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如何提高中学化学教师的素质详解

时间:2019-05-12 13:26: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如何提高中学化学教师的素质详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如何提高中学化学教师的素质详解》。

第一篇:浅谈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如何提高中学化学教师的素质详解

浅谈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如何

提高中学化学教师的素质

凤城市青城子镇中学

佟丽华 2013年10月21日

浅谈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如何提高中学化学教师的素质

凤城市青城子镇中学:佟丽华

基础教育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以崭新的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及评价标准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的创新和突破。此次课程改革不仅课程体系有了巨大调整,而且反映出教育思想的革命性变化:即通过课程改革促使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根本转变,使学校教学工作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新课程的实施,也赋予了教师职业以新的内容。对教师提出了教育专业工作者的要求,这就是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教育内容的研究者,教育艺术的探索者,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学校制度建设的参与者,校本课程的开发者……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我们教师必须通过继续教育,对新课程充分理解,热情投入,有效实施,并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对于如何在新课程实施中实现自身发展,提高自身的素质,我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更新观念,加强现代教育思想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前提

新课改倡导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转变教师角色,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而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教学过程就是忠实有效的传递课程的过程,而不应当对课程做出任何调整和变革,教师只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只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导致课程与教学对立。因此,为适应新课改 的要求,提高教师素质,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观念尤其重要。即:教师和学生不只是课程的被动接受者,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变传统的一次性教育为致力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方法和能力,变封闭的教学方式为开放型方式,把教学重点着眼于学生的学而不单是教师的教,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启发学生思维。例如:由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的讲解,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分析研究气体的实验室制法的一般思路,用来学习氢气的实验室制法,由此可以举一反三。而且师生可以把生活中的化学带到课堂上来,师生共同研究、讨论,从而实现对课程的创造,而这一切都要求化学教师本身具有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这也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前提。

(二)加强师德建设,确立现代的教育思想

师德是教师的“魂”,没有了“魂”,任何一位工程师都无法创造出优秀的作品。师德建设,核心在于两个词“奉献”、“爱心”。

首先,要求教师本身具有崇高的理想和人格魅力。“教师”这一称号是神圣的,无私的,而其“神圣”“无私”正是由许许多多的前辈用“无私奉献”谱写出来的。作为教师,就应该对教育事业充满热爱,就意味着做好了“甘为人梯”的准备,也意味着“奉献”,这也正是其人格魅力之所在。

其次,师德建设应重视教师本身的心理素质。没有健康的心理,就没有健全的人格。教师生活于社会之中,更服务于教育事业,也许工作时会受到外部的干扰,引起心理上的波动,但作为教师应学会保持健康的心态,面对学生需随时调整自己的情绪,纠正心理上的偏差。课堂是教师的,更是学生的,所以教师没有权利把情绪带进课堂。再次,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关爱学生是教师的本分。新课程首先强调“以人为本”,也就是说,教师应做到:

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意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

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强调教学应当成为一种愉悦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所以要求教师做到四个字“用心施教”,从感情上进行沟通,必须用心来聆听学生的心声。

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即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后沟通,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

总之,只有我们在尊重和热爱学生的前提下进行科学的教育和管理,用爱心去接近、了解和体贴学生,采用合适的、灵活多样的方法,就能收到成效。在教育方式上,体现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唤起学生成长的渴望;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实际意义,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教师要善于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发现和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和志向。

思想素质决定一个人言行举止,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学生,所以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是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

(三)提高专业技能,更新知识结构是提高中学化学教师素质的关键 新课程的实施,使教师职业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在现行的中学化学 教学当中,很多学校注重教师,尤其是新教师的教学技能的培养与提高,但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很多教师感觉到知识“不够用了”。因此,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在当前形势下亦显得十分重要。尤其化学是一门综合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每年有近万种新化学物质合成,同时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不断的、主动的对知识进行更新与充电,这是提高自身素质的关键。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通过继续学习来提高自身素质,具体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其一、旧的知识不能丢,建立自己的资料库:积累自己及他人的优秀教学案例,拥有权威性的工具书和期刊,并随时查阅,同时新的知识要补充,多听,多看,多学习。一个好的化学教师应时刻关注当前高科技领域内本专业发展的新动态,新成果,力争将化学与科技接轨,开阔学生的视野。近年来,一些高科技成果以信息给予题的形式出现的越来越多,提醒我们必须具有更强的职业敏感性和紧迫性。教师本身应及时的捕获信息,并输入自己的资料库。增加新知识并将其应用到课堂教学之中。当前沿信息与课堂知识相联系时,也会启发学生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

其二、新课程的实施,加强了学科间的联系,因此教师具有更广博的知识,更新知识结构。开放型的教学,刺激学生提问各种问题,使教师所遇到的问题更加高难化,知识更加全面化。因此,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增加自己在其他学科的知识深度,是提高化学教师素质的又一层面。

化学本身是一门综合性的自然学科,它与其他学科之间本身就存在很大的联系。数学、物理自不用提,例如: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与数学的特定 系数法;混合物各物质的质量比与极值观点的应用;如分子运动与物理中的内能,物理变化与化学反应……化学教学又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可以体现在:语言、教材处理、知识穿线、点拨诱导、实验演示等等方面。拿语言为例:抽象化的化学用语、理论,都可以借助于文学修辞手法进行生动形象的描述。所以,应不断加强自身的文学与艺术修养。

另外,当前形势下,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不可忽略的即为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为了推进素质教育,党中央就提出教育要信息化、现代化。我们应依据主体教育的模式,在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探索教育教学新方法的同时,老师应着手探索化学教学同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途径,建构学科信息化、现代化模式。计算机应用于教学,不仅仅是教学手段的革命,它必将推进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的变革,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改枯燥的讲解为生动的语言、声音、图象、动画效果,从而让知识更轻松的被学生接受和理解。因此,提高教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师与学生人文科学素质,及师生的综合素质。

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真正推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前提条件。作为中学化学教师,应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呢?以上是我的一些浅见。有一种说法:但愿二十一世纪的教师都是教育家,而不是教书匠。此中深意,大家共勉。

2013年10月21日

第二篇: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1、每位老师写一篇与教学相关的教学论文(时间2013.1)

2、看完下面的学习内容每位教师写心得体会

下面是两篇学习内容

以上的过完2013年10月8日交到教务处

《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

时间定于2013年.1月

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它涉及到教学的方方面面。“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要实现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每一位教师都需要重新学习,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教师应成为一个多面手。

新课程的一个显著变化是,难度降低了,但知识面加宽了,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自身知识储备能否适应这一变化,能否满足学生的需求,这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第一道难题。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丰富的学科知识,而且还应有系统的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知识。教师广博的学识是培养教师威信的重要途径,也是拉近师生之间感情距离的桥梁。现在是信息时代,学生从网络上随时可以得到大量的信息,如果教师不能在更广阔的领域里与学生交流与沟通,将使学生对教师很失望,所以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教师应多注意学习,多了解自己专业的最新动态。现在暑假的时间很长,教师可以利用这个黄金时节提高业务素质。教师只有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多方涉猎,积极探索,才能从容驾驭日益开放的课堂。

二、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

新一轮课程改革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适应新的教学要求。教师应更新观念,转变角色,从观念陈旧、死板的教学方法中走出来,将目光更多地投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心理世界,把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到学生的活动潜能和生命价值上来。准确把握国家新课程标准,提高对教材的驾驭能力,降低对教材的过分依赖,积极主动的拓展课程资源,创造性的开展教学。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疏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参与和平等的对话,教师由居高临下的传统权威变成“平等的首席”。

三、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方法和技能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渠道,把创新教育的实施贯彻于各学科课堂教学的始终,通过各学科的全方位、多角度的共同努力,才能培养造就出大批创造性人才。创新教育具有:

① 前瞻性。② 全面性。③ 层次性。④ 创新性。

四、教师应运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新教材旨在建立一种促进学生发展、反映未来社会需要、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学课程体系,要使新教材能真正实施到位,必须建立一种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新教材给学生提供了大量观察、实验、活动的机会,使新教材和教学更容易体现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教学中要以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开放题的多向性、发散性有利于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展现学生的个性,合理利用教材的开放题或根据教材知识点创设开放题进行开放式教学,能更好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的探究问题。

五、教师应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确立主体性教学理念,摈弃那种既“便捷”又“高效”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创立以指导学生自觉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大力压缩单纯“讲”的时间,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自主“学”的时间,实现从注入式教学模式到创新性教学模式的转变。当然,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法的形成。

新课程改革是时代的需要,是社会发展和改革的需要,他为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新课程改革表面上是改教材,实质上是改造我们自身。每一位教师应主动的融入到新课程之中,敢于承担责任,善于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推动课程改革的深入,使我国的教育迈上一个新台阶

《新形势下教师的定位》

时间定于2013年7月

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传承人类文明,提高人类素质的重任。教师的工作水平、工作能力、思想道德、心理素质等又直接影响到学生培养的质量。作为一名教师,在新形势下应该具备哪些素质,是应该重视的问题。

一. 高尚的品德

高尚的思想品德是教师工作的基础,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自尊感、自信心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则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品质。教师必须时刻把尊严放在第一位,把振兴国家、民族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教师每天面对的是一群群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如果在教学中偏离教学原则,必然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堂内外正确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对待教学,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用自己的实际教学熏陶感染学生,让学生有榜样,学有所获。同时教师要以身作则,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激励学生不断前进。

二、渊博的知识

渊博的知识是教师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教师展示个人魅力的方式,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和传播者,新形势要求教师不仅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深刻理解和掌握,还要通晓其它学科知识;不仅要理解和领会新的教学理念,也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有关知识。渊博的知识使人深刻、内敛、凝重而又充满活力,只有这样,“学高为师”才真正得以体现。

教师渊博的知识,精通业务,严谨的治学,创新的思维,在实际教学中能使学生真正信其师,悟其道,从而更好的激励和鞭策学生,维护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终身学习理念在学生身上得到更好的体现。

三、精通业务

教师所从事的教育事业,要求教师对所教专业要做到专心研究,唯有专心研究,教师的业务素质才能不断提高,唯有教师的业务素质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视野才不断开阔。教师要明确当今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是一专多能、多方向、多层次、能适应各项事务的全方位人才。教师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促其全面发展,从而培养出新形势下所需的优秀人才。因此新的教育形势迫切要求教师要具备多方位、多层次的教育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不断更新学科知识,还要提高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的能力,这就要求我教师不断学习,专心研究,精通业务,从而更好地教育培养学生。

四、注重形象

教师的形象是展示现代教育的一扇窗口,教师的言行举止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形象,衣着打扮要朴素自然、大方得体,坚决杜绝衣着时尚前卫,要一视同仁,坚决杜绝歧视或体罚学生的现象。教师要经常锻炼身体,强健体魂,塑造健康美丽、积极向上的良好形象,帮助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学习生活方式。

五、兴趣广泛

教师在注重自身形象的同时,还要培养个人的良好兴趣,并且适当的机会向学生展示自己教学以外的才华,学生就会更加佩服教师,尊重教师,这样无形中就会教给学生在搞好学习的同时,注重其他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教师自身形象塑造,给学生树立榜样,让学生自觉约束自身的不良行为并逐步改掉坏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方式,增强学习的信心,激发其学习的强大动力,更好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总之,在我国教育深入改革的形势下,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加强个人修养,养成良好习惯,树立良好形象,真正做到“倡师德、铸师魂、强素质、树形象”,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出许许多多的高素质人才!

第三篇: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

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传统的教育教学越发显现出它的弊端,高中新课改势在必行。新课改的要求很多,不只是课程内容的加减调整和教科书的替换,还牵涉到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改革更新,牵涉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等方面。如何根据新课标要求进行教育教学的开展,这对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教师要改变观念。教育观念的转变是课改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正确、先进的教育观念,就不会有自觉而有效的实践,一切先进的教育改革都是从先进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而先进的教育观念来自不断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贯彻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意识,认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怎样教,更要精心研究学生怎样学,并正确认识教师的角色定位“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其次,教师要以新课标理念去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课堂上要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教师要在课堂上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在这样的氛围里,学生才会主动探究,这个过程学生处于一种心理放松、精力集中状态,思维活跃,敢想敢问,敢说敢做。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为学生提供活动方式与时间空间,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启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在研究教材和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提供丰富的相关材料或问题或情境创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操作,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通过小组成员的合作交流,形成更多思维的碰撞,教师在学生活动中适时点拨,激起学生思维向更广更深的层次拓展,不断构建知识,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同时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技能等也得到锻炼和提高,学生在课堂上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提升各种能力。总之,新课程课堂教学的特点就是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做到人人参与活动,人人健康发展。

新课改要改变我们教师长久以来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习惯,需要我们教师发挥能动性,不断的探索与提高,使新课改能顺利的实施,为学生走向未来奠基。

第四篇:高中物理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

高中物理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

物理组

吴展红

高中新课改正在如火如荼地实施,这是时代的呼唤,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要用科学的思想和发展的眼光去重视这项改革,更新观念,加强学习,把握好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和方向。新课程标准赋予了中学物理教师新的工作内涵和要求,作为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者,我们必须尽快在各方面加以转变,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一、教师要加强自身对新知识的充电

新教材知识更新的速度非常快,我们过去习惯于条条框框,甚至所谓的教学经验,常常想的是如何将一节课讲完,课后是大量的做题,来检测掌握情况,再回到分数如何,搞得很累,成效不一定大。若不加强学习将会束缚自己的手脚,加强学习是搞好新教材教学的需要。且不说先进的教学理论,探求物理知识的发展过程,有些物理背景知识,名人轶事等,牵涉到物理史和科学史的需要学习,就是知识性的问题都需要重新学习。如新教材结构体系发生了变化,其内容新颖,图文并茂,语言生动,深入浅出,可读性强,给人以面目全新的感觉。新教材还在知识性、趣味性甚至在印刷排版上都作了有益的探索,如增加了名人科学家的知识背景简介、插图等新内容,使学生开阔视野,又显活泼,贴近生活,理论联系实际。高一的新教材中也增加了不少与现代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今后无论是教好物理还是学好物理,都必须拓展知识面,关注生活中的物理。选修教材中有一些内容对我们教师来说更是比较陌生,这要求我们在教学的之前学好这些内容。还有新教材突出体现了物理知识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教学课件的制作,科学计算器和各种物理教育技术平台的使用,传统教学方法的改进,这些都是我们在新教材使用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近年来一些物理刊物也在讨论这些问题,说明有很多新知识都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要求教师加强自身的学习,以适应课堂改革的需要。

二、教师教学时要以人为本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已逐渐从以教师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教师的工作应该是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同时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伙伴,要充分给予学生相互合作学习的空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交流、研讨、相互帮助,促使学生在合作的学习环境中轻松掌握知识,不断得到提高和发展;教师应该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习上下功夫,促使学生敢于自己去动手、去体验、探究研讨,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所以当新课改推行以后,教师就需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在课堂上,努力做到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合理教学评价

自古以来教学都离不开评价,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学生通过对学习任务的分析,建立自己的思维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以个人成果的形式出现,这时学生已经建立了自己的认知结构,但还不完善,必须加以评价。在评价方法上要重视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学生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评价;对学生在物理教学活动中的学习状况的评价,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物理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参与物理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物理思考的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变化与发展。因此合理的教学评价也是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同时也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在教师角色的重塑过程中,教师应正确认识自己在新课程下的角色定位,不断进行角色转换,角色适应,角色调整。21世纪的教师工作不仅仅是付出和奉献,而是要在每一节课都得到生命创造的满足,发现与学生共同成长的欢愉,体验成功的喜悦,使自己的生命价值和意义在教育活动中得到体现和延伸。正如课程专家所说的,新课程将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方式,教师将与学生一起随课程的发展而发展。在新课改的路上,肯定还会不断地遇到新的问题,物理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挖掘新课程标准的实质,才能成为新课程标准下的合格教师。

第五篇:关于提高教职工素质是适应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于提高教职工素质是适应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论文摘要:随着教师专业化进程的加快,教职工素质已成为教育学院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关注的重要课题。教育学院人要不断提高认识,明确提高素质的重要性,采取有效措施,增强素质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论文关键词:职工;素质;教育学院;要求

自20世纪60年代提出教师专业化概念以来,教师的专业素质在逐步提高。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推进器和加油站的教师进修院校教师的素质已成为区域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提高教师进修院校教职工素质以适应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当前教师进修院校谋求健康可持续发展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为全面提高教职工队伍素质,加速构建现代教育服务体系,大连教育学院将2007、2008、2009年作为素质提高年持续推进。三年来,教育学院秉持面向全体与突出重点相结合、督察推动与激发自主相结合、制度激励与任务驱动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创新素质提高工作模式,丰富素质提高工作内涵,创造性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师教育行动,探索开展了教职工境内外培训、集中专项调研、各层次读书沙龙和学术沙龙活动,规范了境内外访学、素质提高讲座、外出考察学习申报、总结等工作,形成了体例多样、内容丰富的考察学习成果,强化了学习成果的积累和反馈,为教职工搭建了素质提升的平台,创造了展示个人才能的舞台。全院各部门教职工结合部门实际和工作要求,立足岗位、积极参与,保证了素质提高工作的广泛性和实效性。为期三年的素质提高年,不仅有效地推进了教职工的素质提高,对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学院形成了比、学、赶、帮的良好局面。但是,认真反思学院近年来的工作,不难看出,教职工素质的提升与学院快速发展的要求依然存在着差距,教育学院的改革与发展同国内外同行相比依然还有追赶的空间,所以,进一步增强弘扬大学文化、提升自身素质的紧迫感和自觉性,将素质提高作为长期的重要工作抓紧抓好,以学院教职工素质的不断提高推进学院工作水平的全面提升,将是学院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笔者围绕提高教职工素质的重要性、针对性、实效性三个维度,探讨教育学院提高教职工素质的策略。

一、认清形势,增强素质提高工作的责任感

1.提高教职工素质是学习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应对未来教育发展新机遇和新挑战的必然要求

2010年是新中国另一个甲子的起始之年,也是我国教育开启新一轮改革的关键之年。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引起了前所未有的关心和关注。无论是新任教育部长上任之初,近17万网民关于“提高教师素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实现素质教育提高教师待遇治理„校官‟腐败„解决教育公平,打破地域教育差距”等问题的期许,还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的历程,以及全国“两会”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纲要》关注程度和支持力度,无不反映出人民群众对教育改革的高度关注和热切期盼,也清晰地反映出教育改革任务的艰巨和繁重。作为教育工作者,既能够通过《纲要》看到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更能够从《纲要》的字里行间感受到自身承载的责任和压力。如,《纲要》提出了2020年教育发展的三个战略目标:一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二是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三是进人人力资源强国的行列。其中,将学习作为富民强国之本,提出到2020年,将中国由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建设成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灵活学习,使得人人

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之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学习型社会,并进入世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构想,既是对我们的要求,又为我们提出了艰巨的任务。又如,在《纲要》第二项任务中明确提出:“把依靠教育家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关键措施。”对我们通过提高自身素质,成为适应教育发展需要的“教育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如此等等,可以看到,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既是网友关心的热点,也是《纲要》关注的焦点,更是关乎教育质量能否提高和《纲要》确定的任务能否落实的难点,因此,在教育进入关注内涵发展和质量提高的今天,应该也必须把素质提高作为我们学院工作的重心和教职工工作的重点,下大气力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2.提高素质是贯彻落实大连市委十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适应全域城市化新格局和新任务的必然要求

2009年8月17日,以贯彻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提升大连核心地位为核心思想的市委十届七次全会召开,继“全域谋划”之后,首次提出“全域城市化”的概念;2009年12月28日,市委十届八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指出:全域城市化是跨越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和增长点,必将为大连实现跨越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2010年1月12日,市第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时任代市长的李万才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着力推进全域城市化,拓宽跨越发展战略空间”作为2010年的首项工作任务重点部署,吹响了“全域城市化”的强劲号角。全域城市化是大连审时度势、顺势而发的重要举措,它“牵一发而动全局”,意义深远而重大,堪称“百年大连的又一次洗牌和重生”,它将进一步提升大连在辽宁沿海经济带中的龙头地位和核心作用。

在带来机遇的同时,全域城市化也为大连自身发展提出了重大的历史课题。全域城市化需要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各项事业共同跟进,均衡发展。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和高等院校,我们绝不能置身度外,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紧紧围绕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这个大局,认真研究大连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全局性、综合性、前瞻性问题,使学院工作围绕中心、紧扣主题、贯穿主线。要结合实际,理清发展思路,思考并回答事关全市和学院发展的重大问题:如何提升素质、提高工作水平,使我们的工作与大连的龙头地位和核心作用相匹配?如何趁势而上,借助城市发展的契机,把学院做大做强,在与15个副省级城市同行的博弈中保持应有的位次?如何发挥优势,加大倾斜农村,服务教育、服务社会的力度,在促进教育均衡化、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贡献更大的力量,为加快推进全域城市化进程,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这些问题的回答和解决,都以我们素质的提升和学院整体实力的增强作为前提和基础。

3.提高素质是贯彻落实学院党委推进二次改革转型战略部署,实现学院事业发展的新跨越和新辉煌的必然要求

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年,“十二五”的规划年,也是学院事业发展由专门走向专业、由拓展走向深化、由规范走向特色的推进年。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教育将进入快速发展的机遇期,对学院来说,更是抢抓机遇、推进大学文化建设的关键期,素质提高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面对国家“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和学院全面构建现代教育服务体系的宏伟目标要求,我们肩负着为区域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持与服务的重任,要充分认识素质提高既是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院“十二五”规划如期完成的重要基础,更是推进学院事业科学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我们要站到历史的新起点上,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握时代的脉搏和教育改革的方向,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将素质提升工作注入新的动力和内涵;按照学院特色大学文化的要求,通过自觉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和知识结构,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成为适应未来发展要求的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二、结合实际,增强素质提高工作的针对性

2010年素质提高工作要以推进二次改革转型、构建具有学院特色大学文化、全面提升教职工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完善绩效考核为抓手,继续实施“任务驱动、课题牵动、制度促动、督查推动”四大策略,坚持“专业化、精细化、成果化和信息化”的要求,持续推进、重点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走出盲目等靠、被动执行的误区,增强素质提高的自主性

素质提高工作是学院顺应教育发展规律,适应教师教育发展需要,促进学院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学院推进二次改革转型、弘扬学院特色大学文化的重要途径,是确保学院“十一五”任务圆满完成和“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是需要每一名教职工深刻认识和主动践行的重要工作,因此,它不是指导性计划,而是指令性工作;不是可有可无的软指标,而是必须精心设计、确保完成的硬任务。在强调素质提高的刚性要求的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素质提高还有显著的自主性特点,表现为需求和愿望的内在性、内容的个体性和行为的自主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一方面要继续实施“任务驱动、督查推动”策略,加大对素质提高工作的管理和推进的力度,落实《大连教育学院2010年教职工素质提高工作计划》,使全院教职工进一步明确素质提高的目标和任务。要通过强化考核和监督,修订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建立教职工专业发展档案,强化素质提高的管理与考核,发挥制度的刚性约束力。另一方面要继续通过“课题牵动、制度促动”策略,激发和调动教职工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引导教职工改变“等、靠、拖”等错误做法,在认真学习方案、科学分析部门和个人工作实际的基础上,着眼于部门的长远发展和个人的专业成长,积极讨论制定切合实际的部门工作计划和个人专业发展规划。2.摒弃运动式、应景式的做法,明确素质提高工作的长期性

有人认为,教师素质包括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身心素质和劳动素质五个方面;也有人认为教师素质包括知识、智能、个性三方面的静态素质和协同性、系统性、事业性三方面的动态素质。无论哪一种提法都表明了教师素质构成的丰富性和多元性。这些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坚持不懈的追求过程。因此,在素质提高过程中,不仅要举办一些推进活动,更要把它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规划好,安排好。全院教职工不仅要积极参加学院的集中活动,更要把学习提高作为日常的重要工作和个人的良好习惯,切实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不仅要读书学习,还要实践反思;不仅要提高文化素养、道德素养,还要提高实践智慧、专业技能。同时,学院作为一个整体,几百名教职工的素质参差不齐素质提高的起点、路径、目标、方法也不尽相同,这出决定了我们的素质提高工作不可能“齐步走”“一刀切”,通过一二次活动就可以包医百病,一劳永逸,而必须作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常抓不懈。因此,我们要不断创新素质提高的方式,丰富素质提高讲座的内容,分类分批分级组织讲座,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要建立讲座调查反馈制度,及时了解、把握教职工的意见及建议,不断调整工作策略,创新培训方式、方法,切实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3.走出事不关己、置身度外的怪圈,明确素质提高的全员性

学习能使人聪明,学习能使人精明,学习能使人高明。如果学院的每一名教职工都是聪明人、精明人、高明人,那么我们学院这个团队就是一个有文化的团队、有智慧的团队、有战斗力的团队。提高教职工素质是学院推进二次改革转型,构建现代教育服务体系的一项全局性和战略性的工作,既与每个人的发展息息相关,又需要人人积极参与。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走出思想误区,依然是素质提高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必要内容。2010年,学院将继续派青年教师赴基层学校挂职锻炼和到高校做访问学者;组织教职工赴北京、上海、新加坡基地进行培训;选派中层干部和中青年后备干部赴北京、宁波教育学院挂职锻炼,广泛学习借鉴同行的先进经验,为全体教职工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搭建平台,激发教职工自主学习的热情。要修订完善绩效管理办法,将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完善奖优罚劣机制,将素质提高工作作为全员考核评价的重要指标。要有效整合学院科研力量,组建跨部门、跨专业的课题

研究团队,通过任务驱动、制度推动和课题牵动,保证素质提高工作责任落实到部门计划和个人规划中,落实到每一名教职工的实际工作中,体现在每一名教职工的日常生活和行为习惯中。

4.走出游离中心、单打独斗的误区,明确素质提高的全局性

微软人认为学习包括三大理念——通过自我批评学习,通过信息反馈学习,通过交流共享学习。对于成人学习而言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通过自我批评、信息反馈学到更多的是主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对于工作急需的实践性知识则需要在团队的交流共享中学习。我们开展素质提高工作,不仅要激发每位教职工的学习自主意识,还要通过个体自主意识的增强,在全院营造浓厚的团队学习与交流氛围,促进学习型部门、学习型学院的建设,从而推进学院各项工作创新发展,使学院的素质提升工作有持久的动力和物化的成果。因此,在素质提高工作中,我们要把素质提高与服务中心、推进工作密切结合,有机融合,使之水乳交融,相辅相成,而不能游离中心,单打独斗。因此,在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一要处理好素质提高与全局工作的关系。珍妮斯·沃特在《学习的革命》一是书中倡导要学会“站在高处”学习,学习者要有全局眼光,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二要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是团队素质建设的重要途径。学院素质提高工作是贯穿于各项事业发展始末的重要工作,是学院重要的发展目标,要将工作与学习有机结合,实现学习工作化与工作学习化。三要处理好个人专业发展与学院工作需要和岗位需求的关系,教职工个人发展计划的制定要紧密围绕学院总体工作安排和部门岗位职责需求,使个人的发展与部门、学院的发展步调一致,同频共振,从而产生推进工作的强大合力,以教职工整体素质的提高带动学院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

三、加强管理,增强素质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1.强化领导,落实责任

充分认识素质提高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素质提高作为推动各项工作的“总抓手”,列入重要日程,认真抓好落实,切实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工作措施到位。要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积极做好素质提升的协调和统筹。

2.齐抓共管,密切合作

素质提高工作要集中全院力量,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职能部门对各项重点工作及时做出安排,加强各项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调度,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3.统筹兼顾,合理安排

正确处理好素质提高与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按照学院党委和行政的部署、要求,进一步明确任务,突出重点,抓好落实,确保完成全年各项任务。

4.强化监督,狠抓落实

强化素质提高的过程管理,加强素质提高重点工作项目的评价与分析,加大素质提高工作常规检查力度,推进素质提高工作健康开展。同时,学院要举行读书笔记、工作体会等交流展览活动,为教职工交流学习搭建平台,推动素质提高各项任务的落实。

总之,提高素质是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是教育学院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下载浅谈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如何提高中学化学教师的素质详解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如何提高中学化学教师的素质详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思品课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思品课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王咏琴 思想品德课是教师在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特别是在初中阶段,上思想品德课就是教育、启发、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

    新课改对历史教师的素质要求

    新课改对历史教师的素质要求 ——谈谈中学历史教师应具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摘要 评价民主制度与专制制度孰优孰劣,人们都会百分之百地倒向前者,没有人会认为专制要比民主更......

    老教师适应新课改(精选五篇)

    老教师适应新课改,难在哪儿? 根据教育部规划,2010年高中新课程已在全国全面铺开。老教师是新课改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教育观念还来不及转变,年龄已临近退休,有进取心,又受到教研活动4......

    高中新课改与政治教师素质的提高

    高中新课改与政治教师素质的提高 ——暑期远程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南侨中学周勤 暑假参加了远程教育培训,深刻意识到进行高中新课改对教师素质要求提早了,高中政治教师是高中实......

    谈谈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如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谈谈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如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长沙市明德中学 曾自文 联系电话:*** 邮箱:zengziwen2005@126.com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如何适应新课......

    提高教师素质

    提高教师素质,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与应试教育......

    教师素质提高

    一、课题提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人才竞争导致教育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教育乃至国家发展的战略要求。正如《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

    如何提高教师素质

    如何提高教师素质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关健,在于建立一支勤奋、扎实、严谨、创新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那么,如何提高教师素质呢?我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