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迁徙之痛-评《芝加哥》解读
迁徙之痛
——评小说《芝加哥》
读阿莱乌尔〃阿斯万尼的作品《芝加哥》这本书,花了我快二十天的时间。开始的时候,忙于工作,只是见缝插针地一天翻上一页两页,有时候甚至只是看一段两段。可是到了后来,越看越快,几乎忘记了自己是在看外文书,没有了语言的障碍。等到那天看完最后一个字,意犹未尽地掩上这本厚厚的小说,思绪仍久久地停留在书里的人物命运上,心里竟像是有鱼刺在喉,不吐不快。
【作者】
阿莱乌尔〃阿斯万尼,在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本周一评选出的2011年的100位“全球思想家”中名列榜首,一个来自埃及南部阿斯旺省家族的牙医。他何以写出如此生动、细腻的文字,赢得“阿拉伯世界销场书作家”的殊荣,令我不禁对他的生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阿莱乌尔〃阿斯万尼1957年生于一个文化世家,爷爷是即席诗人,母亲出生于贵族家庭,母亲的叔叔是六月革命前的文化部长,父亲阿巴斯〃艾尔阿斯万尼是作家、小说家和律师,于1972年获得过国家小说文学评论奖,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阿斯旺文学的复兴运动发起人,虽也是世界闻名的当代作家,但是还不及他儿子如今所获得的声名。阿斯万尼的父亲是他的第一位老师,引领他走上写作之路,并且把自己的丰富的藏书赠给了儿子,阿斯万尼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充当他父亲的朋友们——埃及的杰出人物们如伊哈桑尼〃阿卜杜尔〃顾杜思、阿卜杜尔〃拉赫曼〃艾尔〃谢尔高维、哈桑〃夫艾德、萨拉哈〃杰赫尼以及路维斯〃杰里斯等的学生。
在阿斯万尼成长的过程中,他的第一爱好就是阅读,因为他的律师父亲这样建议他:永远都不要将谋生的手段依赖于写小说,因此,1 他选择了学医,并于1980年本科毕业于开罗大学的口腔和牙医系,之后在美国芝加哥市的伊利诺伊大学牙医系获得硕士学位。正像他在《芝加哥》这部小说中描写的诗人纳吉〃阿卜杜尔〃萨麦德(即作家本人的化身)在书里所说的:“为了在回到埃及以后当个诗人,我必须先要拿到医学文凭。”在去美国留学前,除了黑帮教父阿尔•卡彭和各种枪击案,他对这座美国城市几乎一无所知。他在那里住了3年,重新发现了美国,发现了美国人的乐于助人以及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在大学里,他学会了科学研究和科学思考的基础。后来他得到了在西班牙学习西班牙与英语文学的奖学金,也因为他最喜爱的在世作家就是加西亚•马尔克斯,所以他在马德里学习并掌握了西班牙语。这是一个掌握流利的四种语言的作家:阿拉伯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古语说阿拉伯人的舌头、中国人的手、希腊人的脑袋,阿拉伯人天生具备学习掌握多种语言的本领,生活中很多阿拉伯人同时掌握三门语言,而且运用自如。几年前去参加一个国际会议的同传,亲眼目睹四五个英阿文的同传,在交替翻译的过程中,对语言的熟练程度真是令人艳羡。此乃题外话。
时至今日,阿莱乌尔〃阿斯万尼仍在开罗的花园城区行医开他的牙科诊所。他的第一部小说《雅各布雅尼大厦》在2002年出版以来,全球销量超越100万册,5年雄霸阿拉伯的小说冠军排行榜,直至被他的这本2007年出版的《芝加哥》打破传奇。而对于我来说,这本描写埃及移民和美国文化剧烈撞击的小说更令我喜欢——它的人物、表述方式、情节安排、简单生动的文字……
【书名】
这本小说以芝加哥这个城市的名字命名,是否隐含着作家的一些深意呢?乍一看到书名,很难会把它和遥远的东方古国埃及联系到一起。在故事的第一篇,谢伊曼这个人物的出现,很自然地把这个城市和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埃及侨民联系了起来。这个城市究竟给了移民 2 什么样的不同于祖国的生活和足够的打击?阿拉伯文化与美国文化间会有怎样不可弥合的差异?移民要在多大程度上沿袭故乡传统?移民能否成为一个百分之百的美国人?这些问题,贯穿着小说的始终。
【内容梗概】
小说一共四十篇,从一个三十出头的传统穆斯林家庭的女孩飞到这个城市开始,描写了一群留学生们在爱情、政治、西化斗争中的生活,一群成功了的移民人士对于过去生活、祖国的留恋,一群在东方和西方生活模式中分裂分化。无法逃避东方却又无法融入西方生活和价值体系的人们,在一个叫芝加哥的城市里,上演着因为分离、交错的众多故事。
【年轻的一代】
小说每一篇集中说一个人物的故事,用的第三人称,然而,小说中的诗人纳吉〃阿卜杜尔〃萨麦德的描述全是用的第一人称,斜体字。这种写作方式给读者留下了清晰的印象。小说主要描写了两代埃及移民,先来看看年轻的一代,代表人物是:学习成绩优异、出生于传统严谨的穆斯林家庭的谢伊曼,以及谢伊曼的情人、品学兼优清高骄傲的埃及官二代陶利尕。这一对情人在这个远离埃及的国度,互相关心互相吸引,进而产生了真正的爱情。对于崇尚门当户对父母之命的伊斯兰婚姻观来讲,这种爱情在两个当事人之间也充满了种种的犹豫和不决,作为知识分子,他们恪守的是民族性中最要求遵守的行为准则,他们总是对自己要求严格,反复检点自己的行为。但在美国这么一个自由的国度,他们对自己的文化和宗教信念产生了疑问:难道真主没有看到美国的落后和丑陋的现象吗?那为什么还要让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那些酗酒、赌博、吸毒、混乱的坏人,为什么没有得到惩罚?那些所谓的不严守伊斯林道义的女孩子,她们跟男人发生感情、轻浮而不尊教义的行为,最后却总能找到佳婿?倒是严守教义的女孩子因找不到可心的男人而早早敷衍地嫁了出去?
东西方婚恋观和性爱文化心理结构的迥异,成为困扰他们的一个重要因素。西方国家崇尚道德和爱情,鼓吹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但是在伊斯兰世界,男女在结婚以后才可以互相了解,何来婚前的爱情?因而他们在失重的感觉中茫然失措,感情世界也因全然不同的爱情婚姻观的交错冲撞而变得尴尬和无奈,往往造成不可避免的感情悲剧。作家描写了谢伊曼的爱情,虽然她对婚前的亲热行为有过迟疑,但是毕竟她克服了旧的心理和旧道德伦理的约束,显然,作家是赞成爱情,赞成男女双方的彼此身体和心灵的沟通的婚姻生活的,小说中谢伊曼渐渐改变了自己坚持了三十年的道义和规矩,和陶利尕未婚先孕。小说以谢伊曼不适应美国生活而想逃回埃及去开始,以她独自去医院做流产手术,男友陶利尕来看望她而结束,这个结尾虽然揭示了这种注定要付出代价的悲剧,还是给了读者些许暖意。
【阿拉伯当代女性问题】
在这本书里,除了年轻一代的爱情,作家的笔端也触及到了阿拉伯当代的年轻女性的现实问题:女性歧视、婚姻关系、成长过程、面纱问题、贞操观念、寻找社会和家庭中的自我定位以及自我实现等。如艾哈迈德〃达纳那的妻子玛尔瓦,在遭受了丈夫的殴打和精神上的伤害后,向母亲哭诉博得母亲的同情和对她丈夫的声讨,可是当她说出坚持要离婚的主张后母亲却转而开导甚至嘶吼起女儿来,质问她“难道在美国的生活使你忘记了你的教育了?”以阻止女儿想要离婚的念头。伊斯兰主张归顺和宽恕,在夫妻关系上,尤其主张其中对丈夫的无限隐忍。作家描写了这个妻子如何自己做通了自己的“思想工作”,希冀用自己的努力粉碎父母的良苦用心,让事实来证明尽管她尽了最大限度的忍让,而这个男人根本就是不可能改变其丑恶、黑暗的内心。但是,人的心和身体却是不能欺骗自己的心灵,每当同房时,这个妻子只有靠想象着和她喜欢的男性在一起的渡过难捱的时光,靠想象去解决身体的麻烦,抵制自己对身边这个男人难耐的生理反应。伊斯兰 4 教义宣扬男女平等,但是教义里也有男人可以“管教”女人的说法,这种所谓的“管教”真的是有利于家庭的和谐吗?通过对传统的描写和批判,作品反应出了当代阿拉伯女性对自由、解放的渴望,以及个人的失落、痛苦感等等,这在阿拉伯文学中是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女性现实生活的重大超越。
【移民中的老一代】
作家生于五十年代末,他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年轻人,肯定也关注跟他同龄的已经成名成家的教授级的知识分子移民的遭遇。在这本小说里,作家成功地描写了以下的两位六十岁左右的移民中的成功人士:
拉厄法特〃撒比特——一个在六十年代初移民美国的钢铁厂老板的儿子,一个意识上既不是与美国社会相隔离的自我保护与封闭、又不是折中的保守思想,而是力图积极融入美国社会。他试图从外表抹去埃及人的形象,极力把自己装得像个美国人,注意自己的发音,听美国的黑人歌手里奇的歌儿(作家有意突出这点,与其他听埃及女歌手Oum Kalthoum的人物形成对比),开美国凯迪拉克车,注意自己的衣着打扮,每当人们因为他的阿拉伯人的面孔而问他是来自哪个国家的时候,他像个美国人一样地耸着肩膀,重复他那标志性的回答:“我出生在埃及,可我逃离了黑暗和落后,奔向了公正和自由。”与他处处以美国的一切为荣的反面是他厌恶和轻视埃及的一切,包括埃及人松弛的身材,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等。对埃及人保持一种消极的看法,认为他们不适合在体面的领域工作,因为他们胆怯,虚伪,欺诈,溜奸耍滑,懒惰而不知勤勉,不具备系统思维的能力,最糟糕的是:他们盲目而随意。他对美国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满意和推崇,包括带香味的电动刮胡刀,除草的时候会放出音乐的除草机,对来访的埃及客人用嘲弄的口吻说:埃及什么时候能生产出这样的机器?再要几个世纪?如果他的班级里有埃及留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他也不忘边摇着对方的手,边挖苦说:“祝贺你啊,虽说你接受的是埃及的不幸的教 5 育……可是你现在取得的成绩可得感谢美国哦!”甚至在“9〃11”后表现得比真正的美国人还要紧张,扬言:“美国有权利阻止任何一个阿拉伯人来美,除非确定该人是个文明人……杀戮可不是宗教义务”。这些十分生动而惟妙惟肖的描写,使人读来真是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样一个人物,从外表上,生活习惯上早已看不出阿拉伯人或者说埃及人的特点的时候,在面对女儿的恋爱婚娶的大事上,却表现得和任何一个东方父亲无异。虽然他在开始的时候很强势,狠摆大家长作风(就像任何一个穆斯林父亲的方式),把一切的错误推到妻子身上,怒骂妻子,甚至动手来教训女儿,希冀她离开不合他认定的标准的恋人。当这一切都没有用的时候,他居然自改方式,低三下四恳请女儿的回归。但是,他终究不能挽回女儿的离去。这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家庭悲剧。而且,它应该不是个案吧。他们怀揣“美国梦”,希望成为真正的美国公民,得到主流社会的认同。他们一边忍受着身份焦虑的折磨,一边在风俗喜欢、语言习惯等潜移默化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被同化。他们的外表,也许已经被十分成功地“西化”,但他们的认同危机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灵痛苦始终存在。因此,作者描写撒比特对待女儿婚恋问题上的态度,可以说是隐喻了人物在内心深处对异国文化的抗拒。
穆罕默德〃萨拉赫,这是本书中一个给我留下了最深印象的人物,是一个三十年来一直遭受良心谴责和思念女友之苦,最后以饮弹自尽的方式离开尘世的不幸的人物。三十年前,他忍痛分别了不愿意离开祖国的学经济的热血女青年宰那卜,出国前,他们曾经为了是否坚持游行示威,坚持留在祖国和祖国的命运同甘共苦的话题进行过激烈的争执。最后,坚持认为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个优秀的医生是为了更好地为祖国服务的穆罕默德〃萨拉赫去了美国,在酒吧认识了一个白人女店员克丽丝,和她结婚,取得美国国籍,但是内心一直不得安宁了三十年。所以,在不堪忍受的精神压力下,他去找了心理医生,试 6 图让自己从游离痛苦的状态中解脱,可是,心理医生的药片真的能治愈一切的不安情绪和不可调和的生活中纠结的情节吗?归去来兮,当一个人的事业在离开祖国的地方那么久,当一个人在远离祖国的异国他乡有了自己的家庭和生活轨迹,让他摆脱辛苦创业的根基有多么地难,因为回去,他找不到一片可以安定下来的土地。可是,思乡的冲动又是多么地猛烈,精神和肉体的分离,愿望和现实的不可调和……跟他有过类似经历的我,深切体会这个人物内心的痛苦,看到在小说的336页,穆罕默德 萨拉赫近乎已经疯狂的行为而不禁泪流。
作家写道:
穆罕默德〃萨拉赫教授不可能听到她(克丽丝)发出的声音,因为他所在的家里的地下室处在隔离的位臵,并且相对封闭。他再也不回房间了。因为他穿过栅栏来到了另外一端,他发现了一个魔幻般的世界,隐藏在就像是一千零一夜故事里的地窖的尽头,蹑手蹑脚地在夜晚踱向它,在丑恶的蔓延的白天侵袭之前,把美丽隐藏起来…不再有白天按部就班的日子…行尸走肉般的身体恍惚着渡过白昼,只等到夜半时分,开始他的“旅程”,洗好澡,喷好香水,就像是去赴情人的约会。走入地下室,穿上七十年代的衣服,找的好裁缝把他的旧衣服都按现在的身材重新改过,哪怕付出的手工费足以再买新衣服。在开始夜晚的旅程之前,仔细地从里边锁好地下室的门,也许是为了感受和外部世界的彻底隔绝,又或许是因为担心克丽丝突然打开门,看到他的样子,肯定会以为他是发疯了,他不能够向她解释他的行为,就是他自己,也不能够明白,他的这种喜好已经战胜了要理解要抵制这种行为的愿望。这些衣服的折痕里边藏着他的过去,是他过去的真实的气味。每件衣服都会把他带回到不同的记忆当中……当他回忆到Oum Kalthoum的演唱会,他会急速离开地下室,回来的时候拿着录音机,放起音乐,而他坐在椅子上欣赏起歌声,穿着第一次他参加她的音乐会时穿着的衣服。就这样,终于他做回了他自己。他跟着Oum Kalthoum 7 哼着曲调,打着节拍,就像在演唱会那样鼓着掌,整晚地听着Oum Kalthoum的歌儿直到芝加哥的临晨两点,开罗时间的早上九点,穆罕默德 萨拉赫博士关上录音机,带上他的眼镜,打开他的电话号码簿,开始给他的老朋友们老相识们拨电话。埃及的电话号码都变啦……有时候,拨的号码对了,可是却发现他的主人已经去世……有时候,有人在搭话,他立马急切地问对方:你不记得我了吗?我是穆罕默德 萨拉赫啊,你1970级的同学……
【本文作者的感慨】
我和文中的博士一样,远离自己的祖国已经二十余年,每每想到何时可以回国,可以回到自己从小熟悉的环境和亲人的身边,总是感到深深的无奈,有太多的理由留在异乡,也有太多的理由回到祖国去,在这种拉锯似的战斗中,越来越糟糕的是自己的心境,越来越丑陋的是自己的脾气,所以,往往会为了一句话而触动自己最深处的弱点,伤感得不忍再直视自己。和作家的共鸣在阅读这一段文字时最为深刻,穿旧衣服,听老歌,和小时候的玩伴说话。我想起了诗人余光中那首著名的《乡愁》。不同的国籍,不同的文化背景,可是游子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总是相同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感情愈加浓烈。思乡是思念家乡的方言、食物、玩伴、气候、甚至是家乡的一颗树、一只鸟、一朵花。人毕竟不能只靠食物就能活得下去,他还需要认同,需要惺惺惜惺惺的归属感。这就是浓重的文化寻根情结,对故土的眷恋可以说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这种文化上的归属感或者叫作落叶归根情结对于离开故土三十年的老移民来说,是撕心裂肺的。毕竟美国的西方文化和东方的伊斯兰文化有着太多不同的底蕴和背景,在西方文化中浸润了那么久,学习掌握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但是人内心的东西不会随着时间改变,沉淀在人内心的历史的沧桑感只会越来越深厚。人真的是一种奇怪得不能再奇怪的生物。虽然祖国落后,虽然祖国积弱,虽然生存环境比不了西方,比不了美国,但是,8 对她的眷恋却是生生不息。
作家描写这个医学院的教授念念不忘旧时的恋人,一直想向她证明自己的忠诚,不仅仅是对爱情的忠诚,更重要的是证明他对这个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但是,作家却出其不意地安排了这个人物的悲剧性的结尾。我认为,这也是作品所要体现的主题之一,移民遭遇的文化冲突,不仅体现在与外部世界的磨合上,更以内省的方式表现出来,逾越内心深处的鸿沟往往更加困难。
【民族矛盾】
在本书中,作家除了提出宗教伦理在西方社会的冲撞,还给读者引入了一个影响世界和平六十余年的民族矛盾问题。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如何相处,能否摒弃前嫌,能否以足够的信任平安和谐地相处?作为一个阿拉伯人,作家无疑是开放的,他能被评为2011年度百位思想家的第一名,他所思考的人生社会哲理,他对时事的精确判断,的确当得起这个称号。在他的第一部小说里《雅各布雅尼大厦》已经让读者领略了太多的埃及社会的事实,诸如政府腐败到不可救药的地步,官僚的贪污腐化,贫民艰难的生活,贫富风化的两个极端,使人不得不对读者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对政治时事的远见性而折服。这两本小说均出版于2011年埃及革命之前,从小说中,我们深深感到这场革命的必然性在书里边昭然若揭。而结合埃及的现状,这些诉求不都是自2011年1月25日开始在埃及风起云涌的埃及革命的主要目的吗?小说出版于2007年,不得不说,这部小说的出现,对埃及民众,以致对世界上的读者来说,非常及时。在作家的第一部小说中,读者已经领略了太多的如公民缺乏自由选举权和言论自由权,政治严重腐败等政治问题以及失业率严重,低工资和高物价等经济问题,贫富分化,穷人无法生存,类似官逼民反的实例,作家在写这本书的2002年就好像已经预料了埃及革命的不可避免的发生。政治的腐败,民众的困苦,总得有个解决的良方。
【民族矛盾举例,展开】在《芝加哥》这本书中,作家大胆地描写了一对阿拉伯青年和犹太女子恋情,从一个侧面表达出阿拉伯民族对犹太民族的不能分割、胶着复杂、不可逆转的关系。
热爱祖国,热衷政治变革,拥有一腔报国志愿,性观念相对开放,理性看待犹太人和以色列民族的诗人纳吉〃阿卜杜尔〃萨麦德,他来到芝加哥是为了在将来回埃及作诗人,他得先拿到医学文凭。他的内心中充满了一些叛逆的天性。他是穆斯林,但是他却违背伊斯兰教义,主动招妓。可是他又同情不幸的女子,在天使和魔鬼的内心较量中,他最终像位君子,付钱打发了上门的妓女。他和犹太血统的女友温迪的爱情,阿拉伯人天生的豪放浪漫心性,充满了柔情和蜜意,打动了姑娘,你侬我侬,实实在在地爱着。并且一度使他的女友感动万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诗人遭到了情报人员的跟踪和恐吓,他马上就怀疑起了自己深爱的女友,是否是她出卖了自己?民族矛盾根深蒂固,是土地的矛盾吗?是多年来伤亡惨重的阴影吗?难道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间永远都不可能达成信任,和解,和平共处?两个人的感情经受不起因为客观大环境带来的影响,从内心来说,彼此不会真正地信任,一有风吹草动,爱情的纽带就显得异常脆弱,就断了的不可挽回。虽然,诗人最后领悟,并主动去找女友解释祈求谅解,但是,他的女友已经被深深伤害,而不愿意再接受诗人的感情,为对这段来自对立的两个民族的爱情故事拉下了帷幕。这段迷失在异乡的情感,交织着民族的矛盾,从而使作品产生了强烈的戏剧冲突,颇具感染力。文学作品来自现实生活,虽然作家再三强调他的作品里的人物纯属虚构,但是没有生活来源,显然作家是无法把这段爱情故事写得如此生动而凄美的。阿拉伯民族和犹太民族如何和解是个大命题,在这部小说里,我们也能体会到作为个体的人,在这个大命题中的无奈。
【与米兰昆德拉的比较】
想到评论家对阿莱乌尔〃阿斯万尼是东方的米兰昆德拉的美誉,10 不禁想把后者的代表作《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拿来做一个比较。两部作品中,两位作家都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大量的男女之间的情爱。对于阿拉伯作家来说,冲破传统道德的束缚,大胆地通过描写性心理、性行为来揭示男女之间的爱情,从而凸显爱情在生命中的分量,这样的创作尤其难得。但是,爱情从来不是生命中的唯一主题,获得了爱情,享受到人间的男欢女爱,就可以获得生命的轻了吗?可以轻而易举地生活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在遭遇了人生的千山万水之后,在耄耋老迈之际,回头望走过的路,多少人感慨:人最不能忍受的就是空虚。在《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中,作家对人生的命运与价值的关注是该书主题。生命的存在与价值的问题是任何一个人也无法逃避的问题,生命只是一个过程而已。但是,放浪形骸,不承担责任与义务的人生无异是轻飘飘毫无价值的,人必须得担负社会与家庭的责任,担负起应该承受的重压,生命才会有意义,才会在任何一刻(哪怕在离世前)满足地对自己说:我想我是多么地快乐!
而在芝加哥这本书里,同样也描写了拉厄法特〃撒比特教授的女儿萨拉和她的男友的不负责任的性爱态度。生于美国长于美国的教授女儿,对自己的阿拉伯血统没有认同感,从生活观念和方式已然完全脱离了埃及这个东方国家的烙印,他们对性行为的随便态度,吸毒,且不务正业,这样的生活态度不用说对于接受正统伊斯兰教育长大的谢伊曼来说,认为是一种堕落,连尽力想摆脱阿拉伯的风俗习惯的拉厄法特〃撒比特教授都是不能接受的,对当事人来说,他们精神上的负担很轻,他们无需考虑旁人哪怕是父母的感受,但是这样的生命有意义吗?选择什么样的重,选择怎样在轻和重之间做出平衡,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紧要的命题。
同样,作家还为读者写出了另外的一个反面人物:在学术上弄虚 11 作假,出卖良心人格,吝啬毫无人性,有着卑劣人品的艾哈迈德〃达纳那。他选择了奴婢屈膝的生活,在他的为人词典中,早已没有了自尊自严自律的男儿品性,他用伊斯兰教义“管教”要求妻子对他唯命是从,拳脚相加,不尊重妻子,打骂凌辱她却振振有词,甚至把她作为礼物,贡献给需要的上级,毫不隐瞒对金钱,对不劳而获的钱财的贪婪,只要自己的所谓荣耀,社会地位等,毫不在乎良心道德。这样的人理应遭到唾弃。他的人生毫无意义,作家描写这样的一个人物,客观而不带个人成见地把这样的一种人物表现在读者面前,令读者思考这样的人物在现实中的存在,而他是不应该得到人生的乐趣的。这样的人生又有何价值?昆德拉所关注的生命的存在与价值的问题,在《芝加哥》这本书里也被探讨得淋漓尽致。
【东西方文化冲突,困惑】
但是,我认为后者更加注重的是东西方文明的截然不同,令在美国留学的埃及年轻人不断产生内心的碰撞,令他们苦苦挣扎。除了爱情,他们更要面对的是如何融入当地社会的问题。或许,他们的生命当中,选择的东西要比《生命》当中的主人公们要难得多。是放弃自我,放弃融入血液的伊斯兰文化教育,还是忘记自己的祖国,把个人的安逸生活放在首位?当谢伊曼对美国的种种社会现象,和美国的文化无法融合的时候,她几乎要选择回去自己熟悉的埃及——哪怕面临很多的问题。作家没有明确地指明小说中的年轻人应该何去何从,他只是提出了现象,他要读者去思考,去理解现实生活中的谢伊曼们。是否生命的存在应该以最适合其的生存环境为第一要义,新一代的埃及青年去美国留学,学习美国的科学文化知识,同时不可避免地也接触了西方的人文文化中的精华及糟粕,除了科学文化发展的极不一致,同时还有宗教、民族习性的格格不入。
【人性的弱点?】
在小说的高潮部分,现任埃及总统访问芝加哥,埃及侨民欢迎会 12 上的致辞为小说中最扣动读者心弦的部分。在事先草拟的请愿书里,要求军队结束戒严,终止紧急状态法,获得自由和正义的权利,组建一个负责任的民选政府,并由他们管理整个埃及的资源。开始的时候,让大学里的留学生和教授们去签字,但人数寥寥,后来又发展到让所有在芝加哥生活的埃及侨民在请愿书上签字,他们自以为找到了合适的人在欢迎总统的仪式上代表他们去宣读,给予当权者以震撼。而他们选择的穆罕默德〃萨拉赫教授在他人的眼中,确实是个不二的人选:老移民,在专业领域的成就,平素一直以正义和爱国的面目示人,尤其对他的恋人对他叛国、胆怯、自私的评价耿耿于欢,他需要这样的一个机会去证实自己的本来爱国、勇敢的品质。可是,在书中,作家写道:当他读完第一行字:“芝加哥埃及侨民的宣言”,他却突然失去了所有的勇气,还是从内衣兜里取出了早已备好的恭维总统的虚假的溜须拍马的满嘴假话,继而心情沉重地走下讲台。说实在的,我对这个人物这样的表现很是不解。作家用了很多的篇幅说明这个人物和他的旧时的恋人之间的电话,他信誓旦旦地一直想证明自己,可是,故事的发展却是这样不以人的愿望为转移,作家这样的结局安排难道是为了说明从根本上说,人都是怯弱的吗?都是畏惧权势的吗?在最后的一刻放弃了自己的决心和道义,勇气的产生需要酝酿很久,但是在利益的权衡之后,又有多少人失掉了它。也许这就是恐怖独裁统治下的多数人的心理吧。在当代高科技的社会,随着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精神意义上的英雄越来越少。因为做一个英雄,需要付出的代价越来越大。
在任何年代任何国家都有热血的理想青年,也都有识时务者为俊杰的现实主义者。结合当今的埃及社会,更多需要的是前者,还是后者?书中描写的埃及社会的一切制度好像都在阻挡着优秀的人才回国。现实总会无情地粉碎知识分子们要回国报效祖国的愿望。作家在当今的埃及是个说话有分量的人物,他的发声,但愿能给当权者以警 13 示。
【结尾】
作家在采访中曾说道,“我会为政治做很多其他的事,但不会是写小说。小说不能被用于改变形势,它只能改变人性,改变我们。通过好的文学,我们会变成更好的人类。”
我想作家的写书目的,在《芝加哥》这本书里,已经实现了要让大家“变成更好的人类”的初衷。他写了几个人的故事,在这几个人当中,我们都可以找到现实生活中各个侧面,各个群体的人的影子,相比他们的经历,相比他们的苦和痛,激动和欢愉,煎熬和麻木,我们更加明白了“人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主题。也许,这就是这本小说刚一出版就替代了《雅各布雅尼大厦》成为畅销书的原因之一吧。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第二篇:战争之痛
战争之痛
空中花园的暗香还在脉脉云霭中飘散,诺曼征服的狂飙已经席卷了海的那边。
蒙娜丽莎的微笑还在迷惑着众生的心房,滑铁卢如注的大雨已经暗淡了拿破仑帝国的荣光。
香料在东方,财富在海上。
野心与希望,奔向汹涌的海洋。
殖民在扩张,强权的时代。
弱者的国殇,野心在膨胀。
独裁者登场,库尔斯克的钢铁在碰撞。
犹他海岸的血色伴着残阳……
阴霾过后,会有阳光。
和平与发展的号角如此激昂!
农安县实验中学高一:刘峰
第三篇:解读屈原《离骚》中的离别之痛修改
解读屈原《离骚》中的离别之痛
【摘要】战国时期的著名诗人屈原,用血泪谱写了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抒情诗歌——《离骚》,在这首长篇抒情诗中,诗人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娓娓道来,一个忠君、爱国又清高、廉洁的殉道者和理想主义者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诗歌中表现了痛彻心扉的离别之情,本文将对这种离别之痛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离骚》;离别;悲剧
在中国古代史上,屈原是一位颇具争议的人物,他的经历受到各个领域的广泛关注,他的故事延续千年,我国许多地方至今还保留着风俗习惯以纪念屈原。其实,解读屈原的过程也是解读我们自身的过程,他的思想在他的作品中真实地反映出来,成就了许多流传千古的名篇,其中,影响最广,最受关注的莫过于这首传世经典《离骚》。作品不仅仅是一个爱国诗人的生命挽歌,更是诗人审美追求、文化人格以及悲剧人生的多重体现。直到今天,这些思想还在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内心,引发我们对生命的思考,对人生的追求。屈原是在儒家思想的探索精神中浸染的,但是他的内心又充满了远游情怀,这两种思想的一直在他的精神世界中纠结,最终只能让他走向悲剧的结局。
一、屈原和他悲剧的根源
1、传统的政治文化和历史环境决定了屈原的悲剧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屈原的悲剧不是一个人的悲剧,而是整个时代的悲剧,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和历史的悲剧,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屈原胸怀大志但生不逢时,满腹经纶却怀才不遇,空有一腔热血却遇到昏君和小人,最后只能是走向悲剧的结局。这种现象不仅表现在屈原那个时代,纵观历史,诸如李白、曹植、司马迁、辛弃疾、陆游等人,有多少人不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走向悲剧。中国腐朽的封建制度和政治文化是他们悲剧命运的根源。在中国古代社会,君王是一个国家权力的最高象征,屈原等人的理想要想实现,必须得到君王的重用。但是屈原生不逢时,他遇到了一个昏聩的君王,满腹的壮志难以付诸实施,最后只能在忧国忧民的忧愁中走向幻灭。另外,强烈的爱国情怀促成了屈原的悲剧,他生在楚国,忠于自己的国家,即使楚国衰败和没落,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也别无选择,他不会像庄子一样逍遥避世,就像在他早期的作品中的一些词语:“独立不迁”、“受命不迁”、“根故难徙”等,都是这种思想的明证。儒家思想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一直是屈原所尊崇的,一旦理想遭到打击,现实的压力就会让他无法繁盛,最后只能在悲剧的社会文化中走向悲剧的命运。
2、性格和家世决定了他的悲剧
屈原出身于贵族家庭,与当时的楚王同姓,因此,屈原孤傲正直,自尊自爱,一直追求完美的人格,面对人格与生命的矛盾,为了坚持自己的人格和理想,他宁愿抛弃生命。正是这些因素造成了屈原的悲剧。诗人在《离骚》的开篇便对自己的身世做了交待:帝高阳之苗裔。高贵的血统早就了他高贵的性格和人格,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祖辈也对屈原日益看重,在屈原幼小的心目中一直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认为自己生来就肩负着维护君王和国家利益的重任。国家的命运决定了他个人的命运。深受儒家“修身”思想影响的屈原十分注重修身养性,而且他德才兼备,不仅品德高尚,还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能力。他崇拜和追求完美的人格,以前贤的标准要求自己,而不是随波逐流,庸庸碌碌,他自尊自爱,高傲固执,不会因为困难而改变心意,也不会因为利益而放弃原则,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国家的尊严,他宁可放弃自己的生命,国破山河在,然而屈原无法继续存在,国家的灭亡决定了他的死亡,遗世独立的他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悲剧的结局。另外,浪漫主义思想也一直主宰着屈原的精神世界,他对美有着不可遏制的追求,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他所希望的,包括他的作品,人生和品格。在《离骚》中,屈原用“香草美人”来代表自己美好的理想,然而在那个时代,这一切都只能是镜中月、水中花,浪漫而又虚无缥缈,到头来只能是一个梦。
3、理想与现实的不可调和决定了屈原的悲剧
每一个悲剧命运的发生必然是因为不可调和的矛盾,矛盾是悲剧的根源。而在屈原的人生中,理想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决定了他的悲剧命运。在《离骚》中,诗人鲜明地展现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出身贵族家庭并追求完美人格的屈原对人生充满了希望也对政治充满了美好的幻想,他希望楚国强盛,国富民强,上下和谐。但是昏君与小人当道,他的理想一次次遭受失败,在痛苦中上下而求索的坚定信念面对的是无止境的失败,最后,理想破灭了,楚国与自身的出路何在?前途一片渺茫,现实与理想之间出现了无法调和的矛盾,黑暗淹没的光明,悲剧不可避免。
二、《离骚》审美的命运感
鲁迅曾经评价《离骚》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别人看”,在《离骚》中,诗人展现了君臣之间,贤臣与小人之间以及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悲剧的命运是时代使然,也是命运使然。残酷的现实与崇高的理想矛盾而统一,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融合成就了悲剧的美学。残酷的现实与崇高的理想,火热的情感与深沉的理智、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在《离骚》中相互冲突而又相互补充,这种对立与统一成就了《离骚》绚丽多彩、震撼人心的悲壮之美,屈原用生命和灵魂激发了人们的情感奔流,让人们的审美感受随之汹涌。在悲剧的美学本质中,理想与现实是两个主要的因素,代表现实的命运感表现出一切真实的东西,包括感情和理想,是生命之真实;而代表精神的崇高感则是坚持真理,虽死而不弃,是灵魂之善与美。这两种情感在《离骚》中的交织,造就了屈原的真善美,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悲剧。曾有人说过:伟大人物的死亡与人的伟大痛苦都是悲剧,在当时的历史时期,屈原的美政思想是符合时代发展的,但是残酷的现实又决定了这一切只能是一个泡影。在历史前进的道路上,屈原看清了历史发展的趋势,他用自己的理想和行动努力去改变历史;然而,尽管他刚正不阿、才华横溢、满腹忠君爱国思想,而社会现实却不允许他去执行,甚至连尝试的机会都没有,这难道不是历史和社会的悲剧吗?在历史的发展中,多少先知先觉的人不是痛苦万分,俗话说人活着是为了追求快乐,逃离痛苦,但是这种明知先知先觉的痛苦并对执着不悔的人生才是伟大的,历史的发展必然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必然会有流血牺牲,必然会有很多人付出生命。也正是这些敢于先知先觉,敢于直面痛苦的人生和灵魂所产生的强大精神力量才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激励人们为了真理而奋勇向前。只有这样的精神才能推动历史的发展。虽然他们没有直接的成果,但是他们的灵魂的伟大的,精神是永存的,他们的生命体现出了最大的价值和尊严。在《离骚》中,诗人真诚而真实地描绘了这种伟大的“痛苦”与“死亡”。
诗人在《离骚》中,用非凡构筑了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诗人展示了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诗人的理想、品质、人格和灵魂,然后又向人们展示了这些美好而有价值的东西怎样在君王昏庸和小人得志中被抛弃,被毁灭。而浪漫主义精神就是强烈崇高感的具体表现,阅读屈原的诗歌,让人们不知不觉间有平庸而变得非凡,有现实而走向浪漫,放松心情,信马由缰,去感受诗人的情感律动。越是崇高深刻的精神在毁灭时就会越悲壮,越动人心魄,越能震撼人们的灵魂。人们在悲剧的情怀中逐渐变得有了恐惧感,有了同情心,一旦到了轰然崩塌之时,就会表现出强大的效应。屈原的美政思想,被现实中的党人和昏君所毁灭,被天国中的帝阍所毁灭,还被那些无法理解他,体谅他,无法让他施展才华的人所毁灭。人们似乎感觉到,是一种冥冥中神秘的力量让这个崇高的理想走向毁灭,因此,这种毁灭就会让人有恐惧感与悲悯心。然而,出身于贵族而追求完美人格的屈原在逆境中反而愈战愈勇。这种坚持与抗争成就了他的悲壮、崇高与伟大。仿佛最后毁灭的不仅仅是一个人,不是一些思想,而是整个社会,整个世界,这种力量是伟大的,是超越一切的,是无论人的理性还是意志都无法控制的神秘力量,这种力量最后毁灭了屈原,毁灭了一切美好。强烈的命运干让人们对这种毁灭性力量感到恐惧,也为屈原的悲剧而悲悯,也使屈原的精神更加伟大。
三、宁死不渝的高尚情操
人的感情融入诗歌中所产生的美感就是人情美,这种美是高尚、纯洁、真挚而无私的,但是诗人在《离骚》却表现出了强烈的怨恨与忧愤之情,那么又怎么体现人情美呢?屈原的忧愤与怨恨之情不是因为自己的怀才不遇和壮志难酬而发,而是忧国忧民而发,诗人无尽的忧伤和痛苦都表现在那一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中。有着济世之才的屈原坚持原则,不随波逐流,对自身有着严格要求,对人格有着完美的追求,但是昏君不明视听,小人得志当道,这不是一个人的悲剧,而是整个时代的悲剧,社会的痛苦,这种悲剧的力量震撼人心。孤直高傲的人在遭遇不幸时发出的悲愤更能震撼人心,而怀才不遇,又因为忠诚与爱国而不能择木而栖的贤才决定了他只能投江而死,以死明志,已死殉国。黑暗的现实埋没了屈原伟大的理性和抱负,而他仍然坚定不渝,奋发图强,虽然仕途不达,理想不能实现,却在文学领域成就了永恒的辉煌。坚贞不屈的人格让他成就了自己的伟大,而不是一蹶不振。屈原深爱自己的国家,深爱自己的人民,无论现实多么残酷,他都义无反顾地去感受生活,承担国家和历史赋予自己的使命。无论先知先觉有多么痛苦,面对困难和荣誉他都丝毫不为所动,仍然坚持自己的原则和情操。这么一位正直而勇敢的诗人最后的悲剧归宿,又怎么能不震撼人心。强大的人格力量支持他为了理想不屈不挠,勇往直前,面对国破家亡,他纵身一跳,一切都那么从容,屈原不仅是一个爱国诗人,更是一个勇者,而勇者无畏。
结论: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离骚》永远闪烁着熠熠光辉,这部凝聚了诗人血与泪的生命挽歌,历经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都无法改变其凝重的内涵,都无法湮没绚丽的光彩。千百年来,有多少学者从各种角度和深度对《离骚》进行了研究,对诗篇所展现出来的艺术价值进行深层的解读。正确解读屈原诗歌中的美政思想、忠君爱国的精神以及追寻诗歌中的儒家思想和到家思想,其实也是在解读我们自身。通过屈原的《离骚》,我们对人生,对生命有了更深的感悟,《离骚》中的悲剧情怀,正是诗人伟大精神的体现,是诗人伟大灵魂的呼唤。正以为如此,屈原这个名字才会受到人们千百年的敬仰。
参考文献:
[1]
秦训习.读《离骚》[J].中州大学学报.1996(01)
[2]
王启林.从心理学角度看《离骚》的创作年代[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01)
[3]
董芬芬.《离骚》的主线意象及其寓意[J].兰州大学学报.2003(04)
[4]
刘文英.《离骚》的哲学倾向[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01)
第四篇:离别之痛作文
离别之痛作文
离别是美丽的忧伤,正如花谢花开,潮起潮落,因为有了离别,所以才有了无尽的思念和追忆,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离别之痛作文吧,欢迎参考!
篇1:离别之痛作文
现在是春天了吧?萧杀的寒冬还未有去意,仍是刺骨的寒。窗外的树上,枯萎的叶,零零散散的垂着,新叶还未收到春的信息,仍旧在树干里长眠……
这样的萧杀,心中竟然有了几分痛。是什么?是什么?
终于在反复的自问中找到了答案——是那次!是那次无奈的分别。
那是一个生机盎然的季节,正值六月的月末,是一个分别的季节。
那是六年同学最后一次相聚在这教室中。
离家的时候,不知怎的,心情却是分外的好。属于分别的心情应该是悲伤的吧。可是,原本悲伤的世界,一丝丝的忧伤也无。天上万里无云,阳光透过密密的树叶洒下斑斑驳驳的随影,快乐代替了一切;甚至是那地上微不足道的小小蚂蚁!我的心情与原本应该有的心情完全相反。发试卷的时候,没有叹息的声,没有悲伤的脸,唯有划过教室的笑声。显而易见,这个时候,成绩已被抛开,被抛出的很远,很远……
我出奇的安静,静下来倾听。福建,珠海,青岛……都好远好远。大概有人会哭吧?我这样想着……整个上午,阳光明媚,而和着这灿烂的,也就只有那爽朗的笑声了。就是这样的一个上午,平静的让人难以忍受。不过,现在想想,多想留住那快乐的一上午啊!只是,眨眼之间,就已化作了过眼云烟了。……
是时候该走了……
出了教室,第一眼便是那昂首挺立的四个士兵——四棵不知道多少年的梧桐树。六年前,是他们把我迎进这里的,六年后的今天,又是他们把我送走。一年一年,不知道他们送走了多少,迎来了多少。楼下,教导主任在大门口站着。“走吧,都走吧。”她是自言自语?天知道是什么了。也许是送走的多了,迎来的也多了,心磨硬了吧。
他们一个个的都很开心,毕竟都是初中生了吧。他们没有理由不开心。只是,走出校门的那一刹那,都不约而同地一回头,再怎么高兴,毕竟也是忘不掉的吧。
我看见,那一回头,那留恋的瞬间,不舍比海还深,虽然没有泪,但是壁垒还要凶。
我沉默了。
碧绿的树叶,满地的金阳,铺了天,盖了地。花无声,叶无语。
我第一次在这生机盎然的季节里,感到如此的萧杀……
篇2:离别之痛作文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拖着沉重的脚步,眼前飘扬着若干柔软的蒲公英,心底不由地冒出一股股失落的寒意。此时此刻,我已走进了心灵的荒地,眼睛无神地望着地面,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12岁,是个喜欢幻想的年龄,总是想着在一个深沉的秋天前,会有一个童话般依依不舍的离别。曾经为了这个略带伤痛的离别,而三番五次地流泪;曾经用诗中饱含感情色彩的语言,来表达自己无限的感慨。
然而在诗中融入的凄凉却在这个小学毕业典礼上失去了踪影,反到让我的心不禁苍凉了。没有同学的告别,没有老师的叮嘱,没有热情的拥抱,甚至连泪水在滴落之前也被这残酷的阳光蒸发了。天啊,六年,六年的同窗,六年的友谊,竟没有给我们留下任何眷恋。
哎,想为自己的落莫流几滴眼泪,但眼睛中没有一丝泪光。于是尽力找寻自己的记忆。因为,记忆越珍贵,越快乐,越会为大家对它的无视而伤心。
回忆使我的脑海里浮现着朋友们一片片真诚的心,同学们一声声灿烂的笑,老师们一份份无声的爱……这一切的一切陪伴着我度过了六年,美妙的六年,记忆中永远的六年。这些宝藏般的回忆不是比“告别时的不舍”更重要吗?就算那梦境般的一幕真的如我所愿,成为了现实,离别也是在所难免的。与其献上一次虚无缥缈的感动,不如挽留六年间所有美丽的回忆。
突然间,所有的窗户都打开了,心灵的荒地渐渐消失在我身后。世界一下子变得如此渺小,而心中爱的世界却是一派宽广。眼前只有心灵与心灵的呼唤,目光与目光的交织,理想与理想的显现。昨天的失意将被我踩进回忆,今天的机遇将被我好好把握,明天的希望使我轻盈飞翔。这充满活力,充满梦想的世界飘满了神奇的蒲公英……
是的,这蒲公英是六年一班中每一分子的化身,带着美好的回忆,飞向远方……
篇3:离别之痛作文
那一天,在车站表姐提着沉重的行囊,眼圈红红地望着为她送别的亲人,我想她一定有很多话要说,但终究没有说出来,带着深情,带着怀念,也带着一种兴奋的心情,踏上学途的旅程,她默默地走了,融入了凯里民中学生者的队伍。
当表姐坐的那辆列车缓缓前进时,一瞬间,我是多么地想把表姐留住,是多么的希望时光倒流,又是多么希望能够有什么东西把时间冻住,把那列车留住。虽然我不能为表姐多说什么,但我只能注视着她,看着她坐的那辆列车缓缓前进的方向,希望能给她由衷的祝福!
自从表姐走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情绪也一落千丈,回想起我们以前的那些幸福快乐的日子,就会感受到人与人之间亲密无间的友谊!甚至有时会快乐得让人嫉妒得要死!
回想起以前的那些幸福。快乐的日子,每当到星光灿烂的夜晚,我和表姐总会秉烛夜游,与之大抒已见。谈论一翻。就这样,开开心心地和她度过每一个美好的春`夏`秋`冬。
自从表姐走后,我就会感觉到,在没有她的日子里,生活就好象少了一些生机。也感受到了大自然对我的冷酷无情,情绪也会“随波逐流”,就好像快乐的日子从此消失得无影无踪,甚至“退化”。想着和表姐的距离之差——我在山这头,而她却在山那头。就好象中间隔着一堵隔音墙,看不见她的面孔也听不见她的声音,只能从想象中看清楚她的“庐山真面目”。虽说如此,但我深知:“离别是人与人之间彼此沟通的桥梁,也是朋友之间友谊的见证”!
虽说离别会给人带来心理上不必要的伤痛,但这能让人懂得:“只要珍惜身边的一切事物,就是珍惜你自己的宝贵时间,也让一些不懂得珍惜它的人一次严酷的打击,和响亮的警钟”!
篇4:离别之痛作文
我坐在汽车上,远远地望着那渐渐离我远去的身影,眼泪不知不觉地蹦了出来,流到我的嘴里,苦苦的,涩涩的……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这次的离别就是为了下次的相会。
那年暑假,因为亲人的病危,我跟随妈妈来到了云南。那儿是我一生中见到的最美的地方。可见到外婆生命垂危单位奄奄一息的躺在床上,我不知该如何是好。她有那细小微弱的声音喊着我们:“你们来啦”努力微笑着。我噗通一下跪在地上,“外婆”直到眼泪如泉水般流下来,不能停息。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细心地照料着外婆,她的身子渐渐好了,看到她开心的笑着,我也很高兴,她的微笑多了,但每次看到她的疼痛样子,就好像刀割着我的心。她对我很好,很疼我。她的笑像阳光般照耀着我,直到快开学了。我们要回去了,舍不得和担心在心中徘徊,她的笑脸和慈祥在我脑海中出现。
车开动了,她身体不好却依然拖着沉重的身子来送我们,我远远地望着她的背影,远远地,我哭了,深深地哭泣着,我觉得时间过的好快,如果时间能流逝我好想呆在她的怀里静静地看着她慈祥的笑脸……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每当听到这首悲伤地《送别》,就不禁想起温柔的外婆,虽然她现在已去,但真心的希望她在天的远处能幸福。请珍爱身边的亲人,好好对她们,爱她们,她们是你最重要的人,也是最爱你的人。外婆,我爱您。
篇5:离别之痛作文
就在前不久,我终于回到了几年未见的老家。家里的建筑还是那样的挺拔,人还是那样的淳朴与善良;我的外婆与外公还是一如既往地疼爱我,弟弟还是一如既往地思念我,姐姐还是一如既往地谦让我。一切的一切,让我觉得这才是真正有的家的味道。
在那里的日子好似流水,是如此的欢乐而又如此的短暂,离别终究还是来了。
出发的那个早上,天格外的亮,却没有太阳;家中的院子人格外的少,却各各的脸上都写满了忧愁。一切的一切,都渲染了一份离别的伤感,就连平时格外爱叫的大黄狗也静静地卧在一角,低声的呜咽。
弟弟的眼中蓄满了泪,脸上的肌肉在不停的抽搐,一道泪痕在他的脸上清晰可见,我想去安慰他,可竟不知说些什么,只有一份无奈与忧愁在脑中徘徊。
我终于还是踏上了出发的征程,在我上车关上车门的一瞬间,我的耳畔传来了弟弟的撕心裂肺的哭声,但我却不敢回头看他一眼,因为我外表的坚强早已在上车的一瞬间烟消云散,只剩下满脸的泪。
回来的似乎十分漫长,而我的泪也在流。
现在,我终于体会到了离别的痛,那种痛直奔心底……
篇6:离别之痛作文
今天,我非常的悲伤,因为下午我离开了表姐家……
今天一大早,我便醒来,顾不着吃早餐,直冲电话,抓起电话筒,打电话给爸爸,电话接通后,我迫不及待地问道:“爸爸,可不可以明天才回珠海呀?”爸爸听后,爽快地答应了我。我终于放下了心中的一块沉石,今天又可以跟表姐玩了。
吃完早餐,我的婶婶告诉我,等一下爸爸妈妈要来表姐家,我听后便觉大事不妙,难道爸爸要反悔?不可能,还是跟表姐玩着先吧!
很快爸妈来了,我急忙从三楼跑下一楼,问他们是否可以明天才走,他们还是一口答应。我听后,喜悦之火烧得比先前旺了好几倍,我立刻跑上楼,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表姐听,表姐听后也是一阵欢喜,因为今晚又可以通宵达旦了!
谁知万事易改,世事难料。我和表姐正打着扑克时,爸爸走了上来,我本以为他是来跟我告别的,谁知他竟然说了句让我难以接受的一句话:“走吧,回奶奶家了,明天要回珠海。”,心碎呀!之前做的美梦被他一语打破,真所谓是“一语惊人”!
随后,他抛下一句让我准备准备的话便下楼了,在一旁的表姐无奈地说:“哎,暑假见了。”我悲沉地收拾好衣服便下楼了。
下楼后,我真想大哭一场,我太想和表姐多玩一会,上车时,很多人都给了我最喜爱的红包,但那时,我已经开心不起来了,只能勉强一笑。再见,暑假我还会回来的,等着我吧!我心头一酸……
第五篇:质量之痛 警钟长鸣
质量之痛 警钟长鸣
今年以来,有关零部件质量问题多次被质管部门通报,也多次受到公司领导批评。令人担忧或难以接受的现实是,不合格或拟似不合格的零部件闯过了我们层层检查验收关卡,流入了装配工序,甚至已经装配到了交试产品之中。看似都在按图加工,按图检查,但诸如表面质量这类直接影响产品形象的现象,远未得到重视,轻而易举地从我们眼前划过。我们不禁要问:这是工艺要求的问题吗?是管理流程出了问题吗?是工作太忙,工件批量太多的问题吗?
有太多的答案是否定的,同样,有太多的理由是可以找出的,但究其根源还是意识的淡漠,责任的放松。假如这些工件在运转当中,员工多一份质量把关意识,心中多划一个问号,那么肯定不会出现在装配工序或产品完成之后。返工、返修不但让我们付出重复的劳动,更是我们成本的重复叠加,这是员工之痛,这是企业之痛。因此,我们办这期展示,希望通过这些图片,一方面反思责任,另一方面警示各级员工,强化质量意识,让质量警钟时刻长鸣。
(赵华副总经理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