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研究》中期研究报告(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2 13:14: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研究》中期研究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研究》中期研究报告》。

第一篇:《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研究》中期研究报告

《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研究》课题

中期研究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教育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计算机与网络已经逐渐普及到课堂教学中。而相对过去小学教师常年的“一根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的单一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教育信息化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走向,它正深刻地改变着传统的教学理论、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学模式。

我们进行《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研究》的课题研究,旨在以课题研究进一步带动全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学校的教育现代化进程,全面提升全体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为此,该课题2014年被立项为省级课题,到现在已进行一年的研究。

二、理论思考

本实验中,教育技术是指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青少年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此应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而应用教育技术正是改变教与学方式的有效途径;另外,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还是新课改成功实施的必要条件,而有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模式与方法(即如何在各学科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整合)则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内容。所以实施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研究,使广大教师尽快提高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迫切需

求。

三、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研究目标

1、在充分广泛地利用学校现有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对教育资源进行新层面的建设,培养适应教育发展的具备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能力的教师。

2、小学教师要在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和其他现代化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探索信息技术的运用,把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作为学生认知工具,通过教学设计,运用教育信息化改革学科的教学过程。

3、如何进一步改善信息教育环境,使教师产生强烈的教育资源信息要求。

4、由于信息技术教育的迅速发展,将对师资提出新的要求,研究如何通过继续教育加大培训力度,使教师具有运用现代信息工具的能力和在现代信息环境下进行教学和科研的能力。

研究内容

1、通过研究与培训,使教师能学会使用局域、广域互联网,应用多媒体、学会电子备课成为教师必备的基本功,掌握应用远程教育系统,成为优秀教师的技能。

2、确立辛庄镇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目标定位,提升以文档、表格、幻灯、图片等办公软件为主体的计算机教育执行力。

3、校本学科资源的开发与建设,通过学科教学资源的开发建设,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

4、研究如何继续教育加大培训力度,使教师具有运用现代信息工具的能力和在现代信息环境下进行教学和科研的能力。

四、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以学校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进行课题研究,探索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完美结合,探寻提高教师教育信息技术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2、归纳法。在推进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进行必要的归类、筛选,将经验上升到理性高度,总结提升教师教育信息技术能力的良好方法,并将经验向全县推广。

3、个案研究。通过执教研究课、优秀资源库的建设,对特征显著的教师进行跟踪调查,通过记录和描述,形成个案。

五、中期研究认识

实践中,我们依据《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研究》的宗旨,在对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以理论学习为先导,以教学设计和信息技术培训为突破口,以课堂教学为检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主阵地,结合校情设计出实验方案,全面推进本课题的实施。经过一年的研究,我们形成了一些共识,主要体现在两个“认识”上:

1、教育技术能力建设不同于信息技术培训。信息技术培训是围绕各种信息处理技术而展开,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则是围绕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各个环节而展开。尽管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也会涉及大量信息技术的内容,但其目的是利用这类技术来优化教学过程以提高学习的质量与效率,这和信息技术培训中完全以学习、掌握信息处理技术为目的有

着本质上的不同;在教学的历史上,各种新的工具总是被吸收应用到教育教学当中,从结绳记事用的绳子,到黑板、粉笔,到最新的数字技术产品。就像会使用黑板、粉笔并不说明具备教师能力一样,信息技术培训只是解决了教师的基本信息技术素养。

2、自主发展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由之路。实施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计划,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实施素质教育和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设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必然要求。国家在进行教育技术能力规范化考核认证的基础上,鼓励教师自我设计,自我提高。因为教师教育技术的培训最具个性化的色彩。它可以实现在单一教室里因材施教的目标。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中,完全可以鼓励个人,在参加统一教学进度的同时进行自学。通过鼓励自学来满足不同程度的学员的学习愿望。也可以在学习内容上把容易掌握的部分放到课外自学中去,而利用适当的集中培训时间,解决那些难以通过自学弄懂的问题,从而大大提高培训的效率。

六、研究过程

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得到了县教育局电教馆亲切指导,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1、加强信息化环境建设,创设学校发展的提速平台

⑴、建设校园网络

为了全面实施课题研究,促进学校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我校接入宽带网,微机室、各行政办公室、教师办公室所有电脑全部入网,师生对网上资源实现了共享。全校教师充分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学习课改新理

念,借鉴新的教学模式,提高备课质量,并实行集体备课制度,相互探讨,集思广益,共同提高。各学科教师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带领学生走进网络世界,拓展学习途径,转变学习方式,发展信息素养,提高学习效率。

⑵、建立学校网站

为了及时展现课题研究进程,我校建立了学校网站,设置科研之窗、教研视角、教坛群英、、荣誉展厅等栏目,信息量大、图文并茂、更新及时。随着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普遍提高,我校正在酝酿学校网站改版,改版之后的网站将包括学科专题研究网站、教研组网站和教师个人网站,内容更加丰富、缤纷多彩。

2、注重校本培训,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⑴、进行理论探索,拓展研究深度。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课题组负责人做专题报告,对研究人员进行课题研究培训,从而在理论上为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保证了课题研究健康有序的发展。一年来,我校通过印发资料专辑,交流研究体会,引导课题组教师广泛学习,深入探讨,认真反思,不断将研究导向纵深。

⑵、学校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要求,先后派出语文、数学、体育、英语等学科骨干教师参加市等各级组织的新课程培训和新课程观摩活动,组织教师全员参加通识培训。老师们通过看光盘、听讲座、观课例、析个案、与同事交流等多形式、多途径、多层次的培训,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

⑶、我校发挥自身的优势,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利用现有微机室,由计算机教师对全校各教研组教师,定期或不定期的举行远程教育资源应用培训班。通过对教师进行分组轮训,教师学会Word、PowerPoint等软件的运用;学会了远程教育资源的整理和应用;学会在互联网查找知识,浏览网页信息。教师们充分认识到了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势,许多教师思想观念发生了转变,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有了提高,各教研组涌现了一批能熟练操作、能自制课件的中青年教师。

⑷、学校进一步落实了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指导,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各教研组指定了两至三位教师对年轻教师加以帮助,从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等加以指导。最后对全校举行了汇报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选派优秀教师外出学习、参加培训、参与竞赛,提供促进成长的优良土壤和脱颖而出的良好机遇。

3、以研代训,深化课题研究,促进教育质量的稳步攀升

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具有先导性作用。通过课题研究能揭示教育规律,探索科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校教育质量,逐步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⑴、开展教学评优,深化教学改革

为了提高研究水平,高质量地做好研究工作,我校举行了“利用优质资源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等活动,帮助学校建立了适合的教学资源库。同时我校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四个一”教科研活动,如备好一篇特色教案,制作好一个课件,上好一堂优质课,写好一篇论文等,大大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教师人人学技术热情高涨,纷纷将优秀资源应用于课堂教学,将有价值的资源刻录到光盘进行保存,有力地促进了教师思

想观念的更新和业务水平的提高。,⑵、举办研讨活动,推广研究成果

为了充分发挥课题研究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我校多次举办赛课活动,活动采用了座谈、研讨会、听课、评课等形式。活动中,听课教师的积极探讨,授课教师针对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具体指导与热情解答,使听课教师受益匪浅,促进了教师间交流,受到了领导和老师的高度评价。

七、研究初步成效

综观一年来的研究,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和实践探索下主要实现以下四点:

1、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和科研能力。随着本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教师的电脑应用水平,多媒体使用技术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教育理念得到及时更新,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这表现在近几年来我校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上。我校有七位教师参加市、县级优质课、骨干教师评选,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李英、孟素玲、张翠翠被评为“骨干教师”称号;李英、卢伟伟、葛进生、马妍等运用多媒体录的课参加市级评选;王彦华、祁凤君参加县优课评选。同时,在省市县级论文评选中,我校多人次获奖。

2、营造了良好的教科研氛围。领导亲自抓,骨干带头做,做出自信,做出成绩,全体教师人人参与课题研究,在实验过程中,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设计方案,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探索课改新的途径,尝试教学,总结新的教学理念,调整充实下一步行

动方案。给学校带来了教育理论的普及,广泛而深入的教师信息素质培养,使教师逐步确立了终身学习的意识、习惯和能力,校内教科研氛围浓厚了,教师抢着走进“课件制作中心”、“农远”教室,人人动手制作课件,网上摘取信息,争当科研型教师。

3、提高了学校办学的社会信誉。近年来,学校硕果累累,先后被授予“县级教育信息化示范校”、“县级语言文字规范培示范校”、“县级花园式学校”、“县级依法治校示范校”等荣誉称号。学校现有省级课题一个,县级课题三个。连续两年在范县毕业班统一检测中均获得优异成绩。学校为上一学校输送了大批合格、优秀新生,在范县享有盛誉,有口皆碑。

八、问题与讨论

一年多的研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随着研究的深入进行,我们也产生了一些困惑。例如:

1、学校多媒体教室较少,给课题的深化研究带来了阻力。学校聘请不了更多专家,只能靠自己在摸索中行进。

2、由于学校教师年龄差距大,具有老中青三个年龄段,教学观念尚待进一步更新,如何在课堂上恰到好处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需要进一步探求好的思路。

3、因教学日常工作压力大,教师的精力应付不过来,严重地影响了课题研究的进展。

4、教师在撰写教学论文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

新世纪又迎来新的挑战。科教兴国、振兴中华,任重而道远。我们

将不辱使命,再创辉煌。

我们将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完善课题研究管理制度,使我们研究的课题能顺利结题。

第二篇:《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研究》

《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研究》

《数学》学科实施方案

肥西县实验小学万业凤

一、课题的提出

新世纪,信息技术对社会各个领域的影响日益加深,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对教育也不例外,教育改革与发展正面临众多挑战。新环境下,广大中小学教师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是促进专业发展,推进教育信息化,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和紧迫任务。就我校研究的本课题从数学学科的出发点而言有三个方面:

1、我校已获得安徽省电化教育馆初审通过,理应在运用信息技术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

2、数学知识本身的严密性、抽象性、逻辑性与学生的直观形象的思维方式是一对矛盾,利用信息技术并充分发挥它的优势,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直观形象地反映客观事物,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客观揭示知识的本质特征以及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深奥的内容浅显化,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正确的价值观及对数学的情感与态度。

3、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现代化的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根本的保障,通过上网查找、下载,教师们可以在第一时间接受到更新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可以欣赏、模仿名师的优秀案例,然后比较、筛选出乃至创造出适合学情的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模式,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这样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才能得以较快的提高,在当今

我国仍班级集体授课制为主的教学体制下,有了良师,才可能谈到提高小学数学整体的教学质量。

二、课题研究目标

1、运用信息技术,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为知识和能力找到更佳的衔接点,为将来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3、运用信息技术,满足学生好奇心的需要,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情感、动机以及求知欲,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4、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丰富学习资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5、更新教育观念,牢固树立教师现代化的教育思想,研究合适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促进教师参与培训,并自主学习提升自身的素质与能力的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组织数学教师利用网络教室、远程教育教室、多媒体功能教室开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实践、应用以及培养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的能力与应用,探索出学校教育中有关提升教师基本素养的有效途径。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1、各年级的数学教师在备课组长的带领下,分别承担本年级的数学学科研究。

因为我校共有四十几位数学教师,各年级平均有七、八名数学教师,可以组织本备课组内完成课题研究。

2、结合我校的现代信息技术设备(农村远程教育教室、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应用观察、经验总结和行动研究法。

3、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进行课题研究,探索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的完美结合,教给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强调教学过程的优化,使学生学会问题研究,从而实现优质教育。

4、从实践出发,强化理论、重在应用、总结推广,努力做到边学习、边应用、边推广。

5、注重总结经验,撰写论文,将经验提炼上升。

五、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

时间:2006年6月—2006年12月

内容:做好宣传、学习有关理论知识;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制定研究计划及方案;查阅配备文献资料及设备。课题组成员运用学校现有信息设备进行备课,试教、总结、反思。

成果: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并制定出研究方案;组织数学教师进行有关业务进修,交流课研初探体会,整理成论文集。

2、研究阶段

(1)时间:2007年1月—2007年6月

内容:组织实施数学学科研究计划及方案;实施本学科第一阶段教学实践研究。

成果:课题组成员实践研究总结,并组织讨论评议;形成第一阶段学科论文、阶段研究的总结报告;总结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基本方法,根据数学学科研究计划及方案做好第二阶段研究实践准备工作。

(2)时间:2007年9月—2008年1月

内容:组织实施数学学科研究计划及方案;实施本学科第二阶段教学实践研究。

成果:课题组成员实践研究总结,并组织讨论评议;形成第二阶段学科论文、阶段研究的总结报告;总结反思本学科研究得失;为结题阶段做好准备。

3、结题阶段

时间:2008年2月—2008年6月

内容:总结研究阶段报告,收集前面研究的相关资料,着手完成结题报告。

成果:论文集、成果资料(案例、课件、有关影视资料等)、形成结题报告`。

六、课题研究组成员及分工:

组长:万业凤

成员:葛军、张丽、裴珍、谷习卉

其中:葛军负责第一阶段研究;谷习卉负责第二阶段研究;全体课题研究组成员都参加结题阶段研究。

召集人兼资料收集:葛军

记录: 张丽

资料打印: 万业凤

技术指导: 万业凤、裴珍、毛照稳

2006年10月

第三篇:《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研究》

《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研究》

《数学》学科实施方案

武家寨小学刘社想

一、课题的提出

新世纪,信息技术对社会各个领域的影响日益加深,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对教育也不例外,教育改革与发展正面临众多挑战。新环境下,广大中小学教师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是促进专业发展,推进教育信息化,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和紧迫任务。就我校研究的本课题从数学学科的出发点而言有三个方面:

1、我校已获得安徽省电化教育馆初审通过,理应在运用信息技术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

2、数学知识本身的严密性、抽象性、逻辑性与学生的直观形象的思维方式是一对矛盾,利用信息技术并充分发挥它的优势,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直观形象地反映客观事物,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客观揭示知识的本质特征以及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深奥的内容浅显化,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正确的价值观及对数学的情感与态度。

3、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现代化的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根本的保障,通过上网查找、下载,教师们可以在第一时间接受到更新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可以欣赏、模仿名师的优秀案例,然后比较、筛选出乃至创造出适合学情的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模式,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这样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才能得以较快的提高,在当今

我国仍班级集体授课制为主的教学体制下,有了良师,才可能谈到提高小学数学整体的教学质量。

二、课题研究目标

1、运用信息技术,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为知识和能力找到更佳的衔接点,为将来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3、运用信息技术,满足学生好奇心的需要,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情感、动机以及求知欲,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4、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丰富学习资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5、更新教育观念,牢固树立教师现代化的教育思想,研究合适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促进教师参与培训,并自主学习提升自身的素质与能力的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组织数学教师利用网络教室、远程教育教室、多媒体功能教室开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实践、应用以及培养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的能力与应用,探索出学校教育中有关提升教师基本素养的有效途径。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1、各年级的数学教师在备课组长的带领下,分别承担本年级的数学学科研究。

因为我校共有四十几位数学教师,各年级平均有七、八名数学教师,可以组织本备课组内完成课题研究。

2、结合我校的现代信息技术设备(农村远程教育教室、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应用观察、经验总结和行动研究法。

3、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进行课题研究,探索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的完美结合,教给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强调教学过程的优化,使学生学会问题研究,从而实现优质教育。

4、从实践出发,强化理论、重在应用、总结推广,努力做到边学习、边应用、边推广。

5、注重总结经验,撰写论文,将经验提炼上升。

五、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

时间:2011年3月—2011年10月

内容:做好宣传、学习有关理论知识;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制定研究计划及方案;查阅配备文献资料及设备。课题组成员运用学校现有信息设备进行备课,试教、总结、反思。

成果: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并制定出研究方案;组织数学教师进行有关业务进修,交流课研初探体会,整理成论文集。

2、研究阶段

(1)时间:2011年11月—2012年6月

内容:组织实施数学学科研究计划及方案;实施本学科第一阶段教学实践研究。

成果:课题组成员实践研究总结,并组织讨论评议;形成第一阶段学科论文、阶段研究的总结报告;总结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基本方法,根据数学学科研究计划及方案做好第二阶段研究实践准备工作。

3、结题阶段

时间:2012年9月—至今

内容:总结研究阶段报告,收集前面研究的相关资料,着手完成结题报告。

成果:论文集、成果资料(案例、课件、有关影视资料等)、形成结题报告`。

六、课题研究组成员及分工:

组长:王宁

成员:刘社想、黄加玉、孙玉巧、曹丽娟

其中:刘社想负责第一阶段研究;黄加玉负责第二阶段研究;全体课题研究组成员都参加结题阶段研究。

召集人兼资料收集:孙玉巧

记录: 曹丽娟

资料打印: 孙玉巧

技术指导: 曹丽娟、孙玉巧

2011年3月

第四篇:《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校本研究》中期报告(精选)

《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校

本研究》中期报告

老洲中心学校课题组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电化教育馆[XX]52号、省电教育[XX]31号和市电教馆铜教电函[XX]5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推动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工作,加强校际的互动、交流和合作,发挥教育技术课题研究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提升课研的学术水平,依照中央电化教育馆《“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中期评估检查指标》的要求,现将我校承担的“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校本研究》中期自检评估情况报告如下,如有不足之处,敬请省、市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一、课题批准立项的时间

XX年5月我校课题组经过反复研究讨论拟定《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校本研究》作为中央电化教育馆“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研究方案。该方案经市、省专家组指点、论证、评审,于XX年11月被中央电化教育馆确定为“中央电化教育馆‘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专项课题”,课题立项号为062921360(见安徽省电化教育协会、安徽省电化教育馆省电教[XX]20号文件)。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以及实施步骤

(一)课题研究的内容

1、关于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与计算机教学培训的研究。

2、关于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与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学整合模式、策略和方法的研究。

3、关于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与远程教育、教育教学资源与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

4、关于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与学校校本教研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

XX年5月——XX年7月,主要任务是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设计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和做好课题论证、申报立项等工作。

2、调查阶段:

XX年8月——XX年12月,主要任务是设计调查方案,开展实地调查,撰写调查报告。

3、实施阶段:

第一步:XX年1月——XX年12月,主要任务:(1)关于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与计算机教学培训的研究。(2)关于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与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学整合模式、策略和方法的研究。

第二步:XX年1月——XX年8月,主要任务:关于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与远程教育、教育教学资源与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

第三步:XX年9月——XX年12月,主要任务:关于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与校本教研的研究。

4、总结结题阶段:

XX年1月——XX年8月,主要任务是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课题研究成果汇编,课题验收结题工作。

三、课题研究工作开展情况

《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校本研究》自被中央电化教育馆确定为“中央电化教育馆‘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专项课题”立项时间以来,我校课题组严格执行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加强课题研究过程的管理,认认真真地开展工作,扎扎实实地抓落实,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1、认真深入开展课题研究调查工作。

为了努力实现课题研究组确定的课题研究的目标,准确地界定课题研究的可行性以及正确评估课题研究成果的价值性,我们课题组在向市、省电教馆递交了《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校本研究》实施方案后,就及时组织广大课题组成员广泛开展了课题研究调查工作,认真扎实地做好“调查方案的设计、深入各村小实地调查以及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调查资料情况的分析和调查总结报告的撰写”等调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切实注重课题过程的研究,为下一步课题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收到了一定的实际效果。

2、认真及时做好课题开题工作。

自我校申报的《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校本研究》课题研究方案,被中央电化教育馆确定为“中央电化教育馆‘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专项课题”以后,在市、县电教馆领导的关心指导,经过课题组达一个月的精心筹备和全体课题组成员共同努力下,XX年9月20日上午在老洲中心小学电教室进行了正式开课。参加会议人员达40余人。首先,课题组副组长包柏松同志宣读了中央电化教育馆和安徽省电教馆“关于公布‘十一五’全国与全省教育技术研究立项课题的通知。”(中央教电馆研字062921360号和省电教[XX]20号文件)。接着课题组副组长魏百海同志代表课题组向参加会议的专家、领导以及全体课题组成员作开课报告以及有关课题研究问题的说明。再接着课题组组长周坚平同志宣读了“课题研究管理制度和相关措施”。然后,铜陵县教体局电教馆李久东同志围绕“课题研究管理的问题”作了专题讲座。最后,课题组组长周坚平同志作了总结性发言并就有关课题研究的任务进行了具体地布置。同时,会议还号召和倡导大家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要潜心研究,认真反思,开拓创新,精益求精,让大家人人都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人人都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本次开题会将永远载入老洲中心学校教育发展史册。

3、以校本培训为抓手,认真开展校本培训工作。(1)领导重视,全员发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师观念的更新,结合学校现有的电教设备,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校本培训实施方案,通过印发学习资料、邀请专家讲座、开展专题讨论、撰写心得体会,促进教师提高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和应用水平。正因为观念的更新,许多教师对应用现代教育手段情有独钟,全身心地投入,乐此不疲。

(2)重点培训,分层推进。首先从学校领导开始,校长主任身行力先,自觉参加由中心学校课题组举办的计算机和英特尔R未来教育专业的培训,占领信息教育的至高点,取得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的主动权。接着培养现代教育技术骨干教师和电教设备管理人员,适时先派他们参加由县、市、省电教馆举办的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核心的专业培训,回校后,再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充分发挥“母机”联动作用。自XX年2月以来,我们先后选派了20余位骨干教师或电教设备管理人员参加了由县、市、省电教馆举办的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培训。最后着力全体教师的培训,力争让每一位教师不仅“会用”、“爱用”,并且“用得好”。XX年暑期,我校将现有的48位小学教师分两批参加由市教育局电教馆举办的计算机教学专业培训,其所有参培人员均取得由市教育局统一颁发的《铜陵市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考核合格证》,率先成为全县18所中心学校第一个教师100%参加计算机教育专业培训的学校。XX年10月——XX年12月,我校课题组依照子课题

(一)的实施方案,利用每周的双休日的星期六,又对全体课题组成员进行计算机等辅助教学提高的培训。XX年7月25~30日,我校课题组对全乡48位小学教师进行了暑期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国家远程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培训。XX年8月我校课题组又对48周岁以下的教师进行英特尔R未来教育基础课程项目的培训。

4、建立健全课题研究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快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全面推动我校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向纵深发展,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使课题研究与平时的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做好课题实施工作,我校课题组经过多次会议的研究讨论,并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先后制定出台了有关课题的“学习研究制度、课题档案建设制度、课题成果汇报与交流制度、课题经费保障制度、课题实施情况报告制度”等一系列课题研究管理制度,从而保证了课题有序地开展下去。

5、强化现代教育技术基础设施的投入与建设。(1)XX年在省市电教馆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学校通过向教师借款付高利息的方式,投资1万余元(其余资金由省市电教馆承担)新置一台多媒体教学设备,率先成为铜陵县18所中心小学第一个拥有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学校。

(2)XX年学校又投资1万余元,用于标准化多媒体教室内的日光灯、电风扇、课桌椅、窗帘等硬件设施建设。(3)XX年5月学校再投资1万余元,开通了校园计算机互联网,实行网络资源共建共享和优势互补,发挥典型引路和整体带动作用,促进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再上一个新台阶。(4)通过配备的农远接收系统,计算机互联网等电教设备,大量接收外界优质教育资源,通过下载、整合、刻录,不断补充光盘资源。到目前为止,学校通过下载、刻录、补充光盘资源达100余盘,接收教育教学资源达400G。

6、围绕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开展与课题研究相关的校本教研活动。

(1)认真开展“三机一幕”进课堂活动。(“三机”即收录两用机、实物投影机、多媒体;“一幕”就是投影幕),学校课题组严格要求教师适时将录音磁带、光盘以及相关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认真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改进教学过程,扩大学生知识面,拓展创新教学思路。

(2)认真组织开展第五、六届小学语文、数学电教优质课暨“农远”工程教学应用比赛活动。(3)认真组织开展县乡教学能手校域示范公开课教学月活动。

(4)认真组织开展县级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学应用新星评比活动。

(5)认真组织开展教学对外开放周活动。

(6)认真组织开展六项电教学术作品的评选活动。(7)认真组织开展县、乡“教学能手”评比活动。

四、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

在前一阶段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收获与成效,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课题经费不足。由于学校经费严重不足,难以满足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外出学习所需的费用。

2、缺乏课题研究的第一手参考学习资料和专家的指导,课题研究不够深入细致。

3、由于教育人事变动太大,课题组相关成员需要适时更换,难以保持课题研究的持续性。

4、师资队伍普遍存在年龄偏大,难以适应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需要。

五、课题研究的重要变更

1、原课题研究

领导小组组长陶端正同志因县教体局人事的变动,已于XX年2月调离老洲中心学校。为了不影响课题的正常研究工作,经课题领导小组会议讨论研究,决定有现任老洲中心学校校长周坚平同志担任课题组组长,且已上报市教育局电教馆备案。

2、由于乡中心学校教研员的更换,现有原中心学校办公室主任魏玮同志担任乡中心学校教研员,全面负责主持全乡小学教学与教研工作。为了加强课题研究过程管理中的组织协调工作,督促课题研究有条不紊地持续下去,经课题领导小组会议讨论研究,并征得课题组组长的同意,决定增补魏玮同志为课题研究领导小组成员,且已上报市教育局电教馆备案。

六、课题研究领导小组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下阶段的课题研究中,我们将继续遵循最初的课题研究思路,紧紧围绕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和前一阶段遇到的问题展开研究:

1、加强理论学习。针对现有教师自身理论知识状况,充分利用学校计算机的互联网络资源,加强教师相关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借鉴成功的研究经验为己所用。

2、继续将课题研究与教学研究活动、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结合起来,多种渠道开展有效活动,以活动支撑和服务于课题研究。

3、通过开设讲座、教师自学、组织集体学习讨论等方式,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真正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

4、加强课题组成员反思意识,不断深化课题研究,力争在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上有所创新。

5、努力想尽一切办法加大课题经费自筹力度,多渠道、多方式争取较大的课题经费。

七、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一)上传到网上的材料成果

1、课题申请·评审书。

2、《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校本研究》实施方案。

3、《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校本研究》开题报告。

4、关于要求更换课题组长的申请报告。

5、关于要求增补课题研究人员的申请报告。

6、《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与计算机教学培训的研究》实施方案(子课题一)以及研究报告。

7、《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与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学整合模式、策略和方法的研究》实施方案(子课题二)以及研究报告。

8、《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与远程教育、教育教学资源与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实施方案以及研究报告。

9、《农村小学教师教育能力培养的校本研究》中期报告。

(二)阶段性研究视频成果

1、电教优质课堂教学实录(3盘)。

2、课题组成员的教学设计和(1盘)。

3、相关论文电子文档(1盘)。

5、师生获奖成果(1盘)。

6、课题研究成果集(1盘)。

(三)阶段性研究其他成果 教师成果:

1、江永生、李久东二同志撰写的教育技术研究论文《浅谈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荣获XX年安徽省六项电教学术作品评选三等奖,并收入安徽教育资源网(www.xiexiebang.com)。

2、包柏松、江永生二同志撰写的《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方案荣获XX年安徽省六项电教学术作品评选三等奖,并收入安徽教育资源网(www.xiexiebang.com)。

3、包柏松、王素娥二同志撰写的《乌鸦喝水》教学设计方案荣获XX年安徽省六项电教学术作品评选三等奖,并收入安徽教育资源网(www.xiexiebang.com)。

4、胡红兵同志XX年7月荣获铜陵县第五届小学优质课堂电化教学暨农远工程教学应用比赛(语文学科)二等奖。

5、江永生、章爱琴、王浩、魏百海四同志XX年5月分别荣获铜陵县第五届小学优质课堂电化教学暨农远工程教学应用比赛(数学学科)一、二、三等奖。

6、魏百海、章爱琴、王娟娟三同志XX年6月荣获铜陵县“教学能手”称号。

7、魏百海、王浩二同志XX年7月荣获铜陵县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学应用新星称号。

8、江永生、赵清洁二同志设计的《可怕的白色污染》教案荣获XX年铜陵市中小学电教教案设计评比三等奖。

9、江永生的《点滴积累》荣获XX年全县中小学教师个人主页评比一等奖。

10、江永生的《梯形面积的计算》荣获XX年全县中小学多媒体教育软件评比二等奖。

11、王浩的《圆的认识》荣获XX年全县中小学多媒体设计评比二等奖。

12、王浩撰写的《培养求异思维,提高学生数学素养》论文荣获XX年全县中小学电教论文评比三等奖。

13、江永生、王浩二同志XX年10月荣获铜陵县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师典型课例教学大奖赛二等奖。

14、王浩XX年10月荣获铜陵县中小学教师全员岗位考评教学大奖赛数学组一等奖。学生成果:

1、代云、苏芮同学分别荣获铜陵市第五届中小学电脑制作科技创新作品评比一、二等奖。

2、王礼珊、金莹同学分别荣获XX年铜陵县首届中小学生信息学奥赛二、三等奖。

3、谷玉锁同学荣获铜陵市第九届中小学电脑制作科技创新作品评比二等奖。

八、中期检查活动简况: 根据教育部中央电教馆[XX]52号和省电教馆[XX]31号文件的要求与具体实施办法,铜陵市电教馆从今年九月份开始组织开展对我市国家级、省级实验学校“十一五”教育技术课题中期评估工作,我市共有课题22个。

接到省馆文件后,我馆于XX年9月15日组织22个课题学校的负责人在市十二中学召开了课题交流研讨会,会上传达了国家、省相关文件,各课题负责人分别介绍了课题进展情况。根据文件要求确定了自查时间和材料报送时间。各课题组会后积极准备,按时完成自查和网上报。所有课题材料上报市电教馆。

我馆于XX年11月11日组织专家在铜陵市附属幼儿园集中对所有课题进行评估。本次评议专家组成员有:

1、市电教馆馆长殷振平

2、市电教馆副馆长刘勋(中高)

3、市教育局教研员张瑞光老师(中高)

4、市一中潘泽航老师(中高)

5、市二中严良化老师(中高)

6、市十中宋陆玖老师(中一)

7、市铜官山教育局教研员胡斌老师(小高)

8、市实验小学曹梅老师(小高)

9、市电教馆工作人员张海成(中一)

课题中期评估办法,主要采用(1)、查看资料;(2)、和课题学校教师交流座;(3)、现场调研等方式。

九、专家组评估要点:(侧重于过程性评估,检查前期课题研究已经取

得的成果,进行可持续评估,调整研究计划建议等,限800字。)

该课题历时3年的研究,经过先期准备,论证立项,师资培训,硬件建设,教学实践等阶段,有丰富的成果,带动了全校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该课题选题好,针对性强,观念新,运用恰当,效果明显,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建议该课题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开展创新性研究,以适应现代教育技术发展。

经专家查阅资料得分78分

专家组组长签名:殷振平张瑞光胡斌梅 XX年11月16日

十、省级课题领导小组办公室核查意见:

XX年12月12日

(包柏松、魏玮拟稿

周坚平审定)

第五篇:《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校本研究》中期报告(推荐)

文 章来

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m 7

老洲中心学校课题组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电化教育馆[2008]52号、省电教育[2008]31号和市电教馆铜教电函[2008]5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推动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工作,加强校际的互动、交流和合作,发挥教育技术课题研究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提升课研的学术水平,依照中央电化教育馆《“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中期评估检查指标》的要求,现将我校承担的“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校本研究》中期自检评估情况报告如下,如有不足之处,敬请省、市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一、课题批准立项的时间

2006年5月我校课题组经过反复研究讨论拟定《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校本研究》作为中央电化教育馆“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研究方案。该方案经市、省专家组指点、论证、评审,于2006年11月被中央电化教育馆确定为“中央电化教育馆‘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专项课题”,课题立项号为062921360(见安徽省电化教育协会、安徽省电化教育馆省电教[2007]20号文件)。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以及实施步骤

(一)课题研究的内容

1、关于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与计算机教学培训的研究。

2、关于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与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学整合模式、策略和方法的研究。

3、关于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与远程教育、教育教学资源与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

4、关于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与学校校本教研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

2006年5月——2006年7月,主要任务是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设计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和做好课题论证、申报立项等工作。

2、调查阶段:

2006年8月——2006年12月,主要任务是设计调查方案,开展实地调查,撰写调查报告。

3、实施阶段:

第一步:2007年1月——2007年12月,主要任务:(1)关于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与计算机教学培训的研究。(2)关于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与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学整合模式、策略和方法的研究。

第二步:2008年1月——2008年8月,主要任务:关于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与远程教育、教育教学资源与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

第三步:2008年9月——2008年12月,主要任务:关于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与校本教研的研究。

4、总结结题阶段:

2009年1月——2009年8月,主要任务是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课题研究成果汇编,课题验收结题工作。

三、课题研究工作开展情况

《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校本研究》自被中央电化教育馆确定为“中央电化教育馆‘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专项课题”立项时间以来,我校课题组严格执行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加强课题研究过程的管理,认认真真地开展工作,扎扎实实地抓落实,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1、认真深入开展课题研究调查工作。

为了努力实现课题研究组确定的课题研究的目标,准确地界定课题研究的可行性以及正确评估课题研究成果的价值性,我们课题组在向市、省电教馆递交了《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校本研究》实施方案后,就及时组织广大课题组成员广泛开展了课题研究调查工作,认真扎实地做好“调查方案的设计、深入各村小实地调查以及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调查资料情况的分析和调查总结报告的撰写”等调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切实注重课题过程的研究,为下一步课题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收到了一定的实际效果。

2、认真及时做好课题开题工作。

自我校申报的《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校本研究》课题研究方案,被中央电化教育馆确定为“中央电化教育馆‘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专项课题”以后,在市、县电教馆领导的关心指导,经过课题组达一个月的精心筹备和全体课题组成员共同努力下,2007年9月20日上午在老洲中心小学电教室进行了正式开课。参加会议人员达40余人。首先,课题组副组长包柏松同志宣读了中央电化教育馆和安徽省电教馆“关于公布‘十一五’全国与全省教育技术研究立项课题的通知。”(中央教电馆研字062921360号和省电教[2007]20号文件)。接着课题组副组长魏百海同志代表课题组向参加会议的专家、领导以及全体课题组成员作开课报告以及有关课题研究问题的说明。再接着课题组组长周坚平同志宣读了“课题研究管理制度和相关措施”。然后,铜陵县教体局电教馆李久东同志围绕“课题研究管理的问题”作了专题讲座。最后,课题组组长周坚平同志作了总结性发言并就有关课题研究的任务进行了具体地布置。同时,会议还号召和倡导大家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要潜心研究,认真反思,开拓创新,精益求精,让大家人人都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人人都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本次开题会将永远载入老洲中心学校教育发展史册。

3、以校本培训为抓手,认真开展校本培训工作。

(1)领导重视,全员发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师观念的更新,结合学校现有的电教设备,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校本培训实施方案,通过印发学习资料、邀请专家讲座、开展专题讨论、撰写心得体会,促进教师提高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和应用水平。正因为观念的更新,许多教师对应用现代教育手段情有独钟,全身心地投入,乐此不疲。

(2)重点培训,分层推进。首先从学校领导开始,校长主任身行力先,自觉参加由中心学校课题组举办的计算机和英特尔R未来教育专业的培训,占领信息教育的至高点,取得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的主动权。接着培养现代教育技术骨干教师和电教设备管理人员,适时先派他们参加由县、市、省电教馆举办的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核心的专业培训,回校后,再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充分发挥“母机”联动作用。自2006年2月以来,我们先后选派了20余位骨干教师或电教设备管理人员参加了由县、市、省电教馆举办的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培训。最后着力全体教师的培训,力争让每一位教师不仅“会用”、“爱用”,并且“用得好”。2006年暑期,我校将现有的48位小学教师分两批参加由市教育局电教馆举办的计算机教学专业培训,其所有参培人员均取得由市教育局统一颁发的《铜陵市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考核合格证》,率先成为全县18所中心学校第一个教师100%参加计算机教育专业培训的学校。2007年10月——2007年12月,我校课题组依照子课题

(一)的实施方案,利用每周的双休日的星期六,又对全体课题组成员进行计算机等辅助教学提高的培训。2008年7月25~30日,我校课题组对全乡48位小学教师进行了暑期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国家远程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培训。2008年8月我校课题组又对48周岁以下的教师进行英特尔R未来教育基础课程项目的培训。

4、建立健全课题研究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快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全面推动我校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向纵深发展,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使课题研究与平时的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做好课题实施工作,我校课题组经过多次会议的研究讨论,并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先后制定出台了有关课题的“学习研究制度、课题档案建设制度、课题成果汇报与交流制度、课题经费保障制度、课题实施情况报告制度”等一系列课题研究管理制度,从而保证了课题有序地开展下去。

5、强化现代教育技术基础设施的投入与建设。

(1)2006年在省市电教馆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学校通过向教师借款付高利息的方式,投资1万余元(其余资金由省市电教馆承担)新置一台多媒体教学设备,率先成为铜陵县18所中心小学第一个拥有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学校。

(2)2007年学校又投资1万余元,用于标准化多媒体教室内的日光灯、电风扇、课桌椅、窗帘等硬件设施建设。

(3)2008年5月学校再投资1万余元,开通了校园计算机互联网,实行网络资源共建共享和优势互补,发挥典型引路和整体带动作用,促进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再上一个新台阶。

(4)通过配备的农远接收系统,计算机互联网等电教设备,大量接收外界优质教育资源,通过下载、整合、刻录,不断补充光盘资源。到目前为止,学校通过下载、刻录、补充光盘资源达100余盘,接收教育教学资源达400G。

6、围绕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开展与课题研究相关的校本教研活动。

(1)认真开展“三机一幕”进课堂活动。(“三机”即收录两用机、实物投影机、多媒体;“一幕”就是投影幕),学校课题组严格要求教师适时将录音磁带、光盘以及相关课件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认真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改进教学过程,扩大学生知识面,拓展创新教学思路。

(2)认真组织开展第五、六届小学语文、数学电教优质课暨“农远”工程教学应用比赛活动。

(3)认真组织开展县乡教学能手校域示范公开课教学月活动。

(4)认真组织开展县级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学应用新星评比活动。

(5)认真组织开展教学对外开放周活动。

(6)认真组织开展六项电教学术作品的评选活动。

(7)认真组织开展县、乡“教学能手”评比活动。

四、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

在前一阶段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收获与成效,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课题经费不足。由于学校经费严重不足,难以满足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外出学习所需的费用。

2、缺乏课题研究的第一手参考学习资料和专家的指导,课题研究不够深入细致。

3、由于教育人事变动太大,课题组相关成员需要适时更换,难以保持课题研究的持续性。

4、师资队伍普遍存在年龄偏大,难以适应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需要。

五、课题研究的重要变更

1、原课题研究

领导小组组长陶端正同志因县教体局人事的变动,已于2008年2月调离老洲中心学校。为了不影响课题的正常研究工作,经课题领导小组会议讨论研究,决定有现任老洲中心学校校长周坚平同志担任课题组组长,且已上报市教育局电教馆备案。

2、由于乡中心学校教研员的更换,现有原中心学校办公室主任魏玮同志担任乡中心学校教研员,全面负责主持全乡小学教学与教研工作。为了加强课题研究过程管理中的组织协调工作,督促课题研究有条不紊地持续下去,经课题领导小组会议讨论研究,并征得课题组组长的同意,决定增补魏玮同志为课题研究领导小组成员,且已上报市教育局电教馆备案。

六、课题研究领导小组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下阶段的课题研究中,我们将继续遵循最初的课题研究思路,紧紧围绕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和前一阶段遇到的问题展开研究:

1、加强理论学习。针对现有教师自身理论知识状况,充分利用学校计算机的互联网络资源,加强教师相关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借鉴成功的研究经验为己所用。

2、继续将课题研究与教学研究活动、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结合起来,多种渠道开展有效活动,以活动支撑和服务于课题研究。

3、通过开设讲座、教师自学、组织集体学习讨论等方式,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真正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

4、加强课题组成员反思意识,不断深化课题研究,力争在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上有所创新。

5、努力想尽一切办法加大课题经费自筹力度,多渠道、多方式争取较大的课题经费。

七、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一)上传到网上的材料成果

1、课题申请·评审书。

2、《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校本研究》实施方案。

3、《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校本研究》开题报告。

4、关于要求更换课题组长的申请报告。

5、关于要求增补课题研究人员的申请报告。

6、《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与计算机教学培训的研究》实施方案(子课题一)以及研究报告。

7、《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与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学整合模式、策略和方法的研究》实施方案(子课题二)以及研究报告。

8、《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与远程教育、教育教学资源与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实施方案以及研究报告。

9、《农村小学教师教育能力培养的校本研究》中期报告。

(二)阶段性研究视频成果

1、电教优质课堂教学实录(3盘)。

2、课题组成员的教学设计和课件(1盘)。

3、相关论文电子文档(1盘)。

5、师生获奖成果(1盘)。

6、课题研究成果集(1盘)。

(三)阶段性研究其他成果

教师成果:

1、江永生、李久东二同志撰写的教育技术研究论文《浅谈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荣获2006年安徽省六项电教学术作品评选三等奖,并收入安徽教育资源网(www.xiexiebang.com)。

2、包柏松、江永生二同志撰写的《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方案荣获2006年安徽省六项电教学术作品评选三等奖,并收入安徽教育资源网(www.xiexiebang.com)。

3、包柏松、王素娥二同志撰写的《乌鸦喝水》教学设计方案荣获2006年安徽省六项电教学术作品评选三等奖,并收入安徽教育资源网(www.xiexiebang.com)。

4、胡红兵同志2007年7月荣获铜陵县第五届小学优质课堂电化教学暨农远工程教学应用比赛(语文学科)二等奖。

5、江永生、章爱琴、王浩、魏百海四同志2008年5月分别荣获铜陵县第五届小学优质课堂电化教学暨农远工程教学应用比赛(数学学科)一、二、三等奖。

6、魏百海、章爱琴、王娟娟三同志2008年6月荣获铜陵县“教学能手”称号。

7、魏百海、王浩二同志2008年7月荣获铜陵县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学应用新星称号。

8、江永生、赵清洁二同志设计的《可怕的白色污染》教案荣获2005年铜陵市中小学电教教案设计评比三等奖。

9、江永生的《点滴积累》荣获2005年全县中小学教师个人主页评比一等奖。

10、江永生的《梯形面积的计算》荣获2005年全县中小学多媒体教育软件评比二等奖。

11、王浩的《圆的认识》荣获2007年全县中小学多媒体课件设计评比二等奖。

12、王浩撰写的《培养求异思维,提高学生数学素养》论文荣获2007年全县中小学电教论文评比三等奖。

13、江永生、王浩二同志2006年10月荣获铜陵县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师典型课例教学大奖赛二等奖。

14、王浩2005年10月荣获铜陵县中小学教师全员岗位考评教学大奖赛数学组一等奖。

学生成果:

1、代云、苏芮同学分别荣获铜陵市第五届中小学电脑制作科技创新作品评比一、二等奖。

2、王礼珊、金莹同学分别荣获2005年铜陵县首届中小学生信息学奥赛二、三等奖。

3、谷玉锁同学荣获铜陵市第九届中小学电脑制作科技创新作品评比二等奖。

八、中期检查活动简况:(检查时间、地点、评议专家、参与人员等)

根据教育部中央电教馆[2008]52号和省电教馆[2008]31号文件的要求与具体实施办法,铜陵市电教馆从今年九月份开始组织开展对我市国家级、省级实验学校“十一五”教育技术课题中期评估工作,我市共有课题22个。

接到省馆文件后,我馆于2008年9月15日组织22个课题学校的负责人在市十二中学召开了课题交流研讨会,会上传达了国家、省相关文件,各课题负责人分别介绍了课题进展情况。根据文件要求确定了自查时间和材料报送时间。各课题组会后积极准备,按时完成自查和网上报。所有课题材料上报市电教馆。

我馆于2008年11月11日组织专家在铜陵市附属幼儿园集中对所有课题进行评估。本次评议专家组成员有:

1、市电教馆馆长殷振平

2、市电教馆副馆长刘勋(中高)

3、市教育局教研员张瑞光老师(中高)

4、市一中潘泽航老师(中高)

5、市二中严良化老师(中高)

6、市十中宋陆玖老师(中一)

7、市铜官山教育局教研员胡斌老师(小高)

8、市实验小学曹梅老师(小高)

9、市电教馆工作人员张海成(中一)

课题中期评估办法,主要采用(1)、查看资料;(2)、和课题学校教师交流座;(3)、现场调研等方式。

九、专家组评估要点:(侧重于过程性评估,检查前期课题研究已经取 得的成果,进行可持续评估,调整研究计划建议等,限800字。)

该课题历时3年的研究,经过先期准备,论证立项,师资培训,硬件建设,教学实践等阶段,有丰富的成果,带动了全校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该课题选题好,针对性强,观念新,运用恰当,效果明显,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建议该课题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开展创新性研究,以适应现代教育技术发展。

经专家查阅资料得分78分

专家组组长签名:殷振平张瑞光 胡 斌 梅

2008年11月16日

十、省级课题领导小组办公室核查意见:

同 意

2008年12月12日

(包柏松、魏玮拟稿 周坚平审定)

文 章来

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m 7

下载《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研究》中期研究报告(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研究》中期研究报告(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