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
为进一步推动教师培训改革,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现就做好2014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以下简称“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实施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一、认真做好培训调研,按需设置培训项目
各地要对“国培计划”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调研,深入农村学校,重点听取一线教师的意见,找准项目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工作重点。要对教师教育教学行为进行诊断分析,准确把握教师培训需求,细分培训对象,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规划设计,确保项目设置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示范性项目”进一步凝练培训重点,旨在加强高端培训,倾斜支持体育、美育、特殊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紧缺领域教师培训,创新完善教师网络研修模式,加强专兼职培训者队伍建设。“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本年度要加大送教培训力度,切实扩大培训受益面;进一步完善置换脱产研修,推动短期集中培训改革,提高远程培训质量;专设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项目,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二、推进综合改革,破解重点难点问题
各地要针对项目实施中存在的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培训方式单一和培训质量监管薄弱等重点难点问题,切实改进培训课程,创新培训模式,优化项目管理体制,推进“国培计划”综合改革。要根据教师专业发展规律,试行跨年度培训,系统设计递进式培训课程,满足教师不同阶段需求,促进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积极创新培训模式,促进教师边学习、边实践、边提升,实现学用结合。优化项目管理体制机制,改变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培训任务承担院校(机构)管理为主局面,推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培训机构和中小学校协同创新,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确保培训质量和水平。
“示范性项目”遴选有条件的地区和培训机构先行先试,为“中西部项目”“、幼师国培”项目和各地教师培训综合改革探索模式。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参照“示范性项目”做法进行改革试点。
三、推行混合式培训,提升培训实效性
要有效利用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切实推行混合式培训。各地要将网络研修社区作为项目申报的重要条件。集中培训项目要将集中面授与网络研修相结合,面授阶段要切实提升实践性培训效果,通过现场诊断,帮助教师发现问题,通过案例教学、实践观摩和情景体验等方式,帮助教师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将返岗实践作为培训的组成部分,利用网络研修社区对教师进行指导和管理,确保学以致用。远程培训项目要将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建立并完善“个人空间――教师工作坊――研修社区”一体化网络研修体系,通过建立学科组、学校、区域性教师学习共同体,做好线下研修,确保现场实践成效。
“示范性项目”深入实施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建立校本研修良性运行机制;实施教师工作坊高端研修,将集中面授与教师工作坊研修相结合,探索骨干教师常态化培训模式。“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置换脱产研修和短期集中培训要有效利用教师网络研修社区,进一步创新模式,提升培训效果;远程培训项目要推行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
四、强化项目管理,确保培训质量和水平
各地要针对项目组织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协调指导不够、部分培训方案质量不高、部分学员参训动力不足、经费配置需要优化和过程监管需要加强等问题,采取硬招、实招,强化项目管理,确保培训质量和水平。
1.下移管理重心。各省级教育、财政部门要进一步明确项目管理分工,落实各方责任,建立“联合立项、分工负责、协作推进”的工作机制,强化地市和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在培训立项阶段和组织实施过程的参与,确保项目管理落到实处。
2.严格培训方案评审。各地在今年招投标时,须根据绩效评估结果,实行末位淘汰,严守底线。细化评审指标体系,公开评审标准,随机抽取专家进行评审,公正评审每一所申报院校(机构)的每一个培训方案,严把培训质量关,确保遴选高水平院校(机构)承担培训任务。
3.激发学员参训动力。各地要细化学员选派资格条件,改进选派程序,遴选条件符合、参训积极性高的教师参训。通过建立“个人空间”和电子档案等方式,有效呈现学员学习过程及成效,完善学员评价机制。试行通过学分管理,进一步激发学员参训动力。
4.优化项目经费配置。各地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分配培训经费。一般情况下,“中西部项目”置换脱产研修安排45%左右、短期集中培训安排25%左右、远程培训安排30%左右;“幼师国培”置换脱产研修安排35%左右、短期集中培训安排45%左右、转岗教师培训安排20%左右。要加强经费使用监管,确保专款专用,厉行勤俭节约。各地要落实工作经费,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5.重点加强过程监管。各地要有效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项目申报、方案评审、组织实施和绩效考核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建立项目实施过程监控机制,向各地定期通报监管评估结果,强化评估结果应用。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于本通知印发后15天内在“国培计划”网站发布招投标通知。相关省(区、市)应在4月30日前完成“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规划方案研制和招投标工作,按相关要求报送教育部、财政部评审。对经核实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培训组织管理不力、参训学员满意度低、培训经费使用不当等类似问题的省份,中央财政将核减该省份当年“国培计划”专项经费。
附件:1.“国培计划(2014)”――示范性项目 2.“国培计划(2014)”――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
附件1
“国培计划(2014)”――示范性项目
为示范引领各地教师培训改革,加大教师培训模式创新力度,2014年“示范性项目”重点围绕推进综合改革、加强紧缺领域教师培训、创新完善教师网络研修、提升培训能力,开展以下培训。
一、推进综合改革
第二篇: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1年“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1年“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
训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
2011-5-24 14:2 来源:法律教育网 【大 中 小】【我要纠错】
文
号:教师厅[2011]2号 发布日期:2011-5-24 执行日期:2011-5-2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财务局: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深入推进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以下简称“国培计划”),充分发挥“国培计划”的示范引领、“雪中送炭”、促进改革作用,推动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开展,现就做好2011年“国培计划”实施工作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2011年“国培计划”实施工作。各地要紧密围绕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战略目标,按照《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教师〔2010〕4号)要求,认真总结“国培计划”工作经验,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切实做好2011年“国培计划”组织实施工作。
二、认真做好2011年项目实施方案的研制工作。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按需施训”的原则,处理好国家级培训和省级培训、骨干培训与全员培训、长期研修与短期培训、集中培训与远程培训的关系。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按照“国培计划”总体要求,根据本地教师培训需求,做好项目规划,科学研制“国培计划”项目实施方案。各有关省(区、市,以下简称各省)应在6月20日之前完成“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实施方案研制工作,并报送教育部、财政部评审。
三、进一步完善项目招投标机制。要进一步规范项目招投标程序,按照“国培计划”项目招标指南规定的流程,采取公开招标、邀标方式,择优遴选符合“国培计划”培训资质条件的院校和机构承担培训任务。对于2010年“国培计划”绩效考评不合格、学员反映培训效果不好的院校和机构,应调整培训任务或取消培训资格。要充分发挥省域内外高水平院校和优质中小学的作用,“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集中培训省外院校所占比例原则上不少于四分之一。各省招标、邀标通知要在“国培计划”项目网站(www.xiexiebang.com)发布。
四、积极创新教师培训模式方法。借鉴有益经验,结合实际,探索创新,完善置换脱产研修、短期集中培训、远程培训等培训模式。加强教师培训需求调研,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科学设计培训课程,丰富和优化培训内容。不断改进培训教学组织方式,采取案例式、探究式、参与式、情景式、研讨式等多种方式开展培训,倡导小班教学,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鼓励进行教师选学探索。鼓励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专家指导与教师教学实践改进相结合,提高校本研修的质量。
五、注重优质培训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加强教师培训团队建设,完善培训项目首席专家制度,组建高水平专家团队,省域外专家原则上不少于三分之一,中小学一线优秀教师(教研员)不少于40%,要优先遴选“国培计划”专家库专家。加强优质教师培训课程资源的开发整合,充分利用“国培计划”资源库,有效开发适用的新资源,注重生成性资源的加工利用,促进优质培训资源共建共享。遴选优质中小学校设立“国培计划”参训教师实践基地,强化教师培训实践环节。
六、认真做好参训教师的选派和管理工作。各省要按照各项目具体要求遴选学员,原则上参加过2010年“国培计划”集中培训的学员不再选派参加同类项目培训。要加强参训教师的遴选和管理工作,确保教师按时参训。“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县以下农村教师占参训教师总数的比例不低于三分之二。要为参训教师提供良好的学习和食宿条件,优先安排在校内住宿和学习,为学员营造良好的培训氛围。要加强学员安全管理工作。要做好学员考核管理工作。各省要指导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做好骨干教师培训后的管理和使用工作,充分发挥“种子”教师的辐射带头作用。
七、优化项目资金配置和管理。财政部、教育部根据中西部省份农村教师人数、2010年“国培计划”实施绩效、财力状况等因素下达专项资金预算。各省要优化配置、合理使用项目资金。“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置换脱产研修项目经费所占比例为50%左右,短期集中培训项目资金占30%左右,远程培训项目资金占20%左右。相关各省落实必要工作经费,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各省要根据国家有关要求,加强项目资金监管,确保项目资金使用效益。
八、切实做好组织领导和项目监管工作。各省要切实做好项目的统筹协调和组织管理,保证“国培计划”的顺利实施。项目承担院校主管领导要亲自负责,调配最好的资源为教师培训服务。各省及项目承担院校和机构要有效利用“国培计划”网站的项目管理系统,做好项目信息填报、专家库使用、资源库使用、学员管理、项目评估等工作。教育部、财政部将通过网络匿名评估、专家实地评估、第三方独立评估等方式对各地项目实施进行绩效考评。各省要按照“国培计划”要求,认真做好项目绩效自评工作。要进一步完善项目管理制度,健全项目监管机制,加强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管理,确保“国培计划”实施的高质量、高水平。
附件:1.“国培计划(2011)”——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项目.doc
2.“国培计划(2011)”——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doc
教育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
二〇一一年五月二十四日
附件1:
“国培计划(2011)”——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项目
“国培计划(2011)”——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项目采取集中培训和远程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中小学骨干教师、幼儿园骨干教师、骨干班主任教师和骨干培训者进行专项培训。
一、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项目
组织对全国4000名中小学优秀骨干教师进行为期15天的研修,采取集中研修、课题研究和跟踪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化水平,为各地输送一批“种子”教师,使他们在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和教师培训中发挥带头辐射作用。
——培训对象为各省(区、市)选拔推荐的50周岁以下、具备高级教师及以上职务的省级中小学学科骨干教师,包括50名特殊教育骨干教师。
——培训学科为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综合实践活动等6个学科;初中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综合实践活动等10个学科;高中语文、数学、英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和综合实践活动等12个学科。
——研修内容主要围绕实施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针对中小学学科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案例为载体,深入研讨和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教研能力和培训能力。
二、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项目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要求,组织1000名幼儿园骨干教师进行集中培训,提高骨干教师的教育能力和培训能力,推动全国幼儿教师培训的开展。
——培训对象为各省(区、市)推荐的幼儿园骨干教师。
——研修内容围绕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教师参与,提高幼儿骨干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培训能力。
三、中小学骨干班主任教师研修项目
组织对全国1000名中小学骨干班主任教师和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进行为期10天的集中研修,提高班主任教师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
——培训对象为小学骨干班主任教师300名,初中骨干班主任教师200名,高中骨干班主任教师200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200名,骨干少先队大队辅导员100名。
——骨干班主任教师研修内容主要针对中小学班主任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以专题研修为导向,以案例为载体,研究总结班主任工作的经验和规律,提高班主任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心理健康骨干教师研修以“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发展”为主题,更新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优化知识结构,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和水平。骨干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研修主要针对辅导员工作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总结提炼工作经验,提高辅导员的专业能力和培训能力,促进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培训工作的开展。
四、义务教育骨干教师远程培训项目
紧密围绕新修订发布的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和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的主要问题,组织对全国30万名义务教育学科骨干教师进行50学时的网络远程培训,采取线上学习与交流、线下研讨与实践相结合的混合研修模式,帮助教师准确理解和掌握修订后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培训对象为各省(区、市)义务教育学科骨干教师。
——培训学科为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艺术(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8个学科和初中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历史与社会)、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12个学科。
——培训内容主要围绕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针对义务教育学科教师在课程改革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按需施训,提高广大教师深入实施课程改革的能力和水平。
五、紧缺薄弱学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
组织对全国1500名中小学体育、音乐、美术等紧缺薄弱学科骨干教师进行10天的专项集中研修,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对少数民族双语教师进行普通话培训,提高双语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培训对象为各省(区、市)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800人,音乐骨干教师400人,美术骨干教师200人,诵读教育骨干教师100人。
——培训内容主要是围绕实施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着力提高中小学体育、音乐、美术等紧缺薄弱学科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技能,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
六、培训团队研修项目
组织对全国500名省级骨干培训者进行为期10天集中研修,通过集中与远程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1万名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培训者进行50学时的网络远程培训,提升教师培训组织实施能力,促进教师培训质量的提高。
——培训对象为中小学教师培训者和组织管理者。“国培计划”项目承担院校和机构的培训者400人,省级教师培训管理部门、培训机构和高校教师培训部门负责人100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培训者1万人。
——培训团队集中研修学科主要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
——培训内容以“高质量教师培训”为主题,学习现代培训理论,了解国内外教师培训特点和学科教育教学发展趋势,探索培训规律,研究总结培训典型经验和案例,切实提高培训者有效组织实施培训的能力和水平。
附件2:
“国培计划(2011)”——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
“国培计划(2011)”——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采取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短期集中培训和大规模教师远程培训相结合方式,对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骨干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
一、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脱产研修
组织高年级师范生、城镇教师到农村中小学顶岗实习支教,置换出农村骨干教师到高水平院校和优质中小学进行为期3个月左右的脱产研修,全面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为中西部农村培养一批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辐射作用的带头人,促进教师教育改革。
——培训对象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骨干教师,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
——采取院校集中研修与优质中小学“影子教师”相结合的方式,采取小班化教学,注重采用专家引领、课题研究、跟岗实践、参与体验、返岗实践等培训方式,倡导“双导师制”(为学员配备高校专家和一线优秀教师进行指导),为教师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培训课程。“影子教师”培训时间原则上不少于总时间的三分之一。
二、农村中小学教师短期集中培训
组织农村中小学教师到高水平师范院校、综合大学和教师培训机构进行短期集中培训,紧密围绕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进课程改革的需要,着力解决农村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和专业能力发展。
——培训对象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科骨干教师。要重视外语、音乐、体育、美术、科学和综合实践活动等紧缺薄弱学科和特殊教育教师的培训。要重视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教师培训。对突发重大自然灾害地区,要及时安排对教师进行心理康复教育培训。
——采取集中培训和远程跟踪指导相结合方式,注重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任务承担院校要与中小学密切配合,创新培训方式方法,采用专家讲座、合作探究、观摩考察、参与体验、交流研讨等多种方式开展培训,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
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手段的优势,遴选具备资质的高等学校和远程教育专业机构,对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进行50-80学时的针对性培训,帮助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现实问题,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培养教师远程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同时发挥远程培训资源的辐射作用,让更多农村地区教师共享优质培训资源,促进中西部农村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
——培训对象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科教师。各省要统筹安排培训学科,发挥远程培训的规模效益。
——采取混合学习方式,做到教师线上学习、线下集中研讨和在职实践相结合;培训以学科为基础,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要根据农村教师需要,整合开发优质培训课程资源;组建高水平专家团队,做好远程培训教学、线上辅导等工作。网络培训平台要建立学员在线学习数据统计与监控系统,加强过程管理。
第三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冬季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冬季中小学幼儿园
安全工作的通知
教基一厅〔2009〕1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12月7日晚,湖南省湘潭市湘乡市私立学校育才中学学生晚自习下课,学生们在下楼梯的过程中,因避雨而有较多的学生涌向离学生宿舍较近的一个楼梯,一学生跌倒,引发拥挤踩踏,至目前止,已造成8人死亡,26人受伤,另有8人在医院留观。入冬以来,我国已发生数起民办中小学校安全事故。另外,冬季是煤气(一氧化碳)中毒、交通事故、火灾、滑冰溺水等事故多发期。为确保广大中小学生安全,请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做好以下工作:
一、切实加强民办学校安全管理。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辖区内民办学校安全工作的指导,帮助学校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及时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广大民办学校要强化日常安全教育和管理,尤其要加强对学生安全常识的教育,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防止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要全面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为避免学生在躲避大雨等恶劣天气时引发拥挤踩踏等意外伤害事故,学校要采取错开人流、错班疏散等措施,确保师生安全。
二、坚决避免煤气中毒事故发生。仍采用燃煤取暖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中小学校的指导,要经常进行检查,确保教室、宿舍、办公室等室内取暖设施安全可靠。要根据寄宿制学校学生宿舍冬季燃煤取暖的现状,保持宿舍室内通风,必要时可采取深夜闭火等措施,防止一氧化碳积聚造成中毒。要让广大学生进一步掌握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掌握一旦发生中毒时的基本应急处置方法。
三、切实保障学生交通安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重视冬季交通安全,防范大雾、降雪及雪后路面结冰对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的影响,必要时可采取停止运行集体接送学生上下学车辆或适当调整上课时间等安全措施,同时要注意将此项措施提前告知学生家长。寄宿制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统一管理,在没有任何安全保障条件下不可让学生离校。要通知有条件的家长到校接学生回家。对交通运力比较困难的地区,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统一为寄宿学生临时租用安全车辆返家,确保学生交通安全。
四、全面落实冬季防火各项措施。各地学校要严格落实消防安全制度,加强消防设施和器材的日常维护,保证其能够有效使用。保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车通道畅通。重点加强寄宿制学校宿舍管理,组织开展火灾逃生演练,严禁使用易引发火灾的电器,要注意对电线电路等的安全检查,防止因其老化引起火灾。严禁中小学生自行到野外用火、玩火。
五、重视滑冰溺水事故防范。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教育学生在上下学途中或节假日不擅自到结冰的江、河、池塘、水库上行走或滑冰。要通过手机短信、家长会等形式,提醒家长负责学生脱离学校教师管理时段的安全。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社区、村委会的密切联系,完善学校及周边水域结冰地带的安全警示标志。
教育部办公厅 2009年12月8日
第四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
2010年第1号预警通知
教基一厅[2010]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新学期已开学,为预防春季可能发生的山洪、暴雨、雷击、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和各类事故,确保学校持续安全稳定和师生安全,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切实加强安全教育。各校要在新学期开学初,充分利用班团队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校园网络等方式,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对学生开展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防火、防盗、防拥挤踩踏等安全知识以及预防自然灾害的主题教育。尤其要及时强化防溺水教育,要教育学生不在上下学路上和节假日私自或结伴到水库、池塘等非游泳水域游泳,未成年人不贸然救助落水同伴,要就近向成年人呼救,防止因盲目施救而导致群死事件。要切实建立预防溺水的联动机制,进一步加强与有关部门、社区、村委会和家长的密切联系,积极创造条件,在学校周边非游泳水域插挂警示标示,提醒学生注意安全。要高度重视并做好春游等集体活动中的安全防范工作。
二、积极落实极端天气安全防范措施。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针对当地出现的大雾、大雨等极端天气,不断完善学校安全工作应急预案,认真开展对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校舍、厕所、围墙以及消防、避雷、用水、用电、锅炉等设施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及时整改,消除各类安全隐患。要提示校车驾驶人员按照雾、雨天气安全驾驶要求安全行车。要提醒家长、教育学生坚决不搭乘“黑车”上下学。各地可根据重大气象和地质灾害预测信息,适当调整学生上课时间或地点。
三、深入开展疏散演练。今年3月29日是第十五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为“加强疏散演练确保学生平安”。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中小学校要教育学生有序上下楼、文明把路行。要主动与有关部门合作,结合当地实际和事故发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和紧急疏散演练活动。进一步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坚决避免侥幸心理。坚持利用升旗、课间操、上下学等时间开展演练。寄宿制学校还要开展针对宿舍区的突发演练,并确保演练时学生安全。各地接到本通知后,要迅速把通知内容传达到本行政区域内每一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切实做好各项安全工作。
教育部办公厅
二○一○年二月二十六日
第五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三批国家级示范校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三批国家级 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申报、认定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语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语委,部属各高等学校:
学校承担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和普及的主要任务。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学校语文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并与其他教育教学环节密切配合,使学生养成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习惯,具备扎实的语文知识、良好的语言文应用能力,是全面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面推进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创新人才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全社会语言文字应用水平的重大措施。为继续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根据《教育部 国家语委关于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创建活动的意见》(教语用〔2004〕4号),2011年继续开展第三批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的申报、认定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
(一)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从各省(区、市)2011年4月30日前(含4月30日)已认定命名的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中产生。
(二)2011年4月30日之前尚未进行省级示范校认定的省(区、市),不参加本次国家级示范校的申报。(三)申报的国家级示范校应具有多方面代表性,尽量覆盖普通中小学、幼儿园、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等不同类型、不同学段的学校;各地要更加关注当地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示范校的创建工作,适当向这些学校倾斜。
(四)部直属高校按属地管理原则,参与所在省(市)示范校创建考察和申报。
二、申报条件
按照教语用〔2004〕4号文件精神,各地申报的国家级示范校应符合以下要求:
1.学校领导班子在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规范标准方面认识明确,学校有健全的语言文字工作机构、制度、机制。
2.将语言文字规范化要求纳入培养目标,纳入管理常规,纳入基本功训练,纳入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纳入精神文明与和谐校园创建工作,渗透到各项教育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与教育教学融为一体的语言文字工作机制;制度健全,措施到位,成效明显。
3.干部和教师了解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规范标准,师生员工有较高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
4.校园有良好的语言文字环境,并营造体现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和谐校园氛围和育人氛围。普及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教育经常化并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教育效果。校内醒目位置有长期性的宣传标语;师生员工在教育教学、会议和集体活动中均能自觉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公文、印章、自编教材、教辅读物、教学软件以及标牌、橱窗、墙报等环境用字规范,校办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用语用字规范程度高;积极参与、组织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等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社会宣传活动,对社会普及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做出贡献。
5.高度重视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训练,教师和行政人员普通话水平全面达标且整体水平明显高于一般学校。
6.各科教学均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语文教学注重听说读写能力全面培养,开设写字课,学生能说标准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熟练掌握和使用应知应会的规范汉字,熟练运用汉语拼音。师范专业及其他与口语表达密切的高等学校相关专业重视学生语言文字基本功训练,坚持把普通话水平达标列入学生毕业条件,学生普通话水平在普遍达标的基础上有较高一级的达标率。
7.重视学校中华经典教育,促进提高学校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在语文、历史、德育类等课程中融入并强化经典诵读、书写和讲解等内容。注重科学研究,开发了一门或多门与经典诵读写讲等相关的校本课程,并自行编写了教材、教辅材料等。利用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及社团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形成制度化。探索中华经典诵读融入课程或新课程开发后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法的改革有新举措。学校不断探索并完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与教育教学有机融合的长效机制,在推进中华经典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8.开展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学校,在推广普通话、加强汉语教学、汉语师资培训等方面成绩显著,以汉语为教学语言的教师全部达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普通话达标要求,师生员工在校内应使用汉语的场合使用普通话。
三、申报、认定程序(一)第三批国家级示范校申报数额按照不超过各地已命名的省级示范校数的10%确定,其中北京、天津、上海、宁夏按照不超过本地区省级示范校数的3%确定。各省(区、市)要按照要求严格掌握标准。
(二)各地要在2011年5月31日前将申报第三批国家级示范校的材料(纸质2份及电子文档)报送至我部语用司。申报学校名单按照省级示范校认定时的得分高低进行排序。
语用司联系电话:010-66097838,66097802;传真:010-66096681;电子邮箱:tuipuchu@moe.edu.cn。
(三)申报材料要求:
1.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语言文字工作部门)的申报报告; 2.各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情况统计表(附件1); 3.第三批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申报名单排序表(附件2);
4.第三批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申报表(附件3); 5.省级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对申报学校的评审意见; 6.各申报学校工作自评报告(内容包括学校概况介绍,相关规章制度文件,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经验、特色与成果展示,参加示范校创建活动的经验体会、自评过程及省评结果等);
(四)我部将组织专家对各地申报材料进行审查,还将对部分学校进行抽查、评估;
(五)通过审查认定的第三批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由教育部、国家语委认定、命名。
四、加强领导,推动示范校创建活动健康发展
各地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把示范校建设作为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实现语言文字事业中长期发展目标的一项重要抓手和平台,以此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实现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跨越式发展,为实现把我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这一战略性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我部将在对拟认定的第三批国家级示范校抽查、评估的同时,对已认定命名的国家级示范校进行抽检、复查。对示范作用发挥突出、语言文字工作卓有成效的示范校,将以多种方式予以宣传,进一步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对不能保持示范校水平、明显退步达不到标准的学校,撤销其国家级示范校称号。
各地应以此次国家级示范校申报、认定工作为契机,认真总结近年来本地区示范校创建活动的经验,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好第三批国家级示范校申报的组织评选工作,同时要加强对示范校工作的宣传力度,认真研究和总结让示范校发挥更好更大作用的长效机制。
附件:
1.各省(区、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情况统计表 2.第三批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申报名单排序表 3.第三批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申报表
教育部办公厅 二○一一年四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