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荣仁完小蓓蕾活动总结
荣仁完小“蓓蕾读书月”活动总结
按照市县镇各级“蓓蕾读书工程”的要求,以促进小学生从小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为目的,让学生在记忆的最佳时期,多读一些经典作品,记一些美文佳句,扩大知识视野,提高语文素养,充实文化底蕴,丰富精神生活。我校于5.1日—5.31日开展了“蓓蕾读书月”活动,这次活动,本着努力营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审美情趣和人文底蕴,让学生快乐读书,让书成为全校师生的朋友。
这次活动,广大教师和全体学生积极参加,真正达到了引领教师读书,引领学生读书。现将本次活动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活动组织宣传
1、召开全体教师会,作好宣传发动
(1)成立蓓蕾读书月活动领导小组。
(2)学校制定实施方案,各班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班读书计划。(3)利用黑板报、广播站加强对蓓蕾读书月活动的宣传。
2、营造读书氛围
校园内张贴诗文警句,开辟宣传栏、涂鸦壁、板报、小广播站等活动阵地。教室内办好图书角,图书数量不少于学生人数的2倍。
3、以班级为单位,举办一次由教师主讲的读书知识专题讲座,指导学生选好书、读好书,养成爱读书、会读书的好习惯。
4、根据蓓蕾读书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学校要求教师阅读一定量的书籍,并作好笔记,以教师读书带动学生读书。在活动当中,许多教师切身体验了自己成功的喜悦,由此触动了自己教育教学思想的转变:教育的有效手段是读书,教育的根本方式还是读书。读书成人,读书立人。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阅读开启学生的心智,阅读精彩学生的人生。为了让阅读之花烂漫于校园,我们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阅读展示活动。
(1)各班坚持每天推荐一句格言,每周推荐一首古诗,本月至少读一本完整的书活动,及时向全校推荐学生优秀习作,让“书香”的声音每天洋溢在校园里。(2)加强“书香”校园文化建设。开辟宣传栏、图书角、板报、墙报、手抄报、校报等形式多样的活动阵地,教室内、校园内张贴诗文警句,让学生时时处处沐浴在诗文氛围中,在学校内形成“书香校园、书香班级”的浓厚“书香”氛围。(3)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实践活动。
5月14日,我们下发了举办全校读书演讲比赛的通知,各班立即准备,5月26日开展了全校竞赛,全镇共有24人参与全校的比赛。5.31日,我校有开展了全校手抄报展评,同时,反映这次“蓓蕾读书月”活动成果的蓓蕾读书专刊也编辑出版。
(4)读书摘抄,写心得体会。我们要求学生每人都阅读积累,不仅要摘抄,还要作点评,不仅是“蓓蕾读书月”活动期间,而是把这次活动的要求成为习惯,坚持下去,这项活动强化了学生的阅读吸收。
三、不足之处
1、个别教师认识不到位,总认为这样的活动增加工作负担,导致对学生读书指导不及时。
2、农村学生家长对活动不理解,认为学生读课外书浪费时间,不支持学生买书读课外书。
荣仁完小 20012-6-2
第二篇:荣仁完小作文教学专题会材料
荣仁完小作文教学专题会的通知
一、活动目的: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提高作文教学能力已成为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为了探究作文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水平,为切实提高我校的语文教学水平,特举办此次研讨会。
二、活动时间:3月16日
三、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四、要求:
1、主讲人员认真准备
2、其他语文教师写出心得体会
作文教学专题会程序安排
为切实提高我校的作文教学水平,使我校的作文教学水平更上一个台阶,我校决定于3月16日举行作文教学专题会,会议程序安排如下:
一、由王慧老师作关于《多读、善思、寻窍、常修》的发言
二、由申学江老师作关于《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发言
三、各位老师讨论
四、校长总结发言
多读、善思、寻窍、常修
——作文研讨会发言稿
王慧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首先非常感谢市教研室和镇中心校提供了这次宝贵的机会,让我这样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能与各位领导和语文同行坐在一起相互交流、研讨、提高,我深感荣幸。我认为,要想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离不开“多读、善思、寻窍、常修”这八个字。下面,就把我在作文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向各位领导、老师们予以汇报,不足之处,肯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提到作文不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有点“谈虎色变”。教师们教得辛苦,学生们学的也辛苦,但仍有不少学生视作文为“拦路虎”。每次作文不是无事可写、无话可说,就是东拼西凑、敷衍了事。如何攻克学生的这种写作心理障碍,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呢?
一、多读书夯实习作根基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是习作的根。古人云:“劳于读书,逸于作文。”怎样写,大多能够从阅读中领悟到。凭借课文的例子,能够使学生举一反三。《莫泊桑拜师》一文福楼拜在教莫泊桑写文章时就要求莫泊桑仔细观察,抓住人物特点来写,这样才能把文章写好。其次,厚积才能薄发。读写结合,加强课外阅读。好读书,读好书,读经典名著,读整本的书,增加文化积累、语言积累,养成勤于读书的好习惯。
1、提供读书资源。建立班级图书角。图书角每学期每位学生从自己的藏书中挑选一本自己认为最好的书,定时对学生最满意的书进行评比,给予拿书的人进行奖励,同时对学生最满意的书开展交流。这样既保证读书的质量,又提高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2、交流阅读收获。读书贵在交流。每周至少利用一节自习课,进行读书交流,并提倡学生写读后感,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写下来,鼓励学生课外练笔,对于好的作品给与充分的展示机会,力求使每一名学生获得读书创作的成就感。
二、善思考找寻习作灵感
新课标中要求:“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习作源于生活,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指导学生在生活中获取写作的营养: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一花一草、一虫一鱼、一人一事、皆有意义,写文章贵在以小见大,可以从一个侧面,一种现象,一个细微的动作等去发现素材,找寻灵感。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只要我们用心观察,认真思考,都可以写成作文。如:街上见到乞丐行乞,引发对贫富差距、社会救助问题的思考;孩子上辅导班成风,反映家长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从乱倒垃圾等现象折射出农村环保意识的淡薄。
三、寻窍门激发习作动力
平时要多教给学生一些写作方法,让他们熟练掌握写作的小窍门,从而激发写作的兴趣和动力。我把教小学生作文的心得概括为“作文公式”如下:作文=4W+W4M+Z
其中:4W=When,Where,Who,What(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何时,何地,何人,何事);W4M=在何处发生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4种描写手段;Z=主题(中心思想)
写作前先按此公式列一个三段式提纲:4W为开始第一段。W4M为中间主体部分,能使用4种描写手段,就不会干巴巴变成流水帐了。
结合教学实践,我谈一下学生容易忽视或者表达不到位的几种作文方法:
(一)、写人叙事必须“骨肉”丰满 学生作文中常见的毛病是写人不形象、叙事不具体,描写不充分,表现不出人物的个性特点和精神风貌,让人看了乏味。那么如何把很平常的小事写得具体生动呢?这就需要套用我上面的作文公式。根据作文公式我指导学生改过这样一篇习作。学生写的是《难忘的一件事》,起初他是这样写的:“那是一个星期天,我想把屋子收拾一下,谁知我不小心把爸爸从西安买的茶杯打碎了,刚开始,我没承认是我打碎的,后来我承认了,但是爸爸没有批评我。”这段话我把它比做一棵干枯的枝干,指导他修改时,我问他:我又问他:“你是怎样收拾屋子的?”他说:“我打来一盆清水,先洒水,接着整理物品,清理垃圾,最后擦玻璃、家具。”我又说:收拾完屋子后,你心里是怎么想的?他说:“看到那被我擦的一尘不染的饭桌、光洁的窗台,亮
崭崭的家具时,心里高兴极了。我想像爸爸回来时高兴的情景,表扬我的话语„„”我又问他:“把茶杯打碎后你害怕吗?”他说:“茶杯的碎声犹如晴天霹雳扎进我的脑海里,使我一时神色慌张,害怕极了,我想:“如果爸爸知道我把他的心爱之物打碎,会不会说我?骂我?甚至是„„我不敢往下想了。”我问他:“爸爸看到打碎的茶杯有什么反应?”他说:“爸爸气得瞪大双眼,大声吼道:“谁把它打碎的?”我问他:“你当时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他说:“当时我是多么想把此事从头到尾告诉爸爸,可是我心有余而力不足,便吱吱唔唔的说:“是小花猫弄碎的。”我追问他:“你后来为什么又承认错误了?”他说:“我想着爸爸经常教导我说:‘知错改错不算错,知错不改错加错’。我就低着头走到爸爸面前,用低低的声音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我最后问他:“爸爸批评你了吗?”他说:“我想爸爸一定会批评我,可令我万万没想到的是爸爸竟然和颜悦色的对我说了一番话:‘孩子,只要你能大胆的承认错误,这比成千上万个花瓶还要珍贵啊„„’(此处可以加入平时师生一起修改作文的鲜活例子,文字精简一些)经过这样的修改,文章就具体生动得多了,由原来的干枝枯叶变成了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学生通过回忆自己的亲身经历觉得写作文也有章法可依,有规律可循,只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样”,一定能把作文写得“血肉丰满”,增强了学生写好作文的信心。
(二)、语言生动需要“佐料”来调
1、熟练运用修辞。多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可以使平淡的材料变鲜活。如唐代诗人李白就是使用“佐料”的高手,你看他的诗:“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奇特的比喻与夸张,吸引了无数读者的眼球,让人过目难忘,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表达效果。
2、巧妙引用名句。巧妙引用谚语、诗词、格言等名句,也能使平淡的材料变得生动。如写母爱的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写珍惜时间的诗句:“及时当勤勉,岁月不待人”。这样的语句在小学课本中有很多,平时教学中,我非常注重让学生积累、背诵一些自己喜欢的成语、谚语、诗句、格言等。只要坚持积累,学以致用,学生写文章时就会信手拈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四、常评改提高习作水平唠叨完作文方法之后,我想再谈一下作文的讲评与修改。我认为,作文讲评重在激励,特别是激励那些暂时写不好、缺乏自信的孩子,要让学生逐人朗读自己觉得最得意的内容,体验成功的愉悦。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一个孩子如果在两三个月内看不到自己脑力劳动的效果,那么他的热情就会消失。”老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甚至要格外偏爱所谓的“差生”,对他们的作文多加表扬,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到写作的快乐,激起他们对下一次作文的期待和欲望。
修改,从改错别字到句子到一段话到一篇文章,可以选择中等生的习作,先肯定优点,再是不足的,或者老师通过加工把共同的不足编成短文,然后全班修改,最终目的是养成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
以上就是我对作文教学肤浅的认识和做法,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提高,今天愿与各位专家、同行共勉,共同探讨作文教学的科学方法。不当之处,敬请多提宝贵意见!最后,衷心祝愿大家工作顺心,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申学江
我们都知道,语文学习是一种综合性学习。它需要放眼于课文,更需要放眼于课外;他重视学习,更注重应用;他注重点滴积累,领会感悟,更注重习惯养成,潜移默化;他强调读写,也重视听说;它讲究方法,又似乎没有定法。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注重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激发学生多方面潜能,达到很好效果。
在阅读教学中,我注重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具体做法是:
一.我让学生充分预习,初步感知教材,预习中查找资料,弄懂字词意思,理清文章写作顺序、主要内容,画出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并在初读中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课上交流、汇报。比如在教《草船借箭》一课前,我让学生先了解三国的形成、鼎立、衰败过程,了解曹操、诸葛亮、周瑜、鲁肃的为人特点。课上同学们热情高涨,把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知人知天,曹操用兵多疑,鲁肃为人诚信,周瑜嫉贤妒能的性格特点分析的非常透彻。课后不少同学又捧起了《三国演义》,全班掀起了“三国热”。
二、我让学生抓重点词句读讲,侧重感受揣摩训练。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受 最深的语句,读读、想想、画画、演演,运用多种感观体会语言含义,与课文情感产生共鸣,探究语言规律,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读懂哪些语句,文章为什麽这样命题?这样开头、结尾?课文写了什么?怎样写?这样写好在哪里?你知道为什么这样写?所有的这些让学生自己体味出来。
三、概括文章的写作特点。每一篇文章都有它不同于其他文章的个性,通过概括特点是对文章的整体回顾,又是为今后的写作做好充分的铺垫。
四、积累内化训练。结合语境的积累,结合情感的积累才易于被内化。因此阅读教学是促进语言材料内化途径。课文讲完以后,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段,有感情朗读或背诵,释放情感,在读中明意,读中感悟,读中吸收,并把好词、段,积累下来,日积月累,词汇丰富了,写出的文章也就充实了。
五、说说自己在写同类文章时,写作可以借鉴的地方这是阅读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下一步读写知识迁移的一个起点。它犹如
搭在“读写”之间的一个桥梁,让学生跨过桥梁顺利到达知识彼岸。阅读教学后进行仿写、叙写,趁热打铁,读写迁移,是练习写作的最好时机,如在教完《三味书屋》时仿写一篇《我的小屋》,学完《爸爸和书》后仿写一篇《我的爸爸》,学完《爬山虎的脚》后仿写一篇植物。总之,学完人物篇仿写人物,学完景物篇仿写景物,学一类,仿一类,让学生有样可照,仿的轻松练的愉快。从学到仿,然后是创造写,最后是学会写,写出自己的风格和特点。
如果说阅读教学是教给学生方法,作文教学则是让孩子门学会如何应用。现在大部分学生写起作问就感到头痛,无内容可写,写起来空洞、乏味,再就是胡编乱造,写出虚假的作文。究其原因,我想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学生没有掌握写作方法,写起来杂乱无章,无中心、无条理。
二、学生不注重大量阅读和背诵积累,胸无点墨,谈何妙笔生花:写出的文章只能是空调乏味、淡如白水。
三、学生脱离生活,要引导学生写自己喜欢的人和事、身边的真人真事,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让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我的想法及做法是: 首先从内容入手,培养学生观察力。学生写文章无从下手,往往缺乏观察,头脑中没有素材、身边的人、事视而不见。生活是写作源泉,指导是写作钥匙,在学生写作前,首先指导学生观察方法。如看一幅图,必需要有一定的顺序、抓住重点,然后观察。写作要抓住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等方面的特点进行观察,用人物自己的动作、语言展示人物性格,写动物要从外形、生活习性、活动特点等方面进行观察。写植物要从茎、叶、花、果实的形状、颜色、味道及用途等方面观察。通过观察,我曾经把花草、小动物、玩具等带到教室,按指导方法观察。通过观察,学生积累与写作素材,养成良好的观察能力,他们才能处处留心观察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写出事物才细腻、逼真。
其次,教学材料、组织材料,当学生积累了一定的写作素材后,我又叫学生围绕中心去选材,思考选择什么材料新颖而又有说明力。哪些材料不能突出中心,那些材料需要重点写、详细写,都要让学生自己先想好、安排好。比如在教学生写“一个熟悉的人”时,我先让学生想好写谁?然后确定中心,也就是想写人物的什么性格特点?中心确定好之后,我让学生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其他学生评说选材有没有说服力,帮助不切题的那些同学重新选材。这样长期训练,学生就知道写文章时,都要围绕中心认真选材,避免文不切题、离题万里现象 的发生。
再次就是通过不同形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的学生会选材,但词汇贫乏,写出的文章也没有吸引力,于是我就从说话训练做起,每天早晨成让学生播放新闻,还可以对社会现象进行评说,有时也根据课文限定说话内容。天天练习,不仅增长了学生知识,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还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学生写完作文,我严把修改关。记得鲁迅有一句话: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我先让学生自己修改,然后在讲评作文时同学互评互改,最后拿出一篇典型文章同学一同修改,使学生的文章在字、词、句、段乃至标点上更趋完善,提高习作质量。
小学作文教学心得
任西霞
对于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通过《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之自己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注重平时积累,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
1.要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比如:在教完《颐和园》这课后,就让学生以后写熟悉的景物作铺垫.2.要通过日记来积累。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重要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二.作文教学要精心地创设情景,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解决学生“想写”的问题。作文难写,首先难在学生没有原始的,基本的想它、爱它的欲望、冲动和兴趣;其次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觉得没有什么可写。所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作文教学要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将作文表达回归到有趣好玩的活动中,或让学生走进生活,去感受生活,让学生充分参与在活动和生活之中,有了激情,有了感受,有了材料,这样才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想写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而我们要重视作文前的指导,极力反对那种作文前“无所作为”,而临到“写” 时才唠叨什么命题、中心、选材、构思之类。不要轻易规定作文命题,束缚儿童的个性。儿童是最富有个性的个体,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喜好,又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这就决定了学生会选择不同题材、不同的表达方式去反映自己眼中的世界,也就会形成儿童写作能创造出他们眼中的缤纷的世界。
作文是一种创造活动,如果教师对学生的束缚太多,会产生语言贫乏,内容千人一面,思想僵化,缺乏儿童的趣味性。所以作文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遵循儿童的学习心理特征,创新作文形式,让不同智力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自由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所
见所闻所思,在抒写表达中体验作文的快乐。紧密结合学生现实生活,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生活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如果把写作活动当做是多彩生活的一个延续,那么就会焕发出写作的无穷的动力。叶圣陶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燥,溪水自然活泼地留个不停。”学生写作的内容一定要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针对学生的经验和兴趣,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三.鼓励学生说真话,表真情。——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有源头才有活水,生活就是作文之源,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就需要学生的作文反映他们的真实生活,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体现童真童趣。首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炼素材,捕捉生活中的感人情景,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让学生懂得作文就是用笔描绘生活,要引导学生勇于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去发现,去探究。真实的情感最能打动人心,真实的感受是学生写作的第一手材料,既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体验,又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能使学生把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尽情地释放出来。例如:学生在劳动课上通过参加劳动,亲身经历了劳动的辛苦和劳动场面的热火朝天后,我安排了一篇写劳动课的作文,学生就能把在劳动中看到的、听到的、做到的、想到的、体会到的情景描写得十分真实、生动、感人,就能把劳动的激烈场面写得真实具体。星期天学生参加了家里的收割麦子的劳动,有些学生就把他们的劳动经历和感受写进作文里,有写劳动辛苦的,有写生活不易,感恩父母的,那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情实感,着实让人感动。让人觉得孩子们突然长大了,懂事了。如果不是亲身经历了、感受了,写出真情实感是不切实际的。因此,要坚持作文与生活相结合,作文与做人相结合,防止无病呻吟,胡编乱造,假情假意,说空话,说大话。
四.注重学以致用,结合实际及时指导。
教师只要在新教学理念的沐浴下,引导学生立足与生活实际,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再给予学生合理有效的作文指导,给他们表达的自由和空间,宽容每个个体的个性,一定会改变不愿意写作文的局面,每个人都会乐于作文,乐于表达, 让作文成为学生表达生活的、体验生活的一部分。再也不把作文当做负担去对待了。学生作文虽不是作家的创作,也不能写一次就完事,要让学生明白无论作文水平有多高一次性完成作文,肯定会有漏洞,会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必须要反复修改,要知道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正所谓“文章不厌千回改,精雕细凿始成金”。要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写生动”。机构是文章的骨架,具体生动则是文章的血肉,一副“骨架”
加上“血肉”才能构成鲜活的生命体,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重视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写生动。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指导很重要。大家都知道《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包含深情的文章,我在教完这篇课文后,举行了一次“我思念的××”为主题班会活动。要求学生把自己最思念的亲人用几句话描述出来。同学们踊跃发言,其中有一位女同学是这样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啊,转眼间一年的中秋节又到了,半年前与妈妈分别的情景又浮瑞在我的眼前,记得妈妈要去出差的前一天夜晚,我总跟在跟身旁,她出去我跟着,她睡觉我伴着,而且我还紧紧地捏着她的手,生怕她离去。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了,发现妈妈提着包已跑出了家门,我连头也没梳,散着发就在后面追,我边追边喊,妈妈也边跑边抹泪。到了夜晚,我觉得房子里空荡荡的,怎么也睡不着,只好抱着妈妈睡过的枕头闻闻她留下的体味”这样的描写最感人,学生也能说真话、实话。
五.注重作文的评价。
教师对作文的批改讲评是作文教学中尤为重要的一环,教师既要注重对学生作文进行批改讲评,肯定他们在作文中的优点和成功的地方,指出他们在作文中的不足与失误,还要强调师生合作评议,学生自主、合作修改,让学生养成勤于修改的好习惯。针对学生在作文中出现的优点、闪光点,一定要提出表扬,要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鼓足他们乐于作文的勇气。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记得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平时作文很差的学生在文章中准确地用了一个表示时间过得很快的词“刹那间”,于是我在批语中这样写道:今后能多看点书,认真作好记录,教师相信你的作文会更上一层楼!)这样做,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
总之,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才能于学生有所裨益。
作文教学研讨活动心得
段友芬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作文教学历来让教师感到头疼,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针对这一现象东城中心校在东城校区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教学研讨会,会议中,李桂兰老师和杨正茂老师就这一问题做了专题报告。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从小学中年级开始进入作文教学.其实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就应该开始重视作文教学了.从学说完整通顺的一句话到书写句式的造句都是作文入门的开端。然而小学生的语文功底差.观察能力低.更没有组织和驾驭语言能力,作文时经常是下笔无话可写,或者是茶壶煮饺子——有话吐不出。即使是东凑西拼勉强完成一篇习作,也是内容空洞,条理分不清,或者是词不表意.马头牛嘴对不上,让教师无法修改,苦不堪言。
那么,如何进行小学低年级语文作文的教学?我现在教授小学四年级语文,这里就谈谈我在作文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从“仿写”起步,引导兴趣写作
我们首先可以通过让学生仿照课文中精彩的句子、段落来练习写作,在课内给予点拨,课外阅读中给予引导,并鼓励学生进行仿定,使学生掌握句子修辞手法的运用、开头结尾的呼应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环境描写的衬托等知识,其次我们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逐步引导从机械仿写过渡到变通仿写,最后发展成创造性仿写,在“仿”中求“创”,“仿”中求“活”,“仿”中求“新”,以提高写作能力。
二、指导目的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对小学生而言,作文难,怕作文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并将阅读变成每个学生的自觉行动。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在班内开展读书法动,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让学生把优美的词句、精彩的段落抄到读书笔记上,养成读书必动笔的习惯;同时还要求学生挤时间背下来并写下心得体会,从而为作文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和写作材料,为写好文章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通过搞课外阅读知识竞赛,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学阅读的习惯。
三、增加生活体验,开掘身边资源
学生通过广泛阅读,积累了大量素材,但是我们还必须培养学生 的观察力,否则,学生还会出现作文提笔难、内容空泛的问题。小学生智能发展还处于低级阶段,“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意志的内控力弱,我们要根据“情绪性”的特点,先指导定向观察,把学生带进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并创造性表达的欲望。
在此基础上,我们继续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广阔的生活天地,随机观察,随时注意观察日常生活中有意义的、有趣的事物,学生一旦养成了随机观察的习惯,他们捕捉生活素材的能力会不断地增强,从而头脑里的材料也就越来越丰富,作文时便会“文思泉涌”,得心应手。
作文贵在真,只要教师能适当引导,学生们是有米下锅的,而且会熬出一锅好粥的。
小学作文教学研讨交流会小结
一、表现好的方面:
1、教师参与积极。
2、老师纪律性强。
3、交流材料实、细。
4、整体效果突出。
二、存在的问题: 有些老师的记录不详实。
第三篇:沂水完小蓓蕾读书活动总结
沂水完小蓓蕾读书活动总结
伴随着“蓓蕾读书”活动的开展,书香开始在每个校园里慢慢散溢来了。在过去的一年里,现将我校读书活动总结如下:
一、确立读书立人的理念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是人类精神文明成果的载体,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重视读书的民族,必将是一个大有希望的民族;而一个重视读书的个人,必定是一个富有理想的人。可见,读书对于人的成长是何等的重要。学校教育不只是师生口口相传的单纯知识的传递,它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从阅读中获取知识,获取做人的经验——这将使学生终生受用。因此确立读书立人的理念应当是学校教育首要的教育理念。
1、宣传倡导。
阅读教学搞好了,学生的知识基础稳固了,视野开阔了,理解能力提高了,人生态度端正了,生活意志坚定了,综合素质提升了,何愁成绩不提高呢?不仅要学生读好书,教师自己更要读好书,教师要以自己的阅读引领学生的阅读,以自己的素质提升学生的素质。老师们必须对此有充分的认识,阅读才能顺利稳步进行。今年年初学校召开了“蓓蕾读书”工程活动推进会,由全体语文教师参加,在会上,通过了“蓓蕾读书”工程活动方案及计划,并研讨了“蓓蕾读书”工程活动开展的一些方法,解决了一部分图书不足的问题。通过大会,老师们基本形成了共识:塑造学生人格、培养学习兴趣、开启学生智慧,最有效的办法是广泛阅读;阅读势在必行!
2、活动引导。
我们在本校开展了读书研讨会,所有语文教师参加也研讨,研讨如何上读书课。同时,学校要求教师阅读一定量的书籍,并作好笔记,观念确立好以后,下一步就是如何落实读书活动。
二、制定阅读制度
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为此,制定出相应的班级读书目标和读书活动计划、制度。学生每天阅读的时间不少于30分钟,读书摘记不少于2篇;同时学校的图书、阅览室对学生开放,囿于空间的限制,分别安排不同的班级轮流阅读,或由教师借到班级内阅读,对阅读的情况阅览室作好考核记录。每半学期学校对教师和各班学生阅读的情况作总结通报,表扬先进,激励后进。在此制度的约束下,各班师生基本上有了阅读的意识,但要形成习惯还需要做很多的工作。
三、开设阅读课程
苏霍姆林斯基对阅读于学习困难的学生的作用曾有过这样的阐述:“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较长时间的暴光一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给以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不要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正是这一点在„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开启“学困生”智慧的钥匙就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为了让每一名学生都合格,为了打造学习和谐的班集体,学校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每周拿出两节课用于学生阅读,并且规定阅读课任何人不得占用,语文老师不得将其用于自己的教学。做到不备课不上课,精心备课,让学生切切实实读好书,读懂书,从书中受益。阅读课要在语文教师指导下进行,形式灵活,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课外阅读的形式有推荐读物课、阅读方法指导课、自由阅读课和阅读汇报课、阅读欣赏课等五个课型。对阅读课开设情况,我们随机查堂。有了阅读课,所有的学生都能进入书的海洋,自由地获取知识,开阔视野,即使学习困难的学生也有了汲取知识的愿望和历练思维的机会,慢慢地就会逐步形成学习的能力。
四、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
阅读开启学生的心智,阅读精彩学生的人生。为了让阅读之花烂漫于校园,我们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阅读展示活动。
(1)坚持每天推荐一句格言,每周推荐一首古诗,每月推荐一本书活动,及时向全校推荐学生优秀习作,让“书香”的声音每天洋溢在校园里。
(2)加强“书香”校园文化建设。开辟宣传栏、图书角、板报、墙报、手抄报等形式多样的活动阵地,教室内、校园内张贴诗文警句,让学生时时处处沐浴在诗文氛围中,在学校内形成“书香校园、书香班级”的浓厚“书香”氛围。
(3)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实践活动。为了有效地开展好 “蓓蕾读书工程”,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读书实践活动。做到了“三个一”,一次阅读考级,一次阅读知识竞赛,一次读书笔记或阅读卡展评。
(4)、开展了“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的整合”的课题研讨实践活动。
五、不足与思考 通过一年来活动的开展,我们深深感觉到“读书”活动开展得还很不够,要想让学生真正多读书、读好书,其实我们做的还很不够,很肤浅、单调。目前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
1、学校图书质量还比较差,种类及数量还需充实。
2、教师虽已参加多次培训,但对课外阅读课的备课和上课理解得还不够到位,开展读书工程形式不灵活,缺少阶段性总结与反思,读书工程积累效果不是很明显。
2012.12.
第四篇:蓓蕾读书活动总结
蓓蕾读书活动总结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能积累语言,丰富知识,而且能陶冶情操,受益终生。“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之乐乐无穷。”好书,像长者,谆谆教导;似导师,循循善诱;如朋友,心心相印。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人需要读书,“读史使人明志,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能言善辩。”。一个民族需要读书,读书让犹太人成为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让弹丸小国以色列在阿拉伯世界中立于不败之地。读书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学校作为传授知识,传承文化的场所,理应成为读书活动的主阵地。为推动我校教育工作,激发学生读书热情,活跃校园文化,树立正气,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我校一直坚持开展蓓蕾读书活动。我们精心设计积极可行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读书的乐趣;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觉悟和文化底蕴,营造清风缕缕满校园的书香氛围。现将近一年的活动收获体会做一个总结:
一、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
1、“书香”习习的校园环境
环境可以影响人,环境可以改变人。一个“书香”气息十足的校园环境,会让人产生阅读的冲动,从而投入阅读的行动。为了让我们的校园弥漫习习的“书香”,我们在校园环境建设上花了大力气。首先,加大了校园的绿化和美化。近年学校投入了大量资金对校园进行绿化和美化。一个个花香馥郁的花坛,一棵棵枝叶繁茂的大树、、、、、、让人感觉仿佛走进了美丽的花园。花坛旁、大树底成了大家读书的好去处。其次,加强了读书文化的建设。在每栋教学楼的走廊、过道的墙上挂上名人画像和名人名言的镜框,通过名人的激励作用,促使师生们自觉地去读书。在教学楼的外墙、教室、阅览室、图书室粘贴上读书格言,时刻提醒师生读书的重要,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对读书的渴求。再者,为更好的创设读书氛围,我们还进行优秀教研组的布置评
比,等等。
2、“书味”浓浓的校园广播站
校园广播站以后,“红领巾”广播成了我们营造读书氛围的又一手段。在学校少先队大队部的策划下,广播站推出了“感悟人生”、“文海拾贝”、“成长驿站”等栏目。“感悟人生”每次向大家介绍一些成功的经验。“文海拾贝”主要是选择名家名篇读给大家听,或者是小作者们自己的作品。“成长驿站”则是选择有思想、有深度的文章进行广播。红领巾广播让读书真正走进了师生们的心坎里。
二、建立完善的读书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完善的读书制度是有效开展读书活动的保证。为此,我们学校建立健全了读书制度。
教师读书制度:1.每位教师至少阅读一份教育杂志。当代教师身处课程改革的年代,有必要及时的了解教育改革的趋势和动态。教师有了一份比较权威的教育杂志,就能紧跟时代的步伐,不至于掉队。为此,学校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有属于自己的一份杂志,一份理念。通过自己的学习,提升自我进取的空间2.每学期至少做5000字的读书摘抄。学校鼓励老师每天都挤一点时间看书,为保证读书的有效,学校规定了一定量的读书摘抄。3
学生读书制度:为了促进孩子的课外阅读,每个班都制定了读书计划。各班的读书制度不尽相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阅读量的规定。每个班都会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孩子们的实际定下一个学期的阅读量。老师会在每学期的开学初向孩子推荐一些好书供孩子们选择。2.读书笔记的要求。中高段的孩子在阅读课外书时会要求做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名称多样,“摘抄本”、“快乐读书卡”„„,形式也多样,好词好句的摘抄,读后感的撰写等。3.经典诵读的实施。每学年,老师都会和孩子们一起背诵古诗,美文,近年学校推出的古诗词考级活动更是大大提高了诵读的效果。
三、提供充足的读书保障
1.书籍的保障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书籍的保证就很难开展阅读活动。为此,我们在如何为师生提供充足的阅读书籍上花了一番心思。在教师方面,学校阅览室还订阅了几十种的教育杂志供老师们借阅。在学生方面,学校每年都会订购最新的图书充实学校图书馆的藏书量,学校图书馆每天向学生开放,以供孩子们借阅。各班利用学生捐书、班级购书、图书馆借书等多种途径建立起班级图书角,这样孩子们读书就更方便了。此外,每年我们都会动员孩子们,将自己家中已看过的旧书,通过学校提供的平台进行交易,这样同学们就能用自己已经读过的书来换取自己愿意读的书。这一做法大大增加了孩子们的书籍资源。同时,向学生推荐优秀书、报、刊,鼓励学生积极购书读书,另外还会指导学生进行网上阅读。
2.时间的保障
老师们工作繁忙,一天到晚忙于备课、上课、批改,学生们除了上课还有做不完的作业,如何保证师生们有充足的读书时间呢?我们再倡导老师们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孩子们课业负担的同时,特地给师生留出读书时间。教师方面,学校图书室全天向老师开放,有空课的老师随时可到图书室借书。学生方面,每天课外活动的时间为孩子们到图书室借阅课外书的时间。另外,每周有一节课的阅读导读课,由老师组织引导孩子有计划的读课外书。
四、开展丰富的读书活动
我们深知,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能让读书变得更富有情趣。这些年来,我们在教师和学生中开展了各种各样的读书活动。例如:班级文化评比,讲故事比赛,朗诵比赛,“读书之星”评选等,各项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教师的读书活动
1.非阅读课的讲课比赛
学校每个学年都会定期举办一次以推荐好书,交流读书心得为主要内容的非阅读课的讲课比赛。这个活动至今已举办几次,已经成为我校的一个传统。每次活动由各个学科的老师自由报名参加。这一活动促进了教师间的阅读交流,激发了老师们的阅读探讨非阅读课热情。
2.写字比赛
每个学期我们都会举办一次教师写字比赛,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师的读书和练字,同时,也丰富了教师的业余生活。老师们在这种双向互动的活动中获益匪浅。
(二)学生的读书活动
1、图书角建设
班级流动图书角的建立是具备本校特色的图书流通模式,为了进一步促进班级流动图书角的建设和发展。各班积极开展“爱心献书活动”,发动学生把自己和家中收藏的书籍拿到学校,充实班级图书角。至少达到了一人五书。各班的图书角藏书可谓,琳琅满目,涉猎广泛,有科普知识,有小说评书,有历史故事,有文学评论,有人物传记,有杂志,也有趣味幽默大全等等,并汇编出了各班读书期间的书籍目录。学校对各班图书角进行初查,检查内容包括图书角布置;班级文化氛围。班级流动图书角的建立既创设了良好的读书氛围,又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学生自然地亲近书本,喜爱读书,逐渐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
2、课外阅读竞赛
为了解孩子们读书的效果,我们每个学年会组织一次旨在检测孩子们阅读能力的课外阅读竞赛。竞赛活动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各班在广泛开展阅读活动的基础上进行选拔赛,选出优秀的孩子代表班级参加学校比赛。第二阶段,由学校教导处统一组织竞赛,比赛后分
年级评出一、二、三等奖。竞赛既是对孩子们读书活动的一个促进,也是老师们了解孩子阅读情况、掌握孩子们阅读基础的一个有效手段。
3、班级读书会。
充分利用好语文课堂主阵地,由语文教师主导,每班上1节阅读汇报课或交流课。内容有讲故事比赛、古诗诵读、故事表演、名言名句赏析等。交流会上,同学们畅所欲言,气氛活跃。他们谈到了开展活动以来阅读的收获,并向大家推荐怎样选择好书,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好书;怎样合理利用课余时间,有序读书;并介绍了自己在家庭中是怎样带动父母阅读的实际行动。通过此些交流会,同学们互取所长,学到了更多读书知识和方法,加深了爱书、用书的思想认识,同时又促进了同学间读书竞赛活动的自觉形成4、读书征文活动
每一次教育局乃至更高层次的读书征文活动,我们都把它当成是推进孩子课外阅读的一个契机。我们精心组织孩子围绕征文主题广泛开展相关书目的阅读。踏踏实实的“读”又促进了“写”,由于孩子们读得深、读得透,写出的文章就饱含真情。因而在近年的征文比赛中,我们学校选送的文章无论是获奖档次还是获奖数量均列前茅。
5、古诗词等级考试
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瑰宝。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有必要传承这些“宝贝”。如何让孩子们爱上它们呢?我们在孩子们中开展了古诗词考试活动:我们根据新课程标准中对古诗词学习的要求和推荐篇目对古诗词名篇进行梳理、排列,按内容由易到难、数量由少到多分成几个等级。老师们可以根据本年级、本班的实际情况确定达标级数、优秀级数。各个年级均可用这个考级制度来评价孩子在古诗词积累方面的成绩。考级显著提升了孩子经典诵读的积极性。
(三)活动效果
1、教师们在这样的读书环境中,心灵得到了舒放,身体得到了解放,而且也增强了同事之间的团结,提高了集体的凝聚力、、、、、、使教师的课余时间有事可做,又是愿意做。
2、初步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阅读习惯、提升了修养。新教育实验的倡导者朱永新教授说:“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实施有效的道德教育,一定要建立起“书香社会”、“书香学校”,“让学生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如果一个孩子热爱读书,那么他会从书本中得到心灵的慰藉,寻找生活的榜样,净化自己的心灵。通过蓓蕾读书活动,使每个学生“读好书,净化心灵,启迪人生”。通过读书反省自我、提升自我,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不待人教,自能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知书达礼”,这些就是我们读书要达到的最终目的。
3、促进了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校风、学风进一步转变。通过开展读书节活动,学校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校园里,书声朗朗,歌声嘹亮。课堂纪律好转了,午间学生有事可做了,同学们能静心学习了,小主人意识增强了,日常行为习惯也规范了。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让我们的老师更有“风度”,读书让我们的学生更有“深度”。与书相伴的人生,一定有质量,有生机;书香飘溢的校园,一定有内涵,有发展。读书活动的开展,将对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深远的意义。今后,我们要在全校进一步深入开展读书学习活动,倡导读书明理、读书求知、读书成才的新风尚。与大师对话,与高尚为伍;与经典为友,与博览同行。让我们的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做一个有利于社会、国家和人类的人;让我们的学校在书香的浸润中不断提升,成为一处真正培养人才的沃土!
第五篇:仁荣中学毕业留言感恩
感
恩
高一(7)
林燕静
是谁,托着红日冉冉升起。是谁,培育幼苗参入云天。是谁,孕育花朵荫娜多姿。是您,那太朴实无华的校园。是您,那伟大无私的校园。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对于贫困农家孩子来说,上高中一直是我们弥留在内心深处美丽而着涩的梦。当我们面对选择进退维谷时,仁给我们带来希望,解决我们经济上的困难,为我们的梦想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如果要留这份思情注脚,在我看来,非“感恩”二字莫属。我相信我们不会辜负学校对我们的期待,我们都会成为一个出息的人来报答这份恩情。
感谢仁荣,为我们这些学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有良的生活。感谢仁荣,让我认识许多可爱的朋友与他们结下浓厚的友谊之情。感谢仁荣,感谢那些明阿婕和大步的辛苦劳作,每天为我们盛菜,为我们打扫小道。让我们在一个干净和充满爱意的校园里快乐的成长。
感谢老师的谆谆教诲,让我们学会了勇敢,坚强与如何追求自己的人生的价值。老师们的为人师表,让你们懂得为人处事和怎样努力做一个大写的人。老师们对我们的无私付出,恩重如山似湄湄溪流滋润我们的心,难以忘却。
学校是我们遨游的地方,我是一只雏鹰,渴望完美的飞翔。学校是我们知识海洋,我是一条小鱼,渴望完美的流淌。是学校给了我们宽广的大海,佳我的鱼鳞更加丰满------我想,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但是,我还是很想由衷一声“仁荣,谢谢您”。此恩此情,何以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