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多样性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模式改革与实践”总结报告

时间:2019-05-12 13:24: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适应多样性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模式改革与实践”总结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适应多样性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模式改革与实践”总结报告》。

第一篇:“适应多样性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模式改革与实践”总结报告

“适应多样性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模式改革与实践”

教学成果总结报告

一、成果概况

“适应多样性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模式改革与实践”成果,是在始于1997年的机电学院改革试点的基础上、前后经历了8年的探索与实践的成果,点面结合,全面推动了学校的多样化教育,回答了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市场经济,如何在共性化教育与个性化需求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与适度平衡的问题。该成果得到由教育部立项并获世行贷款重点资助项目的支持。

成果的核心是:以“面向对象的教育”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系统构建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学管理新制度,实施广泛的导师制,开发相适应的教学教务管理系统,改革考试方法带动教学方法改革,适应学生多样性发展,满足社会多样性需要。具体包括:

1、系统阐释多样化教育理论,提出“面向对象的教育”新概念,在《中国高等教育》、《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等刊物发表相关研究论文近30篇。形成以弹性时空保障、人才立交渠道设计、柔性培养计划制订、实施个体指导的导师制、资源开放管理、课外教育载体设计等主干环节架构起来的、推动学校多样化教育的新型教学管理思想体系。

2、创新管理制度,系统建立起以丰富的多样性教育内容与弹性学制相结合的新型教学管理制度。学制拓展至3到8年,学生在遵守相关管理规定的基础上,可以不再因成绩原因而退学;扩大学生选专业、选进程、选课程、选教师、免修、免听等自主权限;开辟在学期间特长生转专业渠道;设置第二专业、第二学位和人才立交的复合型专业;课内学分与创新学分互认;大幅度扩大自主选课范围等。

3、改革教学体系,在前期多样性教育试点的基础上,全面修订新的本科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通过教学计划的柔性设计、多层次条块结合的选修课设置、课内外教育融合互通等,结合拓宽学生自主发展的多种途径,形成适应多样性人才培养的教育体系并予以实践,成效显著。

4、建立以广泛的导师制为主要形式的学生指导体系。其为学生多样性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提供必需的保障,并大大促进了创新教育的广泛开展,在学生参与的广度和创新成果层次的提高方面成绩突出,社会影响大。

5、建立现代管理手段。组织开发了适应上述系统、复杂、柔性管理任务的教学教务网络管理软件,并成功应用于全校的教学管理中,为实施适应多样性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

6、创新考试方法。系统推出“一页开卷” 等多样性考试方法与管理办法,深刻地带动了教与学方式的改变,引起新华社等主流媒体的广泛报道和社会的高度评价,被《中国青年报》等评价为“考场的革命”。

7、创新学院管理模式。通过适应多样性人才培养的培养计划、学生有较大自主选择权的教学管理制度、有丰富内涵并与岗位设置挂钩的导师制以及广泛的创新教育等一整套制度,在机电学院建立了二级学院实践多样性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样板。

二、成果内容简介

(一)理论创新成果

1、广泛的调查确认了社会和学生对教育需求的多样性,为建立适应多样性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体系提供了依据

七种、4000多份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深度专业化教育已不适应学生多样性的发展志向和社会用人需要,复合型人才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应当着力加强;学生有较强的选专业、选课程、选进程和选择学习方式的愿望;刚性结构的专业教育、单一培养规格和单一模式的教育,将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造成时间、人才和教育资源的浪费,并与社会需求脱节。多类型、多规格、多模式的人才培养是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是教育对象本身的发展需要。

2、系统提出了自己的多样化教育理论观点

对于中国的高等教育而言,多样化教育是进入21世纪后的一种新概念。本项成果以发表于《中国高等教育》、《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等刊物上的论文为主要载体,系统提出并阐述了如下主要理论观点:

(1)广义的多样化教育,其内涵包括办学层次多样化,办学类型多样化,办学主体多样化,教育目标多样化、教育模式多样化以及相适应的多样化质量标准等。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深入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多样化教育的推动力。社会的多样化人才需求、毕业生自主就业制度、高校自主办学体制、国家多层次教育和终身教育制度的逐步建立,则是实施多样化教育的社会基础。处于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快速推进的当今中国,多样化教育是一种必然趋势。

(2)多样性人才培养,实质上是面向对象的教育,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和市场经济背景下教育服务的时代特点。学生和用人单位构成教育服务的二元主体对象。面向学生体现教育的自然属性,面向社会体现教育的社会属性。多样性人才培养,是对象需求驱动的教育服务。教育工作既要适应社会的多样化人才需求,更应该面向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服务,以利于不同潜力、不同志向和不同能力的学生的共同发展。

(3)多样化教育与经济、社会环境和高校的定位密切相关。浙江省市场经济相对发达,多元化经济特点显著,人才流动性强,人的市场意识浓厚,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迅速。本科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和教育方式的多样化,是浙江工业大学必然的选择。

(4)浙江工业大学的实践表明,多样性人才培养及其相适应的新的教学管理模式非常有效地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深刻地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性、创新的积极性和对教育、对专业、对自己发展前途的热爱和信心。

3、提出了由六个方面构成的适应多样性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体系:(1)具有适应多样性人才培养目标、柔性结构的培养计划;(2)具有较大的学习时空和较多的发展渠道的教学管理制度;(3)具有适应当代大学生特点、适应个性化发展的指导体系;(4)具有适应多目标、个性化管理的现代教学管理手段;(5)具有以开放为主要特点的教学资源管理办法;(6)具有适应多样性培养目标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二)适应多样性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实践

1、全面改革传统管理办法,系统地建立起以丰富的多样性教育内容与弹性学制相结合的新型教学管理制度。

以有利于学生的多样性发展、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学习动力的激发为目标,全面修订《浙江工业大学学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及系列相关管理制度。从2001年9月始,本科四年学制拓展至3到8年,学生可自主选择进程提前毕业或延长学制,学生在遵守相关管理规定的基础上,可以不再因成绩原因而退学。在最长为8年的时间内,学生可以申请休学创业、中途留学或参加社会实践、攻读第二专业等。允许在校生二次自主选择专业的比例扩大到20%。开辟了在学期间特长生转专业渠道。制度性地创设课外创新学分,并与课内学分互认。开设第二专业和软件工程“2+2”等人才立交的复合型专业。创设免修、免听、试听等多种制度。

新的教学管理制度实施至今,已有8人用3年的时间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而提前毕业;有包括休学创业、进修等152人延长学制;开出第二专业32个,449名学生进入第二专业学习,其中92%以上跨门类学习,44人已拿到第二学位。

2、形成了以适应多样性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全校性新的培养计划。

在1997年试点推出机械大类“平台加模块”人才培养计划的基础上,经过多年改革实践,逐步更新全校性本科培养计划。明确提出了“面向市场、面向学生、以人为本,以适应人的全面发展和增强人才的竞争能力”的教育目标。教学计划结构柔性化。25-30%总学时的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并深入到学科基础、专业模块、专业选修、公共任选四个层次。全面实施“平台加模块”专业教育模式。设置了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学分及其认定办法。

3、建立了广泛的导师制,创新教育获得空前发展。

多样性人才培养必须具备相应的学生指导体系。在机电学院早于1998级推出的全院导师制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校性建立起以导师制为主要形式的学生指导体系。各学院相继出台了从一年级到四年级不等的相关的导师制工作条例以及导师制下的学生管理办法等实施细则。全校上万名本科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学习和活动。

新的教学管理制度催生了新型的学生管理制度。在导师制的学习环境下,通过开放教学设施,结合课外科技竞赛、课外创新学分、开放式学生课外基金、教师科研助手活动等载体,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获得空前发展。截至2003年底,全校已设就达873项,参与人数达2890人次。学生参加省级以上科技竞赛获奖数量也大幅度增长,从2000年的10项增长到2003年的66项。

4、专项组织开发了网络版教学教务管理系统,为实施新的教学管理提供技术保障。

该系统在功能上适应了学制变化、第二专业、柔性的培养计划、创新学分、学生的个性化信息以及灵活的教室资源调度等各种新内容的管理;同时,在校园内专门设置了7台触摸屏,为学生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从技术手段上保证了新的教学管理制度的顺利实施。

5、实施“一页开卷”为突破口,创新考试方式,引导教育模式多样化。

在2000年机电学院试点的基础上,2003年1月,全校性系统推出 “一页开卷”考试及其管理办法。即允许学生在一张教务处发放的标准A4纸上抄上课程要点,携带进考场备用。至今,全校实施“一页开卷”考试的课程已达157门。该考试模式除引导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认真的整理、深化与巩固外,更本质的是促进教育理念和质量观的变革,促使教师对

获奖项数806040200年度***3图1.2000年来全校大学生省级以上科技竞赛获奖数立各类大学生创新基金约300万元,仅2003年立项学生评价的注意力从需要记忆的知识点转向学生分析、应用能力的测评上来。

根据实施效果问卷调查表明,80%以上的学生和三分之二以上的教师肯定了这项改革有效促进了教学质量观、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改革。为保障改革质量,采取了对“一页开卷”试卷送审、征求教师命题建议和效果调查等一系列措施。

此外,通过制度推进其它考试方法的多样化,如组织实施“多题选答”方式的考试课程达26门,《微生物学》等以撰写可行性报告为主的多样性课程评价方法近10门,等等。

6、树立了学院多样性人才培养的一个成功范例。

机电学院是本项改革的重点实践单位。学院以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大专业改革为突破口,对1998年推出的基础平台加专业模块的两段式教育模式加以完善,进一步强调针对学生个体的教育。通过设置动态的专业模块、扩大自主选修面、提供自主选导师的分流方法等,实现学生自主发展方向的选择。从96级按专业方向分流,到98级直至今天的按导师制分流,形成了成熟的专业分流办法。通过导师和专业模块分流,形成了从社会到学生再到老师的压力传递机制,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调整和更新自觉地向适应和满足学生不断增长的学习需求方向转变,教育服务意识明显强化。

学院全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导师成为学生培养目标分流和多样性发展的桥梁。学院明确规定,担任本科生导师是三级以上教学科研岗聘任的必备条件。导师指导学生选择课程、制订个人培养计划,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和毕业设计(论文)以及协助学生就业等。以2003级为例,仅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大专业分流就涉及学生260人,担任该届本科生导师88人,超过全院教职工人数的一半。

在多样性人才培养的教育环境中,还促成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取得非常突出的成绩。近4年来,充当教师科研助手的学生多达3100余人次;先后共591项学生课外科技项目立项,发表各类学术论文200余篇,申报专利21项,全部获得受理,至今获得授权7项;每年用于学生项目资助和成果奖励的金额达5万元;创立《创新论坛》、《机电创新学报》两种学生刊物,分别用于发表低年级学员的优秀读书报告和高年级学员学术类论文。学生近年获国家级科技类荣誉奖励9项,省级获奖多达60多项。

(三)成果产生的影响和辐射

1、对校内的影响与作用

本项成果推动多样化教育的理念逐步上升为学校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写进了学校第七次教学工作会议主报告以及学校教学改革立项指南等文件,成为全校本科人才培养的总设计思想和各类管理制度的基础,也为加强创新教育提供了有利的时空条件和制度保障。全校性大学生创新教育如火如荼,硕果累累。

适宜的教育管理环境使得学生的发展志向相对容易实现,表现在考研录取人数明显增加,就业去向更加多样

人数***02002年2003年2004年近几年本科毕业生读研升学比较出国升学化。考研升学人数从2002年的210人增加到2004年的394人,考研、出国人数比例从02届的8.58%增加到04届的14.87%。据1000多份随机调查对比表明,改革后学生对教育模式和对专业的认可度大为提高。

2001年2004年可率意率要率意率的认的满合需的满业革符式对专学改内容育模对教教学对教80%70%60%50%40%30%20%10%0%图3 2001年与2004年教育满意率对比

2、对社会的影响和辐射

本项成果系统推出的弹性学制、“一页开卷”考试方法、特长生转专业等,引起了新华社、《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新华网》、《人民网》等国内几十种媒体的报道和评论。据检索和不完全统计,实施弹性学制成果被国研网高校管理决策参考、中经网、中国资讯行、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网、西安交通大学新闻网、《黑龙江高教研究》等期刊和数据库30多篇次引用。“一页开卷”被40多种报纸、期刊乃至CCTV.新闻频道-实话实说栏目等报道和引用,并被《中国青年报》等誉为“考场的革命”。对高校和社会产生了良好的辐射作用。

2003年11月,教育部对学校进行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结论为“优”。评估结论书面肯定了推进多样性人才培养形成的教育体系:“正确处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统一性要求和多样性需求之间的关系,实施新的培养模式,将第一课堂教育和第二课堂教育、基础教育和创新教育、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全面纳入教学计划„„。学校的生源质量逐年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不断增长”。

由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的著名教育管理专家给出的成果鉴定意见是:“该成果适应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和学生多样化教育服务需求,正确处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统一性要求和多样性需求之间的关系,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学生受益面广,社会影响大。该成果在教育理念的探索、改革与实践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实践效果等方面具有国内领先水平。”

第二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结报告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结报告

2011年7月我校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被批准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重点支持建设专业,建设期为两年。两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建设方案和任务书中关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预定建设目标,开展建设工作,现将两年的改革情况总结如下。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情况

1、深入调研,科学论证,确立“工(农)学结合、两轮实践”人才培养模式

成立了由行业专家、企业(合作社)技术骨干、学校骨干教师组成的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立了项目建设调研论证机制,组建调研组,制定调研计划,先后组织3批60余人次对本地农业生产、农机生产企业、农机销售公司、农机合作社进行广泛调研,收回调研表格、问卷1500余份,形成调研报告4份。通过分析本行业的人才需求状况,经专业建设委员会论证,确定了主要工作岗位;分析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根据任务的典型性、重要程度确定了典型工作任务;依据工作任务的情况、完成任务的方式归纳、整合形成行动领域;按行动领域所包含的知识、能力的相互关系构建学习领域;从职业素质、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等方面确定学习领域能力目标,依托“校企社”共建平台,根据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实施“工(农)学结合、两轮实践”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轮实践(协岗实习):在第二学期和第三学期农机作业季节,学生到合作企业、农机合作社(部分农机户学生安排回村)进行第一轮生产实践。在每个生产环节的生产实训之前,安排相关课程的学习。在生产实践中,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培养学生农业机械的生产、使用、销售及基本维护能力。第二轮实践(顶岗实习):在第四学期和第五学期农机作业季节,学生到合作企业、农机合作社等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第二轮顶岗生产实习。在校学习期间,学生主要进行农机作业标准、农机机务管理、农机新技术等课程的学习,为第二轮生产实习做准备。在生产实习中学生在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农业机械操作、机务管理、农机检修等项目的生产实习,强化学生的农机操作和使用维护、农机标准化作业、机务管理、农机检修和故障排除的能力,为下一步的选岗打下基础。

2、构建了与人才培养模式配套的课程体系

(1)以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基于农业生产过程的职业行动领域和菏泽市典型农机具,结合农机构造、维修、调整、使用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根据工作过程的特点,构建 “工作过程导向、理论实践合一”的课程体系。围绕“工(农)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开展课程建设,革新课程内容,以必须够用为度、兼顾可持续发展,设置专业技术基础学习领域课程和专业拓展学习领域课程,实现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就业岗位的工作过程的一致性。根据农机新技术的发展调整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以典型机型为载体开发“典型机型带动型”课程,在课程中融入行业标准、农机作业标准,职业资格标准。各专业课程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还要突出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2)创新教学环境,构建具有鲜明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职业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环境。创新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普遍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数字仿真、虚拟现实等信息化方式以及多轮“协岗实习”、“顶岗实习”增强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多渠道系统优化教学过程,深入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和岗位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3)加强了专业课程建设和专业教学资源开发。参加了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数字化课程资源共建共享任务,组织校内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与企业、行业专家共同编写了《拖拉机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护》、《拖拉机汽车底盘构造与维护》等2门教材并经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组织相关教师完成了《播种施肥机械》、《拖拉机的维修与保养》、《农机维修讲义》等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建立了《拖拉机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护》、《拖拉机汽车底盘构造与维护》、《拖拉机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护》、《农业机械基础》等核心课程网站和资源,拖拉机汽车底盘、发动机、电器的仿真软件完全应用于课堂教学。

3、建设了一支教育理念先进、实践能力强、教学水平高、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高素质的教学团队 制定了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培养方案,实施了“名师工程”、“双师型”工程。按照选拔条件确定培养对象,列支专项经费,制定奖励办法。采用项目管理方法,通过专业培训、企业锻炼、技能大赛、参加学术交流、主持教改科研课题等多种措施,实施培养。在闫照飞为专业带头人的基础上,启动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梯队建设,培养专业带头人2名、骨干教师12名。

修订了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充分调动行业企业人力资源参与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和教学工作,外聘兼职教师参与教学和教学改革的形式更加多样化。

4、搭建“校企社”合作平台,创新校企合作、工(农)学结合办学体制

(1)搭建了全方位、多模式的“校企社”合作平台

由行业和企业专家、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组成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建设委员会,共同探讨专业建设和发展。学校制定了“校企社”合作章程,建立“学校—企业—合作社”专业共建制度,规范共建内容、共建形式、运行方式、利益分配方式等内容,不断完善“校企社”共建的长效机制。与定陶沃田农机专业合作社、菏泽龙泵车辆有限公司等多家农机企业、农机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开展深度合作,采取“工(农)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完成学生的生产性实训和毕业顶岗等实习任务,培养农业机械技能人才。

根据工作岗位职业能力培养要求,按照“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逐步推进真实生产和模拟企业真实工作环境相结合的实训基地建设。建设了集教学、培训、鉴定、生产“四位一体”的校内农机实训中心和满足专业实训、顶岗实习要求的校外实习实训网络,搭建全方位、多模式校企合作基础平台。

(2)进一步完善了“校企社”合作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 建立“校企社”合作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保证了“工(农)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一是在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期间,学校和企业(农机合作社)共同对学生进行教学与管理。学校派专职教师到实习合作社或企业进行管理,企业(农机合作社)按照员工管理制度考核、管理学生。共同制定实习内容、质量标准与考核方法,学生的实习成绩由学校和企业(农机合作社)双方共同鉴定。二是从实习企业(农机合作社)选拔优秀技术人员作为兼职实习指导教师,学校与企业(农机合作社)对其共同考核,按考核结果支付兼职指导教师工资。三是依据“校企社”双赢、互惠互利的原则,制定了《校企(农机合作社)合作管理办法》等配套管理制度。

(3)进一步完善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依托“校企社”合作平台,学校着力营造仿真的职业情境,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真实的教学实训场所,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基本职业技能。近两年,新建了农机模拟仿真实训室和PLM体验中心,改建扩建农机实训中心、机械加工中心、机械CAD/CAM实验室、农机电器实训室和电工实训室,把农业机械技术实训基地建成了融教学、生产、培训、技术服务、职业技能鉴定等功能于一体,开放性和可持续性的技能人才培养平台。按照生产车间工艺过程组织实训,推行岗位上岗证制度,在上岗前进行安全知识培训与考核。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特色

1、人才培养模式特色鲜明

积极探索建立“学校—企业—合作社”深度合作机制,与定陶沃田农机专业合作社、菏泽龙泵车辆有限公司等多家农机企业、农机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根据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实施“工(农)学结合、两轮实践”人才培养模式。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对学生进行两轮生产性实训。学生经过两轮训练,基本掌握了先进的农机使用技术,技能得到大幅度提高,毕业生适应性明显增强,为菏泽市推广先进农机使用技术培养了落地型人才。

2、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1)教学模式改革成绩显著

在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形成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的教学模式。学校针对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各学科的不同特点,组织编写一体化教学指导方案,组建一体化教学场景,创造一体化教学环境,统筹安排各专业学科的一体化教学时间,实现知识、技能与素质等职业要求一体化训练。充分利用学校及合作企业资源,采取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情境模拟等教学方法,使教学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课程体系改革初见成效

遵循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岗位需求为依据,以模块课程为载体,产学结合为手段,以过程考核为抓手,技能鉴定为保障的课改理念,构建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模块化课程体系,将思想素质、人文素质、能力素质和职业素质培养分别贯穿到各个教学环节。

(3)核心课程和教学资源库建设成果显著

针对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就业岗位及职业道德与素养要求,校企双方共同合作,编写出版了《拖拉机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护》、《拖拉机汽车底盘构造与维护》两门核心课程教材,建立了《拖拉机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护》、《拖拉机汽车底盘构造与维护》、《拖拉机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护》、《农业机械基础》等核心课程网站和资源,建成了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

3、师资队伍结构更加合理(1)教师职业能力得到提升

根据示范学校建设要求和学校教师培训规划,组织实施了专业教师“双师型”建设。通过校内外多种形式的教师能力提升培训,教师的教学能力、实践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和教科研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2)教师考核激励机制进一步健全

学校进一步完善了教师能力考核制度,通过开展教师技能大赛活动,以及教改课程教学观摩等,促进教了师技能提升。进一步完善了学校《教职工考核办法》,将考核结果与教职工的收入挂钩,充分发挥了教职工考核工作的作用。

(3)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稳步发展

专业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参与教学改革,共同参与示范校项目建设。专业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结对子”,为企业兼职教师全程参与教学和课程改革搭建了平台,促进了校企的深层合作。

4、校企合作、工(农)学结合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

坚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双赢发展”的校企合作思路,充分挖掘行业、企业资源,积极拓展合作空间,近两年来,与定陶沃田农机合作社等省内外大中型企业签订了深度合作协议,建立了校企双向参与机制、人员双向互聘机制、人员双向培训机制、人才订单培养机制、实训基地共建共管机制,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和有效的运行机制。基本满足了各专业学生的顶岗习与就业需求,并为教师社会实践提供了可靠保证。

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是示范学校内涵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本专业虽然已探索并实施具有专业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但仍需要不断充实和完善。

2、师资队伍整体素质还有向上提升的空间。

经过两年的建设,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升,“双师”数量已达到标准要求,但“双师”质量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解决实际问题和动手能力还需继续提高。根据专业发展需要,应继续鼓励中青年教师沉下心来,下企业参加实践煅炼。

3、校内实训基地功能配置与专业建设发展要求尚有差距。校内农机实训中心设备台套数偏少,功能不全,与专业建设发展要求尚有一定差距。

4、校企合作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行业、企业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要进一步提升专业自身的优势和吸引力,积极寻求合理有效的合作途径,完善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二)改进措施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转变思想观念

推进思想观念的转变,推动教师深入行业企业,通过调研、专家讲座、企业实践、外出培训等形式,转变思想观念。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深入,加大课程的调整与开发力度,加大生产性实训比例,推进工学结合机制建设与管理,加强专业与产业对接、学校与企业对接,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进一完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将教师下企业实践煅炼落在实处,争取更大成效

对师资队伍建设规划进行进一完善,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及其相关的保证措施。将教师下企业实践煅炼落在实处,定期开展评估、检查及考核,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使中青年教师能真正沉下心来,在企业实践煅炼,提升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3、进一步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完善基地功能配置 进一步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完善基地功能配置,将基地注册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对外营业,扩大基地的影响力,将消耗型实习(训)转变为生产型实习(训),实现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4、加大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主动开放办学

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委员会的作用,主动寻求与企业合作,寻找合作共同点;创新合作形式,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与沟通,拓展合作渠道与空间,加大在工学结合、专业共建、课程开发、师资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力度。

通过近两年的建设,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先进学校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和不足。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锐意进取,大胆创新,利用我们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努力创建成一流的重点专业

第三篇:以人为本,构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管理模式

通过对课改实验现状的调查、了解和深入研究,我们深切体会到,新课程目标的全面推广,迫切需要一个符合新课程人本理念的教学管理制度来支撑和保障。因此,构建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模式也自然成为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以人为本,树立先进科学的新理念

人是教学管理的最重要对象,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

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要把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创新及实践能力作为最终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是现代教学管理改革的基本核心,其根本就是要以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人性化规律来实施教育教学。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客观规律性,拔苗助长不行,定框制规更不行,素质教育的要义就是要让学生生动活泼地、积极主动地发展,就是要按学生身心发展、成长的客观规律来组织实施教育教学。在日常教学管理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智能结构和接受能力来设置课程,规划进度;要根据学生的智能现状选择教法、学法,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要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来制定作息时间,并随季节变化进行调整以适应学生的身体机能。

以教师发展为本,运用激励原则,可以使教师工作积极性达到“最大值”。激励不仅是物质形态上的表现,而且要以精神形态体现并使两者有机结合。新课程理念十分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焕发生命活力,新课程为教师创造性工作留有充分的余地和空间,所以教学管理改革应有利于教师在培训研修、教学实践、总结反思、教研科研中不断促进自身专业化成长。在教学管理中,不可能没有规章制度,但执行各种规章制度、考核指标时,应以“无情决策有情操作”为原则,注意教师情感的变化,善于疏导,常谈心,常交流,常帮助。要充分信任教师,鼓励和支持他们提建议、出主意、想办法,并予以重视、积极采纳,要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激发出每个人的内部动力,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日常教学管理中来。

二、变机械管理为富有个性的“柔”性管理

当前,不少中小学教学管理虽然规范、有序,但却过于陈旧、沉闷、缺乏活力,对教师的管理也太机械、死板,且不注重时效。其实,我们并不否认有共同的教育目标,但若机械地强求教与学的绝对统一,则无疑会抹杀教师与学生的个性优势,压抑教师与学生的创造灵光;而若教师没有了特色,学生没有了个性,那我们素质教育所提倡的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我们所期望看到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也根本就无从谈起,这种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是与新课程改革极不适应的。

培养具有鲜明个性优势的教师和学生,是现代教学管理改革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教学活动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个性,只有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才能够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江苏教育学院周在人认为,工业经济时代的传统教育是一种“标准化”教育,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是强调统一的“刚”性管理,而未来经济时代的教育是“创新性”教育,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应是具有较高水平的“柔”性管理。“柔”性管理是一种采用非强制方式和非权力性影响力,在人们心目中产生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转变为自觉行动的高级管理,“柔”性管理的最大特点就是以人为本。

三、减轻师生负担,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当前,频繁的检查评比仍然是一些地方教学管理的基本方式,加重了学校和教师的负担,尤其是繁琐的量化打分在某种程度上捆住了教师的手脚,束缚了教师教改积极性的发挥。一些管理人员唯学科、唯书本、唯经验是从,缺乏深入实际、深入学生、深入课堂的热情,过多地使用评价的鉴定功能而忽视评价的诊断作用,对教师缺乏具体的帮助和指导。还有些学校下达升学指标,分数成为衡量教师业绩的惟一指标。如此种种,使学校教学工作受到极大负面影响。

要减轻学生负担,就首先要减轻教师负担,减轻教师的课业负担和思想负担。教学管理的首要对象是教师,教师是有强烈自尊心和进取心的知识分子,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知识分子群体,管理者的学识、人格、管理艺术就要有更高的水平。首先要给教师松绑,为教师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对教师的个性化教学给以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为教师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提供创造性发挥教育智慧的空间,满足教师的成长、成功和成就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管理的最终目标,才能使教育教学工作生机勃勃,才能使教师在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中真正发挥主人翁作用。

四、创建能够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评价体系

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考核、评定是学校教学管理的常规性工作,它对教师的教学观念和行为具有最为直接的导向、激励和控制作用。

新课程的有效实施有赖于高素质教师的创造性劳动,为使教师素质尽快得到较大提高,以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应从新的教育理念出发,以教师发展为本,重新审视、深刻反思、调整改变传统的评估机制,重建一种能够真正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具有发展引领性的评价体系。

在评价内容和标准上,要在常规化、规范化的基础上体现现代化、智能化、个性化的特点,要充分体现新课标的精神实质,反映教师创造性劳动的性质和角色转换的要求以及教学改革的方向,要关注教师的教学研究、教改实验、创造性教学和校本课程开发以及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评价的组织实施上,要杜绝一切形式主义,努力使评价过程成为引导教师学会自我反思、自我总结、自我提升的过程,从而积极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在评价结果的使用上,要防止片面化和绝对化,杜绝分数主义,要从教师专业成长的全过程来看待每次评价的结果,为每一位教师建立个体成长档案,以帮助教师全面了解自己,明确自己所处的成长阶段和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总之,倡导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改革,既是学校教育本质的体现,也是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更是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发展进程的必要保障。因此,我们要时时处处坚持以人为本、以师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管理原则,重视教师与学生的个体发展与成长,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而最终更好地实现新课程教育目标,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文章出处:沈阳男科医院

第四篇:职业学校专业教学管理模式改革与实践教育论文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着挑战,改革方向面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具有技能人才教育特色教学管理模式。

【关键词】:职业教育实践培养能力

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既有良好的机遇,也面临着挑战。主要问题是专业课程结构、专业技术单一,与生产实际要求技术工种相脱离,与学生自身发展相脱离。没有真正形成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具有技能人才教育特色教学管理模式。我们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通过积极吸取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实际,研究探索“大专业、细分流”的教学管理模式,建立新的课程结构,形成新的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和职业教育课程观,并通过实践与探索,寻求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与经济发展和生产实际对人才需求相适应的有效途径;探索实现学生的学习与就业相结合的新思路,解决学生所学专业单一与实际生产要求工人技术全面的矛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主要做法

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范为依据,以满足岗位技能需求为目标,构建宽基础、活模块的专业课程体系。

1、打破分专业教学的模式,实行“大专业、细分流”

打破各专业教学内容的学科性、系统性体系,突出“大专业”。根据浅显性、广泛性和生活性的原则,精心选择文化基础课的内容;探索开发与专业教学相适应的“大专业”专业基础课程和“细分流”课程,达到必需和够用为度。

2、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施专业教育实际化

在对专业(岗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工作分析和教学分析的方法,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范中中级工的标准为依据,遵循技能型人才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着眼于学习者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的培养以及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形成,按照职业实践的逻辑顺序,建立适应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学习领域和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群,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

3、改进教学组织形式,提高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

在确定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从教学管理、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评价等各方面进行实践探索,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宽基础、活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

4、具体实施

(1)、根据专业岗位工作需求设置课程,改革教学模式,实行“大专业、细分流”的教学管理模式,扩展学生选择专业的空间。

①对相近、相通的各专业(如车工、钳工、焊工等)整合成“大专业”进行教育教学。

②在学生升学和就业的专业主攻方向上进行“细分流”(如车工、钳工、焊工等),拓展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广度,增强培养目标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2)、按照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专业课与生产实习紧密结合的原则,本着“理论够用、技能过硬”的方针,适时根据教学大纲、生产实际、社会需求和学校实验实习设备情况,对各专业课程进行重新整合,将课程分为为提高综合素质而开设的文化基础课、面向某个职业群体而开设的“大专业”专业基础课和面向某个岗位而开设的“细分流”课程。

该教学管理模式下的课程设置情况及“大专业、细分流”教学管理模式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第一阶段:基础素质教育阶段(第一学期)。这一阶段期间对学生进行整体搭配编班,不分专业,主要开设文化基础课程,学期末根据学生对学校开设专业的了解、自身意愿和学校实际选择“大专业”,进行初次专业定位。

第二阶段:“大专业”教育阶段(第二、三学期)。这一阶段期间按专业类群进行专业整合教学,主要开设文化基础课和“大专业”专业基础课,在第三学期末进行“细分流”,根据学生意愿、高职升学政策、社会需求等情况,让学生在升学和就业的专业主攻方向上进行选择,再次进行专业定位。本学期所开设的文化基础课的课时相对于上一学期将进行压缩。在教学过程中,按照理论和实训1:1的比例安排课时,理论课和实训课穿插进行。实训教学均按照“先分课题训练,最后综合训练”的基本模式进行,使技能教学更具有层次性。

第三阶段:“细分流”教育阶段(第四、五、六学期)。这一阶段期间按“细分流”的指导思想,分就业和升学两大类进行编班教学。对有升学意愿、基础较好的同学组建高考辅导班,按高职院校招生专业和考试科目进行重点集中辅导;对准备就业的学生根据社会需求、学生意愿和岗位技能要求,按学生选择的主攻专业编班,集中进行专业技能强化训练。

⑶、突出一个主导专业,辐射一至两个辅助专业,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技能人才。

在按照“大专业、细分流”的教学管理模式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在“大专业”教育阶段(第二、三学期),按照教学计划让学生学习、训练多种技能。以机械类“大专业”为例,在本阶段,不分主次,所有学生都学习车工、钳工、焊工等专业技能,掌握各工种的基本操作技术。在“细分流”教育阶段(第四、五、六学期),根据学生所报专业,确定一个主导专业,集中进行专业技能强化训练。这样,引导学生向着“精

一、会

二、学三”的方向发展,即精通一项专业技能,会第二项技能,学习第三项技能,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

二、实践成效

近几年来,我们按照“大专业、细分流”的教学管理模式组织教学,制定、修改相应的专业教学计划,合理调整课程设置,认真组织编写教学案例并加以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经过我们几年的探索、实践,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大专业、细分流”的教学管理模式,建立了成熟的课程结构体系。经过“大专业、细分流”的教学管理模式培养出的学生拥有两个或多个职业资格证书,能够适应多个岗位的工作,因而具有很强的就业竞争力。同时,实行该管理模式的探索过程中,还可以促使相关专业教师积极钻研教学内容,实行模块式教学,提高了教学效果。

第五篇:实践改革“双领四清”教学管理模式

实践改革“双领四清”教学模式

1、“通案引领”,凝聚集体智慧。自8月份集体备课,制定“通案”,时至今日,各学科组已经将本学期的所有教学内容全部备完,并全部集印成册,三次印刷共计25种,300余本,闪耀着集体智慧的光辉。

2、“优课领先”,规范课堂教学。

“优课”是鲜活生动的课堂教学实例,它与“通案”有机结合。每周二下午最后两节课为“优课”时间,雷打不动,至今已举行“优课”共计63节,通过“优课—听课—评课—说课”活动,解决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老教师更加成熟,新教师逐步成长。

3、“四清”考试,巩固教学成果。

我校今年招收的1300名学生,基础差,底子薄。为了夯实学生基础,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四清”方针,即堂堂清、天天清、周周清、月月清。考后及时进行数据统计,适时召开“质量分析会”,褒扬先进,鞭策后进,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4、“学案”、“考课”,体现进取精神。

向名校看齐,提高研究水平,提升业务素质。10月份,学校安排教学处牵头组织各学科组长、课题组长一行30余人赴全国名校衡水中学参观考察,具体落实学习经验,安排部署了课程的调整,布置了体现学生主体的“学案”,落实了“以考代练”“变自习课为考课”的“天清试卷”,效果良好,真抓实干,不搞虚套,不摆花架。

5、网络介入,优化教学手段。

学期初,我校建立了十中校园网网站,每个班级配备了先进的教学设备,教师的微机实现更新换代,网络的介入,扩大了教师和学生的视野,实现了信息资源的丰富化和教学手段的最优化。

6、创办校刊,教育科研先导。我校科研处创办校刊《求真》,并将刊物作为一个窗口、一个舞台、一个纽带,为广大教师传递教研教改信息,展示教研教改成果,提供课题研究资料,沟通学科教研活动,为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铺路架桥。

7、“青蓝”方案,实现师徒双赢。学校制定了青年教师发展计划,想方设法给他们提供锻炼学习的机会,加强对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的指导,开展以“师徒帮带”为主要内容的“青蓝”方案,使青年教师很快成长起来。同时,师帮徒,徒促师,师徒帮带活动热火朝天,很快就涌现出一批肯吃苦、素质高、靠得住的年轻的优秀骨干教师,为十中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实现了“师徒双赢”的局面。

下载“适应多样性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模式改革与实践”总结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适应多样性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模式改革与实践”总结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校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浅谈

    高校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浅谈 摘要:针对高校应用型软件培养动手能力弱和职业素养差的问题,重庆文理学院大胆改革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融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本文系统整理了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教改实验班的办班实践,总结其经验有四:一是采取“分数”与“兴趣+潜力”相结合的选拔方式;二是重视中......

    浅析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合集)

    浅析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及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我国很多高校都在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探索人才培养新......

    学分制与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改革论文

    中国加人WTO给高等教育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经济全球化使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了必然趋势。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高等学校开始试行学分制管理,学分制的宗旨是充分调动学生学......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总结报告》[模版]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总结报告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1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总结报告 一、项目建设基础情况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医药生物技术实用型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精选多篇)

    龙源期刊网 http://.cn 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医药生物技术实用型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作者:黄健 白玲 胡春萍 肖福英 胡友根 孙莉 雷迅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第......

    关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索论文

    [论文摘要]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道路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教育教学进行改革:一是推进项目化课程改革;二是实施行动导向教学;三是搭建技能大赛平台,促进学生......

    实践教学方面改革材料

    实践教学方面: 实行学生的课外实验和课堂实验相接合的方式,通常在理论课结束后就布置实验内容,让学生先熟悉实验内容,并且鼓励学生先提前开始完成,在实验课堂上进行调试与答疑。......