巧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上课从不说普通话,当时学校硬性规定上课必须得讲普通话时,我们的老师们一口坪上普通话也闹 了不少笑话。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农村很多学生有的中学毕业了还不会说普通话。试问这样的教师能教出优秀的学生吗?
四、科研能力不强
一般说来,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大多没有专职的,学校往往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为教师安排课程。特别是偏远地区,很多学校的师资力量严重缺乏,一个教师包一个班或几门课的现象是常有的事。例如我们学校下面的村小只有十来个任课教师,所以一二年级不得不一个人包班,而且还要上完所有的课程。并且也不会根据我们所学专业来安排我们应该教什么课程,学校什么课程差老师,我们就教什么。像这样一来,教师就没有时间对所擅长教学的内容做很好的研究,再加上教学设施的落后,资源的缺乏,大多数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科研能力很低,科研产出几乎为零。在倡导新课改的今天,作为一名年轻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我觉得我们完全有必要弥补、提高、完善自己的整体素质,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提高我们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虽然我不是学语文专业的,但是我也教了两年的语文,我希望自己能够响应新课改的号召,争取做一名新型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通过这两年在山区的历练,再结合自己在教书育人的种种问题,我觉得要做一名新型语文教师就得做到以下几点:
一、转变教育观念,研究新课标 教育观念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起着统摄、导向和调控作用,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我们一定要从思想上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自觉摒弃片面追求高分的行为,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作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其实我们以前念书的时候就很讨厌老师满堂灌,根本没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我知道当老师的是希望把自己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但是我们也应该想一想:这样教学孩子们真的能全部吸收吗?我不从提倡“填鸭式”教学,我一直认为老师应该少讲,放手多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例如五年级有篇古文《牧童评画》,在上这课的时候,我就抛出了两个问题:
(一)、牧童评谁的画?
(二)、他是怎样评的?其余的就交给学生自己讨论,探索。先在小组讨论,每个学生都参与进去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由学习委员组织各小组长汇报组内讨论情况。最后大家结合各小组的意见再去研读课文,把握课文的知识点。为了让他们真正理解这篇课文,我还给每个学生准备了一份译文,让他们按照译文理解去看,我发现这样做效果真的很好,他们把课文吃的很透。有的老师可能觉得这样上课就感觉孩子们只是在玩,根本没学到知识。其实不然,我调查了一下,即使我们班基础知识不是很好的学生也知道这篇课文到底讲了些什么。这样的课堂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也会让那些不喜欢上语文课学生爱上语文课堂。
所以我个人认为要想做一名新时代的语文教师就必须仔细研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具体要求,熟悉教材的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将新课改的精神贯彻落实到备课、讲课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中。只有转变了教育观念,才能有动力去创新,去实践一些新的教学方式,才能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
二、通过多种途径,提高理论水平
(一)、多读书,读好书。今天,不少农村语文教师已从“脑力劳动者”蜕化为“体力劳动者”,大多数老师在学校上完课,还要赶回家忙地里的庄稼。他们没有多余的时间去研读教材,去学习新的教学理念。也许他们的一本教案一用几十年,不翻新,无变化。其实时代在变,我们的教课书也在不断地更改,老一套的教学手段已经过时了。要想赶上时代做一名不落伍的语文教师,我们要做的就是弥补自己文化水平和专业上的不足,我们必须得用知识武装自己。知识从哪里来?主要是从书本上来,所以我们必须多读书,不仅要研读教育理论论著,也要读其他方面的书籍,平时可以自己购买一些书或通过网络平台去了解教科书上没有的内容,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师者,应该多才多艺,具有杂家风格。教师若才华横溢、素质过硬,本身就是能对学生产生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他将感召那些闪烁在迷茫夜空里的童心,使其发光,最终成为一颗颗独具特色的耀眼明星。
(二)、听取优质课,向同行取经。我们可以经常听取优质课,虚心向同行学习、取经,学习他们的授课方式,揣摩他们的授课技巧,有条件的可以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观看优质课堂教学录像,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经验,增长见识,增进技能。
(三)、参加培训课,拓宽“充电”空间。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不断更新知识,只有把自己变成汩汩不断的泉眼,才能为学生的心田注入新的清泉。我们可以有计划有组织地参加县市级的教师进修学校和培训中心的短期培训,接受继续教育,加强基本功的训练等。我记得今年放暑假县教委组织了全县村校语文、数学教师技能培训,为期五天的培训我们村校教师真的受利益匪浅。这次培训的对象有即将退休的老教师,也有初出茅庐的青年教师,这样不分年龄结果的培训,真的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了村校教师的教学观念。我也参加了本次培训,我把培训期间学习的理念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我发现我们班本期比以往都学得轻松,并且教学效果也很好。以后我们要多参加类似的培训,真正缩短城镇教学质量差距。
三、因地制宜,大胆进行教学创新
有些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经常抱怨:农村的孩子多受地域的影响,视野不开阔,知识面窄,个性孤僻。不可否认,这些都是事实,但是在新课改的今天,农村孩子的课堂不再是那几十平方米的教室,我们也拥有新型的农村大课堂,我们也有班班通,只要我们教师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将一些先进的教学方式、教学思路一点一滴地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给学生多一些自由的空间,他们就会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和进步,将来也会展翅翱翔。而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在新课改的实践过程中一同成长,逐渐变得成熟和充实。总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不仅可以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更可以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此外,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让语文课堂更高效,也为学习其他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篇:如何适应新课改
如何适应新课改
新课程改革已展开。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改革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新要求。因此每位教师要加深对新课程的理解,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使自己尽快走进新课程。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义不容辞以更积极主动的姿态投入到这次新课程改革的实验中去。
面对新课程,我们既不能有惧怕思想,害怕自己不能适应,更不能认为新课改与己无关,墨守成规,无所作为。我们要适应新课程教学,就必须诚心接受,热情投入,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积极钻研新教材,敢于探索,努力实践。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树立决心,充满信心,建立自信,在学习中实验,在实验中学习,尽快掌握新教材的教学规律和特点,就一定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为新课改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
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传统的教育教学越发显现出它的弊端,高中新课改势在必行。新课改的要求很多,不只是课程内容的加减调整和教科书的替换,还牵涉到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改革更新,牵涉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等方面。如何根据新课标要求进行教育教学的开展,这对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教师要改变观念。教育观念的转变是课改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正确、先进的教育观念,就不会有自觉而有效的实践,一切先进的教育改革都是从先进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而先进的教育观念来自不断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贯彻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意识,认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怎样教,更要精心研究学生怎样学,并正确认识教师的角色定位“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其次,教师要以新课标理念去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课堂上要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教师要在课堂上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在这样的氛围里,学生才会主动探究,这个过程学生处于一种心理放松、精力集中状态,思维活跃,敢想敢问,敢说敢做。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为学生提供活动方式与时间空间,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启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在研究教材和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提供丰富的相关材料或问题或情境创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操作,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通过小组成员的合作交流,形成更多思维的碰撞,教师在学生活动中适时点拨,激起学生思维向更广更深的层次拓展,不断构建知识,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同时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技能等也得到锻炼和提高,学生在课堂上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提升各种能力。总之,新课程课堂教学的特点就是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做到人人参与活动,人人健康发展。
新课改要改变我们教师长久以来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习惯,需要我们教师发挥能动性,不断的探索与提高,使新课改能顺利的实施,为学生走向未来奠基。
第四篇:高中物理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
高中物理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
物理组
吴展红
高中新课改正在如火如荼地实施,这是时代的呼唤,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要用科学的思想和发展的眼光去重视这项改革,更新观念,加强学习,把握好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和方向。新课程标准赋予了中学物理教师新的工作内涵和要求,作为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者,我们必须尽快在各方面加以转变,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一、教师要加强自身对新知识的充电
新教材知识更新的速度非常快,我们过去习惯于条条框框,甚至所谓的教学经验,常常想的是如何将一节课讲完,课后是大量的做题,来检测掌握情况,再回到分数如何,搞得很累,成效不一定大。若不加强学习将会束缚自己的手脚,加强学习是搞好新教材教学的需要。且不说先进的教学理论,探求物理知识的发展过程,有些物理背景知识,名人轶事等,牵涉到物理史和科学史的需要学习,就是知识性的问题都需要重新学习。如新教材结构体系发生了变化,其内容新颖,图文并茂,语言生动,深入浅出,可读性强,给人以面目全新的感觉。新教材还在知识性、趣味性甚至在印刷排版上都作了有益的探索,如增加了名人科学家的知识背景简介、插图等新内容,使学生开阔视野,又显活泼,贴近生活,理论联系实际。高一的新教材中也增加了不少与现代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今后无论是教好物理还是学好物理,都必须拓展知识面,关注生活中的物理。选修教材中有一些内容对我们教师来说更是比较陌生,这要求我们在教学的之前学好这些内容。还有新教材突出体现了物理知识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教学课件的制作,科学计算器和各种物理教育技术平台的使用,传统教学方法的改进,这些都是我们在新教材使用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近年来一些物理刊物也在讨论这些问题,说明有很多新知识都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要求教师加强自身的学习,以适应课堂改革的需要。
二、教师教学时要以人为本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已逐渐从以教师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教师的工作应该是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同时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伙伴,要充分给予学生相互合作学习的空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交流、研讨、相互帮助,促使学生在合作的学习环境中轻松掌握知识,不断得到提高和发展;教师应该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习上下功夫,促使学生敢于自己去动手、去体验、探究研讨,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所以当新课改推行以后,教师就需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在课堂上,努力做到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合理教学评价
自古以来教学都离不开评价,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学生通过对学习任务的分析,建立自己的思维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以个人成果的形式出现,这时学生已经建立了自己的认知结构,但还不完善,必须加以评价。在评价方法上要重视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学生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评价;对学生在物理教学活动中的学习状况的评价,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物理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参与物理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物理思考的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变化与发展。因此合理的教学评价也是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同时也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在教师角色的重塑过程中,教师应正确认识自己在新课程下的角色定位,不断进行角色转换,角色适应,角色调整。21世纪的教师工作不仅仅是付出和奉献,而是要在每一节课都得到生命创造的满足,发现与学生共同成长的欢愉,体验成功的喜悦,使自己的生命价值和意义在教育活动中得到体现和延伸。正如课程专家所说的,新课程将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方式,教师将与学生一起随课程的发展而发展。在新课改的路上,肯定还会不断地遇到新的问题,物理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挖掘新课程标准的实质,才能成为新课程标准下的合格教师。
第五篇:浅谈如何农村适应新形势
文章标题:浅谈如何农村适应新形势
适应农村免税形势 思考乡镇施政新路
农村实行税费改革特别是逐步取消农业税后,其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将会引发一系列深刻变化,对基层组织的工作重心、职能设置和运行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如何适应新形势,破解乡镇工作难题呢?笔者认为,必须要把握以下三点:
一、突出工
作重心,推进干部转型。随着农业税的逐步取消,乡镇工作的重点必须及时调整,要把发展作为主线,把农村“三化”建设作为重心,把建设小康社会、和谐农村作为目标。工作重心的转移又必然导致干部角色的大转变。一是由管理型干部向服务型干部转变。乡镇干部要增强发展意识、服务意识,要从“催粮要款,刮宫流产”的传统工作模式中解脱出来。乡镇党委要充分发挥连接农民群众和市场的桥梁纽带作用,创造一切有利条件,为群众走向市场提供资金、信息、技术和优化环境等方面的服务。二是由经验型干部向“创新”型干部转变。面对新形势、新情况,乡镇干部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要改变过去凭传统经验工作的状况,直接深入到一线,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制订工作措施,从而使一些棘手问题得到解决。三是由命令型干部向亲和型干部转变。今年中央出台的1号文件,对新时期加强和推进农村工作,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和要求,相应地,对于直接从事农村工作的乡镇干部提出新的更高要求。面对这种情况,乡镇干部要在提高素质、增强为民服务本领、改进作风等方面下功夫,切实转变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四是由单一型干部向复合型干部转变。农业税取消后,乡镇工作的重心从过去的“收粮催款”向“为发展服务,为群众谋利”转移。这对乡镇干部的工作方式、领导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乡镇干部不仅要政治素质过硬,更要具备处理农村社会矛盾和驾驭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二、规范乡镇职能,转变工作方式。确定和规范乡镇职能是乡镇改革的首要条件,是破解税改后乡镇工作转移难题的关键。一是为发展服务的职能。乡镇要切实转变工作方式,从计划管理转变到总体谋划、引导服务上。要制定农村经济发展远景规划和近期目标,要进一步优化农村经济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培植一批龙头加工企业;要在市场和农民之间架起桥梁,解决农民与市场的衔接问题,及时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鼓励发展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产品的销售队伍,消除各种关卡和乱收费,推动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二是维护稳定的职能。包括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乡镇必须把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贯彻执行到位;要完善信访考核方式,及时把矛盾消化在基层;组织协调有关部门打击车匪路霸、偷盗打劫,保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抓好安全生产,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积极组织村民排查矛盾,及时解决民间纠纷。三是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依法行政的职能。坚持实行村民自治,维护村民民主自治的权利;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要提高乡村两级干部和有关执法部门人员依法行政素质,推进依法行政进程。四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职能。要积极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创建“五个好”乡镇党委和农村党组织。五是管理社会公共事业的职能。各乡镇要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增强农民群众的道德文化素质,提高乡镇卫生院合作医疗水平;根据条件,结合实际,加强本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社会环境。
三、优化“资源”配置,创新运行模式。一是灵活机构设置。乡镇在机构设置上要本着“压机关、减行管、扩经济”的原则,通过因事定岗、因岗定责来建立机构;要进一步理顺乡镇编制,清退编外人员,压缩在编人员,分流富余人员,并实施养老、医疗、生育、失业、工伤、“五保合一”的改革,为分流人员提供社会保障,解决后顾之忧。二是合理配置干部资源。运用市场化手段,及时调整干部管理运行机制,由划线、划块、领导包片、干部包村向统一调配、目标管理、专业服务转变,要对原有机关进行机构重设,岗位重定,人员重组,职能重分,从需求上转变职能,在产业链上找位置,将工作重心逐步转移到产业发展上,要抽调精兵强调成立产业发展中心,实行目标管理,真正做到人适其位,位尽其才财尽其用,有力推动乡镇经济快速发展。三是推行双向选择、竞争上岗。乡镇内设机构岗位实行竞争上岗,末位考评制,将会有力增强乡镇干部队伍活力,提高工作效率,对乡镇干部包村实行“双向选择”,即干部选村,村选干部,真正增强干部的责任心和危机感,进一步融洽党群关系、干群关系。
《浅谈如何农村适应新形势》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浅谈如何农村适应新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