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利用周边自然物培养幼儿美术创作能力课题小结

时间:2019-05-12 13:17: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总结:利用周边自然物培养幼儿美术创作能力课题小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总结:利用周边自然物培养幼儿美术创作能力课题小结》。

第一篇:总结:利用周边自然物培养幼儿美术创作能力课题小结

总结:利用周边自然物培养幼儿美术创作能力课题小结

总结:利用周边自然物培养幼儿美术创作能力课题小结

本课题的实验因子主要体现在:利用周边自然物培养幼儿美术创作能力。在课题实施中,我们根据地方特征和孩子的发展水平,挖掘自然资源及废旧材料与幼儿取得互动,使利用自然物的活动基本成一个完整的研究体系。

一、材料的收集

材料是幼儿园区角活动的重要支柱,离开了材料,活动几乎难以进行,丰富充足的原材料不仅会丰富幼儿区角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还可以激发孩子活动的动机和构思,引起幼儿的联想和行动。因此,我们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农村地方资源,让教育源于幼儿生活。

第一、师生共同收集周边自然资源。

根据教育主题活动需要,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走到田间、野外、山边、溪旁,按意愿从大自然中寻找各种原材料,各种农作物、野花、野草、野果,根据季节变换各不相同,它们均是农村孩子的天然玩具。

第二、废旧材料的收集

利用废旧物品也是开发乡土教育资源的一个重要方面,生活中的各种废旧物品,都可以作为幼儿的游戏材料。同时,在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和资源日益匮乏的今天,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已成为教育的一大主题,因此我们发动每个孩子和家长收集各种还可利用的废弃物品。对幼儿来说,收集废旧材料是一项有趣的工作,因为这些材料利于幼儿的自主收集,尤其是废旧材料在生活中唾手可得,很容易收集到。如:剩余的物品外包装(牙膏盒、饼干桶、可乐瓶等);过时的装饰物;生活中的用品(毛线、纽扣等)„„ 总之,大到废旧轮胎、装修边角料,小到纽扣、螺丝,所有这些材料在幼儿的不同探索活动中都有其不同的利用价值,而且幼儿在收集的过程中也有绝对的选择权,在操作的过程中,有绝对的使用权,自由度极大。

第三、收集材料的分类

在自然资源的收集中,我们通过群策群力、家园互动的形式,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幼儿、家长的收集热情,使幼儿园的资源材料品种繁多,源源不断,为了便于教师的指导,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我们对收集的材料进行了有目的地筛选和分类。

植物类:蔬菜、豆类、谷类、瓜果、马铃薯、红薯、树木、野花、野草、稻草、竹、松果等;

矿物类:卵石、陶土、泥沙、砖块

瓶罐类:易拉罐、雪碧可乐瓶、牛奶瓶、哇哈哈瓶、药瓶

纸盒类:牙膏盒、牛奶盒、塑料盒、鞋盒、香烟盒

贝壳类:河蚌、田螺(河螺)、蟹壳等

其它:泡沫板、纸板、毛线、碎布、纽扣等等。

收集来的材料安全、卫生、经济、实惠,同时这些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材料,不仅节约了有限的教育资金,更突出了我们的生态教育理念。

二、周边自然材料的使用

投放材料是活动的关键所在,它对孩子行为的产生与发展有着非比寻常的作用,材料既是教育意图的物质载体,又是孩子与知识之间的桥梁,更是诱发孩子兴趣促进个性发展的媒介,我们注重材料的多用性、层次性、多功能性,以孩子的差异点提供材料,使每个孩子获得成功和自信,进而乐于创造。

三、环境的创设

《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良好的环境能促进幼儿与材料的积极互动,能让每个幼儿在参与活动的同时都感到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和自信心。

首先,教师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给幼儿提供开放、自由、民主的学习环境,在师幼间营造起一种平等、互动、朋友般的氛围,努力使每个幼儿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其自信心。

其次,物质环境是幼儿学习活动的基础,我园在物质环境的创设上,开展了一些列的外出活动,利用周边的自然人文资源,参观访问、亲自劳作、体验中学会想象,表现自然之美。

总之,在我们创设的活动中,教师们根据本地、本园的自然资源和废旧物品不仅提供了可直接玩的成品和原始材料,也为幼儿提供了一些半成品的材料,激发了幼儿对材料的兴趣,也引发了幼儿根据材料的不同特点,开展造型、建构、数、空间等美术创意活动。如:我们的孩子们能用随着季节的变化,会用各种蔬菜、水果、各种树叶进行创造画、拓印画、做各种漂亮的拼盘;这样的自主活动对幼儿来说比我们成人安排的强制活动更能激发幼儿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而幼儿通过对材料的选择,尝试加工等等,获得了各种知识和技能,并且材料本身也发挥了指导幼儿学习的价值。

我们充分挖掘地方自然资源,创设具有教育性、探索性、操作性和自由宽松的活动环境,带领幼儿到田间、山边、溪旁、野外收集各种本土废旧材料,师生互动;充分挖掘各种材料的运用价值,让孩子在活动中乐于表现自己,大胆探索创新、一物多用,促进创造性、自主性、社会性、智慧个性充分的发展。让我们的教师感受到改变玩具、材料缺乏的情况并不需要花大钱,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大自然的各种资源,就能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取之不尽的材料。

四、家园互动,让家长成为孩子发展的促进者

《纲要》中指出:要让家长成为教师《纲要》的参与者、合作者和促进者,吸引家长主动参与,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形成家园共育的大环境,依据这一理念,我们开展了多方位的家长工作。

1、以“家长会、家园联系栏”为桥梁,促进家园互动。

(1)及时召开家长会,让家长了解《纲要》的精神和理念,了解我们课题的内容和开展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2)通过家园联系栏,以书面形式让家长随时了解我们区角活动的进程及孩子的表现,取得家长的积极配合,包括材料的收集提供等。

2、以家长开放日及亲子活动,拓宽互动途径。

利用开展亲子活动“丝瓜创意秀”,“蛋糕DIY”等亲子活动,创设一个增进孩子和家长情感的一个平台,鼓励家长积极参与活动,通过和孩子的合作游戏,增进亲子间的情感,体验回到童年的乐趣。

收获与体会:

经一年多的研究与实践,我们从幼儿的发展变化上,可以充分肯定“回归自然的创意美术”的课题是有效的,是符合当今社会倡导的素质教育要求的。研究从创设可供选择的自然资源和本土资源入手,找到了现代化教育观念与教育实践的结合点,在研究中逐渐形成了一套易于操作,效果显著的教育模式。从实际效果来看,此方案有利于创造性、探索性、自主性、自信心及自律个性的形成,有利于身心和谐全面地发展。

(一)、幼儿的收获

我们尽量从本园、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安全、卫生、适宜的废旧材料,这样不仅可以节省资金,而且提高了教师和孩子们的环保意识,教师同时将意识转变为行为,渗透于各活动中。幼儿在活动中有了独立操作的机会,他们对美术活动很感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们惊喜地发现,幼儿不但对学习的知识掌握牢固,而且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了。

(二)、教师的收获

我们的课题研究不仅给孩子带来了变化,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莫大“实惠”,在一年多的研究中,教师们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同时也获得了全方位的成长。

1、确立了现代化的教育思想与理念。

教师们从观察了解幼儿入手,惊奇地发现,自己的教育对象具有巨大的潜力,每个幼儿都有不同的潜质。平等、尊重幼儿就像尊重自己那样必不可缺,孩子是很会学习、很发现的,是值得自己信任与赞赏的,环境材料是幼儿学习的“课本”,教师需要精心编制与调整;伙伴之间的相互影响是教育中不可轻视的影响源,允许错误,鼓励错误是培养幼儿探索精神与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等。在研究幼儿与研究环境材料中,正确的儿童观、资源观、教育观自觉确立。

2、掌握了有效的教育技能。

课题研究的过程就是正确教育观念转化为教育行为的过程,就是反复实践探索的过程。在反复实践与观摩他人活动过程中,教师们学会了如何提供材料、如何设计活动、如何观摩评估幼儿活动、如何组织交流协调等。频繁的实践与展示,切实提高了每位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

3、提高了教育研究的兴趣与能力。

一年多的课题研究使我们认识到:课题研究是一桩艰辛的任务,但我们的教师热衷于这件苦事。在日常工作已经繁忙的情况下,大家仍然认为课题研究是最有价值的一项工作,自觉参与,乐此不疲。通过研究,教师们分析问题、概括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每次活动,大家互相“撞击”,互相“震荡”,这种研究氛围带来了研究能力的提升。

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老师们既关注了孩子个性的张扬,又注重孩子全面和谐的发展;让我们的老师学会了欣赏孩子、尊重孩子,师生关系更民主、平等了;使我们老师真正成为孩子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问题与思考:

在实践活动中还存在着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如何提高教师的观察细致性、指导适宜性,还需不断探索;如何根据幼儿实际发展的不同调整美术的目标与内容,提供丰富的、幼儿感兴趣的乡土材料值得进一步探索;材料的层次性及材料的作用和价值没有充分挖掘。我们将通过今后的实践、探索和研究,使每个孩子在活动中都得到更好的发展。

第二篇: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作兴趣及创新能力

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作兴趣及创新能力

小学手工课是今年才开设的专业课程,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基本技能锻炼和提高的重要途径。就目前而言,手工活动课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根据一定的图片,收集一些废旧的材料,创造性地制作出有一定主题的手工艺术作品,从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动手操作的创新能力。

因为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在手工课教学中,我只能按照传统的教法要求学生“跟我学,跟我做”,学生是被动地模仿与接受,思维想象空间有限,他们的创造力得不到充分发挥,这显然不符合现代教育理念。有感于此,如果上课时全班不确定一个相同的内容,让学生通过网络搜索自己喜欢的图片,然后提问。能不能以自己所喜欢的图片为原型,对其进行想象、创意加工制作出一个手工作品?然后思考“利用什么材料来制作”等问题作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任务,以这样真实、具体的任务为教学的出发点,学生就有可能真正地动手、动脑、尝试、探索,由学会技术到会学技术,并在过程中体验劳动的辛苦与创造的快乐,达到真正地创新能力培养,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带着这样的设想,在教学中我尝试着利用信息技术条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他就可以持久地集中注意力,保持清晰的感知,激发丰富的想象和积极的思维,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并能够在进行与它有关的活动中,用意志力去克服困难而不感到疲倦、仍然精力充沛。小学生的积极性往往与他们的学习兴趣为转移,当一个学生对你所教的学科产生兴趣时,总是积极主动地学习,而不觉得是一种负担。所以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勤奋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动力因素。小学低级的学生,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到了一个新的环境,什么都感到很新鲜。新的环境、新的同学、新的老师、新的教室、新的教材„„样样都新,他们仍然保持幼儿园对美术活动那种浓厚的兴趣,鲜艳的画面、丰富的色彩、流畅的线条、想怎么画就怎么画,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只要在他们眼里像什么就是什么。可是到了二年级,只要你细心点,就不难发现,他们的作业多了,做手工和画画的时间少了,浓厚的兴趣淡了,没有那么认真了,想象也没有以前那么丰富了,积极思维回答提问的少了。那怎样保持他们这种浓厚的兴趣呢。在小学低年级手工教学中,我想尽一切办法保持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学习兴趣一般容易激发起来,可难以保持。针对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尝试着利用信息技术等教学手段,力求保持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使兴趣的定向和动力作用贯穿于学生认知的全过程。

首先我利用多媒体课件鉴赏作品以激发学生创新欲望。我利用课余时间制作了一系列多媒体课件,作为教学的引入。如“我的家”,课前我让孩子们准备与家人在一起的照片,然后把孩子们带来的照片制作成幻灯片,让孩子们欣赏后谈谈自己与家人在一起的感受,通过孩子们的谈话,引出孩子们爱自己的家,爱爸爸妈妈。讨论怎样用我们收集来的废旧材料构建我们的家。然后再出示课件“我有一个温馨的家”让孩子们模仿幻灯片里面的家自己动手搭建一个现在和未来的美丽家园。由于孩子们有了直观的视觉欣赏,学习热情和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一时间教室变成了“工棚”,孩子们七嘴八舌的开始设计自己的“家”。教室里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充满了幼稚可爱的笑脸,呈现出生气勃勃的精神状态,孩子们思维活跃,互相献策,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然而然的形成了。

孩子们有了兴趣,而且又像在玩游戏,这样的课堂气氛对于一二年级的孩子们来说是向往的,师生互动,富有朝气。我们搜集了孔雀、欧洲乡村雪景、渔场农家等美丽照片。我们是这样来教学的:教学开始,以猜谜的形式设置悬念:“头戴花冠鸟中少,身穿棉袍好夸耀,尾巴似扇能收展,展开尾巴却爱瞧。”学生们来了兴趣,积极举手回答。学生很快染上兴趣,进入情境,启动思维。(出示课件“孔雀图”)提问:孔雀美不美?学生都回答:美!教师顺势将上届学生根据“孔雀图”用塑料汤勺制作的“孔雀开屏”手工作品投影出来;问学生作品美不美?学生有的说不美,有的说美,产生了两个派别。教师引导论为不美的同学谈谈不美的原因,学生有的说颜色单调,有的说做的呆板。教师问:难道这幅作品就一无是处?学生开始肯定好的方面了,如有的说创意好,有的说制作精细,有的说材料选得巧妙等。按照这种方式连续作了七八次训练:先投影一幅美丽的风景画,让学生思考“根据这幅图片可以制作出一幅什么样的手工作品?”这时学生想象的闸门被打开,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设想。在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的争论之后,我展示本校前几届学生制作的与此有关的优秀作品的图片,看到一幅幅创意新颖和制作精美的手工作品,连平时最高傲的同学也在点头赞叹不己。

在学生的感叹、惊讶之际,教师开始总结,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可见,想象力对于我们是如此重要。如果我们不借鉴任何资料只是凭空的去想可以吗?不行,我们要多看,看到还应多想,想到了就应尝试着去做。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网络中拥有的“海量信息”已经成为我们资料的主要来源。

老师“适时”布置下节课的任务,让学生在电子阅览室上网查找有关风景、动物、植物、饰品等图片。

二、利用网络环境搜集资料,拓展学生创新思维

第二节课,学生进入电子阅览室。老师向学生交代上网目的:查找自己喜爱的有关风景、动物、植物、饰品等方面的图片保存在电脑中,作为下节课动手制作准备创作原型。

学生很认真地上网,很熟练地找到了相关网站,然后认真挑选自己喜欢的照片,然后对它进行设想,看能否以此为原型制作出作品。经过一段时间,教师请几个学生上讲台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喜欢的图片,然后谈谈自己的想法,以及准备用什么材料来制作等问题。教师布置任务:选择一幅你最喜欢的图片,思考你要根据它制作什么?用什么材料来制作?请课后准备。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了一种新的关系,创造了一种新的学习氛围,老师体验着从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组织、指导、管理与参与者的角色转换。教师的核心作用不在于给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引发和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活动,这种教学不是从教师、从书本出发的,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但另一方面,教师不是跟在学生思路后面的追随者,而是基于学生的反应采取具有引导和促进作用的、积极的教学的策略。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促进者与监督者,需要把教学内容、学生差异、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设计等方方面面的因素协调起来。

三、利用活动室实现自己的手工作品,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 组织学生进入劳技活动室,要求学生作好的准备有:一是从电脑中打开自己所选定的创作原型--图片,二是制作用的材料。

活动室设备多存在的安全隐患多,学生进入活动室一旦开始动手制作以后就往往忙于手里的活而不大注意老师的讲话了。所以在课前一定要注意事项、要求及安全要领交代清楚。

学生定位落座后,清理好工具和器材,开始自己制作起来。如果学生对自己的创意作品有点印象不深刻,可以上到讲台前的电脑打开自己的图片观察一下。此时教师在活动室中不断巡视,指导学生进行制作,帮助学生进行操作,同时还对一些安全隐患予以排除。

教学计划安排第二节课来完成手工制作。由于学生各方面素质存在差异,作品的难易程度也存在区别,加上学生准备程度不同,有的同学很快,只要一节课就能完成。对于这部同学,教师可以先对他们的作品进行验收,应重点肯定他们的成绩,肯定他们在创意上的长处,对不足之处提出建议,学生可以进行修改。同时,教师可进一步调动这部分同学的积极性,让他们做“小老师”,帮助其他制作较慢的和有困难的同学,这样既可以保证教学进度,又达到了“增进同学友谊和培养集体合作精神”的德育效果。

经过二节课的动手制作,一件件精美的作品就呈现在大家面前了,虽然不一定每件都是精品,但是学生们看到自己亲手制作的成果,一些学生高兴得跳了起来。

四、利用网络进行多元化的发展性评论,全方位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我校有专门的“劳技学科专题网站”,为学生提供了劳技课题教学资源,是学生进行作品鉴赏、相互评价的场所,更是师生进行劳技作品设计技术交流的平台。

本节课在学生电脑教室进行,时量为一课时。主要目的是:通过网络展示学生作品,相互赏析,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全方位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上课之前,教师要花费大量时间来准备工作:将学生每件作品用数码相机拍成照片上传到学校《劳技学科专题网站》,给每幅作品编上序号(目的是为了进行匿名评选,保证网络评价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制作成单独网页,内容包含每幅作品成品图片、创作原型图片、作者创意图、选用材料、作者自评等。将全班的作品以缩略图的形式在一张网页上,在点击每张缩略图时,会打开相应作品的网页而浏览到详细资料。学生进入电脑室,教师交代有关要求和评分细则后,学生进入相应网站浏览作品,点击每幅作品查看详细资料,还可以对作品发表评价,并评出等级。每幅作品的最终成绩由全班同学通过网络评价决定。就按照这样“网页浏览、网上评价、各抒己见、老师点评”等几个步骤来进行作品欣赏和评价。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既能根据同学和老师的意见把自己的作品提高,更多的是从其他同学的作品中得到启发,开拓了思维,创造思维等方面得到了大大提高。另外,大大缩短了作品的评析时间,提高了评价的公正性。

课后,老师把电脑自动平分结果统计出来,对全班作品进行排序,给出一、二、三等奖,每个同学的积极性都得到了提高。

本手工制作活动分成了四个阶段,共用了五课时。利用网络条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查找的资料丰富多了,制作出的作品丰富多彩了,评价方式新颖、快捷、客观了。通过这样的手工制作活动,学生无论是在学习兴趣、创新能力方面,还是团结协作精神方面都得到了大大提高

第三篇:浅淡小学生美术创作能力的培养

浅淡小学生美术创作能力的培养

福建省莆田市实验小学 吴梅花

摘要 实施美育、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培养能力,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能力。利用美术的创作,开发出超乎寻常的创造能力。小学美术教学有必要加强创作课的设计与研究,重视形象思维的开拓和智能的开发,强调创作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小学美术 创作能力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中,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都具有深远的意义。美术教学大纲提出:“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作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教师必须重视写生、选材、欣赏、添画、记忆画、联想等能力的培养。

一、激发写生欲望

小学生由于认识水平和能力的限制,主观感爱大自然美丽画面的能力有限,需在教师的指导。带领学生走出校园,领略大自然的神韵和风采,让他们去寻找美,这样引路让学生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感受,也就为表现大自然的美打下了基础。

1、描述

用生动的语言向学生讲述大自然的美。如:“枫桥夜泊”、“春江花月夜”、“春江水暧鸭先知”等,这样的画面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会见到,只是印象不深,感受肤浅,需在老师以准确的语言描述,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意境美。

2、认识自然

学生有的喜欢灿烂的朝霞,有的喜欢朦胧的明晚景,有的喜欢田野的风光,可有的却喜欢市场的喧闹景象。学生写生时可让他们走进大自然,自由组合,自找景点,描绘自认为最美的景物。这样,由于学生选择的是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感受最强烈的景物,写生时就会带着一种强烈的感情。

二、推理训练

美术写生教学的形式既包括添画、记忆画、想像画,又包括组合画和画面改错。在这五

种美术写生教学花形式中由于作品题目与作品内容既存在一致性,又包含因果关系。因此可以利用作品题目与作品内容的因果关系,让学生思考,体会作品题目与作品内容的一致性。

三、培养审美情趣

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创作能力的提高,但审美能力的提高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完成。老师要通过对优秀作品或图片的构图、色彩、明暗等分析,对构图、透视、色彩等方面的赏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的情感,也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娓娓动听的讲解,惟妙惟肖的表情都能使学生的情绪受到强烈的感染,拓宽他们的创作思路。

四、创设情境美

小学生年龄小,易疲劳,持久性差,要创作出好作品更需要一个优美的创作情境。学生创作能力发挥如何,一定程度上需要有一好的创作情境。在上创作课时,可播放旋律优美的轻音乐,用音乐形象感染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合理想象。这样,学生会觉得创作是一种享受,是美的熏陶,于是乎不知疲倦的创作作品。

五、学会添画

添画是指在已画好某些形象的画面上,启发和指导学生添加与其有密切联系的人物或其他物象,从而使画面构图形式完整,内容具体而充实。有些学生画的画面很单调,只有一些主要的事物,我就启发他们对画面进行联想,把一些相关的东西添画进去,使画面丰富多彩。有时我教学生画风景画,有意识地空出背景让学生添加自己喜欢的事物,学生添东西,实际上已经脱离了临摹画的范围,这里已经开始包含着创作的雏型了,如对画面构图的安排、色彩的处理等等。其实,添画是绘画创作的初级阶段,也是创作的基础。让学生添画,这已经是创作的雏形了。

六、多画记忆画

记忆画比一般的临摹画更接近创作画。低年级儿童画得最多的是记忆画,画平时记住的印象,或对外界刺激的感应,对形的要求不高。比如:让学生画愉快的一件事,学生就会搜寻记忆中快乐的事,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形象记忆力和想象力。形象记忆能力的培养还可出示一个玩具,让学生观察一段时间,再拿走,然后默画,也可以默画一幅画,使学生养成整体意识,对物体能抓住特征,增强记忆力。经常进行这类练习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让学生练习画记忆画,不仅可以增强他们的形象记忆能力,而且可以通过学生独立的安排画面、设色等,为今后的绘画创作打下基础。

七、联想创作

联想创作课是借助文字、图像或实物,引发学生的联想,并经过改编,创造出一种类似而又不相同的形象和情节。字的联想创作课让学生学得字不是很呆板的黑色工整的字体,让学生了解到我们祖先创作的文字也能进行装饰,以此美化我们的环境。联想创作课的设计目的是增加临摹课与写生课的趣味性和创作因素,既训练了学生的基本绘画能力,又训练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创作能力。例如四年级的《绿色呼唤》一课,在优美的轻音乐下,教师轻轻语言描绘:阳光透过林梢,轻轻地渲染出一片宁静的绿色气氛,我的目光沿着树干攀升,伴着绿叶拥吻着蓝天和白云,让我们共同沉醉在这绿色的旋律中,让我们的地球永远年轻。随着教师的描绘和音乐的配合,学生沉浸在无限的联想之中,创作就可以轻松自如。

八、提倡合作互帮,共同完成创作。

每一个学生对待同一种或不同种的事物,都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画好创作,我启发学生在创作一幅画时,可以让其他同学帮忙提供意见,设计构图,甚至帮忙作画。这种合作互帮的形式,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互相启迪、互相补充、互相吸收、取长补短,学生创作的作品内容也会比较丰富,不会空洞无味。

综上所述,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首先应注意保护学生的独特的个性,并给予学生发挥个性的自由。消泯学生的个性,千人一面,是创作活动之大忌。应该鼓励学生在个性的基础上大胆的表现,鼓励学生对他人的作品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在思维方法上,应该注意采用与创造性密切相关的发散思维、类比思维、想象思维等。另外,美术教学中还要努力设计一些具体的程序和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第四篇:美术教学中培养儿童的创作能力

美术教学中培养儿童的创作能力

儿童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旺盛时期,他们活泼好动,富于想象。丰富的想象是创造的翅膀,我们应该使儿童这种潜能和天性得到充分的表露和发挥。几年来,我在辅导儿童美术创作中,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方面作了以下的尝试:

(一)欣赏名画,激发兴趣

小学美术教学不能局限于技巧的培养,还应当让儿童在不断欣赏各种美术作品中,受到美的熏陶和享受。在辅导学生绘画创作中,我让学生欣赏古今中外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因为美术作品涉及的范围很广,古今中外、天上地下、花草树木、飞禽走兽,无所不含。通过欣赏各种美术作品,对学生进行感染和激励。同时,在欣赏中收到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知识的效果,不仅使他们看到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自然环境和生活图景,还可以使学生学习艺术家的工作精神和创作态度,从而产生极高的创作愿望。

例如:欣赏万里长城画册,画面中万里长城雄踞于祖国北方的崇山峻岭中,气势磅礴。欣赏时学生从画面的色彩上得到视觉的快感,而且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创作动机,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其次结合作品欣赏还向学生讲述一些著名画家的故事。比如欣赏作品《最后的晚餐》,我向学生讲述了《达•芬奇画蛋》的故事:欣赏作品《田横五百士》,我为学生介绍画家徐悲鸿爱国、为艺术奋斗的一生。学生被他们坚强的毅力深深感染,产生了热爱生活,热爱艺术,争当未来画家的激情。

(二)启迪诱导,丰富想象

在教学中,我经常和学生共同讨论艺术品的创造过程。在讨论中,教师起着启迪和诱导的作用。通过引导诱发,唤起学生对美的思考。如在欣赏作品时,我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你认为这幅画表现什么?”“画中的构图感怎样?色彩感怎样?”“你能想象出作者是怎样构思这幅画的?他在描绘这幅画时想到什么?”等等问题。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对启发诱导学生的审美联想与想象是十分重要的。

又如:在一堂美术课,我要求学生创作一幅以“环保”为题材的画,学生不知画什么好。这时,我首先向学生讲解有关环保的知识,以及环保的意义和目的,再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要保护我们的地球,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你一言我一语地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说要保护小鸟、保护森林;有的说要保护水源和空气„„最后,我说:用我们的画笔把我们想到的画出来吧。于是,一幅幅反映“环保”的作品就在这样氛围中创作出来了。

美术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静观美、欣赏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在观察周围事物的基础上进行理解、记忆,根据一定的主题进行创作。如:小学生喜欢动物,也爱表现动物。我就把教室装扮成一个“动物园”似的,墙上挂满了一只只颜色鲜艳、动态可爱的动物,然后我和学生一起做游戏、唱歌、猜谜语、讨论,激发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通过边玩边学,加深学生对动物特征的认识和记忆。最后我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用绘画的形式进行创作。经过教师的启发,学生把充满童趣、富有创意的画描绘出来了。有的学生装创作了《动物音乐会》:有的创作了《爱笑的动物》„„有个学生给昆虫画上了美丽的花纹,有个学生甚至给老虎添上了翅膀。通过美术课堂创设情境,使他们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更能使学生在快乐中去进行想象与创作。

(三)拓展思路、勇于创新

美术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儿童的形象思维能力,从而使他们能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因此,小学美术教学提倡标新立异,不默守陈规,鼓励学生勇于创新。例如:有一堂美术课我是这样上的,我先叫学生将几种不同颜色的纸撕成大小不一的纸片,然后我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拼贴成一件作品,学生面对着一堆纸片,思维也变得混乱,拼贴出来的作品主题不突出,缺乏创造性。于是,我抓住时机进行启发,提示这些纸可以拼贴成风景、人物、动物、植物

等,顿时学生的思路打开了,思维活跃起来了,他们兴趣盎然地根据自己的想象完成了这一次作业。

为了培养学生独立创作的意识,教师要尊重儿童的各种奇特的想法,尊重他们用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方法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只有这样,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及真善美才得以自然流露。例如:我要求学生创作一幅《放风筝》的想象画,大部分学生地创作过程中总离不开传统的观念:天空画成蓝色,树叶画成绿色,太阳画成红色,画面基本上是几个人在草地放风筝,只有一个学生的画是别具一格。她的画面上画着一个小朋友接着绳子随着风筝漂荡在天安门广场的上空。红色的天安门,橙色的天空,黄色的太阳,紫色的树,整幅画的色彩十分强烈、跳跃。我问她为什么这样画?这学生回答说:我想随着风筝亲自到天安门广场看一看。这幅画无论是构思、构图或者色彩都是十分独特的,我当场就表扬了她,并鼓励其他同学要细心观察生活,大胆想象,敢于创新。通过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创作活动,学生创作艺术的兴趣得到了激发,还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作力。每个儿童的性格、爱好都不一样,对同一事物的理解能力,表现能力也不一样。如果我们刻意地要求他们模仿别人的画,刻意地要求他们把结构画得如何完整、形象是如何逼真,那样就根本谈不上让儿童去反映自己对生活的感知,创造出有鲜明个性的绘画作品,我们应该让儿童在一个自由、宽松、和谐的气氛中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展示他们积极的创造本能。

第五篇:幼儿总结浅谈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

幼儿总结浅谈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

语言是人们交际的工具,幼儿时期是一个人的语言能力迅速发展的时期.但是由于幼儿的知识和经验比较欠缺,认识水平有限,掌握的词汇不够丰富,对词义的理解不够准确,很难确切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口语中往往出现不少语病.因此,从小培养和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让幼儿学会正确地使用语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因此,我就此浅谈几点有关幼儿语言能力培养的想法:

一、创设有利于幼儿表达的语言环境,使幼儿有话敢说

宽松和谐的语言环境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前提,是调动幼儿有话敢说的内部动机和必要条件.它体现了成人与幼儿关系上的平等,体现了成人对幼儿人格的尊重,这样才能使幼儿有话敢说,有话愿说.对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以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为切入点,支持和引发幼儿表达的愿望,为他们提供畅所欲言的机会.同时,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提倡敢说先于正确.因为每个幼儿的语言能力是有差异的,我们应尊重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要,抓住时机,选择适宜的谈话内容、方式和场合,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引发话题,鼓励幼儿的每一次表达,并让孩子通过语言表达体验到语言交流的意义、成功和快乐.当幼儿词不达意或语句不太完整时,我们不要急于或者刻意加以纠正,以免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给幼儿以挫折感或压抑感,从而失去说话的主动性、积极性.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让幼儿随意地说,无目的地讲,而是让幼儿在老师精心创设的环境里轻松快乐地学习语言.幼儿园的语言活动多是通过故事、游戏等生动的形式来进行的,这样既能够锻炼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又对幼儿组织语言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交流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提问是常见的一种方式,也是开拓幼儿思维的好方法.但如果没有很好的活动气氛,幼儿可能会有一种惧怕心理,而如果采用引发讨论的方法,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自己的观点,展开热烈的讨论,效果则大不一样.我们要循循善诱,促使幼儿积极思考,使他们有问题可问,有话可说,当幼儿提出不明白的问题时,教师可不必马上回答,而是把问题交给大家,以激发孩子们更大的热情,幼儿的思维会更加活跃,而其语言能力也会随着思维的发展而发展.二、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开展丰富的游戏活动,使幼儿有话可说

丰富的生活内容与经验是幼儿语言表达的源泉与基础,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与体验,幼儿才会有乐于表达和交流的内容,才会有话可说,有话要说.我们应有意识地丰富幼儿的生活内容,帮助他们积累生活经验,如引导他们观察大自然中的日出日落、风雨雷电、花香鸟语、春夏秋冬……教孩子体验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可以成为幼儿的观察对象,生活中的每一种情绪、每一个活动都可以成为幼儿体验的内容,因此这就需要做个有心人.我们把自己所闻所见所思所感大胆地表述出来,或让成人把幼儿所说的话记录下来,使幼儿在语言与文字之间建立联系,或者让幼儿先画下来再讲出来等等.我们还可以利用图书、故事、儿歌等形式为幼儿提供表达与交流的机会,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如看图讲述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语言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复述故事或背诵诗歌可以培养幼儿的记忆力和语言的流畅性,这样还可以让幼儿在边读边看中培养对文字的兴趣.游戏是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游戏中,幼儿可以主动地、积极地

表达他们对事物所持的态度,我在开始从事幼儿教育时,往往不敢让幼儿选择自己的游戏,认为一放就乱,通过多次实践,我明白了活不是散、乱,不是幼儿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受规则约束,或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活动的内容有规则有秩序地让幼儿愉快地加入到游戏当中,在游戏中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例如在娃娃家、快餐厅、小医院、图书角、理发店等游戏区域内,可以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语言表达机会,同时又体验了愉悦的情绪.另外,我还通过组织语言活动,让幼儿充当其中的人物,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去体验角色行为及其心理过程,这是孩子乐意接受的,他们会非常投入,完全沉浸到角色当中,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语言接连不断,幼儿在较为准确地理解了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同时发展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三、抓住生活中的各种表达机会,使幼儿有话愿说

一日生活中,幼儿随时有表达意愿和感受的要求,我们应关注幼儿的想法,满足其需要,抓住生活中各种表达的机会,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使幼儿有话愿说.如让幼儿在教学活动中学会倾听与表达,在争执中学习围绕话题进行辩论,在聊天中学会相互交流,让幼儿在与同伴和成人的交流中感受说的乐趣,而这种快乐的情感体验又会促使幼儿乐于交流与表达.四、利用与同伴和成人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同伴间的相互作用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

可以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幼儿在交往中会调动已有的经验,运用语言技巧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两个幼儿为一件玩具发生了矛盾,一方想从对方手中拿到玩具,另一方则千方百计不让对方拿走.双方在交往过程中都会根据对方的态度和行为选择交往的策略,调整语言与他人沟通,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我们应为幼儿提供与同伴交流的机会,使幼儿在交往中感受语言交流带来的乐趣,切实提高语言能力.成人与幼儿之间的交往对幼儿的语言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我们的语言可为幼

儿语言的学习起到示范作用,让幼儿通过观察、模仿和学习,积累交流与表达的经验,理解语言的意义,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五、积极引导幼儿善于观察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为本,观察先行,”注意力和观察力

是决定一个人口语表达是否丰富生动的关键因素.幼儿一开始,就应该给予充分的观察机会,然后逐步培养其兴趣,逐步锻炼观察事物特征的能力.我们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让幼儿观察一些常见植物,如大蒜、豆类、菜根类、种子类,并让幼儿亲手实践,培养他们观察事物的专注性.在此基础上,逐步学习按特点的类别加以比较等等,实践证明,这样能使幼儿在观察质量不断提高的同时,将口头表达的技能进一步朝有条理的方向发展.六、渗透于各领域,扩大语言发展范围

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我们一般往往会错误地认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是语言教育活动的重头戏,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无须过多考虑语言能力的培养.幼儿的语言学习仅仅靠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教育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将幼儿语言能力的训练随机渗透到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中.1、在数学教育活动中随机渗透语言教育

数学教学活动和语言教学活动不同,它没有许多优美动听的语句以及丰富的词汇,但却需要幼儿有快速的反应能力、敏捷的思维能力和精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幼儿来说,数学活动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学习活动.因此,在数学活动中,为了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我们采取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玩玩说说中学会数学的知识.如幼儿学习4以内物体的点数,我设计了一幅图,上面有四只小白兔,让幼儿说说它们在干什么?一共有几只小白兔?幼儿会说:有的小白兔在采蘑菇,有的小白兔在玩,有的小白兔拎篮子,有的小白兔在休息.草地上一共有4只小白兔.它们玩得真高兴.这样,不仅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也提高了它们的学习兴趣.2、在科学教育活动中随机渗透语言教育

科学教育活动中的语言信息交流主要包括描述和讨论两种方式.幼儿在描述

和讨论中既可以提出自己饿观点和想法,又可以交流自己的探索、操作过程和操作方法,以及从中获取的情绪体验.如一幼儿经过观察问另一幼儿:这只鸡蛋为什么能立起来?这是幼儿之间发现现象的交流.我们要给予幼儿充分的描述和讨论的机会鼓励幼儿学习用简单明确饿语言表达和描述科学发现.又如:幼儿在观察水的三态变化小实验时,当水开了后,水壶里冒出了热气,当幼儿描述时说:水烧开了以后,就冒烟了.我们听了就要及时纠正幼儿的说法,说:水开了,就冒出了水蒸气.幼儿从这一活动就掌握了

“水蒸气”一词.因此,我们可在科学教育活动中随机丰富幼儿的词汇,逐步要求幼儿用完整、连贯、通顺的语句表达,以提高科学教育的质量.3、在音乐教育活动中随机渗透语言教育

生活中处处有音乐,语言音乐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比如歌曲《小蚂蚁》,主要讲述一只小蚂蚁看见一粒豆,想搬回家,可搬不动,后来想出好办法,请来朋友帮忙,一起搬回家.在学习这首歌后,我请幼儿根据歌词内容把它改成一个故事,提高幼儿音乐欣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4、在美术教育活动中随机渗透语言教育

儿童的世界到处充满着美的色彩,他们爱画、爱玩、爱制作,我们在美术中,可抓住幼儿的这一特点,让他们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讲述,也可在绘画和手工中,加进幼儿喜闻乐见的儿歌形式,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如教幼儿用橡皮泥做圆饼,我请幼儿配合手工的操作步骤编儿歌:搓搓搓,搓成一个小圆球,最后上下压一下.通过念儿歌,做手工,使幼儿动手又动脑,在顺利完成美术作品的同时,又能使幼儿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口语表达能力.5.在体育教育活动中随机渗透语言教育

在体育活动中幼儿的活动量往往比较大,兴趣很高,幼儿不能控制自己的情

感.根据这一特点,在活动时,我先让幼儿看教师的示范动作,再请幼儿讲述并讨论教师的动作要领及注意点;接着请幼儿练习,最后请幼儿说说是怎样做好这个动作的.这样,不但注意了活动的动静交替,而且让幼儿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讲出了各种活动的特点,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能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幼儿与他人交往和主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完成的,因此要让幼儿成为语言的主动学习者、建构者,成人就应为幼儿创设敢说、愿说、会说的语言环境和交流与表达的机会.综上所述,“三岁之魂,百岁之才”我们一定要把对幼儿的语言教育当做一件大事来抓,切实抓早、抓实、抓好.要努力创造一种轻松愉快、和谐向上的说话气氛,消除幼儿说话时胆怯或忧郁不决的紧张情绪,不断提高语言表达水平,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为他们迅速成材奠定扎实的基础.

下载总结:利用周边自然物培养幼儿美术创作能力课题小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总结:利用周边自然物培养幼儿美术创作能力课题小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美术教学中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范文

    美术教学中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 机关幼儿园 王燕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创新的世纪,谁拥有了创造型的人才,谁就会占有知识创新、......

    幼儿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课题阶段性总结(共5篇)

    幼儿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课题阶段性总结 市妇联幼儿园教师黄燕 单独的行为参与不利于幼儿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思维交流,才能促进幼儿全面素质的提高;如......

    关于如何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的课题研究阶段性工作汇报

    关于《如何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的课题研究 阶段性工作汇报 城区二小 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全家围着孩子转,恨不得把所有的事情都替孩子做了,但是家长要冷静地想一想,......

    对小学生美术创作能力的培养的点点建议(精选五篇)

    对小学生美术创作能力的培养的点点建议在素质教育的今天,非常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中,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

    中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 课题计划、总结

    “中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课题研究计划 一、课题的提出 我校的现状:我校语文教学一直处在高耗低效的状态,教学内容的封闭和教学方法的陈旧应是问题的主要症结 。要走出这种......

    “学困生阅读能力培养”课题总结[精选5篇]

    “小学语文学困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课题总结 金十一小 李惠芬 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学生获取......

    读写结合能力培养小课题总结

    《读写结合能力培养》课题的阶段总结 东街小学范美琴 语文作为各门学科的基础,承担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任务。在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就是通过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利用民间体育游戏培养幼儿合作与创造能力

    利用民间体育游戏培养幼儿合作与创造能力 合作是每个人适应社会、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在大力推进教育改革的今天,孩子合作能力的发展愈来愈受到教师的重视,因为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