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管理会计》第二次BBS实时讨论小结和汇总

时间:2019-05-12 12:34: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专科《管理会计》第二次BBS实时讨论小结和汇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专科《管理会计》第二次BBS实时讨论小结和汇总》。

第一篇:专科《管理会计》第二次BBS实时讨论小结和汇总

专科《管理会计》第二次BBS实时讨论小结和汇总

2011年12月29日(周四)晚8点按计划如期举行管理会计第二次BBS实时教学活动,活动主题为有关期末前教学问题及期末考试答疑,主要围绕短期决策法和长期决策法的应用展开讨论,并辅导期末复习内容,包括2011秋学期管理会计复习要点及针对性更强的《管理会计期末复习指导》,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发言积极,讨论共有22页,回复和人气为315/1832,讨论时间从晚8:00—9:19,延长了20分钟,讨论的正确性总体较好,在同学围绕教师提问的讨论中,我及时公布参考答案,循序渐进,在不知不觉中高效完成了本次实时讨论,本次讨论表现最好的是如皋电大、连云港电大、常州电大,较好的是宜兴电大 灌云电大,希望其它电大的老师和学生向他们学习,在下学期的讨论中特别注意改进!现将活动情况小结和整理如下:

一、活动前再友情提醒

首先,根据2.0课程信息平台,通过多种途径特别是电话,提前详细通知各学校的任课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2011年12月29日晚8:00_9:00的实时讨论;

其次,于活动前一天在本课程论坛挂出通知,再提醒各学校的师生按要求积极参加讨论,如“根据省校网上教学检查的要求,请各校任课教师提醒并积极组织本校学生参加明晚8到9点的实时讨论,谢谢,具体安排见以下附件”,附件:“11秋学期会计学专科管理会计统设课BBS实时教学活动安排.doc ”

二、活动中积极组织,精心设问,及时互动,优质回答,辅导考点

(一)活动正式开始前先提出具体要求

如发贴“本学期会计学专科管理会计第二次BBS实时教学活动,在今晚8:00开始,到晚9:00结束,请广大学生做好准备,起止时间为今晚8:00_9:00,请抓紧时间!请各校任课教师积极组织本校学生参加今晚8到9点的实时讨论,每次发言务必写上学校、学生姓名、学号,以便统计各校参加情况,谢谢!特别提醒请大家直接在此跟贴讨论!欢迎各校任课教师积极参加,帮助我开展好此项活动,谢谢!”

(二)精心设问,本次讨论主要的3个问题都是经过我的精心准备,重点设计的,3个问题为: 1.假设你是业务员,按照客户报价低于产品单位成本时,接不接受,为什么?

2.在短期经营决策众多相关成本中哪三个使用频率最高最重要? 3.在四种现值类长期决策分析法中哪个指标最基本、最重要?

(三)及时互动

针对学生的讨论和发言,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鼓励,及时提醒,及时提示,及时引导,详见所附实时讨论。

(四)优质回答

为了回答上述3个问题,我认真思考,有理有节,有备而答,3个问题的参考答案为:

1.假设你是业务员,按照客户报价低于产品单位成本时,接不接受,为什么?

(1)关键词

利润 贡献边际 单位变动成本 单价(2)问题摘要

在日常教学和实际工作中经常让学生讨论“你单位的客户报价低于产品单位成本时,接不接受”,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不接受,其实是不对的,少数讲应接受,却又讲不对原因,学生之所以答不对,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计算利润的公式,尤其是贡献边际的性质。(3)结论

假如我是业务员,接到客户报价低于产品单位成本时,不一定接受,当客户报价高于产品单位变动成本时,接受订单;客户报价低于产品单位变动成本时,不接受订单。(4)理论依据: 利润=总收入—总成本

=单价*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px-(a+bx)=(p-b)x-a<0(亏损)(5)具体分析: 如果p>b, 则,贡献边际大于0,此时,接受客户订单,亏损会更少;不接受客户订单,亏损会更多

如果 p

2.在短期经营决策众多相关成本中哪三个使用频率最高最重要? 结论

相关成本中增量成本、机会成本、专属成本的使用频率最高、最重要。

理论依据

在短期决策中一个最基本的决策公示是:相关损益=相关收入-相关成本

具体分析

相关成本包括常见常用的增量成本、机会成本、专属成本,还包括不太常见的边际成本、付现成本、重量成本、可延缓成本、可避免成本。

3。在四种现值类长期决策分析法中哪个指标最基本、最重要?(1)关键词

现值类指标 净现值NPV 净现值率NPVR 现值指数PI 内含报酬率IRR

(2)问题摘要在日常网上网下导学和作业批改中,经常发现学生不善于抓住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指标,而这是十分重要的内容。(3)结论

NPV是计算NPVR、PI、IRR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指标。(4)具体分析

NCF(净现金流量)

PINPVNPVR/I

 +1 IRR PI

当NPV0时,则PI1,NPVR0, IRRic

当NPV<0时,则PI<1,NPVR<0,IRRic

(四)辅导考点

收集信息,认真归纳,提炼重点,找出范围,如以下列出的内容:

一是管理会计复习要点(2011秋学期)

请大家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以下内容: 客观性试题请见中央电大下发的《管理会计期末复习指导》小册子。

简答题

1、简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和区别

2、简述短期经营决策的特点

3、简述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根本区别

4、什么是利润预测?利润预测包括的基本方法

5、简述各有关因素单独变动对目标利润是如何影响的?

6、简述管理会计的内容

7、简述业务量的增加会对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单位固定成本呢、单位变动成本各产生什么影响?

8、影响长期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他们是如何影响长期投资决策的?

9、简述长期投资决策的程序

10、什么是预算?全面预算包括哪些类型?预算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计算题

1、利用高低点法进行混合成本的分解并预测成本。

2、利用本量利公式计算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变化,贡献边际率不变,价格将怎样变化。

3、利用公式进行材料及人工成本差异计算

4、用两种成本方法计算成本、贡献毛益、营业利润等相关指标。

5、单一品种下如何计算保本点,各相关项目变化对保本点的影响,多品种情况下计算保本点

6、利用本量利公式计算贡献毛益、变动成本率、利润等

7、预测销售量(算术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指数平滑法)

8、根据已知条件,判定开发哪种新产品

9、在多种经营的前提下,亏损产品是否停产

10、利用经营杠杆系数进行相关计算

11、用净现值法判定长期投资项目的可行性。(需考虑所得税)

12、用内部收益率法,判定长期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内插法)

二是针对性更强的《管理会计期末复习指导》

一、题型:单选20分、多选10分、简答20分、计算50分

单选、多选这些客观性试题请见中央电大下发的《管理会计期末复习指导》小册子。

二、简答题的范围:

1、简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和区别

2、简述短期经营决策的特点

3、简述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根本区别

4、什么是利润预测?利润预测包括的基本方法

5、简述各有关因素单独变动对目标利润是如何影响的?

6、简述管理会计的内容

7、简述业务量的增加会对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单位固定成本呢、单位变动成本各产生什么影响?

8、影响长期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他们是如何影响长期投资决策的?

9、简述长期投资决策的程序

10、什么是预算?全面预算包括哪些类型?预算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三、计算题类型:

1、利用高低点法进行混合成本的分解并预测成本。(小册子上P26-27第1、2、3题)

2、利用本量利公式计算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变化,贡献边际率不变,价格将怎样变化。(小册子上P29第11题)

3、利用公式进行材料及人工成本差异计算。(小册子上P34第34、35题)

4、用两种成本方法计算成本、贡献毛益、营业利润等相关指标。(小册子上P27-28第4、5、6、7题)

5、单一品种下如何计算保本点,各相关项目变化对保本点的影响(小册子上P28第9、10题),多品种情况下计算保本点(小册子上P29第13题)

6、利用本量利公式计算贡献毛益、变动成本率、利润等(小册子上P28第8题)

7、预测销售量(算术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指数平滑法)(管理会计教材P69-70例题、管理会计学习指导P31-32计算分析题第1题)

8、根据已知条件,判定开发哪种新产品(小册子上P30第17、19、20、21、22题)

9、在多种经营的前提下,亏损产品是否停产(小册子上P30第18题)

10、利用经营杠杆系数进行相关计算(小册子上P29-30第14、15、16题)

11、用净现值法判定长期投资项目的可行性。(需考虑所得税,小册子上P32-33第26、31题)

12、用内部收益率法,判定长期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内插法,小册子上P33第28、29题)

四、往年试卷分析:

计算题一般3-4题,与《管理会计期末复习指导》类型一样,数据要变的,文字也有变化。所以要搞懂上述重点。

三、佐证材料 详见:http://open.jstvu.edu.cn/Forum/showpost.aspx?ThreadId=d8a8b6ed-8983-47cb-90fa-c6998e0be6bd

第二篇:2012春企业战略管理第二次BBS小结

2012春季《企业战略管理》课程 第2次实时BBS活动小结

一、活动主题:企业使命与企业战略目标

二、活动内容

讨论题

一、何为企业使命?请举例说明

讨论题

二、你的人生哲学是什么?人生哲学与企业经营哲学之间有何联系?

讨论题

三、企业使命与战略目标有何联系?

讨论题

四、战略、环境、人力资源三者之间有何联系?

三、活动目的

能够阐述企业使命的概念、特征;掌握战略、环境、人力资源之间的关系;举例说明企业使命与战略目标之间的关系。

四、时间: 2012、4、26

五、市、县电大教师与学生情况

参与本次网上教学活动的学员约计54位同学,所属学校分别是:徐州电大、锡山电大、吴江电大、无锡电大、吴中电大、沛县电大、扬州电大、南通电大。参加课程讨论的教师分别是:锡山电大李玉君、无锡电大戴建平、沛县电大夏立平等老师参加了讨论。

六、活动情况述评

参加网上教学活动的同学能够围绕讨论主题进行讨论,同学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大部分帖子内容基本能够与主题一致。这次活动由于得到了锡山电大李玉君、吴锡电大戴建平、沛县电大夏立平等老师的支持,网上教学人气显著上升。课程论坛帖子总数由1568上升到2130帖,增加了36%;发帖用户数由189上升到了231人,增加了22.22%。

(一)本次活动的收获

本次网上教学活动中,大部分部分同学的帖子内容与题目比较贴切,且有自己的观点。以下是具有代表性的帖子,供大家相互学习之用:

1.何为企业使命?请举例说明

吴江电大孙飞同学:

所谓企业使命是指企业在社会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应担当的角色和责 企业使命任。是指企业的根本性质和存在的理由,说明企业的经营领域、经营思想,为企业目标的确立与战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华为公司——聚焦客户关注的挑战和压力,提供有竞争力的通信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

价值。

吴江电大陆奇同学:

企业使命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哲学定位,也就是经营观念。企业确定的使命为企业确立了一个经营的基本指导思想、原则、方向、经营哲学等,它不是企业具体的战略目标,或者是抽象地存在,不一定表述为文字,但影响经营者的决策和思维。这中间包含了企业经营的哲学定位、价值观凸现以及企业的形象定位:经营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如何认识的事业?如何看待和评价市场、顾客、员工、伙伴和对手。

世界优秀企业的使命举例:

迪斯尼公司——使人们过得快活。

荷兰银行——透过长期的往来关系,为选定的客层提供投资理财方面的金融服务,进而使荷兰银行成为股东最乐意投资的标的及员工最佳的生涯发展场所。

微软公司——致力于提供使工作、学习、生活更加方便、丰富的个人电脑软件。索尼公司——体验发展技术造福大众的快乐。

惠普公司——为人类的幸福和发展做出技术贡献。

耐克公司——体验竞争、获胜和击败对手的感觉。

沃尔玛公司——给普通百姓提供机会,使他们能与富人一样买到同样的东西。吴江电大卜凯明同学:

所谓企业使命是指企业在社会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应担当的角色和责任。是指企业的根本性质和存在的理由,说明企业的经营领域、经营思想,为企业目标的确立与战略的制定提供依据。企业在制定战略之前,必须先确定企业使命。

中国移动的企业使命“创无限通信世界做信息社会栋梁”。创无限通信世界”体现了中国移动通过追求卓越,争做行业先锋的强烈使命感;“做信息社会栋梁”则体现了中国移动在未来的产业发展中将承担发挥行业优势、勇为社会发展中流砥柱的任务。“无限”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随着人类生活形态的变化,人们对通信的需求以及对“无限通信”的理解也正在不断地演进。未来世界中人-人通信、人-机通信、机-机通信的发展必然会超乎现在的想象,“人类沟通的理想境界”必然会因此而不断提升。然而无论世界怎样变化,未来的通信一定利、更灵活、更经济、更时尚和更个性,更多地让人类享受通信带来的乐趣。中国移动将矢志不移、竭尽全力地推动和实现这种趋势。

锡山电大张浩波同学:

企业使命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哲学定位,也就是经营观念。企业确定的使命为企业确立了一个经营的基本指导思想、原则、方向、经营哲学等,它不是企业具体的战略目标,或者是抽象地存在,不一定表述为文字,但影响经营者的决策和思维。这中间包含了企业经营的哲学定位、价值观凸现以及企业的形象定位:经营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如何认识的事业?如何看待和评价市场、顾客、员工、伙伴和对手。

例如,柯达的企业使命是:“我们建立统一、重视效益的企业文化。为消费者及顾客提供各种有效的方法,使他们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够拍摄、保存、处理及打印图像和照片,并能将图像和照片传递给其他人和设备。开发合乎经济效益、与众不同的优质产品,并迅速投放市场。我们的员工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具有一流的聪明才智和技能,并共同维护柯达公司在世界影像业的领导地位。”。

南通电大纪忠兴同学:

企业使命是企业经营者确定的企业生产经营的总方向、总目标、总特征和总的指导思想”。简单地理解,企业使命应该包含以下的含义:

(1)企业的使命实际上就是企业存在的原因或者理由,也就是说,是企业生存的目的定位。不论这种原因或者理由是“提供某种产品或者服务”,还是“满足某种需要”或者“承担某个不可或缺的责任”,如果一个企业找不到合理的原因或者存在的原因连自己都不明确,或者连自己都不能有效说服,企业的经营问题就大了,也许可以说这个企业“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就像人一样,经常问问自己“我为什么活着”的道理一样,企业的经营者们更应该了然于胸。

(2)企业使命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哲学定位,也就是经营观念。企业确定的使命为企业确立了一个经营的基本指导思想、原则、方向、经营哲学等,它不是企业具体的战略目标,或者是抽象地存在,不一定表述为文字,但影响经营者的决策和思维。这中间包含了企业经营的哲学定位、价值观凸现以及企业的形象定位:我们经营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我们如何认识我们的事业?我们如何看待和评价市场、顾客、员工、伙伴和对手?等等。

(3)企业使命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形象定位。它反映了企业试图为自己树立的形象,诸如“我们是一个愿意承担责任的企业”、“我们是一个健康成长的企业”、“我们是一个在技术上卓有成就的企业”等等,在明确的形象定位指导下,企业的经营活动就会始终向公众昭示这一点,而不会“朝三暮四”。企业使命是企业存在的目的和理由。明确企业的使命,就是要确定企业实现远景目标必须承担的责任或义务。

例如:上世纪20年代,AT&T的创始人提出:“要让美国的每个家庭和每间办公室都安上电话”。80年代,比尔•盖茨如法炮制:“让美国的每个家庭和每间办公室桌上都有一台PC”。到今天AT&T和微软都基本实现了他们的使命。

使命足以影响一个企业的成败。彼得•德鲁克基金会主席、著名领导力大师弗兰西斯女士认为:一个强有力的组织必须要靠使命驱动。企业的使命不仅问答企业是做什麽的,更重要的是为什么做,是企业终极意义的目标。崇高、明确、富有感召力的使命不仅为企业指明了方向,而且使企业的每一位成员明确了工作的真正意义,激发出内心深处的动机。试想“让世界更加欢乐”的使命令多少迪士尼的员工对企业、对顾客,对社会倾注更多的热情和心血。

2.你的人生哲学是什么?人生哲学与企业经营哲学之间有何联系?

扬州电大李润贵同学:

1.我的人生哲学:想看什么就去看,想做什么就去做,想到哪里就去哪里;凡事心有所想,必定身体力行,这样才是完美的人生!

2.企业的经营哲学就是符合企业发展规律的管理理念、方法等。管理方法、措施正确了,企业的运行也就会有效、顺畅的实现组织目标。

在我看来,人生哲学、哲学、人生观、价值观,必然包含在企业经营与企业发展的过程之中。在一家卓越的企业,往往都一如既往的坚持着其自身的哲学,一种企业内所有人完全认同的哲学观或理念,而当企业发展达到一个瓶颈时,当企业面对广泛的市场与诱惑时,这个最基本的哲学为企业的选择提供了最为优秀的决策依据。

锡山电大李玉君老师:

我的人生哲学:不求得失与否,但求问心无愧,做一个顺天之人;企业经营哲学:产社会所需之物,为社会所需之事,做一个顺道的良心企业!联系:顺应天道。

张光灿老师:

“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这是我大学毕业的时候(今天是同学毕业30年、校庆110周年聚会的日子)在同学的留言簿上写下的一句话,也是我的个人价值取向或人生哲学。毕业后工作至今,“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是我教学、管理、学习、持家、待人接物的基本行为准则。岁月在流逝,环境在变化,我的人生哲学依然如故„„。企业经营哲学是企业的价值观、成长观和发展观,他是企业的行为准则以及对企业、员工、股东、客户、相关利益主体的态度。

人生哲学、企业经营哲学需要在在以下几个问题选项中做出决策:利人利己、损人利己、损己利人、损人又损己。一旦确定了选项,也就回答了“是怎样一个人”和“是怎样的一个企业”的问题,个人或企业的行为就有了准则,人生哲学或经营哲学也就产生了。

人生哲学和企业经营哲学有相通之处,都表现了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价值取向或价值观,通过两者的认识、理解和比较,同学们能够用自己的人生哲学去理解企业的经营哲学,用战略管理理论中的企业经营哲学来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哲学,两者相互支持、相互补充,达到既格物又修身双重目的。

3.请问:企业使命与战略目标有何联系?

锡山电大夏鑫同学:

任何企业在制定其战略时,必须在分析研究本企业及其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自己的使命。

1、企业使命为企业的发展指明方向。

2、企业使命是企业战略制定的前提。只有明确地对企业使命进行定位,企业才能正确地树立起各项战略目标。企业使命是战略方案制定和选择的依据。

3、企业使命是企业战略行动的基础。

吴江电大陆奇同学:

战略目标是对企业战略经营活动预期取得的主要成果的期望值。战略目标的设定,同时也是企业宗旨的展开和具体化,是企业宗旨中确认的企业经营目的、社会使命的进一步阐明和界定,也是企业在既定的战略经营领域展开战略经营活动所要达到的水平的具体规定。

企业使命是指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应担当的角色和责任。是指企业的根本性质和存在的理由,说明企业的经营领域、经营思想,为企业目标的确立与战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企业在制定战略之前,必须先确定企业使命。企业使命是企业存在的目的和理由。明确企业的使命,就是要确定企业实现远景目标必须承担的责任或义务。企业使命为企业战略管理者确定企业战略目标、选择战略、制定政策,有效利用资源提供方向性指导。

吴江电大沈良同学:

企业战略目标是指企业在战略期内所要达到的预期成果。企业战略目标是企业使命与愿景的具体化和直观化,是对企业战略的准确贯彻和解读。

企业战略目标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四点: 1.协调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和企业目标的统一; 2.使企业使命具体化,便于落实;

3.为战略方案的决策和实施提供评价标准; 4.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企业战略目标是企业使命与愿景的具体化和直观化,是对企业战略的准确贯彻和解读。企业使命是高度概括和抽象的,只有细化为具体直观的战略目标才能确保企业经营活动与企业使命的一致性,实现企业的使命与愿景。如果企业使命与愿景仅以口号或标语的形式存在,不能细化为战略目标,再好的使命与愿景也只能称为空中楼阁。

4.战略、环境、人力资源三者之间有何联系? 锡山电大夏鑫、吴江电大沈良、扬州电大李润贵同学:

战略、环境、人力资源三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匹配关系。从环境与战略的关系来看,不同的外部环境需要有不同的战略来匹配。这样环境便成为企业制定战略的出发点、依据和限制的条件。当环境发生变化时,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企业必须改变战略,制定出适应新环境的新战略。人力资源战略是企业总体战略的下属概念,它是指企业对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以及各种相关因素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从企业全局利益和发展出发,就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所作出的总体规划。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一项基础的管理支持工作之一。在人、财、物、信息这四大现代企业资源要素当中,人是最具能动性和影响力的要素,他掌握和左右着另外三大要素的作用发挥情况,因而是基础的基础。常言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可见人力资源管理做得好与不好,对企业的影响非常严重。结论是: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经营战略的支持者,是业务部门的重要合作伙伴。

员工队伍的合理流动对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有着不言而喻的作用。员工流动性过高或过低,都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流动性过低,不利于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流动性过高,造成人力资本的损耗,使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增加。保持适度的人员流动,可以使企业的人力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

在制定人员规划时,必须与企业战略目标相适应。因为人员规划是企业整个发展规划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首要前提就是服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目标与企业资源的协调发展。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总会受到某些不确定因素的干扰(比如企业所处环境的不可预测的变化等),给企业的发展带来风险。因此,企业必须要有前瞻性,要对可能出现的环境变化做出预测、分析,并有所准备。这也是对人员规划的基本要求之一。

张光灿老师

安索夫《公司战略》中的观点:1.企业战略的重点是适应环境;2.企业战略的目标在于提高市场占有率;3.企业战略的实施要求组织结构变化与适应。因此,一个好的企业战略是适应环境变化的战略,同时组织结构的调整意味着企业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的重新配臵和优化。当企业的发展机遇大于威胁时,企业发展空间大,企业依靠强有力的竞争力,出众的人才优势才能攻城掠地,扩大市场份额;反之,当企业面临着威胁大于机遇时,企业依靠对人力资源优化和独特的竞争优势,或固守城池,维持现有的市场份额,或收缩战线、以屈求伸。因此,环境、战略、人力资源之间相辅相成。人力资源的规划必须环境、战略需要相一致,且需要未雨绸缪,以满足企业战略、环境动态变化的需求。

(二)本次活动暴露出的问题

1.同学在讨论问题过程中,有自己思考的帖子数目增加,但是回答过程和内容在逻辑性方面欠缺,重复的帖子较多;

2.大部分辅导教师对实时教学活动组织、落实不够,参与活动学生少。

七、两点体会

1.省校课程负责教师需要和市县电大辅导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在一些问题的理解和回答过程上形成共识。

由于我的责任,对课程辅导教师在问题设计、理解、回答等问题上与辅导教师交流不够,以至于学生回答问题是缺少基本的答题思路、基本步骤。因此,课程教研活动的方式、内容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和改进,也希望市县电大辅导老师给予相应的意见和建议,改善实时教学活动的内容和质量。

2.关注同学回答问题的内容和质量,挖掘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潜在的需要。从本次实时教学活动的结果上来看,不难发现同学回答“与经历、阅历、知识”有关联的问题时,同学就有话说,有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在回答“与经历、阅历、知识”关联度不高的问题时,缺少自己的思考,无话可说,只能粘贴别人的发言内容了。这是个值得我们教师反思和探索的问题,需要教师在题目设计上动脑筋、想办法,来引导同学思考、激发答题的兴趣,以提高实时教学活动的学习效果。

第三篇:英语国家概况BBS讨论小结

英语国家概况(1)(2)BBS 讨论总结

交流主题:英语国家概况介绍与疑难解答

主持部门:湖南电大文发部

主持老师:曾倩

讨论时间:2012年4月19日19:00-21:00

参加分校:省校、常德、衡阳、株洲、娄底

参加人数:10人

发帖总数:143条

本次BBS讨论是这学期开学来组织的第一场英语国家概况网上交流活动,参加的分校和学员数量虽然不多,但气氛活跃,效率较高。

这次讨论得到一些分校老师的积极支持,包括常德分校的杨朝娟、陈艳莉,衡阳分校的王小花,娄底分校的李冕,株洲分校的杜鹏;参与讨论的学生有衡阳电大的彭玲和吕春艳,在此提出感谢!在讨论中,分校老师与学生们主要围绕英语国家概况学习方式与考试形式,对于学生在学习和考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学生们就如何学好这门课,如何克服一些学习中的困难纷纷提问,老师及时有效的回复得到了学生的好评。

从学生的提问中,我们也了解到学生基础薄弱,对如何学好这们课程比较迷茫,省校老师会积极提供网上学习资源,也希望分校教师能提供有效支持服务,为学生介绍网上资源,并告诉同学们如何利用资源以改善学习方式,加强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但是讨论活动中还存在很多不足,比如参与学生面还不够广,今天只有衡阳电大的两个学生参与了讨论。另外,同学们局限于提问,不能深入到讨论中来。当然作为主持教师,我也应该积极探索怎样才能使讨论更加有效地进行,在这里希望能够和各位分校教师及学生加强交流,共同来寻求好的解决方法。最后,再次感谢分校老师的参与和支持!

第四篇:容摘编中文教学部4月份BBS非实时讨论内

中文教学部4月份BBS非实时讨论内容摘编

编者按:自湖南电大衡阳教学会议以来,湖南电大的网上教学活动异常火爆,实时的BBS讨论每次上的帖子都在一千个以上,多的达到二、三千,非实时的BBS讨论每天也有几十上百条。因为目前的非实时BBS讨论没有分专业进行,学员要全面浏览本专业的帖子很费时间,为方便学员学习,中文教学部拟从4月份始,将每个月(或半个月)的BBS非实时讨论的、涉及汉语言文学及教育类专业的、对学员有学习参考价值的问题整理成文本挂在教学信息栏目里,供学员查阅。学员在使用过程中有什么建议、意见或要求,都可以提出来进行讨论,以便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

因为篇幅过长,编辑老师没有把所摘编帖子的内容全部仔细审阅,内中有一些错别字没有更正,有的观点纯属教师的个人见解,并非定论,有兴趣的师生可以继续探讨。

1、你好,老师。我应该这样把我的全部课程学习好呀?

龙再金同学,你是什么专业呀?你问的比较笼统,我也只好比较笼统地答了。

要学好开放教育的课程,首先要学习好文字教材;其次要了解网上有哪些学习资源(包括辅导文本和音像资料、CAI课件等),选取一些有针对性的资源进行学习;再次要积极参加网上讨论和答疑,了解中央电大和省校关于网上讨论、答疑时间的安排,将自己的疑问提出来,也可以浏览别的同学提出的相关问题。最后,要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这样才能巩固所学并激发学习的兴趣。具体课程的学习你可以向中央电大和省校负责该门课程的老师咨询。

2、老师好,毕业论文都要引用名著吗。

罗尚其,你好!

毕业论文是否要引用名著,是由你论文本身的选题决定的。我们并没有就此作硬性规定。引用与否都不影响你论文的写作质量。

我想,你或许想表述的是另一个问题:毕业论文的选题范围为什么一般都选名著。(选题范围与“引用名著”是两回事)一般来说,名著经得起反复阅读和研究,且研究资料较多,所以,电大系统中文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范围以名著的研究为主还是可以的。

欢迎你就此事发表高见。

3、不知道每门课在网上是否都有资料可以查找呢?老师答疑也一定要在这里才可以吗?

回复湘潭陈瑛的帖子:不知道每门课在网上是否都有资料可以查找呢?老师答疑也一定要在这里才可以吗?

现在所有的必修课和大部分的选修课都有资料可以查找。另有少数选修课正在建设。

老师答疑分为两类:实时的BBS讨论和非实时的网上答疑。

实时的BBS讨论是在“BBS交流”内,每个专业本期都安排了一些答疑,请注意时间安排。非实时的网上答疑则是在这里进行,你可以随时提出问题,老师们会尽快地给你答复,但不一定有实时的BBS讨论那么快.那么及时。

4、老师好们好!我们分校老师要求学员常常上网,有什么问题可以通过BBS讨论室请教。今天我第一次进入第一讨论室,结果让我大吃一惊,这里完全是个聊天室啊!请问它到底起什么作用?我后来才发现真正提问能得到解答的是“我的提问”栏目。那BBS栏目有什么用呢? 老师的答疑分为两类:实时的BBS讨论和非实时的网上答疑。

实时的BBS讨论是在“BBS交流”内,每个专业本期都安排了一些答疑,请注意时间安排。你看到有同学在这上面聊天,是因为省校的老师一般只在省校安排实时答疑的时间内上来,平时则只是同学们相互交流。

非实时的网上答疑则是在这里进行,你可以随时提出问题,老师们会尽快地给你答复,但不一定有实时的BBS讨论那么快.那么及时。

5、老师:我是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新生。本期我们开设了语言学,这门课太难学了。请问:什么叫音位?怎样才能准确地辨别它们?

舒慧艳,你好!

你说的大概是语言学概论这门课程吧。

什么叫音位?如果用专业术语来解释,音位是具体语言中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但要真正弄懂这个概念,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

音位是指一个音类,它通常包含着一组音素,这些音素表现为这个音位在不同语境中的实际读音,例如汉语音节中bei、ge、zhen、bie中的e,它们中的e虽然都用同一个字母来表示,但实际读音是不同的。其次,音位之间的组合关系是依据其共同特征,把它们聚合成类,以类为单位进行组合的。同一类的音位,组合上具有相同的特点。例如汉语语音把b、p、m、f聚合成唇音,其中的b不能与撮口呼韵母相拼,那么其他三个唇音也不能与撮口呼韵母相拼。

音位的概念还与音素的概念密切相关。普通话的音素很多,但是,有的音素只是某个音位的变体,改变后没有区分意义的作用。根据音位划分的原则,这样的音素不能划归为独立的音位,而是几个发音相近或相似的音素共同构成一个音位,这些音素就属于同一个音位的变体。例如音节bai he zhen bie 中的e,虽然字形相同,但在这几个音节中实际上是不同的音素,不过,它们互相换位后,除了发音上感觉有些别扭,并不能区分意义,因此它们都不是独立的音位,而是属于同一个音位的变体。而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作用的音素,就要划归为不同的音位,例如普通话中的音素b和p(试比较“本”和“喷”)、z 和zh(试比较“自信”和“致信”)就是两个不同的音位。

语言学概论这门课程很难学,建议你平时认真听课,多做练习,并且多上中央电大在线参加网上讨论,这样你会从旁人的问题中得到启发。当然湖南电大在线也上载了部分辅导资源,可供你参考。

欢迎多与我们交流。

6、回复帖子:“请问废名的〈〈莫须有先生传〉〉的主题怎样理解?”

《莫须有先生传》共15章,不容易解读,其中充斥了某种玄学意味,具有“理趣”与“禅趣”的特点,那种美感的思想和有意为之的“涩味”境界是要慢慢体会的,这也可以说是废名“诗化的思想和思想的诗化”的追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废名既是禅家也是诗人。《莫须有先生传》是废名另辟“奇涩”蹊径的表现,整部小说不仅诗意淡出,而且晦涩繁琐。莫须有先生“全无诗意”的所见所闻,恰是废名休学、隐居后思想变化和所处现实环境的艺术表现。这里已没有往昔的超尘脱俗般的诗化的单纯美,有的是作者逢人遇事的感慨与絮语,有的是平凡百姓庸常的现实,在“满纸荒唐言”的下面掩饰不住的是作者的一腔愤懑和对世事与人性的理性思考。

7、我觉得〈〈汉语专题〉〉(2)很难学?能指点一下吗? 我觉得要学好《汉语专题(2)》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还是要有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感兴趣,学习起来就会其乐无穷,而不是感到疲倦乏味。

其次,学习时要尽量联系活的口头语。虽说古汉语已经死亡,但不少古代语词的意义和声音还保留在现代活的口语中。

语音方面,古代只有重唇音b.p.m而没有轻唇音f.v,这可以在现在的湘方言中得到印证,如湘方言中黄蜂的蜂的读peng,“浮”读bao;古代只有舌头音d、t,没有舌上音zh.ch,这也可以在现在的湘方言中得到印证,如湘方言中剁肉等时垫在下面的砧板的砧不读zhen,而读din,这种现象在湘乡话中最突出,如张读dang,中读dun等。

词汇方面,不少古汉语词汇在成语、惯用语或方言中得以保存,如“金城汤池”的“池”就保留了护城河的古义;宁乡的“灰汤疗养院”的“汤”就保留了热水的古义(灰汤指温泉)等。

语法方面,有些古汉语中特有的语法现象也会在成语、惯用语或方言中保存下来,如成语“惟利是图”就是古汉语中特有的宾语前置现象(现代汉语的正常语序应是:惟图利。“是”是复指前置宾语“利”的复指代词);成语“富国强兵”中的“富”和“强”就是古汉语中特有的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国家富裕,使军队强大)等。

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是也。

再次,要多看多读。

学习《汉语专题(2)》要有较为丰厚的古代汉语语言材料的积累。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大量阅读,有了对古代汉语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学习起来才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最后,要求多练。

练习不单可以巩固已有知识,还可以查漏补缺,甚至通过温故达到知新。这就不用我多说了。

8、老师好:《古代文学专题》中的平时作业(1)第一大题第8小题《诗经庸风》中的“庸好像与教材中的“鄘”不同?谁对呢?

李友品同学,你很细心。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你细致认真的学习态度。教材写作“鄘风”是对的,错的是平时作业(1)中的“庸风”。

9、老师,你好!我是2004年新生,我想问问我们考试成绩将如何计算

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1)形成形成绩(一般占20%),2)期末考试(一般占80%).祝你学习进步。

10、老师,您好!我想问问2003年春季的什么时候可以拿到毕业证?

原则上修满学分就可以毕业,如果你能按照教学安排认真学习,顺利通过课程的考试和实践性环节的考核,一般两年可以毕业。

11、怎样学好《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课程的学习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辨析,如现代汉语的定义看似简单,实则包括了语音、语法、语汇的规范标准;语音的定义则包括了语音与自然界的其他声音、与人的其他声音(如呻吟、咳嗽等)的区别。这些概念不能死记硬背,一定要理解。二是基础知识的运用。如音节的有关知识、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辩正(湖南人学普通话尤其要注意),句型分析 和句子语病修改等,要求重点掌握并能灵活运用。

学习中遇到的具体困难,欢迎多交流。12、2004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本科秋季招生的考试是怎样进行的?

开放教育本科是免试入学,你问的是否是入学水平测试?若是,请与所在分校联系,由分校组织和安排

13、我是工商管理本科的学员,我想考学位英语,请问有复习资料吗?

学位英语考试属于水平考试。由各个合作高校出题,目前没有统一的辅导资料,您可以在网上查看一下模拟试题。

14、我们是乡中学的老师,上网不容易,应该如何学习呢?

我们开放教育强调网络教学,但是如果没有机会上网,建议多看教材和辅导书,多上几次面授课

15、老师好:我的外语基础很差请问老师将如何有效的短期的提高外语水平? 短时间内我个人认为没有什么捷径。要坚持。

给您推荐两个英语学习网站。www.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祝您学习进步。

16、怎样学好《现代汉语》语音部分? 汉语语音和绪论部分有几个重点:一是关于现代汉语的定义,二是什么是语音,要求能灵活掌握语音和一般声音的界限;二是声韵调的有关知识以及汉语音节的有关问题。

语音这一部分的难点是音节的拼写和普通话声母韵母的辩正,即方言与普通话的发音辩正。这是实践性很强的内容,你要花一番气力才能掌握。

欢迎就学习中的难点多交流

17、我是2003秋中文本科班的学生,想知道毕业论文什么时候开始写,谁能告诉我吗?

一般安排在第五个学期,原则上应在修完80%的主干专业课程之后进行。但你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提前选择论文的选题方向。

18、现在电大的各门考试卷,为什么不能以标准化试题出题呢? 标准化考试起源于西方国家。它的最大优点就是能够检验学生记忆知识的广度,以及提高考试管理的效率(如电脑阅卷),保证考试的信度。但标准化考试并不能检验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主观考试与客观考试(标准化考试)相结合,是国内外考试改革的一个趋势。

19、但我认为,考试这种方式是不能检验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只有在工作及生活当中才可以真正检验自己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任何东西不要绝对。你的话前半句失之偏颇。后半句言之有理。

20、贾平凹,他自己说是“贾平WA”,李晓燕老师,请你告诉我,这是什么道理?凹字读ao,没有道理读wa呀!

杨志龙,你好!

看来你的涉猎面较广,你的提问也相对较多。

娄底电大的学员思想很活跃,在中央电大在线还留下了帖子,值得表扬!

“凹”是一个多音字,一读ao,与“凸”相对;一读wa,用于方言,表示地名。

贾平凹原名贾平娃,他自己说名字叫贾平WA,我认为有两个含义,一是指他原名的读音,二是有意地突出他本人的乡土性格特征。你认为这样解释是否有道理?欢迎发表高见。

21、请问老师~教育管理方面的论文应该怎么写?范围有哪些?

你是专科还是本科?专科已经有论文写作要求,已经挂在网上。本科的写作要求中央电大还没有具体规定。我已经打电话催了。据说他们正在制定。不过不管结果如何,五月份我们会把写作要求挂在网上。你可以现在开始准备材料,大致范围是学校管理的,不要写教材教法方面的。

22、请问《诗经》中“兮”与《离骚》中的“兮”用法有怎样的区别?

:《诗经》中“兮”与《离骚》中的“兮”都是语气词,其作用是构成句式,表达语意。和《诗经》相比,《离骚》中的“兮”起到的作用更为突出。袁行霈先生的《中国文学史》中说:“《诗经》的形式是整 齐、划一而典重的,而屈原的作品则是一种新鲜、生动、自由、长短不一的“骚 体”。这种形式是建立在对民间文学学习的基础之上的。屈原以前,楚地流行的 民歌句式参差不齐,并且采用“兮”字放在句中或句尾,如《越人歌》(《说苑 ·善说》)。而与《离骚》有直接关系的则有《九歌》。显然,《离骚》学习借 鉴了楚歌的形式特点。不仅如此,《离骚》还吸收了大量的楚地方言。黄伯思 《翼骚序》云:“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并且还举“些、只、羌、谇、謇、纷、侘、傺”作楚语的例子,举“顿挫悲壮,或韵或否”作楚声的例子。《离骚》中的楚地方言还有很多,屈原采用这些楚地方言,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 和生动性,同时,对“兮”等语助词的多种方式的使用,促成了句式的变化,这 些句式和委婉轻灵的楚声相结合,很适合于各种不同情绪和语气的表达。楚语还 使《离骚》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增加了生活气息。”

另外,我记得湖南师大的郭建勋教授在这方面有专文论述。请看中国文学研究 1998年03期

23、“杨意不逢,扶凌云而自惜”是什么意思? 这句出自王勃《滕王阁序》,“扶”字当是“抚”的误字。

这是用司马相如经杨得意推荐而受到汉武帝赏识之典。杨意指杨得意。因此文是骈赋,采用四六句式,故将杨得意省为杨意以足四字句之格。

此句意思是说:如果司马相如没有遇上杨得意,那他也只能抚凌云之赋而自惜。作者借此典咏己之不遇。

24、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中“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用了()的典故。我认为是“荆轲离别”,对吗?

1、“别”应是“送”。

2、这句话用的典故是李陵与苏武的分别:汉将军李陵苦战兵败,投降匈奴;后来留在北方的苏武南还了,李陵为他饯行,在河桥分手的时候,对苏武说:“异域之人,一别长绝。”这是陷身异域的朋友的生死诀别。

3、这首词的下一句“易水萧萧西风冷”才是用的荆轲去刺杀秦王,朋友们在易水边为他送行的典故。

25、请问老师,“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这一句中的“踏歌”是什么意思?

是不是代表古人送别的一种普遍方式,与折柳相送一样?

或者只是一时兴起的个别行为?

陈丽珍同学,问得好!看得出你是个善于思考的人。

李白《送汪伦》中的“踏歌声”是古人听歌时的一种普遍行为方式,但不是送别的方式。歌曲在演奏时是有节拍的,人们在听歌或演唱时会自动地跟着音乐的节拍应和,我们俗称打拍子。“踏歌”就是指用脚和着音乐节拍打拍子,也即用前脚掌应和着音乐的节拍击打地面。李白在与汪伦分别时,送行的人们演奏起了音乐,并和着节拍踏歌,节奏整齐响亮,让李白深为感动。

26、问老师一个简单的问题,请不要见笑。

绝句、乐府、律诗、古诗有什么不同?分别是什么意思。谢谢 古诗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古诗是指与现代自由体新诗相对的所有古代诗歌。

狭义的古诗也叫古体诗,是与格律诗相对而言的。乐府诗是汉代音乐机构乐府采集的民间歌谣,后来文人也有仿作的,都通称为乐府。乐府是古体诗之一。

格律诗又叫今体诗,其称今体诗者,是唐宋人当时的称法,包括绝句和律诗。

古体诗与格律诗的区别在于:

(1)二者用韵的宽严不同。古体诗押韵比较宽泛,而格律诗押韵则一般要求严格按照韵书的规定(如礼部韵)。

(2)二者在平仄上的要求也不同。古体诗不讲究平仄,而格律诗则有严格的平仄规范(如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绝句与律诗的区别则主要是在句数上有不同:绝句都是四句,而律诗则要求八句或更多(律诗有八句和八句以上的,八句以上的称排律)。

五言绝句(五绝)与七言绝句(七绝)、五言律诗(五律)与七言律诗的区别则在于每句诗的字数是五个还是七个了。

27、:通感和比喻有何不同? 刘志芳,你好!

你是一位很用功的学子。你提出了学术界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现将一篇关于通感和比喻的文章转载如下,供你参考。(此文发表于《语文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9期)

通感 与 比喻、移就、比拟浅论

广东省南海市石门中学 JGY

中学的修辞教学存在着“通感”是不是一种修辞格,它和比喻、移就、比拟这些修辞格又如何区分的难题。

很多传统的修辞书中都没有把通感列入修辞格加以阐述。中学语文课本里在讲修辞格的有关章节中没有列入“通感”,但在高中语文的课后练习中,却出现了识别通感的练习题;如今有较多的讲修辞的新书,如青年书屋出版的姚国亮、余斌编的《中学语文修辞举例》,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耿文辉著的《漫谈修辞与作文》,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何让编著的《中学语文修辞格》等,又将通感列为一种修辞格。而这些新书中对通感的阐述可谓是众说纷纭,他们大概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通感不是比喻。

像姚国亮、余斌编的《中学语文修辞举例》说:“通感与比喻是不同的。因为比喻要求用来比喻的事物一定要跟所要说明的确有相似之处。……通感是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感觉互为转移或挪移,而这些感觉之间丝毫没有相似之处,……显然这些不是比喻。”

二,通感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另外也有并非比喻的“形容通感”)。

像何让编著的《中学语文修辞格》说:“通感分比喻通感和形容通感两类。比喻通感又叫„比喻移觉‟。就是借助比喻的形式使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相沟通,如……„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地绉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滑滑地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形容通感,又叫„形容移觉‟。就是借助形容使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相沟通,如„我将深味这浓黑的悲凉‟。用„浓黑‟来修饰„悲凉‟,视觉通触觉。” 还有北京华文出版社《高中各科知识表解<语文>》说:通感“也称„移觉‟、„移就‟。指把人对某事物的感受移到另一事物上去的特殊比喻。”这种说法干脆把“通感”说成是“特殊的比喻”。

三,通感是“移就”,又是一种特殊的比喻。

像北京华文出版社《高中各科知识表解<语文>》说:通感“也称„移觉‟、„移就‟。指把人对某事物的感受移到另一事物上去的特殊比喻。”这里不仅称通感是特殊的比喻,还称通感是移就。

综上所述,这些不仅是众说纷纭,而且还互相矛盾。这就使中学的修辞教学莫衷一是了。这个难题在中学的教师和学生中一直普遍地存在着。而本人认为:

一,“通感”应该作为一种修辞格。

“通感”作为一种修辞方式(也叫修辞格)是由钱钟书先生最先提出来的。他说道:“在中国诗文里,偶尔碰见一种描写的手法,古代的批评家和讲修辞学的人似乎都没有拈出。……奇怪的是,亚里斯多德虽然在心理学里提到通感,而在《修辞学》里却只字不谈。这不能不说是那位思想周密的思想家的一个小小的疏漏。”(钱钟书《通感》)

──这里,钱先生首先说这是一种“描写手法”,可看作是从大的范围上讲,因为修辞可说是属于描写手法的范畴;说“亚里斯多德……在《修辞学》里却只字不谈。这不能不说是那位思想周密的思想家的一个小小的疏漏”,可见,通感应该作为一种修辞方法。

前面说到,在高中语文的课后练习中,也出现了识别“通感”的练习题;如今也有较多的讲修辞的新书,如青年书屋出版的姚国亮、余斌编的《中学语文修辞举例》,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耿文辉著的《漫谈修辞与作文》,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何让编著的《中学语文修辞格》等,将通感列为一种修辞格。通感作为修辞格已为人们普遍接受,它也具备了修辞“是选择最适合表达需要的语言手段,来增强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提高表达效果的方法”的这个本质特点。

二,通感与比喻、移就、比拟应是并列(对立)的概念。

通感叫它移就,在“沉重的晚云”、“响亮的香味”这样的情形下似乎说得过去,尽管与上海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教师手册》中“移就”的定义──“两个事物相关连,把原属于甲事物(一般是人)的修饰语,移属于乙事物的修辞方式”和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中讲移就时说到的“我们常见的大概是把人类的性状移属于非人的或无知的事物”都不完全相符:“响亮的香味”中的“响亮”和“沉重的晚云”中的“沉重”这些个修饰语就不一定是人类才有的,但可以认为上面所说的是“一般”和“常见”的情形而把这算是移就的特例。但是确认通感就是移就那就不行了,因为,“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个通感的典型的例子中的“闹”在这里又谈不上是修饰语,不能叫移就。这就是说,移就常常兼有通感,而有的通感就不一定有移就,因而通感又和移就不完全一样。

叫它“特殊的比喻”,举出“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铃上奏着的名曲”这样的例子似乎很能说明问题,认为这种所谓“神似”的比喻就是通感,就不叫比喻,比喻是要讲形似的。那也不能成立。实际上,本体和喻体没有形似的比喻是很多的,比喻应该强调的是有某种相似,不一定非得形似不可。像陈望道在比喻修辞格中引鲁迅《故乡》中“我想:希望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并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为例,这里的“希望”是无形的,与“路”就谈不上形似,相似点大概应该叫“理似”;再有“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止如槁木,倨如矩,句如钩,累累乎端如贯珠。”这里的一串喻体就和本体没有形似之处,可是被钱钟书先生称为“一串体贴入微的比喻”,可见,“通感”和比喻毕竟是两个并立的概念。像“微风过去,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只算作通感,不算作比喻,也说不过去。它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比喻的特征:形式上它具备了比喻的本体、比喻词和喻体,内容上本体喻体有相似之处,这个相似点就是那“清香”和“歌声”给人的感觉是相似的,或叫“神似”吧。再则,也不能说没有用比喻的地方就没有通感了。像“红杏枝头春意闹”应是用了通感的典型,而没有用比喻,就不能叫“特殊的比喻”。因而通感是“特殊的比喻”的说法也是不妥的。

综合以上两点,我们便可以这样认为:

通感应是一种修辞格,与比喻、移就、比拟是并列的,它们之间并不互相冲突;如果一个句子有了通感,又有比喻或移就或比拟,这是兼格。修辞学上一直是承认有兼格存在的;即便是一段文字同时使用“通感”和“比喻”这两种修辞格,也可从钱钟书先生《通感》中的又一段文字里得到间接的证明:“我们《礼记》里的《乐记》有一节极美妙的文章,把听觉主要跟视觉拍合:„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通 “坠”),止如槁木,倨如矩,句如钩,累累乎端如贯珠。‟……《乐记》里那一串体贴入微的比喻,使亚里斯多德的枯燥、粗略的说法相形见绌,同时也比后世诗歌里一般对声音的描写多一层曲折。……也许不但指听觉通于视觉,而且指听觉通于肌肉运动觉:随着声音的上下高低,身体里起一种„抗‟、„坠‟、„攀‟、„落‟的感觉。”钱先生这里就认为《礼记》中的那段文字既有通感,又是比喻。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第一册《散文二篇》第四题在比喻中谈及通感,题干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其中有两个比喻,用诉诸听觉的音乐来比香味,来比光与影的组合,明与暗的变化,你觉得这样的比喻合理吗?为什么?”可以肯定是合理的,合理在这种比喻的相似就是感觉的相似。这说明了教材编者也认为通感和比喻在这样的句子里完全可以同时存在,而不是认为只有通感而没有比喻,或认为只有比喻(或叫“特殊的比喻”)而没有通感。

这样,像“微风过去,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铃上奏着的名曲。”──应是兼用比喻和通感两种修辞格,是把“通感”的感觉用比喻句的形式表现出来;“红杏枝头春意闹。”──应是兼用通感和拟人两种修辞格,用拟人的手法勾连起两种相通的感觉;“我将深味这浓黑的悲凉”、“甜柔的笑声”──应是兼用移就和通感两种修辞格,是把“通感”的感觉用移就的谴词方式来表现;“一阵响亮的香味迎着父亲的鼻子直叫唤。”──应是兼用比拟、通感、移就三种修辞格。从直接把“香味”当成能“叫唤”的人来写的角度看,是拟人,属于比拟;从“响亮”不寻常地去修饰“香味”的角度看,是“移就”;从把感诸嗅觉的“香味”诉诸听觉能感受的“叫唤”、把感诸嗅觉的“香味”诉诸听觉或视觉能感受的“响亮”的角度看,是地道的“通感”。■

28、汉语言的老师:什么是语言的二层性?是不是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咯?

语言的层级体系,其音位层和符号层我们合称为语言的二层性。在语言的层级体系中,从音位到语素具有质的飞跃。第一,音位与音位的组合,还只是单纯的声音组合,只是构成了符号的形式部分,而形式是要依托一定的意义内容才有存在的意义,所以音位组合一经同相关的语素结合,代表一定的意义,既具有形式部分,又具有意义部分,这样才真正构成了完整的符号;第二,一种语言里的音位,往往只有几十个,而音位与音位的组合构成表示意义的语素,多达数千,在数量上也是一个飞跃。至于语素构成词,词构成句子,数量就更多了,从低层到上层,每一级的单位在数量上都是成倍地、数倍地往上翻,到句子则是无穷,我们无法把一种语言中所有的句子都列举出来,即使古今中外已经用了的句子,也只能说是一小部分。系统论有一个观点叫做整体大于局部之和(拳头大于五个指头的力量),语言符号的特点也符合系统论的观点。语言各个层级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犹如一个开放的倒三角形,越往上层,数量越多,到句子则完全是开放的,无穷的。

语言层级结构的奥秘,简单地说,就是以少驭多,以少数结构单位有规则地组成多数;下层与上层,下级与上级,都是以少数有规则地组成多数,即上一层(或上一级)的结构单位由下一层(或下一级)的结构单位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构成。

三、四十个音位可以组成五、六千个语素的语音形式,五、六千个语素可以组成几十万个词(大型英语词典大致收词四十余万条),而这几十万条词则可以组成无穷无尽的句子。句子虽然 无穷,但句子里所用的材料却不会超出这几千个语素的范围,就是说,新句子无非是现成旧材料的新组合,而新组合又有一定的规则可以遵循,这就是说话的人可以纵横驰骋,放手造出符合表达需要的句子来,而在听者的感觉中,新句子都似曾相识,不会发生理解的困难。语言为什么能够成为人们得心应手的交际工具?语言系统的这种灵活的层级装置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因为它为人们以少数驾驭多数奠定了结构的基础。

29、语言是自然现象还是社会现象?为什么? 这个问题应该由你来回答。我为你提供以下思路:

世界上所有现象,形形色色,错综复杂,按其性质可分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两大类。自然现象是人社会以外存在的现象,它的产生、存在、发展和消亡与人类社会没有关系,例如宇宙中存在的万事万物,其产生发展有自己的规律,与人类社会没有关系,例如太阳和月亮、地球围绕太阳运转等,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不是有了人类才有这些现象。所谓社会现象就是指那些与人类共同体的一切活动――产生、存在和发展密切联系的现象。社会现象与人类的活动密切相关,它是依赖于社会而存在的,随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比如我们最熟悉的如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法律等,就属于社会现象,与社会密切相连。

我们所能感知的一切事物,要么是自然现象,要么是社会现象,而语言就是属于社会现象。社会是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社会的共同体,与此密切关联的现象就是社会现象。语言就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与人类社会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把社会中的个人结成群体的纽带,是人与人互相联系的桥梁,进行沟通的工具,也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重要标志。没有语言,人类社会就会崩溃,不复存在。

语言从本质上说是社会的,具有社会性。一个社会是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语言就是一定社会的产物,是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社会以外无所谓语言,没有社会,也就没有语言。语言是在劳动过程中因为交际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与人类社会、人的抽象思维同时产生的。语言的发展受社会制约,语言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死亡而死亡。总之,语言的一切自始至终都与人类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社会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给语言带来影响,都会在语言中反映出来。社会性可以说是语言的本质特性。

语言与社会的发展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近一两个世纪,语言学家、社会学家等广泛的调查和研究了美洲、非洲、澳洲等地的落后部落的语言,发现这些语言都有自己的特点,并与社会发展的程度相适应。世界上已经查明的语言,大约有5500余种,它们都与自己的社会紧密相连,都有自己的来源和形成的历史。斯大林指出:“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人类社会,即令是最落后的,能够没有自己的有声语言。”而且人类之所以有这样多种多样、形形色色的语言,归根结底,是由语言的社会性所决定的。我们在第二章将学习语言符号的构成,要学习语言符号音义结合的任意性特点,其实这里的任意性,从根本上看是因为语言的社会性决定的,没有语言的社会性,也就没有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

语言是社会现象,这是由于语言与社会相互依存,语言中的语音表示什么样的意义,什么样的意义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来表达,都是与社会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斯大林指出:“语言是属于社会现象之列的,从有社会存在的时候起,就有语言的存在。”语言不可能离开社会而存在,社会的存在也离不开语言,语言是组成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因素。人类或者说一定社会集团中的全体成员,在共同的生产劳动中,需要协调,需要沟通,需要联系,就需要有相互联系的工具。而语言就起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的作用。没有语言,人类社会就如同一盘散沙,无法结成团体,无法协调行动,社会就会解体,其实没有了语言,也就无所谓社会了。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还说明这样一个道理,人类社会以外没有语言。人类社会以外的动物,有的可以利用身体动作、颜色、气味等传递信息,例如西班牙有一种鹿用尾巴的摆动作为信号,尾巴下垂不动表示平安无事,尾巴抬起一半表示提高警惕,尾巴完全竖直表示危险来临。母鸡可用咕咕声召唤小鸡,蜜蜂用飞舞的路线表示蜜源的位置。但动物的所谓语言同人类的语言有着天壤之别。第一,动物用作传递信息的声音、动作是先天的,是本能的,不是词动物群学来的。第二,动物用作交际工具的声音是不可分解的,分解不出音节、音素等单位,更没有词汇和语法,而且他们的声音是一成不变的,谈不上社会性。第三,动物的声音和动作所能传递的信息内容是非常有限的,无法和人的语言相比。社会以外不但没有语言,即使是人,只要离开了社会,也会失去语言能力。

例一:1921能印度加尔各答发现了两个狼孩子,都是女的,小的1岁半叫阿马拉,不久死去,大的叫卡马拉,约8岁,在保育院住了9年死去。在人们发现她们的时候,她们都不会说话,怕光,咬人,爬行,吃生食,8岁的卡马拉连一句简单的话都不会说,到死也仅学会了六句话。而在人类社会中生长的孩子,都是学说话的专家,1岁半就能说一些简单的话语了,到六七岁时就可以比较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在7岁以前换一个环境,不出两年,小孩就可以学会一种新的语言。

例二:1930年,美国有一对夫妇,将一只刚生下来的小猩猩同自己的孩子放在一起来喂养,在最初的9个月,黑猩猩显得比婴儿聪明,能听懂大人的话比婴儿还多,9个月以后,黑猩猩就不行了,婴儿不但听得懂的话比黑猩猩多得多,而且能够开口说话,而黑猩猩无论怎样训练,始终都说不出一句话来。黑猩猩是动物中最聪明最接近人类的,但美国、苏联等国的科学家做过多次试验,都没有找到动物可以说话的证据。美国的自然科学家海涅尔以毕生精力研究猿类表意方式,著有《猿类语言》一书,结果证明动物是不会说话的。他的结论是:“猿类根本不能进行有联系的谈话,它们的言词仅限于以同样方式重复的单个的声音或叫唤;如果推想它们谈话具有高度的社会性质,中就是未经思虑的断言。”

人类之所以能开口说话,主要是因为人类大脑特有的语言能力是与生具来的,具有一定的先天条件。但是,如果没有后天的社会环境,不在适当的时期同实际的语言相接触,就不能激发出大脑语言能力的内在机制。因此,语言的习得同样具有社会性,离不开社会。

苏联心理学家巴甫洛夫(1849-1936)创造的两种信号系统的学说,证明了语言符号系统是人类特有的。动物只有第一信号系统,即只能对颜色、声音、气味、形状等具体形象(而且必须是现实现象)作出直接反应(人当然也有这种能力),不能离开个别的具体的形象,其反应有点类似于“望梅止渴”,只能对眼前的现实现象作出反应,它们不可能回忆昨天,也不可能预知未来。而人类还具有第二信号系统,即可以抛开具体的形象,利用词语代替现实现象中的色彩、声音、形状、气味等,一样也能作出反应。比如说“凳子”,并不用搬出具体的凳子来,人们就能作出正确反应。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类特有的,动物并不具有。鹦鹉能对话,能背诗歌。笔者就曾经在电视中看到一则鹦鹉背诵唐诗《登鹳雀楼》的新闻,那只鹦鹉背诵唐诗的“口齿”还非常清楚,活龙活现,但鹦鹉其实只是一种机械的条件反射,它永远也不可能理解诗歌中的哪怕一丁点含义。同样,有些狗能够做算术题,但它永远也无法理解3+2=5的真正意义,稍微变换一下,它可能就一筹莫展,不知所措了。正是人类由于有了第二信号系统,才能够从地球上众多动物中脱颖而出,成为万物中的精灵,获得了巨大的进步。试想,如果没有语言,我们说什么都要用具体的事物比划,那人类的思维将是何等的迟钝,人类的发展该是多么迟缓!

科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动物没有人类那样发达的大脑,没有抽象思维能力,而且生理上,动物的喉头结构和人类也不一样。以上两例充分说明,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独有的。为什么一个在美国长大的中国人能说英语,一个在中国长大的非洲孩子能说汉语呢?这都是社会环境造成的,只能从语言的社会性上找到答案。

30、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分别对于语言运用有什么样的意义?

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是相互有内在联系的两条规则。组合规则着眼于结构单位的横向联系,聚合规则着眼于结构单位的纵向替换,所以它们犹如纵、横两轴。每一个结构单位,从理论上说,都可以在纵、横两轴的交叉点上找到自己的位置;我们如果能把握住这种交叉点,也就不难了解一个结构单位的性质和特点。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语言结构的视角,看哪些语言现象符合这种规则,那些不符合;不符合的就是例外,需要进行专门的研究,找出它的原因,作出解释。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的关系,对于我们运用语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运用词语组合成句子,首先必须符合组合关系,这样才能正确,比如说“吃”,一般可以同“饭、面、糖”等组合,不能同“沙、泥、土、树”之类的词组合。组合关系使符号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有序性,反映了语言系统组织结构的基本法则,是以较小的单位组合成较大的单位必须遵守的。聚合关系是组合关系的具体运用,充分反映了语言规则的概括性,它为句子的生成提供了无数的可能,我们掌握了一种规则,通过替换,就可以造出很多句子来。如果语言中只有组合,没有聚合,没有可替换的同类,每个词语的出现都必须有一条独立的组合规则,那么语言中的组合关系将多得不数不胜数,使用者根本就不可能掌握语言这个交际工具。所以,聚合关系大大地简化了语言系统,这也是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所要求的。

语言的组合关系说明了语言结构的规则,语言的聚合关系说明了替换规则。组合规则使得语言符号的结构呈现出有序性,聚合规则为句子的生成提供了无数的可能,大大地简化了语言系统。如果语言中只有组合而没有聚合,没有可替换的同类,每一个句子都必须是新的组合关系,那么语法规则将不计其数,难以掌握。

因此,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地位。正确理解结构的二层性和组合、聚合的运转规则,这是理解语言符号系统的关键。学习中一定要把这两种关系弄清楚,要求能具体分析并能举例加以说明解释。抓住并理解了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就抓住了我们课程的纲目,比如我们教材的语音、语法部分,也体现了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特点。

31、语言学问题:语言符号的系统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你的问题需综合教材第二章来理解。

语言符号看起来零零散散,好像是一堆乱糟糟的材料,但实际上它们相互间存在着规律性的联系,组成一个严密的系统。可以从两方面来认识这种系统:一是组成规则,二是运转规则。

语言系统的组成规则主要表现为结构的层次性,就是说,语言是一种分层的装置,可以从低到高、或者从下到上分出若干个层次,使音、义以及由音义相结合而组成的符号“各就各位”,各得其所,但每一种现象又不是孤立的,相互之间处于一种互相依存、彼此制约的关系之中,形成一个严密的系统。我们可以从下到上去观察语言系统的结构层次。

语言符号是音与义的结合体,因而音与义自然处于最下层。“音”本来是一条混沌、模糊的线性音流,犹如笑声哭声、虎啸狼嚎,分不出音的结构成分来;“义”的情况也是如此,混沌、模糊,分不出意义的界限。一种语言的音位是有限的,一般只有三、四十个,但这些有限的音位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组合而构成语音,基本上就能满足意义表达的需要,构成语言符号。音位本身没有意义,但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意义如果不经语音的包装,也是无法显示和表达的。音位处于语言系统的下层,其特点就是单面性,因为它本身没有意义。音位经组合而与某种意义相结合就能构成语言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是语言的上层。这一层又可以分若干个级:第一级是语素,这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结构单位,第二级是由语素的组合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的组合构成的句子;词和句子都是符号的序列。

关于语言符号的有关知识,你可以登陆湖南电大在线教学平台,选定“语言学概论”课程后,选择“文本资源”,在“教学辅导”栏目中可以找到相关资料。

32、曾老师,元明戏剧是史,明清小说才是专题。元明戏曲主要要掌握哪些内容?

“元明戏剧是史,明清小说才是专题。” 从你的意思来看元明戏曲不是专题研究了,其实,元明戏曲偏向于史,但也是专题,起码是专题史。学习的重点请看教学大纲

33、李老师,古代汉语专题2你认为难吗?现代汉语专题和古代汉语专题有什么关系? 孙仁义,你好!

古代汉语由我的同事王曦老师主持,这门课程你可以直接同他交流。

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两者都属于语言类课程,但现代汉语的研究对象是现代白话文(不含近代白话文)。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发展而来的,所以研究现代汉语要以古代汉语为基础。

34、王曦老师您好!什么是词义的理据?怎样理解?

词义的理据就是语言中表示事物、现象、观念的词的构成依据,就是一个词用这样的音节或这样的语素而不是那样的音节那样的语素来构造的道理和依据。世界上任何一个事物现象,都有自己突出的特征,这些特征往往会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或者特别引人注意,于是人们在给这样的事物现象命名时,首先就选择能突出其特征的方面,作为命名的根据、理由,这就是词义的理据。例如汉语中用“布谷”这两个音节表示“布谷鸟”这一事物,那是因为布谷鸟这种动物的叫声本身就是bu-gu-bu-gu这样的声音形式。在我国,尤其是江南,每当春暖花开时节,布谷鸟就在春意渐浓的田野里歌唱着,给农民报告着该播种的信息。这声音特征十分突出,于是人们就用同布谷鸟的叫声近似的bu-gu音节表示这种鸟的名称,同时鸟来到的季节又正是播种的季节,于是在书面上人们又选择了“布-谷”这样的语素去记录。可见,“布谷”这个名称具有双重的理据意义。又如“飞机”,汉语用语素“飞”和“机”表示,意思是会飞行的机器,这的确也是飞机这一事物给人最直观的印象,用这样的语素给飞机命名就显得特别通俗易懂,易于传播,易于为人接受。为什么历史上很多音译的外来词都被意译词取代了,其实根本原因就是音译外来词在字面上不容易看出理据性来,不容易为人理解,不容易为人接受,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被淘汰就非常自然了。例如“科学”代替“赛因思”,“话筒”代替“麦克风”,“水泥”代替“士敏土”等等。

词义的理据性与词义之间不是对等的,但是它反映人们对事物的看法、认识,同样的意义,用不同的词表示,词义的理据不同,例如“番茄、西红柿、火柿子、洋海椒”。可见,词义的理据不是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而是反映事物的一般性特征,而这些特征又往往是外在的,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于是就用来命名。同时,由于事物所呈现的外在特征是多方面的,有无穷的细节,不同的人,观察角度不同,认识角度不同,看事物的侧重点不同,于是同样的事物就会出现很多词义理据不完全相同的词语。例如表示“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很高,叶子互生,心脏形,有长叶柄,开黄花,圆盘状头状花序,常朝着太阳,种子可以榨油”这样一种植物,汉语中有“向日葵、葵花、向阳花、朝阳花、太阳花、转日莲、望日莲、盘头、盘头瓜子”等等名称,这种种不同的名称,正是人们从不同角度认识这一植物的反映,它们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事物的突出特征,给人以具体、生动的印象。

为什么汉语各个方言中有那么多的同义词,其实就是因为词义理据差异造成的,因为不同的人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给事物命名的依据不同,于是就出现了同一事物用不同的词来指称的现象,普通话和方言词汇的同义异词情况,就是这样形成的。所以,如果我们从理据角度出发观察等义词,实际上是没有绝对的等义词的,它们或者体现出不同的地域风格,或者给人以独特的联想感受。

35、李老师您好!怎样分析造词法? 罗武国,你好!

造词法研究的是用什么语言材料造词,用什么方法造词。所以,造词法的研究包括上述两个方面。

1、用什么语言材料造词;用来造词的语言材料主要是语素,也可以是音节。

2、用什么方法造词,教材介绍了五种方法:词法学造词、句法学造词、修辞学造词、语音学造词、综合式造词。(参见教材P141-144)

36、什么是成字部件?什么是非成字部件?

汉字部件 Chinese character component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现代汉字部件按是否成字可分为成字部件与非成字部件。

例:成字部件:木 心 口 也

非成字部件:氵 亻 刂 礻

37、什么是拥字量?

拥字量即一种文字体系、一部词典或一部文献资料拥有的字的数量

38、到底什么是素质教育?有人认为,开一点体育课、音乐课、劳动课,搞一点课外活动,指导一些小发明、小制作,就是开展素质教育。你认为是这样吗?应试教育普遍存在,黄冈现象说明了什么? 关于素质教育有不同的理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你说的这些现象包括“全面加特长”的教育,都是在实际中人们对素质教育的一种认识或尝试,不能简单说它对或错。素质教育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它的要旨就是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具体的做法可以有很多种。应该说素质教育的现状是不令人满意的,应试教育仍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考试作为一种较为公正的评价手段在社会上正日益得到强化,比如说公务员考试、各种职业资格认定考试等,尽管存在着很多不合理。黄冈中学是一个“应试”的典范,但我们不能简单的加以否定,也不能机械地学习。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也可以有效地开展素质教育,这是我们所能追求的“次优”,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很大程度上为推动素质教育提供了契机。

39、客家方言分布在那些省份,他们有哪些共同点和主要区别?

你的问题请查阅教材第341页的《汉语七大方言分布区域示意图》,教材第343页也有完整的答案。

40、李老师好。湖南南部的方言属什么方言(只能填一个)?

查阅教材第341页的《汉语七大方言分布区域示意图》就能找到答案:湖南南部的方言属于客家方言。

41、请问;《20世纪外国文学》“作品选”上的内容在考试时能占多少比例?

本课程期末考试形式为开卷,作品选可以带入考场。所以,你平时要读一下作品选,熟悉作品才能在考试时做到胸有成竹。

42、《20世纪外国文学》考试的类型与平时的作业类型 一样?

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期末考试题型有:填空、选择、简答题、论述题。

复习考试的具体问题,我拟在今年6月23日组织网上教学活动时与大家交流,届时欢迎你们参加

43、老师请问,20世纪外国文学考试重点在哪?

20世纪外国文学教材仅10余万字,所以考试时不再划分重点章节。

44、汉语专题是我们在学习中认为较难的课程。尤其是国际音标。

你提出的问题很有代表性,是全国电大的学生普遍遇到的问题。

汉语专题(1)中涉及到的国际音标,主要是与汉语拼音系统有关的那些。你可以登陆湖南电大教学平台,进入“语言学概论”,选择“文本资源”。我前两天上载的中央电大胡吉成老师编写的《语言学概论第三章学生疑难问题解析》中,有汉语拼音和国际音标的对照表。教材第69页也有对照表,一定要熟悉它。

45、近年来,皇帝戏特别多,有人说是个别男编剧、男导演的茶壶意识(一把茶壶配多个茶杯)在作怪,好像也不尽然,你能从文化学或社会学角度给予指教吗?

谢谢你对我的信任。我主管的课程是外国文学和现代汉语,所以。回答问题的角度只能是我个人的理解而非专业课程的观点。

我国文学艺术的商业化与我国政治经济的改革开放是同步的,皇帝戏盛行,与社会的认同密切相关。如果受众喜欢看某部戏,播放该戏剧节目的电视台的收视率就会大大提高。收视率对一家电视台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某些编剧、编导服从市场需热衷于写皇帝戏未尝不可,关键是写什么,怎么写,导向性要正确。

能说说你的看法吗?

46、中国文学史上的著名女性,不是贵妇人,就是妓女,你怎样从性别文化学、性别社会学角度看待这个问题?

中国传统的妇女长期处于受压抑的地位,她们要出名,要么夫贵妻荣,要么母凭子贵。倒是那些妓女,无夫无子,不受三从四德观念的影响,所受压抑相对小一些,她们中一部分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其实,妓女也是靠男性才出名的,在中国这样一个男性占统治地位的国家里,女性总是处于依附的地位,女性必须依赖男性而存在。

在旧中国,受女子无才便是德观念的影响,女性大多没受过教育,而那些妓女,从小便学诗填词,琴棋书画必须精通,一些妓女的出名,主要是一些男性文人雅士追捧的结果。唐代经济发达,文人雅士多,出名的妓女也多。

那些文人雅士为什么要去追捧妓女呢?你能从社会学、文化学的角度去深入理解一下吗?

47、老师上午好,《百年孤独》这部小说是如何体现魔幻现实主义技巧的?

你的问题,应当结合魔幻现实主义的特征来理解,魔幻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主要有:

1、把现实魔幻化或把魔幻现实化(参见教材第89页)

2、运用陌生化的技巧(参见教材第93页)

3、神话化(参见教材第94—96页)

4、大量借用了欧美现代派手法

你读过《百年孤独》吗?读原作就能体会出上述特点。

48、老师上午好,请问荒诞戏剧是要表现人的精神分裂?

荒诞派戏剧是最能反映战后西方社会思想意识的一个戏剧流派,它在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法国,尔后迅速风靡于欧美其他国家。其作品没有完整连贯的情节,也没有戏剧冲突,舞台形象支离破碎,人物语言颠三倒四。它以表现人生的荒诞为基本主题,以表现形式的荒诞为基本特色。该流派没有共同的宣言和纲领,也没有正式的团体和刊物,但它是西方现代派文学中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主要代表作家和作品有尤奈斯库的《秃头歌女》和《椅子》、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等。

作为一个反映战后西方社会思想意识的戏剧流派,其思想意义不只是限于表现人的精神分裂。《等待戈多》的思想性就很难用“表现人的精神分裂”来概括。

49、中国的文人还有不被宫的那一天吗?

这其实是文学与政治、文学与传统思维的关系问题。我不认为有这么一天,只是人数的多少、程度的轻重有分别而已。不知道你是怎样看的.50、老师,二十世纪外国文学我没有看多少,特别是那些人名我记不住,怎么办

我谈谈自己学习这门课程的体会,供你参考:我读大学的时候,20世纪外国文学是选修课程,每2周3节课,老师主要讲20世纪的哲学、文艺学流派,对作品稍加介绍,我一般在课后就会借相关作家的作品来看看,因为老师已经介绍过作品的内容、特点以及蕴涵其中的哲学思想,所以对作品还能读懂一些。

你现在的情况和我刚进大学差不多,没有计划自己读作品是比较吃力的,建议你选择一个流派,认真读读作品,了解作品中的文艺思潮与哲学内涵,只要入门,接下来的学习就不会枯燥无味了,更不用说记住作家这类小问题了

51、怎样解释“长调”

前人按各词调的字数多少分别称之为“小令”、“中调”或“长调”。有的以58字以内为小令,59字到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有的主张62字以内为小令,以外称“慢词”,都未成定论。

52、卡夫卡《变形记》在文章创作时是否受过老庄哲学的影响?

文学创作具有人类思维的共同性和文学规律内在的一致性,所以卡氏小说与老庄哲学思想的表现有异曲同工之妙.卡氏在创作时,主要是受他那个时代及其文学思潮与自己生活历程的影响.53、老师,我想请您谈谈对于“物化”和“异化”的理解?

异化就是“物对人的统治,死的劳动对活的劳动的统治,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见马克思1863年《资本论》第六章手稿)这里所说的“物”,即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金钱、机器和生产方式。

异化理论的提出是马克思,这一理论的实质是:人被他所创造出来的物(如机器、金钱等)所控制而失去对这个物的自主权,使人成为非人。“物化”在教材中出现在“新小说派”中,“物化”主要体现了罗伯-格里耶的新小说理论:突出对于表面的物质世界的描绘,而不是像传统小说那样,侧重于对于物质世界背后的“意义”的探索,新小说派认为只有这样才更接近真实,因为“世界既不是有意义的,也不是荒诞的,它只是存在着而已”。

以上请参看中央电大“《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网上教学活动文本(2004.3.25)”中程陵、李晓燕二位教授关于“物化”“异化”的回答。网址:http://www.xiexiebang.com)”

54、“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何以理解? 请看《楚辞章句》:

昔三后之纯粹兮---后,君也。谓禹、汤、文王也。至美曰纯,齐同曰粹。

固众芳之所在----众芳,谕群贤。言往古夏禹、殷汤、周之文王,所以能纯美其德而有圣明之称者,皆举用众贤,使居显职,故道化兴而万国宁也。五臣云:三王所以有纯美之德,以众贤所在故也.55、“归去来兮辞”中“来”的意思 来兮是语气辞,不表实意。

56、何谓“四家诗”?

就是传诗经的齐鲁韩毛四家,前三家属于今文学派,毛诗则是古文学派

57、请问,水浒传里的故事有人认为都是民间传说的,有人认为是作者独创了很多。为什么?请您举例说明。谢谢!

这个问题牵涉到目录版本学以及对古代讲话、唱词等方面,我一下恐怕也难以表达清楚,就丛我自己的资料库里调一篇文章,是研究古代小说的专家 的讲稿:

这一讲是安排在10月11日,刘世德先生的《〈水浒传〉的作者与版本》稍休息之后进行的,讲座于10时40分开始。主持人傅光明研究员首先说:大家在听了刘世德先生的演讲,了解了《水浒的作者与版本》之后,不禁一定要问,《水浒传》是如何写成的?学界认为,从北宋末年至元末明初,甚至明中叶,《水浒传》的成书过程长达二三百年,可谓过程漫长。而且,有无数作者参与了“水浒”故事的创作,施耐庵、罗贯中是写定者。纷繁复杂的历史根据及妙趣横生的民间传说是如何演变成书的,请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侯会先生为我们演讲《水浒传的成书过程》。

我十分同意刘世德先生的看法,《水浒传》基本应当归文人小说一类。施耐庵、罗贯中是小说的最后写定者,没有他们对《水浒传》故事的搜集、整合、加工、创作,《水浒传》的故事只能是一些原始的、低层次的民间作品,很可能已经自生自灭。正是由于施耐庵、罗贯中的写定、创作,《水浒传》才能彪炳文学史册,成为一部享誉世界的煌煌巨著。

不过《水浒传》的创作又不同于现代小说的创作,无数民间作者参与了水浒前期创作,为小说提供了故事框架和丰富的素材。这里还隐藏着很多谜,其中最大的一个谜就是,历史上的宋江起义确有其事,但规模很小,而《水浒传》所展示的却是一场规模宏大的农民起义。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探讨。

一.历史素材

据史料记载,宋江确有其人,他在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5)领导了一次规模不大的起义,约持续三年,规模不大,只有36人,主要活动于河北、山东、苏北一带,其后在海州(今连云港一带)被知州张叔夜打败,投降后参加了征方腊之役。有三点值得注意:1,人数很少,只36人;2,采用游击战术,陆上流动作战;3,最重要的是没有任何史料证明宋江曾在山东梁山泊安营扎寨。

二.民间传说

从宣和年间到水浒成书的元未明初,大约250年,这期间宋江故事在民间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传播。无数田夫野老、市民胥吏、说书艺人、杂剧作家参与了宋江故事的创作,形式多样,有口传故事,有说书话本,也有戏曲,其中大部分已经自生自灭,只有少量作品在文献中留下了痕迹,这痕迹如同巨大冰山的一角,现举几例:

1. 南宋罗烨《醉翁谈录·小说开辟》话本书目:《青面兽》、《花和尚》、《武行者》、《石头孙立》、《徐京落草》。

2. 南宋龚开《宋江三十六赞》:龚开,字圣与,还是位画家。他喜听宋江故事,为宋江等36人画像、题诗、写序。这里好汉人数仍为36人,没提到梁山泊,反而五次提到太行山。

3. 元初话本《大宋宣和遗事》,这是一部史话本,专门讲述北宋衰亡经过。其中一部分讲述宋江故事,大约有四千字,其中写到杨志卖刀、智取生辰纲,宋江杀阎婆惜、玄女授天书、受招安、征方腊等关目。这里好汉名单仍为36人,同时第一次出现梁山泊地名,但与太行山连在了一起,称“太行山梁山泺”,有的学者分析,这证明《宣和遗事》是流行于南方的“水浒”故事版本。南宋时,由于宋金对峙,山川阻隔,南方说书人对北方地理不熟悉,只知道梁山泊、太行山是好汉出没的地方,于是想当然将这两处合为一处了。我同意这种说法。水浒的故事那时可能在南方流传得较广,并成熟起来。施耐庵、罗贯中一位是钱塘人,一位主要活动于钱塘,他们搜集到了这个故事。

三. 元代杂剧

元杂剧“水浒戏”,保存下来的有几十种,属于水浒故事的有三、四种,如高文秀《黑旋风双献功》、康进之《黑旋风负荆》、李文蔚《燕青博鱼》、李致远《还牢末》等。其他一些剧目作者不详,年代也能断定。还有一些失传的水浒戏,只有名目保存下来,更难以确定。

四.作者的功绩

元未明初,施、罗二人把流传于民间、水平参差、层次不高的原始传说及早期作品进行了整合加工,编纂创作,这才使一部民间作品升华为不朽的文学巨著。没有施耐庵、罗贯中二位大作家创造性劳动,就不可能有《水浒传》。

一些学者认为,《水浒传》的成书时间,应从元末推到明代嘉靖年间,作者可能是一位无名氏,但不妨我们把施耐庵、罗贯中看作《水浒传》作者群体的杰出代表。

五. 问题的思考

从历史上宋江起义的36人到小说中的千军万马,从小股队伍流动作战到大规模军事对抗,从陆地作战到水上争斗,这种变化是怎么发生的?有人解释说,是《水浒传》作者凭借虚构完成的这部歌颂农民起义的伟大史诗。对此,我不同意这个观点。《水浒传》是我国最早出现的长篇小说之一,早期的小说家是否有如此高明的虚构能力,值得怀疑。当小说家尝试进行长篇创作时,作者遇到的首要问题,是从哪里找到足够的素材,这无疑会打破历史、地域的框框,四处八方搜寻素材,这是文学创作的普遍做法与规律。《水浒传》是许多素材拼揍组合加工而成的。举例如下:

1. 梁山第一任“领袖”王伦,在历史上是一位起义领袖,北宋万历年间在山东、苏北一带领导士兵起义,比宋江早七八年。

2. 方腊起义的故事也被小说家引入《水浒传》中。

3. 一百二十回本《水浒全书》中还有征田虎、征王庆的情节。田虎、王庆都是历史上的农民(士兵)起义领袖。

4. 《水浒传》中许多梁山好汉都有历史真人的原型。如杨志、刘唐、张横、解宝、史进、燕青、关胜、张顺等,他们不是农民起义的英雄就是抗击外族侵略的好汉。

从以上看,《水浒传》不愧为“农民起义的伟大史诗”。六. 《水浒传》与洞庭湖起义

我们把历史上的宋江起义、小说中的宋江造反、历史上的钟相、杨么起义作一番比较,看看小说更接近哪次起义。

1. 从地理环境上看

历史宋江,活动在河北、山东、苏北一带,没有梁山泊及水寨的记载。

小说宋江,凭借八百里梁山泊构筑了山水寨,抗击官军,水面是重要环境。

洞庭湖起义,洞庭湖周长八、九百里,起义军利用山水相依之势,建水寨70多座抗击官军。

2. 从起义的规模上看

历史宋江:起义队伍只有36人。

小说宋江:起义军由小到大,最后发展到十万之众。

洞庭湖起义:历史上的钟、杨起义文献记录不一,有说二万,有说十万,也有说四十万的(可能连带家小)。《金陀粹编》说有众八万、号十万,与小说接近。

3. 从起义人员的籍贯及成份上看

历史宋江:籍贯多为河北、山东,成分以农民、士兵为主。

小说宋江:起义军来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成份多为农民、渔民。但头目万分复杂,有庄园主、下层胥吏、投降军官、市井人物,也有文士、僧侣等。

洞庭湖起义:起义成员来自五湖四海。在北宋南宋交替之际,起义人员中有大量北方士族及撤退到南方的北方军人等。社会成分主要为农民、渔民,也有士兵和工匠等。

4. 领导层的情况

历史宋江:只有一、二名领袖。

小说宋江:一百零八将,领导集体。

洞庭湖起义:第一阶段是钟相,是位宗教领袖。第二阶段是杨么起义军出身,拥戴钟相之子钟昂为领袖,有传统的色彩。

5. 起义影响

历史宋江:36人小股作战,影响不大。

小说宋江:啸聚水泊梁山,称雄一方,被朝廷视为心腹大患。

洞庭湖起义:杨么聚众近十万,阻断朝廷对长江中上游及西北、西南的控制,被朝廷视为“心腹之患”。

此外,从水战情况、招安及起义结局上我们也进行了分析。综上所说,《水浒传》的具体描写,与洞庭湖起义史料更为接近,与历史上宋江起义的情况相差较远。我认为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吸收了大量农民起义、民族战争的素材,而洞庭湖起义的史料和传说,给作者以极大的启发。

侯先生的演讲受到了听众热烈欢迎,大家以热烈的掌声对侯先生表示感谢。最后傅光明研究员说:我想,很多《水浒传》的读者并不一定知晓《水浒》的成书过程是怎样的,经侯先生说书式的一番梳理,使我们了解了《水浒》是怎样经施耐庵、罗贯中由历史素材和民间流传升华为描写农民战争的史诗性的艺术作品。

58、我作为湖南人而骄傲!岳麓书院不仅是湖南文人的圣地,也是全国各地文人的圣

地“惟楚有材 于斯为盛”更是闻名于天下。请问:此对联是何人何时所撰?但此联却违反对联仄起平落的常规,请您从形式到内容作祥细的评论,不胜感激!

承蒙你对我的信任,我查阅了一些资料供你参考。

惟楚有材四字出自《左传》:虽楚有材,晋实用之。是说楚之材不为楚之用。而于斯为盛出自《论语》。不管这两句话的本意如何,湖南人把它们放在这里,表现的是湖南人的一种观念,是湘楚文化的精髓所在,是湖南近代以来涌现大批以天下为已任之士的成因之一。”

把这两句本不相干的话凑成一副对联的,是清嘉庆年间任书院山长的袁名曜。他的本意,是颂扬湘楚人才荟萃之盛,同时盛赞岳麓书院造就人才之多。

长沙人引为自豪的是,湖南是中国19世纪中叶以来名人辈出的省份,特别是政治军事方面的人才之多,居全国之冠。而湖南人才又大多数集中在省城长沙,受业于岳麓书院。可以说,如果没有湘籍人士,一部中国近代史便无从下笔。

中国近代史如果没有湖南人,则不是一部完整的历史。

湖南人的杰出人物当首推曾国藩,挽救清朝于危难之中,平定了太平天国。

曾问广西人你们是不是打不过湖南人?他回答说太平天国的领导人洪秀全是广东人,领导人不行。湘军攻克南京后,带着大量的金银珠宝荣耀还乡,置办田产,兴办教育。

整个湖南的眼界由此大开,英才辈出:左宗棠,胡翼林,陈独秀,毛泽东,刘少奇……。李鸿章也是由曾国藩一手提拔的。

陈独秀曾做过一首歌,好象是告湖南同胞书,大意就是中华的兴旺,湖南人有责。那时真是唯楚有才,于斯为盛,整个中国都在看着湖南。

当时湘军之盛,中国无出其侧,被活捉的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曾劝曾国藩自立为王,推翻满清。但曾深知战乱对人民,对国家带来的痛苦,从儒家的大仁大义出发,维护国家摇摇欲坠中。可惜,现在对曾的旧宅保护不力,破败不堪。

人皆云:湘女多情,湘子多才,果如是乎?关于湖南地方风俗的记载,可见于<史记>,“其俗剽轻,易发怒”,“好辞,巧说少信”。<春秋>记有,“惟楚有才,惟晋用之”。至今,“唯楚有才,于斯为盛”的牌匾仍放在千年学府,岳麓书院的门前。

总观近现代湖南人的脾气,好斗,敢为天下先,不甘为人下,表现为突出的是好讲真话,多办实事。不好的一面就是激进,连女子也是辣的嘛。

湖南人的激进,从自杀上也可见一斑。如屈原,抱救楚之才志,却不被用,反而遭忌,眼见着热爱的祖国毁于一旦,最后自沉汩罗。屈子之爱国精神,就足以激励千秋万代之湖南人。另一人,为陈天华,他以死来唤醒沉醒的国人,少年之志,何其壮也!还有一人,可能人们会说被杀,而我却要说是自杀。他就是谭嗣同。谭本来可以像康有为,梁启超一样逃走,但他没有。他说,诸国变法皆有流血者,中国也需要他来流血。其气概,亦为一世之盛。我也为救国救民之成仁者奋。

他们的自杀,不是消极的,而是一种积极的,目的在于激起同胞们的意志。

湖南人在湖南往往不得志(从更大意义上为楚),也为一大历史奇观,从春秋一直到近代。如所说的惟楚有才,惟晋用之。不用多说。

在文史中,可找到湖湘多情的渊源与流程。如湘妃,孟姜的传说。湖南一地民歌艺术丰富,屈原就大受裨益,以此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传统。到唐刘禹锡时,还在吸取民歌的养料。屈子有“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即公主)兮未敢言”。陈思王植有“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朝流江北岸,夕宿潇湘沚”。柳恽思归客歌,“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张若虚“斜日沈沈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等等。这些诗句写尽了湖南山水之情,极富感染力。读诗即可使人沉迷于此,更奈人情?

湖南为有德之地。最早的史料记载是尧帝时期,相传尧让天下与善卷,但被拒绝,至今还有“长沙沙水水无沙,常德德山山有德”之说。常德的德山即善卷的隐居地,而远古帝王们对湖南是相当重视的。南北二帝中,炎帝就立足于此。舜南巡,有韶山之传说。此后楚地所出的老子,百里奚,文种,伍子胥,李斯都直接与湖湘文化有关联的。这里有远古以来的风化,已深植于民间。我想,在尧时代之前,就已存在了。据考古发现,洞庭曾是整个中华文明的中心,这个文明在黄河文明之前。后被洪水泛滥而冲毁了。近来湖南频发的洪水似可证明水患对湖南的影响。

中华进入国家后,湖南稍稍被边缘化。但这里成了北方大**的避风港。故湖南里又有桃花源,武陵源,芙蓉国之誉。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更为大家所熟知。三国时,刘表就收留了很多南来的英雄才子。如王粲有“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的感慨。

明末清初时,风云叱咤的李闯王就在湖南北部石门夹山寺归隐。这样避开了北清南明的兵锋。

古有无湘不成军之说,说明湖南子弟战斗力的锐强。太平天国之时,太平军攻入湖南后,湖南人大批参军,使太平军势力迅速扩张。同时,反太平军的清军中,湖南人的湘军战斗最为顽强,成为维持有清的中兴之师。湖南人分属成两大阵营,竟同籍对打。

到近代,更有人将湖南在中国的地位,比为德国的普鲁士。甚至有“中国不可一日无湖南”,“要想中国灭亡,除非湖南人死尽”之说。不禁使我想起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警语。

辛亥革命发难时,最初的几个指挥人就是湖南人。而且南与湖北约定,若湖南首义,湖北必先响应,湖北首义,湖南必先响应。武昌起事后,湖南人便立即派出了援军,据说青年毛泽东就是其中的一员小兵。黄兴,蔡锷更是武力革命的佼佼者。

纵观湖南的地理,为中华腹地,南北战略要冲,又有湖广熟,天下足的丰产条件。打个不好的例子,在近代中国军阀割据时期,湖南的军阀垮台最容易,因为这是必争之地。南北军阀混战时,湖南就是拉锯战的主战场。北伐时,湖南是必经之地。共产党红军时期,也在湖南开辟根据地。正所谓兴于东南,收功西北。这也是远古时流传下来的一条圣言。

湖南地理观点之二,南与广东交界,可接收到海上传播来的西方文明思想,同时处于中国腹地,又保持中华传统文明。湖湘之子弟,既立足中华文明本体,又积极吸收了外来文明。这就使湖南人能从此地脱颖而出,看南之洪秀全,孙中山,都较多接受了西方思想,对中国多少脱离了实际。看北之袁世凯等,多过分保守,甚至退化于近代潮流。

湖南地理观点之三,名山名水名湖荟萃,如九嶷,南岳,洞庭,三湘四水,等等。真是人杰地灵,夺天地之造化。

湖南气候四季分明,北方在几千年之中,逐渐变冷,中华文明传承由北及南,移入江南,也移入湖南。据专家考证,在唐后期便开始移动了。当然,这是指经济重心。因为,物质水平决定其他因素的改变。湖南人的性格也颇为分明。因为,北方人天气太冷,呆在家里时间多。再南方,天气太热,对交流也有不便。而湖南活动性则要强些。在中国各省区人中,湖南人与四川人最易抱团,其中犹以湖南人为甚。

关于饮食风气,湖南人以读书耕田为本,这是圣贤人所说的事业啊。至于湘菜,也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故而,湖南在全国来看,不善经商。至今为经济落后区。看到春运没有,最紧张的就是四川,湖南,安徽几省了。湖南人考试功名心很重,这是祖辈的训条。今天还可以看到,湖南学子相当用功。高考分数线一直居于前列。

如果你对这个问题感兴趣,不妨多收集一些资料,说不定可以写出一篇好文章来。我相信你能做到—“惟楚有才”嘛!

59、魏晋时期文人中谈玄成风,这种风气的形成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何关系? 当然有啦。

一、政治混乱,文士遭祸。

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时代,内忧外患,相继而至。在权臣篡位、政冶斗争激烈的情形下,文士往往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大量遭受屠杀。所以魏晋文人,或饮酒求仙,佯狂避世﹔或游山玩水,隐迹田园﹔或清谈玄学,讲论佛老。

二、文人放旷,轻视礼法。

在老庄思想的影响下,当时的文士便大多反对儒家的传统道德和礼教,向往放任旷达的生活,或逍遥自适,或服药求仙,或纵欲饮酒,追求自我解脱,表现出反抗传统、无视礼教的精神。

三、佛道流行。

佛教源于印度,在东汉明帝时传入中国﹔道教则是创于中国本上的宗教,兴于东汉中叶以后。在魏晋乱世之中,平民百姓需要精神上的支持和慰藉,两教因此日渐盛行。

四、儒学衰微

汉代自武帝独尊儒术以来,儒家学说在思想领域中便居于统治地位﹔但汉末的动荡,引起思潮的改变。政治的腐败和不公,使人对官方的儒家道德思想和政治学说感到怀疑。

曹操当政,尚刑名,好法术,轻视儒家的仁孝节义,儒学更见衰微。文学摆脱了经学束缚,作品便多抒发个人情怀了。在政治混乱、儒学衰落的情形下,主张清静无为、逍遥自得的老庄哲学便乘时而兴,成为文士的精神寄托。文士对老庄思想的研究,发展而为玄学。

60、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是哪些人?广陵散是谁创作的? 竹林七贤是指三国魏时七位名人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的合称。他们常集于山阳(今河南修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称竹林七贤。他们大都崇尚老庄之学,不拘礼法,生性放达。在政治上,阮籍、刘伶、嵇康对司马氏集团均持不合作态度,嵇康更因此被杀。相反王戎、山涛等则先后投靠司马氏,历任高官,并成为其政权的心腹。在文章创作上,以嵇康、阮籍为代表。如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他以老庄崇向自然为论点,说明自己不堪出仕,公开表明了不与司马氏合作的政治态度,文章颇负盛名;又如阮籍的《咏怀》诗八十二首,透过比兴、寄托等手法,隐晦地揭露最高统治集团的恶行,讽刺虚伪的礼法之士,由是透过七贤的文章创作,可窥略到他们各自的志向意趣。

广陵散:古琴曲。又名《广陵止息》,据《战国策》及《史记》中记载:韩国大臣严仲子与宰相侠累有宿仇,而聂政与严仲子交好,他为严仲子而刺杀韩相,体现了一种“士为知已者死”的情操。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看法,《神奇秘谱》关于此曲的标题就是源于这个故事。

东汉蔡邕的《琴操》谈到与该曲相关的历史故事:聂政是战国时期韩国人,其父因为韩王铸剑,违了期限,被韩王所杀。聂政为父报仇行刺失败,但他知道韩王好乐后,遂毁容,入深山,苦学琴艺10余年。身怀绝技返韩时,已无人相识。于是,找机会进宫为韩王弹琴时,从琴腹内抽出匕首刺死韩王,他自已当然也是壮烈身亡了。近代琴家杨时百,其所编《琴学丛书》的《琴镜》中就认为此曲源于河间杂曲《聂政剌韩王曲》。

嵇康所弹奏的《广陵散》是这一古代名曲经嵇康加工而成的一首曲子,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正象一首民歌一样,凝聚着历代传颂者的心血。据《世说新语·雅量》载:

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

61、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在文中难理解,请教?

“紫电”之典见《古今注•舆服篇》,吴大皇帝有宝剑六把,其二名紫电。“清霜”之典见《西京杂记》,汉高祖斩白蛇用的剑,12年磨一次,剑刃锋利如霜雪般白亮.这是作者借典故来恭维“王将军”的武功才略。

62、律诗里的自救是什么意思?请您在五律、七律的诗中各举一例说明为谢!

近体诗凡不合平仄格式的字,称为“拗”,有拗有救,才为不病。就是说,按标准句式,这个字该用平声的,你用了仄声,“拗”了,那末在本句或对句相应的该用仄声的字眼上,换个平声字,这就“救”过来了,这叫仄拗平救。若是该用仄声的字眼上,你用了平声,那就在本句或者对句的相应的该用平声字眼上,换个仄声,这叫平拗仄救。用调节平仄声的方法,使诗句出现新的和谐,这种方法“拗救”。拗救基本方法有两种:一是本句自救,二是对句相救。本句自救,就是在一句之中,上个音节该用平声的字眼上,你用了仄声,仄拗了,就在本句下个音节另一个该用仄声的字眼上,换个平声,这就平救过来了。或者上个音节该用仄声的字眼上,你用了平声,平拗了,就在下个音节该用平声的字眼上,换个仄声,这就仄救过来了。对句相救,就是在一联之中,出句该用平声的字眼上,你用了仄声,仄拗了,就在对句该用仄声的字眼上,换个平声,这就平救过来了。或者出句该用仄声的字眼上,你用了平声,就在对句该用平声的字眼上换个仄声,这就仄救过来了。如果对句拗了,出句也是用同样的方法来救。在前人近体诗中,常常出现一联之中,既有本句自救,又有对句相救,形成本句自救与对句相救的复合,这叫作一拗双救。拗救有条规矩,叫作大拗必救,小拗可救可不救。现在分别介绍上述拗救形式。

(一)本句自救。有两种大拗是必须救的。第一种是救孤平。前面讲了孤平是诗家之大忌,也是大拗,是必须救的。若是你作诗时,用乙2句式(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五言的第一字,•或七言的第三字非用仄声字不可,那怎么办?有办法:可将五言的第三字,或七言的第五字,该用仄声的,改用平声,这就把孤平救过来了。这种救法,五言叫作一仄拗三平救(简称一拗三救),七言叫作三仄拗五平救(简称三拗五救)。下面举例说明之。五言一拗三救: 恐惊天上人(李白《夜宿山寺》)仄平平仄平(字下面的 表示该平用仄,表示该仄用平,下同)这句恰在第一个字(头节上字),该用平声的字眼上,用了仄声“恐”字,若不救便成了孤平句。于是就在本句第三个字(腹节上字),该用仄声的字眼上,用了平“天”字,这就把孤平救过来了。又如: 北风江上寒(孟浩然《早春有怀》)仄平平仄平这句的头节上字该用平声,而“北”是仄声,为避免孤平,就将该用仄声的腹节上字,用平声的“江”来救。七言诗的三拗五救,也是用腹节上字(第五字)的平声去救头节上字(第三字)的仄声。就是第三字该平而仄,第五字该仄而平。例如: 未到晓钟犹是春(贾岛《三月晦日送春》)仄仄仄平平仄平这句头节上字(第三字)“晓”该平而仄,于是就用腹节上字(第五字)该仄而平的“犹”去救。又如: 一任晚山相对愁(程颢《题淮南寺》)仄仄仄平平仄平这句头节上字“晚”该平而仄,用腹节上字该仄而平的“相”去救。七言乙2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如果第三字仄拗了,•能不能用第一字的平去救?不能,即使第一字用了平声(平仄仄平仄仄平),还算“孤平”句,必须用第五字的平去救。那为什么?原来救孤平是以五言为准的,五言必须在第三字上救,七言就必须在第五字上救。第二种大拗是“特拗”句。不是说“二四六分明”吗?可是在近体诗中的乙1句式(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中,五言的第四字、七言的第六字该用仄声的偏用平声,成了:平平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仄,恰恰在重要的节奏点上平仄不合,乃至句中音节相间,联中句间音节相对,诗中联间音节相黏的规则统统不管。这似乎大大违反了平仄规则,成了平仄上的特殊形式。这种形式五言称之为四拗三救,七言称之为六拗五救。拗者,不顺也,违反常规也。可是这种五言的第四字该仄而平,第三字该平而仄,七言的第六字该仄而平,第五字该平而仄,在前人诗中屡见不鲜,乃至科举考试的试帖诗,也容许用此种句式。这种特许犯规的句式,用的人多了,公认为合辙的句式,也难称其为“拗”了,故王力《汉语诗词律学》中称之“特拗”。“特拗”例句: 五言: 仍邻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平平仄平仄 仄仄仄平平谁能共公子,薄暮欲俱还(杜甫《奉陪郑驸马韦曲》)平平仄平仄 仄仄仄平平七言: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杜甫《咏怀古迹》)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游人(白居易《邯郸至夜思亲》)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这种“特拗”句式,多数用于尾联的出句,成为唐宋诗人的一种时尚。用于其他联的出句也有,但较少。现代人作旧体诗,也常用这种句式。鲁迅诗: 华颠萎寥落,白眼看鸡虫(《哀范君》)平平仄平仄 仄仄仄平平岁暮何堪再惆怅,且持卮酒食河豚(《无题二首》)仄仄平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毛泽东诗: 秋风度河上,大野入苍穹(《喜闻捷报》)平平仄平仄 仄仄仄平平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答友人》)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送瘟神》)仄仄平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用这种本句自救方式,必须注意的是:五言的第一字平声,通融不得;•七言的第三字平声,通融不得。一般不能把五言的平平仄平仄,通融成仄平仄平仄;把七言的仄仄平平仄平仄,通融成仄仄仄平仄平仄。如果这样通融,五言成了平仄间等,七言三仄当头后面又平仄间等,吟起来拗口,听着不顺。第二种是锦上添花式的本句自救。在前面介绍的律式表中,平仄可以通融的字眼,一般无须拗救。可是许多人在作诗时,有意无意间,造成了拗救的局面。这样,在声调上更和谐,节奏更鲜明。例句如下: 1.第一字该平而仄,第三字该仄而平。镜湖流水漾清波(李白《送贺宾客归越》)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只研朱墨作春山(鲁迅《赠画师》)曙光初照演兵场(毛泽东《为女民兵题照》)2.第一字该仄而平,第三字该平而仄。亭脊太高君莫拆(白居易《高亭》)商女不知亡国恨(杜牡《泊秦淮》)心事浩茫连广宇(鲁迅《无题》)班竹一枝千滴泪(毛泽东《答友人》)这种本句自救只限于七言的甲

1、甲

2、乙1三式,若用于七言乙2式就成了孤平句了(平仄仄平仄仄平)。

(二)对句相救 第一种是腹节上字前拗后救,或后拗前救。前面曾说过,写诗时,•七言的第五字、五言的第三字(腹节上字),尽量按标准句式写,最好不用拗字,若是腹节上字拗了,要尽量用对句相应的字去救。所谓小拗,就属这一类。例如: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王维《登裴迪秀才小台作》)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李白《赠孟浩然》)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谁言宰邑化黎庶,欲别云山如弟兄(李嘉佑《承恩量移宰江邑》)平平仄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歌声袅袅出清漠,月色娟娟当翠楼(杜牧《南楼夜》)平平仄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上述拗救方式,叫作前仄拗后平救,但也可能是后平拗前仄救。诗人写诗,有时对句腹节上字非用平声不可,于是就将出句腹节上字的平声改用仄声,来个平拗仄救。这种拗救方式只适用于出句是甲1句(仄仄平平仄或平平仄仄平平仄),•对句是乙2句(平平仄仄平或仄仄平平仄仄平)的一联。其他联式都不适用。•因为用了这种拗救就会出现三平调和三仄脚。若是乙2句作为出句,也就是入韵诗的首句,腹节上字该仄而平(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对句怎么样救?不用救。因为对句是甲2句(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其腹节上字正好是仄声,平仄相对,若是以平相救,则成为三平调了。七言诗首句入韵的多,前人以乙2句为首句,第五字用拗字的不少。例如: 承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杜甫《蜀相》)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戎昱《离家别湖上亭》)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庭院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张耒《夜坐》)所谓一三五不论,其中第五字只有在上述条件下,即乙2•句作为入韵诗的首句时,仄改平而不用抵偿。写近体诗时,腹节上字尽量不用拗字,如用了,应尽量去救;当然,不救也勉强合辙,故云“小拗可救可救不救”。第二种是为了将诗句的声调调整得更和谐的前拗后救,同第二种本句相救一样,属锦上田花之列。例如七言第一字的前平拗后仄救: 才见吴州百草春,已闻燕雁一声新(皇甫冉《送陆澧、郭郧》)闲遣青琴飞小雪,自看碧玉破甘瓜(鲍溶《夏日怀杜附马》)前仄拗后平救: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白居易《放言》其一)泰山不要欺毫末,颜子无心羡老彭(白居易《放言》其五)五言第一字和七言的第三字前拗后救: 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王昌龄《道郭司仓》)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张说《蜀道后期》)见说白杨堪作柱,争教红粉不成灰(白居易《燕子楼》)井转辘轳千树转,门开阊阖万山秋(许浑《秋日候扇》)这种头节上字的前拗后救,只能用于仄拗平救,若是平拗仄救,这一联的对句就犯狐平了。第三种是一拗双救。就是本句自救和对句相救并用,是自救和相救的复合方式。这也属锦上添花之列。例如七言的第一、第三字既本句自救,又对句相救: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丈拥千官(岑参《和贾舍人早朝》)南苑草芳眠锦雉,夹城云暖下霓旄(杜牧《长安》)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温庭筠《利州南渡》)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苏轼《有美堂暴雨》)这种拗救,出句和对句平仄字字相对,声调极为和谐,故诗人最喜爱用它。在唐宋人的七言律诗中,出现这种双救句式是很多的。据王力教授考据,中晚唐以后,使用这种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句式,一联中字字平仄相对,成为一种时尚,比使用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标准句式的还多。一拗双救常常与救孤平结合在一起,例如: 久客得无泪,故妻难及晨(杜甫《促织》)这一联对句腹节上字“难”,该仄而平,既救了本句头节上字该平而仄的“故”,避免了孤平,又救了出句腹节上字该平而仄的“得”。它兼任两种职能,既救本句孤平,又救出句腹节上字。又如: 荒戍落黄叶 浩然离故关(温庭筠《送人东归》)这一联出句和对句,既各自本句自救,又相互而救,既救了对句的孤平,又调整音节更和谐。这种一拗双救在七言诗中较常见。例如: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贾岛《三月晦日送春》)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第四种是特殊的一拗双救句。•一般对句相救是出句和对句同一位置上的字相救。如出句第一字拗,对句第一字救;出句第三字拗,对句第三字救;出句第五字拗,对句第五字救。这种特殊的一拗双救是错位相救,用对句的第五字去救出句的第六字。不仅可救一个拗字,还可救第五第六两个拗字。这个对句必须是孤平自救句,即仄仄仄平平仄平。例如: 眼前扰扰日一日,暗送白头人不知(许浑《旅怀作》)对句的“人”,平声,既救了本句该平而仄的“白”字,避免了孤平,又救了出句该平而仄“日一”双拗字。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夜泊水村》)对句的“无”,平声,既救了本句该平而仄的“向”字,避免了孤平,又救了出句该平而仄“有万”双拗字。下面是以对句五平救出句六仄的例句: 五更归梦常苦短,一寸客愁无奈多(黄庭坚《次韵王稚川客舍》)对句的“无”,平声,既救了本句该平而仄的“客”字,避免了孤平,又救了出句该平而仄的“苦”字。霜林染出云锦灿,春色并归风露秋(元好问《游友泉寺》)对句的“风”,平声,既救了本句该平而仄的“并”字,避免了孤平,又救了出句该平而仄的“锦”字。

63、崔颢的《黄鹤楼》按律诗而论,平仄不符,颌联按对句要求相差甚远:

颈联也似对非对,但它的名气却大得不得了。而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平

仄、对仗都非常工整,而名气却小得多。这是为什么?

我觉得一首诗,一部作品,其价值的高低取决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诗歌则主要在于立意和意境。一首好诗能够产生好的、大的影响,主要原因在于其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用这个标准来评价崔颢的《黄鹤楼》与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就不难发现二者的差距。

你的看法呢?欢迎你交流。

64、张爱玲的小说特点是什么 张爱玲小说的特点可以从内容和艺术风格两个方面去把握。你可以结合具体作品来分析。如她小说的创作基调、题材、小说中的人物、小说常用的艺术手法等。这样,你就能感性地了解张爱玲小说的特点。

65、王老师,读古诗词时用古音还是用现代汉语音好

我以为是用现代音读。因为,我们首先要遵循的是普通话的标准读音。

其次,我们如果要用古代语音来读。那么,古代语音的原貌是什么目前学界还没定论。虽说语音演变规律的研究已硕果累累,但在古代声、韵、调的音值研究方面还没有定论。那么,我们要读用古代语音来读就没有标准。这样就会人各一音,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所以,我主张用普通话的标准语音来读。

66、严式标音法宽式标音法怎么区分?

严式标音和宽式标音都是用国际音标来记音,二者的区别在于,严式标音是音素记音法,即它记下的是音素;宽式标音是音位记音法,即它记下的是音位。什么时候用严式标音,什么时候用宽式标音,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在方言的语音调查中,一般都采用严式标音。

67、沈丛文作品的文化内蕴可从几个方面答呀?

可以从沈从文作品锁描绘的自然、人性、社会、人情等方面去思考。68、什么是语言的线条性特点?

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语言符号的一个特点是它的线条性,就是符号的使用只能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一个符号跟着一个符号依次出现。语言符号的形式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一个一个的声音,这一连串的声音,是一个挨一个顺次发出来的,我们不能同时发出两个声音来,宛如一条联绵不断的线条,这就是语言的线条性。我们说话时,是将词语按一定的语法规则串好发出来的,词语好比是一颗颗的珠子,通过语法这根红线而有条不紊地串在一起,形成了我们表达思想的基本单位句子。

比如以“小王打碎了杯子”为例,每一个字只能顺着时间的先后一个跟着一个说出来,绝不能在同一时点中同时嘣出两个字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根据符号的先后出现顺序,我们就可以考察某一个符号经常出现在哪一个位置上,它与前、后符号的关系是什么样的,这样就可以从中总结出语言的结构规则来。

语言的线条性说明,语言中的各个单位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每个单位都要受前后要素的影响和制约,哪个单位先出现,哪个单位后出现,哪些位置哪些单位不能出现,都是有一定规则的,改变了它们的顺序,表达的意思不但变了,而且还可能说出有语病的句子来。如:

我看他――他看我 爸爸的妈妈――妈妈的爸爸

我很不喜欢他――我不很喜欢他

突然事件――忽然事件

我看报纸――报纸看我 我吃鸡――鸡吃我

对这个问题的详细解答请登陆湖南电大在线教学平台,在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文本资源中可以找到。

69、怎样正确认识理解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

你的问题解答请登陆湖南电大在线教学平台,在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文本资源中可以找到。

怎样理解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

同一般符号音义之间的联系一样,语言符号的音义联系也并非是本质的,必然的,而是由社会成员共同约定的,一种意义为什么要用这个声音形式,而不用那种声音形式,这中间没有什么道理可言,完全是偶然的、任意的。语言符号和客观事物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如果我们说汉族人把成本的著作这个意义用shu表示,认为它表达这个意义是最合适的,这个音与意义之间有天然的联系,那么同样的意义,我们如何解释英语用book表示,俄语、法语又用别的音表示呢?这之间的不同联系,我们说不出更多的道理,因为不存在哪种形式更好的问题。如果是本质的,天然的,那么同样的意义,语音形式应该是一样的,而实际上人类语言表达同样意义的语音形式可以说形形色色,根本不是一对一那样简单。可见,语言符号的形式对于语言符号的意义而言,完全是任意的,人为规定的,没有逻辑联系,不可论证,不可解释。所以马克思说:“物的名称,对于物的性质,全然是外在的。”荀子所说的“约定俗成”,说明了物的名称与物的实质的关系,其本质就是任意性,人为规定性。语言的音义联系是偶然,非本质的,你找任何一个高明的语言学家来,也不能解释清楚为什么不同的语言采用不同的语音形式表达同样的意义,我们只能从语言的社会性角度作出解释,是因为不同的民族在创造语言的时候作了不同的选择,这种选择在同一民族中可以说是共同约定的,而在不同民族之间则没有约定,于是就形成了人类众多的语言。语言符号任意性特点的根源还是在于语言的社会性,正是因为语言是社会现象,具有社会性特点,不同的社会在创造语言时选择了不同的音义联系方式。世界上的语言,具有关学者统计有数千种之多,就是因为语言的任意性特点决定的。

70、为什么北方方言作为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

为什么北方方言作为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 因为北方话作为民族共同语基础方言具有下列优势:

①北方方言在政治、经济方面的影响很大。北方话区域,是汉民族兴起、发展之地,我国南方诸方言区域,则是中原汉人在不同时期南迁开发的区域,北方中原一带,历来就是我国政治和经济文化中心。尤其是自1153年金朝迁都北京以来的八百多年,北京又一直是我国各朝的首都,这就使得北方话影响逐渐扩大,地位更显重要。随着政治和经济的力量,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话作为各级官府的交际通用语言而传播到全国各地(北方话又被称为官话就是这个道理),北方话逐渐取得了沟通各个方言的交际工具的地位。

②北方话具有雄厚的文化基础。北方话在文化方面的影响也非常突出,我国现在使用的书面语――白话,就是唐宋时期在北方口语基础上形成的。由于这种白话的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与北方口语非常接近,通俗易懂,不像传统的书面语文言那样晦涩难懂,脱离语言现实,因此白话产生以来,发展很快,影响越来越大,自明代以来,我国文学史上有名的小说,基本上都是用这种白话写成的,比如我国的四大名著《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以及一些话本小说。这些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流传全国,扩大了北方话在全国的影响,在客观上促进了北方话在全国的传播,为汉民族共同语的书面语的建立打下了基础。北方话文学对全国的影响,表面上是几本书,实际上是这些名著后面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实力的综合体现。如果没有这样的综合实力,这样的文学巨著既不可能产生,也不可能推向全国。

③北方话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使用北方话的人口比起其它方言来也要多得多,约占整个汉民族人口的70%,按我国现有人口计算,属于北方话区域的人口至少在八亿以上。北方不少少数民族,由于长期同汉族杂居,受汉族文化的影响,语言与汉语发生了融合,也说北方话,比如满族、回族等,这样说北方话的人就更多了。

④北方话通行地域广阔。北方话所属地域也是非常广阔的,几乎遍及全国。北方话通行的区域为:长江以北各省全部汉族地区,长江下游镇江以上、九江以下沿江地带,湖北省除东南角以外的全部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和湖南省西北角地区,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四省市少数民族区域以外的全部汉族地区。从东北的哈尔滨到西南的昆明,直线距离约3200公里,从西北的酒泉到东南的南京,直线距离约2000公里,这样大范围的区域,数百万平方公里,人们通话基本上没有什么困难,这种高度的一致性就是在世界上的语言中也是很难找到第二个。同其它方言比较,北方话更具有交际上的共通性。

⑤北方话词汇系统具有一致性。北方话虽然覆盖20多个省市区,分为若干个次方言,词汇方面也有不少差别,但从总体看,北方话的词汇系统却有相当的一致性,比如双音节词占据优势地位,古语词保留比其它方言少等,在北方话中都比较突出,这说明北方话词汇完全是随社会的发展发生变化的。

你可登陆湖南电大在线教学平台,选择汉语专题(1)课程,在教学辅导一栏内有相关的文本辅导资料

71、老师怎么欣赏:“九斤老太”这个人物?

熟读作品,把握作品中人物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各种人物关系,还有作者的写作意图,并运用所学的理论,加上自己的理解,就可以对九斤老太作出比较全面的把握与赏析.72、我是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学员,我在从事文秘工作。因此我希望自己能通过在电大的学习多提高一点写材料的水平。能不能指点我一下,我应该怎么做?谢谢你

写作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写作水平的高低牵涉到写作者本人的现有知识水平、阅历、对问题的认知能力等诸因素。

要写好材料,除了要熟悉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本系统的业务和公文写作的文体要求外,还应有一定的引经据典。这就要求平时要多读书,读有用之书。当然,对我们开设的许多课程认真学习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个人认为,搞行政工作,尤其是文秘工作的,最好是学中文专业。因为本专业的主要学习内容是语言和文学,对提高写作水平有直接帮助。你现在学的是非中文专业也不要紧,关键是你平时要多读书。

73、李老师,古代汉语专题2你认为难吗?现代汉语专题和古代汉语专题有什么关系? 古代汉语由我的同事王曦老师主持,这门课程你可以直接同他交流。

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两者都属于语言类课程,但现代汉语的研究对象是现代白话文(不含近代白话文)。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发展而来的,所以研究现代汉语要以古代汉语为基础。

74、王老师,我好怕考试汉语专题2,支个招好不?

汉语专题2是开卷。你只要把教材看熟弄懂就可以了。另外,要将平时作业做好,理解透。试卷中可有不少题目来自于平时作业哟。

75、请问屈原的《离骚》在风格上出了人们常常说的那些风格外。还有什么样的风格了。还有《红与黑》在现在的伦理上你有什么新的看法

《离骚》的风格有着浓郁的浪漫主义的色彩;具有辞藻富丽,“铺张扬厉”的风格特点;《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丰富的想象,绚烂的文采,奇巧的构思,奔放 的风格,诸如此类.于连这类悲剧人物被塑造成以追求个体自由幸福作为生命活动目的的人。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伦理思想逐渐从神学的禁锢下解放出来,许多资产阶级思想家在探讨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自由等问题时,特别强调满足个人的需要和利益。十八世纪康德提出著名的人是目的不是手段的人道主义口号,主张人应当是自己的主人:“人,或者更广泛地说,每一个有理性者,都是作为目的自身而存在着(不是只作为这个意志或那个意志所利用的工具)。所以,人,不管作什么事,不管牵涉到自己或其他有理性者,他都必须被当作一个目的看待。”康德针对人仅仅成为手段的社会提出“人是目的”是很有意义的。但是,西方不少作家笔下的悲剧形象往往既体现出“人是目的”的积极一面,又体现出人与社会发展完全对立的理性的片面。司汤达的《红与黑》中的于连作为“一个跟社会作战的不幸的人”,他一生的奋斗反抗都以个体自由幸福为目的,他不满贵族阶级,鄙夷资产阶级暴发户,反对昏庸无能的显贵,以特有的方式反抗贵族、资产阶级对他的压制,他的一生与社会现实存在着尖锐的对立,但又不可能把对个体自由幸福的追求与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民主主义的小资产者根本不愿为革命无产者的利益而变革整个社会,他们所要求的社会制度的改变,是想使现存社会尽可能让他们感到满意而舒服”,象于连这样以个体为目的的生命活动的悲剧只是一个极端个人英雄主义者的悲剧。还有,在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维特并不想进行社会改革,只是要求个性的自由抒发,在以个体为目的的斗争中,维特与社会格格不入,停留于孤独的感伤和愤慨中,最后只能以自杀来结束他悲剧的一生。于连、维特的悲剧客观上能够显示这样的理性意味:脱离社会而去追求个体自由幸福的道路是走不通的。

76、什么是词义的理据?怎样理解?

词义的理据就是语言中表示事物、现象、观念的词的构成依据,就是一个词用这样的音节或这样的语素而不是那样的音节那样的语素来构造的道理和依据。世界上任何一个事物现象,都有自己突出的特征,这些特征往往会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或者特别引人注意,于是人们在给这样的事物现象命名时,首先就选择能突出其特征的方面,作为命名的根据、理由,这就是词义的理据。例如汉语中用“布谷”这两个音节表示“布谷鸟”这一事物,那是因为布谷鸟这种动物的叫声本身就是bu-gu-bu-gu这样的声音形式。在我国,尤其是江南,每当春暖花开时节,布谷鸟就在春意渐浓的田野里歌唱着,给农民报告着该播种的信息。这声音特征十分突出,于是人们就用同布谷鸟的叫声近似的bu-gu音节表示这种鸟的名称,同时鸟来到的季节又正是播种的季节,于是在书面上人们又选择了“布-谷”这样的语素去记录。可见,“布谷”这个名称具有双重的理据意义。又如“飞机”,汉语用语素“飞”和“机”表示,意思是会飞行的机器,这的确也是飞机这一事物给人最直观的印象,用这样的语素给飞机命名就显得特别通俗易懂,易于传播,易于为人接受。为什么历史上很多音译的外来词都被意译词取代了,其实根本原因就是音译外来词在字面上不容易看出理据性来,不容易为人理解,不容易为人接受,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被淘汰就非常自然了。例如“科学”代替“赛因思”,“话筒”代替“麦克风”,“水泥”代替“士敏土”等等。

词义的理据性与词义之间不是对等的,但是它反映人们对事物的看法、认识,同样的意义,用不同的词表示,词义的理据不同,例如“番茄、西红柿、火柿子、洋海椒”。可见,词义的理据不是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而是反映事物的一般性特征,而这些特征又往往是外在的,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于是就用来命名。同时,由于事物所呈现的外在特征是多方面的,有无穷的细节,不同的人,观察角度不同,认识角度不同,看事物的侧重点不同,于是同样的事物就会出现很多词义理据不完全相同的词语。例如表示“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很高,叶子互生,心脏形,有长叶柄,开黄花,圆盘状头状花序,常朝着太阳,种子可以榨油”这样一种植物,汉语中有“向日葵、葵花、向阳花、朝阳花、太阳花、转日莲、望日莲、盘头、盘头瓜子”等等名称,这种种不同的名称,正是人们从不同角度认识这一植物的反映,它们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事物的突出特征,给人以具体、生动的印象。

为什么汉语各个方言中有那么多的同义词,其实就是因为词义理据差异造成的,因为不同的人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给事物命名的依据不同,于是就出现了同一事物用不同的词来指称的现象,普通话和方言词汇的同义异词情况,就是这样形成的。所以,如果我们从理据角度出发观察等义词,实际上是没有绝对的等义词的,它们或者体现出不同的地域风格,或者给人以独特的联想感受。

77、怎样分析造词法?

造词法研究的是用什么语言材料造词,用什么方法造词。所以,造词法的研究包括上述两个方面。

1、用什么语言材料造词;用来造词的语言材料主要是语素,也可以是音节。

2、用什么方法造词,教材介绍了五种方法:词法学造词、句法学造词、修辞学造词、语音学造词、综合式造词。(参见教材P141-144)

78、老师请详解:“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 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摇摇以轻殇,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栽欣载奔。童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尤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眇庭柯 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 翘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山由〕,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遗,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 忧。农人告余以春兮,将有事乎西畴。或命巾车,或〔木卓〕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 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羡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何不委心任去留?胡为惶惶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 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执杖而耘耔。登东坳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 命复奚疑? ”

1、主旨和结构

这篇文章的写作经过,序里已有说明;《宋书·陶潜传》则特别提到作者辞官的近因:“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赋《归去来》。”从序和这段记录都可以看出,这篇文章作于作者辞官归田之初,是一篇述志的作品,文中着重表达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和鄙弃,赞美了农村的自然景物和劳动生活,也显示了归隐的决心。

2、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即第1段)表示辞官归田的决心。含两层:前一层是自责之词。诗人想到“田园将芜”,故应归家,但心在官位,为形体所役使而不能自主,这是何等可悲啊!表明诗人已有归意。后一层是自恕自慰之词。诗人已知过去求官为非,今日弃官为是,好比是入了迷途不远,还来得及回到正道上来,因而深感欣慰。这两层点明了全文主旨,表达了诗人鄙弃官场、向往田园的感情。

第二部分(即第2、3段)写作者回到田园后的愉快生活。可分三层:第一层写归途和初抵家时的情况,含三节:前一节写乘舟返家途中既轻松又渴望抵家的心情;中间一节写望见家门时欣喜若狂的心情,这跟在官时“惆怅而独悲”的心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后一节写家中景况,有松,有菊,有幼,有室,有酒,有樽,差足自慰。第二层写回家后的日常生活,含三节:前一节写饮酒自遣,这是室中之乐;后两节写涉园观景,留连忘返,这是园中之乐。这是真正的隐者之乐,跟迁客们的闲适心情绝不相同。第三层写诗人在农村的出游经历。含四节:第一节重申辞官归田之志,以“息交以绝游”进一步表示对当权者和官场生活的鄙弃;第二节写跟乡里故人和农民的交往,为下文写出游张本;第三节写出游方式,“窈窕以寻壑”应上“或掉孤舟”,“崎岖而经丘”应上“或命巾车”;第四节写出游中所见,前两句写农村初春生机勃郁的景象,后两句触景生情,为结尾述人生观张本。

第三部分(第4段)抒发诗人“乐天安命”的情怀。含三层:前一层紧承上文“吾生之行休”而自问,这是一种委婉的表达方式,有振起下文的作用;下面两层是作者自答,“富贵”两句从反面作答,重在说“富贵”而以“帝乡”为陪衬,中间四句从正面作答,用形象化的手段表明自己快然自足于隐居生活,最后上升到哲理的高度,点出“乐天安命”的思想,卒章显志。

3、淡远潇洒的风格

欧阳修对这篇文章推崇备至,尝言:“两晋无文章,幸独有《归去来辞》一篇耳,然其词义夷旷萧散,虽讬楚声,而无其尤怨切蹙之病。”大意是,本文虽然采用了楚辞的体式,但作者能自出机杼,不受楚辞中怨愤、悲伤情调的影响,而表现出一种淡远潇洒的风格。例如,作者辞官是因为鄙弃官场的黑暗,但文中并无只言片语涉及官场中的黑暗情形,而只说自己“惆怅而独悲”的心情;对已往的居官求禄,也只说“不谏”和“昨非”,不作更深的追究;他决定今后不再跟达官贵人来往,也仅用“息交以绝游”一语轻轻带过,胸怀何等洒脱,是见役于物的人做不到的。又如文中写田园生活的乐趣,看起来都是一些极为平常的细节,但又处处显示出作者“旷而且真”的感情,句句如从肝肺中流出,而不见斧凿之痕。这种淡远潇洒的文风,跟作者安贫乐道、超然物外的处世态度是完全一致的。

4、【译文】

回家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既然自己的心灵为形体所役使,为什么如此失意而独自伤悲?我悔悟过去的错误不可挽救,但坚信未来的岁月中可以补追。实际上我入迷途还不算远,已觉悟到回家为是而做官为非。

船在水上轻轻飘荡,微风吹拂着衣裳。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只恨晨光朦胧天不亮。终于看到自己简陋的家门,我高兴地向前飞奔。家僮欢快地迎接,幼儿们守候在门庭。院里的小路长满了荒草,松和菊还是原样;带着幼儿们进了屋,美酒已经满觞。我端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观赏着庭树使我开颜;倚着南窗寄托我的傲世之情,(更)觉得这狭小之地容易使我心安。小园的门经常地关闭着,每天(独自)在园中散步兴味无穷;拄着拐杖走走歇歇,时时抬头望着远方(的天空)。白云自然而然地从山穴里飘浮而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日光暗淡,即将落山,我流连不忍离去,手抚着孤松。

回来呀!我要跟世俗之人断绝交游。他们的一切都跟我的志趣不合,再驾车出去又有何求?跟乡里故人谈心何等可乐,弹琴读书来将愁颜破;农夫告诉我春天到了,将要去西边的田地耕作。有时驾着巾车,有时划着孤舟,既要探寻那幽深的沟壑,又要走过那高低不平的山丘。树木欣欣向荣,泉水缓缓流动,我羡慕万物各得其时,感叹自己一生行将告终。

算了吧!寄身世上还有多少时光,为什么不按照自己心意或去或留?为什么心神不定还想去什么地方?富贵不是我所求,升入仙界也没有希望。爱惜那良辰美景我独自去欣赏,要不就扶杖除草助苗长;登上东边山坡我放声长啸,傍着清清的溪流把诗歌吟唱;姑且顺应造化了结一生,以天命为乐,还有什么犹豫彷徨?

79、李杜诗歌的不同特色体现在哪些方面?

【李白與杜甫的比較】 1.李白自號青蓮居士、酒仙翁;杜甫自稱杜陵布衣、又稱少陵野老。2.李白詩以才氣勝,斗酒百篇,援筆立成,思疾而語豪,飄灑奔放,俊逸清新。.杜甫施以學力勝,改罷長吟,一字不茍,思苦而語奇,沈鬱頓挫,氣魄磅礡。3.李白受道家影響較深,詩有仙氣,放稱「詩仙」。.杜甫受儒家影響較深,詩近聖域,故稱「詩聖」。4.李白為唐代浪漫詩派代表,詩中常帶俠情,故有「詩俠」之稱。.杜甫為唐代寫實詩派代表,詩中隱含批判,故有「詩史」之稱。5.李白擅長古體詩和樂府歌行體;杜甫擅長七律。

80、“春花秋月”原是美好的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

“春花秋月何时了”,是指自然永恒不变,一般人觉得它很美,心情也开心。“往事知多少”,人事变化无常.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指过去的豪华生活,皇帝的尊贵,在花前与后宫佳丽赏花,在月下的酒宴歌舞。可是,春花依旧会开,秋天依然月圆,可是消逝的年华、往事永远都不会来了。这两句是词人的感慨,又何尝不是许多人的心声,一个人生哲理。因此这两句正是自然永恒不变与人生变化无常的对比。尤其是由国君变为囚徒,于是在词中不加掩饰地流露故国之思,以永恒的自然,与变化无常的人事一次次对比,并把亡国之痛和人事无常的悲慨融合在一起,把“往事”、“故国”、“朱颜”等长逝不返的悲哀,扩展得深远,滔滔无尽,形成强大的感染力。

81、什么是成字部件?什么是非成字部件?

汉字部件 Chinese character component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现代汉字部件按是否成字可分为成字部件与非成字部件。

例:成字部件:木 心 口 也

非成字部件:氵 亻 刂 礻

第五篇:会计第二次实习小结

会 计第 二 次 实习小 结

在XXX实习有二十余天了。从最初的笨手笨脚到现在已经可以独自处理一些基本事务了,我一直坚信努力的每一天都会有收获都会有进步。

一、实习单位介绍

我所在的实习单位是XXX的在宜昌的一个分公司。XXX成立于2004年,前身是有十多年辉煌历史的汉阳金龙家具制造厂。公司秉承以往的人性化管理模式,强调服务社会的经营理念,一直在办公家具的制作和经营方面位于华中地区同行前列。公司一直致力于办公家具的开发,设计,生产。研发产品包括:办公桌椅,沙发,影剧院会议厅,屏风,机房设备,学校公寓,宾馆酒店等系列家具用品,现在公司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优秀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以及一大批技术娴熟的一线操作手。产品从原料的选购到生产成品的送货安装,每一道环节和生产工序严格把关,为公司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提供强有力的保证。XXX一直被选为武汉市“知名品牌”和“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而宜昌分公司也有自己的产房,用于生产武汉总公司研发设计的一部分办公家具,当然主要还是销售从武汉总公司生产的实木家具、板式家具、室内装饰配套、餐台椅、办公家具、沙发、卧室家具、校园家具、宾馆酒店家具以及各种民用家具。

二、实习工作介绍

在公司我主要跟着一个管财务的李会计做事,虽然我学的专业是会计电算化,但是李会计还是带着我从手工记账开始,先熟悉会计做账的基本程序。最开始两天,我只要是看李会计工作,熟悉公司的财务工作流程。并逐步了解公司的概况,包括公司经营范围,内部组织机构及人员分布,最重要的生产工艺的流程,和公司会计政策与内部会计核算办法等,为之后写分录和独立工作奠定基础。打好了基础之后,在李会计的带领下我开始做原始凭证登记成记账凭证的工作,并根据记帐凭证,登记其明细账。

公司正在使用的是“用友” 财务软件,从编制记账凭证到记账、编制会计

报表、结账都是通过财务软件完成的。在实习期间,我主要了解了正规标准的公司会计流程,在李会计的带领下掌握了“用友”财务软件的操作,然后将凭证数据录入软件。之前跟着李会计做手工记账工作,很繁复也很枯燥,但是却让我真正知道了会计做账的基本程序,每一步都必须小心翼翼,严谨细致。一是建立账套资料,包括总账和各类明细账;二是填制原始凭证、转账现金支票;三是将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记账凭证,编制科目汇总表;四是根据科目汇总表登总账;五是根据记账凭证填总分类帐和各种明细帐,六是结账,编制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其他相关的资料。最后就是装订凭证并上交保存。其实这些在书本上也学过,但是在实际运用中,还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处理。在将原始凭证录入财务软件的过程中,我常常因为粗心犯一些错误。每次都是李会计及时发现并指出。几次错误之后,我在工作中变得细致了很多,李会计也对我放心了许多。

这两天,李会计为了让我学到更多的知识,常常让我跟着公司的徐出纳一起跑银行,徐出纳是个工作认真负责的中年女性。她会耐心的教我看税率,计算各种所得税,教我核对银行日记账,并教我给几个老客户汇款。在徐出纳的指导下,我学会了正确规范书写各种金额的大小写,还有收付款人,日期的填写等等一些细节的东西。徐出纳说,从细节可以知成败,做会计这种职业是容不得半点疏忽的。

三、实习生活介绍

之前总觉得“朝九晚五”的工作很悠闲,现在才发现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没有人硬性规定你必须提前到,但是迫于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你必须提前上班,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工作任务。虽然李会计跟我说的是九点钟到就行,但是我坚持每天八点到公司,主动做好办公司清洁,提前进入工作状态。

财务办公室的人很少,加上我只有五个人。大家都特别照顾我,并没有因为我是个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就不屑理我。因为我不爱说话,最开始一个星期,除了带我的李会计,我和办公司其他同事交流的比较少。通过二十多天的朝夕相处,现在大家彼此都熟悉了不少,我也会在工作闲暇主动和他们交谈。他们都和我父母差不多的年纪,但是我们依然谈得很投机,他们会告诉我很多我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包括这么多年的工作中积累的经验,他们也会毫不吝啬的传授给我,希望我可以少走些弯路。李会计告诉我,同事们都很喜欢我,特别是我身上具有的那种谦虚好学的劲头,是他们所欣赏的。

其实我知道,我还有很多地方做的不够好,只是他们都很包容我。但是总的来说,这么多天和大家的相处特别愉快,在办公室大家工作时候就工作,休息时候气氛特别活跃。

每天晚上差不多在6点钟的时候我就下班了。回家以后,我依然对自己严格要求,不再长时间上网玩游戏,而是将这些时间用于看书,李会计给我推荐了几本在日常工作中会常用到的书,我决定一本本的消化吸收,另外自己还正在自学《财经法规》和《公司法》和《会计法》三本书,希望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然后在实习中真正从课本走到现实中,将抽象的理论运用实际工作中,取得更大成绩。

四、实习心得

总的来说,这段时间的实习工作我还是完成的比较好,态度踏实诚恳,工作努力认真,尽管整天对着这些繁琐枯燥的数字,也没有丝毫的厌烦情绪和懈怠心理。但是在实习工作我也发现了自己存在很多的不足:

1、细心程度不够,经常遗漏或者看错数字,导致核算结果有误,引起不必要的麻烦,特别是在做银行存款日记账时,还需要集中精力高度重视。

2、编制会计分录还不够熟练,从这里也反映出我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够好,平时在学校上机时不够认真。

3、灵活应变能力不强,只会死板的按照书本上学的理论来做,不懂得灵活变通。这也导致了实习工作中效率不高,仔细想想也是实际工作经验欠缺的反映。所以在接下来的实习中还需要特别注意,多看多听多学多问,积累更多的会计工作经验。

这些天的会计实习,虽然比较累,但是很充实。它让我真切的了解到什么是会计,也让我明白的会计这一职业的真正内涵。会计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细心和一份责任。在实际工作出现了一些问题,让我意识到自己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欠缺。课本上学的知识是基础,是必须要掌握的,而实际工作就是检验知识掌握程度的“试金石”。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心平气和,有耐心和

毅力,这样才能有所成就。

接下来还有一个星期的时间,希望自己继续稳打稳扎,做好领导分配的工作,出色的完成实习任务。

下载专科《管理会计》第二次BBS实时讨论小结和汇总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专科《管理会计》第二次BBS实时讨论小结和汇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会计本财务报表分析bbs第一次活动小结

    会计学本科财务报表分析第一次bbs教学活动小结。一、 活动时间:2011年3月21日18:00-19:00二、 活动目的和主题:1、 bbs教学活动的目的本次教学活动的目的是:期初阶段教学情况交流......

    2012秋现代管理专题第一次BBS小结(5篇)

    2012秋《现代管理专题》课程 第1次实时BBS活动小结 一、活动主题:企业再造理论与应用 二、活动内容 1.何谓企业再造?企业再造应遵循哪些原则?2.企业流程动机、条件与程序是什么......

    2012春企业战略管理第一次BBS小结(精选五篇)

    2012春季《企业战略管理》课程 第1次实时BBS活动小结 一、活动主题:战略管理与经营管理之间的关系 二、活动内容 讨论题一、战略、战略管理是什么? 讨论题二、联系实际,介绍你......

    会计学专科V1管理会计

    会计学专科V1.9职业技能实训管理会计 考试时间:90分钟 单选53小题,多选47小题 80分 注:红色为单选题,蓝色为多选题 黑色未标记为判断 01105 2 (单B )在应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

    江苏开放大学2014春第二次网上BBS活动小结(共5则)

    江苏开放大学2014春《货币银行学#》 第二次网上BBS实时活动小结一、活动时间: 2014年4月21日20:00-21:00 二、活动主题: 1、交流教学情况; 2、专题讨论:我国利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

    管理会计课程学习指导(专科)

    《管理会计》课程学习指导资料本课程学习指导资料根据该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参照现行采用教材《管理会计》(李玉周主编,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并结合远程网络业余教育的教学......

    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第二次实习小结

    第一次实习小结 寒假还没结束,我就回到济南,为大四的最后一次实习做准备。为方便寻找实习单位,我和几个同学一起住在校本部的宿舍,去过几次招聘会,但感觉收获不大。我们基本上采......

    管理会计发展的新视角讨论论文

    一、管理会计发展的认识误区笔者认为,在我国人们对管理会计的发展存在一些认识误区,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进程。1、把财务会计看得比管理会计更重要。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