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高效课堂星级实验校创建工作汇报材料剖析
精细管理
促质提效
全面育人
—四星级实验校创建工作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今天有机会和各位教育管理专家一起交流、学习我们深感荣幸。下面将我校高效课堂开展情况做以简单汇报,我的题目是《精细管理 促质提效 全面育人》。
一、基本情况。
XX小学是XX县教育体育局直属重点小学,XX省示范小学。现有xx个教学班,xx名学生,在岗教师xx名。2012年9月加入XX市“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实验校行列。在近三年的实验过程中,我校以制度为保障,过程管理精细化,扎实落实校本研训,积极进行教学研究,努力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实验教师积极尝试、大胆探索,教师和学生已适应了“先学后导、问题评价”课堂教学模式,“生进师退”的角色转换逐渐形成,课堂教学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二、主要工作
(一)实验要开展,组织投入是前提
1.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实施,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主管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教研组长为成员的课改实验领导小组和以骨干教师为主力的实验学科教研组,建立了管理、评价、研修、考核等多种制度确 保实验的稳步推进。
2.加大经费投入。硬件建设直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高效课堂教改工作能否正常有效地开展。我校自实验工作启动以来,对硬件建设高度重视,为了使硬件达到要求,满足教学所需,在以前硬件建设的基础之上,积极争取资金和项目,先后投入35万元,给四至六年级每个教室都安装了电子白板1块、钟表1块,并制作制度牌、桌牌、标语牌、小组评价牌等,给文印室购置一体机2台,复印机1台,给体育室添置体育器材30余件,给少队部添置彩旗、鼓号、服装等100余件套,给办公室购置打印机4台,还购买了6台录音机,给每个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各1台。保证教师查阅资料、设计导学案、开展网上教研。这些设施的添置,使学校的硬件配备水平明显提高,学校现有设施能满足高效课堂教改实验所需,为高效课堂教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硬件上的支持。
(二)管理要规范,完善制度是保障
先后制订《高效课堂评价管理制度》《教师观课议课制度》《集体备课制度》《高效课堂教学评价制度》《学生学习评价办法》《导学案编制使用制度》等十七种规章制度,装订编印学校《高效课堂资料汇编》、《优秀导学案汇编》、《高效课堂问题征集汇编》,使教改实验有章可循,经验资料循环使用。
(三)业务要提升,校本研修是关键 1.“六种模式”狠抓教师研修。
“校本培训模式”坚持每周一研,定主题、定负责人,使校本研修常态化。主要组织教师进行高效理论学习、专题研讨、观看教学实录、集体研备课、四维度观课评课等活动。
“外出取经模式”先后选派教师参与省、市、县组织的高效课培训200人次。分别赴xx小学、xx实验小学、xx高新第一小学、xx小学、xx小学、xx小学、xx小学等参加观摩研讨活动。并同时加强与高效课堂共同体学校定期进行学习交流活动,共同提高。
“示范引领模式” 首先,每学年初通过上“引路课”培训四年级高效课堂实验教师。就如何搭建高效课堂模式、如何组建学习小组以及导学案的编制等问题做了培训和安排,顺利确保了四年级高效课堂的启动。其次,学校创造条件,制度激励,通过“好课引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每学期以教研组为单位,确定三位教师为执教教师,通过磨课研课打造出语、数、英好课各一节,然后组织全体教师进行观摩学习。通过执教老师的教后反思,听课老师的评课意见,促使教师通过自己的思考、感悟、理解,不断总结出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明显提高了教师个人专业水平和课堂教学效率。
“结对帮扶模式” 明确重点帮扶对象,帮扶教师(系学 校能手、骨干)对教学能力、管理能力亟待提高的中青年教师从备课、上课、学生辅导、作业布置与批阅、试题命制、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等方面进行指导、帮扶,促使其获得经验,快速成长。
“专题研讨模式” 主要以制约课堂教学的瓶颈问题为突破口,就高效课堂不同阶段所遇到的突出关键性问题开展专题研讨活动。本学期先后就导学案的开发完善、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三方面进行了专题研讨,实验教师交流意见、制定措施、共同解决问题。“评优竞赛模式”一方面开展高效课堂赛教活动评选优质课。另一方面积极组织课改教师参加国家、省、市、县各级论文、案例等评选活动,并对各项获奖教师进行再奖励,提高教师参与课改的积极性。
2.“五种形式”定期培训学生。
每学期初和学期中对学科长、小组长及实验年级学生进行两次培训,培训形式以随堂培训、体验式培训、观摩学习、集中培训、个别指导五种形式为主,培训学生高效课堂的标志性语言,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汇报、展示、交流、小组合作等课堂学习习惯和方法;以及小组长如何灵活组织本组学生进行有序学习、轮流展讲的方法和技巧等内容。
3.“问题征集”引导实验开展。
按照“针对问题抓工作”的思路,在学校领导小组平时 注意寻找课改问题的基础上,每学期都要给各实验班的教师印发《高效课堂问题征集表》,向老师们征集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困惑,每学期都要给各实验班的学生印发《学生问卷表》,向学生征求意见和建议,深入了解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向师生征集的问题和建议,我们均认真分析、梳理,研究制订解决措施,以求针对性地推动实验工作。
4.“好课引领”促进教师学习。
我们经过探索,总结出了“好课引领”七步法即:第一步:教师自主研读教材,初步感悟教材内容,确定教学重难点,初步构思教学设计。第二步:组织骨干教师集体研课,帮助授课教师理解教材内容,梳理教学思路,选择教学方法。第三步:授课教师借班上课,先行试讲,初步感悟教学过程,寻找存在的问题。第四步:授课教师针对试讲中发现的问题,修订完善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方法。第五步:组织学校骨干教师深入课堂听课,诊断整个教学过程,观察学生实际表现。第六步:组织骨干教师和授课教师集体研讨,针对不足,商定突破方法,再次完善《导学案》。第七步:组织全体教师听、评好课,录制好课录像,巡回进行播放,充分发挥好课的辐射引领作用。好课引领是培训教师的最直接形式,也是引领教师提升高效课堂教学水平的有效措施,近两年我们把好课引领活动作为教改工作的重点来抓,在好课引领活动上大做文章,我们的计划是每学年开展一至二次成功的好课引 领活动,利用三年时间让每位实验教师都上一节好课。近两年来,我校打造的好课共有8节,其中xx执教的《这片神圣的土地》和《七律长征》;xx执教的《商的变化规律》;xx执教的《可能性与公平性》;xx执教的六年级英语《Christmas is coming》5节课,被录制成视频在全校巡回播放。xx执教的《这片神圣的土地》还被教研室作为高效课堂示范课在县级教师培训中展播。
5.“课题研讨”推动实验深入。
在领导班子寻找问题和向师生征集问题的基础上,我们坚持以问题为课题,采取多种形式组织教师围绕问题开展课题研讨活动,集中大家的智慧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并组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积极改进,总结经验,对成功的做法及时组织教师相互学习借鉴。今年我们先后围绕“如何编写高质量的导学案”、“怎样总结教学模式”、“如何指导学生预习”、“如何搞好小组建设”等课题进行了研讨。校级小课题总数占到了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一,“好课引领七步法”县级课题目前已经向县教研室申请结题,xx老师和教研员共同研究的课题《现阶段小学语文高校课堂有效性的研究》以向市教研室申请结题,课题研讨活动使课改中的实际问题不断得到消除,助推了实验工作的进行。
6.“教学反思”支撑实验稳行。
为了使反思成为习惯,让教师在反思中提高,学校要求 教师每节课后,每天的工作结束后,每单元的教学结束后,半学期的工作结束后,全学期的工作结束后都要对自己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每学期每人至少写出15篇教学反思,对教师反思教学的情况教导处每月进行一次检查考核,督促教师重视教学反思,坚持进行反思,通过不断反思,使教师更深入地理解了课改理论,明显地改进了课堂教学,在反思的支撑下,学校的课改实验得到了稳健前行。
7.“学案展评”提升课堂效益。
《导学案》既是教师的导案,又是学生的学案,《导学案》的质量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益。因此,为了提高教师们编写《导学案》的水平,让大家编写好每一课的导学案,我们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导学案》展评活动。该活动先由教导处定期选出某学科的优秀《导学案》,再由相应教师给该学科全体教师从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教法、学法的选择,教学流程的设计,教学内容的编排等方面来展讲自己的《导学案》,然后组织老师们研评该《导学案》,理出优缺点,形成共识。《导学案》展评活动的常态化开展,为大家提供了相互学习的平台,充分发挥了优秀《导学案》的示范引领作用,使大家在骨干教师的带动下提高了《导学案》的编写水平,保证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8.“研课磨课”锤炼教师技艺。
每学期都组织同年级的教师开展一轮研课磨课活动,近两年来共进行磨课研课活动80余次。我们的研课磨课活动采取“同课异构”的模式,按照“集体研课——自主备课——形成异案——相互听课——集体评课——反思总结”的程序进行,让老师们在“研”和“磨”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探讨问题,锤炼技艺,提高水平。
9.“随机巡课”督促常规到位。
教导处每周不定时深入班级巡课,督促各位教师将相关教学要求落实到位,我们的巡课主要是五看:一看教师到岗情况。二看《导学案》的使用情况。三看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情况。四看学生课堂上的纪律情况。五看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状态。巡课情况及时记载,纳入教师考核之列。
10.“三自教育”增强学生自理。
学校在四、五、六年级中尝试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我教育。一是狠抓学生养成教育,制度加激励,目标加评价,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习惯。二是让学生参与值周检查、教室布置、校园广播栏目策划,担任校园安全卫生监督员、校报小记者、联络员等活动任务,尝试自主管理;三是确定每月德育系列主题,开展主题班会,发挥校园文化作用,加强学生自我教育。
三、取得成绩
(一)设计开发出符合校情、便于操作的学科模式。学科模式的设计开发仍是影响高效课堂效率的首要问 题。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从学生角度来讲,一是学生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二是在实现这种目标达成度的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效课堂的学科模式就要要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模式,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掌握运用的模式。我校经过初步的研究,结合学校实验开展实际情况,在学科模式的研究上形成了初步的框架。
1.语文课分预习课、展示课、反馈课三种课型,在保证自主学习、展示交流、反馈拓展三大环节不变的前提下,教学按照自学-合作-展示-交流-反馈的流程教学,引导学生在 “读中理解,读中感受,读中交流”,一改往日问题繁多的程序化教学,体现语文学科特点。
2.数学课以“问题导学法”为出发点,形成了“复习导入—独立思考—对学群学—质疑互动—典型示例—提升能力的“六步走”模式,并将学法指导明确贯穿于整个教学流程,通过具体方法的渗透与指导,学生“怎么学、学什么方法”具体实在,体现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和长远发展的关注。
3.英语课的“课前热身”环节是我校的亮点特色,也是传统课堂和高效课堂的有机结合。分为“三环六步”其中“三环”是课前热身--课中导学--学后小结。六步,即:热身导课,自主探究,展示交流,精讲点拨,反馈拓展与评价,检 测小结。
4.体、音、美等小学科在我们积极的探索和尝试下,也初步形成了一套教学模式。
(1)音乐课按照:课堂导入--揭示课题--明确目标--学歌词--学节奏--学旋律--展示评价--情感升华--课后延伸。这九个基本步骤开展教学活动,从一首歌导入,揭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给学生抛出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进行学习,通过“听一听”、“唱一唱”、“想一想”等环节展开教学。
(2)体育课按照:准备部分(集合整队、热身活动),基本部分(导学游戏、明确目标、自学探究、展示反馈、练习检测、课堂小结),结束部分(放松游戏)。学生在整队报数后,先明确了学习目标并强调了安全要求,带领学生进行热身运动,然后在然给学生教学本节课的训练,最后进行放松训练结束教学。
(3)美术课按照:课前导入——学生自学(生成问题、小组探究)——学生练习——组织评价---情感升华---课后延伸。先引导学生欣赏感受,然后带着问题自学思考,思考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教师结束新课后要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和课外的延生。
(二)形成了“四个一”评价机制。
只有良好的评价机制才能更好促进、激励学生全面发 展,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认可。学校形成了对学生进行每天一小评,每周一总评,每月一汇总,每学期一奖励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每月评选高效课堂学习标兵和优秀学习小组,坚持利用周公示栏和月公示栏公布评价结果,不断激励学生好学上进,使“你追我赶,比拼争先”的竞争氛围在学生中已初步形成。评价结果学期末纳入班级考核范围,作为评选优秀班主任和优秀班级的重要依据。
(三)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学习自主性强、善于合作、勇于探究,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升,高效课堂已成为他们活力无限的学习阵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中有升,连续三年获县教育教学质量一等奖。在省市举办的科技大赛、书信大赛、文学大赛中,有150余名学生的作品获奖。
(四)开展“三自”教育成果显著。
将高效课堂理念延伸到课外,让高效课堂理念贯穿、融合到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管理之中,学生通过值周、校园广播、安全监督、图书角管理、推普员工作,校报撰稿、通讯工作等以及运动会、艺术节、科技节的策划等活动载体为学生提供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实践平台。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为我校带来了很多荣誉。比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学校”“XX市节约用水学校”“书香校园”“文学创作优秀 校园”“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等,这些都是开展“三自”教育的成果,也是学生自主能力一步一步得到提高的见证。
(五)优秀课改教师不断涌现。
XX等8名教师的课分别在2012、2013年被评为县级高效课堂优质课;2013年XX被评为年XX市课改标兵;2014年XX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XX被评为省级教学能手;2015年XX2名教师被评为县级教学能手,XX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近三年来还有34名教师的导学案、高效课堂论文在近两年的基础教育成果展评中分别获得市、县级奖励。XX四位教师在XX市和县上的高效课堂大篷车送教下乡活动中多次承担示范课。
四、存在问题
1.教改实验的管理工作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加强过程管理的精细化,突出管理的实效性,体现管理的科学。
2.评价机制的多元性和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探索创新,丰富评价的方式,创新评价的内容,让评价机制能有效的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性。
3.如何组织学生搞好结构化预习需要再探索。让结构化预习能正真起到为教学服务的作用,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观要素。
4.课堂教学模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炼。课堂教学模 式是教师把握课堂流程的参考,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力争使学科模式能有效的服务于课堂,服务于教学。
5.学校在高效课堂实验中不断摸索、敢于创新,已初步形成具有双小特色的高效课堂模式,进一步打造特色、树立品牌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XX小学 XX年X月X日
第二篇:小学创建高效课堂(范文)
小学“创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发布日期:
2010-06-18 访问次数
: 信息来源:猇亭作者:虎牙162 教育信息网 小学 字号:[ 大 中 小 ] 根据区教研室[2010]7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实际,拟决定在全校开展“创建高效课堂”实践活动,现特制定
活动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指导,以高效课堂创建活动为载体,以强化校本研训为主要抓手,以提高教学效率为根本目的,以全面提高队伍素质和教育质量为奋斗目标,坚持“全面分析、准确定位、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积极稳妥地打造“自主、合作、探究”的高效课堂,把质量建设进一步引向
深入。
二、实施方案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为加强领导,保证活动顺利开展并取得显著成效,成立由校长及全体教师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李晓菊
副组长:刘宇、王红艳、孙耀珍
成员:全体教师
(二)确立目标、明确思路
工作目标:创建“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的课堂,实现课堂教学状况的根本性改变。在创建过程中,逐步推进与高效课堂相匹配的学习制度与管理文化的建设,积极探索切合本区实际的优质高效轻负的教学模式和运行机制,推动
课堂教学改革的和谐发展,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基本思路:在区教研室的统一规划与指导下,积极参加区教研室组织的相关活动,通过活动带动全校教师走进“创建高效课堂”的行动之中,让教师在活动中发展、在活动中提高、在活动中实现“创建高效课堂”的目的。
三、分项实施、重点突破
活动内容与时间安排
(一)宣传发动(2010年1月-3月)。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和发动,为活动开展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学校成立构建高效课堂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实施规划,拟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二)理论培训(2010年3月)。深入学习高效课堂教学理论,正确理解和把握高效课堂教学规律及其基本方法,认真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深入了解不同学科“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明确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
(三)调研反思(2010年4月)。开展课堂观察活动,组织教师对照先进的教学理念与经验,对当前课堂教学现状进行观察、分析,通过自评互评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差距。
(四)课堂实践(2010年5月)。组织教师按活动方案结合并总结自己已有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课堂实践和研究,摸索出不同学科的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
(五)汇报研讨(2010 年6月)。组织高效课堂实践汇报研讨活动,人人上汇报课,课课进行研讨评议,针对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策略,再实践、再汇报、再研讨。
(六)总结提高(2010年9月—10月)。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研讨后,教师要认真总结实践经验,进行理性思考,形成一定的高效教学模式及长效管理机制,推出一些成功的课例。撰写一份有较高价值的论文、个案研讨报告或经验总结文章。
(七)成果展示(2010年11月—12月)。开展“高效课堂”论坛、“高效课堂”教学评比、优秀教学设计、精品课
堂实录、论文、课件评选活动。
深化课程改革、构建高效课堂实践活动,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将在区教研室的领导下,不断创新教与学的工作方式,深化课程改革,构建高效课堂。
2010.3.15
第三篇:如何创建小学高效课堂
如何创建小学高效课堂
孙辉成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质量,已成为学校教育的热门话题。如何真正打造小学高效课堂是每位小学教师必须明白和解决的问题。在新的课程改革实验中,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改变,要适应这个过程,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运作:
一、转变备课观念。
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如果备课不认真,考虑不周密,就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和教学任务的完成。有些教师为了弥补课内损失,加班补课、多留作业,同时又使教师更没时间备课,以致课堂教学效率更低。这样总是处于被动状态,工作辛辛苦苦,但教学质量又理想。因此,教师要上好课,必须备好课。即使是有经验的教师,也要坚持认真备课。
备课是一项深入细致的工作。通常先从整体入手,对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加以通盘考虑和安排,拟定学期计划;然后是进一步作好每堂课的教学准备,写出课时计划。这一工作过程的内容,主要是学习教学大纲;钻研教材(包括教学参考书),了解学生,拟定授课计划,以及准备教具等。
要把一堂课上好,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有充分的课前准备,教师除了对教材教法的把握外,更主要的是对学生把握。要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认知特点,知识储备和对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动机、情感状况等。只有对这些情况有所了解,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
二、注重课堂师生互动。
现代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向活动方式。而是强调教学一种多边活动,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边活动。新课改特别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前上课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形式。教师做表演式的讲授、提问、示范,有条不紊地安排一节课教学程序,关注的是教师如何教,而学生如何学论及很少,因而是一种由教师和学生的单向交流模式,这种单向交流模式不能体现教
学活动的复杂性。而现在的课堂教学角色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变了。现代教学认为,多向交流能最大程度地发挥相互作用的潜能,因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项互动,形成了一个信息交流的立体网络,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因此教与学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多向互动过程。如果教学过程实现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那么教学过程就不再是简单的传输过程,而是学生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的参与过程。这对于充分开发与利用教学系统中的人力资源,减轻师生的负面负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增强教学效果,达到教学预定的目标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要实现教学过程的多边互动性,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主体意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为根本,要认识到教学过程是教师的引导作用与学生的学习主人作用结合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所以,现代教学是每一个学生是否都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发现、思维、探索、操作的学习过程中,许多教师采用了有利于学生主动、自主、创造性学习的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张扬学生课堂学习激情。
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充满活力的人。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不是也不应该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而应是积极主动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是实施简单的加工改造,而是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要把学生看成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充满活力的人。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形成习惯、发展素质的主要阵地。不但要认识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承担者,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能够表现出自身的 主观能动性,而且要认识到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在上课时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与完善,而且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上每位学生主动参与、自由读书、热烈讨论、谈讲感悟。这样,就极大地调动了学
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兴趣,教师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给予恰当的指导,使其有所提高,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
四、创新教学方法。
学校是育人摇篮。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人的创造性活动。现代教学决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内在创造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这就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创建全新的教学方法体系,转变教学观念是最基础的一环。具体地说,要实现四方面教学观念的转变。
1、从注重学生外在变化转向注重学生内在变化。传统教学追求的目标知识的掌握,也就是使学生从不知到知,从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因此,教学的注意点放在学生外在的活动与变化上,主要是注意的集中,记忆的牢固,答题的准确。
2、从强调学习的结果转向强调学习的过程。现代信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从知识型转向能力型。为适应这种情况,教学相应发生了重大转变,这个转变涉及到如何看待知识。因为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应用,应用,更多的是在新的情况和条件下去寻求未知的东西,这就需要思维能力。长期以来,由于强调学习的结果,在学习解答问题时,只要求做出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而这个问题的情境往往与书本的情境相同。因此,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记忆和背诵上,强调学习的过程,主要目标不是要求学生提出一个标准答案,而是要求学生寻求解答的思路,它引导学生重视思维的方法,经过长期的训练,达到发展潜能的结果。
3、从单纯教师的教转向师生共同活动。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知识为特征,势必导致教师中心论,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忽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师生之间的共同协作。其教学方法是单纯教师教的方法,讲授几乎占据全部课堂教学时间,教学过程中信息是按照师--生的形式单向传递,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所以为改变这种状况,陶行之提出“教学合一”,并在教育实践中具体实施,得到教育界所接受,并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把传统的认为教学法只是教师教的方法转变为师生共同活动的方法,就是要使教学成为合作的过程,这是适应素质教育的教育要求的。因为教育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学生智力和技能的培养,需要亲自参与,才能得到提高与发展。
4、从封闭的教学组织形式转向开放的教学组织形式。传统教学那种单一的、封闭的教学组织形式,适合传授知识的要求。素质教育要求建立一种开放性、综合性的教学形式,它在空间形态上、综合运用集体教学、个别教学与分组教学等多种形式,在时间流程上,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教学环节与结构,在教学观念更新的前提下,这个教学方法应特别注意学生信息加工处理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并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健康而和谐的发展。
新课程改革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就充满了生命力;把班级还给学生,班级就充满了成长气息;什么时候学生的激情和潜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什么时候就有了真正的高效课堂。
第四篇:创建实验小学工作汇报材料
创建实验小学工作汇报材料
创建实验小学工作汇报材料
秉承传统谱新曲,继往开来创辉煌
昆山市实验小学创办于1958年,前身系昆山师范附属小学,1962年被昆山县文教局命名为昆山县实验小学。1981年,学校被江苏省教育厅确定为全省首批办好的95所实验小学之一。学校现有1710名在籍学生,设32个教学班,拥有99名教职员工。学校现在占地
面积13639平方米,生均8平方米,建筑面积7348平方米,生均平方米。
在40年的办学过程中,昆山市实验小学在“注重队伍建设,强化科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着力教育质量提高”等方面采取了有力的措施,取得了较为
明显的成效。学校的科学教育、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及小男篮体育传统项目逐步成为我校的办学特色。学校是昆山市实施素质教育的窗口学校,是昆山市、苏州市的文明单位。学校还被评为苏州市双拥工作先进集体、苏州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学校少先队大队被评为全国红旗大队,少年军校被评为江苏省少年军校先进集体。
现在,我们实小人正以务实奋进、争创一流的精神,努力建设面向21世纪的现代化学校。
(一)抓住机遇,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在实验小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我们面临着许多困难,但我们更面临着许多极好的发展机遇。未来社会的发展、知识经济的挑战召唤着教育的现代化,科教兴市战略的实施使教育的社会作用更加凸现,市民接受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使社会对我们学校的发展更加关心。我们紧紧抓住昆山经济的发展、教育现代化工程的实施等机遇,加快学校的建
设和发展。特别是1996年以来,学校在硬环境的建设上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比较彻底地改变了落后面貌。
1.力改善办学条件
(1)加快校园建设。这几年,我们不断强化机遇意识,努力加快学校发展。学校原来的占地面积小,校舍条件差,教学设施较为简陋,整体办学条件相对较差,与地方经济的发展很不相称。我们抓住大力调整中小学校布局的机遇,在上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下,于1996年搬迁市聋哑学校,解决了我校占地面积不足的困难。在此基础上又投入15万元,建成了一个田径运动场和一个篮球场、一个排球场,解决了学校运动场地紧缺问题。
随后,我们又抓住了教育现代化工程实施以及迎接省教委对实小验收的机遇,积极争取政府的投入,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1995年,学校建成了师生食堂;1996年,建成了田径运动场;1997年,完成了对学校大门的改扩建;1998
年,新建了建筑面积平方米的教学综合大楼。自1993年至今,学校已先后投入建设资金达万元,使我校的硬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摆脱了落后的面貌。
(2)完善教育教学设施。在努力改建校舍的同时,我们还根据教育现代化的需求。积极完善学校的内部教育教学设施。目前,学校设置了多功能大教室、电脑室、创作室、音乐室、舞蹈房、乐器室、语音室、美术室、书法室、自然实验室、自然仪器室、阅览室、图书藏书室等17间专用教室;另外还设有少先队队室、少先队鼓号室、卫生室等。学校按省颁标准配置各类教育教学设备和图书资料,教学仪器和设备能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所有教室通电视、通广播,各个教室配齐了“三机一幕”(投影仪、彩电、录音机、投影屏幕)。为了适应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满足课堂教学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要求,学校开辟了多媒体课件创作室,组织了全体教师参加多次现
代化技术的培训,添置了多台多媒体计算机以及扫描仪、动画捕捉卡等创作系统设备,基本满足了教学的需要。在过去每年不断添置图书的基础上,1998年,结合图书室的搬迁,投入14万元添置图书及设备,使学校的图书达到35200册,生均超过20册。
(3)优化校园环境。在加快学校建设的同时,我们注意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做到精心设计合理布局,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先后建成了一条长25米的不锈钢宣传画廊、不锈钢宣传标语牌,在教室外的墙面上,贴上了大幅地图和科学家、伟人和名人瓷砖画等。教学大楼的醒目地方,布置了办学目标、培养目标、办学特色以及“三风”建设的口号。校园内铺设了2700多平方米的草坪,摆上了鲜花,使整个校园呈现出浓郁的育人氛围。2.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有了高素质的教师,才
有高素质的教育。为培植优化教师群体,我们十分注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在办学过程中,我们始终得到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尤其是按年轻化、知识化、科研型、开拓型的标准,配齐、配强了学校的行政干部。特别是本届领导班子10名成员中,平均年龄只有34岁,是历届班子平均年龄最轻的一届。10名班子成员中,中共党员5名,人大代表1名,达大专学历的有7人,占70;获中级12全文查看
第五篇:创建实验小学工作汇报材料
创建实验小学工作汇报材料
秉承传统谱新曲,继往开来创辉煌
昆山市实验小学创办于1958年,前身系昆山师范附属小学,1962年被昆山县文教局命名为昆山县实验小学。1981年,学校被江苏省教育厅确定为全省首批办好的95所实验小学之一。学校现有1710名在籍学生,设32个教学班,拥有99名教职员工。学校现在占地
面积13639平方米,生均8平方米,建筑面积7348平方米,生均5.2平方米。
在40年的办学过程中,昆山市实验小学在“注重队伍建设,强化科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着力教育质量提高”等方面采取了有力的措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学校的科学教育、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及小男篮体育传统项目逐步成为我校的办学特色。学校是昆山市实施素质教育的窗口学校,是昆山市、苏州市的文明单位。学校还被评为苏州市双拥工作先进集体、苏州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学校少先队大队被评为全国红旗大队,少年军校被评为江苏省少年军校先进集体。
现在,我们实小人正以务实奋进、争创一流的精神,努力建设面向21世纪的现代化学校。
(一)抓住机遇,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在实验小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我们面临着许多困难,但我们更面临着许多极好的发展机遇。未来社会的发展、知识经济的挑战召唤着教育的现代化,科教兴市战略的实施使教育的社会作用更加凸现,市民接受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使社会对我们学校的发展更加关心。我们紧紧抓住昆山经济的发展、教育现代化工程的实施等机遇,加快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1996年以来,学校在硬环境的建设上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比较彻底地改变了落后面貌。
1.力改善办学条件
(1)加快校园建设。这几年,我们不断强化机遇意识,努力加快学校发展。学校原来的占地面积小,校舍条件差,教学设施较为简陋,整体办学条件相对较差,与地方经济的发展很不相称。我们抓住大力调整中小学校布局的机遇,在上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下,于1996年搬迁市聋哑学校,解决了我校占地面积不足的困难。在此基础上又投入15万元,建成了一个田径运动场和一个篮球场、一个排球场,解决了学校运动场地紧缺问题。
随后,我们又抓住了教育现代化工程实施以及迎接省教委对实小验收的机遇,积极争取政府的投入,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1995年,学校建成了师生食堂;1996年,建成了田径运动场;1997年,完成了对学校大门的改扩建;1998年,新建了建筑面积2964平方米的教学综合大楼。自1993年至今,学校已先后投入建设资金达7248万元,使我校的硬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摆脱了落后的面貌。
(2)完善教育教学设施。在努力改建校舍的同时,我们还根据教育现代化的需求。积极完善学校的内部教育教学设施。目前,学校设置了多功能大教室、电脑室、创作室、音乐室、舞蹈房、乐器室、语音室、美术室、书法室、自然实验室、自然仪器室、阅览室、图书藏书室等17间专用教室;另外还设有少先队队室、少先队鼓号室、卫生室等。学校按省颁标准配置各类教育教学设备和图书资料,教学仪器和设备能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所有教室通电视、通广播,各个教室配齐了“三机一幕”(投影仪、彩电、录音机、投影屏幕)。为了适应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满足课堂教学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要求,学校开辟了多媒体课件创作室,组织了全体教师参加多次现代化技术的培训,添置了多台多媒体计算机以及扫描仪、动画捕捉卡等创作系统设备,基本满足了教学的需要。在过去每年不断添置图书的基础上,1998年,结合图书室的搬迁,投入14万元添置图书及设备,使学校的图书达到35200册,生均超过20册。
(3)优化校园环境。在加快学校建设的同时,我们注意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做到精心设计合理布局,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先后建成了一条长25米的不锈钢宣传画廊、不锈钢宣传标语牌,在教室外的墙面上,贴上了大幅地图和科学家、伟人和名人瓷砖画等。教学大楼的醒目地方,布置了办学目标、培养目标、办学特色以及“三风”建设的口号。校园内铺设了2700多平方米的草坪,摆上了鲜花,使整个校园呈现出浓郁的育人氛围。2.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有了高素质的教师,才有高素质的教育。为培植优化教师群体,我们十分注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在办学过程中,我们始终得到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尤其是按年轻化、知识化、科研型、开拓型的标准,配齐、配强了学校的行政干部。特别是本届领导班子10名成员中,平均年龄只有34岁,是历届班子平均年龄最轻的一届。10名班子成员中,中共党员5名,人大代表1名,达大专学历的有7人,占70;获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