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有效教研准备与反馈的管理策略(共五则范文)

时间:2019-05-12 13:20: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幼儿园有效教研准备与反馈的管理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幼儿园有效教研准备与反馈的管理策略》。

第一篇:幼儿园有效教研准备与反馈的管理策略

催开“有效教研”之奇葩

——幼儿园有效教研准备与反馈的管理策略

常州市钟楼区五星街道中心幼儿园 袁益群

摘要: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纵深推进,“有效教研”的管理成为了现今幼儿园教研管理关注的重点。本文以“幼儿园有效教研准备与反馈”为切入点,阐述了搭建推进平台、借助主题式教研、整合网络资源的“有效教研”准备管理与建立“反馈机制”管理,探索了幼儿园“有效教研”的管理策略,旨在为关注 “有效教研”研究的幼儿园提供一个新范式或模式。

关键词:有效教研

准备与反馈

管理策略

“有效教研”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也是永恒的教研主题。“有效教研”,它不仅仅要求教研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发生质的变革,也同样要求教研管理的理念、管理的方法和手段等发生质的变革并与之相适应。有学者警示:“幼儿园园本化课程改革很有可能成于教师,败于管理!”。因此“有效教研”的教学管理已成为大多数幼儿园教研关注的重点。随着园本化课改的深入,虽然我们非常重视有效管理并已采取行动进行加强教研管理、深化教研管理改革等方面的工作,但是“有效教研”管理仍存在许多的问题。在当前的幼儿园教研管理中,管理者一方面要求教师以新课程理念实施新课程,另一方面又以传统的管理模式——简单的科学管理和僵化的行政管理来管理教师:园本教研活动形式、内容单一,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和交流发展的平台不突出;教学检查停留于表面上,评价过分注重结果;管理目标不明确,缺乏整体性、连续性等等,导致教师能动性的丧失与教研创新精神的淡化,教师之间重竞争轻合作,使教师难以成为教研管理的参与者等。教研管理未给教师营造一个实现教研理念、教研方式发生质转变的温馨环境。

“管理就是发展”,我们认为,幼儿园“有效教研”的有效管理是不可回避的研究课题。现代管理学认为:最重要的管理是对人的管理,并呼唤和倡导“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为此,在2010年我园提出了向“管理要质量”的工作理念,开展了以“有效教研准备与督馈”为切入点的常规管理策略的教研专题式研究。

以“有效教研准备与反馈” 为切入点的管理策略研究就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调整等管理行为,对“有效教研”基本环节进行科学有序调控,对“有效教研”环节中的问题进行及时收集、诊断,侧重于建立有效的教研问题反馈机制,并指导教师进行有效反思,对“有效教研”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通过一年的实践研究,建立了一套“以园为本”、“以人为本”的教研过程和结果有效的、系统的教研管理制度,推进了园本化新课程实施步入正道,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提升了幼儿园教研教学质量。

一、搭建推进平台,踏实“有效教研”园本常规模式

常规教研一般包括集体备课、课例分析、现场观摩评析等活动。其中,集体备课能发挥教师的群体智慧,使教师个体在研究交流的思想碰撞中,博采众长,择善而从。它是大面积提高教学效益的前提和保证,也是有效教研的基础。基于这样认识,我园2010学年针对幼儿园备课实际,实施侧重搭建“专家引领、磨课实践、成果展示”三步推进集体备课平台,实现了资源共享,完善了教研制度,为构建“有效教研”常规模式踏实了基础。

1、拓宽专家引领途径。2010年,我园先后聘请了常州市教研室的庄春梅老师、市骨干王芳园长为我们作《观念转变的科学教学》、《备课备什么》专题讲座活动,两位专家分别剖析了“有效教研”集体备课“五要素”,促进了教师教学设计理念的理解。坚持采取“走出去”的办法拓宽教师视野,组织教师参加省、市级举办的各种培训活动,丰富教师园本化课

程备课理念;支持教研组组长外出培训学习,先后考察、参加了上海、杭州等市优秀幼儿园教学教研的研修活动,给幼儿园“有效教研”集体备课活动带来了新的活力,增强了教师的教科研文化底蕴。

2、优化磨课实践过程。有了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接下来,我园五大领域学科组便围绕“有效教学”进行集体磨课,落实“以人为本”的“有效教学”主题研修思想。通过采用“定量分工备案——集体议课磨案——分工完善整理——个体复案补改”的备课流程,形成了既有个性又有共性教学设计模式。在集体磨课中,强调注重结合教学中最深刻、最难忘的亮点或不足进行对“有效教学”的教学设计“五大要素”———教学背景设计、教学目标设计、教学重难点设计、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评价设计的具体研究。推出了对新学期集体教学设计提前四周完成,形成月集体教学设计交流制度,减轻了教师过重的负担。

3、搭建成果展示舞台。由教研组组织、指导,搭建教师备课展示舞台,通过“有效教学”专题论坛——教科研大教研活动,展示集体磨课成果。2010年,我园举行联片级现场“有效教学”——“学科、骨干教师说课”及三年内新教师观摩跟进“菜单式选课”的竞赛活动,比赛形式采用了“三限”——限时间、限主题、限多媒体的办法;同时进行了教师现场反思教学与点评活动,促使教师自主培训,寻找“有效教学”最佳的途径。

通过搭建推进集体备课平台实施,形成了整合模式的备课模板与规范,激活了教学课堂的活力。比较突出是音乐组的集体备课得到区教育局的肯定,并被推荐、参加钟楼区音乐教案编写工作,既为我园赢得了荣誉又为我园递进了“有效教研”集体备课常规模式。

二、借助主题教研,构建“有效教研”园本专题模式 “有效教研”只有走进有“有效教学”的课堂,其有效的教研意义才能真正凸显。2010学年,我们借助教研主题研修,进行了“领衔、立体、构建”三环活动,加大课堂教学实践管理,初步构建了“有效教研”专题模式。

1、领衔“有效教学”课堂实践。由教师教研组分析领域学科的学情,主要围绕“课堂有效提问作用的探讨”、“学与做的课堂模式”两方面为主题开展园本教研。研究形式,以有效教学公开课“同课异构”的课例为载体,然后剖析、反思课的案例,促进了教师授课、听课、评课素质的提高,改进教学方式,适应新课程教学。研究流程:从“理论学习——课堂实践(“同课异构”)——反思课例——示范实践——总结提升”等形成了主题教研模式,落实了“有效教学”课堂实践活动。整合听课本和教师专业发展手册,引入课堂观察量表,促进了主题研讨的质量提高,引领教师积极探索专题“有效教研”。

2、“立体”指导课堂实践活动。采用多种形式聚焦课堂进行立体指导,形成跟踪听课、研课听课、园长听课机制。通过“有效教学”学科指导小组调研,对课堂教学簿弱的青年教师和新教学教师跟踪听课,现场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做深层次分析并提出可行性建议,形成了清晰的问题树:本次活动的目标是什么?围绕这些目标采取了那些有效措施?活动中孩子提升了哪些经验?过程中孩子的情感体验如何?活动中观察到了什么?还可以做那些调整?还有没有新的发现?通过本次活动教师自身总体的优势或缺陷在哪里?活动后,通过问题树的反思汇总,为跟进式专题教研活动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同时为“有效教研”专题研讨寻找到了研究的方向。

3、构建有效教研“专题”模式。通过聚焦课堂,寻找有争议的问题,到达成共识,明确教研主题方向,我们教研团队在共同寻找共性问题,共同学习与研讨中,不断创新出新的教研模式——方案式主题教研:根据共性问题,先提出预解决方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设计与课堂的教学实践进行实验与验证,再次研讨后又提出改进方案,再次进行验证性的课堂教学实践„„。该模式特别强调教师团队的力量,要求共同面对问题,协作解决问题。通过该模式的实践可以真正将教师的教、研、学、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三、整合网络资源,推进“有效教研”多元模式

网络教研是实现“有效教研”的重要途径。随着园本教研的有效纵深推进,将“有效教研”这一主题向教师内心的需求转向,尤其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落实到研究中推进“有效教研”模式,必需拓宽交流途径,搭建一个比现场教研更广阔平台——网络教研支持。基于这样思考,我园在2010年挖掘校园网潜能,突破传统教研活动的瓶颈。

1、优化校园网教科研栏目。在专家型园长的指导下,我园在2010年周密地策划和调整、改版,优化校园网教科研栏目。“教学资源库”中设计各学科的“教案、课件、试题”等栏目,汇集了“有效教学”活动的集体备课的教案、课件等,让教师有效检阅;“教学科研”中设计“课题研究、精选论文、教研成果、名师风采、阳光论坛”等栏目,汇集了近几年应邀来园专家讲座的前沿教改理论、骨干教师研究足迹、教科研(含读书)成果、市级“三层次”骨干教师的风采,拓宽教师学习的平台;“教师之窗”中设计“教师交流”等栏目,提供平等、面对面互去交流的平台;开设了网络硬盘,为教师进行教学实践活动减少麻烦等举措,努力实现打造校园网成为教师添加“有效教研”智慧燃料的“港湾”。

2、加大资源库建设力度。成立“天使的舞步”教师成长档案资料库,利用骨干教师、信息组网管等人员将教师参加各级活动的荣誉获奖、科研课题论文、典型教育案例、典型课例教案、教后反思、获奖的论文及优秀课件等第一时间收集在园层面的资源库中,让教师及时获取丰富的教学资源,捕捉“有效教研”新的理念。在信息组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教研组开辟教研组主题网页并举行主题网页比赛,丰富资源库。通过园本“大练兵”培训,督促各组负责主题网页老师及时让将本教研组“有效教研”主题教研活动图片资料及“有效教学”优秀教案(含)课件等及时上传。丰富教研组主题网站内涵等,为“有效教研”提供现代学习、交流的平台。

3、打造创新网络教研形式。2010年我们积极利用网络平台,突破传统教研活动的瓶颈,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创新多种形成有效的教研活动。先后利用网络平台开展了文化经典的“阳光论坛读书”活动、骨干教师对“有效教学”的“教学设计评价指导”活动、备课组月计划和双周园本“主题研修”交流活动、期末的“教学设计和课价评比”活动、“优秀教案联评”、“网络点评”活动等网络教研。其中比较突出的是每学期举行的优秀课堂开放周“网络点评”活动,活动采用“组长策划方案——备课组长主持——全组教师开课——相互网络点评——总结反思提升”的流程,实现了全员参与同步或异步的互动交流的研究途径,建立教师主动参与“有效教学”反思一种途径,形成良好“有效教学”反思氛围,激发教师对“有效教研”研究的热情和创新精神。

四、建立“反馈机制”,确保“有效教研”模式开展 “反馈机制”是幼儿园开展“有效教研”的规范性实施与创新活动的产物。它对保障教研活动的有效展开,防范、抑制以至杜绝活动中的消极因素,有效且久远的功用。所以,在“有效教研”活动中,突出“反馈机制”建立。其运行的主要流程“调研——检查——分析——评价”,使“有效教研”活动顺利实施。

1、实行“有效教研”调研督查。调研监控工作主要为“三个是”:一是每月召开一次教研组长工作例会,了解各教研组、备课组研究“有效教研”主题活动进展情况。二是进行中期调研,内容包括 “教师对课堂教学满意调查”等。2011年在调研之间,聘请了姐妹园业务园长们,重点突出对“有效教学”课堂实践活动调研,深入课堂教学听课,并进行专题分析,提供教研调研的反馈意见。三是实施“有效教研”园本教研、培训活动点名制度、外出培训填写监控表格制度及组长监控教师填写《教师专业发展手册》,提高“有效教研”的参与率。

2、加大“有效教研”检查力度。改进教研检查旧习惯——建立先检查教研方案后使用。在开学前和期中后,发挥骨干教师作用,实行“滚动式循环组织”各学科组教学效果取得显著成效的教师检查大教研组教研方案,对提前完成教研方案的进行公平、客观的评价并提出

指导性的意见,确保“有效教研”八要素过程的有效性:教学具体、问题真实、目标明确、形式适宜、氛围民主、引领有效、反思及时、经验提升。每学期先由教研组根据学科的特点,上报教研方案和建议,然后推出《教研规定》。根据《规定》要求,由教科室组织教研组长定期分段检查每年级组教研活动信息。根据“有效教研”理念,对教师、教研组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检查分析,为反馈提供科学的数据。

3、建立“教研二三反馈模式”。“教研二三反馈模式”指针对“教研结果”和“教研过程”二个方面的教研效果,实施“全园教师大教研反馈”、“年级组分段反馈分析会”、“教师个人反馈交流”三个层面反馈制度,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交流。教研过程侧重反馈教师参加“有效教研”活动的亮点和不足;教研结果反馈重点突出提出整改的指导性意见,明确各年级组的重点工作等为教研组开展“有效教研”活动策略调整和教师参加“有效教研”实施策略调整提供客观的依据。

4、形成“有效教研”评价体系。根据“有效教学”的活动需要,研究并推出2010年《教研组考核条例》、《教师教学工作考核条例》及《教科研奖励条例》等评价标准,对教师的教学研究、个人反思、群体合作、专业化发展提升等做了明确规定与要求,从宏观调控微观安排把“有效教研”活动落到实处,形成了“有效教研”评价体系。每学期期末由教研室收集整理问卷、座谈、访谈、检查、分析等数据,根据“有效教研”效果评价标准,对教师、教研组进行全方位评价、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奖励绩效工资分配挂钩。2010学年考核,教师反响很大,认为“考核条例”比以往评价更公平、公正。

立足“有效教研”管理的理念,触摸着科学教研的脉搏,以“有效教研的准备与反馈”为切入点,实施教研创新管理一年来,我们发现,“有效教研”真正唤起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激发了教师参与“有效教研”的活动热情——走进别人的课堂并改进自己的课堂,确保了“有效教学”活动的有序性、高效性。一年来,实践研究捷报频传:目前,邱亚华、丁丽娟、朱芳、吴丽苏老师已被评为区教科研的排头兵。周春雨老师执教的数学《有趣的房子》一课获全区评比课一等奖;高雪娇老师执教的音乐活动《啤酒桶波尔卡》一课获片际教学评比一等奖„„在“有效教研”管理的引领下,我们的教研团队正如一枝清香四溢的奇葩,吐露着有效教研的芳香。

第二篇:幼儿园有效教学问题及解决策略((教研学习材料)

幼儿园有效教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作者: 王黎敏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在一定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成效,不一定是指教师是否认真负责,而是要看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收获,他们在活动中有没有学到什么、获得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没有收获或对学习不感兴趣,即使教师教得辛苦也是无效教学。

“寻找解决教学问题的大策略”已成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明显趋势,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有效教学。但是,目前在幼儿园的教学实践中,一些课堂教学的状况令人担忧: 1.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未思考将活动过程与活动目标有意识地联系起来 如:中班科学“认识天气符号”,活动中教师安排了幼儿“散步”,即听音乐感受(说出)不同的天气状态。由于幼儿缺乏对音乐的感知,一时难以快速地在头脑中形成与不同天气状态较匹配的音乐形象。再,因为音乐与不同天气状态匹配与否,全凭借个体的感觉,只要你觉得像就像,根本没有一个可借鉴的标准,更何况幼儿又没这经验。因此,多数幼儿不会分辨,最后只好由老师告之答案。

又如:大班科学探究活动“配制饮料”,老师在示范配制饮料、介绍了提供的操作材料(果珍、白糖、小苏打、柠檬酸)后说:“下面,就请小朋友自己选用材料制作饮料。”操作时,幼儿忙得不亦乐乎,大家都在动手将这个材料、那个材料放入杯中,还不时地有孩子在品尝自制的饮料,有的送饮料给老师看,有的告诉老师自己的饮料很难吃。当老师请幼儿说说“你是怎么配制的?”,竟没有一个幼儿能清楚地说出自己究竟在杯中放了多少的果珍、白糖、小苏打和柠檬酸。

活动中,教师准备材料花费了大量精力,孩子摆弄、操作忙得不亦乐乎,而在配制的过程中:是让幼儿感知认识,获得经验?可是,整个操作活动幼儿是在忙于将面前的材料放入杯中,唯恐动作慢了让他人用完了,根本无心去思考怎样配制才好吃,无法去关注自己配制过程的变化,经验从何而获。是体验成功?可是,幼儿配制出来的饮料没有一个是可以让他自己连喝两口的。

2.关注幼儿表面兴趣,对活动的要求指向不明,难以真正提升幼儿的兴趣 如,大班数学认识“时钟”,老师出示用包装纸包着的时钟:“今天,老师要送给大家一个礼物,请你们猜一猜:是什么?”于是,幼儿绞尽脑汁拼命地猜想:图书、蛋糕、好玩的玩具、天线宝宝、礼物„„。可是,当老师打开礼物揭开谜底,随着一声长叹“唉„„”,刚才津津乐道的孩子一下全没精打采了。像这样的“猜一猜”,大家并不陌生。初看,老师的意图好像在引发幼儿的兴趣,为后面的学习活动做铺垫,但是,幼儿的这种好奇心会随着“神秘”东西的出现而很快消失。像这样毫无头绪、不着边际的无需动脑的猜测,不仅不能达到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目的,而是时间的隐性浪费。

又如:大班“复习几何图形”教学活动,老师设计了“变魔术”这一操作活动即用一张长方形的纸变各种图形。操作前,老师:“下面请小朋友当魔术师,用这张纸变图形,看哪个小朋友变得又多又好。请小朋友拿起剪刀,开始变。”不一会儿,每个幼儿都剪出了好多图形。当老师请幼儿说说都“变”了哪些图形时,幼儿说的最多的是三角形,其次是梯形,正方形很少,长方形没有一个,而说不出名的碎片却占了相当一部分。

在“变”的过程中,由于老师的要求不明确,多数幼儿不明白“怎么剪?”:是剪一刀?剪二刀?还是随意剪?“怎么变?”:是变一个图形?变一种图形?还是变多个多种图形?于是在操作的过程中幼儿剪到哪算哪,剪成什么是什么,很少在考虑要变出不同的图形。因而,不仅“变”出的图形很单调,而且这样的操作也就失去了其应有效能。3.关注幼儿的动手参与,未引导幼儿的思维参与,幼儿的智能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

如:大班美工──用各种材料装饰面具。提供人手纸袋一个,各种废旧材料若干(如树叶、毛线、旧图书纸、蜡光纸、皱纸等)。老师展示自己制作的面具,介绍了制作的材料,简单交代一下操作要求,便以“做得不一样”请幼儿用桌子上的材料制作面具。可能是教师想让幼儿自己做主,体现孩子的主体性,所以对如材料的多样性、材料搭配的和谐美、面具独特构图等的要求,一概没提。从活动的过程与结果看,每个孩子都在制作,且都制作了一个面具,其差别就是动作快的,装饰的材料多一些,慢的则少一些。然而,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发现多数幼儿都是随意拿起什么贴什么,或看看教师的,或看看同伴的,极少在边思考边操作。

活动中,每个幼儿都动手做了,但像这样只动手,不积极动脑的参与,对大班幼儿能力的发展无疑是无助的。

如,科学活动“物体移动的秘密”:让幼儿感知物体移动需要力的作用,了解不同大小的力可产生不同的作用。教师提供积木、铁块、羽毛、乒乓球等多种材料,请幼儿玩一玩,让这些物体动起来。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教学现场的情景是,全班幼儿兴致勃勃,个个忙于摆弄,实验;老师则忙于控制活动的时间,并让个别幼儿展示实验的结果,汇报操作的方法。看起来,场面非常热闹,每个幼儿都在参与,都在动手实践,而且课堂的活动内容也很丰富。上述活动,幼儿都动手做了,但是在动手之前,幼儿没有思考的时间,没有先假想,再去验证的过程;再,活动后,幼儿虽然汇报出不同的方法,可是老师根本没时间来引导幼儿质疑方法的差异,也没有时间给幼儿思考“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事实上,这个活动的设计与提供的材料都非常好,但作为探究活动,活动原本应有的教育功能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它们潜在的教育资源远远没有被挖掘出来。

4.给幼儿提供的学习操作材料不恰当,预期的活动目标难以实现

如,大班数学“感知长度守恒”第一课时第一环节,教师选用红、黄、蓝三根不等长的丝带,让幼儿边操作边判断:①并列摆放:“这三根丝带一样长吗?”幼儿:“不一样长”。②变换方向:“这三根丝带一样长吗?”幼儿:“不一样长”③改变形状:“这三根丝带还一样长吗?”幼儿:“不一样长”。

幼儿的答案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孩子是真的理解了?还是瞎猜的?无从知晓。因为,老师选用的教具本身就是不等长的,并列摆放、变换方向、改变形状当然还是不等长的。又如,小班健康活动“走钢丝”,老师准备了一根直径约3厘米粗的麻绳(即成人“拔河”用的绳子)作为“钢丝”。在幼儿自由玩绳、教师示范、个别尝试后,老师提出要求:请小朋友在“钢丝”上练习直走和侧身走,不要从“钢丝”上掉下来(即保持平衡)。由于提供“钢丝”实在是太粗了,老师示范直走时,也不能保持平衡,更何况小班第一学期的孩子。结果,没有一个孩子在尝试直走(根本无法走),侧身走也成了“垫脚”走。

该活动之所以低效,“钢丝”罪责难逃。其

一、“走钢丝”其实就是一样假想的情境活动,根本不需要实物道具,在地上画条粗线即成,老师花大力气搬来的器材是多此一举(也许是评优活动,老师想让材料逼真些,幼儿兴趣浓一点)。其

二、小班第一学期的孩子,平地走路保持平衡尚需锻炼,而现在却让他们在(成人都难以做到的)粗麻绳上练习近平衡,自然是徒劳无效,难以达到预期的活动目标。

面临改变原有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新要求,综观当前幼儿园的教学,我们应该努力去做到有效教学。如何有效的教学?怎样才能做到更“有效”?

一、自始至终围绕活动目标设计与组织有效的活动

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操作材料、设计教学程序、运用教学指导策略等,一定要根据教材及幼儿的学习特点紧紧围绕活动的目标进行,并需要思考、明确以下问题: 我确定这一主题的目的是什么?如:是让幼儿学习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是让幼儿了解科学学习的完整过程?还是让幼儿通过探索了解某些现象、获得某方面的知识?还是重在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引发更强烈的探究欲望?

我所选择的材料是不是达到完成目标的最佳材料?有没有更适宜、更简便的其它材料? 我所设计的教学程序是否体现了循序渐进,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每一个环节是不是有必然的联系,缺一不可?整体时间的安排是否合适?核心环节的感知与质疑、探索与发现等时间是否足够?有没有给幼儿相互交流和讨论的机会与时间?

我运用的指导策略是否适当、有效?幼儿学习的兴趣、积极性是否得以激发?教师的引导、点拨是否恰到好处?是否能引发幼儿作深层的思索与探究?是否适时提升幼儿的学习策略与学习经验,并在同伴中分享与交流?

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当从教学的目标与需要出发,从幼儿的需要出发,不能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任何情境都不能游离于教学之外。教师要恰当地就教学内容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要理解、洞察幼儿的想法,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幼儿的学习提供表象的提示和支持。

二、关注幼儿的真正兴趣与需要,给予恰当的有效的引导

观察幼儿、研究幼儿才能了解幼儿的真正兴趣与需要,把握幼儿的已有经验与水平。教师在确定教材的重难点、设计教学问题、选择教学方式等,既要关注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又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已有经验与认知特点。平时,对幼儿反馈的信息要多加留意、洞察、分析。

如,大班命题意愿画“海底世界”:(1)丁丁三二下就把“海底世界”这幅画完成了,没事可干,就东说说,西弄弄。老师发现了,过去一看,丁丁画的就三、五条线条很简洁且涂色又不均匀的鱼。于是,老师说:“丁丁,再给鱼画上好看的花纹吧。”可是,丁丁却没听见似的就是不再作画。(2)冬冬只画了些小鱼,因较均匀地分布着,主体不突出。老师看见了:“冬冬,把鱼妈妈也画上吧。”冬冬想了想,看了看画面(没空间可画大鱼),不知所措。直至活动结束,丁丁和冬冬的画仍然还是原来的模样。如(1)中,假如老师这样指点:“丁丁,你(丁丁身穿毛衣)衣服上的图案可真好看呀,让鱼儿也穿上漂亮的衣服,他一定会游得更开心的。”利用具体的凭借物,易唤起幼儿再度创造的欲望──避免幼儿一时因找不到或想不起参照物而不知如何深化创作,同时,也可渗透审美意识。

如(2)中,假如老师这样引导:“冬冬,小鱼如果看见鱼妈妈来了,它们会怎么做呢?(向鱼妈妈游过去,在鱼妈妈身边亲亲鱼妈妈„„)那你就让鱼妈妈游到小鱼身边来吧。”并用手示意冬冬可在小鱼中间叠画一条大鱼,同时,再引导幼儿怎样把鱼妈妈和小鱼区分开(用粗黑线,或用颜色)。由此,画面自然就丰富了,且幼儿在操作过程也可初略感知运用重叠带来的美感。这样,把个性心理感受与技能的传授结合起来的指导,可使外在的教育深刻地影响到幼儿内在世界的形成。绘画活动,教师巡视指导的根本目的是在于激发幼儿再创作的兴趣,充分唤醒幼儿潜在的创造意识,渗透审美意识及审美能力的培养,促进幼儿更好地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由此,教师在发现幼儿绘画中存在的问题时,要注意用得当的启发性语言,随时引导幼儿回忆、提取与本次活动相关的经验,运用已有的相关技能,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同时,要及时帮助幼儿解决操作活动中遇到的技能障碍。

因此,有效的引导,必须建立在幼儿的兴趣与关注点上,这样才能使有目的的教育与幼儿的兴趣点相一致,将学习活动一步步深入,最终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积极引导幼儿多种感官全方位地主动参与学习,促进智能有效发展

教学中,要让每个幼儿都有参与的机会,使每一个幼儿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仅满足于让幼儿动口、动手是很不够的,必须让幼儿的思维参与其中,或让幼儿先思考后操作,或边思考边操作,或先操作后思考。这样引导幼儿多种感官全方位地参与学习,才能真正体现幼儿的主体性,促进他们智能的发展。

首先,教师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和教育情境,把要让幼儿学的内容转化成幼儿愿意学的内容。让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情境、学习的方式贴近生活,联系生活,表现生活。教师要在保证教学科学性的前提下,通过多种手段与方法去追求趣味性、生动性、新奇性、新颖性、形象性和实效性,以“趣”引路,以“情”导航,以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同时,要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幼儿的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教学中,教师不牵着幼儿的鼻子走,不硬将幼儿的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轨道,创造条件千方百计启发幼儿积极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见解。在教学过程中,要安排幼儿质疑问题的环节,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看法、想法,以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在教学过程中,幼儿答错了的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的允许补充;没有想好的允许再想;不清楚的问题允许发问;不同意见允许争论;教师错了的允许幼儿指正;甚至必要时允许幼儿不举手自由发表意见。在这种民主的课堂气氛中,幼儿没有被同伴耻笑的苦恼,没有被老师斥责的忧虑,学习活动是充分自由的,幼儿便会全力地投入学习,充分体会学习的乐趣。

学习成功是最足以使幼儿感到满意、快慰,愿意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因此,教师不仅要在了解每个幼儿的基础上,给其提供成功的机会,创造成功的条件,使每个幼儿都能尝到成功的滋味,获得成功的体验。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幼儿一些走向学习成功的方法。

因此,教学中,老师要教给幼儿一些学习的方法,重视幼儿学习方法的指导。幼儿自己思考所能解决的问题,要让幼儿自己去思考解决。幼儿知道“学什么”和“怎么学”,从愿意学、喜欢学到离开了教师也能学,自然会将自己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其学习积极性盎然,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四、提供有价值的学习操作材料,促使幼儿主动建构知识获得有效的发展 作为教学必不可少的学习操作材料──教学具(器材),选用它,老师首要考虑的应该是它所蕴含的对本教学活动的价值,即能有助于幼儿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和发展能力,有利于展现知识的生成过程,为促进幼儿的发展服务,而绝不能随便信手捏来,不能让幼儿动手就了事,它们的呈现与使用都是需要经过思考后才确定的。

其次,选用什么样的学习操作材料,要与本活动的内容及幼儿的年龄相贴切。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应更多地就地取材于现实生活,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与问题解决联系在一起,让幼儿感觉到问题的存在,并学会利用材料中提供的各种信息或数据去进行分析、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从中获得相关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再次,学习操作材料的选用,要考虑到其简便有效,尽可能就地取材、一物多用。切不要把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寄托在操作材料上,而花不必要的精力去“精心”准备既繁琐又无效的操作材料

第三篇:物理教学中作业反馈有效策略

物理教学中作业反馈有效策略

一、引言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把掌握知识的过程比喻为建造一幢大房屋,那么老师提供给学生的只是建筑材料——砖头、灰浆等,把这一切砌垒起来的工作应当由学生去做。”知识是前人长期实践经验的概括、提炼和升华,而要将这种高度概括的知识在短时间里一下子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稳当、安全地堆砌,就需要教师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及时了解他们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存在些什么问题,遇到哪些困难。因此,要达到这一目标,就是得通过批改和评价学生的练习获得信息,再反馈给学生,在“反馈”中使“矫正”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刚做完作业时,他想知道作业正误的愿望最强烈,此时的解题方法及解题思路最清楚,如果这时作业能得到批改,学生就能及时得到信息反馈,并纠正错误,减少错误思维的定势。本文主要就物理学科教学中反馈有效性谈一些自己的想法。

二、反馈有效性的理论依据

1.反馈理论

反馈就是由控制系统把信息输送出去,又把其作用结果返送回来,并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起到控制的作用,以达到预定的目的。原因产生结果,结果又构成新的原因,新的结果……反馈在原因和结果之间架起了桥梁。反馈信息的真实,在教学效果的取得上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而作业批改是教学反馈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2.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论

加涅根据信息加工理论提出了学习过程的基本模式,认为学习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即学习者对来自环境刺激的信息进行内在的认知加工的过程,并具体描述了典型的信息加工模式。认为学习可以区别出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学习者头脑中的内部活动。3.建构主义学习论

在建构主义的学习论中,学习是学习者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刺激,他要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与加工,主动地去建构信息的意义,而外部信息的意义并不是由信息本身决定的,外部信息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每个学习者都会以自己的原有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原有知识又会因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也不是信息的简单积累,还包含新旧经验冲突所引发的观念和结构重组。

三、反馈有效性的原则

反馈要及时。就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知道自己作业的得失,能发现其中的问题,并加以改进。上午能办到的事,就不能拖到下午;今天能办到的事,就不能拖到明天。

反馈要有针对性。反馈要能突出重点,不能泛泛而谈。就作业本身而言,不需要从头到尾讲到底,应该是讲学生错得多的,讲典型的错误。

四、提高作业反馈有效性的策略

作为教师,我们除了要做到及时批改与反馈,还必须在学生层面上花心思,因为不去研究学习的主体——学生,我们的反馈再及时也是无效的。

只有找到学生作业错误的根本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提高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学生的学业层次是参差不齐的,这时如果用一条线、一个标准去衡量,那么对于学业困难的学生,习惯再好,监督再有力,一切都是徒劳的,这样的教学就是无效的。

笔者尝试从布置作业的角度、指导作业的角度、批改方式的角度、反馈方式的角度等4个方面去探讨反馈作业的有效性问题。

1.从布置作业的角度来看有效布置作业是反馈有效性的前提

(1)教师精选试题,提前试做学生作业 要减轻负担,一条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试题的质量,减少简单的、机械地重复。现在教辅资料很多,由于教辅资料质量参差不齐,很多题目可能并不适合我省的学生,或者一些偏题怪题并不适合全体学生练习,如果随手给学生布置题目,势必导致学生做了很多无用功。所以要提高反馈的有效性,前提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试题的质量,就只能依靠教师提前做题目,把那些超纲题、偏题、怪题统统删掉。我们现在的高三物理组,就要求相关教师要提前做一周内的试卷,然后再在备课组会议上删掉一些不适合学生做的题目,让集体智慧发挥到最大。

(2)因人施教,实施分层布置作业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的时间段里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习题。通常我们布置作业时,都是统一题目,好、中、差生一个样,这不利于优差生通过作业练习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充分发展。因此如果不加选择地“端”给全班学生同样味道的“饭菜”,强求他们把“饭菜”全部吃掉,势必造成有的学生“无法消化、吸收”,有的可能会应付性地马马虎虎完成,基础差的学生往往会选择走“抄袭作业”这条违规路。因此,在作业布置时,不以同一把尺子衡量全部学生,因人而异,因材施“业”,采用分层分时布置作业。以笔者现在的教学实际为例,8班(普通班)布置的作业在16班(特色班)的基础上,删掉一些要求较高的题目,再在原来基础上选出一些适合8班选做的题目,一般每次8班作业比16班要少2~3题。

(3)调动民间力量,组建学习团队

“小组团队式学习”,把这个称为“伙伴式学习+师傅徒弟式”学习。按照学业水平、兴趣爱好,学生自由组合,组成一个团队,他们拥有共同的团队学习计划、目标,不同的团队对于作业可以有不同的要求,团队之间相互竞争。

伙伴师徒学习小组,是给每个学业感觉困难的学生安排一个组长。以我们高三(16)班级数学学科为例,一共成立了8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有1位组长和6位成员。组长(即师傅)主要职责是: ①一对一的监督徒弟做作业情况,对出现的抄袭现象要进行制止;②在徒弟出现学习困难时给予辅导;若练习中遇到自己也有困难的,可先向老师提出相应问题,明确相应解答过程后再指导别人;③收集徒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并帮助他们建立错题本;④组织好与其他小组的竞争工作,调动成员积极性,强化小组的团队精神。

2.从指导作业的角度来看注重知识的构建是反馈有效性的途径

对于平时作业练习,学生遇到疑惑时,教师要对试题进行适当点拨。需要思考的是点拨的功能是什么?点拨什么?或者怎么点拨?教师要指导学生解题思路,指导学生如何去破题,指导学生去找题干中的题眼。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这个题目答案等于多少,那样的话,知识没有重演,下次碰到类似的题目,学生还是不会。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平时笔者经常指导学生在解题时首先要看清题意,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发掘题目的关键词,如恰好、匀速;受力图不仅要画,还要画好;要有简要的文字表述,如选取什么为研究对象,选取哪些阶段为研究过程,解题是根据牛顿运动定律,是动能定理,还是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解题过程中,必须有过程,并配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得出的结果要用题目中的已知量表示。

3.从批改方式的角度来看批改有效性是反馈有效性的关键

教师只有批改学生作业,才能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才能对学生有更好的指导。笔者的想法是不拘一格改作业,多种方式有机结合,即精批细改,随堂批改,小组团队批改作业,教师抽查和面批以及学生自我批改的有机结合。其关键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师生活动紧密结合为一个整体。

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特别是只有早自修时间用来批改的时候,就收一组学生的作业,进行抽查,从而知道学生大体错在哪里。

在处理一些综合性强且易出错的习题时,可以采用小组团队的合作批改,这样可一改过去那种教师当“医生”,学生等“治病”的被动局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批改过程中,学生往往就作业中的问题互相质疑问难,结合选批时教师公布的答案,讨论十分热烈,使学生深化对问题的理解,能收到学人之长,避人之短,扬己之长,补己之短的特殊效果。还能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严谨的学习态度,互帮互学的学习风气,活跃课堂气氛。

学生个人为主体的自批与互批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批与互批,绝对不是放任自流,让学生随意处置自己的作业。能够采取自批和互批的作业,应该是一些较简单的随堂作业。这类作业可以叫几个学生报答案,其他学生校对,同时找出别人和自己作业中的问题。因为学生刚刚学习这部分知识,对知识点印象比较深刻,所以学生完全有能力判断这类题目答案的正误。作为老师,只要在边上加以指导和点评就行了,或者课后重新抽取一些学生的作业看看是否订正,批改是否认真等等。

教师为主体的“精批细改”,就是对那些要求学会灵活应用的重要内容构成的各类强化、巩固性练习,批阅时不仅要给予对、错评价,而且还要对于学生写错的部分予以明确并指出错误原因(可以做上记号)。

(1)教师全班精批。对于一些本身不是很难,但是要求学生作业时解题规范,思维严谨的作业题,教师要亲自把关,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能熟练掌握,教师只能实行全班精批。例如,综合性很强的计算题。

(2)教师抽查精批面批。尤其对学困生有好处,使他们“吃不消”变“吃得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不可能面面俱到,关

[1] [2] 下一页

第四篇:浅谈加强幼儿园教具室有效管理的几点策略

浅谈加强幼儿园教具室有效管理的几点策略

幼儿园配备的教具室作为幼儿园后勤管理中一个重要的资源管理部门,给幼儿园教育教学提供了许多便利,是幼儿园管理中不可忽略的重要部门。它的功能不仅涉及到幼儿园开支合理使用,教具保养以及使用效率,资源的统筹安排,更是幼儿教育教学的重要后勤保障。现代教育的发展越来越重视教育资源的投入和利用,现代教育的开放性特点更强调要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为教育活动服务,以提高教育效率,发挥教育功能。因此,幼儿园教具室的有效管理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管理,不容忽视。幼儿园教具室管理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教玩具安全检查形式化,存在安全卫生隐患。在各类各级教育管理条例、规定中,保证幼儿安全、卫生都作为首要任务。可是由于教玩具的数量大,种类多,涉及面广,往往有检查不到位,检查不及时的情况发生,导致教玩具安全、卫生检查流于形式,常常出现卫生安全死角。

2.教玩具资源浪费现象较严重,资金开支较大。由于幼儿园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幼儿喜欢动手操作、形象思维等特点,不仅需要订购大量的教玩具,更需要教师自制大量的教玩具,幼儿活动中材料消耗大,闲置教玩具也不少。园中每个学期都有大量的耗材使用支出,以及大量的教玩具损耗。这部分的消耗使幼儿园每学年开支增大。

3.教玩具资源统整意识薄弱,缺乏及时回收利用的意识。现代教育强调资源的回收共享。在幼儿园中,各班常常开展不同的活动,自制或收集了许多富有特色的教玩具。由于这些教玩具长期由各班自行管理,就容易出现资源的流失、损坏等现象,不利于资源的共享。

针对这些问题,我园树立了与时俱进的管理意识,不断地创新改革后勤管理机制,提高教具室的资源管理,提高使用效益。

(一)建构动态管理机制,推进制度优化完善。

传统的幼儿园教具室管理中,管理制度长期一成不变,缺乏互动性。这种管理模式与新型幼儿园开放性管理理念有强烈的冲突。因此,我们尝试着从原来的静态管理模式向教师、幼儿、家长共同参与的动态管理模式转变。

策略:

1.每个学期根据教师在教代会上征集的意见、建议讨论制订或修订原有的各项教具室管理制度,不断改进教玩具的管理方法,完善制度。如在安全、卫生制度管理中,保教人 员建议部分教玩具由卫生包干区的教师或保育员负责管理,每周由一名教师代表协同部门负责人,定期有计划地安排每部分教玩具的安全卫生检查,或者不定期的对部分教玩具进行安全卫生抽查。及时发现问题后及时向负责人反馈,并公示检查结果,责任到人,限期整改。

部分教师反映对本园的教玩具种类及内容了解不全面,对新增的教玩具不能及时了解。因此保管员改进原有教玩具推荐方法,在原有根据月份主题内容进行“每月推荐教玩具”的基础上增添“新教玩具推荐”;由保管员为全体教职工进行教玩具的统一介绍;每学年由保管员帮带新教师对幼儿园教玩具进行专门的了解。

2.在保育员的建议下,部分大型或者公共轮用的教玩具,如大型结构材料由各班在游戏后幼儿参与整理分类,带班教师与下一个使用的班级进行交接。这样不仅有利于幼儿养成爱护玩具习惯的培养,利于教师参与教玩具的保管,更有利于保管员管理时有资料可循,责任到位。避免了推脱责任的矛盾出现,形成和谐的学园氛围。

3.一些向家长、幼儿开放的场所和教玩具教师在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家委会上我们采纳了家长的建议,采取了由家长委员参与管理的模式。如,每天由一个班级推选的家长委员在现场进行秩序的维持,及时提醒家长与幼儿保护公共财物。这些措施不仅有利于提高幼儿园教玩具资源的利用率,更增强了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的意识。

这样的管理模式使教师、保育员、家长群体都能对教玩具管理有关注,有思考,明确权利与义务,更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玩具的管理中。

(二)推行资源共享策略,盘活家园教育资源。

《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三十二条 “幼儿园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自制教具、玩具。”《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教玩具资源的共享意识不仅能降低幼儿园资金投入,而且能补充购买的教玩具内容、种类的不足,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策略:

1.幼儿园教具室教玩具设立电子文档,在幼儿园局域网络中共享,不仅使教师平时查找方便,而且有利于教玩具购置使用情况的监督。

2.在日常教学及其他活动中,教师常常会制作许多教玩具,但往往在完成该活动后,就被闲置或丢弃,其他教师需要时又要重新制作,造成重复劳动和不必要的浪费。针对这一现象,我们采取共享措施:所有自制教具回收分类登记、集中存放,并及时在教研园地中推荐,严格借用制度,大大方便了教师查找和使用,减少了无效劳动和资源浪费,提高 了教师的工作效率,使教玩具发挥更多的作用。

下一步我们准备把平时基本闲置的教师集体备课室改进为可以专门进行教玩具制作的制作室,这样教师在制作教玩具时,可以更好地互相交流,汇集集体的力量,制作出更好、更实用的教玩具。

3.桌面玩具每学期结束进行整理,按年龄段统一调配和补充,同时把每班所拥有的玩具进行登记公示,班级间可以互相借用。这样避免了同类型玩具在各班重复,并且经常能更换玩具尝到新鲜,同时减少了玩具重复购置的开支,更多地用于新玩具的购置。4.幼儿园的图书积累比较丰富,其中专业类杂志教师基本人手一套,阅读率很高,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绝大部分专业书籍被搁置在书橱里,有意无意地被冷落了。通过讨论我们把部分幼儿书籍和家教书籍投放到“亲子阅览室”中供家长和幼儿借阅,受到家长和幼儿的欢迎。另一方面,以教研活动的形式,每次给教师指定几本关于教改方面和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鼓励教师自主阅读,互相研讨心得体会,促进教师教育理念的提升。

5.往常各班的体育器械都是每个班品种数量齐备的,雷同较多,幼儿园资金投入多不说,各班的器械由于疏于管理常常互相混淆,有的班器械多得占地方成累赘,有的少了集体活动时不够用。我们就把全园的活动器械进行了一次大清理,每班只留少量符合本班年龄特点的、易于幼儿随取随用的器械。把一些跳绳、皮球、高跷、呼啦圈一类的器械集中摆放,由专人管理,并安排了使用轮流表。使各班能有序取用,器械充足,避免了重复购置,同时也使每天的户外活动场地安排更科学,减少拥挤和冲突。

(三)创新节源开流措施,提高全员节俭意识。

“节约型社会”这一先进理念正以它惊人的渗透力,深深影响着社会的每个角落。作为学校,我们更要从小培养幼儿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因此我园要求全体教职工共同承担起节支降耗的责任,树立节约意识,以实际行动积极投身学校各项节能活动中。在教具室管理中,我们根据调查统计,创新措施,从身边小事入手,节能减排。

策略:

1.包干用品,精打细算。每个班级所需要的教育教学用品用量存在差异。特别是一些幼儿用纸、教玩具制作材料等,浪费现象严重。因此,我们实施了班级包干的措施,根据每周的活动课程用量进行估算,倡议班级可发动幼儿、家长共同参与,利用家长资源,多方位、多渠道为班级解决一些材料问题。比如,有些家长单位有很多闲置的广告纸等可收集来让幼儿作为手工纸使用;建筑设计院的家长有很多废弃建筑设计图纸,背面可作为幼儿的图画纸使用等。此外,提倡教师利用废旧材料来代替吹塑纸、亮光纸等装饰用纸;在 开展活动中教师常常需要过塑各种图片,浪费现象严重,因此图片要过塑需经过业务副园长的审核,认为有价值以及美观的图片再进行过塑,大大减少了过塑纸浪费的现象。每学期在期末公布各班领料情况,予以表扬。

2.把握原则,按需购买。订购教玩具是幼儿园为了满足幼儿的教育教学需要而必须的一项工作。订购时为了“把钱用在刀刃上”我园也改进了订购的方法,把握“性价比高、实用范围广”的原则。平时保管员及时记录下老师们在教育教学中反映的教玩具问题,在订购时请段长、教师协助共同比较挑选教玩具。这样就避免了雷同的教玩具重复闲置,急需的教玩具缺乏的情况。

3.废物利用,全员收集。每个学年幼儿园总要订购大量的教玩具以满足各年龄段幼儿的游戏需要。因为幼儿所需的游戏材料品种繁多。于是我园采用了“发动全员一起收集废旧材料”的方法,收集一样的废旧材料,进行整理加工。比如,“王老吉”的饮料罐颜色很鲜艳,就全园家长、幼儿、老师一起来收集,把这种材料作为大型建构材料。这样的做法不仅可以补充教玩具品种上的不足,节约资金,而且使家长、幼儿、教师树立了“勤俭节约,节能减排”的意识。

幼儿园教具室严谨、规范的管理,不仅能使教师从繁重的资料收集与制作中解脱出来,节约幼儿园成本支出,更能增加老师专业成长的机会,大大提高教玩具的使用效益,更好地为幼儿的教育教学活动服务。

第五篇:幼儿园体育教学有效策略初探

幼儿园体育教学有效策略初探

长海县大长山岛镇中心幼儿园 范红霞

幼儿体育活动是实施幼儿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幼儿园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体育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培养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个性品质,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然而我们也发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的今天,幼儿在家长、老师的过度保护下成长。户外运动时间很少,大多的时间被电脑、电视所占据,许多孩子因为缺少运动而身体虚弱、肥胖。我们认为幼儿期的体育活动是不容忽视的,有必要对幼儿园的体育教学活动进行优化。

一、转变观念,体育教学不容忽视

《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然而有很多教师,不热衷于户外体育活动,最大的原因是户外活动幼儿的兴奋度极高,组织起来难度很大。我们教师应清楚的认识到,体育锻炼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最主动、最积极地手段,对于幼儿活泼、开朗性格的形成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转变错误的教育观念。在教育活动中应注重避免传统的教育模式,改变幼儿模仿性学习为主的现象。应以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水平为依据,以促进幼儿主动参与活动为出发点,关注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活动过程。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主动、活泼地发展,达到体育活动的目的。

目前在家长中也出现了严重的“重视智力教育而轻体育教育”倾向和对孩子过度的保护、包办代替现象。显然这些消极因素会影响幼儿园正常地开展体育活动工作。因此我们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有关体育教育”的家长座谈会,在家长学校学员学习的期间,我们也会安排相关的知识讲座,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育方法和体育活动的重要性,纠正对体育工作不正确的观念。积极取得家长的支持、配合,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以达到共同教育的效果。

二、因地制宜,丰富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内容。

农村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走出园门就是农村广阔的天地,《纲要》中提到:“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要充分挖掘大自然的教育价值,因势利导,使大自然成为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场所。我们从农村实际出发,结合本地区孩子体能发展水平,依据体育教育活动大、中、小年龄的阶段目标,充分挖掘各种有教育价值的因素,大大丰富幼儿户外体育活动内容,活动内容体现了如下特点(1)活动内容的传统性

农村有许多流传甚广的民间体育游戏,乡土气息浓,趣味性、娱乐性强,很受孩子的欢迎,这些游戏在全面锻炼幼儿身体的同时,还给幼儿带来愉快的情绪。传统体育游戏不需要很复杂的材料,也不需要很大的场地,可以随时开展,克服了农村幼儿园园内场地小、材料不足的缺点,因而我们在开展户外体育活动中充分发挥了传统乡土游戏的锻炼功能,赋予了老游戏以新的生命力,我们开展了优秀民间游戏征集活动,发动老师向自己的长辈、幼儿的家长请教,把一些有教育意义,又有体育功能的民间游戏引入到体育活动中。如“上车”“编花篮”“跳皮筋”“跳绳子”“贴人”“打怪兽”等,这些材料简单、廉价,不受场地限制的游戏,既能发展幼儿相应的动作,又能培养幼儿的交往、谦让、合作精神。

(2)活动内容的本土性

我们充分开发和利用海岛幼儿园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组织幼儿开展远足活动,让幼儿走出园门,到海边进行跳沙坑,沙滩跑、沙滩排球、沙滩足球、扔石子等体育游戏。即锻炼了幼儿体能,收到了在园内难以达到的效果,又开拓了幼儿视野,陶冶了幼儿情操。同时利用乡土资源,就地取材,自制丰富的活动器具。利用农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乡土资源,自制了丰富的体育活动器具。春夏时节,利用玉米杆制成“马”玩 2

《骑马》的游戏,的游戏;用海上养殖的圆形“浮力漂”作为保龄球、;把木头锯开做木马,用玉米梗做飞标等等,这些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出的活动器具,比那些琳琅满目的成品器械对幼儿有更大的吸引力,大大地激发了幼儿的活动兴趣,使幼儿置身于丰富的活动环境中,激发了幼儿开展体育活动的积极性。(3)活动内容的多样性

在组织户外体育活动时,我们教师转变观念,确立幼儿的主体地位,变教师传授为幼儿主动探索。我们以“一物多玩”、“一动多变”作为切入口,注重发挥幼儿的创造性,给予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中的充分自由,让幼儿自由选择器材,自由结伴,自由活动,活动中老师加强观察、鼓励启发幼儿自己去探索活动,生成自己的活动方法。让幼儿探索器材的各种玩法,老师通过观察引导,对幼儿探索发现即刻加以关注,引导幼儿在活动中相互启迪、相互学习,自创游戏,以此来丰富幼儿的活动内容,使户外体育活动“活”起来。

三、面向全体幼儿,关注个体差异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十个手指有长短”,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在体育活动中对于能力较差的幼儿可以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渐加大难度;对于能力较强的幼儿,教师可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注意发挥他们的内在潜力。从幼儿实际出发,使每个幼儿在不同的水平上有所提高。例如;同一条平衡木,动作发展好的幼儿可以很顺利地头顶沙包走下来,而对那些平衡发展稍逊的幼儿则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幼儿得不到成功的体验,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从而不愿参加体育锻炼,这对幼儿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这就使我们教师在具体组织指导中要面向全体。同时也要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我们根据“跳跳就能够得着”的教育原理,着重从教学目的的提出上和活动器械的提供上遵循了“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如在游戏《过小桥》中提供器具上,我们根据幼儿平衡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平衡木、3

高翘木、自制饮料瓶组成的筒状桥三种难度不同的造型。开始不同幼儿分别尝试不同的桥。然后循序渐进要求幼儿至少过两架桥,最后要求三架桥都要过。这样做有效地激发了幼儿的成就感,使每个幼儿在自身水平上都得到提高,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和满足。我们在活动中,往往采用分组游戏和投放不同层次的游戏材料,给发展水平不一的孩子都提供有机会表现的空间和机会,从而避免了单调、划一的游戏形式,避免了消极等待现象。

幼儿园的体育活动是向幼儿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幼儿各项素质的培养都起着积极的作用,以上所述只是我们在幼儿园体育教学实践中的一点体会与思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研究、不断探索,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张波

下载幼儿园有效教研准备与反馈的管理策略(共五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幼儿园有效教研准备与反馈的管理策略(共五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

    浅谈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作为一名山区教育工作者我首先感到的是自豪,因为我从事的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也是最强调艺术性的工作,它不是一般意义的劳动,而是融合了艺术与美的特殊......

    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探讨

    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探讨桦川县中兴小学 孙慧伴随着高年级学生心理和生理上的双重成长,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在开始初步形成,在这个过渡阶段,班主任的工作就变得繁重......

    自习课有效管理五策略

    自习课有效管理五策略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我总结出了有效管理自习课的五个策略,实践效果不错。一、制定班级自习课管理制度我通过班级议事的方式制定自习课管理制度。原因主要......

    有效课堂管理的策略(最终定稿)

    有效课堂管理的策略 有效课堂管理是保证课堂有效性的关键变量, 也是许多教师别是新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遇到并处理不好的问题。实践中, 我们总结出了有效的课堂管理三策......

    有效课堂管理的策略(精选合集)

    有效课堂管理的策略 摘要:良好的课堂管理既可以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也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师要顺利完成教学各个环节的任务,必须对课堂进行有效的管理策略:建立积极、正......

    有效课堂教学反馈的基本特点及策略(5篇)

    有效课堂教学反馈的基本特点及策略 板桥镇第二中心小学 程波 课堂教学反馈的基本特点。 1.有效的课堂教学反馈首先是真实的反馈。 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捕捉来自学生各方面的......

    幼儿园餐饮安全卫生与管理策略

    幼儿园餐饮安全卫生与管理策略 幼儿园餐饮安全卫生与管理策略 幼儿园食堂餐饮安全管理,在幼儿园管理中举足轻重。从原料进货到货物储存,从原料加工到烹调食用入口,从餐饮用具的......

    幼儿园餐饮安全卫生与管理策略[★]

    幼儿园餐饮安全卫生与管理策略 幼儿园餐饮安全卫生与管理策略 王建荣 山东大学第一幼儿园 幼儿园食堂餐饮安全管理,在幼儿园管理中举足轻重。从原料进货到货物储存,从原料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