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体育局十二五时期重点工作总结
体育局十二五时期重点工作总结
五年来(2011年-2015年),市体育事业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创新为主线,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条例》为准则,深入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和中共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体育事业的实施意见》的文件精神,市政府2011年出台了《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体育需求为出发点,将体育工作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举办各类特色鲜明、主题突出的体育竞赛,农村体育发展态势良好,老年人体育如火如荼,青少年(未成年人)体育红红火火,妇女体育多姿多彩,职工体育形式多样,社区体育因地制宜、富有特色,发挥了体育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建设小康社会,提高人民群众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方面的独特作用。成绩的取得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四川省体育局、XX市体育局的充分肯定。市连续4年荣获四川省“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先进单位及全省县市区体育工作评估优胜单位等称号。
(一)群众体育健身活动蓬勃开展
“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生活奔小康,身体要健康”的理念深入人心,“政府主导,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多元化体育健身服务体系已初具雏形,以农民为主的农村体育、以社区为主的城市体育、以青少年为主的学校体育已基本形成制度,体育活动成为群众节假日庆祝活动的主要内容形式,烘托了节假日氛围,做到了节假日有看点、有亮点、有重点的体育健身格局。全市每年举办30次群众体育赛事涵盖了农民、职工、学生、妇女、老年人和社区的展示活动。经常性开展体育人进社区和体育“三下乡”“走基层”活动,把科学健身知识、技能、方法以及健身器材送到群众身边。抓好科学健身知识巡回讲演活动。开展群众体质监测。“搞好群众身边的健身活动,抓好群众身边的体育组织建设,建好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的“三边”工程基础不断夯实,关注健康,参与健身,群众健身意识不断增强,580多名社会体育指导员活跃在城乡健身领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总人口40%以上。
1、农村体育蓬勃发展
农村体育是体育工作的重点和薄弱环节,市是典型的农业市,农业人口占82%以上。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体育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与支持,纳入了市、乡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使农村体育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乡镇每年在节假日和农闲时节组织开展1-2次参与面广的农民体育竞赛活动,引导农民树立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农村体育活动以片区、乡(镇)为中心,利用节假日开展篮球、乒乓球、象棋、拔河、赶猪等小型多样的趣味性。罗文镇老年人协会被四川省体育局表彰为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2011年3月太平镇被省文化厅命名为“腰鼓之乡”称号。
2、社区体育蒸蒸日上
社区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建立了体育社会指导员包挂社区工作机制,实现“活动联办,设施共建,资源共享”。2014年12月年举行了“万人腰鼓大赛”,来自各乡镇(社区)21支代表队250余名运动员参加该比赛。43个社区体育锻炼点均配备了音响设施,各练点有固定的管理人员、有专职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有固定的活动场所、有不断发展壮大的锻炼队伍。经常组织群众参加体育骨干培训,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体育活动内容,激发群众的健身热情。太平镇组织开展了社区文化艺术节,体育健身活动是主要内容。拔河、秧歌、腰鼓、健身操、篮球、象棋、登山、羽毛球等项目深受群众喜爱。2009年至2015年元旦,每年举行市“尖峰杯”迎新年健身长跑赛,市委书记、市长等领导带头参加健身活动,此活动近3000人参加。五年来,市体育局连续获四川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民健身”先进单位称号。市电视台开辟了体育新闻栏目及时报道本市全民健身工作情况,获得社会的广泛好评。
3、学校体育广泛开展
认真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学校体育卫生条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抓好体育课教学和业余体育训练等工作,探索建立了体育教师公开课与优质课评选长效机制,落实体育教师的课时与待遇,注入活力与增强动力并举,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活动,每年举行学生综合体育运动会。“阳光体育”在各级各类学校方兴未艾。2012年7月4日至7月14日,我市代表团191人参加了在XX县组织的XX市第二届运动会青少年组比赛。夺得奖牌35枚,其中金牌13枚(田径10枚、基本体操3枚),银牌10枚(田径8枚、游泳1枚、基本体操1枚),铜牌12枚(田径6枚、游泳1枚、武术散打1枚、跆拳道4枚)。田径队、篮球队、曲棍球队、足球队、游泳队等荣获集体体育道德风尚奖;31名运动员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代表团荣获体育贡献奖和体育道德风尚奖。市示范幼儿园、市机关幼儿园代表市参加全国、XX市幼儿体操比赛屡次获得第一名或优胜奖。中学被四川省体育局、四川省教育厅命名为“四川省体育传统项目示范学校”。中学、职中、太平一小、罗文中学、茶垭学校被XX市命名为乙组女子排球、田径、武术、跆拳道、拳击、足球训练基地。市示范幼儿园、机关被XX市命名为幼儿体操训练基地。
4、业余训练成效显著
以培养全民健身骨干和体育后备人才为目标,积极开展各类人才培训。市业余体校整合全市训练资源,走体教结合路子,发挥传统校、重点校和业余训练点优势,形成了业余体校—初中—小学覆盖城乡的三级训练网络和人才梯队,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为体育后备人才的脱颖而出搭建平台,在省市各类比赛中获得较好的成绩和较高的评价。向省运动队输送1人,考入体育院校123余人。江昊2014年8月23日-29日在日本参加第二十二届中日韩青少年运动会,获男子100m第五名(成绩10″89)、200m第四名(成绩22″3)、4×100m接力第三名。
5、体育竞赛制度化、社会化 体育局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以每年每届的职工篮球赛和周末篮球联赛为龙头,会同农业、教育、卫生、工会、妇联、团委、旅游等部门和银行、卫生、电力等行业体育协会,坚持因地制宜、小型多样、分类指导、群众自愿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动员、组织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各类体育锻炼与竞赛活动,体育活动成了节假日的主体内容。结合红色旅游,充分利用花萼山、八台山-龙潭河国家aaa级旅游区、鱼泉山国家aa级旅游区等风景区的资源优势,努力把漂流、腰鼓和户外运动打造成本市乃至XX市甚至是四川省的品牌赛事。在承办全国和比邻县区女子、男子邀请赛以及全市财政、卫生、国税、广电、教育、农业等系统运动会中积累了推动体育制度化、社会化发展的宝贵经验,在体育运营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索。
(二)体育场地设施不断完善
体育场地设施是体育比赛和健身活动的必备条件。2015年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结果显示:全市有各级各类活动场地558个,其中:标准体育场地282个,非标准体育场地274个,较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减少16%。2006年至2015年利用国家体育政策,争取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21个,拨付体育场地硬化资金218万元,并配套了篮球架、室外乒乓球台,为农民健身创造了条件,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依托社区实现资源整合共享,投入资金100万元精心打造了红军公园、青花镇五一健身广场、向前广场、沙滩镇赵家沟村广场等40个群众健身阵地。2014年3月建成了市全民健身中心,该中心位于市太平镇河西新区,占地4.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5万平方米,总投资7200万元,中心设施主要包括固定观众看台3120座体育馆、“雪炭工程”健身馆、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办公楼、室外游泳池、网球场、门球场、篮球场、标准100m跑道及若干健身路径和休闲绿地。该中心的建立为群众健身需求提供了保障。全民健身中心目前为全市唯一标志性建筑物。每年组织开展大小型体育健身(比赛)活动32次以上。
(三)体育产业生机蓬勃
体育彩票群众从不认可到认可,从陌生到熟悉,从徘徊到积极购买,一点一点发展到今天,成立体育彩票管理站,管理员2名,销售点28个,已成为积累体育公益金,推动体育事业发展的有生力量。彩票销售从200多万元到1000多万元,经历了近5年,每年提取的体彩公益金在发展当地群众体育事业,建设体育场地设施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经费支撑。大量体育民生工程设施的建设,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享受到了改革、发展的成果。
总之,五年来,市体育事业发展随着我国体育政策的变化表现出社会化、法制化、科学化、生活化等阶段性特征,有力地推动了社区体育、农村体育、学校体育等多元化体育发展,国民体育权益有基本保障,社会体育发展有明确方向,体育管理有法可依,体育科研水平有提高,体育服务水平有提升。体育健身活动的经常化,为提高人民群众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创造了必要条件,为推动市又好又快发展,建设川陕渝结合部经济文化强市起到了重要助推作用。但是也有不足,一是体育事业经费投入不足,活动开展不能满足群众需要;二是地方财政资金困难,体质监测器材不能到位,建设全民健身场地(包括广场)、建设路径等数量有限。
第二篇:街道十二五时期重点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街道十二五时期重点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十二五”工作总结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x街道办事处在XX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XX区“3321”发展战略,以促发展、促和谐为目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社区服务和社区管理为根本,扎实推进项目、民生、创城、作风建设等各项工作,实现辖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现将十二五工作总结如下:
一、经济工作平稳进行
按照区委、区政府下达的经济任务指标,x路办事处高度重视,认真研究,攻坚克难,大力做好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和税务征收工作,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办事处密切关注辖区企业单位的发展形势,努力做好招商引资及固定资产的投入统计工作,积极与上级经贸部门联系,为辖区企业再发展引入资金,做好服务工作。
2011年至2015年,x办事处累计完成税收金额约5928万元,固定资产投资约16.338亿元,限额以上批零贸易约24.276亿元。期间圆满完成了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和第一次水利普查任务,获得了市级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二、紧抓机遇全面推进棚户区、老旧小区、老旧厂区改造工作 在棚户区改造建设方面:
x路办事处从长远考虑,以棚户区改造为出发点,结合x地区“三多一差”(即破产企业多、贫困人口多、下岗职工多、基础设施差)的现状。从基层人大、信息工作、城市建设、信访工作、安全生产、防汛防疫、改善民生、社区物业等工作层面着手,连续多年,多层次多角度上报棚户区存在隐患。办事处积极争取我市、我区棚改政策和项目,通过不懈的努力2015年x辖区工农兵路筒子楼、华建四处棚户区被列为XX区城区边死角及危房改造征拆项目。现在工农兵路、华建四处棚户区改造摸底、评估工作已完成,房屋征收拆迁工作正在紧罗密布的开展。在老旧居民小区建设方面:
办事处坚持上级投入和辖区企业争取的原则,继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小街巷道路改造工作。保证建设的质量和时效。做好老旧楼房外墙保温、更换门窗、路面建设,管网改造工作。小街巷改造:x辖区多条内小街巷路面未进行硬化,未铺设污水、雨水排放设施,部分路段仍在使用八十年代所用污水车,每到汛期雨水都排放不出,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工作、出行及环境卫生带来很大影响,经过各方协调,截止2015年完成了小府路、虹云巷、综合路、附件厂南巷以及温馨家园小区出口共5条小街巷的改造。方便了居民的出行。老旧小区改造:办事处以清河家园为样板积极探索并落实准物业管理模式,实现小区管理常态化,把这项民生工作办实办好。截止2015年底x路办事处除粮油、面粉楼未列入改造项目,其余项目均列入2015年市房产局既有改造项目,2015年x路办事处共改造老旧小区5处。
在老旧工业厂区建设方面:按区委、区政府要求,对旧厂区、旧厂房严防死守,不搞房地产开发,并积极探索旧厂房改造利用问题。阀门厂,由北江影院管理公司牵头引入台湾投资1亿元,打造四块项目,即台湾小吃一条街,大型综合超市、电影城、密室逃脱四个项目,现项目启动资金已打入账户。锅炉厂,今年计划进一步对辖区企业机械设备摸排清楚,为创意园建设提供思路。
三、社会管理工作顺利发展
1、社区服务功能再上新台阶
办事处以创建和谐社区为目标,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以开展“八大惠民工程”为契机,结合打造智慧XX区平台与网格服务。创造性地开展了社区亮点工程。通过建立“三位一体”的协调机制和“五位一体”社区管理体制,理顺管理关系,形成管理合力,从而保障了社区各项工作的整体推进,使社区发展的工作目标和前进方向进一步明确,为民服务理念显著提高。7个社区均已建成标准化的社区办公场所。4个社区已建成标准化社区活动中心。按照上级重心前移、重心下移,打造五级管理体系的要求,办事处积极进行社区网格化建设工作,共建成社区网格62个。为了提高为民服务工作效率,本着“为民、便民、利民”的工作宗旨,在办事处新办公楼配备了劳动保障服务大厅和民政服务大厅,开放式服务大厅的配备,将使为民服务更加方便快捷
2、社区建设方面长足发展
截止2015年,7个社区均已建成标准化的社区办公场所。4个社区已建成标准化社区活动中心,办事处物业服务中心也与2015年设立完成,工作职责已挂牌上墙。同时,街道进一步加强与项目开发单位对接,积极争取天昱自由度无偿提供300平米社区用房,并签订协议。已经协调众环集团年内准备为附件社区无偿提供占地300平米小院。综合路社区利用办事处新址,计划建设我区最好的社区影院、社区书屋,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近几年街道还打造了工农兵路社区为市级精品示范社区,社区有标准化一站式服务大厅、“爱心超市”、党员活动室,同时社区还坚持与呼市地税局建立长达8年的共建,并建立了社区大党委,充分发挥了共建优势,在服务居民、帮扶帮困、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和活动中得到了辖区居民的一致好评,现在的工农兵社区可以说是一个温馨和睦、健康向上的服务型社区。街道还将大力支持指导附件社区和x社区建立市级精品示范社区。其中x社区要以社区固本“123”(即一个学习核心、两支志愿者队伍、三个党建活动基地)为载体,以“养老为老,关心下一代”为主题建立服务型示范社区。
3、劳动保障与民政救助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在劳动保障工作中全力优化服务职能,积极开发就业岗位,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为宗旨,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同时重视政策信息宣传,特别是办理社保、医保等政策,切实把各种政策信息宣传到位。2011年至2015年累计为2125人办理了就业失业证,为2711名“4050”人员发放补贴金额约102.78万元,累计为13093人次办理了居民养老保险累计发放养老保险金约26.63万元,为5053位70岁以上老人发放养老保险金约50.5万元,为10025位退休人员保存管理退休档案。为12690名退休人员建立了电子档案,调整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并有效开展了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续保参保工作等各项工作。
在民政救助工作中我们一直以来都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弱势群体”的原则,遵照上级民政部门文件精神,严格执行各种社会救助工作流程,规范工作程序,强化管理。在加大关注民生的同时,加强各项社会救助初审工作,切实把各项救助落到实处,扶危济困,体现党和政府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怀与扶助。制定了《x办事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审批程序》,工作中严格做到“公开、透明、快捷”。截止目前,享受低保人员1674人,837户。2011年至2015年累计发放低保救助金约4002万元。
4、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有序进行
办事处紧紧围绕“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狠抓综治专职队伍建设,大力开展各项宣传,注重信息上报制度,随时掌握动态信息,每年与各单位都签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稳工作等专项责任书。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促进政府措施、民间力量形成合力,圆满的完成了综治各项工作任务,为x辖区的社会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办事处积极组织工作人员配合参加公安部门开展的“风暴”行动。将信访与维稳工作作为工作重点,制定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方案和维稳预案,以注重源头化解为根本,不断加大督查、协调和解决问题力度,力争把各类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以网格化服务管理为契机,按照“城市管理网格化,网格管理信息化”的思路要求,将辖区共分62个网格,形成“小网格,大服务”的格局。截止2015年共我辖区共受理网格案件共3800多件,已解决3762件,办结率达99%。共调解各类民事矛盾纠纷500多起,调处成功490起,调处成功率98%。同时,我们一直坚持开展青少年法制和道德教育,通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逐步增强青少年维权意识和居民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为社区居民群众营造了安定、祥和的生活环境。
“十二五”工作总结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x街道办事处在XX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XX区“3321”发展战略,以促发展、促和谐为目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社区服务和社区管理为根本,扎实推进项目、民生、创城、作风建设等各项工作,实现辖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现将十二五工作总结如下:
一、经济工作平稳进行 按照区委、区政府下达的经济任务指标,x路办事处高度重视,认真研究,攻坚克难,大力做好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和税务征收工作,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办事处密切关注辖区企业单位的发展形势,努力做好招商引资及固定资产的投入统计工作,积极与上级经贸部门联系,为辖区企业再发展引入资金,做好服务工作。
2011年至2015年,x办事处累计完成税收金额约5928万元,固定资产投资约16.338亿元,限额以上批零贸易约24.276亿元。期间圆满完成了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和第一次水利普查任务,获得了市级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二、紧抓机遇全面推进棚户区、老旧小区、老旧厂区改造工作 在棚户区改造建设方面:
x路办事处从长远考虑,以棚户区改造为出发点,结合x地区“三多一差”(即破产企业多、贫困人口多、下岗职工多、基础设施差)的现状。从基层人大、信息工作、城市建设、信访工作、安全生产、防汛防疫、改善民生、社区物业等工作层面着手,连续多年,多层次多角度上报棚户区存在隐患。办事处积极争取我市、我区棚改政策和项目,通过不懈的努力2015年x辖区工农兵路筒子楼、华建四处棚户区被列为XX区城区边死角及危房改造征拆项目。现在工农兵路、华建四处棚户区改造摸底、评估工作已完成,房屋征收拆迁工作正在紧罗密布的开展。在老旧居民小区建设方面:
办事处坚持上级投入和辖区企业争取的原则,继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小街巷道路改造工作。保证建设的质量和时效。做好老旧楼房外墙保温、更换门窗、路面建设,管网改造工作。小街巷改造:x辖区多条内小街巷路面未进行硬化,未铺设污水、雨水排放设施,部分路段仍在使用八十年代所用污水车,每到汛期雨水都排放不出,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工作、出行及环境卫生带来很大影响,经过各方协调,截止2015年完成了小府路、虹云巷、综合路、附件厂南巷以及温馨家园小区出口共5条小街巷的改造。方便了居民的出行。老旧小区改造:办事处以清河家园为样板积极探索并落实准物业管理模式,实现小区管理常态化,把这项民生工作办实办好。截止2015年底x路办事处除粮油、面粉楼未列入改造项目,其余项目均列入2015年市房产局既有改造项目,2015年x路办事处共改造老旧小区5处。
在老旧工业厂区建设方面:按区委、区政府要求,对旧厂区、旧厂房严防死守,不搞房地产开发,并积极探索旧厂房改造利用问题。阀门厂,由北江影院管理公司牵头引入台湾投资1亿元,打造四块项目,即台湾小吃一条街,大型综合超市、电影城、密室逃脱四个项目,现项目启动资金已打入账户。锅炉厂,今年计划进一步对辖区企业机械设备摸排清楚,为创意园建设提供思路。
三、社会管理工作顺利发展
1、社区服务功能再上新台阶
办事处以创建和谐社区为目标,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以开展“八大惠民工程”为契机,结合打造智慧XX区平台与网格服务。创造性地开展了社区亮点工程。通过建立“三位一体”的协调机制和“五位一体”社区管理体制,理顺管理关系,形成管理合力,从而保障了社区各项工作的整体推进,使社区发展的工作目标和前进方向进一步明确,为民服务理念显著提高。7个社区均已建成标准化的社区办公场所。4个社区已建成标准化社区活动中心。按照上级重心前移、重心下移,打造五级管理体系的要求,办事处积极进行社区网格化建设工作,共建成社区网格62个。为了提高为民服务工作效率,本着“为民、便民、利民”的工作宗旨,在办事处新办公楼配备了劳动保障服务大厅和民政服务大厅,开放式服务大厅的配备,将使为民服务更加方便快捷
2、社区建设方面长足发展
截止2015年,7个社区均已建成标准化的社区办公场所。4个社区已建成标准化社区活动中心,办事处物业服务中心也与2015年设立完成,工作职责已挂牌上墙。同时,街道进一步加强与项目开发单位对接,积极争取天昱自由度无偿提供300平米社区用房,并签订协议。已经协调众环集团年内准备为附件社区无偿提供占地300平米小院。综合路社区利用办事处新址,计划建设我区最好的社区影院、社区书屋,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近几年街道还打造了工农兵路社区为市级精品示范社区,社区有标准化一站式服务大厅、“爱心超市”、党员活动室,同时社区还坚持与呼市地税局建立长达8年的共建,并建立了社区大党委,充分发挥了共建优势,在服务居民、帮扶帮困、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和活动中得到了辖区居民的一致好评,现在的工农兵社区可以说是一个温馨和睦、健康向上的服务型社区。街道还将大力支持指导附件社区和x社区建立市级精品示范社区。其中x社区要以社区固本“123”(即一个学习核心、两支志愿者队伍、三个党建活动基地)为载体,以“养老为老,关心下一代”为主题建立服务型示范社区。
3、劳动保障与民政救助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在劳动保障工作中全力优化服务职能,积极开发就业岗位,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为宗旨,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同时重视政策信息宣传,特别是办理社保、医保等政策,切实把各种政策信息宣传到位。2011年至2015年累计为2125人办理了就业失业证,为2711名“4050”人员发放补贴金额约102.78万元,累计为13093人次办理了居民养老保险累计发放养老保险金约26.63万元,为5053位70岁以上老人发放养老保险金约50.5万元,为10025位退休人员保存管理退休档案。为12690名退休人员建立了电子档案,调整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并有效开展了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续保参保工作等各项工作。
在民政救助工作中我们一直以来都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弱势群体”的原则,遵照上级民政部门文件精神,严格执行各种社会救助工作流程,规范工作程序,强化管理。在加大关注民生的同时,加强各项社会救助初审工作,切实把各项救助落到实处,扶危济困,体现党和政府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怀与扶助。制定了《x办事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审批程序》,工作中严格做到“公开、透明、快捷”。截止目前,享受低保人员1674人,837户。2011年至2015年累计发放低保救助金约4002万元。
4、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有序进行
办事处紧紧围绕“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狠抓综治专职队伍建设,大力开展各项宣传,注重信息上报制度,随时掌握动态信息,每年与各单位都签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稳工作等专项责任书。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促进政府措施、民间力量形成合力,圆满的完成了综治各项工作任务,为x辖区的社会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办事处积极组织工作人员配合参加公安部门开展的“风暴”行动。将信访与维稳工作作为工作重点,制定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方案和维稳预案,以注重源头化解为根本,不断加大督查、协调和解决问题力度,力争把各类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以网格化服务管理为契机,按照“城市管理网格化,网格管理信息化”的思路要求,将辖区共分62个网格,形成“小网格,大服务”的格局。截止2015年共我辖区共受理网格案件共3800多件,已解决3762件,办结率达99%。共调解各类民事矛盾纠纷500多起,调处成功490起,调处成功率98%。同时,我们一直坚持开展青少年法制和道德教育,通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逐步增强青少年维权意识和居民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为社区居民群众营造了安定、祥和的生活环境。
5、计划生育工作扎实推进
x办事处每年都与驻区单位和社区居委会签订责任状,并分别与x派出所、工商所签订流动人口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状,建立了长期例会制度,定期召开联席工作会议,探讨解决计划生育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齐抓共管、积极协作,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在驻区单位的大力协助下,流动人口持证率、验证率指标得到持续提高。几年来多次组织驻区单位育龄妇女进行“三查一治”体检,为辖区的新婚夫妇做优生四项筛查,圆满完成了全员人口信息登记。办事处专门建立了药具库房,建立健全了药具管理制度并设专人管理。截止目前,x地区共有总人口38529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为7813人;流动人口共有6547人,其中流动已婚育龄妇女为1563人;2011年至2015年累计出生1500人,其中男孩775人,女孩725人,其中流动人口出生共计328人,期末采取措施的人数为6695人,综合节育率为85%,药具人数为2515人,药具应用率、有效率均为100%。
6、环境卫生和城市管理工作持续有效开展
环卫工作:为了给辖区居民打造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办事处严格按照“属地管理、严格标准、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原则,每年与各社区和驻区单位签订门前三包主干线责任书,把环卫工作任务责任落实到社区,充分发挥社区精细化管理作用。加强对保洁员的管理,严格作业时间、强化作业标准,加大日常巡查力度,建立“面对面”的交接班制度,确保环境卫生的干净整洁;把环卫工作任务责任直接落实到社区,并把环卫保洁范围由小街巷扩至无物业小区,充分发挥了社区居委会精细化管理作用。制定了《x路办事处环境卫生管理实施方案》和《x路办事处环境卫生管理细则》,明确任务范围、职责、目标,加强了对保洁员的管理,严格作业时间、强化作业标准,确保了环境卫生的干净整洁。办事处高度重视“创模”、和“创卫”工作。制定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爱卫月实施方案》、《爱卫月清扫日的活动方案》、《春季统一灭鼠、灭蟑活动方案》等具体实施方案,通过日常爱卫活动宣传等多种形式,提高居民爱护环境意识,逐步达到环境优化的良性循环。城市管理工作:办事处城管中队以辖区x路、工农兵路、小府路为主,对街面进行了集中整治并加强日常管理,不断规范工农兵露天市场、便民市场,发挥了城市管理的主力军作用,清理“六乱”现象和户外广告,发放门前三包责任状,规范市场管理,辖区市容面貌得到了明显改观,使街道市容面貌整洁良好。
四、其他工作:
x路办事处结合街道武装工作,利用社区内各种宣传途径,广泛进行了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宣传。并积极配合区人民武装部的工作,完成了辖区内的战争资源潜力调查工作。在对外宣传工作方面,办事处严格按照信息任务,合理制定信息上报计划,不断完善信息奖励办法。x路办事处加强党对工、青、妇、人民武装工作的领导,扎实做好宣传、统战以及工会、团委、妇联、关心下一代等社会各项事业,做好新时期妇女、儿童、青少年的维权工作;进一步扩大了志愿者队伍的范围,广泛开展了志愿者服务活动;完善档案整理和管理工作。今后五年工作计划 x办事处今后一个时期总体工作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XX区“3321”工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为根本,以促发展、促和谐为目的,扎实推进项目、民生、维稳、社区建设和管理等重点工作,实现辖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和谐x。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经济工作
继续挖掘现有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度,深入辖区企业,积极协助和督促在谈项目尽快开工,对各施工项目逐个了解落实,做好老旧厂区改造各项基础工作,为招商引资提供保障。认真完成区委区政府部署的各项经济工作指标任务。
二、城市建设管理与卫生工作
围绕XX区“3321”工程的实施,突出“三条主轴”,推进“三大区块”建设的要求,以一街、两河为主线,加大沿街两侧棚户区改造力度,建设两河岸景观带。推进x路办事处制定了“四区”(社区、棚户区、老旧居民小区、老旧工业厂区)建设计划,统筹谋划x地区长远发展。以严格落实责任制为龙头,落实“三定一包”、“八条禁令”和办事处环境卫生管理细则要求,充分发挥城管中队与社区居委会的管理作用,继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突出整治重点,小街巷、老旧小区、城乡结合部,通过经常性的检查、整治,实现卫生状况的彻底改变。提高市容环境卫生工作质量,打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三、社会管理工作 一是重点抓好的信访维稳工作,发挥社区网格作用,延伸信访工作触角,加大社会矛盾排查化解力度,将矛盾发现在一线,处理在萌芽状态。二是抓好社区建设与社区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各社区参与社会管理的职能作用,抓好网格化建设与服务,当好政府的“信息员”,当好群众的“服务员”、“调解员”。继续探索社区特色专题服务内容,突出“一社区、一亮点”。三是做好民生工作。围绕改善民生、服务群众这一核心,认真贯彻落实劳动保障、民政救助等各项工作的要求,关心弱势群体,关注百姓需求,严格工作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切实做到“民思我想、民困我帮、民需我办、民求我应”。
第三篇:乡镇十二五时期重点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
乡镇十二五时期重点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
根据通知要求,现将我镇2015年及“十二五”工作总结和2016年及“十三五”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2015年及“十二五”时期工作总结
(一)各项指标完成及预计完成情况
2011年以来我镇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社会经济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八大精神,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保持稳中有升的良好发展态势。按“十二五”规划,预计到年底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可达3.2亿元,增长8%;财政收入达1500万元,增长100%;农民人均收入达9745元,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1亿元,增长4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亿元,增长10%。
(二)主要措施及工作亮点
1.重发展,农业产业水平逐年提升。刘楼等村2万亩农业开发项目基本完成,九张、汪巷电灌站建设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同时也启动了回民新村、关圩村等9个村的高标准农田整治项目。土地确权工作总体进展顺利,智慧农业项目正在实施。在项目建设的基础上,以科普示范建设为抓手,加快现代科技应用步伐,把“一村一品”产业发展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攻点,建成镇西晚秋黄梨种植基地,镇西、镇南、刘楼等村花卉苗木培育示范点,陈安、砖桥、找母、回汉、关圩等村畜禽养殖业也形成了一定规模。
2.树典型,美好乡村建设前景广阔。以刘楼为示范点,开展创建全国宜居村庄和省级卫生村活动,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项目按计划完成,顺利通过省市验收,成为美好乡村建设的榜样。进一步巩固提升刘楼美好乡村建设成果的同时,积极谋划回民新村等村申报2016美好乡村。
3.抓环境整治,巩固全国文明村镇成果。领导干部主动带头上前,充分发挥党员、群众作用,全民参与“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工作。以“三城同创”为抓手,抓环境卫生整治,抓出店经营,抓市场秩序,抓违章建设整治。通过全镇上下一致努力,xx镇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称号。4.重落实,土地管理与城镇建设工作逐步规范。完善镇村建设和土地管理定期巡查制度,加大控违拆违力度,按规定从严审批农村建房,农民建房有序进行。加大对非法占地行为打击和拆违控违力度,对镇区未批先建的6户予以依法拆除,拆除面积1400平方米,依法拆除两处非法占用基本农田建住宅违法行为,拆除面积255.5平方米,形成拆除一处震摄一片的管理效果。
5.促和谐,矛盾化解与综治工作创先争优。严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防控体系,深入开展平安创建与防邪教活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成效显著,先后获得县级平安乡镇、市级无邪教示范乡镇等称号,综治信访维稳工作成为全省观摩亮点。6.抓重点,党的建设工作成绩突出。充分强化基层党委的核心作用,不断加大村级班子建设力度,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加强镇村干部管理培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镇村干部素质能力和水平。把“125”工作法纳入村级目标考核,对村干部实行日志化管理并严格与绩效工资挂钩。深化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把“三严三实”贯彻到工作中,落实到行动上。改善基层党建硬件设施,对镇西村、镇南村、关圩村的办公场所进行改建、扩建、新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了回民新村、关圩村、芡南村等3个集体经济空白村零的突破,其他各村也加大“三资”管理力度,以土地流转,农村死亡五保户土地收归集体公开发包为突破口,陈安、刘圩、镇南等村集体经济收入均取得明显成效。切实解决村级组织有钱办事的问题,增强组织服务和管理能力。7.严要求,扎实开展整治懒政怠政专项行动。按照上级党委的安排部署,为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强化镇村干部的担当意识,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解决懒政怠政专项行动,全镇所有干部对照精神状态不佳等6个方面的问题,逐一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见人、见事、见思想,并逐一列举存在问题的具体表现,撰写个人对照检查材料。针对存在的问题,逐一制定整改措施,建立问题清单,确定整改时限;进一步修订完善各类工作制度,实现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的工作目标。层层压实责任,党政班子领导率先垂范,带头落实专项行动任务,发挥示范带头作用。通过专项行动的开展,镇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明显提升。8.高标准,全面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进程,镇西村、回民新村老水厂改造与刘圩村新水厂建设同步推进,预计年底全部完工并运行,实现全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群众喝上健康水;深化殡葬改革,2015年6个村的公益性公墓建设任务已全面完成;全面落实民生工程,全镇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35865人;民兵预备役工作、民族宗教工作健康发展,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充分发挥,促进了社会和谐。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1.农业生产水平依然偏低,农业基础设施存在不少薄弱环节,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和加强。
2.经济基础依然薄弱,发展经济没有具体思路,财政收入发展缓慢,规模性支柱产业尚未形成。
3.发展后劲依然不足,干部群众思想解放力度不够,创新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
三、2016年及“十三五”工作计划
(一)“十三五”工作思路
1.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善民生和增强综合实力为目标,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大力实施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发展战略,改变发展方式,扩大经济总量,提高运行质量,注重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加快美好乡村建设步伐,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2.主要预期目标:到2020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4.7亿元,增长8%;财政收入达到28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6670元,比“十二五”期末增加6925元,年递增8%,最低生活保障达到100%。3.工作要点:
(1)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养殖,支持发展新型农民合作组织,着力培育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共同发展,重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
(2)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条件。提高基础设施配套程度,改善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生产条件,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改善生态景观,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十三五”期间,全镇实现“旱能浇、涝能排、路相通、沟相连”,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奠定坚实基础。(3)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树立发展形象。做到高起点规划、强力度推进、市场化运作、高标准建设,完成集镇规划,定位集镇性质和功能。按照城镇化发展之路进行小城镇开发。
(4)紧抓党风廉政建设,切实转变干部作风。稳步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各阶段工作,进一步健全机关各项工作制度,加强学习,努力抓好组织建设,着力改变机关工作作风,提高为民办事的效率和能力。树立公正廉洁、规范运作的政府形象。
(5)打好稳定基础,打造和谐平安乡镇。落实维稳工作责任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努力把群众信访诉求解决在初始阶段和基层,妥善处理社会矛盾纠纷和群体性事件。全力维护社会安全和谐稳定,争取“十三五”期间平安创建率达100%。
(二)2016年工作计划
作为“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2016年工作中,我们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抓工作落实:
1.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实施好2016年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项目,改善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生产条件。鼓励具有条件的农户成立家庭农场,发展农民合作社,组织开展示范创建活动。以刘楼、砖桥土地流转为示范,引导土地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以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方式发展高效现代农业。
2.增加农村集体经济,增强村级组织自身“造血”能力。结合土地确权、集体土地发包、三资管理等工作,有效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促使已有集体经济收入的镇南、陈安、砖桥、回汉、芡南等村的集体经济进一步壮大,并逐年逐村推进。切实解决村级组织有钱办事的问题,增强基层组织服务和管理能力。
3.规范农民建房审批制度,加速推进小城镇建设。完善镇村建设和土地管理定期巡查制度,实施网格化管理,落实巡查防控、考核调度、奖惩问责等机制。加大控违拆违力度,按规定从严审批农村建房,实行户申请、村申报、镇审批的程序,使农民建房审批意识常态化。加速推进镇区生活环境改造,在老集市改造项目获批后,启动首批30亩地块的改造工作。
4.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引领美好xx建设。大力开展镇村环境综合整治,广泛宣传,深入发动,通过“小手拉大手”、评选星级文明户等活动,使群众自我管理、自觉参与,营造“人人讲卫生,人人护环境”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完善村级环境卫生保洁长效机制,解决“无人管卫生、无钱办卫生、无人干卫生”的问题,巩固和提升我镇全国文明村镇创建成果。
5.紧抓党建工作,加强党员队伍管理。加强镇村干部管理培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镇村干部素质能力和水平。深化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把“三严三实”贯彻到工作中。严格执行发展党员的程序和制度,严把党员入口关,扎实做好村级后备干部选拔使用,为村级组织补充新鲜血液。改善基层党建硬件设施,改建、扩建村级活动场所,2016年底实现15个村活动场所全部达到200平方米以上。同时加大村级投入力度,采取考核与奖励相结合的方式,全年安排70万元财政资金用于村级使用。
6.引导秸秆综合利用,改善生态环境。加大舆论宣传力度,深入开展秸秆禁烧方面的宣传教育。制定秸秆禁烧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措施和要求。建立镇、村禁烧网络体系,层层签订责任状并落实工作责任。让禁烧成为常态,使干部群众牢固树立秸秆不可烧的意识。进一步明确农机购买补贴专项资金标准,帮机手算好经济账。大力推进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引领农户变废为宝,综合利用,用示范带动群众,用效益吸引群众,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综合利用秸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7.狠抓落实,提高干部执行力。针对党委政府分配的任务,重点做好执行和推进工作,不断增强贯彻执行的能力,做好责任分解,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明确执行时限和阶段要求,确保制度落到实处,形成强化执行的长效机制。若出现执行不力的情形,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作出严肃处理。上有政策,下有落实,有效提升xx镇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8.统筹兼顾,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深入实施民生工程,确保相关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力度,抓好个私经济、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工作。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加大劳动保障力度,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治理。加强农村学前教育,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强化计划生育基础工作,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集中。深入推进信访积案化解,及时处理初信初访问题,把信访隐患消除在本镇,维护社会稳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抓好民兵预备役,民族宗教、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统计、档案等各项工作,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第四篇:乡镇十二五时期重点工作总结和工作要点
乡镇十二五时期重点工作总结和工作要点
根据《关于报送“十二五”工作总结和“十三五”及2016年工作要点的通知》(万委办〔2015〕108号)文件精神,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认真总结“十二五”工作,精心谋划“十三五”及2016年主要工作打算,现将情况汇报于后:
一、“十二五”规划完成情况(一)农业产业蓬勃发展
发挥我乡“生态、富硒、有机”的资源优势,依托传统优势农业,注重培育发展新型农业,助农增收。一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根据乡域特征,突出针对性,可行性进行整体规划,其中杜家坪村以养鱼和天麻种植为主,三溪口村以养羊和木耳香菇种植为主,赵家营村以养猪、养蜂和树花菜种植为主,道子坪村以养羊和天麻、木耳香菇种植为主,庙坝口村以养鳅鱼和树花菜种植为主。二是培育主体,突出规模经营。鼓励农村能人、专业大户、村组干部、农技人员等创办、领办涉农企业和专合组织,切实加强规范管理和指导,进一步健全“企业+专合组织+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截至目前,全乡已流转土地70亩,培育涉农微型企业7家,农民专合组织2家,股份合作社3家,种养殖大户10家,预计实现农业经济收入400万元,人均增收1300元。(二)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
结合本乡实际,在各村规划设计新村聚居点,做到科学合理,重点明确,方案规范,布局得当。整合危房改造、地质灾害搬迁、灾后重建、易地移民搬迁等项目资金,鼓励农户统一风貌建房90多户,修建联户路1公里。积极争取筹措资金新建占地1800平方米的体育文化广场1个,安装健身设备1套。另一方面加强城乡环境治理力度。对场镇街道、村民聚居点、院落和公路沿线进行环境整治,利用民生资金新建场镇公厕1个,改造场镇下水道200米,硬化场镇路面600米,新建垃圾池45个,新栽行道树1万株,安装路灯25盏。通过整治,村容村貌明显改观,各村基本上达到了硬化、净化、绿化、亮化标准,主要河道无白色垃圾。整治过程中,我乡注重对农村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为更好地美化家园牢固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为了使环境整治落到实处,制定了环境治理公约和村规民约等管理制度,做到有人管事、有章理事。(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全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日趋完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有效促进了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投资1336.18万元完成5个村的村道公路改建工程共计20.1公里,采取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方式新修社道公路、联户路31.7公里,新建了便民桥4座,有力解决了群众行路难问题。实施完毕5个村的农网改造工程,新增变压器3台,提高了电网的安全可靠性和广大村民的用电质量。在各村发动群众修建微水窖达60多口,2015年又在杜家坪和道子坪村新建了2个集中饮水工程,缓解了群众饮水难问题。(四)社会事业和民生进一步改善
通过实施民生工程,全乡人民得到了更多的实惠,更多的人享受到了改革发展的成果,体会到党和政府的关爱和温暖。投资20余万元新建了赵家营村校,改建了道子坪村校。已完成5个村级卫生站建设。新修汽车站1个。将一、二、三级残疾人,特重大疾病,家庭特别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了低保对象。新农合、新农保政策全面覆盖。基本解决了群众求学难、就医难、养老难等问题。(五)社会稳定发展态势良好。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将其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基层组织建设为核心,以党支部建设为重点,以社会稳定为基础,在全乡深入开展了法律法规、党的宗教政策的宣传教育和广泛的调查研究活动。主动地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实排查了影响和破坏我乡社会稳定的因素及症结,适时排查安全隐患,及时调处矛盾纠纷和处理群众合理诉求积极。五年来,实现零上访,境内无刑事治安案件发生。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我乡地理位置偏远,经济基础薄弱,缺乏支柱产业支撑,群众增收途径不多;(二)农村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还不够快,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群众增收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三)外出务工人员过多,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比例较大,不利于本地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及资金帮扶力度。
三、今后五年的发展思路
以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为重点,以“一事一议”方式建设乡至村、村与村、村至社、乡联外的联网公路、改建社道路、新建联户路;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集中完善新村聚居点、农房改造;以产业发展为主线,促进农民增收;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抓手,确保全乡人民同步达到小康;以平安创建为目标,维护社会稳定。
四、2016年主要工作(一)产业发展
1.申报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1个。2.发展养鸡1000只的大户1户。3.新发展袋栽香菇4万袋的大户1户。(二)新村和场镇新区建设
1.新村聚居点建设。推进三溪口村新村聚居点建设,新建5幢山区别墅型农居并进行风貌打造。
2.场镇新区建设。完善场镇新区防堤30米、治理下水道200米,增设场镇路灯10盏,硬化场镇街道、路沿带500平方米。(三)基础设施建设
完成赵家营村社道路3.8公里、道子坪村社道路4.7公里,恢复三溪口村清凉寺组和廖家坪组水毁社道路共计8公里,整治山平塘1口。(四)民生及社会事业 1.完成杜家坪村新店子组地质灾害治理。2.完成卫生院污水处理项目实施工程。3.完成民房改造10户。4.完成广播电视户户通150户。5.发展规范村级便民服务商店2家。
五、工作建议
(一)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希望加大对边远乡镇资金的投放力度。(二)为化解社会矛盾,希望平衡防护林、公益林补偿机制,以促进社会稳定。
第五篇:体育局重点工作总结
体育局重点工作总结
1.争创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牵头组织并督促市(县)区、成员单位落实创建指标,推动公共体育服务提档升级。
完成情况:分管市领导牵头专班推进创建工作,对照 27 项指标,逐条明确时间表、任务书,实行项目化推进落实。在省内首批完成创建自评申报,并获省体育局推荐上报国家体育总局。以创建为契机,全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有重大进展。全年新增公共体育面积 100 万平方米,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 3.28平方米、全省前列;市奥体中心建设纳入2021年无锡市重大建设项目计划;梳理形成94块城市闲置地、177 个体育设施项目建设清单。科学健身有新的成效。加强科学健身指导,省级国民体质监测站点增至 11 个,开展免费国民体质监测 2 万余人次;开展体育志愿服务,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增至 36 人;参加省全民健身运动会获最佳组织奖和体育道德风尚奖。各地形成一批新的特色亮点。江阴海澜飞马水城创建省体旅融合示范基地,梁溪区实施老旧小区体育设施改造提升工程,锡山区推进文体设施三年行动计划,新吴区完成“1+3+10+n”文体设施布局体系。我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超 42%,国民体质合格率 95.7%。
2.规范体育赛事管理,推进举办无锡马拉松、动力冲浪板世界杯等大型赛事,认真筹备 2021 年世界跆拳道锦标赛。
完成情况:规范赛事管理。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体育赛事活动管理的意见》,明确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一赛一策”办赛原则,指导全市赛事活动有序开展。办好大型赛事。发挥大型赛事促进消费、推动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的独特作用,2020 锡马作为后疫情时期国内首个恢复的万人规模马拉松赛事,获央视体育
频道全程直播,共吸引36.4万人观赛及旅游休闲,拉动相关服务业消费1.98亿元,较上年增长 10%。成功举办全国跆拳道锦标赛,市体育局被中国跆拳道协会授予“备战保障突出贡献奖”。按照上级部署要求,及时调整办赛计划,取消动力冲浪板世界杯、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国际赛事。筹备 2021 年跆拳道世锦赛。成立赛事筹备工作小组并召开筹备会议,支持经开区完成运营单位招投标,启动世锦赛场馆改造工程。
3.继续实施全民健身 365 工程,策划开展无锡市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和皮划艇五大联赛,向全市健身群众发放 200 万元市级体育消费券。
完成情况:丰富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实施全民健身 365 工程,办好全民健身日、全民健身大联动、周末体育超市、网民公益体育大会等一批群体活动。8 月初,推出“跃动锡城·无锡体育大联赛”全新品牌,整合推出社会体育、青少年体育和全民健身三大类、49 项活动,总场次超过 3000 次,形成周周有比赛、天天有活动的全民健身热潮,特别是创新推出全民健身运动会线上比赛 40 余项、参与人数超 5 万人次,智慧无锡、抖音等网络平台参与直播 300 小时以上,点击量超100 万次。发放体育惠民消费券。通过无锡智慧体育综合服务平台,发放体育惠民消费券 300 万元、较上年增长 50%,共惠及健身群众 3 万人,直接带动体育场馆消费约 600 万元,间接拉动体育装备、健身休闲、人员培训等体育相关消费超3000 万元。根据市统计局统计报告,自二季度起,我市体育服务业回升幅度在全市规上服务业十大门类行业中领先,为促进市场回暖、拉动消费回升发挥积极作用。
4.落实人均拥有公共体育设施面积高质量发展考核监测评价责任,在城区新建、更新室外公共体育设施 300 套(件),建设尚贤河彩色步道,全年新增社会足球场地设施 11 片以上。
完成情况:编制《无锡市公共体育设施与体育产业功能区布局专项规划》。加快彩色健身步道建设。完成为民办实事项目 5 公里环尚贤河彩色步道工程,与贡湖湾彩虹步道相呼应,进一步提升无锡马拉松赛道颜值。锡山斗山步道、新吴伯渎河健身步道、江阴大桥公园绿道等一批健身步道投用。推进社会足球场地建设。新建社会足球场 20 片,其中十一人制 1 片、七人制 4 片、五人制 14 片、其他类 1片。“十三五”期间共新建社会足球场 107 片,超额完成省下达的 98 片建设指标。建成一批体育公园。新建改建各级各类体育公园 20 个,其中县级体育公园 2 个、街道体育公园8个、社区体育公园10个,总面积近40万平方米。更新配建室外公共体育设施。投入 400 万元在城区更新配建公共健身器材设施 300 余件(套),其中二代智能健身路径24套,市体育局获评2020江苏省三下乡先进集体。全市新增公共体育场地面积 100 万平方米,人均 3.28平方米、全省前列。市体育局荣获 2020 无锡市首届“民心工程奖”银奖。
5.指导县区加强体育组织自身建设,支持市属体育组织实体化改革。
完成情况:加强体育社会组织自身建设,全市现有县(市、区)级以上体育社团 241 家、社会体育俱乐部 245 家,其中 3a 级以上 21 家。加大增权赋能力度,面向全市体育社会组织购买公共体育服务 43 项,总额超 600 万元,较上年增长 87%。羽毛球、篮球、游泳等市属协会承办市级俱乐部联赛。推进体育社团实体化改革,指导市属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 3 家试点协会对照“四化”“六有”要求,加强协会组织建设,落实负责人任职公示和述职工作。市羽毛球协会完善组织架构,吸引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协会建设;市足球协会着重理顺市和市(县)区两级协会关系,加强对各足球俱乐部的引导管理;市乒乓球协会召开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组建新一届领导班子,完成换届改选。加强体育社会组织党建,成立无锡市体育行业社会组织党委,成立 29 个功能型党支部、1 个联合党支部,明确和选派 32 名
党建联络员指导员,实现市属体育社会组织党组织“应建尽建”,确保体育社会组织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
6.深化业余训练社会化办队改革,推进体教融合,年内新增 2-3 个市队校办(社会办)项目,组织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完善校园足篮球、乒乓球传统项目学校竞赛体系,加强业余体校和特色学校建设。
完成情况:深化体教融合。新增 10 个市队校办(社会办)项目,20 届省运会周期参加业余训练人数增加 124%。市北高中开设全市首个高中体教融合班。组织全市 487 所幼儿园、3530 名幼师参加幼儿体适能师资培训,命名体适能特色幼儿园 411 所、占全市幼儿园数 80%。市体校加强标准化建设,入选省高水平单项运动业训点。丰富青少年体育活动。克服疫情影响,组织开展青少年体育联赛,依托体育传统特色项目学校,开展篮球、足球、乒乓球竞赛,累计参赛万余人次。开展线上亲子体育嘉年华,12000 个家庭参与、省内领先。构建“5621”布局。制定《无锡市“621”体育传统特色项目学校布局和幼儿体适能推广三年行动计划》,完成 289 所“体育传统特色项目学校”评定、占中小学校总数的 70%,省内率先实现各市(县)区均有 5 个项目达到小初高 6:2:1 布局。市体育局被评为省体育后备人才输送和竞技体育成绩突出单位。国家总局杨宁副局长赴锡调研,肯定我市体教融合做法。
7.建立健全体育产业扶持政策,支持各地建设体育产业示范基地、体育服务综合体,扩容城市智慧体育综合服务平台,参与共建长三角区域体育产业联盟系列活动,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文体旅融合发展。
完成情况:健全产业扶持政策。出台《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前拨付总额 970 万元的省级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投入 668 万元支持社会力量承办体育赛事活动。推进体育载体建设。新增省
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4家、省级体育服务综合体2个。无锡智慧体育综合服务平台上线体育场馆增至254家,为443家体育社团和培训机构提供服务,新增体育行业安全生产平台服务,入围中国数字经济与智慧社会优秀案例。深化体育+融合发展。积极发展假日经济、短途旅游,举办长三角运动休闲体验季活动,新增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4个、长三角精品体育旅游项目2个。组织无锡体育大联赛上百个项目走进综合体、商业广场,有效撬动市场消费。优化营商环境。出台《关于打造体育产业发展最优营商环境的实施方案》,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2020 年,全市体育产业实现正增长,总产出 673.31 亿元,创造增加值 214.34 亿元。
7.推动长三角马术联盟等区域组织建设,策划办好跆拳道、击剑等区域赛事,支持铁人三项等省级体育协会落户无锡。
完成情况:参与区域体育组织建设。落实三省一市马术协会《长三角马术一体化发展战略合作备忘录》,积极参与长三角马术联盟建设,特别是参与了联盟组织架构、合作机制和主要任务的制定,我市承办的江苏省马术队参加 2020 年长三角马术联赛。跆拳道(无锡)中心与江苏、浙江、安徽、上海等省市跆拳道协会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广泛开展教育培训、赛事运营、信息化平台建设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办好区域体育赛事活动。举办长三角跆拳道道馆赛、长三角击剑公开赛,组织第二届大运河文博会“行大运”骑行活动,第七届长三角运动休闲体验季活动期间开展了跆拳道和皮划艇旅游体验,参与人数 500 多人,我市体育赛事区域影响力、辐射力日益提升。推动省级协会落户无锡。依托我市马拉松、自行车、游泳等体育项目办赛经验和群众基础,省体育局支持我市优先发展铁人三项运动,同意我市牵头成立江苏省铁人三项协会。我市正积极准备协会成立相关材料,协会完成组建后将直接落户无锡。
8.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体育改革发展工作。
完成情况: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体育改革发展,市体育局获体育总局最高荣誉“全国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勇于担当作为,第一时间成立市县两级体育联防联控应对工作领导小组,实施疫情期间公共体育场馆管控、赛事活动指导、体育社团联防联控、训练队封闭管理等应对举措,全市体育系统未发生疫情。服务群众抗疫,创编推广科学健身方法,多个居家健身科普视频在“学习强国”发布。服务体育企业复工复产,出台惠企纾困政策,发放纾困资金 73.31 万元、体彩网点专项补贴130.8万元,市级体育场馆为健身企业减免房租254万元。服务全市防疫大局,组织 120 名干部职工参加基层防疫,捐款 16.6 万元。服务奥运全运备战,无条件接受国家女足队来锡集训,承接中跆协会员代表大会。一年来,组织制订《无锡市体育强市建设实施方案》,深入开展体育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加大《江苏省全民健身条例》贯彻力度,不断提升体育治理现代化水平,《人民日报》3 次、《中国体育报》11 次报道无锡体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