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俞艳梅工作室个人工作总结
孙志琴中小学英语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个人工作总结
俞艳梅
孙志琴中小学英语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由来自奇台县各中小学学校教师18人组成,我们这些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齐聚一堂,组成了一个严谨向上的研究、学习共同体,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我具体负责组织小学教师有序开展各项工作室的活动。回顾这一学期的工作,在工作中我秉承研究什么学习什么、学习什么积累什么的原则认真扎实的组织开展各项工作,下面将本学期我在工作室工作做以总结。
一、积极参加工作室前期工作培训。
为更好开展工作室工作,我认真参加了昌吉州举办的工作室骨干教师培训活动,在专家的介绍与引领下我更加明确了做为工作室的一员,我们应该更好的为推动学科教学研究而努力。通过参加奇台县中小学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启动仪式,我对如何在具体工作中开展工作室的工作有了清晰的认识,会上教育局领导们殷切的希望与要求,又使我倍感肩上承载的希望与责任。为了做好工作室小学部分工作,我又积极参加了孙志琴老师组织的如何开展工作室工作的会议,并就相关计划的制定情况进行了详尽交流与研讨,确定了工作室的工作要点。
二、进行教学理论学习提升教学理念
作为教师,只有不断地去学习,才能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范围,及时更新知识,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而更好地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教育研究者指出“没有理论上的成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成熟”,之所以这样说,因为理论上的成熟意味着思考问题是从本体论角度,全面、系统、辩证地思考,理论上的成熟意味着想得深、想得透,行动起来就实际、自如、果敢,成功率就高。我通过工作室的网上交流QQ群,经常浏览各位教师精彩的教学随笔、教学反思、教学论文、课题研究的收获等相关资料,从中学习优秀教师们的成功经验,可以说获益匪浅。同时我积极通过各类教研活动,搜集与整理各类教育新讯息,主动在网络上学习相关英语教学理论,并积极与实践相结合,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撰写关于提高小学四年级学生口语能力的论文。
三、积极组织、参加工作室送教下乡活动
为发挥工作室的辐射带头作用,为边远乡校提供教学专业支持,实现城乡教育资源互补,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根据孙志琴中小学英语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活动的安排,我参加了于 2015年5月21日在老奇台镇中心学校举行的送教下乡活动。为了使活动有序进行,我与教研员盛红君老师进行了交流沟通,并制定了活动方案,提出了具体活动要求,同时在这次活动中我与教师蔡爱霞同上六年级下册第19课,课后我们参与了盛红君教研员组织的交流探讨活动,为总结活动效果,及时宣传我们的工作进展,我又撰写了活动方案与信息,在大家的努力下,此次活动圆满成功。通过参加此次活动既促进了我的教学专业化发展又发挥了我作为骨干教师传、帮、带的作用。
四、扎根常态课堂指导教学实践
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将崭新的教学理念引入常态课堂, 这是教师非常欢迎的一种形式,也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我在校级公开课及微型课比赛中,能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或因地制宜地制作一些实用的教具,以流利的英语教学口语、娴熟的任务情景创设技能和丰富多彩的互动教学方法进行授课。授课之后的研讨则是课堂示范的最终目的,研讨以“我是怎么设计这节课的——我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这节课——这节课还可以怎么上——这节课的理念对于其它课的迁移指导”的模式进行,通过对于自己教学思路的剖析实现“授之以渔”的目的,又通过与教师之间的对话实现了理念升华,方法内化的效果。同时,我发挥了工作室的辐射功能,积极指导我校年青富有朝气的王静老师完成了一节五年级下册的精品课的设计与录制工作。
五、积极参与读书活动,不断提升自我。
为了提高我们的专业理论水平,本学期我们工作室阅读的是美国的一位传奇教师雷夫·艾斯奎斯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书的中心思想是: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这是一本关于教育的书,虽然是国外的教育,但许多内容是与国内的教育相通的,很适合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仔细阅读的。我原以为这是一间如何先进、如何美观、如何宽敞的教室,没想到却是一间“又小又破”的再普通不过的教室!然而,通过阅读我却发现,这一间教室却又是如此的不同!经过雷夫老师20多年如一日的投入,通过他的智慧和力量,他创造出了奇迹——“他的第56号教室变得无比开阔,变成一个任由孩子们自由舒展,健康成长的乐团。总之,这本书给我的体会太多太多了。从雷夫老师的身上,我隐隐约约地看到了前进的方向,他的理念已经深深地触动了我们的心灵。说实话,雷夫老师的境界确实是难以企及。但是,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去改变,朝着那个方向努力地走,并且也用“爱”去做,我想一定也能创造出属于我们教室的奇迹!
总之,名师工作室的学习为我提高教育与教学水平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我要利用好这一平台,在今后的学习中要更加努力,向工作室的各位同行学习,充分利用好这一资源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第二篇:刘艳梅个人总结
个人总结
---------教师:刘艳梅来到金蓓蕾幼儿园已经一年多了,在这一年的工作中我收获颇多。虽然我参加幼教工作已有十多年了,但我仍然能够虚心学习,认真听取每位老师给予的建议,工作中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团结一致的做好班级工作。把已有的工作经验运用到新的工作岗位中。
一、班级工作
上学期作为配班老师的我积极配合班长和保育老师的工作,在园内参加验收工作中和班内老师一起加班加点做好班内的环境创设;这学期我被提升为班长,我努力带头做好班内各项工作,由于郭老师怀孕,当了母亲的我能深深体会到郭老师每天“抱”着小宝宝上班的辛苦,所以班里的体力活从不让她干。一个班级就像一个小家庭,只有我们和睦相处互相尊重,才能把班级搞好,才能言传身教的当好孩子们的老师,才能顺利的做好班级的各项工作。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去做的。相信只有大家相互帮助,才能取得好成绩。在我的带领下,本学期多次被评为“优秀班集体”。
二、多彩的活动
每个班级是一个小家,幼儿园就像一个大家。每次领导下达的工作我都能积极完成。在上学期末园领导安排在大班进行数学和拼音课的观摩活动,我认真准备,并得到一些家长的认可;在园里组织的“关爱老人情系重阳节”活动中,我班配合园里为前来表演节目的爷爷奶奶们亲手制作小礼物:如项链、手链、耳环、等装饰物,当小朋友给
戴在爷爷奶奶的身上身上时,大家无比的兴奋。我还曾代表幼儿园多次参加教师技能比赛、园内组织的外出活动学习,活动中我都会认真做记录,回来后将经验与大家分享。遇到不明白的事情向领导或老师们请教。只要把每件小事做好,把每一个小家管理好,金蓓蕾幼儿园这个大家庭才能更好!
三、教育教学
教育教学工作是幼儿园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尤其是对大班幼儿来说,他们即将升入小学,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为他们上小学打好坚实基础。为此我认真准备教具,研究幼儿易接受的教学方法,尽量使每一节教育活动都能够让幼儿积极参与,学有收获。在大班教学中我重点教数学活动。为培养幼儿的多种思维方式,我多方查阅资料,并与其她老师交流,保证知识的正确性。仔细了解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及学习情况,针对她们不会的,掌握不好的加以辅导。在二零一二年朝阳区教委举办的科学领域数学教育活动中,我积极参加了评优活动,并荣获三等奖。“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表”,时代在进步,要求在提高,在日常的生活中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及业务水平。
四、家长工作
作为母亲的我深知到家长的心情,理解他们的担忧。刚接小熊班时,由于和家长、孩子们不熟悉,有些孩子早来园时情绪不好,甚至有的孩子还哭了起来,为了能让孩子们尽快适应我这个新老师,也让家长们能放心,我和小朋友们一起聊天,一起游戏,一起学习,把他们都看成是自己的孩子。李泽妤小朋友比较胆小,刚到班里时不敢和
老师说话,甚至还会流眼泪,我就主动的和她聊天,抚摸她拥抱她给她微笑,用我的母爱来感动她,很快能看到她的笑容。在家长的一句“谢谢”中,我感到我的付出有了回报,我在心里和家长一样放心了。在每月的主题活动中,我通过每月的家长会,使家长都能积极配合老师工作,带废旧物品,收集各种资料,使教学活动有了一定的收获。在与幼儿共同制作的过程中,我们班的幼儿在剪纸、绘画方面得到飞跃的提高了,如周方瑜小朋友的绘画水平都超过了老师。家长也通过制作活动找回了童真、童趣,也更加配合老师的工作了。
五、环境创设
孩子们要生活在温馨整洁的环境里,班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我和孩子们的劳动成果。比如,我和孩子们一起制作的剪纸、小鱼等,把这些作品作为班里的吊饰。很快剪纸活动成为我们班的活动特色。在值日生工作中,我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与幼儿共同制定值日生职责,并且画下来贴在班级中,值日生工作的开展大大提高幼儿的责任意识,使孩子们真正成为班级的小主人。
班级安全也很重要,为防患未然,勤检查班内安全隐患,做到人走灯灭,断电断水。每天下班后我都能够严格把关,真正发挥主人翁的意识。
总之,这一年的工作有很多收获,但也存在不足,比如在教学理念方面,还要多补充各方面的知识,把以往的经验与新的教育理念相融合,把工作做得更好。在金蓓蕾的一年中感受了大家庭的快乐,愿金蓓蕾的明天更灿烂。
再次感谢领导和同事的关心和帮助!
教师:刘艳梅 2013.1.5
第三篇:学习心得胡艳梅
外 出 学习心 得 体 会
蒙 自 四 小
胡 艳 梅
2013年3月28
日
外 出 学习心 得 体 会
2013年3月23—24日,我有幸被学校派到昆明参加《云南省首届小学经典课例实作暨全国小学名师说课大型活动》的学习。在紧张的两天学习中,我总共欣赏了8节现场观摩课,聆听了8位名师(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华应龙、北京市学科带头人刘延革、昆明市西山区育红小学王斌老师、红桥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徐长青、东北师范大学附小骨干教师朱颖、昆明市五华区红旗小学教师陈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副校长张奇华、上海市宝山区实验小学校长潘小明)对数学教学的诠释及自己的现场说课和点评。通过为期两天的外出学习,使我对如何预设课堂探究活动、如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了新的认识。
学习归来已经几天了,但这次名师教学活动中所呈现的精彩之处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并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本次活动展示的8节课给我的感受有以下几点:
一、问题的设置具有探究性。调动学生共同参与是提高探究活动有效性的关键所在,每位老师在问题的设置上不但言简意骇,而且寓于情感,形象直观,善于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注意问题的难度和梯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留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的活动空间。学习是一个过程,探究性学习更应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和推断的过程,因此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更应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探索、去思考、去经历探索的过程。在每节课上,一次次的探究活动中,教师都让学生作为“探究者”的身份去积极参加到教学活动中去,不断满足学生“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心理需求,给足学生思考时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自觉性,让学生在探究中思维碰撞,产生矛盾、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
三、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教学过程中,教师都从教学效果出发,通过精心设计,将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广泛收集教学学科最新成果,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包装,隆重地介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
总之,这次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真正感受到了“新课程、新理念、新思维”带来的新变化,同时还感受到了他们对学生、对教育、以及对生活那炙热的爱,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透露出来的无穷的知识力量,感受到他们对学生身心发展以及教育了解之广、钻研之深。特别是张齐华老师的课,使人听了就感觉是一种享受。
第四篇:梅圣俞诗集序
梅圣俞诗集序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梅圣俞,欧阳修生平及写作特点。2 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3 学习的一段。
教学重点:结合梅尧臣境遇之“穷”与诗作之“工”,理解“穷而后工”中所包含的创作理论和人生哲理。
教学难点:品味文章叙议结合,在平易、简洁中见真情的语言特色。教学进程:
一、题解 1 作者简介
欧阳修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三苏)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欧阳修幼年丧父,在寡母抚育下读书。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中进士。为谏官,正直敢言,要求改革政治,站在范仲淹一边。受到政敌打击,屡遭贬谪。后累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晚年反对王安石新法,趋向保守。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主张文以明道,反对“弃百事不关于心”(《答吴充秀才书》),主张文以致用,反对“舍近取远”(《与张秀才第二书》),强调文道结合,二者并重,提介平易自然之文,反对浮艳华靡的文风。其散文《朋党论》、《与高司谏书》、《新五代史•伶官传序》等政论、史论,或针砭时弊,或以古鉴今,其《醉翁亭记》、《秋声赋》等抒情散文,或寄情山水,或借景抒情,平易流畅、委婉曲折。2 解题
北宋诗人梅圣俞,一生颇不得意,诗作多反映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诗风平淡朴实,盖有意于矫正宋初靡丽倾向。在理论上,梅圣俞注重诗的政治内容,并主张写诗应“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他的诗,对宋代诗风的转变影响很大,甚受陆游等人的推重。欧阳修他为梅圣俞的诗集作序,一方面是肯定梅圣俞在矫正宋初浮艳诗风方面的功绩,另一方面也是借以宣扬自己的文学主张.欧阳修小梅尧臣五岁,两人的结识始于洛阳,也即欧阳修二十五岁任西京留守推官之时。欧阳修自称“嗜圣俞诗”,“尝问诗于圣俞”(见欧阳修《书梅圣俞稿后》,写于明道元年,即公元1032年,欧阳修时年二十六岁),在诗歌创作与理论上都受到梅尧臣的影响。《梅圣俞诗集序》作于庆历六年(1046年),欧阳修在目睹梅尧臣十余年沉沦下僚、坎坷不遇之后,借本文提出了“诗穷而后工”的论断。这一论断得到了梅尧臣的赞同:“余尝论其诗曰:‘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盖非诗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圣俞以为知言。” 3 梅尧臣诗歌欣赏
二、学习指导
1、梳理文句,理清思路。全篇以“诗穷而后工”为主线
1)、提出“诗穷而后工”这一千古独创的命题。2)、分析梅圣俞其人其诗,写其“诗穷而后工”。3)、叙述收藏梅圣俞诗作并写此序的经过。
2、讲解第一段
第一段是从理论上阐发“穷而后工”的道理。先从辨析“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的世俗观点人手;接着阐明:凡“传世”之诗,皆仕途穷困者长期积忧郁愤,然后兴于怨刺的产物;最后顺势得出结论:穷而后工。
1)译文:我听到世上的人常说:诗人显达得意的少,困厄潦倒的多。难道果真是这样的吗?大概是因为世间所流传下来的诗,大多是出于古代困厄之士的作品。大凡胸藏才智、抱负,却又不能在当世施展的士人,大都喜爱放任恣纵于山头水边。看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等外部事物,常常探索研究它
们的奇特怪异之处;而他们内心郁结着的忧愁感慨愤激等情绪,感发寄托在怨恨讽刺的作品之中,倾诉着逐臣寡妇的的哀叹,写出了人们所难于言传的感受。大概诗人越是困厄,写出来的诗就越高妙。如此说来,那么就不是写诗能使人困厄,而应该是诗人遭遇困厄以后才能写出好诗来。2)“穷而后工”说,承前启后
欧阳修提出的“穷而后工”说,上溯可联系屈原《九章》、《抽思》中的“发愤以抒情”,司马迁的“发愤著书”,李白的“哀怨起骚人”,杜甫的“文章憎命达”,白居易的“文士多数奇,诗人尤命薄”,韩愈的“凡物不得其平则鸣”、“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欧阳修以后,还有陆游的“悲愤积于中而无言始发为诗”,龚自珍“泄天下之拗怒”等等。)
• 韩愈《荆潭唱和集序》
• 在文中,韩愈提出了文学创作中的“穷言易好”的这一现象。他说:“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是故文章之作,恒发于羁旅草野。至若王公贵人,气满志得,非性能而好之,则不暇以为。” 三 朗读第一段并尝试翻译。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二,三,四部分。
2.理解作者把说理、写人、谈诗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理解“穷而后工”所包含的文艺创作理论和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结合梅尧臣境遇之“穷”与诗作之“工”,理解“穷而后工”中所包含的创作理论和人生哲理。
教学难点:品味文章叙议结合,在平易、简洁中见真情的语言特色。教学过程 一 复习1 练习:
• 欧阳修,字__永叔_______,自号____醉翁____,晚年又号_________六一居士_____,_____宋___代文学家,___史学____家。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六一居士(据说他有金石拓本一千卷,藏书一万卷,酒一壶,棋一局,琴一张,及自身一老翁,凑在一起为六一),庐陵人。翻译第一段 二 新授 1 讲解: 1)第二段译文: 我的朋友梅圣俞,年轻时由于荫袭补为下级官吏,屡次考进士,总是遭到主考部门的压制,在地方上困厄了十多年。年已五十了,还要靠别人下聘书,去当人家的办事员。郁积着自己的才能智慧,不能在事业上充分地表现出来。他家乡在宛陵,幼年时就学习诗歌,从他还是个孩童时起,写出诗句来就已使得父老长辈惊异了。等到长大,学习了六经仁义的学问,他写出的文章简古纯正,不希求苟且取悦于世人,因此世人只知道他会写诗罢了。然而当时人不论贤愚,谈论诗歌必然会向圣俞请教。圣俞也把自己不得志的地方,喜欢通过诗歌来发泄,因此他平时所写的东西,其中诗歌就特别多。社会上已经知道他了,却没有人向朝廷推荐他。从前王文康公曾看到他的诗作,慨叹地说:“二百年没有这样的作品了!”虽然对他了解很深,可还是没有加以推荐。假使他有幸得到朝廷的任用,写出如《诗经》中雅、颂那样的作品,来歌颂大宋的功业恩德,献给宗庙,使他类似于
商颂、周颂、鲁颂等作者,难道不是很壮伟的吗?可惜他到老也不得志,只能写困厄者的诗歌,白白地在虫鱼之类上抒发穷苦愁闷的感叹。社会上只喜爱他诗歌的工巧,却不知道他困厄已久将要老死了,这难道不值得叹息吗?
2)第二段写梅圣俞其人、其诗。分三层:首层述其生平,突出一个“穷”字;第二层评其诗文,突出一个“工”字;第三层感叹其怀才不得用于世,人已将老,可悲。可以说,这第二段是以梅圣俞为例,用事实证明了“穷而后工”的道理。作者对诗人的困顿的境遇及其怀才不遇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同时对世人不知爱惜人才的状况发出了由衷的感慨。3)第三段
译文:圣俞的诗很多,自己却不收拾整理。他的内侄谢景初担心它太多容易散失,选取他从洛阳到吴兴这段时间的作品,编为十卷。我曾经酷爱圣俞的诗作,担心不能全部得到它,十分高兴谢氏能为它分类编排,就为之作序并保存起来。从那以后过了十五年,圣俞因病在京师去世,我已痛哭着为他写好了墓志铭,便向他家索求,得到他的遗稿一千多篇,连同先前所保存的,选取其中特别好的共六百七十七篇,分为十五卷。啊,我对圣俞的诗歌已经评论得很多了,所以不再重复。
文章的第三部分(第三段和第四段)主要交代了《梅圣俞诗集》的编撰经过。这是一般序言均应有的内容。从中也可看出欧阳修对梅圣俞其人、其诗的爱重,从侧面烘托梅诗之工。梅圣俞的诗写得很多,可是他自己并不爱惜,也不注意收集,倒是他的妻子的侄子担心诗作散佚,把他由洛阳迁到吴兴以来所写的诗作收集起来,编成十卷,作者自己一直十分喜爱圣俞的诗,因此收藏了这个诗集,并为它写了序。十五年后,圣俞病死在京城,作者前去凭吊,向家人索取他的诗篇,得到一千多篇遗稿,又将自己以前收藏的诗加在一起,从中选出六百多篇好的诗,编成十五卷。这就是《梅圣俞诗集》的成书过程。这是一篇诗序不可缺少的部分。关于梅诗的成就及特点,欧阳修在其《书梅圣俞稿后》、《六一诗话》等文中多次论及,所以仅在此处点一句:“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出”。表示梅诗特点很多,毋庸赘述,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品味。
三 艺术特色
1、“穷而后工”的主旨统贯全文
文章首段从理论上阐发“穷而后工”的创作思想,从而形成一个高屋建瓴的主旨,并将其灌注到全文始终。第二段写梅圣俞的生平和创作,写生平紧扣“穷”,写创作紧扣“工”,因穷而后工,可谓首段说理的典型例证。第三、四段虽然是写诗集的成书经过,但其间处处流露着作者对梅圣俞其人其诗的爱重,可以看作是对梅诗之工的侧面烘托,因而是穷而后工的余绪。序言是一种内容涉及较广、行文容易松散的文体,但欧阳修的这篇序言,却能形散而神聚,以“穷而后工”一脉贯之,这确是精于整体构思的体现。
2、行文起伏跌宕,长于变化 这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说理先设对立面。作者本可正面展开“穷而后工”的论说,但那样就可能过于平板。于是作者一起笔就提出“诗人少达而多穷”的世俗观点,然后通过辨析这一观点的不确切,顺势展开论说,从而很自然地得出了“穷而后工”的结论。这种先设对立面的论说方法,不仅有联系现实、把论说一下子引向深入之用,而且有辩驳、有证论,正反相成,抑扬顿挫,使行文有了起伏跌宕、变化跳荡之美。二是多角度多手法地证明论点。为了突出梅诗之“工”,作者先说他自幼出语惊人,这是铺垫手法;次说他的文章“简古纯粹”,但人们却只知其诗,这是以文之美来衬托诗之工;再说“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这是借公众的推崇来赞扬梅诗之工,接着又写到王文康公对梅诗的赞叹,这是借名人名言来旁证;最后还通过作者自己对梅诗的热爱来侧面烘托梅诗之工。如此多样的论证和表现手法,集中在一篇短文的一个论点之上,其思路之灵动,变化之能事,确不愧为大家手笔.3 是虚实并举、大起大落写感慨。文章在写完梅诗之工以后,有感而发,顺势而成感慨,这感慨,先通过虚设,写其若“幸得用于朝廷”,则将功德宏伟,是谓大起大扬;后通过实写,叹其终不得志,久而将老,是谓大抑大落。一虚一实,一起一落,不仅正反对举,事理昭彰,而且情致跌宕,令人不胜悲怆。全篇言简意赅、多而能
一、起伏跌宕、神完气足。“穷而后工”的含义:
吴楚材等在《古文观止》中说:“‘穷而后工’四字,是欧公独创之言,实为千古不易之论。”欧阳修的“穷而后工”说,与司马迁的“发愤而作”说和韩愈的“不平则鸣”说,一脉相承,共同发挥着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学创作本原论。“发愤而作”之语,源于司马迁的《史记•太史公自序》,他认为《周易》《春秋》《离骚》《国语》《诗经》等,“大抵贤圣发愤而所为作也”,这是对《屈原•抽思》中“发愤以抒情”的继承和发展。李贽在《忠义水浒传序》中,对这一思想阐发得较简明:“古之圣贤,不愤则不作矣。不愤而作,譬如不寒而颤,不病而呻吟也,虽作何观乎!《水浒传》者,发愤之所作也。”蒲松龄也称自己的作品《聊斋志异》为“孤愤之书”。
“不平则鸣”之说,语出韩愈《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人之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韩愈的这一“不得其平则鸣”,是对司马迁“发愤之所为作”的进一步发挥,对后世影响颇大。王国维《人间词话》亦云:“古诗云:‘谁能思不歌,谁能饥不食?’诗词者,物之不得其平而鸣者也。故‘欢愉之辞难工,愁苦之言易巧’。”
欧阳修的《梅圣俞诗集序》第一段,主要从三个层面阐发了“穷而后工”的创作思想:一是认为“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这里的“穷”,指的是仕途坎坷、人生困厄。二是强调“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方能发而为诗。因为“穷”,才能感受真切、思悟深沉、感情激烈,这是文学创作必备的动力和源泉。三是肯定“愈穷则愈工”。工者,好也,美也。这让人想起了孟子的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将以上三个层面联系起来看,那就是“穷”则“郁积”深厚、“优愤”强烈,故发而多能成为“愈工”的好诗,“发愤而作”说强调创作需有一种强烈的激情,“不平则鸣”说强调这激情来之于心中的不平之气,而“穷而后工”说则强调这激情、这不平是源之于人生的穷困郁积。这三说都是聚焦于创作主体的内在积累和情感。胸中有,笔下才能有,这是必然。但这三者也没有排斥客观现实的本源意义:“愤”何以生?“不平”从何而来?特别是欧阳修强调“穷”,就把“愤”、“不平”与社会人生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了。
四 思考与练习
一、文章从哪几方面来阐述梅诗之工?
为了突出梅诗之“工”,作者先说他自幼出语惊人,这是铺垫手法;次说他的文章“简古纯粹”,但人们却只知其诗,这是以文之美来衬托诗之工;再说“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这是借公众的推崇来赞扬梅诗之工,接着又写到王文康公对梅诗的赞叹,这是借名人名言来旁证;最后还通过作者自己对梅诗的热爱来侧面烘托梅诗之工
二、试说明本文是如何将说理、写人、谈诗结合在一起的?
文章首先从理论上阐发“穷而后工”的创作思想,从而形成一个高屋建瓴的主旨。然后写梅圣俞的生平和创作,写生平紧扣“穷”,写创作紧扣“工”,因穷而后工,可谓的典型例证。再写诗集的成书经过,其间处处流露着作者对梅圣俞其人其诗的爱重,可以看作是对梅诗之工的侧面烘托,因而是论证“穷而后工”的余绪。
三、结合所了解的诗人谈谈对“穷而后工”的看法。
将诗人的坎坷经历与其诗作相结合来理解,如屈原、杜甫等,着重了解其经历对其创作的影响。
第五篇:工作室个人工作总结
2015—2016学个人工作总结
又一学年画上了句号,我参加广元市甘小平名师工作室又过去一年了,在这一年里,在主持人甘老师同志的带领下,我参加了工作室的各项活动,学到了不少知识和教学经验,思想认识水平得到提升,业务能力得到提高,教育教学工作业绩显著,同时也带动了部分青年教师,用一腔赤诚,填写了又一份合格的职业教育答卷。
一、热爱教育事业,积极提升水平。
自选择职业教育开始,我就沉淀着自己的梦想,甘愿一生为教育,满腔忠诚写春秋。在工作中,我积极寻求进步的阶梯,努力提升自己的思想业务水平。工作室给于了我这一切。在主持人甘老师的带领下,我参加了工作室组织的集中学习活动若干次,从教育教学思想,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到教研、教改,从文化理论的研究,到专业技能的突破,再到班级管理经验交流,我学到了不少,提升了不少。甘老师带领全体工作室成员到我校传经送宝,不仅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的同事们收获颇多。跟随工作室赴旺苍职中、元坝职中、朝天职中学习,我也学到了不少积极探索专业发展之道;尤其在艺术教育中传承和吸收传统文化,让地方特色走出地方,走向世界的发展模式更是让我对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有了崭新的规划。
二、关心爱护学生,乐于施教引导。
在工作中,我关心爱护学生,一直用爱心在引导和教育我的学生。学生车某,一直在外务工,随爷爷奶奶生活,隔代教育使该生思想顽劣,自我意识较强,课堂上和老师顶撞,加之经济状况不佳,孩子曾一度产生了辍学的想法,我几次家访,比给予其必要的生活补助,苦口婆心开导,终于,孩子被我的诚心和爱心打动,重新返回了校园。为了帮助我的学生进步,我几乎每天都要利用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为落后的孩子补习,从专业理论到专业技能,学生罗敏,李小红,唐欢,李阳等,都是被我帮扶的后进生,看着他们不断提升的思想水平和成绩,我由衷的高兴。这些,都跟我在工作室中,向主持人甘小平老师,成员母明老师、王惠全老师学到了不少教学经验,并运用到工作中是分不开的。
三、致力班级建设,营造和谐氛围。
在学校,我一直担任班主任,为了巩固学额,营造健康向上的班风,我组织了“金嗓子”等声乐竞技活动,对在声乐方面有特长的学生提供展示技能的机会;组织了“老师,您辛苦了”的2015年教师节主题班会,教育孩子们理解老师的苦心,并学会感恩,为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良好的氛围;组织了“团圆中秋”活动,教育孩子们要学会关心和牵挂,一个班级一个家,要团结友爱,以诚相待,以此化解孩子们心中的部分不和谐的因素,增进他们之间的友谊,为建设一个团结的班集体努力。为提升班级学生的学业水平,我除了向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们学习宝贵的经验之外,还组织了学科知识竞赛活动,学习进步奖励活动,优秀成绩传捷报活动,通过电话,短消息,QQ消息,微信、微博等方式,向家长告知,让家长能认识和了解孩子的进步,肯定他们的成绩,给予他们支持,以帮助孩子们持续进步,并对未来充满信心。
四、尽心服务校园,开展艺术活动。
作为甘小平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在艺术活动的开展方面,我在主持人甘小平老师处学到了不少,每年一届的艺术节,我看到了学生对艺术活动的热情,看到了他们积极表现的勇气,看到了他们期待进步的精神。同时,作为学校艺术教研组长,我也深知艺术教育也是可以成就生活中哪些有艺术专长,肯吃苦的学生的。所以,我也常常组织艺术活动,为孩子们搭建展示才华的平台。2016年4、5月,我又成功组织了第十二届广元市中小学生艺术人才大赛,李聪等30名学生参加了书画、语言了等四个项目的比赛;2016年6月,我带领教研组全体成员组织开展了“苍溪职中第四届'天籁之音'校园歌手大赛暨艺术教研组教学成果展”,共计120多名学生参加,在声乐、舞蹈、美术、服装表演等项目中角逐,共计产生10个一等奖,24个二等奖,36个三等奖。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学生看到了自己潜能,树立了自信心,为其在文化领域的进步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也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做出了我的贡献。
五、甘于生活贫瘠,迎来捷报频传。
教师是一个奉献的职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每天披新戴月上下班,家——办公室——教室三点一线的路线,一直这样循环,忘了春的颜色,想不起夏的丰硕,任白发爬满鬓角,任鱼尾纹雕刻我的人生。讲义,作业,考试,批改,心理疏导,安全,„„每天都会重复这些相同的话题,但内容从来都不重复,无怨的选择,亦是无悔的付出。一年来,指导学生的奖,个人参加活动的奖,都或多或少的对我的工作做出了肯定。更为欣喜的是,又一届准毕业班的孩子在我和同事们的努力下信心满满的步入高三的轨道。这些,也许都不值得称道,但却足以慰藉我对事业孜孜以求的心。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二〇一六年六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